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款声场大,解析凶猛的低端入耳 声场广

html5,为什么登录框会在父元素的下面?_百度知道
html5,为什么登录框会在父元素的下面?
登陆框不是在父元素的里面吗?按理说应该在父元素div里面的呀。还有我浮动了,为什么还不能进去?
我有更好的答案
html5中如问题所示:你的登陆框不在父元素内,那有可能用到了绝对定位也就是position:是根据浏览器的宽度与高度而来定位的;而position:是根据父元素而来定位的;当然你发的只是一个登陆框内的html这里看不到css样式的设置;如果是因为父元素的问题的话,那么就应该是那两个绝对定位与相对定位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不懂,请继续追问我
采纳率:84%
来自团队:
你的图片太大了,把登录顶下面去了,飘右边改改样式
给外围div添加border,进没进去、一目了然。。。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携手并肩”的近义词有哪些?_百度知道
“携手并肩”的近义词有哪些?
携手并肩的近义词有:并肩作战造句:友情像船,让你在茫茫大海中并肩作战,友情像歌,让你在孤单时不觉烦闷,友情像风,让你在困难时助你一臂之力。2.并肩携手造句:踏着夕阳,沐浴晚霞,并肩携手,送你回家;踏着月光,赏着灯花,相依相拥,送你回家;自从与你相爱,我一次次送你回家。亲爱的,嫁给我吧!我多么盼望,拥有我们自己的家!3.同心协力造句:灾区的干部和群众同心协力,重建家园。4.志同道合造句:一个人总需要趣味相投、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鼓励。5.风雨同舟造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将风雨同舟,共渡难关!【成语】: 携手并肩【拼音】: xié shǒu bìng jiān【解释】: 手拉着手,肩靠着肩。形容十分亲密,一致行动。【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纱笼才过处,喝道转身,一壁小来且住。见许多才子艳质,携手并肩低语。”【举例造句】: 等到那轮皓月复了圆,又携手并肩倚着门儿望了回月,见那素彩清辉,益发皓洁圆满。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
采纳率:10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求一款声场大解析好适合睡觉的适合戴的入耳式耳机。预算在1500左右,_百度知道
求一款声场大解析好适合睡觉的适合戴的入耳式耳机。预算在1500左右,
求一款声场大解析好适合睡觉的适合戴的入耳式耳机。预算在1500左右,之前考虑过k3003超预算太多被pass掉了。目前比较中意425,求老烧指点迷津
我有更好的答案
要解析就别用舒尔,加点钱上ie80都比这个好
作为一个舒尔的脑残粉觉得舒尔的解析不错啊,就是有点闷。舒尔的佩戴也很舒服,535的大小正合适。
有信仰加成就舒尔呗,旗舰里k3003 ie800 se846 w60之类的舒尔解析确实不怎么好,我手中有k3 ie800,w60和se846去试听过,深有体会
采纳率:5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个人关于前端相关的整理(略杂,纯粹个人用)の七彩虹篇(2)
&CK4整体来说直推IE8已经达到了我的要求,给力,音色细腻,结像立体。基本上可以随身直推退烧了……在弦乐小编制和各类流行(ACG
小清新 摇滚
金属等)表现中非常不错。而接hd25这种阻抗稍高(70om)的便携监听耳机时候,则稍微有些力不从心,但还是能推开的。
& 今天主要谈谈po口的听感。
& 测音音乐主要是古典、indie
pop和Jpop,摇滚神马的可以去看看老刀的ck4评测,他主要听摇滚,而且他基本都是定制塞子,据他回馈,ck4+jh13很不错,他被毒了~,当然平心而论,ck4无论在低频下潜,高频延展方面都做不到极致,甚至声底也不够纯净,但优势是整体比较平庸,频响范围内绝对不丢信息。
我认为ck4核心关键词是
“空间感”
如果后端耳机结像能力不够理想的话,这种感觉很难出来。配塞建议使用低阻入耳动圈耳塞为主,低频动态要有一定实力的,否则结像会不稳:ie8,exk,e5c。定制耳塞应该都可以。
& 三频给力:
其实就是三频能量感,ck4的频响整体来看是比较平衡的,但并不能说是直白,也有部分渲染,效果有点类似801的中频处理方式,但是音色和801不同;中频细节动态有所提升,以此来保证人声部分的听感(801也是这么个处理方式,但ck4比801要动作小一些),整体的三频能量非那种凶猛刚硬的声音,而是一种能量凝聚在一起等待下一刻爆发的情况,能够营造较好的空间感;
& CK4高配版的低频凝聚力在直推ie8的播放器中是绝对优秀的,(最好的是Sony
D1推的低频,下来可能就是这个了)鼓点和鼓面大小的位置和形状该是多少就是多少,没有过多份量渲染;不属于极致的弹性、下潜和速度类的低频,但CK4的低频更准,更稳(下潜方面和lo接D6还是有不小差距)。
中频由于采用了OPA275的升级版运放ADA4075-2,其在中频和中高频的演绎是细腻听感的类型;中频并非一耳朵的毒,如老刀说的,这机器的声音是一个片段一个片段的毒,整个音符是一体的,当然,这个是拜前端优秀的结像定位能力所赐。Ck4的中频能比较好的还原弦乐和人声的优美。
& 整体来看CK4和C4的中频特点是一脉相承的,音色优美,水润;
C4的信息量更大,但CK4在驱动低阻耳塞,如IE8的情况下,声音的素质和听感都要全面超越C4。虽然说这句话可能很多人不信,不过hifi领域价格不是唯一的标杆,C4的优势领域还是在高阻耳塞,或者耳机类的驱动。
高频,CK4的高频还是延续了中频的特点,能量集中,细腻,圆润。缺点是高频润度够但延展不足以表现铜管乐器的华丽,不过这个高频表现已经可以把IE8的声场演绎的较为通透了;虽然大编制不够华丽,但同样,不过分明亮的高频可以在大动态下获得较小失真,从而构筑一个较稳的声底。
& 音色细腻浓郁、富有色彩感:
CK4在细节动态上拿捏算非常到位,声音层次丰满,大动态下也不跌份儿(比较独特的高频处理方法)。这些特点使得ck4在音色方面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中频优秀的动态能力保证了其整体音色在质感上非常细腻,色彩层次比较丰富,这种音色是富有感情的,用大家熟悉的话来说,不那么“数码”。
& 技术上来说,CK4也搭载了jitter
killer模块,虽然指标远不如C4高,仅能保证100皮秒内的抖动控制。
但在音色方面,两者确实是一脉相承,在古典小编制中器乐表现能力优秀,音色优美(比较现场略显浓郁),提琴松香味道十足,泛音表现优异(松香味别用动铁听,基本都听不到;动圈塞子能听到一些,想听丰富的味道请入HD540G);低频空气感略少,但有,足够重量,演绎大提琴比较到位(意思是可以演绎的不错,但是距离极致的低频质量尚有距离,低频微动态差些,就是探不下去)。
结像定位:
应该说动态表现力是CK4在音乐还原中的灵魂,配合ie8优异的动态表现力,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组合了,空间感是我听过ie8直推组合中最强的之一(另外一个就是d1了……)。高解析,低动态失真的结果就是优秀的结像定位能力和不错的空间感,这才是其声音“毒”人的关键,因为所有的声音都只会出现在它们该出现的地方,没有喧宾夺主,没有定位错、乱。鼓面大小,口型大小,器乐形象,都是放在那边,听者可以一一辨别,这在一定程度弥补了ie8瞬态较差的缺点,因为拉开空间感后,可以让低频残响有一定的距离感,不至于立刻影响其他乐器的声音。
& 总结一句话,“真正的立体声。”
& 不过在直推HD25
ii方面,空间感则不如小塞子来的强,当然由于hd25本身不是hifi耳机,定位是监听,所以在空间感处理上本来也是一般,这时候是有结像,但不同声音形象的距离不那么明显,加上hd25
ii出了名的肥慢低频,在拉不开距离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不同乐器低频残响的干扰,所以听感上ck4直推HD25
ii要不如ie8,在信息量方面HD25 ii要大于ie8。
声音素质:
整体素质,解析度方面大致和d50相当,毕竟是水晶旗舰的DAC,也是有120db的信噪比。信息量比C4略少,指标和听感完全超越消费级mp3(ipc
动态表现,细节动态拿捏的很到位,搭配低阻耳塞情况下,比C4强,c4的风格更趋于大气平衡,声音不如ck4来的立体,缺少空间感;
虽然ck4的动态显得很灵动,但是在大动态面前,也绝对不会乱,听贝九、德九神马的不差,风格属于偏定位类型的交响演绎,两端缺了点延展,气势一般,但厅堂感十足,纵深不错。
声音取向,由于运放素质偏流行取向,CK4的中频表现能力优异,并且没有明显染色和人为的中频抬升感觉(但是中频动态表现能力比两端突出很多),估计是采用最新运放的功劳,人声方面完全超越了旗舰型号C4的AD823运放。
解析力和信息量表示情况下,感觉是EXK=HD25 ii&IE8
& & 结像感和空间感是ie8&exk&hd25
声场的话,随身懒得谈了,和台机系统比太小儿科了,谈谈结像和空间就可以了。
& 推力表现
CK4推力驱动低阻塞子绰绰有余,支持16~150om的耳塞驱动,直推ie8有85成的样子整体来说(缺了点两端延展),结像感很正,和ipc+d6捆绑的声音水平差不多,音场通透;比D50
PO的声要好点,尤其是流行表现,古典表现以音色见长,大编制的话lo是很不错的选择,但po的大编制绝对不差。
& 在驱动便携耳机方面,要比C4差不少,直推HD25
ii大概有7成的样子,不过素质已经和直推ie8相当了,但听感是不如直推的ie8,差距主要表现在结像不稳,在瞬态表现
Ie8前端的推力主观评价:
ie8:5成 (声音都是平的,其他不说了)
XK po ie8:6成
(声音还算细,但是声场结像神马的感觉一般)
C4 po ie8:7成
(推力大,音色不错,但声音冲,声场变形)
ie8:8成 (推力一般大,结像不错,不过声音不够细)
ie8:85成 (推力刚合适,结像感好,空间感不错,声音细腻,但是音色偏浓郁)
D6(运放AD8620)+ie8:85成 (两端延展比ck4好点,但是结像还真不如ck4 po)
D1 po IE8:9成
(台机级的信息量,无耻般的结像定位)
lisa3+IE8:9成 (两端展的非常开,缺点是听流行不怎么样,但大编制超赞)
D6(运放AD8620)+ie8:95成 (比直推提升了两端力量感,而且声音正)
lisa3+ie8:满分吧(没听过,YY的)
lo口,整体素质比D50差一些(原来说俩差不多,现在收回,确实要差点)
lo给d6配ie8听大编制交响非常非常给力,空气感刚刚的。不过给甩2做音源的时候仍然表现出了随身设备的供电问题,推铜环hd600的声场不够大,严重缺两端,具体等正式版出来后再测。
& PS:单论lo素质的话,D50要胜,CK4
lo缺两端,D50要完整点。
音乐表现:
凭借优秀的结像定位能力,CK4适合绝大多数的音乐类型演绎,尤其以女声流行、弦乐古典为甚,适合演绎的流行是配乐旋律感和节奏感较强的类型,比如摇滚和各类独立音乐。
& 在ACG JPOP
摇滚的演绎上表现优异,原本IE8的摇滚和ACG都是弱项,但是在CK4上提升低频凝聚后,也很精彩。人声流行神马的,有了良好结像能力的前端,ie8自然如虎添翼,韵味十足的人声加上清晰的结像感,人声绝对毒,当然此“毒”非彼“毒”,一个立体声的“毒”声和平面靠染色的“毒”声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古典方面(现代派小协大毒啊~)
私以为CK4最适合表现的古典音乐类型是小提琴协奏曲,良好的空间感加上优美的弦乐音色在演绎海老的提琴实在让人享受,弦如华光丰韵,一副桀骜的凌然感,较为丰富的堂音和中频饱满的音色(稍微浓郁了点);
另外私以为CK4+IE8表现最为出彩的古典音乐类型现代派的一些音乐,可能很多人适应不了,但是这就是ART,本人也是现代派入门阶段,一听之下即被CK4“毒”到……格拉斯的小协,针对这种比较“独特”的音乐类型,这套组合能将情感表现的非常到位,没有多少华丽旋律,甚至有些凌乱,让人不安的情绪。这更符合当代社会,这就是我们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ck4的声音是能够让人在这种拉开的空间中去思考一些当代社会的音乐情绪,非常富有张力的弦乐,主奏和协奏强烈的音乐色彩对比让人有些痴狂,最终你会发现这种快速的空间置换感本身就是一种奔流不息的节奏,而后换到勋伯格的幻想曲,在这种无调性的古典曲目中仅靠弦弓摩擦营造空间感竟然也从ie8的声音中能感受到,一般来说ie8的在表现小编制和无伴奏提琴的现场是不够理想的,不过搭配ck4之后,空间感的提升。
最后,关于塞子搭配方面,一定要搭配结像能力强的塞子,建议是动圈。动铁se530、tf10这类的结像可以忽略的塞子估计出不来好声,一句话,那种声音特别通透,高频很亮的动铁很可能不太适合ck4,不过据说slc5搭配ck4很不错。
& 格式方面,支持ape flac wav,完全满足烧友需求。
应该说CK的声音取向是以驱动低阻耳塞的流行音乐类型表现为主,兼顾古典小编制的方向,乐器音色表现力优秀,人声毒而不黏,声场通透,纵深不多,但是结像中正,人声位置准确,可以听口型的那种,空间感不错~演绎现代版的小协着实毒的我不轻。
---------------------------------
& 仔细想了下这机器为啥听古典这么毒……
& 俺终于想到了似曾相识的声音……
是滴,黑嗓337~~~
非常浓郁的古典味儿。。。
这是个十分风格化的声音,lo接放的话,音色会正很多~
估计这颗新运放也是对细节动态进行了一些细微的放大处理。
又仔细和几种组合ab了下
发现和ibasso D6
的ad8620运放的usb dac模式对比了下,
ck4古典在音色上色彩比较浓郁,口味重,所以毒人和抓耳是难免的。
声音清淡许多,两者po素质差不多,但是d6三频更为平衡,声场更为宽松,不过结像感ck4要好些。
纯论素质ck4声音比d6
usb接电脑声音要差一些
ck4+d6的声音是很不错的,用alo的线,用张扬方舟的话,有点糊了~
结像优秀,音色正。
lo口的话,D6明显好于ck4了,毕竟是16V电压供电。
同样给甩2做音源推铜环600的话,D6是没啥毛病的,ck4
lo的话就有明显的声场压缩感了。
妥协之后,ck4 po
ie8是最省事的组合……
------------------------------------------
仔细聆听了一个春节的时间,
& 由于ie8最近挂了,所以出门一直是ck4+hd25
ii,70om的阻抗,ck4大概能推个7成,听流行小毒,但结像推的不够稳。
人声的像比较近,距离感没有推ie8来的正,大概ie8是前方距离5cm的样子,推hd25,结像感就在脑前2cm的地方,推32om的880结像在脑中,比c4推880确实差距很大。
&机器方面&
机器拿到手。。。外观来说。。。。的确很山寨。。。和酷比以及台电之类200多块的MP4差不多样子。。。接口和操作方式也大同小异。。不过PO口旁边多了个LO口。。但是CK4的外壳是金属的。。&
磨砂的金属。。暂时不明是什么材质,我不是化学专家。。。背板是塑料没错,上面有CK4的LOGO。。手感还是相当不错的。。而且很重。。。不比T51轻多少。。比同样4.3寸的酷比B39HS之类重多了。。&
可见用料还是有几把刷子的。。。机器大小嘛。。和我X10手机差不多。。。但是比X10要厚一点。。目测13MM左右。。。还算正常的厚度。。操作方面。。感觉还是算容易上手。。找歌方面还行。。但是&
说一个缺点。。。屏幕太山寨了..非常渣的典型山寨屏幕。。。这个和酷比B39HS以及山寨手机以及T51是差不多的。。。分辨率很差。。。虽然支持720P的工口片。。但是颗粒感这么明显的屏幕肯定看的不爽。&
而且送的屏幕膜貌似要比屏幕大一丝。。害我贴上去到处都是泡。。。也可能我技术不好。。。机器没用送充电器。。所以依旧是默认的MINI
USB充电。。从前面6点听到现在9点多。刚去了3分之一的电。&
所以预计续航是在十来小时左右的。。。和说明书上写的MP3 12小时APE
8小时基本没大差(我MP3和无损混杂听的)...&
机器不怎么会发热。。基本可以说感觉不到异常热量。。这个来说T51和601就要热的多&
T51和601你机器背上放一块巧克力。。。长时间听歌巧克力都会融化。。。。。。所以这点CK4无疑在夏天要好很多。。。另外感觉CK4可能耐摔点,不过T51质量也绝对不差,我的用了1年了,。没出过问题&
偶尔死机那些还是可以,,HM601就悲剧了点。。一个月不到充电口就坏了。。,,。。CK4的机器功能也很多。。数字滤波器设置。。相位设置啥的一大堆我看不懂。。。扔那别人补充把。。机器的主题比较&
好看。。枣红色。。可以换不少桌面。支持歌词显示。。。。这些啥的我就不多说了。。。跑题的。。&
大家最关心的声音&
首先我声明我不是枪手。。。我在IMP3也很久了。。想必老坛子人都知道我。。。我啥牌子都买。。啥牌子都不枪也不诋毁。。。。就目前听感和素质对比来说。。我想说CK4估计不是出来给T51压力的&
毕竟台电的T51有后继机T59。。。到时候鹿死谁手还不知道。。。我认为CK4的直接目标应该是HIFIMAN的601。。。。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这机器绝对是流行利器。。。而且可以兼顾低频不多的古典。。。&
首先说中频。。。。听习惯2.3固件的T51的PO再听CK4和HM601几乎就是感觉地狱上到天堂啊。。。T51
2.3的PO简直就是又干又刺的中频。。。而CK4的中频十分接近HM601.不过总体来说还是HM601的密度更大&
颗粒感更明显。。。也就是说3机中频来说HIFIMAN601依旧是最强的。。。低频方面。。。我认为是T51的低频要比601和CK4都好。。CK4的低频比较悲剧。。下潜是3机最低的。。。。.而高频来说。。CK4和T51&
差不多。比601要亮。。而声场方面。。。CK4毫无疑问胜出。。。比T51还大。接近ZX水平并且是规则的正圆。不是仅仅一个方向。。601则是最悲剧的。。无限小的声场。。被T51和CK4完秒。。。&
解析方面。。。T51和CK4差不多。都非常好。均也要强过601。。。&
而分离度上,T51最好。。。其次CK4,。。最差依旧601。。601甚至有点糊。。。。结像来说。CK4和T51以及601几乎是一个水平。。都是非常&
准确的定位非常明显的口型。。。只是601的结像偏近。
51其次,CK4最宽松。。。也许这个和CK4的一个支持192KHZ/24BIT采样率有关。。导致整体听感是3机最好的。。。估计是DAC是这3机
里最强的。。&
总体来说如果要说听感:CK4》HM601》T51& &
而如果按素质来排列:T51》= CK4》HM601&
[attachimg]1130116[/attachimg][attachimg]1130110[/attachimg][attachimg]1130111[/attachimg]&
PO驱动能力等杂项&
601& T51& CK4&
死丢丢 ,3机 都是带耳放的。。。。
我个人做个排列的话。。推力上:CK4》死丢丢》T51》HM601&
而耳放调音听感上CK4=601=死丢丢》T51&
& 使用了EX90 C770 C700&
4个塞子来搭配,&
CK4均可以比较好的搭配好这4塞子。。。感觉推EX90有点过了。。人声有点小亮。。。C770也有点发干(不过貌似这塞子本身人声偏干。。)&
MH500听感最好。。C700气势最好。。。EX90&
女声最好。。。& C770。。。垫底把。。。&
便携耳机来说...这里有个插曲。。。先锋的东西真的不能小看啊。。。HDJ 1000 LIMITED
这个耳机是我之前根本没想到的。。。我发现一个特点凡是写着监听的耳机听感都不会差。比如RX90比如K240S&
以及这个HDJ1000限量版。。。非常强大的素质。。解析巨高。。。速度巨快。。像极了有巨大声场
的SR325I。只是通透度和人声不如325I
。。。。ESW9泪目啊。。。。被HDJ1000LIMITED比到一边画圈圈去了。。&
这耳机节奏感巨强大。。。非常非常快的瞬态,非常好的三频。。非常高的解析。。只是结像没RX900那种凌厉的水平。。但是听节奏快的歌非常非常激情。。比如初音的,比如SHE
IS MY SIN,比如DJ舞曲。&
简直无敌了。。。这一切都是在CK4 PO直推的情况下我听出来的。。。。别说ESW9
CK4没推好。。。ESW9在CK4上也异常强大。。。声场几乎比我T51 LO接C&C F1配6N 18AW
包银的对录线还要大。。。&
而且巨宽松舒服的听感(这我怀疑是CK4的DAC的作用。。。CK4的听感很像台式DAC出来的效果。。)
所以不存在ESW9反而不如T51上推的情况。。可以肯定说ESW9在CK4上推的比T51PO要好。。&
只是的确要单比素质ESW9绝对不是HDJ1000LIMITED的料。。。。。。但是这也侧面反映出了CK4强大的驱动能力。。。。因为ESW9推好没推好声场,结像都差很多。。这个是大半耳朵分的出来的。&
HDJ1000LIMITED也是,之前虽然没听过这耳机,。但是出来的这声音基本可以定义推出正常水平是绝对有的。。。因此总的来说CK4的驱动能力还是相当强的。。。这点继承了C4的优点。。。&
软件肯定有问题。。。。我可以说肯定。。。一开始无法随机播放。。。我反复插了几个耳机后居然自动又可以随机播放了。。这么诡异。。。接着在听歌的过程中花屏自动关机一次。。&
开机后自动恢复出厂设置。。。。
另外机器默认是开BASS的。。。所以如果没细心看的人一开始就会感觉到这啥JB调音低频这么没下潜。。。必须改回正常。。这点不好。。你机器至少应该初始时候设置&
在正常档的EQ。。。&
另外不支持日文。。。我听的歌里70%都是日文。。但是日文歌名就全部变乱码。。。。。。还有屏幕奇渣无比,,。。好歹你这么好的声音这么强的听感要么你就不要给屏幕做个&
纯音机器至少也会小点耗电也少点。。。续航也久点。。但是给了屏幕又不给好的。。连手机山寨机现在都不只320X240的分辨率。。你这么大的4.3屏幕给了个这么
悲剧的分辨率还支持720P你让谁&
拿你这渣屏幕看H片来着。。。。。还有比较麻烦的是不能同时播放机内存和TF卡的歌曲,,等于说这不能混播。。。不会自动随机到TF卡或者机身去。。很不方便。。导致可能一般人直接要买&
大内存卡。。直接放弃机身8G内存。。否则一些歌是无法随机到的。。。。不过还好CK4的大部分缺点都是软件问题。。。。。另外3月14号补充一个CK4的缺点,在使用大容量内存卡。16G和16G以上TF卡&
时候切歌明显反应速度变很慢。。。不过播放过程中无不良反应。。。。。&
不废话。。。说我是枪的也好不信的也好。。随着CK4的越来越多。。。他的认可度应该会越来越高。。。这是目前唯一一个我感觉调音和性价比乃至硬件素质和都在一个较好的平衡点的机器&
七彩虹还是比较低调的一个牌子。。广告不多。但是东西的确不错。。说实话。。799的价格撇开300的C770不说,哪怕799的价位你能找到国行全新的机器能综合超过CK4的,,我把JJ切给你做下酒菜。:onion:0001:&
的确这机器超出我之前的预期。。。我问KF
KF还说适合初烧。。。。我擦初烧就配这么高端的硬件这么好的听感。。。。要知道192KHZ采样24BIT位宽不是每台机都有的。。包括HM601和T51都没办法做到。&
。。。。那老烧呢。?那不是变仙器了。。。(笑不止神器。。。)所以看来卖CK4的那客服也是不懂的小白。。。。目前个人感觉CK4应该是堆硬件堆出来的机器。。好料很多。。总体调音的确适合听流行的&
“初烧”(PS,,原来高人都认为古典交响才是王道。。听流行的就是小白。。。所以CK4的客服才下定义。。。CK4适合”初烧。。“)&
虽然目前CK4的声音的确很强大。但是软件也的确有问题上面也说过&
好在是软件问题。。。可以通过以后的固件来解决。。毕竟国产机器如果软件没问题倒真是奇迹了。。。。。很欣慰的是这几年国产的厂家发力都很强。。。有更多更激烈的竞争带来了更好更便宜的播放器来给&
消费者。。。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现象。。。而且一家独大的事情绝对不可能出现了。。。虽然CK4目前在799这个价位是绝对无敌的。。但是中频听感依旧不如HM601,
总体硬素质依旧要差T51一些。。&
巧就巧在CK4把自己所有的调音或者素质上的缺点都完美地解决了或者结合了。。中频听感和人声位置不如601但是素质完胜601,&
。。硬素质虽然差T51一点但是调音听感完秒T51。。。&
而且价格均要低于以上2机。。(除掉300块的C770就比T51低了。。)& 所以这就是CK4
聪明的地方。。。。你比我好的你比我贵。。你比我便宜的没我好。。。。我送的耳塞价格都可以秒杀你送的耳塞。。&
不过不得不说索爱MH500居然是这4个塞子里配CK4听感最好的。。这还是有点意外。。。。&
好了就说这么多。。。。。。我认为。。。。CK4..你不会后悔的。。。毕竟隔壁大家谈人都说CK4中频要完胜C4(这个是不是枪手说的不知道)。。。甚至拿来和DPI
以及D50还有801比较的东西。。你认为会差么?&
1.杂谈碎语:ck4外观不用多少,大家也承认ck4做工不咋样,不过声音方面还是不错的,至于720p全格式,mkv、rmvb、avi都良好,只是wmv不行,须知很多欧美电影包括不少x片都是wmv的。。。&
2.磨叽磨叽:ck4开机还可以,操作界面虽然经过美化,但是还是有点“公模感”,按键大小和键程都不错,比较适中,速度可以,但是布局比较纠结。机器的“多余的孔”很有让人yy下一代的潜力。背壳喷塑的字体比较容易磨损,如果晒一下,用手指甲就可以抠下来,usb传输速度中规中矩。挂绳孔位置比较尴尬,同样,锁键的位置和阻尼也很纠结,tf卡口没有保护盖,很有腹背受敌的感觉。。。。有reset而没有mic,但是没有必要的标注。。。
3.耳听为实:作为音质主打的产品,音质才是重头戏。。。由于时间及条件限制,测试未使用24、192高品质音乐,只是普通ape和wav,很随意的放进了一些试音碟。塞子方面,我的所有塞子都上场,包括sunrise
sw-xcape、harman/kardon ep730、dunu dn16、purely audio pw40、soundmagic
e10、特殊处理的爱欧迪配塞、361发烧兄特殊作品无名塞等7条。&
具体曲目忽略,只讲感受整体不讲个别情况&
先上阵声美e10,入门进阶塞,声音的空间感和音色都不错,只是感觉略空、薄。搭配ck4,由于ck4推力足,解析高,愣是把空的问题给推走了。。。听一下解析和低频要求不高的塞子不错。&
第二个上阵的是pw40,无论如何,pw40绝对有理由第二个上阵,pw40有着16Ω但是86±3db的灵敏度,一般播放器会有压力。ck4驾驭这个小塞子还是游刃有余的,能把它声场推开,而且薄的问题也基本没有了。可惜两个都是低频少的,对付低频多的音乐还是压力很大&
第三。。。先轮特别版爱欧迪配塞吧,原本低频奇厚奇慢,处理后的塞子女声听感很柔软舒服,ck4解析和线条感都不错,所以搭配听女声甚至小编都可以,不过由于那个16k的高切,高频延展还是略有欠缺。&
第四说一下dn-16吧,煲制后本来随便推低频已经收了,但是ck4推力可能较大的缘故,推出来低频有些失真,dn13也有个这种情况,目前达音科低阻塞子不适合大推力播放器&
然后是361特别版塞子,没煲过,。。。低频猛,高频冲,ck4低频较少,高频能压住,配起来还蛮好听。&
后面才算主角吧,sw-xcape搭配味道很好,ep730我一直把它当成半个监听,真正体现ck4实力的时刻来临。&
先是730吧,lo口来说就是“通透,异常干净,当然也是牺牲低频为代价做到的(不单ck4,730也是低频爆少的,而且模式切换再lo下作用可以忽略),换回po,好了,正常些,至少有低频量了,质还是不错,人声齿音基本没有很刺耳的现象,中频很顺滑。高频和中低频的个别表现不算过分,起码还是协调吧,低频下潜速度和质不错,量感就见仁见智了,对于我足矣。&
说回sw-xcape吧,本来认为是不太适合拉弦乐器的,因为中高有点顺滑过头了。但是在ck4下表现却非常细腻,中频倒是个突破,暖、厚、柔密,但是也不会说遮蔽掉高频或低频,ck4偏硬,sw-xcape过滑得现象都没了,相反是细腻和耐听。低频方面,搭配起来量感也不多,速度感比较好,包围感比较强,下潜不算太深但是足以面对大多数歌曲。sw-xcape是韵味感比较好的塞子,所以一定程度那个弥补ck4不足的地方。至于换上lo口,则是“温暖而冷静”,音色是温暖的,但是细节处理又是偏向冷静的,差不多是张弛有度的感觉。&
说回来,ck4的lo总不能说拿来推塞子,比较直达声没经处理很可能不算我们真正想要的,例如直插是低频极少。测试用某兄送我的82铜8银3.5转rca,耳放是朋友的diy小台服,rca输入,具体信息不详,声音比较通透,平衡,控制力不错。接上厚很明显就是动态响应好很多,声场大了。其次低频量变成了正常水平,吉他、提琴等弦乐清晰细腻,搭配sw-xcape,整体都不错,搭配730,刻画感比较细腻,解像力也比较出色,音色丰满圆润,比起po口要均衡不少。所以ck4的lo并不是白给的,po素质和听感都不错,但是加上个比较好的放,提升就出来了。&
顺便说一下。。。7彩虹貌似8月有要出新款裸眼3d的HiFi播放器,希望到时能有钱收一个。&
IE2:整体偏下盘,高频暗淡,人声中频也暗了很多,但是由于暖润了很多,因此人声是柔和风格的,在一些适合的曲风上还是比较毒的声音。低频很好,量足够,弹性佳,深度也很好。塞子解析略差,声场不算小。总的来讲这条塞子用来听节奏感强的流行是非常爽的。
IE7:非常完美的中频,人声靠前,柔性适中,感情细腻,高频一般,感觉还是稍稍有些暗。低频量很大,大到很难想象这是IE7,而且深度很深,弹性也很足,但我不太喜欢这样的低频,结项不够清晰,通透性也不好,因为下潜很深,量也很沉,感觉低频就是一块块的重铅砸在胸口。这种低频对于节奏流行来说口味太重了,喜欢重口味的可以试试,我是不太喜欢质感不好的低频。但是由于IE7本身的中频很甜美,因此在如梁静茹类的女声上,则显得温润柔软很多,声音非常贴耳。解析一般,声场略小。
OK1:解析很高,声场大,中高频非常清丽,而且声音的质感密度不错,衔接很顺滑,低频弹性一般,声音通透,但是量不大,下潜也不深,属于有质无量的。OK1的人声是属于清爽干净风格的,由于音质密度很好,因此并不能说这样的人声就是薄,只是干净,女声是很清脆的,相比IE7少了很多甜味。
PK1:解析很高,声场大,从风格上看也是清丽的,但是有别于OK1的是增加了些厚度,低频的量感和深度也加强了些。相比之下中高频稍稍暗了一点,但是低频却改善很多。人声上比OK1更靠近,有些贴耳。结项很高,人声集中而不散,并且和背景层次分明,声音也是属于清爽干净类的。我觉得以PK1的风格更适合古典乐,声场开阔,层次、质感、定位以塞子而言素质非常高。不过,虽然但从素质上讲PK1是这些塞子听感最高的,但CK4的推力依旧有限,离发挥好PK1还有些距离。
W3:首先W3是唯一能听出有低噪的塞子,不愧是有低噪探测器之名。解析不错,声场不小,但由于是封闭式再加上入耳,因此声场的自然度没有开放式的动圈塞好,更没有两端扩散延伸的感觉。声音的质感偏瘦,不饱满。三频的表现最均衡,衔接有些不自然,但声音确实最自然的。真是太自然太普通了,没有质感和立体感。没啥好写了。。。。囧。。
总的来说,CK4既继承了C4的一部分血脉,又是对市场的一种妥协。高低两端拉的很开,中频温润饱满,相比C4而言素质自然是降了不少,但声音的风格却更适合流行。特别是女声方面,柔暖丰富了很多。PO口的素质高于T51,也略高于D50(和D50
MOD接近),但是D50的声音更干净,CK4明显染色重了些。关于推力,和设计师了解到CK4的PO口输出电压是1200mV,而D50的输出电压是400mV,因此从数据上讲推力就是D50的3倍,实际塞子测试听感也是如此。而LO整体素质和T51相似,解析略高于T51,低频也要稍稍多点,但没有D50好。另外还要讲的是CK4的线路设计是比较特殊的,解码芯片CS4398本身功能比较强大,因此音量调节功能是通过DAC来完成的,所以无论是PO还是LO,音量调节都有作用,而且效果相等,这样的设计有一个坏处,由于通过DAC实现音量调节,因此高低势必对DAC的性能有所影响,当音量调至最大时,DAC的性能发挥最大,所以CK4使用LO的时候一定要将音量开到最大。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当PO的时候音量自然是不可能开最大的,感觉上讲机器的性能没有发挥好一样。要说一下的是CK4也就是C4的设计师本人确实是非常坦诚的人,像这样的设计虽然谈不上是种缺陷,但在我认为也是一种妥协,在发这篇评论前试着征求过意见是否要写出来,毕竟公布出来会被部分人说不好,但他非常直接了当的让我发出来,没有丝毫想要掩饰的意思。。。。设计者能有这样的胸怀非常佩服。另外,我想要一起指出的是,DPI的工作模式也是这种。
最后说下视频,虽然CK4主打音质,但本身还是个MP4,试着播放了几部720P BD
RIP的RMVB,除了开头有2、3秒的读档时间外,播放过程无论快进还是跳段都非常流畅,屏幕是奇美的,不是高分屏,但对比度和亮度非常高,即使在室外一样能看的很清晰,不过不足的是边角处理不够圆滑,一些画面会有明显的锯齿,我想这个通过软件设计是能再优化些的。还有个地方不足,也是我比较不满意的是屏幕是软屏,我觉得真正量产化后起码加块玻璃上去吧。。。。关于续航上的测试是,720P视频5小时,不间断无损播放10小时。
对比器材:1,T51,10年12周版本,刷2.3美化固件,LO,机器运行数百小时;
2,CK4,低配版本,LO音量开到最大,现有唯一版本固件,机器运行数百小时;
3,QA350,最新V06.1固件,LO,机器运行两百小时不到。
4,BL兄A-1号耳放,电路为经典47电路,运放选用TL072做前级放大,LT1013做后级驱动,音染少,声音还原性好。
& 5,自制6N四线无氧铜对录线。
6,OMX90国行,煲透,状态完美。UM3XRC,状态完美。SE530,状态完美。PAA-1换线,状态完美。
曲目1:梁静茹《可惜不是你》
《可惜不是你》这首歌想必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梁阿姨把这首歌淡淡的忧伤拿捏地非常到位,个人非常非常喜欢这首歌,基本上每篇测评都是以这首歌开场。
首先听下石榴姐。T51的LO果然非同一般,一开声,背景音乐渐渐浮起,钢琴和小提琴座落有致,可见T51定位之准确,梁阿姨开嗓便能感觉到那种别样的感情,人声不凹,甚至略微前凸,唇齿间的表现力非常优秀,3’12”处定音鼓的表现质感量感均很好,T51演绎这首歌看来是游刃有余,双WM8740看来不是摆设,音乐回放功底不容小觑。
拔下插头换成CK4的LO按下播放键,惊奇的发现这首歌开场的表现和T51是何等的相似,钢琴稳重端庄,小提琴不媚不妖。梁阿姨一开唱,区别出来了,CK4下梁阿姨的感情明显比T51来得要多,如果说T51是梁阿姨失恋一个月时唱的,那么CK4大概就是她失恋不到一个周时唱的(当然这只是个比喻,凉粉们表拍我),心中的那份“可惜”被毫不犹豫地表达出来,淋漓尽致。自己不知不觉被梁阿姨的完美表现感染,心跳都会跟着放慢。再来听下3’12”处定音鼓的表现,相比T51,此处的表现力就弱了许多,定音鼓弹性有,但量偏少了,就像鼓皮绷的太紧敲不动似的,没有那种畅快感,典型的重质不重量。对于低频量感有要求的童鞋们来说这可能是个弱点,但得益于不错的低频弹性,良好的速度感,这种声音会显得十分耐听,在某些欢快的歌曲里应该能很好地烘托欢快的气氛。偏向抒情化的歌曲,CK4表现的比T51要好。
最后拿出手里的压轴砖头,乾隆盛QA350。QA350在声音上算是随身里的一朵奇葩,不俗的素质与良好的听感结合的完美无暇。曲首刚一开声,就能明显感觉到声音上与前两者明显的不同,密度明显比T51和CK4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均衡性也强了许多,不过强大的解析配上犀利的高频,听久必定会累。声场定位都比T51和CK4来的优秀,用QA350的LO和其它两位比似乎各种不公平,论水平前两者LO的水平基本和QA350的PO持平,这可能与耳放有很大关系,据悉QA350不整千元以上耳放,很难相对内置耳放模块带来明显的提升。似乎偏离主题了,回到这首歌来。QA350虽然打着HIFI的旗号,人声却不会像D50那般干涩,梁阿姨在QA350下还是很有感情的,定音鼓的那一响质感量感均上成且不会攻击到人声表现,稳重而不肥腻,刚刚好。
曲目2:大河舞团《大河之舞》
《大河之舞》这首歌平时并不怎么听,说实话平时还是听流行多一些,选这首个是因为此歌的包围感非常强大,而且对舞者的定位感要求高,看过视频就知道,这个踢踏舞在高潮部分是N多人共“踢”的,场面非常宏大,如果定位解析不好,势必混作一团,那就没有任何欣赏意义了。
T51表现这首歌还是很不错的,包围感十足,低频的烘托作用很强大,舞者的定位十分准确,皮鞋与地板的碰触点可以准确的判断出来,当众多舞者手连手跳的时候场面不会显得混乱,整体节奏感控制的非常好,解析强大,舞者在跳到尽兴时发出的几下“嘿厚”声也能听的一清二楚。的唯一一点不足的地方就是舞台的形状表达的不是很完整,过于平面话了,T51表达出来的舞者跳舞基本上是在舞台横着跳的,而实际上舞者在舞台上是不停前后走动的,这一点T51不能很好的表现出来,不过整体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特别是氛围感,很让人震撼。
用CK4听这首歌相比T51来说缺少的是那种包围感,这也从侧面体现出CK4低频的量偏少。不错的解析配上良好的定位也能给听者一个完整的舞台,舞者所处的位置,皮鞋与地板接触的瞬间爆发力还是不错的,只是大场面的时候众多皮鞋踩踏时的那种震撼场面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相比T51的平面话,CK4稍微有了点改善,起码能听得出手拉手时整体队伍是倒V排列而不是一字排列,不过离纵向声场表现NB的ZEN就差很多了。这种场面化的东西,似乎T51更拿手。
最后上场的QA350听上去跟前面二者就不是一个等级的东西了,庞大的场面,准确的定位和犀利的解析无疑会在演绎这种歌曲时表现的游刃有余,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相比T51和CK4的纵向表现,QA350来的要好一些,舞台上各个角落里的东西基本都能感受到,不知道QA350继续煲一段时间能不能有更好的表现。
曲目3:歌剧交响《雪姑娘--杂耍者之舞》
《杂耍者之舞》选自俄国著名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歌剧《雪姑娘》,声音大气但不肥,里姆斯基
科萨科夫把这种民间故事诉说的如此完美实属天才
T51下《杂耍者之舞》的整体感很好,解析上的优势再次体现出来,各种乐器的定位非常准确,远处三角铁偶尔的敲击也听的十分清楚自然,圆号齐鸣时的那种场面十分震撼,可见T51对歌剧交响的拿捏还是很有把握的。遗憾的是悲剧的纵深再次影响了舞台的形状,近乎扁平型的舞台很令人费解。
CK4演绎这种歌剧交响还算不错,得益于此歌低频澎湃的地方不多,所以表现起来显得比较轻松,各项乐器定位不输T51甚至略好,纵深略好于T51所以远处的三角铁显得更加迷人,乐器的声音还原非常真实,入迷处好比一个庞大的乐团座落在面前。
再来看看QA350,QA350的声音密度在这种交响乐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塑造的场面宏伟壮大,如果说T51和CK4能听到10把小提琴在演奏,那么QA350至少能听到20把小提琴在合奏,没错,就是这么夸张,素质上的优势在交响中会被放大,曾经有位老烧跟我说要想看播放器素质,一个是听钢琴,一个是听交响,看来这话一点不假。
曲目4:老鹰乐队《加州旅馆》
&这首歌我不用多说了,坛子里基本没有XD没听过这首歌,加州妓院现场版虽说也经过了后期处理,但相比大多数录音棚里出来的还是要真实的多,特别是观众的掌声,从近到远,逼真传情。
T51演绎《加州旅馆》总体令人满意,开场的吉他声很逼真,甚至可以联想出吉他手拨弦时眯着眼戴着定制耳塞陶醉的表情。手鼓的表现也十分到位,弹性很好,不慌不乱。期间观众的欢呼声、掌声交错清晰,Don
Henley开唱前敲的那两下爵士鼓声很耐人寻味,弹性好且有力度,曲末观众的欢呼声和舞台上的THANKYOU分离的也很好,能够明显的听出舞台和观众席之间的分解线,总体来说T51能够将现场的场面带来非常好的还原,美中不足的是,纵向声场偏小从而导致了最远的欢呼声离舞台太近,让人感觉观众席的排布有点问题,而实际上现场的场面可以用空前绝后来形容,黑压压的人群一望无际。。。。
CK4播放《加州旅馆》相比T51别有一番风味,从掌声以及舞台后面发出的声音中可以听出CK4的解析相比T51略弱,但该还原的部分基本都齐了,看来CK4在表达音乐时是有选择性的,认为该表达出来的东西,一点都不马虎,次要的东西倒是可以忽略,这样的声音牺牲了部分解析却带来了耐听的效果,可以说是明智之举。声场上横向比T51略窄,纵向上好T51不少,最远处的欢呼声感觉不那么近了,左右两边的掌声也稍微向中间收拢了些,定位基本同T51,强大到无可挑剔,遗憾的是低频量的欠缺总觉得鼓声有点不过瘾,不过《加州旅馆》本身也没有很霸道的鼓声,所以相比《大河之舞》这种需要低频来烘托气氛的曲子表达起来要好的多。
QA350听《加州旅馆》实在是太爽了,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那种感觉,就好像自己是舞台上的一员,各种细节都诠释的淋漓尽致,声音密度的提升,声场和定位上的提升在这种现场演奏里显得更加明显。近乎完美的表现让人震惊。谁说国产无神器。。。。
曲目5:琳恩-玛莲《A Place
& 《A Place
Nearby》这首歌个人严重推荐,拿来测试中低频都很好用,琳恩-玛莲忧郁的声音配上缓慢的节奏很传神,百听不厌,真的百听不厌。
T51上听这首歌挺不错,低频的那种凝固感很强大,有种快要窒息的感觉,末尾收的也很有速度,不拖泥带水。林恩-马莲的声音也比较中正,略突出于背景音乐。整体节奏感非常好,配合飘逸的高频给人一种非常好的音乐氛围。
& CK4播放《A Place
Nearby》与T51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低频的表现上,相比T51的低频,CK4要收敛很多,凝固的时间略有缩短,末尾处收的更快。马莲的嗓音微微发颤,感情比T51要丰富很多,就像琳恩玛莲在面前讲述她的故事般动听。看来人声上CK4下的功夫不少,不仅略微突出,更渲染了感情,表达女声确实有一手。
QA350一开声就被那个低频给镇住了,密度大下潜深,甚至感到有些心悸,这首歌曾经用同轴接解码功放到箱子上听,只能说这种耳塞里出来的声音还不能完全发挥QA350的实力,上次箱子上听的……不说了,内牛满面………
& 总结:经过以上的一番对比,相信大家对CK4的LINE
OUT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哪怕是遇到T51这样的劲敌也毫不逊色,特别是听感上,反而更胜一筹。之前有过索尼HD5,感觉CK4
LO的风格和HD5的LO非常相似。通过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出CK4的LO优点是素质比较高,横向和纵向声场均匀,定位好,人声感情丰富,缺点是低频量少。而T51的LO优点是素质高,横向声场大,定位好,缺点是纵向声场基本缺失,表达细节过多耳朵容易累。QA350基本整合了T51和CK4的优点,要说缺点应该就是声音密度太大久听会疲惫吧。
PS:四个塞子中个人认为OMX90百搭,UM3XRC最搭CK4,SE530什么都不搭,PAA-1搭T51和CK4
C4是好,可以价格有些贵,学生党压力很大。4月初,CK4开始预订,799的价格非常诱人啊,于是毫不犹豫的预定了一个。坛子里关于CK4的评测很多,牙仔,林SIR写的都很好,我就不班门弄斧了。之前一直听J3来着,今天主要给大家分享下CK4与J3的对比。价位上,CK4要比J3便宜些,但声音方面差距大吗?或者CK4比J3还要好?看完你就知道了。
对比机型:爱欧迪J3
耳机:斐雅通PS210,(已煲开,比较冷门,性价比也不高,不过外观党的我,还是选择了他们,放弃了同价位的PK1)
曲目方面,由于不听古典,所以主要就是流行人声。
一、张信哲——《太想爱你》
首先上场的J3和PS210,传说中的绝配,事实也是如此,前奏的各种乐器质感表现的很好,低频的下潜和质感都很优秀。张信哲的嗓音特点基本表现出来,人声略微薄了些,而且有些凹,不过
还是可以接受的,这样的成绩让接下来要登场的CK4压力很大啊,呵呵。
拔下PS210,插入CK4的PO口中,前奏部分的各种乐器依旧质感十足,错落有致,不过低频明显少了些,而且比上个组合要浑。人声定位要比J3好很多,声音略微靠前,现场感十足,声场感觉
有点窄,偏椭圆形,高频部分表现不尽如人意,略微感觉到齿音,希望高配版到时候能改进些。CK4推力可真比J3大不少啊,J3开到7成音量才有CK4
5成音量大。
二、王力宏——《爱的就是你》
这次CK4先上场,主要是接着刚才那首歌接着听的。还是老问题,齿音被放大了,看来高频部分的调音CK4貌似做的有些过了,不过CK4有LO口,估计加上耳放后会有明显改善。其他方面表现的
都很出彩,声场较上首歌宏大了许多,人声略微靠前,有种快要贴面的感觉,声音清澈透亮,将力宏的活力表现的淋漓尽致。
该J3,囧,J3竟然自动关机了,这首歌在CK4上太好听了,忍不住多听了几遍,被冷落的J3竟然自动关机,我还得重新打开它,真囧。这首歌感觉J3的声场比CK4小不少啊,人声靠后,缺少了
现场感,低频方面,J3也比CK4来的多一点,听起来也很给力,背景乐器声表现的没有CK4清脆悦耳,有些暗淡。
这首歌,J3和CK4表现的各有特色,我比较喜欢CK4的表现,J3虽然声场比CK4小,人声比CK4偏后,现场感差了不少,但齿音控制确实比CK4好很多,这个算打个平手吧。
三、蔡琴——《渡口》
这首歌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试音歌曲,大家一定都耳熟能详,这里我也就不多费口舌了,选他的目的就是看看CK4的低频表现怎么样,另外看看蔡大妈的醇厚女中音能不能演绎出来,嘿嘿~~
开场的那段鼓声,J3表现的还算可以,下潜和质感都有,量也不少,但怎感觉缺失了些什么,有些闷。蔡大妈一出声,我顿时陶醉其中,多么醇厚的声音啊,浑厚大气,声线深处传达出一种
厚重的悲情色彩,就像一杯醇的不能再醇的酒,这样的声音让现在那些歌手情何以堪。
该把CK4拉出来溜溜了,开头的鼓声下潜和弹性同样不错,量较J3小了些,但绝对够了,没有J3的沉闷,人声部分不多说,醇厚,没有被低频掩盖,声音密度上比J3要好些,声音更加醇厚。这
次没听到齿音。值得一提的是背景的琴声非常清亮,延伸很好,清脆爽耳。
这首歌,CK4小胜吧,胜在声音的密度上,J3的鼓声表现的有些闷。
四、云朵——《云朵》
云朵的嗓音极具特色,继承了原生态歌唱纯真净美的嗓音特质,融合了“流行+民歌+原生态”的云式高音,音域几乎要比所有流行女歌手都宽,音乐作品中三个多八度的演绎几乎是没有歌手
可以做到的。
先说CK4,这首歌CK4表现的不错,细节丰富,声音明亮,高频延伸很不错,有些许毛刺,人声薄厚刚好,当副歌部分云朵开始飚起来后,震撼力十足,声音很野性,很原生态,但随之而来的
是毛刺也变得明显起来,声场宏大,解析不错,背景乐器的颗粒感都能感觉到。
再说J3,本以为J3这次高频的控制上会完胜CK4,不过这首歌J3也接驾不住了,高频能明显感觉到毛刺,缺少了控制力,延伸上也不如CK4,声场方面没有CK4来的宽广,背景乐器不错。
CK4终于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不得不说,CK4在高频上下了不少功夫,甚至有些过了,导致齿音比较严重,但要是真正比高音的歌,CK4还是有优势的,高频延伸,弹性都比同价位甚至贵不少
的机子有优势。
五、OASIS——《Live
作为OASIS的死忠,每次写评测,必提到OASIS,喜欢OASIS不需要理由,对这俩兄弟太有爱了,虽然OASIS已经解散,昔日的兄弟也已各奔东西,但OASIS的音乐,就像这首歌所说的,会Live&
Forever下去。。。
先说CK4,人声表现的很出色,略微有些薄,靠前,很有现场感。人声和乐器相互衬托但又不会盖住对方,配合的相得益彰,琴声和吊镲的敲击声清脆,明亮,鼓点虽然清晰,但力度不够强烈
,所以听起来不够爽,但很耐听,尤其是LIAM的小嗓子。
虽说J3低频量比CK4要多些,但弹性不如CK4,而且闷,所以听摇滚也不是很给力,不过这首歌对低频要求不算高,更多的是要求中频,J3的人声感觉很靠后,凹的厉害,人声很远,也有现场
感,只不过是感觉演唱会在后排的感觉。
要说弦乐器上,CK4还是稍强于J3,但要说这首歌的听感,J3三频感觉跟平衡些,三频衔接也比CK4要好些。
PS:除了PS210,我还用JVC
FXC80试了下,FXC80人声太凹,搭配J3感觉都要听不到人声,满耳朵都是乐器,搭配CK4还好点,但由于实在和J3不搭,固未提。
总的来说,CK4的PO素质还是要比J3差一丁点,两者各有特色,实力很接近,CK4推力大于J3,不过我相信加上耳放LO输出后肯定要比J3强不少,考虑到CK4的价格和送的耳机,CK4的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我觉得CK4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高频处理不是很好,这个希望日后的高配版能改进,其他的,表现的还是让人满意的,绝对对的起799的价钱。希望高频版能改进缺点吧。对了,这个固件也要加强,相信七彩虹的实力,应该会完善的。
除CK4和IPV 60G外,ZUNE
30G(Mod)小路过一下,这贴只谈PO。同时,全部的前提都是完全不开EQ,不调均衡器。
以下都是个人听感,砖请不要乱拍,个人声明对水果还是有那么点偏见的。
为求全面,听感以OMX90,E3C和MDR
EX90作为测试耳塞。公司李其实还有只某零的DIY,这里就不用它试了。C770?买来之后就没试过...有谁想要的直接PM
同时尽量统一了音源的格式,特地上了2张打口盘。但是发现zune
software和iTunes转出来的东西明显不是一个星球的,所以最后只能大批量使用320kbps的MP3了...
ZUNE到手有4个月了,中途有发给锋少Mod,回来之后觉得PO好像改杯具了,但是因为一直在DOCK
LO,实际上没有认真试,这次特地认真听了听。
IPV是昨天到手的,说实话买了就是为了Mod,现在只是在等配件的间隙来做个参照物。(我标题党了)
CK4比IPV早到一天,因为LO好像比较挑耳放所以就尝试这用PO听了下EX90,然后被毒到了,遂有此文。
首先是OMX90,这是传说中的英行,谁家的就不明表了,对比手上收藏用的MX55,起码可以说单元是真的(其实这两只基本可以算买重了,单元相同调音不同...)。满推有惊喜,直推声底很干净。
CK4基本可以勉强推动OMX90,这一点在音量上基本和ZMP是相当的。几乎听不出纵向声场,听蔡琴人声会有点薄,总体并没有满推时的那种包围感,根本不耐听。其实这根线可以使出CK4的低频是明显有染的,相比耳放上的表现会下去深那么一点,同时速度被拖慢了,当然这可能是没推满的原因。
ZUNE勉强能推OMX90,不过真的是很勉强,出来的效果有点小糟糕,人声会被乐器盖一点点,效果基本上很混乱,干感觉有那么点无章法,同时高频会明显吃力,爆发力强的歌手会有种刻意压高于的感觉。
IPV推不动OMX90,出不来好声。
接着是E3C,有换过插头,总体上讲一直觉得这线低频有点不自然,弹性不好但是速度感却莫名的出的来...上放声场会有明显提升,但是一般的前端直推也是刻意的。
CK4上会有点小杯具,但是比OMX90的表现还是好一点的。昨天一耳朵差点让我以为CK4就是为动铁调音的...质感会比OMX90好,而这一般来说是很奇怪的,以为上放推满的OMX90在声场和质感上绝对优于E3C(当然这是PO...)E3C在CK4上人声会有一点小毒,总体而言拿来出街这组算可以了。
ZUNE上的E3C在试slipknot或者RATM是鼓点会明显单一,同时每一下却都分得很开,这里不知道是不是ZUNE的问题...人声会明显无感情。
IPV上的E3C很干净,纵向声场是没有的,而且有点淡...就算是和ZUNE比都算淡了不少...人声和乐器的分离很不错,乐器之间的搭配不错。
最后,是EX90,这次省略了延长线。佩戴上它反而是这3只里最舒服的...
CK4上EX90基本绝配了。可以说以前试过的前端都没能让我惊艳过,这次偶然插来玩玩居然惊喜了。人声会小毒,但是有点薄,同时低频会明显比其他前端重听蔡琴非常有感觉,被遗忘得时光里里“是谁”那两个字比我听过的任何耳塞在任何播放器(或者LO到耳放上)出来的都要毒。后来试了so
penny,人声其实并不是最关键的,总体听感相当舒服。
在ZUNE上EX90有点淡,鼓点居然会飘,声场会有点济。
IPV...怎么说呢,声场是扁的,声底相当干净,中规中矩,低频不会飘,听现场能隐约听到观众的声音,现场感回有点差。
总体上讲,CK4的PO某种程度上比LO要实用一些,如果不介意音染,当做随身音源算可以了。但是这蛋痛的屏幕和那个LO口就显得它的总体定位相当尴尬了。
ZUNE的PO相对有点差,不过不会像ZMP那样压声场还凸人声就是了,反正评审没事也不会玩PO...
IPV可以说是本人目前听到的最淡的前端了,我不会说它忠实还原声明的,但是声底确实干净,就是扁声场有那么点残...不过以后iMod成形了也不准备玩它的PO。
如果还要扯容量屏幕操作什么的,那屏最好的应该是CK4了(这一点出厂时间奠定了优势),操作方面我可以说IPV上手会明显比ZUNE容易,而CK4就相对较差了。容量上CK4输一大截,毕竟是散存机,但是它支持FLAC来着...ZUNE容量输IPV一半,支持格式方面两只一样少,而且基本上各自的驱动转出来的东西老死不相往来。
存歌的时候发现了第一个有点蛋疼的问题......
这货的内置存储的写入速度奇慢无比...巅峰速度2.5mb/s,习惯了ipc二三十兆的写入...这个还真不好适应
十几分钟之后,存好了,拔了线开始听听看吧
塞子先上了tf10,曲子肯定是光太郎的吉他和穆勒的小提琴
一耳朵的感觉非常不好,声音有种说不出的无力感,高的上不去,低的下不来......不至于的吧,推力?网上各种测评不都说这货是ipc的大推力版本么......
调大音量之后稍微带点劲儿了,但是还是很蛋疼,声音不饱满,声音满格40,tf10差不多开到了32的样子,听感上感觉还算勉强,但是大音量也掩饰不了浓浓的无力感
换歌换塞子接着来,tf10听姑娘在ipc上个人觉得就是大悲剧,所以也没考虑拿它在C3上听姑娘
两位妹纸,陈老师小清新,Adele小烟嗓,用的塞子是一位坛友的DIY耳塞
PK腔体,AKG
K12P单元,森海线,女声还不错,听感很好,中高频延展舒服,低音量不多很劲道,佩戴也比tf10的插菊式舒服不知道多少,所以一直拿来当睡觉塞子
陈老师的,九份的咖啡店,上来一耳朵的感觉就是,这机器对于女声还是小小的音染,我的感觉是把女声染的浑厚了一点点,人声的位置也比较靠后,在EQ调整为古典之后,人声靠近了许多,但是同时的损失就是变得不够清澈了.
Adele,怎么说呢,味道比较适合,机器,塞子,歌曲三个搭配都不错,Someone
Like You,现场感很好,Adele声音中充满了感情,有味道~
老姑娘,哑姑娘,中音应该都不错
播放界面显示的东西如图所示了,少但是基本够用
操作是有点蛋疼的...挺麻烦,而且那个按键不是非常的灵敏,有点小麻烦
在放码率比较高的APE时候,捅了一次菊花.....凄惨花的菊花还真是得没事儿来一下才行
个人对于机器的总结
随便一玩,不可当真,买了的话就当MP3好好用,别没事儿跟这个比跟那个比...
ipc能买这货四个,可比性没有...C4就更不要提了,至于宣传词中说到的,随身hifi......无力
不过优点也有不少,轻便,漂亮,好歹支持支持APE,续航还算可以
玩玩可以,不必认真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C3的定位——低价位的HIFI播放器。这个里面HIFI是一个比较有深意的词,这就意味着如果你将来对于升级毫无兴趣,只是想找个平常能听听歌,学习下英语之类的MP3,C3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如果你仅仅是想从低端开始起步,以后慢慢学习,还是打算升级到一个比较高的设备,那么C3还是非常适合你的。这个原因有以下几点:C3的操作感觉一般,传输速度较慢,没有位置记忆功能,屏幕信息较少。与此相对的,C3的声音和声底都很不错,在1K以内肯定算是鹤立鸡群的。这样一个追求平衡、高解析、低音染(非常清淡)的声音不会讨好流行歌曲爱好者的耳朵,但是它确实能够反映出某些正确的方向,也能够让你对于音源和耳机本身的声音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你能给比较明显地察觉到好坏录音之间的差异,耳机是否有比较重的音染,或者其他一些方面的问题。在这之后,或许你就能够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EQ意味着失真,而较为厉害的失真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同时C3的素质和推力能够让你几乎不必再考虑1K5以内的其他随身前端——除非你非常有兴趣尝试一下A86X、XK或者HIFIMAN
HM601之类的流行调音。当然,我还是更加推荐SONY的机器,毕竟操作和外观好太多了。
如果你仍然觉得入手C3是一个不错的注意,那么容我泼一盆冷水——C3拥有不少使用上的BUG。好消息是七彩虹还算比较负责,一些比较主要的BUG还是会修正的,并且几乎都在可容忍范围之内,而不像某些别的国产品牌(其实我说的就是汉声)让你想要把东西砸掉。现在反映比较多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在TF卡的支持方面(固件已经修正,但是鉴于很多人问还是说一句),切歌和开关机的爆音(这个确实蛮烦人的,不过我的机器这个问题不严重,不知道是否有个体差异),操作的不灵敏(尤其是在低温下面,换一个薄一点的贴膜会好一些)。声音上也存在着低频量过少的问题,非常清淡的味道——这对于摇滚、重金属之类的欧美流行爱好者来说可是无法忍受的。对于很多持有“低频好就是声音好”的初烧来说,也难免会对C3产生巨大的偏见。在这里我非常想说一句,调音的重要性永远大于素质,如果你喜欢林肯公园那种风格的歌曲,请一定不要因为“毒文”或者“这个价位素质无敌”之类的话而入C3,在你没有被“道德再教育”的情况下,你喜欢C3的可能性真的太小了。最近比较密集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C3的产量,基本上现在打算入手全新的话(虽然我觉得可以考虑一下二手,现在出的肯定都比较新,这个看个人偏好了)都需要等待至少一周,这个不是一个好消息。所以急性子的朋友可能就最好去选择别的前端了~
如果以上所说的缺点你都能够接受,那么欢迎你加入C3使用者的行列。在看起来不少的问题之下是一颗金子般的心——纯净而美妙的声音。不得不说,C3最早在工程机的时候就给了我很大的惊喜,虽然最后的版本和工程机的外观固件都略有出入,但是依然是一个非常棒的播放器——更加重要的是,它的定价是499这样一个颇有诚意的位置。如果你YY它能够给你带来多少惊喜,我觉得很难,你更加应该去选择C4
DX100这样的高端,那个声音才能够让你彻底感觉到“惊喜”。这个小播放器只是很有诚意地把各个方面都做得还可以罢了。你以后入手一些中高端播放器的时候,C3也是一把非常好的尺子。关于声音特点之类的我觉得没有太多好说的,网上的评测已经足够多了。“C4的小弟”这个位置也不算是徒有虚名。
关于煲机,C3确实需要一定时间的煲机,也确实有作用——但是相对的,确实没有产生质变。低频高频稍微多一点,顺滑一点,改变也就差不多了。整个声底是没有变化的,所以也不需要YY什么了。
至于搭配,我的建议只有一个——声底正一点,音染少一点。别的其实就关系不很大了~无论是K319
DTX100 IE8这样的器乐塞,还是MX90 air
SE425这样的流行塞都能够发挥还不错的效果。相对来说AKG和森海的经典塞子确实声底要稍微正一点,感觉不错。&
适合的风格主要受到耳机风格的影响,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大编制古典以及摇滚之类的一定不适合——主要原因就是低频不给力。
最后说一下同价位播放器的选择问题吧,相信很多人也是纠结在此。
韩系:以靓丽的外观和中频薄的声底著称,代表是爱欧迪I9.这类机器往往能够支持最多的格式,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价格实惠。但是由于其声底不好必须配合EQ,在此不作推荐。
日系:以SONY为代表,素质一般,声底一般,调音还可以,同样是EQ强大,相对来说贵一些。有想法的话直接上A系的比较好。
国产:以RD
HM601为代表,特点是声音不错,推力大,但是操作和固件非常囧……我觉得还不如C3来的实在呢。要是C3都能让你觉得不方便,恐怕这些就会让你觉得无比纠结了。但是如果你喜欢流行追求低频的话,这两个明显都比C3更适合你。
老机器:H120 ZVM
ZX之类的很多老机器,主要是硬盘机。代表应该是创新和艾利和吧。声音好于C3,但是状态不算很好,在时间精力金钱都不算多的情况下不建议折腾。要是很有兴趣的话可以淘一下,效果往往不错。
&现在我终于可以来正式的谈下对七彩虹C3的听感,为什么是终于呢?可能有的烧友在F大的回帖中已经得知了答案,老实说在前几天试听中感觉C3的声音不对我的胃口,具体表现为声音糊,发干和发涩。但在和F大的小聚时,对比试听他的C3后发现两个机器的声音竟然有着一些差异,F大的C3声音更为顺滑,透明度更高,结像也要比我手里的C3要来的清晰,2台C3的声音不同,让我们感到十分纳闷,难道是机器个体的差异导致2个机器声音的不同?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分别把2个机器进行解体对内部进行细心的观察,结果发现2个机器的内部结构和元件是完全相同的,那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差异呢?
在经过又一天一夜的煲机后,在第二天晚上的试听中惊异的发现声音竟然已经很接近F的那台C3了,声音发干、发涩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中频不再粗糙,沙石感的感觉大为减轻,低频的层次感也更清晰,不再是硬邦邦,呈现块状的低频。
因为知道C3使用的耦合电容是钽电容,煲出声比一般的电解电容需要的时间要来的更长,所以我在收到机器就不间断的插耳机进行褒机,期望机器能快速的进入状态,得到一个较为客观的试听听感,但因为钽电容煲时间未够,所以造成了2个机器声音差异,事实证明钽电容煲出声后的差异真的很大,在这里建议试听的烧友对C3充分褒机,也许会对声音有新的发现~
C3的背景幽黑而宁静,虽然推力不大,但也并不算小,用来推我的一些低阻耳机都能推出一定的素质,声音扎实而有力,声场完整自然。
高频延伸自然,细节分明,给人一种昏暗的金属光泽感,但有不会像某些国产音质机来的高频刺耳的情况,而是其如其分的表现。低频的量感适中,宽松而有一定的层次感,有着一定的低频下潜,美中不足的是下潜弹性稍有不足,有些发硬,显得不自然,低频有一些类似动铁耳塞敲竹筷的感觉。
&C3整体音色继承了C4的中性内敛和端正的风格,但声底较C4来的稍微暖些,在声底的细腻度上不及C4,可能是为了让C3更适合流行,C3的中频调音要比C4更厚实些,一改C4听流行人声较为平淡的现象,试听了一些港台和欧美的人声,女声的表现带有一丝甜味和韵味,男声雄厚而有磁性的嗓音也能得到不错的表现,中频顺滑而饱满,人声上较IPC与C4更为有感染力。
&&&作为C4的小弟,C3古典的造诣当然不会低。因为本人也是古典新手,只能说说自己浅薄的感受,说错了古典迷请一笑而过吧。试听魔鬼的颤音,琴声细节分明,乐器的定位清晰而准确,小提琴的的摩擦质感强烈,琴声厚薄适中有质感,堂音自然,有一定的形体感,但泛音还显得不够丰富。大编制感觉动态还稍弱,缺少那种爆棚的感觉。
作为一款便携的音质机,C3内部的做工十分精美,令人赞叹,用料也丝毫没有妥协,内置C4相同主控C4
MASTER让人感受了了七彩虹的诚意,个人认为C3作为一款便携音质机的确具备了一定的素质,调音也十分的中正,健康,考虑到其便携音质机的定位,如果销售价格在600内,会是十分具有竞争力的一款播放器。
搭配塞子嘛。。。pk1、达音科ex150、音特美mc5先听一轮,都不是很好伺候的塞子&
c3的推力不错,上面几个都推得有声有色,不过感觉协调感一般&
原因有几个:1,c3取向有点像塞子的调音方式,低频和中频偏厚,略慢,高频齿音部分有衰减,感觉细节不会太多,但是接近超高频有抬升,使得亮度较高&
2:c3控制力确实不如c4和ck4,体积是个原因&
3:c3对比c4和ck4、5,做了省电处理,只能说这个体积和续航(16+实测),声音必须略微妥协&
因此,c3听古典音乐表达的层次感较为一般,声场和动态表现不佳&
但是在流行乐和人声中,表现比之前的产品要有韵味,有感情,之前偏薄、偏快的声音修饰成偏柔和、厚实的声音,的确不太适应&
塞子搭配方面,手上的塞子搭配个人喜好程度一般,一次到jaben试听,发现c3最绝配的竟然是ck10,ck10一改冷艳不羁的容貌,c3也收起了那份老成和拖沓,就是一首黄莺莺的《葬心》,轻轻的哀怨,淡淡的离愁别绪,都挂在耳朵里,当时给店里mm听,mm感叹,哇!你这首葬心很好听啊,我说其实是器材搭配好,c3和ck10刚好互补,ck10高频的突出和超高的缺失刚好和高频略有缺失但超高不错的c3互补,堪称绝配&
当然,ck10价格也超出c3太多,低价的话,final的piano
forte2(pf2)也很配,声音宽松,速度快,解析力也比较好,只是低频有所牺牲,不过,他们的表现,可以说超出他们的价值
一、包装。拿到手头的c3包装非常简洁,就一个小小的环保纸盒,抽开纸盒后c3就装在其中。包装纸盒的颜色和印刷都和c4保持了一致性,基本上就是c4的缩小版。本人非常赞同七彩虹公司的这种包装方式,这样突出了一个系列产品的家族特征,保证了产品序列的延续性,也能让消费者一眼就能分辨出这事七彩虹公司c系列的播放器。
二、做工。手头的c3虽然是试装机,但是产品的加工精度已经非常不错了,除了操作面板以外机身是全金属的,机器的背面印有七彩虹的产品标记,四角用螺丝固定。这样的产品做工已经达到了国内的上等水平。拆开背板,发现电池是950毫安的,相对于这么小的机器来说,这样的电池容量应该可以保持一个较长续航时间。这里有两个个小小的建议:1、四个固定螺丝就这样裸露在背面不太好看,甚至感觉有些山寨,在正式销售的机器上希望做隐藏处理,在螺丝的外面加装遮挡胶粒,或者是更换螺丝样式。2、背板印刷的产品标志能否改成激光雕刻,同时刻上机器编号,这样档次会显得更高。
三、操作。机器除了开关键以外都是触摸按键,开机后各个按键会依次亮起,很新颖。但是在操作过程中本人发现有个别按键不太灵敏,要触发其对应功能基本要操作好几遍才行,希望这仅仅是试装机的原因。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按一下开关键就会锁定键盘,要解锁必须依次触摸加号键、播放键和菜单键,本人觉得这样的设计增加了操作难度,建议锁定和开锁都是按开关键会好些。然后就是屏幕,这个冷光显示屏确实太小,只能显示两行字信息量太小,而且和机身比例失调。
四、听感。推力:本人首先就接上了pk1,发现c3的推力确实比c4要小了很多,估计只有c4的百分之四十左右,pk1在c3上基本无法推开,声音干薄无任何感情可言,完全没有接在c4上的感觉,因此后面的试听都是用ie7来完成的。底噪:c3的底噪要比c4和iphone4大,在ie7有可闻的轻微底噪,当然音乐响起后也就没什么影响了。声音:经过两天的试听,本人觉得c3的调音取向还是延续了c系列的特征,声音平淡无过多的音染,但是解析较高。笨龙说有些像水果的调音本人是认同的,但是与水果又有些许不同,低频比水果就要饱满些,动态以及解析也要比水果强,谈不上强上一个档次但是确实要强。与c4对比,在背景宁静度上就要差很多,声音的感情诠释上也要差,同样一首歌在c4上听过后再来听c3,给我的感觉就是平淡无奇,没有那种听完一首马上期待着听下一首的感觉;至于解析动态什么的明显就要比c4差很多,几乎是一耳朵的差别。总的来说,c3的声音还是以平淡为主,可能是因为本身素质的原因,声音有些许数码感,具体而言就是声音饱满度不够,颗粒感较强。这样的调音风格本人觉得适合听一些室内音乐、男声、中年女声、以及一些稍微平缓些的流行乐。
五、建议。这次试听机是没有配数据线的,希望正式版会有。然后就是那个触摸板,希望能在正式版里变得灵敏些,不然会极大的影响到操作体验感。声音方面,其实建议七彩虹公司可以在调音上取巧,在机器素质不太高的情况下把声音调暖一点,这样可以掩饰声音的颗粒感,又偏流行一些,毕竟这个定位的机器拿来听流行会多一些。定价方面希望公司能在500---800这个范围内考虑定价。
仅以这几天对CK5、CK4的无数次抽插后的心得作一些分享。给想买或想喷的人。
半年前入手CK4的时候,我就认为CK4是IPV无底噪大声场的加强版,风格接近,那现在CK5就是IPC暖声版,CK5中频略细于4,能量分布偏两端。大家都说CK4低频无质无量(尼玛的大家都是Sony党过来的吧!!老苹果党表示很合我口味),CK5下潜略深,量多了约20%。不过整个低频偏硬泛音偏少,多少有点不自然。CK4
CK5整体的声音差别,小于IPV 和IPC。
100欧的小4和150欧的PK1绝对是随身的噩梦,对这两条塞子的表现,我认为5的推力是要小于4的,在某些音乐的某个段落,能在CK4下感受到的稍纵即逝的空气感,在CK5下感受不到。以顺滑著称的小4,在CK5上的齿音也多于CK4。这个CK4&CK5&IPC
声场和定位
无论小4 小5& R07&
PK1都以声场和定位著称,在两播放器上的表现都是很不错的,难以分辨高下。于是翻出了那条坑爹货C770试听拉德斯基进行曲。得出一个很囧结果,CK5和它的“嫂子”才是绝配……CK5两端的优势和C770有较好的互补。更清晰细腻的中频,在C770上CK5定位上好于CK4。
就总的素质,我并不觉得DAC降级会带来多大的影响,汉声的某单片机一度能和C4
801叫板。在足够素质基础上设计师调音才是关键。要说喜好。个人仍然喜欢CK4多一些,因为它更“正”一点(C4最正,交响很爽,难搭动铁是硬伤),声音更加轻松自然,低频也很和我的清淡口味。素颜粉木耳才是我的最爱。
说说几条塞子和CK5的搭配
不好听!轰死人了,满脑子都是低频,拖沓,把中高都给抑制了。闷的慌。
同样不好听!个人认为这货需要很大的推力,否则动铁味太重,中低频衔接有硬伤,齿音还不小。C4或者上放可以解决,中频立马丰满起来,否则直推没有一点质感
还是TM的不好听!当然本来就一样子货,中频太假、虚,和我的所有机器都不搭。可能跟建武老机搭配会好些(有B9
D9我还听你?)。
这个可以有,怀春少女的沉郁和柔情。对女声的清新演绎让我重新审视它的价值。
直推勉强还可以,低频和纵向的声场能和ER4S做到互补。横向和定位很不错。相比其它在台机已经封神的小4,那就微不足道了。
除了人声普遍年轻纤细外,是很不错的杂食组合。吉他/提琴很给力。有点气势。交响大动态可以不乱。高频有点沉不住气,轻挑浮躁。
双5组合是很不错的给力搭配,热情洋溢,结实丰满的中频收放自如,不纠结升级就可以安心享受音乐了。换掉又粗又丑的又TM硬上吊线,廉价的重口味牛逼塞。(尝试需谨慎)
飞利浦She9850&
这个廉价的冷门动铁让我一耳朵惊艳一把,目前为止,CK5和动铁都比还较搭。
视频、屏幕和UI都还可以,但这不是重点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求一款听人声的入耳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