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美美国晾衣服机怎么样,求实测经验!

  福建平潭海峡,是与百慕大、好望角齐名的世界三大风口海域,被称为“建桥禁区”。  8月22日,随着起重船将重达1350吨的钢桁梁放置到墩顶,平潭海峡公铁两用跨海大桥首片钢桁梁架设成功,我国首座跨海公铁两用大桥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成为关注的焦点。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于2013年11月开建,项目具有工程量巨大、有效作业时间短、工期紧等特点,被称作“施工难度最大”的桥。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建设到底难在哪里?我国的大桥科技工作者用了哪些黑科技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看环境 复杂海域条件惊诧七位院士  在建的海峡公铁两用跨海大桥是福平铁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起于福州长乐市松下镇,经过人屿岛、长屿岛等4座岛,从苏澳镇上平潭岛。大桥全长16.34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跨度最大的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下层设计为时速200公里的双线一级铁路,上层设计为时速100公里的高速公路。  中铁大桥局福(州)平(潭)铁路项目常务副经理张红心介绍,这座大桥的所在地处于武夷山脉与台湾海峡之间,正处在一个喇叭口。这里看似风平浪静,但突然一个浪涌上来,会将钢缆都扯断。福建省每年六成海上事故发生在这片海域。近3年来,这里每年都会遇上台风,2015年至今已发生18场台风。  在大桥施工期间,王景全、郑皆连等七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带着重点咨询项目《海洋桥梁工程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到访平潭大桥。院士们大为感叹,其所处的独特海峡环境,无论是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还是大风、强浪、强涌、急流等海况的恶劣程度,均远超已建成的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青岛海湾大桥及在建的港珠澳大桥,尤其是波流力的影响,是常规长江等内河桥梁的10倍以上。  中铁大桥局董事长,平潭海峡公铁两用桥项目经理刘自明说:“大桥的建设,标志着我国铁路桥梁开始由内陆江河迈向海洋!”  为攻克复杂海域海峡大桥建设技术难关,中铁大桥局成立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为首的技术专家组,统一组织协调指导大桥技术攻关和方案落实,并联合铁路总公司组织了“跨复杂海域公铁两用大桥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恶劣海洋环境下大型桥梁工程建造技术研究”“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修建关键技术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  建桥墩 海底“小板凳”扩展成施工平台  大桥穿越的岛屿两侧海床几乎全是坚硬的岩石,建立栈桥及钻孔平台极其困难。  桥址处风大、水深、浪高、暗礁多,施工条件恶劣。中铁大桥局四标段二分部承担的北东口水道桥B39—B58段,是全桥最难啃的硬骨头。  日,中铁大桥局项目部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无覆盖层且海床为花岗岩的B49号墩进行试桩,这是第一次进行基础施工的探索。  中铁大桥局副总工程师、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项目部总工程师张立超记忆犹新:“当时是夜里4点多,经过努力第一根桩看起来站稳了,可天亮时发现,立好的桩又不见了。”原来,由于海底花岗岩的强度像钢铁一样坚硬,当钢管桩桩头打进岩床1米深左右时,被挤压致严重变形。  “一根筷子立不住,那做成4条腿的板凳呢?”新的方案在经过专家论证后,张立超所在的技术攻关小组开始了没日没夜的测算、画图、修改、复核。  时间一晃就是几个月。新的办法是,根据海底岩面地形定制4根长短不一的钢管桩,用打桩船将钢管桩放到预定位置,快速联结,形成一个临时“板凳”。接着,下放预制的圆柱形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让钢管桩“黏”在海底岩石上。以此“小板凳”为起始小平台,再向外扩展为7人足球场大小的施工平台。桩基施工的瓶颈自此打通了。  这项海底裸岩上的“搭板凳”技术被称为“深水裸岩区埋植式海上平台”,为国内首创,既加快了建桥速度,又降低了桥梁建设成本。  如今,一个个桥墩已矗立在海面上,最难的水下施工难题已被征服。大桥局项目党工委书记赵进文统计,全桥共169个墩,目前已完成137个桥墩。  架桥梁 大力士起重船完成整孔架设  夏有台风,冬有季风,一年刮6级以上大风的日子达到330天。  “鉴于桥址区域恶劣的建设环境,建造钢桁梁桥、采用传统的散件安装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中铁大桥局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项目部副总工程师王东辉说,为降低施工安全风险、提高施工工效,工厂化、大型化、整孔架设安装成为必然选择。  但如何将重达1350吨,重量相当于337头大象的钢桁梁在这种恶劣环境下吊装,成为施工中巨大的挑战。  针对这一难题和通航的考虑,中铁大桥局历时3年、耗资3.4亿专门为此桥打造了架梁“神器”——“大桥海鸥号”。这是一艘自航双臂架变幅式起重船,起重能力达3600吨——相当于900头成年大象的体重,主钩起升高度达110米——相当于39层楼高,是国内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双臂架起重船。  其起重机采用变幅式双臂架结构,能更好地满足桥梁吊装施工的特点,减小桥梁吊装吊具结构,从而提高桥梁吊装的有效高度。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全桥34孔80米、8孔88米钢桁梁均为工厂整孔全焊制造、海上运输、整孔架设。“此次钢桁梁整孔吊装在国内尚属首例,施工工艺难度极大。”张红心介绍,采用起重船整孔吊装架设,是国内钢桁梁斜拉桥主梁架设技术的又一突破,实现了钢桁梁桥梁架设施工由单片架设到整节间架设再到整孔架设的一个飞跃。  目前正值施工高峰,大约有5000多人在16公里长的作业线上全线铺开。海上还搭建起59000平方米的钢平台,相当于8个足球场大小,平台上有办公区、生活区、钢筋加工厂、海水淡化厂,600多人在平台上生产生活。  七位院士在他们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是我国在跨海峡大型公铁两用桥梁建设的首次探索,作为国内首座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对我国海洋桥梁技术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发布:文超 &&点击:1267
联系方式:晾衣从未如此轻松 昱美智能晾衣机帝道YM60体验
  【PConline 评测】自从全自动洗衣机出现之后,洗衣服就变得很简单了,然而晾衣服这件事,在这个冰箱都能看视频的年代,大部分人却依然用最原始的方式解决。把衣服一件一件从洗衣机里拿出来,套上衣架,用那根细长的晾衣杆撑着,小心翼翼地挂到阳台最高处的架子上。  你说手摇升降晾衣架?抱歉,迄今为止我们没听人说过这东西好用。那么如果现在有这么一款智能晾衣机,它不仅可以一键自动升降,还拥有光波杀菌、智能烘干、阳台照明等一系列功能,刺不刺激?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我们今天拿到的昱美智能晾衣机帝道YM60,据说就是这样一款产品。昱美是海尔旗下的一个子品牌,而这款智能晾衣机是他们最新推出的产品。那么它到底有多智能?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的晾衣体验?会不会重新定义阳台晾衣架?抱歉,我们没法用一句话告诉你,但这些就是这篇评测要搞清楚的问题。  开箱  一般情况下,如果你预约了上门安装服务,那这台智能晾衣机的开箱和安装应该是由安装师傅完成的。但是为了给大家带来更多细节方面的信息,这次我们决定自己安装。  YM60的包装盒没什么独特之处,就是普通的纸箱,厚度和硬度都不错,可以承受住一般程度的运输磕碰。  打开包装盒,内容物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一些&小件&,包括剪刀架组件、衣杆支撑板、被杆固定挂环、说明书、遥控器、螺丝等。  中层是YM60智能晾衣机的主机,最下层则是一些比较长的零件,如固定衣杆、被杆等。整体来说包装比较整齐,各层之间使用泡沫隔开,能够防止金属部件之间的挤压和摩擦,保护产品。  外观与细节  按照正常的逻辑,讲外观的时候多是从整体到局部,不过和一般的产品不通,晾衣架挂到天花板上就很难拍摄细节了,所以这次我们就换个顺序,从部分到整体。  首先取出最上层的剪刀架组件,剪刀架连接着晾衣杆和晾衣机的主机,同时又是运动最多的组件之一,所以其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剪刀架主体和连接部分的铆钉均采用很结实的金属材质,其中剪刀架使用了航空铝材,单层厚度约有2-3mm,保证了其坚固性和耐用性。  钢丝绳的材质也是304不锈钢,柔韧可靠,且耐腐蚀性强。  晾衣机主体为金色,主机长度为1.5m、最薄处厚度为220mm,机身大量采用了航空铝材,表面经过阳极氧化处理,耐腐蚀,不易生锈,摸起来手感也很扎实。  机身正面最中间是一盏大灯,白色的LED平板灯和金色的机身间使用了银色金属拉丝边框过渡,显得没那么突兀。向灯两边看去,可以看到两盏消毒灯,再往两边,则是烘干和风干的出风口,出风口的波浪形设计可以让风更好地吹及不同位置的衣物。  两侧的端盖既能保护主机,又可以遮挡螺丝、钢丝绳等影响美观的部件。  机身背面除了有螺丝孔位外,还有一根电源连接线,可以直接接在原本阳台灯的位置,取代阳台灯,线材的质量看起来也不错,铜芯用料充足,零线、火线、地线有用不同颜色标识,这样就免去了后装布线的麻烦,直接使用原阳台灯电路即可。  固定衣杆装在衣杆支撑板两侧,使用螺丝固定,比较稳固,每根衣杆上有11个挂衣孔,采用上宽下窄设计,内部包有一层塑料,起到了一定的绝缘作用。  被杆和衣杆支撑之间用挂环连接,不用时,可将被杆收起,放于衣杆支撑板的凹槽内。而需要晾被时,则可将被杆翻转取下,被杆还有伸缩功能,方便适应不同长度的被子。被杆可收起被杆可伸缩  将晾衣机组装挂好,就可以开始使用了,不过目前该产品只有金色版本,可能与部分家庭的装修风格不搭,希望以后可以推出更多颜色或定制版供消费者选择。组装完整的晾衣机自重约为15kg,算比较轻,所以长期挂在天花板上并不容易掉落。  YM60的遥控器为无线设计,直接粘在墙壁上即可,遥控器上的六颗按键分别对应&上升、下降、照明、消毒、风干、烘干&功能,日常操作均可一键完成,遥控器不受方向和障碍物限制,最远控制距离可达30米。同时因为洗衣晾衣时手一般都是湿的,所以这种使用内置电池供电的控制器也有更强的安全性。  功能体验  作为晾衣机,智能也好、多功能也罢,最主要的还是升降和晾衣功能,YM60主晾衣杆上共有22个晾衣孔,既可挂22件衣物,最大承重量为35kg(70斤),应付一般家庭场景绰绰有余。  衣杆伸长后可达2.4m,即使是双人床的大被子,也可以完整地晾下,但在晾被子的同时,就没地方晾衣服了,当然,这也是所有晾衣架都没法避免的问题,毕竟空间大小是固定的。  再来看看升降功能。YM60的升降高度为1.3m,以2.8m的住宅层高为例,2.8-1.3=1.5,再减去晾衣机本身的高度,实际离地的最短距离可达到1.2m左右,即使是体型较小的妹子,也能徒手顺利晾衣。  当然,除了最高位和最低位,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只要再按一次上升/下降按键,晾衣杆就会立即悬停在当前位置。  晾衣机升降过程比较顺滑,值得称赞的是它的过载保护功能。衣杆上升时遇到障碍物或者超载时,会触发机内的传感器,然后机器就会自动停止运行以保护主机,避免钢丝绳受力过大被拉断。  实测升降时的噪声小于65dB,与说明书上的标识相符。  照明方面,LED板灯亮度可以达到和一般阳台灯相当的程度,而功率只有16w,发出的白光比较纯净,且在亮起时发出热量较少,基本不会&烤&到衣物。  我们平时把衣物置于阳光下晾晒,除了更快晾干外,阳光也能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但阳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时阳光太强,长期晾晒会损伤衣物纤维,而当阳光不足时,衣物还是容易发霉或产生异味。YM60拥有杀菌功能,当衣物升至顶端时,打开灭菌灯,在30分钟的定时消毒过程中,内嵌式光波臭氧双模杀菌可以杀死纤维内的霉菌与微生物,据称杀菌灭菌效率高达99.99%。  YM60提供了冷热两种风,当天气正常时,使用冷风可以加快晾干速度。若遇到南方的梅雨天气,衣服长期晾不干,则可以使用热风将其烘干。  经测试,出风口风速约为1.5-1.6m/s。  我们用一张沾水的纸巾进行测试,在测试中,开启暖风,在25分钟后,纸巾完全被烘干,过程中站在晾衣机下方,能明显感觉到热风。正在烘干的纸巾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YM60的防护等级仅为IP20,这意味着它没有很强的防水性能,也意味着它没法在雷雨/台风等极端天气使用,当然,正常人也不会选择在这种天气晾衣服,对此说明书上也做出了提示&雷雨过程中,禁止使用本机&。  总结  回到文章开头,洗衣机帮我们解决了洗衣问题,但晾衣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在追求生活品质的今天,电动晾衣机确实能让我们在晾衣时省下不少功夫,比如不用高举晾衣杆,不用探出半个身子晒被子,也不用担心被子会掉到楼下去。  昱美智能晾衣机帝道YM60在普通电动晾衣机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升级,大概可以分为功能性和安全性两方面。无线智能遥控让操控变得安全轻松,消毒和风干/烘干功能让衣物在不同天气下都能保持干爽洁净,遇阻即停既可以保护机器,也可以保护使用机器的人。  同时,在品质、用料、产品设计等方面,YM60在同类产品中也算得上是上乘,虽然并没有多&智能&,但如果你喜欢体验新鲜事物,等它正式上市,不妨去体验一下,估计又是一种&用了就回不去&的晾衣体验。
家电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家庭智能“晾衣”机器人-科技众筹-京东众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昱美智能晾衣机语音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