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溯源溯源,国外怎么做

发达国家食品追溯经验谈
  目前,食品可追溯体系在全球被公认为是从根本上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主要工具之一。因为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中国也把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提上日程,并且越来越重视。不过,就中国现状而言,想建立一个严密的食品可追溯体系还需要破解很多难题。让我们看看,中国面临的难题,欧美国家又是怎么解决的?
  “我吃的东西从哪里来?安全吗?”近年来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关注。在7月2日结束的食品安全周上,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仍然是各界关心的话题。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生效。其中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追溯成本压力尚难化解
  普华永道中国审计市场主管合伙人谢小舟介绍,一个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能够理清生产环节各相关主体的职责,明确管理主体和被管理主体各自的责任,并能有效处置、追踪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正确定位问题责任方,从而建立有效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然而,业内人士指出,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却并非易事。而记者针对“食品可追溯体系在国内建立的难度以及建立的相关程度”采访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相关人士,截至发稿,仍未得到任何回复。
  “去年,食品企业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在部分婴幼儿乳粉企业中试点推行。”业内人士表示,全面推行可追溯体系还需要解决成本、标准以及消费者认可度的可操作性问题。
  上海奶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明是表示,对大型企业来说,通过连年的完善以及成本摊销,压力尚可以化解,而对中小企业来说,“临时抱佛脚”式的对接追溯系统方式则意味着不小的成本。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巡视员高伏曾表示,国内食品追溯的产品编码和追溯标准规范比较混乱,增加了企业建设追溯体系的负担,抑制了消费者追溯积极性,阻碍了企业间的互联互通和互解析,影响了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和社会共治。
  消费者对可追溯体系的接受、认可、使用,也需要进一步通过宣传普及。
  追溯链条不统一妨碍追溯
  如今,不少地区开始利用地方法规的形式,试图突破一些障碍。今年4月份,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阎祖强在做客“2015上海民生访谈”时表示,上海力争利用地方法规,明确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品种范围、信息公开范围。同时,上海今年准备依靠云技术和大数据,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大平台,统一食品商品代码,进沪产品实现代码追溯。
  据介绍,《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已呼之欲出,拟追溯范围主要涵盖粮食及制品、畜肉及制品、禽类、蔬菜、乳品、食用油、水产品、酒类、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其他类别的食品。
  不过,阎祖强亦曾坦言,从整个追溯链看,目前还有分割。不同部门的追溯代码不一致,可能导致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环节,存在需要重新整合的接口。而现在,农业部门的条形码和商务部门规定的条形码也不完全一致,可能出现一件商品有几个代码,给追溯过程带来障碍。
  在此前《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草案)》立法听证上,就有与会代表提出,全面建立追溯体系的难度较大:例如蔬菜和水产品追溯起来难度就很大,因为这些商品以散装形式售卖,很难安装可追溯系统的“载体”;哪些信息对消费者公开,哪些对监管部门公开,企业履行义务所提高的成本是否会转嫁给消费者,仍需要讨论。
  而不同企业发展水平和生产经营特点并不相同,现阶段也恐怕很难将所有食品及相关生产经营者纳入《办法》规定的范围,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因此,上海市消保委秘书长陶爱莲建议,应做好充分调研,分“马上”和“将来”两步分批、分范围落实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
  欧洲:追溯体系助破“马肉疑案”
  在比利时和荷兰,熏马肉是一道地方名菜,不失为尝惯了各类牛肉烹调的欧洲食客们的另类之选。但2013年一场轰动全欧洲的“马肉风波”,却让不少欧洲人至今闻“马”色变。当年英国超市出售的意大利牛肉面及牛肉汉堡中,掺入价格低廉的马肉,这样“挂牛头卖马肉”的欺骗行径已严重触犯欧盟的相关规定。
  然而,东窗事发后,欧盟极其迅速地侦破了这起马肉案。
  原来,上世纪90年代,英国疯牛病疫情肆虐,欧洲大多数国家因此都制定了更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规定,其中就包括建立食品可追溯系统。该系统于2002年起正式生效,要求成员国强制执行可追溯制度。比如,动物产品的源头追踪、饲料及饲养操作等信息都必须对消费者公开。除食品来源,送达日期、供应商、客户订单等信息也都必须填报并归入欧盟数据库。
  基于这一整套缜密的追溯系统,马肉案一经侦查,生产、加工、配送等各环节嫌疑商便一一浮出水面。此外,一旦某环节出现食品安全风险,欧盟也能迅速召回问题食品。
  以牛肉为例,欧盟畜体身份和登记系统规定所有的欧盟产牛肉产品都应包括:该牛的出生国别、出生日期,育肥国别、与之相关的其他畜体(如该牛的父母、子女)的引用数码标识,屠宰国别、日期以及屠宰厂标识,分割包装国别以及分割厂的批准号,是否在欧盟成员国生产等重要信息。
  这头牛从出生、喂肥、迁徙,到屠宰(或自然死亡)的“一生”都要进入欧盟的数据库,该牛所在的农场注册信息同样需上报当地监管部门。目前,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农户都按规定,自家畜出生起就给打上耳标,标示出生地及日期等关键信息,并通过条形码将这些信息录入计算机系统。
  在此基础上,有些成员国还别出心裁设置了其他信息搜集工具,比如动物护照等。以德国为例,一头牛的护照至少应包含出生日期、来源地、耳标号码以及所有者姓名、地址。
  “欧盟2005年还额外拨款120亿欧元(1欧元约合6.87元人民币)用于支持食品可追溯项目,尤其重视矿泉水、肉类、蜂蜜及谷物方面的可追溯研究。”欧盟负责食品安全事务的新闻发言人艾丽丝这样告诉本报。
  记者曾走访距离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60公里的一家养有135头奶牛的有机农场。农户丹尼向介绍:欧盟的监管越发严格,但操作程序却在简化。“会有定期与不定期的抽查,但我们坚持每天都严格自检。如果哪头牛生病,会马上隔离并提交资料到数据库,十分方便。如果我们不主动报告,一旦抽查结果不合格,或者将来源自我们农场的产品出现问题再追溯回我们农场,处罚会非常严厉。”
  欧盟向来以严苛的食品安全条例及人性化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著称,但马肉风波中不法之徒屡屡得手的背后,又折射出现有体系仍存在弊端。
  比如,欧盟28个成员国各国的检测体系及执法力度存有差异,食品加工链一旦牵涉多国,就容易被无良商家从中捕捉可乘之机。此外,另一个疏漏在于,“马案”爆发前,欧洲差不多已有10年没检测过牛肉是否含有马肉DNA。欧盟成员国的监测力度仍有提升的空间。
  美国:库存记录成追溯“关键证据”
  美国媒体向来曝光食品安全问题非常及时,大型连锁超市压力很大,因为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故,这些直接面对消费者的企业损失最为惨重,毕竟食品生产厂家可以换个品牌东山再起,但超市可没那么容易重新建立信任。
  2012年来自印第安纳州某农场的哈密瓜查出有沙门杆菌污染,结果哈密瓜到处滞销,长达好几个星期。所以大型超市积极主动去确认食品来源,以确保食品安全。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餐馆倒是热衷标明食品来源,以此作为卖点,特别是高级餐厅,喜欢标榜与本地有机农场合作,以示支持本地农业,而且新鲜无公害。
  据统计,美国有15%的食品来自国外:水果主要来自南美洲地区,大米来自南亚地区,茶叶来自东亚地区……其中,高达80%的海鲜都是进口产品。
  这样广泛的跨国界食品交易,使追溯食品成为极其复杂的问题,高度依赖于科技。美国遵循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规则制作一维条形码、二维码和射频识别标签(RFID)等,用于追溯食品来源以及确定它们处于物流系统的哪一个环节。
  不过根据美国健康和人力署的研究标明,只有大概12.5%左右的食品中所有的成分都能追溯到起源,这还远远不够。有专家建议,为了给厂家更大的压力,应该普及智能手机,如果消费者用手机扫一扫就能获得食品的详细信息,相信食品厂家更愿意仔细记录食品来源。
  “9·11”后,出于反恐需要,美国政府加强了食品追溯工作。200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生物恐怖主义法令”,要求美国所有的食品厂家在2006年12月前,必须能够通过批次号、代码或者任何其他信息记录办法来追溯所有原料来源和去向(至少到上一级和下一级),这个规定涵盖了美国国内生产和进口的食品。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会随机要求厂家提供这些信息,如果他们在24小时内无法回应,则面临罚款。2011年,“食品现代化和安全法案”又给予了FDA更大的权利,可以强制企业回收有问题的食品,并且要求FDA建立一套食品追溯的中心系统。
  为此,FDA委托一家非政府组织——美国食品基数协会(IFT)进行了试点研究。IFT进行了两项食品追溯测试,一类是蔬菜(试点为西红柿),另外一类是原料追溯(试点是存在于包装食品内的鸡肉、花生酱和碎红辣椒粉)。这些食品都曾在2005年到2010年间发生过污染事故,因此有研究价值。
  研究团队接触了上百家机构,包括美国农业署、各级政府食品安全调查和公共健康部门、食品业行会、消费者组织、餐馆、农场和大型食品加工厂等,模拟了一系列追溯情况。研究发现,厂家的库存记录在食品追溯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各个厂家不同的记录方法应该有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在出现问题时更快、更准确地找到食品的出处,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费者和厂家的损失。
  直到今天,FDA还在呼吁更多的合作,共同建立这套从政府到企业的各级食品追溯系统。
[责任编辑:国内食品行业应如何推广食品安全可追溯技术? 难点在哪? - 知乎497被浏览19139分享邀请回答qrc.afa.gov.tw/(台湾∈中国)  加拿大:国家农业和食品安全追溯系统(NAFTS)  总结:本人在温哥华UBC访学一年,调研了多个农场、加工厂、批次商、超市等地,发现他们的追溯编码也不是统一的,主要存在GS1、二维码、PLU三种形式。在温哥华要买菜,只能去各大超市或专卖店,蔬菜水果都是经过初级包装的,包装箱一般贴有GS1标签,水果个体上贴有PLU标签或二维码标签。PLU就是大家在进口水果上看到的4位或5位价格查询编码(Price look-up code),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收银员在称重水果时,快速结账,间接解决了水果的溯源问题。 (二维码自动识别)图3 温哥华的蔬菜水果标签示例6.国内的可追溯案例  可以简单分为“政府主导型”,“企业自建型”和“第三方认证型”。仅从国家层面上来讲,就有农业部的牲畜耳标标识计划,商务部的肉菜追溯系统,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食品安全追溯平台,更不要提各个省市的追溯系统了,总量不少于100个,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在此略举一二,仅供参考。  点评: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也就是你所购买产品后面贴有EAN13码的“婆家”,属于国字号单位,负责与GS1的对接。用户数量较多,一般不提供个性化定制,更别提为你“量身打造”了。  点评:杭州甲骨文出品,是由传统的防伪系统升级而来的,由于“财大气粗”,没有什么不可以做的。  点评:JAAS出品,是从第三方检测机构演化而来的,支持定制化开发,服务于各大高校和科研单位。从2002年开始涉足溯源,一点一滴,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重点解决“农产品溯源”中的难题。7.如何在国内的食品企业推广可追溯技术?  @知乎用户 已经回答了“在国内的食品企业推广可追溯技术的三个难点”,基本上赞同。  提问者更想要的是【如何在国内的食品企业推广可追溯技术】(1)对于大型食品企业,请在贵公司ERP或SAP设计时,提前考虑到产品溯源的需求。如能把溯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结合起来,将来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万一出现了“食品安全事件”,进行产品召回时,可最大程度降低损失,减少负面影响力。(2)对于中小型食品企业,请务必重视“产品溯源”,最次的方法就是贴标签,进行产品批次管理。可以加入国内的各大溯源系统,以方便管理。尤其当你的进货源头不固定时,一定要索取“履历清单”(每批次货的厂家、电话、经手人),否则一次“食品安全事故”,你就倾家荡产了。(3)对于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请尽可能销售预包装产品,利润肯能是有的,关键在于执行。良好操作规范(GMP)告诉我们,养成一个操作习惯很难,但一旦养成了,就很难改正了。例如,在每一份产品里面,放一张您的名片。  总之,确切的说,食品溯源是成本,是必不可少的前期投入,相当于对你的产品购买了一份“责任保险”。至于是用二维码溯源,还是App溯源,大同小异,交给码农来操作吧。也许你一两年看不到效果,当你真的用到它时,可能就是救命的稻草。8.思考:可追溯一定能保证食品安全吗?  先问一个很幼稚的问题,你愿意为“食品安全”付出多大的代价?  底层群众:“温饱都解决不了,还谈安全,吃不死人就是好的。”→农贸市场  中产阶级:“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只要安全,愿意付双倍的价钱。”→大超市  XX阶层:“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特供或进口的东西最好。”→XX专柜(避免广告嫌疑,隐去名称)  这下,你明白了吧,【食品安全是相对而言的】,追求极致的安全,就需要付出极致的价钱。大超市和专卖店,监管起来,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他们“输不起”,投入那么多,不敢“冒险做缺德事”。【可追溯理念】,是商人从“责任转移和降低风险”的角度发展起来的。可追溯技术,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但绝不能一揽子解决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大闸蟹洗澡的故事,你该知道吧?(此处略去1000字)。如果你问我,中国的食品安全何时才能解决?我的答案是:在于您的选择,当你、我、他,包括最底层的公民,都能对【陌生人】保持诚信,那时,中国的食品安全也就OK了。1842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调研报告——国外应用追溯系统现状
作者:安全管理网 来源:安全管理网 点击:
 评论: 更新日期:日
&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在世界很多国家(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欧盟、美国、日本等国纷纷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在调研江苏省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情况的同时,我办查阅了大量国外资料,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国家应用追溯系统概况
  (一)美国
  美国食物安全的监管特点是食物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由多个部门负责,主要负责部门为农业部、卫生和公共事业部及环境保护署,分别负责农产品(12.29,0.17,1.40%)、葡萄酒和饮用水等不同产品。此外,美国商业部、财政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也不同程度地承担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能。
  美国政府于2004年启动了国家动物标识系统(NAIS),通过对养殖场和动物个体或群体转移进行标识,确定其出生地和移动信息,最终保证在发现外来疫病的情况下,能够于48小时内确定所有与其有直接接触的企业。
  (二)欧盟
  欧盟成立欧洲食品安全局对食物安全管理承担主要责任,成员国和欧盟共同执行食物安全管理政策。食品产业受成员国有关机构的监督,这些机构同时受欧盟的管理,欧盟委员会也参与对欧盟的食物安全管理。
  欧盟的畜产品可追溯系统主要应用在牛的生产和流通领域。与一些价值较低、混合包装的产品只需追溯到生产批次不同,牛肉属于价值较高的产品,个体标记相对较为容易,其生产及包装特点决定了基本部位产品可以做到个体追溯,也因此欧盟在客观条件上能做到实行较严格、完善的追溯制度。事实上,欧盟强制性要求入盟国家对家畜和肉制品开发和流通实施追溯制度,从2002年起所有店内销售的产品必须具有可追溯标签,该标签必须包含如下信息:出生国别、育肥国别及牛肉关联的其他畜体的引用数码标识、屠宰国别以及屠宰厂标识、分割包装国别、分割厂的批准号以及是否欧盟成员国生产等。
  (三)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70%的牛肉产品销往海外。通过实行国家牲畜标识计划(NLIS),澳畜产品得以顺利出口欧盟,总值约每年5200万澳元。NLIS是一个永久性的身份系统,能够全程追踪家畜的出生到屠宰。家畜个体采用经NLIS认证的耳标或瘤胃标识球来标识身份,牛迁移到新的地点时,农场、寄养销售场或者屠宰场的射频身份读取器将读取并在NLIS数据库中记录其移动。NLIS的优点是,通过将胴体信息与家畜个体生产数据关联,改善管理和提高育种决策能力,满足消费者需求;通过自动数据采集,提高家畜个体记录准确性。
  (四)日本
  日本政府已通过新立法,要求肉牛业实施强制性的零售点到农场的追溯系统,系统允许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输入包装盒上的牛身份号码,获取他们所购买的牛肉的原始生产信息,作为对疯牛病的反应,该法规要求日本肉品加工者在屠宰时采集并保存每头家畜的DNA样本。
  二、国外情况分析
  (一)建立追溯系统的动机
  1、追根溯源,控制疾病影响。自从1986年英国发生疯牛病以来,欧盟率先进行了肉牛和犊牛的可追溯性研究,欧盟各国均建立了牛及牛肉标识追溯系统。加拿大、美国和日本也是在本国发生疯牛病后,纷纷引入了肉牛全程标识追溯系统。目前,追溯系统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及时发现病源,扼制疫情扩大。2、设立壁垒,保护本国产业。欧盟建立追溯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设立贸易壁垒,保护本国产业。欧盟将肉品可追溯作为一项准入门槛,既针对来自欧盟国家以外的国家,也针对新加入欧盟的其他成员国。3、打破壁垒,促进肉品出口。澳大利亚NLIS系统使澳实现了畜产品从牧场到屠宰场的全程跟踪监测,获得欧盟认可,其牛肉对欧出口额超过其他任何国家。
  (二)政府管理模式
  以欧盟、加拿大为代表的国家由一个独立的或专门设立的部门对肉品追溯进行统一管理。尽管美国采取了多部委共同负责的模式,但事实上对于某一特定产品,仍由单一部门对其生产和流通的各环节进行统一管理。这种一部门负责到底的管理模式集中了资源,大大提高政府产业规划、政策研究以及应急处理的能力。
  (三)严格监管
  立法上,各国对食品可追溯进行了强制性规定:欧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在欧盟国家销售的牛肉制品和生鲜水果、蔬菜都要具有可追溯功能,同时要求出口到欧盟国家的肉类产品从2005年起必须具备可追溯功能;美国通过联邦立法来要求动物产品必须使用标识;日本通过立法要求牛肉产品必须可追溯。
  信息管理上,美国NAIS信息系统(其数据库包括国家养殖场信息库和国家动物记录信息库)、澳大利亚NLIS数据库等都属于国家级别数据库,对录入的信息有统一的标准,由国家对其进行管理、分析。同时,各国均开始或已经制定法律支持系统信息的真实性。
Tag:.相关内容
境外安全经验热点内容
4696197616181578128512681093810
境外安全经验推荐内容
04-0601-0111-2911-1611-1611-1611-1611-16
安全管理论坛新帖
论坛数据加载中...
 |   |   |   |   |  |   |  |  |  |  
北京东方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E-mail:   & & & &
&& 京公网安备& & & & & & & &
第7版:博览周刊·大视野
本版标题导航
第7版:博览周刊·大视野
&&&&&&&&&&
欧美如何搭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视点: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生效。其中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目前,食品可追溯体系在全球被公认为是从根本上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主要工具之一。不过,就中国现状而言,想建立一个严密的食品可追溯体系还有诸多难题。让我们看看,欧美国家是怎么做的? 欧洲 追溯体系助破“马肉疑案” 在比利时和荷兰,熏马肉是一道地方名菜,不失为尝惯了各类牛肉烹调的欧洲食客们的另类之选。但2013年一场轰动全欧洲的“马肉风波”,却让不少欧洲人至今闻“马”色变。当年英国超市出售的意大利牛肉面及牛肉汉堡中,掺入价格低廉的马肉,这样“挂牛头卖马肉”的欺骗行径已严重触犯欧盟的相关规定。 东窗事发后,欧盟极其迅速地侦破了这起马肉案。 原来,上世纪90年代,英国疯牛病疫情肆虐,欧洲大多数国家因此都制定了更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规定,其中就包括建立食品可追溯系统。该系统于2002年起正式生效,要求成员国强制执行可追溯制度。比如,动物产品的源头追踪、饲料及饲养操作等信息都必须对消费者公开。除食品来源,送达日期、供应商、客户订单等信息也都必须填报并归入欧盟数据库。 基于这一整套缜密的追溯系统,马肉案一经侦查,生产、加工、配送等各环节嫌疑商便一一浮出水面。此外,一旦某环节出现食品安全风险,欧盟也能迅速召回问题食品。 以牛肉为例,欧盟畜体身份和登记系统规定所有的欧盟产牛肉产品都应包括:该牛的出生国别、出生日期,育肥国别、与之相关的其他畜体(如该牛的父母、子女)的引用数码标识,屠宰国别、日期以及屠宰厂标识,分割包装国别以及分割厂的批准号,是否在欧盟成员国生产等重要信息。 这头牛从出生、喂肥、迁徙,到屠宰(或自然死亡)的“一生”都要进入欧盟的数据库,该牛所在的农场注册信息同样需上报当地监管部门。目前,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农户都按规定,自家畜出生起就给打上耳标,标示出生地及日期等关键信息,并通过条形码将这些信息录入计算机系统。 在此基础上,有些成员国还别出心裁设置了其他信息搜集工具,比如动物护照等。以德国为例,一头牛的护照至少应包含出生日期、来源地、耳标号码以及所有者姓名、地址。 “欧盟2005年还额外拨款120亿欧元(1欧元约合6.87元人民币)用于支持食品可追溯项目,尤其重视矿泉水、肉类、蜂蜜及谷物方面的可追溯研究。”欧盟负责食品安全事务的新闻发言人艾丽丝说。 在距离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60公里的一家养有135头奶牛的有机农场,农户丹尼介绍:欧盟的监管越发严格,但操作程序却在简化。“会有定期与不定期的抽查,但我们坚持每天都严格自检。如果哪头牛生病,会马上隔离并提交资料到数据库,十分方便。如果我们不主动报告,一旦抽查结果不合格,或者将来源自我们农场的产品出现问题再追溯回我们农场,处罚会非常严厉。 欧盟向来以严苛的食品安全条例及人性化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著称,但马肉风波中不法之徒屡屡得手的背后,又折射出现有体系仍存在弊端。 比如,欧盟28个成员国的检测体系及执法力度存有差异,食品加工链一旦牵涉多国,就容易被无良商家从中捕捉可乘之机。此外,另一个疏漏在于,“马案”爆发前,欧洲差不多已有10年没检测过牛肉是否含有马肉DNA。欧盟成员国的监测力度仍有提升的空间。(刘佳) 美国 库存记录成追溯“关键证据” 美国媒体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向来非常及时,大型连锁超市压力很大,因为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故,这些直接面对消费者的企业损失最为惨重,毕竟生产厂家可以换个品牌东山再起,但超市可没那么容易重新建立信任。 2012年来自印第安纳州某农场的哈密瓜查出有沙门杆菌污染,结果哈密瓜到处滞销,长达好几个星期。所以大型超市积极主动去确认食品来源,以确保食品安全。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餐馆倒是热衷标明食品来源,以此作为卖点,特别是高级餐厅,喜欢标榜与本地有机农场合作,以示支持本地农业。美国有15%的食品来自国外:水果主要来自南美洲地区,大米来自南亚地区,茶叶来自东亚地区……这样广泛的跨国界食品交易,使追溯食品成为极其复杂的问题,高度依赖于科技。美国遵循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规则制作一维条形码、二维码和射频识别标签(RFID)等,用于追溯食品来源以及确定它们处于物流系统的哪一个环节。不过根据美国健康和人力署的研究表明,只有大概12.5%左右的食品中所有的成分都能追溯到起源,这还远远不够。有专家建议,应该普及智能手机,如果消费者用手机扫一扫就能获得食品的详细信息,相信厂家更愿意仔细记录食品来源。 “9·11”后,出于反恐需要,美国政府加强了食品追溯工作。200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生物恐怖主义法令”,要求美国所有的食品厂家必须能够通过批次号、代码或者任何其他信息记录办法来追溯所有原料来源和去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会随机要求厂家提供这些信息,如果他们在24小时内无法回应,则面临罚款。2011年,“食品现代化和安全法案”又给予了FDA更大的权利,可以强制企业回收有问题的食品,并且要求FDA建立一套食品追溯的中心系统。 为此,FDA委托一家非政府组织——美国食品基数协会(IFT)进行了试点研究。IFT进行了两项食品追溯测试,一类是蔬菜(试点为西红柿),另外一类是原料追溯(试点是存在于包装食品内的鸡肉、花生酱和碎红辣椒粉)。这些食品都曾在2005年到2010年间发生过污染事故,因此有研究价值。 研究团队接触了上百家机构,包括美国农业署、各级政府食品安全调查和公共健康部门、食品业行会、消费者组织、餐馆、农场和大型食品加工厂等,模拟了一系列追溯情况。研究发现,厂家的库存记录在食品追溯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各个厂家不同的记录方法应该有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在出现问题时更快、更准确地找到食品的出处,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费者和厂家的损失。直到今天,FDA还在呼吁合作共建从政府到企业的各级食品追溯系统。(青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食品溯源系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