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商誉大幅增加加时,为什么1台的功率增加

当你发生故障之后,怎么样在最短的时间缩短故障的时间,这个也是提高产品可利用率另外一个维度,从这两个点分别展开一下。第一个是刚才前面很多朋友讲到,我们有一种冗余设计方式,我们通过多台比较小功率的产品构成一个大的系统,同时给这个系统供电。当某一台设备发生故障的时候,这台故障自动切除,切除之后,另外一台设备是持续运营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人员上去维护,维护完成之后,这台故障恢复运行之后,这台设备重新投入运行。我想提出的是,冗余系统是不是一定能提高可利用水平。 第二个问题就是说什么样的冗余系统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可利用性呢,这个我们要做详细的分析,我们就以6兆瓦风机为例,他有好多种模态,以1台6兆瓦为例,对于1台6兆瓦单台风机来讲是两种模态,要么就是正常,要么就是故障。对于两台3兆瓦,有三种模态的四种组合,两台都正常,或者是两台同时发生故障,对于四台风机来讲,基本上是五种模态,但是一种模态16种组合,我们可以对各种模态情况下,我们可以计算发生的概率,这就可以算出每种模态在每种工况下,可能发生的一种概率。
当你发生故障之后,怎么样在最短的时间缩短故障的时间,这个也是提高产品可利用率另外一个维度,从这两个点分别展开一下。第一个是刚才前面很多朋友讲到,我们有一种冗余设计方式,我们通过多台比较小功率的产品构成一个大的系统,同时给这个系统供电。当某一台设备发生故障的时候,这台故障自动切除,切除之后,另外一台设备是持续运营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人员上去维护,维护完成之后,这台故障恢复运行之后,这台设备重新投入运行。我想提出的是,冗余系统是不是一定能提高可利用水平。
第二个问题就是说什么样的冗余系统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可利用性呢,这个我们要做详细的分析,我们就以6兆瓦风机为例,他有好多种模态,以1台6兆瓦为例,对于1台6兆瓦单台风机来讲是两种模态,要么就是正常,要么就是故障。对于两台3兆瓦,有三种模态的四种组合,两台都正常,或者是两台同时发生故障,对于四台风机来讲,基本上是五种模态,但是一种模态16种组合,我们可以对各种模态情况下,我们可以计算发生的概率,这就可以算出每种模态在每种工况下,可能发生的一种概率。发电机并机
发电机并机
在2台发电机并机后,如果外部功率大幅增加时,为什么1台的功率增加量多,而另1台功率增加量少呢?
这主要是发电机组电抗不同造成的,电抗小的机组出力就大,反之则相反。但如果装设了“有功功率自动平衡分配”控制系统,一般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有功功率会根据总负荷情况按机组容量比例自动平衡分配有功功率。
请遵守网上公德,勿发布广告信息
相关问答:
什么叫“外部功率大幅增加”?
这两台发电机的功率和功率因数一样么?
两台发电机并网后,它的电压是相同的。当外部负荷大增的瞬间,功率大的将提供较大的电流。有点像能者多劳的意思。
发电机平稳的并联运行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简单的说,对容量相同的发电机应能均分电网的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这就要求并联运行机组间应有大体相同的有功负荷与无功负荷外特性。发电机有功负荷外特性实质就是原动机的调速特性,无功负荷外特性实质就是发电机励磁调整特性。
有功功率的分配,简单说就是并联的原动机的应有基本相同调速特性,速度降的差值能满足并联运行的要求,这样才能在负荷变化时均匀分配。
1台1500转,1台1000转。说明两发电机型号、特性和容量都不相同,而容量不同的发电机并联运行,需要更加复杂的功率分配装置的调节来予以满足,通常情况下都不具备这个条件,只能短暂并联以满足互相切换的需要,不适宜长时间并联运行。
如你所说1500rpm和1000rpm这样二台并机,可以肯定发电机不是同一型号。如变压器的阻抗电压一样,这个值不同,出力就不同。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1&& Node B&
完成一些内环功率控制等无线资源管理功能?
上行链路的外环功率算法在RNC侧进行,下行链路的外环功率控制算法在UE侧进行
3&& UE、RNC、Node B
全部参与到功率控制中?
手机在每个瞬间是否收到了所有用户的信息?比如说, 两个手机天线接收下来所有信息,
然后各自的手机再从这些信息中拔捡出自己的信息?
在一个小区内,所有的用户的所有信道的所有时隙的时间起点是相同的吗?
相位是电磁波的角度?是垂直还是水平?
幅度是电磁波的振幅大小?
我本来觉得很好理解的东西,结果和你一讨论,我更不明白了。。。?
开环仅仅是起呼时候才使用,对吗?
开环功率控制的目的在于对新请求业务的初始发射功率作出估计。
SIRTarget=目标信噪比=目标信干比
什么是闭环功控中的外环控制?
RNC根据外环功率控制算法(外环功率控制的入口参数有目标BLER、CRC检验结果以及SIRerror,出口参数为SIRTarget)
,同时根据测量上报得到的质量信息(如CRCI)慢速调整
SIRTarget,并将这个值下发给NodeB。
什么叫开环? 什么叫闭环?
开环控制的主要特点是不需要反馈信息。闭环功控是发方根据收方链路质量测量结果的反馈信息,进行增加或减少(降低)发射功率。可见闭环功控需要一个反馈通道。
开环、外环、内环三种功控, 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的?
先开环,UE发起呼叫,再外环向NodeB下发SIRTarget, 然后NodeB和UE利用内环进行功控。
在WCDMA中,上行链路采用开环功控和闭环功控两种方式。当上行链路没有建立时,开环功控用来调节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发射功率。链路建立之后,使用闭环功控。闭环功控包括
内环功控和外环功控。外环功控以误码率或者误帧率作为控制目标,内环功控以信干比作为控制目标。下行链路只有闭环功控。
开环功控的内容是什么?
开环功控:UE从信道中测量干扰条件,并调整发射功率。其基本原理是
&&
&开环功率控制的目的在于UE对新请求业务的初始发射功率作出估计。
&&
&下行链路的开环功控的原理在于利用UE所测得的小区P-CPICH的信号质量来对上行链路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作出估计。
在内环功控中,调整的是谁的发射功率?基站的发射功率调整吗?
闭环-内环
测量信噪比和目标信噪比比较,并向移动台发送指令调整它的发射功率。
CDMA闭环功率控制频率为1500Hz, 意思是一秒钟进行功控的次数1500次?
&&
&若测定SIR&目标SIR, 降低移动台发射功率
&&
&若测定SIR&目标SIR, 增加移动台发射功率
&&
&UE根据接收到信号的信干比与控制信道的信干比目标值比较,然后向小区返回一个TPC命令,小区根据接收到的TPC命令,通过高层给定的闭环功率控制算法得出是增加UE
发射功率还是减小UE发射功率,调整的幅度=TPC_cmd&TPC_STEP_SIZE
&&
&进行闭环功率控制的物理信道:
&& &DPCH,
PDSCH, PCPCH
&&
&不进行闭环功率控制的物理信道:
&&
&P-CPICH(S-CPICH), P-CCPCH(S-CCPCH), PRACH等
对不同的信道,基站分配不同的功率。
什么是功率控制?在功率控制上,基站的发射功率调整吗?
对于WCDMA系统来说,基站的下行是属于功率受限的。为了在发射功率小的情况下确保满足要求的通话质量,
这就要求基站和移动台都能够根据通信距离的不同、链路质量的好坏
, 实时地调整发射机所需的功率, 这就是“功率控制”。
基站总功率,只有小区总功率,假设小区总功率43W,
假设只有一个用户需要2瓦,那么小区的实际发射功率是否是2W?不同信道的功率是不同的?
导频信道的功率是33dBm, 这个主公共导频信道的功率是不变的?
瓦与dBm的换算公式?
一个基站有几根天线? 单极化天线,必须一对。 双极化天线, 能同时收发。
W的天线一直都不闲,不停地向外发射功率, 一个小区, 一个天线最多可以发射多少功率?
在某一个地点,不同的信道受到的电平强度都不一样?
在W中间没有电平的概念?RSCP 是接受信号码功率?
为什么功率控制可以克服克服远近效应和补偿衰落?
功率控制可以克服远近效应,对上行功控而言,功率控制的目标即为所有的信号到达基站的功率相同。功率控制可以补偿衰落,接收功率不够时要求发射方增大发射功率。
由于移动信道是一个衰落信道,快速闭环功控可以随着信号的起伏进行快速改变发射功率,使接收电平由起伏变得平坦。
手机上显示的信号是什么?
RSSI: 5M带宽内的总的码功率,包括干扰
2.3.5 功率控制技术
在WCDMA系统中,作为无线资源管理的功率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是因为在WCDMA系统中,功率是最终的无线资源,一方面,提高针对用户的发射功率能够改善用户的服务质量
;另一方面,WCDMA采用宽带扩频技术,所有信号共享相同的频谱,每个移动台(用户)的信号能量被分配在整个频带范围内,这样对其他移动台来说就成为宽带噪声,这种提高会
带来对其他用户接收质量的降低。且各用户的扩频码之间存在着非理想的相关特性,用户发射功率的大小将直接影响系统的总容量,所以功率的使用在CDMA系统是矛盾的,从而使
得功率控制技术成为CDMA系统中的最为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
2.3.5.1 概述
区别于FDMA、TDMA,CDMA是用相互正交(近似正交)的伪随机码区分用户和开销信道的。在CDMA中主要使用了两种不同长度的伪随机码,,分别称之为PN长码和PN短码。由于码分
多址技术是在同一频段建立多个码分信道,虽然伪随机码具有很好的不相关性,但是无法避免其它信道对指定通信链路的干扰,这种干扰是由各用户间的PN码的互相关性不为0造成
的,因此也称为多址干扰。所以降低其它信道的干扰和增强每个信道的抗干扰的能力就成为CDMA实现最大信道容量的的技术方向。功率控制和可变速率声码器技术属于前一类技术
,目的是尽量降低对其它信道的干扰;分集技术属于后一类,其目的是增强信道自身的抗干扰能力。
除了多址干扰造成的不良影响外,还存在着所谓的“远近效应”的影响,即在上行链路中,如果小区内所有UE的发射功率系统,而各UE与NodeB的距离是不同的,导致NodeB接收较
近的UE的信号强,接收较远的UE的信号弱,由于CDMA是同频接收系统,造成弱信号淹没在强信号中,从而使得部分UE无法正常工作。电波传播中经常会遇到“阴影效应”的问题,
蜂窝式移动台在小区内的位置是随机的,且经常变动,所以路径损耗会大幅度的变化,必须实时改变发射功率,才能保证在这一地区的通信质量。
因此如何有效的进行功率控制,在保证用户要求的服务质量(QoS)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降低发射功率,减少系统干扰,增加系统容量,可见功率控制是WCDMA关键技术中的关键。功
率控制技术是WCDMA系统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功率控制就没有WCDMA系统。Qualcomm公司就是解决了这个问题才实现了WCDMA蜂窝通信网。
功率是CDMA系统的核心,一切是围绕着功率进行。CDMA系统是一个同频自干扰系统,任何多余不必要的功率不允许发射,这是一个一定要遵守的总准则!功率控制就是维护这个准
则的手段。
功率控制可以克服远近效应,对上行功控而言,功率控制的目标即为所有的信号到达基站的功率相同。功率控制可以补偿衰落,接收功率不够时要求发射方增大发射功率。
由于移动信道是一个衰落信道,快速闭环功控可以随着信号的起伏进行快速改变发射功率,使接收电平由起伏变得平坦。
功率控制技术能够解决以上提到的几种问题,是使CDMA走向实用化的重要关键技术之一。
2.3.5.2 功率控制的原则
CDMA功率控制的原则是指功率控制的基本依据,从原理角度出发,功率控制的原则可以分为三类,功率平衡的原则、信干比平衡的原则和质量平衡的原则。
1、功率平衡的原则
功率平衡是指接收端收到的有用信号功率相等,一般在上行链路是使NodeB接收的各个UE的有用信号的功率相等,下行链路是使各个UE接收的NodeB的有用信号的功率相等。在功率
平衡的两个方向中,我们更为强调上行链路的接收功率相等,因为在以实时交谈业务为主的服务里,上行链路是影响系统容量的主要因素。早期的CDMA功率控制技术中,采用的就
是这种原则。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混合业务是重要的特色之一,很明显,不能以简单的接收功率相等来对待不同的业务,因为接收机接收不同的业务,需要不同的接收功率,所以现在已经很
少再用这种判断原则。
2、信干比平衡的原则
随着技术的发展,通过测量接收功率,然后进行调整发射功率的方法已经略显粗糙,为了提供更大的容量,在技术上采用了比功率更为敏感、更为有效影响质量的参数——信干比
来进行功率控制。
信干比平衡是指接收端收到的有用信号功率相等,一般在上行链路是使NodeB接收的各个UE的有用信号的信干比相等,下行链路是使各个UE接收的NodeB的有用信号的信干比相等。
同样在以实时交谈业务为主的服务里我们更为强调上行链路的接收信干比相等。
3、质量平衡的原则
描述移动通信质量的定量指标一般有BER、FER等。质量平衡原则并不是说任何链路的质量如BER等都要达到一致,而是说每种业务本身的质量是以要求的质量目标为中心,达到动态
平衡的过程。它的提出,能够很好的解决现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具有多种业务的特性,而且质量目标灵活即时可变的问题。质量平衡与信干比平衡的原则相结合使用,是现在功率
控制技术的主流。
2.3.5.3 功率控制的分类
在WCDMA系统中,功率控制按方向分为上行(反向)功率控制和下行(前向)功率控制;按移动台和基站是否同时参与又分为开环功率控制和闭环功率控制两大类。
2.3.5.3.1 方向划分
前向(下行)功率控制
在理想情况下,由于下行链路的发射是同步正交的,那么移动台之间的干扰不会存在,但是由于有多径衰落的影响,完全正交是不可能的,所以前向功率控制还是有必要使用的。
尤其是在下行链路存在较多高速数据流的情况下,不采用前向功率控制,那么前向链路很有可能成为容量的瓶颈。下行物理信道种类较多,除了专用物理信道DPCH外,还有导频信
道、公共控制信道和其他共享信道、指示信道等。开环、闭环控制也都有应用。
反向(上行)功率控制
反向功率控制是CDMA系统中研究较早的技术,因为在以普通话音为主的服务区内,反向链路(上行链路)是系统容量受限的关键。控制UE的发射功率,可以克服“远近效应”和“
阴影效应”的影响,同时能够最大程度上节省UE的功率,延长电池使用时间。WCDMA的物理反向链路主要有PRACH、DPCH、PCPCH等,开环、闭环控制都有应用。
2.3.5.3.2 移动台和基站参与情况
&&
&开环功率控制
开环功率控制的原理是根据接收到的链路的信号衰落情况,估计自身发射链路的衰落情况,从而确定发射功率。开环控制的主要特点是不需要反馈信息,因此,在无线信道突然变
化时,它可以快速响应变化,此外,它的功率调整动态范围大。这种衰落估计的准确度是建立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具有一致的衰落情况下的,但是由于频率双工FDD模式中,上下
行链路的频段相差190MHz,远远大于信号的相关带宽,所以上行和下行链路的信道衰落情况是完全不相关的,这导致开环功率控制的准确度不会很高,只能起到粗略控制的作用,
必须使用闭环功率控制达到相当精度的控制效果。WCDMA协议中要求开环功率控制的控制方差在10dB内就可以接受。
对时分双工模式TDD来说,由于上行和下行链路位于同一频段,只是在时隙有所不同,此时信道的衰落情况基本对称,开环功率控制可以达到相当地控制精度,此时可以不需要采用
闭环功率控制,这也是TDD模式在功率控制方面与FDD模式最大的区别。
&&
&闭环功率控制
闭环功率控制由内环功率控制和外环功率控制两种方法组成。闭环功控是发方根据收方链路质量测量结果的反馈信息,进行增加或减少(降低)发射功率。可见闭环功控需要一个
反馈通道。内环功率控制和外环功率控制的结合体现信干比平衡准则和质量平衡准则的结合。
&&
&内环功率控制
内环功率控制是通信本端接收通信对端发出的功率控制命令控制本端的发射功率,通信对端的功率控制命令的产生是通过测量通信本端的发射信号的功率和信干比,与预置的目标
功率或信干比相比,产生功率控制命令以弥补测量值与目标值的差距,即测量值低于预设值,功率控制命令就是上升;测量值高于预设值,功率控制命令就是下降。闭环功率控制
的调整永远落后于测量时的状态,如果在这段时间内通信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会导致闭环的崩溃,所以功率控制的反馈延时不能太长,一般建议由通信本端的某一时隙产生的功率
控制命令应该在两个时隙以内回馈。由于这种功率控制的最终结果是保持测量功率或信干比动态平衡于目标值,并在目标值附近上下抖动,因此可以很形象的描述这种控制为“乒
乓”式控制。闭环功率控制精度高于开环功率控制,是主要的控制手段。
&&
&外环功率控制
外环功率控制在CDMA通讯系统中,其目的是使每条链路的通讯质量基本保持在设定值。外环功率控制通过闭环功率控制间接影响系统的用户容量和通讯质量。外环功控调节闭环功
率控制可以采用目标SIR或目标功率值。基于每条链路,不断的比较BER或FER与质量要求目标BER或目标FER的差距,弥补性地调节每条链路的目标SIR或目标功率,即质量低于要求
,就调高目标SIR或目标功率;质量高于要求,就调低目标SIR或目标功率。
2.3.5.4 功率控制实现原理
下面分别对这些技术进行详细论述。
2.3.5.4.1上行功率控制
&& &PRACH
在所有物理信道中,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是唯一只采用开环功率控制的。
上行链路PRACH的开环功控过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PRACH=LPERCH+IBTS+常数
其中:PRACH:发射功率;LPERCH:测得的路径损耗;IBTS:BTS处的干扰信号功率;常数:此值是通过L3消息决定的。
UE从广播信道上获得基站的CPICH的发射功率,然后测量CPICH的接收信号强度来估计路径损耗,IBTS由广播信道获得,常数是接收所需的SIR和调整值,调整上下行链路的不平衡。
&&
&DPCCH/DPDCH
DPDCH及其相应的DPCCH同时采用开环和闭环功率控制,DPDCH和DPCCH功率的调整幅度相同。他们之间的相对功率偏差是由高层的信令决定的。DPDCH和DPCCH的功率控制包括两种方
式,即非压缩模式下的功率控制和压缩模式下的功率控制。
&&
&非压缩模式下的功率控制
上行DPDCH/DPCCH发射功率的初始值是用开环功率估计决定的,同随机接入过程类似。
对上行链路来说,在DPDCH最大速率的最大发射功率是预先指定的,控制必须在此范围内执行,闭环发射功率的最大功率值是由高层设置的。
上行闭环功率控制主要是基站通过调整UE的发射功率以保持接收到的上行信噪比尽量靠近SIR目标值,而每一个小区的SIR目标值都是由高层外环功率控制调整的。
以下是上行DPDCH/DPCCH的帧结构图:
Frame structure for uplink DPDCH/DPCCH
服务小区应当估计接收到的上行DPCH信噪比SIR。随后,服务小区在每一个时隙(2/3ms)之内都产生一个TPC指令并且按照如下的规则发射:如果估计值大于目标值就发出TPC指令
“0”(降低功率);如果大于门限就发出TPC命令“1”(增加功率)。
UE在一个时隙中会接收到一个或多个TPC指令。如果在一个时隙中接收到多个TPC指令,UE会把这多个TPC指令合并成一个TPC_cmd。具体合并得到TPC_cmd的算法包括两种,采用那种
算法是由UE的特征参数PCA(Power Control Algorithms)决定的,并且是由网络设置的。
在采用两个算法中的一个得到合并的TPC指令TPC_cmd之后,UE就可以根据TPC指令用步长 来调整上行专用物理信道的发射功率,步长
也是由网络设置的,可以取1dB或2dB。如果
TPC_cmd等于1,那么上行DPDCH和上行DPCCH就应该增加
;如果TPC_cmd等于-1,那么上行DPDCH和上行DPCCH就应该减小
;如果TPC_cmd等于0,那么上行DPDCH和上行DPCCH就保持不
下面就TPC处理的算法加以说明:
处理TPC指令的算法1:
当UE没有处于软切换时,每个时隙只接收到一个TPC指令。在这种情况下,TPC_cmd获取的方法如下:
如果接收到的TPC指令为0,那么这个时隙的TPC_cmd=-1,DPCCH上的发射功率就减小 ;
如果接收到的TPC指令为1,那么这个时隙的TPC_cmd=1,DPCCH上的发射功率就增加 ;
当UE处于软切换时,在每一个时隙UE将接收到来自激活集中的不同小区的多个TPC指令。在某些情况下,UE得知在一个时隙中的某些TPC指令是相同的,比如说是在接收机分集或者
在更软切换的情况下,这是UTRAN在所有服务小区发射相同的指令,在这些情况下,这些TPC指令通过最大比值合并成为一个TPC指令。
在有的软切换情况下,在不同小区传输的TPC指令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进行TPC比特的合并。首先,UE估计在每个功率控制指令的信噪比,随后,UE分配给每个TPC指令一个可
信度指示Wi,最后利用函数,UE可获得合并后的TPC指令。如果信噪比小于功率控制门限,则可信度指示设置为0,否则,设置为1,这意味着如果TPC指令的信噪比比门限值小,功
率控制指令就认为是不可信的;如果至少有一个TPC指令,其可信度指示为1且功率控制指令为0,或者如果可信度指示为0且对于所有的功率控制指令为0,那么TPC_cmd=-1,否则
TPC_cmd就设置为1。这意味着只要有一个满足可信度标准的小区要求降低功率,那么UE就降低发射功率。
处理TPC指令的算法2:
该功率控制算法主要用于实现较小的功率控制步长和相对慢速功率控制。
当UE不在软切换状态时,每个时隙只接收到一个TPC指令。在这种情况下,UE处理接收到的TPC指令将以5个时隙为周期,其中每5个时隙的集合应当和帧边界对齐,每5个时隙的集合
之间不应有重叠。&&&&&&&&&
TPC_cmd的值用以下的方式设置:
1、对集合中头4个时隙,TPC_cmd=0;
2、对集合中第5个时隙,UE对5个接收到的TPC指令的每一个都采用硬判决的办法,如果在一个集合中所有5个硬判决都为1,那么第5个时隙的TPC_cmd=1;`如果在一个集合中所有5
个硬判决都为0,那么第5个时隙的TPC_cmd=-1;否则,第五个时隙TPC_cmd=0。
UE处于软切换情况下,在一个时隙中会接收到来自激活集中的不同小区的多个TPC指令。在某些情况下,UE得知在一个时隙中的某些TPC指令是相同的,比如说在接收机分集或者在
更软切换的情况下,这时UTRAN在所有的服务小区中发射相同的指令。在这些情况下,这些TPC指令通过最大比值合并成为一个TPC指令。
在有的软切换情况下,在不同小区传输的TPC指令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进行TPC比特的合并。
在这种情况下,UE处理接收到的TPC指令将以3个时隙为周期,其中每3个时隙的集合应当和帧边界对齐,每3个时隙的集合之间不应该有重叠。每个时隙中都会接收到N个不同的指令
TPC_cmd的值是用以下的方式设置的:
1、对集合中头2个时隙,TPC_cmd=0。
2、对集合中第3个时隙,UE将使用以下的方式来判决:由于每个时隙中都会接收到N个不同的TPC指令,所以将所有TPC指令分为N组,每组包括三个时隙,对3个时隙接收到的TPC指
令的每一个都采用硬决的办法,如果在一个集合中所有3个硬判决都为1,那么TPC_cmd=1;如果在一个集合中所有3个硬判决都为0,那么TPC_cmd=-1,否则TPC_cmd=0。
&&
&压缩模式下的功率控制
在压缩模式中由于可能会在几个时隙内停止发送TPC指令,所以在压缩模式下的功率控制的目标是在经过一端发射间隔之后,尽可能快地恢复信噪比(SIR),使其接近目标SIR。
在下行压缩模式中,由于在压缩期间没有发射下行TPC指令,发射间隔就没有应用功率控制,所以上行DPDCH和DCCH的发射功率在发射间隔就保持不变。在上行和下行压缩模式同时
发生时,上行DPDCH和DPCCH的发射在发射间隔就停止了。
在每个发射间隔之后,压缩模式下的功率控制算法有两种可能。具体采用哪种算法通过高层信令通知。
对于算法0,步长不变,并且在压缩模式中依然采用通常的发射功率控制;
对于算法1,在每个发射间隔后的一个或者多个时隙(称为恢复周期)中,仍采用通常的功率控制算法,采用恢复功率控制步长,它以dB为单位,为3dB和2△rpc两个值中的较小值
恢复周期之后,就执行以△rpc为步长的通常的功率控制算法。
恢复周期的长度(RL)有两种可能:
1、恢复周期长度是固定的,并且是发射模式参数的函数。发射模式参数主要是发射间隔周期,也可能是扩频因子。
2、恢复周期长度是自适应的,结束于当前接收到的功率控制指令正好相反时,或者结束于发射间隙后的某个时隙之后。
2.3.5.4.2 下行功率控制
主CCPCH和辅助CCPCH进行慢速功率控制,主CCPCH的发射功率是慢变的,即在连续几帧之内功率是常数,其发射功率由网络决定,并在BCH上发布。辅助CCPCH的发射功率由网络设定
,是可变的。下行功率控制主要是指对DPCCH/DPDCH的功率控制。
&&
&DPCCH/DPDCH
&&
&非压缩模式下的功率控制
DPCCH和相应的DPDCH同时采用开环和闭环功率控制,DPCCH和DPDCH功率的调整幅度相同,他们之间的相对功率偏差是由高层的信令决定的。DPCCH的TFCI、TPC以及导频域相对于
DPDCH功率的偏移分别为PO1、PO2和PO3dB。DPDCH和DPCCH的功率控制包括两种方式,即非压缩模式下的功率控制和压缩模式下的功率控制。
Frame structure for downlink DPCH
下行链路开环功控是用来确定DPCH的初始发射功率的,其过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加以表示:
P=(Ec/Io)req-CPICH_Ec/Io+PCPICH
其中:(Ec/Io)req是UE正确接收该专用信道所需要的Ec/Io;CPICH_Ec/Io是UE测量到的公共导频信道的Ec/Io,通过RACH报告给UTRAN,PCPICH是公共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
下行链路的闭环功率控制主要是为了保持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噪比尽量靠近SIR目标值而调整基站的发射功率,外环功率控制为每一个连接独立地设置SIR目标值。
UE不断地估计接收到的下行DPCCH/DPDCH的功率,同时UE还要估计接收到的干扰,并获得一个SIR的估计值,随后UE比较估计值和目标值产生TPC指令:如果估计值大于目标值就发出
TPC指令“0”,降低发射功率,如果小于目标值就发出TPC指令“1”,增加功率。
当UE不处于软切换状态时,产生的TPC指令就在上行DPCCH上的第一个TPC域上发生。当UE处于软切换状态时,那么UE在产生TPC指令之前应当检查下行功率控制模式(DPC_MODE),
这个参数由高层信令控制。
如果DPC_MODE=0,UE在每一个时隙发送一个唯一的TPC指令,并且产生的TPC指令在上行DPCCH上的第一个TPC指令域上发送。
如果DPC_MODE=1,UE在3个时隙内重复传送相同的TPC指令。
作为对接收到的TPC指令的响应,UTRAN调整下行DPCCH/DPDCH的功率。发送的DPCCH/DPDCH功率不可以高于Maximum-DL_Power,也不能低于Minimum-DL_Power。
功率的改变应该是最小步长的倍数,基站必须支持1dB的最小步长,而0.5dB是可以选择的。当由于下行链路失去同步而不能执行SIR的测量时,TPC指令总是设置为“1”。
&&
&压缩模式下的功率控制
在压缩模式下的UE操作与正常模式相同,即产生TPC指令应当基于接收到的SIR的估计值。在压缩模式中由于中间可能会在几个时隙内停止发送TPC指令,所以在压缩模式下的功率控
制的目标是在经过一段发射间隔之后,尽可能地恢复信噪比(SIR),使其接近目标SIR。
在上行压缩模式中,由于在压缩期间没有发射下行TPC指令,发射间隔就没有应用功率控制,所以上行DPDCH和DCCH的发射功率在发射间隔就保持不变。在上行和下行压缩模式同时
发生时,下行DPDCH和DPCCH的发射在发射间隔就停止了。
2.3.5.4.3 站址选择分集发射功率控制(SSDT)
站址选择分集发射功率控制(SSDT)是在软切换模式下一种可以选择的宏分集的方法。
具体的操作如下:UE从激活集合中选择一个小区作为“基本小区”,所有其他小区就划入“非基本小区”。SSDT的首要目标是在下行链路中从最好的小区中发射信号,以减小在软
切换模式下多路发射引起的干扰。其次是要在没有网络干预的情况下实现快速站址选择,以保持软切换的优点。为了选择基本小区,给每个小区分配一个临时识别码,UE还定时把
基本小区的识别码通知给正连接着的小区,UE选定的非基本小区就关闭发射功率。基本小区的识别码是通过上行链路FBI发送的。SSDT的激活、终止以及ID码分配都是由高层信令来
SSDT由网络根据软切换的激活小区集合进行初始化。一旦决定采用SSDT,就在当前的软切换周期内,网络把SSDT选择已经激活的消息通知小区和UE,否则,TPC就仍在通常的模式下
运行,即每个小区按照上行TPC指令来控制其发射功率。临时小区识别码的分配由网络执行,并且要通知所有激活集内的小区和UE,用于站址选择。
UE通过测量所有激活小区发射的公共导频,周期性地选择基本小区。拥有最高导频功率的小区就作为基本小区。
在SSDT中,非基本小区可以关闭其输出功率。
软切换中的每个基站包括发射功率等级P1和P2。如果某个小区被选为基本小区,那么功率水平保持在P1上;否则,小区就保持在最小发射功率水平P2上(数据域功率关闭)。TPC和
TFCI部分的发射功率总是保持在P1,这是为了UE在检测控制信息时有较高的可信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誉大幅增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