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更加科学合理

The following error occurred:
The requested UR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
Please check the URL or contact the webmaster.高培勇:怎样让我国收入分配更合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培勇:怎样让我国收入分配更合理
&&Lazysoft
大小:74.85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请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①意义: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②具体措施: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财政税收政策,整顿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分配公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分配制度改革:更加注重公平--理论--人民网
分配制度改革:更加注重公平
】【】【】【】【】
  话题缘起 我国目前的分配不合理与收入差距悬殊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呼唤。上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着重研究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会议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等等具体要求和措施。为什么以及如何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大原则下,更加注重公平,我们特约专家发表看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央精神。  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张炳申 何亦名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收入差距呈现扩大化趋势,已经从一个收入较平等的国家转变为收入差距很大的国家。适当的收入差距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然而收入差距过大不仅有失公平和公正,容易导致社会冲突,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对经济增长本身也是不利的。  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有利于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理由有三。  国际经验表明,中等收入阶层比例较高的社会其收入差距往往较小  其一,国际经验表明,中产阶层比例较高的社会其收入差距往往较小。这在统计学上也是容易理解的:在收入分布中,处于中位数附近的样本比例越高,方差越小,收入分配也就越均匀。美国中等收入阶层约占80%,新加坡90%,瑞典55%,德国50%,这些国家的基尼系数也普遍较低,美国不足0.41,其他发达国家基本都在0.3至0.4之间。  中等收入阶层有较高的比例,政府才有可能进行更大力度、更宽范围的财政转移支付  其二,中等收入阶层的较高比例,是国家个人所得税能够提高到较高水平的保证。较大规模的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能够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公共资源和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来源。由于没有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我国个人所得税规模难以扩大,许多公共事业如社会救济等显得力不从心。2005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才首次突破2000亿元,共完成2093.91亿元,个人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比重为6.78%。而在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一般为30%~50%,发展中国家也达到8%~12%。只有当个人所得税的比例和规模有了较大增长后,才有可能为贫困人口和低收入阶层进行更大力度、更宽范围的财政转移支付。  中等收入阶层的扩大有利于减少返贫现象和贫困的代际转移  其三,中等收入阶层的扩大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减少返贫现象和贫困的代际转移。由于具有较为充裕的物质财富,家庭抗风险的能力更强,人们的卫生与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和培训,人力资本将有较大的提升。而一个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劳动力群体,不但有条件减少贫困的代际转移,而且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高级的生产要素。  培育和扩大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具体途径  中等收入阶层的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变化,在发达程度不同的国家,收入标准也不尽相同。目前,就我国而言,有些学者认为个人年收入介于5万元至10万元的可确定为中等收入阶层,这个阶层的比例大致介于7%到10%之间,与发达国家50%以上的比重相比,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比例明显偏低。  那么,如何培育和扩大我国的中等收入阶层呢?  扩大中等收入阶层首先要保证经济的不断增长,只有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下,中等收入阶层的相对比例和绝对收入才有可能得到提高。其次,要从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政策上保障中等收入阶层的成长,通过合理的财政与税收政策,解决好再分配中的公平问题,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特别要防止少数利益集团通过特权和垄断聚敛社会财富。政府通过收入再分配的功能,不仅能抑制高收入群体的膨胀,而且能使低收入群体中的一部分人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这是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政策保证。第三,完善包括失业保险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向中低收入者倾斜。社会保障虽然不能使人们由低收入阶层直接进入中等收入阶层,但它对于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提高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第四,要增强劳动者就业的安全性,维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增强劳动者在薪酬水平上的谈判能力。当前的一大要务,是要保护公民的工作权利和获得合理劳动报酬的权利,在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的同时,要严格整治拖欠、扣压劳动者工资的违法行为,以及不顾安全生产的要求肆意使用员工、任意解雇员工的不良用工行为。第五,在全社会范围内鼓励创业行为,为创业者提供必要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通过税收减免、优惠贷款等政策,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这是培育新一代中高等收入者的重要途径。第六,继续大力发展教育,要加强教育的公平性,增加教育机会,降低教育成本,让人民能够普遍接受必要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的能力,这是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条件。第七,根据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大的现实,在经济发展和产业选择中要注重就业取向,提高GDP的就业弹性。大力发展具有较高就业弹性的第三产业和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更多的劳动年龄人口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充分就业。第八,在新一轮的医疗保险制度和住房制度等的改革中,要彰显公平原则。近年来,因病致贫和因房致困的现象已经十分严重,不能只顾效率而不讲公平。最后,培育和扩大我国的中等收入阶层,要进一步提高市场的发育程度,包括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减少和消除由于部门垄断、行政垄断所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分隔和收入差距过大现象。(张炳申:广东金融学院校长、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何亦名:暨南大学劳动经济学专业博士生)  和谐社会需要更加注重公平  钟坚  中央强调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这一论断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更加注重公平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  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富差距过大、两极分化更不是社会主义。当前人们当中滋生的不公感,固然部分源于旧的公平观,但更多的是源于现实的不公平。现实中由于贫富差距过大和种种不公平现象,使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和安全感下降,分配制度和社会分层的合理性受到怀疑,部分社会成员对主流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的疏离与不满情绪加重。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更加注重公平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就是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求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要,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走社会和谐、共同富裕之路。因此,我们在推进经济发展时,必须关注财富怎样分配,利益怎样协调,矛盾怎样化解,努力消除因高速经济增长而带来的社会不公正问题、贫富差距悬殊问题和弱势群体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更加注重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要让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就必须让人们普遍分享发展的成果,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没有公平正义,社会就不可能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建设和谐社会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公平的社会。如果一个社会的发展结果是少数人受益,多数人受损,那么这个社会不可能是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  更加注重公平是进一步促进发展的内在要求  公平与效率是社会发展两大基石。一个社会要保持正常和谐运行,除了应有有效的动力机制之外,还需要可靠的稳定机制。我们的改革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达到更高层次和更高阶段的社会进步的一种手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与发展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有没有效率,也取决于群众对这场改革和发展目的和意义的认同和理解,以及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每一步骤是否公平合理的切身感受。我们目前的状况是,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效率依然低下;另一方面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不公问题严重存在。低效率和社会不公对我国改革、发展与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双重压力和威胁。要防止出现“拉美化”现象,就必须切实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我们的改革与发展取向应该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双重目标,走出一条公平与效率兼得、稳定与激励并举的现实之路。只有这样,才能使经济发展真正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才能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更加注重公平必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一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二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三是要深化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务员薪酬制度,逐步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适当向基层倾斜,以促进公务员队伍建设。四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完善地区津贴制度特别是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五要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六要合理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完善机关工人工资制度。七要特别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要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帮助低收入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八要随着经济发展,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标准,并注意提高其他低收入人员待遇水平。九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十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稳步提高统筹层次,逐步提高城镇最低生活保证标准。此外,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者系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字秀春)
相关新闻:?
09:40:59.475289?
08:19:44.28214?
08:17:00.477402?
17:49:59.45565?
09:08:51.040303?
09:28:35.335624?
08:19:57.487674?
09:09:30.869677?
09:07:25.955517?
09:14:45.513248
精彩推荐:
频道每日排行
频道每日推荐
1&2&3&4&5&6&7&8&9&10&
互联网搜索
镜像: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
2013公共基础知识-政治-中公教育内部讲义
2013 年贵州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讲义 作者:佚名第一部分 政治类: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部分 经济类:包含政治经济学基本常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微观经济、宏观经济、 国际经济学、等内容。 第三部分 行政管理: 公共行政概述、公共行政运行机制、公共行政过程、行政机构改革。 第四部分 公文写作 写作基础知识;写作的主题、材料、结构、表达方式、语言与文体等; 第五部分 法律基础知识:一、法学基本理论 法的基本理论,法的体系,法的制定和实施;法 律监督体系等。二、宪法 基本概念;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形式、基本制度、国家机构;公民的基 本权利和义务;三、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 行政法概述;行政主体、行为、救济等;行政诉讼法概述; 四、民法 民法基本原则、 物权、债权等。五、刑法 刑法概述、犯罪、刑法等。 第六部分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件三】 【附录四】 2010 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时事政治(10.12)1 第一部分政治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并随其他科学 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使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①两者谁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这是哲学的两大派别。 ②两者有无同一性,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都是 可知论者,不可论者本质上也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 三、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 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存在于人的精神之中。 主观唯心主义的极端主张是唯我论, 认为“我”的感觉是宇宙的本原。 (2)客观唯心主义主张“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客观精神”的产 物或表现。 【真题精选】“他说你行,你不行也行;他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 。在哲学上属于() 。 A.辩证唯物主义 B.唯物辩证法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四、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观点、进步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缺 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 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自然科学依据与前提:19 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 定律,生物进化论。 直接理论来源: 19 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 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 能动原则的状况,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它的唯物主 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2)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把唯物辩证的观点 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 (3)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是指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全部理论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革命性在于它 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由它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也是它的阶级性所要求的。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2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科学的最主要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的实践性。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 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练习一】 1.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日益显示出巨大的指导作用,有力地推 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从哲学上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 A.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B.指导人们提出了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 C.正确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D.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练习二】 1.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月亮、太阳以及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 都是心之意念的产物。这是 的思想。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2.《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 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第二章唯物论一、物质 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 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 【练习】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下列哪些现象属于物质现象( ) 。09 长春事业单位 A.水中月 B.生产关系 C.影子 D.梦中树 2、世界是物质的: (1)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 的物质体系。 (3)物质世界先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 二、意识 (1)意识的产生 意识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经由无机物的反应特征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与劳动一起,成为意识产生的决定力量。语言 是意识的物质外壳。劳动在意识产生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3)意识的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作用;通 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4)人工智能与意识的区别 人们制造电脑,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形成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并不就 是人的智能本身, 更不会超过人的智能。 人的思维是生理的、 心理的过程; 人工智能不具有社会性, 而人的思维则具有社会性;人工智能只能受人类的支配, 而人的意识则具有能动性、 创造性。电 脑代替不了人脑。3 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 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四、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实际应用 1、一切从实际出发 (1)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2)想问题办事情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 (3)客观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4)正确对待和估价自己; (5)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2、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1.主观能动性的内容 (1)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及能力 (2)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及能力 (3)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的心态 人的心态对人类改造、认识世界的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即意识的反作用: 心态对认识、改造世界有 导向 激励 抑制 作用 控制 调节3、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 人的主观能动性。 (2)要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就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 (3)意识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练习】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 ) 。 A.人类必须依赖自然,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B.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 C.人类能维护生态平衡 D.人类能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四、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世界万物的共同本原或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 质世界的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坚持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 的本原是一个,反对二元论;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除了 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 (3)物质世界既是统一的又是多样的,是多样性的统一,而 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方法论意义: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一 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练习】世界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练习一】 1.爱因斯坦指出: “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这说明了 A、 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物质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4 C、意识本身具有创造可观事物的能力 D、意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东西 2.对于同一颗古树的美,植物学家考察的是它的生理生长习性,把古树顽强的生命力看做是美,木 林商考虑的是它的木质、树围,把古树的使用价值看做是美,而画家则惊叹它奇特的外形,把古树 的形态看做是美,上述对古树审美感受的差异说明 A、人的认识具有主观随意性 B、认识对象是由主观意识创造出来的 C、理性认识是感知性认识的基础 D、人的认识受主体因素制约影响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哲学上看,这一诗句表明() A 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存在差别 B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C 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 人脑总是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 4.当前,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是因为() 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B 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 C 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预见作用 D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其相适应,并为其服务 【练习二】 1. “宿命论”在物质和意识关系上所犯的错误是( ) A.夸大人的自觉活动 B.否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C.强调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D.否认人的自觉能动性 2.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寓意有( ) (多选)08 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条件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在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 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4. 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 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 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 D.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第三章唯物辩证法一、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世界的普遍联系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系统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 在体现。 联系与系统:系统的含义: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 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最基本的特征或本质属性 是整体性。整体由部分构成,但又不同于部分。整体性观点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着眼于5 有机整体,整体的功能和效益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在总览全局的前提下,认识 和处理好局部性的问题,以实现系统的最佳功能。 【真题精选】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淮南子?兵略训》蕴含的 哲理是( ) A、量的积累必定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B、局部和整体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C、人的价值是在奉献社会中实现的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2、世界的永恒发展 唯物辩证法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 征。 (一)运动 1、含义: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承担者、载体; (3)二者不可分割,离开运动谈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3、物质的运动形式 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 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静止: A、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 B、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C、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2)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3)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运动与静止的统一; 5、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1)相对静止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要条件; (2)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区别、利用事物的首要条件; (3)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度量尺度。 【真题精选】相对静止是指( )。 A.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B.运动的一般状态 C.与运动完全对立的状态 D.在特定的条件下,事物特定的运动停止了 【真题精选】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 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静止和运动是相互包含的 (二)规律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规律与规则、法律有联系又有区别6 3、规律的性质 可知性:人类可以认识规律。 客观性: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可抗拒,不能消灭、创造, 违背它,会受到它的惩罚。 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运动规律。 可利用性: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创造或改变某些条件,认识利用 规律,改变规律发挥作用的方式。 4、怎样按客观规律办事? (1)首先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尊重规律。 (2)在运动中把握规律: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三)发展 1、发展的含义 (1)含义:发展是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具 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 运动。 (2)实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则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逐 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事物。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 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3)新生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必然性。 (结合否定之否定规律学习) (4)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要如实地把事物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2)明确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创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即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创造前所未有的新原 理、新方法、新体制、新科技。 (四)时间和空间 1、含义:任何物质运动都占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 特性是一维性、不可逆性;空间是运动着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特性是三维性。 2、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不可分离的。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的运动。 3、时间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无限性与有限性。 【真题精选】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 这段话说明了( )。 A.时间和空间是在头脑之外的客观存在 B.时间和空间是在头脑中存在的观念 C.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真题精选】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不可分表明( )。 A.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的统一性 B.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 C.时间、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 D.时间、空间是感觉系列整理了的体系 二、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7 1、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质、量和度:质是一事物成为他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 一的。量是指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要素在空间上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量与事物的存在不直接同一。 【练习】质与量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统一的。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1)量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在数量上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 (2)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真题精选】“重新排列的词句有了不同的意思,重新摆弄的思想产生新的思想。 ”这表明() 。 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事物结构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 C.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D.质变只是新的排列组合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 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4)事物变化的状态 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循环往复,由低到高,由简到繁,永 不停息,这也就是量变质变互相转化的规律即质量互变规律 (5)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a 坚持适度原则 度是质与量的统一,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 幅度和限度。 事物的度都有其关节点。 关节点指的是事物度的上限和下限的两个极限。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 b 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 c 重视量的积累 它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量变)和阶段性(质变)的统一,是我们党的不断革命论与 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相统一的哲学依据;对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改革、 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社会的发展也有量变、部分质变和质变等基本形式。 【真题精选】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含相同哲理的成语是() 。 A.一叶知秋 B.盲人摸象 C.坐井观天 D.管中窥豹 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1)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质稳定的方面。否 定方面,则是事物否定自身存在,促使自我否定和质变的方面。关系:两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 否定中包含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肯定。马克思指出: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 现有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 (2)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的含义: 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的统一; 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 “扬 弃” 。 “扬弃” ,是继承和发扬旧事物内部积极的、合理的因素,是抛弃和否定旧事物内部消极的、丧 失必然性的因素,是发扬与抛弃的统一,是既克服又保留。否定一切、全盘抛弃,是形而上学的立 场和方式。 (3)否定之否定 事物运动的总体过程,是一个从肯定到否定,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的进程。这个进程, 经过两次否定和三个阶段,是一个周期性的进程。只有全部走完这个周期性过程,才能达到矛盾的 完全解决,并使新事物日益完善。这个否定之否定的进程,是一个“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过程。8 第三个阶段的“否定之否定” ,和第一个阶段的“肯定”有着现象上的相似。但是,这个相似,并不 是第一阶段的简单“重复” ,而是在更高阶段发展的新形态。这个新发展又为进一步的发展开辟了新 方向、新道路。 这一规律表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在曲折中前进。 (4)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 从发展方向上看,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B 从发展道路上看,事物的发展总是迂回曲折的,曲折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显著特征。 C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体现了前进性的曲折性的统一。 D 坚持事物变化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要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的两种形而上学 观点。 (5)事物发展趋势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a 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遇到的问题。 b 正确对待自己的人生,提高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3、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的含义:一切事物的内部都包含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是事物自 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A.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 a 对立(斗争性)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 b 统一(同一性)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 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发展。 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①同一性是相对的, 是指同一性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暂时的。 ②斗争性是绝对的,是指斗争性的存在是无条件的、不间断的、永恒的。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 一中把握对立。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性。所以矛盾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内在依据。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使对立面相互依存,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到存在和发展;使对立面相互作用, 相互汲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使对立面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 本趋势――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贯穿于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中。 b.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事物的发展,既离不开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又离不开事物的外部矛盾,即外因。事物的 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 外因可以相互转化。 【真题精选】我国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其哲学依据是() 。 A.意识决定物质 B.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C.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D.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 【练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包含的哲理是( ) 。 A.矛盾的斗争性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新事物一定要代替旧事物 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9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a.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 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 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A、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B、善于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b.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A.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即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 物的个性,它的存在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即相对的;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 B.相互联系: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 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再特殊的事物也包 含着普遍性。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场合的不同)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A、 要正确认识事物, 深化认识, 必须经过从特殊到普遍、 再由普遍到特殊的多次反复。 B、这一原理是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哲学理论依据。 (3)矛盾的不平衡性 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指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 作用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a 主要矛盾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 盾则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 关系: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次要矛盾,解决好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也就比较容易解决;次要矛 盾对主要矛盾也有影响,次要矛盾处理得好,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 条件下,其地位可以相互转化 b 矛盾的主要方面,指在主要矛盾或者次要矛盾中,其对立的双方中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 导作用的一方;矛盾的次要方面,则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 关系:一般说来,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次要方面对矛盾总体的变化、发展也有不 可忽视的影响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也会互相转化。 c 矛盾力量不平衡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 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反对均衡论和两点论。 【练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又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从哲学上分析体 现了( ) 。 A.事物是矛盾普遍联系的观点 B.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 C.矛盾普遍性的观点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观点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a.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特别是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因; b.对立统一规律是贯彻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c.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d.对立统一规律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三、唯物辩证法的五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 必然和偶然: 必然和偶然是揭示和反映事物变化发展的确定趋势和不确定趋势之间的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10 (1)含义: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 势。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是一定要贯 彻下去的趋势,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一定要发生、 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偶然性产生于事物次要的和外部的原因,在事物发展 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使发展的趋势具有这样或那 样的特点和偏差。 (2)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别: (1)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 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 (2)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 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 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 (3)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 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 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 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 (1)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 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2)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 形式和补充; (3)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a.掌握必然性是科学认识和实践的基础,认识必然和利用必然才能获得自由。 b.重视偶然,利用有利的偶然、机遇,避免不利的偶然,通过偶然掌握必然。宣称“偶然性是 科学的敌人”是形而上学观点。 c.坚持辩证决定论,反对唯心主义非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 四、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和反对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的主要分歧是: 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实质, 也是其他方面分歧的根源。 【练习一】 1.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总结说: “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 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 的成都,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租用。 ”作者在这里强调( )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2.关注民生、重视民主、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政府 的重要职责,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这说明 A.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已经变化 B. 民主问题作为次要矛盾制约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C. 解决民生问题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 D. 民生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 3.古人云: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某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这告诉我们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B.事物的发展变化时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C.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必须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D.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必须重视各个局部的作用 4.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这一说法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每一矛盾都有它特定的性质 B.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转化11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练习二】 1. 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 A. 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 认识事物的量 C. 确定事物的质 D. 把握事物的度 2.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E.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3.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了: A.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D.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4.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 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5. 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灵魂。以“四物汤”为例,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是治疗血虚、头痛、 头晕等症的基本方剂。但在临床运用上,若兼有气虚就要增加人参、黄芪;若血虚有寒加炮姜、肉 桂;若血虚有热加黄连。 “四物汤”的临床运用体现了 。 A.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 B.在共性的指导下研究个性 C.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 D.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 6. 温家宝总理在 201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全面分析我国的社会发展形势,报告对过去五年进行 了回顾,指出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会目前存在的问题。这体现的哲理 是( )。 A.坚持矛盾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7.科学发展观强调,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的哲学依 据是 ① 正确分析和解决复杂事物中的各种矛盾关系 ② 在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着重地解决次要矛盾 ③ 正确地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④ 强调解决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突出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下列命题属于辩证法的有: A.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万物生,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B. 万物莫不有对 C.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D. 一切都是必然的,没有什么不是必然的第四章 认识论一、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观点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表现在: (1)它把反映论原则贯彻到底,是全面的、彻底的反映论,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 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反映论是认识路线: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先验论的认识路线: “从思想和感觉 到物” 。 (2)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强调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而坚持了可知论,反对了 不可论。12 (3) 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 从而坚持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克服了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 二、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实践是主体能动的性质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 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1、实践的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因为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2、实践的形式:实践的作用通过三种形式表现出来: 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科学实验 三、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表为: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因实践的需要而产生,认识在实践中产生。 【练习】马克思说: “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的多,他们之间 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这表明人的才能( ) 。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C.取决于人的努力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首先, 实践的发展不断地开拓认识的新领域, 推动认识向前发展。 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 不是为了认识而认识,而是为了指导实践而认识,即:为了应用而学习。 (4)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 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 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 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 2、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对实践反作用具有两重性: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指导主体采取正 确的方法,自觉的按照客观规律改造世界,从而取得成功;相反,错误的认识则对世界起消极的阻 碍作用,深知导致实践的失败。 四、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摹写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五、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 认识的产生依赖于实践,认识的发展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的发展 过程包括两个发展阶段、两次飞跃。 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它们之间的对立性表现在: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 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 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 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性表现在: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认识论的唯物论) 。 (2)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论的辩证法) 。因为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认识的 真正任务是透过事物的现象掌握其本质和规律。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渗透 着主体的理性成分,理性认识则包含丰富的感性认识材料。没有感性的理性是空洞的,没有理性的13 感性是盲目的。 【练习】我们看到苹果的形状和颜色,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在意识中形 成这个苹果的整体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属于( ) 。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概念 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次飞跃意 义更为重大。 (1)发挥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2)使认识得到检验、完善、丰富和发展。 3、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1)要有丰富的感性材料。 “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 觉) ,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选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 (2)要经过辩证思维的加工。 “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 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的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 ” 4、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5、群众路线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 去” 。 【真题精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完全 一致的是( ) 。 A.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C.从理性认识同到实践 D.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六、真理与价值 1、真理及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客观性是真理的 本质特征。 “真理” ,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内在地包含着两个基本规定: (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2)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时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1)含义: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 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质来说,完全可 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线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 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也有三层含义:一是 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二是从深度上说,它 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乎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三是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 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2)关系: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统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真理和相对 真理的统一。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 真理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 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想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3)这一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首先,树立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是绝对性和相 对性的统一,因此对它的科学态度就是坚持和发展的统一,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江泽民指出: “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 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14 其次,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 相对性,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是绝对主义的表现。相对主义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夸大真理的相对性, 把真理的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陷入唯心主义的诡辩论。 3、真理与谬误的关系。真理和谬误对立统一。二者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是超出一 定范围,他们就会相互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 一个实践的问题。 ”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1)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 致、符合(不能在纯粹主观范围内去寻找,也不能在纯粹客观范围内去解决,只能是把主观同客观 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 。 (2)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 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包括以下含义: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2)凡是 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 (3)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 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作出裁决。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 (1)一 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 (2)实践检 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3)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5、真理和价值 【练习一】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其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 人民群众的观点 B. 实践的观点 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 革命的批判的观点 答案:B 2.毛泽东说: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 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这段话强调的是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C.改造世界是第一性的,认识世界时第二性的 D.懂得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就能在改造世界中获得成功 【答案】B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认识从实践中来,但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 改造世界。 【练习二】 1、16 世界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 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科学史上的这个事例表明( ) ①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②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来源、动力和目的 ③ 科学实验是人类最根本和主要的实践 ④ 实践在认识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978 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是由( ) 。 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 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15 第五章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物史观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 和基本的观点。实践观点的引入,结束了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状况,使唯 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观。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中,这个问题表现为社会存在和 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 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还人类社会 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生产 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 生活的过程。不同的生产方式表现为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 (3)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 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 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相对独立性,即意识形态在依赖和反映社会存在的基础上有 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其表现有: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 平衡性;历史继承性;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性;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性,这是意识形态 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 2、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基 本依据。凡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属于唯物史观;凡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就属于 唯心史观。 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总是将思想动机之类社会意识当作社会 历史的最终决定力量,否认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不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总是将少数英 雄帝王当作社会历史的主人。 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A.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的革命变革,宣告了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结束了唯心主义对社会历 史领域的长期统治,自然观和历史观第一次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实现了统一。 B.它是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之一,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C.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二、社会的实践本质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由: 1.实践是社会关系产生的根源。 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三、社会的经济结构 1、社会经济结构 内容:社会经济结构式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 系。 生产力要素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实体性要素,一类为智能性或渗透性要素。 生产力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构成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实体性要 素) ,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劳动者是最活跃的主导因素。科16 学技术(智能性或渗透性要素) ,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可以渗透到劳动者、劳动 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并引起这些基本要素的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史第一生产力。 3、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 具有客观性、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 。 在现实的社会中,往往是多种生产关系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社会的经济结构就是 指多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 我们将生产关系的结构概括为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 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因为:生产资料所 有制关系是人们根本利益的关系;是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是划分阶级的基础;是区分经 济形态性质的标准。而另一方面,其它两个方面又体现和巩固着生产资料所有制。 4、经济基础: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又称经济基础。 5、阶级: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标准,阶级的实质是阶级剥削。 四、社会的政治结构(政治上层建筑) 1、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它包 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个部分。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政 府机构、党团、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制度和设施。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 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通称为思想上层建筑。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 的核心。 【真题精选】下列制度、设施及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有( )。 A.清真寺 B. 《红楼梦》 C.森林法 D.马克思主义哲学 2、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阶级范畴,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得的产物,国家的实质是 阶级统治的工具。 3、国体与政体: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选择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使国体得 以实现。 4、国家的职能:对内和对外职能。 五、社会的文化结构 1、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意识形态 从社会意识的高低不同层次角度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一种低水平的社 会意识,是对日常社会生活的一种直接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自发的反映形式,表现为感情、 风俗、成见、自发的倾向和信念等,以感性因素为主。社会意识形式是高水平的社会意识,是对社 会存在的系统的、自觉的、理论化的间接反映。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角度把社会意识形式划分为属 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意识形态和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非社会意识形态, 后者包括自然科学、思维科学、语言学、逻辑学、某些管理科学。 2、社会意识的功能 反映社会存在的功能,维护和批判现实的功能,控制社会和人的活动的功能,创新功能。 3、文化与文明 (1)文化的功能:信息功能;教化、培育和塑造功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认识功能。 (2)文明具有多种形态,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此外还有生态文明。 (3) 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六、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胜负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 关系的变革。 (2)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时, 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时,对生产力的发展则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关系 就不能继续发展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的尤为突出。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自始至 终地存在着矛盾,不是合适时有矛盾,基本适合时也有矛盾,只是矛盾的性质和特点不同。生产力17 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就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川流不息,万古常 新。正是称出来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4)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 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 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意义: (1)这一规律是我们理解社会历史的钥匙; (2)这一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的历史必然性; (3)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 最根本的客观依据;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即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 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上层建筑的这两个部 分是相互制约的,政治上层建筑是以思想上层建筑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并与之相适应,思想上层建筑 要通过政治上层建筑来体现并保证自己的实现。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 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几种表现在位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从服务 的方向上看,上层建筑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反对自己的对 立物;从服务的方式上看,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务,调控的手段 有法律、经济、思想等手段;从服务的效果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它既 可以起促进作用,又可以起阻碍作用。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 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 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这一规律表面,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 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这一规律也是我们 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对于每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 其他的观念形式,都可以从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得到科学的说明。这一规律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 政策的重要依据,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客观依据,对我们 深刻理解和自觉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七、社会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 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但地位和作用并不相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 它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又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矛盾的制约,它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 2、生产力 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 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关系,决定社会生活的基 本结构,决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3、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 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突出的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中,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4、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创作者。人们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 创造者。表现在人们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八、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特有的范)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18 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观念形态的统一体。 2、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3、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4、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统一性表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体选 择性、多样性表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社会进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它 最深刻的根源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又在于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 程;还在于社会发展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 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曲折前进是历史 的普遍规律。 5、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其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 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九、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1、人的本质-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属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质,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从人与 人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它一方面把人跟动物 区别开来,另一方面也把不同时代的人区别开来。 【练习】马克思回答人的本质问题的立足点是( ) 。 A.人的社会关系 B.自然属性 C.人类的共同利益 2、人的价值 D.人的自身需要(1)含义:人的价值分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社会价值简单的讲就是个人对社会的 贡献;个人价值就是社会对个人的满足。 (2)关系: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也就是贡献与满足的统一。二者是相互统 一,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社会应尽可能的创造条件,满足个人的合理需要;另一方面,个人也必 须努力对社会做贡献。二者还有不一致、相冲突的一面,尤其是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个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为社会做贡献,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当个人价值同社会 价值发生矛盾时,尤其提倡个人价值自觉服从社会价值,有时甚至还要牺牲个人价值,去维护和实 现社会价值。 【真题精选】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 )。 A.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B.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C.社会发展促进人向着全面性方向发展 D.社会发展丰富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 【练习一】 1.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 “坚定不移地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是全党同志与广大人 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这里,“党的力量”来源于() A.人民群众 B.自身建设 C.领导核心 D.组织纪律 【练习二】 1、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A. 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B. 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19 C. 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D. 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A. 个人价值融于社会价值中 C. 人的发展具有历史阶段性 3、英雄史观的理论前提是(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B.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 人的自由是相对的 D. 社会发展要以人为本4、20 世纪 50 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 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 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 。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 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 。这说明( ) A. 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 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 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 人们应该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 5、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 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 这说明( ) A.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B.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 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6、马克思指出: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这 说明( ) A. 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而且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 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C. 整个社会物质、精神生活过程不过是劳动过程的展开和深化 D. 劳动是社会思想的直接现实和物质外壳 7、 “人民的卫士,罪犯的克星,敬业的楷模,爱民的标兵。 ”公安部一级英模任长霞的事迹不仅 成为公安局长的楷模,也感动和激励着亿万群众。从人生价值观的角度看,她的事迹给人的启 事在于( ) ① 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② 应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 ③ 能否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社会提供的条件 ④ 自我价值实现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基本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0 《毛泽东思想》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1938 年毛泽东在党的六界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1941 年 3 月,党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在《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一文中,首次使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 这一提法,1943 年 7 月,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毛泽 东思想”这一概念。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和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作出了新的概括:毛泽 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 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标志着全党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上产生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运动的发展,呼唤新的理论,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现实需要; 第二,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第三,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石毛泽东思想的重 要文化来源; 第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第五,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 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 (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 (6)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四、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 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1921――1927) :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 标志: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成为毛泽东 思想萌芽的标志。 代表作: 《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 、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国民 革命与农民运动》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集中代表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力量创 造的成果,成为毛泽东思想萌芽的标志。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1927――1935)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标志:具有中国革命特点的基本模式,即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以 及相关思想、政策的提出,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最主要最根本的标志。 代表作: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井冈山的斗争》 、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反对本本主义》 、 《怎样分析农村的阶级》 【练习】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 ) 。 A.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和理论上的初步阐述 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初步提出 C.从思想上对党理论的阐述 D.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 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1935――1945)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21 标志: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4、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1945――1976)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第二章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一、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 1、社会性质: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开端:第一次鸦片战争;加速:第二次鸦片战争;大大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最终形成: 《辛丑条约》的签订。 2、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作了如下分析: 第一,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是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 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 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 第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的、文化的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 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是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 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三,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 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 第四,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第五,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 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 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 少见的。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4、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5、近代中国革命分两个步骤: 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22 6、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及其历史地位 (1)性质。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从正规意义上说是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 革命开始的。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纲领。同盟会的纲领(1905 年孙中山在《 〈民报〉发刊词》中把它概括为民族、民权、民 生三大主义,即旧三民主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但是,它又是 一个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3)历史地位。尽管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功绩是不可抹煞的。它推 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同时也有力地冲 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统治 ,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它虽然未能改变近 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 定下来。它成了 20 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4)经验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除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外,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民 族资产阶级先天的软弱性所决定的。具体体现在它没能提出一个明确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 治纲领,没能把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农民发动起来造成一个农村大变动,没能形成一个坚强 有力的革命政党。它表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它 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7、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1)转变条件: A.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创造了经济条件。 B.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迅速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奠定了政治基础。 C. 1915 年开始的由陈独秀等发动的新文化运动,启发了人们的民主主义觉悟,为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思想文化条件。 1915 年 9 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新青年》是新文 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李大钊在 1918 年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成为中国宣传 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 D.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开创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的新时代,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这是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国际 因素、时代条件。 【真题精选】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有两位人物影响最大,其中有一位被称“为中国引来天火 的人”,此人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孙中山 D.毛泽东 8、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就国际背景而言,它成立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 革命胜利之后。就国内条件来看,它的成立不但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发展的必然结 果,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具体地说: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 泛传播为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②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党的成立奠定 了阶级基础;③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 干部上的准备。④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从各方面给予的实际帮助,从外部推动了党的成立。 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与希望,成为近代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 的大事变,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①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②中 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③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 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并成为其中一部分。总之,正如毛泽东指出:23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948 年 4 月,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 主义的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 和压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加坡国民收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