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量化非直接带来利润部门的阿里巴巴 业绩 利润

企业非盈利部门考核方法的分析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企业非盈利部门考核方法的分析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2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论企业业绩评价中的非财务指标及其量化_图文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论企业业绩评价中的非财务指标及其量化
&&企业业绩评价相关论文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2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如何提高绩效考评的实效.doc 3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如何提高绩效考评的实效
导致绩效管理失败的六大原因(上)
为什么多数绩效考评开始时轰轰烈烈,后来却以失败告终?各部门经理总是抗拒绩效考评,怎么办?为什么在一些公司实施很成功的考评办法在本企业却行不通?不实施绩效考评员工们都还工作如常,实施绩效考评反而矛盾重重、风波骤起……企业应该如何提升绩效考评的实效?
通过开放式调查发现,在7000多位职业经理人面对的困难中,第一困难是绩效考评,第二困难是制定纪律性薪酬方案,第三困难是留住人才。而且,不仅是中国,国外的调查数据也显示绩效考评是企业比较头疼的问题。美国上市公司的高管中,仅有15%相信他们的业绩评估体系很好地帮助他们实现了经营目标,有多达43%的管理者认为公司的绩效评估系统运作不良,成效不佳。还有大量居中间位置的管理者认为公司的绩效评估系统既不是很好,也不是不好。
那么,什么是绩效和绩效管理呢?绩效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企业的各团队或个人所必须完成的业务成果,也就是企业的各团队或个人所必须做的事,可以这么说:只要有目标、组织、工作就必然存在绩效问题,总而言之,绩效就是一切我们想要的东西。也可以说是结果,但如果某些因素相对于其他因素而言,对结果有明显、直接的影响时,绩效的意义就与这些因素等同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绩效首先是结果,当其他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相对不变,改变特定因素能促进产生良好的结果时,控制这些因素就等于同时控制了绩效。
绩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就是管理者确保企业各团队或个人的日常工作活动及业务成果能够与总体目标的完成保持一致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绩效管理是在目标与如何达到目标而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增强员工成功地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实际上,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几个重要的构件:目标、计划、辅导、教练、评价、检查、回报、反馈,仅盯住系统的一个构件,是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的。
绩效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共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绩效计划,第二阶段是绩效实施,第三阶段是绩效考评,第四阶段是绩效的诊断辅导,这四个阶段结束后,绩效管理就会再回到另外一个循环。
◆ 绩效计划(Performance Planning)
绩效计划主要是制定公司各部门的岗位指标和目标,就是某个岗位、某个部门应该用什么指标考核,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目标对不对?一个阶段的目标能不能做好计划是这个目标能不能实现的关键。
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系统中的第一个环节,是启动绩效管理和实现绩效管理战略目的的关键点。通常,制定绩效管理的主要依据是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绩效管理是一项协作性管理活动,由工作执行者和管理者共同承担。同时,这也是一个连续的管理过程,而不是一个管理年度中的一两次活动。
◆ 绩效实施(Managing Performance)
实施阶段就是将计划予以实现的过程。制定了绩效计划之后,被评估者就开始按照计划开展工作。绩效实施与管理,实质上就是管理者和员工双方持续的沟通过程。这是一种双向的交互过程,它贯穿于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
◆ 绩效考评(Performance Appraisal)
考评就是对实施结果进行跟踪记录的过程。绩效评估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所以必须用系统的观念来考虑其在绩效管理系统中的作用。通常而言,绩效计划和沟通是绩效评估的基础。
◆ 绩效诊断(Performance Feedback)
绩效诊断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发现员工工作中的问题并进行改进。绩效反馈是绩效诊断的后继工序。总之,绩效诊断不是为了评估而评估,诊断必须能激发员工的发展并能整合为企业的成长。
诊断就是判断到底做得如何,需要怎样改善的分析总结过程。绩效诊断辅导就是反馈环节,在绩效管理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绩效管理强调的是面对面,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业绩及存在的问题,既有利于个人的成长,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这种循环是一个上升式的循环,第二个阶段的计划目标往往应该比第一个阶段的计划目标要高,如果前面计划订得太高,也可能需要在第二阶段适当地调低一点。
绩效考核很难,失败的概率很高,很多企业在没做绩效考核之前,大家还相安无事,工作照常进行,可做了绩效考核之后,往往变成怨声四起,矛盾重重,甚至带来一些负面的效果。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绩效管理的失败?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什么?怎么促成目标的实现?通过分析发现,导致绩效管理失败有六大原因。
原因之一:绩效考评不考评绩效(一)
很多企业的绩效考评不考评绩效,例如在很多企业中,绩效考核分成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工作绩效等项目,每一项又分成若干小项。那么,德勤品德考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能力及工作态度与绩效考核之间有什么关系?甚至有的大企业也在犯这样的错误。如下表所示:
某企业的绩效考评表设计如下: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绩效答案,绩效管理实务答案,绩效工资,绩效考核,绩效工资制度,绩效考核方法,绩效考核方案,绩效管理,绩效考核指标,绩效考核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明确管理学的基本问题,弄清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和框架。使学生了解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把握管理学发展的动向和前沿问题,理清管理学发展的历史线索。
本章重点:科学管理理论;韦伯的组织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
本章难点:系统管理理论
时间安排:8节
汉高祖刘邦曾经说过:攻城夺地,吾不如韩信;接济粮草,吾不如萧何;运筹帷幄,吾不如张良,但他们却能为我所用。
管理活动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史,那什么是管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一、什么是管理
(一)西方对管理的理解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管理理论最早出现在西方,主要历经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很多管理理论。但是并不是每个管理理论都对管理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因此,我们仅着重介绍几个熟悉的管理定义。
1、哈罗德?孔茨
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
这一定义强调的管理的内容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而且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同时管理是追求效率的。
2、赫伯特?西蒙
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
& 西蒙认为,决策行为是管理的核心,决策的制定过程是理解组织的关键所在。任何作业开始之前都要先做决策,制定计划就是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也都离不开决策。组织中的管理人员所做的工作的实质就是决策。
但是,管理不能等同于决策:从管理的角度看,领导的影响力也能够实现管理,却不是决策过程;从决策的角度看,脱离组织的决策没有管理的意义和内容。正如一个超市经理决定今天超市补货的数量是管理决策,而决定今天在超市为自己购买什么物品却不是管理。
3、斯蒂芬?罗宾斯
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并且通过别人更有效地完成活动的过程。
这一定义把管理视作过程,既强调了人的因素,又强调了管理的双重目标---既要完成活动,又要讲究效率。
总结以上三个定义都强调了人的作用,而对忽视了其他资源的作用有。如物力、财力资源等。
4、普伦基特和阿特纳
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独或集体通过行使相关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比、领导和控制)和利用各种资源(信息、原材料、货币和人员)来制定并实现目标的活动。这个定义相对具体。
(二)国内对管理的看法
中国的管理思想源远流长,古有道家、儒家管理思想,《孙子兵法》至今流传于西方企业中。我们看一下国内教材对管理下的定义。
1、杨文士、张雁
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 这一定义说明了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目标,重视了人的因素,同时也忽略了其他资源因素的影响。
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一定义和上一个定义没有太大的区别,职能划分稍有不同,但是囊括了其他资源的作用,如物力、财力资源。
“什么是管理?至今似乎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成思危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2002)&&&&&&&&&&&&&&&&&
(三)管理的定义
我们普遍接受的是周三多对管理定义的描述。
周三多:管理就是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四)管理含义的要点
1)存在于组织之中,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任何组织都必须。
2)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的活动构成。是过程而不是瞬间。
3)管理的对象是组织的资源。资源是一个组织运行的基础,也是开展管理工作的前提。传统意义上的资源主要是指人、财、物,强调的是那些内部的、有形的资源。现代意义上的资源远不只是这些,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都是组织的资源。组织的管理工作要把可利用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给资源赋予更大的价值,以此实现组织的目标。在某种意义上说,组织间的管理实际上是资源利用效果的较量,资源是流动的,不能给资源赋予更高价值的组织将会减少对资源的拥有量甚至无法获取资源。
4)“有效地”指的是既要注重效率,又要注重效果。效率:指输入和输出,或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追求效率即是手段,目标是资源利用的最少浪费。管理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效率最大化。即以正确的方式做事。
效果:是指目标的实现,也就是结果。管理必须使活动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即追求活动的效果。管理者实现了组织的目标,就说他是有效果的。反之,就是没有效果的。即做正确的事。
经济学产生的基础是资源稀缺,因此对于资源的使用和配置,既要求有效果,同时效率最大化,发挥资源的最大作用。
二、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职能是在管理过程中所从事的活动或发挥的作用。人类的管理活动具有那些最基
本的职能?至今仍众说纷纭。
A、最早是在20世纪初,法国的工业家亨利?法约尔在其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中提出,所有管理人员都行使五种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B、1950年代中期,美国的两位教授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内尔把计划、组织、人
员配备、指导和控制职能用作管理学教材书的理论框架,这本权威的教材畅销了二十年。
不同的学者对管理的职能作出了不同的划分。如今的管理学教材仍然是围绕管理职能来
加以组织的。
C、我们使用的周三多的教材把管理的职能分为五种: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一)计划职能
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它是在预见未来的基础上对组织活动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作出筹划和安排,以保证组织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计划”一词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1)从名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表达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即在制定计划工作中所形成的各种管理性文件。
(2)从动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为实现决策目标而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即制定计划工作的过程。
生活中,我们一般用计划工作来表示动词意义上的计划内涵。计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三个紧密衔接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则是指制定计划。
计划工作就像一座桥梁,它是组织各个层次管理人员工作效率的根本保证,能够帮助我们实现预期的目标。
计划是任何一个组织成功的核心,它存在于组织各个层次的管理活动中。组织中所有层次的管理者,包括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管理者的首要职责就是做计划,就是将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活动任务分解给组织的每个部门、环节和个人,从而不仅为这些部门、环节和个人在该时期的工作提供了具体的依据,而且为决策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
(二)组织职能
组织具有两层含义:一般意义上的组织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为一定目标而进行协作活动的集体;管理学意义上的组织是指为了达成某些目标而设计并建立的具有明确职责、权限和互相关系的管理系统,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只有组织中的每个人了解自己在组织工作中应有的地位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有效地发挥他们在组织中的作用,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进行。因此,可以说组织工作的基本功能,就是要协调组织中全体成员与该组织的任务、目标之间的关系,使组织适应完成目标的需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全体人员的能量和积极性,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组织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就要看组织内各要素之间的协调、配合程度。
(三)领导职能
领导是指领导者依靠影响力,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被领导者(下属)或追随者,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和艺术。
领导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管理活动。科学的领导在管理职能中变得日益重要。
拿破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狮子率领的兔子军远比兔子率领的狮子军作战能力强。”领导的言行可以通过榜样、暗示、模仿作用等心理机制激发下属的动机,从而调动其工作、学习积极性,形成领导行为激励效应。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的良好行为、模范作用、以身作则就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同时领导也具有导向作用。
(四)控制职能
控制是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组织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是为了保证组织各部门、各环节能按预定的要求运作而实现目标。
管理过程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之处,通过管理控制,我们能及时发现这些不足之处,予以弥补。这个纠偏的过程在管理学中就称为控制。
控制是一个过程,它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的始末。在组织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不断地在计划与执行计划的结果之间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的差距,并找出这种差距的原因加以纠正,就是这个控制。控制的目的是要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一致。
(五)创新职能
以上职能是带有普遍性的。所有的管理人员不论其什么头衔,在何岗位,处于哪一管理层次,都须执行这些基本管理职能。但不同层次对不同职能的时间精力分配不同。
三、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要求
(一)管理者的形成
19世纪中叶,美国西部铁路公司最早采用“受薪经理”代替所有者行使管理职能。开始由懂业务技术的“硬专家”管理转变为“软专家”管理。
(二)管理者的含义及分类
& (1)管理者的含义
&& 管理者是组织中指挥别人活动的人,或对他人的工作负有责任的人(有下级的人)。
管理者――是这样的人,他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
(2)管理者的分类
组织中的成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业人员(直接从事某项工作,不具有监督他人工作的职责);另一类是管理人员(指挥别人活动并为其工作好坏负责任的人,在组织中有一定的职权)。在组织中区分管理者和操作者并不难,因为管理者一般都有某种头衔。
A、从纵向上看,组织中的管理人员可分为基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
基层管理人员:直接监察实际作业人员的管理者。如生产线线长、工长、领班、小组长。
中层管理人员:管理着基层管理者,贯彻和执行高层管理部门制定的目标和政策。如部门经理、项目经理、地区经理
高层管理人员:他们承担着制定广泛的组织决策的责任,以及为整个组织制订计划和目标的责任。(战略、对外的“官方”身份)如总裁、首席执行官、董事会主席。
B、横向上可分为综合管理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
综合管理人员:小企业的总经理;跨国公司各事业部经理
专业管理人员:按不同的业务领域来分类。在企业中的各级管理层次中,都可能有市场营销、财务、生产、人事、行政及其他各类管理人员。
(三)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角色
管理者合格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职能的履行情况。为了有效履行各种职能,管理者必须明确自己要扮演的角色。
20 世纪 60 年代末,加拿大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对 5 位总经理的工作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在观察的基础上,明茨伯格提出了他所创建的管理角色理论,即管理者究竟在做什么的分类纲要。他认为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但高度民主相关的角色。分为三个方面: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
(1)人际关系
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扮演人际角色。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1、代表人角色
作为所在单位的领导,管理者必须行使一些具有礼仪性质的职责。如出席集会、宴请重要客户等。此时,领导的身份和地位是其单位的管理者,是单位的代表。与一般的朋友聚餐不同,那仅是代表个人。
2、领导者角色
由于管理者对所在单位的成败负重要责任,他们必须在工作小组内扮演领导者角色。
3、联络者角色
管理者无论对内对外都起着联络者的角色。
(2)信息角色
管理者确保和他一起工作的人具有足够的信息,从而能够顺利完成工作,这时他们就扮演信息角色。管理者在其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中处于中心地位,事实上是组织的中枢神经,他既是获取外部信息的焦点,也是传递信息的来源。具体包括下列三种角色:
1、监督者角色
作为监督者,管理者持续关注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以获取对组织有用的信息。
2、传播人角色
作为传播者,管理者把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工作小组成员,管理者有时也向工作小组隐藏特定的信息,更重要的,管理者必须保证员工具有必要的信息以便切实有效地完成工作。
3、发言人角色
管理者把信息传递给单位或组织以外的个人。
(3)决策角色
&&& 管理者在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即扮演决策角色。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也许就是担任决策角色,管理者对他的组织战略决策系统负有全面的责任,也就是组织的每一项重大决策皆与管理者有关,包括以下四个角色:
1、企业家角色
管理者对所发现的机会进行投资以利用这种机会。如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发明新工艺。
2、干扰对付者角色
管理者必须善于处理冲突或解决问题。如平息客户的怒气、同不合作的供应商进行谈判或者对员工之间的争端进行调解等。
3、资源分配者角色
管理者决定资源用于哪些项目。
4、谈判者角色
研究表明,管理者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谈判上。谈判对象包括员工、供应商、客户、其他工作小组等。
(四)管理者的技能
①技术技能。指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技术技能对基层管理者尤为重要,成为业务内行是作为有效的管理者的前提条件,指导下属并回答有关具体问题。
②人际技能。有时称为人际关系技能,与组织内外上下左右打交道的能力,包括A联
络处理和协调组织内外人际关系的能力;B激励和诱导组织内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的能力;C正确的指导和指挥组织成员开展工作的能力。这项技能不仅要求管理人员要善解人意,而且能创造一种使下级感到安全并能自由发表意见的氛围。
③概念技能。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运用这种技能管理者必须能够将组织看作一个整体,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想象组织如何适应它所处的广泛的环境。尤其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这种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层次管理者对几种管理技能的重要程度不同:
&&&& 概念技能&高层管理人员&&&&&&&&&&&&&&&&&&&&&&&&&&&&&&&&&&&&&&&&&&&
&& 人际关系技能&中层管理人员&&&&&&&&&&&&&&&&&&&&&&&&&&&&&&&&&&&&&&&&&&&&&&&&&&&&&&&
&&&& 技术技能
&&基层管理人员&&&&&&&&&&&&&&&&&&&&&&&&&&&&&&&&&&&&&&
&&&&&&&&&&&&&&&& 不同层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管理技能
         第二节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自古至今,有极其丰富的管理思想,其中一些管理思想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古代关于管理的论述,如《论语》、《孙子兵法》、《三国演义》、《资治通鉴》等著作中对管理的精致论述,至今备受各国管理学界的重视。本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五千年的文明史
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影响
儒家思想、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法家、道家、佛家等的影响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五大主流学派
(一)儒家
作为中国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儒家思想,其蕴含了丰富的管理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修己安人、中庸之道、以和为贵、以义生财等方面。秉承“王者之道,仁政德治”。儒家提出人性善的人性假设,依此相应提出施仁政,德治礼制的管理方式,用礼制规范和道德感化的手段,实现治国的目的。
(二)法家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以主张“依法治国”而文明,其管理思想可概括为:历史发展观与韧性好利论、唯才的用人策略、行治以法和重势用术等方面。秉承“霸者之道,法制刑治”。法家与儒家相反,提出人性恶的人性假设,因而力主推行法制,并以刑治为手段,通过严刑重罚推法护法,实现治国的目的。
(三)道家
道家崇尚自然,其思想核心是“道”。其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安定宽松的环境、公平公正的组织制度。秉承“王霸杂合之道,无为而治”。道家提出人性自然的假设,认为“道法自然”,“无为而万物化”,主张以弱小胜刚强,以反求正,以实现至德之世的理想境界。
(四)墨家
&&& 墨者多来自社会下层,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治国安民的管理思想中:重利贵义、以民为本、尚贤使能等方面。
(五)兵家
兵家的管理思想宏大精深,自称体系,主要体现在:信息管理、决策管理、人才管理等方面。
三、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经济管理思想
孔子主张重义轻利,不要积极追求物质财富,要“知命安贫”;主张财富的分配要适当。老子,庄子主张寡欲,对财富要有知足感。
孟子:分工,并加以引申:“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荀子:需求是无止境的,需要用礼节来调节,人类想要满足群体的欲望,就必须分工;扶过首先必须富民;“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二)运筹决策的思想
我国古代有一句名言:“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说明在治军、治国、治生等一切竞争和对抗的环境中,都必须统筹谋划,正确研究对策,以智取胜。如田忌赛马,赤壁之战、空城计都是此方法的运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主张“三思而行”。诸葛亮,《隆中对》,就是一个高瞻远瞩,善于分析形势和未来的决策典范。
(三)关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思想
1、关于人性
荀况“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孟子:“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桑叶,敢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2、关于人的需求
管仲指出: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3、关于奖惩
管仲认为“赏不可以不厚,禁不可以不重。”主张重赏重罚。韩非子:“赏莫如厚,使民利之;誉莫如关,使民荣之,诛莫如重,使民畏之,毁莫如恶,使民耻之。”
(四)关于领导艺术
《孙子兵法》,“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治国思想中主张:顺“道”,重“人”,求“和”,守“信”。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理不如人和。
1、顺“道”
&中国历史上的“道”有多种含义,属于主观范畴的“道”,是指治国的理论,属于客观范畴的“道”,是指客观经济规律,这里用的是后一种含义,只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如:司马迁把社会经济活动视为由各个个人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而进行的自然过程,在社会商品交换中,价格贵贱的变化,也是受客观自然规律检验的。
2、重“人”
这是中国传统管理的一大要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归离。要夺取天下,治好国家,办成事业,人是第一位的。
治国要守信,办企业要守信,办一切事业都要守信。信誉是人类社会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是国家兴旺和事业成功的保证。
就是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对治国来说,和能兴邦;对治生来说,和气生财。
古代的管理思想极为丰富,有不少内容至今仍闪耀着光彩,现代管理学中的一些观点、理论和方法也都可以从古代思想宝库中直接或间接地找到有益的借鉴。
四、外国传统管理思想
外国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作为古代文明古国的埃及和巴比伦。
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平均每座要动用230万块石料,10多万劳动力,建筑工期在20年以上,而且采用金字塔式的管理机构。
古代欧洲的希腊和罗马帝国,曾经是奴隶制高度发达的国家,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
的管理思想。公元前370年,希腊学者色诺芬曾提出过制鞋生产流水化作业的设想,还出现
过像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那样的一批思想家和哲学家。古罗马帝国最早采用职能式的组织形式并建立了分级管理的中央集权等级制度。15世纪,意大利著名思想家马基埃维利(Machiavelli Niccolo)在他的著作《君主论》中,最早提出了有关领导行为和素质的理论。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四项领导原理:(1)领导者必须得到群众的拥护。有两层含义为:一是群众要拥护他作为领导者;二是领导者做事要征得群众的同意。(2)领导者必须维持组织的内聚力。领导者必须有能力把组织的成员团结在一起,使自己和组织具有很强的吸引力。(3)领导者必须具备坚强的精神意志。领导者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能为组织和自己的生存不断努力奋斗。(4)领导者必须具有崇高的品德和非凡的能力。
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使西方世界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社会关系上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资本主义生产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诸如效率和效益问题等。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对管理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具有影响的的思想应运而生。代表人物有:
a、亚当•斯密(Adam Smith&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他出生前八周,其父即去世,母亲独自将他抚养长大,亚当•斯密终生未娶,与母亲相伴。在1776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国富论》。提出了劳动分工和“经济人”观点。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以制针为例说明了劳动分工的好处。书中写到:如果―名工人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恐怕工作一天也难以制造出一枚针来(每个人都得拔丝、矫直、切断、敲针头、磨针尖、将针头和针尖焊在一起)。如果把制针程序分为若干项目,每个工人只分工负责其中一项,这样一来,平均一个工人每天可以生产4800枚针,生产效率提高的幅度是相当惊人的。作用体现在:①分工能增强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②分工减少了因工作变换而损失的时间;③分工使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比较容易改良工具和发明高效率的机器。此外,他还提出了研究经济问题的出发点是资产阶级利己主义,即每个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利己心”支配,人人追求个人私利,而这种追求客观上也会促进整个社会共同利益的发展。这种个人私利的追求者,就是“经济人”。这种所谓的“经济人”观点认为社会利益是以个人利益为立足点的。这种观点正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反映,后来成了整个西方管理的理论基础。
b、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 )是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一名企业管理改革家。欧文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了人事管理方面的实践与理论。他曾经为工厂管理制度的改革进行一系列试验。他倡导在企业管理中要重视人的因素,反对将人视为机器。提出要缩短工人的劳动时间、提高工资、改善工人的住宅等。希望通过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并使工厂获得很高的利润。他认为:只要对工人加以训练和指挥,就可以取得50%-100%的报酬,从而使工厂主的收入大大增加;而花在机器上的支出只能赚到15%的报酬。而且他的改革实验证明:重视人的作用、尊重人的地位,可以使工厂获得更多的利润。由于欧文最早注意到人的因素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性,率先在人事管理方面进行了探索,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
c、查尔斯•巴布(贝)奇(Charles Babbage )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发明家。其性情暴躁,以至于为了回敬英国街道上比比皆是的管风琴演奏者,他就在他的住房外面吹起了喇叭,造成一片噪声,以便把他们赶走。他的最著名的发明是1822年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台实用机械计算机DD差分机。他将技术方法应用于管理当中,代表作是1832年发表的《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一书,除进一步阐述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外,同时提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的主张;劳资关系的协调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设计并发明了一些有助于提高作业效率的机器、工具。巴布奇还提出了一种工资加利润的分配制度,提出工人的工资应有三部分组成:①固定工资;②利润分享部分;③奖金。后两项是与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直接相关联的。DDDDDD具有刺激作用的分配制度
第三节&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管理理论概述
自从有了人类的活动,就有了管理活动。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总结,人们对管理活动有了初步的认识和见解,形成了一些朴素、零散的管理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人又对管理思想加以提炼和概括,找出管理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将其作为一种假设,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从而形成了管理理论。
二、古典管理理论
我们学习的管理理论主要是西方的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建的管理理论,人
们称为“古典”管理理论,主要由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构成。它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管理理论,其出发点是经济利益是驱动职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动力。
1、&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其人: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人, 出生在
美国费城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他的父亲一心指望他日后成为一名有成就的律师,希望他子承父业。年轻的泰罗不负众望,终于考入哈佛大学法学院,但不久因开夜车得了眼疾而被迫辍学(泰罗学习刻苦,时常开夜车,是他的健康和视力受损)。1875年,他进入费城一家小型水泵制造厂当学徒工。22岁转到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先后当过技工、工长、总机械师、总绘图师。1884年(28岁)被提升为钢铁公司的总工程师。在业余学习的基础上,于1883年获得机械工程学位。1898年,它独立开业从事管理咨询工作。以后,他用大部分时间从事写作、演讲,宣传他的―套科学管理方法。泰罗自幼才华横溢,善于思考。在生产技术方面,他所完成的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不胜枚举,先后获得100多项专利,在机械制造的高速切削和精密切削方面作出了尤为突出的贡献。1915年因肺炎去世。他一生的研究硕果累累,著作很多,主要著作有《科学管理原理》、《车间管理》、《计件工资制》等,其代表作是1911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泰罗在该书中提出的理论奠定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泰罗也因此被西方管理学界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工作定额原理
泰罗一生大部分时间所关心的主要事情就是提高生产率。在19世纪末之前工厂的管理主要是凭业主的个人经验。企业主为了赚得更多的利润采取的手段不外乎是延长劳动时间或增强劳动强度。这种方法必然使劳资双方的矛盾越来越大。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工人怠工,资本家制定严格的工作时间,延长工人工作时间。分配问题上工人想多拿,资本家想少给。工人不知道“一天合理的工作量”(应该300件,可工人认为150件就可以了),资方不知道“一天合理的报酬”(如应该300元,可给了305元,那么就亏了5元)。泰罗认为必须先解决好以上两个问题。为了发掘工人们的劳动潜力,就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作量定额,即所谓的“合理的日工作量”。为此,泰罗进行了时间和动作的研究。(时间:选择合适而技术熟练的工人,把他们的每一项动作、每一道工序所使用的时间记下来,加上必要的休息时间和其他耽误的时间,就得出完成该项工作所需的总时间。动作:研究工人在干活时,其身体各部位的动作,经过比较分析后,去掉多余动作,改善必要动作)泰罗在伯利恒钢铁公司进行了有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该公司有75名工人负责把92磅重的生铁块搬运30米的距离装到铁路货车上,他们每天平均搬运12、5吨,日工资1、15美元。泰罗挑选了一名叫施密特的工人进行试验,试验搬运的速度、行走速度、持握的位置对搬运量的影响,以及多长的休息时间为好。经过分析确定装运生铁块的最佳方法和57%的时间用于休息,使每个工人的日搬运量达到47吨至48吨,同时使工人的日工资提高到1、85美元。通过研究,找到了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工人的工作量,使资本家和工人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测出了成本和利润,从而测出了报酬。这样以上两个问题得以解决。
标准化是指工人在工作时要采用标准的操作方法,而且工人所使用的工具、机器、材料等等都应该标准化,以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 泰罗在伯利恒钢铁公司作过一个铁锹试验。当时公司的铲运工人每天上班时都拿着自家的铁锹,这些铁锹各式各样,大小不等。堆料场中的物料有铁矿石、煤粉、焦炭等,每个工人的日工作量为16吨。泰罗经过观察发现,由于物料的比重不一样,一铁锹的负载大不一样。如果是铁矿石,一铁锹有38磅;如果是煤粉,一铁锹只有3、5磅。那么,一铁锹到底在多大才合适呢?经过试验,最后确定一铁锹21磅对于工人是最合适的。根据试验的结果,泰罗针对不同的物料设计不同形状和规格的铁锹。以后工人上班不用自带铁锹,而是根据物料情况从公司领取特制的标准铁锹。这种做法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16吨-59吨)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 泰罗认为: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第一流的工人包括两个方面,―方面是该工人的能力最适合做这种工作;另一方面是该工人必须愿意做这种工作。也就是说,人具有不同的天赋和才能,只要工作对一个人适合,而他又愿意努力去干,他就能成为第一流的工人。例如身强力壮的工人干重活可能是第一流的,但干精细活就不一定是第一流的。而心灵手巧的女工虽然不能干重活,但干精细活却是第一流的。所以要根据人的能力和天赋把他们分配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上去。而且还要对他们进行培训,教会他们科学的工作方法,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
(4)差别计件工资制
为了鼓励工人努力工作,泰罗提出了刺激性的差别计件工资制。在工时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合理的定额或标准,根据工人完成定额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工资率。如果没有完成定额,即以正常工资的80%付酬;如果工人超过定额,则全部以正常工资的125%付酬。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后效果很明显,使产量增加2-3倍。
(5)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离
泰罗认为,应该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经验工作方法的特点是工人使用什么工具采用什么样的操作方法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定。所以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他们的操作方法与使用的工具是否合理,以及个人的熟练程度与努力程度。科学工作方法就是在实验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标准操作方法和采用标准的工具、设备。泰罗认为,工人凭经验很难找到科学的工作方法,而且他们也没有时间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应该把计划同执行分离开来。优点:由于职能工长只承担某项职能,所以培训花费时间少;职责明确,效率高。缺点:一个工人同时接受几个职能工长的领导(多头领导),容易引起混乱,所以这一原则没有得以推广,但对组织结构划分有相当大的影响。
(6)实行例外原则
&&& 泰罗认为规模较大的企业必须运用例外原则,即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层管理人员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特别好或特别坏的重要事项;超过常规或标准的各种例外情况,如重大政策的决定,重要人员的任免等)的决策和监督权。例外原则对于避免高层管理人员陷入繁琐的日常具体事物,以集中精力作出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是非常必要和有利的。DDDDDDD为以后管理上的分权原则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另外,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泰罗认为,雇主和工人之间必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都必须认识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因此,雇主和工人都必须进行一场精神革命,即相互协作,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资本家关心的是低成本高利润,工人关心的是高工资,因此双方就争吵、对立。为了解决劳资双方的矛盾,他认为劳资双方必须在思想上进行合作。他论述道:“劳资双方在科学管理中所发生的精神革命是,双方都不把盈余的分配看成头等大事,而把注意力转移到增加盈余的量上来,直到盈余大到这样的程度,以至不必为如何分配而进行争吵。……他们共同努力所创造的盈余,足够给工人大量增加工资,并同样给雇主大量增加利润。”这就是泰罗所说的精神革命。泰勒提出要进行一场精神上的革命,其核心是劳资双方必须把精力从利益争夺转向共同合作多创利益上,用合作取代对立。遗憾的是,泰罗所希望的这种精神革命一直没有出现。
对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
泰罗在管理理论方面作出了许多重要的开拓性工作,为现代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由于他的杰出贡献,他被后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个理论不免有其局限性。泰罗自身条件、背景,使他对较高层次的研究相对较少,理论深度也相应的显得不足。泰罗的生活经历决定了其理论偏重于基层管理。最大的不足是,他把工人看成为“经济人”,视为一个仅仅能够用金钱刺激的群体,工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经济利益驱动。当然,人是有感情、有自尊心的,在很多情况下,金钱不是万能的,可采用激励鼓励,增强其集体荣誉感等方法。
时势造英雄,在泰罗的同代人当中还有一些人对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完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出现了一批他的弟子及追随者。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 (Frank Gilbreth) 吉尔布雷斯夫妇在管理发展史上就像居里夫妇一样显得光彩夺目。他受泰罗学术演讲的激发,成为其最真诚的追随者。他长期从事动作研究与疲劳研究(省略砌砖动作研究,将砌外墙砖动作从18个减少到5个,将砌内墙砖动作从18个减为2个),力求精简动作,降低疲劳,提高生产率。他把基本动作定义为动素,每一个动素称之为“Therblig”,这是Gilbreth字母次序倒过来组成的,只是“th”这两个字母次序不变。为了获得进一步的研究资料,他把当时刚刚出现的电影摄影技术用来进行动作摄影,然后放映,研究分析哪些是不必要的动作切加以消除。他还为此专门设计了一种“微动计时器”。把一个大钟装上一枚长的大秒针,可以录下二千分之一秒,置于拍摄现场,用来测定工作所需时间的长短。这项研究的重要性,为动作研究开辟了道路,现代体育竞技中的动作研究基本上源于此。因其在动作研究上的成就,被后人誉为“动时研究之父”
•亨利?甘特(Henry Gannt)甘特是泰罗在米德维尔钢铁厂工作时的助理,长期与泰罗合作,也是美国著名的工程师、科学家。他的主要贡献在于计划和管理技术方面。他设计了一种生产计划进度表,被称为“甘特图”,有效地控制生产和计划。(即把工作的种类、工作所需设备、工作进度等放置在一张以时间为坐标的图上,进而使对工作计划的检查和控制更加直观、形象)他还提出了“计件奖励工资制”,即除了按日支付有保证的工资外,超额完成定额的部分另给奖金;完不成定额的,也可以得到原定的日工资。这种制度比泰罗的“差别计件工资制”好,可以使工人感到收入有保证,劳动积极性因而提高;他还注意到职工的培训工作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2、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在以泰罗为代表的一些人在美国倡导科学管理的时候,欧洲也出现了一些古典的管理理论及其代表人物,其中影响最大的要属法国的法约尔及其一般管理理论。他是以管理过程和管理组织为重点。
法约尔的代表作是191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第一次对管理的职能作了明确的划分,使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过程。因此,可以说他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实际创始人,被誉为“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一般管理的主要内容:
①企业活动类别和管理的五种职能
&& 法约尔发现,无论一个企业是大是小,它的各种活动都可以划分为六类:
&& 1)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加工等
&& 2)商业活动――指采购、销售和交换等
&& 3)财务活动――指资本的筹集和运用
&& 4)安全活动――指财产和人员的保护
&& 5)会计活动――指货物盘点、资产负债表制作、成本核算、统计等
&& 6)管理活动――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
管理不同于经营,管理只是整个经营活动的组成部分。法约尔首次把管理活动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五大职能,揭示了管理的本质。
②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为了使管理者能够更好地履行管理的职能,法约尔总结出管理的十四条一般原则:
&&& (1)劳动分工原则。实行劳动的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2)权力与责任原则。管理者必须拥有权力以发布命令,但权利与责任必须对等。
(3)纪律。纪律是企业领导人同下属人员之间在服从、勤勉、积极、举止和尊敬方面所达成的一种协议。纪律的实质是遵守企业内部各方面达成的协议。纪律是领导人创造的,所以领导人要以身作则,赏罚分明。
(4)统一指挥。统一指挥原则是指一个下属只接受一个上级的指挥并向这个上级汇报自己的工作。
(5)统一领导。指凡目标相同的活动,仅应有一个领导人和一套计划。
5是4的必要条件。区别:人们通过统一领导来完善组织,而通过统一指挥来发挥人员的作用,统一指挥不能没有统一领导而存在,但并不开源于它。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一个企业中,个人或个人利益不能置于企业利益之上。做到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集体利益。
(7)人员的报酬。报酬制度要公平、合理,但要和良好的管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8)集权与分权。法约尔认为,在管理上应保持适当的集权于与分权,即掌握好集权与分权的尺度。认为下属的工作很重要就分权,认为下属的工作不重要就集权。
(9)等级链与跳板原则。等级链是从最高管理人员到最低管理人员之间应建立关系明确的等级系列,以保持上下沟通灵敏。但在紧急情况下,平级之间跨越权力而进行的横向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既能维护统一指挥原则,又能避免信息的延误和失真问题,法约尔提出了一种“跳板”原则,该原则可以使两个部门的沟通更便利。即在需要沟通的两个部门之间建立一个“法约尔桥”,以这个桥做跳板,就可以建立沟通的渠道。
(10)秩序。法约尔指出秩序是指“凡事各有其位”。无论是物品还是人员,都应该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 (11)公平。“公平”原则就是“善意”加“公道”。公道是执行已订立的协定。“公平”就是“公道”原则加上善意对待职工。
(12)人员的稳定。把一个人培养成胜任目前的工作,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所以,人员的经常变动,对企业很不利。对于企业来说关键是要掌握好人员流动的适合尺度,保持企业中人员工作的稳定性与适应性。
(13)首创精神。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才智,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想法或发明就是人们的首创精神,它是刺激人们努力工作的最大动力之一。
(14)团结(集体)精神。一个企业全体成员的和谐与团结是这个企业发展的巨大力量,领导者有责任尽一切可能保持和巩固企业内部人员的团结。
这就是法约尔提出的14条管理的基本原则,法约尔认为,原则是灵活的,可以适应一切需要,问题在于懂得如何去使用这些原则,这是一门很难掌握的管理艺术。领导者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经验与判断力去运用这些原则。
对法约尔“一般管理”的评价:
•法约尔研究了管理的一般性(普遍性),为管理理论的形成构筑了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具有一般性、有效性的特点。
•理论缺乏弹性。如在他的统一指挥原则中,他认为一个下级只接受一个上级的指挥,这与劳动分工原则之间可能会发生冲突。一个分厂的会计人员隶属这个分厂,总厂财务部的人不能指挥分厂会计人员(统一指挥原则),但这样的话就无法开展工作。
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和泰罗、法约尔是同时期人。出身于德国一个有着广泛的社会和政治关系的富裕家庭,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882年进入海德堡大学读法律,以后又就读于柏林大学和哥丁根大学。他受过三次军事训练,并于1888年参加了一次军事演习,因而对德国的军事生活和组织制度有相当的了解,这对他日后建立组织理论有相当大的影响。他一生中担任过多所大学的教授,他还担任过政府顾问、编辑、著作家等,对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宗教等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他的代表作是《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他在管理思想上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因而被后人尊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 权力(权威)论。韦伯认为任何一种组织都是以某种权力为基础的。如果没有权力,
组织就不能实现目标。指由权利才能是混乱变秩序。韦伯将社会所接受的权力划分为三种:合法合理的权力、传统的权力、个人魅力性权力。
A、合法合理的权力。它是由社会公认的法律规定的,基于法律和社会契约。它要求人们的服从是绝对的,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领袖官员,对这种权力的服从就等于对确认的职务或地位的权力的服从。
B、传统的权力。它以对传统习惯的信仰与尊重为基础,它是由历史沿袭下来的惯例、习俗而规定的权力。对这种权力的服从是绝对的服从与统治者。因为它具有沿袭下来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地位,例如对神权、族权、皇权的崇拜。
C、个人魅力型权力。它是以对个人的迷信和崇拜为基础。因为领导者具有神圣特殊的英雄主义或卓越非凡的特质,使人们对他们的服从是正当的。如对宗教先知、军事和政治领袖的崇拜。
韦伯把上述三种类型的权权力称为“纯粹的”,此外,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混合的形式。在这三种权力中,他认为只有合法合理的权力才是理想组织形式的基础。
②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核心是组织活动主要是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进行管理。所谓“理想的”并不是指最合乎需要的,而是现代社会中最有效、最合理的组织形式。
(1)明确分工。对每个职位上的组织成员的权力、责任都有明确规定,并作为正式职
责使之合法化。
(2)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组织内的所有职位都按照权力自上而下形成等级系统。韦
伯把理想的组织形态分为三个层次:高、中、低。(最高领导层,主要职能是决策;行政管理人员即中层管理者,主要职能是执行上级决策并拟定实施方案,将下层的意见反馈给上层;一般工作人员,主要职能是做实际工作)
(3)人员的任用。所有组织成员都是通过正式考试的成绩或在培训中取得的技术资格
来加以录用的。
(4)实行任命制。只有个别职位才实行选举制,所有担任公职的人都是任命的。
(5)管理员是专职的。他们领取固定的薪金,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
(6)遵守纪律。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7)组织中人与人的关系。组织中的人员关系应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是一种不受
情感影响的关系。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思想,可归纳是一种“官僚政治、官僚主义”管理体系的思想,而这里的官僚,并非平常意义上的官僚,没有贬义。它的原意是通过职位而非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这是针对当时德国的家族式企业的弊端而提出来的,是一个有关集体活动理性化的社会学概念。
韦伯认为这种高度集中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是达成组织目标、提高组织绩效的最有效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等方面都优于其他组织形式,适用于各种行政管理工作和各种大型组织,如军队、国家机构、教会和各种团体。韦伯的这一理论也是对泰罗、法约尔理论的一种补充,是古典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来的管理学家,特别是组织理论家产生很大影响。
三、行为管理理论
(1)三位先驱者
•雨果?芒斯特伯格()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德国人,他的专业是心理学和医学,1885年在莱比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成为一名心理学家,他又学习医学,在海得堡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当时年仅27岁。29岁时,被邀请去哈佛大学主持心理学实验室工作,并担任实验心理学教授。以后他把兴趣转向了心理学在工业中的应用(使心理学进入了产业界)。1912年出版了著名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一书。在这本书中他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1)寻求如何使人们的智能同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最为适应;2)在什么样的心理条件下,才能使每个人达到最高效率;3)用什么样的方式刺激,诱导工人进行生产以达到最满意的产量或最高效率。
•玛丽?福莱特()是美国的一位社会工作者,女管理学家。虽然她生活在科
学管理时代,但她认为有必要理解组织中行为的作用,并走在行为管理理论的前面,为此,她做了不少开拓性工作。她相信科学管理方法能应用于人际关系,并相信人们只有通过群体,才能把自身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有人把她誉为“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之间的桥梁”。
•莉莲?吉尔布雷斯()美国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是弗兰克?吉尔布雷斯
()的夫人,也是美国第一个获得心理学博士的女士,被称为“管理第一夫人”。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奥克兰,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英语系。1924年,当弗兰克?吉尔布雷斯(56岁)辞世后,她接替了丈夫的工作,并且使自己也成为工业界的一个榜样。她之前的许多心理学家研究的是群体行为,而莉莲?吉尔布雷斯则注重研究个体行为;并对在管理中如何理解心理学的作用和重要性方面作出了深入的研究。此外,她还把管理风格分为三类:①传统的管理风格:管理者为严格的驱动型,相信统一命令和使用集中权威。②过渡的管理风格:介于传统的和科学的管理风格之间。③科学的管理风格:管理者仔细甄选人员,全面关心工人的福利,使用各种诱因来激励职工,使雇员得到充分的发展。她的这些观点在当时是十分超前的。行为领域实际上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提出人力资源这一管理哲学,并出现了全面开发职工潜能的研究热点。实际上,其中许多观点,莉莲?吉尔布雷斯早在20世纪50年代前就提出来了。在1938年评选的“有行使美国总统权力才能”的12位妇女中,莉莲?吉尔布雷斯榜上有名。1944年,《加利福尼亚月刊》评论道:“莉莲是一位天才。”
(2)梅奥与霍桑试验
背景:进入20世纪,科学管理理论成为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主流,资本家把工人当作机器一样看待,把分配给工人们的任务和工作设计得非常简单,让工人们仅做简单易懂的工作,同时赋以物质刺激,以此提高生产效率。这样的理论取得了成就,同时也带来了问题。20年代,位于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出现了令许多管理工作者感兴趣的现象:这个工厂有2、5万人,有比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物质条件本应使该厂的生产效率有较大的提高,但事实上工人并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工作成绩也不佳。这无疑是对科学管理理论提出的巨大挑战。为探明原因,由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赞助的研究计划于1924年在该厂实施。其目的是考察工作环境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管理学发展史上非常著名的试验--霍桑试验(Hawthorne Studies)。试验历时8年之久,从年。
梅奥 (George& Elton Mayo,) ,原为澳大利亚人,后移居美国 。出生于澳大利亚的阿得雷德,在当地获得逻辑和哲学硕士学位,后到苏格兰的爱丁堡学习医学,从事精神病理学研究工作。一战期间,他首先运用心理疗法治疗伤员。1922 年移居美国,1926年到哈佛大学任教,1929年成为哈佛大学工业研究终身教授。1927 年应邀参加了霍桑试验。梅奥在参加霍桑试验之前,还做了一项有影响的试验。费城附近的一个纺织厂人员流失率高达250%,他研究后认为应改变工作时间,引进了工间休息这个概念(中间休息),进而把工人的流动率从250%降低到5%,并提高了工作效率(看来是工人受不了繁重的劳动)。他认为,工间休息减除了工人的悲观情绪,从而提高了士气和生产率。
霍桑试验的初衷是想通过改变工作条件和环境,找出提高生产率的途径。试验分照明、继电器装配小组、大规模访谈和接线板工作室四个阶段。
a.工作场所照明试验( 1924 -1927)
该试验是选择一批工人分为两组:一组为"试验组",先后改变工场照明强度,让工人在不同照明强度下工作;另一组为"控制组",工人在照明度始终维持不变的条件下工作。两个组的工作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单调而高度重复性的工作。试验者希望通过试验得出照明度对生产率的影响。开始时,两个组的照明条件一样,以后逐渐把试验组的照明亮度减弱,并一直减弱到近似月光的程度,两个组的工作条件的差距拉开了,但试验记录表明,两个组的工人产量却相同,并都一直在上升。这表明照明情况与生产效率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正相关关系。之后,他们又试验工资报酬、工间休息、每日工作长度、每周工作天数等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但试验结果也看不出对生产效率的直接影响(试验表明照明度与生产率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至此,试验者认为试验失败了,准备放弃试验。
&&& 1927年,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在纽约的哈佛俱乐部给一些公司的人事经理作报告,曾参与第一阶段试验的西方电器公司的监察部主任乔治?潘诺克前来听报告,他向梅奥介绍了试验的情况,并邀请梅奥前去做试验。梅奥对这项试验很感兴趣(他意识到这是他正在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便以极大的兴趣参加并领导了以后的试验),于是率领一些人进入了霍桑工厂,开始了第二阶段的试验工作。
b.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8-1928、4 )
为了能够找到更有效的控制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因素,梅奥等人挑选了6名继电器装配工人,让他们脱离工头而独立工作,进一步试验改变工资支付方式和改善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一开始试验引入了各种变化:改变工间休息时间、缩短工作日、缩短工作周等。在试验过程中,生产量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后来突然取消试验措施回到试验前的工作条件,以为这种剧烈的改变会给职工带来一种极大的消极心理影响而降低产量。然而产量却仍然上升。梅奥等人运用心理学知识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问题在于人的方面,在于试验组成员精神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职工由原来工头监督改为由研究人员领导,并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和各方面的广泛注意,他们的社会状况发生了变化,并觉得自己很重要。另外,试验小组内部有一种自由而愉快的工作气氛,职工能自由发表意见,职工之间、职工与研究人员之间互相协作,所有这些是促使职工提高生产效率的根本原因。揭开了这一现象之后,梅奥等人进一步实施“访谈计划”。
c.大规模访谈( 1928-1931 )
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梅奥等人又进行了一个为时两年的大规模访谈调查,涉及的对象约 2 万多人次。刚开始调查人员提出了有关督导管理和工作环境方面的问题,但是他们发现职工的回答往往是带有防卫性的或是千篇一律的陈词滥调。因此,他们决定改变直接提问的方式,允许职工自由选择他们自己的话题、提建议、发牢骚(采取各种办法让职工“发泄”不满),许多人的建议被接受,结果是职工心情舒畅,感到工作条件得到了改善,得到了大量有关职工态度的第一手资料。
d.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1931 -1932)
研究人员选择连接线板小组作观察,以研究职工在工作中的群体行为。在观察了相当一段时间后,调查人员认识到有许多行为准则会影响工人的行动。这些准则包括了工作的干多干少、与管理人员的信息交往等等,如不应干太多的活,也不应做太少;不应向上级告密等。采取以集体计件工资制刺激,企图形成"快手"对"慢手"的压力以提高效率。公司当局给他们规定的产量标准是焊合7312个接点,但他们完成的只有个接点。试验发现,工人既不会为超定额而充当"快手",也不会因完不成定额而成"慢手",当他们达到他们自认为是"过得去"的产量时就会自动松懈下来。其原因是,生产小组无形中形成默契的行为规范,即工作不要做得太多,否则就是"害人精";工作不要做得太少,否则就是"懒惰鬼";不应当告诉监工任何会损害同伴的事,否则就是"告密者";不应当企图对别人保持距离或多管闲事;不应当过分喧嚷,自以为是和热心领导等等。(存在派系或派别)根本原因则有三:一是怕标准再度提高;二是怕失业;三是为保护速度慢的同伴。这一阶段的试验,还发现了"霍桑效应",即对于新环境的好奇和兴趣,足以导致较佳的成绩,至少在初始阶段是如此。&&& 通过四个阶段历时近8年的霍桑试验,梅奥等人认识到,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要受到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等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这个结论的获得是相当有意义的,这对"科学管理"只重视物质条件,忽视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对工人的影响来说,是一个重大的修正。
(3)人际关系学说
根据霍桑实验,梅奥于 1933 年发表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其主要内容有: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经济人"。作为复杂社会系统成员,金钱并非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他们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因此社会和心理因素等方面所形成的动力,对效率有更大影响。2)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这种非正式组织是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具有共同的感情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这种无形组织有它特殊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包括我们的班集体,几个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如都爱打球、逛街,慢慢固定下来,吃饭总在一起。“小集体、小团体”以前是打击的对象)古典管理理论仅注重正式组织的作用,这是很不够的。非正式组织不仅存在,而且同正式组织是相互依存的,对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不管承认与否,非正式组织都是存在的,管理人员应正视其存在,利用其为正式组织的活动和目标服务)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满意度(满足度),来提高工人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生产率的升降,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即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协作精神,而士气的高低,则取决于社会因素特别是人群关系对工人的满足程度,即他的工作是否被上级、同伴和社会所承认。职工的满足度越高,其士气就越高,从而生产效率也就越高,作为一个领导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不但要考虑职工的物质需要,还应该考虑职工的精神需求。关键要找准需求点(如一个副总,想实现他的经营理念,但领导一味加薪,用金钱刺激,不知道放权,从而使副总跳槽。这时老总很纳闷:给他那么多钱为什么还走?主要是需求点没找对)。
除了梅奥,为人际关系运动作出贡献的还有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和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学说的问世,开辟了管理和管理理论的一个新领域,并且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不足,更为以后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行为科学的产生
霍桑试验引发了大量学者研究人的本性和需要,人的行为动机,以及生产过程中的人际关系等问题。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举办的一次有管理学家、心理学家等参加的学术会议上,大家对这门研究人的行为的一般性理论采用什么名称问题进行了讨论,有人主张用“社会科学”这个名称,但由于担心引起有人将社会科学和社会主义这两个词联想在一起的情况发生,而决定采用“行为科学”这一名词,行为科学管理学派产生了。这一学派的管理理论包括了人际关系学说和之后产生的各种有关人的行为研究方面的理论和学说。
行为科学从其发展阶段看,可分为早期和后期两大时期。早期就是人际关系学说。后期的行为科学研究的重点又发展为研究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组织中人的个性,非正式组织和群体行为,组织中的领导方式等问题。
四、管理理论丛林
管理理论丛林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战之后,a、企业技术环境上的巨大变革。科技不断发展,电子计算机的不断更新换代,运筹学、系统理论的不断传播,迫使管理者必须从新角度、新高度探索管理理论。b、企业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如20世纪60年代后期企业经营向多国化方向发展,跨国公司大量涌现,外部环境更加复杂。c、管理学领域研究主体的变化。战后,多门学科的研究人员进入了管理领域,如数学家、经济学家、生态学家、政府官员等。这些人由于研究条件、掌握材料、观察角度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看法和形成不同的思路,从而形成了多种管理学派,这些学派大大小小说起来可能不下100余个。已故的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孔茨将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为“管理理论丛林”。1961年,他提出了六个学派,到1980年,孔茨又认为,这一“丛林”又枝叶繁生,至少可划分为十个学派。不同的学者的归纳也不一样。应该说,所谓的“学派”,主要指从什么角度或方面,运用什么样的理论去研究管理问题。本书介绍了4个,我们介绍7个。
1、管理过程学派
它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学派推崇法约尔的管理职能理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Cyril O’ Donnell)。代表作是他们合著的《管理学》。
管理过程学派在西方很有影响力,其原因有以下两点:1、这个学派为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2、该学派认为各个企业和组织所面临的内部条件及管理环境都是不同的,但管理的职能却是相同的。
2、社会系统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是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各种组织和组织理论的。这一学派把企业及组织视为一个人们可以有意识加以协调和影响的社会协作系统,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其代表作是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人物简介:年在哈佛大学读完全部经济学课程,因缺少实验学科的学分而未获得学位。后来却由于他在研究企业组织的性质和理论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得到过7个荣誉博士学位,他于1909年进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工作,1927年起担任新泽西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一直到退休。他对组织管理工作的极大热情还使他自愿参与了许多社会组织的活动。他帮助制定过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政策,在新泽西紧急救济队、新泽西感化院、联合劳务组织担任过领导职务。年担任c克菲勒基金会董事长。他还是一个出色的钢琴演奏家,担任过美国新泽西巴赫协会主席。
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一种人的行为和活动相互作用的社会协作系统,只有依靠管理人员的协调,才能维持一个“努力合作”的系统。他认为管理人员有三个主要职能:1)制定并维持一套信息传递系统;2)促使组织中每个人都能作出重要的贡献,包括职工的选聘和合理的激励方式等;3)阐明并确定本组织的目标。
巴纳德对组织的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进行了精辟的阐述,认为一个组织要存在和发展必须具有三个条件:明确的目标;组织成员要有协作的意愿;组织要有良好的沟通。这些思想构成了社会系统学派的理论基础。
3、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又称数理学派或运筹学派。这一学派是二战之后在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学者伯法(E. S Buffa),其代表作为《现代生产管理》。
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主要是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对管理进行定量分析。该学派认为管理可以通过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来实现。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决策等几个方面都可以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合乎逻辑的计算和分析,求出最优的解决方案。因此,在管理中正确地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是最有效的。但是,该学派提出的方法和观点大大增加了决策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在某些领域避免了定性决策的含糊性和随意性,意义十分重大。
4、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是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来研究组织管理活动及管理职能。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卡斯特(F. E. Kast)罗森茨韦克等人,其代表作是《系统理论和管理》。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所组成的开放系统,这些要素可以被称为子系统。系统的运行效果是通过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效果决定的。系统的特征有整体性(要素与系统关系要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必须要有全局观点、整体观点,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必须先看整体,再看局部)、相关性、动态性、层次性等。组织不仅本身是一个系统,同时它又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组织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取得动态的平衡。外界对企业的投入有人力、资金和管理才能以及技术知识和技能。此外,产出时,不同的人对企业提出种种要求:雇主要求高工资、福利和就业保障;销售商要求保证产品适销;股东要求企业高收益;政府要求企业依法纳税,遵守法律;地方政府要求企业提供就业机会越多越好,环境污染越小越好。管理的转换过程运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把投入变成产出。反馈是一些产出重新变成投入。这就是雇佣人员的满意状况成为重要的人力投入。同样的,利润重新以现金和资本的形式进行再投资。
5、经验学派(案例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又称案例学派,这个学派对管理理论的研究是通过对大量管理的实例和案例的研究,来分析管理人员在个别情况下成功及失败的管理经验,从中提炼和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这样可以使管理人员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管理知识与管理技能。
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彼德?德鲁克(Peter Drucker),代表作有《有效的管理者》、《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还有欧内斯特?戴尔(Ernest Dale),其代表作有《伟大的组织者》、《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等。
6、决策理论学派
赫伯特?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人,出生于威斯康星州。1943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芝加哥大学、伯利克大学和伊利诺伊工业学院任教。1949年后一直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任教,长期讲授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课程,在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197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曾数次来中国访问讲学。西蒙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他还对决策过程、决策准则、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决策过程的联系等作了分析,他的代表作是1960年出版的《管理决策新科学》。
7、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形成的一种较新的管理思想学派。权变理论学派认为,在企业管理中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因为环境是复杂而多变的,管理方式或方法应该随着情况的不同而改变。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伍德沃德(Joan Woodward),其代表作为《工业组织:理论和实践》。
权变理论学派目前的影响很大,许多管理学派及实际管理人员不仅接受了权变理论学派的思想,而且在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中积极地采用权变的管理思想及方法,如领导的权变理论、组织理论中的弹性组织原则等。
本章思考题:
1、& 描述明茨伯格的十种管理角色,以及怎样用它们解释管理者做什么。
2、& 描述卡茨所主张的管理者的三种基本技能。
3、& 描述泰罗对科学管理的贡献。
4、& 描述法约尔的管理原则并将其与泰罗的原则进行比较。
5、& 韦伯对组织管理理论的贡献是什么?
6、& 描述霍桑研究及其对管理实践的贡献。
第二章&&&&&&&& 道德与社会责任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道德,四种道德观,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什么是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
教学重点: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社会责任、企业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
时间安排:4节
1、道德定义
道德――通常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这些规则或原则旨在帮助决策人判断某种行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或这种行为是否为组织所接受。不同组织的道德标准可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组织,在不同的时期也可能会有不同的道德标准。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道德,不同的行业也有不同的道德。在商业道德方面,有四种道德观:2、四种道德观
在商业道德方面有以下四种观点:
(1)道德的功利观
这种观点认为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作出。功利观通过考察如何为绝大多数人提供最大的利益这种量化的方法来制定道德决策。按照这种观点,一个管理者会认为解雇20%的工人是合理的,因为这将增加工厂的利润,使余下的80%的工人的工作更有保障以及使股东获得最佳收益。功利观鼓励效率和生产力,并符合利润最大化目标。但是,它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尤其当那些受影响的人们缺少代表或没有发言权时更是如此。此外,还会造成一些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被忽视。
(2)道德的权利观
&& 这种观点认为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如隐私权、言论自由、生命与安全及法律规定的各种权利)的前提下作出。例如,当雇员告发他们的雇主违法时,应当保护雇员言论自由的权利。即使发现财务丢失也不得对雇负搜身等。它的积极的一面是保护了个人自由和隐私,缺点是把个人保护看得比工作更主要。(3)公平理论道德观
这种观点要求管理者公平地实施规则。如对新来的员工支付比最低工资高一些的工资。当然,,实行公正标准会有得有失,它保护了那些可能缺少代表或无权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也会助长一种使雇员降低风险和创新的意识。
(4)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
这种观点主张把实证(是什么)和规范(应该是什么)两种方法并入商业道德,即要求决策人在决策时综合考虑两方面的因素,遵守两种“契约”:一种是经济参与人当中的一般社会契约,这种契约规定了做生意的程序;另一种是一个社区中特定数量的人当中较特定的契约,这种契约规定了哪些行为方式是可接受的(具体)。将一般道德标准和组织现有道德标准结合起来,以决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如一家新建的工厂在支付工人工资时,持这种观点的管理者可能根据该地区当前的工资水平制定政策。
研究表明,大多数的生意人对道德行为持功利主义态度。这不足为奇,因为功利主义与诸如效率、生产率和高额利润之类的目标相一致。例如,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管理者可以从容地争辩说他正在为尽可能多的人谋更多的好处。
第二节 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
1、道德发展阶段&&&
&&& 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道德发展要经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分两个阶段。随着阶段的上升,个人的道德判断越来越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道德发展所经历的三个层次和六个阶段如表所示。
道德发展阶段
前惯例层次
只受个人利益的影响。决策的依据是本人利益,这种利益是由不同行为方式带来的奖赏和惩罚决定的。
& 1. 遵守规则以避免受到物质惩罚。
2. 只在符合你的直接利益时才遵守规则。
受他人期望的影响。包括对法律的遵守,对重要人物期望的反应,以及对他人期望的一般感觉。
3.做你周围的人所期望的事。
4. 通过履行你承诺的义务来维持平常秩序。
受个人用来明辨是非的道德准则的影响这些准则可以与社会的规则或法律一致,也可以与社会的规则或法律不一致。
5. 尊重他人的权利,置多数人的意见于不顾、支持不相干的价值观和权利。
6. 遵守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即使这些准则违背了法律。
1)前惯例层次:个人只有在其利益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才会作出道德判断。即事不关已,高高挂起。
2)惯例层次:道德价值存在于维护传统的秩序以及不辜负他人的期望之中。
3)原则层次:个人试图在组织或社会权威之外建立自己的道德准则。
通过对道德发展阶段的研究,得到几个结论:人们一步一步依次通过这六个阶段,而不能跨越;道德发展可能中断,可能停留在任何一个阶段上;多数人的道德发展处在第四个阶段(第二个层次)上(他们局限于遵守社会准则和法律,其行为往往是符合道德的)。只有少数人,如文革中的张志新能顶住社会压力坚持反对左的那一套,临上刑场北割断喉管都不屈服,其道德水平才处于第三层次。
2、个人特征
每个人在进入组织时,都有一套相对稳定的价值观。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研究表明有两种个性变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它们是自我强度和控制中心。自我强度是衡量个人自信心强度的一个个性尺度,自我强度越高,克制冲动并遵守信念的可能性就越大;控制中心是衡量人们相信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程度的个性特征。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人认为他们控制自己的命运;具有外在控制中心的人们认为他的命运是由运气和机会决定的。后者不大可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只有前者可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依赖自己内在的是非标准来指导其行为。3、结构变量
组织的结构设计有助于管理者道德行为的产生。组织的结构设计对管理者道德行为的产生具有主要作用,很多官员的腐败都是由于权利过大又缺乏制约机制造成的。另外,正式的规章制度、职务说明书、明文规定的道德准则也对管理者道德行为产生主要影响。4、组织文化&&&
最有可能产生高道德标准的组织文化是那种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以及风险和冲突承受能力的组织文化。例如,波音公司有一种长期强调与顾客、雇员、社区和股东建立合乎道德的商业往来关系的强文化。为了灌输道德的重要性,该公司设计了一系列启发思想的海报。
5、问题强度
影响管理者道德行为的最后一个因素是道德问题本身的强度,它取决于以下六个因素:&&&&&
(1)某种道德行为对受害者的伤害有多大或对受益者的利益有多大?例如,使1000人失业的行为比仅使10人失业的行为伤害更大。DDDDD危害的严重性&&&&&
(2)有多少人认为这种行为是邪恶的(或善良的)?例如,较多的美国人认为对得克萨斯州的海关官员行贿是错误的,而较少的美国人认为对墨西哥海关官员行贿是错误的。DDDDDD对不道德的舆论&&&&&
(3)行为实际发生并造成实际伤害(或带来实际利益)的可能性有多大?例如,把枪卖给武装起来的强盗,比卖给守法的公民更有可能带来危害。DDDDDD危害的可能性&&&&&
(4)在行为和其预期后果之间的时间间隔有多长?例如,减少目前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比减少目前年龄在40~50岁雇员的退休金带来的直接后果更加严重。 DDDDD后果的直接性&&
(5)你觉得行为的受害者(或受益者)与你(在社会上、心理上或身体上)挨得多近?例如,自己工作单位的人被解雇,比远方城市的人被解雇对你内心造成的伤害更大。DDDDDD与受害者的接近程度&&&&&
(6)道德行为对有关人员影响的集中程度如何?例如,担保政策的改变――拒绝给10人提供每人10 000元的担保,比担保政策的另一种改变――拒绝给10 000人提供每人10元的担保――的影响更加集中。DDDDDD影响的集中性
第三节& 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
概括起来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主要有8条:
1、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人在道德发展阶段、个人价值体系和个性上的差异,使管理者有可能通过严格的挑选过程(挑选过程通常包括审查申请材料、组织笔试和面试以及试用等阶段),把低道德素质的求职者淘汰掉。
2、建立道德准则和决策规则
在一些组织中,员工对“道德是什么”认识不清,这显然于组织不利。道德准则是表明组织的基本价值观和组织期望员工遵守的道德规则的正式文件。道德准则应符合两个要求:一方面,道德准则应当尽量具体,从而向雇员表明他们应以什么精神从事工作;另一方面,道德准则应当足够宽松,以允许雇员有判断的自由。针对各种道德准则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这些内容可分为三类:1)作可靠的公民;2)不做任何损害组织的不合法或不恰当的事;3)为顾客着想。
3、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
高层管理人员在道德方面的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高层管理人员在言行方面是员工的表率、他们所做的比所说的更为重要,他们作为组织的领导者要在道德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
第二,高层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奖惩机制来影响员工的道德行为。“做错事要付出代价,行为不道德不是你的利益所在。
4、设定工作目标
员工应该有明确和现实的目标。如果目标对员工的要求不切实际,即使目标的是明确的,也会产生道德问题。
5、 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越来越多的组织意识到对员工进行适当的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它们积极采取各种方式(如开设研修班、组织专题讨论会等)来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有很多公司是对员工进行道德培训。波音公司的培训项目叫作“诚信问题,道德挑战”,包含54个不同的情境,每个情境有4种选择。例如,其中一个情境向雇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当你经过大厅的时候,经常听到你的一个男同事称呼所有的女同事‘宝贝’,你会怎么做?”可选择的答案是:A、用一种平和的方式提醒你的同时注意性别歧视的言论。B、跟他的上级说,这个雇员应当因为性骚扰而被解雇。C、没什么,称呼女性‘宝贝’是亲昵的表示。D、告诉你的上级你觉得在工作场合这种行为是有损人格的。正确的答案是A和D。
6、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与4相对应)如果仅以经济成果来衡量绩效,人们为了取得结果,就会不择手段,从而有可能产生不道德行为。例如,在对管理者的年度评价中,不仅要考察其决策带来的经济成果,还要考察其决策带来的道德后果。
7、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
有不道德行为的人都有害怕被抓住的心理,被抓住的可能性越大,产生不道德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根据组织的道德准则对决策和管理行为进行评价的独立审计,会使不道德行为被发现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8、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正式的保护机制可以使那些面临道德困境的员工在不用担心受到斥责的情况下自主行事。例如,组织可以任命道德顾问,当员工面临道德困境时,可以从道德顾问那里得到指导。另外,组织也可以建立专门的渠道,使员工能放心地举报道德问题或告发践踏道德准则的人。
第三节& 社会责任概述
1、社会责任的定义&&&&&
如果企业在承担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法律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遵守有关法律,经济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追求经济利益)的前提下,还承担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那么,我们就说该企业是有社会责任的。(社会责任、社会义务、社会反应三个概念不一样)&&&&&
社会义务是企业参与社会活动的基础。如果一个企业仅仅履行了经济上和法律上的义务、我们就说该企业履行了它的社会义务,或达到了法律上的最低要求。履行了社会义务的企业只追求那些对其经济目标有利的社会目标。
与社会义务相比,社会责任和社会反应超出了基本的经济和法律标准。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受道德力量的驱动,去做对社会有利的事而不去做对社会不利的事。社会反应则是指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的能力。
2、两种社会责任观
在社会责任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1)古典观(或纯经济观)&
古典观的代表人物当首推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他认为当今的大多数管理者是职业管理者,这意味着他们并不拥有他们所经营的企业。他们是员工,仅向股东负责,从而他们的主要责任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股东的利益。那么,股东的利益是什么呢?弗里德曼认为股东只关心一件事,那就是财务收益。
(2)社会经济观
社会经济观的支持者们认为,管理者应该关心长期财务收益的最大化。为此,他们必须承担一些必要的社会义务及相应的成本。他们必须以不污染、不歧视、不发布欺骗性广告等方式来维护社会利益。他们还必须在增进社会利益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如参与所在社区的、些活动和捐钱给慈善组织等。
3、赞成和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
在“企业应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这一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企业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每种意见都有很多理由。
(1)赞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10项理由
理由1――满足公众期望。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社会对企业的期望越来越多,现在有很多人支持企业追求经济和社会双重目标。&&&
理由2――增加长期利润。有社会责任的企业能可靠地获取较多的长期利润,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责任行为所带来的良好社区关系和企业形象。
理由3――承担道德义务。企业能够而且应该具有社会意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是遵义上的要求,还符合自身的利益。 &&&
理由4――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对企业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如使销售额上升、雇用到更多更好的员工、更容易筹集到资金等。由于公众通常认为社会目标是重要的,企业通过追求社会目标就能够产生一个良好的公众形象。
理由5――创造良好的环境。参与社会活动有助于解决比较棘手的社会问题,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所在社区的状况,这种良好的环境适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理由6――阻止政府的进一步管制 。政府管制使经济成本上升并使管理者的决策缺乏一定的灵活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业绩利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