游戏里想起你好温柔个名字,や‘千柔ぃ和や‘兰妃ぃ 哪个更好呢,或者这两个字改成什么更好听呢????

各位,新手上路,多多捧场,更望指正!谢啦!  金庸的武侠小说所涉颇多,如武学、历史、宗教、民俗、人文地理等等,笔者尝试把其著作中所引用的诗词拿出来聊聊,与各位分享。  我们就从最熟悉的《射雕英雄传》开始吧  “小桃无主在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在大陆最早流行的金庸的小说非射雕英雄传莫属,这部小说也是在大陆影响力最大的,被多次改变成影视剧,尤其是83版的电视连续剧更是让60、70年代的人毕生难忘。、  上面的这首诗就是《射雕英雄传》的开篇第一回中第一段中出现的:  钱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无穷无尽的从临安牛家村边绕过,东流入海。江畔一排数十株乌柏树,叶子似火烧般红,正是八月天时。村前村后的野草刚起始变黄,一抹斜阳映照之下,更增了几分萧索。两株大松树下围着一堆村民,男男女女和十几个小孩,正自聚精会神的听着一个瘦削的老者说话。  那说话人五十来岁年纪,一件青布长袍早洗得褪成了蓝灰色。只听他两片梨花木板碰了几下,右手中竹棒在一面小羯鼓上敲起得得连声。唱道: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戴复古所作,题目为《淮村兵后》。戴复古诗风兼具江湖派和江西派,曾师从陆游,故其诗中颇具爱国思想,也每每针砭时事,这首诗就是描述其家乡浙东遭金兵之乱后的景象。诗文的前三句讲的是兵后家乡一片荒芜,其中对故井着笔是因为自上古以来人类就围井而生,连象征着生活之源的水井都已破败,可想金兵对此地的祸害之深!而兵祸之前则是处处人家,一派繁荣!  射雕一书的主题始终是围绕着中原汉族抗击女真外族的入侵为主线,金庸在开篇就引用这首诗也就为小说的大背景做了基本的定义。诗作者戴复古出生于公元1167年,当时的小说中的开始年代大约为公元1185年左右(郭靖在不到18岁时协助成吉思汗灭王汗,时公元1203年,往前推18年),那时戴复古也才18岁,这首诗还未问世。但射雕毕竟是武侠小说而非历史小说,更不是史书,金庸先生以当时年代的诗来为本书做大背景的铺垫,也算是一定程度上的严谨吧。  同样是开篇诗词,我们再来看看《倚天屠龙记》的吧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来早了,养肥在看,LZ加油···
  @柳江的沙
10:31:42  来早了,养肥在看,LZ加油···   -----------------------------  谢谢支持,下午再更新
  继续啊
  有人捧场啊,马上更新
  第三章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鸡尺溪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  一阵轻柔婉转的歌声,飘在烟水蒙蒙的湖面上。歌声发自一艘小船之中,船里五个少女和歌嘻笑,荡舟采莲。她们唱的曲子是北宋大词人欧阳修所作的“蝶恋花”词,写的正是越女莲的情景,虽只寥六十字,但季节、时辰、所在、景物以及越女的容貌、衣著、首饰、心情,无一不描绘得历历如见,下半阕更是写景中有叙事,叙事中挟抒情,自近而远,馀意不尽。欧阳修在江南为官日久,吴山越水,柔情密意,尽皆融入长短句中。宋人不论达官贵人,或是里巷小民,无不以唱词为乐,是以柳永新词一出,有井水处皆歌,而江南春岸折柳,秋湖采莲,随伴的往往便是欧词。  前两章既然已经说了《射雕》和《倚天》,那现在就看看《神雕》吧。《神雕》的开篇词相比上两部似乎格调轻松了许多,这首词是北宋文学泰斗欧阳修所著,词牌名是《蝶恋花》。我们先看词本身,通常的解读这首词描写南国女子采莲时的情景。前三句说明了人物、地点、以及衣着和装束,紧接着的一句则描述姑娘们采花时的情景,水面倒影面容,被采的莲花却似面容,而下一句则说采莲女子的内心就像莲藕将断未断的藕丝一样。下半阙写到浓雾将起,时间已晚,一起来时的伙伴还没归来,最后找到伙伴了吗?后人都无法断定,“隐隐歌声”意味着是找到了,但“离愁引著”却又好像是没找到。  笔者认为如果这首词真如上面所理解的那我们也太小瞧欧阳修这一北宋文学的大腕了,而金庸先生也不是随意引用一首越女采莲的词来引出故事发生的地点--嘉兴的。  金庸先生在引用这首词时做了些小改动,原文下半阙第一句应为:鸂鶒滩头风浪晚,最后一句应为:离愁引著江两岸。至于金先生为何做此改动,稍后再表。  那就来看看真正的原文,解析一首词,还是要先了解作者,欧阳修,北宋文坛领袖,且是当时政坛第一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仅如此,八大家中宋代那几位都出自其门下,牛吧。其文学造诣散文最高,诗歌次之,至于词,其风格接近花间派,多写男爱女恋、离情别绪。有宋一代,所著之词几乎没有一首是为写景而写景,所以对于这首词的理解上面的解读就有些肤浅了。词中”芳心只供丝争乱”中的“丝”谐音“思”,这是南朝民歌的惯用手法,此时采莲少女的内心为什么象莲藕将断未断的藕丝一样乱呢?是因为相思!而下半阙说的更加明了:鸂鶒滩头风浪晚,鸂鶒(xī chì):是一种类似鸳鸯的水鸟,而色多紫,性喜水上偶游,故又称紫鸳鸯,象鸂鶒这样的出双入对的都已感觉到天晚浪急,要回家了,那我的伙伴呢?什么伙伴啊,是情郎!,你在哪呢?怎么还不回来?最后一个问题,他到底回来没有?一般说法是如上文所述,又像回来又像没回来,说不清,并以此说是作者留给读者的悬念。其实我们仔细分析,如果人回来了,何须“隐隐歌声”,应该心情大好,大声放歌道情,所以,采莲女的情郎肯定没有回来,她只有轻声的吟唱着情歌带着对情郎的思念带着离愁驾船回家,而这一船的离愁也随着一路回家的行程一路洒在了沿江两岸!  所以这首词写越女采莲时的动人情景为表,其实意则是让我们看到了一副相思而不得见无奈离别的凄惨景象。而金庸先生也深谙此意,并从小说接下来的一段引出:  时当南宋理宗年间,地处嘉兴南湖。节近中秋,荷叶渐残,莲肉饱实。这一阵歌声传入湖边一个道姑耳中。她在一排柳树下悄立已久,晚风拂动她杏黄色道袍的下摆,拂动她颈中所插拂尘的万缕柔丝,心头思潮起伏,当真亦是“芳心只共丝争乱”。只听得歌声渐渐远去。。。  金庸先生用这首词做引,从而引出李莫愁这一女魔头的满腹的哀怨离愁,小说的故事随之展开。
  至于金庸先生的两处改动,第一处改动恕在下才疏学浅,实不知为何意,有才识渊博明白此意的望不吝赐教。第二处,把江两岸改为江南岸,应该是为了扣住本书故事的发生地南国而为。  欧阳修所写《蝶恋花》有N 多首,最著名的当属“庭院深深深几许”这一首,它是因当年一部台湾的电视连续剧《庭院深深》为人所知。金庸先生引用的这一首之所以为众人所知则是拜《神雕》一书所赐,所以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不只是我们茶余饭后的读资,更起着文学普及的作用。
  @catkingn
20:07:02  lz更新有规律吗?跟大家说说啊   -----------------------------  谢谢支持,正常情况每两天更新一次。今晚怕是不行了,明晚更新。
  楼主高才,敬仰!
  @出走的钥匙
21:43:14  楼主高才,敬仰!   -----------------------------  客气!只是希望能写出自己的见解,如有不同看法,愿讨论。
  第四章  金庸的作品,除了前文提到的射雕三部曲之外,影响力最大的就莫不过于《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了,那我们就先看看《天龙八部》吧。  阿碧五指弹抹之际,尚有余暇腾出手指在金算盘上拨弄,算盘珠的铮铮声夹在软鞭的玎玎声中,更增清韵。便在此时,只见两只燕子从船头掠过,向西疾飘而去。段誉心想:“慕容氏所在之处叫做燕子坞,想必燕子很多了。”  只听得阿碧漫声唱道:“二社良辰,千家庭院,翩翩又睹双飞燕。凤凰巢稳许为邻,潇湘烟瞑来何晚?乱入红楼,低飞绿岸,画梁轻拂歌尘转。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珠帘卷。”  段誉听她歌声唱到柔曼之处,不由得回肠荡气,心想:“我若终生僻处南疆,如何得能聆此仙乐?‘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珠帘卷’。慕容公子有婢如此,自是非常人物。”  此处为《天龙八部》第十一回的一个桥段,时段誉、鸠摩智、崔百泉、过彦之四人坐在阿碧的船上前往燕子坞,阿碧以崔百泉和过彦之的兵器软鞭和金算盘为乐器,吟唱出了此曲。  这首词为北宋名臣陈尧佐所做,词牌名叫《踏莎(suo一声)行》,这也是他唯一流传于世的词作。一般认为这首词是陈尧佐官拜枢密副使(副宰相)后为感激宰相吕夷简的提携之恩而作。词中采用比兴、暗喻手法,以燕子自喻,寄寓了词人的感恩思想。   词的起首三句点出时间,地点,是为写景,二社,指春社与秋社,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作为候鸟的燕子来说,春社来,秋社去,故亦可称“二社”。千家庭院又作千秋庭院,此处庭院喻指朝廷,所以应为千家庭院,以示朝堂之大,愿接纳更多的翩翩飞燕。   三、四两句把吕夷简比作凤凰,而自己呢,当然是燕子喽,同为朝堂上的鸟,自己还差的远呢,所以能在人家凤凰的巢旁边安个窝,已经很高兴了,但还是嫌晚了。不过即便如此,燕子已经很高兴了:又是乱入红楼,又是低飞绿岸,还绕着画梁转三圈。最后点睛自问:为谁归去为谁来? 当然是主人了,但这主人并不是通常所说的吕夷简,而应该是朝廷,是仁宗皇帝!而吕夷简只是朝堂上一只凤凰而已!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陈尧佐作这首词感谢吕夷简的提拔之恩还在其次,感谢皇帝的知遇之恩才是最重要的目的。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更能印证笔者的说法。陈尧佐25岁进士及第,时太宗在位,直到仁宗年代才官拜副宰相,期间几十年起起伏伏,对官场中的游戏规则早已熟知于胸。他清楚自己的官场之路最终是掌握在皇帝手中。当然,吕夷简也是要感谢的,虽然自己比他还大的15岁,但没办法,人家命好,一路顺风顺水,没怎么耽误就当上宰相了,而自己却因过于耿直而影响了仕途。野史讲陈尧佐把这首词曲做好后让请吕夷简来家中观看歌妓表演,那可能读者会问,既然是感谢皇帝的,总不能请皇帝来家看吧?呵呵,你忘了,宋仁宗是北宋时期词曲最大的粉丝(当然,也是级别最高的),他能听不到这首曲吗?  再看看金庸先生引用这首词曲却暗含寓意。小说中阿碧带着四人去燕子坞,即慕容复的家。词中千家庭院暗指朝堂,而慕容复乃五代燕国皇室之后,你说对了,他的家可不就是朝堂吗!慕容复也希望他的庭院能够凤凰筑巢,飞燕绕梁,如此招贤纳士以实现他的复国大业。这也就不难理解宋词中与燕子有关的词曲何止万千,而金庸先生偏偏选这一首让阿碧唱了出来。
  末了再说几句题外之话。有人批评陈尧佐这首词虽文笔曲深优雅,但格调不高,然笔者却在佩服陈尧佐心机之深的同时,还要为他鸣不平。自魏晋及唐宋到元明,文人风骨代代相传,真正不畏皇权者几人?即使如陈尧佐对皇权俯首称臣者,也依旧保持着文人的最终的底线。你看,一曲感恩之词竟写得如此隐晦,他以后还要在官场混啊,皇帝不能得罪,同事面前也不能丢脸啊!  到了满清,已几乎看不到文人的骨气了,耳朵里只能听到遍地“奴才”之声。就连清代第一才子纪昀,被乾隆皇帝称作戏子却还三叩九拜,谢主隆恩!  悲哀!
  楼主快更新啊,无线期待中……  
  第五章  笔者年轻时在读《天龙八部》总是不爱看涉及到燕子坞的情节,既是武侠小说就应大漠奔突、华山论剑,及至多年后,才感到正是对这南国水乡的描写,才愈显示出金庸先生的渊博知识和文笔功底。还是在第十一回中,唱着这首曲子,在段誉眼中一美至斯的江南女子---阿碧出场了:  便在此时,只听得欸乃声响,湖面绿波上飘来一叶小舟,一个绿杉少女手执双桨,缓缓划水而来,口中唱着小曲,听那曲子是:“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晚来弄水船头滩,笑脱红裙裹鸭儿。”歌声娇柔无邪,欢悦动心。  段誉在大理时诵读前人诗词文章,于江南风物早就深为倾倒,此刻一听此曲,不由得心魂俱醉。只见那少女一双纤手皓肤如玉,映着绿波,便如透明一般。崔百泉和过彦之虽大敌当前,也不禁转头向她瞧了两眼。  这首词词牌名为《采莲子》,南唐诗人皇甫松所作。各位一看,金大侠是和莲花干上了吧,怎么又是采莲?就不能采个别的什么?呵呵,金先生的小说故事不是发生在大漠,就是江南,而江南水乡盛产莲花,更为重要的是唐宋的知识分子都很默契把“莲”谐音成“恋”,所以金大侠也很无奈,总不能在让温柔小巧的阿碧在燕子坞前高声吟唱“左牵黄右擎苍”吧。  皇甫松所作《采莲子》共两首,这是第一首。《采莲子》是唐代教坊曲,七言四句,句尾原本带有和声,所以该词原作应为:菡萏香连十顷陂(举棹),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晚来弄水船头滩(举棹),笑脱红裙裹鸭儿(年少)。括号内的歌词应为和声部分。  词中菡萏(音汗淡)即荷花,陂(音杯)是池塘的意思。整首词通俗易懂,描写的是采莲姑娘工作时的情景,只是这个小姑娘太调皮,不好好干活,一会贪戏,一会弄水,甚至把裙子脱下来来包裹捉到的鸭子。四句词,第一句写景,后三句全是描写的小姑娘怎么调皮捣蛋,合着没干一点正事。呵呵,只是如此,才让然觉得她更加真实更加可爱。  金庸在书中让第一次出场亮相的阿碧唱出此曲,何尝不让人觉得阿碧唱的就是她自己。虽然阿碧在《天龙八部》一书中戏份不多,但为这样的小配角的出场也做的文思如此缜密,金庸先生的写作态度可见一斑。至于金大侠为何不在书中把和声部分加上,也很容易理解,谁也不愿意看到阿碧这样的一个清新温柔的江南女子浅吟低唱,而在一旁和的人都是象鸠摩智、崔百泉、过彦之这样的厮杀汉吧。  既然提到了《采莲子》的第一首,那就再来看看第二首吧。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当然,这首词也有和声部分,和第一首是一样的,笔者就不在写了。  第二首比第一首感觉明显生猛多了。采莲的小姑娘不干活就算了,还为了看帅哥船也不划了;看看就算了,还隔着水往岸上扔莲子,往小了说是想引起帅哥的注意,其实不就是调戏嘛!结果呢?帅哥没追着,却被别人看见了自己的不雅举动,还好,毕竟是未经人事的小姑娘,还是不好意思了半天。  可能大家感觉到晚唐时的女孩子怎么这么生猛?是啊,众所周知,唐朝是我国历代最为开放的朝代,所以其表现的如此赤裸裸也就不足为奇了。这种开放的风气一直延续至五代,乃至北宋前期,直至南宋朱程理学的出现,才又禁锢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当然,其危害直达又何止于此!
  喜欢金庸,支持。最近看了一本《金庸识小录》,很不错
  嗯,倒是好东东
  第六章  金庸先生曾提到,在他的作品当中,他最喜欢的是《射雕》《倚天》《笑傲江湖》和《天龙八部》四部作品,在这四部作品中,笔者个人认为《射雕》是把民族大义、江湖侠义及江湖儿女情三个因素结合的最好的一部。尤其是抗金的主线始终贯穿在小说之中,故其所引用的诗词也尽是豪放悲壮慷慨激昂,这点从小说的开篇词即可窥一斑(参见本文第一章)。在小说的第十三回中,金大侠又一次借景发出了这样的情怀。  黄蓉与郭靖说了一阵子话,回过头来,见那渔人仍是端端正正的坐在船头,钓竿钓丝都是纹丝不动。黄蓉笑道:“这人耐心倒好。”一阵轻风吹来,水波泊泊泊的打在船头,黄蓉随手荡桨,唱起歌来:“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蒿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唱到后来,声音渐转凄切,这是一首《水龙吟》词,抒写水上泛舟的情怀。她唱了上半阕,歇得一歇。郭靖见她眼中隐隐似有泪光,正要她解说歌中之意,忽然湖上飘来一阵苍凉的歌声,曲调和黄蓉所唱的一模一样,正是这首《水龙吟》的下半阕:“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复国,可怜无用,尘昏白扇。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远远望去,唱歌的正是那个垂钓的渔父。歌声激昂排宕,甚有气概。郭靖也不懂二人唱些甚么,只觉倒也都很好听。黄蓉听着歌声,却呆呆出神。郭靖问道:“怎么?”黄蓉道:“这是我爹爹平日常唱的曲子,想不到湖上的一个渔翁竟也会唱。咱们瞧瞧去。”  书中讲的明白,这首词词牌叫《水龙吟》,作者是宋代著名词人朱敦儒。朱敦儒年轻时自恃清高,不愿为官,经常狎妓怡游(北宋有钱或有势的知识分子都有类似的爱好,腕越大的搞得越猛,前面提到的北宋文坛第一人欧阳修也不例外,而且他玩的更花!呵呵,很不巧,笔者在以后的叙述中会提到!),所以其早期作品的格调就似本文上面几章解读的诗词。直至靖康之变,随宋室南渡,入朝为官,他的爱国热情被激发出来,力主对金作战,于是词风大变,尽显忧国忧民之心,激慷慨悲壮之义。这首《水龙吟》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宋词的构成和手法都大体相当,前五句还是先写景,烟波浩荡,行船千里,吴山虽美,但也只是略为留顾,为什么?因为自己是“北客”!没心情啊,这是逃亡,可不是旅游!“念伊蒿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这四句将此时作者的对过去即隐居有放荡的生活的怀念表述的一览无余,犹如南柯一梦。伊蒿是古时两个隐居界的前辈,而巢由古时两个辞官不做的代表。而只靠怀旧和感慨是无法打回江北的,作者在下半阙在痛恨朝内投降派的同时,呼唤英雄王师北定。接下来让作者更加痛恨的是奇谋无用,只能晨昏白扇;当年三国吴主孙皓用铁索横江都挡不住魏国灭吴,何况现在!能怎么办?只有敲桨击节,泪如雨下,徒呼奈何!  这首词所描述的是当时大部分南渡人士的心情,走时仓皇,战则不能,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表明心志。可悲可叹!  有读者可能注意到这首词不似我们之前读到的短小,那是因为北宋之后,词已经从只言情的小令变为也可言志的长调,由小令变为长调几乎是有着北宋第一词人之称的柳永的一己之力完成的,详情我会在以后找机会细说。而用词不仅言情且又言志、叙事的,朱敦儒算是第一人了。在他之前,即使如欧阳修、苏轼这样的文豪,词对于他们来讲不过是抒情、戏狎之用,而朱敦儒则进一步发挥了词体抒情言志的功能,不仅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而且以词表现社会现实,诗词的功能初步合一,从而给后来的辛派词人以更直接的启迪和影响。辛弃疾《念奴娇》(近来何处)词就明确说是“效朱希真体”。而陆游年青时曾受知于朱敦儒,为人与作词都受朱敦儒的熏陶。陆游的这首词我想大家应该都很熟悉: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而我们再来看下面这首《卜算子》:   古涧一枝梅,免被园林锁。路远山深不怕寒,似共春相趓。     幽思有谁知,托契都难可。独自风流独自香,明月来寻我。  是了,文风极为相近,形似不好说,神似!确定!  最后再提下,朱敦儒晚年曾被中国史上第一大奸臣秦桧笼络,官拜鸿胪少卿(外交部副部长,位置很很敏感啊,秦桧也敢用他?还是真的被策反了?)。这件事是真的,不是野史。
  第七章  金庸先生在小说中引用诗词一般是应情景作引,而这一章我们解读的这首词则是直接描写小说中人物之间感情的。还是《射雕》,第二十五回中。  郭靖又喜又急,听她语气之中,似乎黄蓉有救,可是自己一句话又得罪了她,不知她还肯不肯施救,欲待辩解,却又不知说甚么话好。瑛姑回过头来,见他满头大汗,狼狈之极,心中酸痛:“我那人对我只要有这傻小子十分之一的情意,唉,我这生也不算虚度了。”轻轻吟道:“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郭靖听她念了这首短词,心中一凛,暗道:“这词好熟,我听见过的。”可是曾听何人念过,一时却想不起来,似乎不是二师父朱聪,也不是黄蓉,于是低声问道:“蓉儿,她念的词是谁作的?说些甚么?”黄蓉摇头道:“我也是第一次听到,不知是谁作的,嗯,‘可怜未老头先白’,真是好词!鸳鸯生来就白头……”说到这里,目光不自禁的射向瑛姑的满头花白头发,心想:“果然是‘可怜未老头先白’!”郭靖心想:“蓉儿得她爹爹教导,甚么都懂,若是出名的歌词,决无不知之理。那么是谁吟过这词呢?当然不会是她,不会是她爹爹,也不会是归云庄的陆庄主。然而我确实听见过的。唉,管他是谁吟过的。这位前辈定有法子救得蓉儿,她问我这句话,总不是信口乱问。我可怎生求她才好?不管她要我干甚么……”瑛姑此时也在回忆往事,脸上一阵喜一阵悲,顷刻之间,心中经历了数十年的恩恩怨怨,猛然抬起头来,道:“你师妹给裘铁掌击中,不知是他掌下留力,还是你这小子出手从中挡格,总算没立时毙命,但无论如何,挨不过三天……嗯,她的伤天下只有一人救得!”  这一首《九张机》因《射雕》一书为武侠迷们津津乐道,其作者已不考,只知是宋朝人。其全词如下:《九张机》十一首 作者:无名氏  一张机。织梭光景去如飞。兰房夜永愁无寐。呕呕轧轧,织成春恨,留着待郎归。两张机。月明人静漏声稀。千丝万缕相萦系。织成一段,回纹锦字,将去寄呈伊。  三张机。中心有朵耍花儿。娇红嫩绿春明媚。君须早折,一枝浓艳,莫待过芳菲。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五张机。芳心密与巧心期。合欢树上枝连理。双头花下,两同心处,一对化生儿。  六张机。雕花铺锦半离披。兰房鹩辛舸浩?炉添小篆,日长一线,相对绣工迟。  七张机。春蚕吐尽一生丝。莫教容易裁罗绮。无端翦破,仙鸾彩凤,分作两般衣。  八张机。纤纤玉手住无时。蜀江濯尽春波媚。香遗囊麝,花房绣被,归去意迟迟。  九张机。一心长在百花枝。百花共作红堆被。都将春色,藏头裹面,不怕睡多时。  轻丝。象床玉手出新奇。千花万草光凝碧。裁缝衣著,春天歌舞,飞蝶语黄鹂。  春衣。素丝染就已堪悲。尘世昏污无颜色。应同秋扇,从兹永弃,无复奉君时。  歌声飞落画梁尘。舞罢香风卷绣茵。更欲缕成机上恨,尊前忽有断肠人。敛袂而归,相将好去。  首先需要说的是《九张机》 并不是普通的词牌名,属于“转踏类”,就是诗词的混合体,由于叙事。其原名为《醉留客》,是通过掷梭(就是织布的意思)来描写闺中幽怨起晚的情绪。书中只引用了其中一首,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词意很简单,恩爱夫妻原本想着双宿双飞,无奈男人远行,女人独守空房,从春到秋,只能在美好的回忆中度过这相思煎熬的日子。  关于四张机中的“张”如何解,尽有各家之言。通常认为就是个量词,个别说法认为是动词,笔者的观点倾向于后者。试想,如果是量词,那九张机的意思就理解为在第一张机上织布时,发点感慨,在第二张机上织布时,再说点什么.....以此类推。哇,这么多张织机,这哪是闺怨女子,整个一个资本主义萌芽!再说也不符合宋词的写作手法,是不是显得有点太没文化了?如果是做动词用,那理解起来就很顺畅了,织一会布,长吁,织一会布,短叹....  书中在涉及到周伯通和瑛姑的情节,多次提及这首词,尤其是当一灯大师准备救被裘千仞打伤的孩子时,结果一看到孩子身着锦帕做的肚兜,上面绣着四张机字样,竟面如死灰,不愿施救,最后导致他悔恨一生。在这段孽情之中,我们竟无法去评判谁对谁错,甚至无法区分哪怕谁的责任更大些!此谓之情。在情面前,一切都不意外,一切皆有可能!  金庸先生在其作品中对感情的描写从不吝惜笔墨,时而令人顿胸垂足,时而令人掩书神往,甚至有时令人血脉喷张。《倚天》第三十四回新妇素手裂红裳中,张无忌为了救义父谢逊,甚至中断了和周芷若的婚礼。  非男女之情,其情可叹!
  顶  
  第八章  前文中曾提到过柳永,作为北宋词坛第一人,金庸先生在其作品中自不会放过,于是在《射雕》中第二十三回,金大侠隆重推出了柳永这首《望海潮》  黄蓉点了酒菜,酒家自行下去吩咐。灯烛之下,郭靖望见廊边数十个靓妆妓女坐成一排,心中暗暗纳罕,正要询问,忽听得隔壁阁子中完颜洪烈的声音说道:“也好!这就叫人来唱曲下酒。”郭靖与黄蓉对望一眼,均想: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店小二叫了一声,妓女中便有一人娉娉婷婷的站起身来,手持牙板,走进隔壁阁子。过不多时,那歌妓唱了起来,黄蓉侧耳静听,但听她唱道:“东南形胜,江湖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郭靖自不懂她咿咿啊啊的唱些甚么,但觉牙板轻击,箫声悠扬,倒也甚是动听。一曲已毕,完颜洪烈和杨康齐声赞道:“唱得好。”接着那歌妓连声道谢,喜气洋洋的与乐师出来,想是完颜洪烈赏得不少。  由于柳永在北宋词坛的地位,我们就多花些时间了解下这个史上最风流也最坎坷的伟大词人。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其父为南唐降臣,故后主李煜的词对柳永颇有影响。其曾师从范仲淹,在狄青帐下驰骋于塞外,中举却因一句词被宋仁宗亲口点名拿下,后整日依香偎翠却又自称专一,既又浅吟“寒蝉凄切”却又高歌“江南形胜”,终一生却因仕途坎坷,却造就了一代文豪!  还是来看看这首词吧。这首词既是柳永一反惯常婉约之风格,以磅礴之气势向人描绘出杭州之奢华美景。前三句开篇,形胜意为最美的地方,从“烟柳画桥”开始,整个上半阙详细描述了杭州的具体风貌,尤其是最后一句“户盈罗绮竞豪奢”,反应了当时杭州的富足程度,这也是当时在整个北宋时期的一个缩影。下半阙重点写西湖,因为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道德美景,所以人们在湖上弄管泛歌,达官贵人门更是前呼后拥,蜂拥而至,赏美景听小曲。最后两句,点出作者游玩后的最终想法:我把这么美丽富足放入风景画下来,拿回东京给领导门看看,一为歌颂,二位推荐,快来吧!  从词中看出柳永始终是想入仕,只是命运不济,知道五十岁才当上官。关于柳永的故事太多了,甚至能重开贴研究,这里我们重点看下他在词上的贡献。在第六章中笔者曾提到词在晚唐及五代,皆为小令,其言情,是文人们闲暇时调侃之用,内容多为闺怨戏狎,篇幅较短。而知道柳永的出现,他率先把词从小令发展为长调。要知道,词的篇幅由加长并不是多加几句话那么简单,因为那时词是要唱出来的,它是有谱的!词之所以有词牌名,就是因为格式不一样,曲调不一样。古时写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写好词后再谱曲,这种词对于整日里舞文弄墨的知识分子们并不难,曲子也好谱。难的是在现有的谱子下写词(故写词又称为填词),那不仅要求文学功底,更重要的是你得懂音律。你想,填词不仅要把字数凑够,还得流畅的唱出来,难啊!不过不要紧,因为有柳永!他是精通音律的,所以柳永对于作词能玩出很多花样,一是他写的词牌名有上百种,很多,不想欧阳修、苏轼整来整去就那么几个词牌,就是因为他懂音律。第二就是他可以把词的内容增加,把篇幅加长,这么一来,词的功能就大大的加强了,不仅能说说男欢女爱的这些小事,还能叙事,还能表达作者的各种情感,换言之,词在柳永之前就是通俗歌曲,不登大雅之堂,柳永把它变成了美声加民族再加通俗,上的厅堂,下的厨房,入得洞房!太牛了!  所以我们要感谢宋仁宗,正是他对柳永取消考试名次在先,讥笑他不必做官,只需填词(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在后,使得柳永彻底死心于仕途,并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从此无所顾忌地纵游妓馆酒楼之间,致力于民间新声和词的艺术创作。我们中华文学历史上从此拥有了一位伟大的词人!  实乃天意弄巧,也不枉后人给予仁宗明君之评价,呵呵!  金庸先生生在书中让妓女唱出这首词,也正是应和了柳永的兴趣爱好。  书中紧接着一段再来看看:  只听得完颜洪烈道:“孩儿,柳永这一首‘望海潮’词,跟咱们大金国却有一段因缘,你可知道么?”杨康道:“孩儿不知,请爹爹说。”郭靖与黄蓉听他叫完颜洪烈作“爹爹”,语气间好不亲热,相互望了一眼。郭靖又是气恼,又是难受,恨不得立时过去揪住他问个明白。只听完颜洪烈道:“我大金正隆年间,金主亮见到柳永这首词,对西湖风景欣然有慕,于是当派遣使者南下之时,同时派了一个著名画工,摹写一幅临安城的山水,并图画金主的状貌,策马立在临安城内的吴山之顶。金主在画上提诗道:“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杨康赞道:“好豪壮的气概!”郭靖听得恼怒之极,只捏得手指格格直响。  书中完颜洪烈所述确为事实,可见连金国这些蛮夷之人皆能听到柳永之词。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此言不虚矣!
  这厮文采多多,尔等佩服!特赠诗一首:  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卓影-18 21:53:19  这厮文采多多,尔等佩服!特赠诗一首:  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  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  你以为穿个马甲楼主就不认识你了?
  第九章  前文提及的都是人们论及最多的金庸小说,其实在其第一步武侠作品《书剑恩仇录》中,所引用的诗词颇多,我们先来看这首名气很大故事很多的词。  玉如意先喝了一杯,媚笑道:“东方老爷,今儿怎么谢你才好?”乾隆也举杯饮尽,笑道:“你先唱个曲儿吧,怎么谢法,待会儿咱们慢慢商量。”玉如意取过琵琶,轻拢慢捻,弹了起来,一开口“并刀如水,吴盐胜雪”,唱的是周美成的一曲《少年游》。乾隆一听大悦,心想当年宋徽宗道君皇帝夜幸名妓李师师,两人吃了徽宗带来的橙子,李师师留他过夜,悄悄道:“外面这样冷,霜浓马滑,都没甚么人在走啦,不如别去啦。”哪知给躲在隔房的大词人周美成听见了,把这些话谱入新词。徽宗虽然后来被金人掳去,但风流蕴藉,丹青蔚为一代宗师,是古来皇帝中极有才情之人,论才情我二人差相彷佛,福泽自不可同日而语,当下连叫:“不去啦,不去啦!”  说中已说明,这首词是周美成的《少年游》,周美成者,北宋词坛重镇周邦彦也。词的全文如下: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先来看词意,并刀、吴盐,皆为精品,表明主人的生活品质很高,纤手破橙,看来主人还是位女子,可不是嘛,被子刚刚暖和了,香也点上了,该干嘛呢?上床?别逗了,也只有我们现今社会的人才那么没情调呢。相对而坐,弹上几曲,人家要先搞点前戏,精神上的前戏,我们没这么玩过吧。  曲也弹得差不多了,烟香也快点完了,被窝也暖和了,该上床了吧?是啊,女主人先抑后扬,三更天了,您准备住哪啊?有点不好意思,一看对方没明白啥意思,不就这点事,直说吧,外面天冷路滑,都没什么人了,你还出去?就住姐姐这吧!你看人家宋代,就是偷情都显得那么有文化,先是弹琴,再是试探,不象现在那么直白。不过有一点,现如今的女子们精于吹拉弹唱,只是此吹拉弹唱非彼吹拉弹唱。  这首词的名气大是首先是因为其作者是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周邦彦,字美成,北宋末年人,比前文提到的朱敦儒年代略早。这首词名气大更主要是因为它的出处。张端义《贵耳录》载:“道君(按:即宋徽宗)幸李师师家,偶周邦彦先在焉。知道君至,遂匿床下。道君自携新橙一颗,云江南初进来。遂与师师谑语。邦彦悉闻之,隐括成《少年游》云……”。更高的还在后面,周邦彦写成这首词后,就唱给李师师听,李师师颇为欣赏,也不知这位宋代第一美女是何居心,竟把这首词唱给徽宗皇帝听,你想想后吧,皇帝这么隐私的事情竟被自己的下属满街传唱,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徽宗就找了个茬把周邦彦贬出了京城。不曾想有一日徽宗又去找李师师,人不在,等见人后问你干嘛去了?你不知道你的工作内容吗?美女告诉皇帝,我去给周邦彦践行去了。徽宗当时鼻子都气歪了,他不会又给你填词了吧?结果李大美女告他,人家确实还真的又填了一首,于是李师师当场唱了起来。这首词就是周邦彦所作词中第一名篇《兰陵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这首词是周邦彦的词之集大成者,言情、议物、叙事皆在其中,为周邦彦在宋词的发展中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宋徽宗虽然当皇帝水平太差,但是文学造诣颇深,一听之下,遂起怜才之心,还是把他留在身边吧。  这个故事颇具戏剧性,可惜不是真的。但当时周邦彦官拜大晟府提举,而李师师就住在隔壁,所以每回公事之余,周邦彦都会叫李师师来表演助兴,两人郎情妾意之事是肯定有的。只是可叹宋徽宗,一国之君竟也无助。是啊,谁让他不好好当皇帝了,毕竟那是他的第一职业啊!  金庸在这一回中引用这首词可谓是前如其分,此情、此景,只是看似比宋徽宗英明神武许多的乾隆爷竟然着了红花会的道了。宋徽宗最后遭遇靖康之变,最终落得流落异乡,而乾隆却以十全老人之名光荣退居二线。只是在他那康乾盛世的盛名之下,积攒了不知有多少矛盾、仇恨和落后的种因。宋徽宗的悲哀是繁花似锦的大宋的悲哀,使得金、元铁骑肆意蹂躏着中原文明,而乾隆呢?如果历史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能让华夏民族不再闭关锁国了吗?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最敬重金先生,先顶楼主好文,另左子光兄,《金庸识小录》是什么书?哪里有?再拜!  
  第十章  我们从上学时就知道这么一句话,是说历代文学形式的代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前文论及最多的是宋词,那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元曲。还是《射雕》(没办法,谁让金大侠在这部书里竟下了如此大的心血),第二十九回中。  只听他唱的是个“山坡羊”的曲儿:  “城池俱坏,英雄安在?云龙几度相交代?想兴衰,苦为怀。唐家才起隋家败,世态有如云变改。疾,也是天地差!迟,也是天地差!”  那“山坡羊”小曲于宋末流传民间,到处皆唱,调子虽一,曲词却随人而作,何止千百?惟语句大都俚俗。黄蓉听得这首曲子感慨世事兴衰,大有深意,心下暗暗喝彩。只见唱曲之人从彩虹后转了出来,左手提着一捆松柴,右手握着一柄斧头,原来是个樵夫。黄蓉立时想起瑛姑柬帖中所云:“若言求医,更犯大忌,未登其堂,已先遭渔樵耕读之毒手矣。”当时不明“渔樵耕读”四字说的是甚么,现下想来,捉金娃娃的是个渔人,此处又见樵子,那么渔樵耕读想来必是段皇爷手下的四个弟子或亲信了,不禁暗暗发愁:“闯过那渔人一关已是好不容易。这樵子歌声不俗,瞧来决非易与。那耕读二人,又不知是何等人物?”只听那樵子又唱道:  “天津桥上,凭栏遥望,舂陵王气都凋丧。树苍苍,水茫茫,云台不见中兴将,千古转头归灭亡。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他慢慢走近,随意向靖、蓉二人望了一眼,宛如不见,提起斧头便在山边砍柴。黄蓉见他容色豪壮,神态虎虎,举手迈足间似是大将军有八面威风。若非身穿粗布衣裳而在这山林间樵柴,必当他是个叱咤风云的统兵将帅,心中一动:“师父说南帝段皇爷是云南大理国的皇帝,这樵子莫非是他朝中猛将?只是他歌中词语,却何以这般意气萧索?”又听他唱道: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当听到最后两句,黄蓉想起父亲常道:“甚么皇帝将相,都是害民恶物,改朝换姓,就只苦了百姓!”不禁喝了声彩:“好曲儿!”那樵子转过身来,把斧头往腰间一插,问过:“好?好在哪里?”黄蓉欲待相答,忽想:“他爱唱曲,我也来唱个,‘山坡羊’答他。” 当下微微一笑,低头唱道: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单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这一段中,金庸一下子引用了四首《山坡羊》,其名依次《咸阳怀古》、《洛阳怀古》、《潼关怀古》,前三首的作者是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  张养浩少年成名,仕途一帆风顺,最高官拜参议中书省事,53岁时因实在无法忍受元政府的官场黑暗,辞官归隐。60岁时由于关中大旱,特拜为陕西行台中丞,遂散尽家财,急急赴任,到任四个月后,音劳累过度因公殉职。这三首曲就是他在赴任陕西途中所做。  第一首《咸阳怀古》,意思很明了,是说咸阳古城早已败坏,当时在这里建功立业的英雄更是已作古了。朝代更迭,对于老百姓都是个苦字。唐兴隋忘,就是这么快。但是,快慢又如何?不都是天地一瞬间!  第二首《洛阳怀古》和第一首遥相呼应,站在天津桥上看洛阳,这座昔日的首都早已失去王气(春陵王气的典故源自汉光武帝刘秀),,现如今的刘秀在哪呢?功名是什么?是浮云,都不长久!  第三首《潼关怀古》还是触景生情,西去路上,遥望长安,竟踟蹰不前,当年的秦汉何等辉煌,但还不是都已成黄土。辉煌也罢,衰败也罢,受苦不都是咱老百姓嘛!  从这三首曲中看出,张养浩这一路心情是越来越差。先过洛阳,从光武中兴联想到自己,年轻时意气风发,一生操劳又能如何?唉,功名,怎能长久!然后经过潼关,想到的更多是劳苦大众,秦忘能如何?汉兴又如何?最后到了咸阳,他老人家的境界已经提升到最高点,隋不过两代,唐国祚近400年,但这又能怎样?对于老天爷,都是一眨眼的功夫!吓!已经有了哲学的味道!天上一日,地下一年,整个一个相对论啊!所以笔者认为这首曲的意境和价值远高于另两首,而《潼关怀古》之所以名气最大,皆因曲中关心民间疾苦,不似另两首有消极思想在里面。  最后一首的作者是元代散曲家宋方壶,宋方壶其实历经元明两代,一生不愿为官,归隐田园,从曲中也可看出。青山、白云、茅斋、野花,这是我喜欢的。升官发财?拉倒吧,做梦都不稀罕梦到。管他谁做了皇帝谁作了囚,我就在家一口酒一碗饭,挺美!没钱,爷是这样!有了钱,爷他妈还是这样!  牛啊!若论思想觉悟,老张是比老宋强些,毕竟人家心系百姓;但若论精神境界,老宋就高多了。老张你年轻时整那些有用吗?到头来还不是跟我一样,回家归隐。可是你还是个绥靖分子,又出山了。出来一看,唉!还是那样!  金庸在这里引用这几首曲,却也把当时的社会疾苦写的明明白白。宋方壶的曲子让黄蓉唱出来,也是想表达黄蓉的心愿,他日和郭靖归隐于桃花岛,双宿双飞。可是,郭靖心中的民族大义却无法让黄蓉的这种小资情调实现,最终双双殉国于襄阳城。  相比于郭靖,杨过就做的差了些,虽然他以石子击毙蒙古大汗蒙哥,但你应该象郭靖一样继续去战斗啊!怎么能带着小龙女过自己的小日子呢?  当然,如果我要是个女人的话,我也要和杨过去过神仙眷侣般的生活。和郭靖?还是算了吧,不是因为怕死,是因为他太笨,总是不了解姐的心!  一家之言!
  上文提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笔者尝试着分析下为何到了元明清三朝诗词日渐式微。  另再与各位了解下词与曲的区别。  明天更新。
  我等着看“浅议金庸小说里引用的诗词”(二),还差多少字截稿?
  金庸是当之无愧的宋朝史学家。宋朝总体来说文化产业特别发达,从开国之君宋太宗到亡国之君宋徽宗,及时附庸风雅的文学雅士。从瘦金体到KFC(开封菜),当时风靡全国。物极必反,正是文化产业的发达造就了军事力量的薄弱,才有了金庸笔下的刀光剑影。快点写,等着看“二”呢!
  @音有误周郎顾  02:04:52  第六章  金庸先生曾提到,在他的作品当中,他最喜欢的是《射雕》《倚天》《笑傲江湖》和《天龙八部》四部作品,在这四部作品中,笔者个人认为《射雕》是把民族大义、江湖侠义及江湖儿女情三个因素结合的最好的一部。尤其是抗金的主线始终贯穿在小说之中,故其所引用的诗词也尽是豪放悲壮慷慨激昂,这点从小说的开篇词即可窥一斑(参见本文第一章)。在小说的第十三回中,金大侠又一次借景发出了这样的情怀。  黄蓉与郭...........  -----------------------------  提个小意见,灭吴的是西晋司马炎,不是魏了。
  @音有误周郎顾  18:01:03  第七章  金庸先生在小说中引用诗词一般是应情景作引,而这一章我们解读的这首词则是直接描写小说中人物之间感情的。还是《射雕》,第二十五回中。  郭靖又喜又急,听她语气之中,似乎黄蓉有救,可是自己一句话又得罪了她,不知她还肯不肯施救,欲待辩解,却又不知说甚么话好。瑛姑回过头来,见他满头大汗,狼狈之极,心中酸痛:“我那人对我只要有这傻小子十分之一的情意,唉,我这生也不算虚度了。”轻轻吟道:“四张...........  -----------------------------  血脉贲张
  @星期二上午有空
14:15:44  @音有误周郎顾  02:04:52  第六章  金庸先生曾提到,在他的作品当中,他最喜欢的是《射雕》《倚天》《笑傲江湖》和《天龙八部》四部作品,在这四部作品中,笔者个人认为《射雕》是把民族大义、江湖侠义及江湖儿女情三个因素结合的最好的一部。尤其是抗金的主线始终贯穿在小说之中,故其所引用的诗词也尽是豪放悲壮慷慨激昂,这点从小说的开篇词即可窥一斑(参见本文第一章)。在小说的...........  -----------------------------  多谢指正,笔者疏忽了。
  第十一章(别记)元明清的诗词为何没落  这一章看似与金庸小说没有直接关系,但却因前文引起。  自问一句,为什么金庸小说(当然不止,应该是所有小说)中引用的古诗词多而引用古散文或明清小说中的句子少甚至没有呢?  那就从诗词的特点说开来。诗词古时成为韵文,顾名思义诗词中的句子是要押韵的;另外唐以前的诗和宋词是唱出来的;正因为此,故其有一定格式;且形式短小,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各种写作手法如借喻、隐喻等应用较多。当然诗词特点还有很多,从这几点来分析下为什么诗词能兴盛于唐宋,衰落与明清。  诗在唐之前格式不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都有,且对押韵要求不高,上层文人和底层老百姓都会吟唱。而到了唐代,对格式、韵律都有了严格的要求,老百姓都没怎么读过书,哪能整了这玩意,渐渐地诗就变成了文人的专用品了。而词的出现在晚唐,前文我们讲过,作词有两种,一位先写词再谱曲,二位在现有的谱子上填词。所以,写词对人的要求更高,不是你有文化就行,你多少还得懂点音律,能写词的人更少。更过分的是词刚出现主要是言情,是文人墨客们闲暇时写写,所以,最后一个要求出现了,你还得有那闲工夫!  结论似乎出来了,那我们就看看在什么情况下又有那些人具备这些条件能写诗词。  先看唐宋,唐朝时国力强盛,而宋朝则经济发达,尤其北宋是典型的国富民富,政治开明,老百姓能吃饱能吃好了,就想着要读书了,官员的俸禄高得吓人。这样象欧阳修、苏轼们每天除了上朝搞搞阶级斗争,下了班就没事干了,他们不需要象别的朝代的官员整天就是想着怎么贪污受贿。那没事就得找点事啊,所以老欧今儿请小苏到我家看个表演,听听我的词写得怎么样,歌伎唱的水准如何,小苏去了几回就不好意思了,总不能白听吧,礼尚往来,明儿到我家吧。说不定顺便还能盖盖你的风头。在家玩的不过瘾,就出去,经济繁荣,钩栏瓦舍也多,妓女们一看,挣这种人的钱可不容易,只会床上的吹拉弹唱可不行,得来真的吹拉弹唱。于是,妓女们的素质也提高了,不只是认钱,还认才,有的甚至只认才。当然,一般的小才是不行的,只有人家柳永有这本事,整日流连于妓馆酒肆,根本不用花钱,当然他也没什么家产。到了南宋,虽然国力是差了点,但是偏安一隅的文人们,要不就是报国无门,只能借词言志;要么就是得过且过,无病呻吟。但也不乏精品!  然而到了元代,异族的游牧方式开始肆意蹂躏中原文明,读书?汉人连名字都没有,甚至有九儒十丐之说,知识分子最终混到和乞丐一个级别了,整个元朝也没举行过几个像样的科举考试,而且对汉人要求很严。整个一个文化沙漠。饭都吃不饱,还读什么书,学什么音律,搞什么小资情调!有人会说,那元朝还有散曲和戏曲呢。是,笔者没有褒词抑曲的意思,但看看上一章的元曲,你就知道了,元曲比宋词的要求宽泛多了,甚至还带着白话和儿话音,整不出精细的东西了,只能退而求其次。这样,繁若星辰辉煌一时的唐诗宋词就这样断代了,湮没在蒙元的滚滚铁骑只下了。  明朝的文人倒有许多硬骨,但也就是体现在政治方面,诗词倒想进步,可不知该跟谁学?再说也没那时间啊,碰到的皇帝要不就是象朱元璋、朱棣这样的狠角色,你每天战战兢兢,就是担心别丢了乌纱帽,不,是别掉了脑袋!要不就是碰到象万历、天启这样的,那你每天得替他操心,还是没时间。好不容易碰到没什么特点的皇帝了,有时间了吧,是啊,可是哥们还得想办法搞点灰色收入。没办法啊,朝廷给发的工资太少了,塞牙缝都不够,更别提这一大家子几十口人的消费了,连明代第一首辅张居正都不例外!整个一个在温饱线上挣扎的贫下中农,唐诗宋词,想都没想过!最多了,也就是写几份奏疏,骂骂人,解解气。  清朝的异族统治吸取了元朝的教训,开科举,鼓励读书,请前明遗老出山,看似开明,实则都是要求为朝廷服务的。清朝的文人都被朝廷洗了脑了,写出来的诗词只会为主子们歌功颂德,这样的诗词能有什么文学价值,不看也罢。其间如纪晓岚者,还能搞点情调,不料乾隆皇帝一怒之下,被发配到新疆,到了新疆逢人就说我要好好改造,待罪立功,希望皇上能听到自己的心声。这哪像北宋的文人,你把我贬到海南,爷就玩到海南,还有红颜知己跟着,皇上也不吭个大气。纪晓岚要是看到这一幕,肯定要立志学门新手艺----穿越!  所以,终元明清三代,竟拿不出一手像样的诗,跟别提词了。  中华文学的重要成员----诗词就这样和我们渐行渐远.....
  @卓影-20 14:05:32  金庸是当之无愧的宋朝史学家。宋朝总体来说文化产业特别发达,从开国之君宋太宗到亡国之君宋徽宗,及时附庸风雅的文学雅士。从瘦金体到KFC(开封菜),当时风靡全国。物极必反,正是文化产业的发达造就了军事力量的薄弱,才有了金庸笔下的刀光剑影。快点写,等着看“二”呢!   -----------------------------  呵呵,二是没有,但我近日准备再写个关于宋朝的帖子,等你捧场
  漏了陈家洛的“但有玉人常照眼,向名花美酒拼沉醉,天下事,公等在”
  配点图片吧!更生动一些,也会勾起回忆。
  第十二章  在《射雕》三部曲中,若要按喜欢程度来排名的话,我想大部分金迷们和我的想法是一样的:《射雕》最佳,很全面,几乎没有什么瑕疵;《倚天》也不错,故事性很强,男人之间的感情描写的让人无法忘怀;《神雕》似乎有一些令人不解之处。比如杨过的个性就有许多人不喜欢.....  这一章我们还是来看一首《神雕》中的词吧,不为别的,只因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  却听得杨过朗声说道:“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说着袍袖一拂,携着小龙女之手,与神雕并肩下山。  其时明月在天,清风吹叶,树巅乌鸦呀啊而鸣,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泪珠夺眶而出。  正是:  “秋风清,秋风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秋风词》,是模仿一个女子的口气,道出了内心相思之苦。书中只选用了上半阙,下半阙是: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词的大意是秋风明月下,落叶聚集了还要被吹散,乌鸦栖息在树上还有要飞走,但是想你念你得到什么时候,这让我情何以堪?唉!终于知道相思之苦了,无论何种相思都是无穷无尽的。早知道相思这么折磨人,那当初何必要相识呢?!  众所周知,李白作为盛唐时期的大诗人,词作很少,但是,他的另一首词《菩萨蛮》却名气大得很。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王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这首词被誉为“百代词典之祖”,但自明朝起,就一直有人质疑这首词是晚唐人所做,只是托诗仙之名,这个争论直至今天都没有结果。这首词也是描写闺怨女子想念远方爱人的心情,和《秋风词》是一个类型的词,但比较两首词的写作手法笔者认为不是一人所做,尤其是后者,已经很接近宋词的风格了。所以窃以为《秋风词》有可能是李白所做,但《菩萨蛮》应该不是诗仙的作品。试想 从李白所在的盛唐到晚唐两百多年的时间里,竟再也没有出现一首想《菩萨蛮》这样高质量的词,且与李白同期或稍晚些的大牌诗人都几乎没有词作。嗨,几百年未决的公案,笔者也就是说一些个人的见解。  记得年轻时都过一本香港小说,书名《暝色入高楼》就是从这首《菩萨蛮》中所取。作者是香港《文汇报》的编辑白洛,当时笔者对书中所描写的香港人的生活向往不已。  再回到金庸的小说中,这是整个小说的结尾部分,华山三论。杨过携小龙女飘然而去,远离世人争议,告别多年相思之苦,终于可以从此一生厮守。但金大侠高才,在此之下,他却写到:  其时明月在天,清风吹叶,树巅乌鸦呀啊而鸣,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泪珠夺眶而出。  再结合书中这一段之前的一段:  郭襄回头过来,见张君宝头上伤口兀自汨汨流血,于是从怀中取出手帕,替他包扎。张君宝好生感激,欲待出言道谢,却见郭襄眼中泪光莹莹,心下大是奇怪,不知她为甚么伤心,道谢的言辞竟此便说不出口。
  这一段中,郭襄为什么“泪光莹莹”,张君宝不知道,直到杨过说“咱们就此别过”,我们知道了,她的泪是为自己流的,伤心就此要和杨国夫妇分别,相见不知何时。更伤心的是他内心里爱着的人最终不属于她,她也知道,这一生不可能再找到象杨过这样用情专一恒久的男人了。这首词是金庸先生为郭襄所用,你想啊,这一别之后,这种相思情愁就要陪伴宅心仁厚聪明伶俐的郭二小姐一生了!  真让人心有不忍!  《倚天》的第一回《天涯思君不可忘》中,依旧弥漫着这种思念之情,以致郭襄为了寻找杨过夫妇(其实只是为了能看心爱的男人一眼)走遍大江南北。当然,到了少林寺这个多事之地,能不发生点故事吗?  金庸先生有点残忍,竟用郭小姐的相思之情来展开那史诗般的倚天屠龙记!
  说起《倚天屠龙记》,楼主最喜欢每一回的回目,下一章就先说说它。
  楼主辛苦了  建议可以往仗剑也发一份
23:47:27  楼主辛苦了  建议可以往仗剑也发一份  -----------------------------  这么晚了,还捧场,谢谢。注意休息
  自顶一下,今晚更新
  第十三章  笔者斗胆小议了一下诗词在元明清三代没落的原因,,其实戏说的成分更多些。有朋友指出清代的纳兰性德可比唐宋,并提及金庸小说也引用过纳兰的诗词。此言不差,在《书剑恩仇录》第七回中,金庸通过陈家洛和乾隆分别引用了两首纳兰的词。  东方耳又道:“纳兰公子绝世才华,自是人中英彦,但你瞧他词中这一句:‘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未免自恃才调,过于冷傲。少年不寿,词中已见端倪。”说罢双目盯住陈家洛,意思是说少年人恃才傲物,未必有甚么好下场。陈家洛笑道:“大笑拂衣归矣,如斯者古今能几?向名花美酒拚沉醉。天下事,公等在。”这又是纳兰之词。东方耳见他一派狂生气概,不住摇头,但又不舍得就此作别,想再试一试他的胸襟气度,随手翻过扇子,见反面并无书画,说道:“此扇小弟极为喜爱,斗胆求兄见赐,不知可否?”陈家洛道:“兄台既然见爱,将去不妨。”东方耳指着空白的一面道:“此面还求兄台挥毫一书,以为他日之思。兄台寓所何在?小弟明日差人来取如何?”陈家洛道:“既蒙不嫌鄙陋,小弟现在就写便是。”命心砚打开包裹,取出笔砚,略加思索,在扇面上题诗一绝,诗云:“携书弹剑走黄沙,瀚海天山处处家,大漠西风飞翠羽,江南八月看桂花。”那会鹰爪功的老者见他随身携带笔砚,文思敏捷,才不疑他身有武功。东方耳称谢,接过扇子,说道:“小弟也有一物相赠。”双手捧着那具古琴,放到陈家洛面前,说道:“宝剑赠于烈士,此琴理属兄台。”陈家洛知道此琴是希世珍物,今日与此人初次相见,即便举以相赠,不知是何用意,但他是相府子弟,珍宝见得多了,也不以为意,拱手致谢,命心砚抱在手里。   我们今天先看陈家洛所说的:大笑拂衣归矣,.....向名花美酒拚沉醉。天下事,公等在。这两句词选自纳兰性德的《金缕曲 未得长无谓》,全文如下:  未得长无谓,竟须将、银河亲挽,普天一洗。麟阁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归矣。如斯者、古今能几?有限好春无限恨,没来由、短尽英雄气。暂觅个,柔乡避。东君轻薄知何意。尽年年、愁红惨绿,添人憔悴。两鬓飘萧容易白,错把韶华虚费。便决计、疏狂休悔。但有玉人常照眼,向名花、美酒拼沉醉。天下事,公等在。  纳兰性德,大家都很了解,字容若,清康熙朝权相明珠之子,词风尚李后主。出身显赫,大器早成,官至一等护卫,但英年早逝。  这首词前三句意为政治不明,竟需要用天上银河一洗。所以,就是名能上麒麟阁,我也会大笑拂袖不受。这样的人,古往今来能有多少?最好还是找一温柔乡,去归隐。任凭两鬓飘白,一年又一年,绝不后悔。只求的美人相伴,杜康相陪。至于国家大事嘛,有人干呢!  史评,纳兰词属花间派,但又有辛弃疾的气魄,从这首诗中看来,果不其然。尤其是最后两句,也难怪金庸引用,让红花会的总舵主说了出来,真是狂生气派!  这首词有说是纳兰为友人而作,有说是自表心迹。关于纳兰的词我们都很熟悉,不再多解。笔者一直在想,以纳兰的个性,若不早夭,能一直为请朝廷服务吗?康熙是有此意,但一直把他留在身边,如外放或去六部是不是更能发挥纳兰的工作能力?抑或康熙担心纳兰的一些“不良思想”会影响更多的人?但书中乾隆对纳兰是不满意的,认为他恃才傲物。从中看出,若论做皇帝,乾隆确实不如乃祖,至少他的胸襟不够宽,用人方面败笔也不少。呵呵,说远了。  再来欣赏一首纳兰的词吧,作为结束。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我们更喜欢这样的纳兰,乃真性情也!  唐宋之后有纳兰,纳兰之后呢?
  @不识张郎君未见  15:31:58  第三章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鸡尺溪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  一阵轻柔婉转的歌声,飘在烟水蒙蒙的湖面上。歌声发自一艘小船之中,船里五个少女和歌嘻笑,荡舟采莲。她们唱的曲子是北宋大词人欧阳修所作的“蝶恋花”词,写的正是越女莲的情景,虽只寥六十字,但季节、时辰、所在、景物以及越女的容貌、衣著、首饰...........  -----------------------------  离愁引著江南岸,未审何改之有。按蝶恋花律,结句本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若为江两岸,则非。
  @李鹿鸣
16:20:54  @不识张郎君未见  15:31:58  第三章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鸡尺溪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  一阵轻柔婉转的歌声,飘在烟水蒙蒙的湖面上。歌声发自一艘小船之中,船里五个少女和歌嘻笑,荡舟采莲。她们唱的曲子是北宋大词人欧阳修所作的“蝶恋花”词,写的正是越女莲的情景,虽.....  -----------------------------  以前见过“江两岸”的版本,现如今竟找不到出处。  确实应为“江南岸”,谢李兄指正,在下治学不严。
  @音有误周郎顾
16:40:24  @李鹿鸣
16:20:54  @不识张郎君未见  15:31:58  第三章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鸡尺溪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  一阵轻柔婉转的歌声,飘在烟水蒙蒙的湖面上。歌声发自一艘小船之中,船里五个少女和歌嘻笑,荡舟采莲。她们唱的曲子是北宋大...........  -----------------------------  岂敢。说到金庸引用的诗词,个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首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
  李兄所提朱敦儒的水龙吟,第六章有述,能否见教?
  第十四章  在金庸小说中,笔者最喜爱是诗词是作者原创的,尤其是《倚天》和《天龙八部》的回目。《倚天》的回目自成一体,一韵到底,诗非诗,但别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  天涯思君不可忘,武当山顶松柏长。宝刀百炼生玄光,字作丧乱意彷徨。  皓臂似玉梅花妆,浮槎北溟海茫茫。谁送冰舸来仙乡,穷发十载泛归航。  七侠聚会乐未央,百岁寿宴摧肝肠。有女长舌利如枪,针其膏兮药其盲。  不悔仲子逾我墙,当道时见中山狼。奇谋秘计梦一场,剥极而复参九阳。  青翼出没一笑扬,倚天长剑飞寒铓。祸起萧墙破金汤,与子共穴相扶将。  排难解纷当六强,群雄归心约三章。灵芙醉客绿柳庄,太极初传柔克刚。  举火燎天何煌煌,俊面玉貌甘毁伤。百尺高塔任回翔,恩断义绝紫衫王。  四女同舟何所望,东西永隔如参商。刀剑齐失人云亡,冤蒙不白愁自狂。  箫长琴短衣流黄,新妇素手裂红裳。屠狮有会孰为殃,夭矫三松郁青苍
天下英雄莫能当,君子可欺之以方。秘笈兵书此中藏,不识张郎是张郎。
  总四十回,笔者每回读《倚天》,总是要把这四十回目念几遍,真是奇文啊!其中不乏引经据典。  第四回字作丧乱意彷徨,书中已有说明其出处:  王羲之是东晋时人,其时中原板荡,沦于异族,王谢高门,南下避寇,于丧乱之余,先人坟墓惨遭毒手,自是说不出满腔伤痛,这股深沉的心情,尽数隐藏在“丧乱帖”中。张翠山翩翩年少,无牵无虑,从前怎能领略到帖中的深意?这时身遭师兄存亡莫测的大祸,方懂得了“丧乱”两字、“荼毒”两字、“追惟酷甚”四字。  第五回皓臂似玉梅花妆,梅花妆一词出自一个典故。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小憩时,树上梅花落于额头,怎么也拿不掉,几天后用水洗掉之后,在她的额头却留下了五个花瓣的印记。而宫中女子却认为寿阳公主这样子更漂亮,纷纷仿效,置梅花于额头,是为梅花妆。由于梅花并非四季都开,不好搞,后来女人们就拿金箔纸剪成梅花的形状贴在额头。北宋之后,女人们又嫌贴不好总掉,很麻烦,干脆就在额头上拿笔画出梅花瓣的样子。渐渐地,文人们形容女人的艳妆就都叫做梅花妆了。  这个典故和梅花妆一词被文人墨客们大量的应用。较早的应该是五代词人牛峤《红蔷薇》:“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又如如李白的《上清宝鼎诗》的“龙子善变化,化作梅花妆。”而柳永更是不会放过这等机会,在《瑞鹧鸪》里就有“寿阳妆罢无端饮,凌晨酒入香腮。”的诗句。  当然现在女子已没有人画真正的梅花妆了,我看了看有关梅花妆的图片,只能感慨人类越活越不会欣赏美了。
  第六回浮槎北溟海茫茫,浮槎(fú chá )古时从海上通往天河的木筏西晋张华所著《博物志》所记。相传地藏王上乘坐浮槎上天庭找玉帝要官,但浮槎上已经坐着九条龙,地藏王只有坐在龙尾上,九龙不堪,跑到南天门,玉帝大怒,以雷击之。于是木筏变成山,九条龙变成九座山峰,而地藏王就在此打坐修行。这座山就叫做浮槎山,位于安徽境内,俗称北九华。而北溟是指太阳光照不到的大海,位于北方之极。  这一回目给读者的感觉很传神,谢逊三人乘一叶扁舟在惊涛骇浪之中向北飘去,让人觉得很揪心很无助。紧接着下一回目谁送冰舸来仙乡却是否极泰来,千难万险之后有看到的是世外桃源,过的与世无争无忧无虑的日子。  第五回到第八回的回目可称是一波平,一波起,一时还沉浸在梅花妆的温柔之中,一时却漂浮在茫茫大海之上;一时以为终可以在这胜似仙乡的地方无忧无虑,一时却又要杨帆归航,因为对亲人的思念就连远如北溟的大海也无法阻止!  但是,真正的回去了,却只有“七侠聚会乐未央,百岁寿宴摧肝肠!”如此惨烈的情景。  (待续)
  第十五章  书接上文。  第九回七侠聚会乐未央,未央,现代汉语有未尽、不远的意思。央为会意字,在冂( jiǒng)之内,一个人(大)站在它的当中。也就是说央就是一个人站在冂的正中央,象征着最为客观实际。未央,就是不符合客观实际,最早见于《老子》》“荒兮,其未央哉”。汉代建有未央宫,所以有时未央有代表宫殿,当然,小说中的意思是前者。呵呵,有人想说《肉蒲团》的男主人公叫未央生,对啊,在书中这个名字寄托着他的理想,希望能淫尽天下妇女。但作者给他起这个名字是要告诉读者没有一个人能在这种事上成功,最终落得淫人妻女者妻女终被人淫的下场。不好意思,扯远了。  第十一回有女长舌利如枪,只要看到这回,我就想起书中彭莹玉给丁敏君起的绰号“无盐毒手”,令人喷饭。不过丁敏君的所作所为却也称得上是长舌妇了。.《诗经.大雅.瞻卬》﹕"妇有长舌﹐维厉之阶。"是说长舌妇是要遭到报应的。但纪晓芙却心地善良,又因同门,不愿再过多惩罚她。在古时,长舌是“七出”之一,好厉害,多嘴多舌就有可能被休了。看来还是活在那万恶的封建社会好,现如今长嘴长舌之人遍地都是,能奈之何?  第十三回不悔仲子逾我墙,这一回目可是大有出处。《诗经 国风 郑风 将仲子》中这么写道: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  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  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  之多言亦可畏也。  大体意思是我和邻居二哥相恋了,二哥就要翻墙来我家找我,我吓坏了,不是怕你弄坏我家的树木,更不是我不爱你,实在是害怕让父母兄弟知道了,后果不堪设想。要是让外人知道了,那咱俩就完蛋了。你还让不让我活了?  其中“逾我墙”演变为逾墙,是指男女偷情。《孟子》中还扩展为逾墙钻穴。《西厢记》中有张生为见崔莺莺晚上悄悄爬墙而过的情节,笔者曾到当时的事发地点山西普救寺一游,果然有处“张生逾墙处”。一看之下,不经感慨,逾墙偷情,只靠色胆是不行的。那处墙有近两米高,直接爬上再跳下去,估计崔莺莺是见不着了,直接就去骨科医院了。即便无大碍,至少是灰头土脸,一瘸一拐,崔小姐一见,这哪是风流倜傥的张生啊,这整个一脏生啊!所以,形容张生不仅是风流倜傥,至少得加上身强力壮四个字,作崔莺莺的男朋友不容易啊!  对纪晓芙和杨逍这段孽情笔者在上学时读到时,颇有些不解,后来才明白,之所以纪晓芙被杨逍强暴后不恨反爱,至死不悔,一是因为杨逍具有中年男人的魅力,更主要的是感觉纪晓芙似乎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症,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于他人。没听说过这种病的人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但这是科学,这种病例以前较为罕见,但近些年时有发生。从纪晓芙的临床症状来看,应该是比较严重的,她甚至因此不尊师命,最终为爱而死!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发现是1973年发生在斯德哥尔摩的一家银行未遂的抢劫案引起的。《倚天》一书写于1961年,看来金庸先生对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早有预见。厉害!  ”
  周日上来,自顶一下
  第十六章  书接前文。  第十六回剥极而复参九阳,亦作“剥极必复”,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有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意思。  这一章是张无忌人生的转折,武侠小说几乎都会有这种情节,男主人公无意之中得到武功秘籍,只是金庸先生写的更加合理,没有生硬的感觉  第十九回祸起萧墙破金汤,祸起萧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萧蔷是指家里一进门的屏风。其出于《论语》中的《季氏将伐颛臾》,是孔子批评冉有和子路的话。金汤是金城汤池省略语,意为金属做的城墙,沸水流着的护城河。古人的想象力好丰富啊,护城河里留的都是滚烫的开水,想过来,烫死丫的!够狠!真不知是谁第一个想出这个办法?  第三十回东西永隔如参商,参(音深)星和商星都是二十八星宿之一,一颗始终在黄昏时出现在天空的西方,一颗始终在黎明时出现在天空的东方,两颗星是无法见面的,意为亲人永隔,不能见面,出处于《左传》。后又有对立的意思。这一回目的典故的引用最为合理,也最为传神。第十三回不悔仲子逾我墙的引用上,总感觉有些牵强,毕竟纪晓芙是被强暴的,事前两人甚至不认识,所以,杨逍的逾墙和张生的逾墙性质是不一样的。崔莺莺是由爱而性,纪晓芙由性而爱,有点像《色戒》里的情节。就像一位影评家说的:当一个男人进入了一个女人的身体,他也就进入了这个女人的灵魂。  第三十八回君子可欺之以方,这个典故大家都很熟悉,出自《论语雍也》,后《孟子》中加以阐述,说君子可以被欺负到什么程度,还举了子鱼和舜帝的故事。孔孟关于君子的许多言论我们现在都不知道该学哪些,该摒弃哪些。我的看法是当我们的文明程度越高,他们的理论就越有价值和实际用处。当然,我们都能按君子的要求去做事做人,那文明程度也就会越来越高。靠!跟没说一样!  最后一回不识张郎是张郎,这一回目笔者是最喜欢的,但也是这四十回目中唯一搞不明白意思的。不识张郎是张郎,是说殷离的吗?有人这么解释,可是不应该吧,女一号是赵敏啊。那是什么意思呢?各位金迷们莫要笑我,能否告诉我?  另,《射雕》三部曲的三个男一号应数张无忌的性格最接近现实生活,郭靖有点太笨,杨过有点太怪,最主要的是他俩对感情太专一。是的,正因为太专一,所以显得不贴近现实。张无忌则不同,他对四个女孩子都有过想法,甚至差点就和周芷若拜了堂,但最终他明白自己爱的是赵敏。这就对了,这才是正常人。  你说呢?
  前面有朋友说静候《笑傲江湖》,好,那就下一章说它
  顶一下!
  关于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社会学家的发现,是一种心理疾病,大家百度即可查到介绍,楼主就不多介绍了
  马克  
  第十六章  楼主在昨日预告下一篇要说《笑傲江湖》里的诗词,搞得今日一整天都在补课,不是不喜欢《笑傲》,只是想挑出一首又代表性的诗词罢。想来想去,还是下面这段颇能说明些什么:  祖千秋摇头道:“万万不可,万万不可。你对酒具如此马虎,于饮酒之道,显是未明其中三味。饮酒须得讲究酒具,喝甚么酒,便用甚么酒杯。喝汾酒当用玉杯,唐人有诗云:‘玉碗盛来琥珀光。’可见玉碗玉杯,能增酒色。”令狐冲道:“正是。”祖千秋指着一坛酒,说道:“这一坛关外白酒,酒味是极好的,只可惜少了一股芳冽之气,最好是用犀角杯盛之而饮,那就醇美无比,须知玉杯增酒之色,犀角杯增酒之香,古人诚不我欺。”令狐冲在洛阳听绿竹翁谈论讲解,于天下美酒的来历、气味、酿酒之道、窖藏之法,已十知八九,但对酒具一道却一窍不通,此刻听得祖千秋侃侃而谈,大有茅塞顿开之感。只听他又道:“至于饮葡萄酒嘛,当然要用夜光杯了。古人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要知葡萄美酒作艳红之色,我辈须眉男儿饮之,未免豪气不足。葡萄美酒盛入夜光杯之后,酒色便与鲜血一般无异,饮酒有如饮血。岳武穆词云:‘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岂不壮哉!”令狐冲连连点头,他读书甚少,听得祖千秋引证诗词,于文义不甚了了,只是“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确是豪气干云,令人胸怀大畅。祖千秋指着一坛酒道:“至于这高粱美酒,乃是最古之酒。夏禹时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那便是高粱酒了。令狐兄,世人眼光短浅,只道大禹治水,造福后世,殊不知治水甚么的,那也罢了,大禹真正的大功,你可知道么?”  令狐冲和桃谷六仙齐声道:“造酒!”祖千秋道:“正是!”八人一齐大笑。祖千秋又道:“饮这高粱酒,须用青铜酒爵,始有古意。至于那米酒呢,上佳米酒,其味虽美,失之于甘,略稍淡薄,当用大斗饮之,方显气概。”  
令狐冲道:“在下草莽之人,不明白这酒浆和酒具之间,竟有这许多讲究。”  祖千秋拍着一只写着“百草美酒”字样的酒坛,说道:“这百草美酒,乃采集百草,浸入美酒,故酒气清香,如行春郊,令人未饮先醉。饮这百草酒须用古藤杯。百年古藤雕而成杯,以饮百草酒则大增芳香之气。”令狐冲道:“百年古藤,倒是很难得的。”祖千秋正色道:“令狐兄言之差矣,百年美酒比之百年古藤,可更为难得。你想,百年古藤,尽可求之于深山野岭,但百年美酒,人人想饮,一饮之后,便没有了。一只古藤杯,就算饮上千次万次,还是好端端的一只古藤杯。”令狐冲道:“正是。在下无知,承先生指教。”岳不群一直在留神听那祖千秋说话,听他言辞夸张,却又非无理,眼见桃枝仙、桃干仙等捧起了那坛百草美酒,倒得满桌淋漓,全没当是十分珍贵的美酒。岳不群虽不嗜饮,却闻到酒香扑鼻,甚是醇美,情知那确是上佳好酒,桃谷六仙如此糟蹋,未免可惜。祖千秋又道:“饮这绍兴状元红须用古瓷杯,最好是北宋瓷杯,南宋瓷杯勉强可用,但已有衰败气象,至于元瓷,则不免粗俗了。饮这坛梨花酒呢?那该当用翡翠杯。白乐天杭州春望诗云:‘红袖织绫夸柿叶,青旗沽酒趁梨花。’你想,杭州酒家卖这梨花酒,挂的是滴翠也似的青旗,映得那梨花酒分外精神,饮这梨花酒,自然也当是翡翠杯了。饮这玉露酒,当用琉璃杯。玉露酒中有如珠细泡,盛在透明的琉璃杯中而饮,方可见其佳处。”  这是《笑傲》第十四回《论杯》中的一段。金庸先生果然学识渊博,给我等这些平日里只知喝酒却不懂酒文化的人着实上了一节普及课。这一回目即为“论杯”,金庸先生真也在这饮酒的器皿上着墨颇多,并引用了两首古人诗词。喝葡萄酒时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喝梨花酒呢,是“红袖织绫夸柿叶,青旗沽酒趁梨花。”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首七言绝句《凉州词》是由唐朝边塞诗人王翰所做。词意就不说了,大家都明白。《凉州词》并非诗名,其有些来历。开元年间,当时负责西北的军政大员搜集了一些西域的曲子献给唐玄宗,唐玄宗命教坊将这些曲子整理修改后,因其来自凉州,故曲名就叫《凉州曲》。《凉州词》就是凉州曲的唱词,有点象宋词的词牌名,所以有许多诗人有曾作过《凉州词》。这一篇已经是凉州词中的名篇了,但还不是最有名的。是了,可能有些人依然想到,最有名的是我们从小就熟读的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人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明代大才子杨慎曾做过评论,认为后两句是指责朝廷不关心玉门关外的百姓的疾苦,楼主也觉得王之涣有暗讽之意。  唐代由于疆域辽阔,尤其是西域地理位置重要,所以或贬或放,大量的政府官员或出征或管理,这样唐诗中重要的一个流派边塞诗就大量涌现了。有趣的是同样是对于出塞,诗人们的态度是大不相同的。比如说同是开元、天宝年间的诗人,王维和高适就有云泥之别。  久居京师的王维,可能是习惯了锦衣玉食,朋友要出使西域,搞得他非常担心,分别时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景色挺好吧,心情也应该不错吧,但这位博学的才子却突然忧愁起来,感觉像是生离死别,能多吃点就多吃点,能多喝点就多喝点,去了那地方可就没人罩着你了!呵呵,估计他的朋友还没不么着,他这么一整给吓着了。而久居塞外的高适却胸襟要开阔的多,在和朋友小聚后的分别时,写下的诗句却是这样的: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里的情景比王维的可差多了,黄云、北风还大雪纷纷,可人家高适却不在乎,虽然咱哥两现在都混得不怎么样,但是你放心的走吧,四海之内皆朋友,谁不认识你啊!呵呵,何止,高适更想说的是这天下谁不知道我老高啊!  一个是先扬后抑,一个是先抑后扬;王维让人觉得可爱,高适却让人肃然起敬。  环境使然,个性使然。  唐诗里的故事也很多,它不似宋词或清新或委婉或幽怨,但是它却悲怆,时有磅礴之气势。  太晚了,明天还要工作,先写到这里,白乐天的那首诗明天再读吧。
  不好意思,今日爽约
  第十八章  我们再来接着看,饮梨花酒那要用翡翠杯,白乐天杭州春望诗云:“红袖织绫夸柿叶,青旗沽酒趁梨花。”  首先笔者考证了许久也没搞明白喝梨花酒为什么要用翡翠杯,其次,也不知如今在江浙一带还有梨花酒生产吗?上网查了下,居然说在山西应县(那里有最知名的是应县木塔)有个酒厂生产梨花酒,酒名叫梨花春。呵呵,就在笔者身边,我却不知道,不知是笔者孤陋寡闻还是这个酒就没什么名气。不过这个梨花春和白居易笔下的梨花酒渊源倒是一样,都是因梨花开放时酿制而成,故名。而且这个梨花春还是有典故的,与辽代萧太后有关。没办法,幽燕十六州曾长期归辽国管理,应县在山西北部,雁门关以北。前面提到的应县木塔也是辽代的作品。说到辽,山西确实有不少那个时期遗留下来的文物。太原南郊的龙山石窟、平遥的双林寺里的彩塑都是辽代时留下的。只是我看了看,多少有些欣赏不了,总觉得哪怪怪的,是不是因为辽也想学习当时的中原文化,学了半天没学好,变成了四不像,但据说历史价值很高。可惜宣传的不够,知道的人并不多,我在这里就推广一下。  白居易是唐代大诗人,笔者不敢多介绍,大家太熟悉了。只想说一下关于白居易的《长恨歌》。不敢评论,一点疑问,不知是那时政治开明,还是老白胆子大,我一直佩服他敢把皇帝的爱情故事写成诗,还满世界传唱。当然,他这首诗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史学家和文评家也莫衷一是。白居易的诗的文学价值和造诣自不待说,他还有一点令人敬佩,他是唐朝最高产的诗人,存诗共三千首。厉害,别说写,就是抄也要把人累死。  今日内容偏少,作为昨日之补吧。
  这帖子总是不温不火的,顶的人不多,还怎么往下写呢?  
  第十九章  还是在《笑傲江湖》第十四回论杯中:  祖千秋摇头道:“万万不可,万万不可。你对酒具如此马虎,于饮酒之道,显是未明其中三味。饮酒须得讲究酒具,喝甚么酒,便用甚么酒杯。喝汾酒当用玉杯,唐人有诗云:‘玉碗盛来琥珀光。’可见玉碗玉杯,能增酒色。”令狐冲道:“正是。”祖千秋指着一坛酒,说道:“这一坛关外白酒,酒味是极好的,只可惜少了一股芳冽之气,最好是用犀角杯盛之而饮,那就醇美无比,须知玉杯增酒之色,犀角杯增酒之香,古人诚不我欺。”  书中说道喝汾酒是要用玉杯,源自唐诗“玉碗盛来琥珀光”。这首诗是诗仙李白的作品《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这首诗是李白客居山东时,游历兰陵而作。诗中“郁金香”并非诗指我们现在所说的郁金香,而是指兰陵美酒有郁金这种花的香味。郁金是一种香草,香味芬芳。而我们现在所说的郁金香最初的产地是土耳其,直到19世纪才引入中国。所以第一句是写兰陵酒的味道。第二句是写兰陵酒的色泽,竟象琥珀的颜色一样,略黄而晶莹。有如此美酒可饮,对于好酒的诗仙那是何等快事。诗人所以说了,主人你能让我喝醉了,我就不知自己已身处异乡了。  笔者没有读过李白所有的诗,就所读过的一些来看,只要是喝酒有关的,诗中除了其一向的豪迈之外,多少还有一丝丝的无奈和宿命。各位千万不要拍砖,笔者没有任何亵渎诗仙的意思。《将进酒》《月下小酌》等诗篇,都是李白有关酒的大作,诗中无不透露着一种无奈。“呼尔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诗仙也知道借酒是无法消愁的,可是又能怎样呢?可能大家会说,是啊,这是因为他怀才不遇,心中不满,需要排遣和宣泄。没错,他的许多诗包括这两首都是在他天宝初年进京后得不到赏识和重用后所做,所以都体现着这种情绪。但是《客中行》据载是在开元年间也就是他进京前所做,为什么他那时就会有这种情绪呢?可能还是性格使然,诗仙一生恃才傲物,胸无心机,不论何时何地何情何景总是能让自己适应,从容面对。  有人认为诗中的兰陵是指江苏常州,因为许多唐诗中的兰陵都是指的是该地。这样倒也能解释我刚才的问题,因为李白晚年曾到江浙一带游历。  书中当时令狐冲身中剧毒,原文这样写道:  令狐冲心想:“就算酒中有毒,令狐冲早就命不久长,给他毒死便毒死便了,何必输这口气?”当即端起酒杯,又连饮两杯,只觉一杯极苦而另一杯甚涩,决非美酒之味  至少此时令狐冲的心境是和李白有些类似的,李白是空有才学无以致用,令狐冲命在旦夕,两人都心无所想,所以,酒自然是此时两人最好的伙伴。只是李白酒醒之后仍有些许惆怅,而令狐大侠豪迈之情始终!  和前一章不一样的是,笔者这次多少明白些为何书中说饮汾酒要用琥珀杯。汾酒几乎无色,用琥珀杯可使酒有一些色泽,感官上更丰富些。呵呵,这种喝法在别的地方还行,在汾酒的老家山西可能反而不好使。因为山西人几乎只喝汾酒,所以在他们眼中,白酒就应该是无色的,有了些颜色,反而多少会有些不适应。  兰陵酒的名气似乎没有汾酒大,但他的历史比汾酒好像还长远些。  山西人宣传汾酒时 最爱用的唐诗就是杜牧那首《清明》: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而山东人宣传兰陵酒时最爱用的唐诗就是这首《客中行》。  唐诗的作用何其大!
  第二十章  前面有朋友提出最喜欢神雕中的程英所吟的词,今日我们就来看看吧。  这一日子艳阳和暖,南风薰人,树头早花新着,春意渐浓。程英指着一株桃花,对黄蓉道:“师姊,北国春迟,这里桃花甫开,桃花岛上的那些桃树却已结实了罢!”她一面说,一面折了一枝桃花,拿着把玩,低吟道:“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黄蓉见她娇脸凝脂,眉黛鬓青,宛然是十多年前的好女儿颜色,想像她这些年来香闺寂寞,自是相思难遣,不禁暗暗为她难过。  这是《神雕》第三十八回生死茫茫中黄蓉携程英、陆无双姐妹寻找郭襄时,途径风陵渡时,程英见景生情,吟唱出了这首《木兰花慢 西湖送春》。  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  人生能几欢笑,但相逢、尊酒莫相催。千古幕天席地,一春翠绕珠围。  彩云回首暗高台。烟树渺吟怀。弃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里春归。  西楼半帘斜日,怪衔春、燕子却飞来。一枕青楼好梦,又教风雨惊回。   词的作者是元代人梁曾。梁曾自幼好学,一生仕途颇顺,整整活了八十岁。这首词是是他流传至今的最有名气的作品。  这是首伤春之词。  问花,花不语,春色中十分有三分是花带来的,一半随着水流走,一半渗入泥土之中。所以还是看开点吧,人生能得几回欢?酒是要慢慢喝滴,幕天席地是永恒的,翠绕珠围的春天只是暂时的。高楼也变得暗淡,烟树渺渺,咋弄呢?借酒留春也不成,只能在醉梦中,看到西楼斜阳下,燕子衔春来。可是一阵风雨,打碎了这春梦一场!  说心里话,我读这首词时总觉有些许晦涩,这首词应是作者的晚年作品。梁曾一生波澜不惊,曾出使安南,得到皇帝的赏识。不过当我看到史书中的记载的原文,我竟无语。  是日,有亲王至自和林,帝命酌酒,先赐曾,谓亲王曰:“汝所办者汝事,梁曾所办,吾与汝之事,汝勿以为后也。”复于便殿赐酒馔,留宿禁中,语安南事,至二鼓方出。  “梁曾所办,吾与汝之事”这句话从一个皇帝嘴里说出,给我两个感觉:一,这个皇帝也忒没文化了,二,从中看到蒙元入主中原,始终是客居心里,从未把中国当成自己的家,只是当做邻居想杀就杀,想抢就抢。  梁曾在其母病故后,上书请求回家葬母,并请恢复丁忧制度,不许。一想到此,笔者就对蒙元对中原文明的摧残更加感到愤怒,又无比痛心。孝为百善之先,是做人之根本。蒙元既不允许百姓行孝道,自己也不讲究这个,唉!蛮夷之人。  史上有云,梁曾的这首词可比肩唐宋,笔者觉得比肩就算了,反正放到宋词堆里是找不到的。此非梁曾才浅,实因蒙元时代乃文化沙漠也。有此作品,已属不易。  提起《木兰花慢》这个词牌,就不得不提下柳永的《木兰花慢 拆桐花烂漫》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   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山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   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醒。   就像前文讲过的《望海潮》一样,这首词也是柳永歌颂大宋人民的美好生活之作。真不知仁宗皇帝怎么想,你越不让人家做官,人家还越夸你,情何以堪?  柳词被称为婉约派,可是从这两首词里我们能看到哪儿婉约了?同理,苏轼除却那几首豪放风格的词之外,大部分和柳词的风格无异。所以,笔者一向不赞同宋词分什么豪放派和婉约派,这种分法太武断,太片面。  正是:  小苏时作婉约式,  柳词亦有豪放时。  似乎韵律有些问题,莫笑!  至于程英对杨过的爱意,笔者不想多说了,皆因不喜杨过之过。呵呵,有些拗口。
  第二十一章  写了近二十篇了,一看之下竟没有提及过《鹿鼎记》。笔者是不甚喜爱此书,因为在上学时第一次读时,第一回都快看完了,还没有出现武打场面,很是失望,想必与我有同感的人不会少。不喜欢它还有个原因就是感觉太闹,许多情节太假,还不如看周星驰演的电影呢,至少能开怀大笑。  但此书毕竟是金庸的收山之作,还是要说上一说。可能是幼时情节仍在,第一回就不看了(虽然这本书看过多次,但第一回我就只看过那一次,我始终认为第二回才是小说的真正开始。果不然金庸在第一回尾部有注:最初第一回是作为楔子的),我们就从第二回开始吧。  扬州城自古为繁华胜地,唐时杜牧有诗云:“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古人云人生乐事,莫过于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nf柔道名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