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输出王昭君出装最强输出的国砖是哪个

查看: 341|回复: 0
分享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0 小时QQ主题精华0好友记录帖子日志相册UID149404积分372经验229 点金币1433 枚元宝0 个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九品, 积分 3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8 积分
UID149404积分372经验229 点金币1433 枚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号称HIFI级别的播放器今年是越来越多了,我很早就做了一个《市售主要HIFI级播放器横向对比表》供网友参考。当然,那个表里面只是纯粹参数方面的对比,这次我来个狠的,冒着得罪一大波厂商的危险,做一回毒舌,不设底限的给大家好好点评一下这些播放器的优缺点吧,仅供大家参考好了。
在国内发烧圈里面一般都以苹果公司出品的IPOD CLASSIC(简称IPC)作为HIFI播放器的分水岭,音质硬素质超过IPC的可以被认可为HIFI级播放器,音质不如IPC的只能有MP3的待遇了。
以下将按照我的《市售主要HIFI级播放器横向对比表》上面的顺序给逐一点评。
大点评开始!
一、FIIO X3
做工用料:★★★☆
点评:外部做工不算特别好,及格水平,内部各种用料非常好,属于很优秀水平。
音质素质:★★★★
点评:实测声音素质(分离度、失真、信噪比)很高,远超同价位水平。
UI固件:★★★★☆
点评:操作界面略显简陋,格式支持很全面,唯一能比较完美支持苹果无损的内嵌封面,固件稳定性很好,固件每月都有升级,最近还能支持自己DIY主题,非常强大。
便携性:★★★★★
点评:非常轻便,窄体设计放口袋无压力,支持MICRO USB充电,一般手机充电器和移动电源都可以充电,非常人性化的设计。
可扩展性:★★★★★
点评:有同轴输出和LO输出,素质还很高,最新的固件还支持USB DAC(相当于USB声卡),远超同价位水平。
性价比:★★★★★
点评:满分,难怪淘宝销量远多于其他播放器。
优点:作为入门级HIFI播放器,该有的都有了,算得上良心产品,价格便宜又大碗。
缺点:外观设计比较难吸引用户,声音方面风格比较欧美风(主要卖老外),操作界面虽然实用但比较简陋。
二、乾龙盛 QA350 MOD V2+
做工用料:★★
点评:这个外部做工,就一板砖,我都懒得吐槽了,摇一摇,会响,内部PCB板倒是中规中矩。
音质素质:★★★☆
点评:实测声音素质(分离度、失真、信噪比)比较好。
UI固件:☆
点评:超烂的操作界面的代表,无力吐槽,只能支持WAV一种格式。
便携性:☆
点评:你真的愿意把这么一块大砖头塞进裤袋吗?而且出门还要带上专用的充电器!
可扩展性:★★★★☆
点评:支持同轴光纤LO输出,素质还不错,更好玩的是还能支持遥控器。
性价比:★★
点评:基本上处于准备被淘汰出市场的节奏。
优点:放在两年前声音还是可以吸引用户的。
缺点:现在的HIFI播放器比它轻薄素质又更好的有不少了,廉颇尚能饭否?
三、学林电子 Ihifi760
做工用料:★★★★
点评:外观就是山寨版的艾利和AK100,做的比AK100更结实,但更难看,内部用料倒是诚意十足,属于优秀水平。
音质素质:★★★★
点评:实测声音素质(分离度、失真、信噪比)比较好,只能支持16BIT/48KHZ是硬伤。
UI固件:★
点评:学林的UI固件一直是槽点,勉强是够用,但功能少,支持的格式少,固件的升级几乎没有。
便携性:★
点评:个头虽小,但重量惊人,放裤袋里小心会把裤子扯下来,需要专用充电器,不支持USB充电,一切移动电源免疫。
可扩展性:★★
点评:虽然支持LO输出,但支持的采样率太低,重量过大,估计没什么人愿意拿来捆绑。
性价比:★★★☆
点评:按照声音的素质来评价,有点超值,按照播放器的要求来评价,有点坑爹。
优点:声音比较亚洲风(细腻),在这个价位上比较容易打动人。
缺点:除了声音和用料还不错之外,其它的都是缺点。
四、学林电子 Ihifi960
做工用料:★★★
点评:外观和QA350有几分相似,属于屏幕增大的改良版,旋钮松,屏幕进灰,按键手感差,屏幕显示效果差等等都属于典型的早期国砖的各种缺点集中体现,内部用料和做工倒是很不错,属于优秀水平。
音质素质:★★★★
点评:实测声音素质(分离度、失真、信噪比)比较好,声音比较干净,不过听感很奇怪还没有760好。
UI固件:★
点评:和760一样也就懒得再吐槽了,缺陷比760还多。
便携性:☆
点评:体积重量都惊人,需要专用充电器,不支持USB充电,一切移动电源免疫。。
可扩展性:★★★☆
点评:光纤同轴LO口通通都有,还是比较厚道的。
性价比:★★☆
点评:价格偏高了。
优点:声音干净。
缺点:上面已经吐槽得很多了,就给这家还算用心做事的厂家留点面子吧。
五、艾利和 AK100
做工用料:★★★★☆
点评:外观很小巧,创新的触摸屏设计,显示效果不错,除了那个音量旋钮有小瑕疵外,整体相当不错,内部做工和用料都比较不错,属于非常优秀的级别。
音质素质:★★★
点评:实测声音素质(失真、信噪比)很优秀,名列前茅,可是分离度却比较一般,貌似内部EQ调得太多了,导致实际输出音质落差较大,听感比较一般。
UI固件:★★★★★
点评:固件更新比较给力,格式支持比较多,也可以支持苹果的无损格式,算是比较优秀的UI固件。
便携性:★★★★★
点评:体积小重量轻,便携性很好,支持USB充电,非常方便。
可扩展性:★★★★
点评:没有LO和同轴输出,却有比较鸡肋的光纤输出,不过自带蓝牙,用蓝牙耳机的用户福音了,双TF卡设计更是出彩,64G+64G哇!
性价比:★★☆
点评:音质和售价差距好大。
优点:外观、做工、UI都是亮点。
缺点:最关键的音质表现比较差,输出功率比较小,只能驱动低阻的耳塞,连耳机大多都驱动不好。
六、艾利和 AK120
做工用料:★★★★★
点评:做工比AK100略有提升,音量旋钮的问题获得了重视,增加了保护。
音质素质:★★★☆
点评:实测声音素质(失真、信噪比)很优秀,名列前茅,可是分离度和AK100一样却依然表现较为一般,如果说AK100是流行调音,那AK120就是相对均衡化的调音,可惜分离度是硬伤。
UI固件:★★★★★
点评:和AK100一样,堪称优秀。
便携性:★★★★★
点评:比AK100稍重了一点,堪称优秀,便携性很好。
可扩展性:★★★★☆
点评:对比AK100,增加了USB DAC的功能,可扩展性更好了,同样双TF卡架构,最大容量增加到192G!
性价比:☆
点评:如果价格是个坑,那就是陨石坑!
优点:外观、做工、UI都是亮点。
缺点:输出功率依然很小,售价非常坑爹。
七、小不点 DP_I
做工用料:★☆
点评:工艺水平很山寨,让人汗颜。
音质素质:★★★★
点评:实测声音素质(分离度、失真、信噪比)比较好,音质其实还不错。
UI固件:★
点评:勉强算是有个UI吧,简单能用,就是太简陋了。
便携性:★★★☆
点评:体积比较小巧,重量中等吧,算不上轻,便携还是过关的。
可扩展性:★★★★
点评:有LO有光纤,输出口还是可以的,最大亮点是可以换功放卡,可玩性不错!
性价比:☆
点评:价格太高了,综合各方面放到现在的千元档次播放器做比较都有点比不过呢,但这货竟然敢卖2500元!
优点:能换功放卡算是个优点吧。
缺点:按照这外观、配置和价格,很怀疑一年能卖多少台。
八、HIFIMAN 601LE
做工用料:★★☆
点评:HIFIMAN的播放器生产工艺一直不怎么好,虽然有了一些改进,但内部用料和做工依然一般。
音质素质:★★★
点评:实测声音素质(分离度、失真、信噪比)都很一般,音质属于听感流。
UI固件:★★
点评:沿袭国砖的特色,简陋,功能少,只能算勉强够用。
便携性:★★
点评:体积算适中吧,重量中等,便携勉强过关,需要专用充电器,非常蛋疼。
可扩展性:★
点评:LO口素质比较一般,和没有基本一样!
性价比:★★★
点评:601LE用的是602系列的架构,综合指数比601SLIM要好,因此601SLIM我就不另外点评了,就算降价了性价比依然只是一般吧!
优点:比较中庸,没有什么亮点,米饭会教育听音观算亮点吗?
缺点:用的解码芯片素质比较差,距离现在千元级别主流的解码芯片素质差距很明显,也就只能用听感来搭救了,发热巨大。
九、HIFIMAN 603SLM
做工用料:★★☆
点评:和601LE一样的做工水平,就是运放换了一下,推力比601LE大一些。
音质素质:★★★☆
点评:实测声音素质(分离度、失真、信噪比)比601LE只是提高一丁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音质属于听感流。
UI固件:★★
点评:和601LE一样,不多说了。
便携性:★★
点评:和601LE一样,不多说了。
可扩展性:★★★
点评:比601LE增加了USB DAC功能,还是比较实用的!
性价比:★★
点评:601LE出来后,603SLIM的价格显得很尴尬,就是推力大了,带DAC功能的601LE而已,付出的代价却增加了1000元以上。
优点:请参考601LE。
缺点:解码芯片依然是硬伤,主要用耳塞的买601LE就够用了,推大耳机603SLIM的素质又不够强,发热巨大。
十、HIFIMAN 901
做工用料:★★★
点评:外观有了大革新,可惜到了现在为止做工依然没有跟上来,各种小问题让人郁闷无比,网上一搜就是一大堆关于质量的吐槽。
音质素质:★★★★★
点评:实测声音素质(分离度、失真、信噪比)非常优秀,属于国砖最强级别的水平,可惜要换1000多元的平衡卡才能够换得到这样的效果。
UI固件:★★★☆
点评:UI的设计和6系列有了大革新,UI漂亮了不少,可惜各种大小问题不断,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BUG要解决了。
便携性:★★
点评:大砖头级别,就别说便携好不好了,需要专用充电器,非常蛋疼。
可扩展性:★
点评:采用了DOCK口设计,于是扩展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暂时DOCK口相关的附加产品貌似还没有推出(都上市一年了),除了可以更换昂贵的功放卡外,完全没有亮点!
性价比:◆
点评:追求极限音质的人才会买的产品,单价5999元外加平衡卡需要花费超过7000元才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作为一款随身HI-END级别的产品,我觉得已经不能单纯用性价比来衡量,研发生产这类产品都属于伟大的尝试与革新,所以特别不予评价。
优点:双9018解码芯片设计,算是地球上最强悍的便携播放器了。
缺点:价格昂贵,配件价格超高,周边产品太少,DOCK口设计,发热巨大。
十一、IBASSO DX50
做工用料:★★★
点评:外观非常漂亮,而且是触摸屏设计,触摸屏的灵敏度很好,外部设计相当不错,可惜打开内部发现内部设计和用料都比较偷工减料,例如耳机插座采用的貌似就是淘宝上面只卖0.2元一个最便宜的那种,安装方式也不合理,感觉有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觉。
音质素质:★★★
点评:金耳朵银耳朵不如上AP设备实际检测来得准确,实测声音素质(分离度、失真、信噪比)都比较一般,不如同级产品,特别是分离度只是和IPC一样的水平,厂家所列设备参数有较大的虚标。
UI固件:★★
点评:UI的设计大量抄袭了AK100,不过模仿了UI的外观却模仿不了内在,刚上市时固件存在大量的BUG,导致死机不断,经过不断更新,貌似现在的固件稍稍稳定了一些,但BUG还是大量存在,被吐槽最多的就是固件部分。
便携性:★★★★★
点评:体积不大,重量也轻,支持USB充电和更换电池的设计,便携性很不错,电池续航比较长,还能更换三星9300系列电池。
可扩展性:★★
点评:虽然有LO口和同轴输出,但只能支持16BIT/48KHZ,而且实测输出音质素质只是很一般!
性价比:★★★★
点评:追求外观又不愿意花太多钱的用户的选择。
优点:外观不错,能够吸引消费者眼球。
缺点:内部做工用料和音质比同档次的几个都要差点,UI固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
十二、IBASSO DX100
做工用料:★★★★
点评:基于安卓2.3设计,所以外观和使用很像一台老款安卓手机,内部设计和用料都可圈可点。
音质素质:★★★★☆
点评:实测声音素质(分离度、失真、信噪比)都很优秀,不愧是第一个采用9018解码芯片的播放器。
UI固件:★★★
点评:UI本身其实还好的呢,就是机子本身用的主控太慢了,导致UI流畅度比较差,屏幕虽大分辨率却低,不过受限于当年的条件情有可原,更大的缺陷是一个固件一个声音,有点莫名其妙。
便携性:★★★
点评:大块头+需要专用充电器都是硬伤,续航时间也太短了点。
可扩展性:★★★★★
点评:LO同轴光纤通通都有,WIFI蓝牙也有,高大全了!
性价比: ◆
点评:另一款随身HI-END级别的机子,性价比就不多说了,当然后来者HM901在各方面会更有优势一点,毕竟有前车之鉴。
优点:用来搭配大部分2K以上旗舰级耳塞的最佳选择。
缺点:主控太慢,价格高昂,发热比较大。
十三、七彩虹 C4
做工用料:★★★★
点评:为什么我要发两张照片?因为这个木壳还真是很上镜。外观很有复古典雅的感觉,算是一大亮点。内部做工和用料有褒有贬,采用镀金PCB板值得表扬,采用廉价电容和运放应该吐槽,该省的不省,该花的不花。
音质素质:★★★★
点评:实测声音素质(失真、信噪比)都很优秀,但和艾利和的AK100、AK120一样,分离度莫名其妙的差,可能就是用的廉价电容和运放导致的,实际分离度只是勉强好于IPC,因此很多人会MOD C4。
UI固件:★★★
点评:国砖特色,固件很弱小,够用却不方便,操作方面那个音量推钮是经常被吐槽的呢。
便携性:★
点评:除了QA350外,国砖里面最大的块头,续航时间也很短,某次试听活动短短3、4个小时5台C4同时没电的情况让我终身难忘。
可扩展性:★
点评:没有LO口只有同轴是个大遗憾!
性价比: ★★★
点评:外观控喜欢折腾的估计不在乎它的价格,另外古典党会比较喜欢它的声音。
优点:音色比较有古典味道,原生6.35MM接口搭配大耳机听古典是个不错的随身组合。
缺点:块头太大,木壳不好保养,续航太短,搭配耳塞基本上都是杯具。
十四、HiFi-ET MA8
做工用料:★★★★
点评:内部做工用料其实还不错,就是外观比较一般了,很土。
音质素质:★★★★
点评:实测声音素质(分离度、失真、信噪比)都比较优秀,只是三个骚年捣鼓出来的播放器竟然有这样的水准算是比较难得。
UI固件:★★
点评:UI固件也是国砖特色,太简陋了,因为买的人少,所以关注度低,吐槽也少,这算是有得有失吗?
便携性:★
点评:体积重量都比较惊人,砖的节奏,续航太短。
可扩展性:★★★★
点评:只有LO口,但可换解码芯片和功放模块是一大亮点,可以往死里面折腾了!
性价比: ★★★☆
点评:如果按照这个用料和音质,其实性价比还好啦,就是牌子太新了。
优点:音质不错,可以换各种芯片。
缺点:砖头一块,品牌太新,售后服务让人担心,可更换的芯片板卡暂时还太少了,续航太短。
十五、HiFi-ET MA9
做工用料:★★★★
点评:内部用料都是旗舰级,做工设计还行,外观和MA8一的土,不过这个MA9比MA8发行时间要早很多。
音质素质:★★★★☆
点评:实测声音素质(分离度、失真、信噪比)都很优秀,只是比H901和DX100略差那么一点而已。
UI固件:★★
点评:基本上和MA8一样,就不多说了。
便携性:★
点评:基本上和MA8一样,就不多说了。
可扩展性:★
点评:只有LO口,不能象MA8那样换芯片,所以没什么好折腾的,不过看用料也已经是顶级水平,也没什么可以再折腾的了!
性价比: ★★
点评:品牌好新,价格却很高,让大部分的人望而却步。
优点:音质优秀。
缺点:感觉除了音质和用料之外都是缺点了。
十六、Acoustic Research M1
做工用料:★★★★
点评:外观就是个山寨版IPC的感觉,有侵犯苹果版权的嫌疑,实物体积重量等手感相当不错,很帅很MAN的感觉,内部用料中规中矩吧,品控还是有点问题,看过有朋友买到的新机子耳机口和LO口都是歪的,连耳机都插不了。最后网友拆开内部看到闪存竟然不是用闪存颗粒,而是读卡器和闪存卡,这点囧到不行。
音质素质:★★★★☆
点评:实测声音素质(分离度、失真、信噪比)都很优秀,旗舰级水准。
UI固件:★★
点评:原想大厂出品原本应该固件会给力的吧,结果这个固件也是简单得不行,连一般的CUE也不认,却可以看图,非常囧。固件更新也不给力,播放格式的支持比较有限。
便携性:★★★
点评:体积和重量控制相当好,带出门比较方便,但问题是续航太坑爹了,内置1900MAH电池,只能播放4-5个小时,而且发热巨大,夏天放裤袋小心烫伤。
可扩展性:★
点评:只有LO口,不过素质不俗,不能插卡扩容是个硬伤!
性价比: ★★★
点评:这个价格还真是让人高山仰望,在这个价位上除了更轻便之外,总体素质不如HM901和DX100。
优点:音质优秀,外观漂亮,体积重量控制得很好。
缺点:发热巨大,续航超短,不支持插卡扩容,UI固件不给力。
十七、SONY M10
做工用料:★★★★
点评:SONY的做工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整个设备实用美观,内部做工结实可靠,不过这可是个录音笔哇!
音质素质:★★☆
点评:实测声音素质(分离度、失真、信噪比)都不是很好,分离度和IPC差不多,但信噪比指数较差,因此很多情况下接灵敏度高的耳塞会有明显底噪也就这么一回事,毕竟录音笔可不是音乐播放器呀,有人硬要说它好听也真是没办法,只能感叹脑放好强大。
UI固件:☆
点评:很简单的UI界面,绝大部分功能都是为了录音而设,只有一点点功能是可以回放音乐,对格式的支持很差,基本上就只能放MP3和WAV,APE和FLAC这些常见的无损格式播放不了,苹果无损更是想都别想了。
便携性:★★
点评:体积其实还好,但重量并不轻,因为要插两颗AA电池供电,如果用日立的爱老婆电池,续航时间强大得不得了,一个月都不用充电的节奏。
可扩展性:★
点评:只有LO口,素质也很一般!
性价比: ★
点评:设计本身90%以上的零件和电路投入为了更好的录音效果,只有不到10%在于回放音乐,花大钱做小事的典型。
优点:SONY的产品质量刚刚的。
缺点:用录音笔听歌的人,就是喜欢折腾的人。
十八、SONY D50
做工用料:★★★★☆
点评:M10高端强化版,录音效果更强悍,更专业,个头也更大。内部做工依然强悍,而且在主要芯片部分增加了LDO(线性稳压器,起稳压滤波的作用),一方面令录音音质提升,另一方面也让回放音乐的效果有提升。
音质素质:★★★☆
点评:实测声音素质(分离度、失真、信噪比)都比较中规中矩,比M10是有提升,但比起真正的HIFI级播放器,连千元级别的都比不上。
UI固件:☆
点评:请参考M10的评价,不想重复了。
便携性:☆
点评:砖头之最,唯一好处是用了4颗AA电池,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没电了。
可扩展性:★☆
点评:有LO和光纤,不过素质也很一般!
性价比: ☆
点评:请参考M10的评价,不想重复了。
优点:SONY的产品质量刚刚的。
缺点:用录音笔听歌的人,就是喜欢折腾的人,D50被吹成HIFI神器也真不是产品本身的问题,而是HIFI圈里神棍太多了。
十九、APPLE IPOD CLASSIC
做工用料:★★★★☆
点评:苹果公司的经典产品之一,无论外观、操作、内部做工都非常优秀,几年前属于划时代的产品,虽然采用高度集成的电路和芯片,但上千万台生产下来,质量依然保持,确实并非易事。
音质素质:★★★
点评:实测声音素质(分离度、失真、信噪比)都比较不错,比一般MP3要好,具体数据如下:平均输出功率2x16.5mw/左右声道,分离度64dB/16欧负载双声道1KHZ,74dB/32欧负载双声道1KHZ,失真0.043%(32欧/0.1V/1KHZ),信噪比87.7dB。以上数据都是通过AP设备实际检测结果,上述其他播放器的点评关于声音素质的好坏都是基于这个数字进行比较。
UI固件:★★★★★
点评:ITUNE的强大我就不多说了。
便携性:★★★★☆
点评:体积和重量控制非常出色,续航优秀,内置160G最大容量硬盘,怎么用都够了。
可扩展性:★★★★☆
点评:要捆绑可以用DOCK头进行LO输出,除此以外大量的基于苹果DOCK的底座设备多到数不清了。
性价比: ★★★★
点评:如果按照160G容量来平均计算,每1G的单价还真是很便宜哦。
优点:苹果的品牌优越性,容量巨大,UI强悍,做工优秀,续航强大。
缺点:音质也就比一般的MP3要好,离真正的HIFI水平有差距。
最后奉上最新的《市售主要HIFI级播放器横向对比表》,已经包含了以上点评的打分。
高清大图下载:
铿锵测评原则:不忌荤腥(不会为了什么奖品的专门给厂家面子),嘻笑怒骂(被我吐槽过的厂家多了去了),实话实说(最大原则),简单易懂(不搞太多虚的深奥的名词),不会写洋洋洒洒上万字(你有空看我也真没空写啊),不会一首一首歌来做分解比较(小白说得对,那叫肢解音乐,不叫测评),不会拍N多的毒图(不是专业学摄影的就不献丑了),只会用心关注耳机的本身素质和性价比。
电话:8工作日 8:30-17:00在线也许这次,它不该被叫国砖-ibasso DX50 非专业测评丨数字尾巴
如果记忆没有被岁月扭曲的话,中学时代的我,应该和现在一样赤贫且木讷。下课后百无聊赖地躲在教室的角落里,躲避阳光,一个束着马尾的姑娘路过,向我伸伸手,我便知趣地从破烂牛仔裤口袋掏出一枚小小的播放器,上面纠缠着脏兮兮的耳机线。
“周杰伦的新专辑下载了罢?”
“唔,下好了的。”
“谢谢你。”
感谢随身HIFI这个爱好,让我在那段灰头土脸的日子里有了被女孩子主动搭讪的可能,虽然结尾不过是一句又一句的“谢谢你”罢了。
我如此珍惜那段记忆,因为时间证明了:即便是这样无回报付出的机会,也渐渐难得了。时光荏苒,当我买得起的播放器不约而同地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纪元时,当一个穿着高跟鞋的姑娘路过我身边时,我的播放器要么大到根本塞不进口袋,要么勉强塞进去,却丑到不好意思拿出来。额头沁出汗珠,卑微的小心思总喜欢和自己捉迷藏,明明姑娘已经走过,并且不曾对我伸出手。
如若无人欣赏,顾影自怜何妨。如果烧路注定是孤芳自赏的坚持,那么拥有一台秀外慧中又平易近人的播放器,那将是何等美事。多少次懊恼地对着一款又一款的播放器惋惜,好想看到你,就绽出一个笑容。毕竟孤独的时候,只有你能陪我,唱着喜欢的歌儿。
“你若长发及腰,我买你可好?”
终于,ibasso DX50不期而至,我拿到它的时候,笑了。
但凡随身音频播放器,大多是金属和塑料的世界。而在DX50上,这两种代表着坚硬不移和柔软可塑的材料完美融合,三枚哑光塑料按键被拱卫在拉丝铝合金面板里,恰如塑料的主体中框被稳稳承托在前后的金属面版之间。
后盖的切割弧度贴合手型,表面材质不滑不涩。盈握机身,舒适的握感让人有本该如此的感概。持机在手,转动机身,看到音量键,锁定拨片,增益调节,PO,LO,同轴,数据线接口,Micro SD 卡槽口错落分布在机身四个侧面。整机轻盈却不失质感。
DX50的操作设计也是比较合理的(基于1.16固件),UI上背景的颜色和纹理和机身统一,观感不错,屏幕分辨率到位,可视角度表现良好。虚拟按键与实体按键的分布也比较易于操作,在屏幕关闭的情况下,各实体按键也可进行盲操。对于经常要放在口袋的随身听来说,这是极好的。
我心目中随身听的意义,便是可以随时随地掏出一条玲珑的耳塞,毫无压力地聆听。
那么,DX50的PO在驱动不同的耳塞时,又会有什么表现呢?
找了个不冷不热的下午,喝完一壶大麦茶,码了下面的文字
【以下听感,如无特别注明,皆为中档增益,
不玩捆绑,以下只写PO口表现。听感主观,仅代表个人观点】
森海塞尔 MX980 【陌生的人,请给我一支兰州】
一丝戏谑,一丝酸楚,还有一丝洒脱。宋冬野总能仅靠一把吉他和一把好嗓子挖掘出听众心中最矛盾最无奈或是最温暖的东西,听着这样的音乐,硬是把麦当劳的薯条也放蔫了,比肯德基的难吃。
DX50推动的MX980声音十分饱满,略带一点点难驯的齿音与火气,微微凸出的人声让这条均衡的塞子带上了点点流行塞的味道,在向来都可以让人满意的宽大声场中,温暖的音色让女声稍稍黯淡,但浑厚的男声,却让我沉迷在关于成熟的梦境里。我唱不来宋冬野这么低沉的歌,只怨喉结位置长得太高。
音特美&&ER4pt 【只愿听其声,不愿闻其详】
演绎和分析本质的差别在于创造和探究,创造的是新生,探究的是本质。颜料和画笔,可以变成《蒙娜丽莎》,也可以仅仅是颜料和画笔。
ER4的一切冷与热,或许是因为年纪太大。年纪大了,总有没来由的神秘感和故纸堆里的一叠风言风语。但是一个20年前的耳塞,至今仍能让人为之争论,本身就是ER4的荣耀。DX50可以把ER4PT推得好听,低频质感和量感俱佳,干净黑暗的声底和DX50干净的声底相得益彰,声场规整,人声也温暖了些,没有那么高贵冷艳的线条感了。ER4pt刻意为之的解析感从不会过分自诩,这次,继续让聆听的体验变得充实。
潜39 【粗糙外表下的细腻灵魂】
作为武汉朋克乃至中国朋克的代表性乐队,生命之饼好像一直是默默无闻,总让觉得和 39这条塞子一样,实力隐藏得很含蓄,有人认为不值得一提,自然就有人觉得不得不提。
DX50已经可以将潜39驱动得有模有样,请原谅我很难说出潜39被DX50推得如何,因为在戴上潜39的时候,又一次感受到了它在苍白素质拖累下努力展示听感味道的执着,在接驳过一个又一个高高在上的前端之后,潜39又在DX50上放声歌唱。
森海塞尔 IE6 【达芙 和达菲 ,一样灵魂乐】
骚灵前三甲,Duffy , Amy Winehouse 和 Adele.。据说 Duffy 有两个中文译名: 达芙 和 达菲,迷离而易混淆。歌迷没没法记住她;Amy Winehouse 因为名字藏着一个 Wine,醉得再也没有醒来;Adele 理所应当成了第一。
由于IE7和IE8的存在,IE6极少被人提及,然而IE6的低频速度感和不错的解析,在表达摇滚乐和流行乐时也颇可圈可点。DX50驱动的IE6,低频量有所增多,氛围感不错,美中不足的是有些发散,下潜不是很好。人声不够润泽,DX50直白的中频风格不能为IE6带来听感上的弥补。于是在聆听一些曲子时,少些趣味。恰似位居老IE三甲末席的IE6,总是冷门使人愁。
森海塞尔 IE7 【阿姨琼斯,诺拉妻】
他提起曾经听过几百遍的 Apple Bed, 都是吉他效果器的抚摸和镲片不经意间的挠一挠,礼尚往来,我推荐 Ehabit 出演的 《Stay with me》,X - art 的拿手好戏,真实,乖巧,可爱,和 Norah Jones 的一张精选撞了名字。说来也是,我喜欢的女人都有那么点想似的东西,而我喜欢的IE系列,却各有各的六七八。
IE7作为旧时代公认的森记流行王者,凭借出色的人声和独特的氛围感,与IE8分庭抗礼,造就了次旗舰的传奇。DX50驱动的IE7,特长之处变得更加突出,本就浑厚的中频显得越发紧实,极具氛围感的低频更加丰富,暗色的高频没有受到DX50高频不够明朗的影响,依旧是温存宽松自然地演绎流行歌曲的典范。
森海塞尔 IE80 (二档低频) 【一记拨弦,荡气又回肠】
闭着眼睛也能闻出这是一张打口碟,闭着眼睛也能听出这一记拨弦就是断背山的开场白,闭着眼睛也知道这就是可以陪伴我一辈子的音乐。
DX50和IE80一起诠释了势大力沉和大气中正的随身声音,大规模的开阔声场,清晰的结像力,和强烈的氛围感,让聆听气势磅礴的原声时酣畅淋漓,但是由于DX50对于定位和解析的把控并不到位,所以在高潮时只觉得气势磅礴,却会听得不明就里,这就让IE80的强项--古典音乐大受打击,不过失之东隅,DX50的调音让IE80的人声凸出了些,对于流行音乐兼容性更佳了。不过,在DX50下,IE80的低频显得有些太过凶狠,如果长期聆听,也许会在夏日余温中汗湿罗衫。
B&O A8 【无忧无愁 无我无你】
在电影小倩的形象混淆交错下,王祖贤有感而发,写下《无须慌张》,“因为小倩还是小倩,我还是我,你还是你……无并非无,心有似无,无爱无恨。”颇具禅意,还不忘狡黠一笑,消散在雾中。
A8的声音是很可让人迷恋的,空旷幽寂,高亢撩人。DX50的低增益已经可以很好的驱动A8,扎实的声底反映了前端的素质,但是此时的A8却换了个模样,华丽的高频消失不见,空旷虚无的声场似乎被什么东西填满,低频依旧蜻蜓点水,但是却拖泥带水。DX50下的A8,像另一幅塞子。把玩着A8拥有优秀阻尼的拉杆,不觉有些可惜。
创新 Air【折翼天使如你, Air 兰】
阿兰达瓦卓玛,凭借令人的资质,在最美的年纪用高亢的歌喉搅动着东瀛的海风,可惜岁月蹉跎,本该丰收的年纪却已显落魄,一首明日赞歌,刺破不愿思考的脑膜,过去固然挺好,未来但愿不差。
Air随着价位一路走低,持有量增大,纤细的声音似乎已经成了空灵的代名词。DX50驱动的air,失去了极端纤细的风格,虽然依旧不能算是饱满充实的声音,但是线条感模糊了些,空灵系的女声依旧是很有特色的诠释,低频被DX50的下盘调音推出了点摸样,但毕竟李广难封。本以为低频偏肥的DX50可以让air火力全开,可惜天使虽折翼,毕竟还是有天使的矜持。
奥体美 TF10 【OK Computer,OK TF10】
也许天使会握着我的手,可在我等待的过程你已然燃烧我的灵魂,我宁愿在这迷幻的色彩里丢失自己。
还能怎样形容感动?我已憋着尿,将你听完。
DX50搭配TF10,好听,也许是TF10固有的平易近人,让我在许多前端上都得出了这个比较没技术含量的结论。一直觉得TF10是老UE留下的最好遗产,所以这次没理由不认真回味,TF10 的优势依然,TF10擅长的曲目未变,被磨得略显松散的高频应该是DX50弱势的体现,但可不可以让我带着私心地把这样的高频叫做柔和。
AKG K314P 【蔓越莓卡百利,不加冰】
单飞的小红莓,没了条条框框。已经发酵成了酒,早已没了蔓越莓的味道。
她不是小红莓主唱,至少现在不再是了。
K314p的收纳盒上,点着一朵梅花。花瓣映在K314p白瓷般的腔体上,也许“水晶版清澈的声音”这个描述在当下已经无力,但是被后人超越并不代表理所应当的遗忘。DX50驱动的k314p,人声在原本调音基础上更加突出靠前,女声径直往耳朵里面柔柔地钻,润泽的声音加上DX50耐听干净的声底,的确印证了K314p是入门平头塞的典范。“我曾经被叫做小K701,而现在,我也不认为这称呼有什么问题。”
威士顿 UM1 【听陈奕迅的时候,还没有十年】
听别人故事,如何的春风得意 。也是别人故事,我要走他乡一次 ,写故事一次。或是真正的不易,都想试一试。
真不只是铺平垫稳,三翻四抖,说学逗唱。UM1的声音究竟如何,希望你可亲耳听一听。本以为UM1这个可以在所有前端上让人安定在平淡声音里的塞子,可以在DX50上再一次让我的耳朵感到舒适,可是结果颇为意外,在DX50上,UM1似乎变了模样,清淡的低频泛起了涟漪,努力寻求着存在感,虽然徒劳无功,可这涟漪渐渐泛进了其他频段中,UM1的声音就这样些微的糊了,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好听的声音,但是我知道这不是我想要的的UM1。
舒尔 SE535 (高增益) 【现已加入豪华午餐】
早晨起床该设什么铃声?午餐牛肉炒饭该配什么样的音乐?晚上睡觉该听什么催眠?窈窕小姐自己知道,她的声音和她手上的波板糖一样甜,填过你我的初恋。
SE535之于DX50,似乎是蜂蜜之于吐司。平凡空虚的吐司,抹上了甜腻的蜂蜜,瞬间有了独特的魅力。DX50驱动的SE535,奶油味的人声愈发紧实,存在感极强。本来羞于见人的低频,变得强健稳定许多,男声厚,女声甜,氛围感好,十分舒适耐听。这12副耳塞里面,DX50和SE535 最让人惊喜,可谓相辅相成的一对。
总体来说,DX50搭配耳塞,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对于一些动铁塞子,还有低频的加成。
只不过固件依旧存在几个明显的问题:
1.虚拟按键的播放暂停键反馈不够稳定.列表滚动快慢不易控制,后期固件优化应该可以解决。
2.返回按钮位于左上角且比较小,有时候返回操作时点不到。
3.字体不够美观,过渡不够柔美,导致粗细不一。
4.DX50的PO口设计不算合理,许多塞子需要很费力地插入和拔出,让人很不安定,有些塞子的插入和拔出又太过轻松
DX50 具有非消费级的精美做工和消费级DAP的声音素质,良好的驱动力也让它在耳塞的搭配上有很好的可玩性。基于安卓的操作系统使UI的操作感受较为友好,未来也有改进的空间。声音上针对流行音乐做了调音,显示出了DX50明确的市场定位。假设糟糕的PO 口设计,过分灵敏的触摸体验 和 固件优化问题可以在后续批次上得到解决,那么在 目前1500档位的 DAP市场上,DX50 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最后预祝大家国庆节快乐,&感谢你的阅读
快给朋友分享吧!
请先登录再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昭君出装最强输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