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检测角,能反馈灵性锁带信号反馈的继电器有没有

NICE3000一体化控制器故障详细排查指导...
NICE3000一体化控制器故障详细排查指导一、故障类别说明
电梯一体化控制器有近60项警示信息或保护功能。电梯一体化控制器时刻监视着各种输入信号、运行条件、外部反馈信息等,一旦异常发生,相应的保护功能动作,电梯一体化控制器显示 故障代码。
电梯一体化控制器是一个复杂的电控系统,它产生的故障信息可以根据对系统的影响程度分为5个类别,不同类别的故障相应的处理方式也不同,对应关系见下表:
故障类别电梯一体化控制器相应处理备注1级故障显示故障代码;
故障继电器输出动作;各种工况运行不受影响。2级故障显示故障代码;
故障继电器输出动作;
脱离电梯群控(并联)系统;可以进行正常的电梯运行。3级故障显示故障代码;
故障继电器输出动作;
距离控制时停在最近的停靠层,然后禁止运行;
其他运行工况下立即停车;停机后立即封锁输出,关闭抱闸。4级故障显示故障代码;
故障继电器输出动作;
距离控制时系统立即封锁输出,关闭抱闸,停机后可以进行低速 运行,如反平层,检修等;有故障代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低速运行。5级故障显示故障代码;
故障继电器输出动作;
系统立即封锁输出,关闭抱闸;
禁止运行;禁止运行。二、故障信息及对策
如果电梯一体化控制器出现故障报警信息,将会根据故障代码的类别进行相应处理。此时, 用户可以根据本节提示的信息进行故障分析,确定故障原因,找出解决方法。
代码故障描述/类别故障原因处理方法E01逆变单元保护/51.主回路输出接地或短路;
2.曳引机连线过长;
3.工作环境过热;
4.控制器内部连线松动;1.排除接线等外部问题;
2.加电抗器或输出滤波器;
3.检查风道与风扇是否正常;
4.请与代理商或厂家联系;E02加速过电流/51.主回路输出接地或短路;
2.电机是否进行了参数调谐;
3.负载太大;
4.编码器信号不正确;
5.UPS运行反馈信号是否正常;1.检查变频器输出侧,运行接触器是否正常;
2.检查动力线是否有表层破损,是否有对地短路的可能性。连线是否靠;
3.检查电机侧接线端是否有铜丝搭地;
4.检查电机内部是否短路或搭地;
5.检查封星接触器是否造成变频器输出短路;
6.检查电机参数是否与铭牌相符;
7.重新进行电机参数自学习;
8.检查抱闸报故障前是否持续张开;
9.检查是否有机械上的卡死;
10.检查平衡系数是否正确;
11.检查编码器相关接线是否正确靠。异步电机可尝试开环运行,比较电流,以判断编码器是否工作正常;
12.检查编码器每转脉冲数设定是否正确;
13.检查编码器信号是否受干扰;检查编码器走线是否独立穿管,走线距离是否过长;屏蔽层是否单端接地;
14.检查编码器安装是否可靠,旋转轴是否与电机轴连接牢靠,高速运行中是否平稳;
15.检查在非UPS运行的状态下,是否UPS反馈是否有效了;(E02)
16.检查加、减速度是否过大;(E02、E03)E03减速过电流/51.主回路输出接地或短路;
2.电机是否进行了参数调谐;
3.负载太大;
4.减速曲线太陡;
5.编码器信号不正确;E04恒速过电流/51.主回路输出接地或短路;
2.电机是否进行了参数调谐;
3.负载太大;
4.旋转编码器干扰大;E05加速过电压/51.输入电压过高;
2.电梯倒拉严重;
3.制动电阻选择偏大,或制动单元异常;
4.加速曲线太陡;.调整输入电压;观察母线电压是否正常,运行中是否上升太快;
2.检查平衡系数;
3.选择合适制动电阻;参照第三章制动电阻推荐参数表观察是否阻值过大;
4.检查制动电阻接线是否有破损,是否有搭地现象,接线是否牢靠;E06减速过电压/51.输入电压过高;
2.制动电阻选择偏大,或制动单元异常;
3.减速曲线太陡;E07恒速过电压/51.输入电压过高;
2.制动电阻选择偏大,或制动单元异常;E09欠电压故障/51.输入电源瞬间停电;
2.输入电压过过低;
3.驱动控制板异常;1.排除外部电源问题;检查是否有运行中电源断开的情况;
2.检查所有电源输入线接线桩头是否连接牢靠;
3.请与代理商或厂家联系;E10系统过载/41.抱闸回路异常;
2.负载过大;
3.编码器反馈信号是否正常;
4.电机参数是否正确;
5.检查电机动力线;1.检查抱闸回路,供电电源;
2.减小负载;
3.检查编码器反馈信号及设定是否正确,同步电机编码器初始角度是否正确;
4.检查电机相关参数,并调谐;
5.检查电机相关动力线;(参见E02处理方法)E11电机过载/31.FC-02设定不当;
2.抱闸回路异常;
3.负载过大;1.调整参数,可保持FC-02为默认值;
2.参见ERR10;E12输入侧缺相/41.输入电源不对称;
2.驱动控制板异常;1.检查输入侧三项电源是否平衡,电源电压是否正常,调整输入电源;
2.请与代理商或厂家联系;E13输出侧缺相/41.主回路输出接线松动;
2.电机损坏;1.检查连线;
2.检查输出侧接触器是否正常;
3.排除电机故障;E14模块过热/51.环境温度过高;
2.风扇损坏;
3.风道堵塞;1.降低环境温度;
2.清理风道;
3.更换风扇;
4.检查变频器的安装空间距离是否符合第三章要求;E16编码器故障/51.启动位置故障:
2.力矩偏差过大故障:
3.速度偏差过大报警,反馈速度大于电机额定速度的25%1.检查编码器回路E17编码器信号校验异 常/5对于1387编码器,对编码器信号进行校验,信号异常1.检查编码器是否正常;
2.检查编码器接线是否可靠正常;
3.检查pg卡连线是否正确;
4.控制柜和主机接地是否良好;E18电流检测故障/5驱动控制板异常请与代理商或厂家联系;E19电机调谐故障/51.电机无法正常运转;
2.参数调谐超时;
3.同步机旋转编码器异常;1.正确输入电机参数;
2.检查电机引线,及输出侧接触器是否缺相;
3.检查旋转编码器接线,确认每转脉冲数设置正确;
4.不带载调谐的时候,检查抱闸是否张开;
5.同步机带载调谐时是否没有完成调谐即松开了检修运行按钮;E20旋转编码器故障/51.旋转编码器型号是否匹配;
2.旋转编码器连线错误;
3.低速时电流持续很大;1.同步机F1-00是否设定正确;
2.检查编码器接线;
3.UVW类型编码器,在电机调谐和停机状态下报ERR20,请使用万用表检查PG卡提供的编码器电源是否正常。测量U+(红表笔)与U-(黑表笔)的电压差,V+
(红表笔)与V-(黑表笔)的电 压差,W+(红表笔)与W-(黑表 笔)的电压差。确定编码器是否正常;
4.检查运行中是否有机械上的卡 死;
5.检查运行中抱闸是否已打开;E22平层信号异常/1平层、门区信号粘连或者断开1.请检查平层、门区感应器是否工作正常;
2.检查平层插板安装的垂直度与 深度;
3.检查主控制板输入点;E23对地短路故障/5输出对地短路检查动力线或者与厂家联系;E25存储数据异常/5主控制板存储数据异常请与代理商或厂家联系;E29同步机封星接触器反馈异常/5同步机自锁接触器反馈异常1.检查接触器反馈触点与主控 板参数设定是否一致(常开,常 闭);
2.检查主控板输出端指示灯与接 触器动作是否一致;
3.检查接触器动作后,相对应的 反馈触点是否动作,主控板对应反 馈输入点动作是否正确;
4.检查封星接触器与主控板输出 特性是否一致;
5.检查封星接触器线圈电路;E30电梯位置异常/41.电梯自动运行时,旋转编码器反馈的位置有偏差;
2.电梯自动运行时,平层信号断开或粘连;
3.钢丝打滑或电机堵转;1.检查平层感应器是否在非平层区域是否会误动作;
2.检查平层信号线连接是否可靠,是否有可能搭地,或者与其他信号接;
3.确认旋转编码器使用是否正确;走线是否独立穿管;屏蔽层是否单端接地;
4.检查编码器安装是否到位;E31DPRAM异常/3DPRAM读写出现异常请与代理商或厂家联系,更换控制板E32CPU异常/5CPU工作异常1.检查主控板短接片J9、J10短接片是否只有J9右边两个针脚短 接;
2.请与代理商或厂家联系,更换控制板;E33电梯速度异常/51.电梯实际运行速度超过电梯最大运行速度的1.15倍;
2.低速运行时速度超过设定1.2倍;
3.电梯自动运行时,检修开关动作;1.确认旋转编码器使用是否正确;
2.检查电机铭牌参数设定;
3.重新进行电机调谐;
4.检查检修开关及信号线;E34逻辑故障/5控制板冗余判断,逻辑异常请与代理商或厂家联系,更换控制板E35井道自学习数据异常/41.启动时不在最底层;
2.连续运行超过45秒无平层信号输入;
3.楼层间隔太小;
4.测量过程的最大层站数与设定值不一致;
5.楼层脉冲记录异常;
6.电梯自学习时系统不是检修状态;运行接触器未吸和即报35号故障检查:
1.下一极强迫减速是否有效;
2.当前楼层F4-01是否为1;
3.检修开关是否能在检修状态并够检修运行;
4.F0-00是否为1;运行接触器刚吸和即报35故障: 检查检修开关是否在检修状态,如果不是检修状态立刻报35故障;
(老版本)遇到第一个平层位置时报35故障:
1.F4-03上行时是否增加,下行减小,如果不是,请调换主控板PGA、PGB;
2.平层感应器常开常闭设定错误;
3.平层感应器信号有闪动,请检查插板是否安装到位; 运行过程中报35故障:
1.检查运行是否超时,运行时间超过时间保护F9-02,仍没有收到平层信号,一到时间立刻报故障;
2.学到的楼层距离小于50cm立刻报故障。此种情况,请检查这一层的插板安装,或者检查感应器;
3.最大楼层F6-00设定太小,与实际不符;
运行到顶层:
1.上一级强迫减速有效且到门区时判断,所学习到的楼层数与 F6-00、F6-01所设定楼层数是否相等;
2.学出来的提升高度总高小于50cm时报此故障;上电时候报故障:上点检测插板长度为0则报此故障;E36运行接触器反馈异常/51.在抱闸打开时,运行接触器没有吸合;
2.电梯运行中连续1S以上,接触器反馈信号丢失;
3.接触器反馈信号粘连;
4.接触器闭合以后没有反馈信号;1。检查接触器反馈触点动作是否正常;
2。检查接触器反馈触点与主控板参数设定是否一致(常开、常闭);
3.检查电梯一体化控制器的输出线U、V、W是否连接正常;
4.检查接触器控制电路电源是否正常;E37抱闸接触器反馈异常/5抱闸输出与反馈信号不一致1.检查抱闸线圈及反馈触点是否正确;
2.确认反馈触点的信号特征(常开、常闭);
3.检查抱闸线圈控制电路电源是否正常;E38控制器旋转编码器信号异常/51.电梯自动运行时,无旋转编码器脉冲输入;
2.电梯自动运行时,输入的旋转编码器信号方向不对;
3.距离控制下设定为开环运行(F0-00);1.确认旋转编码器使用是否正确;
2.更换旋转编码器的A、B相;
3.检查F0-00的设定,修改为闭环控制;
4.检查系统接地与信号接地是否可靠;
5.检查编码器与PG卡之间线路是否正确;E39电机过热/3电机过热继电器输入有效1.检查电机是否使用正确,电机是否损坏;
2.改善电机的散热条件;E40电梯运行超时/4电梯运行设定时间到1.电梯速度太低或楼层高度太大;
2.电梯使用时间过长,需要维修保养;E41安全回路断开/5安全回路信号断开1.检查安全回路各开关,查看其状态;
2.检查外部供电是否正确;
3.检查安全回路接触器动作是否正确;
4.检查安全回路接触器反馈触点信号特征(常开、常闭);E42运行中门锁断开/5电梯运行过程中,门锁回路反馈断开1.检查厅,轿门锁是否接触正常;
2.检查门锁接触器动作是否正常;
3.检查门锁接触器反馈点信号特征(常开、常闭);
4.检查外围供电是否正常;E43运行中上限位信号断开/4电梯向上运行过程中,上限位信号断开1.检查上限位信号特征(常开、常闭);
2.检查上限位开关是否接触正常;
3.限位开关安装偏低,正常运行至底层也会动作;E44运行中下限位信号断开/4电梯向下运行过程中,下限位信号断开1.检查下限位信号特征(常开、常闭);
2.检查下限位开关是否接触正常;
3.限位开关安装偏低,正常运行至底层也会动作;E45上下减速开关断开/4停机时,上、下1级减速开关同时断开;强迫减速动作,电梯减速后也会提示E45,但是在2秒后自动复位1.检查上、下1级减速开关接触正常;
2.确认上、下1级减速信号特征
(常开、常闭);E46再平层异常/11.再平层运行速度超过0.1m/s;
2.再平层运行不在平层区域;
3.运行过程中封门反馈异常;1.检查封门继电器原边、副边线 路;
2.检查封门反馈功能是否选择、信号是否正常;
3.确认旋转编码器使用是否正确;E47封门接触器粘连/1有预开门和再平层时,封门接触器粘连1.检查封门接触器反馈出点信号特征(常开、常闭);
2.检查封门接触器动作是否正常;E48开门故障/5连续开门不到位次数超过FB-09设定1.检查门机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2.检查轿顶控制板是否正常;E49关门故障/5连续关门不到位次数超过FB-09设定1.检查门机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2.检查轿顶控制板是否正常;E51CAN通讯故障/11.CAN通讯连续无正确反馈数据;
2.CAN通讯接收连续出错;1.检查通讯线缆连接;
2.检查轿顶控制板供电;
3.检查电梯一体化控制器的24V电源是否正常;E52外召通讯故障/1外召通讯没有正常反馈数据1.检查通讯线缆连接;
2.检查电梯一体化控制器的24V电源是否正常;
3.检查外召控制板地址设定是否复;E53门锁短接故障/5电梯自动运行状态下,停车没有门锁断开过程1.检查门锁回路动作是否正常;
2.检查门锁接触器反馈触电动作是否正常;
3.检查在门锁信号有效的情况下系统收到了开门到位信号;E54检修启动过电流/5检修运行启动时,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的110%1.减轻负载
2.更改功能码FC-00 Bit1为1,取消检测启动电流功能。E55换层停靠故障/1电梯在自动运行时,本层开门不到位检查开门到位信号E56控制板超速/5检修和自动运行状态下
1.运行速度大于0.3m/s时,反馈速度大于设定速度的120%;
2.运行速度大于0.08m/s,反馈速度小于设定速度 的80%该功能通过FC-01的BIT6可以取消,即BIT6=1,功能无效E57DSP的通讯异常/5DSP和主板未通信时间大于500ms检查控制板和驱动板连线三、故障记录补充说明:
E41在电梯停止状态不记录此故障。
E42此故障为门锁通时自动复位以及在门区出现故障1s后自动复位。
当有E51、E52故障时,若此故障持续有效,则每隔1小时才记录一次。以上资源来自默纳克培训教材Elevator And More....
电梯商城?正品配件、品质保证
NICE3000new · 故障详细排查指导NICE3000 · 一体化控制器故障详细排查指导NICE2000new · 扶梯一体化控制器故障详细排查指导NICE900 · 门机控制器调试视频NICE900 · 门机一体化控制器故障详细排查指导常用HCB显示板选型指导MCTC-HCB-B 使用指导AFE电梯节能改造——节能率高达30%并联接线方式同步编码器安装与拆卸——适用于汇通编码器
欢迎关注“默纳克电梯”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电梯信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要回复文章请先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主题:请教:有没有无线继电器套件可将A处的通断信号无线传输给B处继电器产生同样动作
&[ 主题管理员: ChK ]
泡网分: 45.887
帖子: 9707
注册: 2003年01月
事情的起因是要给一个壁挂炉暖气装上温控器,淘宝上的温控器,有线的不到100元就能买到,但无线的几乎都是400-500元的,觉得差价太大了,有点暴利的感觉
而安装的环境所限,最好是装无线的
于是想买个有线的,再自己加个无线的信号中继,能想到的,就是无线继电器
万能的淘宝找了一下,没有现成的
只找到这几种:
1、最常见的是一个按键遥控加一个接收器
2、再就是一些可编程的模块
3、还有一类是蓝牙无线继电器
以我的小白知识,我需要一个这样的成对设备:
一个发射端A,接上温控器输出的无源开关信号,一个接收端B,能接收A的开关状态并执行相同的动作,但没找到,或不知道用什么关键词能找到这样的现成东西
现有的条件,我只会用第3种的蓝牙继电器来做一个控温系统:比如找个旧平板或手机接上温度感应器,然后编程来控制蓝牙继电器的通断,但感觉这事得花不少功夫,有点不值得做
爱特 @washu @黄黑黄 等各位电子达人来指点下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4071&&回帖:271 &&
泡网分: 45.887
帖子: 9707
注册: 2003年01月
washu 发表于
tiny24 好像是 14 脚,16 脚的印象中好像想不到,再上去就是 20 脚的 tiny2313
...这回复速度…
真是比查搜索引擎还省事啊
您在继续培养我的懒惰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53.349
帖子: 24337
注册: 2006年03月
ChK 发表于
@washu 老师,俺又来当伸手党了:
最近要做微型步进电机的控制,测试过用tiny13a的管脚直接输出电流就可以运行,省了功率模块,程序也简单,但管脚严重短缺
您能否推荐和tiny13a电气指标差不多但管脚多一些的同品牌芯片?比如16脚的,这样我也不用重新学习新知识,能省很多事。
原本,这事应该我自己搞定的,但想到就蛙老师一句话的事,还能少走弯路,就犯懒了tiny24 好像是 14 脚,16 脚的印象中好像想不到,再上去就是 20 脚的 tiny2313
泡网分: 45.887
帖子: 9707
注册: 2003年01月
@washu 老师,俺又来当伸手党了:
最近要做微型步进电机的控制,测试过用tiny13a的管脚直接输出电流就可以运行,省了功率模块,程序也简单,但管脚严重短缺
您能否推荐和tiny13a电气指标差不多但管脚多一些的同品牌芯片?比如16脚的,这样我也不用重新学习新知识,能省很多事。
原本,这事应该我自己搞定的,但想到就蛙老师一句话的事,还能少走弯路,就犯懒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5.887
帖子: 9707
注册: 2003年01月
TINY手册上的电气参数看不太懂,没有找到我要的引脚短路电流,只是说最好不让总电流超过60ma
于是自己土法测了一下各个管脚的短路电流,在这里留个资料:
TINY13A管脚电流
2.6VCC下的低电平输出
PB0,PB1 22.5ma
PB2,PB3,PB4 11.5ma
串120R电阻电流
PB0,PB1 15ma
PB2,PB3,PB4 11ma
串1K欧电阻电流
全部为2.4ma
5.3VCC下的低电平输出
PB0,PB1 82ma
PB2,PB3,PB4 44ma
串120R电阻电流
PB0,PB1 36ma
PB2,PB3,PB4 31ma
串1K欧电阻电流
全部为5.2ma
2.6VCC下的高电平输出
PB0,PB1 20ma
PB2,PB3,PB4 15ma
串120R电阻电流
PB0,PB1 14ma
PB2,PB3,PB4 12ma
5.3VCC下的高电平输出
PB0,PB1 90ma
PB2,PB3,PB4 70ma
串120R电阻电流
PB0,PB1 36ma
PB2,PB3,PB4 34ma
光耦PC817不同激发电流导通情况
2.4ma 不导通
5.2ma 阻值约50欧
20ma 阻值约30欧
80ma 阻值约18欧
由此看来,在2节AA供电的情况下,不用考虑引脚电流过大的问题,但如果是5V供电,如果需要长时间导通光耦,那些还是串上一点电阻安全一些
泡网分: 45.887
帖子: 9707
注册: 2003年01月
washu 发表于
1、不行,单片机或者说数字逻辑芯片的功耗不是固定的,不同工作模式下差异很大,因此不能简单串电阻,一定要用 LDO 或其它稳压设备
...明白了,降压的事不折腾了,没准降压的损耗把省的电又找补回去了
手边有120欧的电阻,我串一两个进去优化下电路
您每次都很认真地回答我的小白问题,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我尽量多学点基础少问点小白问题吧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53.349
帖子: 24337
注册: 2006年03月
ChK 发表于
谢谢这么详细的解释,明白了
这么看来,13A正常模式下的功耗比13V还好,可惜没有2V左右的电池可用,假设工作电流是200um,我串一个3K的电阻到电池上,大约可以得到0.6V的压降,可以把电池输出调到2V附近,这个办法应该是可的吧,是不是比使用调压模块要省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节电。
另外,那个817光耦我现在是直接接在管脚上用的,每次导通时间很短,也没什么问题。记得最初串入过10K的电阻,好象不工作(现在也不是确定了,按您的说法,应该是能工作的),如果要可靠一些的话,是不是串一个电阻更保险一点,否则管脚长时间导通会有烧坏的风险?
看来,民科的知识水平的确是硬伤,我这就是没有基础知识的瞎折腾。1、不行,单片机或者说数字逻辑芯片的功耗不是固定的,不同工作模式下差异很大,因此不能简单串电阻,一定要用 LDO 或其它稳压设备
2、好像前面提到过,双极型三极管的工作状态有放大区和饱和区,刚才说的开关电源中的反馈利用的是放大区,一般音频功放、收音机等设备中,三极管也是工作在这个区间,此时基极电流很小,发射极电流收到基极电流控制;饱和区则是发射极电流达到一定后,基极电流的变化不再影响发射极电流。
晶体管作为开关器件的时候工作在饱和区,所以你串入 10k 电阻,这个电流对光耦来说是放大区,但不是饱和区,起不到开关作用
具体需要多大电流才能进入饱和区需要看该元件手册,而且作为高速开关的话需要提供比进入饱和区更大电流,否则速度还上不去呢。
PC817 手册写输入侧最大电流 50mA,我认为 10mA 应该是非常合理的,如果电源为 3V,可以考虑使用 200~220 欧姆限流电阻
泡网分: 45.887
帖子: 9707
注册: 2003年01月
washu 发表于
我的芯片是TINY13A,手上的资料是TINY13和TINY13V的,前者工作电压2.7-5.5V,不知道我这个芯片是不是和TINY13的参数一样,开始装了对enelong的电池,这个山寨的eneloop电压没有正主的高,两节用过一点的电池只有2.6V多,TINY13A居然工作得挺好
13A 手册:
13A 是 1.8V~5.5V 的&&而且就算是 2.7V 的 Tn13,2.6V 其实一般来说也不会有问题,厂家给的数据都有一定余量
不知道这个芯片电压降到2.5V还能不能工作,如果不可靠,则需要换用一次电池了,或者需要去找找有没有13V的版本(估计太贵了买不起?),不知道南孚之类的小电流放电能到多少mah?我已经很多年不用一次性AA电池了。
不需要,13A 就是可以工作在 1.8V 的,你买到的是 13A 反而更合适&&南孚 LR6 电池容量有两千多毫安时。谢谢这么详细的解释,明白了
这么看来,13A正常模式下的功耗比13V还好,可惜没有2V左右的电池可用,假设工作电流是200um,我串一个3K的电阻到电池上,大约可以得到0.6V的压降,可以把电池输出调到2V附近,这个办法应该是可的吧,是不是比使用调压模块要省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节电。
另外,那个817光耦我现在是直接接在管脚上用的,每次导通时间很短,也没什么问题。记得最初串入过10K的电阻,好象不工作(现在也不是确定了,按您的说法,应该是能工作的),如果要可靠一些的话,是不是串一个电阻更保险一点,否则管脚长时间导通会有烧坏的风险?
看来,民科的知识水平的确是硬伤,我这就是没有基础知识的瞎折腾。
泡网分: 53.349
帖子: 24337
注册: 2006年03月
ChK 发表于
TINY芯片真皮实,有次测试把电源接反了,才几秒钟,芯片就快速升温,把我姆指烫了个泡,没想到这货居然木有坏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前面提到的摸死的体二极管问题,特别是这种使用 CMOS 工艺制造的集成电路,它们因为工艺问题,可认为里边每一个三极管都有一个体二极管接到硅基片上,而一个单片机的硅片肯定比较大的,因此你接反,等于是一个巨大的二极管正向导通而已,只要电流不至于烧掉这个体二极管或者连接硅片与引脚的铝线,就不会有事。
电源输入并入了104陶瓷电容和100uf电解电容(后者对于我这个电路来说是不是偏大了?有什么坏外吗?比如更容易漏电而导致功耗上升之类的?)
质量好的电解电容,在固定直流电压下漏电流非常小,&1e-9 A,几乎不需要考虑
看来,如果要做到更可靠,需要加一个二极管,不知道要什么参数的二极管比较合适?是否会增加耗电量?
可以考虑串联或并联二极管,其实很多商品设备都有类似处理。串联的不用考虑漏电流,并联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考虑漏电流。串联的压降应该尽可能低,并联的压降只需要低于芯片的体二极管正向导通电压即可。
我的芯片是TINY13A,手上的资料是TINY13和TINY13V的,前者工作电压2.7-5.5V,不知道我这个芯片是不是和TINY13的参数一样,开始装了对enelong的电池,这个山寨的eneloop电压没有正主的高,两节用过一点的电池只有2.6V多,TINY13A居然工作得挺好
13A 手册:
13A 是 1.8V~5.5V 的
而且就算是 2.7V 的 Tn13,2.6V 其实一般来说也不会有问题,厂家给的数据都有一定余量
不知道这个芯片电压降到2.5V还能不能工作,如果不可靠,则需要换用一次电池了,或者需要去找找有没有13V的版本(估计太贵了买不起?),不知道南孚之类的小电流放电能到多少mah?我已经很多年不用一次性AA电池了。
不需要,13A 就是可以工作在 1.8V 的,你买到的是 13A 反而更合适
南孚 LR6 电池容量有两千多毫安时。
相对来说,那个817的光耦就很不皮实了,我拿来后,无知地直接给它接上电源,然后发现它有点烫手,再然后就发现它不能工作了
光耦内部就是一个 LED 照在对面的三极管基极上,你接的是 LED 侧,LED 很怕热的,而光耦的 LED 芯片非常小,封装材料比较厚导热不良,很容易导致芯片内部过热损坏。这方面 AVR 单片机首先是硅片大很多,然后导热设计也好于光耦,毕竟人家 AVR 设计上就容许每 IO 上百毫安电流,而 817 之类光耦,如果用于开关电源反馈回路,工作电流是几十 uA
泡网分: 45.887
帖子: 9707
注册: 2003年01月
再把这事做个总结,折腾暂时到此结束:
这周末把整个系统重新理了一下,新焊了线路板,几个芯片都做成可插拔的,电源输入并入了104陶瓷电容和100uf电解电容(后者对于我这个电路来说是不是偏大了?有什么坏外吗?比如更容易漏电而导致功耗上升之类的?)
供电部分重新设计了一下,采用两节AA给单片机供电,另两节AA给温控器供电,然后4节AA串起来给遥控器供电。
单片机程序就是简单的while(i--)循环阻塞模式,继电器串接了10K电阻,每次检测通断时才在管脚上加电压,没有用休眠(还没想好如何激活),装了个LED信号灯,每6秒闪几下,电流大约是400-500um,温控器约400um,遥控器没法测,因为工作时间很短,估计问题不大。整个系统的电池大约可以用4000个小时左右,折合160多天,正好可以用一个供暖季。最终的系统可以装在一个86明装盒子里,挺整洁的。
几个有趣的事说一下:
1. TINY芯片真皮实,有次测试把电源接反了,才几秒钟,芯片就快速升温,把我姆指烫了个泡,没想到这货居然木有坏 看来,如果要做到更可靠,需要加一个二极管,不知道要什么参数的二极管比较合适?是否会增加耗电量?反正现在电池盒是焊上去的,电池装反的可能性不大,正好我又没有二极管,所以,不打算折腾 。
2. 我的芯片是TINY13A,手上的资料是TINY13和TINY13V的,前者工作电压2.7-5.5V,不知道我这个芯片是不是和TINY13的参数一样,开始装了对enelong的电池,这个山寨的eneloop电压没有正主的高,两节用过一点的电池只有2.6V多,TINY13A居然工作得挺好,我测试了一天多都没有异常,后来为了防止电压掉得太多,换上充电满的eneloop,这是2008年买的电池,因为使用比较小心,这货现在4个电池的容量差别几乎可以忽略(最大的可能差了不到50mah,也就是不到0.25%),电压还可以达到1.4以上,这个品质不得不服。
不知道这个芯片电压降到2.5V还能不能工作,如果不可靠,则需要换用一次电池了,或者需要去找找有没有13V的版本(估计太贵了买不起?),不知道南孚之类的小电流放电能到多少mah?我已经很多年不用一次性AA电池了。
3. 相对来说,那个817的光耦就很不皮实了,我拿来后,无知地直接给它接上电源,然后发现它有点烫手,再然后就发现它不能工作了 本帖最后由 ChK 于
00:26 编辑
泡网分: 53.349
帖子: 24337
注册: 2006年03月
ChK 发表于
昨晚气温比较高,室内降温很慢,我设定的20度,早上起来看到刚启动,估计一夜都没启动,因为通断统计状态灯显示是在最低那个状态
从简单测试来看,我怀疑这个温控器只是在设定的T值温度上做+-1度的回差控制,如果是这样,系统的惯性不能太大(或者说炉子水温不能设定太高,可见我那个通断统计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否则温度波动会很大
我希望最好的方案是根据系统惯性在上升沿和下降沿对炉子进行提前开关,这样的话,也许要自己做控制了
具体地,可能还需要买个温度记录仪来看看,如果温度控制不理想(超过+-1度),可能还有得折腾擦,难道超过 1 度他当作没这回事了&&
btw. 吐槽下,折腾我 n 久的一个问题,今天发现全然不是那么回事
我一直以为我写的这个代码不对& & & & If iDectOrTran = 1 Then
& & & & & & & & iClkState = IO_KEY_CLK
& & & & & & & & If iClkState && iClkPrev Then
& & & & & & & & & & & & iClkPrev = iClkState
& & & & & & & & & & & & If iClkState = 1 Then
& & & & & & & & & & & & & & & & iSDat = iDataTrn And &b
& & & & & & & & & & & & & & & & IO_KEY_DAT = iSDat
& & & & & & & & & & & & & & & & Rotate(Right,1,iDataTrn)& & & &
& & & & & & & & & & & & & & & & iDatCount = iDatCount + 1
& & & & & & & & & & & & & & & & Select Case iDatCoun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ase 8 : iDataTrn = iKeycodebe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ase 16 : iDataTrn = crcKeycod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ase 2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DatCount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DataTrn = Msb(iKeycodebef)
& & & & & & & & & & & & & & & & End Select
& & & & & & & & & & & & End If
& & & & & & & & End If
& & & & Else
...
& & & & End If复制代码写了这段代码来检测,总是不对,今天终于有点觉得不太对了,接示波器一看 & & & & If iKeypress = 1 Then
& & & & & & & & iKeypress = 0
& & & & & & & & iErrcount = 0
& & & & & & & & Do
& & & & & & & & & & & & iErrcode = ReadKeyBoard()
& & & & & & & & & & & & iErrcount = iErrcount + 1
& & & & & & & & & & & & If iErrcount & 10 Then Exit Do
& & & & & & & & & & & & If iErrcode = 255 Then Exit Do
& & & & & & & & Loop While iErrcode = 1
& & & & & & & & Charat = Hex(iErrcount) : DrawChr(93,1)
& & & & & & & &
& & & & & & & & If iErrcode = 0 Then
& & & & & & & & & & & & Charat = Hex(iKeycodeH) : DrawChr(1,5)
& & & & & & & & & & & & Charat = Hex(iKeycodeL) : DrawChr(13,5)
& & & & & & & & & & & & Charat = &KYOK& : DrawChr(1,4)
& & & & & & & & Else
& & & & & & & & & & & & Charat = &----& : DrawChr(1,5)
& & & & & & & & & & & & Charat = &KYNG& : DrawChr(1,4)
& & & & & & & & End If
& & & & End If复制代码
泡网分: 45.887
帖子: 9707
注册: 2003年01月
哈哈大校 发表于
昨夜睡的好吗?昨晚气温比较高,室内降温很慢,我设定的20度,早上起来看到刚启动,估计一夜都没启动,因为通断统计状态灯显示是在最低那个状态
从简单测试来看,我怀疑这个温控器只是在设定的T值温度上做+-1度的回差控制,如果是这样,系统的惯性不能太大(或者说炉子水温不能设定太高,可见我那个通断统计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否则温度波动会很大
我希望最好的方案是根据系统惯性在上升沿和下降沿对炉子进行提前开关,这样的话,也许要自己做控制了
具体地,可能还需要买个温度记录仪来看看,如果温度控制不理想(超过+-1度),可能还有得折腾
泡网分: 11.766
帖子: 1402
注册: 2009年01月
ChK 发表于
今晚把系统装到炉子上开始试运行了,如果半夜不被冻醒,就说明成功了
通过最近的学习和实践,对电子元件的特性和作用比以前有了更多的认识,总之,这次折腾很有意义,再次感谢各位指导老师!昨夜睡的好吗?
泡网分: 45.887
帖子: 9707
注册: 2003年01月
今晚把系统装到炉子上开始试运行了,如果半夜不被冻醒,就说明成功了
通过最近的学习和实践,对电子元件的特性和作用比以前有了更多的认识,总之,这次折腾很有意义,再次感谢各位指导老师! 本帖最后由 ChK 于
22:18 编辑
泡网分: 45.887
帖子: 9707
注册: 2003年01月
washu 发表于
擦,都说了消抖硬件上就是并个电容积分,那到算法上,不就是把每一个时刻(微分上的点)累加起来嘛&&
btw. 没忽悠你,不是说了除了测量也可以实验,又或者直接用一个足够长的时间就算嘛&&只是如果你想要搞清楚这个时间究竟是多少,才需要仪器 --- 示波器又不贵&&你个土豪也好意思说没钱不待这样笑话人的
你见过买不起无线温控器的土豪吗?
泡网分: 53.349
帖子: 24337
注册: 2006年03月
ChK 发表于
原来这就是你天天说的消抖啊,我还以为啥高科技
别忽悠俺,俺没钱擦,都说了消抖硬件上就是并个电容积分,那到算法上,不就是把每一个时刻(微分上的点)累加起来嘛
btw. 没忽悠你,不是说了除了测量也可以实验,又或者直接用一个足够长的时间就算嘛
只是如果你想要搞清楚这个时间究竟是多少,才需要仪器 --- 示波器又不贵
你个土豪也好意思说没钱
泡网分: 45.887
帖子: 9707
注册: 2003年01月
washu 发表于
但我不推荐你用这样的方法,我认为应该将炉子功率开到可接受的最大值,然后单片机用 PWM 方式调节其功率,PWM 脉宽使用 PID 算法和测温器的输出联系起来构成完整的闭环系统。当然如何把这个系统设计得尽快达到设定温度然后又尽量少波动那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从我的经验和观察来看,炉子内部已经用了类似的控温方式了,所以我只要调一下电位器就能达到想要的水温,好的炉子是可以控制火的大小的,我不知道这个炉子能不能调节火力。
其实,最好的方案是根据室内外温差和当前升/降温速率来决策出一个最优水温,使得这个水温正好能维持我要的室温,这样的话,控温器、继电器全都不用了,只要调那个电位器就行了。但实现起来并不是太容易,而且温度检测精度和重复性要达到0.1或甚至0.05左右可能才会有好的效果。但当,如果系统智能程度高一点,可能通过反馈学习,检测精度低一点问题也不大。扯得远了,投入精力太多,估计也就是意淫一下罢了
泡网分: 45.887
帖子: 9707
注册: 2003年01月
washu 发表于
这个倒是真的,强电继电器有这个毛病,因为触点材料易氧化而且继电器不是密封的。
专用的小信号继电器触点使用钯银包金,继电器也是密封的隔绝空气,才能比较好解决这个问题。等我看看那个继电器是什么型号的,上网看看是密封的,从外观看好象是
泡网分: 45.887
帖子: 9707
注册: 2003年01月
washu 发表于
1、一个是用电容消抖,还有一个 --- 消抖本质上是一个电容的积分,嘿嘿既然是积分,为什么我们不用程序实现呢&&你可以去找找消抖算法,看看哪个简单好用&&我比较懒,惯用的方法是在几十个 ms 内轮询 n 次,然后把 Pin.x 的状态累加,比如轮询 10 次超过 7 次是高电平,才认为按下按钮(or 继电器闭合)之类的。
但既然你有多余 IO,那么完全不需要用这种不太靠谱的,纯属炫技的方式,你想的一个 IO 提供电源另一个 IO 负责检测的方式就很靠谱和节能。并且提前打开的想法非常正确,但具体时间因为电路参数不得而知因此无从计算,一个方法是实际测量,需要一些仪器(示波器 and/or 脉冲间隔测量仪/频率计),另一个方法就是实验得到。我认为,1ms 绝对没问题。假设继电器的负载电阻为 10k,结电容和分布电容再大也是 pf ...原来这就是你天天说的消抖啊,我还以为啥高科技
别忽悠俺,俺没钱
泡网分: 53.349
帖子: 24337
注册: 2006年03月
ChK 发表于
另外,我的单片机程序加了个统计功能:可以统计出继电器通断的时间比,然后通过闪灯次数来表示这个比例,如果长时间通,说明炉子水温不够,需要在炉子上增加水温(这是炉子唯一有的控制功能),如果长时间断,说明水温过高,这样室温波动会加大,也需要在调烬子
我暂定的目标是接通比例在30-90%之间,如果不在这个范围就去调炉子,看看效果如果。手上没有温度记录仪,是不是还得花钱买一个,或者自己做一个?上次买元件时顺手买了几个传感器,其中有一个是温湿度的,有个数字IO引脚,还不会用,待学习
想到哪,写到哪:
我估计炉子上的温控钮是个电位器,是不是我接下可以做一个高端点的事了:根据温控端的通断比去调整炉子的温度:是不是在炉子上装个单片机,接收温控器的指令,然后引脚做ADC输出控制电压,达到替代电位器的目的,如果引脚的输出电压和电位器量到的电压不匹配,要如何升压或降压?好象有点复杂了。或者有没有这样的元件:用单片机的引脚可以控制这个元件的电阻值?温度记录仪当然是买最简单省事,做最难
不过既然你已经买了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当然可以自己试着做,一个方案就是用 tn13(因为你可能没买别的单片机)读取它的值,然后发送到 PC 或手机、平板上,你好像说过你有蓝牙连接的设备?用蓝牙也不错,如果太复杂一下子搞不定,有线连接也可以,比如用一个 FT232/PL2303 之类把 USB 转成 UART 口和单片机通讯。
用单片机去控制一个电阻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数字电位器,我记得美信有这样的玩意。当然也能用模拟电路实现
这个比较复杂就不说了,我前面亮骚那个电压源的一个附件就是把它变成程控电阻源。
但我不推荐你用这样的方法,我认为应该将炉子功率开到可接受的最大值,然后单片机用 PWM 方式调节其功率,PWM 脉宽使用 PID 算法和测温器的输出联系起来构成完整的闭环系统。当然如何把这个系统设计得尽快达到设定温度然后又尽量少波动那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泡网分: 53.349
帖子: 24337
注册: 2006年03月
mohanwei 发表于
磁保持继电器动作电流比较大,即使短暂脉冲翻转也影响电池寿命。而且一段时间后,继电器表面容易产生氧化膜,你的5V无法把氧化膜击穿,导致永远检测不到闭合状态(强电则没有这个困扰,可以击穿氧化膜),所以你当前方案必须从继电器前面的IO(应该是2路)取信号(顺便省掉了你单片机的上拉电阻)这个倒是真的,强电继电器有这个毛病,因为触点材料易氧化而且继电器不是密封的。
专用的小信号继电器触点使用钯银包金,继电器也是密封的隔绝空气,才能比较好解决这个问题。
泡网分: 53.349
帖子: 24337
注册: 2006年03月
ChK 发表于
继电器检测方法用的您说的电阻拉高电位法,因为没有电容,电源是用夹子连接的,所以稍一动线路发射器就有误发射,还得淘几个电容来试试。
另外有个想法再请教:
10K的电阻长期加压的话,有500uA的电流,太浪费了,就算加到1M的阻值(我这次只买了120,1K,10K三种,那样的话还得买),也还有5uA的电流。
TINY13引脚用了四个:一个检测通断, 两个发信号,一个做状态灯,是不是可以再用一个来给继电器加压,而不是用VCC。这样的话,我只在检测前调到高电平,就算有500uA的电流,也不是个事了。
考虑到继电器及连接线可能有一些电容效应,是不是要提前打开高电平?提前多长时间合适?1mS或者10mS?我对这些参数完全没概念,能想到电容效应我已经很自豪了
这种影响,可能是不确定的,所以,程序可能时好时坏,所以想得到些经验指导
另外,用这种自控加压的方法,是不是也可以选择1M欧这样的高阻电阻?
1、一个是用电容消抖,还有一个 --- 消抖本质上是一个电容的积分,嘿嘿既然是积分,为什么我们不用程序实现呢
你可以去找找消抖算法,看看哪个简单好用
我比较懒,惯用的方法是在几十个 ms 内轮询 n 次,然后把 Pin.x 的状态累加,比如轮询 10 次超过 7 次是高电平,才认为按下按钮(or 继电器闭合)之类的。
2、对的,完全可以用单片机的 IO 负责给继电器提供电源,另一个 IO 做检测。其实你之前那个奇葩的例程就是想省一个输出的 IO,所以把用于检测的 IO(方向为输入)和它合二为一了 --- 利用结电容和分布电容存储该 IO 为输出状态的电荷,然后快速转入输入状态去检测。但这样做抗干扰性不高,可靠性太低,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比如还是加一个大一点的电容
但既然你有多余 IO,那么完全不需要用这种不太靠谱的,纯属炫技的方式,你想的一个 IO 提供电源另一个 IO 负责检测的方式就很靠谱和节能。并且提前打开的想法非常正确,但具体时间因为电路参数不得而知因此无从计算,一个方法是实际测量,需要一些仪器(示波器 and/or 脉冲间隔测量仪/频率计),另一个方法就是实验得到。我认为,1ms 绝对没问题。假设继电器的负载电阻为 10k,结电容和分布电容再大也是 pf 级别,我们假设一个非常大的数字 100pf,那么时间常数就是 10*1e3*100*1e-12,结果是 1e-6 秒
这表示经过 1e-6 秒后,电容上的电压达到 0.63VCC,而单片机检测到高电平的要求是至少 0.6VCC。那么我们用 1e-3 秒,绝对是非常可靠了的。
负载电阻还是不要太大,1M 太大了,引入的干扰可能会导致单片机的误动作,单片机内置的上拉我记得是几十 kΩ,都已经叫做弱上拉而认为不够可靠了。
泡网分: 45.887
帖子: 9707
注册: 2003年01月
哈哈大校 发表于
我们的思路有所不同。比如,对于“可靠性不高的东西,多发两次总没坏处”,很难苟同。既然明知可靠性不高,为何用它?知道原因为什么不去解决它?既然发现有不可靠的事件,就不能凑合了,要找出症结或改设计。如果稳控和炉子隔了两三面墙,无线距离远,高灵敏度的收发设备是可靠性保证的首要条件。精力应放在挑选无线设备上,而不是去重发信号。试图降低发射器电压和单片机共用电源不可取。因电源电压下降,发射功率会更加急剧下降,原本不可靠的通信,会变得雪上加霜,甚至根本连接不上。嗯,的确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
我是觉得我这个遥控已经不错了,还有大约一面墙的余量
降低电压到3V的发射效果还没测试,可能不行,不过没关系,我的解决方案是装4节AA,两节一组,一组给温控器,一组给单片机,然后串起来的两组给遥控器,因为,这三个设备是有继电器和光耦相互隔离的
本帖最后由 ChK 于
12:00 编辑
泡网分: 11.766
帖子: 1402
注册: 2009年01月
ChK 发表于
关于继电器接口,我理解您的意思,第一时间就拆开了,当时也是认为可能没有引出,但结论是好像真的没有,因为那个继电器一共只有4个脚
关于可靠性,说个有趣的事:
我买了个电动QQ,因为原配钥匙不好装,淘了个折叠的,结果发现这个山寨的东西可靠性并不高,有时发射红灯亮了,车门并没有动作,特别是前两天低温,按了好几次才把车锁上。所以,对于可靠性不高的东西,多发两次总没坏处。温控和炉子隔了两三面墙,虽然没到通信极限(我做了测试,再多一两面墙就不通了),但如果正好碰到干扰,指令传丢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如果只是发送一次的电路,以我的能力,大约也能做出来了,差不多就是您说的方案。
另外,我的单片机程序加了个统计功能:可以统计出继电器通断的时间比,然后通过闪灯次数来表示这个比例,如果长时间通,说明炉子水温不够,需要在炉子上增加水温(这是炉子唯一有的控制功能),如果长时间断,说明水温过高,这样室温波动会加大,也需要在调烬子
我暂定的目标是接通比例在30-90%之间,如果不在这个范围就去调炉子,看看效果如果。手上没有温度记录仪,是不是还得花钱买一个,或者自己做一个?上次买元件时顺手买了几个传感器,其中有一个是温湿度的,有个数字I ...我们的思路有所不同。比如,对于“可靠性不高的东西,多发两次总没坏处”,很难苟同。既然明知可靠性不高,为何用它?知道原因为什么不去解决它?既然发现有不可靠的事件,就不能凑合了,要找出症结或改设计。如果稳控和炉子隔了两三面墙,无线距离远,高灵敏度的收发设备是可靠性保证的首要条件。精力应放在挑选无线设备上,而不是去重发信号。试图降低发射器电压和单片机共用电源不可取。因电源电压下降,发射功率会更加急剧下降,原本不可靠的通信,会变得雪上加霜,甚至根本连接不上。
泡网分: 45.887
帖子: 9707
注册: 2003年01月
哈哈大校 发表于
我是说,看一看电路板的背面,继电器有没有常闭接点的焊点。电路板正面已经看到只有常开接点的输出端子,这个没有异议。有的话,可以设计出最简电路,仅用几个阻容元件,成本0.28元左右,即可完成单向发送脉冲的任务,而且低功耗。没有常闭开关也无妨,加一个三极管反相器,0.04元,总共0.32元。这里没有集成电路,几个电容电阻而已,但起到的主要作用,和目前非智能单片机水平一样,都能可靠控制发射器。这个方案就是用“上电复位”技术,用上电时电容瞬间充电的电流,触发光耦,达到控发射器的AB键作用。这是最简方案的思路,最简单也最可靠,电路最简单易行,且低功耗,你的电池方案化0.32元就立即解决。当然,光耦也要低功耗,2个光耦1元钱,这是大头了,一共成本1.32元。我家里防盗警报器,遥控一个无线门铃,用的就是这种控制技术,已经几年了,非常可靠,从没有误动作。用这种方法,可以马上实现你的电池供电目标。至于连续重发脉冲保障同步,我认为是没有做可靠性试验前提下下,想当然去做,很可能是画蛇添足,做无用功。重发脉冲,只有在系统各个运转部件良好的情况下,才有效。不同步有各种原因,系统的任何一部分,比如暖气、接收器、发射器的硬件故障,或者信号强度变弱,这些最常出现的 ...关于继电器接口,我理解您的意思,第一时间就拆开了,当时也是认为可能没有引出,但结论是好像真的没有,因为那个继电器一共只有4个脚
关于可靠性,说个有趣的事:
我买了个电动QQ,因为原配钥匙不好装,淘了个折叠的,结果发现这个山寨的东西可靠性并不高,有时发射红灯亮了,车门并没有动作,特别是前两天低温,按了好几次才把车锁上。所以,对于可靠性不高的东西,多发两次总没坏处。温控和炉子隔了两三面墙,虽然没到通信极限(我做了测试,再多一两面墙就不通了),但如果正好碰到干扰,指令传丢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如果只是发送一次的电路,以我的能力,大约也能做出来了,差不多就是您说的方案。但我不知道多大的电容更合适,目前我只会算电阻,电容得再去学学,是不是根据电阻的电流和电容容量来计算充电时间,控制在0.5秒左右就可以了?这个电流是渐变的,还得积分?
另外,我的单片机程序加了个统计功能:可以统计出继电器通断的时间比,然后通过闪灯次数来表示这个比例,如果长时间通,说明炉子水温不够,需要在炉子上增加水温(这是炉子唯一有的控制功能),如果长时间断,说明水温过高,这样室温波动会加大,也需要在调烬子
我暂定的目标是接通比例在30-90%之间,如果不在这个范围就去调炉子,看看效果如果。手上没有温度记录仪,是不是还得花钱买一个,或者自己做一个?上次买元件时顺手买了几个传感器,其中有一个是温湿度的,有个数字IO引脚,还不会用,待学习
想到哪,写到哪:
我估计炉子上的温控钮是个电位器,是不是我接下可以做一个高端点的事了:根据温控端的通断比去调整炉子的温度:是不是在炉子上装个单片机,接收温控器的指令,然后引脚做ADC输出控制电压,达到替代电位器的目的,如果引脚的输出电压和电位器量到的电压不匹配,要如何升压或降压?好象有点复杂了。或者有没有这样的元件:用单片机的引脚可以控制这个元件的电阻值? 本帖最后由 ChK 于
11:32 编辑
泡网分: 11.766
帖子: 1402
注册: 2009年01月
ChK 发表于
拿到手的第一时间我就拆开了看,的确是只有常开接口的。对于逻辑电路来说,常闭接口可能很重要,但对于数字电路来说,这个接口完全是多余的我是说,看一看电路板的背面,继电器有没有常闭接点的焊点。电路板正面已经看到只有常开接点的输出端子,这个没有异议。有的话,可以设计出最简电路,仅用几个阻容元件,成本0.28元左右,即可完成单向发送脉冲的任务,而且低功耗。没有常闭开关也无妨,加一个三极管反相器,0.04元,总共0.32元。这里没有集成电路,几个电容电阻而已,但起到的主要作用,和目前非智能单片机水平一样,都能可靠控制发射器。这个方案就是用“上电复位”技术,用上电时电容瞬间充电的电流,触发光耦,达到控发射器的AB键作用。这是最简方案的思路,最简单也最可靠,电路最简单易行,且低功耗,你的电池方案化0.32元就立即解决。当然,光耦也要低功耗,2个光耦1元钱,这是大头了,一共成本1.32元。我家里防盗警报器,遥控一个无线门铃,用的就是这种控制技术,已经几年了,非常可靠,从没有误动作。用这种方法,可以马上实现你的电池供电目标。至于连续重发脉冲保障同步,我认为是没有做可靠性试验前提下下,想当然去做,很可能是画蛇添足,做无用功。重发脉冲,只有在系统各个运转部件良好的情况下,才有效。不同步有各种原因,系统的任何一部分,比如暖气、接收器、发射器的硬件故障,或者信号强度变弱,这些最常出现的问题,重发脉冲是毫无任何作用的。你发一千次一万次,也不会响应,这不是做无用功吗?重发脉冲唯一有效的情况是,去纠正因为接收器因为被干扰,发出的错误指令。可是,接收机被干扰误动作的几率有多高?如果几率几近为零,重发又有何意义?我举个例子,我家用了几年无线遥控电源插座,从未误动作过。你可以试着把自己的无线遥控器去控制一个台灯,一天两天一个星期地观察,是否被干扰误动作。除非你的小环境偶然邻居有同频同码的无线设备,或强大的电磁波污染,无线遥控的可靠性不必担心,重发指令没有必要。这只是一个分析,具体要看自己小环境实验结果为准。不必搞一些不必要的功能,为难自己又不实用。
泡网分: 45.887
帖子: 9707
注册: 2003年01月
mohanwei 发表于
装到加热器面板;
不方便安装就装到入户分路开关那里;
或者找个合适的地方装好温控器后,继电器输出拉两根线到加热器(驱动里面新增的继电器,线圈电压最好是12V)——这两根线只需要传输一个开关信号,电流非常小,所以你找两根很细的漆包线在天花板和墙体交界直角走过去即可,乳胶漆、石膏、胶水都能固定。不用担心破坏装修效果,视力5.0都看不出的
磁保持继电器动作电流比较大,即使短暂脉冲翻转也影响电池寿命。而且一段时间后,继电器表面容易产生氧化膜,你的5V无法把氧化膜击穿,导致永远检测不到闭合状态(强电则没有这个困扰,可以击穿氧化膜),所以你当前方案必须从继电器前面的IO(应该是2路)取信号(顺便省掉了你单片机的上拉电阻)谢谢!
的确是因为帖子太长,您没有了解整个系统的细节:
要控制的是燃气壁挂炉,这个炉子需要一个无源开关量(也就是继电器)来控制烧和不烧,这个继电器不用接市电,只是一个通断信号
如果用细线,不做任何改动就能用您说的简单方案,这个我考虑过了,不想用,太没技术含量了,虽然我有电锤,干点力气活也不是问题
关于保持继电器的功耗,您能给个常规元件的耗电量经验吗?比如2节AA大约能开关多少次?我手上这个温控器是2节AAA的,常态电流是400uA,我只有个廉价万用表,没有示波器,所以无法估算这个继电器的耗电情况。我想既然工程师敢用AAA而不是AA(盒子里空间能装下AA,应该是做过一些测算的。如果耗电量不大,我就不打算动温控器了 本帖最后由 ChK 于
10:07 编辑
泡网分: 3.655
帖子: 4669
注册: 2008年02月
ChK 发表于
麻烦给指点一下最简单的方案
1、这个温控器的继电器是保持型的(刚从WASHU这里学到的知识),再加上一天开关的次数不多,所以继电器的耗电几乎可以忽略
2、目前的程序是3秒轮询一次继电器状态,300秒发一次无线信号,就这我还觉得太频繁了,等试用稳定后还可以把频率降下来
这个帖子比较长,没有整理出关键信息,可能您没时间都看完,等申请到管理权我抽空整理一下吧,也让后来者少浪费点时间装到加热器面板;
不方便安装就装到入户分路开关那里;
或者找个合适的地方装好温控器后,继电器输出拉两根线到加热器(驱动里面新增的继电器,线圈电压最好是12V)——这两根线只需要传输一个开关信号,电流非常小,所以你找两根很细的漆包线在天花板和墙体交界直角走过去即可,乳胶漆、石膏、胶水都能固定。不用担心破坏装修效果,视力5.0都看不出的
磁保持继电器动作电流比较大,即使短暂脉冲翻转也影响电池寿命。而且一段时间后,继电器表面容易产生氧化膜,你的5V无法把氧化膜击穿,导致永远检测不到闭合状态(强电则没有这个困扰,可以击穿氧化膜),所以你当前方案必须从继电器前面的IO(应该是2路)取信号(顺便省掉了你单片机的上拉电阻)
泡网分: 45.887
帖子: 9707
注册: 2003年01月
washu 发表于
对没什么电路基础的楼主来说,不改动温控器显然是目前最妥当的方案
根据楼主前面的说法,该温控器平时工作电流 400uA,已经是大头了,估计是热敏电阻一直在工作,如果用单片机去测温(tn13 内置 10bit ADC,其实没 ADC 也可以用定时器/计数器实现),可以每分钟测一次,其它时间单片机处于空闲模式,这样还能进一步降低功耗,前面提到,在 128kHZ 时钟、3V 电源时,tn13 工作电流(大于空闲电流)不到 100uA。新买的芯片插座到了,昨晚把芯片、两个光耦、一个10K电阻焊到洞洞板上,让TINY13第一次脱离开发板运行起来了,有种新生儿诞生的感觉。
继电器检测方法用的您说的电阻拉高电位法,因为没有电容,电源是用夹子连接的,所以稍一动线路发射器就有误发射,还得淘几个电容来试试。
另外有个想法再请教:
10K的电阻长期加压的话,有500uA的电流,太浪费了,就算加到1M的阻值(我这次只买了120,1K,10K三种,那样的话还得买),也还有5uA的电流。
TINY13引脚用了四个:一个检测通断, 两个发信号,一个做状态灯,是不是可以再用一个来给继电器加压,而不是用VCC。这样的话,我只在检测前调到高电平,就算有500uA的电流,也不是个事了。
考虑到继电器及连接线可能有一些电容效应,是不是要提前打开高电平?提前多长时间合适?1mS或者10mS?我对这些参数完全没概念,能想到电容效应我已经很自豪了
这种影响,可能是不确定的,所以,程序可能时好时坏,所以想得到些经验指导
另外,用这种自控加压的方法,是不是也可以选择1M欧这样的高阻电阻?
本帖最后由 ChK 于
09:21 编辑
泡网分: 45.887
帖子: 9707
注册: 2003年01月
mohanwei 发表于
你可以做的改进方案有很多,而你选择了最复杂最容易出问题的那种
你当前的方案在低功耗方面也是可以做一些改进的:
1-把温控器输出继电器切断(一般信号路径是:IO——&限流电阻——&晶体管——&继电器,找到那个限流电阻,用烙铁拆掉即可),限流电阻焊盘飞线到你的单片机即可。这样改动后,温控器的功耗就非常非常小,电池用10年都没问题。
2-你的单片机发码周期可加大,5-10秒发一次都没问题,1分钟发一次也可以,每次发码时连续发几个包,因为这种温控系统 ...麻烦给指点一下最简单的方案
1、这个温控器的继电器是保持型的(刚从WASHU这里学到的知识),再加上一天开关的次数不多,所以继电器的耗电几乎可以忽略
2、目前的程序是3秒轮询一次继电器状态,300秒发一次无线信号,就这我还觉得太频繁了,等试用稳定后还可以把频率降下来
这个帖子比较长,没有整理出关键信息,可能您没时间都看完,等申请到管理权我抽空整理一下吧,也让后来者少浪费点时间 本帖最后由 ChK 于
09:20 编辑
泡网分: 45.887
帖子: 9707
注册: 2003年01月
哈哈大校 发表于
把温控器的电路板拆下来,看一看继电器接点,是不是有长闭接点,只是没有引出来。继电器通常都有动静两组接点,只有动接点,有点反常。如果静接点能引出来,会很有用途。拿到手的第一时间我就拆开了看,的确是只有常开接口的。对于逻辑电路来说,常闭接口可能很重要,但对于数字电路来说,这个接口完全是多余的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号继电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