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什么叫大股东减持方式

来自雪球&#xe6关注 大股东减持一定是利空么?来自 正常股民当听到大股东减持的公告的时候,通常会认为这是一种利空。正所谓“老大都不看好自己家的股票准备套现逃跑了,小散们还不快跑?”的节奏。但是资本市场就是这么有趣,本以为受“利空”消息影响的股票反而走出了一波非常犀利的行情,反倒是逼空了那些前期逃跑的小散们。其实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而且每件事情的发生总会有他背后的逻辑。要想分析大股东减持公告对股价的影响,我们首先要知道事件的要素。首先,大股东减持无非就是两种原因,认可上市公司股价或者缺钱需要卖股票套现。而大股东减持最常见的两种减持方式就是大宗交易或者二级市场直接抛售。如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接盘的一般都是有实力的游资或者机构;如果通过二级市场直接减持,接盘的大部分就是小散了。大股东减持股价反而持续走高,一般来说最有可能性的原因就是大股东以稍微低于市面的价格套现,而机构或者游资继续接盘加以炒作。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是以大宗交易的方式成交的。其中大宗交易简单说就是经双方协定价格并且单笔交易金额很大的一种交易方式,而且大宗交易成交量,成交价都是在每日收盘后由单独公告发布的,因此对指数不会有影响。正是由于大宗交易所有的特性,很多大股东在减持的时候都会选择这种交易方式,和对方定稍微低于市价的价格从而减持。那么谁会去主动接大股东抛出来的股票呢?这种情况下交易对方一般都是机构或者强劲的游资。他们选择这种方式接盘也主要是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大量资金的建仓成本,还能以最短的时间买入股票;相当于在稍高的位置接盘,用缩小上涨的空间换来了最低的建仓成本和最短的时间。而且游资的介入一般会炒作该股票,所以即使有的大股东大量减持后短期依然会有一波上涨行情。我们可以用一个最近发生的案例来讲讲这个可能性。在3月23日,西泵股份发布大股东减持公告。其公告中描述,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孙耀忠在22日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以每股53.24元减持180万股,减持比例1.62%。紧接着在3月24日上市公司又发出了一份公告,其中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分别在23日和24日以63.76元和62.04元的价格共减持了700万股。三次减持加起来实际控制人孙耀忠已经减持了超过5亿元,减持比例接近8%。反观西泵股份的股价呢。对比其历史走势呢?上市公司股价在3月24日的高点到了69.65元,基本上回到了1月份股灾3.0之前的价格。如此涨幅在大盘如此震荡之时实属不易。不过,24日尾盘急速下跌拉出了一根长上影线;25日也曾一度逼近跌停。从孙耀忠开始减持起始日开始的四个交易日西泵股份日均换手率达到了14%,比起减持前20个交易日的4.5%的日均换手率增长了近三倍;成交量也随之放大。借着近期汽车概念比较火爆,游资以大宗交易的方式低于市价接盘,然后短期快速炒作,在24日不断抛盘以获取利益。不好意思小散们,你们又成了接盘侠!以25日收盘价61.24元计算,上市公司市值68亿,PE为120倍。一个做汽车的公司,大股东减持原因竟然去干养老了,你这还不如直接退休得了。小散们尝试搏这种短期事件性涨幅,无谓于刀口舔血。第二种可能性就比较直接了,就是大盘或者个股所处的行业上涨趋势的背景下,大股东的减持也不会影响中国股民的热情。牛市都来了谁管你减不减持啊,哥就是等着翻倍。第三种情况下,有的公司会给出一些大股东减持计划的提示性公告,准备未来一段时间内减持多少多少股份。这种情况就需要广大投资者自己来仔细读公告来分析其中猫腻了。在出这样的公告时,一般来说大股东还没有开始减持自己手中的股票呢;而这时我们要去仔细看看此股票过去一段时间的增减持性质的公告,并对照K线图来分析大股东手中浮动筹码的成本价。我们一定要记住再有钱的投资者也会注意成本的,没有人想做赔钱的买卖。所以大股东大都是希望在股票在高位再减持的;而如果公告出现时股价还在相对的低位,是可以进一步关注这样的股票的。股市不断的在变化,而背后的逻辑确始终唯一,这也许就是股市最大的魅力吧。
看更新的数据,读更长的历史,听异于市场的观点,关注骑行夜幕的统计客查看我的全部文集,点此链接本周大股东减持了这些股,你们知道吗?
本周有4家上市公司被股东减持,股数合计0.210亿股,减持市值达3.661亿元。其中众和股份被减持的股数最多,达1142.23万股,占流通A股比例为2.02%,减持市值为2.382亿元。
具体的每日操作策略,我将只在微信里发布,如果觉得我的操作策略和解析对你有用,请订阅,同时感谢那么多朋友对我观点的认同,目前已经有较多朋友订阅,本人在“微信公众平台开通服务,免费给大家分析市场,解读盘口,盘中及时发送到你的手机上,并开通问股留言功能,欢迎大家交流,需要的投资者可以:
关注的微信公众号:【 tao543289 】!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字号: 】 【】 【】
华谊兄弟大股东减持意味着什么?
作者: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日,公告,其“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之一――王中磊先生于11月27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竞价交易系统减持公司无限售流通股456万股” ,减持均价30.32元 ,“套现1.34亿元” .
  根据《京华时报》报道,2013年度内,华谊兄弟的实际控制人“王中军、王中磊年内已经多次减持华谊兄弟,累计套现超过8亿” 。再加上马云的两次减持,“三人减持的市值共计达到11亿元” .
  大股东为什么减持?而且是如此集中地巨额减持?从相关媒体的报道来看,大股东巨额减持的现象,并不限于华谊兄弟,原因何在?
  “华谊兄弟董秘胡明曾做出解释,她称,董事长‘因孩子工作、个人理财、投资新项目所致’,并表示‘投资新项目后期将会再行注入上市公司’。”
  我不由得想起,日,马云也曾减持华谊兄弟300万股。媒体报道马云减持的原因,华谊兄弟的董秘也曾以类似的戏谑的口气称,马云减持是为了“改善生活” .
  减持的原因当真是为了“孩子工作”、“个人理财”或“改善生活”?
  我们不妨进一步观察这样几个资料:
  第一,笔者曾于2011年研究过市场走势与减持金额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如果本月指数的收益率越高,下月减持的金额就会相对较高;如果沪深300指数本月收益率低,那么下月减持的金额就会相对较低” .
  这一趋势表明,巨额减持一般发生在持续上涨之后、大幅下跌之前,这一减持规律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是不是意味着,在股票价格相对高估时减持?是不是减持即意味着股票价格将走入回归其真实价值的通道?
  第二,我们注意到,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发行人控股股东、持有发行人股份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在公开募集及上市文件中公开承诺:所持股票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的,其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如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或者上市后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持有公司股票的锁定期限自动延长至少6个月。
  发行人应当在公开募集及上市文件中披露公开发行前持股5%以上股东的持股意向及减持意向。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时,须提前三个交易日予以公告。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公网安备-1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内部人交易之三-----大股东减持,股价一定会下跌么?
&还是老规矩,先说结论。关注某个上市公司,减持也是一项需要格外注意的事情。虽然一般大股东在高价宣布减持,公告后股价下降,但也会存在资本运作、“市值管理”,要格外小心。一是要关注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时间、股份数量,临近解禁时间,密切跟踪董监高的动向,辞职?减持?一切皆有可能,但目前股民们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多会再解禁期之前提前抛售,导致股价在解禁期左右有所下跌,而公司内部人会另择良机减持;二是要关注解禁动机,一般是为套现,也有可能是为提高股票流动性、优化资本结构、为下一次融资铺垫等等;三是要关注“接盘侠”,是机构投资者来接盘么?如果是,交易方式采用大宗交易么?(如果是,减持价格会有折价)股价不降反升,是有幕后操作么?
&从价值投资角度看,减持是个试金石,能看清内部人的真实想法,也决定了我们是否有信心继续投资这家公司。从短线看的话,减持的时机股价有可能会跌,也有可能会涨,关键要看清楚大股东的猫腻,看清楚了,预判才会准,是买多还是卖空自然也就明白了。
who:谁会减持?
&一家公司从创业开始就会经历市场的严峻考验、产品的优化升级、与投资者的博弈,等等,在经历了ABCDE轮融资之后,要么成,在新三板、创业板、主板上市,要么败,消失在萧瑟的资本寒冬中,了无声息。无论是创始人还是投资者,抑或是公司的普通小员工,都会希望上市,市场给予估值,融得足够资金,投资人光荣退出,创始人、高管们减持套现,集体迎来财富盛宴。无可厚非,因此会减持的是公司的大股东、高管和私募、风投等投资人。
why:为什么要减持?
&大股东套现或公司回笼资金。
&公司经营的好坏及业绩前景:大股东对公司经营情况及未来前景具有最可靠最直接的内部信息,因此业绩前景越差的公司,大股东减持的可能性、大股东减持的力度都会相应更大。
&股票流动性需求。
when:什么时候减持?
由于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大股东减持一定会掌握精准的交易时机,优先于散户卖出股票。(或是内幕操作,先减持,之后再发布公司亏损等不利消息)另一种时机是在股价高估时,大股东根据自身对上市公司业务的了解,在股价高估时减持。
policy:国家政策&
&限售股减持是市场上最常见的一个方式。我国限售股包括IPO上市公司股东持有的限售股、高管和机构参股持有的限售股、定增配股形成的限售股。主板和创业板的限售股解禁规定一致,具体如下:
&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的限售期为36个月,而其他在IPO前6个月进行增资扩股的股东,限售期为12个月,且12个月至24个月内,坚持份额不能超过其原持有股份的50%,24个月期满后才能进行余下股份的交易。
&关于交易方式,规定如下:
(一)持有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股东预计未来一个月内公开出售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数量超过该公司股份总数1%的,应当通过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转让所持股份。
(二)持有、控制公司股份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减持解除限售存量股份每达到公司股份总数1%的,应于该等事实发生日的两个工作日内做出公告。
(三)大股东在三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一。
(附:大宗交易一般是进行大额减持,有相应折价,集中竞价是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对股价影响更为直接)
&自创业板2010年迎来高管限售股解禁潮,深交所出台了新的条款条例,对高管辞职后减持股份的行为做了一定限制,主要为:“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之日起六个月内申报离职的,自申报离职之日起十八个月内不得转让其直接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之日起第七个月至第十二个月之间申报离职的,自申报离职之日起十二个月内不得转让其直接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effects:减持后的市场效应是怎样的?股民怎么看,市场如何消化?
&减持公告前后的累计非正常超额收益呈现先升后降的倒V形状。解析其原因主要有信号传递假说,通俗一点说就是“连公司内部人都在减持,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减持”,说明公司在向外界传递股价高估、不看好公司未来前景的认识。此外,从供求关系来看,大股东减持,市场上股票供应增多,资金减少,也会引起股价下跌。并且大股东减持后,股票供应量增多,净利润不变的情况下每股盈余EPS会相应下降,根据PE=股价/EPS来看,PE不变,股价也会相应下降。
&2015年以来,投资乱象出现,某些被减持的公司其股价不仅没有下跌,还表现出超过大盘指数的上涨势头。关键点看谁是大股东减持的接盘侠,是否有机构投资者介入,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存在合谋抬升股价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上市公司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将股票以正常的折扣价卖给大宗交易商,大宗交易商再以雄厚的资金实力在二级市场拉升股价至目标价位后卖出,最后减持股东与大宗交易商按约定的比例将收益分成。
&最后整理众多文献中的实证分析发现如下:
1、大股东减持股份及减持数量大小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其他股东持股比例等相关
2、减持多发生在业绩差的公司;
3、减持多发生在成熟期或衰退期行业的公司(成熟型公司或衰退型公司),对于成长型公司,很少发生减持;
4、公司估值过高不利于公司发展,创业板的高发行价发挥了反作用力,减持的高额收益减弱了高管们推动公司持续发展的动力。但辩证来看,高管减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创业板市场挤掉泡沫,加速创业板估值的理性回归。
5、财务投资者看重的是短期盈利,战略投资者看重的是公司长远发展。战略投资者减持,往往是因为对企业长期不看好,这也会成为股价的负面信号。
6、国企减持,反而是个好事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大股东减持中也有机会 _ 东方财富网
大股东减持中也有机会
作者:高文婧 熊静蕾
第一财经日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瑞安思考投资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岳志斌:  “不能地认为大股东减持就是不看好公司,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瑞安思考投资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岳志斌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  岳志斌2010年在温州推出了市场上第一只产品,他打过交道的超过200家,岳志斌并不认为大股东减持一定是利空,相反,他会把那些在低位大量减持的股票拉入股票池并长期关注。  《财商》:大股东减持可能预示着什么信号?  岳志斌:市场往往认为大股东减持一定是利空,其实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  比如,在解禁期出现的大股东减持不代表他对这家不看好,更多的可能是出于对财务的考虑。就像一个人被关了三年、五年,他出来肯定要吃鱼吃肉。所以,解禁期刚至,大股东适量减持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要甄别减持数量。如果大股东持股比例很高,而减持了很小一部分,他也可能是出于对财务的考虑。大股东每年的减持上限是其持有股份的25%,但是他只减了5%、10%,那么就意味着他可能对公司未来仍然看好,不愿意减持太多数量。这就像看很多大股东增持,也要看其增持的量的大小,数量太少并没有参考价值。  总的来说,跟任何分析一样,大股东减持只是一项单一指标,必须结合其他指标才能做出判断,不能一味解读为利空。  《财商》:如果大股东大量减持呢?  岳志斌:如果大股东大量减持,首先会想到看股价,是不是最近涨幅太大了,比如近期的手游股、文化股。大股东是最了解公司的,他知道这个位置已经超过了市场的预期,市场给予了它过高的估值,所以他减持股份。  那么高涨幅股票减持是否不可接受呢?这也未必,因为在高位减持部分股票,对大股东日后做增持、回购提供了空间。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我们甚至会从大股东减持中寻求机会。对于大股东低位大量减持的,我们会加入股票池进一步观察。  《财商》:你认为大股东在低位减持的股票后续可能有机会?  岳志斌:这跟现在的税收政策有关。大股东减持是需要缴税的,而缴税的多少与总成交额有关,他在低位减持了,就完成了交税的动作,并且税收少。这个时候我们会观察它的基本面,看看他的行业以及上下游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如果判断它确实处于成长期,那么我们认为它未来可能会有一些机会。  当然,这只是推测,不排除有些人真的在这个位置就是减持了。  《财商》:前期热炒的文化类股票最近也出现了大股东减持,你怎么看?  岳志斌:我不认为这些是高成长企业,它肯定是泡沫。  《财商》:你如何看解禁高峰期的集体上涨?  岳志斌:那要看解禁期大涨的是所有的行业还是部分行业,如果是热门行业可能并不能说明问题,并非每类股票在解禁期之前都会出现大涨。所以有阴谋论认为大涨是配合减持,这种说法并不确切。这种情况需要多种条件配合,比如公司处于热门行业、市场热情高涨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财商》:你说到在股东减持并非唯一考察的因素,还有哪些因素是重要的?  岳志斌:归根到底还是看公司处于什么阶段,与有没有投资价值有关。如果它是一个快速成长期,就算大股东减持,它一样得涨。
(责任编辑:DF105)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股东低位减持的目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