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是什么,为此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清朝统治者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实行
A.闭关锁国B.扩大对外贸易C.限制农业生产D.鼓励对内贸易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闭关锁国 的政策:(1)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 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2)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 的措施有哪些? (3)“闭关锁国 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闭关锁国”的政策:(1)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措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闭关锁国”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②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犯。③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2)①清初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②清朝统一台湾后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前一阶段: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后一阶段: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3)①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②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的变化,未能适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江苏泰州市九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近代日本曾经像中国一样被西方国家欺凌,但当今的日本却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由被欺凌到强国日本走出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下面的纪录片将为你展示日本的这一发展路程.(8分)【第一幕& 停滞的大和】 幕府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不同其他国家建立任何关系,本以为这样就可以长治久安了.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18世纪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商业资本家为了争取政治上的地位对幕府制度产生了不满.(1)上述材料揭示了日本停滞的原因是什么?(1分)【第二幕& 西去的路】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2)日本在 “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时教育方面的重大举措是什么?(1分)【第三幕& 戏说成败】改革后日本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封建因素……这为后来日本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埋下了伏笔.学者1:“我们知道近代资本主义的政治是向民主化、法制化方向发展.比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1689年颁布了《&& ①&&& 》,开始确立了&&②&& 制,最高权力归国会拥有.但日本却不同改革后的天皇拥有无限的权力,虽然也颁布了《宪法》但开启的是有限的宪政统治,所以日本的政治体制是典型的东方独裁与西方民主政治的杂合体是个怪胎.”&& 学者2:“同时日本为了塑造本国国民的精神特别强调武士道精神.所谓的武士道精神核心强调看淡生死、强调对天皇的忠.所以我们看一些影片会看到日本人剖腹的场景.但我们知道自从文艺复兴以来提倡&&& ③&&&& 思潮即强调尊重人的生命.这是资本主义思想的基础,所以武士道精神是与近代精神相左的.”(3)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上面的填空.(3分)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4)“后来日本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请你举出一例与中国有关的史实加以证明.(1分)(5)如果以辩证的思维来看待这次改革,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补充的?(1分)(6)通过对日本崛起之路的探讨,你认为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有哪些启示?(1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陕西省兴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与世隔绝,在世界近代进程中逐步落伍的政策是A.休养生息&&& B.重农抑商&& C.闭关锁国&&& &D.八股取士&
科目:初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奴境况悲惨,暴动频繁。同一时期,日本仍是一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外国势力不断渗透,国内矛盾尖锐。材料二 如图&材料三:&&&&&&&&&&&&&&&&&&&&&生产增长指数表&
国家&&& 年份
&(1)为了摆脱困境,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进行了什么改革?(2分)改革对两国的积极影响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2)A伟人在20世纪20年代推行的有利于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政策是什么?(1分)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分)(3)为克服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B伟人采取了怎样的对策?(1分)该对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你觉得二战后美国经济地位提高的原因是什么?(1分)(4)以上成功改革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什么有益启示?(2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江苏仪征仪征大义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某中学生的漫画作品,与其相关的政策是A.重农抑商&&&&&&& B.闭关锁国& C.文化专制&&&&&&& D.八股取士&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辽宁省鞍山市九年级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举办前,顾拜旦建议组委会发函邀请中国参加。清政府接到邀请函后,却不知奥运为何物!你认为清朝统治着的“一无所知“是因为清朝(&)
A.是由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
B.大兴文字狱
C.没有完成国家的统一
D.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试析清朝入关前统治者对汉人态度的转变
  摘要:清朝入关前主要是指后金时期,这一段时期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为首的后金统治集团为了巩固统治,努力协调同汉民族的关系,针对汉族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这些政策对于满族入关,定鼎中原起到了奠定作用。 中国论文网 /1/view-5697533.htm  关键词:后金;汉人;满汉融合;民族政策   清王朝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众多封建君主专制王朝中的最后一个。其建立者满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先秦时期称肃慎,东汉时改称挹娄,北魏时期为勿吉,隋唐时期为??,宋明时期为女真。1616年,出生在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同年正月,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老城)即位,建元天命,国号后金。满族作为一个“马背上夺天下”的游牧民族,政权建立之初,最首要的问题是处理好与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汉族的关系。在对待汉民族的态度上,努尔哈赤是排汉政策,而皇太极由于受儒家文化及客观环境的影响,采取的是恩养政策。   一、 努尔哈赤时期的“排汉”政策   努尔哈赤出身于部落酋长家庭,较早与明朝接触,他早年“忠于大明,心如磐石”,受到明政府的赏识,先后7次入觐明朝,受汉文化影响颇深。精通汉族历史文化,深谙兵法之道,并写成兵书颁布。后金政权建立后,努尔哈赤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集中更多的社会资源,改变与对手之间的力量对比,对归降的汉官加以笼络和利用,给以房屋、庄田、奴仆。努尔哈赤处踞辽沈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采取一些安抚汉民的政策,如颁布了“计丁授田”令,实行“按丁编庄”等经济政策。这些政策对于稳定汉民情绪发挥了积极作用。那些沦为包衣的汉民,必须耕种田地,采参打猎,牧马从?,侍奉家主,后来这些包衣汉民逐渐沦为后金农奴制封建托克索的农奴。   但是由于他对于汉民的猜疑,使他在统治的晚期对汉民实行带有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政策。1618年努尔哈赤攻取抚顺时将所得“人畜三十万散给众军”[2]将其“分赐满人为奴隶,壮丁十三名为一庄,按满官阶级分与”,[2]第二年六月,攻陷开原,“屠杀人民亡虑六、七万口,子女财帛之抢来着,连络五、六日”。[2]1625年十月努尔哈赤还下令屠杀汉族知识分子,史载“太祖令察出明绅衿尽行处死,谓种种可恶皆在此辈,遂悉诛之”。[3]   努尔哈赤多次强迫汉人迁徙以防止汉民反抗。“明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他下令将宽甸、镇江、?河、汤山、镇东、镇西和新城等地的汉民迁往萨尔浒”,[4]后来又把广宁等九卫汉民迁往辽东,锦州二卫迁往辽阳。汉民不愿迁徙,努尔哈赤就派军镇压,仅大贝勒代善在义州就杀死三千人。对汉人的强迫迁徙,不仅使其流离失所,妻离子散,而且也造成了赤地千里的悲惨景象。为了安插大量进入辽东地区的女真人,努尔哈赤下令女真人和汉人合村生活。所以不少女真人以胜利者的姿态,对汉人倍加欺辱,如强占汉人的田地和财物,殴打汉人,侮辱汉人的妻女等,屡有发生,极大的干扰了汉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严重激化了两族之间的矛盾。   努尔哈赤错误地认为采取这些措施就能使辽沈地区的汉人俯首帖耳。反而大大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辽沈地区反抗后金统治的斗争此起彼伏,据《满文老档》不完全记载,从五年期间较大的起义多达数十次,涉及地区有辽阳、海州、鞍山、耀州、盖州、复州、新城、镇江、清河和抚顺等地,基本上遍及了后金的全部辖区。   努尔哈赤时期强制满汉杂居共处,充满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他实施的屠戮汉民、余沦为奴的政策,延缓了满族社会的封建化进程,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但在客观上起到满汉民族之间互相渗透、互相了解的作用。特别是语言的沟通,生产技术的交流,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共同发展。   二、 皇太极时期的“恩养”政策   1626年宁远之役失利,努尔哈赤痈病突发,治疗无效,八月卒于距沈阳四十里的?鸡堡,时年六十八岁。努尔哈赤驾崩后,皇太极继承汗位,改元天聪。   此时,后金政权面临严重的社会问题,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激化,这种严酷现状大多数是由于努尔哈赤晚年的一些不当政策造成的,首当其冲的便是满汉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主要是由于先汗推行的“排汉”“甄别”政策。在这种情况下,皇太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安抚民众,缓解社会矛盾,以此稳定统治秩序。   首先,皇太极安抚汉民。努尔哈赤晚年大批屠杀汉民,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激化了满汉间的民族矛盾,有些汉民虽然未被屠杀,但是经常受到满族官吏的不公正对待。辽东地区民族矛盾极其尖锐,汉人包括汉官不堪承受后金的战争屠杀和野蛮地掠夺政策,大量逃亡或揭竿而起,使辽东地区长期处于动乱之中。而且内部不安稳的情况下外部则是“四邻逼处,素皆不协”,[5]基于此,皇太极“洞悉民隐”,对待汉人改用怀柔政策,把大部分的农奴解放出来,提高其社会地位。对汉人采取缓和态度。   其次,任用汉族降官降将,并优待汉官。以高官厚禄争取汉族官吏。在《清太宗实录》中所记载:天聪五年,他收降明大凌河各级将吏150多员,一次性赏赐奴仆总计达1 500多人,牛300多头,还有大量的装屯和土地。可见这些降金汉官已经转变为按职分受人、畜、庄园、宅田的农奴主,与其他“满洲”官将过着同样的生活。   再次,皇太极从小学习汉文化,深受儒家思想和汉族封建制定的影响。他即位后不断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充实到上层统治机关,极力提倡学习汉族的思想文化,并对国家机构进行改革,1629年设文馆,最初主要负责的是满人,后来逐渐增加了汉人,其中就有在己巳之役设计离间杀袁崇焕的高鸿中和鲍承先。所以文馆的设立,使汉人参与到后金的政治中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七月,皇太极根据大臣建议,仿?制改革后金官制,设立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统一管理全国的民政、军事、刑狱事宜。六部的设立加强了后金的中央集权,使后金有了全国统一的行政机构,提高了工作效率,从根本上改变了八旗各自为政的局面。六部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给予蒙古与汉官相当高的地位,这是后金向联合蒙古和汉族地主阶级迈出的重大一步,也是后金在组织形式上全面封建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设立督察院,约束王公贵族,负责监察官员。
  并且听从汉官宁完我“参汉酌金”的建议,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1629年他决定考录儒生时说:“朕思自古及今,具文武并用,以武威克敌,以文教治世。朕今欲兴文教,考取生员,诸贝勒府以下及满汉蒙古家所有生员,具令赴考,家主不许阻挠,中者则以丁偿之。”[6]1641年七月又在大臣的建议下满洲二人,蒙古一人,汉人四人为举人,其余生员若干人,各有赏赐。这样的考试还有很多不必一一列举,通过这些考试,使原本散处于辽东地区的知识分子大多被吸收到后金政权中,为入关后提供了大批文职骨干。   皇太极以联姻方式笼络汉官,不仅表明后金最高统治者对他们的倚重,更是为了使他们竭诚的为后金政权效忠。这一方式不仅有效的安抚了汉民,而且强化了后金政权对明朝降官降将的利益趋同。   第四,建立汉军八旗。1621年皇太极在建立蒙八旗的同时,也着手建立汉军八旗。1633年八月他提升汉人石廷柱为总兵,授汉军固山额真,[7]命八旗满洲各户有汉人10丁者,授绵甲一付,共得1 580户,正式另编汉军为一旗。1637年攻取皮岛后,将汉军一旗分为两旗,称左右旗。右旗由马光远任固山额真,左旗的固山额真仍由石廷柱担任。1639年又将汉两旗分为四旗。1642年松锦之战缴获大量的明军火器,七月份汉军四旗为八旗,以祖泽润、吴守进、刘之源、金砺、石廷柱、佟图赖、巴颜、李国翰八人为固山额真。名称、旗色、官员设置与满八旗相同。满八旗善于野战不善于攻城,汉八旗夺明军火器而攻明军,大大提高了八旗军的战斗力。建立和完善八旗制度这种一整套完整的军事组织和政权的统治机构,它把分散的战斗力整合到一起,保证了统一战争的胜利。   皇太极时期,满汉民族之间互相沟通、互相融合的进程加快,长期的杂居共处,解除了民族间的隔阂心里,尤其是皇太极强调“满汉一体”,有利于密切满汉间的民族关系,有利于后金政权的巩固。   但是皇太极在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的同时,极力强调满族的民族意识。在文化政策上,一方面强调吸收汉文化,另一方面竭力保存满族习俗,如在语言和服饰方面,规定汉民必须学习满语。在对待汉民和汉官上也体现了两重性,皇太极表面上优待汉人,也只是对汉官的一时利用,对那些平民,则竭力压制,以免其势力膨胀。   三、后记   后金政权包括清朝建立初期,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处于弱小的一方,需要采取正确的政策和策略,以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扩大政治权力基础,从而改变与政治对手之间的力量对比,在政治角逐中争取主动权,即运用政治智慧实行“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的原则。   努尔哈赤时期的汉族政策经历了从恩养汉民,以抚为主,到排汉、甄别汉民,以剿为主的变化。在其统治的后期,后金政权有关汉族政策出现了明显的失误,因此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皇太极继位后,面对尖锐的满汉矛盾和冲突,开始调整后金的汉族政策。他通过安抚汉民,任用、牢笼汉族的降官降将,使一部分汉民先恢复自由,解除他们的奴仆地位,并且禁止屠杀汉民,给他们以相对公平的待遇,使尖锐的满汉民族矛盾得以缓和。皇太极采取的这一系列政治措施,使汗权得以加强,建立起一个权力集中的强有力的政权机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制定了一系列争取、利用汉官的政策,通过封受官职、联姻婚娶、赐给财物等方式,竭力拉拢利用汉官,巩固了后金政权的社会权力基础,促进了后金的发展,为清朝入关、定鼎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对于编入八旗的汉民和沦为包衣的汉民,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采取了强制其满化的政策,强迫他们放弃汉族旧习,令他们学满语、必须剃发等等。并且皇太极在入关前就在其统治范围内将汉官官名、城邑一律改为满名。   清朝入关前,这种对待汉人政策的形成及其变化,即是客观环境的催生,又有统治者主观意志的影响。但总体上说,后金政权对汉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满汉民族矛盾,巩固了后金政权的统治。   参考文献:   [1]钱穆.国史大纲[M].商务印书馆,1996.   [2]栅中日录[M].   [3]清太宗实录(卷五)[M].   [4]满文老档?太祖(卷二十九)[M].   [5]清太宗实录(卷九)[M].   [6]郑天挺.清史[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   [7]王氏.东华录[M].   [责任编辑:胡 悦]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上传我的文档
 上传文档
 下载
 收藏
被西太平洋区委政府评为2018五好青年。
 下载此文档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
下载积分:999
内容提示: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15|
上传日期: 11:48:56|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999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
关注微信公众号资源篮中还没有资源,赶紧挑选吧!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知识分类复习学案
ID:8090022
资源大小:118KB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知识分类复习学案
【一、时代特征】
1.隋唐: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2.宋元:民族政权并立(经济重心南移/民族交融发展)
3.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清朝:盛世危机)
【二、政治统治——君主专制的逐步加强】
1.隋文帝发展经济,统一币制和度量衡;加强中央集权。使隋朝国力强盛。
2.隋炀帝修建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但乱用民力,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爆发,最终在618年,隋朝灭亡。
1.唐太宗统治措施:
(1)用人上:唐太宗虚心纳谏,从善如流(魏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房玄龄、杜如晦)。
(2)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民族关系上,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称为“天可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促进[来自e网通极速客户端]
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
预览已结束,查看全部内容需要下载哦~
扫码支付,立即下载
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对外贸易额2017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