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什么都在涨价,为什么可乐永远卖三元却永远卖三元

百思不得姐-内涵段子,冷笑话,搞笑图片,成人笑话,不得姐分享社区
可口可乐多年未涨价的原因...
可口可乐多年未涨价的原因竟然是……
在我们还小的时候,可乐的价格是几块钱,过了这么多年,我们买可乐也会发现,物价上涨的今日,可口可乐的价格还是那几块钱。为什么可乐永远都是那几块钱,为什么火车票几十年不涨价,为什么有些辣条永远都是五毛钱,?在大家的生活经验中,东西普遍都是涨价的,所以多年以来可乐一直没有涨价,似乎可以说是良心了。以国内为例,2017年的物价水平为2000年的三倍左右,所以可乐不但没涨价,还降价了。可乐公司这么做肯定不是出于慈悲,而是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首先,商品的价格不是由成本决定,而是由供需关系决定。如果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足够多,价格就很难太高。如今市场上的饮料种类非常多,可乐要是涨价的话,销量就会减少,得不偿失。更何况可乐的成本非常低,即使不涨价,依然有的赚。尤其是糖,在几百年来大型热带种植园的普及下非常的便宜,那可乐成本究竟有多低呢,网上有张图:在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仅售三元钱的可乐仍有五毛钱利润。更何况可乐并不是在哪里都卖的像中国这么便宜,英美德法的可乐售价是中国的三四倍。更何况可乐公司从诞生之初就没打算在瓶装可乐上赚钱,而是主要靠柜台生意发家——就是麦当劳里9块钱一杯的那个自来水兑出来的可乐。更何况可乐公司也不是不想涨价。历史上,可口可乐公司曾经为了既想涨价又不想耽误自动售货机的生意,丧心病狂地出制造0.75美分的硬币(没成功)。而过去十年里,中国大陆的一般瓶装可乐容量从600毫升降到了500ml,含糖量也降了,这其实也是变向涨价了。在英国,饮料含糖量越低交的税越少,可口可乐公司就是这样的省钱小能手。总而言之,你看到的可乐芬达冰红茶们三元钱的价格,是市场上的饮料巨头们充分博弈的结果。就算这样,也阻挡不住全球碳酸饮料市场需求下跌的趋势。最近可口可乐公司宣布从美国开始逐步停产零度可乐,且喝且珍惜吧。英雄牌的钢笔在巅峰时刻甚至超越了美国派克,但是随着时代的变革,它没能跟得上,产品指导思路出了问题,宣传力度低,总觉得自己卖的是钢笔, 于是一直做钢笔,而忘了自己应该做的是"更适合人类使用的书写工具"。当年的英雄已不是现在的英雄了。任何产品都一样。在时代进步过程中,没有跟上它的步伐,注定是石沉大海。即便是酒这种永不过时的产品,在快速变更的时代,也遭受严峻的考验。从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销售模式已经慢慢的被取代。你是否注意到,以前人们都是逛街买东西,现在在家动动手指就能买到自己心仪的东西;马云的无人超市,没错,一场“消灭收银员、消灭导购员、消灭服务员”的革命已经打响;工厂的自动化一体式工作模式也慢慢的取代人工;你还觉得未来仅仅是按部就班的上班就可以过日子吗?未来一定是网络占据主导市场。2017年中国网民整体数量7.5亿,其中移动网民数量竟有7.3亿!但是网络变革的速度也很快,曾经风光无限的QQ,如今已被微信取代;传统广告方式也随着网络变成线上广告投放;当微信公众号出现时,人们甚至觉得,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互动式广告啊;当小程序出现时,传统的APP的PC端网站受到了一万点暴击,这个即用即走、不用安装的线上小模块,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有人曾评价:APP 如原配,一年不用几次;服务号如情人,一个月固定几次;订阅号如酒店小卡片,天天可以卖广告;小程序像炮友,用完就走。我们可以用小程序让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到我们的平台,万众创业,资源共享!我们可以走在时代的前沿,也可以在大潮流中开辟自己的时代,但是绝不能落后于时代。创业小程序,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百思不得姐往日神贴
扫二维码 用手机看百思不得姐
百思不得姐网友都在看
关注百思不得姐
百思不得姐粉丝交流群10年里所有东西都变贵了,为什么可乐却没有涨价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感叹“东西最近又涨价了”,比如过去十年里,我们身边所有东西几乎都涨价了:
  一根油条:从1块钱变成几块钱,贵了2-3倍;
  一碗方便面:从3块钱变成5块钱,贵了接近1倍;
  理一次发:从十几块钱变成了20块-30块,贵了至少1倍;
  全国人均收入,也涨了1.5倍。
  除了这些涨价的商品之外,少数没有涨价的商品则常常被我们忽略。
  10年前我们买一份报纸,只要5毛钱,现在买一份报纸,还是5毛钱;
  10年前到电脑城买一个当时主流配置的电脑,可能是4千-5千元,现在你跑到电脑城或者在网上买一台同样是目前主流配置的电脑,价格还是4千-5千元;
  最典型的“不涨价”还是可口可乐,20年前,一瓶可乐是3块钱,10年前,一瓶可乐也是3块钱,现在,一瓶可乐还是3块钱。
  涨价的原因好解释,因为它是一种我们生活中的通胀现象,很常见而且很直观。那些不涨价的东西,则要相对复杂一些,或许也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示。
  一种解释是,可乐、电脑、报纸是工业品,可以依靠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比如可口可乐的自动化生产线,一分钟可灌装成千上万瓶可乐,相应的成本结构中,人力占比很少,这几年人力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对其影响不大,因此售价就可以维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而很多涨价的商品、服务,比如理发、早餐店卖的油条,涉及的人力环节很多,这几年人力成本一增加,价格也就蹭蹭往上涨。
  不过,规模化生产和低成本只是解释了可口可乐确实具备了不涨价的能力,但是并没有解释不涨价的意愿。这就涉及到可乐的市场结构。
  可乐作为一种饮料,有很多替代品。可乐价格涨一倍,消费者可能就想:“我改喝别的,加多宝、王老吉、茶饮料、咖啡饮料,甚至矿泉水也行”。不过,对于替代品的考虑,还是一种短期的竞争策略,并不足以解释为什么可口可乐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都没有涨价,那么关键可能就是另外一种因素——可乐,是一个双寡头垄断竞争的行业,基本上就是两个大玩家(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玩,他们出于市场竞争的目标选择不涨价。
  在目前的价位上, 2016年整个碳酸饮料业的产值是800多亿,而利润率只有大约5%,这还是在大部分市场由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这两家超大规模厂商贡献的前提下实现的。(数据来源:根据中国食品业协会数据计算)
  我们粗一看,觉得这是个辛苦行业,规模不小,利率却很低。其实还可以反过来理解,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两家都已经这么大规模了,把成本压得低到不能再低,也才这么一点利润率。如果有竞争对手想要进这个行业,做不到这么大的规模,没办法把单位成本降到像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样低,根本就不可能赚到钱。因此,这个行业有着非常高的竞争壁垒,利润率不高,但是两个大玩家靠着规模,也能赚到钱。
  反之,如果把价格提高,一开始利润率是提高了,但新的竞争对手就会不断进入,随着价格战的开启,产品的价格也越来越低,利润也越来越低。在经济学上,这种竞争格局有个专有名词,叫做“古诺均衡”,说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古诺均衡:一种产品市场只有两个卖家,卖的东西基本无差别,两个卖家相互之间也没有任何串通行为,不过都知道对方将生产多少、怎样定价,这样,双方都可以确定最优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这种均衡之下,低价格和微薄的利润,将大部分竞争对手阻挡在行业之外,而少数的巨头则依赖于规模生存下来,获得尚属可观的总量利润。
  在商业中,价格是一种综合现象,它不是单纯由成本决定,同样也可能不是单纯由需求决定。影响它的因素,还有市场结构——不管是买方还是卖方、货币供应量,还是消费者结构,最终都体现为供需双方的均衡。
  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这一轮产业升级是一种伴随市场结构调整,重新建构竞争壁垒的过程。一种竞争策略是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提升与消费者议价的能力,获得更高的利润率;而另一种策略,则是像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样,对行业竞争整合,维持微薄的利润,这种低成本的策略,不能建立在人力、土地、环境这些已经逝去的优势上,而需要建立在定位能力、产品能力、信息化能力和消费者关系的维护能力这些新的要素上。(作者:巴九灵,编辑:任琳贤)
位网友推荐了本文
3013&次阅读&&&&2&次回应
所属数据库
更加轻松、好看、有用、时尚的财经资讯及全球金融市场行情。
您还能输入&300&字
时长:5分钟
时长:4分钟
时长:4分钟
10年里所有东西都变贵了,为什么可乐却没有涨价
您可以添加如下代码,然后复制粘贴到你要引用的网站下
涨价的原因好解释,那些不涨价的东西,则要相对复杂一些,或许也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示。
涨价的原因好解释,那些不涨价的东西,则要相对复杂一些,或许也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示。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使用第三方帐号登录
还没有思客帐号?
登录或创建一个账号
还没有思客帐号?
邮箱格式不正确
验证码不正确
扫码关注思客
使用第三方帐号登录
还没有思客帐号?
登录或创建一个账号
还没有思客帐号?
邮箱格式不正确
验证码不正确10年里所有东西都变贵了 为什么可乐没有涨价?|界面新闻界面新闻APP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巴九灵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感叹&XX东西最近又涨价了&,比如过去十年里,我们身边所有东西几乎都涨价了。
房价:不同的城市多则3-4倍,少则1倍;一根油条:从1块钱变成几块钱,贵了2-3倍;一碗方便面:从3块钱变成5块钱,贵了接近1倍;理一个发:从10几块钱变成了20-30块,贵了至少1倍;即便是全国人均收入,也涨了1.5倍。
除了这些涨价的商品之外,少数没有涨价的商品则常常被我们所忽略。
10年前我们买一份报纸,只要5毛钱,现在买一份报纸,还是5毛钱;10年前到电脑城买一个当时主流配置的电脑,可能是4-5千,现在你跑到电脑城或者在网上买一台同样是目前主流配置的电脑,价格还是4-5千。
最典型的&不涨价&还是可口可乐,20年前,一瓶可乐是3块钱,10年前,一瓶可乐也是3块钱,现在,一瓶可乐还是3块钱。
涨价的原因好解释,因为它是一种我们生活中的通胀现象,很常见而且很直观。一来这十年里,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了3倍,经济规模增加了1.8倍,货币发得比经济增长更快;二来百姓总体的收入增加了,不管买东西还是卖东西,价格提升都是自然的选择。
而那些不涨价的东西,则要相对复杂一些,或许给我们也能带来更多的启示。
一种解释是,可乐、电脑、报纸是工业品,可以依靠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比如可口可乐的自动化生产线,一分钟可灌装成千上万瓶可乐,相应的成本结构中,人力占比很少,这几年人力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对其的影响不大,因此售价就可以维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
而很多涨价的商品、服务,比如理发、早餐店卖的油条,涉及的人力环节很多,这几年人力成本一增加,价格也就蹭蹭往上涨了。
不过,规模化生产和低成本,只是解释了可口可乐确实具备了不涨价的能力,但是并没有解释不涨价的意愿。
这就涉及到可乐的市场结构了。
可乐作为一种饮料,是有很多替代品的。可乐价格涨一倍,消费者可能就想我改喝别的,加多宝、王老吉、茶饮料、咖啡饮料,甚至矿泉水也行。不过,对于替代品的考虑,还是一种短期的竞争策略,还不足以解释为什么可口可乐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都没有涨价,那么关键可能就是另外一种因素。
可乐,是一个双寡头垄断竞争的行业,基本上就是两个大玩家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玩,他们出于市场竞争的目标选择不涨价。
在目前的价位上,2016年整个碳酸饮料业的产值是800多亿,而利润率则只有大约5%,这还是在大部分市场由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这两家超大规模厂商贡献的前提下实现的。
我们粗一看,觉得这是个辛苦行业,规模不小,利率却很低。其实还可以反过来理解,可口和百事这两家都已经这么大规模了,把成本压得低到不能再低,也才这么一点利润率。如果有竞争对手想要进这个行业,做不到这么大的规模,没办法把单位成本降到像可口和百事一样低,根本就不可能赚到钱。
因此,这个行业有着非常高的竞争壁垒,利润率不高,但是两个大玩家靠着规模,也能赚到钱。反之,如果把价格提高,一开始利润率是提高了,但新的竞争对手就会不断进入,随着价格战的开启,产品的价格也越来越低,利润也越来越低。
在经济学上,这种竞争格局有个专用名词,叫做&古诺均衡&,说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当一种产品市场只有两个卖家,卖的东西基本无差别,两个卖家相互之间也没有任何串通行为,不过都知道对方将生产多少、怎样定价,这样,双方都可以确定最优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这种均衡之下,低价格和微薄的利润,将大部分竞争对手阻挡在行业之外,而少数的巨头则依赖于规模生存下来,获得尚属可观的总量利润。
在商业中,价格是一种综合现象,它不是单纯由成本决定的,同样也可能不是单纯由需求决定,影响的它的因素,还有市场结构&&不管是买方还是卖方、货币供应量,还是消费者结构,最终体现为供需双方的均衡。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一轮产业升级是一种伴随市场结构调整,重新建构竞争壁垒的过程。
一种竞争策略是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提升与消费者议价的能力,获得更高的利润率;而另一种策略,则是像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样,对行业竞争整合,维持微薄的利润,这种低成本的策略,不能建立在人力、土地、环境这些已经逝去的优势上,而需要建立在定位能力、产品能力、信息化能力和消费者关系的维护能力这些新的要素上。
来源:吴晓波频道原标题:最新更新时间:09/26 12:12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口可乐不涨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