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不同焦段镜头的视角图大于方形滤镜所支架支持的最大不同焦段镜头的视角图会怎样

定焦镜头什么焦段最实用?_百度知道
定焦镜头什么焦段最实用?
您好,我最近准备给我的佳能60D买一支定焦镜头,不过现在定焦镜头的焦段大部分都是不一样的,请问定焦镜头什么焦段更好一些?请您介绍一下买一支什么焦段的定焦镜头最好?谢谢。 求大神帮助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其实对于定焦镜头来说并不能单纯地说哪个焦距的定焦镜头更好一些,因为不同焦段的定焦镜头拍摄用途还有拍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50mm的定焦镜头是标准定焦镜头,50mm以下的定焦镜头适合拍摄风景等题材,50mm以上更适合拍摄人像还有静物,楼主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定焦镜头的拍摄样张,确定一下这种拍摄效果是不是自己需要的,再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希望采纳
采纳率:7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定焦镜头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查看: 6887|回复: 13
给大家转载一篇文章吧
只用35mm焦段镜头的5大理由
在线时间 小时
给大家转载一篇文章吧
只用35mm焦段镜头的5大理由
35mm镜头对于任何摄影师和摄像师来说都是必备的,下面北京摄影培训学校东方视线将和大家分享只用35mm焦段镜头的理由。
1. 接近人眼的视觉焦距
在构图方面而言,35mm镜头的构图是最接近人眼对焦构图的。这就是为什么它在电影中被广泛运用的原因——因为它为观众提供了更为现实的视角。 在拍摄过程中,使用35mm的定焦镜头意味着你需要移动身体去获得最佳的构图,你不能偷懒。相较其他镜头,35mm镜头能够使你的作品具有更多的美感。
2. 用途广泛
35mm镜头几乎可用于拍摄所有的东西:风景,人像,旅行照片,街头摄影,微距摄影,房地产摄影,产品摄影 ——几乎涵盖了一切。
使用35mm镜头,我可以拍出很好的特写,但同时我也能捕捉到相当不错的广角。因为35mm镜头在室内和室外拍摄中运用广泛,许多摄影师把它定义为“婚礼摄影镜头”。 3. 拍摄视频的最佳镜头!
拍摄视频对于我而言这是我购买35mm镜头的缘由。不同于上文所说摄影主题的差别,视频制作对镜头的需求完全不同。这也是我选择这个焦段镜头的原因。
最初我购买尼康35mm镜头是想用它来专门为我的D3S制作视频。我读些文章,了解了它的优点。但实际装上后我才了解它与其他镜头的差异。
它视觉足够广,我几乎不会手抖;它视觉又不会过广,我仍旧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拍摄主体上。走近一英尺,我就能拍出很大的特写。使用小光圈时,画质几乎可以和电影媲美。 总之用35mm拍摄的视频很令我满意!用单反拍摄录像,自动对焦功能几乎没用,只会让画面一时对焦一时失焦。事实上,我手上的35mm镜头仅仅提供手动对焦,没有自动对焦功能对我而言并不是一个问题。
4. 恰到好处地捕捉主体和环境
35mm镜头最大的优点是:它使你能够清晰地捕捉主体及产生关联的环境情况。这是这支镜头被广泛地应用于胶片摄影中的另外一个原因——它可以帮助你通 过视频或照片讲述一个故事。我带着这支镜头去参加我的兄弟的乐队演出,我不觉得会用到它,带上只是防止万一,因为演出进程很快,用一个没有变焦的镜头我肯 定来不及拍摄。 回到家整理照片的时候我很惊讶,因为当天晚上最棒的作品就诞生在这支镜头之下。那张照片不仅捕捉到所拍摄的主体,并且也能在近乎完美的程度下记录他们的周遭环境。
5. 迫使摄影师参与场景中
从别人的照片里,我们可以了解到摄影师被动或积极地在其中饰演某些角色。我看到的好照片,总离不开摄影师的积极参与——并不是改变了画面的故事,但摄影师以某种方式与场景进行了互动。 变焦镜头可以使摄影师变得懈怠,因为他们可以从很远的地方变换焦距对主体进行拍摄,并没有过多地进行互动。35mm的镜头则需要摄影师与整个拍摄环境进行充分互动,这是获得好照片的开始。 如果你的位置远离你的拍摄对象,拍摄将无法顺利进行,因为这枚镜头的角度相当广,远距离拍摄主体会显小。35mm的镜头视角很完美,因为它需要你投入其中,带你寻找完美的画面。
在线时间 小时
请问50定是不是比35好用些?
那可不一定,50其实并不算人眼视角,所以他看到的感觉不好掌控,35接近人观察的扫一眼感觉,85更像盯着看,恰恰50只是前后景比例与人的感觉相同,真实但要出彩挺难,之所以50还在用,我个人图的倒是它的大光圈相对容易掌控,定焦头不玩大光圈,还真没有发挥它的优势
期待你更精彩的下一帖!
在线时间 小时
我最常用的是35-39这个焦段,别问为什么,因为**的,早年的超广角价格高昂,这就迫使你不得不寻求更好的角度来避免冲击力的问题,所以镜头主角都变的亲切了,但现在14才能贯彻我怪异的想法,就如同当年摄影界狂捧50标头诞生无数经典,好吧,我告诉你:当时没有能用的镜头
在线时间 小时
& && &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地说,定焦头逼迫你走动,而不停的走动带动了摄影的诀窍---改变视角,我目前只有一只变焦--70-200,目的是为了省钱减轻重量,我可以说,没有定焦镜头使用经验,你不可能拍出好的影像,现在都被PSAE把影像生命力毁了,上个星期,一个知名摄影师与我聊,现在的摄影师,不PSAE,他的东西都不敢给客户看,因为实在太垃圾了,影像行业这样下去很快就变成电脑业的附属品,挺可悲?
在线时间 小时
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地说,定焦头逼迫你走动,而不停的走动带动了摄影的诀窍---改变视角,我目前只有 ...
我刚买一个佳能35f2 is镜头, 拍带环境的人像行, 如果拍特定或半身,都快爬到人身上了, 太近了,不太方便.
50定焦应该好点儿,& &机身6D.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puruir 于
11:52 编辑
我刚买一个佳能35f2 is镜头, 拍带环境的人像行, 如果拍特定或半身,都快爬到人身上了, 太近了,不太方便.
为避免比例透视效应。你不得不考虑侧位,哈哈,就靠你怎么调度人物的眼神动作了,用35抓拍是很困难的,过去使用35最集中便是环境人物呀
在线时间 小时
为避免比例透视效应。你不得不考虑侧位,哈哈,就靠你怎么调度人物的眼神动作了,用35抓拍是很困难的, ...
请问50定是不是比35好用些?
在线时间 小时
决定因素是拿JJ的人。
在线时间 小时
也是属于比较偏激类型的文章。在视频方面很多属于胡说八道。很多人觉得拍个一阵子就是大师了,出个心得指南忽悠新人,这是在害人。
室内35也罢了,需要带点环境,室外35就太短了。而且偏唯美的片子比如汤某类型的,35这个焦段是使用的很少,几乎没有。
目前高端点的多用35是作死,因为没有大广角透视感,片花都做不成,包括在室内&
在线时间 小时
35的定焦镜头还是有局限的,环境容许腰包鼓鼓的可以考虑下。拍人像,你会选什么焦段?
上周发了一篇《》,很多人留言问。最常用几个焦段,50、85、135,那个焦段最适合?下面就对这几个焦段做一个详细的回答。
半幅与全幅的焦段差异
在这里强调一下全幅和残副在选配镜头时的误区,透视只与拍摄距离有关,和焦距、画幅、光圈无关。而镜头视场与焦距和画幅都关系,所谓等效焦距是针对视场而言,50mm镜头装在半幅机身上和85mm镜头装在全幅机身上的视场基本相同,取景一样,拍摄相同主体,距离自然一样,透视关系也一样。
从透视关系出发,拍摄人像不宜靠得太近,也不宜站得过远。拍摄面部特写最好能控制在1米以内(模特会羞镜头的),拍全身也不能别跑到10米以外(说话都得靠喊,小心模特跑了)。如果按照这个理论,全幅机身配人像镜头最好选
择85mm或135mm焦距,而残幅配50mm或85mm镜头是最合适的。
50mm:便宜得无法拒绝
对于入门用户,老狼的建议都是买个大套机,再入个标头。为什么要强调标头呢?真的太便宜了,佳能EF 50mm f/1.8 STM足够厚道,也就600多,尼康50mm f/1.8G售价1300元。别看光圈只有F1.8,就已经能够轻而易举拍出背景虚化的效果,这也是很多入门用户最迷恋的。
当然了,标头也是身上标签最多的,例如“人文”、“人像”、“标准”、“纪实”、“布列松”等等。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它的全能。
像50F1.8这样的大光圈镜头还有一个好处是,在晚上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光圈大一级,进光量大一倍。现在的单反高感都不差,很多时候在ISO1600左右可接受,把光圈开到最大,可以手持像白天一样拍摄。
但需要特别提醒的是,50mm标头也是很难用好的。看多了就会发现,背景虚化的片子真的很容易审美疲劳,接下来就要考验拍摄者的修行了。
在需要交待环境的时候,如何虚化“一点点”足以让你学习大半年。所以“如何用好50mm标头”是一个永远都不OUT的教程。真的不是通通最大光圈就可以了,传统认为最佳光圈在F5.6、F8或F11,全开光圈缩小一到两档,成像质量都有很大提高。
当然,一等价钱一等货,50mm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缺点,比如轻微的桶状畸变,像50mm f/1.8G装在全幅机身上还有一些轻微可见的螺旋焦外。又比如紫边,在逆光时候很严重。
通常我们说的焦外应该奶油般化开,除焦点外,整个画面都是扩散开的、模糊的,边缘没有残留部分,而廉价的50mm标头由于采用7叶片光圈,结构简单,存在焦外二线性,所以不甚理想(有对比才有差距)。50mm标头结构最好的还是索尼大法的FE55,但售价高达5300元。
85mm:性价比绝对
为什么老狼很喜欢用85mm焦段拍摄人像?因为沟通方便。距离过近,容易让模特紧张,过远那就真的只能偷拍了。拍一张好的人像照,摄影师必须对姿势和表情进行适当的指导。 85mm镜头能让视觉注意力集中在人物身上,同时还能更好的表现人景关系。
85mm焦段的定焦镜头从不缺少大光圈,它不像广角镜头那样难以将光圈做大,也不像超长焦镜头需要庞大的镜身支持。设计上可以用类似标头上经典的双高斯结构,能很容易做到各种像差均衡修正的大光圈镜头。
但凡用过就应该知道85mm镜头的光学素质往往很高,令画面有赏心悦目的背景虚化和高锐度的主体表现,而且色差不大,像场变形也不大,虚化光斑的口径蚀也不太严重。
所以如今各家在85mm焦段都是寸土必争,会针对人像拍摄进行专门优化,特点是不追求极致锐度和分辨率,而是适当保留像差来实现肤色细节的细腻过渡,突出焦外的柔美均匀老狼发现,这几年新推出的85mm/1.4和85mm/1.2镜头,如果前期光线到位,后期即便不修图都能出片。
当然,85mm焦段人像头也有一些弱点。比如对焦速度慢,以佳能为例,85L对焦速度是0.71秒,50L是0.59秒,拖累的主要原因是镜片组较大的缘故。不过这个问题并没有出现在85mm/1.8身上(就是色彩很淡很粉)。
其次是抗逆光性能比较差。有人可能会问F1.4?老狼用过尼康的两款,只能说光圈全开,画面真不是一个级别,怎么形容呢?画质糙一点,焦外逊一点,逆光差一点,而已。
135mm:半身神器,散景之王
大于200mm的长焦距虽然散景较模糊,但并不代表质素一定就好,而小于85mm的短焦距在光学设计上要做到散景漂亮,难度很较大。可以说,135mm属于折中的方案。
实话实说,关注135mm这个经典人像焦段的玩家越来越少,大家都觉得太长了,转而使用85mm焦段(适合拍摄环境人像),甚至很多人觉得50mm更方便。
很少有人知道,135mm镜头有个别称叫散景之王。
但不得不承认,135mm的素质是各家中长焦镜头里顶尖的,光学设计技术含量很高(85mm镜头往往在50mm标准镜头对称光学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放大,这样容易获得大光圈,也无需采用超低色散玻璃镜片。
135mm定焦镜头多采用Sonnar结构的光学设计,镜头内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特殊设计的光学部分),适合拍摄半身或特写,普遍拥有更大的光圈和更好的手持性。
入门用户 50mmf/1.8&85mm f/1.8&50mm f/1.4
进阶用户 85mmf/1.4&135mm f/2&50mm f/1.2
—— | 狼族摄影公开课 | ——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主题:【转帖】徕卡M口的那些事:各个焦段和用途的镜头推荐
泡网分: 0.127
注册: 2013年03月
【转帖】徕卡M口的那些事:各个焦段和用途的镜头推荐
原帖地址:http://tieba.baidu.com/p/
作者:最英俊的链球菌
& & 首先说明一下,这篇帖子分4部分,超广,普广,标头和长焦。为什么标头单独拿出来?因为M口标头实在太多了...每个焦段我会推荐一些镜头,尽量包含各个价格段。当然,M口本身自带高贵加成,想买便宜手动头还是看C/Y或者M42更靠谱。
& & 都是本人观点,有些镜头会有大把铁杆粉丝,如果爱镜被我鄙视了不要介意。Ken Rockwell的官网上有徕卡几乎全部镜头的评测,也可以参考,但是仅仅是参考而已。
超广:12-21mm
这个焦段对于M来说是全新的领地,徕卡除了数量稀少的Hologon,在接近50年的时间里一直拿成像出色的21mm f3.4 super-angluon作为m系统最宽的镜头。那个时代风光还是大画幅的天下,胶片上又难以修正镜头畸变,巨大的透视畸变对于很多摄影师无法接受,超广也就一直是被徕卡(和蔡司)相对忽视的市场。
新时代新气象,现在蔡司俨然是超广界的一号人物,徕卡也推出了18 f3.8和16-18-21三联定。法兰距短对于超广是独特的优势,不过这也为很多数码机身带来了麻烦。在这里首先提醒一下,全对称结构的m头,包括蔡司的biogon,hologon,徕卡早期的super-angulon,都并不适合今天的数码机身,过大的红边会导致后期修复难度的提高。
(1)Zeiss 18mm f4 Distagon ZM: 性价比和性能的平衡
售价约1250刀的这个头堪称世界上最良心的镜头之一。作为超广仅有不到1%的畸变,全画面锐度超高,全开即为工作光圈,这几点都是诸如14L等镜头无法比拟的。18 f4的特点是色彩艳丽,优秀的紫边控制,相对不足的逆光表现。比起徕卡的18 f3.8,这个镜头优点诸多:58mm滤镜,更小的畸变(0.9%,18f3.8有接近3%),简单的金属遮光罩。比起同门15zm,18 f4虽然是日产,锐度并不比15差,虽然慢一档但是重量轻一倍,畸变小60%,而且可以安装CPL(15ZM的固定遮光罩里装不下偏振镜)。顺便提一句,即使是全副机器上,18 f4也可以安装2片薄UV或者1片CPL而不出现任何暗角。
缺点也提到了, 抗逆光不行,屁股偶尔会磨到NEX的传感器保护框,做工相对徕卡一般...然后就没了。
(2)Voigtlander 12mm f5.6 Heliar:超超超...超广
135系统能够达到120度视野的非鱼眼只有两个,适马画质一般,不能上滤镜的12-24和福伦达的CV12。这个头锐度还可以...不能和蔡司的几个超广相比,但是足够日常出片使用,边缘不差,中心也不算多好。色彩比较平,不过对得起800刀的售价。这是个需要你慢工细活的头,别指望用f5.6手持夜拍,白天天气不太好都可能需要iso200,而且暗角极其凶残,但是总体上还算方便。
67mm滤镜,因为口径大所以也差不多能叠2片。遮光罩不能拆卸,所以使用CPL和GND有难度,畸变对于这个焦距而言可以接受,而且用过就知道,接近130度的视野实在是狂霸酷帅吊,只要你小心自己的拇指不出现在画面里,随便指个地方啪啪啪就能毒德大学。
(3)徕卡16-18-21 f4 Tri-elmar ASPH - 转接神头
什么?羡慕佳能党的红圈?M党也有自己的红圈!这就是传说中的徕卡变焦16-18-21 f4,小名WATE。这个头虽然售价高达5500刀,但是可以保证,你在三个焦段上基本上没有更好的镜头了,超强抗逆光,风骚的方形遮光罩,还有看上去高科技的三档距离尺,都让你的机器比别人看上去牛逼一个尺寸。
这个头最给力的地方就是它设计的如此超前,不管是什么机身装上去都毫无红边,哪怕是素来和广角兼容不好的NEX7,用这个头也没有任何偏色,在XE1上也能做到角对角高锐度,如果你足够壕,微单又需要三个不同焦段的超广,不要犹豫了,WATE就是你的选择。
非要找这个头的缺点,用遮光罩就不能用滤镜,而且滤镜尺寸居然是逆天的77mm...作为旁轴简直不可饶恕...另外手感一般,因为又细又长...
(4)徕卡21mm f3.4 Super-elmar - 入门级红点
想体验现代徕卡的做工,画质却缺少预算?21 3.4是初试徕卡者的好选择。这个头在全开时锐度和7300刀的21 1.4在f4的锐度没有任何差别,而且畸变小得多,1800刀的售价对于一个全球五年保修,正宗的德产镜头并不算十分昂贵。
优点是多方面的,非对称结构让这个镜头很适合奶昔转接,换算之后的32mm焦距也比较适合扫街。平整的像场和完美的工程设计让这个镜头即使用在胶片机上,和蔡司对称结构的21 2.8比也非常有性价比。缺点么...略有紫边,对于这个焦段而言光圈确实太小了...然后也不能同时使用遮光罩和非原厂滤镜。
(5)关于不推荐的
1. 蔡司21 2.8 - 球面设计=超级多的红边
2. 徕卡21 2.8 - 畸变啊畸变
3.福伦达21 4 - 你确定买这个比买cctv划算?
4. 福伦达15 4 - 锐度低的可怕,而且能买这个为什么不上12...?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13336&&回帖:35 &&
泡网分: 2.17
帖子: 1687
注册: 2014年08月
链球桑 发表于
我就是作者。
首先表现,我确实不玩m机,偶尔拍胶片,但是也不用徕卡的机身(R3M),数码一直在用nex7。这篇文章是针对转接而非原生镜头。所以直接忽略了全部对称广角,还有非对称但是边缘表现在奶昔和xp1上非常糟糕的15 4.5。我从03年开始玩摄影,现在不仅帮一些杂志出片,而且自己办过一些小规模的展览。
这些镜头我都是试过了才说话的,不敢说都认真的测试过,但是其中小三分之一都买过,现在手头还有28,35,50a和几个mandler头,以及12 5.6。我没有用徕卡机身测试这些镜头的兴趣,表现完全按照xe1,nex6和nex7三台机身决定,如果得罪了某些身怀m240的土豪,抱歉了。
补充一下,这个帖子发错地方了,应该发到转接区的。
我不是在说结构一样,只是说这两个镜头的光学表现是类似的。美能达的代工非常成功,基本上保留了352的锐度和边缘表现,但是现在却被认为是徕卡的野孩子,二手价长年不到真正的七玉的一半,这是我推荐的原因。
天天纠结光学设计多无聊。
在美国几年了,不熟悉国内行情,也不想乱说,价格都是美元quote,当然如果你和二手商混的比较熟,低1-200刀不是问题。
嗯,35 1.4畸变是挺明显的,颜色也不浓。
但是我先问一句,徕卡的50 1.4 e43,90 f2 summicr ...还是微单党让数码徕卡党日子没法过了?
微单真的能让徕卡日子没法过了?
我看未必。
从未见过比亚迪让奔驰的日子不好过了,大家都是四个轮子一个壳。
徕卡的味道不是讲锐,而是有一种朦胧的失焦感,以至于接上各种分辨率不高的M口老镜头,有别样的时代感。这种时代感,让照片的质感得以沉淀,而并非在数码大潮中被淘汰的轮回。
泡网分: 0.622
注册: 2008年11月
哎,居然用转接的标准衡量m口
而且还没说明
评价m口镜头,起码也用个m机器衡量呀. 巧思 leica 福伦达啥都行,转接红移本来也不是镜头问题,人家从没承诺100%支持nex
泡网分: 12.583
帖子: 1646
注册: 2008年05月
mark1008 发表于
(3)徕卡16-18-21 f4 Tri-elmar ASPH - 转接神头
非要找这个头的缺点,用遮光罩就不能用滤镜,而且滤镜尺寸居然是逆天的77m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肯定没有或是极少使用这个镜头。
它在NEX7上仍然有红移,只是不是太明显罢了。
滤镜尺寸是67mm,也不是77mm。需要另外购买滤镜接环(980港币)。
它的方型遮光罩一点也不协调,非常小,装在镜头上不好看,效用也有限。
虽然我有这个镜头,但不用遮光罩,而是装E67的接环,装山寨E67遮光罩在M上没有办法对焦,
所以通常不用遮光罩,拍摄的时候要避免耀光。
如果转接,Arriflex Zeiss Distagon 16/2比这个镜头强多了,不需要用这么贵的镜头。mark兄这个给我解毒了,赞!
泡网分: 67.359
精华: 2帖子: 11385
注册: 2002年10月
链球桑 发表于
非常抱歉,这里说的每一个头我都至少测试过一天。有些数据可能不准,因为我并没有买提到的每一只镜头。
我人经常在纽约,那里聚会,换镜头玩是经常的事情,我也得以测试很多顶级的m头。
ZM21/28/25不推荐是因为x-e1上有边缘模糊,这个头转接奶昔尚可,毕竟红边是后期可以修复的,模糊没法对付。
WATE全焦段在nex7上实测,除了某些极端环境,没有边角偏色。nex6和5r完全没有。徕卡我买过老28,28cron和28 2.8a,三只表现在截副上没有差别,但是前两个的大遮光罩最后促使我出掉它们,换了28 2.8。现在我用这个头给游行,选民聚会等等供稿,小尺寸比较容易和被拍摄对象互动。
滤镜尺寸是我搞错了,记得徕卡有个77的环,我用这个的时候以为是统一的77转接。
遮光罩是给16用的,在18的时候表现已经不太够大了。
Arriflex是好头,不过我推荐是转接用m镜,如果一定需要不后期出片,这个头无疑是非常好的选择。x-e1上有边缘模糊是X-E1问题,不是镜头问题,这个需要说清楚。
这些镜头我都是试过了才说话的,不敢说都认真的测试过,但是其中小三分之一都买过,现在手头还有28,35,50a和几个mandler头,以及12 5.6。我没有用徕卡机身测试这些镜头的兴趣,
没有测试的兴趣和条件,最好不要轻易断言写什么评测。当然LZ的文字不错,贴tieba这样的地方绰绰有余。
泡网分: 0.002
注册: 2013年09月
chan2007 发表于
我也怀疑,作者对某些镜头没见过实物!非常抱歉,这里说的每一个头我都至少测试过一天。有些数据可能不准,因为我并没有买提到的每一只镜头。
我人经常在纽约,那里聚会,换镜头玩是经常的事情,我也得以测试很多顶级的m头。
ZM21/28/25不推荐是因为x-e1上有边缘模糊,这个头转接奶昔尚可,毕竟红边是后期可以修复的,模糊没法对付。
mark1008 发表于
(3)徕卡16-18-21 f4 Tri-elmar ASPH - 转接神头
非要找这个头的缺点,用遮光罩就不能用滤镜,而且滤镜尺寸居然是逆天的77m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肯定没有或是极少使用这个镜头。
它在NEX7上仍然有红移,只是不是太明显罢了。
滤镜尺寸是67mm,也不是77mm。需要另外购买滤镜接环(980港币)。
它的方型遮光罩一点也不协调,非常小,装在镜头上不好看,效用也有限。
虽然我有这个镜头,但不用遮光罩,而是装E67的接环,装山寨E67遮光罩在M上没有办法对焦,
所以通常不用遮光罩,拍摄的时候要避免耀光。
如果转接,Arriflex Zeiss Distagon 16/2比这个镜头强多了,不需要用这么贵的镜头。WATE全焦段在nex7上实测,除了某些极端环境,没有边角偏色。nex6和5r完全没有。徕卡我买过老28,28cron和28 2.8a,三只表现在截副上没有差别,但是前两个的大遮光罩最后促使我出掉它们,换了28 2.8。现在我用这个头给游行,选民聚会等等供稿,小尺寸比较容易和被拍摄对象互动。
滤镜尺寸是我搞错了,记得徕卡有个77的环,我用这个的时候以为是统一的77转接。
遮光罩是给16用的,在18的时候表现已经不太够大了。
Arriflex是好头,不过我推荐是转接用m镜,如果一定需要不后期出片,这个头无疑是非常好的选择。
泡网分: 0.002
注册: 2013年09月
roundg 发表于
在tieba出现这样的帖子并不奇怪,奇怪的是怎么会有人把它转贴到无忌来(无意对lz不敬)。虽然无忌水准不敢说多高,但一直是严肃认真的。
与其翻这样的帖子,去口水,不如安静下来多查查资料,读读书。我就是作者。
首先表现,我确实不玩m机,偶尔拍胶片,但是也不用徕卡的机身(R3M),数码一直在用nex7。这篇文章是针对转接而非原生镜头。所以直接忽略了全部对称广角,还有非对称但是边缘表现在奶昔和xp1上非常糟糕的15 4.5。我从03年开始玩摄影,现在不仅帮一些杂志出片,而且自己办过一些小规模的展览。
这些镜头我都是试过了才说话的,不敢说都认真的测试过,但是其中小三分之一都买过,现在手头还有28,35,50a和几个mandler头,以及12 5.6。我没有用徕卡机身测试这些镜头的兴趣,表现完全按照xe1,nex6和nex7三台机身决定,如果得罪了某些身怀m240的土豪,抱歉了。
补充一下,这个帖子发错地方了,应该发到转接区的。
meyrickzyx 发表于
美能达那个40饼是六枚,cl是在七枚之前推出的,怎么可能是廉价七枚?
不懂尽胡扯。我不是在说结构一样,只是说这两个镜头的光学表现是类似的。美能达的代工非常成功,基本上保留了352的锐度和边缘表现,但是现在却被认为是徕卡的野孩子,二手价长年不到真正的七玉的一半,这是我推荐的原因。
天天纠结光学设计多无聊。
Luft 发表于
这个1800刀哪里有?!
怎么看到的是18000rmb?在美国几年了,不熟悉国内行情,也不想乱说,价格都是美元quote,当然如果你和二手商混的比较熟,低1-200刀不是问题。
meyrickzyx 发表于
福家该捧的不捧,不怎么样的反而被当宝了。
35/1.4的桶形畸变那么明显,应该没有玩的必要,这个头颜色那么清淡也好意思说德味,那蔡司怎么算?
用24拍人像,还拉腿,还虚化……
不是说我有偏见,但是真不喜欢这群玩索尼转接的小朋友,挺好的圈子和行情,都被他们搅乱了嗯,35 1.4畸变是挺明显的,颜色也不浓。
但是我先问一句,徕卡的50 1.4 e43,90 f2 summicron, 最早的28 2.8,哪个不是更清淡?
咱们也不谈德味问题,徕卡35a畸变也不小,拍建筑必须后期修正的,也没见人说这个头是垃圾。
畸变也先不谈,我不知道您到底拍些什么,但是我收25刀一个小时照相的时候,模特会希望我把腿拍的长一点,这时你是教训模特不懂摄影还是乖乖拿出个16定?虚化同理。我不是多喜欢这东西,但是对于很多人这是器材好的标准,您不能就这么告诉他们不应该虚化。况且历史上很多所谓的大摄影师很喜欢大光圈虚化的,用的不是135系统就是了。
至于说转接党搞乱行情,徕卡价格我关注了差不多七八年,早在nex3出现之前(2007-8)价格已经比水平提高一倍不止了。究竟是数码徕卡党让胶片徕卡党日子没法过了,还是微单党让数码徕卡党日子没法过了? 本帖最后由 链球桑 于
08:11 编辑
泡网分: 0.969
注册: 2011年10月
感叹这个楼的前辈们整天就在扯红移,偏色,成像清淡,那个头多牛那个头又如何,摄影是拍摄,这是最主要的,其他都是扯淡。感叹他们有那么多话,你那么牛逼,发点片来看看如何,你的器材不红移吗?我看未必,那么在意这事又能如何?
visionrolls.tumblr.com
泡网分: 0.127
注册: 2013年03月
继续标头(接9楼)
(5)Konica 50mm f1.2 M-hexanon limited: 油画之头
如果你必须——绝对必须要一个比f1.4更虚化狗的50mm镜头,请先允许我提醒,单纯论虚化量,一个90mmf2或者75mm 1.8就已经足以和50mm f1不相上下了。当然,焦距不同带来的透视不尽相同,如果你必须——绝对必须要一个f1.2,那么请找这只f1.2。
柯尼卡的两个f1.2之一,全球限量2000只,现售价约2500美元。这个头的焦内锐度不算差,和福伦达的50 1.1几乎不相上下,但是焦外却比5011那恶心的光圈好的多。5012的焦外虽然没有夜之眼那么奶油,甚至远处的物体也能看到轮廓,但是对这个头的整体氛围我觉得是一种促进。下图修的比较狠,实际上这个镜头成像风格非常日系,艳丽,饱满但是同时也显得很干净。
如果不是因为我讨厌银色镜头/这个头是62mm口径而我的全套滤镜都只有58mm,我就会买这个头而不是50lux asph了。虽然这个镜头同样T值偏低,但是通光量至少可以和徕卡上一代50 1.4持平。在你需要f1.2的时候你会很庆幸你包里有50 limited的,可惜其他的时候你必须面对它的紫边,重量和单反头一样的体积。
(6)不推荐的50定系列:
1.在产的五代非APO徕卡50f2(和3,4代一样买个毛)
2.古老的一二代非APO徕卡50f2(和3,4代一样买个毛)
3.三四代非APO徕卡50f2(既生蔡,何生徕...)
4.Konica 50f2(1,2,3的复刻版)
5.福伦达LTM 50 1.5 ASPH (洋葱圈)
6.佳能老50 0.95改口 (这个头的锐度会让你半夜醒来痛哭的)
本帖最后由 fxckbook 于
01:40 编辑
泡网分: 67.359
精华: 2帖子: 11385
注册: 2002年10月
Luft 发表于
这个1800刀哪里有?!
怎么看到的是18000rmb?人家抄错了不行吗?哈哈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97.959
帖子: 40420
注册: 2004年04月
转也转得没营养
泡网分: 57.618
精华: 5帖子: 7950
注册: 2001年02月
fxckbook 发表于
想体验现代徕卡的做工,画质却缺少预算?21 3.4是初试徕卡者的好选择。这个头在全开时锐 度和7300刀的21 1.4在f4的锐度没有任何差别, 而且畸变小得多,1800刀的售价对于一个全球五 年保修,正宗的德产镜头并不算十分昂贵。 这个1800刀哪里有?!
怎么看到的是18000rmb?
泡网分: 67.359
精华: 2帖子: 11385
注册: 2002年10月
meyrickzyx 发表于
美能达那个40饼是六枚,cl是在七枚之前推出的,怎么可能是廉价七枚?
不懂尽胡扯。haha ,刚想说同样的事情。我对这个40是情有独钟的,非常满意。
不过现在这些nex转接测评党我看meyrickzyx 兄和我都是拦不住的,疯狂刷屏,肉眼0秒钟就能直接动态范围高低,数镜片数相同的就是相同光学设计,蔡司要抄袭福伦达云云。。。。。。。。诸多形状,我已经只能直接忽略了。
泡网分: 0.259
注册: 2012年03月
roundg 发表于
在tieba出现这样的帖子并不奇怪,奇怪的是怎么会有人把它转贴到无忌来(无意对lz不敬)。虽然无忌水准不敢说多高,但一直是严肃认真的。
与其翻这样的帖子,去口水,不如安静下来多查查资料,读读书。R资深说的在理,午休随手看无忌随便进来扯扯淡,哈哈,不水了。
泡网分: 0.259
注册: 2012年03月
美能达那个40饼是六枚,cl是在七枚之前推出的,怎么可能是廉价七枚?
不懂尽胡扯。
泡网分: 67.359
精华: 2帖子: 11385
注册: 2002年10月
meyrickzyx 发表于
福家该捧的不捧,不怎么样的反而被当宝了。
35/1.4的桶形畸变那么明显,应该没有玩的必要,这个头颜色那么清淡也好意思说德味,那蔡司怎么算?
用24拍人像,还拉腿,还虚化……
不是说我有偏见,但是真不喜欢这群玩索尼转接的小朋友,挺好的圈子和行情,都被他们搅乱了在tieba出现这样的帖子并不奇怪,奇怪的是怎么会有人把它转贴到无忌来(无意对lz不敬)。虽然无忌水准不敢说多高,但一直是严肃认真的。
与其翻这样的帖子,去口水,不如安静下来多查查资料,读读书。
泡网分: 0.259
注册: 2012年03月
福家该捧的不捧,不怎么样的反而被当宝了。
35/1.4的桶形畸变那么明显,应该没有玩的必要,这个头颜色那么清淡也好意思说德味,那蔡司怎么算?
用24拍人像,还拉腿,还虚化……
不是说我有偏见,但是真不喜欢这群玩索尼转接的小朋友,挺好的圈子和行情,都被他们搅乱了
泡网分: 24.625
帖子: 2105
注册: 2005年02月
广角不提ZM25?这是ZM最好的头之一了吧
泡网分: 43.883
帖子: 5149
注册: 2007年10月
roundg 发表于
作者嘴巴真大。估计大多数镜头他摸都没摸过我也怀疑,作者对某些镜头没见过实物! 本帖最后由 chan2007 于
08:08 编辑
泡网分: 0.127
注册: 2013年03月
好了 已经转载全了
泡网分: 34.575
帖子: 13945
注册: 2007年10月
(3)徕卡16-18-21 f4 Tri-elmar ASPH - 转接神头
非要找这个头的缺点,用遮光罩就不能用滤镜,而且滤镜尺寸居然是逆天的77m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肯定没有或是极少使用这个镜头。
它在NEX7上仍然有红移,只是不是太明显罢了。
滤镜尺寸是67mm,也不是77mm。需要另外购买滤镜接环(980港币)。
它的方型遮光罩一点也不协调,非常小,装在镜头上不好看,效用也有限。
虽然我有这个镜头,但不用遮光罩,而是装E67的接环,装山寨E67遮光罩在M上没有办法对焦,
所以通常不用遮光罩,拍摄的时候要避免耀光。
如果转接,Arriflex Zeiss Distagon 16/2比这个镜头强多了,不需要用这么贵的镜头。
泡网分: 0.127
注册: 2013年03月
本来还有一个“广角”的部分没有转过来,管理员给删了还是怎么了?[/b]
以下内容由 fxckbook 于
05:40 补充
广角:24-50mm...这个可以推荐的稍微多一些...就不废话了..随便提几点:
1.徕卡的35焦外都很糟糕,包括八枚玉...
2.最接近自然人眼透视比例的是43,28定在截副上的等距就差不多
3.不要说什么35退一步就是28,即使是这个焦段透视关系差距也很大
(1)福伦达35mm f1.4 nokton classic:经典魅力
日本良心厂CV推出这个镜头,明显就是给想体验徕卡球面35 1.4的旋焦和glow又囊中羞涩的玩家一条生路。这个镜头确实锐度略不如前两代35 summilux,色彩也没有那么毒德大学,而且也没有传说中的wetzlar神做工...但是这货只有35lux价格的四分之一。光学结构的极大相似让这俩镜头成像风格非常接近,甚至连像场的不平整都是一样的...
按今天的标准来看,这个头锐度比e35稍微好一些,焦外差不多,体积小,T值不大却是真正的1.4景深,暗角也不算特别严重,比起今天的塑料头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德味”的。换个角度想,单反系统里哪个3514比这货便宜?如果预算不太够又想买微单上视角接近标头的镜头,CV3514非常可以考虑。
(2)福伦达35mm f1.2 Nokton:外奶内刀
我经常觉得玩转接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街拍被路人鄙视,棚拍被模特鄙视,拿着短又细总觉得比白长粗要屌丝不少。这样的付出当然要有对称的收益,而能够使用这个镜头,就是转接大大的好处之一。35 1.2,35焦段地球上光圈最大的镜头。这个头基本上代表了福伦达技术的最高成就,也是CV实力的证明。3512优点很多,f1.2的时候锐度已经比较不错了,f1.4的时候除了徕卡的几个35定之外几乎没有更锐的镜头了,而那几个到了f5.6锐度也不比出色。稍微有点旋焦拍摄人像时更能突出主题,而且焦外还算是比较漂亮...
这个头缺点也不少,大大的紫边,焦外亮光会有蛋疼的洋葱圈,而且作为m头,实在是又大又沉。相比之下徕卡的35 1.4不仅重量只有它的一半多,滤镜口径只有46mm,长度不到5cm。
另外,指望用这个头夜拍的可以洗洗睡了。3512的T值连1.6都没有,通光率相当糟糕,1.2能够带来的只是浅景深优势而已。
(3)Konica 28mm f2.8 M-hexanon:毒日大学
这个焦段牛头很多,但是在这里我不推荐福伦达28ultron或者徕卡的28A。前者和3512一样尺寸巨大,后者价格对于一个饼干确实有些过于昂贵。Konica这个镜头是对于Mandler经典的非对称28设计最好的山寨之一。说是山寨,但是这个镜头从各个方面都不比徕卡的28 2.8v3/4差。全开边缘锐度比徕卡的球面28差一点,但是畸变略小,价格便宜大概三分之一,而且也不需要像徕卡一样使用大的蛋疼的遮光罩。这两个头最大的区别就是成像风格,柯美这只镜头算是典型的日系风格了,暖,红色泛橙,用在胶片机上很容易出小清新的风格。
这个焦段如果非常在乎重量,28 2.8a是当之无愧的超级饼,如果需要大光圈,28 2是徕卡对应焦段的旗舰里最便宜的,但是如果考虑所有方面,m-hex 28我觉得是最好的选择...
(4)徕卡40mm summicron-m f2:廉价七枚玉
这个头是许多国外摄影屌的最爱。作为徕卡经典入门机CL和后来的升级版CLE的套头,40f2的结构和画质和前代35f2区别非常的小。虽然从各方面都比传说中的初代35cron差那么一点点(真的是一点点),这个头不完全够纯正的血统(CL是徕卡找代工的结果)导致它的售价也没有正宗徕卡那么蛋疼。即使拿到今天看这也是非常出色的一个镜头,体积小,手感一流,不过全开确实有一定的紫边,而且逆光不用遮光罩约等于找死...
真正在用旁轴的兄弟们就不要买这货了,除了CL以外的旁轴基本上都没有40mm视窗。给微单党当标头用会合适很多。
(5)徕卡35mm summicron-m f2 ASPH: 完美的镜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极小的畸变,基本上没紫边,完美的抗逆光,39mm口径,装了遮光罩4厘米长,200克。把一瓶农妇山拳喝掉一半,剩下的就差不多是这个镜头的重量。
如果你不像我一样把每个头都当人像头用,这个35定已经没有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了。挂在机身上几乎没有感觉,摘掉遮光罩就是饼干身材。可以说非球面35cron除了价格之外,全都是优点。35 1.4 asph锐度和这个头基本上一致,畸变差不多,抗逆光还要再好一点点,而且有浮动组保证全焦段全光圈像场平整焦点不漂移,但是5300刀的售价可以买两只35f2。对了,这个头买新的还会送一个很风骚的德产手工皮包,二手的没有它就亏了不少
的确,一万多人民币对于这个焦段和光圈相当昂贵,但是买了它,你这辈子都不会再需要别的35定,永远永远,永远。
(6)徕卡 24mm Summilux f1.4 ASPH:梦幻广角
我保证这是这个帖子里最贵的镜头...因为目测能买的起的人都已经买了。
7250刀,徕卡第二昂贵的,装满特种镜组,号称玻璃毛料成本价就需要800美元的超级广角头。
为什么我推荐这个镜头不推荐21 1.4?因为21 1.4更大,更沉,畸变大一倍,而且全开锐度不及24 1.4。
为什么我不推荐同样出色的24 elmarit f2.8 asph? 因为在24mm上,f3.8和f2.8没有本质区别,3.8手持不了的2.8也手持不了,2.8能拍出的画面3.4也可以,而徕卡最新的2438性价比比90年代的2428要高的多。
但是1.4是完全不一样的。用这个镜头你可以在漆黑的夜里,用iso800和1/15秒稳定的手持出片。对于不知道拍模特应该腿长还是虚化狗的,这个镜头可以同时做到这两点。24 1.4的表现是“电影”般的,凑近了,一条狭面上绝对的锐利,剩下的世界都是焦外。
(7)不推荐的广角:
1.全部蔡司普广,除了35f2
2.Konica 35f2 (买蔡司的去,做工好有保修)
3.八枚玉(反正被炒起来的镜头我不买...爱谁买谁买)
4.徕卡所有球面28 2.8。非球面版本才一万出头,干吗花9000收个80年代的老头?
5.宫崎造35 2.8和28饼(你确定一个用了稀土玻璃的手机镜头值700美元?)
6.福伦达40 1.4(单层?别逗了,这是数码时代。多层?加几百上35 1.4去)
泡网分: 0.259
注册: 2012年03月
williamsxie 发表于
看到对VM15 4.5的评价,觉得很2,你确定用过么,锐度低的可怕?事实是锐度不错,体积小巧,红移M9机身设置可解决大半。
VM12素质比VM15低的多,所以用15的人多。
再说15都很难驾驭了,有几个人真需要全副的12?135单反玩风光都几乎用不到这么广,更何况人文神M机。
VM15 4.5我有,很好。夜神我也有,也很好。VM15 4.5绝对是个值得推荐的好头。
同意一楼的看法:原作者半瓶水晃得响。是的,我也用这一支,银色的外形太美好,将来再搞部mono拍黑白,美死
泡网分: 67.359
精华: 2帖子: 11385
注册: 2002年10月
作者嘴巴真大。估计大多数镜头他摸都没摸过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288
注册: 2012年08月
看到对VM15 4.5的评价,觉得很2,你确定用过么,锐度低的可怕?事实是锐度不错,体积小巧,红移M9机身设置可解决大半。
VM12素质比VM15低的多,所以用15的人多。
再说15都很难驾驭了,有几个人真需要全副的12?135单反玩风光都几乎用不到这么广,更何况人文神M机。
VM15 4.5我有,很好。夜神我也有,也很好。VM15 4.5绝对是个值得推荐的好头。
同意一楼的看法:原作者半瓶水晃得响。
泡网分: 34.575
帖子: 13945
注册: 2007年10月
fxckbook 发表于
很多人觉得截副上50定很蛋疼。实际上,推出了人像神头75 1.4和75APO的徕卡不可谓不重视75这个焦段。75扫街,人像都很方便,既不需要像90一样为了拍全身后退许多,也不会和50一样太近了产生脸部的透视畸变。
标头真心一分钱一分货,尤其是全开表现。别说什么50f2在f2比5014A锐,这种事情想想就知道是急于清理掉手头50f2的二手商编出来的。这里提一句,徕卡除了50apo之外的五代50f2是一模一样的,成像风格,素质没有任何区别。个人觉得初代就别买了,太老了涂层hold不住,但是放着好好的三代四代不买非要花1万买五代的,我反正不知道为什么。
同样,不是所有5014或者502都是生来平等的。某个FD50 1.4目测通光量连某些50 1.7都比不过,然后如果你想靠50limited或者50 1.1夜拍...这两个镜头的T值也就是1.4水平。想在晚上用iso400各种手持,请把俩肾都卖掉,换一个夜之眼。
很多人好奇超大光圈标头,m系统里所有光圈大于1.4的50mm镜头列表如下:
徕卡50 .95 (一万刀什么的)
徕卡50 1.0 (刀,视版本而定)
徕卡50 1.2 (你猜手磨非球要多少钱)
Konica 50 1.2(限量2000只的良心,之后会提到)
Konica 60 1.2(限量800,比上面四个都贵,自己看着办)
宫崎50 ...这里讲的标头我大约都用过了,且还拥有其中的大部分, 有时候传言不是那么可靠,
譬如Konica 50/1.2, 60/1.2这两个限量版, 我做过对比后,完全没有买60/1.2的一点点想法,
60/1.2这个800只限量版本,现在价格6万多港币(香港9days有只几乎全新的),价格比M50/0.95, M50/1.2AA便宜,
所谓的比上面四个都贵是弄错了版本,Konica 60/1.2还有一个早期Konishiroku的Ltm版本,
只生产了不到100只,这个的价格才是比较高的, 早年的日产Ltm四大标头天王,我独缺这个,
遇到过三次,但都因为价格不值得而放过。
50/1.2 Limited, 60/1.2 Limited, 除了焦段不同,在对比中我没有看出太大差别,
而60/1.2的焦段用在M机需要外置取景器才能精确构图,仅仅这个因素我就会留50/1.2而弃60/1.2了,
当然收藏和要转卖赚钱的人应改买60/1.2(比较稀有),而我是买来使用得,
50/1.2相对来说,是所有超大光圈标头(f&=1.2)里面最值得买来用的(有时候低于2万港币依然买得到)。
本帖最后由 mark1008 于
07:52 编辑
泡网分: 0.127
注册: 2013年03月
meyrickzyx 发表于
一看是从百度贴吧转出来的帖子,这些论调就不奇怪了,小朋友没摸过多少机器,多是东一句西一句的听别人吹。
随便说几条吧,不同意的大家多指正。
1,没用过徕卡的超广,好不好的先不说,但是徕卡真没出过18/4。三联的那个体型,基本违背了玩徕卡的初衷,18/3.8也有同样的问题,LFI在2/2009那一期里花了不少笔墨给这只头托市,至于素质好不好,还是要用过的说话。还有,徕卡最传奇的原厂应该是施耐德帮出的那只超级安古龙吧,怎么不说?
2,蔡司的超广强,那不是一天两天的积淀,更不是数码化以后才有的事情,说蔡司忽视超广市场,这个基本是对120没了解。
3,对21以及超广角镜头来讲,大光圈的重要性不那么明显,没人指望用它能出糖水,脸都拉走形了还糖什么水?原文里面列举的基本都是没什么来头的2.8光圈头,单单是漏了21/4.5标刚,这颗头从120到135都是传奇,反而不入作者的法眼
4,瞧不起福伦达广角?比完福蔡两家的镜头结构再说吧。当然,本身定位不一样素质肯定有不同,但是作为同一家工厂出来的东西,福牌绝不是监控头的水平。至于15/4.5,heliar的结构被说得一钱不值,这个头锐度低?扯淡啊...再说这个头公认最大的长处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畸变。作者又不提?
事实上,从说18/3 ...原作者是转接党。。他没有推荐21 4.5ZM是因为转接边角有太大的泛红。
泡网分: 0.127
注册: 2013年03月
很多人觉得截副上50定很蛋疼。实际上,推出了人像神头75 1.4和75APO的徕卡不可谓不重视75这个焦段。75扫街,人像都很方便,既不需要像90一样为了拍全身后退许多,也不会和50一样太近了产生脸部的透视畸变。
标头真心一分钱一分货,尤其是全开表现。别说什么50f2在f2比5014A锐,这种事情想想就知道是急于清理掉手头50f2的二手商编出来的。这里提一句,徕卡除了50apo之外的五代50f2是一模一样的,成像风格,素质没有任何区别。个人觉得初代就别买了,太老了涂层hold不住,但是放着好好的三代四代不买非要花1万买五代的,我反正不知道为什么。
同样,不是所有5014或者502都是生来平等的。某个FD50 1.4目测通光量连某些50 1.7都比不过,然后如果你想靠50limited或者50 1.1夜拍...这两个镜头的T值也就是1.4水平。想在晚上用iso400各种手持,请把俩肾都卖掉,换一个夜之眼。
很多人好奇超大光圈标头,m系统里所有光圈大于1.4的50mm镜头列表如下:
徕卡50 .95 (一万刀什么的)
徕卡50 1.0 (刀,视版本而定)
徕卡50 1.2 (你猜手磨非球要多少钱)
Konica 50 1.2(限量2000只的良心,之后会提到)
Konica 60 1.2(限量800,比上面四个都贵,自己看着办)
宫崎50 1.1(轻,体积小,全开素质类似跑焦的小痰盂)
福伦达50 1.1(焦外奇丑无比,其他还好)
一些其他收藏级别的老头,不一一列举了。
综上所述,需要1.2请找磕你卡
(1)Zeiss 50mm f2 Planar ZM: 风景专用头
蔡司的50 1.4 ZE是出了名的CZ狗头,论画质做工都不比适马乃至佳能的50 1.4好。但蔡司的另外一只planar标头50mm f2 zm却是个相对来说不错的镜头。50f2这个头优点缺点都很鲜明。优点在于高锐度,色彩鲜艳,相对紧凑的结构带来的出色手感。缺点也很明显——畸变大,紫边,焦外不算特别糟糕但是离奶油还差的远。
50f2的锐度不是一般的高,在f2的时候比徕卡的502好,个人感觉能够全焦段锐度和这个头不相上下的只有徕卡的50 1.4A和50APO了,而它不到800美元的的价格只有这俩的零头。我想了很久这个头应该拿来干吗,论人像同门的c-sonnar比它靠谱的多,畸变大到这个份上拍建筑可以不用考虑了,也许最适合它的是自然风光和静物。收到f4,这个头的锐度已经可以满足现在任何截副或者全副传感器,相对比较小的光圈也不容易暴露焦外的缺陷。
对了,这个头还有两个问题:适合它的遮光罩的滤镜这年头不太容易找,不用遮光罩逆光是个问题,还有就是对焦手感相当奇怪。我试了3-4只都在最近段有明显发涩的感觉,如果按照手动头的标准,这种体验连及格线都到不了的。
还是这句话,一分钱一分货。为什么徕卡各方面都差那么一点点的50f2还敢卖2000美元,因为这个头有很多对不起800美元的地方。
(2)福伦达50mm f1.5 nokton-m aspherical:徕卡杀手
很多人都说50 1.1和35 1.2是Cosine Voigtlander光学设计能力的证明。但是换个角度想想,给今天的CV差不多900美元预算设计一个50 f1,居然只能勉强和30年前的夜之眼比锐度,1300美元预算设计出一个体积巨大的35 1.2也谈不上多么困难。脑残粉的说一句,让徕卡用62口径做35定,目测可以搞出个35 0.95。
但是这个头——这个装进德福5015外壳的非球面50 1.5 m口,绝对是需要实力的作品。完美的手感(仅限于银色的,图里的差不少)和紧凑的尺寸,风骚的外观,和各方面都找不出太大毛病的成像,让这个头成为了m系统性能最高的标头之一。可以说单反系统里几乎找不到和这个50 1.5站在同一个水准线上的50定了。50L,ZA,FAltd,都比这个头在一方面或者很多方面差不少。
而这个头只卖...900美元。没错,只要5000人民币!蔡司相比之下很乏力的501.5ZM卖多少?1300美元。徕卡全方位好一点点(真的只是一点点)的50 1.4A卖多少?4000美元。如果你只打算买一个标头而且预算有限,vm50是不二之选。
(3)徕卡50mm Summilux-m asph:世界第一标头
其实这个头按照正常的徕卡命名方式,应该叫50mm APO-summilux-m &Floating Element&。04年设计这个镜头的时候,德国boy们对数码旁轴的研发已经如火如荼。为了给新机器接风,他们把当时几乎所有可以找到的技术都塞进了这个镜头里。8片的结构包括一片非球面,两片高透,1片色散修正,最后两片形成了浮动镜组提高锐度和对焦精度。我这人一般反对看用料,但是当一个镜头用料好到徕卡自己都觉得用的太多丢人了(谁没事往标头里装色散修正),还是能够说明不少问题的。
(4)味道/好玩头提名
50mm f1.1 nokton
50mm f1.5 Sonnar ZM
21mm f3.4 super-angluon-m
21-35 f3.4-4 Dual-hexanon-m
28-35-50 f4 Tri-elmar-m asph
85mm f2 Sonnar ZM
泡网分: 0.127
注册: 2013年03月
广角:24-50mm...
这个可以推荐的稍微多一些...就不废话了..随便提几点:
1.徕卡的35焦外都很糟糕,包括八枚玉...
2.最接近自然人眼透视比例的是43,28定在截副上的等距就差不多
3.不要说什么35退一步就是28,即使是这个焦段透视关系差距也很大
(1)福伦达35mm f1.4 nokton classic:经典魅力
日本良心厂CV推出这个镜头,明显就是给想体验徕卡球面35 1.4的旋焦和glow又囊中羞涩的玩家一条生路。这个镜头确实锐度略不如前两代35 summilux,色彩也没有那么毒德大学,而且也没有传说中的wetzlar神做工...但是这货只有35lux价格的四分之一。光学结构的极大相似让这俩镜头成像风格非常接近,甚至连像场的不平整都是一样的...
按今天的标准来看,这个头锐度比e35稍微好一些,焦外差不多,体积小,T值不大却是真正的1.4景深,暗角也不算特别严重,比起今天的塑料头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德味”的。换个角度想,单反系统里哪个3514比这货便宜?如果预算不太够又想买微单上视角接近标头的镜头,CV3514非常可以考虑。
(2)福伦达35mm f1.2 Nokton:外奶内刀
我经常觉得玩转接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街拍被路人鄙视,棚拍被模特鄙视,拿着短又细总觉得比白长粗要屌丝不少。这样的付出当然要有对称的收益,而能够使用这个镜头,就是转接大大的好处之一。35 1.2,35焦段地球上光圈最大的镜头。这个头基本上代表了福伦达技术的最高成就,也是CV实力的证明。3512优点很多,f1.2的时候锐度已经比较不错了,f1.4的时候除了徕卡的几个35定之外几乎没有更锐的镜头了,而那几个到了f5.6锐度也不比出色。稍微有点旋焦拍摄人像时更能突出主题,而且焦外还算是比较漂亮...
这个头缺点也不少,大大的紫边,焦外亮光会有蛋疼的洋葱圈,而且作为m头,实在是又大又沉。相比之下徕卡的35 1.4不仅重量只有它的一半多,滤镜口径只有46mm,长度不到5cm。
另外,指望用这个头夜拍的可以洗洗睡了。3512的T值连1.6都没有,通光率相当糟糕,1.2能够带来的只是浅景深优势而已。
(3)Konica 28mm f2.8 M-hexanon:毒日大学
这个焦段牛头很多,但是在这里我不推荐福伦达28ultron或者徕卡的28A。前者和3512一样尺寸巨大,后者价格对于一个饼干确实有些过于昂贵。Konica这个镜头是对于Mandler经典的非对称28设计最好的山寨之一。说是山寨,但是这个镜头从各个方面都不比徕卡的28 2.8v3/4差。全开边缘锐度比徕卡的球面28差一点,但是畸变略小,价格便宜大概三分之一,而且也不需要像徕卡一样使用大的蛋疼的遮光罩。这两个头最大的区别就是成像风格,柯美这只镜头算是典型的日系风格了,暖,红色泛橙,用在胶片机上很容易出小清新的风格。
这个焦段如果非常在乎重量,28 2.8a是当之无愧的超级饼,如果需要大光圈,28 2是徕卡对应焦段的旗舰里最便宜的,但是如果考虑所有方面,m-hex 28我觉得是最好的选择...
(4)徕卡40mm summicron-m f2:廉价七枚玉
这个头是许多国外摄影屌的最爱。作为徕卡经典入门机CL和后来的升级版CLE的套头,40f2的结构和画质和前代35f2区别非常的小。虽然从各方面都比传说中的初代35cron差那么一点点(真的是一点点),这个头不完全够纯正的血统(CL是徕卡找代工的结果)导致它的售价也没有正宗徕卡那么蛋疼。即使拿到今天看这也是非常出色的一个镜头,体积小,手感一流,不过全开确实有一定的紫边,而且逆光不用遮光罩约等于找死...
真正在用旁轴的兄弟们就不要买这货了,除了CL以外的旁轴基本上都没有40mm视窗。给微单党当标头用会合适很多。
(5)徕卡35mm summicron-m f2 ASPH: 完美的镜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极小的畸变,基本上没紫边,完美的抗逆光,39mm口径,装了遮光罩4厘米长,200克。把一瓶农妇山拳喝掉一半,剩下的就差不多是这个镜头的重量。
如果你不像我一样把每个头都当人像头用,这个35定已经没有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了。挂在机身上几乎没有感觉,摘掉遮光罩就是饼干身材。可以说非球面35cron除了价格之外,全都是优点。35 1.4 asph锐度和这个头基本上一致,畸变差不多,抗逆光还要再好一点点,而且有浮动组保证全焦段全光圈像场平整焦点不漂移,但是5300刀的售价可以买两只35f2。对了,这个头买新的还会送一个很风骚的德产手工皮包,二手的没有它就亏了不少
的确,一万多人民币对于这个焦段和光圈相当昂贵,但是买了它,你这辈子都不会再需要别的35定,永远永远,永远。
(6)徕卡 24mm Summilux f1.4 ASPH:梦幻广角
我保证这是这个帖子里最贵的镜头...因为目测能买的起的人都已经买了。
7250刀,徕卡第二昂贵的,装满特种镜组,号称玻璃毛料成本价就需要800美元的超级广角头。
为什么我推荐这个镜头不推荐21 1.4?因为21 1.4更大,更沉,畸变大一倍,而且全开锐度不及24 1.4。
为什么我不推荐同样出色的24 elmarit f2.8 asph? 因为在24mm上,f3.8和f2.8没有本质区别,3.8手持不了的2.8也手持不了,2.8能拍出的画面3.4也可以,而徕卡最新的2438性价比比90年代的2428要高的多。
但是1.4是完全不一样的。用这个镜头你可以在漆黑的夜里,用iso800和1/15秒稳定的手持出片。对于不知道拍模特应该腿长还是虚化狗的,这个镜头可以同时做到这两点。24 1.4的表现是“电影”般的,凑近了,一条狭面上绝对的锐利,剩下的世界都是焦外。
(7)不推荐的广角:
1.全部蔡司普广,除了35f2
2.Konica 35f2 (买蔡司的去,做工好有保修)
3.八枚玉(反正被炒起来的镜头我不买...爱谁买谁买)
4.徕卡所有球面28 2.8。非球面版本才一万出头,干吗花9000收个80年代的老头?
5.宫崎造35 2.8和28饼(你确定一个用了稀土玻璃的手机镜头值700美元?)
6.福伦达40 1.4(单层?别逗了,这是数码时代。多层?加几百上35 1.4去)
泡网分: 4.8
帖子: 2938
注册: 2006年09月
yijunc 发表于
同意,21焦段都不提超级安古龙,哎。看干啥吧。现在数码机上拍彩色?真不如最新的超级艾尔玛。黑白上追求老味,立刻就成了一时之选。
这个文章的作者是典型的买新不玩旧一族。老镜头全都被他PASS了。
泡网分: 4.8
帖子: 2938
注册: 2006年09月
meyrickzyx 发表于
真正靠谱的M头点评,还是要看这篇帖子
amo大神好像匿藏很久了。不知是否换了ID在潜伏中。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各焦段镜头的拍摄用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