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提前退休最新政策受延迟退休政策影响吗

当前位置:
延迟退休年龄消息 哪些人不受最新规定影响?
人民网&|& 11:43
&编辑:李慧萍
虽然据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民众不赞成延迟退休,但延迟退休基本已成定局,只是时间的问题,具体方案也还没制定,据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表示,延迟退休或3年提高1岁
延迟退休3年提高1岁
金维刚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一个论坛上表示,人社部正在制定的延迟退休政策是一份比较稳妥的方案,大约每三年提高一岁。该方案的基本原则是:小步慢走,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同时在延长退休年龄之前建立缓冲的机制,尽量减少退休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
按照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今年初对外公开的时间表,人社部会争取2015年完成延迟退休方案制订,2016年报经中央同意后征求社会意见,2017年正式推出。方案推出至少五年后再渐进式实施。这意味着中国最早将在2022年首次延长退休年龄,而不是网传表格中的2019年。
虽然在延迟退休这一问题上大家众说纷纭,不同机构提出了不同的方案,但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那就是&要弹性不要刚性&。金维刚也表示,会适时引入弹性退休政策,不实施一刀切,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形成调节退休年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上周公布了&社科院版&的延退方案,建议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分两步走。
第一步:2017年完成养老金制度并轨时,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区别,将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55岁。
第二步: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岁。
专家:先堵住提前退休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珍表示,中国的退休年龄(女职工50岁,女干部55岁,男60岁)已经有60多年没有修改过了。如今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达到73.8岁,养老保险的赡养比为3∶1,但退休年龄却一直没有改变。
金维刚也表示,当前&未老先退&的问题特别突出,有的地区提前退休的人员占到当年退休人员的30%。目前中国实际的平均退休年龄只有54岁。
有的地方社保局长也向记者表示,由于养老金&11连调&,退休人员和在职职工的工资已经出现了&倒挂&,退休的比在职的每个月还要多拿几百元,所以以各种方式要求提前退休的人员大增。有专家认为,当前首先堵住&提前退休&的口子,之后再延迟退休年龄。从目前一些机构制定的方案来看,延迟退休年龄将是一个一揽子的计划,在所有人都会延迟的前提下,分人群来制定不同步骤的延退方案,用很长的过渡期来实现同龄退休。
法定的退休年龄是多大
法定退休年龄是指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国发〔号)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即: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并且 累计工龄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累计工龄满十年的,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 ,女年满四十五周岁,累计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准予退休。
法定的退休年龄是指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原则批准,现仍然有效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
哪些人受退休年龄最新规定影响最大?
如果2022年落地实施,那么以下三个群体将会受到退休新政的影响。
1、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2、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主要是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人(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3、小于等于60岁男性干部(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由此看出,延迟退休方案影响较大是70后和80后,根据人社部方案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直到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新拟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因此对于90后出生的人来说,到退休时估计已经完全赶上了新政。
具体到每个人会工作到何时退休?比如说,如果从2022年起实施延迟退休,每年延迟六个月,按照现行的退休框架(女职工50岁、女干部和男工人55岁、男干部60岁),那么2022年退休年龄将分别是50.5岁、55.5岁和60.5岁。原本在这一年退休的人就要多干半年。以此类推,直到达到新的退休年龄为止。
养老金待遇是不是会降低?
对于延迟退休,当前公众关注的焦点还集中于养老金待遇。尹蔚民曾表示,养老保险基金未来的收支平衡,的确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且,由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省级统筹,存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现象。但非常明确的是,养老保险目前总体运行是平稳的,&大家的养老是有保障的&。无论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都是收大于支,不仅确保了待遇的发放,而且还略有结余。
对此,李忠说,2014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当期养老金支出大于基金征缴收入的省份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养老金待遇水平连续上调,基金支出增加;人口老龄化效应逐步显现,参保人员中退休人数增速高于缴费人数;部分地区抚养比较高,负担较重。
不过,从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支出情况看,今年前10个月,全国基金总收入超过总支出2100多亿元,绝大多数省份基金累计结余额都超过8个月以上的基金支付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能够确保当期养老保险待遇支付。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渠道中,财政补助是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少数历史欠账较多、基金支付能力较弱的老工业基地省份,将继续加大中央财政补助力度。另外,五中全会的公报中提到要加大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力度,养老金应该会有保障。
窗花有话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深窗立场。
深窗公众平台2017这两类人不受延迟退休政策影响,可以申请提前退休!-微口网
此页面内容不存在
点击下图 [] 继续阅读该文章
老来网电商平台将为您提供绿色通道入驻服务轻松实现互联网+经济形式下的boss角色转换如果您身边的人有生产优质的商品或已经在做淘宝、京东电商也希望您把这条宝贵的机会转发给TA!让更多的商家有机会加入老来网电商平台!关注“老来网”,及时获取健康资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立刻查看入驻老来网电商平台资格!&当前位置:
核心提示就在官方不断论证延迟退休必要性时,多地非正常提前退休现象却悄然增多。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近日披露,当前“未老先退”问题突出,有的地区提前退休的人员占到当年退休人员的30%。“社会保险制度设计是基于精算的,而精算只能依据正常情况下的生命表、统计数
就在官方不断论证延迟退休必要性时,多地非正常提前退休现象却悄然增多。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近日披露,当前“未老先退”问题突出,有的地区提前退休的人员占到当年退休人员的30%。“社会保险制度设计是基于精算的,而精算只能依据正常情况下的生命表、统计数据等来模拟测算;但是,部分地区通过‘篡改年龄’等非正常行为以达提前退休目的的行为,会导致和基于正常情况下精算的结果出现偏差,最终会对基金安全造成影响,而且,这种弄虚作假行为是投机和违规行为,影响了社会风气,带来很坏的示范效应。”5月4日,51社保创始人余清泉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修改年龄达到提前退休的目的行为是严令禁止的,人社部对此曾多次发过文件严格控制提前退休。本文转载:石家庄传媒网:http://www.sjzcmW.com/4月底,全国老龄办、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人社部、国家卫计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其中表示,“十三五”期间将通过“增收”、严管等措施改革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综合施策,实现养老保险基金长期平衡,在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提前退休,防止基金跑冒滴漏。五花八门的提前退休根据我国现行规定,男性60岁退休、女干部和科技人员55岁退休,女工人50岁退休,长期从事特殊工种或因工致残、失去劳动能力的可以提前退休。也就是说,提前退休的制度并非天然不合理,中央是允许符合条件的人员提前退休的。在国家的现行政策里,确有规定特殊工种、相关工龄已满等法定情况可提前退休。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下称“特殊工种”),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应该退休。除此之外,因工致残、失去劳动能力的,也在可提前退休之列。但在实际操作层面,提前退休制度屡屡被钻空子。“非正常提前退休的方式五花八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更改年龄,将年龄改大;二是通过关系搞到特殊工种等方面的证明,以达到提前退休的目的;三是人已离职,但依然在原单位按最低标准缴纳社保。”5月4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更改年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意识的更改年龄,比如,前期因求学或者参军的需要而修改的年龄,这种更改的目的不是为了早拿养老金,但客观上确实属于提前退休;二是故意更改身份证年龄,其目的就是骗保,从而达到提前退休的目的。据记者了解,提前退休有的是基于企业的角度,比如,有些效益较差的国企希望以提前退休“甩包袱”,千方百计让职工提前退休,减少工资和保险福利等支出,从而实现减员增效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提前退休之风。除此之外,还有基于个人的角度,有些人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希望能从效益差的企业里“脱身”,还有一些人,即便单位的效益很好,依然希望脱离体制的束缚。为此,尽管中央对提前退休原则做了规定,到了一些地方,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下,就变成了有条件的提前退休,没条件的找关系、创造条件也要提前退休的现象。已经提前退休多年的水利局员工王永福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年没退休的时候,每月的收入不过4000多元,提前退休后的养老金虽然只有3000元左右,但有个单位返聘了他,每月的工资也有2500元,“关键是自由了,同时,随着基本养老金多年的连涨,我的养老金已经远远超过当时在职员工的工资。”王永福称,当年提前退休的名额只有两个。近年来,基本养老金连续上调,甚至已经出现养老金高于在职工资的“倒挂”现象,而这,也是在职人员一窝蜂地千方百计去争取提前退休的主要原因之一。加重养老基金负担提前退休,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比例较高,且多有不合规之处,这带来诸多矛盾,变相加重了养老金负担。“保障符合条件的职工提前退休十分必要,但在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养老金负担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亟待堵住违规提前退休的口子,因为提前退休现象普遍存在,就意味着大量职工要提前领取退休金,这将大大增加养老金负担。”董登新表示,不管是哪种形式的提前退休,都无形中使得社保缴费不完整甚至是不充足,对社保基金积累受到影响。曾经有一项关于提前退休的民调显示,从单位性质来讲,提前退休和离岗现象多发的单位依次是:行政单位(51.9%)、事业单位(25.1%)、国企(19.8%)、私企(1.6%)、外企(0.5%)。“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提前退休主要影响的是职业年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养老保险没有并轨之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作年限只要达到30年,养老金大都是按照在职工资的80%计发,待遇还是相对较高的;但改革后,养老金则由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组成,养老金的不确定性增加了。”5月4日,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一特邀成员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基金属于独立运行,因此,短期来看,对大的基本养老金盘子影响不大,但通过修改年龄等行为提前退休,缴费的人少了,领养老金的人多了,长期来看,依然会加重基本养老金负担。人社部门统计显示,我国居民实际退休年龄远低于法定退休年龄,领取养老金的平均年龄仅为53岁。显而易见,提前退休加剧了基金收支的不平衡,不堵住提前退休的口子,后面的延迟退休年龄又谈何容易。董登新也表示,要规范这类提前退休的不正常现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提前退休的审批监管,减少资金流失,同时,在“增收节流”的基础上,防止骗保、犯罪、腐败等行为的滋生。延迟退休最新消息2016:“延迟退休政策”尚未完全形成改革共识
09:40:43 来源:京华时报 点击量
提醒您关注: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工会界别将以《积极稳妥推进&延迟退休政策&实施》为题,进行政协委员大会书面发言。工会界别认为,延迟退休或意味着每年会减少约700万个就业岗位,建议我国探索试行弹性退休制度,更好地满足职工多元化需求。
工会界建言
1 延迟退休尚未形成改革共识
工会界别提出,积极稳妥地推进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对于我国经济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意义重大。工会界别在大会书面发言还提出,近年来出于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保资金缺口大、人均预期寿命延长等考虑,一方面出台&延迟退休政策&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另一方面对于这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还没有完全形成改革共识。
工会界别的大会书面发言透露,据统计,目前中国每年大约有700万人退休,延迟退休也就意味每年相应期间或减少约700万个就业岗位,而近年来,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也可能带来一系列相关影响。
◇延退效应
影响低收入等人群利益
延迟退休会影响特定人群的利益。高强度体力劳动者和低收入者,由于劳动强度大、收入不稳定等因素,到了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这部分人往往希望能够按时退休甚至是提前退休,以便休养身体或自谋职业进一步改善生活水平,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对他们造成一定伤害。
年轻人就业压力将增大
延退将增加就业压力。由于一定时期内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是有限的,老年人如果由于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更晚退出就业岗位,年轻人的就业压力就会增大,岗位提升也可能会变慢,职业发展空间受到压缩,可能会伤害年轻人对未来的信心,增加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对企业效率有一定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更需要精力充沛、专业知识结构较新的年轻人,延迟退休使身体相对日益衰弱、专业技术相对落后的老年人不得不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这可能会对企业生产效率造成一定影响。
2 延迟退休应配合弹性退休制
工会界这次提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但面对延迟退休政策可能引发的诸多问题,必须以严谨审慎的态度加以考虑,采取科学务实的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
为此工会界建议,有关部门应坚持正向激励,明确只有坚持缴费年限长、缴费数额多的人将更加受益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激励机制,让延迟退休者真正得到更多的实惠,才能使反对和质疑延迟退休的职工逐步打消顾虑。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应坚持适度弹性。在制定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的总体框架之下,建议探索试行弹性退休制度,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比如在60至65岁之间,由职工自主选择退休年龄,以更好地满足职工多元化需求。
3 民企职工也应享受提前退休
虽然人社部部长近日已经表示,我国延迟退休方案已形成,今年将向社会征求意见,不过这次工会界别也将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在保持原有提前退休规定的前提下,还应该进一步修改办法,统一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从事特殊工种职工的提前退休标准。
这次工会界别在相关提案中介绍,1978年由国务院颁布施行的《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它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应该退休。
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暂行办法》将从事特殊工种享有提前退休权利的职工圈定为&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导致目前在民营企业从事特殊工种的广大职工被排除在外。
改革开放至今,特殊工种不仅在国有企业有,在民营企业也大量存在。以钢铁行业为例,2015年钢铁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企业纷纷选择精简人员。在被精简人员安置时,有较多的民营钢铁企业反映,企业中从事特殊工种的年龄偏大的职工想要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却被告知他们所在的企业由于不是全民所有制企业,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不能享受提前退休待遇。
这对于劳动者和企业来讲有失公平。这部分职工由于年龄偏大,体能和反应都不符合继续从事特殊工作的标准,大大影响劳动效率和生产安全。在行业形势和企业发展状况较好时,企业还可以通过调整岗位、内退等方式,解决他们的出路问题,但在钢铁行业整体面临结构调整、人员分流、减产限产的大背景下,企业已自顾不暇,这部分职工不仅存在岗位人身安全问题,还有可能面临直接被推向社会的风险。
对此工会界别在相关提案中建议,国务院法制办应尽快启动对《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相关规定的修改,实现用工同等对待,公平公正,统一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从事特殊工种的职工提前退休标准,让在不同所有制里从事特殊工种的职工退休的年龄、工龄标准一致,以彰显社会公平。
养老保险费率应相应降低
昨天,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房连泉就延迟退休相关问题接受了京华时报记者采访。他表示,延迟退休政策的启动应配合养老保险费率的降低,同时男性女性应同步开始延退,但女性延退脚步应更快一些。
对就业影响或没有预期大
针对延迟退休会使得原来应退休者继续工作,导致每年会减少一定数量就业岗位的问题,房连泉分析,初期这对就业确实会产生一定影响,不过随着老龄化加剧,国内也会产生更多诸如老年服务业等相关就业岗位。因此延迟退休对就业的影响,可能并不会有预期的那么大。
不过,目前较高的养老保险缴费费率,确实使企业用人成本偏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房连泉表示,一旦开始推行延迟退休,就意味着很多单位要更多地使用年龄更大的职工。众所周知,大龄职工相比新入职的员工,其工资待遇和社保缴费金额,要比新职工高出不少,这确实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用工成本。
对此房连泉建议,一旦我国开始推行延迟退休政策,就应该配合降低养老保险的缴费费率。人社部近日透露,现在养老保险是省级统筹,各省由于多方面的因素,主要还是人口结构性的因素,造成了一些差距。有的省养老金能够保发放40至50个月,有的省只能保发放1至2个月。去年的统计数据还显示,已经有7个省当期收不抵支,但好在这7个省都还有累计结余。房连泉认为,受养老金上述因素影响,养老保险降低费率的空间并不大。即使配合延迟退休政策,预估也只能降低1至2个百分点,其示范效应会相对更大一些。
女性延退脚步可以更快些
对于我国延迟退休具体方案,房连泉分析,虽然目前女性退休年龄早,但如果初期只延迟女性退休,数年后再启动男性的延迟退休,这在政策推行初期,容易将矛盾只集中在女性一个群体中,可能会出现矛盾被放大等问题,不利于政策的推行。因此他建议,延迟退休政策一实施,就应该是男性和女性同时进行延退。不过考虑到目前女性平均预期寿命高于男性,以及目前男性退休年龄高于女性等实际因素,可以采取女性延退脚步快一些,男性延退脚步慢一些的方式。例如女性每年延退3个月,男性每年延退1个月等方式。
目前业内对于最终延迟目标,有63岁、65岁、68岁等各种观点。对此房连泉分析,由于预期人均寿命等因素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延迟退休现阶段不应有所谓最终延迟目标,而应该公布阶段性目标,并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他表示,初期目标可以男性65岁和女性60岁作为一个阶段性指标。
提前退休可领部分养老金
对于工会界这次提出弹性退休制度,房连泉解释,这在国际上确有先例。如有的西方发达国家规定正常退休的退休年龄是67岁,但在62岁其公民就可以提出申请进行提前退休。不过在达到正常退休的退休年龄之前几年,提前退休者只能拿到一定比例的养老金,只有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后,才能领到全额养老金。
房连泉分析,这其实是一项较为人性化的政策。受到工种要求、自身健康原因以及个人和家庭特殊需求等诸多因素影响,确实有人愿意在退休年龄退休,也有人愿意提前退休。我国在制定延迟退休政策时,也应该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参考国外经验,可以尝试给予职工在满足一定年龄、工龄等要求后,可以提前退休的弹性规定。根据其距离法定退休年龄的不同,先让提前退休者也只是领一定比例的养老金。
□话题背景
延退方案今年有望征求意见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近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现在的法定退休年龄是在建国初期制定的,当时的人口预期寿命还非常低,现在人口预期寿命大大提高,而且老龄化趋势越来越快。所以,无论是从开发人力资源,还是从保持养老、医疗基金的持续健康运行的角度,都需要对法定退休年龄进行调整,而且这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发达国家现在基本上退休的年龄都是在60&65岁,甚至更高。
他表示,现在人社部已经有了一个延迟退休的方案,但是还要按照相关的程序,今年报经批准以后才能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本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相关时政新闻:
关注&&微博,随时随地了解考试资讯
(责任编辑:cml)
相关文章推荐
浙江公务员考试提醒手机注册或邮箱注册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你已成功重置密码,请妥善保管,以后使用新密码登录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0年工龄提前退休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