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四国游攻略的商品价格怎样,

& 一价全含去欧洲四国11天需要换多少欧元?
导游让我换800欧,吓死我了,有卡不就好了吗,毕竟一价全含,小费也不用给
主要问题是,有多少你需要自己支付的?把那些留出来就可以。如果真的是一价全含,那么带个100-200欧元也就可以了。超市商店什么大都可以刷卡。又,有的导游会说国有规定入境必须携带多少现金之类。注意那个是##胡说八道##,领馆还辟过谣。国只有对入境现金有上限要求,没有下限要求。你身上有信用卡,是跟团的(酒店什么都包含在内),那么就足够了。
主要问题是,有多少你需要自己支付的?把那些留出来就可以。如果真的是一价全含,那么带个100-200欧元也就可以了。超市商店什么大都可以刷卡。又,有的导游会说申根国有规定入境必须携带多少现金之类。注意那个是##胡说八道##,意大利领馆还辟过谣。申根国只有对入境现金有上限要求,没有下限要求。你身上...&
主要问题是,有多少你需要自己支付的?把那些留出来就可以。如果真的是一价全含,那么带个100-200欧元也就可以了。超市商店什么大都可以刷卡。又,有的导游会说国有规定入境必须携带多少现金之类。注意那个是##胡说八道##,领馆还辟过谣。国只有对入境现金有上限要求,没有下限要求。你身上有信用卡,是跟团的(酒店什么都包含在内),那么就足够了。
如果你是跟团游的话,根据你的行程天数,建议每天至少带150欧以上的现金入境,之前还有新闻报道,有位客人带少了现金,被入境处拒绝了入境。
如果你是跟团游的话,根据你的行程天数,建议每天至少带150欧以上的现金入境,之前还有新闻报道,有位客人带少了现金,被德国入境处拒绝了入境。&
如果你是跟团游的话,根据你的行程天数,建议每天至少带150欧以上的现金入境,之前还有新闻报道,有位客人带少了现金,被入境处拒绝了入境。
基本上没人查
基本上没人查&
基本上没人查
(C) 2018 Mafengwo.cn
京公网安备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马蜂窝客服:国内 海外 +86-10-
北京蚂蜂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欧洲四国10天品质之旅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欧洲四国10天品质之旅
&&欧洲四国10天品质之旅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欧洲四国跟我走,品质高端价格优!
暑假快到了,
你是否正计划着带着孩子出去走走?
这个月是结婚的好季节,
你是否正在纠结去哪里度蜜月?
想和退休的伙伴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却不知道哪个旅行社更让人放心?
直播生活一次帮你解决所有烦恼!
直播生活带你去旅行·粉丝福利继续送!
为“直粉儿”制定专属旅行线路,
携手凯撒旅游带你打着“飞的”去欧洲,
开启德法意瑞14日之旅!
行程安排 · 第一弹
追寻罗马的神秘
乘坐土耳其航空公司豪华客机经伊斯坦布尔转机飞往被誉为“永恒之都”的罗马,抵达后,前往教皇之国-梵蒂冈,观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广场,之后参观具有2000余年文化历史的帝国著名景观:著名的斗兽场外景,君士坦丁凯旋门,古罗马废墟,参观传说中的幸福喷泉-许愿池……
体验佛罗伦萨的古老
游览君主广场,外观圣母之花大教堂,在圣十字广场自由活动。佛罗伦萨也称为鲜花之城,比起意大利的其它城市,多了些优雅而安静的特质,没有热闹和游戏的气氛。
定格比萨斜塔的震撼
前往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的故乡比萨,参观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之后乘车前往水城威尼斯,又被称为“亚德里亚海的明珠”,是举世闻名的水乡,整个城市建筑在水上,出门或徒步或乘舟,是世界上唯一不以汽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城市,夜宿欧洲小镇。
更多精彩行程敬待揭秘...
全程安排欧洲三-四星级酒店住宿,为游客提供品质优秀的服务;全程安排专业中文领队;
特别安排一餐具有意大利浓厚风情的T骨牛排餐,在了解意大利浪漫的同时更体验她独特的饮食文化。
罗马进,巴黎出的行程设计,避免走回头路,节省路途时间。访意大利千年古城罗马、浪漫水都威尼斯、文艺复兴发源地佛罗伦萨;游览瑞士中东部城市琉森,楚格小镇,感受阿尔卑斯山的蜿蜒与壮丽;游法兰克福、慕尼黑,观童话城堡—新天鹅堡;巴黎停留时间充足,让您充分感受花都的文化风情,体验巴黎的时尚、精致以及浪漫;游历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的法国国家艺术宝库—“卢浮宫”,欣赏数千件不同时期的珍品和馆藏杰;乘船游览巴黎塞纳河,欣赏沿途浪漫美景、两岸闻名遐迩的历史名胜及建筑……
直播生活带你去旅行
粉丝尊享价13988元/人
同样的旅游线路
直播生活让你享受最优的质量、最低的价格!
有关报名……
8月7日、9日、11日三团飞抵欧洲
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报名截止至本月底,欲报从速!
报名电话024-!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帐号安全提示
即日起穷游网将实行手机绑定实名制,绑定手机后就可以正常使用穷游的写帖、创建行程、点评、足迹、问答等功能。
穷游大洋洲
我们在欧洲四国的22天
我们在欧洲四国的22天
这次和ld去欧洲自助穷游,玩了22天。此前在穷游上上逛了太多了,从诸位前辈那里得到了很多穷游的经验,这次派上了大用场。所以我想把我们这次的作业分享出来,作为对大家的回报。
从5月2日清晨到机场开始算,到23日我们离开戴高乐机场,并立即在法兰克福机场搭乘东航的回国,我们这次一共在欧洲待了22天。整个旅途中我们经过的欧盟国家一共是德、卢、法、奥四国,其中来回穿越德奥边境的次数达到了7次之多。不过仍然是我们这次旅行的重点。整个行程的三分之二都是在德国。所以我这次打算把我们的游记全部发在德国版上。
除了在的这几天以外,是我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整个驾驶行程超过了四千公里。
因为完全用业余时间写作,而整个行程耗时又比较长,所以会分批把我们的作业贴上来。请大家耐心等待,别插队哦。
--------------------
应vaquita斑竹的要求,这里在把我们的整体行程放在这里,给大家一个整体的概念。我们搭乘的是东航的,往返都是法兰克福。这个航班是半夜从浦东机场出发,当地时间早晨6点到机场。所以我们的行程就从法兰克福机场开始
第1天,从法兰克福到(Rüdesheim),然后通过到达附近的Assmannshausen镇,然后我们通过和公车到市(Koblenz),,住在科布伦茨附近的Lahnstein。
第2天,游览了Lahnstein附近的马克斯古堡,然后出发前往(Luxembourg)。当天下午就游览了一下卢森堡的市区,住在卢森堡西郊。
第3天,穿过了卢森堡东郊的卢森堡-德意志天然公园回到德国,来到市(Köln),利用下午的时间简单游览了,晚上又绕道去了前西德首都市(Bonn)。旅馆在科隆郊区的Dirmerzheim。
第4天,穿过大半个Rheinland-Pfalz州,来到了位于巴符州的市(Heidelberg)。游览了海德堡以后,晚上去到市(Mannheim),和友人见了一面。住在曼海姆对面的路德维希港市(Ludwigshafen)。
第5天,沿5号公路向南,穿过-巴登(Baden-Baden)进入黑森林(Schwarzwald)。沿着B500开始了一天的黑森林游。经过了Mummelsee,穿过了Freundenstadt镇,但是在前往Triberg瀑布的时候转错了方向,折向(Strassbourg)。最后沿B28回到Freundenstadt,并在那里找了家旅馆住宿。
第6天,游览了霍亨佐伦堡(Burg Hohenzollern)。然后向南折回黑森林,游览了Triberg瀑布。最后到达畔的市(Konstanz),并游览了著名的花岛。
第7天,从康斯坦茨市坐车渡过博登湖,沿着湖穿过(Lindau)进入巴伐利亚,最后落宿巴伐利亚南部靠近边境的米腾瓦尔德(Mittenwald)小镇。一路上曾借道奥地利,经过Plansee,并游览了(Schloss Linderhof)
第8天,上午坐缆车登上(Zugspitze),下午游览了奥地利茵斯布鲁克市(Innsbruck)。第二次进出奥地利
第9天,和友人共游(Schloss Neuschwanstein)。第三次借道奥地利
第10天,(München)。
第11天,离开米腾瓦尔德,前往(Berchtesgaden)附近的Ramsau镇。第四次借道奥地利,途中顺路游览了位于茵斯布鲁克东郊的(Kristallwelten)。
第12天,(Königssee),贝希特斯加登的盐矿,的反向徒步。
第13天,(Kehlsteinhaus),下午游览了奥地利萨尔斯堡市(Salzburg)。第五次进出奥地利
第14天,奥地利小镇(Hallstatt)。第六次进出奥地利
第15天,出发前往(Wien)。下午在维也纳市区沿环线暴走,晚上在金色大厅听了一场音乐会。
第16天,游览维也纳的宫(Schloss Schönbrunn),市区的霍夫堡宫等
第17天,游览了维也纳市郊的地下湖(Seegrotte),驱车500公里来到(Nürnberg)附近的小镇Buttenheim住宿。
第18天,纽伦堡市区,下午在纽伦堡机场并飞往巴黎CDG机场。
第19天,、圣母院、、、荣军院、亚历山大三世桥、凯旋门
第20天,蓬毕度中心、美术馆、
第21天,、、和圣心教堂、La Défense和
第22天,上午汉莎航班从巴黎CDG机场飞到法兰克福机场,然后直接接下午的东航航班回国。
关键词:莱茵河、游船、Rüdesheim、缆车
我们订的是5月1日晚上的飞机,东航的MU219,飞法兰克福。一路很顺利,到了法兰克福以后仅花了一个小时就拿到行李出了机场。由于东航停靠在FRA的2号航站楼,不如汉莎国航停靠在1号航站楼方便,所以我们必须先提着大包小包,坐机场巴士去1号楼。然后在1号楼下找到S线,搭火车去Rüdesheim。中间在Wiesbaden转车。为了不让我们的旅行为行李所拖累,我们就把行李寄存在了Wiesbaden车站。
[贴士1]从FRA机场的2号航站楼到1号航站楼有免费的巴士,停靠在2号航站楼的门外,很容易找。
[贴士2]德国火车站的用来存放行李箱子很大。我们找了一个最下面一排的一个大号箱子,把自己的旅行箱,一个旅游包和一个背包塞了进去。Wiesbaden火车站这样的大箱子的价格是3欧元1天。
我们真正的旅游从Rüdesheim开始。熟悉德国的人都知道Rüdesheim是紧靠莱茵河边的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小镇本来以盛产葡萄酒而闻名。不过对于旅游者尤其是我们这种外国旅游者来说,小镇更能够吸引我们的则是它周边的这段莱茵河风光。从它这里往莱茵河下游行船,直到Koblenz,除了可以看到俊美的河道以外,还有数以百计的旧城堡遗迹。关于这段莱茵河,诸位看官可以参见穷游前辈顾剑所写的《把酒临风莱茵河》一贴。其实我们也正是在读了顾博士的帖子以后,才下定决心把这段莱茵河放入我们这次自助游的计划的。
从Wiesbaden到Rüdesheim可以坐火车直达。离开了Wiesbaden以后,就可以看到铁路两边周边的农田里竖着的葡萄藤架开始多了起来。这和我以前所见到的那部分德国很不一样。我不是第一次来德国了。以前出差来德国的时候,我都住在海德堡附近的一些小镇里。印象中那里的路边的田地似乎总是空空如野,我从来都没有搞清楚究竟那是片有农作物的田地,抑或只是一片荒野。
火车再往前开一会,就可以从左侧的车窗里看到莱茵河了。LD禁不住站起来,拿起相机狂拍一通。不过事后整理照片的时候才发现火车肮脏的车窗让我们眼前的这片景色大打折扣,我也不愿意把这些占满灰尘的照片贴在这里煞风景。所幸不一会就到了Rüdesheim,终于可以不用受这些肮脏的车窗的欺负了。先来一张莱茵河的
火车站在Rüdesheim外围,需要步行才能到镇中心。葡萄田对面的房子就是小镇。
抬腕一看时间,才早上9点一刻。我的计划是,先游览Rüdesheim,然后在小镇乘坐缆车登上小镇对面的山丘。从山丘上可以乘坐另一路缆车,到另一个小镇Assmannshausen。那里有个码头,K-D轮船公司有一班船会于11:45准时停靠那里。我们就打算搭乘这班船前往莱茵河下游。
从火车站走到小镇的路上,已经可以抬头看到空中的缆车。我的脑海中禁不住已经开始想像我坐在缆车上的感觉了。
当我们把注意力带回到小镇的时候,已经到了小镇的镇中心。游人也渐渐开始多了起来。此时我们除了拍照以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买明信片。Rüdesheim的明信片不贵,也就3毛(欧)一张。进了一家小店,店主会讲英文。买了几张明信片,附上邮票,给亲朋好友写上几句,不失为一种独特的爱好。不过事后证明德国邮政的效率实在不敢恭维,历时近一个月,我们从那里寄出的明信片还遥遥无期。也不知茫茫邮海,此生是否有缘再见。
Rüdesheim最著名的一条“街”就是它的干渴胡同(Drosselgasse),就在我们买明信片的小店的隔壁。其实它也只是一条胡同,只是两边的古式建筑开满了饭店,成了饭店一条“街”。
现在远远没有到吃饭的时间,所以小镇的这条主“街”也略显冷清。看过了这条“街”,整个小镇在我们心中的旅游价值就算实现了。于是,买缆车票上“山”。
[贴士三]Rüdesheim的缆车票可以和Assmannshausen的缆车票合买。价格式6.5欧。
对游客而言,缆车真的是一个不错的观光工具。从上面看到的Rüdesheim小镇,有那么一点出庐山而望庐山的感觉。
往上看,似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才能到“山”顶。
往下看,则是一片葡萄田。
上得“山”顶,在回眸眺望Rüdesheim,发现原来小镇也不小。(只是这张曝光没有控制好)
到了“山”顶,是一片树林。Rüdesheim镇的Tourist Information给出了几条徒步的路线。不过对我们来说,则更加为从山上偶尔拾获的莱因美景而感到赞叹。
画面上有两个城堡,可惜叫不出名字出来。
从“山”上一路步行,走走停停,约三刻钟后,终于到了往Assmannshausen镇的缆车处。此车非彼车,不仅落差更大,而且仅有的防护只是横在车前的一根铁杆。
不过眼前的Assmannshausen段的莱茵河却也毫不逊色,对面就是一个城堡。不过还是不知道名字。惭愧。
下得缆车,再次抬腕看表,11点半。于是匆匆赶到K-D码头,简单地告别了这个小镇
[贴士4]如果能够出示当日的火车票,在买K-D公司的船票的时候可以打8折。我们就凭借着从Frankfurt到Rüdesheim的单程票又给自己省了点钱。
这班船没有怎么晚点。我们上了船,在上甲板找了一个地方坐着。莱茵河从Mainz(美因茨)到Koblenz,沿路据说有大大小小两百个城堡。这次我们的行程只经过了其中的一段,到Boppard下。期间也经过城堡无数。只是记性不好,除了几个著名的以外,都没有怎么记住他们的名字。只能把他们的照片当作无名氏放在这里了。
这个我还是记得的,Pfalz堡,孤零零地站在莱茵河水中,
Pfalz堡的背面。
K-D的船票允许乘客在中途停靠的任意小镇下船,然后搭乘他们公司后面班次的船继续旅行。我们选择了在St. Goarshausen下。本来想去攀爬一下小镇附近的Loreley岩石的,不料却迷失了方向,没有找到那条供游人上山的步行道路。后来又突然下起了雨,于是只能作罢。在St. Goarshausen的唯一收获是偶然间看到一片油菜田。虽已五月,但是正赶上了油菜开花的好时节。从时间上说,它们比江西婺源界的同辈们晚了整整一个月,或许正好在暗示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春天的脚步要慢的多吧。
下一班船三个钟头以后才来。此时小雨刚停,但我们还是放弃了上甲板,在四面环窗的下甲板找了一个位子坐着。从St. Goarshausen到Boppard,一路还是城堡。不一会,Boppard就到了。
又是一个叫不出名字的城堡
隔着船舱上的玻璃,给Boppard镇来一张
其实Boppard并不是我们在德国的第一天的终点。我们的旅馆订在离Braubach马克斯堡不远的Lahnstein镇。但是此前我们还需要到Koblenz去取我们事先网上预定的汽车。而在Boppard下船的主要目的则还是为了搭乘公共汽车赶往Koblenz。K-D的游船也可以把我们带到Koblenz,但是船行的时间要长的多。
我们在从Boppard赶往Koblenz的公车上,还捕捉到了一道彩虹。
还有,这是我们明天要游览的马克斯堡,在莱茵河的对岸。
这个是Koblenz市区的德意志角,是唯一出现在我们的旅游景点列表上的Koblenz的景点。它屹立在摩尔河汇入莱茵河的河角上,屹立着德皇威廉一世的铜像。
简单地看了Koblenz的市区以后,我们去车行取了车,开车到了旅馆。为了使以后几天的行程更加顺利,我们马上又驾车回到了Wiesbaden火车站,取出了寄放在那里的行李。就这样,结束了我们这次欧洲之行的第一天。
关键词:马克斯堡(Schloss Marksburg)、卢森堡(Luxembourg)、博克地堡(Bock Casemates)
早饭后,我们带上行李,开车来到了附近的马克斯堡(Schloss Marksburg)。
马克斯堡在莱茵河边的Braubach镇,是德国城堡保护协会的总部所在。不过对我们来说,来拜访的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因为它是莱茵河边唯一保存下来的中世纪城堡,幸运地逃过了历次战争给它周围的其它的城堡所带来的伤害。
从下往上先来一张。
城堡的门票5欧一张,只能由导游分批带入游览。遗憾的是城堡那天没有英语的导游服务,所以我们只能夹杂在德语导游带领的旅游团中,如聋子般跟着大部队走马观花。
和我们后来游览的新天鹅堡等王宫城堡不同的是,马克斯堡是个纯粹的军事要塞。整个城堡里没有任何豪华的装饰,很多地方显得朴素,甚至简陋。由于跟的是德文团,除了拍照以外,我们也很少能够弄清楚每个房间的具体功能。
这个是城堡内的走道
这个是酒坊,言下之意就是酿酒的地方,和我们的老作坊有得一比
这个是刑房,有点阴森,不过据说没有怎么真正使用过
从城堡的炮台居高临下,便能明白为什么马克斯堡是个易守难攻的要塞
平心而论,单从美学角度上说,马克斯堡比起后面我们游览的新天鹅堡等差距甚大。倘若把我们这次的行程倒过来,让我们先游览了南巴伐利亚后再回到马克斯堡,恐怕我们会连买门票的兴趣都不会有了。不过,作为一个军事古堡,马克斯堡还是有其独特之处。它的朴素反而更加强化了它的独特。如同一本印刷简陋的历史书一般,在静静地诉说着从中世纪以来莱茵河边的这片土地上所一直发生着的故事。即使在近代,莱茵河的这片地区也从来都不曾是太平盛世,经常被法国和普鲁士当作国家利益的筹码和冲突的战场。当然,如果你只是来看风景,那所有这些故事,你都可以不关心。
整个马克斯堡的游览过程大概一个小时左右。随后我们就驾车前往卢森堡。从Koblenz到卢森堡,可以全程都走高速。一个多小时后,你会发现公路指示牌上的文字突然变成了法文,那就表明卢森堡到了。
卢国在欧盟里属于小国,也是一个富国。即使如此,在它国内不同的地区,路边的风景还是截然不同。我们入境的西南部是它的农业区,路边的牛羊在这里属于家常便饭。
因为是富国,所以卢国的旅馆很贵。而我们又是穷游,所以只能住在卢国的郊区。在旅馆打点好行李以后,马上又驾车来到卢国的市区。(因为是小国,所以它也只有一个城市,名字就叫Luxembourg。)
从我事先得到的资料上看,卢森堡本来是个建在一块岩石山上的城堡。城堡里面渐渐地长出了城市。后来老城的地方不够了,又在和老城隔着一条峡谷的对面建了一座相对比较新的新城(Gare)。新城和老城用两座跨越峡谷大桥连接。二战后,它作为欧盟前身欧共体的总部之一,又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于是又在老城另一边的山上发展出了一片更新的城市,通过一座铁桥和老城相连。作为一个城市而言,地势错落起致,一道峡谷横贯其中,恐怕是卢森堡绝无仅有的特色了吧。
老城的边上是峡谷
峡谷对面是新城(Gare)
连接老城和新城的阿道夫大桥。
城市的另一头,连接老城和欧盟中心的戴高乐铁桥。据说铁桥是卢森堡发达的钢铁工业的见证。照片下方不知是谁家的房子和花园,如此大气。
卢国又是一个大公国。所谓大公,就是大公爵,和公爵、侯爵等称号一样,都是欧洲的封建时代留下来的贵族的头衔。大公在卢森堡的地位和作用就相当于英国、荷兰等国的国王。但是他的宫殿--卢森堡大公府--则简单多了。那是一幢静静地靠在老城街道边的特大房子,如果不是门口有卫兵的话,恐怕你也很难把它和别的房子区别开来。
给大公府门口卫兵一个特写。这厮似乎不够严肃,或者就是一个天生的乐天派?
博克地堡(Bock Casemates)是卢国市区为数不多的景点之一。这是这个城市国家的古城堡部分。这个庞大复杂的地下迷宫所构成的防御能力,也是这个小国能够在两个强大邻国之间的夹缝中独立地生存到现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给张博克地堡里面的大炮的照片,只是洞口外面曝光过度了。
(第二天完)
关键词:卢森堡-德意志天然公园,科隆,科隆大教堂,波恩
自驾游的一个优点就在于,它的行程可以不需要太详细的计划,可以随心所欲,不必向坐火车出游那样,随时在意着自己心中的时刻表,以免否则衔接会出现问题。于是乎,国文中就创造了“兜风”这个词。而我们第三的行程就属于兜风的一天。那天的旅馆订在科隆附近。也就是说早上从卢森堡的旅馆出来以后,对我们的要求只是晚上到科隆附近的旅馆报到就可以了,中间的时间完全随意支配。这是我喜欢自驾游的重要原因。
卢森堡到科隆不近,从地图上最快的道路是走高速,全程有两百多公里。不过既然是兜风,那沿途的风景就比时间重要了。于是我们选择了走小路,穿过卢国西郊的森林,去看看卢国郊外的城堡。
那片森林的全程是卢森堡-德意志天然公园。顾名思义就是在卢国和德国接壤的地方。本身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景点。驾车从森林里的某条公路穿过,就算到此一游了。
在寂静的森林里找到了一片停车地,下车给领导照一张
走着走着,突然发现森林已经被我们抛在了身后,眼前出现了一片田园。再往前走,发现了一个破旧的城堡。那是卢森堡郊区的Beaufort城堡。
我们没有选择在这个城堡过多停留,继续上路。再往前是一条小溪,那就是德国和卢国的界河了。
我们选择在这里把油箱加满。卢国的汽油在欧元区是最便宜的了。1.25元/升的汽油价,虽然比国内贵很多,但是比起德国的油价,至少打了85折。难怪这个加油站的生意很好,附近很多德国牌照的车子也都来这里加油。另外一个惊奇的发现是这里的加油站标示用的都是德文,连服务员都习惯跟你说德文。虽然我的德文不济,但总比法文好。
过了界河,进入德国。不过要到达在北威州的科隆,必须穿过Rheinland-Pfalz州。不过RP州的公路基建比较差,高速公路较少,而我们走的这段几乎没有A级的高速公路可走,只能走B级公路,所以费时较多。进入北威州,就全程高速了。
我们先去旅馆安顿了行李。那天的旅馆订在科隆周边的一个叫Dirmerzheim的小镇。那是一个安静的小镇,离科隆市区还有25公里路。因为自驾,因为穷游,所以这次我们能够也愿意选择离市区较远的便宜旅店。我们的房间下面是酒吧,那时是周日下午3点左右。酒吧里聚满了球迷,在看科隆队的德甲联赛。联想到后来我们在市区也看到不少球迷,我猜看球也是德国人休息日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吧。
其放下这些聚精会神的球迷不提,去科隆看看。以前在德语教材中看到过,科隆是德国人口第四多的城市,仅次于柏林、汉堡和慕尼黑。作为城市,自然有着众多的博物馆,在我行程计划上的有香水博物馆和巧克力博物馆。当然科隆最著名的还是科隆大教堂。不过作为大城市,我们也受到了停车问题的困扰。在百转千回地寻找地面停车的努力失败以后,我居然还迷失了方向,最后好不容易才绕到了大教堂地下的停车库中,把车子安顿了下来。
刚从地下走出车库,就看到了科隆大教堂的标志性的尖塔。
以及科隆大教堂华丽的外墙
如果你对欧洲的古代史有些了解的话,那就在看到科隆大教堂外围装饰的富丽堂皇之时就能多一份理解。天主教在欧洲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以神权统治者的身份存在的。而科隆大主教作为黄金诏书中规定的教会选帝侯--就是可以投票选“罗马”皇帝的统治者--之一,其地位配上这些富丽堂皇的装饰,或许也无可厚非。
再来一张拱门的特写,不知道当年建造这座教堂的时候发行了多少赎罪券。
再来一张彩绘玻璃窗的特写。这张是我的得意之作
出得教堂,对面就是现代化的科隆火车总站。
在抬腕看表,似乎已经来不及再赶往香水博物馆和巧克力博物馆了。而明天又是周一,巧克力博物馆还不开门。只能给自己的这次行程添加些许遗憾了。
从教堂出来,在马路边给自己买个冰淇淋。然后顺大路走到莱茵河边,在河边的那片空地上坐下来,好好休憩一下。这片空地很大,休息的人也很多
还有这位小朋友,吃了冰激凌忘记擦嘴了
然后在不远处的Haxenhaus饭店吃了一顿德国餐。这时才想起我们的车车还停在地下车库。地下车库的计费可是打着表,出来的时候是多少就算多少的,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所以匆匆结束了这顿饭,花了5.4欧把我们的车车赎了出来。
随后又赶往波恩,在这个安静的前首都走马观花似地走了一圈,并用这张在贝多芬展览厅前的照片应付一下大家,算是我们到此一游了。
(第三天完)
关键词:海德堡(Heidelberg)、曼海姆(Mannheim)、路德维希港(Ludwigshafen)
小店的老板娘给我们准备的早饭还算丰盛。饭后ld闲不住,一定要起身出去亲自体验一下小镇外面的寂静。于是我就有机会和老板娘攀谈了起来。老板娘是从波兰来的,不会说英语,连她的德语在我看来都很不标准。不过交谈还能继续。我也知道了原来她和德国国家队的波多尔斯基是朋友,因为他们都是从波兰来的准移民。那原来我现在坐着的椅子还是小波同学经常来坐的。但愿我的香港脚不会传染给他,影响他在欧洲杯上的发挥。
不一会ld回来了,我们动身告辞。下一个旅店订在路德维希港(Ludwigshafen)
。在BASF公司工作的筒子对这个地方一定不会陌生,因为你们公司的总部就在那里。但其实我们选择那里的理由是因为它和曼海姆隔(莱因)河相望。我们今天要拜访一个在曼海姆的朋友。而且曼市离海德堡不远,也就20公里路的样子,对自驾游来说不算什么距离。
撇去无聊的车程不谈,我们今天真正的旅游应该从下午的海德堡开始。海德堡在穷游上出现的次数已经很多了,再在这里做更多的介绍已显多余。作为古堡之路的起点,歌德曾经“把心遗失”在这里。不过海市对我来说太熟悉了,为了避免产生审美疲劳,这次设计的路线简单的很:我们从步行街的起点一路向里,登上山上的古堡,再下山绕到后面的内卡河,用短短的3个小时在这个城市留下匆匆的足迹。
和德国很多其它城市一样,海德堡的步行街是一条老街,现在则成了一条商业街。现代化的商业招牌嵌在古风的建筑里,成了欧洲城市的一大特色。
镶嵌在屋檐墙角的圣母像,这是城市的古代部分
走入一个广场,在一个教堂旁边
从教堂的后面看这个广场
教堂的广场边有条林荫小路,从这里步行上山,就到了海德堡的城堡(Schloss Heidelberg)。
城堡是海德堡的标记,建在整个城市所依靠的山上。说到这里,有个题外话。其实与中文里“堡”字相对应的有两个德文词根。berg表示“山”,以其结尾的地方通常都有山,代表的城市有海德堡、纽伦堡(Nürnberg)等。burg表示“城堡”,以其结尾的地方通常都有城堡。它的代表城市有黑森林南部的弗莱堡(Freiburg)和奥地利萨尔斯堡(Salzburg)等。不过因为读音相近,而且很多城堡本来就建在山上,所以实际上也很难具体区分,反而给不悉拼写的驴友反而带来了不少麻烦,个人以为,实为不智。
若你是来旅游的,那你无论如何是一定要去进去游览一次的。不过现在门票涨了5毛,变成3欧一个人。即使如此,还是物有所值。从城堡的观景平台可以看到整个城市。而从黑森林起源的内卡河从城市的一边悄悄流过,如动脉般连接着这颗古老而又年轻的心脏。
还有这张,管中窥豹,是ld拍的。可惜不该用闪光,破坏了白平衡。
其实3欧的门票只能让你看看城堡的外围,要进城堡的房间还须另外买票。不过,对我们来说,外围已经足够了。给这个城堡来一张特写。
还有这张,是侧面的。墙面上的浮雕人像栩栩如生,但不是为什么最上面的两层变成了空中楼阁,只有墙面而无房体。
其实我一直没有弄清楚海德堡城堡的年龄,只是觉得它的历史不会很短。后面的城堡花园中处处可见岁月留下的断壁残垣。不过我个人一直以为,这反而是城堡最美丽的地方。
我很渴望在山上等到太阳下山,看看夕阳下的城堡。那该是何等的绚丽而悲壮啊!但是此时德国的白昼已经很长,离黄昏还有三四个小时之多,加之后面还与友人有约,所以也容不得此等闲情。最后深情回眸。
下得城堡,自然而然地走到内卡河边。这是卡尔·迪奥多桥,不过一部分正在修缮,所以只能别扭地照上一张。
这就完成了我们与古堡之路的一次偶遇。随后去了曼海姆,友人已经在那里等我们了。晚饭是友人执意请的,地点在曼海姆机场对面的一个小饭馆。很赞。德国的饭店就是份量十足,比国内实在多了。
这是ld点的炸猪排
和我的牛排
曼市没有什么景点,按友人的话说,是比较“丑陋”的城市之一。这个水塔是他们的唯一特色。个人感觉实在上不了什么台面。
我和朋友最后在莱茵河曼海姆段河边森林走了很久,聊到了日落。这次真的看到了夕阳。
(第四天完)
关键词 黑森林(Schwarzwald)
出发,今天的目标是黑森林。和前两天不同的是,今天我们没有订旅店,想在黑森林里随便找一家。原以为在那里可以随便找到一家便宜的旅馆的,但是我们错了。这是后话。
那个名曰黑森林的地方在巴登-符腾堡州的南部,指从卡尔斯鲁厄以南,弗莱堡以北的山地林区。我以前去过两次,都是从穿过弗莱堡市区的B31号路进去的。这次决定尝个新鲜,从巴登-巴登的B500号路自北向南游览这片森林,结果却走错了路,使得这天里面的亮点全无。看官如果性急,可以忽略我们关于今天的这段。
我们在巴登-巴登(Baden-Baden)这个口下了A5公路。这时候已经开始堵车了。巴登-巴登是个著名的景点,以温泉和赌场著名。不过我们却提前进了隧道,等到绕出来以后发觉已经离开了巴登-巴登了。
个人以为,同样是黑森林,B500号路的风景比B31还是逊色许多。一路少了黑森林特有的奇峰怪石,下方茂密的森林把我们的视线完全挡住,却有没有挡住上空的严严烈日,弄得我们苦不堪言。沿途的风景不多,开了1个多小时以后才来到Mummelsee(See在德文里就是湖的意思)。那是一个很小的湖,但是今天却很热闹。原来这里的一个旅馆失火了,于是来了消防队、警察、电视台等人。天啊,德国人够无聊的,连烧个房子都要这么大惊小怪。
下车照几张,这个是Mummelsee,我们下车,绕他走了一圈,20分钟。
这个是屋顶被烧毁的房子,有个电视台的在这里。大队人马在房子后面。
这个是小店,卖布谷鸟钟。这个钟以前我在滴滴湖也买过,80多欧。不过它很不实用,每12小时需要上一次发条。看这个钟质量还不错,我可以等到退休了以后慢慢玩。
那个小店的蛋糕真好吃。
这处终于突破了树木的阻拦,可以看到山下的景色了。
但这时突然手机响了,拿出来一看,收到一条短信:中国移动祝您法国之行愉快。有点夸张了,离法国还有几十公里呢
随后和诸位驴友一样,我们到了一个比较大的城镇,叫Freundenstadt。从地图上,这个地方离我们明天要去的霍亨佐伦城堡很近。而此时已是下午1时。于是我们打算在这里先把旅馆订了。但是没有如愿。很多旅馆都关门,没有人。我们也没有找到当地的Information Center。于是继续赶路,想找Triberg瀑布。
黑森林的风景其实并不在某处,而在路上。沿路一片特有的南德田园风光,让住惯城市的我们倍感新鲜。
但这时我在一条路上拐错了弯,朝着Triberg瀑布相反的方向开了很长一段。等我发现时已经开出了黑森林。瀑布今天是看不成了,连旅馆都没有着落。只能沿着最近的B28号路往Freundenstadt赶。一路上问了几家旅馆,但是那里的旅馆都没有低于60欧元的。有些郁闷。
[贴士5]平心而论,B28号路的风光比B500好。沿路可以看到很多有黑森林建筑特色的小镇。个人以为,这些小镇才是黑森林的精髓。这里建议穷游的朋友们可以考虑走这条自驾线路。但是B28号路在从斯特拉斯堡到Freundstadt的方向有相当一段陡坡向上,小车驾驶起来比较吃力。但是沿路的风景足够可以补偿大家。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在B28公路上留下什么照片。所有的景色都只由我们的双眼记录了下来。我个人觉得我自己没有什么遗憾,或许对各位看官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遗憾吧?
最后我们在Freundenstadt附近的Kniebs小镇找了一家旅馆。真贵,67欧(第二天结账的时候才知道还有每人1.1欧的Kurtaxe,有些黑)。不过我们得到的补偿是拿到了一个很大的露台。灯光已经亮起,黑森林已经渐渐入夜,不过我们的旅行却正如佳境。喝上一杯啤酒,忘掉今天的遗憾,还有明天呢。(第五天完)
从旅馆露台看黑森林的入夜时分
关键词: 霍恩索伦堡(Burg Hohenzollern),Triberg瀑布(Triberg Wasserfälle),博登湖(Bodensee,Lake Constance),花岛(Mainau)
有人把霍恩索伦堡(Burg Hohenzollern)和巴伐利亚的新天鹅堡并称为德国最著名的两个城堡。不过比起新天鹅堡来,霍堡在游客心目中,无论从知名度和人气上都要差很多。
城堡得名于城堡主人的姓氏。霍恩索伦家族本来只是德国士瓦本公国的一个小贵族,1192年通过和罗马皇帝亨利六世的联姻开始成为望族,1411年才利用勃兰登堡王朝断嗣的机会从皇帝手中贿得勃兰登堡,成为选侯(就是有投票选皇帝权力的侯爵)。此后的500年里,该家族以勃兰登堡为核心,渐渐扩大其疆域,将原先的小国扩张成了后来的普鲁士王国。普鲁士国王的宝座也一直为这个家族所有。随着1871年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成为德国皇帝,霍氏家族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德国的皇族。直至一战之后德皇威廉二世退位,这个家族才淡出了德国的历史。就城堡而言,霍堡在地理上和普鲁士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它10世纪就由霍氏家族建造并居住,成了家族的祖籍和大本营。至今城堡中仍有该家族成员居住。
如同很多城堡一样,霍堡建在一个山上。刚出得黑森林,便可以在车窗里探得其貌。
这还是我们的相机中唯一留有的关于霍堡全貌的照片。城堡太大了,待到我们靠近它时,它已经无法被完全装在小小的镜头中了。
车子只能停在半山。要到达城堡,还须自行步行上山。停车场后面有条林荫小道,顺着它便可到达城堡。走了一半,给城堡来一张自下而上的。
沿着小路走到尽头,便是城堡的大门。给城门上面来一张特写。一个骑士拿着一把刀,似乎已经在向游人暗示这个城堡的尚武之风。
走过了大门,后面还有一道有吊桥的城门。
这道门的后面是一个螺旋的上坡道,带着我们转了270度,又是一道门。看来整个城堡在建造的时候还是比较强调抵御外敌的能力的。这点和马克斯堡类似,与新天鹅堡却截然不同。
在这道门前往上眺,除了看到城堡的尖顶外,城堡的概貌还是被藏在了厚厚的石墙后,不愿让你多看处一点
只有过了这道门,一切才渐渐变得豁然起来。我们才得以渐渐看清城堡的真实面目。照片右边是城堡主人的私人教堂。
再沿着走道上行,上面是一个广场。那里放着一门20世纪的钢炮,孤独地守卫着这片曾经辉煌过的家族的最后领地。
这是从广场上看整个城堡。
我们买的票是带导游服务的,可以参观城堡的内部。但是由于游人较少,需要在这扇门前等候,记得好像要等凑齐35个人才开始。
所幸不一会来了一个德国旅游团,于是人数就不是问题了。城堡只有德文导游,对我们来说又只能当一回聋子了。不过毕竟眼睛还能够看到城堡里面的各个房间,只是看着旁边的德国人频频点头,我们还是不知道这些房间的功用。城堡里面又不许拍照,所以也没有照片可以呈现在这里。
出了城堡,还可以在外围的观景平台上走一圈。在靠近内城的墙边,立着该家族历代统治者的铜像。我们截取了一张。照片最右边的是后来当上形式上统一德国并当上德国皇帝的威廉一世。
这张是从观景台上看城堡一隅
出得城堡,我们又赶往西南,回到了黑森林中。这里上一张黑森林典型的民居照片,路上抓的。
我们的目的是找昨天因为迷路而错失的Triberg瀑布。不过说实话,这个瀑布实在是一般,若是去过浙江五泄等地的瀑布,我相信这个瀑布是不对你有任何吸引力的。别的不说了,上两张照片
我们今天的旅馆订在博登湖(Bodensee)畔的康斯坦茨(Konstanz)市。博登湖又名康斯坦茨湖,是德国、瑞士和奥地利三国的边界,也是莱茵河的源头所在。其精华是康斯坦茨市以北的花岛(Mainau)。
[贴士6]每天晚上5点后花岛的门票价格减半。原价13.9欧一张的门票打对折,相信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有吸引力的。花岛开到晚上8点半,8点停止售票。停车是4欧一次
我们到旅馆的时候,已经6点超过了。问老板娘拿了房间钥匙以后,都来不及放下行李,马上赶往花岛。匆匆买了门票以后,就进入了这片花的海洋。
花岛,首先它就是一个岛。这个岛通过一座桥和康斯坦茨连接。不管了,上桥先给博登湖来一张。
湖中靠近岸边的浅水区里有只天鹅,可能在这里住的时间挺长了,倒也一点都不怕生。
此时已是5月上旬,料想荷兰Keukenhof的郁金香可能都已经谢了吧。但是Mainau岛上的花却正值怒放时。直接上图了,别的话就不多说了
Queen of Night,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黑郁金香?
此时再回头一看,背后还是一片蓝。其实远处还有白色的雪山,但是照相机不好,表现不出来。
还有这幢小屋子,很有意思
眼前是花,还是花,眼睛都花了,啥也不说了,大家自己看图吧。
这张是博登湖的地图,你知道花岛在哪里吗?
时候不早了,该折返了。回停车场的路上,依然是花
(第六天完)
关键词:南巴伐利亚(Oberbavaria),普朗湖(Plansee),林德霍夫宫(Schloss Linderhof)
早上我们离开了Konstanz,坐车渡渡过了博登湖。今天旅馆订在了300公里外的米腾瓦尔德(Mittenwald)。我们下了船以后,需要沿着博登湖边一路向东,先经过腓得烈港(Friedrichshafen)到林道(Lindau)。从林道到米腾瓦尔德小镇的话,最快的道路是进入奥地利,走一段奥地利境内的高速公路。不过由于奥地利境内高速公路收费制度的设计,我们今天不能走高速,只能通过走B级公路。这样时间上就显得比较紧张。不过也正是由于没有走高速,才得以让我们看到普朗湖(Plansee)。与我们来说,确实也是一份意外的收获。
[贴士7]从Konstanz到Meersberg的车渡,收了我们11欧。
[贴士8]奥地利高速公路是收费的。对短途旅行来说,只有买一种10天有效的高速票(Vignette),7.7欧,可以在奥地利境内任何一家加油站买到。高速票买好以后必须贴在前窗上,以便警察检查。对不买高速票而直接驶上奥国高速的处罚是200欧。
沿途经过了腓得烈港,这个博登湖边的城市是飞艇的诞生地。不过我们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在这里,只是随性地抓了几张。
过了林道,就进入了拜恩(Bayern)州。这个以慕尼黑为首府的德国面积最大的州是我们这里行程的重中之重。我们随后几天将要游览的楚格峰(Zugspitze)、新天鹅堡(Schloss Neuschwanstein)、国王湖(Königssee)、鹰巢(Kehlstein)都在这个州。当然它还有一个更加具有诗意的名字--巴伐利亚(Bavaria)。
林道镇在巴伐利亚的最西南角。从林道一路再向东,就进入了南巴伐利亚的山区。远处的雪山配上近处的农庄、田园、森林,如画的风景让本该无聊的车程变成了一种享受。
停车驻足的时候,还在路边看到一个小镇。
给小镇的教堂来个特写
这时路边出现一块指示牌。再往前开1公里,就进入奥地利了。
这次进入奥地利,完全只是借道路过。我们真正要去的地方是德国境内的林德霍夫宫(Schloss Linderhof)。在奥地利的小镇加油的时候,我特地问了下路,得到的回答是只要顺着路标往普朗湖的方向开就可以了。
[贴士9]奥地利的油价比德国便宜很多。自驾来南巴伐利亚的穷友可以好好利用这点。
顺着路标拐上了一条小路,再往前开了一刻钟,就看到了普朗湖。这是一个雪山融冰形成的湖泊,湖水至清,瑰为惊艳。又因藏于深山,远离喧嚣,给整片湖撒上一种静谧之气。这是我们后来看到的国王湖等湖泊所做不到的。
再往前又回到的德国。那里便是林德霍夫宫(Schloss Linderhof)所在。该宫殿是19世纪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Ludwig II)所造。如果你来南巴伐利亚旅游,那相信你一定会听说过这个国王。他生不逢时,登基的时候巴伐利亚已经实行宪政,其国王也只是一个虚衔而已。但此君还是终日沉浸在对旧时绝对君权的幻想中,终不得志。于是他把这种幻想表现在了建造宫殿的举动中。他先后建造了新天鹅堡、基姆湖的Schloss Herrenchiemsee,还有这座林德霍夫宫。受到个人财力限制,到他1866年离奇死亡的时候,三座宫殿中只有这座是完工的。
从风格上说,路德维希二世所造的宫殿都仿照了巴黎的凡尔赛宫。这是因为这位国王对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四时代的绝对君权情有独钟。他在他自己生活的现实中得不到,所以便希望在他给自己造的宫殿中实现这种波旁式幻想。但这个纨绔出身的国王崇拜的只是波旁的外表,对权力的取得和维系缺乏理解,居然忽视了他所处的时代里北方日益强大的普鲁士所带来的巨大威胁,我个人认为,这才是他作为一个统治者最大的悲剧。
单纯从宫殿的角度说,一切都是按照奢华的标准来建造的。这个是宫殿的花园全景。
林德霍夫宫花园里有很多镀金的喷水像,这个主喷水口喷起的水柱有一丈多高
还有左花园的这个女神
右侧花园的这个天使
还有王宫后面的那个,如果有水的话,应该是瀑布
花园里的琉璃瓶
和前面几个城堡不同的是,林德霍夫宫有英语导游。每隔20分钟依次会放德语、英语、法语的一个参观团入宫殿参观。我们的时间还早,在给宫殿本身来两张。
这张是侧面的
宫殿里面是不允许拍照的,所以没有照片可以在这里奉上。但是林德霍夫宫内的奢华程度仍然令我们惊叹。不过这也让我对这位过于注重享乐的国王心生蔑视。
来林德霍夫宫,就不能不去看看这里的Grotto。Grotto着落在王宫花园右后侧的小坡上,是个人造的山洞。路德维希二世沉迷于理查德·瓦格纳的歌剧,于是建造了这个别有洞天的歌剧院。这样他可以在那里观看歌剧表演。
洞里光线较差,拿的出手的也就这张。
出得Grotte,从上往下在给整个林德霍夫宫来一张。从这张看得出这个王宫真的很小,属于玲珑型的。
出得林德霍夫宫,我们还马上要赶往米腾瓦尔德,房东在等我们呢。米镇离这里有40多公里,但是道路多下坡,车行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尤其是从Oberammagau到Oberau这段的B23/B2,存在大约5公里长的下陡坡,严重考验车辆的底盘。不过得到的补偿是沿途的风景。我们是朝着雪山开,远处应该就是楚格峰了吧?
前面的小镇是Garmisch-Partenkirchen,穷游的朋友们应该不会陌生。那里的人习惯用画来装饰自己的房子。其实不光是他们,整个南巴伐利亚全部都是这样。
最后我们还是赶到了米腾瓦尔德,顺利地找到了房东。我们会在这里住4天。(第七天完)
有必要写一些关于度假公寓的事情,供穷友们参考。
在德国,短期住宿形式有很多,一般常见的有青年旅馆(Hostel)、宾馆(Hotel)、客房(Gästehaus)、民宿(Pension)等等。除了青年旅馆会提供类似散铺似的多人间以外,其他三种住宿方式的区别并不是很大--基本上都是给间独立的房间,带个独立的卫生间。跟这些住宿形式区别比较大的,还有度假公寓(Ferienwohnung)和度假别墅(Ferienhaus)。前者有点类似于在国外的公寓租房。房东将房子中一套独立的房间、卫生间和厨房租给你。由于多了厨房,在度假公寓中可以自己解决吃饭问题。而通常房东因此也不会再提供早餐,也不会象旅馆类住宿那样每天打扫。而且租给你的这部分空间通常独立性都很好,不会和房东或者其它房客的空间产生太大的冲突。至于度假别墅,那就是租下整栋房子了。
和旅馆类的住宿形式相比,度假公寓在空间上和价格上都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一般都对租期有要求。毕竟不是旅馆,房东都不希望租期太短。
就我们的行程而言,租用度假公寓还有一些其它的便利。除了到达的这一天以外,这三天我们打算游览的景点主要是楚格峰、茵斯布鲁克(奥地利)和新天鹅堡等。从地理位置上说,这些景点距离都不远,但一天又远远不够。所以定点居住可以省却我们天天打包搬家的麻烦。而且这样,我们在后面的三天中,具体哪天游览哪些景点就可以完全机动。更加直接的是,我们可以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再决定哪天登楚格峰。当然前提条件是要有自驾车作为行动的保证。
再来说说我们这次住的度假公寓吧。我们公寓所在的房子就在伊萨尔河(Isar)边。而我们的房间又正好向东,从阳台上看出去,可以看到河水,以及河对面的那座雪山。房东是个老太太,不会说英文但很热心,用德文说是so nett,还答应每天早上给我们送面包来。房间虽然有些旧,但是设施齐全。加之4个晚上共120欧的价格,我们实在不能再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了。
来张我们公寓外观,顶楼的阳台就是我们的。
这个度假公寓是我在国内预定的。从国内查询和预定度假公寓比较困难。当然可以用google,但是上面给出的信息有限。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是,选定某个地方,然后去这个地方的网站上查询。比如,我选定米腾瓦尔德,就去。每个小镇基本都有类似的网站,上面通常会有链接提供此类信息的。需要订房直接联系房东。不过很多房东平时也不上网,所以最好还是去个电话询问比较方便。
关键词:楚格峰(Zugspitze),茵斯布鲁克(Innsbruck),黄金屋顶(Golden Dachl)
我们的好运气在继续。起床的时候发现晴空万里,于是决定即日上楚格峰(Zugspitze)。
要说巴伐利亚真的是风景如画。这两张是我们在去楚格峰的路上随便抓的。实在是喜欢,还是放上来吧。
这张是回首米腾瓦尔德。从这个角度终于可以全部抓下我们阳台所正对的雪山了。
回过头来再说说楚格峰。楚格峰德国的最高峰,海拔2963米,本身是个滑雪胜地,旅游者也不少。上山的方式有齿轮火车和缆车两种。为了方便,我们直接驾车穿过Garmisch-Partenkirchen和Grainau,到了位于艾伯湖的齿轮火车站。上山的缆车站也在这里。这样我们就有了选择权,可以自由选择坐缆车还是齿轮火车上山。
[贴士10]楚格峰提供的是上下山的套票,票价45欧,可以自由选择乘坐缆车或者齿轮火车上下山。齿轮火车从G-P开出,当中停靠若干站,艾伯湖(Eibsee)是当中的一站。如果把车停在G-P或者Grainau,则如要乘坐缆车,还必须搭乘齿轮火车到艾伯湖站换乘。需要指出的是,德国的景区很少有坐地圈钱的模式,45欧只是上下山的交通工具费用。登山爱好者可以选择自行徒步上山,免费。
我们买好票,查看了一下时间,发现正好错过了一班上山的火车--下一班火车则是50分钟以后的事情了--便决定不再等,直接坐缆车上山。就观景来说,缆车上山绝对是一个最好的选择。班次短,而且全程都可以看到山下的艾伯湖。我们下山时坐的是火车。两相比较,觉得齿轮火车更多是为滑雪者所准备的,很大一段都是在雪下的岩洞里穿行,沿路也很少能够抓到靓丽的风景。
缆车开了,隔着车窗先给下面来一张。
再给上面来一张,似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才能到山顶。
艾伯湖是楚格峰下的翡翠。
缆车越往上越陡,再看看艾伯湖
再往上,四周已经显白。
再看看我们上来的路……已经看不到起始的车站了。
窗外出现一片平台,到了
终于可以摆脱车窗的干扰了,往下来一张
楚格峰其实靠在德奥边境上。往奥地利的那一头看过去,是群山
往德国去的那头,还是艾伯湖最好看。
所谓的山顶,其实是个用围栏围起来的平台,游人只可以平台内自由走动。在平台的一角,看到很多人在喂鸟。
竖着金色星的地方就是楚格峰的顶峰。如果开放的话,游人可以走出平台,通过旁边的扶手爬上去触摸一下这个德国之巅。不过我们上去的那天没有开。
这个方向看下去是奥地利的村庄。
若是在冬季,楚格峰还是一个滑雪胜地。滑雪场坐落在与山顶还有几十米落差的地方。齿轮火车的车站也就在那里。
这幢建筑的下面就是齿轮火车的车站。
因为我们后来是坐火车下山的,所以要转到到滑雪场所在的平台等车。从山顶到滑雪场需要坐另外一段缆车。这是我们下来以后给山顶来一张。
滑雪场没有围栏,游人可以自由地在雪地里行走。我们惊奇地发现不远处还有个教堂,只是不知道是给谁准备的。
游人在这里打起了雪杖。
这里还准备了几张长凳,可以让游人休息。
我们是搭乘齿轮火车下山的。从沿路的风景来说,齿轮火车比起缆车可差远了。可能它更多地还是给那些滑雪人士准备的吧,于观光客却不推荐。我们在艾伯湖站下了车,给火车来一张,算是我们本次楚格峰之行的纪念。
下得火车,发觉才是午饭时间。下午的时间安排让我们有些犯愁。从地理位置上说,我们仍来得及赶往位于菲森(Füssen)的新天鹅堡。但是我们已经与友人相约,所以必须把它留在明天。几经考虑以后还是打算去茵斯布鲁克(Innsbruck)。沿途经过米腾瓦尔德,于是顺便回去把为了上山而准备的厚重行头卸下。
茵斯布鲁克,其名字里后半部分布鲁克(Bruck)在德文中的意思就是“桥”。整个城市的名字也就是就是“茵河上的桥”。这座茵河之上的城市建造于群山之间,是奥地利蒂罗尔州首府。但茵斯布鲁克并不是我们事先做功课的重点。在我们的旅游列表上,茵斯布鲁克城里有黄金屋顶、Schloss Ambras等景点。城郊也有北山、南山等景区。对部分喜欢水晶的女性来说,这座城市还是施华洛世奇的总店所在地,有着自然的吸引力。
米腾瓦尔德距离茵斯布鲁克40公里左右,整个路程中先是走大约30公里的B级公路,然后是10公里左右的高速公路。于是我们在入境了以后的第一个加油站买好了奥地利的高速票,7.7欧元,可以用10天。
到了奥地利境内我们才发现,地图上标的这30公里B级公路大多是坡度极大的弯道下坡。而很不幸我们又碰上了小堵,平均每几十米就要刹停,这大大加大了驾驶的危险性。所幸一段刹车之后,路边出现了一片停车区,于是我决定让自己和车车歇息一下。纵然路边树木成荫,却也挡不住后面的靓丽的风景,马上抓下来。
不一会道路变通畅了,我们继续前行。不一会就上了高速。突然前面出现一个休息站,指示牌上说在休息站里就有个Information Center。貌似可以去那里领一份茵斯布鲁克的地图。不过当我们停下车以后,却发现那里是铁将军把门。这个真有意思,今天是周五,现在是下午3点,那有这么早打烊的道理?算了,地图要不到了,继续前行。
我们到了茵斯布鲁克,没有费多大的劲就找到了Schloss Ambras。不过那里的停车很成问题。这是一条死路,没有成型的停车场,游客的车子停满了道路的两边。我们开进去以后掉头又困难。这又耽误了我们一些时间。
从历史上说,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了奥地利有600多年之久。Schloss Ambras则是这个王朝的行宫。现在则被改成一个博物馆。不过我们买票进去以后,发觉无论是从房间的装饰还是馆藏来说,这个宫殿实在是一般。所谓馆藏就是一些旧兵器和旧时的首饰。而除此之外宫殿里面几乎空空入野,连旧时的家具都看不到。这次经历让我们对奥国产生了一些不怎么好的感觉,也使得后来我们到萨尔斯堡以后,放弃了游览萨市的Schloss Hellbrunn和Burg Salzburg的计划。
这个宫殿里面拿的出手的照片实在有限,这是旧时的骑士装备
这张是王宫天井内侧的壁画,仿佛是铅笔画的
而这张则是王宫的舞厅吧,我猜
出得王宫,是一片花园。那里可以看到整个茵斯布鲁克。
匆匆出了花园,开车回到了市区。由于没有找到茵市地图,我们便如同没了头的苍蝇般,在市区乱兜。
这张是市区的马车。不过后来发现马车在奥地利实在不算什么新鲜玩意儿。
几经问路,终于驾车到了一个看似比较热闹的地方。于是,在路边停车。由于是城市,路边停车是必须在码表上买停车票(Parkschein)的。而且茵市查得挺紧。我在我停车的这条短短的马路上看到两个穿特殊制服的女士,逐一盯着沿街的车子看。初来乍到,我们费了一会儿的劲才意识到她们是在查停车票。于是马上把自己买的停车票工整地放在车里最显眼的位置。
办完这些,我们已是饥肠辘辘。但是黄金屋顶还是没有找到。突然路边的巷子里有一家中国饭店,于是进去点了份中餐,既解决了温饱问题,还把方向问得一清二楚。一举两得。
原来黄金屋顶离我们停车的地方不远。走了几个街区就到了茵市老城区的主街。黄金屋顶(Golden Dachl)就在主街的尽头。施华洛世奇的总店也在这条主街上,不过已经打烊了。不管了,先给黄金屋顶来一张远的。
由于功课做得不够,德文也实在蹩脚,所以我这里道不出黄金屋顶的渊源。只知道它的这片屋顶是真的由黄金瓦片做的。其它的请穷游的TX们补充。我还是上照片吧,这个是黄金屋顶的近照
再来一张屋顶下阳台的特写。
奥地利蒂罗尔地区和巴伐利亚一样,喜欢在墙上画画。
这是主街的长廊,旁边很多商店。
这条主街成L型,在黄金屋顶前转了一个直角,通向茵河边。这半边的主街是露天的饭馆区。
这一带任何一条河都是美丽的,茵河也是如此。雪山、老城、奔流、夕阳,难怪有这么多人在这里驻足留影。
回去的路上,又经过了老街。由于马上要举办欧洲杯了,老街的电线上都挂满了足球,一片节日的气氛。届时洒家又要挑灯夜战了。
(第八天完)
插队。。。。。。
曼海姆机场对面的一个小饭馆?是在机场停车场的那个吗? 我5月4号下午去腐败的,你们伉俪是5号去的吧。可惜就差一天。 - Kai
不错!我去年去的,也坐了船,景色确实很美!
关键词:(Schloss Neuschwanstein),旧天鹅堡(Schloss Hohenschwangau),(Marienbrücke),米腾瓦尔德(Mittenwald)
今天的行程相对简单。我们和友人约好了,我们从米腾瓦尔德出发,他从驾车出来,在碰头。因为仅有一个景点,时间不是问题。我们也不急不忙,十点才出得门。米镇到新天鹅堡的有两条路,从G-P那里分开:自G-P向西,穿过我们昨天上缆车的艾伯湖站,然后折向南,进入,经过Reutte再回到,是为南线;从G-P向北走B23,过Bad Bayersoien再掉头向南走B17,是为北线。两条路距离差不多,风景虽不尽相同但也难分伯仲。而我们则有幸得兼二者,实为游之乐趣之一。
南线的风光主要是奥国小镇,安睡在雪山下,如岁婴之于慈母。可惜我们的前窗实在太脏了。
从米镇出发,车行一小时左右,穿过一条隧道,便又已经回到德国。此处已接近菲森(Füssen),不一会便可从车窗中看到远立在山腰上的新天鹅堡。
新天鹅堡(Schloss Neuschwanstein)是德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其为巴伐利亚国王路德二世所建之行宫。其外型有如天鹅,又因其依山傍水,故被很多人认为是童话中的城堡。关于这个城堡,曾有它的一套四季全景照片,诸位看官可自行通过google寻得。相信看了以后,即使您不曾亲自前往,也会为之折服,仿佛回到儿时熟悉的童话王国。
离此城堡不远的还有黄色的旧天鹅堡。其本身也是王宫,由路德维希二世之父辈所修缮。其本名为霍恩施旺高城堡,但因为旁边的新天鹅堡的缘故,大家很自然地就把它称作了旧天鹅堡。其实和没有完工的新天鹅堡相比,旧天鹅堡内部的装饰、摆设均已经成型,在很多驴友看来反而可看性更高。
由于这个地方太著名了,游人骆驿不绝,停车费也水涨船高,要4欧。这个价格在欧洲的旅游景点中也绝对算是贵的。
和友人如约碰头了以后,我们要马上前往售票亭买票。因为要进新天鹅堡参观的人太多了,所以城堡组织者采用分批放入的形式。平均每5分钟左右进一个团。若是在旅游旺季,买到两个小时以后才放入的团也是常有的事情,赶时间的驴友要做好思想准备。不过我们这次不赶时间,所以比较笃定。在售票亭买了新旧两个天鹅堡的联票。参观旧堡的时间是13:50,参观的时间则是15:50,间隔两个小时。
[贴士11]参观新旧天鹅堡的团都是分语种的,主要的语种是英语和德语。还有一种是使用讲解器的团。进堡的游客可以领取自己母语的讲解器,在城堡内听讲解器用母语讲解。
两座城堡都在山上。新堡在左山,旧堡在右山。要参观城堡,只能自行爬山。不过在售票亭所在的山下,也有马车可以带君上山。
我们的时间还早,也不急着上山。售票亭所在的这条街是这里的商业街,什么都有卖。其建筑外墙也传承了南巴伐利亚的壁画风格,而且都画的不错。
这是从山下的商业街拍的,旧天鹅堡。
这是山下看新天鹅堡。看着不远,走上去要半个小时才能到。
要看新堡的全景,那非玛丽安桥(Marienbrücke)莫属。这座在新堡所在的左山上,临渊而建,冬季还不向游人开放。从山下有条供步行的小路(Fußweg),穿过树林,直接通到这座。整个上山过程大约要走20分钟。走在小路上,突然外侧的树林闪开了一道口子,可以让我们看到下面的阿尔卑斯湖(Alpensee)。
继续上行,出了一身汗以后终于到了这座铁桥。由于这座铁桥也实在太有名了,所以熙熙哉、攘攘哉,接踵而至的人潮仿佛让我们感觉回到了国内。静心摄影是不可能了,隔着人缝,给城堡来一张算了。
匆匆拍完照,我们便原路返回。为了要参观的旧堡,我们需得先下左山,再上右山。所幸右山不高,对我们的体力尚构不成太大的挑战。上得半山,再给它来一张。
不一会,我们就到了旧堡。其实旧堡并不旧,只是小了一点。
还有一点时间,让我们可以在旧堡的外围随意走动一下。这个是旧堡外围的喷水池铜像。
透过旧堡的拱门,给那边的瞭望台来一张。
这个角度可以看到新堡
这两张是旧堡的后面。我们需要在这里多拍几张,一会儿进去参观的时候是不允许拍照的。
旧堡内部的参观大概耗时40分钟左右。随后便又是一段下山和上山,去新堡。上新堡的路程比旧堡长很多,而且是公路,不是石阶。个人感觉这种路更费体力。
去新堡的路上抓了一个饭店,还是南巴伐利亚的壁画。
可能是由于我们走得比较慢的缘故。到了新堡以后,发觉时间刚刚好。马上进堡参观。这些都是出得城堡以后再拍的。这时似乎已经接近打烊的时间了。
单从外墙看,新堡确实比旧堡气派很多。但是国王没有等到城堡完工就离奇死亡,6周后巴伐利亚政府就决定将城堡开辟成为博物馆,供公众参观。
我们到停车场时,已经接近5点了。因为友人还要赶着去200公里外的,所以匆匆作别。这是车上给新天鹅堡来一张。
回过头来,这个教堂好像在图片上见过的。
我们回米镇,走得是北线。先向北,再向南。这张是在B23上拍的。前面有跟隧道,过了隧道就到了G-P。眼前的雪山应该就是它们。
过了G-P,我们再掉头向东,往米镇方向去。马上要到米镇了。米镇的雪山也不错。
回到米镇,发觉才7点,离日落还有两个小时左右。于是决定在米镇走走。米腾瓦尔德本身也是南巴伐利亚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以滑雪胜地和盛产小提琴而闻名。不过和德国绝大多数的小镇一样,这个镇的面积不大,大约和国内一个大型社区差不多,走上一圈也就40分钟左右。
这条小溪从小镇中穿过,就在直接汇入伊萨尔(Isar)河。但其实米镇的伊萨尔河虽名曰“河”,比这条小溪也大不了多少。
走得不远,便已经是镇中心。由于今天是周六,且天色已晚,所有的商店都已打烊。不过德国的商店都会把特色商品放在橱窗中,并标以价格。所以对我们这种只打算做window shopping的人来说,正对了我们的胃口。一圈看下来,发觉米镇的商品种类之丰富,价格之实惠,竟大出我们之意外。后来我们离开米镇的时候本打算在这里血拼一番的,不料也没有如愿,这是后话。
早就听说米镇建筑的壁画很有特色,一看果然不假。这是米镇的教堂的,也被涂上了色彩。
这个是米腾瓦尔德镇上的一个旅店,外墙真漂亮。
来张特写。
衬在建筑后面的是高峦的山峰。只是我们在山下住了4天,却一直没有搞清楚这座山峰的名字。惭愧。
(第九天完)
关键词:慕尼黑(München)
我们把住在米腾瓦尔德的最后一天留给了慕尼黑。
慕尼黑你不会没有听说过。对于来巴伐利亚的旅游者来说,拜恩州首府慕尼黑是必定要来的地方。背包客要在这里转乘发往巴伐利亚各个知名旅游景点的火车,而慕市周边呈辐射状散开的高速公路也会把各路自驾客带入其中。慕尼黑既是旧时巴伐利亚王国的首都,有着旧时留下来的王宫、花园,又是德国工商业的重镇,集结了宝马、安联等企业集团。同时,这里还是德国境内豪华车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在我心目中,它一直是一个穿梭于历史与时尚之间,兼具厚重与轻盈的都市。
慕尼黑离米镇不近,车行距离有100公里左右。在规划行程的时候,出于成本的考量,我们这次没有选择慕尼黑市区作为我们的住宿地。相反,我们选择的是从米镇早出晚归的慕尼黑一日游。(若是扣除在路上的时间,我们其实只是半日游)对自驾一族来说,大城市里面的住宿不仅价格偏贵,停车还要收费,甚至时常有想付钱但仍找不到车位的情况,这都不是我所希望看到的。当然,我们这样的安排就少了住在市中心能给我们带了的出行方便等便利,我们也没有机会近距离地体会当地的夜生活,但是这一切对我们来说还都能够接受。
如此半日游,交通便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对于进入了市中心以后的交通安排,我个人还是更加倾向于公共交通。城区道路情况复杂,单行道多,停车麻烦,这都是问题。不过在如何从米镇到达慕尼黑的问题上,我们当时有三个选择。其一是放弃汽车,直接从米镇搭乘火车到慕尼黑主火车站(Hauptbahnhof)。米镇每隔一小时就有一班车直达慕尼黑,来会时间的早晚都不是问题。到慕尼黑的单程时间是两个小时左右。第二个选项是直接从米镇驾车出行,将车停在慕尼黑市区。不过我来之前听说慕尼黑的停车很成问题,车位很难找。第三个方案是做个折衷,驾车到慕尼黑郊区,再搭乘城郊火车进入市区。从我们事后总结来看,其实第一个方案最好。买一张27欧元的拜恩州票,既可以坐火车,也可以坐城市里的公车、地铁。不仅用最少的钱满足了我们两个人一天的交通需求,而且我在后来的Hofbräuhaus品尝德国啤酒的时候可以毫无顾忌,可谓一举多得。不过实际上我们还是采用了第三种方案,驾车到慕尼黑南面的Wolfratshausen镇,然后花了18欧买了张天票,坐城郊火车S7进城。这样安排,单程也要2个小时,还要算上往返Wolfratshausen的油费,从时间上和经济上都没有什么划算。
来到慕尼黑,老城是不能不去看看的。慕尼黑最有名的莫过于地处玛丽安广场(Marienplatz)的新市政厅(Neues Rathhaus)了。这个名曰“新”市政厅的建筑也建造于年,其所谓的“新”也是只是针对不远处的老市政厅的。这是一个哥特式的建筑,上面装有德国最大的报时钟。据说钟上装的木偶有真人般大小。所有S列车在玛丽安广场都有一个站,出来以后直接就能看到新市政厅的全景。
新市政厅的尖塔
既然是玛丽安广场,那这个金色的雕像应该就是玛丽安了,我猜
从这个角度再给玛丽安像来一张
市政厅的街角一景。这里是慕尼黑真正的市中心
我一直觉得,新市政厅的建筑风格和教堂有点类似。这个是附在墙上的魔鬼雕像。我们后来在巴黎圣母院的外墙上也曾看到
这是新市政厅尖塔上的木偶像,说是有真人一般大小,你们信吗?
掉转头,一旁的老市政厅则显得寂寞很多。
[贴士12]新市政厅上的报时钟每天早上11点会表演10分钟。在夏季时间(5月1日到10月31日之间)每天中午12点和下午5点也有类似的表演。据说晚上9点还有慕尼黑小僧侣(Münchener Kindl)出来向大家道晚安。
--摘自《走遍德国》
我们到玛丽安广场时,已经过了11点了。不过离12点的表演还有一段时间。于是我们便朝不远处的弗劳恩教堂(Frauenkirche)走去。弗劳恩教堂的两座塔也是慕尼黑的标志。在塔上可以鸟览这个慕尼黑,还可以远眺巴伐利亚的群山。不过我们忘了今天是周日,教堂里积满了礼拜的人群,塔楼却不开。真不走运。不过这时主持礼拜的神父带头唱起了圣歌,接着是众信徒的合唱。瞬间整个教堂就洋溢着这股圣洁的歌声,强烈地将所有人包围住,仿佛要将他们身上所有的秽物清洗出去。
不一会,教堂后面的人群开始往两边散开。原来是礼拜的队伍向教堂门口走来。队伍前方似乎是唱诗班,举着法器直接走出了教堂。随后是神职人员。主教走在最后,一路还和周围的信徒握手。我们初来乍到,对这一奇特的仪式倍感吃惊。待得整个队伍出得教堂,众多信徒也随即离开,各自散去。等我们出教堂的时候,人群基本已经散尽了。我们也没有寻得神职人员唱诗班一行的去处,只能悻悻回到玛丽安广场。
此时已经接近正午。广场上已经挤满了人群,静待钟楼木偶的表演了。但木偶们可能更愿意吊吊大家的胃口,整整晚了5分钟才集体登场。先登场的是两列木偶农民,载歌载舞地旋转。紧接着是两个骑士,表演了两个回合的决斗。随着一方的获胜,将广场上人们的气氛带到了高潮。我不由打开了照相机上的摄像功能,对一切进行了录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这里看看:
表演结束以后,我们也就告别了玛丽安广场,开始了一小段“暴走”。首先是穿过新市政厅,往老城的王宫方向走去。新市政厅楼下就有一个Information Center,我进去拿了一张慕尼黑地图。后来也正是靠着这张地图,帮我们找到了著名的Hofbräuhaus。
这是玛丽安广场上的喷水池。
这个是新市政厅内部的庭院
经过了拜恩州歌剧院,给外面来一张。
慕尼黑的老城不大,走了10分钟,就已经到达了巴伐利亚的王宫(Residenz)前。整个王宫建筑太大了,还是给门口的狮子来一张。
王宫是巴伐利亚国王的官邸,历史不详。不过由于之后等着我们的还有美泉宫和凡尔赛宫,所以这次我们没有选择进王宫参观。只是顺着王宫的大门,到里面的庭院转了一圈。很随意地给庭院来上两张。
这个是喷水池的近影
从王宫的大门原路出来,可以看到Feldherrnhalle。就是这个舞台。不知道这个地方有没有中文标准的翻译,费德先生大厅?
这是王宫对面的特安蒂娜教堂(Theatinerkirche)
沿着王宫的外墙右拐,就是一条大道。Hofgartenstraße,应该翻译成王宫花园大道吧
从这个角度看王宫的外墙。巴伐利亚的王宫还真不小呢,快赶上我们的圆明园了
王宫花园大道的另一边就是花园了。这个是园中心的亭子。
走过这个德国亭子,再来张回头照
从王宫花园再往后面走去,是慕尼黑的英国花园(Englisch Garten)。说是花园,其实是一片很大的绿地。突然前面出现一条小河,很多冲浪爱好者在那里一试身手。
这位是我看到身手最好的
我们买了一个冰激凌蛋筒,一边吃着以便往花园深处走去。这里是随便抓的一张,应该就在日本茶室门口。
英国花园就是我们这次“暴走”的终点了。说是暴走,其实也就走了3公里左右。这一路走马观花的下来,我们并没有游览什么真正的景点。所以游记也只能靠照片来报流水账了。
离开了英国花园以后,我们马上赶往宁芬堡宫(Schloss Nymphenburg)。这是巴伐利亚国王的行宫,在慕尼黑西郊。从火车总站坐17路有轨电车可以到。到站后,沿着一条小河走,一会就到了。
宁芬堡宫的第一印象。
再走近一点,隔着两个水池看宁芬堡宫。
又见天鹅。巴伐利亚的天鹅真不少。
绕过水池,走到宁芬堡宫前,给它来一张。
就旅游来说,宁芬堡宫可以参观的除了其王宫本身以外,还有旁边藏有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路德维希二世的祖父)说钟爱过的36位美女的油画像美人画廊,以及马车博物馆。如果我们这次是专程来慕尼黑游玩的话,这些景点是一定要进去的。不过今天的主基调就是走马观花,而且考虑到我们之前之后所游览的或将要游览的景点的重复性,所以我们就略过了这些景点,只是在宁芬堡宫的花园走了一走。
宁宫的花园很大,中间的水池和周围的草坪构成了花园的主旋律。
这张是从花园回头看宁宫。发觉宁宫前面和后面看上去差别实在不大。
因为没有仔细地游览宁芬堡宫,所以我们的半日游还有额外的两个小时可以支配。于是我提出去宝马总部看看。盯着有轨电车车站上的交通指示图看了半天,我终于找到一条倒车线路,可以直接到达宝马总部,而不用再回慕尼黑市区。
宝马总部在慕尼黑的北面,奥林匹克公园的对面。公司大楼不对游客开放,但紧挨着公司总部有一个宝马博物馆。对游客来说,这两个地方可以看看。遗憾的是,我们到了宝马博物馆的时间已经过了下午5点,博物馆已经打烊,只能在门口拍个照留念了。
这个由4个圆柱体组成的,是宝马的总部大楼
这幢建筑是宝马博物馆。造型之奇特,体现出慕尼黑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风格。
所幸宝马博物馆旁边还有一个宝马世界(BMW Welt),这个地方要8点打烊,我们正好可以进去看看。
所谓宝马世界,实际上更象开在总部楼下的4S店。你可千万别小看它,它里面宝马任何系列的车型都有。就这点,国内那些搬砖模式的4S店是远远及不上的。
这个是宝马1系。小型车,中国是不会有人开这个的,和国人心目中宝马的形象实在不符。
这是这个4S店的底楼
Individual,这个车车俺没有听说过,惭愧。
这个是别摸我的摩托车,俺偏要摸一下
该附件不存在或已被删除
宝马的F1赛车,上周还在加拿大站夺冠来着。
对那些对车子不太感冒的看官来说,我这片游记已经太车迷了。还是就此打住罢了。最后我在宝马世界买了一个X5的车模,随后就搭乘地铁往市中心去了。
4S店对面是奥林匹亚塔,它是奥林匹克公园的一部分。1972年曾经在这里举办过奥运会,也是斯皮尔伯格所导演的《慕尼黑》一片中仇恨的种子种下的地方。
相关阅读1/3
我们在欧洲四国的22天
穷游兴趣小组
https://www.baidu.com/s?w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拒绝难民的欧洲四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