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生物平板菌落计数数法计数霉菌,为什么要加入孟加拉红和链霉素

食品毒素/微生物检测
主题:求孟加拉红培基上酵母菌与细菌菌落的鉴别方法
浏览 |回复2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sunxcyz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10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发表于: 14:48:54
悬赏金额:10积分 状态:
求孟加拉红培基上酵母菌与细菌菌落的鉴别方法,最好附图说明,谢谢各位了先
最佳答案:回复于
名称:孟加拉红培养基,又叫虎红培养基成分: 5g&
磷酸二氢钾 1g (MgSO4?7H2O)  0.5g&
琼脂 20g1/3000孟加拉红溶液 100mL蒸馏水 1000mL氯霉素 0.1g制法用途:上述各成分加入蒸馏水中溶解后,再加孟加拉红溶液。另用少量乙醇溶解氯霉素,加入培养基中,分装后,121℃灭菌20min。用于霉菌酵母菌计数。这个是孟加拉红平板上的霉菌菌落。在鉴别或者富集真菌的中加入孟加拉红和主要是细菌和的,对真菌无抑制作用,因而真菌在这种上可以得到优势生长。所以在这种平板上 细菌室没有菌落形态的。
相关实验室
相关检测服务
食品与农产品
食品与农产品
金属材料、新材料
金属材料、新材料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hjx1988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div class="loading jietielv_2433088 jietielvname_hjx%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做酵母菌 的& 细菌菌落 的 门夹拉轰& 不成吧。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hjx1988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div class="loading jietielv_2433088 jietielvname_hjx%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名称:孟加拉红培养基,又叫虎红培养基成分: 5g&
磷酸二氢钾 1g (MgSO4?7H2O)  0.5g&
琼脂 20g1/3000孟加拉红溶液 100mL蒸馏水 1000mL氯霉素 0.1g制法用途:上述各成分加入蒸馏水中溶解后,再加孟加拉红溶液。另用少量乙醇溶解氯霉素,加入培养基中,分装后,121℃灭菌20min。用于霉菌酵母菌计数。这个是孟加拉红平板上的霉菌菌落。在鉴别或者富集真菌的中加入孟加拉红和主要是细菌和的,对真菌无抑制作用,因而真菌在这种上可以得到优势生长。所以在这种平板上 细菌室没有菌落形态的。跪求食品微生物大神,孟加拉红上的霉菌要怎么计数啊_微生物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769贴子:
跪求食品微生物大神,孟加拉红上的霉菌要怎么计数啊
美国生物化学专业怎么样?申请高吗?天道留学告诉您如何申请美国生物化学专业天道留学十余年为您精心打造留学方案 圆您留学梦
我是新手 求各位大神帮帮忙
你这个培养的不好吧,感觉不好数,培养基都干了,培养时间是不是太久了,有些菌落数都覆盖掉了
就是一个一个数。但这类检测都有国家标准的
一般2,4天都数一下,防止菌落太大
按照方法来!菌落刚刚形成就该计数了。
2003版国标:从第三天开始观察,共观察培养基5天!
2010版国标,只讲培养5天,观察结果。2003版的操作容易使孢子掉落,使计数不准!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5476|回复: 33
武汉大学微生物讲义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在线时间34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教学组
(二00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一、 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 & 本课程为生物学各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
& & 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多样性,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二、 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
1. 以现代观点审视和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使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概念的提法、名词的解释和语言运用等都适合现代生物学迅速发展的要求,建立新的、优化的微生物学课堂教学体系。
2. 在课堂教学中以“打开窗口”、“安装接口”的方法反映当代微生物学科的成就,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一定的“窗口”看到学科发展的前沿,通过“接口”看到目前学的基础知识与前沿的接轨,看到基础知识的延伸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一定量的最新信息,满足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3. 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4. 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后复习、讨论及专题讲座相接合,并注意通过各种渠道保持与学生的联系,随时了解他们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三、 教学学时分配和安排:
& & 本课程讲授按每周4学时安排,全学时共54学时。
& & 教学内容及具体学时分配如下:
一、绪论(4)
二、纯培养和显微技术(3)
三、微生物类群与形态(10)
四、微生物的营养(3)
五、微生物的代谢(4)
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4)
七、病毒(4)
八、微生物遗传(8)
九、微生物与基因工程(2)
十、微生物的生态(4)
十一、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与分类鉴定(4)
十二、感染与免疫(4)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1章:绪论
〖目的要求〗
&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走进微生物世界,了解微生物是什么?做什么?以及它们与人类的特殊关系;明确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展望未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明确肩负的重任。
〖教学内容〗
1、武汉大学“微生物学” 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2、本学期的教学安排
3、微生物与我们
4、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
5、微生物的类群及特点
试根据微生物的特点,谈谈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
第2章: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目的要求〗
& &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向学生介绍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即无菌技术、纯种分离技术、培养技术和显微技术,使他们了解微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为后面介绍其他微生物学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1、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1.1无菌技术
1.2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
1.3用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
1.4单细胞(孢子)分离
1.5选择培养分离
1.6二元培养物
2、 显微镜和显微技术
2.1 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
2.2 显微观察样品的制备
1、为什么说Koch等建立的微生物纯培养技术是微生物学建立与发展的基石?一般可用哪些方法获得微生物的纯培养?
2、微生物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个体微小,通常只能通过 显微镜进行观察。试列举在显微观察中通过改变样品的反差以改善观察效果的技术及方法。
第3章: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
〖目的要求〗
& &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学习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古生菌和真核微生物的基本结构特点和生活特性,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内容〗
1.1 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
1.2 放线菌
1.3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1.4 粘细菌(myxobacteria)
1.5 蛭弧菌(Bdellovibrio)
1.6 蓝细菌(Cyanobacteria)
2.1 概念的提出
2.2 细胞形态
2.3 细胞结构
3、真核微生物
3.2 酵母菌
1、试根据细菌细胞结构的特点,分析并举例说明为什么它们能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2、细菌、粘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在繁殖方式上各有 什么特点?
第4章:微生物的营养
〖目的要求〗
& &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微生物营养类型的特点及多样性,以及根据不同微生物各自的营养要求,配制相应的培养基对微生物培养的理论知识,为今后对微生物的研究与利用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1、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1.1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1.2 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1.3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nutritional types)
2、 培养基
2.1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
2.2 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
3、营养物质进入细胞
3.1扩散(diffusion)
3.2促进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3.3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
3.4膜泡运输(memberane vesicle transport)
试比较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几种方式的特点。
第5章:微生物的代谢
〖目的要求〗
& &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微生物代谢类型的特点及多样性。
〖教学内容〗
1、 代谢概论
2、 生物产能代谢
2.1 生物氧化
2.2 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2.3 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2.4 能量转换
3、 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3.1 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3.2 次级代谢的调节
不同营养类型的微生物在不同条件下产生ATP和还原力的方式与特点。
第6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目的要求〗
& &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规律,掌握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及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内容〗
1、 生物生长的测定
1.1 以数量变化对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测定
1.2 以生物量为指标测定微生物的生长
2、 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
2.1 生长曲线
2.2 同步培养
2.3 连续培养
3、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
3.1 控制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3.2 控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高等动植物的有哪些异同?其典型生长曲线可分几期,其划分依据是什么?
第七章:病毒
〖目的要求〗
& &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病毒,包括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的生活周期,掌握反映病毒生长繁殖规律的一步生长曲线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及有关病毒非增殖性感染特别是噬菌体溶原性反应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1.1 病毒的发现和研究历史
1.2 病毒的特点和定义
1.3 病毒的宿主范围
1.4 病毒的培养和纯化
2、 毒粒的性质
2.1 毒粒的形态结构
2.2 毒粒的化学组成
3、 病毒的复制
3.1 病毒的复制周期
3.2 病毒感染的起始
3.3 病毒大分子的合成
3.4 病毒的装配与释放
4、 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
4.2 温和噬菌体的溶源性反应。
试结合一步生长曲线分析病毒的特点,并与细菌进行比较。
第8章:微生物遗传
〖目的要求〗
& &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细菌的染色体基因组及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质粒和转座子)的结构和基本特点,掌握微生物基因突变、遗传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
〖教学内容〗
1、 遗传的物质基础
1.1 DNA作为遗传物质
1.2 RNA作为遗传物质
1.3 朊病毒的发现与思考
2、 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
2.1 概念:
2.2 微生物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2.3 微生物基因组结构的特点:
3、 质粒和转座因子
3.1 质粒的分子结构
3.2 质粒的主要类型
4、 基因突变及修复
4.1 基因突变的特点
4.2 几种常见的微生物突变类型
4.3 诱变剂与致癌物质——Ames试验
5、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
5.1 细菌的接合作用(conjugation)
5.2 细菌的转导(transduction)
5.3 细菌的遗传转化(genetic transformation)
5.4 基因定位和基因组测序
6、 菌种保藏
6.1 菌种的衰退与复壮
6.2 防止衰退的措施
6.3 菌种保藏
思 考 题:
1、 如果二个不同营养缺陷标记(a - b - c + d + 和 a + b + c - d - )的菌株经混合后能产生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生长的原养型重组菌株,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决定该遗传转移过程是转化、转导还是接合?
2、 自然遗传转化与人工转化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它们转化质粒的成功率有如此大的差别?
第9章: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微生物学在基因工程技术的建立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了解并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技术。
〖教学内容〗
1、基因工程概述
1.1 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
1.2 基因工程的发展历史
1.3 微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关系
2、 微生物与基因工程工具酶
2.1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2.2 DNA连接酶(DNA ligase)
2.3 其它工具酶
3、 微生物与克隆载体
3.1 质粒克隆载体
3.2 λ噬菌体克隆载体
3.3 柯斯质粒载体
3.4 M13噬菌体载体
3.5 噬菌粒载体
3.6 真核生物的克隆载体
3.7 人工染色体
4、 微生物作为克隆载体的宿主
4.1 宿主的基本要求与性质
4.2 常用的基因工程宿主
5、 基因工程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5.1 PCR的原理和应用
5.2 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举例
思 考 题:
1、 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是怎样的?其中哪些需涉及到微生物的参与?
2、为什么说微生物学不仅为基因工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提供了操作技术?
第10章: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
〖目的要求〗
& &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的有关生物进化和系统发育的理论,掌握微生物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教学内容〗
1、 进化的测量指征
1.1 进化指征的选择
1.2 RNA作为进化的指征
1.3 rRNA和系统发育树
2、 细菌分类
1.1 分类单元及其等级
1.2 微生物的命名
3、 细菌分类鉴定的特征和技术
3.1 形态学特征
3.2 生理生化特征
3.3 核酸的碱基组成和分子杂交
4、 伯杰氏手册
1、 为什么能用生物大分子作为衡量生物进化的标尺?有哪些选用原则?建立16 S r RNA系统发育树的意义何在?
2、 为什么在现代微生物分类中,任何能稳定地反映微生物种类特征的资料,都有分类学意义,都可以作为分类鉴定的依据?你知道有哪些项目已被用于细菌学分类和鉴定?
第11章:微生物的生态
〖目的要求〗
& &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微生物在自然分布的特点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掌握微生物与其生活在一起的其它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
1、 然界中的微生物
1.1 空气中的微生物
1.2 水体中的微生物
1.3 土壤中的微生物
1.4 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
1.5 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
1.6 不可培养的微生物
2、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3、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试从微生物的特点分析其分布比动植物更广泛的原因,为什么无菌操作技术是一切微生物学工作的基础?
2、试论微生物与水体富营养化作用,你认为对此类污染该如何进行防治?
3、试用一些典型例子说明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4、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怎样?
第12章:感染与免疫
〖目的要求〗
& &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有关免疫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1、 感染的一般概念
1.1 感染的途径与方式
1.2 微生物的致病性
1.3 传染的类型
2、 宿主的非特异免疫
2.1 生理屏障
2.2 细胞因素
2.3 体液因素
3、 宿主的特异性免疫
3.1 特异性免疫的一般概念
3.2 抗原和抗体
3.3 免疫应答
1.对细菌内毒素和细菌外毒素的免疫应答有何不同?
2.吞噬细胞的功能可因哪些体液因子的作用而增强?
3.补体激活后可能产生对机体有利的免疫也可能造成自身损伤,试举例说明。
4.试举例说明天然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之间并无截然界限。
《微生物学》,沈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六、参考书及多媒体辅助课件
1.《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Microbiology : An Introduction : Chemistry of Life : Bacteria ID CD-ROM, and Student Tutorial CD-ROM”, Gerard J. Tortora Berdell R. Funke Christine L. Case,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1999
3.“Brock's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 9TH”, Michael T. Madigan John M. Martinko Jack Parker,Prentice Hall,1999
4.“Microbiology”, Lansing M. Prescott,Donald Klein, John Harley,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2002及其中译本“微生物学”,沈萍、彭珍荣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Microbe Zoo” CD-ROM, the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Board of Trustees, 1998
一、 承担的教学研究项目
“微生物学”课程如何现代化的研究,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
“微生物学”课程如何现代化的研究,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继续资助),2002~
“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微生物学教学水平”,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 2,9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适应与提高&,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 04,9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在线时间34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Re:武汉大学微生物讲义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教学组
(二00三年八月二十八日)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 & 微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学重要的基础课之一,特别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拓宽,微生物学方法与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医学、农学、林学等学科,甚至地质学、太空学等也需微生物的方法与技术。因此,熟悉掌握微生物学方法与技术,对其它很多学科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无菌操作技能和无菌概念的建立是微生物学实验中最重要的内容,由于微生物学实验结果的观察有的需几天后再观察,这样学生需常到实验室来,花费时间较多。
本课程的任务:
1. 微生物学实验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研究与应用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包括经典的、常规的、以及现代的方法与技术,使学生具有适应于从事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应用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
2.& &&&与微生物学基础理论课紧密结合,使学生将理性知识与感性认识有机地结合,将书本知识用于实验,在实验中更深地理解基础理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意识。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逐步使学生认识微生物的基本特性,比较它们与其它生物的相似和不同之处,知道如何研究微生物以及对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点样分析,并加以解决。
二、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
1. 教学要求
1)&&注重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技能的掌握与提高,克服盲目追求新颖而忽视基础的倾向;
2)& &&&实验课前要预习,明确每次实验的目的与基本步骤;
3)& &&&在实验中要有严紧的科学态度,尊重事实与实验结果,要善于发现新现象;
4)& &&&树立密切合作的风气,包括学生与老师、班与班、组与组、组长与组员之间的密配合。
2. 教学方法
1)& &&&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老师在适当时间予以提示;
2)& &&&对实验中所出现的一些现象多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它们学会分析结果,并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
3)& &&&根据实验的进行程度,引导学生更深入思考,逐步树立他们的创新意思;
4)& &&&严格要求使操作技能规范化,老师作示范,强调其要点学生自己练。
三. 教学学时分配与安排
& && &本课程讲授按每周4学时安排, 全学期共16周。
实验一 : 1.本学期教学计划安排及要求;2.环境微生物的检测;3.灭菌器皿的准备
实验二&&:&&1. 微生物菌落形态的观察;2. 细菌简单染色及个体形态的观察
实验三: 1. 酸奶的制作;&&2. 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 && &&&
实验四:培养基的配制& && && &
实验五: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 &
实验六:&&1.放线菌的形态结构(试管法);2.霉菌形态结构的观察(压片法等)& &&&
实验七:&&1.酵母菌死活染色及形态观察;2.细菌的鞭毛染色与运动性观察& &&&
实验八:&&1.平板计数法;2.光电计数法;3.直接计数法(显微镜)& && && &
实验九: 1. 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试验;2. 糖发酵试验;3. IMViC试验& &&&
实验十:&&1. 化学因素;2. 生物因素;3. 物理因素& &&&
实验十一-----十二:1. 东湖水体中微生物的检测;2. 纯净水中微生物的检测;3. 自来水中微生物的检
& && && && && && && & 测;4. 酸奶中细菌的检查
实验十三:DNA转化(固体转化法)& &&&
实验十四: Ames试验& && &
实验十五:1. 实验问题解答;2. 本学期教学总结& && &
实验十六:期末考试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目的要求]
1. 证明实验室环境与体表存在微生物。
2. 比较来自不同场所与不同条件下细菌的数量和类型。
3. 观察不同类群微生物的菌落形态特征。
4. 体会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实验原理]
平板培养基含有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当取自不同来源的样品接种于培养基上,在合宜温度下培养,1-2天内每一菌体即能通过很多次细胞分裂而进行繁殖,形成一个可见的细胞群体的集落,称为菌落。每一种细菌所形成的菌落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例如菌落的大小,表面干燥或湿润、隆起或扁平、粗糙或光滑,边缘整齐或不整齐,菌落透明或半透明或不透明,颜色以及质地疏松或紧密等。因此,可通过平板培养来检查环境中细菌的数量和类型。
[教学内容]&&
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查
& && && && && && && && &实验二
[目的要求]& &
1.明确培养基的配制原理。
& & 2.通过对基础培养基的配制,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实验原理]
& &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作微生物生长繁殖之用。基础培养基含有牛肉膏,蛋白胨和NaCl。其中牛肉膏为微生物提供碳源、能源、磷酸盐和维生素,蛋白胨主要提供氮源和维生素,而NaCl提供无机盐。由于这种培养基多用于培养细菌,因此要用稀酸或稀碱将其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以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教学内容]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制备
& && && && && && && &&&实验三&&
[目的要求]
& & 通过对高氏Ⅰ号培养基的配制、掌握配制合成培养基的一般方法。
[实验原理]
& & 高氏Ⅰ号培养基是用来培养和观察放线菌形态特征的合成培养基。如果加入适量的抗菌药物(如各种抗生素、酚等),则可用来分离各种放线菌。此合成培养基的主要特点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已知的无机盐,这些无机盐可能相互作用而产生沉淀。此外,合成培养基有的还要补加微量元素。
[教学内容]
& & 高氏Ⅰ号培养基的制备
[目的要求]
通过对分离真菌的马丁氏(Martin)培养基配制、掌握选择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并确选择的原理。
[实验原理]
马丁氏培养基是一种用来分离真菌的选择性培养基。这种培养基的特点是培养基中加入的孟加拉红和链霉素能有效的抑制细菌和放线功菌的生长,而对真菌无抑制作用,因而真菌在这种培养基上可以得到优势生长,从而达到分离真菌的目的。
[教学内容]
& &&&马丁氏培养基的制备
[目的要求]
1.了解干热灭菌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2.学习干热灭菌的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
干热灭菌是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性与其本身的含水量有关,在菌体受热时,当环境和细胞内含水量越大,则蛋白质凝固就越快,反之含水量越小,凝固缓慢。
[教学内容]
[目的要求]
1.了解高压蒸汽灭菌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
2.学习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高压蒸汽灭菌是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加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隔套间的水沸腾而产生蒸汽。从而使沸点增高,得到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教学内容]
高压蒸汽灭菌
[目的要求]
了解紫外线灭菌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紫外线灭菌是用紫外线灯进行的。波长为200-300nm的紫外线都有杀菌能力,其中以260nm的杀菌力最强。在波长一定的条件下,紫外线的杀菌效率与强度和时间的乘积成正比。紫外线杀菌机制主要是因为它诱导了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形成和DNA链的交联,从而抑制了DNA的复制。另一方面,由于辐射能使空气中的氧电离成[O],再使O2氧化生成自臭氧(O3)或使水(H2O)氧化生成过氧化氢(H2O2)。O3和H2O2均有杀菌作用。
[教学内容]
紫外线灭菌
[目的要求]
了解过滤除菌的原理;掌握微孔滤膜过滤除菌的方法。
[实验原理]
过滤除菌是通过机械作用滤去液体或气体中细菌的方法。根据不同的需要选用不同的滤器和滤板材料。此法除菌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不破坏溶液中各种物质的化学成分,但由于滤量有限,所以一般只适用于实验室中小量溶液的过滤除菌。
[教学内容]
微孔滤膜过滤除菌
[目的要求]
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几种常用的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
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常用的方法有:1).简易单细胞挑取法; 2).平板分离法。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它所含微生物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是极其丰富的。因此土壤是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是发掘微生物资源的重要基地,可以从中分离、纯化得到许多有价值的菌株。
[教学内容]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目的要求]
1.了解不同的微生物在斜面上、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特征。
2.进一步熟练和掌握微生物无菌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
微生物的培养特征是指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后所表现出的群体形态特征。不同的微生物有其固有的培养特征,这些特征一般用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来进行检测。
检测微生物的培养特征时,接种和培养过程中必须保证不被其他微生物所污染,因此,除工作环境要求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杂菌污染外,熟练地掌握各种无菌操作接种技术是很重要。
[教学内容]
微生物的培养特征
& && && && && && && && &&&实验十一
[目的要求]
1.学习微生物涂片、染色的基本技术,掌握细菌的简单染色法。
2.初步认识细菌的形态特征。
3.巩固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和无菌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
简单染色法是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此法操作简便,适用于菌体一般形状和细菌排列的观察。常用碱性染料进行简单染色,这是因为: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溶液中,细菌细胞通常带负电荷,而碱性染料在电离时,其分子的染色部分带正电荷(酸性染料电离时,其分子的染色部分带正电荷),因此碱性染料的染色部分很容易与细菌结合使细菌着。染色后的细菌细胞与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显微镜下更易于识别。常用作简单染色的染料有:美蓝、结晶紫、碱性复红等。
当细菌分解糖类产酸使培养基pH下降时,细菌所带正电荷增加,此时可用伊红、酸性复红或刚果红等酸性染料染色。
[教学内容]
细菌的简单染色法
[目的要求]
1.&&学习并初步掌握革兰氏染色法。
2.&&了解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及其在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重要性。
[实验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是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Christain Gram氏创立的,而后一些学者在此础上作了某些改进。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最重要的鉴别染色法。
[教学内容]
革兰氏染色法
& && && && && && && && & 实验十三
[目的要求]
1.&&学习并初步掌握鞭毛染色法,观察细菌鞭毛的形态特征。
2.&&学习用压滴法和悬滴法观察细菌的运动性。
[实验原理]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细菌是否具有鞭毛,以及鞭毛着生的位置和数目是细菌的一项重要形态特征。细菌的鞭毛很纤细,其直径通常为0.01~0.02微米,所以,除了很少数能形成鞭毛束(由许多根鞭毛构成)的细菌可以用相差显微镜直接观察到鞭毛束的存在外,一般细菌的鞭毛均不能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而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要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菌的鞭毛,必须用鞭毛染色法。
[教学内容]
& & 鞭毛染色法及细菌运动性的观察
[目的要求]
1.&&学习并掌握观察放线菌形态的基本方法。
2.&&初步了解放线菌的形态特征。
[实验原理]
放线菌是指能形成分枝丝状体或菌丝体的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常见放线菌大多能形成菌丝体,紧贴培养基表面或深入培养基内生长的叫基内菌丝(简称“基丝”),基丝生长到一定阶段还能向空气中生长出气生菌丝(简称“气丝”),并进一步分化产生孢子丝及孢子。为了观察放线菌的形态特征,人们设计了各种培养和观察方法,这些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尽可能保持放线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的形态特征。本实验介绍其中几种常用方法。
[教学内容]
放线菌形态的观察
[目的要求]
学习并掌握用测微尺测定微生物大小的方法。增强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感性认识。
[实验原理]
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基本的形态特征,也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微生物大小
的测定在显微镜下,借助于特殊的测量工具—测微尺,包括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
[教学内容]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实验十五&&
[目的要求]
1.&&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学习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2.&&掌握酵母菌的一般形态特征及其与细菌的区别。
[实验原理]
酵母菌是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其大小通常比常见细菌大几倍甚至十几倍。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用美蓝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是无色的、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呈蓝色或淡蓝色,借此即可对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进行鉴别。
[教学内容]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别
& && && && && && && && & 实验十六
[目的要求]
学习并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了解四类常见霉菌的基本形态特征。
[实验原理]
霉菌可产生复什分枝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约为3~10微米),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
[教学内容]
霉菌的形态观察
&&[目的要求]
1.明确血球计数板计数的原理
2.掌握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实验原理]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将小量待测样品的悬浮液置于一种特别的具有确定面积和容积的载玻上(又称计菌器),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一种简便、快速、直观的方法。
[教学内容]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 && && && && && && & 实验十八&&
[目的要求]
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为了清楚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现在已倾向使用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 cfu)而不以绝对菌落数来表示样品的活菌含量。
[教学内容]
平板菌落计数法
实验十九&&
[目的要求]
1.了解光电比浊计数法的原理
2.学习、掌握光电比浊计数法的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当光线通过微生物菌悬液时,由于菌体的散射及吸收作用使光线的透过量降低。在一定的范围内,微生物细胞浓度与透光度成反比,与光密度成正比,而光密度或透光度可以由光电池精确测出(图Ⅷ-4)。因此,可用一系列已知菌数的菌悬液测定光密度,作出光密度--菌数标准曲线。因此,对于不同微生物的菌悬液进行光电比浊计数应采用相同的菌株和培养条件制作标准曲线。
[教学内容]
光电比浊计数法
实验二十&&
[目的要求]
1.证明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有机大分子的水解能力不同,从而说明不同微生物有着不同的酶系统。
2.掌握进行微生物大分子水解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微生物对大分子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不能直接利用,必须靠产生的胞外酶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才能被微生物吸收利用。胞外酶主要为水解酶,通过加水裂解大的物质为较小的化合物,使其能被运输至细胞内。如淀粉酶水解淀粉为小分子的糊精、双糖和单糖;脂肪酶水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蛋白酶水解蛋白质为氨基酸等。
[教学内容]
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试验
实验二十一
[目的要求]
1.了解糖发酵的原理和在肠道细菌鉴定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通过糖发酵解释的方法。
[实验原理]
糖发酵试验是常用的鉴别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在肠道细菌的鉴定上尤为重要。绝大多数细菌都能利用糖类作为碳源和能源,但是它们在分解糖类物质的能力上有很大的差异。有些细菌能分解某种糖产生有机酸(如乳酸、醋酸、丙酸等)和气体(如氢气、甲烷、二氧化碳等);有些细菌只产酸不产气。例如大肠杆菌能分解乳糖和葡萄糖产酸并产气;伤寒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能分解乳糖;普通变形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不能分解乳糖。
[教学内容]
糖发酵试验
实验二十二
[目的要求]
了解IMViC与硫化氢反应的原理及其在肠道菌鉴定中的意义和方法。
[实验原理]
IMViC是吲哚(Indol test)、甲基红(Methyl red test)、伏-普(Voges-Prokauer test)和柠酸盐(Citrate test)四个试验的缩写,i是在英文中为了发音方便而加上去的。这四个试验主要是用来快速鉴别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多用于水的细菌学检查。大肠杆菌虽非致病菌,但在饮用水中若超过一定数量,则表示受粪便污染。产气肠杆菌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因此检查水时要将两者分开。
[教学内容]
实验二十三
[目的要求]
& & 1. 了解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的原理及其优点
2. 学习与掌握Biolog自动鉴定的方法
[实验原理]
要鉴定一种微生物,用传统的方法需进行大量的工作,其中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但所需时间很长。几十所来,根据微生物的主要生理生化特性相应建立了许多自动鉴定卡或板。迄今,借助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又创建了不少的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包括自动鉴定板(卡)、和数据库两大部份,这样能很方便地将鉴定卡插入计算机,判别实验结果,并将其结果与数据库中所收集的微生物信息进行比较,很快便确定待测菌株的分类地位
[教学内容]
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
& && && && && && && && & 实验二十四
[目的要求]
1.了解常用化学消毒剂对微生物的作用。
2.学习测定石炭酸系数的方法。
[实验原理]
常用化学消毒剂主要有重金属及其盐类、酚、醇、醛等有机溶剂、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染料和表面活性剂等。重金属离子可与菌体蛋白质结合而使之变性或与某些酶蛋白的巯基相结合而使酶失活;有机溶剂可使蛋白质及核酸变性,也可破坏细胞膜透性使内含物外溢;碘可与蛋白质酪氨酸残基不可逆结合而使蛋白质失活,氯气与水发生反应产生的强氧化剂也具有杀菌作用;染料在低浓度条件下可抑制细菌生长。
[教学内容]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实验二十五
[目的要求]
了解某一抗生素的抗菌范围,学习抗菌谱试验的基本方法。
[实验原理]
生物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可分为互生、共生、寄生、拮抗等,微生物之间的拮抗现象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许多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能产生某种特殊代谢产物如抗生素,具有选择性地抑制或杀死其它微生物的作用,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是不同的,某些抗生素只对少数细菌有抗菌作用。
[教学内容]
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实验二十六
[目的要求]
1.了解细菌接合导致传遗重组的基本原理。
2.学习细菌接合实验的基本方法。
[实验原理]
细菌接合是指供体菌与受体菌的完整细胞在直接接触时供体菌的DNA向受体菌单向传递而导致基因重组的现象。大肠杆菌的接合配对是由致育因子(F因子)的存在所决定的。
本实验采用的供体菌是大肠杆菌野生型Hfr菌株,对链霉素呈敏感性(Strs),受体菌为大肠杆菌营养缺陷型突变体(Thr- Leu- Thi-),需要苏氨酸,亮氨酸和硫胺素,对链霉素呈抗性(Strr)。短期接合配对以后,在含有链霉素和硫胺素的基本培养基上只能分离到苏氨酸和亮氨酸的重组子(Thr+ Leu+Thi-),硫胺素标记位于转移染色体的末端,在短期配对过程中因配对中断难以转移到受体细胞,因此硫胺素是Thr+ Leu+Thi-重组子的必须生长因子。
[教学内容]
细菌的接合作用
实验二十七
[目的要求]
学习噬菌体效价测定的基本方法。
[实验原理]
噬菌体的效价就是一毫升培养液中所含活噬菌体的数量。效价测定的方法,一般应用双层琼脂平板法。由于在含有特异宿主细菌的琼脂平板上,噬菌体产生肉眼可见的噬菌斑,因此,能进行噬菌体的计数。但因噬菌斑计数方法其实际效率难以接近100%(一般偏低,因为有少数活噬菌体可能未引起感染),所以为了准确地表达病毒悬液的浓度(效价或滴度)一般不用病毒粒子的绝对数量而是用噬菌斑形成单位(Plague-forming units,简写成pfu)表示。
[教学内容]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
实验二十八&&
[目的要求]
学习并掌握生长谱法测定微生物营养需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营养环境,碳源、氮源、无机盐、微量元素、生长因子等都是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缺少其中一种,微生物便不能正常生长、繁殖。在实验室条件下,人们常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来培养微生物。由于不同类型微生物利用不同营养物质的能力不同,它们在点植有不同营养物质的平板上的生长图形就会有差别,具有不同的生长谱,故称此法为生长谱法。该法可以定性、 定量地测定微生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在微生物育种、营养缺陷型鉴定以及饮食制品质量检测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用途。
[教学内容]
生长谱法测定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实验二十九
[目的要求]
1.学习水样的采取方法和水样细菌总数测定的方法。
2.了解水源水的平板菌落计数的原则.
[实验原理]
本实验应用平板菌落计数技术测定水中细菌总数。由于水中细菌种类繁多,它们对营养和其他生长条件的要求差别很大,不可能找到一种培养基在一种条件下,使水中所有的细菌均能生长繁殖,因此,以一定的培养基平板上生长出来的菌落,计算出来的水中细菌总数仅是一种近似值。目前一般是采用普通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教学内容]
水体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目的要求]
1.了解牛乳的细菌学检查方法和质量判断标准。
2.学习牛乳的巴斯德消毒法
[实验原理]
从健康母牛体内刚挤出的牛奶,含有少量的正常起始微生物。但将牛奶装入未消毒的器具和在分装、运输过程中,会被很多其他微生物甚至致病菌污染。而且牛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在其中的微生物会很快繁殖,因此,一 份牛乳样品的细菌含量可反映母牛的健康状况和牛乳生产与保藏的条件。
[教学内容]
牛乳中细菌的检查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在线时间34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Re:武汉大学微生物讲义
微生物学课堂讲授详细提纲
 第一章 绪论
一、武汉大学“微生物学” 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二、本学期的教学安排
三、微生物与我们
四、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
(一)微生物的发现
(二)微生物学的奠基
& &&&1.巴斯德
& && &2.柯赫
(三)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四)20世纪的微生物学
(五)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 &1、微生物是生物学基本理论研究中的理想实验对象
& && &2.对生命科学研究技术的贡献
& && &3.微生物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五)我国微生物学的发展
(六)21世纪微生物学展望
五、微生物的类群及特点
1. 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我们的朋友?
2. 为什么微生物能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明星”?
3. 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在线时间34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Re:武汉大学微生物讲义
第二章 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一、无菌技术
1. 微生物培养的常用器具及其灭菌
2. 接种操作
二、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
1. 稀释倒平板法
2. 涂布平板法
3. 平板划线法
4. 厌氧微生物的分离
三、用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
四、单细胞(孢子)分离
五、选择培养分离
1. 利用选择平板进行直接分离
2. 富集培养
六、二元培养物
第二节 显微镜和显微技术
一、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
1. 普通光学显微镜
2. 暗视野显微镜
3. 相差显微镜
4.&&荧光显微镜
5. 透射电子显微镜
6. 扫描电子显微镜
7. 扫描隧道显微镜
二,显微观察样品的制备(略)
1、为什么说Koch等建立的微生物纯培养技术是微生物学建立与发展的基石?一般可用哪些方法获得微生物的纯培养?
2、微生物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个体微小,通常只能通过 显微镜进行观察。试列举在显微观察(光镜和电镜)中通过改变样
& &品的反差以改善观察效果的技术及方法。
3、试利用表格形式对各类显微镜在原理、样品制备和观察方面的异、同进行概括、比较。
4、 试找到一篇使用微生物照片的文献,分析该文为什么要使用微生物照片,采用的是何种显微观察技术?依你之见,& &
& & 该文作者的这张照片还可以用哪些技术获得?
武汉大学微生物学教研组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在线时间34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Re:武汉大学微生物讲义
第三章 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
第一节 真细菌
一、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
(一)个体形态与排列
(二)大小
(三)细胞的结构
& &&&1、细胞壁
& &&&2、细胞质膜
& &&&3、细胞质和内含物
& && &&&1)概念
& && &&&2)贮藏物
& && &&&3)磁小体
& & 4)羧酶体
& && &&&5)气泡
& && &&&6)载色体
& && &&&7)核糖体
& && &&&8)质粒
& && &4、核区(nuclear region or area)
& && &5、特殊的休眠构造&#0;&#0;芽孢
& && && &1)概念
& && && &2)细菌芽孢的特点
& && && &3)芽孢的形成与芽孢的萌发过程
& && && &4)芽孢的耐热机制
& && && &5)芽孢杆菌(Bacillus)芽孢形成的生理调控
& && && &6)伴孢晶体
& && && &7)细菌的其他休眠构造
& && & 6、糖被
& && && & 1) 概念
& && && & 2)特点
& && &&&7、鞭毛
& && && &&&1)概念
& && && &&&2)观察和判断细菌鞭毛的方法
& && && &&&3)鞭毛的结构及其运动机制
& && && &&&4)鞭毛推动细菌运动的特点
& && &&&8、菌毛
& && &&&9、性毛
二、放线菌
(一)概念
(二)形态与结构
1、营养菌丝
2、气生菌丝
(三)生长与繁殖
(四)菌落形态
(五)分布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
三、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 &&&(一)立克次氏体
& && && && &&&1、概念:
& && && && &&&2、特性
& && &(二)支原体
& && && && &&&1、概念
& && && && &&&2、特性
& && &(三)衣原体
& && && && &&&1、概念
& && && && &&&2、特性
四、粘细菌(myxobacteria)
& && &(一)概念
& && &(二)生活史
1、营养细胞
五、蛭弧菌(Bdellovibrio)
(一)概念
(二)特点
(三)寄生方式
六、蓝细菌(Cyanobacteria)
(一)概念
(二)特点
第二节 古生菌
一、概念的提出
二、细胞形态
三、细胞结构
& &(一)细胞壁
& &(二)细胞膜
& &(三)细胞质和内含物
& &(四)细胞核
第三节 真核微生物
& & (一)概念
& & (二)分布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
& & (三)形态结构
& && && && && && & 1、菌丝
& && && && && && & 2、菌丝的特化
& && && && && && & 3、细胞结构
& &&&(四)菌落
& &&&(五)霉菌繁殖方式及生活史
& && && && && && &1、繁殖方式
& && && && && && &2、生活史
二、酵母菌
& &(一)概念
& &(二)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
& &(三)形态结构
& && &&&1、个体形态
& && &&&2、细胞结构
& & (四)菌落特征
& & (五)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 && && && && & 1、无性繁殖
& && && && && & 2、有性繁殖
& && && && && &3、生活史
1、试根据细菌细胞结构的特点,分析并举例说明为什么它们能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2、细菌、粘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在繁殖方式上各有 什么特点?
武汉大学微生物学教研组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在线时间34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Re:武汉大学微生物讲义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二、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nutritional types)
& &&&1.光能无机自养型(光能自养型)
& &&&2.光能有机异养型(光能异养型)
& &&&3.化能无机自养型(化能自养型)
& &&&4.化能有机异养型(化能异养型)
& &&&5.营养缺陷型
第二节 培养基
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
& & 1、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
& & 2、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
& & 3. 物理化学条件适宜
& && & 1)pH
& && & 2)水活度
& && & 3)氧化还原电位
& & 4. 经济节约
& & 5. 精心设计、试验比较
二、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
& & 1、按成份不同划分
& && &1)天然培养基
& && &2)合成培养基
& & 2、根据物理状态划分
& && &1)固体培养基
& && &2)半固体培养基
& && &3)液体培养基
& & 3、按用途划分
& && &1)基础培养基
& && &2)完全培养基
& && &3)加富培养基和富集培养
& && &4)鉴别培养基
& && &5)选择培养基
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
二、促进扩散
三、主动运输
初级主动运输
次级主动运输
Na+,K+-ATP酶系统
四、膜泡运输
试比较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几种方式的特点。
武汉大学微生物学教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在线时间34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Re:武汉大学微生物讲义
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
第一节 代谢概论
第二节 微生物产能代谢
一、 生物氧化
二、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 & 1. 发酵
& & 2. 呼吸作用
& && &(1) 有氧呼吸
& &&&(2)无氧呼吸
三.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 & 1. 氨的氧化
& & 2. 硫的氧化
& & 3. 铁的氧化
& & 4. 氢的氧化
四.能量转换
& & 1.底物水平磷酸化
& & 2.氧化磷酸化
& & 3.光合磷酸化
& && &1)环式光合磷酸化
& && &2)非环式光合磷酸化
& && &3) 嗜盐菌紫膜的光合作用
第三节 耗能代谢(自学)
第四节 微生物代谢的调节(自学)
第五节 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 & 一. 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 & 二. 次级代谢的调节(自学)
不同营养类型的微生物在不同条件下产生ATP和还原力的方式与特点。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在线时间34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Re:武汉大学微生物讲义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第一节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一、以数量变化对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测定
& &1、培养平板计数法
& &2、膜过滤法
& &3、The most probable number method(液体稀释法)
& &4、显微镜直接计数
二、以生物量为指标测定微生物的生长
& &1、比浊法
& &2、重量法
& &3. 生理指标法
第二节 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
一、生长曲线
二、同步培养
三. 连续培养
& & 1. 恒浊连续培养
& & 2. 恒化连续培养
第三节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
一、控制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 &(一)消毒剂(Disinfectant)和防腐剂(Antisepsis)
& &(二) 抗代谢物
& &(三)抗生素
& && & 1、概念
& && & 2、作用机制
& && & 3、抗药性的产生
二、控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
& &(一)温度
& && & 1. 干热灭菌
& && & 2、湿热灭菌
& &(二) 辐射作用
& &(三) 过滤作用
& &(四)高渗作用、干燥、超声波等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高等动植物的有哪些异同?其典型生长曲线可分几期,其划分依据是什么?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在线时间34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Re:武汉大学微生物讲义
第七章 病毒
第一节 概述
一、病毒的发现和研究历史
二、病毒的特点和定义
& & 1、特点
& & 2、定义
三、病毒的宿主范围
四、病毒的培养和纯化
& & 1、病毒的培养
& & 2. 病毒纯化
第二节 毒粒的性质
一、毒粒的形态结构
& & 1.病毒的大小和形状
& & 2.毒粒的壳体结构
& & 3.病毒的包膜结构
& & 4.毒粒的结构类型
二、毒粒的化学组成
& & 1.病毒的核酸
& & 2、病毒的蛋白质
& & 3、病毒的其它成分
第三节 病毒的复制
一、病毒的复制周期
& & 1、一步生长曲线(one step growth curve)
& & 2.隐蔽期(eclipse period)
& & 3.病毒的复制周期
二、病毒感染的起始
& & 1.吸附
& & 2.侵入
& & 3.脱壳
三、病毒大分子的合成
四、病毒的装配与释放
第四节 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
二、温和噬菌体的溶源性反应。
试结合一步生长曲线分析病毒的特点,并与细菌进行比较。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在线时间34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开国大老, 积分 8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42 积分
Re:武汉大学微生物讲义
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 DNA作为遗传物质
二、 RNA作为遗传物质
三、 朊病毒的发现与思考
第二节 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
一、概念:
二、微生物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三、微生物基因组结构的特点:
& & 1、原核生物(细菌、古生菌)的基因组
& & 2、真核微生物(啤酒酵母)的基因组
第三节 质粒和转座因子
一、质粒的分子结构
& & 1、结构
& & 2、质粒的检测
二、质粒的主要类型
三、质粒的不亲和性(自学)
四、转座因子的类型和分子结构(自学)
五、转座的遗传学效应(自学)
第四节 基因突变及修复
一、 基因突变的特点
& &&&1、特点
& &&&2、实验证据
二、几种常见的微生物突变类型
三、诱变剂与致癌物质--Ames试验
第五节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
一、细菌的接合作用(conjugation)
& &&&1.实验证据
& &&&2.机制
二、细菌的转导(transduction)
& &&&1.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 transduction)
& &&&2.局限性转导(specialized transduction)
三、细菌的遗传转化(genetic transformation)
& &&&1. 自然遗传转化(简称自然转化)
& &&&2.人工转化
四、基因定位和基因组测序
& &&&1.中断杂交(interrupted mating)技术
& &&&2.基因连锁
& &&&3.遗传图谱
& &&&4.基因组测序
& &&&5.基因组序列的注释和意义
第六节 真核微生物的遗传学特性(自学)
第七节 微生物育种(自学)
第八节 菌种保藏
一、菌种的衰退与复壮
二、防止衰退的措施
三、菌种保藏
思 考 题:
1、 如果二个不同营养缺陷标记(a - b - c + d + 和 a + b + c - d - )的菌株经混合后能产生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生长的原养型重组菌株,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决定该遗传转移过程是转化、转导还是接合?
2、 自然遗传转化与人工转化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它们转化质粒的成功率有如此大的差别?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在“我”中打开扫一扫,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Powered by Discuz!}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板菌落计数法优缺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