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体验使用 2016 MacBook Pro 是怎样的体验

&>&&>&&>&&>&正文
  虽然说在早前的曝光中,已经有不少媒体提到了2016款MacBook Pro将新增Touch Bar,但当这款新品到了手里之后,我们还是着实被Touch Bar丰富、完善的功能惊艳到了。当然,按照苹果的套路,惊艳一般都是要付出代价的。配备有TouchBar的MacBook国行的起售价都要13888元,这意味着它已经基本退出了国内主流消费群体,将以服务专业人士为主。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不禁想问一句:它到底值不值得入手、到底适合谁入手?这次评测,我们要来讲的的就是这个问题。
  和前代MacBook Pro相比,新款外观上最大的变化还是在于更轻和更薄。13英寸机型仅为14.9毫米,15英寸也只不过比前者厚了0.6毫米,这两款产品的厚度已经突破一向以轻薄著称的MacBook Air,15及Pro机身正面面积已经很接近13英寸版Air,这些使得MacBook Pro与MacBook Air之间的界限已经变得相当模糊,当然售价除外。
  另一方面是,2016款MacBook Pro不出所料地取消了所有USB3.0接口和传统雷电2接口,而是重新布置了两边各两个、共四个的雷电3接口,这些接口完全兼容USB-C标准,而40Gbps的数据吞吐能力远高于单纯的USB-C。
  端口单一化带来的弊端,不用我说,相信大家也心知肚明。你买来MacBook Pro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得考虑要不要花588元再买个转接器,第二件事就是要担心一下你的SD卡以后该怎么接到电脑上,第三件事就是想想这个月口袋里还剩下几两银子。
  如果说这是一件悲伤的故事,那么下面则是雷电3接口带来的好消息:以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随意选择把电源线插在左边还是右边,不会把桌面弄得一团糟。
  蝶形支架键盘,这次被沿用在了MacBook Pro上。不用担心,它的手感比MacBook要饱满一些,对打字的舒适性几乎没什么影响。而面积更大、压感反馈更加清晰的触控板,如果你是设计师,一定会对它喜出望外的,因为它有的时候真比鼠标好用。
  MacBook Pro
  性能一方面,其实要点不多。但需要注意的是,15英寸版本独显从之前的nVidia直接换家,变成Radeon Pro 450和455,而13英寸版依然是英特尔锐炬集显。花11488元买个独显本,能想得开的人委实不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Touch Bar。Touch Bar是一个会让人变懒的装置,如果你经常用它来操作系统,一段时间之后将很难回到传统键盘上。对于普通用户来说,Touch Bar的优势可能仅体现在日常操作上,比如可以滑动浏览照片、调节音量、输入法选词等等,而对于设计、后期工作人员来说,它针对Photoshop和FinalCut的优化将极大地改变他们的创作模式,让专业人员更高效率地做自己的事,这将是Touch Bar能创造的最大价值。
  作为总结,我想说的是,2016款MacBook Pro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令人向往,但通过加入Touch Bar的方式,MacBook Pro变相地将自己的价位抬升了一档,13英寸Touch Bar版的价格已经几乎和上代15英寸版相当。这做法甚至和iPhone相似,通过16GB版而让更多人花更多钱去买64GB版,这注定会让一些地区市场中的消费者难以承受,以至打消购买的念头。
  但对于专业人员来说,我知道你肯定早已种草了,如果你喜欢,就入手吧。因为对于你们来说,时间就是效益,你需要一个更趁手的工具,它给你带来的商业价值,足以赢回票价。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当前位置:
&&&MacBook Pro怎么样值得买吗?2017款MacBook Pro体验评测
MacBook Pro怎么样值得买吗?2017款MacBook Pro体验评测
虽然从参数上看,2017 款 Pro 的屏幕还是沿用的 2016 款的那块最高亮度 500 尼特,P3 广色域的屏幕,但我们手头拿到的 2017 款 Pro 明显在可视角度上有很好的优化,在倾斜 45 度以上的时候,2016 款(图左)出现了明显的偏色而 2017 款没有。
性能到底强没强?
很多人选择等待 2017 款 Pro 的重要缘故,就是对七代酷睿的性能寄予厚望。
2017 款 Pro 的 CPU 型号就是把 2016 款的 6 字头换成了 7,具体的规格参见下表。
七代酷睿具体升级的技术细节我们在 2017 款 MacBook 的评论文章中做过介绍,这里不再赘述,具体到 13 寸 MacBook Pro 上,有两个技术细节需要注意:
第一点,因为七代酷睿在架构上的优化,使得其频率提升和上限都相对上代有了明显的优化,你会发现,这代酷睿的 Turbo Boost 频率动辄就比默认频率高出 1GHz,甚至 1.5GHz,Turbo Boost 有个中文名叫做睿频,这项技术只有 i5 和 i7 这些中高端处理器才能享受,它能让 CPU 在高负荷情况下自动提升频率,更高的 Turbo Boost,意味着 2017 款 MacBook Pro 在专业任务中性能表现会更好。
第二点,无 Touch Bar 版本采用的 CPU 型号都是低 TDP 版本的,通俗来说就是在一般负荷下更为节能,上面说过无 Touch Bar 版本的电池容量更大一些,所以理论上讲无 Touch Bar 版本的续航表现会更为理想。
但苹果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去掉了这些 CPU 的功耗上限,也就是在调教上允许 CPU 长时间处于高性能状态,从上表可以看出,无 Touch Bar 版本的 Turbo Boost 频率反而更高,也就是说无 Touch Bar 版本的 MacBook Pro 在性能上可能会出现以下犯上的可能。手头的 2016 款和 2017 款 Pro 都是 13寸 Touch Bar,i5 标配, 8G 内存,256GB 存储的同档机型,正好做一次管中窥豹的跨年对比。
另外,你会发现我们加入了 iMac 的对比项,这是因为当前入门版的 27 寸 5K iMac 标配正好和 13 寸 MacBook 处于同一价位区间,给大家对买笔记本还是买台式机,有一个更为直观的感受(我才不会告诉你们是因为有个要写 iMac 评测的人不想做图的呢)。
从主流测试软件的结果看,2017 款 MacBook Pro 的单核性能提升并不大,但整体性能却提升了 11% 到 19% 不等。
CPU 的数据与 Intel 官方承诺的约 12% 的性能提升幅度相差不大,另一个大家比较关注的是 GPU 的提升,我们专门找到了 Unigine Valley和 CineBench两个跨平台工具做了对比,使用 Windows 的用户也可以下载进行对比,从数据来看,显卡性能确实提升了,但是幅度不到 5%。
本次 MacBook Pro 更新的一个最大亮点是将对外部显卡提供支持,Pro 可以通过 ThunderBolt 3 接口连接独立的显卡,首款官方套件将于 2018 年春季到来,但其实现在已经有第三方的显卡盒出现,是图形工作者/游戏爱好者绝对不容错过的。
&翻倍&仿佛成了每次 Mac SSD 更新的必有修饰,虽然本次 WWDC 上苹果依然强调了 SSD 性能有了明显提升,但我们实测,写入性能提升了 1%,读取性能提升了 4%,基本可以理解是同一个东西,从苹果官方的介绍页可以看出,苹果是在一台 512GB 存储的 MacBook 上做的测试,建议对磁盘性能要求极高的用户选购 512GB 或者更大容量的机型。
但由于绝大多数用户都会选择购买入门款的 MacBook Pro,可以比较负责任的讲,2017 款 MacBook Pro 在基础版上的性能只有 10% 左右的提升,差别不大。
续航到底长没长?
很多人对是否购入 MacBook Pro 犹豫不决的缘故,在于续航。原本 Pro 系列的续航就无法和 Air 以及 12 寸 MacBook 相媲美,而换代之后更是雪上加霜,这次 2017 款,能否在续航上给我们以惊喜?
值得一提的是,在苹果官网 MacBook 的介绍页上,无论是 2016 款 Pro,还是 2017 款有/无 Touch Bar 版本 Pro,电池续航市场都标注为 10 个小时,懒得做图的主编专门咨询了苹果有关部门,得到的答复是:苹果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会标注在其续航测试标准下,一定能达到的数据值,也就是说实测可能会比标称值更长。
为此,我们对 2017 款 MacBook Pro 连同 2016 款进行了两次完整的充放电测试。两次测试的目的不一,前一次为了查看 2017 款相较 2016 款在节能上有没有优化,后一次为了统计 2017 款 MacBook 的正常使用时间。
在前一次测试中,我们将两台设备放置于同一使用环境,并通过 Mac 的系统迁移将两台设备的软件环境调整为一致的状态。
我们通过 IINA 播放 4K 的纸牌屋选集,音量调整为 50%,亮度为最高值减去 4 格,在连续播放一个小时之后,2017 款剩余 92% 的电量,2016 款剩余 91%。
为了模拟真实使用场景,我们合盖待机半小时,再同时浏览网页 35 分钟,这时 2017 款剩余 87%,2016 款剩余 86%。随后我们关机半小时,在开机后文档处理一小时,2017 款剩余 72%,2016 款剩余 69%。
也许不再需要我啰嗦下去,大家已经可以看出来,2017 款 Pro 和 2016 款在日常应用中的能耗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而且你还要考虑到这台 2017 款的设备是全新,而 2016 款的设备已经正常使用了大半年,电池完整循环了 74 次。
而就在今天,在我被催稿两周之后,我快马加鞭(火烧屁股)的进行了第二次测试,从早上 8:30 满电开始工作,电池的消耗情况如下:在 7 个半小时之后,电池全部耗尽(作为对比,2016 款的 Pro 坚持了 7 个小时多一点)。)
从结论看,2017 款 Pro 的电池续航,在中度负荷的文字处理工况下,并不足以续航 10 个小时,比较能给人安全感的续航周期只有 7 小时,相信如果是高负荷图像处理的话,电池续航只会更短。
除了上面仔细对比的几部分内容之外,2017 款 Pro 和 2016 款完全保持着一样的状态,Touch Bar 和 Touch ID 的用法和生态并没有明显的扩展。
二代蝶式键盘的手感也没有变化(而且个人意见是 Pro 的键盘手感甚至比不上 2017 款 MacBook,不排除个体差异问题)。
在 WWDC 17 上,当苹果宣布 MacBook Pro 降价 200 美元的时候,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欢欣雀跃,阻碍很多人入手 Pro 的 &穷&似乎威胁度又降低了一些。
但等真正看到配置表的时候,大家才发现,无 Touch Bar 版本的最低配置的存储从 256GB 降低到 128GB,而原本存在的配置还涨价了 400。
比如,13 寸无 Touch Bar 256GB 版本从 11488 人民币涨价到 11888 元,Touch Bar 版本从 13888 元涨价到 14288 元。
考虑到性能提升、人民币汇率和闪存价格的变化,这个价格的变化还是比较能够接受的,再加上随着供货在销售端的改善,其实很多人到手的价格要比去年更为实惠一点。
最最重要的是,一切心理症结都在此刻消散,无论是对于老款有任何不满,或者单纯的因为处女座情结而受不了一款设备没用上它原本应该有的最新硬件的,都可以据此画上句号。
心理防线推倒之后,除了买,还能做什么呢?
Ta的热门文章
739人申请达尔优925Pro双模鼠标
1202人申请Beats Studio3 Wireless头戴耳机
2191人申请AIRX空气净化器A8
2465人申请雷神M303鼠标
2839人申请雷神白幽灵K7-pro 金属有线游戏机械键盘
¥3199【空气净化器】AIRX空气净化器A8:大风量无惧噪音
¥1899【ILIFE智意天目X660扫地机器人】ILIFE智意天目X660扫地机器人:全新打造
AI视觉清扫
¥1499【健腹器】SLENDERTONE健腹器:型动人生 大有不同
¥109【ROMOSS】罗马仕(ROMOSS)太阳神移动电源/充电宝 能量随时就位
¥299【NOERDEN智能手表S1】NOERDEN 智能手表S1:时尚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你还可以分享到以下地方,获得10蘑菇参与!
免费试用:
微信添加"亿智蘑菇"获取我们的服务
微博添加"亿智蘑菇"获取我们的服务
下次自动登录
使用第三方登录之后,可以发表看法哦~
02-06 16:09
奖品已发送至QQ
请注意查收
自己顶一下自己
7个人用mac,全部改成了windows。macOS多好用啊。
太口水!先留言慢慢看!
TA的其他文章
lipeng0820登录智慧生活网
没有账号?&
苹果2016新款MacBook Pro深度评测 Touch Bar颠覆了对笔记本的印象
  网讯 今天,终于等来了最新款的 15 英寸 MacBook Pro with Touch Bar 版本,定制了顶配的处理器/显卡和 1TB SSD(最高可选配至 2TB SSD),除了硬盘没有定制到最高配置之外,其余全部选择了最高配置。四年前,MacBook Pro 带来了画质惊艳的 Retina 屏幕;如今,MacBook Pro 带来了革命性新交互的 Multi-Touch Bar 功能。
  加入触控功能在 Windows 阵营的里面其实并不少见,在键盘区域里面加入多样化的功能在不少键盘里也能找到,但苹果这次在 MacBook Pro 的重要更新中加入此功能必然有它的意义,能否后发制人就要看苹果强大的软硬结合功底了。
  于是就有了这篇 7000 字的超长评测。
  为了能够与拿到手的 3 台新 MBP 进行直接对比,我们还找来了一台全新 2015 款旗舰 MacBook Pro,进行直接的对比。
  让我们先看看开箱
相关文章:&&
在三者中,柯迪亚克作为这一市场的后来者,拿出了可选7座的大空间,各种便利的储物空间和大量贴心的小细节,相比之下更...
去年一年在电竞圈中,相信看过不管是视频或者直播中人肯定被这么一首歌洗过脑。那就是《Faded》,钢琴伴奏和轻柔空灵的...
以上推荐的四款合资SUV售价都在20万上下,既有&大五座&车型探界者,同时还有奇骏和欧蓝德这样的七座车型,为需求不同...
如果你是一个时尚靓丽的小资青年,驾驶一辆一汽大众奥迪A3或奔驰A级,没准儿能为你浪漫的生活中再增添一丝优雅。如果你...
配置方面,博越碾压了RX5,跨级的配置水平几乎能够满足日常用车的所有需求,论配置我更服博越。乘坐空间二者各有优势,...
而如果你想购买一款用于日常载货的车型,那么售价低廉和轴距较长的东风小康K07S是你的最佳选择。长安之星和小海狮X30属...
总体来看,东风风行景逸S50的外观和内饰设计大气稳重,符合更多消费者对这一级别车型的需求;因为增加了车身长度并优化...
外观方面,虽然风格不同,但上述四车的外观都符合时下的设计潮流;内饰方面,上述四车设计的侧重点不同,从实用的角度...
推荐给好友
请输入邮箱:
邮箱格式错误
您的评论将在编辑审核后发表,感谢您的参与
登录继续邮箱格式错误
没有账号?&
其它账号登陆:
需编辑审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元深度体验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