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米手机的如何提高用户粘性性高

小米的粘性高吗? - 知乎3被浏览440分享邀请回答0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华为用户粘性超越小米 联想险些跌出前十
腾讯数码讯
(钟文泽)广东移动最近公布了终端品牌粘性的统计报告。在这份榜单上,最近在国产手机销量第一的宝座上争得最凶的两家厂商——华为和小米再次齐齐上榜。不过这次华为明显更胜一筹。在用户粘性的统计中,有36.5%的华为用户表示在更换手机时会再次选择华为手机,而有32.4%的小米用户表示下一款手机依然会使用小米。
两家国产手机的竞争其实在双十一时就已经相当激烈,在双十一期间,小米共售出103万台手机,而华为则卖出94万台,但是由于华为终端价格更高,因此,超过11亿元的销售额则超过了小米手机的7.4亿元销售额。
在这份榜单上,苹果的iPhone用户以巨大优势拿下粘性最强的终端产品之名。有59.9%的用户表示会在换机后仍然选择iPhone,在更高的价格区间上反而拥有更大的用户粘性,iPhone的市场号召力依然强劲。
在这份榜单中,另外值得注意的就是国产手机的崛起,OPPO(29.6%),vivo(27.9%),魅族(27.7%),酷派(17.5%)四个品牌的手机用户粘性,超越国际厂商三星的13.9%排名四到七位。
反观老牌手机厂商的日子则不太好过,金立(13.9%)排在第九,而老牌手机PC厂商联想,差一点跌出前十,仅仅以13.7%的微弱优势,超越中兴(12.8%)排在第十位。也就是说100个使用联想手机的用户,仅有13个人愿意在换手机的时候依旧选择联想品牌的手机,这样的数据与其他国产新晋品牌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注册花火通行证,没有账号
智能硬件分类
&>&&>& > 正文
分享文章到微信
关注花火网微信公众号
  2015年财年苹果第三财季业绩显示,苹果第三财季净营收496.05亿美元,净利润为106.77亿美元。
  来自Mac的营收60.30亿美元,来自iPhone的营收313.68亿美元,来自iPad的营收为45.30亿美元,来自服务的营收50.28亿美元。
  硬件收入排名iPhone大于Mac大于iPad,服务已经超过iPad成为第三大产品营收来源。
  而第二财季的报告中,服务的收入还低于iPad业务的收入,根据发展曲线,服务类别的收入很快超过Mac业务线,成为苹果仅次于iPhone业务线的收入,而且将在苹果总收入中比重越来越大。第二财季的服务收入同比增长9个百分点,环比增长4个百分点。或许五年后,苹果已经变成一个不仅仅以售卖硬件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公司,由此预测,服务可占到苹果总收入的一半。
  2014年小米公司的含税收入743亿元,并没有将手机、电视、盒子、配件以及互联网服务收入分开计算。
  当然,743亿中绝大部分来自于手机的销售收入,不过从小米提供的互联网服务,可以管窥蠡测一下小米的互联网收入。
  小米的互联网服务主要是围绕MIUI,其中包括应用商店广告、电影音乐文字版权售卖、小米游戏推广、黄页导流费用、浏览器广告、内置APP收入、小米云服务售卖、小米金融导流等。
  因为Android的开放形式,所以小米盈利手段要多过苹果的iOS系统,但因为MIUI用户总数1.5亿,远低于iOS用户,MIUI的成熟度跟iOS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小米并没有着急过度开发MIUI的盈利。由此推算,小米在2014年的互联网服务收入应该在10亿元左右,7~9个亿之间,折合1.5亿美金左右,只占小米总收入的1%多一点。
  随着小米金融的上线,小米黄页在O2O领域的开拓,小米游戏的大力推广,MIUI的盈利逐步走向成熟。2015年以来,MIUI收入是一个很陡峭的增长曲线,目前已经突破20亿元。
  雷军在4月份表示,小米的互联网服务收入2015年可能达到10亿美元,将占到小米总收入的6%左右。比照苹果的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10%,小米的互联网服务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有人说,小米称自己是&互联网企业&,也是按照互联网企业估值,但是小米的收入却很少来自互联网服务,其实小米就是一个标准的手机制造商。
  有评论认为,在华为、中兴、魅族已经掌握了小米手机玩法的时候,小米手机今年达到8000万到一个亿的销售非常有压力。
  小米手机的后手在海外市场,如今小米在印度手机市场已经有4%的份额,去年年底已经累积销售超过100万台。今年底,小米还将在印度设立工厂和售后服务中心。
  即便如此,在已经杀成&血海&的手机市场,保住份额已属不易,小米手机想有突破性的作为,瞬间再切下很大的市场份额,基本无望。
  但要在互联网服务上超越这一票中国对手,却是易如反掌。MIUI在Android阵营中的易用性、完整性和生态体系的健全性都是首屈一指。如果说小米手机没有用户忠诚度和粘性,MIUI绝对是用户换机时需要考虑的最大成本,是小米的最高门槛。
  有小米内部人士称,一部小米手机,MIUI占有500块的份额,这差不多是一部手机25%的价值。
  而在未来两年内,MIUI的重要性要在小米体系中凸显出来。
  第一,小米致力打造的智能硬件生态链中,MIUI就是把这些散落的珠子穿成一串的那根线,纲举才能目张。
  不管是小米电视、盒子、手环、空气净化器和净水器,这些硬件都在MIUI里可以找到接口,随着小米的硬件生态体系越来越庞大,MIUI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第二,小米的营收要有大的跨越,MIUI是一个大的洼地,也是未来收入飙升的大助推器。
  2014全年,腾讯总营收789.32亿元,同比增长31%,净利润238.1亿元,同比增长54%;2015财年,阿里巴巴营收762.04亿元,同比增长45%,净利润243.2亿元,同比增长4%。
  小米2014年营收跟腾讯和阿里巴巴类似,但小米的估值仅是两家的1/4~1/3之间。小米目前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于手机硬件,净利润也较低。
  MIUI的收入增加对提升小米的估值意义重大,因为那证明小米真是的是互联网公司而不仅仅是硬件公司。如果小米今年营收突破1000亿元,MIUI代表的互联网服务占比超过6%乃至10%,毫无疑问将会让所有人闭嘴。
加载更多新闻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花火网小米病急乱投医用户粘性降低 雷布斯醒醒吧 - 网易济南
十天内免登录
小米病急乱投医用户粘性降低 雷布斯醒醒吧
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机整体出货量为1850万台,销售量是实打实最说明问 题的数据,小米现在正处于一个危险的历史节点。
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机整体出货量为1850万台,销售量是实打实最说明问
题的数据,小米现在正处于一个危险的历史节点。国内难以为继,国外强敌环伺,产品线布局过于单一,“为发烧而生”的新鲜体验过去之后,很难形成用户粘性群
体。内忧外患之下,小米竟然放言做1999元的平衡车,这是病急乱投医了吗?雷布斯的好梦似乎到了清醒时刻。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10月22日公布的简报称,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华为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81%,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第一大生产商。而小米——下滑到第二名!IHSTechnology中国研究总监王阳提前透露了小米和华为的第三季度出货量: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机整体出货量为1850万台,较第二季度出现了下滑。而华为第三季度的智能机出货量为2740万台,较第二季度也出现了下滑,但国内销量增长了4%。销售量是实打实的数据,虽然一次跌落宝座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但如果再加上其他诸多征兆,你或许会明白,小米现在正处于一个多么危险的历史节点。国内市场难以为继一方面,作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市场,中国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出货量达到了1亿部,但六年来首次出现增长放缓;随后,在今年第二季度,占到全球30%的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再次出现4%的下滑,这在历史上同样尚属首次。由于目前小米的增长主要还是依赖中国市场,其在中国市场的疲软将为其未来发展蒙上阴影。在过去数年中,小米通过网络销售低端智能手机以及社交媒体造势,借力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崛起实现了自我的快速发展。而第三季度的数据或许也在暗示,小米可能开始失去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动能。另一方面,在低端机市场中,小米的境遇和多年前处于衰落期的诺基亚颇为相似。2012年,诺基亚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上遭遇中国低价手机厂商围攻,本已迅速下降的市场份额又被分了一杯羹。同样,小米现在也正受到国内厂商的围攻,主攻线上的魅族、锤子、一加,以及主攻线下的OPPO、vivo,各路厂商纷纷崛起,各大品牌都在积极争抢市场份额,狼多肉少,小米面对的竞争之惨烈,可见一斑。走出国门受阻现在,小米还打算进入美国市场。小米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林斌在近期某媒体活动上指出,小米正在考虑进入美国市场,主要销售小米的中高端产品小米Note和小米Note Pro。进入北美市场绝非易事,尤其是专利缺少可能让小米面对来自各个手机品牌的诉讼。去年小米刚进入印度时,就受到了来自爱立信的专利诉讼。CNBC在近期一则报道中泼了一盆冷水,“在美国市场,除了专利,小米还要小心它和苹果手机极为类似的设计,这都可能给它带来麻烦。”除
了专利缺乏,来自IDC的数据显示,中兴在2015年第二季度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占到了8%,一跃成为了美国第四大的手机品牌;华为旗下独立手机品牌荣耀也
已确定进入美国市场;酷派进入美国市场已达四年之久;一加更是凭借与CM系统的合作而在海外市场打出一片天,其总销量的40%是在美国完成的;甚至最近连
锤子也打算进入美国市场。国内的竞争对手跑到国外也没甩开,对于这样的小米来说,即使从谷歌挖来雨果·巴拉和 Jai Mani,可能是无济于事了。高端市场乏力小米产品线布局过于单一,“为发烧而生”的新鲜体验过去之后,很难形成用户粘性群体。从产品布局来看,以华为为例,其在599元-3699元价位段,均有“爆款”产品:元价位段的Mate系列,元价位段的P系列,元价位段的荣耀系列,1000元以下价位段的荣耀畅玩系列等,均有不错的销量。而在小米的产品布局中,四个产品线红米、红米Note、小米、小米Note价位覆盖599-2299元之间。按当前的产品线来看,形成较大的销量突破比较困难。价格超过3000元的小米Note顶配版本,象征意义更是大于预计销量。拿一个典型的价位段进行分析。元价位段,小米几乎没有产品上榜,华为在此价位段的份额已经成为国内市场第一,超过苹果和三星。从产品多样化角度来看,小米被华为碾压也不是没有道理。小米的这一境遇和诺基亚2012年失去霸主地位时尤为相似。转向Windows Phone平台加速了Symbian智能手机销量下滑的趋势,迫使诺基亚通过下调价格吸引用户,从而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上面临严重压力。病急乱投医小米现在似乎什么都想做。比如将大量精力放到智能家居上,在门窗传感器、人体传感器、无线开关、净水器、空气净化器甚至电插座等设备上加强了和小米手机的连接性,希望能够通过小米手机来操控家中的各种设备。10月19日的一次发布会上,小米又发布了“只要1999元”的平衡车——小米九号平衡车。抛开创新层面,这款产品还有很多实际问题。由于我国交通部一直没有给予其合适的分类,不久前以北京、上海为首的大城市已经明令禁止电动平衡车上路,而在其没有纳入法规管理前,这样的禁令恐将是长期且大范围的。另一方面,全球知名的电动平衡车品牌赛格威的前任老板、英国企业家吉米·赫塞尔登就是因为乘骑电动平衡车而不慎坠河身亡,它的安全问题和实用性还有待考量。总之,当一个专注于某个领域的品牌开始生产一些奇怪的东西,多半有点病急乱乱投医的味道了。这让人不得不联想到,当苹果刚开始考虑做电动车的时候,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Elon Musk)曾嘲讽道:“对于苹果来说,造汽车合乎逻辑,因为总算提供显著创新了。只做根新铅笔,或者只做个更大的iPad都不够创新。”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小米。
本文来源:IT时代周刊
责任编辑:jn-zoumin
相关新闻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select name="site" class="left"&
&option value="网易" selected="selected"&新闻&/option&
&option value=""&网页&/optio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增强用户粘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