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设计股权结构设计与调整?

微信扫一扫添加
微信扫一扫为什么股权结构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有多少老板因为不懂股权,公司天天上演三国演义,五王争霸战中,伴随着公司业绩、利润、积极性大幅度受损。从而也导致公司遭受重大损失!有的创始人被踢出局,有的甚至公司在发展最好的时机而解散!
一套有效的股权布局机制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许多中小企业创业公司容易出现一个问题是在创业早期一起埋头一起拼,不会考虑各自占多少股份和怎么获取这些股权,因为这个时候公司的股权就是一张空头支票。等到公司的钱景越来越清晰、公司里可以看到的价值越来越大时,早期的创始成员会越来越关心自己能够获取到的股份比例,而如果在这个时候再去讨论股权怎么分,很容易导致分配方式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预期,导致团队出现问题,影响公司的发展。而且,不合理的股权布局,也得不到风投投资!
从闹得沸沸扬扬的国美黄光裕控制权之争,以及真功夫股权纠纷,无数家企业都死在股权分配问题上.类似这样因为股权纷争而散伙的团队,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看看因为股权之争的企业怎么样分配股权呢?一般来说,合伙人都是按照出资的多少来获得相应的股权,分配都比较明确,结构比较单一。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利润的不断扩大,必然会在分配上产生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对于希望好好发展的企业来说,股权的分配最能体现出企业差异性、理念和价值观的关键问题。
下面再让我们看看因股权设计不利,而被踢出局的创始人
新浪创始人人——王志东
1号店创始人——于刚
如果企业不懂股权布局,将面临的痛苦问题!
1.选错合伙人股东·好朋友变仇人
2.股东矛盾·同床异梦,同室操戈
3.合伙人两条心·竞争对手挖墙脚
4.股权结构不合理投资人是不会投的
5.一股独大·再好的项目都做不大
6.股权结构硬伤直接影响上市大计
对于股权,作为老板的你,了解多少呢?
&首先你要了解股权最重要5条生命线:
67%公司完全控制权;
51%相对控制权;
34%一票否决权;
20%界定同业竞争权力;
10%申请解散公司权;
但是,我们平常看到确实这样:
创业合伙人平分股权,没有真正老大!
创业者们还固守谁出钱多,谁老大的老旧理念!
没有退出机制,导致打酱油的都手握大把股票!
投资人、资源承诺者占大股的荒谬事故!
优秀合伙人和资本后续无法进入的尴尬局面!
很多创业者没有合伙人,只有一个人担当苦苦挣扎在创业路上!
很多好团队、好产品,却因为股权问题,死在通往牛逼的半路上!
无论你公司现在是50万,还是50亿,只要你希望将公司做大做强,有一天还能有钱有闲,顺利退休,合理的股权结构设计就是你的必修课,并且越早学习、应用,麻烦越少!
有几个“不要”在请谨记
1.不要按出资比例分配股权;
2.不要没有带头大哥
据调查,企业股权结构易产生纠纷的3大情形,而且股份接近平均:
创始人与股东股份比例:33%:33%:33%的占12%;
创始人与股东股份比例:50%:50%的占17%;
创始人与股东股份比例:40%:30%:30%的占16%;
3.不要早期天使投资控股;
4.不要给短期资源承诺者发放大量股权;
5.不要给投资人预留股权;
6.不要忘记给团队预留股权;
其实很多创业失败,从第一天起就埋下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初创公司怎么设置股权结构?平均不如一人独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些初创企业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是股权结构平均化,几个哥们儿出来创业,大家一样吧。但是企业发展了一段时间之后,大家的贡献可能不一样,这个时候平均的股权就会带来一些问题。
股权结构设置合理,未来公司的发展才能顺畅。案例:小A在化妆品行业“潜水”多年,对这个行业的门道摸得一清二楚。现在,他准备与四个朋友一起创业,做一个化妆品的电商品牌。这五个创业伙伴里面,小A和两个朋友是全职工作,另外一个朋友打算兼职,过一段时间再全职加入,还有一个朋友只出资金。小A志向远大,对自己这次创业信心十足。但他现在苦恼的是,公司的股权结构怎么设置?过来人支招:股权结构不要平均化柳阳(鼎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一些初创企业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是股权结构平均化,几个哥们儿出来创业,大家一样吧。但是企业发展了一段时间之后,大家的贡献可能不一样,这个时候平均的股权就会带来一些问题。在美国,几个创始人平分股权,公司也能做起来。但中国正相反,能够做起来的公司,更多还是一股独大。比较成功的模式是这样的,有一个大股东,是决策的中心;另外搭配几个占股10个点或8个点的小股东,有话语权,能跟老板唱唱反调。基于这样的一个模式,既保持有不同的意见,又有人拍板。王映初(初创投资董事长 创始合伙人)我不建议创始团队开始持股的人超过3个。如果一上来5个人都同时拿股份,还平分,在后续过程中,基本上都会出现问题。我们经历过也不少次股东内讧,每次发生这种事儿,最少会有一个人离开。在刚启动、没有任何投资进来的时候,一般我们希望团队里面大股东能保持不低于60%的股份。如果想做境内上市,低于50%经不起稀释。在中国境内上市,证监会要求有一个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不低于20%。一个创始团队从开始创立到最后上市,之前要经过两到三轮的融资。可能第一轮稀释15%到20%,第二轮稀释百分之十几,第三轮又稀释百分之十几,公司每轮出让10~20%股份,所有股东同比稀释,基本上到上市的时候就剩不了多少股份了。股权分配:利益结构要合理柳阳创业期的公司一般都是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形式可以现金,实物,知识产权等,现金以外出资需评估或者大家协商一下,按价值设定股权比例。也就是说,资金算一部分,工作能力算一部分,原来的背景、将来的贡献也算一部分,从这三个层面来划分股权比例。股权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利益结构要合理,贡献要正相关。该拿大股的应该拿最大的股份,不该拿股份的人就不应该有股份。比如销售型公司,负责销售的创始人占股份多一些;产品型公司,负责研发的创始人就占得多一些。基本的原则就是股权只发给不可被替代的人,可被替代的人一般不需要股权。创始人开始不在公司工作的,大家评估他的贡献,给他一定的股权,我们的意见是不要超过5%。这种创始人往往都是资源型的,比如可能掌握一些流量或者有一些客户关系,在创业初始特别重要,但是公司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重要性就会降低。如果他拿的股份太多,反而会变成一个障碍。如果觉得这样的人比较重要,可以在利益分配上,根据他提供的资源给一些补足。只出资金的创始人其实就是一个民间的天使投资人,也可以给股份,但一个公司,出资的占什么样的比例,实际操作的占什么样的比例,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一下子确定下来,其实也比较难。但是第一期小天使投资人,最好不要超过30%。因为如果太高,再做几次融资,主要的创始人很可能就不控股了。对创始人长远的激情会是一个伤害。王映初创始人不在公司全职工作,这种项目我坚决不投,基本上这种兼职创业成功率很低。设立防冲突机制王映初我们看到股权分散的企业,一般都是建议,一是先做好股权集中,二是设立防冲突机制。现在通行的做法就是大家会签订一个共同发起公司的协议书,把各自的权利、义务包括发生纠纷的解决办法,全部白纸黑字约定清楚。比如某个股东因为一定的原因必须离开,那他的股权应该收回来。按什么价格、以什么方式收回?比如他在公司工作一年之内离开,要收回多少股份,工作一年之后或者两年要收回多少股份。一般会约定三到五年。这些都得在协议书里面写清楚。我们遇到团队出现内讧,基本上都不是发生在公司发展困难的时候,而是在公司情况好转的时候,比如拿到投资了,业务进展顺利了,大家都看到利益了。这个时候有些人会觉得自己的功劳更大,或者有些人会想要更大的自主权,这里面就往往会产生矛盾。在刚开始的时候,很难确定股权怎么分配,我们会建议团队里面比较核心的人物能够做一些代持,就是大家先有一些大体的分配,然后再根据这个来做一些调整,比如创业半年,可能大家都比较清楚状况了,根据大家事先的一些约定来做调整。不需要为创业团队将来引进的新成员预留股份柳阳创业团队创立了一段时间之后,会有重要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加入进来,给这些人的股份留不留都一样。留的话可能开始就已经考虑了需要吸收人,不留的话可以做一个增发。最终结果都一样,无非都是大家做了一个同比的稀释。要适时发放期权柳阳不同的公司不太一样,互联网类公司一开始设立,可能就会留有期权池,但是有一些公司可能是会晚一些。时间点根据业务发展来定。一般来讲,在业务已经可以看到比较明确的成长性的时候,发期权会是最好的一个时间点。如果发得比较早,虽然拿出了不少股份来做激励,但是其实员工没有感觉。如果是在业务成长性比较好的时候给,能够让员工在接下去的时间切实感受到期权价值的增长。因为期权其实是一个双刃剑,如果价值不停地在增长,对员工的激励是很强的,但是如果给了期权之后,发现期权价值没增长,甚至是往下走的,就完全没有意义了。一般做一次期权激励,拿出不超过10%的股份比较合适。天使投资占比10%~30%柳阳我们第一轮一般会投到10%到30%,差不多都在20%左右。对于天使来讲,可能低于10%大家都不太会投了。天使投资不光是投钱,还要去关注和参与这个企业的发展。如果低于10%,可能在这个项目上面投入精力就觉得不太值得。当然有的人是撒网的策略,可能一个项目投三五个点都可以。王映初一般在我们正常的案子里面,我们都是第二大股东,确保董事会席位,要有足够的话语权。早期项目投资人花的时间会比后期要多得多。花出那么大的代价,只占小股,这实际上是不划算的。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全球华人第一移动资讯平台日,4.2.0全新版本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94353
播放数:124395
播放数:173975
播放数:82180
48小时点击排行为什么说公司创业前一定要先制订好股权架构?
股权架构是创业的基础,好比建筑的地基。公平、合理和科学的股权结构,是创业团队精诚合作、同舟共济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创业项目的稳定和成长,也直接关系融资能否顺利。
很多非常好的创业项目最终失败,不在于项目本身质地问题,也不在于不能获得资本市场认可,而在于创始人团队股权分配问题。
再伟大的事业,也是需要人来实现。而怎么把人聚集起来?靠情怀吗?不够,靠利益绑定。
那么,利益绑定,有章法可循吗?
11.03日晚20点,米律创始人、新浪训练营郑明龙将在怒马APP上分享初创公司如何设计股权架构。
提示:分享在APP上进行,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下载怒马APP。(文章底部扫码二维码即可报名)
创业初一定会遇到的股权问题
1.初期创业的时候都是同学,大家觉得,先不谈什么股权,先做下去再说,最后大家为了控制权挣得四分五裂。怎么在早期确定股权分配呢?
2.合伙创业讲究情怀没错,但最终也是要实现实际利益,怎么能够体现你的利益和价值,很重要一点就是股权、股比。那么股权架构,要遵守哪些原则呢?
3. 现在投资人跟你谈投资的时候,除了关注你的产品,也一定会关注你的股权架构合不合理,如果是看到比较差的股权架构,他们是肯定不会投资的。那么怎么打造投资人满意的股权架构?
为什么我能帮到你?
我是郑明龙,是米律创始人&CEO,米律是专门为创业者提供法律服务的平台。在长期为创业者提供法律支持过程中,我接触到众多创业者,发现了创业者对创业知识和合同等法律方面的各种问题。
我将用我这些年攒下来的创业投融资、股权架构、股权激励等方面丰富的经验,和与我所服务过的创业者的真实案例,给你讲讲创业公司如何做好股权架构设计。本次分享为70分钟讲课,20分钟互动,你可以提前准备好你的问题,方便我们做更进一步的交流。
米律创始人&CEO、资深合伙人律师、新浪创业训练营导师、3W深圳创业导师,长期为互联网创业企业提供法律支持,对创业投融资、股权架构、股权激励等方面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1、合伙人,跟股东有区别吗?
2、“只要TA愿意来,股份说、不给钱,也可以。”真的是这样吗?
3、阿里当事人18罗汉的集合方式,还适合你吗?选合伙人有什么标准?
4、吸收新的合伙人加入,马上签约加入,可以吗?有什么要注意的?
5、股权有哪些分类,各自的运用场景在哪里?
6、股权架构,要遵守哪些原则?
7、有听说合伙人股权要分期成熟,是怎么一回事?
8、合伙人中途下船,怎么办?
9、合伙人的能力不符合预期,怎办办?
10、合伙人突然结婚,突然离婚,对公司有影响吗?
11、合伙人突然离世,对公司会有影响吗?有防范办法吗?
12、合伙人犯罪,真的只跟合伙人个人有关系?
13、公司控制权是怎么一回事?
14、有关控制权的工具,都哪些?
创业公司创始人
本次分享,前50位同学:49元,剩下的同学恢复原价:89元
再次提醒:分享在怒马APP上,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下载怒马APP。
报名可以通过扫码下方二维码或在怒马APP里。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司股权结构设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