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在微信不加好友怎么私信发的私包如果24小时没收下,会有红包返回的信息么

家长老师微信群抢红包有多尴尬?私发8元回礼200_网易财经
家长老师微信群抢红包有多尴尬?私发8元回礼200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家长老师微信群抢红包有多尴尬?私发8元回礼200)
微信群里司空见惯,假如里都是和呢?抢、发红包会不会没那么自然畅快呢?是不是感觉有点怪怪的呢?天河区的侯女士,她家小孩上一年级。不久前小孩的老师建立了一个微信群,然后在里面首先发红包,家长也纷纷接着发红包,侯女士说:“觉得有点不对味。”同样是家有学童的张女士向记者讲述了一个细节,“过节的时候,老师小窗给我发了8元红包,回礼是人情世故,但是至于回多少我就思考了一下,最后决定回200元,虽然心里不是很愿意。”发红包已经是很普遍的群友互动,很多人认为红包金额小,抢、发都是一种游戏。但是一旦此事涉及家长和老师,可能就有点敏感了。针对家长老师群发红包的问题,记者日前进行了采访部分家长和老师。家长观点李女士(小孩上三年级)“群里发红包可以接受,但是不喜欢有的老师红包这种做法,觉得像引诱。但是怕小孩受委屈,还是会违心回发红包给老师,数额应该会超过100元。”许女士(小孩上三年级)“不喜欢这样做,但是没办法。会发200元左右红包。”张先生(小孩上一年级)“群里的红包我不会去抢,老师私发红包给我当没看到,不担心小孩在学校受到不公平对 待 ,如果 真 发 生了 我 会 去 投诉。现在很多小孩会拿父母的手机玩,也知道什么是抢红包,但是他们还不太能明辨是非,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如果家长发了红包老师去抢,或者是家长单独给某位老师发红包而让孩子看见,既有损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也容易在孩子之间造成攀比。”李女士(小孩上幼儿园)“人情世故,逢年过节都会送礼给老师,红包数额也不大,可以接受,也挺方便,老师也很辛苦。发红包还能活跃群里的气氛,几乎家长和老师都会有群,发红包也很常见,也就是一种娱乐。”赵女士(小孩上幼儿园)“觉得很为难,红包确实能活跃群里的气氛,可是有时候玩的人多了,自己并不想发红包,可又怕别人觉得自己不合群,不得不也发个红包。”专家观点广东卓盛律师事务所邱俊平律师表示,教育部印发的《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其中第一条规定:严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对违规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典型案件要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给予开除处分,并撤销其教师资格;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另外,《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第四条第七则规定:索要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家长、学生财物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中所称的处分包括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开除或者解除聘用合同。其中,警告期限为6个月,记过期限为12个月,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期限为24个月。老师观点张老师(小学老师)“个人认为这样不好,抢红包不要到家长群中去,这样会影响老师与家长的关系,也会给老师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到家长群中去获利更是要不得,这让人心里不舒服。作为老师,我不会先发给家长的,感觉像是敲诈。学校没有这方面的规定,觉得这种行为难以监控。”方老师(幼儿园老师)
“遇到过家长先发红包给我,但学校有规定,我没有收,并且和家长说明了情况。老师不应该忘记 师道尊严 ,我们和家长也有微信群,群里大多开开玩笑,也有家长常在群里发红包,但是我也没有参与抢红包,这不是钱多钱少的事儿,以老师的身份去抢红包,始终不合适。”赵老师(小学老师)“我不知道学校有这个规定,有家长给我发红包,想着红包数额不会太大,也是家长的心意,不收的话对方会不会觉得我不近人情。”方园长(番禺一幼儿园园长)“我们规定了老师不能以任何形式收取家长的礼品。”采写:南都记者 江玲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齐栋梁_NF2865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抢红包风险:开外挂泄露隐私 接力或涉聚众赌博 |红包|外挂|微信_互联网_新浪科技_新浪网
抢红包风险:开外挂泄露隐私 接力或涉聚众赌博
  “踩线”的红包外挂软件
  法治周末记者 仇飞
  在超过800万用户的参与下,微信抢红包无疑成为羊年春节期间最火的“全民运动”。
  微信公开数据统计,除夕至初五,微信红包收发总量为32.7亿次,除夕当日收发总数为10.1亿次。
  为了满足用户“秒抢”红包的需求,抢红包神器、刷红包插件等具有外挂性质的第三方工具“应运而生”。
  除了外挂抢红包外,在抢红包的热潮中,定向专属红包、红包接力等玩法也被应用,而这些因抢红包产生的附属行为,在专家看来,“稍有不慎”就离承担法律风险只有一步之遥。
  外挂:存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本来是想图个热闹,结果自己给自己泼了盆冷水。”某公司员工张艳(化名)谈及春节期间因自己使用外挂工具被踢出微信群的经历,依旧耿耿于怀。
  据张艳介绍,她使用的是一款名为“关云藏红包神器”的外挂工具,能自动监控微信,一旦发现有红包就会在第一时间抢到。
  “因为群内好友发现我每次都是第一个抢到红包的,却一直不在群里发信息,就猜到了我在使用外挂工具;后来朋友在群里又发出几个只能一个人抢到的红包测试,发现也都是被我抢到的。”张艳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自己使用外挂打破“拼手气”规则的做法很快就被朋友识破。
  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很多微信红包外挂工具,下载后也必须分享到自己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后才能使用。
  “使用外挂软件抢红包,如果外挂本身没有破坏性,我认为没有任何法律风险。但如果赠与红包的人及微信平台对此作出禁止说明,对于抢红包的人则要停止该行为,否则会涉及竞抢的公平性。”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司法鉴定中心副主任谢君泽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
  事实上,在第三方外挂工具出现在微信平台之时,微信官方就发布声明:坚决打击各类微信抢红包外挂。彼时,腾讯电脑管家启动查杀相关木马病毒功能。
  据腾讯反病毒实验室透露,抢红包外挂中通常被植入流氓软件、盗号木马、后门程序,窃取个人隐私、网银密码等,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齐爱民认为,无论是接收方还是发出方,基于网络交易普遍存在的风险,使用微信红包本身就面临着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而第三方外挂软件在使用时必然会收集个人信息,一旦碰到不法分子,信息泄露的几率更大。
  在张艳使用的“关云藏红包神器”中,安装界面即会显示“可收集您输入的所有文本,包含个人数据和手机交互数据”。
  谢君泽指出,外挂软件的原理是检索红包数据段后,通过程序模拟人工操作抢红包,而这一过程完成的前提是绑定用户的微信账号、密码等信息,并后台保存在软件中。
  专属红包被抢:
  可主张不当得利返还
  为了安慰抢不到红包和领取红包金额小的群友,一些微信群中出现专门针对某个好友发放的专属红包,这类红包在名称中往往会注明由特定好友领取。但是,一旦红包被特定好友之外的群友抢走时,怎么办?
  依据民法通则相关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上海市昆仑律师事务所律师钟扬民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发红包者发放专属红包时已有明确意思表示赠与特定对象,其他人抢得的红包属于不当得利,因此接受赠与的特定对象可以向红包受益人主张返还红包。
  “涉及微信红包的网络案件的法院管辖,原被告所在地及所有涉及的网络节点所在地法院几乎都是可以管辖的,这是网络案件的大管辖。但目前刑事司法解释和民事司法解释规定稍有不同。将来网络案件可能要走指定管辖的思路,以解决‘谁都能管但谁都不管’的问题。”谢君泽表示。
  对于由微信红包引起法律纠纷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谢君泽认为,传统是以“谁主张谁举证”为基本原则,但信息时代有可能还要把“谁持有谁举证”作为一种新的举证原则。
  在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美桦看来,如果专属红包是针对特定人群发放,该人群基数较大,而“浑水摸鱼”的群友也较多时,权利人维权时可能面临举证难的问题。
  “发放红包的历史记录往往为案件的关键证据,但上面的有效信息太少,很难使法院排除合理怀疑。如红包记录下面有张三50元,但微信昵称和头像是可以随意更改的,抢红包的张三更改昵称为王二后,如果王二不自认,则在说服法院‘王二就是之前的张三’时,会出现困难。”李美桦谈到。
  红包接力:或涉嫌聚众赌博
  钟扬民则认为,此类案件属于小额诉讼,但涉及的法律问题没有判例参考,一旦发生,维权成本会比较高。
  抢到红包金额最大的人接力发红包。”这句话成为很多微信群掀起“红包雨”的发端。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指出,在红包接力中,所有参与者都可能涉嫌聚众赌博或赌博罪,因为“拼手气”抢红包的结果,实际上不仅成了每局输赢评判的结果,也成了每局赌资分配的依据。
  刑法第303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以及开设赌场的,将构成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是否以营利为目的,是认定构成赌博罪罪与非罪的关键所在。在红包接力中,组织者或参与者是否有‘是为了获取数额较大的金钱或其他财物’的想法或目的,是组织者参与者是否构成赌博罪的核心所在。”李俊慧谈到。
  根据2010年两高、公安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办理网络赌博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相关规定,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等传输赌博数据,组织赌博活动,具有“建立赌博网站并接受投注的”“建立赌博网站并提供给他人组织赌博的”或“参与赌博网站利润分成的”情形之一的,属于“开设赌场”。
  李俊慧认为,对于红包接力群的发起者或组织者而言,如果红包接力群的玩法具有赌博色彩,该发起者或组织者很可能涉嫌“开设赌场罪”。
  记者注意到,在微信中,还有另外一种红包接力:“关注后可领取红包”“分享至朋友圈可获得更多红包”“好友领取后可让红包合体变大”……
  对于此类微信公众号的红包营销行为,已被微信官方叫停。微信官方此前发布公告称,此类行为违反微信平台运营规范,并且存在涉嫌欺诈用户、手机用户隐私数据等恶意行为,将限制朋友圈分享,情节严重的将进行封号处理。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为了解决用户可能碰到关于"在微信群里可以发私包给群友么"相关的问题,志乐园经过收集整理为用户提供相关的解决办法,请注意,解决办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同意其意见,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在微信群里可以发私包给群友么"相关的详细问题如下:
1、打开微信以后,在通讯录中添加“新年红包”公众账号;2、随后点击腾讯的“新年红包”公众账号;3、接着点击“关注”按钮;4、关注好了新年红包以后,接下来在微信一栏,点击打开新年红包,可以点击“立即体验或发红包”开始;5、接下来准备要分多少个红包,一共发多少钱钱,弄好以后,系统会自动分配红包,不用我们操心。点击“塞钱进红包”按钮继续;6、随后输入自己在微信上的支付密码;7、接下来就会看到一笔与微信发红包专用账户的交易信息,点击右上角的“完成”按钮继续8、接下来请点击“给群里的好友发红包”按钮;9、在微信中选择一个微信群,接着可以输入点自己想说的内容,好了以后点击“发送”发红包,当群里有好友领取了红包以后,微信会给我们发通知信息。
||||点击排行有人把微信红包当成赌博工具_网易科技
有人把微信红包当成赌博工具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杨仕成上周二,吴迪栋被朋友拉进一个群,他发现群里不断有人在发红包,“一天至少要发三四十个微信红包。”随后,他发现管理员推出一个押注的“游戏”:以第二个抢到红包的尾数作为随机开奖号码,群友只要猜中大小、单双或者数字,就可以获得倍数不等的收益。反之,押注归“庄家”。 在这个微信“赌场”中,吴迪栋泡了两天,押了数十把,输掉了六千多元。
微信红包猜大小 每注可押20到1000元
第一天,他下了0元的赌注,仅仅收回800元。第二天,他又买了3800元,也只收回了600元。
吴迪栋在成都下东大街一家贷款公司上班。几天前,朋友告诉他可以到一个微信群中免费抢红包,并把他拉进了这个微信群。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群中的红包虽然不少,但每次只有一元钱,还是分成三份。
尽管如此,群里每天却热闹异常,群友的活跃度很高。发红包前,管理员会不断提醒大家及时“下注”。发了红包后,又会提醒中奖的群友及时找管理员领钱。
吴迪栋慢慢摸清了规则:每次微信红包中的第二个红包的尾数为开奖号,群友在之前可以通过竞猜,私信找管理员押注,每注可押20元到1000元,只要猜中大小、单双或者数字,就可以获得倍数不等的收益。反之,押注统统不退还。
“我基本上是买大小,一般一两百的买。”吴迪栋说,第一天,他下了3600元的赌注,仅仅收回800元。第二天,他又买了3800元,也只收回了600元。
华西都市报记者在他长长的电子转账记录上看到,两天时间,吴迪栋转账40余次,把卡上的6000多元统统输掉了。“幸好绑定的那张卡上只有这些钱,不然当时输红眼了,可能有好多输好多。”吴迪栋说。
11日,冷静下来的吴迪栋渐渐意识到,这个抢红包的群很可能就是一个网络赌博群,随即向锦江警方报警。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申请加记者微信 管家称“纯属娱乐”
吴迪栋把记者拉入一个名为“单掉马,及时开”的微信群。下注管家一边吆喝下注,一边私底下申请加记者微信。
通过微信红包开设赌局?为了弄清真相,华西都市报记者进入该微信群进行了一番调查。
几天前,吴迪栋把记者拉入一个名为“单掉马,及时开”的微信群。进入后不久,名为“下注管家”的人开始在群里介绍玩法和规则:“各位入群的新盆友,欢迎大家来到这个娱乐游戏平台。单双、大小都可以买。单独买数字是6倍。以微信红包的方式购买。朋友们先确定买什么,然后用微信红包转账给我。我回复OK即下注成功。中奖了我再通过微信红包转给中奖朋友。本群纯属娱乐,放松心情。试试手气!”
随即,下注管家在群里喊道:“最后下注时间,抓住机会”。几乎同时,下注管家开始私底下申请加记者微信。约5分钟后,下注管家在群里吼道:“4双小,请中奖的朋友及时与我联系。”为了增加可信度,该管理员还贴出了其中一位群友买中的截图。
记者佯装不懂规则,在群里发问。随即,另一名客服人员解释说:一个微信红包,其中第二个抢到的金额尾数即为开奖号码,买中大小和单双,均为两倍,买中数字为6倍。每注可押20元到500元。“之前,最高是1000元一注”,吴迪栋说,“庄家”为了降低赔付风险下调到了500元。
1个管家3个客服10分钟内“赌”完一场
由于结算量大,每次开奖时间一般是5-10分钟,“原则保证5分钟一局”。
开奖号为4,有人欢喜有人愁。但很快,他们又投入到下一轮“游戏”中。
“我就是这样一轮一轮的玩,刚开始还是觉得很刺激,当时感觉钱就是数字,直到输光了,才猛然觉得咋可能这么快!”吴迪栋说,两天输掉6000元,他感觉还是有些心痛。
记者注意到,在这个群中,已有群员170多人,其中有1个下注管家和3个客服人员,并且,他们都有作息时间。规定每天的“游戏”时间为:上午10点-12点、下午1点半-4点、晚上8点-10点,同时申明“晚上朋友多可适当延长”。
每次开奖前,下注管家都会提醒大家停止下注。但由于结算量大,开奖时间一般是5-10分钟,“原则保证5分钟一局”。
一位群友告诉记者,开奖的微信红包都是1元钱的红包。但每天早上,管理员会丢一个大点的红包供大家抢,“这个红包就像是开场哨一样。”12日上午,记者看到,这个大红包被分成15个发放,抢到最大的红包仅为3.6元。
“别老在群里说输了,否则会被踢出群”
吴迪栋说,他曾加入两个类似的群,在上一个群中,因为说了不该说的话,就被踢了出来。
几天时间,记者跟几位群友渐渐混熟。其中一位玩家见记者时不时会在群里问东问西,私底下发来信息说,“别老在群里说输了,否则会被踢出群。”
该玩家自称也是被朋友拉进群,才玩了几把,胜多负少。记者向他讨教如何押注,他说如果仅仅是买大小,完全是靠运气,要懂得包号,“比如你选择买大,干脆就再花钱买个6、7、8、9,这样应该亏不了。”他说,如果你猜测开奖是小,还可以花20元买2,40元买3,80元买4,160元买5,“只要买中一个数,6倍奖励,赚回来了。”
记者了解到,在170多位群友中,大多都是做贷款业务的。“这都是一个圈子的,熟人拉熟人。”吴迪栋说,他曾加入两个类似的群,在上一个群中,因为说了不该说的话,就被踢了出来。
11日晚,一位女子在群里大骂:“哪个把我拉进来的各人把我拉出去。”随后,记者联系上了这名女子,她自称在下东大街做贷款业务,“群里好多都是熟人,这和赌博有啥区别?”她说,前几天有几个朋友就在说,有个人一天输了一万多元。
12日下午,记者就此联系了提供微信转账、红包、微信支付相关服务和举报诈骗等账号的微信客服。客服人员表示,近期未接到类似投诉,但会根据记者的举报进行调查。
专/家/说/法
涉嫌开设赌场罪
且情节严重
针对此事,昨日下午,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了四川大学法学教授、成都中院院长助理万毅。
他说,几年前,开设赌场罪的范围就已经不仅限于实体场所,虚拟空间也算。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其中规定,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等传输赌博视频、数据,组织赌博活动,建立赌博网站并接受投注、建立赌博网站并提供给他人组织赌博、为赌博网站担任代理并接受投注、或参与赌博网站利润分成,具有其中之一,就属于“开设赌场”行为。
“很明显,微信群的这种押注的行为已经构成开设赌场罪。”万毅说,如果抽头渔利数额累计达到3万元以上、赌资数额累计达到30万元以上,或者参赌人数累计达到120人以上的,就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事实上,虽然玩家是在微信群中私下与管理员交易,但警方取证并不困难,“联合微信运营商,调取他的交易记录,就可以发现赌资数额。”万毅说,如果管理员在开奖过程中,运用技术手段控制开奖结果的话,还将涉嫌构成诈骗罪。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可否设置私密好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