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刚案出事,A股会大涨吗

姚刚这些“内鬼”是如何做空中国股市的?
“正义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这句话用在这件事上再适合不过了!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纪委对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党委委员、副主席姚刚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
经查,姚刚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搞政治攀附,利用职权为他人及企业提供帮助,对抗组织审查;违反组织纪律,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违反廉洁纪律、生活纪律。滥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巨额财物,涉嫌受贿犯罪。
古有“卖国贼”,今有“股奸”,姚刚何以成为“股奸”的,那要从两年前的股灾说起了。
空前绝后的股灾
说起2015年发生的股灾,也是在特定环境下发生的。当时经济处于强劲周期,信贷政策颇为宽松,某银行发现,比起实业信贷,股票配资的风险实在是很小,资金完全可控,风险也完全可控。于是,对配资业务大开绿灯,敞开供应。
而信托公司最开始做解决方案,就是用伞形信托的形式,将银行的资金批发出来,拆分成最少一百万的规模,零售给融资人。而对于民间配资业务而言,没有资金和账户的限制,那如果不借钱就傻了。于是收益链出现了,银行借钱给信托公司,收6%一年;信托公司批发出来7-9%,配资公司直接给客户,24%起,简直是暴利。
刚开始,证监会也没太注意配资行为,毕竟是属于金融创新嘛,国家还是鼓励的,但是后来场外配资的规模是越来越大,上半年很容易就到了1.4万亿,如果国家再不出手,可能整个银行体系的钱都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流入股市,实体经济岂不是垮了,于是严查配资行为,切断利益链。
而事先得到消息的一些配资纷纷出逃,同时继续运用配资做空股指期货对冲爆仓风险,于是多米诺骨牌开始,使用配资的股民、恐慌的其他机构、散户形成合力,大量抛售股票。来不及跑的就被强制平仓。
于是恶性循环出现了,一般每日下午2点左右,配资公司就开始平仓,大盘就跳水,因为配资公司在下午一边平掉客户爆仓的股票现货账户,一边大笔做空股指期货,两头赚钱。而浙江的一些期货大鳄也趁火打劫,每天下午和配资公司一唱一和,大量做空股指期货,连续跌停就不足为奇了。
“救市主力”变成了“套利先锋”
股市的巨大波动,是监管层始料未及的,股票市场运行近30年都没发生的,救市计划纷纷出台。但出人意料的是,救市主力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了做空主力。
首先是姚刚,据港媒报道,有证监会高官在救市期间,违规把巨额资金转移到香港和新加坡,与境外合谋做空中国股市,而负责转移资金的人,已被从香港“劝回”内地自首。
再一个就是张育军,作为此轮A股“救市总指挥”多次召集券商、基金等业内高管研究策略,并且享有足够的信息优势,而且“指挥部”就设在中信证券大楼下,于是这种优势完全就蕴藏了道德风险漏洞。
资本是逐利的,在巨大的诱惑下,道德、职责完全抛之脑后,据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徐刚、金融市场管委会主任刘威等4名中信证券高管交代的犯罪事实显示,他们都是此轮股市暴跌中的“内鬼”。“内鬼”获取内部信息后,通过散布虚假信息操纵市场,自己暗度陈仓,从中牟利。
除了这些外,有市场人士指出,除了以上人做空之外,还有潜藏在我们的一些大学、研究院、研究中心甚至政府机关里头的官员和学者。他们看似孤立,但已经成为一个服务于美国战略意图的“势力层”。其中确有个别人是“不自觉地跟随”,但另一些人是主动配合美国战略意图,唱空做空中国。
恶意做空者,必将自掘坟墓
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没有人靠做空自己的祖国赚钱。股市是大家的股市,是中国亿万人的股市,而不是某个利益集团,某个人的套利工具。
对于年轻的中国股市而言,还没有经历过“真正像样的金融危机”的洗礼,严重缺乏“应对金融危机”的实践经验和制度准备,何况此次股灾来得快、造成的损害极大,影响极大。但任何事物总有两面性,此次股灾的来袭,又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幸运”,是成长路上所必须交付的“学费”,但这昂贵的学费也必须换回未来更好的成长。
古语讲“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吸取和总结此次股灾的经验教训,避免下一次类似事件的发生是需要政府、监管机构包括所有投资者所认真思考的。同时,跟国外势力勾结去做空自己国家股市的这些人得到最后的惩罚,这事情也在警醒着未来那些有同样心思的人,恶意做空中国的人,最终必将自掘坟墓!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财经第一声
财经第一声
今日搜狐热点姚刚出事 A股会大涨吗?_国泰君安(601211)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这样的为了自己发财人搞改革真的是国人的灾难
哈哈 在中国搞发行市场化就是姚主席吸股民的血
投资是需要回报的,中国股市的回报值得投资吗?靠击鼓传花的游戏能够长久玩下去吗?
我觉得应该杀了他才大涨
天朝威武,别再忽悠国民了。俺们这些小散已被割的血本无归。啊啊···再多的利好也没钱了。放过穷人就是最好的
现在无所适从
我看指数的涨,要聚集人气,要把你请进来,才能养套...
神创板几百倍的市盈率算什么,涨了才有人来
可以把他们带走,不要把我的钱也带走,还我血汗钱!
关闭期指,严打黑幕。
黑豆何其多
乌蝇何其多
反腐已经进入高潮期,这些没有责任感的官员,损害国家大局的人,都要严查严办。要启用一批政治思想过硬的人,对国家人民忠诚的人上任。中国前期的官场需要换血了。
实质上,中国的股市,上亿的股民,就被这几个人操纵者
股市极不合理的交易制度在这帮人手里紧紧拽着不放,原来有惊天大阴谋。
想要港这样的人以构成叛国罪
洋履历不少、缺政治励炼、委以重任...............
支持中央严打深挖,保驾A股成长壮大
历史上大部分上市公司上市都花费几千万乃至上亿的公关费,这些公关费都进了谁的腰包?怪不得急吼吼开闸ipo,急着大发新股!什么时候把那个极力引进害人的股指期货,造成多年大熊市大肆敛财姓尚的彻底揪出来就大快人心了!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13日最大的消息无疑是证监会副主席姚刚的被调查。这是目前为止证监会被查的级别最高的现任官员,姚刚被业内戏称为“发审皇帝”。此前他的下属李量和上一任秘书刘书帆已被带走调查。这个消息对下周的A股会构成多大影响?  先别急着下结论,我们把本轮救市之后出事的“大佬”级人物做了一个时间轴,请看:  时间轴  9.15晚消息:中信证券总经理程博明被带走。  9.16晚消息: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被带走。  10.23晚消息:国信证券总裁陈鸿桥于当天早上自杀身亡。  11.1晚消息:私募一哥徐翔于当天被带走调查。  11.13晚消息: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被带走调查。  把这个时间轴放到上证指数的K线图上,是这样的:  大家注意到没有,本轮反弹的展开过程,其实一直都伴随着金融圈各级“大佬”的出事。  但反弹依然坚强地走到了现在。  如果你看创业板的指数,就会更明白这种坚强到底有多强了。  那么,到底姚刚事件会对接下来的A股产生什么影响呢?  1、近两个月一系列市场大佬的出事,证明了此次金融反腐的力度的确空前。  2、中央巡视组进入证监会才没几天,原计划是要待两个月的。所以姚刚事件肯定不是结束,接下来应该还会有。  3、此类事件对市场最实质的影响是资金面,但由于配资刚刚经过了一轮残酷的清理,所以资金面方面其实已经没有太大问题。  事实上,昨天有关方面把融资保证金比例从50%提高到100%,也正是要把杠杆控制住。杠杆控制住了,市场对坏消息的抵御能力就大大增强。  4、此类事件对市场还有一个影响,就是可能会爆发出一些地雷股(比如涉嫌造假上市、重组,或者内幕交易的股票),这对于具体公司肯定是重大利空。不过现在市场容量这么大。个别地雷的爆出对大盘的影响有限。  5、从过去两个月的经验来看,大佬级人物落马对市场走势基本没有构成重大影响。说明市场对此类消息的免疫度已经大大增强。  6、从长远看,整顿市场秩序肯定对市场的健康发展是有好处的。  7、国家队,别忘了还有国家队。。。  结论是:姚刚事件对A股冲击有限。不会改变原来的运行趋势。  那么,原来的运行趋势是什么?  根据择时系统,目前A股正处于上升趋势之中。  21年监管层生涯  引进国外期货制度  资料显示,姚刚系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先后在日本三洋证券、法国兴业银行东京证券公司和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东京证券公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拥有丰富的市场经验。业界对他的普遍评价是:“敢于开拓、积极务实、办事执著、敢作敢为”。  回顾姚刚的履历可以发现,回国任职的初期,其主要与期货部度过。1993年,姚刚开始出任证监会期货部副主任、主任。  事实上,在姚刚出任证监会期货部副主任时,中国期货市场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资料显示,1990年10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标志中国期货市场诞生。该市场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1992年9月,我国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广州万通期货经纪公司成立。1993年,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利益的驱动,全国各地各部分纷纷创办期货交易所。到当年下半年,全国各类期货交易所达50多家,期货经纪机构近千家。  不过,由于中国期货市场由于刚起步,极度缺乏监管。期货市场的发展处于盲目无序当中,这也为后续发展埋下了严重的隐患。数量过多的期货交易所出现,导致交易分散,期货市场发现功能未能有效发挥。另外,过度投资、操纵市场、交易欺诈等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恶性事件频发,多次酿成重大风险。  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1993年,姚刚上任证监会期货部副主任。当时,有日本留学经历的姚刚就引进了当时日本期货市场的一些先进制度和经验,对推动期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任期内期货市场大事频发  不过,总体来看,在姚刚在证监会期货部任职期间,中国的期货市场虽处于规范发展阶段,但却出现了不少过度投机、监管不力的典型事件。诸如“3.27”国债事件、广联“籼米”事件、上海“粳米”事件、苏州“红小豆602”事件、胶板9607事件、天然橡胶R708事件等等等。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3.27”国债事件。  1995年2月下旬,当时中国证券界的头牌券商——上海万国,由于判断错误,在国债期货“3·27”品种上大量做空而面临巨额亏损,之后违规操作,在收市前8分钟抛出1056万的“3·27”卖单砸盘,相当于“3·27”国债发行量的3倍多,“3·27”由暴涨3元瞬间直线下跌0.71元,市场顿时一片混乱。  “3·27”事件在证监会的监管下,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最后8分钟交易无效,并组织协议平仓。而在当时,已经有大量的机构和中小投资人参与到国债期货市场。据不完全统计,“3·27”事件牵涉利益达上百万人。“3·27”事件给整个资本市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股市极度低迷,上海综指一度跌到了390点,人气涣散。日,证监会鉴于中国目前尚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的基本条件,作出了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决定。至此,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  记者注意到,期间甚至出现了一些品种消亡的案列。这便是“海南棕榈油M506事件”。  早期国内外棕榈油市场由于供求不平衡,全球植物油产量下降,而同期需求却持续旺盛,导致棕榈油的价格不断上涨。到了1995年,国内外棕榈油市场行情却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棕榈油价格在达到高峰后,逐渐形成回落趋势。1995年第一季度海南棕榈油期价一直于9300元/吨以上横盘,但在M506合约上,市场投机者组成的多头阵营仍想凭资金实力拉抬期价。而此时又遇到了一批来自以进口商为主的空头势力,在国内外棕榈油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以现货抛售套利,由此点燃了M506合约上的多空战火。  1995年3月以后,多空的激烈争夺令M506合约上的成交量和持仓量急剧放大,3月28日持仓一度达到47944手的历史最高位。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发出了期货监管工作必须紧密围绕抑制通货膨胀,抑制过度投机,加大监管力度,促使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不允许原料价格上涨过猛,对粮油价格的重视程度也可想而知。这就给期货市场上的投机商发出了明确的信号,而此时,M506合约上的多空争夺硝烟正浓。多头在来自管理层监控及国内外棕榈油价格下跌双重打压下匆忙撤身,而空方则借助有利之势乘机打压,使出得势不饶人的凶悍操作手法,在1995年4月,将期价由9500以上高位以连续跌停的方式打到7500一线。而此时的海南中商所施行全面放开棕榈油合约上的涨跌停板限制,让市场在绝对自由的运动中寻求价格。多头在此前期价暴跌之中亏损严重,此时那有还手之力。这又给空方以可乘之机,利用手中的获利筹码继续打低期价,在M506临近现货月跌到了7200水平。至此,M506事件也告结束。由于M506合约上的过度投机和监管不力,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导致棕榈油这个品种在此事件之后,参与者越来越少。事件后的棕榈油合约中虽有交易,但已是江河日下,到1996年已难再有生机了。  出面维稳动荡的“君安”  1997年,“君安证券之父”张国庆因“账外违法经营隐瞒转移收入”被查处,君安证券陷入震荡。鉴于君安当时在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张国庆被查的消息在沪深股市发生了剧烈波动。从日到20日,君安高层和深圳市证管办分别发出告员工书、告客户书和公告,强调“个别领导人接受有关部门调查”不会影响公司整体运行。  在监管当局看来,如此举措是远远不够的。正因为此,显然是在管理层的部署下,国泰与君安两公司分别于7月19日在北京召开了临时董事会,作出两大公司合并的决定。日,国泰证券与君安证券分别在北京召开了临时董事会,作出了两大公司合并的决定。  在1998年7月中旬至下旬短短的一周中,管理层做出了两项重大安排:其一,要求两家公司董事会批准通过并成立“合并工作联合委员会”,由国泰证券董事长金建栋任主任;其二,选派时任中国证监会期货部主任姚刚担任联委会副主任,准备接替张国庆执掌君安。  1999年3月,君安的股权变更手续最终完成。同一时间,证监会宣布,姚刚正式成为君安公司法人代表。  日,两家公司分别在京召开股东大会,通过了以新设合并方式进行合并的决议,并决定成立“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筹备委员会”。筹委会的正副主任分别为国泰和君安的董事长金建栋与姚刚。  日,中国证监会复函,原则同意国泰、君安合并。  在姚刚等的主持下,新公司筹建和扩股由此开始。认股结果被认为相当成功。据姚刚在日的国泰君安创立大会上介绍,此次共有51家新增发起人以现金方式实缴认股款198503万元,国、君两家的原有股东又追加现金投资32808万元,加上两公司原有部分净资产以1:1折为新公司股本,新公司总股本达到372718万元,成为我国注册资金最大的证券公司。  认股结果被认为相当成功。据姚刚在日的公司创立大会上介绍,此次共有51家新增发起人以现金方式实缴认股款198503万元,国、君两家的原有股东又追加现金投资32808万元,加上两公司原有部分净资产以1:1折为新公司股本,新公司总股本达到372718万元,成为我国注册资金最大的证券公司。  日,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及第一届股东大会于北京友谊宾馆召开。参与该会议的19位董事一致通过,聘任姚刚为国泰君安总裁。随后又任命了金建栋为该公司董事长。  在姚刚担任国泰君安总裁期间,上市成为其与金建栋的重要任务。2000年度,国泰君安股东大会通过了《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重组及上市方案》。此后,为了顺利上市,国泰君安进行了一系列准备,包括一系列股权转让等。  回头来看,在这些举措实施后几年内,证监会“一参一控”的规定,却使国泰君安当年的作为成为上市绊脚石。不过,在这之前的2002年5月,完成维稳任务的姚刚已经功成身进,成为证监会发行部的主任。  历经发审委制度的多次变革  2002年,姚刚出任证监会发行部主任。此后不久,证监会便进行了发审委制度改革。  从历史沿革来看,发审委制度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发审委初设阶段(1993年6月至1999年9月)、发审委条例阶段(1999年10月至2003年12月)、新发审委制度实施阶段(2003年12月至今).  显然,姚刚上任之时,我国的发审委制度恰好处于第二个阶段末尾。源于自1990年代初中国有股市以来,上市资格在中国一直是稀缺资源,由于企业一上市往往可获得巨额融资,这使得中国企业一直对上市趋之若鹜,有关股票发行上市过程中存在灰色交易的传闻也因此从未间断。而发审委制度正饱受市场质疑。  2003年12月,证监会对发审委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废止了《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条例》,颁布了《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暂行办法》和配套的《工作细则》。新条例的核心内容是提高发审委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对委员的监督管理。  根据新的发审委制度,发审委委员由有关行政机关、行业自律组织、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等推荐,由证监会聘任。委员人数由80人减至25人,其中证监会人员5名,证监会以外人员20名,部分委员可以为专职,每届任期一年,提高了审核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发审委通过召开会议进行审核,设会议召集人5名,每次参加会议的发审委委员为7名。委员以个人身份出席发审会,独立发表审核意见并行使表决权。暂行办法将发审委投票表决方式由无记名投票改为记名投票,表决票设同意票和反对票,委员不得弃权,强化了委员的审核责任。  暂行办法取消了原来的发审委委员身份必须保密的规定,为提高发审委工作的透明度,还规定了更为公开透明的审核工作程序,例如要求证监会有关职能部门在发审委会议召开5日前,将会议审核的发行人名单、会议时间、发行人承诺函和参会委员名单在证监会网站公布。暂行办法还建立了对发审委委员的问责和监督机制,明确要求委员不得利用发审委委员身份或者在履行职责时所得到的非公开信息为本人或他人直接或间接谋取利益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姚刚上任后不久,证监会发行部便爆发了一件大事件。这便是王小石案曝光。  王小石,北京人,财务出身,1996年左右进入中国证监会工作。2004年前后,王小石的身份是证监会发审委工作处的副处长,在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副主任王连凤领导的小组中从事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的筹备工作。  日,在学习期间的王小石被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带走。此后,其被带走的原因浮出水面,其在2003年凤竹纺织过会的过程中售卖发审委员名单,另一原因是在深圳某上市公司发可转债的过程中参与公关、介绍受贿。  王小石的案发,使人们有机会对发审黑幕有了更深的了解。由于王小石主要通过出售发审委员名单牟利,此案也使得市场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2004年前的旧发审委制度问题上。此案在一定程度上变相推动了证监会对发审委制度的改革。  此后,姚刚还经历了发审委制度的多次变革。  2005年,《证券法》修订后,根据证券市场发展的要求,证监会于2006年对发审委制度进行了新的改革。日,证监会审议通过了《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原暂行办法宣告废除。新办法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了完善:  一是将发行证券申请的审核程序分为普通程序和特别程序。发行人公开发行股票申请和可转换债券等其他公开发行的证券申请适用普通程序,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证券申请则适用特别程序。在特别程序中,每次参加发审委会议的委员为5名,表决投票时同意票数达到3票为通过,未达到3票为未通过,且委员不得提议暂缓表决。二是完善了发行人接受询问和委员提议暂缓表决的制度。  2009年为配合创业板的运行启动了第二次改革。2009年5月,证监会对《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进行修订,明确单独设立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人数为35人,任期一年。同时规定主板、创业板和并购重组委委员不得相互兼任。修订后的办法是现行有效的规范发审委组成和工作程序的最主要的部门规章。目前的主板发审委为第十四届,创业板发审委为第三届。  在上述发审委制度变革期间,虽然姚刚的职位有所变化,其从2004年7月起担任证监会党委委员、主席助理,但其仍然兼任发行监管部主任。因此,这些变革显然与之有关。  亲历股票发行制度去行政化  细数我国股票发行审核制度的演进历程,主要经历了从“额度管理”阶段(年)、“指标管理”阶段(年)、“通道制”阶段(年)。到了2003年末,“保荐制”成为我国股票发行的制度。  当时,伴随着证监会对发审委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为配合此项变革,保荐人制度也在此时被监管层推出。证监会拟借此加强券商与上市公司间的连带责任,以保证企业上市信息披露的可信度。  2003年12月,证监会制定了《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等法规。此举被认为是适应市场需求和深化股票发行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  资料显示,“保荐制”起源于英国,全称是保荐代表人制度。中国的保荐制度是指有资格的保荐人推荐符合条件的公司公开发行证券和上市,并对所推荐的发行人的信息披露质量和所做承诺提供持续训示、督促、辅导、指导和信用担保的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注册登记管理制度;明确保荐期限;分清保荐责任;引进持续信用监管和“冷淡对待”的监管措施等四个方面。  保荐制度的重点是明确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责任并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与“通道制”相比,保荐制度增加了由保荐人承担发行上市过程中连带责任的内容。保荐人的保荐责任期包括发行上市全过程,以及上市后的一段时期。日,首批共有67家证券公司、609人被分别注册登记为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  2008年2月,管理发行监管部多年的姚刚“升职”了。伴随着此番升职,其此后在中国的股票发行制度变化中发言的机会则进一步提升。  日,证监会在其网站上宣布,国务院已任命姚刚为证监会副主席,并任命朱从玖为证监会主席助理。同时,证监会决定张育军任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宋丽萍任深圳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当时,证监会的两个重头任务就是新股发行制度的变革以及创业板的推出。而姚刚此前是主管发行监管部,这次升任副主席。对此,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意味着证监会将在推动下一阶段证券市场发行制度改革方面有所发力,同时在加强市场筹融资功能,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也会加快步伐。  果不其然,此后,证监会针对新股发行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2009年以后,证监会出台相应政策,逐步完善新股发行询价和申购的报价约束机制,优化网上发行机制。2012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就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便是要进一步推进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发行制度建设,逐步淡化监管机构对拟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判断,修改完善相关规则,改进发行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落实发行人、各中介机构独立的主体责任,全过程、多角度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在这过程中,姚刚曾多次接受媒体采访,向市场传递“发行体制改革的整体去向是去行政化”的态度,配合发行制度改革。当时市场普遍认为,证监会这是在为新股发行从审核制转向注册制铺路。  在政策上,注册制也在的确在逐步推进。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首次明确“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这是注册制首次写入中央文件。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证监会也在此后多次表态;正在推进注册制改革。  姚刚其人&&&  姚刚人脉&&&  主管领域&&&  秘书落马&&&  深度长文&&&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姚刚出事 A股会大涨吗?
作者:RIH投读会
手机上阅读文章
  13日最大的消息无疑是证监会副主席姚刚的被调查。这是目前为止证监会被查的级别最高的现任官员,姚刚被业内戏称为“发审皇帝”。此前他的下属李量和上一任秘书刘书帆已被带走调查。这个消息对下周的A股会构成多大影响?  先别急着下结论,我们把本轮救市之后出事的“大佬”级人物做了一个时间轴,请看:  时间轴  9.15晚消息:总经理程博明被带走。  9.16晚消息: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被带走。  10.23晚消息:总裁陈鸿桥于当天早上自杀身亡。  11.1晚消息:私募一哥徐翔于当天被带走调查。  11.13晚消息: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被带走调查。  把这个时间轴放到上证指数的K线图上,是这样的:  大家注意到没有,本轮反弹的展开过程,其实一直都伴随着金融圈各级“大佬”的出事。  但反弹依然坚强地走到了现在。  如果你看的指数,就会更明白这种坚强到底有多强了。  那么,到底姚刚事件会对接下来的A股产生什么影响呢?  1、近两个月一系列市场大佬的出事,证明了此次金融反腐的力度的确空前。  2、中央巡视组进入证监会才没几天,原计划是要待两个月的。所以姚刚事件肯定不是结束,接下来应该还会有。  3、此类事件对市场最实质的影响是资金面,但由于配资刚刚经过了一轮残酷的清理,所以资金面方面其实已经没有太大问题。  事实上,昨天有关方面把融资比例从50%提高到100%,也正是要把杠杆控制住。杠杆控制住了,市场对坏消息的抵御能力就大大增强。  4、此类事件对市场还有一个影响,就是可能会爆发出一些地雷股(比如涉嫌造假上市、重组,或者内幕交易的股票),这对于具体公司肯定是重大利空。不过现在市场容量这么大。个别地雷的爆出对大盘的影响有限。  5、从过去两个月的经验来看,大佬级人物落马对市场走势基本没有构成重大影响。说明市场对此类消息的免疫度已经大大增强。  6、从长远看,整顿市场秩序肯定对市场的健康发展是有好处的。  7、国家队,别忘了还有国家队。。。  结论是:姚刚事件对A股冲击有限。不会改变原来的运行趋势。  那么,原来的运行趋势是什么?  根据择时系统,目前A股正处于上升趋势之中。  21年监管层生涯  引进国外期货制度  资料显示,姚刚系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先后在日本三洋证券、法国东京证券公司和法国里昂信贷东京证券公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拥有丰富的市场经验。业界对他的普遍评价是:“敢于开拓、积极务实、办事执著、敢作敢为”。  回顾姚刚的履历可以发现,回国任职的初期,其主要与期货部度过。1993年,姚刚开始出任证监会期货部副主任、主任。  事实上,在姚刚出任证监会期货部副主任时,中国期货市场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资料显示,1990年10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标志中国期货市场诞生。该市场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1992年9月,我国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广州万通期货经纪公司成立。1993年,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利益的驱动,全国各地各部分纷纷创办期货交易所。到当年下半年,全国各类期货交易所达50多家,期货经纪机构近千家。  不过,由于中国期货市场由于刚起步,极度缺乏监管。期货市场的发展处于盲目无序当中,这也为后续发展埋下了严重的隐患。数量过多的期货交易所出现,导致交易分散,期货市场发现功能未能有效发挥。另外,过度投资、操纵市场、交易欺诈等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恶性事件频发,多次酿成重大风险。  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1993年,姚刚上任证监会期货部副主任。当时,有日本留学经历的姚刚就引进了当时日本期货市场的一些先进制度和经验,对推动期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任期内期货市场大事频发  不过,总体来看,在姚刚在证监会期货部任职期间,中国的期货市场虽处于规范发展阶段,但却出现了不少过度投机、监管不力的典型事件。诸如“3.27”国债事件、广联“籼米”事件、上海“粳米”事件、苏州“红小豆602”事件、胶板9607事件、天然橡胶R708事件等等等。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3.27”国债事件。  1995年2月下旬,当时中国证券界的头牌券商——上海万国,由于判断错误,在国债期货“3·27”品种上大量做空而面临巨额亏损,之后违规操作,在收市前8分钟抛出1056万的“3·27”卖单砸盘,相当于“3·27”国债发行量的3倍多,“3·27”由暴涨3元瞬间直线下跌0.71元,市场顿时一片混乱。  “3·27”事件在证监会的监管下,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最后8分钟交易无效,并组织协议平仓。而在当时,已经有大量的机构和中小投资人参与到国债期货市场。据不完全统计,“3·27”事件牵涉利益达上百万人。“3·27”事件给整个资本市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股市极度低迷,上海综指一度跌到了390点,人气涣散。日,证监会鉴于中国目前尚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的基本条件,作出了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决定。至此,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  记者注意到,期间甚至出现了一些品种消亡的案列。这便是“海南棕榈油M506事件”。  早期国内外棕榈油市场由于供求不平衡,全球植物油产量下降,而同期需求却持续旺盛,导致棕榈油的价格不断上涨。到了1995年,国内外棕榈油市场行情却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棕榈格在达到高峰后,逐渐形成回落趋势。1995年第一季度海南棕榈油期价一直于9300元/吨以上横盘,但在M506合约上,市场投机者组成的多头阵营仍想凭资金实力拉抬期价。而此时又遇到了一批来自以进口商为主的空头势力,在国内外棕榈油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以现货抛售套利,由此点燃了M506合约上的多空战火。  1995年3月以后,多空的激烈争夺令M506合约上的成交量和持仓量急剧放大,3月28日持仓一度达到47944手的历史最高位。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发出了期货监管工作必须紧密围绕抑制通货膨胀,抑制过度投机,加大监管力度,促使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不允许原料价格上涨过猛,对粮油价格的重视程度也可想而知。这就给期货市场上的投机商发出了明确的信号,而此时,M506合约上的多空争夺硝烟正浓。多头在来自管理层监控及国内外棕榈油价格下跌双重打压下匆忙撤身,而空方则借助有利之势乘机打压,使出得势不饶人的凶悍操作手法,在1995年4月,将期价由9500以上高位以连续跌停的方式打到7500一线。而此时的海南中商所施行全面放开棕榈油合约上的涨跌停板限制,让市场在绝对自由的运动中寻求价格。多头在此前期价暴跌之中亏损严重,此时那有还手之力。这又给空方以可乘之机,利用手中的获利筹码继续打低期价,在M506临近现货月跌到了7200水平。至此,M506事件也告结束。由于M506合约上的过度投机和监管不力,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导致棕榈油这个品种在此事件之后,参与者越来越少。事件后的棕榈油合约中虽有交易,但已是江河日下,到1996年已难再有生机了。  出面维稳动荡的“君安”  1997年,“君安证券之父”张国庆因“账外违法经营隐瞒转移收入”被查处,君安证券陷入震荡。鉴于君安当时在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张国庆被查的消息在沪深股市发生了剧烈波动。从日到20日,君安高层和深圳市证管办分别发出告员工书、告客户书和公告,强调“个别领导人接受有关部门调查”不会影响公司整体运行。  在监管当局看来,如此举措是远远不够的。正因为此,显然是在管理层的部署下,国泰与君安两公司分别于7月19日在北京召开了临时董事会,作出两大公司合并的决定。日,国泰证券与君安证券分别在北京召开了临时董事会,作出了两大公司合并的决定。  在1998年7月中旬至下旬短短的一周中,管理层做出了两项重大安排:其一,要求两家公司董事会批准通过并成立“合并工作联合委员会”,由国泰证券董事长金建栋任主任;其二,选派时任中国证监会期货部主任姚刚担任联委会副主任,准备接替张国庆执掌君安。  1999年3月,君安的股权变更手续最终完成。同一时间,证监会宣布,姚刚正式成为君安公司法人代表。  日,两家公司分别在京召开股东大会,通过了以新设合并方式进行合并的决议,并决定成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筹备委员会”。筹委会的正副主任分别为国泰和君安的董事长金建栋与姚刚。  日,中国证监会复函,原则同意国泰、君安合并。  在姚刚等的主持下,新公司筹建和扩股由此开始。认股结果被认为相当成功。据姚刚在日的国泰君安创立大会上介绍,此次共有51家新起人以现金方式实缴认股款198503万元,国、君两家的原有股东又追加现金投资32808万元,加上两公司原有部分净资产以1:1折为新公司股本,新公司总股本达到372718万元,成为我国注册资金最大的证券公司。  认股结果被认为相当成功。据姚刚在日的公司创立大会上介绍,此次共有51家新增发起人以现金方式实缴认股款198503万元,国、君两家的原有股东又追加现金投资32808万元,加上两公司原有部分净资产以1:1折为新公司股本,新公司总股本达到372718万元,成为我国注册资金最大的证券公司。  日,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及第一届股东大会于北京友谊宾馆召开。参与该会议的19位董事一致通过,聘任姚刚为国泰君安总裁。随后又任命了金建栋为该公司董事长。  在姚刚担任国泰君安总裁期间,上市成为其与金建栋的重要任务。2000年度,国泰君安股东大会通过了《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重组及上市方案》。此后,为了顺利上市,国泰君安进行了一系列准备,包括一系列股权转让等。  回头来看,在这些举措实施后几年内,证监会“一参一控”的规定,却使国泰君安当年的作为成为上市绊脚石。不过,在这之前的2002年5月,完成维稳任务的姚刚已经功成身进,成为证监会发行部的主任。  历经发审委制度的多次变革  2002年,姚刚出任证监会发行部主任。此后不久,证监会便进行了发审委制度改革。  从历史沿革来看,发审委制度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发审委初设阶段(1993年6月至1999年9月)、发审委条例阶段(1999年10月至2003年12月)、新发审委制度实施阶段(2003年12月至今).  显然,姚刚上任之时,我国的发审委制度恰好处于第二个阶段末尾。源于自1990年代初中国有股市以来,上市资格在中国一直是稀缺资源,由于企业一上市往往可获得巨额融资,这使得中国企业一直对上市趋之若鹜,有关股票发行上市过程中存在灰色交易的传闻也因此从未间断。而发审委制度正饱受市场质疑。  2003年12月,证监会对发审委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废止了《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条例》,颁布了《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暂行办法》和配套的《工作细则》。新条例的核心内容是提高发审委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对委员的监督管理。  根据新的发审委制度,发审委委员由有关行政机关、行业自律组织、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等推荐,由证监会聘任。委员人数由80人减至25人,其中证监会人员5名,证监会以外人员20名,部分委员可以为专职,每届任期一年,提高了审核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发审委通过召开会议进行审核,设会议召集人5名,每次参加会议的发审委委员为7名。委员以个人身份出席发审会,独立发表审核意见并行使表决权。暂行办法将发审委投票表决方式由无记名投票改为记名投票,表决票设同意票和反对票,委员不得弃权,强化了委员的审核责任。  暂行办法取消了原来的发审委委员身份必须保密的规定,为提高发审委工作的透明度,还规定了更为公开透明的审核工作程序,例如要求证监会有关职能部门在发审委会议召开5日前,将会议审核的发行人名单、会议时间、发行人承诺函和参会委员名单在证监会网站公布。暂行办法还建立了对发审委委员的问责和监督机制,明确要求委员不得利用发审委委员身份或者在履行职责时所得到的非公开信息为本人或他人直接或间接谋取利益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姚刚上任后不久,证监会发行部便爆发了一件大事件。这便是王小石案曝光。  王小石,北京人,财务出身,1996年左右进入中国证监会工作。2004年前后,王小石的身份是证监会发审委工作处的副处长,在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副主任王连凤领导的小组中从事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筹备工作。  日,在学习期间的王小石被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带走。此后,其被带走的原因浮出水面,其在2003年过会的过程中售卖发审委员名单,另一原因是在深圳某上市公司发的过程中参与公关、介绍受贿。  王小石的案发,使人们有机会对发审黑幕有了更深的了解。由于王小石主要通过出售发审委员名单牟利,此案也使得市场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2004年前的旧发审委制度问题上。此案在一定程度上变相推动了证监会对发审委制度的改革。  此后,姚刚还经历了发审委制度的多次变革。  2005年,《证券法》修订后,根据证券市场发展的要求,证监会于2006年对发审委制度进行了新的改革。日,证监会审议通过了《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原暂行办法宣告废除。新办法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了完善:  一是将发行证券申请的审核程序分为普通程序和特别程序。发行人公开发行股票申请和可转换债券等其他公开发行的证券申请适用普通程序,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证券申请则适用特别程序。在特别程序中,每次参加发审委会议的委员为5名,表决投票时同意票数达到3票为通过,未达到3票为未通过,且委员不得提议暂缓表决。二是完善了发行人接受询问和委员提议暂缓表决的制度。  2009年为配合创业板的运行启动了第二次改革。2009年5月,证监会对《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进行修订,明确单独设立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人数为35人,任期一年。同时规定主板、创业板和并购重组委委员不得相互兼任。修订后的办法是现行有效的规范发审委组成和工作程序的最主要的部门规章。目前的主板发审委为第十四届,创业板发审委为第三届。  在上述发审委制度变革期间,虽然姚刚的职位有所变化,其从2004年7月起担任证监会党委委员、主席助理,但其仍然兼任发行监管部主任。因此,这些变革显然与之有关。  亲历股票发行制度去行政化  细数我国股票发行审核制度的演进历程,主要经历了从“额度管理”阶段(年)、“指标管理”阶段(年)、“通道制”阶段(年)。到了2003年末,“保荐制”成为我国股票发行的制度。  当时,伴随着证监会对发审委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为配合此项变革,保荐人制度也在此时被监管层推出。证监会拟借此加强券商与上市公司间的连带责任,以保证企业上市信息披露的可信度。  2003年12月,证监会制定了《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等法规。此举被认为是适应市场需求和深化股票发行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  资料显示,“保荐制”起源于英国,全称是保荐代表人制度。中国的保荐制度是指有资格的保荐人推荐符合条件的公司公开发行证券和上市,并对所推荐的发行人的信息披露质量和所做承诺提供持续训示、督促、辅导、指导和信用担保的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注册登记管理制度;明确保荐期限;分清保荐责任;引进持续信用监管和“冷淡对待”的监管措施等四个方面。  保荐制度的重点是明确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责任并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与“通道制”相比,保荐制度增加了由保荐人承担发行上市过程中连带责任的内容。保荐人的保荐责任期包括发行上市全过程,以及上市后的一段时期。日,首批共有67家证券公司、609人被分别注册登记为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  2008年2月,管理发行监管部多年的姚刚“升职”了。伴随着此番升职,其此后在中国的股票发行制度变化中发言的机会则进一步提升。  日,证监会在其网站上宣布,国务院已任命姚刚为证监会副主席,并任命朱从玖为证监会主席助理。同时,证监会决定张育军任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宋丽萍任深圳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当时,证监会的两个重头任务就是新股发行制度的变革以及创业板的推出。而姚刚此前是主管发行监管部,这次升任副主席。对此,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意味着证监会将在推动下一阶段证券市场发行制度改革方面有所发力,同时在加强市场筹融资功能,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也会加快步伐。  果不其然,此后,证监会针对新股发行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2009年以后,证监会出台相应政策,逐步完善新股发行询价和申购的报价约束机制,优化网上发行机制。2012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就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便是要进一步推进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发行制度建设,逐步淡化监管机构对拟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判断,修改完善相关规则,改进发行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落实发行人、各中介机构独立的主体责任,全过程、多角度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在这过程中,姚刚曾多次接受媒体采访,向市场传递“发行体制改革的整体去向是去行政化”的态度,配合发行制度改革。当时市场普遍认为,证监会这是在为新股发行从审核制转向注册制铺路。  在政策上,注册制也在的确在逐步推进。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首次明确“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这是注册制首次写入中央文件。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证监会也在此后多次表态;正在推进注册制改革。  姚刚其人&&&  姚刚人脉&&&  主管领域&&&  秘书落马&&&  深度长文&&&
(责任编辑:DF010)
[热门]&&&[关注]&&&
ABCDFG H JMNPQRS XYZ
网友点击排行
12345678910123456789101234567891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客服邮箱:|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
CopyRight&&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沪ICP证:沪B2-&&网站备案号:沪ICP备号-1
ABCDFGHJKMNPQRSTWXYZ
举报原因: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姚刚微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