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减小进口股价下跌量比下降就会下降啊

|||||||||||
降关税能否降价格?
在此次调整中,护肤品的进口关税由5%降低到2%;西装、毛皮服装等的进口关税由14%~23%降低到7%~10%;短统靴、运动鞋等的进口关税由22%~24%降低到12%;纸尿裤的进口关税则由7.5%降低到2%。这其中纸尿裤下降最多,幅度超过70%。
  自6月1日起,我国将以暂定税率方式降低护肤品、西装、短统靴、纸尿裤等部分日用消费品的关税,平均降幅超过50%。  据了解,在此次调整中,护肤品的进口关税由5%降低到2%;西装、毛皮服装等的进口关税由14%~23%降低到7%~10%;短统靴、运动鞋等的进口关税由22%~24%降低到12%;纸尿裤的进口关税则由7.5%降低到2%。这其中纸尿裤下降最多,幅度超过70%。  看到此数据的各大购物派们,是不是已经开始蠢蠢欲动,想要“买买买”了?但是此次降税真的意味着我们将会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商品吗?
涉及种类平均降税超50%
  此次涉及下调关税的产品包括服装、鞋靴、护肤品、纸尿裤等。调整后,西装、毛皮服装等的进口关税将由14%—23%降低到7%—10%,短统靴、运动鞋等的进口关税由22%—24%降低到12%,纸尿裤的进口关税由7.5%降低到2%,护肤品的进口关税则由5%降低到2%,所有涉及种类平均降幅超过50%。  事实上,几年前,为了促进消费和改善民生,我国就已经降低了包括服装、鞋靴、护肤品、婴儿食品和用品、厨房炊具、餐具、眼镜片等多类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而此次出台的降关税政策,也仅是4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的几项促消费政策“红利”之一。  如此大幅地降低关税事出有因。由于进口关税偏高,加上对洋品牌的偏爱,购买力增强的国人时常远赴国外“扫货”,春节时国人远赴海外抢购“马桶”“奶粉”等现象今天依旧不断出现。据商务部不完全统计,2014年中国的境外消费额已超过万亿元人民币。  据调查发现,自6月1日起开始的关税下调产品主要以纺织服装企业的产品为主。其中,毛皮衣服的进口关税由23%直降至10%;喀什米尔山羊细毛制针织或钩编套头衫等进口关税由14%直降至7%;毛制男式大衣、斗篷及类似品和毛制女式大衣、斗篷及类似品的进口关税由16%直降至8%;毛制男式西服套装和毛制女式西服套装的进口关税由17.5%直降至10%。  同时,鞋类产品也成为此次关税下调的重点,如其他橡胶、塑料短统靴(过踝)等五类鞋产品进口关税由24%直降至12%,而纺织材料制面的其他鞋靴进口关税由22%直降至12%。此外,纸尿裤的进口关税由7.5%降低至2%,护肤品的进口关税由5%降低至2%。  从上述可见,这次进口关税下调的力度较大,平均下调值在50%,有的关税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50%。  财政部关税司发布的公告称,本次调整旨在完善消费品进出口政策,丰富国内消费者购物选择,对国内消费者需求大的部分日用消费品要开展降低进口关税试点。
多地奢侈品折扣人潮汹涌
  继香奈儿(CHANEL)之后,意大利奢侈品品牌古驰(GUCCI)也开始大降价。事实上,连日来,上海、北京、成都、香港等多地展开了奢侈品打折热潮,引发大量的人潮排队围观。“比之前的香奈儿排队还厉害,淮海路人山人海!”昨日,上海白领小贺告诉记者。  上海、北京、成都等各大城市Gucci门店也从5月21日开始了大部分商品5折促销,21日至26日为VIP预购,5月27日将正式对外。这是Gucci进入内地市场以来,夏季折扣最早和折扣力度最大的一次。参与活动的产品中,不乏今年的春夏款。以GUCCI全皮多用途的一款水桶包为例,原来在内地的价格是11900元人民币,折后价是5950元。广州时尚白领小陈表示,约6000元的价格,都已接近二线品牌的包包了。  Gucci的香港门店也从5月21日开始拉开其史无前例的夏季折扣季,大部分商品直接5折,引发抢购。  香港多个商家也在近期打出了广告,声称包括YSL、华伦天奴等在内的一线品牌都在打折,最低甚至达到3折。香港爱马仕专柜刚在5月24日结束了折扣专场,折扣同样低至5折,这是爱马仕首次以官方名义推出如此低的折扣特卖会。爱马仕首席集团执行官曾对外表示,会在2016年考虑降价的可能性。
能否引导消费回流?
  降低进口关税,有助于改善失衡的消费环境,但能否达到引导消费回流的预期目的尚是疑问。一方面,此次降幅最大的进口商品,多数在国内市场并不占统治地位,消费者的受益程度有限。而对国内消费者有“吸金”作用的化妆品、婴儿食品用品的降幅仍相对较小。另一方面,降低进口关税对于品牌商的终端价格策略能够产生的影响相对有限。处于市场优势地位的品牌商如要继续保持所营销品牌商品的“高冷”形象,即使降低进口关税也可能在终端环节加价,以维护品牌形象。如果促销,其消费终端实施的降价策略比降低进口关税更有吸引力。可以说,在价格制定权上,品牌商的话语权比海关要大得多。  能否撬动进口商品终端零售价?通过关税工具能否最终撬动进口商品终端零售价仍有待观察。一款海外商品长途跋涉走进国内柜台,除了需缴纳关税之外,在其售价中还包括了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不菲的运输费用等。所以,关税降低对进口商品价格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心理层面,实际降价数额并不一定非常明显。此外,厂商还会根据市场供求、形象定位等因素对商品品种及价格进行调整。例如,限量、限价等营销手段被许多国际品牌所惯用,尤其在忠诚度普遍偏低、品牌文化植入初期的内地市场,价格下行有可能面临高端客户流失的风险。恰因此,一些高端化妆品、箱包等品牌在内地的定价会比欧美高出至少三分之一。对于这些商品,关税调整对其售价的影响甚弱。  能否促进国内企业技术创新?中国已经实现了高度的对外开放,这种对外开放的标志,不仅在于支持国内企业加大出口,而且在于支持国外的产品进入中国,让中国的市场与世界高度融通。相比之下,由于一些国内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力度不够等原因,很多消费者更喜欢购买国外的先进产品。但是,国与国之间设置的高额贸易关税在保护了本国企业的同时,也阻挡了消费者享受国际先进消费品的权利。因此,政府不断降低进口关税,体现了国家不断推进对外开放的努力,而民众也能从这种努力中享受到与世界同步的消费红利。
加大国内品牌压力
  据了解,算上此前几年为促进消费和改善民生已经实施低关税的产品,我国已经降低了服装、鞋靴、护肤品、婴儿食品和用品、厨房炊具、餐具、眼镜片等多类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  对此,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分析,这次关税下调将有一些护肤品、服装等日用品行业的上市公司会受到不利影响。如索芙特、上海家化、七匹狼、森马服饰、美邦服饰等。  “关税降低的情况下,进口日用品在价格上将有一定优势。”薛胜文认为,在本次关税调整中,国内面临的国外品牌压力将会加大。  那么,这次的关税下调是否会影响到国际品牌在国内的销售?国际品牌的产品又是否会因此降价呢?  事实上,国内运动品牌在国际大牌耐克和阿迪达斯的夹击中已经受到了一定冲击。此外,也有国内知名服装企业相关负责人抱怨:“国内消费者只认国外品牌产品,而不认质量同样好的国内服装产品。”  面对来自国际知名品牌的压力,国内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呢?薛胜文认为,国内公司的应对方法,一是加强创新,提高技术,在质量上有所进步;二是提高产品营销水平,扩大品牌影响力;三是控制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空间。虽然一些国外产品降低关税后,将会对国内相关企业产生较大冲击,但是这也可以倒逼国内企业进行转型升级。
降关税+调整消费税,商品才能大降价
  虽然关税降了下来,但对于奢侈品商品来说,消费者并未能体会到&大降价&,这个中缘由除了 因为进口商品有生产、国际物流、国内流通等成本外,还有消费税过高。  以护肤品为例,比如报关价是500元,之前它所需缴纳的税是500×(5%+17%)为110元,现在则是500×(2%+17%)为95元,便宜了15元。  据报道称,对于此番降税,国内多家外资日化品牌商尚未能确定是否调整售价,有业内人士称零售价下调并不是由厂家决定,而是零售商最终决定。  事实上,相比于降关税,调整消费税对商品的价格影响更大。目前,我国进口商品税收主要分为关税、增值税(17%)和消费税。以化妆品为例,其关税税率为10%,消费税税率却高达30%,再加上17%的增值税,三者相加高达57%,这在国际上属于中上水平。而在美国,同样的商品按销售价格约5%-7%征收销售税。  为了吸引消费回流,此前国务院会议决定,不久还将结合税制改革,完善服饰、化妆品等大众消费品的消费税政策,统筹调整征税范围、税率和征收环节。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政策的红利,今后进口消费品的价格将会越来越低。
  降低进口商品的关税,毕竟使进口商品成本降了下来,而且传递给进口商政策导向下的“降税-降价”信息。对于敏感的进口商和销售商而言,他们或会依据关税降低的信息,调整销售环节的费用附加和利润构成,从而形成进口商品价格的趋势性下降。即使这种传导效应不彰,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上述商品的关税降幅,消费者可用算术方式看看能占多少“便宜”。  除了让消费者获益的民生福祉方面,此番降低一些日用消费品的关税税率,也有宏观经济层面的考量。当前,我国处于经济下行的“新常态”,内需市场不振,外贸出口乏力。然而,中国消费者的海外消费能力却很强劲,2014年中国出境人数超1亿人次,境外消费超1万亿元人民币。专家认为,若有1/3或1/2的消费回流,就会拉动社会消费增长1到2个百分点。  此外,海外消费力不可能全部拉回到国内市场,但从消费进口的高增速看(去年我国消费品进口增速达14.9%)如果降低进口环节税收,将使相当的海外消费回归内需市场。由此可见,日用消费品降低关税,也是决策层调结构、稳增长的具体举措之一。甚至可以说,日用消费品降低关税,或只是小试牛刀,未来还可能有大的税收减让举措。  须知,进口的日用消费品中,有很多被习惯性地视为奢侈品,如护肤品和化妆品。其实,这些商品已经成为日常使用的平民化消费品。基于“奢侈品”的消费税已经没有意义,但此类进口商品,如化妆品进口关税只有10%,但是消费税却高达30%,此外还有17%的增值税。按照复杂的计算,综合税率超过57%。由此再看关税降低—哪怕是“零关税”,税率还是高达47%强,到了终端消费者,价格还是高得离谱。  真正惠民、拉动内需和“外需转内销”的降税,关税降低象征意义成分更大,实质性的降税是将高企的消费税率降下来,另外,增值税也有降价空间。  (资料来源:京华时报、证券日报、羊城晚报、新快报、中国经济网、九个头条等)
如本网所刊载稿件、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版权人来电、来函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
本网站全部内容版权归中国经营网所有,并经中国经营报社独家授权。
Copyright(C)
China Business Media Corpor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京ICP备号-3 | 公安备案编号:02 |游客 您好,欢迎进入新浪地产网!
进口供暖产品价格会降吗?
提要:人民币对外还在不断升值,WTO关税保护又将到期,当前这一时期对中国供暖行业来说,既是最好的时期,也是最坏的时期。说“好”,是因为国外优质供暖品牌、产品会更多地涌入中国,老百姓有望享受到高品质、更低廉价格的进口供暖产品;说“坏”,是因为一些国外的杂牌产品可能会获得混迹中国市场的更大空间。  来源:中国建设报  人民币对外还在不断升值,WTO关税保护又将到期,当前这一时期对中国供暖行业来说,既是最好的时期,也是最坏的时期。说“好”,是因为国外优质供暖品牌、产品会更多地涌入中国,老百姓有望享受到高品质、更低廉价格的进口供暖产品;说“坏”,是因为一些国外的杂牌产品可能会获得混迹中国的更大空间。同时,民族供暖品牌要承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在此背景下,本刊继续关注WTO关税保护到期问题,并特邀部分进口供暖品牌畅谈进口供暖产品未来的价格走势以及对进口品牌在中国发展的影响。  进口供暖产品会大降价吗?  近段时间,伴随着中国WTO关税保护期的最后时间——2015年7月的临近,部分国内供暖企业开始越来越担心:进口供暖产品的关税会否大幅降低(甚至为零)进而促使进口供暖产品的价格大幅大降?  国内供暖企业担心的现象会发生吗?  博世热力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世热力”)副总经理兼民用暖通系统销售总监蔡思凯认为:目前,进口壁挂炉的关税在壁挂炉总成本中的占比并不是非常高(大概10%左右),因此,关税降低并不会对销售价格造成太大影响。何况目前尚未接到官方调整税率的通知。  意大利斯密集团中国区总经理冯礼则认为,在过去15年内,壁挂炉进口关税一直在降低——由最初的17%一直降到了10%。今年7月份以后关税是否再降、是否会降到零,目前尚不确定。他认为,即便关税降到零,这对进口壁挂炉产品在中国市场售价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冯礼的看法得到了意大利利雅路公司北京代表处总工曹仲东的认同。他说:“目前关税对进口壁挂炉企业来说并不敏感。”  德国绿牌中国区负责人马卓荣、意大利爱瑞卡壁挂炉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王世飞和上述嘉宾持相同观点。他们认为影响进口暖通产品价格的核心因素依次是增值税、关税和汇率,而WTO是针对关税的,它不会影响增值税及其税率。他们认为,其实未来大家更应该关注汇率波动对进口供暖产品价格的影响。  关税保护到期对进口品牌影响并不大  目前业内许多人都在猜测关税保护到期后对进口供暖品牌会有多大影响,事实上,多数受访者都表示“影响并不大”。业内一位资深人士提出,当前在中国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外供暖品牌,早在多年前就开启了本土化战略,因此,未来关税即便做出调整,对它们的影响也可以“忽略不计”。蔡思凯指出,博世热力一直注重产品的技术升级,每年会推出一两个系列的新产品,不断扩大功率范围,并在新品推广方面让中国市场和欧洲同步。而另一大进口锅炉巨头——德国威能,经过多年耕耘,早已把中国建成亚太地区的生产和营销中心,成为威能全球生产和研发网络的重心。冯礼也认为,现有关税税率对进口品牌在中国的发展影响不大。他说:“不管关税是否会降低,未来会有更多进口品牌把工厂直接设在中国。”  王世飞则认为关税到期对进口供暖品牌来说机遇大于挑战。他说:“机遇就是因价格下降会进一步扩大国外供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强其品牌优势。挑战则是要继续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要进一步创新、进一步完善适合暖通行业特性的‘互联网 暖通’模式。”  法国富立凯(以下简称“富立凯”)中国区首席代表王立分析认为,进口品牌的竞争对象并不是国产品牌,进口品牌更多时候是在跟它处于同一水平的其他进口品牌比较。那么,税率的降低并不会增加进口品牌的横向优势,进口品牌之间的竞争状况并不会改变。当然,相对于国产品牌,进口品牌的数量可能有明显的增加,但“对于富立凯这样的锅炉,我觉得没有任何的影响。相反,对于一些低端的进口品牌,由于其价格与国产的产品比较接近,甚至有的比国产产品还便宜,关税税率降低对他们来说是有好处的。这种品牌届时可能会给国内品牌带来压力”。  是否会影响进口品牌的本土化战略?  近年来,多数进口品牌都在倡导本土化战略——把工厂设在中国以更贴近市场需求,同时降低运营成本。那么,关税保护到期后,进口产品的成本可能降低,是否会影响进口品牌倡导多年的本土化战略呢?  对此,蔡思凯告诉本报记者:“本地化一直是博世热力的发展方向。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交货期、提供更多的本地工作机会,一直是博世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我们不会轻易改变。”  威能中国区市场经理吴静则表示,无论进口产品还是本土化生产的产品,只是企业的产品定位策略。她说:“一个供暖企业旗下的各种产品,是针对不同人群而推出的。如威能,它在国内销售的产品分德国原装进口和国产两种,它们针对的是不同层次的消费人群。不过,威能始终把本土化看做是‘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方式之一。本土化可以让威能零距离服务中国用户,这和原装进口的行为并不冲突。”&延伸阅读
供暖相关的智库下载
供暖相关的社区论坛
我要说两句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日用品关税明年再降或引发进口品降价潮(图)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买买买&,过去一年中国游客的消费热情,让不少国外商家都开始给部分员工突击培训汉语。  为丰富国内消费者购物选择,适应国内消费升级需求,中国财政部今日发布公告称,2016年将适度扩大日用消费品降税范围,以暂定税率方式降低进口关税税率相对较高、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进口需求弹性较大的箱包、服装、围巾、毯子、真空保温杯、太阳镜等商品的进口关税。  业内人士认为,拓展日用品降关税范围,或许会影响部分进口相关产品的价格变化,并且可能进一步引导中国消费回流,促进内需发展。但后者也需要拓宽传统贸易渠道,同时使&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提高产品对国内外消费者的吸引力。  缩小价差 引导消费回流  &扩大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的降税范围,降低进口关税税率相对较高、进口需求弹性较大的相关产品,与中国希望进一步引导消费回流相关&,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刘小兵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即将过去的2015年,&中国游客&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出境游人数和购买力已连续3年居世界第一。  以澳大利亚为例,当地媒体称,过去一年中,中国游客在澳大利亚的消费总额达到了77亿澳元(约合359亿元人民币),增长速度是所有访澳外国游客支出增速的三倍还多,在截至今年9月的12个月中,中国游客的支出同比增长了43%。  财富品质研究院的《2015年中国奢侈品报告》预计,中国人今年将会花1170亿美元购买奢侈品,同比增长9%,继续成为今年奢侈品行业最大手笔的消费者,买走全球46%的奢侈品。其中78%的奢侈品消费发生海外,消费额达910亿美元,同比增长12%。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此前曾发布报告称,导致中高端消费&外热内冷&的原因是价差。中国较高的税率是产生价差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进口关税税率为6.4%-25%之间,高端消费品还要征收30%的消费税。  为引导消费回流,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的消费刺激政策,包括扩大进口促进跨境贸易,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等。财富品质研究院周婷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国内外主要品类的奢侈品价差较2011年首次价格调研结果价差幅度50%-60%之间,已经明显缩小至价差幅度在20-30%之间。&  在政府的政策刺激下,中国消费者2015 年在本土消费额有所回升,预计达到258亿美元,同比上升3%,但主要销售额增长点并不在传统商场门店,传统奢侈品零售业继续遭受重创,奥特莱斯和网购成为最大增长点。  与2014年相比,奢侈品牌业主动采取多种策略(包括打折、降价、促销等),以缩小中国市场与其他市场的价格差,以解决中国市场严重&倒挂&现象(中国门店沦为广告牌与展示橱窗,主要销售发生在国外)。  不过,上述调研仍显示,中国消费者仍认为税赋过高是导致国内外价差的最主要原因(38%),但是众多受访者表示经销商渠道过于复杂(24%)和品牌故意提高中国售价(19%)也是价差重要原因。  &消费红包& 或引起新一轮进口品降价潮  财政部公告称,此次降税是根据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为完善消费品进出口政策,丰富国内消费者购物选择,对国内消费者需求大的部分日用消费品开展的降低进口关税试点。  今年6月1日起,财政部已经公告以暂定税率方式降低护肤品、西装、短统靴、纸尿裤等产品的进口关税,其中毛皮衣服从23%降到10%,纺织材料制鞋面的运动鞋靴从24%降到12%,护肤品从5%降到2%,纸尿裤从7.5%降到2%,平均降幅超过50%。  此后,包括雅诗兰黛、欧莱雅、资生堂、爱茉莉等在内的外资化妆品公司都表示响应中国降低进口关税的政策,并陆续调整了相关进口产品在华销售的价格。  比如,雅诗兰黛明星产品包括小棕瓶家族降价幅度最高达14%;倩碧广受喜爱的高效护肤三部曲降价幅度达13%;悦木之源畅销明星产品韦博士灵芝焕能精华素50ml降价200元,降幅达23%。  对于明年税率相对较高、进口需求弹性较大日用品关税降税范围扩大,刘小兵认为,&或会引起新一轮相关进口产品价格的下降,并且根据不同的竞争关系情况,可能还会将价格下降传导到相关国内产品。&  至于是否会对消费回流起到作用、起到多大的作用,刘小兵认为,这还是要看具体的降税幅度。此外,商家考虑到利润、市场供求、平台促销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进口关税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本报记者今日询问多家以箱包、服装、围巾等为主营产品的外资奢侈品公司是否有降价计划,均回复&暂未收到通知&。  与今年6月份的降税相似,由于本轮降税也只针对进口商品从贸易渠道入境时所征关税,与从邮递渠道或者个人随身携带入境时所征行邮税没有关系,因此海淘商品的价格并不会受影响。  当然,刘小兵认为,引导消费回流,除了降关税,也需要拓宽传统贸易渠道,让更多国外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使&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并往向世界经济产业链的中高端移动,提高产品对国内外消费者的吸引力。  作者:刘琼来源一财网)
(责任编辑:Newshoo)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进口关税降低,对国内跨境电商是否有影响?
&&&&来源:&&&&
&&&&&&字号
自6月1日起,我国将降低部分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这一政策是否利好跨境电商行业成为焦点?
【人民眼光5月28日综合报道】从下个月起,我国将降低部分服装、鞋靴、护肤品、纸尿裤等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平均降幅超过50%,被认为是历次进口关税下降幅度和覆盖范围最大的一次。通过这次降税,在国内购买进口日用品,终端价格可以降低一成。
其中,纸尿裤的进口关税由之前7.5%降低到2%,降幅达73%。不过,考拉海购这位负责人表示,由于一般性贸易进口的纸尿片需要负担17%的增值税,所以在国内销售的价格比跨境电商平台仍会高出20%左右。在他看来,进口关税降低将会进一步激化跨境电商价格战,目前国内主流跨境电商平台的价格已经触底,很多爆款商品的售价甚至已经低于国外终端零售价。“随着进口关税降低,通过税差获利时代的结束,一些资金实力或供应链建设上存在缺陷的跨境电商平台会遭受非常严峻的挑战。”
跨境电商从业者:影响甚微 
由于化妆品、纸尿裤等品类是跨境电商争夺的重点,外界均认为会对从事跨境电商的公司产生影响,已经在上市公司的聚美则直接表现在股价暴跌上。
但实际上的影响有多大?跨境电商金箍棒海外购创始人陶伟以化妆品举例:关税是从5%降到2%,但流通中是2%关税+17%增值税+30%消费税,这降低的3%关税对于传统进口渠道进来的化妆品来说,价格影响微乎其微。
中信证券分析师周羽则更近一步指出,中国进口的护肤品化妆品大部分来自最惠国,也就是说基于到岸价的6.5%关税。到岸价100元的话,只有6.5关税,降50%―60%也就降3-4元,但加上其他税费这瓶化妆品的零售价能够达到300元,3-4元对于300元的零售价而言只有1%的差别。
洋码头创始人曾碧波同样列举了上述化妆品的差价案例,他同时指出,此次降低关税的护肤品,并不是所有的化妆品,彩妆本身税率就比护肤品高,这次也并不在调整范围之内,而母婴类的产品因关税调整带来的成本变动更小。
这些都意味着,即使降低关税,但通过传统进口的化妆品、纸尿裤等产品零售价依然会保持高价格,通过跨境电商进来的此类商品将依然保持价格优势,因此对于这些跨境电商业务的公司影响很小。
跨境电商的采购渠道一般为海外直采模式,以聚美优品为例,他采用的品牌直采方式能大幅提高供应链效率,相比于水货灰色渠道,节省至少4层第三方中间商,价格竞争力实际上是来自海外品牌直采,而不是来自于税率优势。
“所以,该跨境的还是跨境,该海淘的还是海淘。”曾碧波说。
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过去一年跨境电商领域获得巨额资金,比如蜜芽宝贝完成C轮6000万美元融资,蜜淘完成B轮3000万美元,洋码头完成B轮1亿美元融资。巨头们的力度也不容小觑,比如京东、网易、聚美都宣布进军跨境电商业务,投入巨资直接在海外建仓库,希望争夺这部分市场。
跨境电商究竟能提升多大业绩?可以参考聚美最新一季度的财报数据:净营收同比增61.8%达到2.5亿美元,超出28%的预期;净利润同比增长49.5%达到1570万美元,超出彭博分析师平均预期数36%。新用户增量和用户活跃度达到历史最高。聚美在由垂直美妆电商到跨境电商的转型完成之后,业绩增长处于历史增速最快的时期。
广发证券分析师洪涛指出,关税降低对跨境电商几乎没有影响,终端价格的变化很小。关税只占跨境电商零售渠道成本的很小一部分,对渠道的影响非常有限。从成本结构的分析来看跨境这一块市场的优势始终存在。
有行业分析师认为,随着“互联网+”计划的开展,跨境电商市场会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降低关税实际上显示了国家有意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助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态度。
(综合整理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艾瑞网报道)
(责编:李彤、王嘉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饥荒夜晚精神就会下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