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2Ω电阻和电压的关系的电压

> 【答案带解析】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V,电阻R1为20Ω,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8...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V,电阻R1为20Ω,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8V。求:(1)电阻R1两端的电压;(2)通过电阻R2的电流。 
(1)4V;(2)0.2A
试题分析:(1)电压表测量电阻R2两端的电压,则;
(2)因为R1与R2串联,所以电流相等,。
【考点定位】欧姆定律
考点分析:
考点1: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串得越多,总电阻越大)&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R)串联,则有R总=nR&
注: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其原因是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实际意义:用多个小电阻串联起来代替大电阻。
④分压作用:U1/U2=R1/R2(阻值越大的电阻分得电压越多,反之分得电压越少)
⑤比例关系: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对各部分电路(用电器)所做的功、产生的热量、做功的功率与其电阻成正比,即&
W1/W2=Q1/Q2=P1/P2=R1/R2 & & &U1/U2=R1/R2
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并得越多,总电阻越小)&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1/R=1/R1+1/R2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注: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其原因是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实际意义:用多个大电阻并联起来代替小电阻。
变形式 R=R1.R2/(R1+R2)此变形式只适用于两个电阻并联的情况,多于两个电阻并联则不适用。
如果n个等值(R)电阻并联,则有R总=R/n&
④分流作用:I1/I2=R2/R1(阻值越大的电阻分得电流越少,反之分得电流越多)
⑤比例关系: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对各部分电路(用电器)所做的功、产生的热量、做功的功率与其电阻成反比,即 &
W1/W2=Q1/Q2=P1/P2=R2/R1 & & &I1/I2=R2/R1
考点2: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电压越高越危险:由欧姆定律
2.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小于1000V)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大于1000V)带电体。
3.人们把正常接通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叫做通路。电路的两种主要故障是短路和断路。
相关试题推荐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规律的实验中,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同一物体A逐渐浸入到密度为的液体中,并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规律,得出以下一些结论:(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甲、乙、丙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物体所受浮力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2)由实验可知A物体的重力为
N,A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的浮力是
N。(3)同组的小薇同学继续用下面的方法测出了金属块B物体的密度,她具体操作如下:①取边长为a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适量该液体的烧杯中,待其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有高度露出液面,如图甲所示,则木块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是
,木块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是
(以上两空均用相关的物理量表示)。②将B物体放在木块中央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1,如图乙。③用体积可忽略不计的细线将物体B系在木块中央,放入液体中静止后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液面高度h2,如图丙。④则B物体的密度=
(用相关的物理量表示)。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展开了激烈讨论,认为小薇同学的操作还是有一些不足,请你说出一条不足之处
图是某兴趣小组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部分实验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V,小灯泡额定电压是2.5V,其灯丝电阻为10Ω左右,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1A”字样,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各有两个量程。(1)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使其成为完整的实验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小灯泡变亮;(2)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
端(选填“A”或“B”);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分析故障的原因是
。(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123456发光情况不亮不亮微光较亮明亮更明亮电压U/A0.40.51.52.02.53.0电流I/A0.140.160.220.240.260.28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在第1、2两次实验中,灯泡不亮的原因是
(答出一个原因即可)。(4)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接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于是将图中的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多次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记录通过定值电阻对应的电流,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
;本实验用到的探究方法与下列哪个实验的探究方法相同
。A.通过灯泡发光认识电流的存在
B.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军同学用同一酒精灯加热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是根据测量结果画出的图像,请你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要完成这个实验,已准备有烧杯、酒精灯、铁架台、计时器,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2)由图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水沸腾时的温度
;且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而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从图中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可以判断冰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完成下列作图(1)如图所示,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在通电螺线管的上方,请在图中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极或负极。(2)图是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光路,请在虚线框内画出一个合适的透镜。  
图是美国飞行器制造商研发的世界首款飞行汽车——Transition,它拥有两个座位、四个轮子和能够折叠的一对翅膀。既能像轿车一样在公路上行驶,又能像飞机一样上升、下降、悬停、飞行。飞行汽车能够在机场和任何道路上行驶,采用汽油发动机,汽车启动后助跑一段距离就可起飞。请参照示例写出该飞行汽车所涉及的物理信息和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示例:物理信息:飞行汽车上升。物理知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作答:物理信息:
。物理知识:
题型:计算题
难度:简单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用电动势为 8V ,内电阻 2Ω 的电池组成连接两根各 1Ω 的电阻线,向某用电器(纯电阻)供电,如下图所示,该用电器可获得 3W 的电功率,求通过该用电器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设两根电阻线的总电阻为 R ,通过用电器的电流为 I ,用电器的功率为 P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代入数据,有
( 2 + 2 )
- 8I + 3=0
I 1 =1.5A 或 I 2 =0.5A
由 P=IU ,将 I 1
分别代入,可得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U 1 =2V ,或 U 2 =6V.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求流过2欧姆电阻的电流I和电压U还求U
BINGO002e8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已知电压电阻求功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