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没我的新能力新荣誉50字交个税就没“荣誉”吗

财税实务讨论与争鸣-折价增资的个人所得税处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财税实务讨论与争鸣-折价增资的个人所得税处理
会计师梁老师|
总评分3.7|
浏览量728699
用知识赚钱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争鸣:个税起征权限能否下放地方_网易新闻
争鸣:个税起征权限能否下放地方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吴睿鸫 作者文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近日表示,人社部正在配合财政部等部门研究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轻普通劳动者的税务负担。(《京华时报》3月8日)
有关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新闻,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早一天提高个税起征点,不仅能间接提高大部分工薪阶层的收入水平、培养社会中产阶层,而且也有利于唤醒“消费”这驾马车,拉动内需,调整经济结构。
长期以来,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民众,在个税变革思路上,大都把目光聚焦在个税起征点上,普遍认为,只要定期提高起征点,就能充分体现税收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譬如,在本次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郑重建议,为了真正提高居民收入,应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
在笔者看来,这种认识有些片面,也不符合中国税制转型发展的未来趋势。一方面,“一刀切”的征管模式,不仅不能体现税收的公平与公正,也不符合我国国情。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太平衡,各地工资发放水平相差很大,如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城市按2000元标准起征,可能过低,在云南、贵州等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则又略微偏高。
此外,从现行个税制度安排来看,调整个税起征点往往需要履行不少法定程序,这势必加大制度成本,影响执行效率。自1981年开始征收个税,到了2005年免征额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再到当前的2000元。29年里,不知经过多少专家学者以及人大代表的呼吁,最后才把起征点提高到目前的水平。
所以,国家与其在个税起征点上劳心费力,不如尝试将个税起征点权限下放到地方,实行因地制宜的个税起征点政策。
所谓因地制宜,就是将全国划分几个征收标准,允许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一级政府,参照本辖区的工资水平、CPI、社会购买力、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以及社会保障等情况,相应划定自己的个税起征点,最后由国家税务总局进行审批后执行。
倘若能实现个税起征点的因地制宜,不仅能熨平各地区间因地域间的经济发展以及收入水平等差异,带来税收非正义和不公平,也能有效提高制度安排效率。再说,个税起征权限下放,也有其它国家经验可借鉴。如美国,个税一般不设起征点,允许各州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个税扣除额。
当然,个税要实现“漂亮”转身,仅靠个税起征点来回变动是不够的。比较理想的状态是,最终实现以个体家庭为中心的综合税制,才是我国个税发展的未来方向,更是个税向“人性化”管理迈进的征收模式。
本文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相关的新闻
网友点击排行您的位置:>>>正文
争鸣个税起征点:8成经济学家投票3000以上
  本报记者 刘丽靓
  两会以来,有关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讨论日渐激烈。4月23日个税修正案草案初次审议未被表决,更是将这一问题推向了高潮。有媒体报道称,人大将汇总相关意见修改草案后,进入二审阶段,甚至有可能进行第三次审议。而此次未提交审议,据传是因为起征点依然偏低。业内人士认为,税收的改革要有利于实现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并有助于更好的实现二次收入分配调节,有效地纠正社会财富分不公。
  今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国务院将研究讨论提高个人所得税薪酬的起征点。一语激起千层浪,关于个税调整的大讨论由此拉开了帷幕。
  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启动了新一轮个人所得税法调整:个税免征额拟由现行的每月2000元提高到每月3000元,并将现行工薪所得税率结构由9级累进税率调至7级。
  有数据显示,将个税工薪费用的减除标准上调至每月3000元后,我国工薪所得纳税人占全部工薪收入人群的比重将由目前的28%下降到12%左右。与2010年相比,约减少个人所得税收入990亿元。以每月收入4500元(扣除社保、公积金等)为例,根据现行税率要缴个税250元,而根据草案规定的税率,最多只用缴75元,减幅达70%。
  然而,4月22日结束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广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但并未表决。关于个税改革的争议,目前可谓已进入白热化。
  实际上,自1981年实施个税征收以来,我国广大的工薪阶层一直是个税缴纳的主体,尽管多年来社会各界对此问题的批评与质疑之声不绝于耳,但始终未能改变这一现状。
  资料显示,1980年中国实施个税缴纳时,城镇居民的职工平均年工资是615元,月入50多元。当时个人所得税标准在800元,这是一个典型的面向高收入者的税收,为居民月收入的16倍,那年全国个人所得税的总收入是16万元。
  然而,老百姓的收入逐渐追上了个税起征点,2000年中国的个人所得税达到500亿元,仅占当时GDP的0.57%。然而这一数字迅速上涨,到2001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达到995.99亿,比2000年的500亿几乎增长了100%。
  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共调整过两次。一次是2006年,从800元提高到1600元;第二次是2008年,从1600元调整到2000元,这两个免征额都接近甚至低于当时的平均工资水平,由此个人所得税不再是80年代的贵族税收,而变成了一个针对工薪阶层普遍征收的税种。
  数据显示,2008年,城镇居民的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9229元,月工资2400多元,如果按照1980年个税起征点在居民月收入16倍计算,则似乎目前的个税起征点应该达到38400元。但此时个税起征点仅仅为2000元。从1980年到2008年,城镇居民收入增加了50倍,但个税起征点增幅不到3倍。
  根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税收总收入为59514.7亿元,个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6.64%。且个税收入中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收入约占63%。可见,现行个税未能发挥好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日前公布的2011年一季度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报告显示,经济学家普遍赞同大幅度提高个税起征点。其中,44%的经济学家认为应提高到3000元-5000元;36%认为应提高到5000元以上;17%认为应提高到2000元-3000元。&加快统一社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减少企业税负&也是收入分配重要的改革措施。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认为,制定税收政策的目标是尽量让低收入者不缴或少缴税,但若采取当前的政策,就难以达到目标,其实税收政策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区实施不同的政策,现在准备将个税起征点上调至3000元,而3000元的起征点对广东地区远远不够,目前通胀高居不下,各种成本持续增加,不能达到给最低收入阶层减税的目标。比如原来工资超过2000元需要缴税,现在虽然将个税起征点调到了3000元,但同时居民工资收入也因为经济的发展及通胀因素涨到3000元,还是要缴税,并没有因为上调个税起征点而免予缴税。
  他认为,税收的改革要有利于实现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就是中产阶级,正常情况是,高收入阶层应该多缴税,让中产阶级减税才有利于发展。
  天相投资分析师认为,此次改革一方面有助于更好的实现二次收入分配调节,更有效地纠正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特别是对高收入者的个税征管更加严厉;另一方面收入的提高有助于需求结构的调节,有助于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消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
争鸣个税起征点:8成经济学家投票3000元以上
日 06:01来源:
-本报记者刘丽靓
两会以来,有关的讨论日渐激烈。4月23日个税修正案草案初次审议未被表决,更是将这一问题推向了高潮。有媒体报道称,人大将汇总相关意见修改草案后,进入二审阶段,甚至有可能进行第三次审议。而此次未提交审议,据传是因为起征点依然偏低。业内人士认为,税收的改革要有利于实现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并有助于更好的实现二次收入分配调节,有效地纠正社会财富分不公。
今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接受中国政府网、联合专访,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国务院将研究讨论提高个人所得税薪酬的起征点。一语激起千层浪,关于个税调整的大讨论由此拉开了帷幕。
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审议《》,启动了新一轮个人所得税法调整:个税免征额拟由现行的每月2000元提高到每月3000元,并将现行工薪所得税率结构由9级累进税率调至7级。
有数据显示,将个税工薪费用的减除标准上调至每月3000元后,我国工薪所得纳税人占全部工薪收入人群的比重将由目前的28%下降到12%左右。与2010年相比,约减少个人所得税收入990亿元。以每月收入4500元(扣除社保、公积金等)为例,根据现行税率要缴个税250元,而根据草案规定的税率,最多只用缴75元,减幅达70%。
然而,4月22日结束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广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但并未表决。关于个税改革的争议,目前可谓已进入白热化。
实际上,自1981年实施个税征收以来,我国广大的工薪阶层一直是个税缴纳的主体,尽管多年来社会各界对此问题的批评与质疑之声不绝于耳,但始终未能改变这一现状。
资料显示,1980年中国实施个税缴纳时,城镇居民的职工平均年工资是615元,月入50多元。当时个人所得税标准在800元,这是一个典型的面向高收入者的税收,为居民月收入的16倍,那年全国个人所得税的总收入是16万元。
然而,老百姓的收入逐渐追上了个税起征点,2000年中国的个人所得税达到500亿元,仅占当时GDP的0.57%。然而这一数字迅速上涨,到2001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达到995.99亿,比2000年的500亿几乎增长了100%。
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共调整过两次。一次是2006年,从800元提高到1600元;第二次是2008年,从1600元调整到2000元,这两个免征额都接近甚至低于当时的平均工资水平,由此个人所得税不再是80年代的贵族税收,而变成了一个针对工薪阶层普遍征收的税种。
数据显示,2008年,城镇居民的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9229元,月工资2400多元,如果按照1980年个税起征点在居民月收入16倍计算,则似乎目前的个税起征点应该达到38400元。但此时个税起征点仅仅为2000元。从1980年到2008年,城镇居民收入增加了50倍,但个税起征点增幅不到3倍。
根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税收总收入为59514.7亿元,个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6.64%。且个税收入中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收入约占63%。可见,现行个税未能发挥好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日前公布的2011年一季度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报告显示,经济学家普遍赞同大幅度提高个税起征点。其中,44%的经济学家认为应提高到3000元-5000元;36%认为应提高到5000元以上;17%认为应提高到2000元-3000元。“加快统一社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减少企业税负”也是收入分配重要的改革措施。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认为,制定税收政策的目标是尽量让低收入者不缴或少缴税,但若采取当前的政策,就难以达到目标,其实税收政策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区实施不同的政策,现在准备将个税起征点上调至3000元,而3000元的起征点对广东地区远远不够,目前通胀高居不下,各种成本持续增加,不能达到给最低收入阶层减税的目标。比如原来工资超过2000元需要缴税,现在虽然将个税起征点调到了3000元,但同时居民工资收入也因为经济的发展及通胀因素涨到3000元,还是要缴税,并没有因为上调个税起征点而免予缴税。
他认为,税收的改革要有利于实现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就是中产阶级,正常情况是,高收入阶层应该多缴税,让中产阶级减税才有利于发展。
天相投资分析师认为,此次改革一方面有助于更好的实现二次收入分配调节,更有效地纠正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特别是对高收入者的个税征管更加严厉;另一方面收入的提高有助于需求结构的调节,有助于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消费。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
用手机登录
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网个人中心
请先登录再进行操作
记住登录状态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离职补偿金要交个税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