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区块链360金融区块链比较全面的信息?

区块链金融应用面临十大挑战_网易财经
区块链金融应用面临十大挑战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区块链金融应用面临十大挑战)
杨涛应用的最大挑战在于服务和数据服务的“模糊地带”。毫无疑问,区块链技术对金融的核心作用,是依托新的模式来确定价值、储存价值和交易价值。实际上,分布式技术最终影响的是人的“身份信息”在金融意义上的体现,即账户形态。在区块链引领从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的过渡中,这一挑战始终存在,需高度关注监管适应性、风险控制等问题。作为背后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区块链的热潮似乎已经无可阻挡。无论是积极拥抱,还是存有疑虑,人们都开始正视区块链究竟给经济金融带来怎样的冲击。从理论上讲,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范畴,可以涵盖货币、金融、经济、社会的诸多领域,但现实中并非这么简单。本质上看,区块链技术发展仍然处于萌芽和完善阶段,亟需“呵护”和避免“捧杀”。尤其是在金融领域,其行业特殊性及我国的独有格局,都需要我们深刻思考一系列重大难题与挑战。挑战之一:区块链技术能否真正“练好内功”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随着区块链的日益火爆,人们对其解读也“五花八门”。原本坚持“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内在特质,在现实中也逐渐动摇。由此,当我们在讨论区块链技术时,可能需要跳出比特币、以太坊等典型案例的约束,更准确地描述区块链技术不变的本质内涵。需要承认的是,作为新兴技术的区块链必然有诸多不成熟的地方,亟待自我完善和理性质疑。在金融领域,区块链的倡导与应用者,也需要从早期的“币圈”与“技术极客思维”,逐渐转向技术与金融思维的有效融合。例如,我们可全面反思公认的区块链特点。一是透明。那么,初始规则设置是否有利于多数人,是否有误导和信息扭曲?绝对的信息透明是否可能,会否带来信息保护难题?二是信用。从信息到信用,意味着要改造成为可交易的金融信息;基于区块链规则的“智能权责处理”,与线下资产确权如何关联;区块链线上生态的智能交易和责权约束机制,覆盖面有多大,可否脱离现有体系?三是不可篡改。据Gartner专家估计,粗略估算第三方用4亿美元,就能够改写比特币区块链账本,那么“超过全网51%的算力才能攻击”的成本难题,与真正安全之间的距离有多远?DAO事件带来的“硬分叉”争议、Krypton受攻击等,是否已经改变了区块链的特质,各种账本维护者是否有道德风险?四是低成本。账本规模会否膨胀?交易费用与能耗会否快速上升?所有这些都需认真审视。正如:想要改变别人,先要改变自己;想要融合别人,先要健全自己。通过技术、金融、法律等跨界合作,共同寻找区块链的缺陷和不足在哪,才能使得这一革命性技术迎来更长远的生命力。挑战之二:区块链解决的是“人与人”、“机器与机器”还是“人与机器”的价值交换经济学家罗伯特·希勒认为:“金融系统实质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一个建立在人力基础而非电子元件基础上的系统,而且人工智能离彻底取代人类智慧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从某一方面看,希勒可能有些保守,新技术已经对传统理论带来巨大影响。例如,行为金融学力图揭示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规律,对其一个普遍性批评就是缺乏合乎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模型和实证体系。但信息、大数据和区块链带来了变化,个体行为与价值传递可能有效地被观测和甄别,这是否意味着微观金融学的假说基础真正被挑战?金融交易的实质也是交换和处理不同节点之间的特定信息,有人认为区块链可使机器成为金融活动的主体。就技术对金融的影响来看,其路径是从“人与人”的金融,到“人机协作金融”,再到“机器之间的金融”,现实显然距离第三阶段还甚远。考虑金融活动,离不开对人的非理性行为与道德风险的关注,区块链共识规则与网络节点背后,仍隐含着人性带来的不确定性。挑战之三:区块链带来的担忧是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应该说,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搜寻成本、匹配效率、交易费用、规模经济、风险控制等,决定了中心与中介存在的必要性,如央行、金融机构或中央对手方机制。新技术环境下中心(中介)的价值在变化。例如,从解决信息不对称,到大数据时代对信息泛滥的甄别。一方面,在新金融创新与变革过程中,有大量的“伪去中心”,例如不管是互联网企业做金融,还是许多P2P网贷和股权众筹平台,实际是以新的中介形式出现。另一方面,在现有经济社会组织模式下,真正的大范围去中心基本不可能,更多是有限小规模的“试验田”,有意义的是多中心或弱中心,实现共享型的金融发展。由此,虽然在技术上无可厚非,但当区块链应用于金融等领域时,应淡化“去中心化”,而强调分布式、弱中心特征。同时需要注意几点:一是传统金融机构拥有巨大资源优势,完全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在改良中发挥中心作用。如果出现内部制度失控,可能带来更大风险,近期德意志银行、富国银行的“神话破灭”已经给我们警示。传统机构的创新失控与道德风险,可能在区块链创新中被进一步放大,尤其是在其大量介入区块链生态圈建设之时;二是对政府或公共机构,也要防止其利用“无所不能”的新技术,超越合理权力边界;三是对于那些逃避监管的、打着去中心旗号的灰色或黑色金融活动,则是需各方唾弃的“劣币”。挑战之四:区块链前景取决于利益、效率与安全的“三角制约”区块链带来的变革,也离不开路径依赖突破下的制度变迁。所谓路径依赖,是指人们一旦选择了某个体制,由于规模经济、学习效应、协调效应及适应性预期,以及既得利益约束等因素的存在,会导致该体制沿既定的方向不断自我强化。所谓制度变迁,包括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需求主导型制度变迁)和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区块链能否真正获得生命力,在传统规则里“突围”且融合,取决于其能否找到“三角制约”的平衡点。一则,达到利益均衡并有利于多数人,是一项变革可否延续的出发点,需要充分预期到打破既有利益格局的阻力。如公有区块链可以用来安全、低成本地保存证书和文凭,但会对传统证书认证中介、非法产业和个人信息保护都带来挑战。二则,金融运行的效率有时并非“越快越好”,如高频交易对资本市场的“双刃剑”已经使我们警惕。三则,新技术和规则还需要基于安全的压力测试,包括产品安全、技术安全、系统安全、信息安全、资金安全、国家安全等。简而言之,区块链的内在理念实际已探索多年,现在更需回归主流,找理论扎根的“土壤”,探索与主流金融体系的结合点,从颠覆到补充,实现共享、融合的新生态。挑战之五:区块链能否应对金融发展中的“短板”例如,我们研究发现,2015年支付清算业务规模与总量之间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创造1元GDP所需的支付系统业务规模从2014年的53.25元上升为64.77元,其增长率达到了21.65%,是2007年以来的最高值,而到2016年前三季度支付业务金额则高达同期GDP总量的71倍。近年来,支付清算系统业务指标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相关性也出现了显著的弱化现象。在2015年,基于支付清算指标所进行的宏观经济变量拟合效果普遍不尽如人意。除了非现金支付工具中的票据之外,基于其他支付清算指标所给出的经济增长率或通胀率都大大超出了实际值。这说明,有相当多的支付活动并没有对实体经济作出有效的贡献。换句话说,支付清算业务反映了金融市场的活跃性在提升,而实体贡献度却增长乏力,金融的“自我游戏”在增加。这里的关键,就是区块链金融创新能否促进金融服务实体、解决困扰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诸多矛盾。如:规模增长下的结构与功能失衡、“两多两难”等,还是可能会加剧某些矛盾,如金融自我游戏、结构金融产品创新失控、场外要素市场的混乱等。挑战之六:区块链应用场景从“宏大叙事”到“小而美”对于区块链的应用需降低预期,因为其通往可编程经济的道路非常漫长。在此过程中,需拒绝“万能论”,区块链能有一部分场景得以应用就已有巨大价值。其中,在金融体系的“大树”之上,区块链应用就如同先修剪和嫁接“枝杈”,从小做起。在连接产业与金融的路径上,努力做一些优化和贡献。就区块链金融应用中的模式看,纯商业模式的落地并不容易,因为不仅需项目清晰、话语方式转换、盈利点明确、有更大的场景依托,而且也是更努力地在弱中心、弱中介链条上寻找中介存在的价值。同时,公益模式则可以更广泛应用,只要排除某些“假公益”。此外,新技术使得金融要素的边界变得更加模糊,当叠加上区块链技术之后,更需要从金融主体逻辑到功能逻辑。具体而言,区块链应用不再局限于金融机构、产品、市场角度,而是从改善和优化金融功能入手,包括:清算和支付、融通资金和股权细化、为在时空上实现经济资源转移提供渠道、风险管理、信息提供、解决激励等。挑战之七:区块链距离技术标准化时代是否还很远?以R3为代表,愈来愈多的组织希望推动区块链技术标准的探索,而在我国除了民间组织,也有许多政府背景的机构介入。但客观来看,区块链似乎仍然距离标准化发展的成熟阶段尚远,因为还存在许多不足,也没有经历市场和行业的充分检验。此外,还需视以下几种情形的变化:一是在现代金融体系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中前台还是后台,都存在中心化标准与“弱中心”标准的同步演变,如在美国监管者推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中央对手方机制建设同时,美联储去年又认为,与通过中心辐射状网络结构清算交易相比,金融机构间基于公共IP网络的信息分布式架构有可能降低成本。中央当局要在中央总账里建立报文标准、通信、安全和记录交易的通用协议,以便利相应的银行间结算。二是区块链标准需面对不同层面的矛盾,如基于市场化原则与国家金融利益与安全,可能带来不同的标准制定思路,基于软件标准和硬件标准的配合,在金融应用中同样不容忽视,基于商业化原则还是公共性原则,针对区块链技术底层还是应用层,都带来不同的标准与场景等。应该说,区块链标准探索虽然重要,但也不能脱离实际和急于求成,近期R3遭遇的危机也体现出这一点。诸多所谓区块链标准的竞争时代,会否造成市场混乱和泡沫,也值得充分思考。挑战之八:区块链的最大挑战在于金融服务和数据服务的“模糊地带”归纳来看,未来区块链应用的核心在于如何真正实现价值互联网。从技术层面看:一是数字化代币账本,如数字资产、数字资产请求权;二是活动登记簿,如数据记录(代表某些商品或服务;金融数据或许代表交易事实)。当前,随着互联网时代新技术的快速演进,金融服务与数据服务的边界已经模糊。后者如2014年5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曾发布报告关注数据服务商的不透明;前者如2015年英国财政部引导成立了开放银行工作小组,以探索如何使用银行对外开放的数据,协助人们交易、存款、借贷以及投资,银行也成为数据服务商。毫无疑问,区块链技术对金融的核心作用,是依托新的模式来确定价值、储存价值和交易价值。实际上分布式技术最终影响的是人的“身份信息”在金融意义上的体现,即账户形态。在区块链引领从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的过渡中,这一挑战始终存在,需高度关注监管适应性、风险控制等问题。挑战之九:区块链应用于全面风险管理是核心“抓手”对各类新金融创新来说,风险是各方最担忧的。因此,一方面需深入研究,作为一类新技术,区块链是整体上增加了风险,还是减少了风险;另一方面,完全可把初始区块链创新应用的较大重心,放到金融风险管理的应用上。进一步来看,在利用区块链进行金融风险管理时,先要区分传统金融风险和新型金融风险,前者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后者如互联网时代的长尾风险、羊群效应放大等。其次,从风险的影响程度来看,一是系统性风险,考虑的是大而不倒;二是非系统性风险,则是金融创新中不同参与者制造的风险或面对的风险),包括:个人(金融消费者保护)、平台(传统与新型风险,KYC,AML)、企业(非法集资,财务管理)等。由此来看,区块链应用于新金融风险管理的优化,可有不同着眼点:一是监管层面,全面推动类似于英国的RegTech探索;二是行业层面推动信息透明,在机构风险控制模型中运用;三是结合保险、担保等,开发出新型的风险管理产品。挑战之十:区块链创新监管需要“底线思维”
这里同样可延续互联网金融监管思路的转变,通过穿透式监管,剥离出虚假区块链项目的“外衣”。在实践中,一是要对区块链创业企业推动“良币驱逐劣币”,真正使得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获得有效支持,而促使“噱头大于内涵”,甚至“挂羊头卖狗肉”的“人人喊打”;二是需要把基于区块链账本的数字货币,与区块链在金融交易中的应用区分对待,前者由于挑战了央行货币发行权,更需严加监管;三是在金融组织的非核心系统、金融市场的边缘和小规模地带,给予相对高些的创新空间和容忍度。总之,可以围绕区块链金融活动的实质,以及参与者的行为性质,厘清区块链金融创新的“底线”。近期几大监管重心则包括:以区块链项目为名,实际却是非法集资的活动;打着数字货币旗号的各类传销币;区块链创业项目的高杠杆风险等。(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为什么说金融是区块链最大规模落地的应用领域?_同花顺圈子
扫码下载客户端
看直播&选策略&找高手
为什么说金融是区块链最大规模落地的应用领域?
报告要点比特币市场价格飙升,区块链应用认知深化自称中本聪的个人(或组织)于2008年末提出了比特币的概念,利用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系统来存储和传输数字虚拟货币,通过高精密度身份验证和工作量证明等机制确保交易的安全与不可篡改性。2017年初比特币价格开始井喷,期间其受到政策、汇率、挖矿成本等多因素推动,从年初近900美元飙升至年底13769美元。比特币投资浪潮将区块链概念带给越来越多的受众,同样助推了区块链产业的成熟发展。区块链投资火热,政策驱动助发展截至2017年4月底,全球共计455家区块链公司累计获得融资额19.47亿美元。其中美国公司获投融资总额高达12.52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64.3%;中国企业融资总额约为1.14亿美元,占比达到5.86%,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且增速迅猛。当前全球区块链发展仍处于偏早期阶段,455家公司中63.74%集中于天使/种子轮。自2016年10月工信部发布《中国区块链和应用发展白皮书》及12月区块链首次作为战略性前沿技术被写入“十三五规划”中以来,我国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指导鼓励区块链技术,有望推动产业加速发展。区块链全面推进,革新望始于金融目前区块链技术主要应用于金融、产权保护、供应链、医疗及通讯领域中,其主要适用于对信用程度需求高、交易数据复杂的环境,以解决相关行业痛点,提高市场效率和安全性。我们认为金融业是区块链技术最有望大规模落地的应用领域。由于金融业本身确认信息真实的成本较高、对大规模共识也有需求、行业天生包含很多原生数据、且参与人数众多可形成网络效应,因此区块链与金融业具有较高的契合性。具体来说,区块链在金融领域主要应用于跨境支付、清算结算、证券发行与交易、票据贴现等。另外在多个政府文件中,区块链技术一再被提及积极推进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其带来的产业革新可期。关注标的A股市场中,部分公司区块链业务处于研发筹备或测试阶段,未来有望贡献可观收入。我们建议关注与传统业务具协同性、区块链BaaS储备深厚的金融IT龙头恒生电子;以及联手Fintech企业、深耕互联网票据业务的资深金融软件服务商赢时胜。信用搭建底层基础,颠覆创新潜力无穷区块链源于比特币交易网络,应用更为广泛,颇具发展潜力。在中本聪提出比特币(Bitcoin)概念的白皮书中,仅提到了传输和记录交易数据的区块和其组成的链(Chain),并未指出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应用。比特币交易体系被应用之后,人们才逐渐发现了区块链应用。本质上来讲,区块链是比特币的核心与基础架构,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记账系统 ;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中一个最早的应用,所有的交易记录均记录在区块上。工信部在《2016年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中明确表示了中国政府对于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决心。虽然区块链脱胎于比特币,但它无论是作为比特币交易系统的载体,还是作为新兴技术的代表,其适用范围及潜力都远不止局限于数字货币应用。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库,应用不止金融区块链(Blockchain)是使用分布式数据库进行识别、传播和记载信息的智能化分布式结算网络,可以无需接受第三方监管实现人们之间点对点的交易与互动。其去中心化、无需信任、集体维护和数据库可靠的特点也帮助自身形成了三大优势特征,包括共识决策、分布式安全和低成本信用。共识决策:区块链上任何数据的更新调整都会同步在整个链上,任何节点也能实时查询区块链上的信息,提高数据的可审计性及准确度。分布式安全:其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网络能够有效预防技术故障及恶性攻击,确立系统安全度及信用保证。低成本信用:大部分的文件及资产都能够以代码或分类账的形式上传至区块链上,区块链是依靠算力消耗进行信用锚定,维持信用强度。区块链分为公有链、私有链、联盟链三种,依据不同属性应用到不同领域中。公有链:完全开放的区块链,各节点均可参与系统维护工作,运行时以扁平的拓扑结构互联互通;典型代表主要是比特币区块链和以太坊区块链等。联盟链:限制开放程度及去中心化程度,各节点通常有与之对应的实体机构,通过授权之后才能得到加入或退出系统的许可。各机构间组成利益相关的联盟,共同维护区块链健康运转;典型代表有R3区块链联盟(R3CEV公司发起)、HyperLeadge及中国三大区块链联盟等。私有链:各节点的接入权限收归组织内部控制,尽管仍然具备区块链多节点运行的通用结构,但其资格认证被严格控制,适用于部分特定机构的内部数据管理与审计;主要代表有富士通、蚂蚁金服等。区块链伴随技术的成熟及广泛应用一步步向前推进,其发展可主要分为区块链1.0、区块链2.0及区块链3.0三个阶段。区块链1.0:主要技术应用于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尽管各方态度不一,但依然是迄今为止区块链中最成功的应用。区块链2.0:主要是区块链技术在其他金融领域的运用。华尔街银行想要联合制定区块链行业标准,旨在提高银行结算支付的效率,降低跨境支付的成本;区块链技术也可以帮助交易所实现股权登记、转让等功能。区块链3.0:主要应用在金融以外的行业,包括司法、医疗、物流等领域,帮助解决信任问题,提高系统运转效率。特性凸显优势,区块链技术助力体系完善。近年来,区块链技术愈发进步,依靠其数字加密、时间戳、分布式共识等手段建立的去中心化计算网络被应用在诸多领域中,尤其在数字加密货币、金融服务和社会服务体系中得以体现。在推崇信用至上的现代互联网时代,区块链依靠全网算力构建的信用认证体系则显得更为可贵。目前区块链技术主要应用在金融、产权保护、医疗、供应链及通讯五个领域。金融:创造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提供智能合约功能;跨境支付体系或其他银行结算业务;搭建全球证券交易系统,搭建证券行业征信工具;建立P2P互助保险平台。产权保护:房产保护应用,清晰产权归属,降低调查成本;知识产权认证,明确所有权归属。医疗:建立有效的区块链体系,共享患者信息,保护患者隐私。供应链:依靠区块链追踪供应链信息,辨别产品质量。通讯:提高电话或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及效率。区块链产业全推进,从革新金融到社会自治需求加剧,区块链或成信息时代新引擎。信息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效率及安全度的需求越来越高。去中心化式的比特币及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信用体系建设和完善的选择。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开启了人们对后互联网时代的憧憬,带来更可靠的数据来源和信用评级系统。国内外投融资火热,中国革新力量兴起全球视野:区块链投资火热,中国迎头追赶全球区块链产业投资火热,中国发展仅次于美国。截至2017年4月底,全球共计455家区块链公司,累计获得融资额19.47亿美元。其中美国区块链相关公司获投融资总额高达12.52亿美元,占据全球市场的64.3%;中国区块链新兴企业融资总额约为1.14亿美元,占比达到5.86%,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且增速迅猛。2013年、2014年是全球区块链创业公司成立的高峰期,两年内共新增248家创业企业,自此全球区块链技术发展进入高速通道。随着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不断成熟,众多创业者进行布局抢占先机。截至2017年,美国共有197家区块链获投公司,占总数的43.3%;中国已披露的获投公司共61家,排名第二。当前全球区块链发展仍处于偏早期阶段。根据对455家链圈&币圈获投创业公司的融资状况统计,63.74%的公司集中于天使/种子轮,仅有3家公司在部分交易所上市且融资规模较少。在其中的267家链圈公司中,金融服务企业占比达到55.43%,其余应用领域包括企业服务、防伪存证和知识产权等。互联网巨头BAT也纷纷战略布局区块链,其中阿里巴巴的产业步伐稍远。2016年5月,腾讯作为机构成员单位加入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其成员包括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共计31家。此次加入金融区块链联盟,腾讯希望以区块链为纽带,进一步拓展和优化其业务领域。2016年6月,百度跟投美国区块链技术公司Circle,领投方为IDG。此次Circle获得中国财团6000万美元D轮投资。Circle公司主要是研发区块链支付技术的运用,望极大优化百度金融产品的质量。蚂蚁金服试水区块链,打造新型信任机制。(1)蚂蚁金服的首款区块链技术应用将投放在支付宝的爱心捐款平台。依靠区块链的优点,将有助于解决爱心捐赠平台的公益透明度及信任度问题,每一笔款项的生命周期记录在区块链上进行自查监管;(2)蚂蚁金服帮助信美人寿搭建区块链记账平台(爱心救助账户),提高账户透明度;(3)承建雄安区块链基础设施平台,致力于食品安全溯源及商品正品溯源的研发。同时公司参与2016年中国区块链白皮书撰写工作,其参股公司恒生电子也是金联盟区块链集团中的一员。区块链塑造新通道,落地金融似成定局目前区块链技术主要应用在金融领域、产权保护、供应链、医疗及通讯行业中,技术依然处于探索前进的状态。区块链技术应用最合适的是对信用程度需求高、交易数据复杂的环境,能帮助解决相关行业痛点,提高市场效率和安全性。金融服务或成区块链落地首选,共识网络可助力解决行业痛点。金融服务是区块链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由于区块链技术具备高可靠性、简化流程、交易可追踪、节约成本等重要特质,使得其具备重构金融业基础架构的潜力。行业现状:从全球区块链技术应用发展来看,截至2017年4月,在统计的267家区块链领域创投公司中,金融服务公司占比达到55.43%;从中国市场来看,2016年统计的前50位区块链创投公司中有34个公司涉足金融服务,以跨境支付、票据贴现及金融服务平台等应用为主。技术底层:一方面,区块链技术本质是个分布式账本,源于做记账和交易,利用分布式记账和共识机制维护用户信息安全,在本质上来说与传统金融是相通的;另一方面,金融领域的信息化普及程度相比其他领域更高,在传统金融IT基础上采用区块链技术更显稳妥。特征匹配:(1)金融服务行业为确认数据真实性的花费成本很高,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信用成本及运营成本;(2)金融领域对共识机制也同样需求,大规模共识能够保证金融领域内用户数据信息安全可靠,对个人征信、授信等工作也有辅助作用;(3)金融领域数据化程度高,行业包含许多原生数据,需要区块链网络来对其进行维护;(4)金融领域参与人数众多,而区块链网络有一个特征:用户节点越多,网络安全系数则越高,网络效应与共识机制相辅相成。<p style="margin-top: 5 margin-bottom: 5 max-wi
扫码下载股市教练,随时随地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微信扫一扫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勿相信任何个人或机构的推广信息,否则风险自负免费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
区块链技术全面渗透 金融信息化市场空间广阔
&李海涛 o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62
金融业眼下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金融信息化领域中,区块链技术与金融有着天然的契合性,未来有望成为金融信息化领域的基础性技术。随着区块链技术逐渐为金融机构所接受,金融信息化产业也需要把握这一应用风口。
在利用各种技术对金融进行信息化改造时,要注意其目的是为了服务实体经济。对于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信息化产业玩家来说,更是要消除信息技术带来的幻觉,将信息化作为金融机构服务创新的核心动力,这样才能增强金融信息化的正外部性。
眼下区块链技术已经在金融信息化改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管是数字货币、支付清算还是金融交易、智能合约乃至互联网金融,区块链技术都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除此之外,整个金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级列,如果不利用信息技术对自身业务模式进行升级,那么势必难以应对当下巨大的竞争压力。而且,金融领域中,信息的地位日渐上升,未来势必会和市场、资金、人才等同,成为金融行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金融行业对外服务的基础,也是对内进行科学管理的保障,更是高层正确决策的前提。因此,纵观这个金融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如今已经呈现出业务综合化、数据集中化、决策科学化等趋势。
据《》分析,金融信息化包括这几个方面,大数据管理与云计算应用、信息安全与运维管理、业务与技术融合以金融信息化设备等。随着金融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势必会大量出现,未来也将会在整个金融行业普遍应用。
不过在整个金融信息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依然会呈现出一些发展速度较快的细分领域。例如眼下随着跨境交易的发展,尤其是在针对港澳地区进行跨境支付的过程中,如何对跨境金融信息进行保护,目前还缺乏金融支付媒介的技术标准。相应地,人民币跨境支付的收单标准与跨境金融风险担保制度也没有搭建起来。未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类似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金融信息化产业的整体框架亟待完善。
而且,港澳地区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金融信息化发展还很不完善,未来仅基础建设以及软件方面,都会催生大量的市场需求,相信也会为金融信息化产业参与者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据的分析,当下我国金融信息化行业的市场规模极为庞大,仅金融业IT投资规模就已经达到千亿。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相关报告 REPORTS
报告主要内容:金融信息化行业发展综述:金融信息化行业研究范围、产业链状况;行业发展的政策、宏观经济、社会需求、技术等环境;行业发展整体状况:整体运营状况、发展...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转载请注明来源。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推荐报告REPORT
文章评价COMMENT
还可以输入<em class="orange" id="emCmtLen" maxlen="个字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咨询·服务
研究员周关注榜
104412医药、医疗
13515能源,环境,自助服务
订购热线:400-
售后热线:8
项目咨询: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区块链金融应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