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平板新Surface平板最大的问题出在哪

微软Surface遭遇差评 故障率较替他品牌严重得多|微软|苹果|平板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微软Surface遭遇差评 它能像苹果那样扳回一局么
  以软件著称的微软当下最拿得出手的硬件产品遭遇了麻烦。
  8月11日,《消费者报告》(Consumer Reports)宣布将撤销给予微软Surface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含Surface Pro、Surface Book和Surface Laptop)的推荐。
  公开信息显示,作为一本由美国消费者联盟(Consumers Union)主办出版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新闻杂志,《消费者报告》从1952年开始进行一年一度的产品可靠性研究,最早是从汽车开始的,其研究还被用于判定冰箱、割草机和电视机等产品的可靠性。最近几年以来,《消费者报告》已将笔记本和平板电脑加入到了研究对象中去。
  而这一次,《消费者报告》给出的理由是微软surface的故障率比其他制造商的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严重得多。
  《消费者报告》在对9万名平板电脑和笔记本机主进行调查后发现,在拥有Surface设备的机主中,约有25%会在“取得所有权之后的第二个年头结束之际遇到问题”。具体来说,微软Surface设备会出现死机、意外关机或触摸屏相关问题。而这些可靠性问题意味着从统计学角度来看,微软Surface与其他品牌相比处在了“出局”的地位上。
  《消费者报告》特别强调,这个决定包括所有微软Surface设备,包括刚刚发布不久的新Surface Pro和Surface Book以及传统笔记本形态的Surface Laptop。
  但微软方面对于上述报道并不认可,认为Surface退货率和支持率与《消费者报告》的研究结果之间差距很大。微软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不相信发现的这些问题反映了Surface所有者的真实体验,或者代表着每一台Surface 设备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消费者报告》此前也曾炮轰过苹果的MacBook并取消推荐,但是后者不服软的反驳之后,前者又恢复推荐。
  虽然微软能否复制苹果的逆转案例尚未可知,但对于微软而言,Surface被《消费者报告》打上这样的标签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作为微软的“门面”, 微软在2012年推出了第一款Surface平板电脑,由此进入了硬件市场。用了五年的时间,Surface产品线已经包含了平板、二合一产品Surface Pro和SurfaceBook,甚至还包括了一体机Surface Studio。
  今年5月,微软第一次拿出了传统形态的Surface Laptop笔记本,填补了Surface在传统形态PC上的缺口。7 月底,微软刚宣布在中国开启三种颜色的Surface Laptop的独家预售。其中,搭载英特尔酷睿i5 处理器和 256GB 固态硬盘的 Surface Laptop 三种颜色版本售价为接近1万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在手机业务持续式微之下,Surface一直被市场视为微软向制造合作伙伴展示如何基于Windows 10操作系统开发硬件。
  2014年10月,微软推出了号称“史上最全面的平台”的Windows10操作系统,能够在手机、平板、台式机以及XboxOne等所有设备上运行,开发者能够在这个平台上编写跨设备通用的应用。这意味着使用者将在手机、平板、台式机以及XboxOne等设备中,使用相同的操作界面和同一个应用商店,无需再费心去熟悉不同的操作系统和下载不同的应用程序,大大方便软件的应用和安装。
  但在苹果iOS和Android系统唱主角的智能手机市场,曾经的第三极WindowsPhone市场份额已微乎其微。IDC日前发布《全球手机季度跟踪报告》预测:2017年WindowsPhone份额将跌至0.1%(约合180万设备);到2021年的时候,其份额更将接近于零(全球可能只剩80万设备)。
  于是,WindowsPhone基本上退出了智能手机市场之后,Surface平板便成为微软硬件部门最主要的成就,毕竟微软开发的HoloLensMR(混合现实)头盔要想获得商业回报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但Surface如今的市场表现并不算理想,在截至日的财季,微软Windows OEM营收增长1%,略高于整个PC市场的增长;由于产品周期过渡,Surface 营收降低2%。
  有意思的是,微软即将推出Surface Phone的消息已经流传了好一段时间。有报道称,Surface部门正在研发折叠手机,手机“打开之后”能够充当平板使用。毕竟在此之前,微软已经注册了surfacephone.com域名,在一定程度上暗示这款手机的构想的确存在。
  尽管微软方面一直保持沉默,只是许多人相信微软正在开发该手机,2017年就会上市。
  在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看来,微软的硬件肯定会继续做下去,但手机是不会再轻易涉足的领域。“Surface Phone除非能做出亮点,如果不能与当下智能手机有明显区别,现阶段微软是不会推出手机产品的。”
责任编辑:孙剑嵩1从屏幕开始让你告别笔记本&&&&美国时间日早8点,北京时间日晚11点,微软在纽约正式发布了最新一代Surface&Pro&3。与之前Surface&Pro&2代相比,新品屏幕由10.1英寸提升至了12英寸,分辨率从变为,处理核心分为英特尔酷睿i3、i5、i7三档,并搭配不同的售价和内存大小和存储容量。此外机身便携性方面进一步增强,机身KickStand支架和新的Surface系列配件,如触控笔、键盘保护套等等都加入了全新的功能和设计。不过,除了Surface&Pro&3新品之外,我们并未在本次发布会上见到此前坊间传说可能出现的小尺寸。&&&&本文将针对本次微软发布的Surface&Pro&3新品进行深入的解析,除了向各位网友详细介绍Surface&Pro&3的大小各种升级以及产品意义如何之外,我们还会向大家剖析为何本次发布会上“有大无小”的原因。而微软Surface系列产品的定位和发布会中为我们透露的重要信息,也都将在此文中为大家一一道来。&&&&我们梳理一下微软在Surface&Pro&3发布会上,最直观最易懂的那些配置参数,从配置上先入手,告诉大家究竟Surface&Pro&3有哪些重要方面的提升。(文中图片来自微软官网、CNET、The&Verge)最新的Surface&Pro&3各版本价格&起售价格较之前有所降低Surface&Pro&3将屏幕尺寸变为12英寸&将产品定义为替代笔记本而存在的平板电脑&&&&首先,Surface&Pro&3在屏幕方面从之前一直所采用的10.6英寸提升至12英寸,分辨率也由之前的变为,屏幕PPI从208提升至216。此外,微软Surface部门负责人Panos&Panay在本次发布会上,针对屏幕方面并没有像上次一样强调屏幕的成像质量,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和笔记本产品的对比之上,而这也一直贯穿着发布会的始终。微软方面从将屏幕提升为12英寸开始,将整个Surface&Pro&3的基调定义为代替笔记本电脑而存在的平板电脑,这样强烈的感受也从Panos&Panay不断强调的“96%的用户既拥有iPad又拥有笔记本电脑”,微软很明显的想要通过Surface&Pro&3而改善这一现象。2它比Macbook Air更轻&&&&微软在发布会开始前早早就将天平放在了会场,在会上也向我们印证了微软最单纯最原始的想法。既然现场的媒体们都在使用Macbook&Air,那么我就用Air来和新的Surface&Pro&3真实的比拼一下重量,用事实说话。这样的做法也的确最有效,13英寸的Macbook&Air分辨率是,屏幕PPI为130,而我们也提到了新的12英寸Surface&Pro&3屏幕PPI为216,相较于Macbook&Air有66%的提升幅度。而重量对比则是1350g和800g,Surface&Pro&3毋庸置疑的胜利,即便是和11英寸的Air相比,Surface&Pro&3依旧轻了200g。发布会上微软用Surface&Pro&3对比苹果Macbook&Air&13&&&&重量是决定一款产品是否会紧紧跟在我们身边最重要的因素,而微软将Surface&Pro&3的屏幕尺寸提升,很自然是将其更偏向笔记本产品的替代品,而非手机。然而增大屏幕却将重量再次降低100g(Surface&Pro&2的机身重量为907g)这确实并不容易做到。厚度上由于Macbook&Air拥有键盘所以17mm和Surface&Pro的9.1mm也是没法媲美。拥有VaporMg机身强硬度并且便携性优秀现场进行了测试&Surface&Pro&3自由落下安然无恙环绕散热系统更加纤薄&噪音更小&&&&在大幅度降低重量和厚度以提升便携性之外,微软对于工业设计的追求,还表现在依旧坚固的机身设计以及对于细节的把握之上。几乎每次Surface系列产品发布会上都会有的“扔平板”的动作,在本次也没有例外,坚固的VaporMg金属机身保证了Surface&Pro&3即便是从手上自由落下也能够安然无恙。而之前在Surface&Pro系列产品上一直所诟病的散热问题,Panos&Panay以全新设计的环绕散热系统(Perimeter&Venting)让人们看到了Surface&Pro&3在细节方面所做出的表现。机身依然保留Surface&Pro&2代就有的USB&3.0接口和Micro&HDMI及TF卡槽&&&&微软在便携性和工业设计上向我们传达出的意愿非常明显,“我们开发出了比Air更轻更薄,支持触摸并且屏幕分辨率更高的产品,Surface&Pro&3的产品定位就是Air、乃至整个笔记本电脑的替代品”。Panos&Panay在发布会上特意的表示:“Surface&Pro&3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与OEM厂商合作伙伴们的竞争,我们只是想开创一个新的产品品类而已”。自从Surface&Pro开始平板中的电脑属性越来越强&&&&平板这个之前一直以Android和iPad而作为最大平台的产品,如今有了微软Windows系统加上Surface&Pro&3这样的代表产品,笔记本电脑的属性开始越来越强。仔细想想这样与日俱增的感觉,确实是从2013年初,那个叫Surface&Pro的产品问世以来而开始的。3支架键盘触摸 “它”能给的我都能&&&&有人说笔记本电脑是不可替代的,这句话如若放在十年前确实如此,然而在这一代微软Surface&Pro的发布会上,Panos&Panay却代表微软告诉大家,笔记本电脑所拥有的它都可以带来。Panos&Panay亲自为大家演示用传统笔记本的方式使用Surface&Pro&3KickStand支架也经过了全新的设计&能够支持最大开合角度150度&就像笔记本的转轴一般&用户可自由调节角度转轴不再采用之前的两段式&而是采用高阻尼的方式转轴成为了整个KickStand的创新和核心所在150度的开合角度使得使用场合更广泛&&&&Panos&Panay在发布会上向我们展示了传统笔记本的使用方式,使用KickStand支撑在双腿,打开Type&Cover敲击键盘,就像笔记本一般的工作方式。而重新设计得KickStand正可以自由的调节角度,最大开合角度150度的Canvas模式让用户再也不会担心因为轻晃双腿而让Surface&Pro大头朝下了。而配合全新设计的Type&Cover,用户确实能够像笔记本电脑那样自由的录入文字,配合触控方式,这样的体验有增无减。Type&Cover配件也经过了升级改进&除了多种颜色之外还增加了精度触摸板区域提升68%并且识别更灵敏依然是触点的连接方式&&&&Panos&Panay自然连贯的即将Surface&Pro&3的产品特点和周边配件提升逐一阐述,又将整个代替笔记本的产品设计理念一遍又一遍的推送给在场媒体们。这样的方式,比起一遍又一遍强调用户体验,爆料硬件配置的强大,要来的文艺的多。回想起几天前某Android平板的发布会,微软的做法是逐步引入,让你真正看清我的产品的适用人群,而不是告诉你我有多么高的性价比,而不说它究竟适不适合你。4核心中的核芯:处理器&&&&任何电子产品,最重要的无非是一切的大脑——处理核芯。微软是英特尔重要的合作伙伴,Surface&Pro以及Macbook&Air乃至市面上绝大多数采用Windows系统的设备,无一例外的都是用英特尔的处理核心。Surface&Pro&2上全部采用的英特尔Haswell平台i5-4200U处理器的情况,在Surface&Pro&3上被完全打破。Surface&Pro&3将拥有i3、i5、i7三个版本&其中i5版本采用4300U处理器3个CPU版本&5种配置和价格供消费者选择最高支持512GB的存储容量&内存可选择4GB与8GB&&&&用英特尔Core&i3、i5、i7处理器三档划分的Surface&Pro&3让消费者能够有了更多的选择,customized(定制)这个词语也不止一次的出现在了Panos&Panay的口中。确实更多的选择让用户更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而让每一分钱都花的理所应当,恰到好处。想想那些型号复杂的ThinkPad系列,你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处理器的这步棋又和微软在厂商稿件中首要的特性(Top&features)——代替笔记本(Replace&your&laptop)不谋而合。微软在稿件中对于Surface&Pro&3的最主要特性首条即是代替你的笔记本电脑公司展示了运行在Surface&Pro&3上优化的优化过的&CC在Surface&Pro&3拥有更好的体验感受&&&&对于处理器在性能方面的提升表现,Panos&Panay并没有过多提及,而是请上了Adobe公司通过Photoshop&CC这个在PC领域家喻户晓的,来告诉大家Surface&Pro&3运行大型的PC软件究竟体验如何。和笔记本电脑以及台式PC一样的流畅体验,熟悉的界面和一如既往的操作方式,再加上针对Surface&Pro&3触控上的优化操作,这一切的一切让Adobe在宣传自己软件优化和设计制作上的惊人之外,也更体现了Surface&Pro&3让硬件得以承载,让硬件为软件服务的理念,而这也正是很多人口中理想中的发布会,不讲硬件,只说体验。5特点所在 唯有平板和触控&&&&最后在发布会的后半段篇幅中,Panos&Panay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现场的演示,只为了Surface&Pen和One&Note以及云服务。而前者这也正是Surface&Pro&3与传统笔记本电脑的最大区别所在。Surface&Pen能够带来传统纸张般的使用感受&这是平板所特有的Panos&Panay现场在发布会上演示了Surface&Pen与One&Note结合的功能全新设计的Surface&Pen触控笔拥有原笔迹输入&Surface&Pen顶部还拥有快捷按键新的Surface&Pen也是本次Surface&Pro&3的重要提升部分Surface&Pen顶部按键能够实现快速点亮屏幕与配合One&Note批注与发送功能批注修改并通过云同步或发送&&&&增强的Surface&Pen触控笔支持原笔迹,它能够为用户带来像传统笔在纸张上书写的效果和感受,而Panos&Panay则在实际演示中,将其与微软的云服务相结合,告诉了我们Surface&Pro&3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精彩瞬间的把握。无论任何时间,轻击Surface&Pen顶部的按键,Surface&Pro&3的屏幕点亮,即可书写记录,再按下Surface&Pen顶部按键,将记录的内容上传到云端,同步于所有同微软账户下的Windows设备。在相机取景状态下,双击Surface&Pen顶部的按键,将内容抓取One&Note之中,亦或是直接截取Surface&Pro&3中的图片内容,使用Surface&Pen进行批注并用One&Note发送。这一切的一切Panos&Panay都是站立着完成,完全通过Surface&Pen而非实体键盘,而这也正是平板和触控所独有的,而这也正是Surface&Pro&3的特点所在。6为什么没有期盼中的Surface mini?&&&&最后,我们不得不用最后的篇幅来谈一谈究竟为什么在本次的Surface系列新品发布会上,即没有看到呼声最高的,有没有看到微软一直坚持的Windows&On&ARM——Windows&RT操作系统。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非常微妙,消费者一方面想要更有新意更小尺寸更易便携的设备,一方面又期望这样的设备能够拥有更低廉的价格更好的流畅性和更强的续航时间和更低功耗。而这两点让Windows&RT的Surface&mini成为了顺利成章的事情,当然这也仅仅是笔者的揣测和推断,既然微软没有在本次的发布会上公布Surface&mini,并不代表Surface&mini不存在,也不排除微软会再召开发布会,单独发布这款产品的可能性。我们没能在本次的发布会上看到Surface&mini&&&&这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微软在本次发布会上,想要通过Surface&Pro&3所传递出来的意愿。代替笔记本电脑,这是发布会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微软迈出的坚实一步,而这在战略层面上也足够掩盖Surface&mini。“有大无小”,本次发布会上Surface&Pro&3所承载的意义远比呼声高的小尺寸Surface&mini要来的大的多。Panos&Panay说:“96%的人即拥有iPad又拥有笔记本电脑”&Surface&Pro&3的出现就是要改变这一现象&&&&那么既然是这样,在微软本次发布会大费周章之后,Surface&Pro&3究竟是否真的能够代替笔记本电脑呢?这个答案如果你通读文章或是仔细看过微软发布会视频或我们的图文直播后,你心中自然会有答案。我们不能保证Surface&Pro&3能够适应每个消费者,但对于拥有笔记本电脑产品的用户而言,配合Type&Cover笔者更多的认为它确实能够实现笔记本电脑所拥有绝大多数功能,在性能和便携性方面也绝对称得上满足主流的消费人群。至于它是否能够让每个即将购买笔记本的潜在用户都转为自己的用户,微软显然没有那么巨大的野心,而这也正是Panos&Panay对OEM厂商们所说的那句话的意义所在。新的产品线和新的产品形态,或许真的会有由Surface&Pro&3开始吧。&&&&Surface&Pro&3&提升&发布会重点内容:&&&&1.屏幕尺寸提升至12英寸&分辨率&&&&2.机身重量800g&厚度9.1mm&&&&3.拥有i3、i5、i7三款处理芯片共5个版本配置可选&起售价格为799美元&国行起售价格为5688元&&&&4.重新设计的KickStand支架&可自由调节角度&最大开合150度&&&&5.更窄的环形散热口&更小噪音&&&&6.前置摄像头提升至500万像素&&&&7.新版的Type&Cover键盘保护套&更大的触控板&更灵敏精确&&&&8.新版的Surface&Pen触控笔&&&&9.没有发布小尺寸的Surface&mini&7附录:Surface历代对比
8微软Surface 3详细参数
北京时间日晚11点,微软Surface新品发布会正式开始。本次的发布会上微软发布了最新一代的Surface Pro 3新品平板电脑。
产品定位 操作系统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4¥13495¥13996¥12497¥18888¥23999¥309910¥2713【新浪再吐槽】全面等于平庸 微软Surface平板六大遗憾【surface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79,306贴子:
【新浪再吐槽】全面等于平庸 微软Surface平板六大遗憾收藏
来自:新浪
新浪频繁吐槽surface等一系列WIN8平台的产品,不知道意欲何为。。。
你们觉得surface有哪些遗憾呢?  导语:  Surface是微软推出的第一款平板电脑,它融合笔记本和平板功能为一身,不仅是市场上非常新奇的设备,更是微软全新操作系统Windows 8的硬件代表作。然而,Surface带给平板市场一股清新空气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新浪数码总结了Surface平板的六大遗憾之处,希望这款产品未来可以做的更好。  遗憾一:键盘—华而不实 设计有缺陷  磁性键盘让Surface平板重新回到了“键盘时代”,Surface共有两种键盘选择分别是Touch Cover和Type Cover,二者的区别是前者为触控键盘,后者为物理键盘,通过Surface下方的弹簧接口连接,接口还有很强的磁力,连接起来很方便,此外它们还可以作为Surface的保护套。这款类似智能保护套Touch Cover的磁性键盘在最初确实给了我们非常不错的印象。微软Surface Touch Cover可以折叠  然而,就在Surface平板刚刚上市3天后,就有网友在网上发博称,将Surface的键盘折叠过来两个小时,结果开裂了。有网友认为这是微软的设计缺陷,要从键盘模式改为手持模式,一定得把键盘拿下来,这只是个键盘,不能算是外套,因为它只能向一个方向折叠。吸附部分开裂(图片来自网络)  该网友的惨痛遭遇引来了众多网友的评论。有网友表示,早就预料到Surface的键盘和平板的连接部分是机械上的薄弱环节,不裂开才怪。也有网友认为,这是微软在设计上的缺陷,没有考虑到用户有折叠键盘的需求,谈不上真正的用户体验。  我们暂且不说Surface键盘使用的手感如何,但就刚上市就暴露出这样的缺陷,只能说Surface键盘做的还不够尽善尽美。此外无论是Type Cover还是Touch Cover都不便宜,前者售价129美金,后者售价119美金。  遗憾二:用户体验--定位模糊 细节不到位  从产品工业设计的角度来看,微软SurFace本身定位不够准确,SurFace到底是偏向笔记本还是更偏向平板电脑并不明确。首先是产品重量,微软SurFace的重量和New iPad相似,为675克,如果长时间以平板电脑使用,无论是单手还是双手持握都会比较累。而接上键盘之后微软SurFace在形态上变成了笔记本,但不兼容传统的Windows应用和界面,也让微软SurFace RT更加不像笔记本电脑。不太灵活的支架只能45度使用  此外,Surface的后置支架也不够灵活。比如支架角度不能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使得用户必须接受Surface架立时固定的仰角。而后置支架同样拥有犀利的金属边缘,也引发了容易在桌面上产生划痕的问题。同时,当我们把Surface放在膝上时它的后置支架就没什么用了,因为架在膝盖上最有可能导致的后果就是设备不慎滑落。在灵活性上与iPad Smart Cover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遗憾三:屏幕--主流平板 配入门级屏幕  去年新iPad首次在平板电脑上配备了视网膜屏幕,精细的画质带给用户优秀的视觉体验。而后发布的亚马逊Kindle Fire HD也在8.9英寸屏幕上提供了1080P级别的画质,谷歌的Nexus 10也做到了分辨率,300PPI甚至比新iPad更精细。这三大主流平板的分辨率都达到了Full HD级别。  反观Surface RT,10.6英寸屏幕分辨率只有,PPI只有148。尽管微软声称采用了ClearType技术,显示效果比视网膜屏更好,但是屏幕的精细程度改变不了。实际图片的显示效果来看,这块低分辨率的屏幕还是有很大提高空间的。官方图展示Nexus 10的屏幕效果Surface RT屏幕  此外,在多点触摸方面,Surface RT这块屏幕只支持到最多五点触摸,而同级别(或同价位)的平板则大都支持最多十点触摸,Surface RT的五点触摸会在部分情况下不够用。微软是把一块入门级平板的屏幕放在了其主流价位的平板上,屏幕可以说是Surface RT硬件上最大的短板。  作为一款新系统,Windows RT的流畅和稳定性已经算不错,但是本就数量不多的应用却很容易在稳定性或者兼容性上出些问题。外媒的评测曾提到试用的几乎每个应用都出现过崩溃或报错的 现象,时间有限,笔者并没有进行非常全面的试用,只能挑选几款热门的免费应用体验了一下,相对于iPad和Android平板,程序出错和软件兼容性问题 确实偏多。  
轻薄便携,助您随时随地进行创作,学习,办公和娱乐3月5日起登录微软官方商城,参与开学季大促,还可享以旧换新高额补贴
遗憾四:应用--不够稳定 兼容性不佳  这款LinkLink 2是一款很适合放松的连连看游戏,是笔者无聊时打发时间的选择之一,但是在Surface RT上,进入游戏的初始界面其卡顿感就非常明显,正式开始则一直在读取呈假死状态。Surface RT应用商店里游戏本来就比较少,目前只有36款免费游戏,这款LinkLink 2根本玩不了居然也能上线。一直加载无法进入游戏  下载安装应用时也可能遇到问题,比如下载中报错。还存在安装失败的可能,在主界面能看到应用磁贴,但是点击报错。应用下载过程中报错装完的应用无法打开  即使是运行正常的应用,也会存在一定的兼容性问题。其它平板虽然会有更适合横握或纵握的情况,但是上面的应用都可以随屏幕旋转而改变。而在Surface RT上,很多应用只支持横版,也许这是微软推荐的使用方式,但是支持两种方式也是给用户更多的选择。  遗憾五:Office--移植于PC 不适合平板  预装OFFICE,这是Surface RT吸引用户的亮点之一,也是重要的宣传点,除了能像iPad一样满足娱乐需求,还能进行真正意义的办公,而且这是免费的正版OFFICE。不过这款OFFICE虽然支持触控,更多地还是偏向传统的键鼠操作,当然,用触摸的方式可以完成所有操作,但体验并不够好。菜单功能很全,但是如此密集很影响体验  也许微软太想依靠OFFICE来和对手竞争,几乎完全和桌面版相同的界面和功能,Surface RT也确实拥有像传统PC一样的办公能力,但是整个软件的界面和体验并不适合小屏幕的平板电脑,微软为了OFFICE,甚至在Surface RT上保留了传统的Windows界面,和专为平板设计的Metro界面相比,这个界面很是鸡肋。触控的话很容易误操作  打开OFFICE就能发现其菜单设计更符合PC样式,功能强大的菜单堆积在屏幕的上方,如果是触控的话,很容易误操作;而采用键盘和鼠标操作, 首先键盘的手感需要适应,其次10.6英寸的屏幕偏小,只适合强度较小的办公。相信大部分平板用户即使是需要办公功能,也不需如此强大,微软如果能更多地考虑平板用户,设计一款更为精简、更适合触控操作的OFFICE相信会更受欢迎。  遗憾六:软件—少之又少 价格偏高  作为平板电脑,微软SurFace在第三方应用数量上远远不如Android平板和iPad。微软应用商城目前有约7000款应用,而苹果的App Store里有700000款iPad应用。同样的游戏Windows Store需要32元App Store仅需要6元  虽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在Windows Store中上架,但是与苹果iOS设备和Android设备相比,使用于Surface的应用软件还是太少了,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此外Windows Store应用软件的价格也要高于App Store,拿《愤怒的小鸟》举例,Windows Store的价格居然要32元人民币,而App Store则仅需要6元。  总结:综合来看,我们在微软SurFace身上还是看到了很多积极的东西,但50%的平板加上50%的笔记本,不仅没有让使用更加简单反而有些弄巧成拙,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全面就等于平庸,微软SurFace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挽尊。媒体说的没错。我持中立看法,刚出来的东西,路还很长。
为么新浪可劲的黑surface ,想不通啊 想不通?难道微软WP8内置的人脉把新浪给去掉了?
surface确实youxie wenti
这些缺点现在是在,但优点也非常多,且都是其它平板没有的优点——来自 Windows Phone 客户端(爱贴吧)
呵呵,飘过
新浪把Surface RT和Surface等同化了,他们没有提还有Pro,所以才会在定位上折腾来折腾去。另外什么安装失败的问题,根本就是网络问题。
也就找出了这6个不是很大的问题,说明surface还是可以。如果到ipad上找,这样同类别的问题,至少能找20个的。
这篇文章确实太黑, 有些问题就算了第二点明显是他拿ipad的平板概念来模糊surface的平板电脑概念第三点分辨率就算了, 10点触控也拿来说事?第四点明显是最近斯巴达来了, 微软这些服务器被坑了, 以前妥妥的第五点无力吐槽亮点变缺点?
surface,亚马逊海外购电脑大牌钜惠!纯正海外货,嗨购不停!尽在Z.cn!亚马逊海外购,全球大牌好物,正品价优,放心来GOU!
我觉得新浪真无耻,只说缺点,甚至并不是缺点,usb连提也不提,真无耻。
不算黑,挺中肯的
我也觉得不算是黑文,说得确实在理,微软的应用程序卖的死贵。就像文章说的,小鸟居然卖32块钱,抢啊!说难听点,无论是安卓还是水果,破解版的小鸟一大堆,谁没玩过啊?现在RT需要的是聚人气,像水果忍者和小鸟这种游戏就该免费(指微软向开发者买断),集成在RT中。你去苏宁店体验,就只能看看界面,顺便滑两下,人家怎么了解啊?
“首先是产品重量,微软SurFace的重量和New iPad相似,为675克,如果长时间以平板电脑使用,无论是单手还是双手持握都会比较累。”谁给我解释下小编的逻辑...这意思是想黑New Ipad不应该当平板用么...
PAD和SURFACE都有的路过,可以说这文章太黑,节操全无。从用户体验上来说,pad有出众的视网膜屏,海量应用,软硬件方面磨合更为出色(废话,从IPHONE4到IPADMINI,换汤不换药的磨合了多少代了?)。IPAD可以说是市面上最好的“平板游戏机”。SURFACE RT上市半个月不到,目前来说BUG不少,应用不多。这些问题基本也都能在贴吧或论坛里见到了,还有就是一些机器的硬件质量问题,漏光等(我目前还未碰到)。但是我想说的是,从我个人体验来看,光从3点出发,surface足以秒杀市面绝大多数平板包括IPAD了1、WINRT(8)系统,分屏功能。系统开放性及与PC互通方面,是安卓系统不能比拟的,更别提IOS了。值得一提的是,surface配备16:9的屏幕显然是考虑到分屏功能的,一个屏幕上同时办公/游戏/上网/看视频听音乐,感觉非常爽。2、标准USB端口、扩展MSD卡。端口供电非常强大,配合微软自家系统,提供了无限扩展可能(无论何时何地,即插即用,很多办公操作连PC都不用开,其他同类产品呢?)。3、touch cover设计独具匠心。WINRT基于WINDOWS系统的操作特点,键盘的组合键输入等,能更好的发挥系统的优势和特点。而键盘保护膜一体、轻薄易拆装、相较屏幕键盘输入更快捷、不会占用一半屏幕的touch/type cover,如此设计还能要求更多?。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可塑性。看着微软视窗系统一步步走过来的人们,想必对这一点不会有任何质疑吧。
我觉得说的有些道理,路还很长,期待进步
别的我就不说了,一体化的支架总比没有支架的平板方便了很多吧,连这个都黑,国内的媒体。。。真黑
目测和“遗憾四”,这位小编很喜欢拿iphone5竖屏看优酷。好吧,我内涵了。
touch cover不好,别的平板有吗?支架不能换角度,别的平板有吗?office不好用,别的平板有吗?Surface开创了多少新思路?新创意?第一款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平板电脑”,为什么不能抱着鼓励的态度看待?世界上有完美的产品吗?这文章是反映出了surface不少问题,但是黑的意味比较明显。
这么说吧,ios6内置了sina微博,wo8没有我ipad2,surface都有,想问一下,surface和iPad差不多重,surface不适合手持,iPad就适合了?surfacebn调节支撑角度,smart cover就可以了?
新浪频繁吐槽surface等一系列WIN8平台的产品,不知道意欲何为。。。莫非他要出浪操系统?
无视它,有中关村 太平洋, 轮不到新浪科技。 真黑把surface放它头条上黑,人家中关村说缺点也会留一手说点优点。新浪这种是纯黑了。。。
ipad有70W应用...? 70W是iphone的好吧
这个文章真是黑出翔了
真是黑粗了翔。。。
传统界面不是鸡肋吧,只是不能装传统x86程序,但其他操作和笔记本是一样的
国内大部分媒体都在黑surface,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都跟水货商有一定的联系,surface水货根本无利润,大力宣传ipad才是正路,所以国内的评测少看为妙~~
事实胜于雄辩 每个人所站的立场是不一样的
有反面的批评是好事情。不过,俺每天都是到搜狐看新闻,从来不上新浪。
请理性的看待优缺点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软surface平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