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爱dnf武器附魔宝珠+9后去附魔,是不是更容易出需要的属性

我已经阅读了这个提醒
我的人气博文
h4rg19i6h的博文
博文分类:
10:12 金刚经云: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世尊教诲,以戒为师,以苦为师,   是以我等,若无戒,不知苦,则追逐意乐,随习性流转,自以为是,别人都是错的,若持戒知苦,方能忍可于心,从于师教,信受奉行。   学佛是否进步,学诚师父说三个标准:烦恼调伏否?业果深信否?戒律清净否?   念佛是否进步,问问自己,念佛能心净塌实否?信愿坚固否?攀缘心减少否?   一切喜怒哀乐前时时能不忘失这净心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则烦恼自然净化,时时因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而法喜充满,则信愿自然坚固,能摄心念佛,自然心不外驰,减少攀缘。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在死尽侥幸之心,不再留恋于爱恨情仇,看一切人都是菩萨,随缘布施,随顺供养,念念坦然,诚敬,深切,总令此心于不可思、不可议处直下明了此一念“阿弥陀佛”,当下即是,无有分别,尽虚空遍法界,无得无失……   一念如是,念念如是,直下用心,莫作它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只在最后回向时,愿此身此心,时时刻刻与阿弥陀佛的身心同在(所谓忆佛念佛)永不分离(但不可希求佛来显圣),今生命终,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南无法界藏身阿弥陀佛!   做事要学习菩萨无私利他,不损恼有情,要饶益有情。不但学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还要学会与万物和谐相处。   多策发真实利他之心,祈求三宝加持,能够善巧面对每一个缘起,忍苦耐劳、委曲求全,这样学修都不会偏废,福德智慧日见增长。   种善因绝不会有感苦果的可能,因果应该从三世来看,坚持以佛法来行持。净罪积资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有足够的方便和力量去解决问题。   大乘的发心是前提,在这基础上,为成办一切众生的利益,不断提升自己的慈悲智慧能力。   在没有正确的认识下,难免会犯错误,关键在于认识到之后,坚持按正确的方向去做,这就是很好的忏悔。   以此孝心多为家人修积功德,广行善事。   还是把握种正因为好,“因地不真,果遭迂曲”,鉴之。   佛法就象学校,在低年级   的时候不需要分科,重在打基础,等到了一定程度,基础稳固了,自然而然会分化出各个不同的门类和科目,不需要刻意去分。学佛也是一样,我们当下的阶段,主要是了解学佛的目标、方向和步骤,奠定较好的基础,而不需要强化宗派分别。   和尚告诉大家不要一味在法相名词上钻研,要多去实践佛法,不断培养自己的向道之心。不用急于去了解要读什么经,要学那个宗派,我们要清楚我们学佛的目的是要普度众生,并且必须不断策励这样的发心和信心。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长期不断的努力。   信心和发心是做广大事业的根本,很多事情,常常不是我们能力所及的,大家能够共同把它做好,,仰仗的是佛菩萨带给我们的这种佛法的力量DD便是信心和发心;而我们对这种力量的认可和运用程度,才是做事时真正的依托对象。   菩提心就是心心念念没有自我,心心念念利益佛教、利益一切众生的心。无论你对我怎么样,我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任运无间地饶益你。   在颂经之前,和尚就颂经方法和意乐方面   为大众做了简短的开示。和尚说:   我们在读诵大乘经典的时候,对其认识的程度很重要。我们听开示、研讨等等,是自己根据经论的理解,加以修持,而诵经,就如同佛陀直接在向我们宣讲。经典是佛菩萨、过去的祖师大德,对有成就的人所说的,我们在读诵的时候,应当要观想是佛菩萨亲自在对我们说法,又要像是儿子在读父母的遗嘱、臣民读皇帝的诏书,内心当中无比的欢喜和激动。诵经也是一种修行,以什么样的心情读诵很是重要的。   诵经也要有正确的方法。通常讲“随文入观”,眼睛要专注地看,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名相,每一句经文都不要错过。经文应当是在头脑中自然显现出来的,念到前一句的时候,下一句自然就会浮现出来,这是自性的流露,不需要去想,去分别。就犹如电视、电脑,以正确的操作程序打开后,屏幕上自然就会有图像。电视的屏幕,是由一祯一祯不断相续连接成的,只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很迟钝,心很粗,发现不了这些变化。诵经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心心念念都在变化,都在生灭,前一念和后一念如果缘想到的都是经文,则能够连续的安住在诵经上面。我们上早晚殿诵大悲咒、十小咒、心经等的时候,没有刻意地去想,自然而然就能背出来,也是这个道理。我们不需要找另外的一个心再去思维,如果能够连续的专注在经文上,到了一定功夫,自然能够体会法义。   当我们真正有了好乐心,读诵经论的时候,一本经、一本论,真正能够懂得一句,并照着它实践,终生奉持,那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假定能够这样去做,必然能引发更多的善法。   希望大家万缘放下,尽量不要打妄想和走神,专心诵读,则经论上的一个个道理和意思,自然能够在内心中真真切切的呈现出来。 凌晨三点多,手机发出了收到短信息的声音,不用猜,一定是和尚,这个时候,没有别人会发信息给我。   打开短信,一下子来了精神。短信的第一句是:“修学大乘佛法,不是在增长一些哲学概念,主要是在培养度人的心。”   显然,是和尚在谈他对佛法的一些体会,也许,和尚刚刚静坐思维法义,思维中对佛法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并结合弟子们近来的一些修学状况加以指导,所以编辑了这条信息。我看了一下屏幕右边的滚动条,估计这条信息有几百字。   谈论的是“大乘佛法”的问题吗?目光停在短信的第一句上面。我不是很着急翻页,主要是因为我想把每一句话看真切了。我们都在声称自己走的是大乘之路,可是我们在修学的过程中,到底有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佛学博士,和行菩萨道的人,从外表看,有时很难分辨,因为他们会去读诵同样的经典比如《法华经》,只是他们读诵的重点不同,前者注重“研究”,而后者注重“实践”,而这个差别在读诵的当下是很难分辨的。师父的意思:要想修学大乘道,则须选择后者。   “烦恼是苦海,烦恼是深渊,烦恼是痛苦,烦恼是轮回。度是过程,度是桥梁,度是心法相应,度是心心相应,度是法法相应。想方设法培养以‘别人的烦恼作为自己正思维与对治的主体对象’,这样,别人的问题就是自己的问题,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别人的问题还没解决而自己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如果别人的问题解决了也就达到了利人,度人的目的,这就是大乘发心。”   继续读下去。既然选择了后者,就要知道怎么样做。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需要从内心的深处寻找苦乐的源头。菩萨道,我们之所以行之无门,其中很大的问题在于对自他的分别。我们常会认为,别人的问题,与我无关,所以,所谓的帮助别人就成了用法镜照人,然后责令对方改正。结果,人没有度成,自己反倒增长许多慢心和烦恼。和尚曾说,“所谓慢心就是你认为你还有可以凭恃的地方。从高处看人是慢心,从低处看人也是慢心,这是卑劣慢。”由此可以看出,只要把自己同别人割裂开来,问题就会层出,分享同行善友的经验,就是解决问题的一大门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往往出现于擦身而过间。   继续。“二乘人是偏空涅盘,对自己是如救头燃,急切无比,七地菩萨最后一念心证无生法忍,就非常安稳,看到他人的痛苦如救头燃,千方百计去做工作,不共二乘,佛陀入涅盘是得度者皆已得度,未得度者种了得度因缘,也就是成佛度众生,我们现在都是蒙受佛恩,岂能不报?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勇猛精进,待弥勒佛出世时也就得度了。越往后佛法越是微弱,我们要珍惜自己,精进无间。”   和尚曾经给我们讲解过,七地之前的菩萨法,同佛法还有些区别,前者是业果法、生灭法,后者是无生法。所以,真正意义上的“佛法”,不是我们这些凡夫平时口中声声叨念的要求别人不改自己的概念,并且,还差得远呢。   佛陀出世的本怀,就是为了利益众生,但是,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有因缘得度的众生,是因为以前造了相应的善业,对此类众生,佛陀如救头燃。另外的众生,宿生没有造这样的业,佛陀就千方百计的指引我们种下未来得度的正因。这件事情说起来很平淡,可是细心体会,就可以发现,我们是何等的不知图报,并且是何等的不知珍惜。   “念无间,才能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相应,我们在资粮位上就是要借助各种外缘来练习自己的念力,念念都是正念,失去正念,烦恼涌现,问题百出,所以,佛陀的智慧能够同十方三世一切诸法相应,哪是什么呢?般若空性。佛陀恒常住在正念,所以能无间饶益有情。我们对缘起的认识,只是在理论上的说明而已,并没有见到缘起,。佛见缘起,佛说缘起,事事通达。”   认识到恩德和暇满后,就只剩下修行的路可以走,一切智、道种智、一切智智,这种渐次的增长,都根源于当下刹那正念的相续。而我们,最好的状态也只是偶尔能闪现正念,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妄念和散乱中。就如同鱼在水中能游刃有余的行动,在冰水混合物中,就举步维艰,况且,现在说的是冰多水少的地方。   师父的信息,是最好的前行缘念,今天也要照着师父的教诫,认真实践。 烦恼就像毒药,对人的心灵产生很大的伤害,但是我们不容易认识到这些毒害的严重性,更不能了解这样的毒害,不仅会对当下造成不好的影响,还会持续到更长远的未来。   从不升起烦恼,到如理断除烦恼,到最终断除习气,都需要靠佛法。   大家平常在家的时候,很难通过诵经、拜佛对治烦恼。因为自己在烦恼的时候,经文是看不进去的,所看所听,也都会转为烦恼,以烦恼的心面对境界,其恶的作用更加强烈。很多人虽然学佛时间比较长,但不去对治烦恼,认识不到烦恼的危害,学佛就起不到作用,所以需要换一个共学的环境。在寺庙里,大家一起用功,听闻佛法,内心能够产生希求和信心,就相对容易宁静,当我们内心领纳佛法的时候,佛法就能起作用,就能帮助我们对治烦恼。   比如在寺院里洒扫净地,我们通常很难把它同佛法的修学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扫地这样简单的事情,就是让我们扫除学佛的障碍,扫除同师友的违缘。我们要通过这种象征、比喻,来认清自己内心中的烦恼和垃圾。学习佛法,需要我们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以长远心做,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内心的尘垢,而不只是口中念念有词却和内心状态不符。烦恼被包裹得越来越紧,如何会有清净?   痛苦来自恶业,恶业由烦恼造作,想要断除烦恼需要靠佛法。在断除烦恼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以无限生命来审视自己的人生。我们五蕴和合的身体,每一刻都在消亡,但是烦恼和业力并没有消亡,它们持续不断地组成我们每一刹那的生命。如果我们以一种长远的眼光审视我们所作的事情,就会有不同的标准和抉择。仅仅把眼前的事做好是不够的,我们的着眼点应当是为未来的成就而于当下所种的因。我们过去、现在、未来的生命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佛法就是要把握分分秒秒的时间,不断累积善业,令生命不亏损。   在寺庙里,我们同别人的心业是汇聚在一起的,心心念念都会相互影响与启发。我们不用担心自己会有烦恼、会做错事,利用师友共学的环境,我们往往能够在逆境中得到心灵的提升和资粮的积累。也许,我们会在做了一些扫地、搬桌子这样的小事后,附和别人的随喜而说是在累积资粮,但内心中是不是真正认同这是在累积资粮呢?正确理解佛法,就一定能体会到佛法同自己的关联,因为佛法本身就是来解除众生痛苦的。只有当自己真正意识到佛法对自己生命的重要,并纳其在自己造业的过程中调伏烦恼而产生效果时,才能谈得上帮助别人解除其痛苦。   一言以蔽,想要熄灭烦恼的火焰,就需要运用佛法如理修行,虚心、踏实地实践佛法,一步步同自身生命相结合,纳法成业。
,网上搜索可以下载PDF全文   禅修并不容易,它需要时间与精力,更需要胆识、决心与自律。它要求许多个人难以做得到的特质,而那些特质又是人人常会找机会逃避的。我们可以用Gumption(精明能干)这一美国字来概括那些特质,禅修就需要这个字的内涵特质:即机智、应变力、魄力与进取心等可令人成功的要素。靠坐在椅子里观看电视,肯定比禅修轻易千万倍。   那么,干嘛要自找麻烦?干嘛要浪费时间与精力去禅修,放弃眼前垂手可得的享受?为什么?很简单,因为你是人,就因为你是人这一简单事实,你发觉自己必须承受生命中内在的、挥之不去的缺憾与不满(Unsatisfactoriness) ── 例如: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令人苦恼、不安、逼迫等不如意事情。   你可以在意识中暂时把它压抑住一阵子,或令自己分散注意,在几小时内都意识不到它,可是,它总会走回来的,而且,往往是在你最不想它出现的时候!到时你会突然间坐起来,评估一下现状,然后意外地了解到自己的人生实况。就这样,你惊觉自己的一生,只是勉强应付过去罢了。你的门面装得好,勉强可以维持生计,表面上你过得去,可是,那些绝望、沮丧的时刻,那些感到一切都与自己作对的时刻,你就秘而不宣了。其实你是一团糟,自己也知道的,可是,你把它掩饰得天衣无缝。   同时,你虽身陷困境,仍能确知:一定还有其他生活方式,一种看待世界更好的方式,或是一种更能全面接触人生的方式。偶尔你会走运,例如:你找到一份好工作、遇上情投意合的对象、或是赢了一场比赛。这一阵子,世界转变了,生命显得非常有趣和清晰,过去的坏日子与枯燥无味也消失了,你的感受也全然变了质,于是你对自己说:「好了!现在我成功了!以后我快乐无忧了。」可是,这亦会消逝的,就像风中的烟雾一样,最后只留给你一片迷惘的记忆,你模糊地意识到有些不对劲。   你感到实应另有境界,那里的人生更为有深度和灵敏度;由于诸种原因,你就是看不到。结果,你感到与世隔绝,感官好像被棉纱罩住,令你无法享受到甜美的经验,你接触不到人生,于是,你又失败了。到那模糊的意识也消失时,你又回到往日的现实之中,世界一如往常的不净和恐怖,它像一列惊心动魄、急转突变的过山车(Roller Coaster),你大部分时间都处在斜坡的底部,期望着再闯高峰。那么,你出了什么问题?你是怪物吗?不!你只是一个凡人,与其他人一样患上相同的弊病。它是一只妖怪,躲在所有人的内部,它有许多手臂:如慢性紧张、对人(包括自己或亲属)缺乏真诚的慈悲、冷漠、无情等。   谁也不能完全摆脱它,我们可以否认它、尝试抑制它、在周围建立起一套文化来躲避它、假装着它并不存在、甚至不断为自己设立目标、实践计划、或追求重要的身份/地位/资格来分散注意力。可是,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它是一股断不了的潜流,存在于每一个念头和知觉之中,它是心底里的一个细小声音,经常在说:「还不够好,得要更多!做好一些,要不断改善!」它是一只妖怪,一只以微妙方式显现在所有地方的妖怪。   去参加一个聚会,听听里面的笑声,在谈笑风生的表面乐趣中,实掩盖不了内心的恐惧;再感受一下那里的紧张和压力,没有人是真正轻松的,大家都在假装而已。去观看一场球赛,留意一下看台上的球迷,看看那些非理性的愤怒表现,留意一下在热情与团队精神的伪装下,不时冒出的那些失控的挫败感。例如:喝倒采、嘲骂、在忠于球队名义下的自我放纵、酗酒、在看台上打架等球迷,全都是不顾一切地想缓解内在紧张的人,全都不是内心安稳、和平的人。看看电视新闻,听听流行歌曲的歌词,你会发现,同样的情况:嫉妒、苦恼、不满和压力,正以不同的方式一遍又一遍地在重复着。人生好像一场无休止的挣扎,一场极端不利自己的奋斗。对所有这些不满,我们有解决的办法吗?我们往往陷于「只要…… 我就……」的想法而不能自拔,例如:只要我有多一些钱,我就可以快乐了;只要我能找到真正爱我的人就好了;只要我能减少二十磅就好了;只要我有一台彩色电视、热水缸、卷曲的头发…… 等等数之不尽的事物就好了。   这些无意义的妄念是从哪里来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对之做些什么?它来自我们的内心习性,它是一组深层、隐微、遍布各处的心理习性,一个我们不断缠绕而成的、棘手的结,一个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渐进式地,慢慢可以解开的结。我们可以调升自己的觉察力(Awareness),向内先挖出一小块,让它曝光;我们可以让觉察不到的「无意识[1]」里的东西变成「意识」里可以觉察得到的东西,慢慢地一次一小块。   经验的本质是变化,永无间断的变化。生命时刻流逝,从来就不会重复,永恒的变动原来就是感知世界的本质。在脑子里冒起的念头,半秒后即会消失,随后生起的念头,同样也会消失。一个声音敲击你的耳朵,跟着便沉静下来。张开你的眼睛,世界顿时涌入,眨眼间,它又消失了。   人们进入你的生命后,很快就会离开── 朋友会离开,亲属会死亡。你的命运时好时坏,有时候赢,有时候输。它总是永无休止地变化、变化、变化…… ,从未有两个片刻是相同的。   这情况其实没有任何问题,宇宙的本性就是如此── 不断的迁流变化,只是人类的文化教我们对之作出奇怪的反应而已。我们将经验分类,试图把变迁中的每个感受、每个心理变化塞进分类架中的三个分类小间隔内:好的、坏的或中性的;接着视乎不同的分类小间隔,我们就会作出不同的一组习性心理反应。如果某感受是好的,我们就在那里冻结时间,抓住那个心念,爱抚着它、紧握着它、不让它逃跑;如果失败了,我们就会竭尽全力去重复产生那个念头的经验。让我们称此心理习性为「执着(Grasping)」吧。   心内的另一端还有一个坏的分类小间隔。当我们感受到坏的东西时,我们会尝试推开它、否定它、拒绝它、甚至用尽方法去消除它。我们与自己的感受搏斗,想离开本属自己的那些部分。让我们称此心理习性为「排斥(Rejecting)」吧。   好与坏之间有一个中性的分类小间隔,在这里我们会放进不好亦不坏的东西,它们是不冷不热的、中性的、没有趣味的,我们把感受放入中性的分类小间隔内,让我们可以不理它,然后回过头来,继续照顾那些无休止的爱憎活动。因此,这些感受并没有得到应得的注意。让我们称此心理习性为「忽略(Ignoring)」吧。这些愚蠢行为的直接结果是:单调乏味、无休止的追求快乐与逃避痛苦、以及忽略我们约百分之九十的经验。接着,我们质疑:「为什么生活如斯乏味!」分析到最后,这些反应方式是行不通的。   无论你如何努力争取快乐与成功,总会有时候失败的;无论你逃跑得多快,总会有时候被痛苦追上的;而处于两者之间的生活,又令你烦闷得尖声大叫。我们的内心又充满种种主张与批评,在自己周围建造墙壁,把自己困在自建的爱憎牢狱之中,从而令自己苦恼不堪。在佛教思想中,「苦」是一个重要的字眼。它是一个关键词,必须被彻底了解。它的巴 利文是 Dukkha ,不但包括身苦,还包括内心深处隐微的不如意感( D issatisfaction ),此不 如意感念念都有,是心念不断生起的结果。 佛陀曾说:生命的本质是苦。 乍看起来,这说法似乎极为病态和悲观,甚至不可能是真的。毕竟我们有很多时候是快乐的,不是吗?不!没有,   似是而非而已,。 随便选一个你真正感到满意的时刻来审查吧,在喜悦底下,你总会找到一些潜伏、隐微、普遍存在的不安,即无论任何美好时光,总会有消逝的一天。无论你刚得到多少(名利、成就等),总难免会损失一部分,或要用下半生日子去守护着它,同时计划着怎 样可以得到更多。到最后,你总会死去的,到最后,你总会失去一切所有的。一切事物就是那么无常,转瞬即逝。   听起来很凄凉,不是吗?幸运地,不,一点也不凄凉。只有用世俗人的眼光去看才会觉得凄凉,因为那是世俗人的惯常心态。在世俗见解底下,实有另一层次的看法,一种完全不同的世界观。这层次的心理运作,不会试图冻结时间、不会试图执着无休止流逝的经验(感受)、也不会排斥或忽视它们。这层次的体验,可超越好与坏、苦与乐,它是一种体会世界 的美妙方式,它是一种可以学得到的技巧,虽然并不容易,但可以学得到的。   「快乐与安宁」的确是人生两件大事,所有人都在追求,但我们通常不易察觉,因为,在这根本目标之上,常常覆盖着许多表层目标。 例如:我们需要食物、财富、性欲、娱乐以及别人的尊重等。我们甚至对自己说:「『快乐』的概念太抽象了,看!我很实际,只要有钱 ,便可买到我想要的快乐。」不幸地,这种态度是行不通的。只要审查一下这些目标,你就会 发觉它们都很肤浅。举例说:你需要食物,为什么?因为肚子饿了,对!你是真的饿了,那又怎么样?嗯!我吃了东西,就不饿了,我会感到舒服。啊哈!感觉舒服!真正重要的东西出现了, 我们真正追求的不是那些表层目标,它们不过是为达目的之手段而已,我们想要的,   实是本能需要获得满足后的那分舒缓感觉 ── 即缓解、松弛、紧张结束、平静、快乐─ ─无欲(不再有任何欲望)。   那么,这种快乐是什么?对大多数人来说,完美的快乐是:万事如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唯我独尊,天下为我一人所支配、役使。同样,这是行不通的。 看看历史上曾经拥有那么大权力的人士吧!他们都不是快乐的人。可以肯定,他们的内心并不安宁 ,为什么?因为他们想完全、绝对掌控天下一切的欲望并没有成功,仍然有不少人不受其所控;这些有权势的人,仍然无法控制天上的繁星,他们仍然会病、仍然会死。   你怎么可以万事如意呢!那是不可能的。幸运地,你还有另一个选择:你可以学习控制自心,走出爱与憎的恶性循环。你可以学习不随心之所欲,认知生起的爱欲而不受其所控制 。这并非要你躺下来任人践踏,它的目的是要你继续如常生活,但要用一全新的观点来生活。   你做常人会做的事,但不会让自己再受欲望的迷惑与驱使,作强迫性的反应;你仍需要东西 ,但不会追逐它们;你仍会有恐惧,但不会颤抖。这类心智培育是很困难的,要多年努力才有成就。但是,试图控制一切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选择做困难而会成功的事,岂不更为明智吗?   等一等!快乐与安宁!那不是人类文明所关注的吗?我们兴建摩天大楼与高速公路,我们享受有薪假期与电视机,我们提供免费医疗与病假、社会安全保障制度与社会福利等,一切都是为了提供某程度的安宁与快乐。可是,心理病患的比率正持续攀升,而罪案比率飙升得更快,街上充满极具侵略性与心态失常的人,若把手伸出自家屋子安全范围之外,很可能手表即时被人偷去!一定有些地方出了问题,一个快乐的人是不会偷窃的,一个内心安宁的人是不会想杀人的。 我们总喜欢一厢情愿地以为:我们的社会正全面利用着人类每一领域的知识,为人类谋求快乐与安宁,但事实并非如此。   至今我们才开始了解: 人类物质生活的过度发展,已经深深伤害了内层的感情与灵性,现正因错误而自食苦果。 谈美国今天的道德沦亡与精神素质低落是一回事,做点事去补救又是另一回事。 我们应从自己内部做起,仔细向内观察,如实和客观地看 ,大家将不难在瞬间发现:「我原来是一个流氓」,以及「我原来是一个疯癫的人」。我们将学懂了解自己的行为 表现,清楚地、纯净地看到,没有责备,那么,我们就可逐渐好转与摆脱现况了。   除非如实地看清自己的现况,否则,要根本改变自己的生活模式是不可能的。 一旦你做得到,改变将会自然流露,不用你强迫、挣扎或遵守某位权威制定的规条。那是自动自发的 ,你只是改变。不过,要达到此初步领悟亦颇不容易的,你必须在没有错觉、判断与抗拒的前提下,看清楚「你是谁」,以及「你的现况如何」;你要看到自己在社会里的角色与功能;你要看到自己对人类的责任与义务,尤其是要看到,与别人一起生活时对自己的责任。最后,你要清楚地把上述一切看成是一个整体,一个不可分割的、相互关联的整体。听起来似很复杂,但事实上,是有可能在瞬间发生的。 通过禅修来培育心智,对于帮你达到此等领悟、安祥与快乐,实是无与伦比的。   《法句经( The Dhammapada )》 [2] 是一部很古老的佛经,它比佛洛依德 [3] 还早出二千几年,其中有言: 「你现在的情况是你过去所作所为的结果,你未来的情况是你现在所作所为 的结果。行恶之心所带来的恶果,就像牛车的轮紧跟着拉它的牛一样。行善之心所带来的善果 ,也会如影随形地跟随着你的。没有人比自己净化了的心更能带给自己福乐!你的父母不能,你的亲属、朋友也不能,没有任何人可以!一颗训练良好的心,才可以带来福乐。」   禅修是用来净化心意的。它能清理折磨人的内心烦恼,如贪、?与嫉妒等,这些烦恼令你处于不断咆哮的情绪束缚之中。禅修能导致心境安宁与觉醒 ── 一种定与慧的状态。   在人类社会中,我们十分信奉教育,我们相信知识可令人文明起来。可是,文明只能修饰人的表面而已,不信的话,可派遣我们高贵、老练的绅士到有战争与经济崩溃的地方去,然后观察一下结果,即可得知。因为,知道犯法要受惩罚与害怕后果而守法是一回事,而由于清除了内心可导致偷窃的贪心、以及可导致杀人的?心而守法又完全是另一回事。抛一块石头到河里,流水会把它的表面磨光,但内部是会保持不变的;若把同一块石头丢进熔炉的烈焰之中,石块从内到外都会改变,它会完全溶化。文明只会改变一个人的外表,而禅修则可把人的内心彻底转化。   「禅修」被称为「伟大的老师」,它像清净内心的炼火,稳健地通过理解起作用,慢慢 令心通达诸法实相。理解力越高,你的灵活性与容忍力也会越高;理解力越高,你的慈悲心也会越高;你变得像一位完美的父母或理想的老师,你随时可以宽恕及忘记,你对众生充满慈爱,因为你了解他们;而你了解他们是因为你了解自己,你已深入地看清楚和了解到「自我 」的谬误与自己本身的人性弱点,你已了解自己的人性,并学会宽恕和慈爱别人,当你学会对自己慈悲时,,对别人的慈悲自会油然而生。 有成就的禅修者已对生命达致甚深的了解,而且不可避免地以一种深入、无私的慈爱与世间一切建立起关系。   禅修很像开垦荒地。在树林中要开辟一块耕地,首先你要砍倒一些树木、拔掉剩下来的树根,然后锄松土地、施放肥料、散播种子,最后才可收割谷物。同样,要开垦自心的荒地 ,首先你要折服那些令你烦恼的障碍树木,然后根除它们,不让它们复活,跟着在心田施肥,即是说要持戒精进,之后才可播种和收割你的信、戒(道德)、念力(静观力或留意观察能力)和智慧等谷物。   值得一提的是,信与戒(道德)在这里有一特殊的涵义。佛教不太鼓吹源自书本、先知或导师等权威言论的信( Faith ) [4] 。在这里,信的意思较接近信任( Confidence ),一种知之为真的心态,因为你见过它的实际效用,且在自心的观察中得到验证。同样,戒(道德)不是对权威人士所订定的、强制性的行为准则作仪式上的顺从,而是因为你认识到它比自己的行为较为殊胜,从而自动自觉地选择的一种健康的行为习惯模式。   禅修的目的是个人的自我转化。经过禅修之后,你会判若两人。禅修改变你的性格是藉由一连串令你变得更为敏锐、更深入觉知自己思想言行的过程。 你的傲慢被蒸发了,敌意也枯竭了,你的内心变得平静、安宁,你的人生问题也会慢慢消除。因此,做得恰当,禅修可令你面对人生的顺境与逆境时有备无患,它助你减少压力、恐惧与烦忧;不安减退,情欲适度。情况变得井然有序,你常要挣扎的生活变得顺畅起来,这一切都是通过悟解而生。   禅修增强你的定力与思考力,然后逐渐让你清楚地,看到自己潜意识里的动机与诡计;你的直觉力也增强了,思想的精确度也提高了,渐渐地,你会直接如实洞悉事物的现实状况 ,没有偏见,也没有幻想。   那么,上述理由足够令你关注禅修吗?相信不够,这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 只有一个方法能令你确知禅修的价值与效用,那就是:学习正确的方法,然后不断实践,亲自去体会和了解。   【注释】   [1] 无意识: 也称潜意识或下意识,是指那些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能变为意识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正是所谓「冰山理论」:人的意识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无意识)却对其余部分产生着影响。佛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主动地对人的性格和行为施加压力和影响。佛洛伊德在探究人的精神领域时运用了决定论的原则,认为事出必有因。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如做梦、口误和笔误,都是由大脑中潜在原因决定的,只不过是以一种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此,佛洛伊德提出关于无意识精神 状态的假设,将意识划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2] 《法句经( The The The The Dhammapada Dhammapada Dhammapada Dhammapada )》: 这里指南传佛教的《法句经》,是南传佛教徒的必读书。本经集合了很多早期佛经的重要偈语,合共四百二十三首,分二十六章,是了解早期佛教思想的一本重要及入门读物。要看的话,最好能找一本有注释的来看。北传佛教也有传本,称《法句譬喻经》,有多个版本,内容也很丰富。   [3] 佛洛依德( Sigmund Sigmund Sigmund Sigmund Freud Freud Freud Freud ): 生卒年份为 1856 与 1939 ,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犹太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称为「维也纳第一精神分析学派」,以别于后来由此演变出的第二及第三学派。着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等。提出「潜意识」、「自我」、「本我 」、「超我」、「伊底帕斯情结」、「性冲动、性欲或性的本能( Libido )」等概念。其成就对哲学、心理学、美学甚至社会学、文学等都有深刻的影响,被世人誉为「精神分析之父」。但他的理论自诞生到如今,却一直饱受争议。   [4] 信( Faith Faith Faith Faith ): 佛教的「信」包括「信仰」,那是还未有经过自己深入了解和验证的「信」;也包括「信服」或「信任」,那是有逻辑、事实或亲身体验根据的「信」。佛教鼓励别人 敬信「佛法僧」三宝,因为这样才能「从闻思修,入戒定慧」,最终达致体证的「确信」。 佛陀是反对「盲信」的。例如,在南传藏经《增支部》的《卡拉玛经》( AN 3.65 )中,佛陀对卡拉玛人说:「是的,卡拉玛人啊!你们的怀疑、你们的迷茫是正当的;因为对于一件可疑的事,是应当生起怀疑的。卡拉玛人啊!你们要注意不可被流言、传说、及传统所 左右,也不可依据宗教典籍,也不可单靠论理或推测,也不可单看事物的表象,也不可溺好由揣测而得的臆见,也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可能而信以为实,也不可作如此想:『他是我们的导师。』卡拉玛人啊!只有在你自己确知某些事是不善、错误、邪恶的时候,你才可以革除它们 …… 而当你自己确知某事是善良的、美好的,那时你再信受奉行。」
,即是在游戏中你所操控的人物死亡后,这个人物的游戏经历就结束了,你只能重新创建一个新的人物,除非你修改游戏。当你退出游戏时会看到一个半透明的人物在选择人物的主画面上,如下图:      其次,本文所有内容都是针对无任何修改、无任何MOD及无S/L大法的玩法,而且是死亡模式非常困难(Very Hard)难度的,因此和修改出来的相比,可能属性或数值比较普通。不过如果没有修改,我觉得数据已经相当不错了。   最后,本文对于玩其它人物的玩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人使用的是英文版,考虑到翻译差异,文中提及的名词术语都以英文为准。   下面进入正题。   人物的选择:   《火炬之光》一共有3种人物可供选择:Destroyer(毁灭者,以肉搏为主,,人称徐锦江是也)、Vanquisher(征服者,以远程枪、弓为主)和Alchemist(练金术士,以远程魔法为主)。   死亡模式讲究生存为王法则,因此能活到最后才能笑到最后。纵观3个人物,在开荒阶段,人物装备较差的情况下,远程人物似乎更有优势,在征服者和练金术士中,又似乎初期征服者耗魔较少,而用单手武器加上盾牌似乎更加保险一些。因此,最终选定单手拿枪配以盾牌的枪手MM作为先驱,展开降魔之旅。   技能发展:   《火炬之光》给予每个人物3个系的技能,但有不少是大家共有的,而且技能之间没有互相关联,只要等级达到即可使用此技能。   同样,考虑到死亡模式安全第一,所以,所有的加点顺序都要基于首先提高安全系数的前提。以下是我的加点顺序(附图,按重要性由最重要的开始,最终都要满级)及个人感受:      a) Armor Expertise(装甲专家,起始等级需求Level 5):加满有+40%的装甲保护,使死亡模式最重要的技能。由于是5级才有的技能,可先将点数加在下面的b)技能上;   b) Ranged Weapons Expertise(远程武器专家,起始等级需求Level 1):加满有+40%的远程武器的伤害提升,且降低10级对武器的等级需求,对加快清怪速度很有帮助;   c) Explosive Shot(爆炸射击,起始等级需求Level 15):在没有出此技能之前,需要用普通射击和1级的Richochet(反弹)清怪,因此15级之前人物发展较慢。可多钓一些鱼喂宠物来帮你扛住前面几级的升级历程。爆炸射击是枪手MM最重要的群体清怪技能,范围大,距离远,可以超视距杀怪。满级可达到164%武器DPS的伤害,是枪手MM的主技能;   d) Block and Parry(隔挡技,起始等级需求Level 20):加满提供20%的隔挡效果,且不论是否用盾牌,有效减少人物受到伤害的机会;   e) Defensive Spell Mastery(防御魔法掌握,起始等级需求Level 10):我使用的魔法卷轴中有2个属于防御魔法,它们分别是Heal All(全体治疗)和Haste(加速)。提升防御魔法掌握,可使得治疗效果更好,加速更快,跑路、逃跑快如闪电,从而使得安全性大幅提高,怪物很难打到你。高级加速魔法的缺点是走位准确性较低,容易跑过头。尽管如此,我仍然全程开加速;   f) Barter(讲价,起始等级需求Level 20):火炬之光游戏中钱是非常重要的,买、卖东西、赌博和附魔都离不开钱,而且得来非常不易。卖东西贵,买、赌、附魔则便宜。因此,此技能十分重要。满级买东西降价60%;   g) Critical Strike(爆击,起始等级需求Level 5):当你的装备基本定型,技能也都升到顶的时候,加此技能可进一步提高伤害。满级增加10%的爆击概率和增加120%(即2.2倍基础伤害)的爆击伤害,平均来算,每加一点爆击,伤害增加值为基础伤害的2.2%;   h) Advanced Spellcasting(高级施法技能,起始等级需求Level 20):随着游戏的进行,消灭怪物需要更多次的打击,因此耗魔更多。将此加满,将获得每秒12点魔法恢复,这个恢复速度是相当快的,尤其当你的魔法有500点甚至更多时,看起来魔法几乎随时都是满的,即使是受到吸魔怪物的施法。总之,魔法用不完,魔瓶用不上;   i) Devouring Trap(贪吃陷阱,起始等级需求Level 20):游戏后期,怪物血量越来越高,皮也厚起来,尤其是精英怪,需较长时间才能消灭。加满此技能,可吸食48%怪物的装甲,并有19%的几率使得怪物晕眩,施法延迟为1秒,最多可扔2个,。对比有无此贪吃陷阱,可以明显感受到其效果的差异;   j) Pet Mastery(宠物掌握,起始等级需求Level 15):满级后召唤出的宠物的伤害和装甲增加40%,而回城时间缩短80%。回城大幅缩短,意味着卖东西更方便快捷,对于资金持续紧张的你来说,可以见什么就捡什么,然后快速卖掉。可加快资金积累速度;   k) Seeking Shot(追踪射击,起始等级需求Level 10):射出的子弹或箭不用瞄准,同时射出3发,如果怪物血少,可同时干掉3个怪物。满级后每个子弹或箭可达到72%的武器DPS。如果集中打血厚的一个怪物,同时3发命中所导致的伤害为武器DPS的216%,杀伤力不错。尤为重要的是,如果你的人物带有Knock Back(击退)技能,3发子弹或箭可获得3次击退效果,即使那些怪物拿盾,面对如此高频率的击退,也无法近身;   l) Charm Spell Mastery(魅惑魔法掌握,起始等级需求Level 10):所有召唤魔法(招骷髅、僵尸等)都属于魅惑魔法,满级使得魅惑魔法升到10级,以Summon Blood Skeleton(召唤血骷髅)为例,满级血骷髅的伤害由1级的增加10%提升到100%,即使在面对100级怪物面前,5个同时召唤出的血骷髅一起砍怪也不费力;   m) Adventurer(冒险家,起始等级需求Level 10):满级各增加20%的经验和声誉获得,以及提升80%的血瓶、魔法瓶的使用效率。在游戏前期,我们并不需要太快升级,因为我们需要更多地寻找好的装备,太快升级意味着怪物更强,反而不安全了。而到了游戏后期,当升级成为我们的主要目标的时候,此技能就很有帮助了。另外,提升80%的血瓶、魔法瓶的使用效率,意味着血、魔法一加就满,安全性大增。   n) Treasure Hunter(寻宝技能,起始等级需求Level 25): 满级打怪物可增加20%的金钱和魔法装备。钱!钱!钱!此技能可使钱来得更多一些;   o) Flechette Trap(机枪陷阱,起始等级需求Level 15):后期点数多可加此技能,聊胜于无,看着机关枪"突突突",挺好玩的。不加也行。存活时间20秒,1秒延迟,同时可招2个,有一定的探路作用;   p) 其它技能本人没有使用,光以上15种技能升满都已经足够了,而且太多技能,操作时手忙脚乱,容易出错。   属性点《火炬之光》的人物属性分为:Strength(力量)、Dexterity(灵活度)、Magic(魔法)和Defense(防御),还有HP(生命值)和MP(魔法值)。如图:      其中力量提供近战物理伤害,灵活度提供远程物理伤害,魔法提供近、远程火、电、冰、毒的元素伤害,防御提供装甲保护以减少伤害。这些属性除了提供人物穿着装备、握持武器的必要点数之外,持续增加某个属性,可分别增加对应属性的伤害或防御。以我个人的经验(可能不完全正确),要想在死亡模式生存,这些值应满足以下要求:   假设人物等级为n,系数k为安全级别,HP = n*k,伤害值(物理+元素) = n*k,装甲值 = n*k,那么对于远程人物,   a)   当k = 50时,即百级时,HP = 5000,伤害值 = 5000,装甲值 = 5000时,人物刚刚达到最低安全标准,此时需要较好的操控以免被秒,实际上,这样的属性相对不足;   b)   当k = 75时,即百级时,HP = 7500,伤害值 = 7500,装甲值 = 7500时,人物已经相对安全,此时被怪物打到时多数伤害不大,但偶尔会伤血过半,在无修改请况下,达到此状态需要一定的游戏时间;   c)   当k =100时,即百级时,HP = 10000,伤害值 = 10000,装甲值 = 10000时,人物如入无人之境,在无修改请况下,开荒人物达到此状态比较困难,第二个人物就容易一些;   而对于近战人物,可能k系数要提高一级,即当k = 75时为最低要求;k = 100时,人物相对安全;而当k=125时,人物才能横扫怪物达到远程c)状态。   因此,属性点的加法只要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即可。   四防人物四防(对于火、电、冰、毒的防御能力)虽然也很重要,但是考虑到装备不能十全十美,尽量加高、保持平衡即可,一般在后期几百上几千的四防也很正常。   装备及属性的考虑《火炬之光》的装备及装备上属性很多,如何取舍至关重要。   首先,《火炬之光》中的装备分为:   a)   白装(白字、普通无附加属性装备);   b)   蓝装(蓝字、有附加属性);   c)   橙装(橙字、因为是Unique唯一的,所以有固定特殊附加属性,也叫暗金装备)和   d)   紫装(紫字、套装,分为Unique唯一和Rare稀有两种,Unique紫装属性固定,Rare紫装则不固定属性;套装在多件成套后会有附加套装属性)。   部分橙装和紫装(尤其是Rare的)属性很好,是游戏后期主要的装备。   关于装备上的属性,   i.   如果是武器,则考虑加各种物理和元素伤害、施法速度(Fast Cast)、爆击率(Critical Strike)、爆击奖励(Bonus to Critical Damage)、减少怪物装甲(Armor Degrade)、击退(Knock back)、远程加射程(Increases Missile Range);   ii.   如果是其它装甲,则考虑加防御点数(Defense Attribute Bonus)、装甲(Armor)、血量(Health)、各种抗性(Resistance)、隔挡率(Block Rate)、反弹远程射击(xx% Chance to Reflect nn% of Missile Damage),如果是近战人物还有考虑对击退的抵抗(Knock Back Resistance);   其次,以本人的经历来谈谈各种装备上的一些超好属性。   考虑到无修改,武器原有属性加上附魔(Enchant)属性不可能样样都好,但有时会有一些超好属性(原始+附魔), 如: 加50+防御属性;   加1000+生命;   加100+装甲;   加600+减少怪物装甲;   加75%+的机会反弹320%+的远程攻击;   加70+击退;   加150+某种元素抗性;   加200+某种元素/物理伤害;   加6+的爆击几率;   加8%+的隔挡几率;   加90+的魔法值;   加40+的力量、灵活度、魔法属性;   还有一些超好的特殊属性只有橙装、紫装才有的,如:加10% Armor装甲,加xx%的爆击奖励等等。   下面几幅图是我现在用的装备:            关于镶嵌《火炬之光》中所有装备都可以有2个孔,如果不够可以在附魔时获得。这些武器装备上的孔是用来镶嵌恩铂尔(Ember)或者宝石(Gem)的。它们可以在任务中、翻箱子或者杀怪后获得。你可以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恩铂尔合成更高级的恩铂尔,恩铂尔的级别由低到高如下所示:   cracked → dull → discolored →   无前缀的   → cut → polished → star →flawless →perfect →   终极形态(各异)   因此,如果要由最低级的碎裂恩铂尔合成至最高级形态,需要1024颗碎裂恩铂尔,这在实际游戏中很难实现。   虽然将这些恩铂尔镶嵌在装备的孔中可以获得不错的属性加成,但是,我更倾向于获得的+4爆击的石头(Very Deadly Chaos Gem),因为爆击石头在新开游戏第一个任务奖励就有,完成后获得Very Deadly Chaos Gem,此石头不是唯一属性,前、后缀算起来有24种请况。   如果第一个任务奖励不是+4%的爆击石头,可退出游戏,重进,取消第一个任务,再接任务,直至是+4%的爆击石头。24种请况,每分钟可进出游戏4次,故平均6分钟可接到一次+4%爆击石头的任务。很快可以搜集一大堆。   关于魔法卷轴《火炬之光》中的魔法卷轴还是很有实用价值的,而且人物可装备4个、宠物可装备2个。魔法卷轴可以在商店买到,也可以在打怪物时以及在讲台、桌子上捡到。   目前,我的百级MM用鉴定(Identify)、血骷髅(Summon Blood Skeleton,打一次怪物可吸血几十至一百多点,一分钟存活时间,同时可招5个)、加速(Haste)和全体治疗(Heal All);   宠物用全体治疗(Heal All)和吸血摸摸(Drain Touch,给自己吸血)远程靠装备上 x% Chance to Reflect n% of Missile Damage,把前面那个x%堆满(几个装备加起来)至100%即对远程完全无视,不过考虑到其它属性,堆满是理想状态。优先防御、血量、隔挡,其次反弹远程攻击。单一个盾我最高搞到过百分之80几的反弹,现在用的只有51%,高反弹的盾被我洗白了。   关于钓鱼钓鱼是本游戏的特色之一,人物的等级越高、场景等级越高则钓到的鱼可能会更好。   关于钓鱼的作用,我看在游戏前期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可以让宠物变身辅助杀怪,且变身持续时间和鱼的属性有关,甚至有永久变身的。不过,在退出游戏后,永久变身就失效了。另外,在后期,我一般都不用钓鱼了,太费时间,宠物主要用来卖东西赚钱。   关于买装备和赌博随着游戏的进行,你会发现城里卖装备和赌博的商店有时不刷新,据我测试,当你去光顾各种商店的时候,在商店物品栏打开的情况下,需要将画面保持打开状态至少30秒,然后出城再进城,商店里的装备物品才会刷新。而且,不同的商店不会同时刷新,每一个商店都要有这样的时间间隔才会刷新。   《火炬之光》中的赌博系统和暗黑2有较大不同,至少在判断哪一件物品可能是橙、紫装方面,有很多网友给出了很好的方法,就是将一件带孔的装备放在宠物背包里,由于橙、紫装备都有孔,所以当你把鼠标指到商店里的物品上时,如果是橙、紫装备,则宠物背包里的物品上的孔就会显现,同时,再观察该件物品的需求,如果没有力量等之类的需求,则不是橙、紫装备,如果有一项或多项需求,则赶紧赌一下,出橙、紫装备的机会较大。另外,相对来说,戒指、项链比较贵。后期有钱赌装备可以获得较好的装备,而游戏前期,在资金紧张的请况下,买一些蓝色装备去附魔是比较实际的做法。   关于附魔附魔是《火炬之光》的一大特色,我们可以通过附魔给装备增加属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a)   附魔会有洗白(所有装备上的属性清空)的风险,在野外的祭坛(下图)附魔,附魔失败的机率从1%开始,每附魔一次增加1%失败风险;而在城中MM那里附魔,每一次附魔是需要花钱的,花钱的多少随着附魔次数的增加而增加,附魔橙、紫色装备费用相当昂贵。附魔失败的机率从2%开始,每附魔一次增加2%失败风险;         b)   附魔的属性在1.12版里是这样规定的,如果在野外祭坛附魔,则属性随人物的等级增加而变得更好;如果在城里附魔,则属性随装备的等级增加而变得更好;   《火炬之光》游戏非常依赖装备,而好的装备需要好的装备底料加上好的附魔。关于如何选择好的底料,在上面的"装备及属性的考虑"中已经阐明,赌博是一大捷径。   而关于附魔,这里需要着重说明。   首先,我先罗列一串数据,关于连续附魔之后的成功的概率的:   1.   在野外:   连续附魔4次的成功概率为90.3%;   连续附魔8次的成功概率为69.0%;   连续附魔10次的成功概率为56.5%;   连续附魔12次的成功概率为44.3%;   连续附魔14次的成功概率为33.1%;   连续附魔16次的成功概率为23.7%;   2.   在城里:   连续附魔4次的成功概率为81.4%;   连续附魔8次的成功概率为46.5%;   连续附魔10次的成功概率为30.5%; 连续附魔12次的成功概率为18.1%;   连续附魔14次的成功概率为9.6%;   连续附魔16次的成功概率为4.6%;   明显地,在野外祭坛附魔要比城里成功的几率高很多,而且在野外祭坛附魔,人物级别越高,好的属性就越多。所以,我们需要找寻野外祭坛的附魔机会,同时,我们需要将人物磨练到更高的级别甚至100级,由他/她来完成野外祭坛附魔工作,这样附魔出来的装备,即使需求等级很低,附魔出来的东西也非常不错。   对于一件装备,以我的经验,如果只是附魔8次,其属性仅仅是基本成型(因为还有打孔需要占用1到2次的附魔);附魔10次,属性达到可以接受的程度;附魔12次或以上,可以获得很多属性加成,但是洗白的几率太高。我最高的连续附魔记录只有21次,在第22次附魔时不幸报废。   除了洗白,在附魔过程中还有一定概率出现什么都没发生,此时装备维持附魔前状态,包括附魔次数也不变。这样的概率我估计有1/10,不过似乎和附魔洗白没有任何关系。我曾经连续4次出现什么都没发生的状况,但第五次并不是洗白装备。   下面谈谈附魔的重点:   我们知道,在单机版中,主线地图在新开游戏后是不会变的,只是怪物被刷新,里面的各类祭坛也不会变,因此,我们在新开游戏后要留意地图中出现附魔祭坛多的地图。最好是城西面那个矿井下出现多个附魔祭坛,这样的好处是,不用传送门,到达方便。我的枪手MM开局后在这个矿井里居然找到了4个附魔祭坛,2个在第二层,2个在第三层,因此,我的所有装备的附魔都是在此矿井里完成的。   大家一定要开出在矿井中附魔祭坛多的游戏,越多跑路越少,至少2个。这样,只要你需要附魔,就去那里从第一层至第四层走一圈,附魔完成后出来,再从入口进去就是了。如果地图没有刷新,可以去城南面那个有固定传送点的球球那里,去第二个传送门,再回来,地图就刷新了。   掌握了以上窍门,你只要将钱用在买东西和赌博上即可。当然,附魔讲人品,除了洗白的因素以外,附魔很多垃圾属性或者一次附魔属性加得不够狠都会使得一件好的底料成为废品。下图是一件需求18级的剑,只附魔了10次DPS居然有1500+,而我曾用更好的橙装、紫装剑附魔,即使次数更高,DPS仍然不能超过它(如下图):      还有,有时甚至会出现连武器的DPS都洗为零的,如图:      附魔洗白的东西还可以附魔,并且失败概率从1%重新开始,不受之前曾经洗白的影响,所以,对于一些Rare的套装,如果收集困难,可以考虑继续附魔。而且一般附魔洗白的装备都已打满孔,省去了打孔需要的附魔次数。   一般情况下,在你手头已经有了一件不错的装备的前提下,你可以拿一件相同或相近的装备去附魔,争取获得比手头上的装备更好属性的装备,如果没有超越前者,就要不怕牺牲,一直附魔下去。当然,如果已经超越,则要权衡风险是否见好就收了,直至找到另一件好的附魔底料为止;如果你一定要将一件好装备再附魔一次,那就请先附魔其它装备,等其它装备出现洗白之后,马上附魔此件好装备,因为连续2次洗白的概率较低,不过我有3次出现连续2次洗白的状况。   最后,关于附魔最好的方法就是更多地尝试附魔,总有附魔不错的装备出现的。   关于练级和操作实际上,你并不需要刻意地去练级,当你在矿井中找到2个以上附魔祭坛之后,你会经常光顾那里,沿途扫一扫怪物,升到40级都没有问题。完成主线任务后可以去无限地下城练级。城南的那个人会给支线任务,我觉得要早一点完成,因为里面没法开传送门,怪物级别和你一样高,早一点比较容易完成。   操作方面,只要设置好快捷键,孰能生巧,多数战斗使用的是重要度高的技能,将它用活就很好了。要小心冲锋怪,记住它们出现的地方,开启加速,在它们出现的地方一晃,然后跑开,回首施放魔法即可。   结语当你熟悉了游戏进程,同时我的这点经验你能加以吸收利用,我相信,很多玩家及其创建的人物都能顺利完成Mission Impossible --- 无修改百级死亡模式的。
  几年前当《征途》开始运营的时候,许多人都认为它火不了多久,以致于史玉柱不得不邀请全国各地的记者去上海见证《征途》的人数。现在许许多多的人都认为《征途》是一款成功的网络游戏,但是它却不再那么火了。不火的道理非常简单,全国各地的网友公司都把史玉柱那一套开箱子、发工资的本事学到了家,大家都明白了《征途》火的原因。现在如果我要说《征途》 根本就没有成功过,恐怕大家又会像当年史玉柱那样笑话我。史玉柱最后用真金白银反笑了那些笑过他的人,而我只能用这片显得迂腐的文字来说明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DD游戏不仅是一个电子商品而是一个艺术品。
  因此本文是把游戏当作一门和音乐、文学、电影相媲美的艺术来看待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征途》的成功有别于此前从商业角度来看待的成功。对于前者而言的成功,游戏本身的品质是第一位的;对于后者而言的成功,游戏获得的商业回报是第一位的。有两个我们时常听到的和电影有关的说法把这两个“第一位”的区别诠释得很清楚。对于贾樟柯的《三峡好人》而言,它可以“不叫座”,但一定要“叫好”;对于陈凯歌的《无极》而言,它可以“不叫好”,但一定要“叫座”。有了“叫好”和“叫座”这两个概念,我们可以知道《征途》的成功仅仅只是商业意义上的成功。
  然而我并不认为《征途》征途这款游戏本身同《无极》的剧情一样是彻底失败的。实际上对于游戏里的许多贴心的设计我是非常欣赏的。如“答题升级法”,答对几道题目可以得到许多经验,花一样多的时间答题比打怪得到的经验多得多。对于一款单机游戏来说,自动寻路是败笔,但对于一款网游来说就另当别论了,玩家再也不用为找不到NPC交不了任务而烦恼。在我看来答题的经验、自动寻路等一系列设计都比不过《征途》征途里的自动打怪,这个设计在我看来无疑是对《传奇》这类人工练级的彻底颠覆,当年笔者之所以玩《征途》就是冲这个设计去的。坊间传闻史玉柱开发《征途》之处询问手下的策划,为什么要练级,策划回答说:“大家都是这么设计的。”练级累不累?累。但是因为韩国泡菜大哥《传奇》树立了一刀一刀砍,一点一点累积经验的升级模式,咱们中国人也得跟着累。荒唐不荒唐?简直滑天下之大稽。还好史玉柱说,不要让我们的玩家这样累,把人工练级改成自动练级,赞一个!虽然同样要练级,但从此以后玩家不会再去《传奇》里练。事实证明自动练级的网游比人工练级的更受玩家欢迎。《征途》征途现状在我看来并不是因为这款游戏本身不够优秀,是因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的商业精神颠覆了游戏本身的原则。   许多学者都认为电影这门艺术与生俱来带有铜臭味,原因非常简单,拍摄电影所用到的器械、场地、演员等是非常昂贵的,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要想拍出一部流畅的电影是非常困难的。对于游戏这门艺术而言,我认为它是和电影一样与生俱来的铜臭味。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大作无不宣传自己动用了成千上万的资金来研发,虽然消费者对这些夸张的宣传颇有怀疑,但是要制作一款大型网络游戏的确不是几个人的工作小组就可以研发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游戏和电影一样将永远无法摆脱金钱这个沉重的枷锁,于是它们注定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点和资本主义倡导的商业原则不不谋而合。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资本为游戏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攻城拔寨的动力,同时这门新兴行业很容易就被这股强大的力量反噬乃至驯服。自从史玉柱提倡“开宝箱”“发工资”以来,中国网游已成何种局面,各位玩家有目共睹。尽管中国人的消费观念有别于欧美,然而一款游戏还未开测便打出“送钱、送女人、送车、送房子(需要说明的是送女人、送车、送房子并不是史玉柱提出来的,他只说了人民币、发工资,与送女人、送车、送房子的游戏商相比,他算小巫见大巫了)”等旗号,游戏本身的尊严何在?
  笔者认为史玉柱对于中国网游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至少他让更多人知道了什么是游戏,虽然他没有告诉他们游戏是门艺术。在一个行业发展之初,一个商人尽管只是为了个人利益把这个行业带进了公众视野,其贡献也是不可忽略的。与其把今天全行业的一身铜臭归罪于一个普通的商人,不如把它总结为游戏本身的稚嫩,以至于被它实现自己的一种手段反客为主。我认为:在缺乏学者提供游戏理论支持的情况下,游戏被商业压制乃至反制的总体状况,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保持。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大多数游戏厂商将游戏仅仅当作一个电子商品来运作的时候,还有人是把它当作一门新兴的艺术来对待的,比如说盛大、金山。对于盛大花费巨资引进《永恒之塔》来抗衡《魔兽世界》的举动,我们可以看到一款制作精良的游戏是和绘画陶瓷等艺术平有着一样尊严的。对于金山含辛茹苦自主研发“剑网叁”,并采用月卡的消费模式,我们可以看到国产顶级游戏同样具有尊严。接下来我将分析一下为何《征途》只是一件电子商品,而“剑网叁”可以算得上是一件艺术品。
  在分析之前,我先引一段小故事。讲故事的人,是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有一次,我在德国访问时,有一个经销商晚饭时带着他的太太来了。我当时就问他。我当时就问她,你知道海尔吗?她说,我知道。我就问她,你觉得海尔的冰箱怎么样,她说还不错。我说你在德国会买海尔冰箱吗,她说不会。我问为什么,她说我只会买米勒,因为米勒不是产品而是艺术品。”
  这件事带给张瑞敏的刺激非常大,由此他认为,,“我觉得发达国家做产品,你不能去宣传我这个产品质量达到什么程度,那些指标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必须认同你”。
  这就是一件商品和一件艺术品的区别,后者可以让你看到前者所无法看到的东西。这就是文化。只有文化才能够让别人认同我们。这正是绵延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带给我们的不二真理。当我们畅游在《魔兽世界》和“剑网叁”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两种绝对不同的文化,前者是西方的魔幻,后者是西方的武侠。这是两种精神,前者阴暗沉重,后者明亮飘逸。然而《征途》这类网游能够带给你什么呢?除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打斗之外,你所得甚少。游戏只被当作一件艺术品来创作的时候,我们才能体验到这门艺术无穷的魅力和它带给我们的超越日常生活的体验。
  从文化这个大背景出发,《征途》和“剑网叁”只能算是一款电子商品,“剑网叁”和《魔兽世界》相比只能算是一款半成品。
  当《征途》不加限制的开宝箱、卖装备的时候,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原则破坏了游戏本身的公平原则,等到玩家的热情一过,无论怎样“发工资”都很难把玩家争取回来。从这个角度来看使一款网络游戏成为经典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最大限度的保持游戏的公平性。只有等公平这一原则实现之后,那些文化方面的东西才会起作用,我们可以说公平是一款游戏的硬件,文化包装是一款游戏的软件。具备前者可以使游戏成为经典,两者兼备便是经典中的经典DD一件当之无愧的艺术平。
  如果说决定一款竞技游戏是否公平的因素是各种职业设定是否平衡的话,那么决定一款网络游戏是否公平的更重要的因素便是它的消费模式。当道具消费模式全面取代点卡消费模式成为当今中国网游企业的不二选择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用尊严来换取盈利的难堪局面,游戏彻底沦为商业运作的附庸。史玉柱成功以后大家自此认为只要后期宣传到位,消费模式运作成功,,游戏品质就算差一点也可以赢得市场。正是在这样一个思路之下,游戏本身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宣传和怎样卖道具。于是我们看到一个几乎千篇一律的网游世界,创意匮乏,除了画面一款比一款漂亮之外,游戏内容不是练级就是PK,难道游戏只能是练级和PK吗?
  在我看来任何一款游戏想要靠宣传的噱头、消费模式的创新来吸引玩家的眼球都只能是自取灭亡。游戏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艺术,使它能够拥有独特的方式来反映这个世界。我们要追求的不是游戏的画面表现(这是电影的追求),我们要编写的不是完美的剧情(这是文学追求的),我们要研究的是而且只能是游戏本身的规律。比如回合制的发明,便是游戏这门艺术对时间的独特理解,并且只有游戏能够采取间隔时间的方式来让人参与其中,从而获得小说、电影所不能够提供的非凡体验。
  面对一个已经形成规模,但是还不足够成熟的消费群体,单靠商业运作让一款创意匮乏的游戏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这种可能在史玉柱天才般的商业头脑里被无限扩大,这正是当年《征途》之所以那么火的原因。随着时间的流逝,消费群体越来越成熟,对游戏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这时候单靠商业运作来支撑一款游戏的局面将被慢慢打破。史玉柱可以把脑白金的广告重复无数次,但陈凯歌只能导一次《无极》,《征途》也只能书写一次神话,原因在于脑白金只能是一件商品,但电影和游戏可以是一门艺术。无可争辩的事实是玩过《征途》的人还回去玩《魔兽世界》,玩过《魔兽世界》的人不一定会回来玩《征途》,前者只是一件电子商品,后者是一件艺术品。
  这是一篇愿意把游戏视为一门新兴艺术,并愿意用一身时间去钻研的开发者的文章,这是一篇写给那些愿意成为像暴雪一样引领全球游戏浪潮的游戏企业的文章,这是一篇写给那些在这门艺术里得到无尽快乐,并将它视作我们终生伙伴的玩家的文章。除此之外,这篇文章竭尽全力为那些在我们脑海里挥之不去的经典游戏人物正名,他们虽然仅仅只存在于那个看得见只是摸不着的虚拟世界里,但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影响绝对不亚于那些经典文学人物和经典电影角色产生的影响。他们的名字将被未来攥写游戏历史的人一次又一次提到,因为他们的肉身和灵魂永远不死,他们曾经失去的尊严将塑辉煌。
  来源:《大众软件》2010年 1月下 NO.320
  作者:重庆 吉光
,郁闷- -!      我强烈要求GM给个说法      那帮新手村护卫干嘛吃的,看见大号拿了神器(如菜刀)之类的跑的比小号快多了。。。      可能是游戏 运营模式不合理吧。 很多玩家花了大把时间发现怎么也打不过RMB玩家,,对游戏彻底失望,删号前砍小号爽一下      虽说杀小号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不过最近这几次杀的是在等级太低了而且一个服务器出事,别的服务器也不知道调整调整      今天QQ上弹出一新闻 华东江苏一区 砍死小号的那二缺终于被GM封号了      太令人兴奋了
  据说地球OL中国运营商说要彻查恶意屠号事件 但是各区GM整天吃喝玩乐      谁有这闲工夫管呢?
  让我们等2012的更新....不过虽然前前总裁玛雅说过会更新,,但是他都走了那么长时间了,晓得还会不会兑现啊      人家小号也是辛辛苦苦练出来的,就这么挂了太可怜了      为那些挂掉的小号致哀      希望以后不要在出现高手携带武器冲新手村砍杀小号事件了   
本周推荐博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nf武器附魔宝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