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捷接棒操刀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改革 将直面哪些“硬骨头”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新财长如何操刀财税改革.doc 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新财长如何操刀财税改革.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新财长如何操刀财税改革
  11月,财政部部长易人。59岁的肖捷从66岁的楼继伟手中接棒执掌财政部。
  财政部一把手的新老交替,恰逢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操刀地方债拆雷、提高财政透明度、推广PPP,全面推开营改增……楼继伟在其任内建立了财税改革的整体框架。肖捷在此时履新,机遇与挑战不言而喻。
  2014年6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我国将在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多项税改、央地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调整、现代预算制度的建立,料将在肖捷任内完成。
  另一方面,我国财政收支矛盾正日趋严峻,托底中国经济的相当一部分重担落在财政身上,意味着中央财政赤字与地方政府债务都将进一步累积。
  在财政收支矛盾和稳增长压力下,诸多开题启幕的财税改革转寰腾挪。如何兼顾改革与经济增长的多项目标,如何平衡各方利益,考验着施政者的智慧。
  接近财政部的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财长易人并不会改变财政政策的大趋势以及改革进程。肖捷是一位曾在财税系统工作几十年的老财税人,对财税改革有深刻的思考。“所以肖捷的上任,对财税改革的连贯以及改革加速,都会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
  税改之重
  如果说2016年税改重头戏非“营改增”莫属外,2017年的税改重头戏,很可能将落在个人所得税身上。
  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个人所得税法修订草案已经上报全国人大待审,改革方案有望在2017年上半年出炉。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斌对记者表示,在深化财税制度改革的过程中,相比其他财税改革的项目,个税改革可以说是风险小、获益最大。因此很可能成为新财长在履新后重推的一个改革突破口。
  过去几年,个人所得税改革时常成为舆论热点,但在政策层面基本没有进展。11月11日,新财长上任才几天,财政部税政司的所得税处即分拆为个人所得税处和企业所得税处。此举被业界解读为个税改革提速的信号。
  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肖捷尤其重视个税的收入调节功能。上述接近财政部的人士对记者表示,肖捷曾撰文称,现行个税税制存在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税收调节功能的充分发挥。
  “比如现行的个税实行分类所得制,对不同类型的收入,有不同的扣除标准和税率,其中,对资本、财产所得税率偏低,既没有体现量能负担的原则,也不利于调节高收入。”上述人士说。
  除个税之外,继续推进“营改增”也是2017年的一项重点功课。2016年5月起“营改增”试点全面铺开。11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新增试点的金融、建筑、房地产和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减税额呈逐月放大趋势,到10月底累计减税965亿元。加上前期试点行业和原增值税行业通过营改增的减税额,预计全年减税总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
  “2017年财政部对营改增有更大的期待,除了减税之外,改革对经济结构调整所起的作用,也将成为重要的考量。”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朝才对记者说。
  财政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减税虽属舆论关注的重点,但营改增最重要的目的,实则在于优化税收结构,进而调节经济结构。
  另一个备受瞩目的税种是房地产税。上述财政部人士对记者透露,新财长很重视推动房地产税改革。
  “他在几年前曾经表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交易环节问题严重,应该研究实施物业税改革,物业税可以近似理解为现在讲的房地产税。”这位人士说,“但房地产税的出台取决于多方因素。由于立法程序漫长而且各方意见不能统一,并且涉及到不动产登记制度的落实,所以只能说2020年前有望出台。”
  央地关系重整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涉及财税改革的内容中,预算改革及税收改革已经先后起步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只有央地财权事权分配因涉及面太广进展相对缓慢。
  过去三年,随着新《预算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落地,我国已经基本搭建起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总体框架。截至2015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达到16万亿元人民币,债务率(债务余额/综合财力)达到89.2%,虽然处于较高水平,但尚未超过国际通行的警戒标准。
  王朝才认为,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全国范围内总体可控,但是部分地区的偿债能力比较弱,有的地方超过了国际警戒线,要防范的是由某些地区地方债引发的由点带面的系统性风险。
  既要防范风险,又要满足稳增长之下地方政府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地方投资增长。两者之问的平衡,正是2017年新财长面临的重要挑战。
  据记者了解,2017年央地财政关系的调整,将分为两条主线。一是央地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将进一步细化。
  2016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肖捷接棒楼继伟:财税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_网易财经
肖捷接棒楼继伟:财税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财税改革进入新阶段,挑战之多、压力之大,尚需上下共识、协力推进。
(原标题:肖捷接棒楼继伟:中国财税改革未竟事)
性情直率、被称为 “市场派”的新中国第11任财政部长卸任;为人低调、在财税系统工作长达29年的“老财税人”接棒第12任财政部长。这是11月7日新华社播发的消息: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免去楼继伟的财政部部长职务,任命肖捷为财政部部长。这一消息迅速引起广泛关注,有关两人履历和中国财税政策及体制改革的讨论,随即成为许多媒体的报道和评论重点之一。今年66岁的楼继伟,人生阅历可谓丰富。他18岁到南海舰队当兵,退役后被分配到北京首钢总控室、北京自动化研究所工作,当工人五年。1977年恢复高考,楼继伟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随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深造。此前他曾历任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国家体改委宏观调控体制司司长、贵州省副省长,在财政部副部长任上九年。随后,楼继伟担任国务院副秘书长、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2013年3月起担任财政部部长、党组书记。按照正部级65岁退休的年限规定,楼继伟在2015年12月即到退休年纪,但他继续担任财长至2016年11月,延期近一年,算是正部级人事安排上的一个特例。今年59岁的肖捷,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财政金融专业,25岁进入财政部,此后23年一直在财政部工作,历任综合司司长、国库司司长,2001年9月成为当时财政部最年轻的副部长。2005年,肖捷 “空降地方”,任湖南省省委常委、副省长。2007年肖捷回京,出任国家税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2013年3月起任国务院副秘书长。从其履历表看,肖捷在财税系统工作长达29年,业界称其为“老财税人”。和楼继伟一样,中国历次重大的措施,肖捷都参与其中。楼继伟任财长三年,熟悉他的业界人士称其“言谈直率、个性鲜明”。其公开场合的发言有时会引起较高关注或争论。今年3月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针对穆迪公司对中国主权债评级下调,他回应:“我们并不是特别care(在意)那个评级”; 4月,作为清华校友和该校兼职教授参加清华经管学院的一个论坛时,楼继伟指出:如果中国下大力气进行结构改革和调整,中期增长有可能达到6.5%-7%。同时中国也面临另一种前景,即“今后的五年十年,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非常大,我甚至觉得是五五开”,这一表述亦在互联网上引发争议。他还在2016年第一期《求是》杂志上撰文:《中国经济最大潜力在于改革》,提出要“研究实行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又一次引起舆论热评。2013至今这三年,也正是中国经济社会步入双转型的关键期,中国的财政收入增长从两位数滑减至一位数,而步入福利社会的中国所需的医疗、养老、民生工程等各项支出则从一位数增长攀升为两位数增长,收支矛盾尖锐;在经济下滑和税收缩减的夹击下,积极财政政策被呼唤前台,在逼仄的空间下转寰腾挪。与此同时,堪称自1994年税改之后的新一轮财税改革大幕开启,财税改革被赋予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启动的核心之重,亦是民众期盼改革突围的突破口。这三年间,在国务院部署下,财政部推进了PPP、地方政府债券、、资源税改革、立法等多项改革。财政部财科院副院长告诉《财经》记者,本轮财税改革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全面推进。预算、税制和财政体制同时展开。以往财税改革主要围绕一二个方面进行,比如1994年的财税改革是财政体制和税制两方面推进。年的财税改革,重点是构建符合公共财政特征的预算制度。二是本轮改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接续过去已经完成的财税改革向深水区挺进。财税改革这三年2013年3月,楼继伟重回他熟悉的北京三里河财政部大楼。七个月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其中针对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勾画出了新的蓝图。随即他以财政部长身份参加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会上发言称:未来七年,要实现全会确定的财税改革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从预算管理制度、税收制度以及财政体制等方面深化改革。2013年他上任伊始,地方试点发债,小微企业减税,营改增试点扩围等诸项改革渐次推开。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确定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这一年,被视为中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突破口”和“重头戏”的财税改革正式启动。这一年也被称为“新一轮财税改革元年”。作为财税改革中税制改革的第一步,“营改增”2013年8月在全国试行,计划2015年结束。由于财政收入压力过大,2014年中国营改增已减税1918亿元,减税效果明显,因此“营改增”进度缓慢。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全国“两会”答记者问时坦言,“营改增是最伤脑筋的一个问题”。舆论对此也充满争议:一方面认为,财政收支紧张,“营改增”步子可以慢点;另一方面的观点认为,“营改增”不仅事关财税体制改革的整体战术,而且在中国经济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时期,通过减负可为经济释放新动力,此时正是全面推开营改增特殊的时间窗。2015年底,按原计划应该完成的“营改增”改革并未实现。国务院为此发出“速决令”,明确自日起,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全部纳入试点范围,将最后的“堡垒”攻破。为此,财政部在国务院立下“军令状”。今年5月初,财政部力促最大的税制改革—“营改增”全面推行。此后,“营改增”步伐明显加快。这项目前中国最大的税制改革完成了历史性的一步,营业税也告别了历史。业界同时关注的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之时,“营改增”加大了地方财政的缺口,因此,如何加强地方债务防控,是财政部必须应对的另外一个挑战。财政部采取“开前门、堵后门”之策,一方面,清查地方债务,将隐患重重的地方隐形债务公开化。为防止地方利用各种方式变相发债,财政部力推规范PPP项目。防治隐形负债膨胀。另一方面财政部开闸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并明确了万亿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细节。对于舆论关注的地方债务风险问题,楼继伟说,关键在于规范债务管理。2015年全国人大核准了地方债务余额16万亿,其中15.4万亿是2014年底以前的地方债务存量。在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中国在预算管理改革方面做了三件大事:一是建立了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明确了地方政府可以举债和怎么举债,实行了自发自还、公开透明的债务发行机制;二是建立了过往没有改革的政府预算公开制度。2014年新修改的《预算法》明确要求四本预算全部公开,同时规定了预算公开的时限、内容和法律责任。这意味着预算公开步入法治化轨道。也是中国政治制度改革和行政管理改革的推进;三是在公务支出管理上进行了深度改革。根据八项规定精神,建立了新的公务支出管理制度,出台了会议费、因公临时出国费、公车运营和维护费、培训费、接待费、差旅费等等管理办法。同时,快刀斩乱麻推出了公车改革、办公用房改革。目前,这些改革目前都已落地。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有利于建立更加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社会普遍关注的“个税起征点是否还会上调”的问题,在过去三年里也被涉及。据悉,新的个税改革方案已提交国务院,今年也将把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楼继伟曾表示:推进个税改革很复杂,首先税政比较复杂,执行也很复杂,需要健全个人收入和财产的信息系统,需要相应地修改相关法律。对于社会关注的扣除标准问题,他透露总的方向是把11个分项综合起来再分类扣除,而不是简单按统一标准做工薪项下的扣除,需要研究的内容很多。下一步将根据条件分步实施,先做一些比较简单部分,随着信息系统、征管条件和大家习惯的建立逐渐完善改革。是否形成公平透明高效的财税制度,直接决定着一国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水平高低。在此大背景下,财政事权划分改革,成为新一轮财税改革中攻克难度最大的“堡垒”。这项改革直接关系中央职能部门的核心权力,关系央地事权财权的再厘清。今年8月,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的“施工图”已经公布,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问题迈出了决定性的第一步,在未来四年多的时间内,这场改革有望精准聚焦,将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向前大大地推进一步。楼继伟2012年曾给《财经》撰文时表示,如果经济和社会管理制度不激励相容、不协调,政治改革将激化矛盾。财政一半是“财”,另一半就是“政”。经过30年的财税体制改革,我们有了很好的基础,如果说以往的改革,主要涉及“财”,也触及到“政”,那么下一步,“政”是绕不过去的。我们已经步入深水区,果敢而又慎重、坚定而又持续地推进财政改革,在管理国家的方式上采用现代国家的做法,将为更深层次的改革打下基础。这三年,中国财政收支矛盾尖锐,支出刚性增长与收入缩减让积极财政政策带来的腾挪空间有限。 一边是“钱袋子”吃紧,另一边民生需求保障亟待到位。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积极财政政策采取从增发赤字和减税双边发力。在进行财税改革的同时,把宏观调控因素考虑进来,把反周期政策调控和制度变革结合起来,正是这三年来高层财税改革的主要思路。把积极的财政政策与改革融在一起,会放大政策和改革的效应。2013年至今,中国的财政赤字逐年攀升,财政赤字率从2014年的2.1%提升至2015年的2.3%,2016年达到3%。楼继伟说,扩大赤字,就是政府“加杠杆”,从而支持全社会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降杠杆”。总体来看,多数意见认为,中国要建立现代财税制度,仍有诸多未竟的改革。楼继伟也曾在今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记者会上表示,当前财税体制改革的部分进度确实比原计划“慢了一些”,“我们非常努力,但有些没有达到。”财税改革下一步按照规划,从2016年到2020年,中国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财政制度。在专家学者看来,为此中国还面临三大任务:新预算法的落实;六大税种的立法和修法,还有税制改革;中央和地方之间关系的立法和具体落实 。楼继伟卸任,留给肖捷的时间并不多。当前,中国财税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诸多开题启幕德改革需要具体落实和细化。而各种利益有“切肤之痛”的改革,诸如个人所得税改革、改革等,仍有待落地。更值得关注的是,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转寰余地相比过去更为窄小。过去两年中国央行六次降息、五次降准,但货币传导机制受阻,部分流动性在金融体系内空转,货币宽松所释放的流动性并未充分带动实体经济回升。由此,托底中国经济保持增长的相当一部分重担,就需要压在“积极财政政策”的身上。一些专家甚至主张,未来中国政策性的稳增长,需要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踩油门”,专家们因此预计,2017年中国继续实施已经八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应当是大概率。而在目前财政吃紧的状态下,积极财政政策落地的切点是什么?收支如何腾挪?财政赤字要不要继续扩大?一系列挑战和难题,有待肖捷上任后去面对。更棘手的是,业界热议的债务风险。防范区域性债务风险坍塌引爆全局的工作成为当务之急。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地方政府债务率为89.2%,低于国际通行的警戒标准。但是隐性负债,局部地区偿债能力趋弱、个别地区风险超警戒线等问题令业界担忧。对民众关注的房地产税,有产者畏之,无产者盼之,课多少,怎么征?如何拿捏?按明理征收房产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房地产投机,并倒逼存量房流入市场,改变市场供需,但目前阻力颇大。目前房地产税全国铺开正在过立法这一关。各界一直热议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也是一大难题:从哪个收入阶层拿税、拿多少?是增加纳税人,还是减少纳税人?目前来看,中国个税除了存在免征额过低、一些重要支出未做扣除等系列不足外,同时还存在明显的设计缺陷,导致了工薪阶层贡献了个税总额的70%,工薪阶层实际上成为了税收负担最重的群体。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小兵告诉《财经》记者,央地关系,财政体制和税制改革等仍有诸多待完善的空间。比如,预算管理制度如何进一步构建公开透明、规范的预算管理制度,需要继续细化;在税收制度方面,规划一个有利于社会公平的税制环境,也有许多工作等待开展;进一步理顺事权和支出责任方面,目前只是确定了一个文件,怎么落实文件仍然有不少工作要做。同时,根据十八大要求,中国将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稳定宏观税负,也意味着要降低间接税的比重。多位受访者向《财经》表示,在整个税制结构改革中如何降低间接税比重,提高直接税的比重,这方面还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楼继伟卸任财政部长,肖捷接棒,中国财税改革进入新阶段,挑战之多、压力之大,尚需上下共识、协力推进。
本文来源:《财经》杂志
作者:王延春 周哲
责任编辑:惠杨_NF5623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 明年宏观调控基调料不变|宏观经济|宏观调控|改革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把脉2017经济运行
  宏观调控基调不变 多项改革齐头并进
  □本报记者 倪铭娅 实习记者 程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如何为2017年经济工作定调是本次会议重点。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预计,2017年政策总基调可能仍是“稳中求进”,政策以稳为主,宏观调控料继续采取“积极财政、稳健货币”组合。为稳定经济增长、加快经济转型,2017年财税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供给侧改革及国企改革等多领域改革将有新举措和新突破。
  经济:中高速+略回落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业内人士表示,“十三五”开局良好,经济总体形势好于预期,全年经济实现6.7%左右的增长几无悬念。明年经济有望继续维持在6.5%至7%区间运行,但经济增速较今年可能略有回落。
  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今年经济好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今年基建投资增速较高,为稳增长作出较大贡献。展望明年,受财政政策和去杠杆任务制约影响,明年基建投资将有所回落,房地产销售也将受这两大因素影响出现下降,从而导致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双双回落,将导致明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从消费和出口看,明年消费料与今年持平,出口形势依旧严峻,难有实质性好转。总体分析,明年经济增速有所回落的概率较大。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同样认为,明年经济将延续稳中趋缓态势,增速略微下滑仍是常态,预计明年经济增速不会超过今年,将在6.5%至6.6%之间浮动。
  有分析人士认为,受中长期战略导向变化影响,有关方面对明年经济增速的态度可能不同于今年。今年年初,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各方对经济减速有心理上和政策方面的准备,对经济减速也有一定容忍度。明年希望经济止降转稳甚至略有回升的心态会更强。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平稳转向新增长平台的战略目标。
  刘元春则认为,明年经济将从单纯的经济目标向细项目标转变。从目前经济形势看,中国经济稳增长取得阶段性胜利,稳中求进的阶段性目标达成,稳增长压力虽有所缓解,但降中趋稳的基础仍不牢靠。明年一是要从增速趋稳入手,控制风险,为结构性改革向基础性改革转变提供重要前提;二是要关注居民收入增速问题,并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转移支付加大民生工程力度。
  政策:宽财政+稳货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次年经济工作的基石,因此,明确经济工作主要任务,确定政策基调甚为关键。业内人士认为,明年宏观政策将在以稳为主的同时继续采取“积极财政+稳健货币”组合。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2017年宏观政策出现明显调整的可能性较小,财政政策仍将维持较为积极的水平,并适度加大力度。主要政策措施需从刺激中长期投资转向降费减税。货币政策转向总量宽松的可能性较低,仍将保持整体稳健中性、松紧适度的特征。这方面需考虑到维稳汇率、美联储加息进程的掣肘,以及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等因素。
  他表示,明年积极财政政策可关注刺激居民消费方面,货币政策将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表示,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看,明年经济的主要任务是保增长、防风险、促改革。在此背景下,宏观调控政策的总基调可能不会改变。他表示,明年财政政策将继续保持积极,赤字率有望进一步提高,为基建投资筹措资金。同时,中央和地方转移支付将进一步完善,资金使用效率也将提高。货币政策将关注两大方面:一是保持松紧适度的流动性,为经济增长提供所需资金的同时避免资金“脱实入虚”导致资产泡沫;二是人民币汇率总基调不会改变,明年人民币汇率将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同时,适度扩大波动区间。
  李迅雷认为,稳定经济增长、顺利推进改革的重要保障是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明年货币政策有望继续保持稳健,财政政策继续保持积极。
  改革:新举措+新突破
  鉴于经济进入结构转换期是“十三五”期间的最大特征,因此,通过改革推进经济转型、加快结构转换是明年经济发展的一大看点。业内人士预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对明年结构性改革作出新的部署,多领域改革将迎来新突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十三五”主线,其相关政策将在明年作出适当调整和完善。李迅雷表示,供给侧改革主要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今年主要是在去产能、去库存方面推进,预计明年将加大去杠杆力度。
  值得关注的是,去杠杆方面,最近已发布政策文件,国务院同意建立由发改委牵头的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李慧勇称,年底出台的这些政策将指引明年工作。明年在债转股、去杠杆方面可能会有较大突破,也会有更多市场化办法出台。预计会有更多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到债务重整进程中。
  降成本方面,预计会继续降税减费,制造业增值税税率可考虑下调。继续减轻企业用工成本,“五险一金”仍有下调空间。物流成本方面,8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的若干意见》,并同步制定落实《意见》的3年行动方案,明确2016年至2018年具体工作举措。接下来,要抓好《意见》的落实情况。
  补短板方面,预计将全面加大对减贫脱贫的支持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改善中西部基础设施,加快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
  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推出一系列新举措外,国企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也将有新动作。刘元春表示,供给侧改革依赖于基础性改革的全面推出,预计明年在收入分配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及国有企业经营改革方面会出台新的相关政策,一系列基础性改革将迎来新突破。
  “财税改革也是明年期待的亮点。”李迅雷说,尤其是个税改革,由于个税改革涉及到再分配的公平性,可能会加快推进。
  分析人士表示,面对财税体制改革领域中的一些“硬骨头”,新任财政部部长肖捷将接棒操刀。个税方面,肖捷曾表达的观点是,今后将逐步推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房地产税上,他曾表示,目前中国在房地产转让交易环节问题严重,有必要研究实施物业税改革。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财税体制改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