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 ssd固态硬盘盘有好价吗

请输入要查找的产品名称
当前位置:
固态硬盘SSD报价
固态硬盘SSD报价
硬盘容量:
使用平台:
闪存类型:
已选条件:
您暂无选择筛选条件
共953款产品
您暂无选择筛选条件
共953款产品
容量:240G;闪存类型:MLC;主控芯片:Controller developed by Toshiba;连续读取最大速度:554MB/Sec;连续写入最大速度:512MB/Sec;硬盘尺寸:2.5英寸硬盘;接口类型:SATA III;外观尺寸:100.0×69.85×7.0mm;
暂无经销商报价
容量:128G;闪存类型:TLC;连续读取最大速度:500MB/Sec;连续写入最大速度:347MB/Sec;接口类型:SATA III,SATA II,SATA III 6 Gb/s、SATA II 3 Gb/s;环境功耗:闲置:0.055W, 读取:2.25W, 写入:2.51W;工作温度:0-70℃;
暂无经销商报价
容量:240G;闪存类型:TLC;颗粒:Toshiba 15nm TLC;连续读取最大速度:1200MB/Sec;连续写入最大速度:800MB/Sec;硬盘尺寸:板卡式固态硬盘;接口类型:M.2 2280,M.2(PCIe 3.0 x2通道);外观尺寸:80.00×25.00×16.50mm(加散热器);工作温度:0-70℃;
暂无经销商报价
容量:512G;闪存类型:3D TLC;连续读取最大速度:550MB/Sec;连续写入最大速度:500MB/Sec;硬盘尺寸:2.5英寸硬盘;接口类型:SATA III,SATA II,SATA III 6 Gb/s、SATA II 3 Gb/s;环境功耗:闲置:0.055W, 读取:2.21W, 写入:2.95W;外观尺寸:69.9×100.1×7.0mm;工作温度:0-70℃;
暂无经销商报价
容量:60G;主控芯片:SMI;连续读取最大速度:460MB/Sec;连续写入最大速度:80MB/Sec;硬盘尺寸:2.5英寸硬盘;接口类型:SATA III;外观尺寸:100×69.9×7mm;
暂无经销商报价
金士顿A400 SATA 120G的SSD固态硬盘,足够用的容量给您极速、超大的体验
容量:512G;闪存类型:TLC;主控芯片:Silicon Motion SM2259;连续读取最大速度:550MB/Sec;连续写入最大速度:500MB/Sec;硬盘尺寸:2.5英寸硬盘;
暂无经销商报价
影驰ONE 120GB是影驰首款采用东芝BiCS3 64层3D堆叠NAND闪存的第三方固态硬盘;主控是群联最新一代双通道设计的PS3111-S11,持续读写最高可达540MB/s,平均故障间隔时间200万小时,PCMark 8得分4860
暂无经销商报价
容量:120G;闪存类型:三星32 层3D V-NAND;主控芯片:三星 MGX 控制器;连续读取最大速度:540MB/Sec;连续写入最大速度:522MB/Sec;硬盘尺寸:2.5英寸硬盘;接口类型:SATA III;外观尺寸:100×69.85×6.8mm;
容量:250G;闪存类型:MLC;连续读取最大速度:3200MB/Sec;连续写入最大速度:1900MB/Sec;硬盘尺寸:板卡式固态硬盘;接口类型:M.2;
金士顿 SUV400S37/120G是电脑存储空间扩展的不二选择,金斯顿SSD固态硬盘,感受不一样的硬盘
容量:128G;闪存类型:3D TLC;连续读取最大速度:500MB/Sec;连续写入最大速度:347MB/Sec;硬盘尺寸:2.5英寸硬盘;接口类型:SATA III,SATA II,SATA III 6 Gb/s、SATA II 3 Gb/s;环境功耗:闲置:0.055W, 读取:2.25W, 写入:2.51W;外观尺寸:69.9×100.1×7.0mm;工作温度:0-70℃;
暂无经销商报价
三星960 PRO M.2 SSD 1T固态硬盘提供高达3.6G/s读取和2.1GB/s写入,搭载新主控和3D V-NAND闪存颗粒,支持NVMe协议
容量:512G;闪存类型:3D MLC;连续读取最大速度:564MB/Sec;连续写入最大速度:525MB/Sec;接口类型:SATA III,SATA II,SATA III 6 Gb/s、SATA II 3 Gb/s;环境功耗:待机:1.27W, 读取:1.93W, 写入:3.44W;外观尺寸:29.85×50.80×4.85mm;工作温度:0-70℃;存储温度:-40-85℃;
暂无经销商报价
容量:256G;闪存类型:MLC;主控芯片:Silicon Motion SM2260;连续读取最大速度:2400MB/Sec;连续写入最大速度:1000MB/Sec;硬盘尺寸:板卡式固态硬盘;接口类型:M.2,PCIE x4,2280;
容量:120G;主控芯片:Silicon Motion;连续读取最大速度:550MB/Sec;连续写入最大速度:370MB/Sec;硬盘尺寸:2.5英寸硬盘;接口类型:SATA III;外观尺寸:100×69.8×6.9mm;工作温度:0-70℃;
暂无经销商报价
容量:128G;连续读取最大速度:770MB/Sec;连续写入最大速度:450MB/Sec;硬盘尺寸:板卡式固态硬盘;接口类型:M.2;外观尺寸:22×80×3.58mm;工作温度:0-70℃;
容量:128G;闪存类型:MLC;主控芯片:Silicon Motion SM2260;连续读取最大速度:2400MB/Sec;连续写入最大速度:1000MB/Sec;硬盘尺寸:板卡式固态硬盘;接口类型:M.2,PCIE x4,2280;
三星960 PRO M.2 SSD 512G SSD提供高达3.6G/s读取和2.1GB/s写入,搭载新主控和3D V-NAND闪存颗粒,打破容量和性能界限,推动NVMe时代大众化
容量:240G;闪存类型:TLC;主控芯片:Marvell 88SS1074;连续读取最大速度:550MB/Sec;连续写入最大速度:490MB/Sec;硬盘尺寸:2.5英寸硬盘;接口类型:SATA III;环境功耗:0.672W(闲置)/0.693W(平均)/0.59W(最大)读取/2.515W(最大)写入;外观尺寸:100×69.9×7mm;工作温度:0°C-70°C;存储温度:-40°C-85°C;
容量:90G;连续读取最大速度:430MB/Sec;连续写入最大速度:300MB/Sec;硬盘尺寸:2.5英寸硬盘;接口类型:SATA III;外观尺寸:100×69.9×7mm;
暂无经销商报价
容量:1TB;闪存类型:3D MLC;连续读取最大速度:560MB/Sec;连续写入最大速度:520MB/Sec;硬盘尺寸:2.5英寸硬盘;接口类型:SATA III,SATA II,SATA I,SATA III 6Gb/s、SATA II 3Gb/s、SATA I 1.5Gb/s;环境功耗:闲置:0.15W, 读取:1.70W, 写入:5.04W;外观尺寸:69.9×100.2×7.0mm;工作温度:0-70℃;
暂无经销商报价
容量:120G;闪存类型:TLC;主控芯片:慧荣SMI SM2256S;连续读取最大速度:540MB/Sec;连续写入最大速度:405MB/Sec;硬盘尺寸:板卡式固态硬盘;接口类型:M.2,M.2 2280;
暂无经销商报价
容量:500G;连续读取最大速度:560MB/Sec;连续写入最大速度:530MB/Sec;硬盘尺寸:2.5英寸硬盘;接口类型:SATA III;
暂无经销商报价
共 39 页,到第
固态硬盘SSD新品
固态硬盘SSD品牌报价大全
固态硬盘SSD最新评测
其实当SSD的价格不断下降,容量不断的提高,对机械硬盘销量的冲击肯定是越来越大的,而当西部数据与Sandisk(闪迪)走在一起的时候,对于未来的西数来说,推出自家的SSD固态硬盘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西数也没有让消费者失望,在十月份的时候,西数就推出了WD品牌的WD Blue和WD Green系列固态硬盘产品,而今天我们评测的产品就是WD Blue 1TB SSD,表现如何?下面我们PConline一一为你道来。
几年前,一提起SSD,大家心中浮现的还都是“土豪玩物”的形象。再早些时候,不少人大概还不知道什么是SSD吧?如今,我们口中的“SSD”已经成为了电脑中必不可少的硬件。装机配电脑,升级旧硬件,若不考虑一下SSD,键盘党们都要来说道说道。
移动存储产品不论作为学生哥还是文员办公商务人士来说,都是随身必不可少的数据迁移产品设备。伴随着2015年即将过去,回首今年的移动存储产品有着非常精彩的呈现:它们各个都身怀绝技,在优秀的外观,轻巧便携以及高效的性能的优点上,都赢得了市场上一致好评。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评选出来的五款优秀移动储存产品都有哪些。
2015年9月下旬,三星在韩国首尔举办了“全球存储峰会”。从2012年开始,每次峰会上都将发布三星旗下最新的SSD产品,这其中就包括大家熟悉的830系列、840系列/840PRO系列、840EVO系列以及850EVO/850PRO系列。三星SSD按着一年一更新的节奏在SSD市场攻城掠地。当大家料想今年的存储峰会,三星将会发布860系列时,主角却成了--950PRO系列,它不是一款SATA接口SSD,而是采用了PCI-E 3.0 x4系统总线,接口为M.2(支持NVMe规范)的SSD,它也是我们今天评测的主角。
TLC闪存技术的成熟是降低SSD生产成本最主要的手段。TLC SSD不仅很轻易提升容量,而且使得大容量SSD的价格越来越便宜。威刚就针对主流消费市场推出一款TLC闪存的SSD--SP550,480G的价格破千元,非常实惠,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它的具体性能表现。
今年,英睿达SSD一共发布了两款重磅新品,分别是MX200以及BX100系列,前者定位中高端市场,后者定位入门级市场。俗话说,得屌丝者得天下。入门级SSD恰是近年来出货量最大,关注度最高的领域。现在消费者购买SSD还是非常在意价格的。英睿达BX100的推出,正是瞄准了入门级用户,并以英睿达SSD一贯优秀的品质,较低的价格让更多的大众用户享受SSD带来的极速体验。现在,英睿达BX100 系列512G版本送测PConline 评测室,一起来看看它的实际性能表现。
随着TLC技术不断成熟,东芝也开始布局TLC闪存颗粒市场,像影驰战将240G、OCZ Trion 100系列SSD均选用东芝最新推出TLC闪存颗粒。近期,东芝在消费端市场也拿出首款TLC SSD--Q300系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东芝TLC SSD有怎么样的表现?
众观整个市场,目前M.2 SSD的价格普遍偏贵,缺少一些针对大众用户M.2 SSD。建兴(LITEON)推出一款睿速M6G M.2接口SSD,Marvell主控+东芝原厂MLC闪存,主打性价比,它的性能表现如何呢?一起来看看。
浦科特SSD向来口碑不错,在售的M6S、M6Pro分别主打中端及高端市场,在低端市场,浦科特还是缺少相应的产品。我们知道,SSD的价格一直是阻碍其普及的关键原因,低端SSD无疑是目前最火也是出货量最多的,正是这种背景下,浦科特M6V诞生了。以128G 369元/ 256G 639元/ 512G 1599元的亲民售价打入市场。到底有怎么的性能表现,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影驰携新一代铁甲战将来袭,联群四核主控方案搭配东芝原厂A19 TLC闪存颗粒,以240G仅399元超亲民价格切入入门级市场,平均每G价格低至1.7元,如何超值价格之下,让人对它的具体表现充满着或疑惑或期待,带你好奇的心情,一起来看接下来的评测吧,相信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的。
近年,金士顿 SSD市场动作频频,针对HyperX产品线推出了不少新品。继HyperX FURY 240GB之后,金士顿发布了比Fury更高端的Savage。相比Fury,金士顿 HyperX Savage采用更加出色的主控,为它的性能提升打下了基础。那么,这款崭新的中端产品会引起怎样的波澜呢?下面一起关注它的评测。
Computex 2015上亮相的OCZ首款TLC闪存的SSD Trion 100正式推出市场,这也首款搭载东芝TLC闪存颗粒的SSD。此次要评测的正是Trion 100最大容量960GB。OCZ的首款TLC闪存的SSD有怎样的性能表现?一起来看看。
您看过的产品
热门城市:
甘肃省兰州
H湖南省长沙
湖北省武汉
海南省海口
河南省郑州
河北省石家庄保定邯郸邢台唐山
黑龙江哈尔滨大庆
J江西省南昌赣州
江苏省南京苏州无锡
吉林省长春
L辽宁省沈阳大连
N内蒙古呼和浩特
S上海市上海
四川省成都
陕西省西安
山东省 济南青岛烟台
山西省太原
T天津市天津
X新疆乌鲁木齐
Y云南省昆明
Z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
加载中,请稍候...
热门固态硬盘SSD点评
最满意:给老的手提电脑(2009年购买)更换了@金士顿A400&120G,原来开机需要59秒,更换后相同系统只需要20秒,打开文档速度快!一点即有,确实好用,值得推荐,使用寿命就得看质量如何了!不论是XP还是WIN7手提电脑不支持开启AHCI模式,一开机就无法进入系统,不知道是否为电脑太老的原因。
最不满意:价格一直在涨,价格能低点就好啦!
其它描述:使用中非常不错,非常流畅,看电影很好,哎,比以前比起来good&good!
固态硬盘SSD行情
三星850 EVO 500GB(MZ-7LN500B/CN)采用了三星3核MEX控制器,能够针对低容量版本进行随机读写性能的优化,且功耗表现更出色,并支持队列TRIM指令,支持AES-256位加密。而在闪存方面,三星850EVO采用自主研发的32层3D V-NAND技术,提供两倍于传统20nm平面NAND闪存的密度和写入速度。垂直堆叠更多个细胞层,从而提高密度,降低碳足迹,提供更出色的效能表现以及更好的稳定性、可靠性。现有商家报价1199元,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了。
Crucial英睿达MX300 750G SATA采用了Marvell主控搭配美光最先进的16nm MLC闪存,熟悉的SATA3.0接口,它的理论传输速度为6GB/s,并向下兼容SATA2.0接口。现有商家报价1599元,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了。
金士顿SUV400S37/240G采用银色铝合金的金属外壳设计,表面经过喷砂处理,加上金士顿的品牌LOGO,富有质感。方正的造型,配合银色的整体配色,给人以专业稳重的感觉,颜值颇高。现有商家报价包邮只需530元,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了。
三星960 EVO M.2 SSD 250G采用北极星主控,是V-NAND闪存。支持NVMe规范,走PCIe Gen.3 x4通道。官方标称连续读取性能3200 MB/s,写入1900 MB/s,4K随机读取(QD32)380k IOPS,写入(QD32)360k IOPS。现有商家报价988元,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了。
威刚SU800 256G固态硬盘采用慧荣主控芯片,支持3D NAND技术,拥有更高读写速度,最大持续读写速率分别可以达到560MB/s和520MB/s。将性能与稳定性提高到更高水平。现有商家报价529元,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了。SSD固态硬盘选购技巧 | SSD固态硬盘哪个牌子好_什么值得买
鉴“芯”识SSD:讲解品牌固态硬盘主流价位选购技巧
前言:其实闪存技术(Flash Memory)在PC行业由来已久,但是进入PC家用市场则是最近这几年。可以说在闪存技术上奠定基础的是intel,可惜后来改变了战略以CPU为重心的主导地位,导致在闪存技术和研发上开始落后于三星。在1984年,东芝公司的发明人舛冈富士雄首先提出了快速闪存存储器(此处简称闪存)的概念。Intel是世界上第一个生产闪存并将其投放市场的公司(早期intel是以闪存起家的)。在闪存技术上发扬光大的是韩系的两大厂商:三星(Samsung)和海力士(Hynix)。其实严格来说东芝是闪存的鼻祖,但是是由intel打开了闪存的市场;其后被韩系两大巨头之一的三星在闪存技术(工艺制程和芯片研发)上突破甚至达到接近主导闪存市场的格局。在DRAM市场上也是韩系占据主导地位,紧随其后的品牌有:镁光(Micron)、南亚(Nanya)、华邦(Winbond)。intel闪存颗粒现在主要由镁光(Micron)提供,少部分为intel自产自销,早期的均为intel自家旗下的闪存技术(闪存颗粒和芯片主控)提供。东芝主要是自家旗下产品使用和出售合作伙伴厂商使用。就SSD市场来说闪存颗粒提供的主要厂商为以下六家瓜分(指可以自己生产闪存的厂家):三星(Samsung)、东芝(Toshiba)、镁光(Micron)、(intel)、海力士(Hynix)、闪迪(SanDisk)其中Intel与镁光有合资工厂,东芝与闪迪也有合资工厂,三星与海力士则是拥有独立的工厂。基本上自家的闪存都是原厂原封。闪存颗粒有三种成品:原厂封装(有6家闪存的原厂Logo,有详细的型号规格标注)、白片(指原厂封装有瑕疵筛选后的颗粒,通常是流出品质不合格的颗粒,只有品牌厂商的Logo标注)、黑片(就是原厂封装淘汰的废品颗粒,闪存上不带任何注明)闪存颗粒有三种颗粒的分类:SLC、MLC、TLC(eSLC、eMLC、eTLC是针对企业级特殊筛选过后的芯片必须搭配企业级主控和算法才能发挥出其性能)闪存颗粒有两种形态:同步闪存和异步闪存(可以简单理解为同步闪存颗粒比异步闪存颗粒工作速度更快,同样的同步闪存颗粒价格比异步闪存颗粒更贵一些)SSD()的构成主要是:NAND(闪存颗粒),SoC(主控芯片),PCB(印制电路板),数据接口和通道数量,缓存,外壳(塑料或是金属)组成,其中闪存颗粒占据了整个固态硬盘内部将近70%左右的空间(占据近80%的物料成本)SSD闪存颗粒生产工艺(制程):1x nm(目前新的工艺是15 nm),现在业界主要从2D Planar NAND过渡到3D V-NAND方向(即从平面堆叠更多个数发展到立体堆叠更多层数)SSD有两种闪存工作模式:Toggle DDR Mode和ONFI其中以英特尔、美光、海力士为首的NAND厂商所主打制定的闪存接口标准为“ONFI”,而以三星和东芝阵营为首的NAND厂商当前所主打的则是“Toggle DDR”SSD的接口规范主要有:SATA(2.0 3Gbps、3.0 6Gbps),mSATA(2.0 3Gbps、3.0 6Gbps),M.2(SATA通道:2.0 3Gbps、3.0 6Gbps和PCI-E通道:PCI-E&2.0/3.0,支持NVMe标准,最高32Gbps),SATA&Express、PCI-E(高端消费级市场和企业级市场为主,有着超高的数据吞吐容量的数据接口,最高支持PCI-E 3.0 X16)及U.2(SFF-8639,四通道版本的SATA-Express接口,最高32Gbps)SoC主控芯片品牌:Seagate&LSI(SandForce被LSI收购,又被Avago安华高收购并将LSI出售给Seagate希捷),Marvell(美满),Indilinx Barefoot(OCZ收购了Indilinx,随后OCZ又被东芝收购),Phison(群联),三星MEX,Intel(英特尔),Silicon Motion(慧荣),JMicron(智微),SK hynix&LAMD(SK hynix收购了主控厂商LAMD),TOSHIBA(东芝),SANDISK(闪迪被Western Digital收购)早期SSD未普及阶段:应该说在还没SSD流行的年代,早期在家用PC市场的提速有三种方式:1.利用RAMDisk软件容量:理论上是按实际RAM可用空间划分,最常用的是容量为4G、8GB、16GB。(国内应该是用魔方内存盘或者超级兔子RAM)划分RAM可用空间来给系统提速。这种方法是利用大容量的RAM(运行内存)来实现虚拟的磁盘分区,在大容量的内存条还是白菜价的时代应该说这是提升利用内存可用空间又可以加速的一个好办法。优点就是爆表的读取速度和写入速度(至今SSD在SATA接口下的读写速度仍被完败,PCI-E又是后话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内存里面虚拟的磁盘分区在关机会导致内存断电后数据就全没了。所以这个只是适合临时替代SSD早期的一个软件过渡方案。2.Intel Turbo Memory(intel内部代号Robson,国内市场称之谓英特尔迅盘)早期的迅盘容量只有:512MB/1GB/2GB/4GB,后期已有容量:8GB/16GB。利用迅盘上的存储芯片提供的容量来为整个PC软硬件平台加速,效果上是比RAMDisk的要更明显。早期的迅盘搭载的存储芯片均为SLC,后期大容量都改为MLC。摘录自网络上对该产品的技术原理讲解:迅盘采用了闪存模块+主控芯片的组成方式,其中主控制芯片针对数据的读写进行相应的控制,类似北桥芯片组中的内存控制器,闪存模块则用来存放数据。迅盘是一块PCI-E接口的扩展卡,在系统的支持下,可提供ReadyBoost和ReadyDrive功能,这些功能将直接对系统在启动、休眠、安装程序、拷贝文件、载入游戏等有关磁盘操作的任务上进行大幅度的性能提升。官方资料表明,迅盘可以使软件启动和运行速度提高1倍,开机速度加快20%,同时减少硬盘转数以节省功耗。& & & & & & & & & & & & & & & & & & & & (迅盘一代、二代)可以理解为在早期SSD还未能打开市场格局的情况下破冰的一种技术尝试。因为可以发现这基本上就是SSD的雏形,只是在09年以前这还属于家用PC市场相对高端的产品和技术储备。& & & & & & & & & & & & & & & & & & & &(MASATA SSD)现在可以理解为是早期PC家用市场对闪存芯片存储技术一次尝试,为后续MASATA SSD产品提供了市场技术检验和树立了半导体芯片存储行业的技术标准并将芯片存储的技术规范明确化。3.RAMBOX(内存盒子)类似于PCI或者PICE的卡板,有多个RAM(内存)插槽,尾部有一个电容保障断电后数据可以维持一段时间。这个可以说是最不实用的一种技术,第一早期的内存偏贵而且容量偏小,数据传输也没有往后的DDR2、DDR3、DDR4那么高宽带,只能说是一种技术尝试。总结:正是由于闪存技术的诞生才能开启一个新的市场,也直接把闪存技术拉下高高的神坛;变得更加深入消费级家用PC市场。中期SSD接替机械硬盘的阶段:大量入门级别的固态硬盘进入市场(32GB、60-64GB、120-128GB)对有着近4年购买SSD的经验人来说,这个阶段的固态硬盘只能说是体验而已。追求大容量已经不再适合这个阶段的机械硬盘反而开始追求对性能有所提升的SSD。在当时普遍在这个阶段的SSD都存在一些弊端,诸如没有缓存、没有开启TRIM功能、没有专属配套的套软(Software)、数据接口规范老旧(SATA2.0 3Gbps)、固件(Firmware)无法更新或者是更新复杂操作难度高。当时原价是419元,12年中特价购入花费379元这是在12年初帮朋友在京东购入的金士顿SV100S2 64G SATA2,采用JMicron JMF616主控芯片搭配东芝闪存MLC颗粒,有64M独立缓存。读取有243.11MB/s,写入有127.29MB/s,应该说这算得上在当时性价比很高的固态硬盘了在12年8月,帮同事在易迅购入了一款120G的威刚SSD,当时售价为599元,采用Sandforce-2281主控芯片搭配较为廉价的异步闪存MLC颗粒,没有独立缓存。性能处于Sandforce-2281主控里中低档次的固态硬盘。在这个阶段2012年开始苹果开始率先抛弃机械硬盘,在旗下的Mac、Mac mini、MacBook Air/Pro等产品线中大量运用SSD;导致在这个SSD闪存市场开始迅速量产化。此后苹果主导了闪存SSD的发展方向,也带来了Retina超高清屏幕MacBook Pro销售狂潮。SSD需求被引爆了,这样就给了初代的SSD玩家们纷纷尝鲜体验到入门级别固态硬盘魅力的机会。总结:应该说这个时期的SSD产品质量还是比较有保障的,尽管容量偏小。基本上采用原厂封装的闪存颗粒都没有出现过太大的问题。后期SSD降价后普及的阶段:(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大容量的主流固态硬盘进入市场(240-256GB、480G-512GB、960GB-1TB)在步入15年后,大容量的固态硬盘开始降价后迅速占据市场。这导致了之前很多做闪存的品牌们纷纷涌入固态硬盘这个市场。随后这个SSD行业发起了多场并购、收购的垂直整合,导致整个行业在进一步发展;新的闪存技术和工艺研发都悉数登场。小编注:欢迎大家多写原创,多赚金币哦,金币可以用来换取优惠券、礼品,还可以参加众测哦~前言:一直在张大妈这继续领取福利,这不又领到100元京东卡。琢磨再去败家点什么的时候,我表弟要出国读研去了,丢了一台半残的笔记本留给我用,于是就有了这篇败家开箱和体验分享的开始。由于这台笔记本我表弟留给我的时候缺电| 赞66 评论56 收藏165影驰的SSD这是在13年到14年推广时候参加中关村在线活动拿的,至今一直下载当机械硬盘使用(可见使用寿命不必担心)在14年中给朋友买了的光威Gloway(深圳本土的一家IT企业)的SSD,240G SSD只用了526元,Sandforce-2281主控芯片搭配同步闪存MLC颗粒,没有独立缓存。性能处于Sandforce-2281主控里中端档次的固态硬盘。14年10月领导要换大容量的固态硬盘被别人推荐指定选了英睿达MX100,花费1599元购入,采用Marvell&88SS9189主控芯片搭配16nm制程工艺ONFI3.0 MLC闪存颗粒,搭载了单颗容量512MB的美光DDR3高速缓存。最坑的是这块SSD经常无脑掉盘,资料丢失了好几次(每次花费将近万元来恢复数据)总结:事实证明不要相信任何品牌的高端产品是万无一失的,也不要痴迷于某款主控芯片而去选择品牌。选择一款SSD要综合各方面的参数去考虑,最好是能够看一看有没有朋友购买过或者是上网看看是否存在缺陷避开雷区。---------------------------------------------------------------------------------------------------SSD选购主控介绍:拆机图均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后续产品是否有变更仅为参考中高端第三方SSD芯片方案:Seagate&LSI、Marvell中低端第三方SSD芯片方案:Silicon Motion、JMicron自家品牌使用的SSD芯片方案:Intel、三星MEX、SK hynix&LAMD(只有海力士自家采用)、TOSHIBA(Indilinx Barefoot)、SandiskSeagate&LSI(SandForce)威刚SP900 256G:SandForce 2281+镁光闪存异步颗粒+无缓存SandForce 2281,压缩读写速度很快,非压缩读写速度就比较一般,胜在稳定。老芯片还是值得推荐,适合尝鲜追求稳定的朋友。比较推荐金士顿V300 240G:SandForce SF-2281(大客户金士顿打磨的主控)+金士顿原厂自封的闪存颗粒+无缓存金士顿采用了SandForce SF-2281主控的SSD,这是一个非常成熟方案的固态硬盘(就是有点偏旧的主控和不适合非压缩的固态硬盘),旗下的内存颗粒都是由不同晶圆厂商提供颗粒再由金士顿封装的。比较推荐MarvellMX200 250G:Marvell 88SS9189+镁光16nm&MLC&NAND&Flash+256MB DDR3缓存这款Crucial英睿达MX200固态硬盘,是CES2015上发布的新品,在刚刚发布的时候,我站的资讯频道就已经做过相关的报道。MX200使用Marvell 88SS9189主控以及自家的16nm&MLC闪存,和OEM版的M600一样具备DWA(Dynamic Write Accelera 值35 点评2 原创11 好价15MX200是英睿达旗下的选择性最多的两款型号有三种容量可以选择:240G-256G-、480G-512G、960G-1T。值得推荐(BX200为SM2256主控+Micron 16nm TLC+独立缓存,读写速度都不堪大用,不推荐)LITEON T9 256G:Marvell 88ss9187(8通道并行)+东芝19nm&eMLC闪存颗粒+256MB DDR3缓存LITEON T9也是采用了Marvell主控,搭载eMLC颗粒。值得推荐使用PLEXTOR M6S Plus 256G:Marvell 88SS9188(4通道)+东芝19nm Flash Toggle DDR2 2.0 MLC+256MB海力士DDR3L缓存&旗下的新品,也是采用Marvell 88SS9188主控,性价比较为一般,最重要的是没有事实上的缩水。强烈推荐Indilinx Barefoot产品赤脚3+东芝19nm靠谱安逸 值375 点评7 原创26 好价46ARC100 240G:Indilinx Barefoot 3+东芝19nm Flsah MLC+镁光256MB DDR3缓存Trion 150 240G:Indilinx Barefoot 3(东芝定制版)+东芝15nm Flsah TLC+南亚256MB&DDR3缓存基本上也就是OCZ和东芝旗下的产品会基于Indilinx Barefoot方案来定制,所以也只有这两个品牌会采用。其中也就是ARC100和Trion 150两款型号的固态硬盘还算不错,值得推荐Phison影驰铁甲战将480G:Phison PS3110-S10+东芝15nm Flsah TLC+南亚512MB&DDR3缓存采用了群联Phison主控,是性价比很高的中低端SSD的热门型号选择,喜欢480G大容量的朋友们可以说在目前的700元价位里是最能够体验到的固态硬盘。值得推荐LITEON 240G:Phison PS3110-S10+东芝19nm Flsah TLC+南亚256MB&DDR3缓存LITEON这款固态硬盘采用了群联主控和东芝颗粒,240G的容量也就是359元。值得推荐金士顿HyperX Savage 240G:Phison PS3110-S10+东芝19nm Flsah TLC+南亚256MB&DDR3缓存金士顿也有采用群联主控的SSD,240G的容量也就是599元。比较推荐Silicon Motion(慧荣)威刚SP550 240G:SM2256+海力士原厂16nm TLC Flash+三星256MB DDR3缓存威刚也是喜欢热衷推出入门级别的固态硬盘,比较推荐索泰ZOTAC雷霆SPEED 256G:SM2246EN+15nm MLC+256MB DDR3缓存&索泰自有品牌的固态硬盘,价格偏高,性能一般。不推荐PLEXTOR M6V:SM2246EN+东芝原厂15nm MLC+海力士128MB DDR3缓存浦科特也有出慧荣主控的固态硬盘,性价比还行,满足入门者的需求。比较推荐PLEXTOR M6V:SM2246EN+东芝15nm MLC Flash(TSOP封装)+海力士256MB DDR3缓存浦科特这款是M6V特别版(胜利红),固件有调教优化整体运行也更稳定。值得推荐JMicron(智微)JMF667H(SSD主控型号)是JMicron主控的第三代SATA 6Gbps-NAND四通道固态硬盘主控制器,台积电55nm工艺制造,288-ball TFBGA封装,单芯片整合嵌入式处理器、掩模型ROM、数据SRAM、SATA连接/传输层、SATA PHY物理层,内核架构自然是ARM,数据交换可以绕过CPU而直接通过DMA通道高速进行,从而提供最佳性能。JMF667H它支持众多的最新闪存技术,比如东芝、SanDisk、Intel/美光等等,还集成了ECC、损耗均衡、坏块管理等技术,兼容性方面可以随时在线更新固件,还支持DDR3 DRAM做外部缓存。 JMF667H还有DEVSLP休眠模式,休眠功耗不超过50毫瓦,对比上代JMF661/662 350mW有了很大的进步。&  SATA:   - 兼容SATA-IO组织的SATA 3.1标准   - 支持单端口SATA 6/3/1.5Gbps   - 支持ATA-8命令集   CPU:   - 32位嵌入式处理器,ARM9指令集架构   - 32KB嵌入式掩模型程序ROM   - 192KB嵌入式系统RAM,支持ITCM   Flash闪存:  - 支持每通道最多八引脚闪存   - 支持东芝、SanDisk 32/24/19nm工艺闪存   - 支持IMFT(Intel/美光) 25/20nm工艺闪存   - 支持Legacy/Toggle 1.0/Toggle 2.0模式闪存   - 支持动态/静态损耗均衡,增强耐用性   - 支持每页面尺寸4/8/16KB   - 支持动态电源管理   - 支持S.M.A.R.T.   - 支持意外掉电数据完整性保护   - 支持BCH 8/16/24/40-bit ECC   - 支持ECC失败时闪存读取转移   SDRAM:   - 支持单模DDR3   - 支持最大容量4Gb(512MB)   系统:   - 整合SATA 6Gbps端口、四通道闪存控制器   - SATA读写状态LED指示灯(可选)   - SATA PHY物理层连接LED指示灯(可选)   - 提供最多22个GPIO针脚   - 提供UART、JTAG用于软硬件调试   - 整合加电自检(BIST)   - 手动与自动自我调适   - 低压检测中断   固件:   - 支持在线SATA固件升级   - 支持1/2/4/8 Banks自由选择   - 支持1/2/3/4通道自由选择由于JM667H上市已久,许多品牌都退市停产了,也就不想过多介绍了。可以去了解有代表性的金泰克S500、影驰战将240G/480G,参考该固态硬盘的性能范围。三星MEXSamsung 850 EVO 250GB:S4LN062X01-Y030&MGX+三星3D V-NAND&TLC+三星512MB LPDDR3缓存三星EVO是其中端产品,这款850 EVO 240GB固态硬盘,使用了512M DDR2缓存以及三星自家MGX主控,读取速度540MB/s,写入520MB/s,最大IOPS97000,虽然是TLC但是用作写入量较小系统盘或者软件/游戏盘还是相当合适的。 值11 点评1 原创9 好价22三星旗下的固态硬盘也是采用自己的主控和内存颗粒,有着良好交互的管理软件。值得推荐Intel(英特尔)intel的固态硬盘性价比一般,胜在稳定和良好的配套管理软件。值得推荐SANDISK闪迪基本上大部分都是采用了自家主控(基于SandForce或Marvell定制)和内存颗粒,对这个品牌执着的童鞋可以购买。值得推荐苹果产品推荐使用创见的固态硬盘自带有金属材质的移动SSD可以方便替换苹果笔记本的原配SSD,值友也有晒单。强烈推荐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98)
ILIFE智意 天目X660智能扫地机器人
ILIFE智意 天目X660智能扫地机器人
【轻众测】贝适安(R)Drinkwell*铂金版宠物喷泉饮水器(分享赢轻众测)
一汽-大众 奥迪 A4L 20台 四天使用权(限地区)
sangebaba 三个爸爸 AP600 家用除醛空气净化器
善领MiFi Plus 随身wifi无线路由器(送1个月流量)
微鲸智能投影M1
商务旗舰 HUAWEI Mate 10 Pro
Goodbaby/好孩子 高速汽车安全座
airx A8空气净化器
赞93评论73
赞121评论91
赞44评论82
赞1413评论876
赞554评论351
赞467评论307
赞571评论507
赞375评论325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sd固态硬盘价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