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种子么打游戏解说说一定需要游戏打得很好吗

类型MOBA大小6.50GB
著名主播专访:如何成为一位职业游戏解说员?
作者:喵喵么么
知名解说员Lauren Scott表示,最早解说的是《使命召唤》,随后开始解说《反恐精英:全球攻势》,但解说始终还是他的一个业余爱好。
Lauren Scott(昵称为&Pansy&)是欧洲著名电子竞技组织ESL电子竞技联盟的一名职业游戏解说员,在此之前她是一名职业游戏玩家。现在她是一名游戏赛事实况解说,主要工作就是向观众们解说《反恐精英》游戏赛事,这意味着她要随着比赛进展实时为台下和屏幕前的观众分析比赛当前形势。
相信我,这可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最近外媒Kokatu记者采访到了Scott,并现场观摩了她的现场解说,观察她如何进行临场赛事分析,并试图弄明白为什么有些《反恐精英:全球攻势》的粉丝这么反感她。
Kotaku:你是如何开始以游戏解说为职业的?
Lauren Scott:最初我是一名《使命召唤4》职业玩家,那时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玩家,但玩《使命召唤4》真的是我拿手的一个爱好。我经常参加比赛,主要是在英国。我曾对游戏很狂热,近乎痴迷,所以变得十分内向,总是自己玩游戏,很少和朋友出去玩。我完全沉浸在游戏中,先是《重返德军总部》,后来就主要玩《使命召唤4》了。再后来,我加入了一个战队,开始参加各种比赛,因此我重新开始变得外向起来,结识了新朋友。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原来我参加的每场比赛都有解说员在解说,我还在比赛现场认识了著名解说员ReDeYe。
那时候我还有个正职工作,即使只做一个半职业玩家,你也没有足够时间去全身心投入其中。因为不像现在,那时打游戏是挣不到钱的,只是一个爱好罢了。所以,我后来就放弃了这个爱好。那期间我很怀念职业游戏生涯,但只能那样了。大约一年后,有人找到我,问我&你有没有想过做游戏解说?&天哪,这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于是从此我就开始了游戏解说生涯,最初我的现场听众很少,最多也就100人左右,但我很享受这份工作。我最早解说的是《使命召唤》,随后开始解说《反恐精英:全球攻势》,但解说始终还是我的一个业余爱好。后来ESL表示说,&你已经为我们免费做了很多次解说,你想做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型赛事解说吗?&&当然愿意。&我欣然接受。
Kotaku:你为什么从《使命召唤》转战《反恐精英:全球攻势》?
Lauren Scott:我玩的那一版本《使命召唤》很特殊,叫做《使命召唤4》职业Mod PC版。当你全身心投入这种游戏中去,它仿佛就成为了你一生的追求。但是那时候这种赛事不景气,我们没有像现在这样充足的资源去长期举办赛事。
这时《反恐精英:全球攻势》问世了,我曾效力的《使命召唤》战队也转战到《反恐精英》了。我们以前玩《使命召唤》时也会偶尔玩玩《反恐精英:起源》,那时经常有《反恐精英:起源》比赛举办,我认识很多选手和赛事相关人员,包括著名游戏解说HenryG。我记得他那时候在打《反恐精英:起源》半决赛,而我在打《使命召唤》半决赛,早期的赛事经常会这样重叠进行。
后来《使命召唤4》比赛渐渐衰落了,动视和其它游戏公司开始将精力放在主机平台上,后来的事你也知道了,主机平台游戏开始发展壮大,甚至也开始有了比赛。但我从始至终骨子里都是一名PC玩家,从小玩着《雷神之锤》这类游戏长大的,所以我很自然地转战到另一款主流FPS游戏了,那就是《反恐精英:全球攻势》。
Kotaku:你第一次开始在ESL解说《反恐精英:全球攻势》比赛时,很多听众对你嗤之以鼻。好像真的有一部分人不太喜欢你的解说,对此你怎么看?
Lauren Scott:我深深记得作为一名职业玩家的感受。你为一个游戏花费数千个小时,每天起床去上班,但是你满脑子都是你正在玩的游戏。这就是职业玩家为游戏做的牺牲。
《反恐精英》系列有很多版本,有《反恐精英1.6》、《反恐精英:起源》、《反恐精英:全球攻势》等等。这些我都玩过,而且玩得不精。但我最初解说的是《使命召唤》,也从没做过《反恐精英》的解说。所以当我开始解说《反恐精英》时,业内已经有一些《反恐精英》优秀游戏解说了,那时ReDeYe也会做一些《反恐精英》解说,还有Corey Dunn,以及其他知名解说。我当时开始解说《反恐精英》时的心情就是,&这太难了。&
万事开头难,游戏解说也不例外,但是首先你要心甘情愿全身心投入到新工作中去。我一直认为打游戏和电子竞技并不是一回事,在我眼里电子竞技更加精英化,只适合少数人,是一项投入与产出完全不成正比的事业。那时候《反恐精英:全球攻势》的比赛选手们并没有闪亮的舞台,也挣不到多少钱,知名战队也很少,只有NiP和Epsilon,这两支战队后来发展成了现在的Fnatic战队。
比赛选手们一开始为了游戏事业付出很多,许多粉丝也从最初不离不弃到现在。所以当我这个新人进入游戏解说圈时,其他人多少对我有些警惕,像是在说,&这个新解说能行吗?我能指望她把我的比赛解说好吗?搞砸了怎么办?&特别是《反恐精英》的选手和观众,他们很看重这个游戏。所以即使我是个资深游戏玩家,我赢过比赛,我能保证做好解说,人们还是对我抱有一丝怀疑态度。
谁也免不了被别人指指点点,不是吗?人们熟悉比赛,热爱比赛,而我是整个比赛中最容易被他人挑毛病的人。我的看法就这么简单。
但是我身边的人都明白这一点,比赛选手也明白。人们经常会问我,&你觉得是不是因为你是女性,所以别人才非议你?&确实,女性身份在电竞圈更容易受排斥。但是许多选手有时候也会非议我,特别是在比赛失利时,他们表现出的态度就好像是在对我说,&你糟糕的解说对我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你怎么能这样?&不过我理解他们的心情,我被人指指点点只是因为这个圈子不够开放,而他们比赛失利却将面临成吨的心理压力,比赛就是他们的一切。
我觉得这就是电子竞技的一个特性,电竞圈保护主义氛围太强。
电子竞技VS主流社会
Kotaku:电子竞技现在越来越发展状大,开始受到主流社会更多关注。但是主流社会对电子竞技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很多人还会问,&电子竞技是什么?它是个好东西吗?我们应不应该接受它?&
Lauren Scott:没错是这样的。但是我相信人们最终会拥抱电子竞技。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兴有衰,有跌有落,电子竞技也将会迎来春天。我的电竞从业经历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只不过我觉得我比较幸运吧。
如果有一天听众们不想再听我解说了,那好吧,他们可能是不喜欢我的声音。大部分传统赛事解说都是男性,所以我想人们只是不太习惯女解说,这也是赛事解说长久以来形成的一种固定传统。
Kotaku:所以今后女性解说也能在电竞圈打造一片新天地,这很好。现在电子竞技发展的越来越好,怎样才能让更多人投身电竞行业?
Lauren Scott:这真的是个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很多问题,比如我们怎样引领整个女性群体接触电竞行业?电竞行业由男性主导应该被鼓励吗?这种问题显然很敏感。很多选手在游戏上花费了大量心血,所以他们对于解说的要求也十分高,希望解说也能像选手打比赛一样努力。然而解说想要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开始从电竞最基层工作做起,例如举办全女子电竞比赛,鼓励更多电竞圈外人参与其中。但是电竞圈是个残酷的地方,想要在这个圈子里爬多高只能靠你自己努力。
所以在我看来,鼓励人们接触电竞比赛十分重要。至于电竞新人之后怎么发展就要看他们自己了。互联网很美好也很现实,社交网络的匿名属性很容易让一个人成为众矢之的。
Kotaku:我认为《反恐精英:全球攻势》是个很特别的游戏,它的确很好玩,比赛也很好看,但上手却不是那么容易。反观《英雄联盟》,这款游戏有各种不同的角色和相应的背景故事,即使不熟悉它的人也能为其所吸引。
Lauren Scott:在我看来这是游戏设计本身的差异。有的游戏就对新手友好度比较高,有的则不然。我是从竞技游戏早期一路走过来的,我很看重游戏竞技性,我从小就和我父亲一起玩《毁灭战士》。我不需要一款游戏拥有好看的角色去吸引我玩。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职业电竞解说?
Kotaku:你认为一名职业电竞解说需要提升哪些能力?你在这方面做过哪些努力?怎样做的?
Lauren Scott:这要因人而异。我知道有些游戏解说一开始就做的很优秀,对此我很羡慕,因为我在这方面没有天分。看看那些老牌解说,一类是天才型,一类是努力型,我算是第二种类型。我必须坐在那对着资料分析比赛。大多数时候我很内向,很安静,对我来说我的眼前只有正在进行的游戏比赛和摄像头,我不想回头面对数以千计的现场观众。
我曾有幸经历过电竞解说早期黄金时代,听过Joe Millers、Stuart Saws、Paul Chaloners和Leigh Smiths的解说,其中有些人现在还在干这一行。那时候我很认真地听他们的解说,因为那时候还没有视频直播赛事,有时仅仅只有广播。我会听他们怎样描述比赛,怎样介绍比赛,用哪些形容词,哪些连接词和动词。我还认真分析他们的解说特点,包括他们调动气氛的手段、他们的语音、语调和语速。
就这样我从前人那里借鉴学习解说经验,并试图为自己所用。我会经常练习解说,自己解说一段录下来然后回放给自己听。有时候我会发现我的语速过快,而我们的听众很可能来自全球各地,如果我说得太快了,有些非英语母语者很可能就听不懂。
我自己随时会带一个笔记本,上面记了3页形容词,我怕有时候我会过于重复使用一个词,所以我需要一些提示。比如&好极了&、&太棒了&和&简直完美&。
此外,我还会为比赛解说提前做准备。比如这场比赛的战队之前交手过吗?他们有过什么恩怨?每个队有什么特点?我都要事先查好相关信息,了解每一个选手的背景。这样我就能在比赛节奏较慢的时候给观众讲一点这些额外信息。
通常我在解说时有一个搭档。当我在对比赛实况报道、渲染气氛时,接下来我的搭档就会从专业角度剖析比赛形势。有时候我会故意问我的搭档一些专业问题,虽然我也知道答案,但我的搭档总能更深入地分析解答这个问题。
以上这些就是我平时为解说工作所做的,但我知道有些解说很厉害,他们不用提前写材料就能全部记在脑子里。而我每次总是要准备一些书面材料,这些材料我一直保存在家里,已经很大一堆了。当我遇到突发状况无话可说时,这些材料总能起到很大帮助。
我做这些只是想确保我在尽最大努力做好解说工作。因为我做过玩家,也做过观众。我记得自己看比赛时的快乐,我也希望能为别人创造快乐。
Kotaku:让我们来深入谈谈解说节奏吧。你是怎样把握解说节奏的?慢慢分析、静候比赛高潮点,然后突然爆发吗?或者即使在比赛形势很平缓时,你也很激动地解说?
Lauren Scott:我觉得这要视游戏而定。比如在《英雄联盟》中,我们往往能在很早之前就观察出双方队伍有打团战的迹象。这时解说员就能慢慢调动气氛,比如&如果A队往这边走的话,那么很可能会打起来,导致团战。&
而《反恐精英:全球攻势》则不然,观众永远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所以战局往往瞬息万变。但是解说员也能慢慢带动节奏,从上一回合的赛况中分析预测下一回合赛况,然后再实时进行补充。
我在解说《反恐精英:全球攻势》的历程中,深深发现好的搭档绝对能帮你事半功倍地把握解说节奏。我眼中的好搭档就是HengryG,我能很放心地将带动气氛的工作交给他,他也能在各方面很好地配合我。
所以把握解说节奏的秘诀就是把控比赛看点,制造气氛起伏,并配以实时深入分析。从这方面来讲,《反恐精英:全球攻势》不是一款容易解说的游戏,但一旦你找到了一个好搭档,你就会发现这款游戏真的特别适合解说。
Kotaku:如果我们假设你只能与HengryG配合得很好,那么你如何面临与其他分析员搭档的情景?你怎样保证你和其他分析员也能完美配合?
Lauren Scott: 有些分析员面对镜头很自然,有些则只一心关注比赛。所以我会观察他们的分析风格,确保他们处在较舒服的状态。这时候就好办了,让他们一心一意分析比赛。如果他们情绪激动,想实时解说,那就给他们机会。他们有时候可能会过于激动以至于歇斯底里,但这更真实反映了比赛实况。虽然我会从比赛中找到精彩亮点解说,但分析员们往往能察觉到更小的细节内容。
分析员也都明白在解说时我们是一条线上的蚂蚱,我们必须相互配合。所以我和不同的分析员搭档合作时,还没出过什么差错。
Kotaku:我看到最近你在推特上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传统传从业者开始进入电竞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玩家在自己的卧室进行游戏直播和解说。这会影响电竞的大众化属性吗?
Lauren Scott: 我觉得解说员是一种需要深厚功底的职业,你必须了解大量背景知识。但是在电竞比赛舞台主持和采访报道方面,我们还是需要大量传统主流传媒人才。我不认为这会对电竞行业有负面影响,相反这是电竞发展得的必由之路。
每当我看到这些专业人士主持比赛时,我就会想,他们会的到底有哪些是我不会的呢。我认真观察他们,比如他们拿话筒的方式,他们的站姿、手势等等。这些东西虽然在传统电视节目上很常见,但电竞行业却还在学习吸纳它们,而且也十分必要学习。
至于大众游戏直播和解说,只要普通人能有机会模仿专业人士解说游戏,那么这也许会激励更多人将来投身电竞行业。我怎么会反对这呢?
全平台公测
开放性测试
不删档精英测试
不删档测试女流:不惧特立独行 从清华毕业生到游戏女主播
关键字: 女流游戏主播游戏女主播游戏女解说变态人生大冒险原创视频作者女流斗鱼斗鱼女主播
女流,国内著名女解说,以各种有趣的游戏解说为观众所熟知,拥有超高人气和粉丝粘合度。她的解说风格亲切随性,又不乏幽默。对广大网友来说,最早接触“女流”的第一个作品是其解说“变态人生大冒险”小游戏,这也是她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近日,“女流”接受了凤凰网游戏频道的专访,这个不惧特立独行的清华毕业生为何放弃建筑专业的“铁饭碗”而转向游戏主播?听听她自己怎么说……
专访原文如下:
在北三环的一个写字楼里,女流坐在浸满阳光的一个角落,见我过来忙站起来与我握手,高高瘦瘦、面目清秀,眼睛眯起来一笑竟颇有些柳岩的韵味。
“哈哈,真的吗?最近大家都说我像柳岩,尤其是剪了这个新发型之后。”然后,她低头借着手机屏幕的反光看了一眼,“但是并没有,哈哈。”
亲切随性,开朗幽默,是女流解说的风格,也是她的真性格。但眼前的这个人,和“高考状元”、“清华毕业生”、“游戏女主播”这些词却又怎么样都联系不到一起。
不小心分数考高了
女流,本名石悦,2006年内蒙古地区理科高考状元,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则是在北京大学进修。可以说是当前游戏主播界中学历最为显赫的一位。其日发布了自己首个游戏解说视频,并以随性、幽默的风格为观众所熟知。
“我从小就爱玩游戏,那时没赶上大网游时代,就打《超级玛丽》,后来变成了主机游戏。但我不沉迷,虽然说从小到大就玩游戏,但是其实花在游戏上的时间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多。”
高中时候的女流学习成绩好,学校校长对她寄予了厚望,但女流自己从没想过能考上清华。可当高考成绩出来时,702分这个晃眼的数字让女流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这个分数能够确保女流进入到中国最顶尖的大学继续深造。回忆起这段经历,女流说道:“成绩出来后,校长拿来一本厚厚的书,让我选择里面的专业,说你随便挑吧。我一看就傻眼了,什么电子、电机、自动化,然后经管、经济类、法律类的、历史类的,各种各样的,听都没听过。”
那本厚厚的书打开第一页就是建筑系,建筑系是清华的标杆专业,人文与理工的结合。清华的招生老师问女流要选哪个专业,女流说老师你推荐一个专业吧。招生老师说,就以往的经验来看,最高分一般都会选择建筑系,就是状元系嘛,建筑系就是状元系。
女流的父亲也是从事建筑相关行业,他认为建筑就是铁饭碗,而且只要学到了一门技术,把这门技术做精,以后也不会太担心生活上的问题。
于是身为高考状元的女流就这样进入到了清华的建筑系,成为周围人艳羡的天之骄子。对于当初这个决定,女流自己有着不一样的想法:“建筑系是一个非常高深且复杂的综合性的学科,而且它对美工的要求特别高。等我真正去学习这门学科的时候我发现,我的天赋就没有加这个技能。”
即便有诸多不适应,但是女流还是坚持完成了自己的学业,清华毕业后还进入了北京大学,继续建筑学的深造。“我很羡慕我的同学,他们可以去图书馆里面常年泡着看建筑类的书,他们在讲方案的时候眼睛里都发光。我很很努力,也能应付考试,但就是找不到那种热情。可就算这样我也没有放弃建筑这个专业,毕竟不服输的性格。”
在北大,女流研读的硕士依旧与建筑相关,是地理学的城市规划。与本科专业相比,城市规划这个专业更偏理性一点。
女流曾在微博晒出自己读书期间的荣誉证书
女流一直都是一个很理性,很有自己主见的女孩:“选城市规划专业的时候是对建筑没有死心,我觉得至少应该在这个相关领域,从事这方面的工作。那个时候做视频真的完全是一个兴趣,可能连一个副业都算不上这么一个兴趣。”
总是要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做些事
一边啃着难懂的建筑,大三的女流一边决定为了自己的爱好去做一件事。2010年,宿舍的同学的“缺席”为女流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录视频的环境。
“我从小爱玩游戏,但是以独立游戏为主,身边的同学完全无法理解我的品味。但实际上,找到这种游戏大多要翻墙(到国外的网站去找),很麻烦。我当时并没有什么号召力,所以就想到干脆把我喜欢的游戏视频录下来,或许能让一样喜欢这类游戏的人互相推荐,就是这么简单。”
那时在宿舍里面录视频是有意瞒着大家的,女流的父母、同学都不知道。“后来一个网友把我人肉出来了。但和同学们并没有太多交流关于录视频的事情,大家还是一起上课、吃饭、考试,只不过当成个人爱好而已。”
一个完整的游戏视频或许只有十几二十分钟,但在这背后,是占用大量的时间去游戏,要从头到尾把游戏打一遍,要去找作者的访谈,了解它深层的意义。这样的过程被女流称为“海选”。
回想起第一期录的视频,女流仍然历历在目。“现在它已经被加密封存,但我自己经常听,觉得特别逗,拿一个十块钱的耳麦挂在耳朵上,软件上面还有盗版的录音软件logo,音质特别渣。那个时候自己是自己唯一的观众,觉得挺开心的。”
上了北大研究生后,繁忙的学业和生活上的事情占据了女流大部分的时间。后来,女流又选择去台湾做一年交换生,相当于压缩了她一年的学业。这一年多,女流基本告别游戏视频,内心是因此相当不舍。之前积累的一些游戏粉丝,在微博或者粉丝群里呼唤着她:你三个月没更新了,你是想怎么办?半年没更新了,你还想混不混?一年没更新了,你都成年庚尧了!但是即便如此,很多粉丝依旧表示理解,尊重女流的选择,要以学业为先,毕竟当时还是学生。
当时还在读书的女流从没想过自己将来会从事游戏相关的职业。“我只是喜欢做游戏视频,分享的这个过程让我很开心。我从来没想过放弃游戏,但它只能成为我一辈子的副业。”
很快,女流再次回到了自己喜爱的游戏行业。
从来没想过自己能“火”
后来,女流做的一个叫做《十大雷人小游戏》的视频被某论坛转载,播放量一天达到20多万。一个相熟的编辑兴奋地对女流说:你火了!可当时的女流并未理解所谓的“火”是什么。
“像人家演个电视剧火了的,在大街上人都能认得出你。而我这火了就是别人说你火了,视频的播放量是10,现在后面多出了很多很多零,就是数字上的变化,我的生活节奏还是没有被打乱。”
虽然生活轨迹一如往常,但对于女流来说,已不能如往常自娱自乐般录视频了,“看的人多了,觉得要对得起大家的关注,所以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我觉得这是我火了之后一个挺大的变化,会越来越认真,这是好事。”
女流这个名字,也渐渐为游戏玩家们熟知。
对于这个ID,女流本人也有点不甘:“现在才觉得ID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可当时真的完全想不到。那时候一般的游戏解说都是男解说,我就想如果我当个解说,就叫女流之辈。而且就算“女流”还是被注册过的ID,所以我赶紧注册了一个女流加括号,加括号还是加的一般打字没有的那种黑框的括号。”
我对自己的外貌没信心
“100个人心中有100个女流,但是你就是长成这个样子。”一直以声音示人的女流到了研究生期间才开始露出自己的“真面目”。“大家可能对我的外貌没有期待太高,知道我是不走颜值路线的,所以也不用再去藏着掖着,大方一点就是了。”
回忆起第一次被粉丝认出时的心情,女流仍有掩饰不住的兴奋。“我挺害羞的。心里好紧张,手心冒汗,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话。只好傻呵呵的笑、点头,然后一直说谢谢。”
能被粉丝喜欢,是每一个主播的心愿。而喜欢女流的网友更多的是喜欢女流的作品,那种真诚让女流觉得温馨、满足。
在优酷注册账号已有6年时间,女流录制的视频数量刚过百。这个数量相对于其他主播的高产,显得略少, 女流觉得很对不起一直支持她的网友。
录视频是单口相声,直播是不能喊“卡”的
2015年2月,女流正式在斗鱼平台里开房间,成了一名网络主播。
致力于独立游戏解说的女流,对于朋友们让她尝试LOL、DOTA的劝说无动于衷。中国的游戏行业是以电竞网游为主、主机为辅的资源分配情况,女流将自己做的事情比喻为一个岛,“不管这块耕地有多大,它还只是一个岛,不是大陆,不是主流。道理我都懂,但我追求的东西并不是粉丝数、不是播放量,而是我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也不辜负我当初放弃建筑来做这个行业。”
从做视频转到做直播,女流多少还是有些不适应。“做视频是一个人的单口相声,很多东西是你背后调查、积累出来的,但是直播大家看到的是你最直接的反应。”
一年的时间,女流从“视频式直播”逐渐变成了“互动式直播”,还开了一档新栏目《心灵砒霜》。
“心灵砒霜”是来源网友的一句玩笑话。网友们将自己的经历发到邮箱,由女流拣选着在每周日的下午与网友畅谈,独特的观点和评论让网友对这个新节目充满了期待,更有网友开玩笑说:这哪是心灵鸡汤,明明是心灵砒霜。
虽然聊天时人气比打游戏的时候要高,《心灵砒霜》这个栏目也得到了粉丝的追捧,但女流仍将自己定位为游戏主播。“我还是想打游戏,有网友提议周三加一期《心灵砒霜》,但这个提案我一直没通过。”
有喜欢“女流”这样的,就有喜欢“非女流”这样的
2015年11月,女流正式进入优酷工作,负责海外游戏引进项目,做主播的经历在工作上给了女流很大的帮助。“首先我是一个玩家,在做直播的过程中又玩家打成一片,所以我很了解玩家的需求。”作为一个游戏人,女流坦言自己在工作中获得了成长。“做解说面对的是观众,但现在这份工作需要我去考虑游戏的资本、市场以及背后许多东西。”
来到优酷上班以后,工作占据了女流大部分的时间,也会有因为开会而耽误直播的情况发生。
“直播有时长的要求,大家又希望每天都见到你,所以我还是想优先保证直播的时间,剩下来给做视频的时间就少之又少了。但我想渐渐的将生活捋顺,把视频解说再捡起来。”
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女主播完全靠脸蛋、靠性感、或靠打“擦边球”博取粉丝一笑,这实际上就是走的“灰色路线”。直播画面上,充盈着粉丝们的暧昧留言,主播也极力配合,为了礼物最大化极尽“挑逗”。
对于人们对网络女主播的“成见”,女流表示能理解,毕竟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女流坚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正确的,“游戏行业是一个正在蓬勃上升的产业,网络主播也在发展期,不同类型的主播都在涌现,最早期的惯性思维要慢慢开放,要包容。而我在做的这件事情其实也是在改变人们固有的看法,他们会觉得原来这件事情并不完全是自己想的那样。”女流相信网友们自有判断,“有喜欢女流这样的,就有喜欢非女流这样的,我就是要做一个不露胸不发嗲的主播。”
不喜欢看科幻小说的理科女不是好厨师
理工科的女流除了玩游戏,也喜欢看科幻小说,是个十足的科幻迷。“我从初中开始看科幻,硬科幻,软科幻都看。什么《基地三部曲》、《沙丘系列》、机电式科幻长篇,我都看过。最近因为工作太忙了,反而没什么时间再看科幻了,但是现在的科幻电影我会第一时间去看。”
女流身上有一种爽朗、潇洒的男孩子气,她坦言逛街是没有衣服穿了才去,化妆是怕出镜被人吐槽素颜,对美没有什么太多的追求。
“我特别喜欢做饭,手机里最多的就是美食类APP。”女流把自己对饮食的热爱归结为天赋,“我妈做饭就很好吃,我觉得我很好的继承了她的手艺,哪天我一定要展示一下。”
女流晒出自己的手艺
理想型是黄渤
“今天我想发一条微博:经过了三八妇女节和情人节之后,你会发现,原来真的没有人暗恋你。”拥有一票粉丝的女流说出这种话,并不能让人信服。
“他们喜欢的是网络上的我,喜欢的是女流。而对于我本人,他们可能并不了解也没有吸引力。”
被问到是否有男朋友时,女流摇头,也略显无奈地说:“我今年回家被全家人围攻,口诛笔伐。”急切想让女儿有个好归宿的父母甚至不在乎对方是异地或是异国。“他们觉得我嫁出去的希望很渺茫。”
“我的理想型是黄渤,不靠脸,靠才华的那种。”女流多次表达对于黄渤的喜欢,也曾在直播中讲述与黄渤见面的场景。“我喜欢有积淀的男生。”
感情靠缘分,女流对这件事并不着急,“我现在连做视频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间跟别人谈恋爱约会啊?”
游戏圈我是离不开了
成为斗鱼主播已经一年了,女流从传统的录游戏视频到直播游戏,再到成为游戏项目的负责人,依旧是没有离开游戏。
“游戏圈我是离不开了。”当被问到未来的职业规划,女流这样说。或许未来做游戏的方式会不同,但不管是做视频或是做直播,在女流看来都是一种内容的输出。
“可能直播这个事情并不是长久之计,我想过未来深入到游戏制作端,这是我的理想,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实现。”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徐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速很好打开网页很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