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象前天下午删掉了手机上的哪个mac软件删不掉,屏幕就黑白颠倒了,文字能看清,人像看不清楚

作者: 回复日期: 
  关注方韩之争这么久,一开始就觉得这件事情好玩儿,完全旁观,有一搭没一搭的关注;接着就觉得这件事情弄大了,应该关注一下,狂看各方面的贴;后来,觉得这件事情很严重,因为很多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再后来,就觉得很无耻了,怎么能这么样,这不是明摆的事情吗,有点常识就明白这事情是怎么回事儿;再再后来,我愤怒了,为什么都睁着眼说瞎话呀,这个民族还有救吗,那么多人成天大道理的挂在嘴边,而在这个常识性的问题上颠倒黑白;现在,我悲伤了,在不讲求任何底线的地方,虽然还有那么些人坚持真理追求真相,却看不到丝毫的曙光。
  请不要为我哭泣。
  刚看了韩寒与方舟子的优酷分别专访,我在猜想他的粉丝会不会替他着急。他宁愿结结巴巴地反复用有限的几个幼稚的贬义词(坏人、诬陷、欲加之罪、搞臭)去谴责质疑者表达自己的无奈,也不愿主动把话题引向自己熟悉的文学领域或自己的作品。
  别说做了十三年的明星天才作家,就是十三年前开始读书,都不该是这样的谈吐。实在不靠谱啊。
  至此我的看法是:韩寒远非文学天才。文章中有父亲的影子,有些是蓝本改写(如《求医》),有些是加工(如《三重门》),博文有代笔。成名前后有诸多虚假内幕,如果揭露的话,很多人将不能承受。他最希望的结局是各持己见、不了了之。
  韩寒事件的质疑焦点是:韩寒究竟有没有能力在十六岁写出《三重门》和其它作品?之中的关键又是文笔和阅历。
  易证其有、难证其无,这本是最浅显的逻辑。你无法证明你没有某件东西或能力,可是你很容易证明你有某件东西或能力――展示出来就行了。
  事实上,韩寒在这场质疑中应该处于优势。方舟子要证明韩寒没有能力写出《三重门》,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而韩寒却能很容易就证明。
  只需做一次现场文学对话,韩寒可以选一个公认的文学大师(应该不难找,如果曾经是对手更好),对小说中所涉及的文笔基础(比如钱钟书、欧.亨利)和创作背景进行一些深度探讨,让公众去评判。方舟子也明确地向他这么建议,因为这是很容易的自证。
  这也是一举多得的方案。除了让质疑者噤声,还有至少五点好处:
  一、证明自己的理念:没有学历不等于没有学识,不上学不等于不读书;
  二、证明有资格睥睨文坛;
  三、获得与强者对阵的历练;
  四、赢取更多的读者;
  五、收取高额出场费,因为这样的对话一定非常叫座。
  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拒绝这个建议。韩寒的职业和专业都是语言文字,用自己最熟悉的技能谈自己最熟悉的领域,是无论如何也不可以说不擅长的;当自己的底线已然受到严峻的挑战时,也不应该再装什么神秘和叛逆了。
  现在我知道了他为什么不能应战。
---------------------------------------
  作者: 回复日期: 19:31:31  
 今天时间很紧张,这会上来看看,发现多了很多乱喊乱叫的韩家军啊----关于方先生打HH假这个问题,说到最后就是深层次的问题了----每一个有良心的有自己独立价值观的沉默的普通你我,都应该想想一为什么一HH那上海小瘪三,什么都不是,能披着道具跳舞了十来了,曾经吗,你不给他鼓掌,他都可以骂你SB,你给他鼓掌,他还是骂你SB,因为你不够大声...
  第二:为什么那HH,可以肆意地披着道具站在舞台上,还有那么多人为他呐喊?难道仅仅只是SB多挖?
  第三:结果来看,为什么那HH,背后团队,这样牵着大神来跳舞的,能得到那么大利益??听说HH都可以拿2000万出来悬赏,完了你质疑他,他的团队还可以说你个失败者,羡慕他,你病态,你才质疑他...
  这里我想再谈几点...我们普通人沉默,不是因为我们不清楚,或许是过去我们不太清楚,我们工作忙,HH的那些天才文章也没看啊---但是看了方先生文章,相信只要是个普通健康的有基本判断力的人,都可以得出HH充满疑点的结论----而是得不到发声的机会----也许,网友说地对,曾经有很多人质疑过,只不过被淹没----这次方先生举起大旗,每一个沉默的,有独立价值观的你我,都应该站起来,因为方先生,可能面对那帮邪恶之徒的攻击---现在HH都准备起铄方先生了-----连财经网那样的旗下网站,都公开发表侮辱方先生人格的漫画----可以想象地到,每一个有良知的普通你我,都应该知道,方先生揭开蛇鬼画皮的时候,所面对的危险----财经网背后的主人,或者股东,要不要说下,老夫还真不愿意提,太深了,这个问题---只向网友提两点,第一,胡舒立在那里,都饱受委屈,第二,里面的人,是可以达到很高层次的----由此,也是想提醒朋友们,方先生面对的明抢暗箭---方先生这样勇于揭露真相的举动,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他附和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振兴文化产业的大方向的精神方阵,长久以来,因为法律和正义的缺失,文化产业缺少阳光的普照,以至于让路金波这样的伪君子,真小人,现在看来他都自己承认是头猪,象财经这些依附权贵系统的旗下系统只有方向没有声音的漫画符号恣意疯狂,所谓阳光不曾见,鬼蛇舞大声---现在他们长大了,养肥了,居然还想爬上庙堂,这帮人的狼子野心不灭,天理不容...
  不为左,不为右,揭开HH的画皮,不是文革,有人说是文革运动,来否认揭开HH画皮的努力,来给当前方先生引导地,群众自发参与地揭开文艺界的伪画皮的运动拨污水,这样的人以姚晨那大嘴无脑女人为代表,当然也包括抓门拔污水的所谓水军---这是什么逻辑,文革是个体声音都湮灭的疯狂运动,是一致的行动,当然现在我们没必要去深入研究他,我们党已经在&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中&下过结论的,不清楚的人可以去看看----现在揭开HH画皮,已经成为普通你我一种内在需求,是文化界打假运动的群众需要---HH这只披着道具跳舞了十来年的画皮不倒,还会有更多的大神跳上舞台,肆意地欺骗不明真相的群众,毁坏我们伟大祖国的价值观,,大家想想,有多少我们身边的小孩子,受HH这个新时代反智的代表影响,小孩子逃学学会的---HH影响这么大,蛊惑祖国的未来,其心可毒啊---另外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复兴也会被这帮占据着舞台的,权利和资本结合的蛇鬼阻挡住前进的脚步----龙年生滔滔,一年又一年,HH已经披着道具跳了十来年的大神舞曲,听他自己说,累了,钞票赚够了,要改行了,同志们,朋友们,普通的你我,如今看到方先生站出来,揭开HH的画皮,HH居然恶心先告状,竟然先作出的姿态---我呸?HH懂法律吗??你吓唬谁啊?上海小瘪三...
  真是越看越恶心,越看越气人,每个普通的你我,都应该在这场揭开HH画皮的由方先生引导的群众运动中贡献一份真实的力量,或许你我都很渺小---但是我们可以在网络上来说几句,说出我们的真实声音,不至于真实声音,被所谓被操作的水军淹没,普通你我,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保护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方先生这样的人,太不容易了...
  这几天没来,感觉TIANYA的人气不够,老夫在这里尽力,也没多大用,虽然自诩方先生旗下第一大将,但没人知道---并且看了前天HNTV的HH和方先生的论战,感到主流媒体还在继续白痴,并且将继续白痴下去---
  于是多了失望,今天来过,是因为时间空点,无论怎样,这场战斗还在继续,方先生在主战场,我们这里算巷战,小型地吧---从这里方面来说,也有说话的意义,于是决定还是继续
  毕竟大家都参与进来,也许变化和奇迹就发生了。。。
发表于:12-02-06 21:17
  http://v.qq.com/cover/w/wspek2i8c9m9hgl/9sCf1F2lTx5.html
  看完韩寒这个视频,幻灭了,引用一句骑墙派的吐槽:“你一句完整的有关知识的话能说得清楚吗?”
发表于:12-02-06 21:20
   13:26:10
  大家注意截图 保存证据 韩无耻随时都会修改的 奇了怪了 三重门稿子怎么就那么干净呢
  -----------------------------
  韩寒2月6日最新博文语病分析
  在众人的质疑声中,天才作家韩寒于2月6日推出了最新博文《这一代人》,是否有代笔,不好妄断。浏览一遍,发现不长的文章,语病随处可见。不揣冒昧,列举如下:
  1、原文:“从2006年开始,我从有一笔没一笔,写写赛车写写养狗,一直到今天尽量希望保持文章的质量的写作。”
  分析:“尽量希望”中“希望”应去掉,“尽量”是修饰“保持”的,不应放在“希望”前面。
  “保持文章的质量的写作”语法不通,可以把“的写作”去掉,或者改成“保持高质量的写作”。
  2、原文:“所以这个夜晚,我又开始想起这个题目。”
  分析:“开始”多余,应去掉。
  3、原文:“你说我出生自1989年和出生自1991年能有什么大区别,无非前者万一是在某一天生日的话比较敏感。”
  分析:“出生自”改为“出生于”或“出生在”为妥,“万一是在某一天生日”改为“万一生日在某一天”。
  4、原文:“但就是这模糊的一代人,70尾,整个80后,90头,我充满着希望。”
  分析:“但就是对这模糊……”,原文缺了介词“对”。
  5、原文:“由于找不到实际的行骗者,他们也暂时没法报仇,他们现在虽然都在社会里不上不下的地方挣扎,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也只限勾心斗角,但都更加努力,因为社会剧变的带来的暴富机会他们都没赶上。”
  分析:“社会剧变的带来的暴富机会”中前一个“的”去掉。
  另外,这一整个复句,逻辑混乱,难以修改。
  6、“在我少年去北京的时候,我一直不屑于和我的同龄人交往,交了几个前辈朋友,虽然人都不错,但现在发现我身边的朋友还都是这一代人。所以我相信这一代人可以见证很多东西,我们今天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头皮屑。”
  分析:就这一句来看,“这一代人”指的是“前辈朋友”,但通观全文,“这一代人”似乎只是“70尾,整个80后,90头”,所以这句中应明确说“我们这一代人”。
  原文的“所以”应该去掉,与上一句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
  7、原文:“政府拥有公权力,但其实每一个个体的话语权,具体人权,能力,社会影响力,甚至苍白无力,都能汇聚成权力。足够多后者,就能够改变公权力。”
  分析:“但其实每一个个体的话语权,具体人权,能力,社会影响力”中间的逗号改成顿号;
  “甚至”改成“尽管”或“即使”,“都”改成“也”。
  “足够多后者”改成“后者足够多”。不说原因了
  8、原文:“还是那句话,由什么东西组成的,往往就是个什么东西。所以我很好奇这一代人能组成一个什么东西。”
  分析:“所以”应去掉,这里同样没有很强的因果关系。
  另:“由什么东西组成的,往往就是个什么东西”这句话在理吗?请方家指教,尤其是化学学得好的。
  9、原文:“当然这不像中国人所钟爱的刷卡就能提现货那么直接,但是我觉得这个国家最光明的转机也许就在这一代人身上。这是我四年以后重新写这个标题。”
  分析:最后一句改成:“这是我四年以后重新写这个标题的原因”,“标题”最好改成“题目”。
  10、原文:“在2008年的时候,那篇虽然,不过为了拍马屁,我拼命埋汰以前那几代,还居然说这一代人中的笨蛋和王八蛋还没有浮现。”
  分析:“在2008年的时候”不如只写“2008年”精炼,去掉后面的逗号,“2008年”是“那篇”的定语,不宜用“在……的时候”作状语。
  “写的不错”中的“的”应改成“得”,这好像印证了些什么。
  11、原文:“在等到开学后,我将要去母校开始我的演讲,我想我已经找到了主题,那就是再有7个月,我便30周岁了。我要告诉我的少年校友,在这一万五千多天里,我犯下的各种错误和反思。”
  分析:开头的“在”应去掉,或者干脆把“等到”也去掉。“我想”也是多余的词语。
  “找到了主题”后面应该接着说主题是什么,后面却跟了一句“那就是再有7个月,我便30周岁了”,难道这就是主题?所以,“那就是再有7个月,我便30周岁了”这句以放在句末为宜,作为对前面主题的解释。
  12、原文:“曾经有朋友问我,为什么2006年以前的报纸他看不下去,但到了06年以后就好多了,我回答他说,因为这一代人毕业了,开始进媒体工作了。遗憾的是,在90年代中期的时候我的朋友不喜欢看报纸,那时候的气氛更好,报纸自然更好看,也顺手启蒙了我。”
  分析:搞不懂“这一代人毕业了”,究竟报纸变得更好了,还是更糟了。懒得修改了。
  其他像“不光光”可能是校对不精吧,至于30年等于一万五千天,属于数学问题,不在语病之列。
  以上只是不才学力所及发现的一些问题,欢迎高明的网友批评、补充。天才作家的语言功力由此可见一斑,相当于哪个年级的水平,由大家来评判。至于这篇博文的思想内容和潜在的“动机”,也有待于高手挖掘。
----------------------------------------------------
作者: 回复日期: 19:39:10
作者: 回复日期: 19:39:10 
  一对父子,两个活宝,坑蒙拐骗,盗名欺世。儿子一辈子活在老子阴影下,老子一辈子活在儿子生活中,人生错位十几年,也快疯了吧。
发表于:12-02-06 21:26
  韩寒最新的一篇博文文笔很差,语句也不通。奇怪都到这个关节点了为什么他的团队还不帮他弄得好一点呢?代笔门以来,几篇回应的博文看来也都是他自己写的,不断犯低级错误。怎么看都有点蹊跷啊,到底怎么回事?
发表于:12-02-06 21:34
  韩寒是天才,韩寒的天才就在于写作的时候记忆力特别强,引经据典,还能引用英文和拉丁文(其作品为证),写完之后一切忘记(各种采访及其回答其书迷为证)。
  所以,韩寒是天才。
  这种天才不能当国家干部为民造福是国家的不幸,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不幸啊。
发表于:12-02-06 22:07
发表于:12-02-06 22:13
 回复日期:
19:50:23 
  上头这几位果然是猪一样的队友,今天还没有看出来这个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远远超出了“方舟子VS韩寒”的个人恩怨了么?怎么倒感觉他们与方有私人恩怨???老是拿着方在抹黑,方是否被抹黑与人造韩寒这件事情对于我们具有独立逻辑思维判断能力的众多网友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
发表于:12-02-06 22:23
发表于:12-02-07 07:23
&&[第2版 02-07 07:23]
作者: 回复日期: 19:03:05 
首先,我从来没有看到方舟子亲口说支持全中国吃转基因大米,如果有这样的视频和链接,请网民附上,且不论这件事方舟子是对还是错,即使错了,这和这次韩寒事件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我们先假定方舟子是坏人,难道坏人就没有质疑别人的权力?只要质疑的有理有据,我们就支持!
作者: 回复日期: 19:03:10 
方老师:我坚定地支持你对“韩寒”进行打假,认同你说的诚信是正常社会的根本。
  但我不希望你在这事件上政治化,以此机会去打击南方系媒体和宣扬民主的公知,有点象司马南,孔三妈的论调,不喜欢。
  我也生气南方系在这事上是看人不准,挑了这么个既假又胆小的文盲作为政治代言人。不过南方报纸有时候还是能帮平民百姓出出声音的,总比整天看人民日报好吧,所以呢骂骂就行了,别学司马南,孔三妈他们一样对南方报纸一概否定嘛
  真心希望你专致在打假,科普这方面上,不要变身为ZF维稳的急先锋
发表于:12-02-07 07:37
作者: &发表日期: 13:42:00
&&&&我们是基于以下几点判断韩寒代笔:
1. 天生的才华是存在,天生的知识是不存在的。公鸡下蛋,母猪上树,亩产十万斤,这些违反公理的事情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中,在现实中那是不可能的。某些人脑子秀逗了,大脑神经长期缺少刺激,思想贫乏,一定要抛一个“天才公鸡论”,“天才母猪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来证明公鸡可以下蛋,母猪可以上树,一亩可以产十万斤粮食以刺激大脑思维。这些话题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料是可以的,一旦认真追究起来,却是万万不行的。我们这个国家的悲剧,就在于一边宣扬无神论,一边又不停的造神。从哲学上来说,神存在或者神不存在不能被证明。我们都可以去寺庙烧香拜佛,可以去教堂虔诚祈祷(这两个地方我也经常去),但绝不能让神论出现在法庭。要不然,直接让神来宣判就行了,何必这么麻烦?公检法都可以解散了。大跃进的悲剧在于神论,文革的悲剧也在于神论。朝鲜今天的悲剧同样在于让神论占据了法庭,占据了社会大众的意识。
  2. 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考证,判断作者是谁,这是科学的。考据学是中国一门土生土长的学问。你以为顾炎武,黄宗羲,方以智,惠栋,戴震为代表的乾嘉考据学派以及后来的胡适,陈寅恪到今天的文史学家们,他们都在做伪学问吗?你觉得顾炎武,黄宗羲,方以智,惠栋,戴震,胡适,陈寅恪等等,这些人都是伪学者吗?天天考证来,考证去?现在那些文史学家是不是都该回家去种地了?实际上,这种考据方法和笔迹鉴定一样都是非常科学的。笔迹鉴定还存在着公权力机关造假的可能性,文本考据却是完全不可能。到今天为止,网友对韩寒《三重门》,《求医》,《杯中窥人》等作品的考证,已经远远超过文史学家们对历史上任何一部作品的考证和分析。你以为这些是可以用一句“文学作品是虚构的”,就可以蒙混过关的吗?那做笔迹鉴定是不是可以说,当时写字的时候没写好或者超水平发挥了呢?笑话!
  3. 韩寒都说了一些什么话啊?在此之前,无数次对媒体,对网友说:我不读书,我从没看过《红楼梦》,没看过四大名著,我觉得古文很看懂(答网友问),外国名著从来不看(答网友问),我一直逃学,我不喜欢学习。等到别人开始质疑,摇身一变,又变成了一个彻夜苦读《管锥编》,《二十四史》,《论文的精神》的勤奋刻苦榜样了。我从小学从三四年级开始读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小说,小学六年级开始读《红楼梦》,初一开始读《史记》,一直到高中毕业才算是将《二十四史》(2300万字,不是4700万字,加上《清史稿》和《元史》也不到3000万字)当作故事书,勉勉强强翻一遍。也还远远做不到可以引经据典,随手拈来。至于《管稚编》,有些地方是“字含其义”,要真正读懂《管稚编》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去研究。我翻过几次,终究觉得看不懂,太费神,只好丢一边去了。外国名著除了思想和哲学类的,我是一部都没看过(主要是觉得文学作品翻译以后变味了,没有那种语言艺术感)。尚且不论韩寒是不是真的天份有那么高,智商高达1000以上,我等难以望其项背。首先他自己就打了自己耳光,话话前后矛盾,撒谎成性。如今谎言被揭穿了,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就不应该先诚恳的道歉吗?
  4. 既然你水平这么高,又这么在乎有没有人代笔,那就走到前台来,公开答问。千万别说口才不好,我看您口才可好着呢?谈起女人和赛车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只是一谈到具体知识,那就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记得了。再说我们质疑的只是你的知识水平,又不是你的口才,哪怕你上台说得结结巴巴,疙疙瘩瘩,也没关系。街头小贩的口才也可以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基本上没什么知识含量。文化人的口才不一定要好,哪怕吐词不清,也可以从他的语言中看出知识含量和文化底蕴。说白了,也就是你问他:“是几时孟光接了鸿梁案?”,他能接得上话;你跟他说:“昭体故意新而不乱,晓变故辞奇而不黩”,他知道你在说什么;你与他讲李白,他不会理解成是杜甫。街头小贩的口才则是“张飞打岳飞”,“关公战秦琼”,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你在书中写:“我用《史记
平原君列传》(全名应该是《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里 毛先生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得他像《战国策 燕策三》那样的痛入骨髓”,不会一上台就连毛遂自荐和荆轲刺秦的典故都忘了吧?只记得姚文元去延安整风了?大家不怀疑你的口才,只需要你像在写作的时候那样来“掉书袋”,看看书袋到底是怎么掉的?方舟子找你打擂台,你大可以上啊,跑什么嘛?
  5. 我们正是基于上述四点而判断韩寒代笔,后面多说一些。不知道从哪里冒出那么多“没有人出来公开承认代笔”就不能确认之类的谬论,还什么“疑罪从无”,更是离题十万八千里!“疑罪从无”是什么意思都没搞清,刑事和民事也没搞清(参考辛普森杀妻案的判决),还有一个家伙写了一大篇的逻辑论。按照他们的“人证理论”,杀人只要没有看见,自己不承认,就不能定罪了?那大家都可以去杀人了。只要没有人看见,没有人证,我不承认,你能耐我何啊?这是什么猪一样的逻辑?大脑发育不完全,脑子里面哪一根筋搭错了?人证才是最靠不住的证据,哪怕用测谎仪也不能保证其可靠度。否则,还要什么证据?还要什么法庭审判,律师辩护啊?有人证,用测谎仪测一下就行了。至于让“嫌疑人”自供其罪才能定罪的中国式思想和逻辑,恰恰是中国刑讯逼供屡禁不止的症结所在,也是大量冤案错案的根本原因之一。只知道凭“傻瓜式的所谓证据和自供”定罪,却不知道从根本上说,能做出判断的不是证据,而是人的大脑。
  6. 追求民主的本质就是追求利益,即更公平的分配社会财富以及更好的保护每一个人的权利。民主与素质无关。英国的光荣革命,法国的大革命和美国的独立战争,他们目的都不是为了追求什么理想。而是为收税,为了保护私有财产,为了利益。通俗一点,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为了钱。民主的进程,就是为“钱”而开启的。民主并不一定是什么高尚的情怀和理想,不否认有为理想而献身的斗士,但同时也不缺少投机份子。如果说宣传民主的人一定是道德高尚的人,这恰恰是对民主基本精神的否认。如果你自认为是一个民主人士,却因为立场而不愿意承认事实,你还是静下心来反思一下你所谓的“民主思想”吧?马丁路德金是何许人?美国民权运动的领袖,为民权而献出了生命的勇士,美国人都不因此而否认而隐瞒马丁路德金的论文剽窃事件。事实就是事实,不因为他是畜生,还是伟人而改变事实。用公正客观的态度而不是自身的立场去对待事实,别人才会相信你是在真正追求公平正义和民主,而不是在欺骗民众。如果因为喜欢或者崇拜某一个偶像,因为有相同的立场而不管事实,这不是在开启民智,而是对“心智的绑架”。
  7. 最后我想说,对神论的质疑,是我们对待“躲猫猫”,“70码”,“韩寒代笔”的态度。这个态度就是质疑到底。对神论的质疑态度也是对待公权力机关不断造神的态度,对神论的质疑态度同样是对待公众人物和媒体不断发表谬论的态度。少一些神论,民众才不会那么愚昧,民智才能真正开启,这个国家才有希望。
  93后女生:梦雪2012
发表于:12-02-07 11:22
作者: 回复日期: 10:48:20 
其实有点脑子,并看了一些分析文章和韩后来的博客回复文章及他在电视访谈中的表现,大家基本都有数了,作为一个演了十三年的演员,还在侃侃谈别人搞臭自己,东拉西扯,看似轻松的摆酷,感觉有些好笑、有些可悲,为什么骗子在最后倒下前都要作死抵抗呢,为了钱!荣誉!没有底线的作假、欺骗是有良知的人最痛恨的,路金波非常聪明,前期抵挡一阵后,发现势头不对,作弱智的退出了,不过也没闲着,估计在做最大程度的止损,很可悲的发现一些商业媒体、机构联合作假的丑恶,这已经违背了社会的最基本的道德底线,这和小四抄袭还有所不同,毕意小四还有自己能写点拿得出手的东西,这个,从头至尾的造假、造神,十几年时间,简单直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界最大的耻辱!当然,从这件事件也看出了中国社会混乱的价值观和严重滑坡的道德水准。联合造假的媒体、新闻界估计早就看出了这个水货、草包,让它最后爆裂估计也不是他们所想的,利益共同体太强大了!这件事情不会最后不了了知的,大家慢慢看、仔细想吧,反正我是受益良多,正加看清了这个社会,看清了一些公知人物的嘴脸。方是这个社会的良知!我会尽全力支持他!如果官司输了,方不必担心,区区十万元,就是1000万也没有问题,有良知的中国人会伸出手。
发表于:12-02-08 10:07
&&[第3版 02-08 10:07]
(曹长青)最近看到一些评论,导致我想重复一遍我在《讨论韩寒的意义》中反复强调的关键一点:对韩寒的争论,不是观点,是真假。如果他整个人都是一个弥天大谎“撒”出来的,那么他的任何观点,就都没有一丝一毫值得讨论的余地!
&&&& 我可以理解许多人难以接受韩寒目前被质疑的状态。在严重缺乏英雄和偶像的时空环境下,好不容易出了个叛逆的韩寒,简直就是天上掉下块闪闪发光的金子。他自己更宣称,“我是一块上海大金子。”于是众人惊叹、羡慕、欣赏了十几年。谁能说对一个曾经捧着、呵护着的东西没投入一笔情感?更何况对人呢?&&&&&&
&&&&但是,当那层闪闪发亮的外壳忽然被人捅了个洞,无数人看见了里面只是泥土一块,大呼上当的时候,你不能由于感情上不接受,就闭上眼睛,继续观赏刻在自己脑海里的那块似乎依旧发光的东西。在真实面前闭上眼睛,等于有意坑害自己。
&&&&我虽然写了好几篇严重质疑韩寒的文章,但为了更进一步确信,也为自己的文章负责,这几天花了些时间,把网上能找到的媒体对韩寒的访谈、他的演讲等九个视频等节目都看了一下:CCTV“对话韩寒”,杨澜专访,何东访谈,跟陈丹青对谈,跟王朔饭局谈话,鲁豫有约访谈,香港书市演讲,厦门大学演讲,新浪网聊天室和网民对谈。
&&&&看完这些之后,我已经没有疑问:这是一个因为太大而难以令人置信的谎言;这是一个因为太愚蠢,而令人一眼识破的谎言。它的奇迹在于:在一个拥有全世界最多人口的国家,如此巨大且愚蠢的谎言,居然可以维持13年。
&&&&古往今来,“常识、常理”是人们判断一切事情的起点,也是根本点。即使对司法问题,像美国这样的法治国家,也主要靠“案例法”和“常识法”。由12个并无专业法律训练的普通人组成(随机抽样产生)的陪审团来裁决有罪无罪,而法官则更像个
“协调人”,就是极为看重“常识”的表现。
&&&&我大致梳理了一下通过这些视频节目而看出的问题,给懒得花功夫去看视频的读者们一个概貌。这些问题用最基本的常理就可以推出韩寒是假作家的结论。
&&&&一、对自己的作品“一问三不知”
&&&&很多质疑者已经提过,在2000年CCTV“对话韩寒”节目中,韩寒对为什么起了《三重门》这个书名,是什么意思,都回答不了;说你们怎么解释都行,最后被问急了,说“我忘了”。当时《三重门》刚出版不久,作者居然这么快就“忘了”!
&&&&也在这个节目上,主持人问到,台上的那个来宾女孩是不是像《三重门》中的女主角Susan?韩寒明显不熟悉Susan,但被主持人追问时,韩寒倒是来了一个小机智,说“私下谈”,躲了过去。正常情况下,他对谈论自己书中的女主角,应该有谈情人般的兴致的。
&&&&韩寒后来对此解释说,因为这个访谈节目的气氛是敌对的,像批斗会,所以他故意不答。但韩寒所言,完全不是事实。无论是台上的两位学者来宾,还是主持人,都是偏向韩寒的,观众除一位外,也都没有挑战韩寒。哪来的“批斗会”敌对气氛?
&&&&退一步,即使韩寒认定那个访谈是“敌对气氛”,那后来在何东、杨澜、陈丹青、王朔,以及“鲁豫有约”等专访和对谈中,他们都是清一色地对韩寒十分友好,完全是朋友随便聊天方式,没提任何挑战他的问题,但在那么温磬的气氛中,韩寒为什么依旧回避了所有关于自己作品的问题?
&&&&在何东的访谈中,主持人明显非常欣赏韩寒,并说读过韩寒的主要小说。在他提到韩寒的《长安乱》、谈及书中的人物和情节等,韩寒是一脸茫然,说他对《长安乱》的内容都忘了。天下有这种作家吗,对自己的作品不是不愿意谈,就是忘了,书名、内容等,统统都忘了!可是在作文比赛中,他却能记住一长串古人的名字、作品,还可以用双引号准确地直接引用,甚至默写出一个冷僻的拉丁文。
&&&&何东又谈到韩寒的另一部作品《一座城池》,问他到底想表达什么?韩寒躲避说:“我觉得你去问语文老师比较靠谱一点,因为他们的语文老师肯定能回答这个问题。”
&&&&在跟王朔那场所谓“对谈”中,韩寒几乎什么都没说,是王朔在自说自话。当王朔提到他读过《三重门》时,韩寒根本不接这个茬,不仅避谈任何自己的作品,整个饭局,除了被问到喜欢什么样的女孩时,说了一句下流的“只要发挥的好,活儿好都可以”之外,任何、任何话都说不出来。不知谁看了,不会被气死。如果观众以前没看出来,以为韩寒的沉默是高仓健式的“酷”,那王朔的东一杆子、西一棒子的闲扯,简直就像被玩了。
&&&&在“鲁豫有约”的访谈中,主持人提到《三重门》时,韩寒一如既往地不谈书的内容,更不谈这本书是如何写作以及创作经验等,而是话锋一转,谈这本书加印多少,能赚多少钱,他又可买什么车等等。
&&&&对于自己的第二部作品《零下一度》,韩寒也是记不得内容。据2001年他作客新浪网嘉宾聊天室的文字实录,当被问到:“为什么把文集的名字命名为《零下一度》?”韩寒回答说:“我也在想这个问题,我当初到底是怎么想的,谁知道呢?我也不知道。”
&&&&在新浪聊天室,韩寒甚至连自己的“新书”都无法介绍其内容。当网友问:“我们看到在新浪上说,你要简单介绍你的新书,你介绍一下好吗?”韩寒竟回答:“不大好介绍。我也不知道描述什么,好的东西往往是难以形容的……”
&&&&韩寒在“鲁豫有约”中,可以准确地记得自己最初拿到的最大一笔稿费是500元,但却提不出是哪篇作品,更不记得到底是在哪家刊物发表的。一个年轻作者,不仅忘掉了发表“处女作”的刊物,甚至连自己作品的名字都不记得!韩寒真是太潇洒了!
&&&&在八个访谈等视频中,韩寒更是只字没谈他的获奖作品《杯中窥人》,这个让他扬名文坛的起跳板,好像在他的人生中根本就没有过。《杯中窥人》是韩寒在一小时之内完成的、旁征博引古人、并默写出一个非常冷僻的拉丁文的“得意之作”,但为什么在过去13年中,在所有的媒体采访中,从未听他谈过这篇“杰作”的形成过程?
&&&&按常理,任何人有这样一次在限时比赛中临危不乱(又是面对那样古怪的考题),机智地从“纸在杯中”想到“人生染缸”,并迅速谋篇布局,联想名家作品,然后遣词造句,一挥而就的经验,都值得小小地炫耀一下吧。他既然夸口自己是金子、自己是文学史,说明不是谦虚之人,那起码应该具体一点,“金子”是怎样炼成的,“文学史”是怎样写成的吧?为何只字不提?
&&&&《三重门》是韩寒继以《杯中窥人》得作文比赛一等奖之后的另一“成名作”。有网友下了这般功夫,他把《三重门》里提到或评论的著作,按先后顺序列了出来:
&&&&《三字经》 《走出魔镜的钱钟书》 《李敖快意恩仇录》《舌华录》《尚书》
《论语》 《左传》 《红楼梦》《水浒传》 《四世同堂》 《史记》《战国策》 《江南的水》 《贺拉斯》 《流浪的人生》 《铁轨边的风》 《教学园地》《镜花缘》《佳人》
《美女赋》 《西厢记》《中国文学史》《万历野获编》 《永州八记》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孙子兵法》 《说文解字》 《变形记》 《中国作家传》《广阳杂记》《康河里的诗灵》
《数字化生存》《闲情偶寄》 《孟子.滕文公上》 《会通派如是说》 《本.琼森与德拉蒙德的谈话录》《心理结构及其心灵状态》《论大卫.休谟的死》《包法利夫人》
《西游记》 《聊斋志异》 《西学与晚清思想的裂变》《管锥编》 《出师表》 《从混浊到有序》 《形式逻辑学》《搜神记》 《长恨歌》 《肉蒲团》《淮南子》 《羊脂球》……
&&&&一个在1997年还看“少儿报刊”的16岁少年,一年之后,就能在书里涉猎这么多作品,其中不乏冷僻的古书。他不吃、不睡、不上学、不玩地拼一年,能把这些书读一遍,已是足够令人叹为观止的“神童”了,更何况这期间还写出20万字的长篇小说,并在书中引述了上述作品。
&&&&其实还不止写了《三重门》一本小说,韩寒随后出版了《零下一度》。当被人指出它比《三重门》文字幼稚时,韩寒解释说,这是在《三重门》之前写的,只不过后出版。也就是说,在1997年还读“少儿报刊”的韩寒,到1999年就在阅读了上述那些令人眩晕的一堆作品后,写出两大本书(共31万字),而且还要完成数理化和语文等功课。如此惊人成绩,那个很狂傲的韩寒,怎么一句都不提呵?
&&&&作家愿意谈自己的作品,就如同母亲愿意谈自己的孩子。很多人可能有这种经验,如果跟一个女性交谈,无论她是一个多么不健谈的人,只要提到她的孩子,她立刻滔滔不绝,立马成为“演说家”。这跟作家被问到自己的作品时有极大的相同性,这里起码有三个共同的原因:一是熟悉(全世界没有任何人像作家本人或母亲那样,熟悉自己的“孩子”),二是艰辛(都付出孕育和培养的心血),三是自豪。尤其是当“孩子”有出息时,做母亲的就更加骄傲,更愿意谈。作家同样,甚至有人说,那些名家谈起自己小说中的人物,“比谈论自己的情人还要来劲”。
&&&&所以,韩寒的拒谈自己作品,对自己作品一问三不知的情形,绝对不合基本常理。
&&&&二,对其他作家、作品像白痴
&&&&这世界上任何一个所谓的作家,无论他是否被伪文化人们吹捧,只要他说不需要读书、看名著,就可以自己写出名著的话,他不是骗子,就是高玉宝。
&&&&“还行吧”“一般”是韩寒对所有被问到的作家和作品的标准回答。
&&&&在新浪网聊天室,在被问到如何看待鲁迅时,韩寒说:“我觉得鲁迅好像不是一个作家,是一个革命家。”鲁迅参加了哪些“革命活动”?鲁迅的小说、杂文难道是他父亲代笔的吗?
&&&&当被问到他是否喜欢鲁迅的文字时,韩寒回答:“还行吧,感觉一般。”
&&&&网友问:“台湾作家中比较喜欢哪一个?李敖、柏杨?”韩寒回答:“还行吧。”
&&&&网友再问:“最崇拜的老作家是哪一个?”韩寒回答:“一般。”
&&&&网友追问:“喜欢的外国作家有哪些?”韩寒回答:“我不看外国作家的东西,我很少看文学作品。”
&&&&主持人问:“有没有看过郭敬明的东西?”韩寒回答 :“没有。不光是他,所有人的几乎都没有看过。”
&&&&主持人问韩寒:“那你主要看什么?”韩寒回答:“看报纸。”
&&&&当陈丹青问他读八十年代的作品吗,他说不读。避开了你考他读具体哪一本书。他说主要读五四时代的。然后笼统地说,五四的作家文字好。具体哪个作家的文字好在哪里?没了下文。
&&&&其实,真正读了点五四时代作品的人,如果他说真话,他会承认,当代作家的文字比那个时代的流畅多了。五四时代,白话文还在学步阶段,几乎哪个人的作品里都能挑出一堆诘屈聱牙、文法不那么顺的文字。思想条理清楚的也找不出几个。他们真正的可取之处,是严肃认真的探索精神,而不是今天文坛随处可见的撒谎、炒作、玩世不恭。
&&&&在评论其他作家时,韩寒更离谱。韩寒说他的书《1988》原要改名,因跟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1Q84》撞车。主持人问他怎么看村上春树,他说村上春树“有非常好的情怀,进步的心态,不那么罗嗦”。这种泛泛之谈可以放在一百、一千个作家和作品身上,但恰恰不适合村上春树。非常好的情怀?
――充斥色情;进步的心态?――颓废孤独;不那么罗嗦?――900多页(英文版)的故作高深。
&&&&除了对自己、他人的作品统统都不熟悉之外,韩寒在访谈中对文学和写作是怎么回事,更是相当陌生。在“鲁豫有约”中被问到,“写作是不是很累、很孤独的过程?”韩寒回答:“还可以。很多人觉得写作很累,实际上因为他们写得很差……很无聊。”然后韩寒说,写作是累,坐着累叉腰肌,手也会累。
&&&&哪个真正的作家会认为写作之累,累身超过累脑?“绞尽脑汁”、“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在累胳膊?累腿?还是累腰?哪个真正的作家不知道写作这种“个体创造”是个孤独的过程?韩寒没感觉,大概是因为有爹在替他拼吧?
&&&&三,历史、文学、文艺等任何知识都没有
&&&&韩寒在出道作品《杯中窥人》中旁征博引古书古人,在《三重门》中提到和评论的中国古籍和外国书也有51种之多,但被网民问到你喜欢古文吗?他的回答是:“这个看起来太累。”
&&&&在凤凰网“非常道”专访中,主持人何东问韩寒:“儒学作为国学在今天被推崇,是功还是过?”韩寒的回答是:“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儒学,我不知道什么是《红楼梦》,我都没有看过,以前他们选秀的时候问我,你对这些女演员怎么看,我说我不发表看法,到后来他实在是逼着我要说,我说我跟你说真话,我连《红楼梦》都没看过,你跟我说的名字我都不知道是谁,我也真不知道中国的所谓的儒学,所谓的什么学什么家的,他们具体是个什么内容,我真的是不知道。”
&&&&“什么学什么家的”都不知道,既不阅读外国作品,对古文也“看起来很累”,怎么在《杯中窥人》中信手拈来古文和古人了呢?怎么在《三重门》里旁征博引51部中外著作的呢?
&&&&在何东专访中谈到文学名著时,韩寒竟说,当年所以能留下名著,是因为当时条件差,人们没什么可看的,就只能看那几本东西,所以才流传下来。现在再也不会有名著了,因为可看的太多了,所以谁也别想写名著,都留不下的。
&&&&在跟何东谈到拍电影时,韩寒更是满不在乎地露怯:“拍电影最关键的不是表达自己内心想法,排在第一位的是让投资者收回钱。”这真是给他的“名著观”做了个脚注:一个对艺术一窍不通,也毫无兴趣的人。
&&&&无论是跟陈丹青对谈,还是接受何东采访,韩寒都表示了他不看书,只看一堆国内的报纸。他也不通过代理器上外国的网站,“国外那些对中国的看法你能想象得到”“其实我都不想看那些。”原来韩寒的全部知识来源就是被他嘲讽的官方媒体。
&&&&除了看官媒报纸,韩寒还有未成年儿童的兴趣――打电脑游戏!他说跟男人在一起就只能打牌、玩。韩寒就靠玩、打牌、踢足球、打桌球、打电脑游戏,就打出个天才作家,这难道不是羞辱所有真正写作的人吗?
&&&&这个宣称自己是“上海大金子”,自己就是“文学史”的人还说,“我不喜欢看小说,我就喜欢看杂志,军事类的东西。”“我自己会写,干嘛要看你们是怎么写的?”“我觉得我不需要借鉴,也不需要启发。”“很多人说我高中毕业知识面很窄,但是我想我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比全中国任何一个作家都要多。”
《南方人物周刊》访谈)
&&&&说上述这些话的人,难道不整个是一个无知无畏、玩世不恭的小混子吗?
&&&&看韩寒那些视频,韩寒别说是个“文学天才”,连“文学蠢才”都算不上。他根本就和文学、文字毫无关系!而这样一个人,居然成了中国最红的作家。
&&&&坦率地说,那三个大男人,王朔、陈丹青、何东,当然一丝一毫也没想到韩寒可能有假,一本正经地跟那个沉默的、很酷的稻草人交谈,简直像被耍猴了呢。
&&&&四、两个“韩寒”,哪个是真的?
&&&&在这些视频节目上,关于文学、谈写作、他自己的作品,韩寒全都回避了。但谈到赛车、女人、版税、名人生活,韩寒却兴高采烈、振振有词。包括自己做面膜,养宠物,怎样换轮胎,哪次赛车拐弯多了,哪次长跑少算一圈,甚至中学时被一个男同学因吃醋踢了一脚都颇有兴致谈。一句话,只要不是和文学、思想有关的,他都可以谈。
&&&&正如一位网友所观察的,“只要谈到文学创作、谈到他的作品,他的话就很少,又空又大,从来不谈细节问题。或者东拉西扯,答非所问,这是为什么?能写出《三重门》等大量文学作品的人怎么对文学这个话题如此冷淡?但要一谈起女人、赛车或日常生活,与文学无关的东西,他却头头是道。”
&&&&另一位网友说:“其实看了几个韩寒的访谈视频,似乎一个特点是:语言一概没有书面化,内涵一概肤浅化,完全变了一个人似地,所有的文学境界在谈话中都看不到,完全就是一个时尚叛逆初中生的境界。”
&&&&对于韩寒明显的“人”和“文”对不上号的问题,那些专访韩寒的节目主持人,不约而同都感到了。
&&&&主持韩寒和陈丹青对谈(零点锋云)的查可欣说:“韩寒本人不像他的文字。”
&&&&凤凰网何东说:“韩寒平时的接人待物,完全不同于他文字的锋利和俏皮,他性格内向而且颇为羞涩。”
&&&&杨澜说:“在采访中,韩寒也并非网络上那样咄咄逼人,而是相当的‘谦和’,这莫非才是他的自然状态?”
&&&&一位网友说:“为什么采访中的韩寒看上去一点都不犀利呢?让人失望。我当然相信书是他写的,但视频上的他,怎么看都是一个普通上海青年,甚至有点木讷,也看不出有什么魄力。”
&&&&还有网友说,韩寒“一谈文学就结巴,一写小说就神采飞扬,同时一谈赛车就神采飞扬,一写赛事就磕磕巴巴,这是同一个人吗?”
&&&&这难道不太奇怪了点吗:在小说和博客的背后,“韩寒”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幽默调侃、尖锐泼辣,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可是真人一出来,空泛肤浅、拉杂琐碎、似是而非;所谓“谦和、羞涩”,其实是没有深刻,没有渊博,没有文学,甚至连自己的作品都弄不清、记不得,像个已经九十岁的人。
&&&&网上有《韩寒精彩语录100条》,里面的确不乏机智、才气,可是怎么一到“真人”,这些“素质”就都不见了呢?完全是一瓶跑了全部气儿的啤酒!
&&&&韩寒在最近宣布要出版《三重门》的博客中居然很自然地说,他的偶像是张国荣。古今中外,我从未听说过哪个作家,别说一国之最红的作家,他的偶像会是流行歌手。同时在访谈节目中,他还能很有兴致地谈起其他港台歌手,整个儿一个浅薄的时尚小青年儿而已,哪有一点小说家、政论家的影儿呢?
&&&&五、韩寒博客是他本人写的吗?
&&&&在电视访谈中,韩寒还明显回避他是怎么“写博客”这个关键的问题。“杯中窥人”和“三重门”都是老皇历了,当今的韩寒是以上亿点击率的博客针砭时弊爆出大名的。可是偏偏对他是怎么写博客的这个问题,韩寒从来都三缄其口,有时刻意躲避这个话题,这也是反常的。
&&&&在“陈辰青梅煮酒”节目中,当被问到,“那你写博客都在什么时候写,都是在深更半夜写吗?”韩寒回答:“其实倒是挺少的,也不耗费什么时间。”这明显不像是一个写过很多有影响力的博客的人的感受。韩寒那些博客,真的“不耗费什么时间”吗?
&&&&而且更怪的是,韩寒马上转话题,明显回避谈“写博客”。他非常生硬地把题目转到跟这个毫不相关的他有一天在路上捡到一只猫,怎样送医院,做X光,尾巴剪掉手术等非常详细、甚至琐碎的事情。好像一个小学智商的善心孩子,而根本不是一个小说家,更妄谈当红政论博客作家。我相信这一点任何看这个节目的人都能感受得到。那么韩寒为什么要避开他“怎样写的博客”这个话题呢?
&&&&在接受杨澜专访时,韩寒说:“我觉得人很多时候,很多看似很英明的决定其实都是被迫做出来的,并不是他主动那么做的。”这是不是韩寒在表达自己的难言之苦呢?
&&&&在接受何东专访时,韩寒更无意之间透露底牌,他其实没有写那些博客。因何东问他“每天在博客花多少时间写作”时,韩寒的回答是“十几、二十分钟吧。”但他同时说,这十几、二十分钟中,他主要是看看新闻,娱乐新闻,八卦,或是汽车论坛什么的。大家算一下,去掉这些,韩寒真有时间写博客吗?
&&&&韩寒还清楚地跟何东说,他不在word上打东西,也就是不在上网前写好,而是上了博客后直接在网络页面上打。我不相信任何一个严肃的写作者是这么写东西的。
&&&&而且还有一个更令人吃惊的细节:何东说韩寒的博客标点符号不正确,例如顿号和省略号都不标准。韩寒回答,他不懂怎么打这些符号。然后电视上出现这样的场面,何东指着他手边的笔记本电脑,告诉韩寒怎样按右上边的顿号键,韩寒还疑惑说,那个键上不是这个符号呵。
&&&&天哪,一个出版过七部长篇小说,十部政论文集、发表那么多博客文章的中国当红作家和政论家,竟然不知道在电脑上怎么打标点符号?他真的是在“长期写作”吗?
&&&&在“人造韩寒”说出来之后,人们有了新的视角,一位网友在“怎么好像真的有两个韩寒”中说:
&&&&“我看了韩寒31日‘陈堂供证’这篇东西,怎么感觉好难过。写这份东西的人和我印象中的韩寒怎么好像根本不是同一个人?!这篇东西文字真的很差(我第一次看曹长青说韩寒文字很差还有点不以为然呢),心力很浅乏,辩驳能力很一般,语言也不免有些低俗,根本就没有原来的犀利,机智,老到和幽默。我是有好久没有看韩寒的东西了。但是感觉这篇文字的作者和我现在接触着的无数普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没有什么区别呀,甚至有些年轻人的文字和思维能力远超过现在面前这个‘韩寒’了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网上可以看到的唯一的一场韩寒的演讲,是在厦门大学,拿稿子念。他很敏感地给自己打圆场说,他是怕不拿稿纸会“满嘴跑火车”。事实上,韩寒除了谈车、谈玩、谈女人,几乎什么都不说,从来都没满嘴跑火车。视频节目中的韩寒,很帅,很斯文,很诚恳的样子,偶然也有些小机智幽默。如果从只是做了13年的演员,演别人写好的脚本的角度来看,韩寒有他成功的地方;能迷倒很多人,有他的理由。
&&&&但是,如果仅仅因为被一个演员迷住,而对一个前所未有的跨越三界(教育界――作文考试作弊,文学界――小说代笔,思想界――博客代笔)的弥天大谎容忍的话,那中国人就只配做谎言的奴隶。这个谎,远比什么三鹿牛奶之类可怕!
发表于:12-02-08 09:59
作者: 回复日期: 07:33:58 
  韩粉受尽了反知识论调的荼毒,觉得世界的进步可以单靠那些插科打诨的俏皮话就能推动。一些简单的逻辑推理对于他们甚至可以说得上市“用药过猛”。
  就为了这点,就必须把韩寒的神像砸个粉碎!
作者: 回复日期: 07:35:25 
  无论谁赢,得公众赢,公理赢才是真赢。我的看法是,韩寒无论怎么自证他证,都已经被点了死穴。
  如果他证明自己学爱读书,所以有能力写出那些作品,但是为了轰动效应故意塑造反智主义形象,诋毁读书学习,就是欺骗公众,毒害青少年,罪过更大于别人代笔写文章。
  如果他无法证明自己爱读书,那他没能力写出那些作品,他的作品是代笔无疑,那他也是欺世盗名,理当身败名裂。
  只有这样的结果才是公理赢,公众赢。
发表于:12-02-08 22:52
&&[第2版 02-08 22:52]
  本人九零后,现在是做技术的!被韩假假蒙蔽了那么多年,能弱弱的骂一句:吗类个比含含吗?楼主看见一定要回我啊!我们九零后也有理智的也不都是脑残大部分还是理智的!另感谢各位技术达人教会我理性分析问题,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
-----------------------------
 更要怪的是HH后面的推手,13年前他还只是teenager,所以那些人才真要受到法律制裁。我现在觉得HH真的很可怜,当时无法做主,成人后身不由己。。。
  那些什么利益集团为什么不站出来!
发表于:12-02-08 23:08
作者: 回复日期: 22:36:42 
  傻韩寒出镜又中了方舟子的招了,水平相差不是一点点呀。
  以下是方舟子今天的新博文:
  韩寒自证《书店(一)》和《三重门》是别人代笔写的
  ( 12:55:46)
  前几天湖南卫视记者来采访我时,说他们也将去采访韩寒,问我有什么问题要问韩寒,他们可以代为询问,这样可以通过剪辑形成“隔空对质”的效果。我让他们代问了三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韩寒是什么时候开始读钱钟书的?
  12月5日湖南卫视“新闻当事人”播出的节目,果然有韩寒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大意是:他是在初一时开始看《围城》的,但是看不懂,初二初三时又看了一遍,还是觉得钱钟书“文笔太难”“太学贯中西,有太多的英语”,他更喜欢当时开始读的林语堂、梁实秋。(视频见(第11分开始):略)
  韩寒和节目编导可能都不知道我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编导剪辑我对韩寒回答的反驳并没有击中要害)。其实在我问这个问题之前,我已经发了《“天才”韩寒〈书店(一)〉分析》,如果仔细看过我那篇文章,就知道我为何要问这个问题了。我还担心韩寒会针对我这篇文章编一个说得过去的答案,结果却没有。他没有我想的那么聪明。
  《书店(一)》一文号称是韩寒在初二下学期刚开始时(1997年3月)在一个月内创作的十几篇小说、散文之一。正如我已在《“天才”韩寒〈书店(一)〉分析》指出的,《书店(一)》的文风模仿钱钟书,而且几处化用了钱钟书《围城》等作品的句子:
  《书店(一)》:“英文情书的最大好处莫过于信的开头便可以直称‘亲爱的某某某’”
  《围城》:“只有英文信容许他坦白地写‘我的亲爱的唐小姐’”
  《书店(一)》:“企图躲在英文里兴风作浪,鬼鬼祟祟地好比政治犯躲在国外活动”
  《围城》:“不然真想仗外国文来跟唐小姐亲爱,正像政治犯躲在外国租界里活动”
  《书店(一)》:“还有《男人如何博得女人欢心》,其实就等于把‘怎么调情’说得更加含蓄,就仿佛植物有它的学名一样。”
  《围城》:“据说‘女朋友’就是‘情人’的学名,说起来庄严些,正像玫瑰花在生物学上叫‘蔷薇科木本复叶植物’。”
  《书店(一)》“想必与‘幽默’(humour)最初在英语里解释为‘体液’十分切意,眼泪鼻涕当算体液,流眼泪便是流‘幽默’。”
  《说笑》:“我们不要忘记幽默(humour)的拉丁文原意是液体,好象贾宝玉心目中的女性,幽默是水做的……”
  可见《书店(一)》的作者是一个极其喜爱钱钟书作品的人,要对钱钟书作品烂熟于心,才能如此这般对钱钟书作品中的句子信手拈来地化用(而不是简单的抄袭、模仿),而《书店(一)》写作的时候,韩寒自称才读过一、两遍《围城》,而且读不懂、不喜欢,《书店(一)》怎么可能是他写的呢?所以韩寒对“你是什么时候读钱钟书的?”的回答,自证了《书店(一)》是别人代笔的。
  《三重门》更是公认模仿《围城》写的,里面的人物、情节、用语大量地化用《围城》,只有熟读《围城》的人才写得出。而据《儿子韩寒》的说法,“韩寒从进入松江二中读高一不久,也就是1998年的下半年起,开始了他的长篇小说《三重门》的写作。”那么,在韩寒开始一次性定型写作《三重门》时,他最多才读了三遍《围城》(也可能是只读了两遍,看怎么理解“初二初三时又看了一遍”的说法,既可以理解为初二、初三各看一遍,也可理解为初二、初三总共看一遍),而且还读不懂、不喜欢,怎么可能写出处处模仿《围城》的《三重门》?所以韩寒对“你是什么时候读钱钟书的?”的回答,也自证了《三重门》是别人代笔的。
  韩寒父亲韩仁均是知道写《三重门》必须熟读钱钟书的,所以在《说说我自己》中说:“家里的一本《围城》不知被他翻过多少遍,第一本翻烂后我又买了一本。因为喜欢,所以他后来在第一本书《三重门》里刻意的模仿他的偶像钱钟书《围城》的风格一点也不奇怪。”但是现在韩寒自己对着镜头承认在写《三重门》之前只在三年内看过两、三遍《围城》,而且看不懂、不喜欢,那么把《围城》翻烂的,恐怕是韩仁均吧?
发表于:12-02-08 23:14
作者: 回复日期: 22:36:57 
  看看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助理教授对方舟子与韩寒之辩的文章,比国某些信口开河的公知、避重就轻的法知、沐冠而猴的博知……从人品和知识明显强了不是一个层次。
发表于:12-02-09 22:12
作者: 回复日期: 19:06:12 
  “文坛是个屁,只要肯装B”
  韩寒是个什么人?
  他就是个翻版的郭美美!
  郭美美做错了什么呢?她只是个傻妞 又没生在大富大贵之家 没有遵循闷声发大财的体制内潜规则 却出来炫耀自家家藏巨财 明眼人一看 你一个黄毛丫头 不可能有如此巨财
十有八九是哪个龟儿子贪了我们的民脂民膏 代表我们花在此傻妞身上了 被人代表花自己的钱 还是这样一个花法 谁不心痛 谁不愤慨?
  所以。全民围剿就不奇怪了。
  韩寒和郭美美有什么不同吗?其性质是一样的
  一个十六七岁 门门功课不及格的痴呆儿 突然学富五车获作文大奖还出起书来了 这是怎样的奇迹啊?所以他韩寒一出声(名)额头上就刻有――重大盗窃犯嫌疑人的标签!所以他必须自己出来说明并证明他是怎样从一个门门功课不几个的低能儿一下变成学富五车出口成章的作家的!
发表于:12-02-09 22:48
作者: 回复日期: 11:53:04 
  眼下,书商路金波已经落荒而逃,含恨自宫;被他一手竖立起来的“知识分子牌坊”(路金波名言)韩寒也是朝不保夕,眼见着就要大厦将倾。如果大家不知道什么叫报应的话,不妨看看现在的韩家军。
  以前,他们一边引经据典写着据说叫小说和杂文的文字,一边却到处吹嘘“18岁之后不读书”,赤裸裸地装神弄鬼,把自己打扮成新时代的张铁生,蛊惑、煽动那些正在被作业和学业压得喘不过起来的中学生们。不错,眼下,书商路金波已经落荒而逃,含恨自宫;被他一手竖立起来的“知识分子牌坊”(路金波名言)韩寒也是朝不保夕,眼见着就要大厦将倾。如果大家不知道什么叫报应的话,不妨看看现在的韩家军。
  不错,韩寒一伙也的确享受到了这种反智主义所带来的巨大好处,从反智主义的大狂欢中赚得盆满钵满。    
  韩寒不是无产者,他是一个流氓有产者,但却加剧了流氓无产者的盛行、扩大了把无耻当成产品来销售的市场,这样一个脑残的时代该结束了,2012年,这个脑残的代表――韩寒快点滚蛋吧
  现今的中国,当今30多年来的那些口口声声要重视教育、发展教育的而大肆反对张铁生、还把他下了监狱的文化精英们,却自己亲手又培养出了一个新的张铁生式的人物。
发表于:12-02-10 09:56
&&[第3版 02-10 09:56]
作者: 回复日期: 09:24:23 
发表于:12-02-10 10:09
06:24:23.0
  我以前看过一些韩寒的访谈,早就觉得他说话肤浅没思想一提到深层次的问题就答非所问,而且听他讲话我感…… ==========通过这次打假,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打假除了体制形势上的,还有思想上的虚假无知盲目…
发表于:12-02-10 10:10
作者: 回复日期: 09:37:00 
  在公开、可核查的环境下韩寒就变成文学白痴、词不达意、语法错误频出。在不可核查或可能作弊的环境中,韩寒就有文学功底深厚、表达准确、无语法漏洞的“好作品”出炉。这会是同一人?
发表于:12-02-10 10:17
作者:城市志愿者服务队 发表日期: 22:25:00 回复
  韩寒:砸了,砸了,那个方秃子来砸场子了。
  韩仁均叔叔:慌什么,慌什么,有我韩仁均叔叔在,不要怕,姜还是老的辣。真是没出息,看我平时怎么教你的!一个方秃子就把你吓成那样。
  韩寒:这个方秃子别人的假不打,偏偏要来和我过不去,明明就是妒忌我同时有5,6个“活好”的女朋友,可以玩女人,比赛车,还有大把的钞票。
  韩仁均叔叔:你傻吧,谁叫你说要赏二千万找出代笔者,这不是露富吗,那个方秃子分明就冲着钱来的。还有那个傻妞说还要加二千万。这不是炫富吗?这不是欺负穷人吗,穷人们就是一种仇富的心态。况且那个傻妞只是个电影上专门演鸡的?演鸡的钱也干净吗?
  韩寒:养鸡也能赚那么多钱,比我做鸭子都要赚得多。好在我还有那些傻不拉几的韩粉,拿着父母亲给的钱,来买你韩仁均叔叔捉笔替我写的那些垃圾书,也能赚个盆满钵满的。
  韩仁均叔叔:我这样做还不是为了你,没有我,你可以玩女人,有赛车,有用不完的钞票吗?我们这么做还不是为了骗钱,首先要把你包装打扮成不读书,不上学的叛逆“天才少年作家”,来让无知的那些不喜欢读书的中学生崇拜你,掏钱买我替你写的垃圾书“三重门”。要不是打着“天才少年作家”的名号,这样的垃圾书会有人买吗?
  韩仁均叔叔:要是“三重门”署上我韩仁均叔叔大名,说不定一大帮子家长要来找我这个当年的“儿童文学作家”说我毒害青少年了。
  韩寒:有奶便是娘,有钱就是爹。只是那个方秃子太可恶,偏偏要来打我的假。
  韩仁均叔叔:我当年叫你好好读书,你不听我的话,现在知道了:书到用时方恨少了吧。只怪我当年太娇宠你了,你看你在学校作的好事:”半夜爬水管子去三楼的女生寝室――你们可能都不知道如何才进去,我也是研究了一个星期。这个工程就像《越狱》一样,需要图纸,我这里还有一份当年设计的线路图,可以顺利安全的进入女生寝室,当然,这个计划的最后一个程序是要有人给你开房间门的,要不你爬上去干吗干谁?”这分明就是流氓强奸,赶上83年严打,早就把你枪毙十回都够了。
  韩寒:那个方秃子,明明知道我是个骗子,流氓,弱智,草包,却硬要拉我上电视上辩论,这不是赶鸭子上架!我才不上它的当。
  韩仁均叔叔;对,首先宣布对此事不再作评论。但这一逃跑,搞得韩粉们纷纷叛变,都在骂你是“假天才”,真草包。恐怕以后你那个“青年领袖”,“公知”的位子怕是没得坐了。
  韩寒:这个方秃子,当年肖传国的手下太差劲了,怎么就没打死这个秃子。
  韩仁均叔叔:所以我们现在要低调。只有两个字:躲和拖,让那个方秃子干着急,使不上劲。等风平浪静后,让你金波哥给你重新包装炒作一下,再找个人代笔帮你出一本书,气死那方秃子。
  韩寒:可那方秃子还是一副不罢休的样子。
  韩仁均叔叔:那我们现在就去告官。看能不能吓吓那个方秃子。
  韩寒:那就只有这样了。
  韩仁均叔叔:记住:在你下篇博文一定要写上“我们家还在还贷款”,表明和你的韩粉们是一条线上的,都是房奴,忽悠那些脑残的家伙,好跟我们是一条心。当然不能写明“我们家是炒房的,手上还有几十套房源的事实。”
  韩寒:明天我就交给我的团队让他们给我发一篇博文,写上这一条。
发表于:12-02-10 10:25
作者: 回复日期: 09:50:45 
  我也觉得这是他等待的比较好的结局。
  与艳照门明星一样,如果道歉,将会丧失一切商业利益,甚至需要赔偿合同对方。
  只要什么不做,偶尔放放小破文章,至少还有小的商家愿意他做些代言。世界依旧这个样子。
  悔过和歉意,不可能自韩寒而始。
  十三年的经营,不会因为我等数十天的关注和口舌而放弃的。
  -----------------------------
  小的商家更不敢冒风险用一个臭名远扬的骗子做代言了。因为每个商家都知道诚信这个招牌是最重要的,对于商家来说,“骗子”恶名比“艳照”的恶名更可怕。试想,你的代言人都涉嫌造假问题,谁敢相信你的产品是真货呀!只要诚信有污点的明星,哪怕只是传闻,也是没有商家愿意请来做代言的。
发表于:12-02-11 20:01
&作者: &发表日期: 12:19:00
用手稿作证据上诉的韩寒必输无疑,告诉你们为什么
不废话,直接正题。
韩寒提供的手稿,根本无法成为有效证据,也不会被法院采信。
  知道为什么不?韩寒的手稿是孤证。
  孤证懂不,韩寒说某个孩子是他亲生的,要上法院起诉,那么光凭他喊:孩子是我的,孩子是我的。这没用,要证明孩子真是他的,总要提供一个有效的亲子鉴定之类文件吧,没有这些客观证明,你要法院怎么采信你的证据?
  同样的道理,韩寒说这个手稿是自己亲手写的,没有任何改动,当时就是这样,那你有客观证明吗?人证不算,记忆上会有问题。
  韩寒没有其它证明的情况下,这个证明本来就是孤证,孤证能被采信?
  你要让法院采信你的证明,很简单,提供其它文稿,比如《长安乱》的手稿,证明你的风格一贯如此,都是一挥而就,不加修改。
  如果你无法提供其它文稿,很可惜,你的证明材料,就算加上人证,始终都是孤证。
  从韩寒拿出手稿当令箭,宣称起诉开始,我就不得不相信,韩寒身边有群猪友,这种意见你也能采纳?
  就算你胜利了,也不见得青白,可是你韩寒要是输了呢?要是法院不受理呢?
  法院判决书不会说手稿是不是真的,只会说“韩寒起诉罪名成立,判决方是民如何。”或者是“韩寒提供的证据不足,不能证明方是民侵犯了权益,如何如何。”
  知道不,只要败诉,那就是你韩寒提供的证据不足,大家就可以直接理解成,你韩寒的手稿是假的,法院都不认可,懂不?
  你胜利了,不见得是天堂,失败了,那就真正是地狱。
  不过相对于这个,我宁愿希望法院受理这个案子,好歹你有一半的胜利机会,如果法院不受理呢?
  你提供一个孤证让法院受理,比如说方舟子欠你多少钱,那要有欠条,不能说你说欠钱就欠钱,对吧。你说这本书是你写的,那也要有旁证证明你的写作风格一贯如此,否则你觉得哪家法院会头晕到这个地步?
  好吧,如果连法院都不受理你的案子,那你让围观群众情何以堪?
  “你韩寒提供的证据连法院都不采信”。
  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除了你的粉丝和朋友,所有旁观人都会理解成你的证据不真实,真实的证据怎么会不被法院采信呢?
  你看,这是一开始的地狱,从你一起诉开始,就在你脚下。
  可怜孩子,咋会想到用手稿去做证据呢,居然还是干净的如同抄稿一样,你的粉丝说天才的手稿一定如此,可是,法院不会对天才额外的,采信也要讲程序不是。
  你还偏偏把手稿去公证,复印。
  真好,真的很好,你的队友完全是余则成,相信我,我没骗你。
发表于:12-02-12 22:31
fshuyang 于
18:25:30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在麦田质疑韩寒之初,我的第一天微博还是支持韩寒的,因为我在第一时间怀疑麦田的动机可能是因为“韩三篇”,所以要打击韩寒的声望。但是很快我这个“质疑”消除了,原因有二:1、韩寒面对质疑骂街的态度太让人难以接受;2、我认识到无论谁,无论以什么目的,只要不是捏造事实、栽赃陷害,都有权利于自己认为有疑点的人和事发表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态度。
  从麦韩之争到方韩对决,围绕双方的主要有两个核心论点:1、方舟子一方从根本上说,是很难拿到韩寒代笔的直接证据的――也就是很多人所谓的铁证。在这一点,大家都知道韩爸倒戈的可能性为零,而我也相信方舟子一方也很难通过监听或是黑客方式获取韩寒与其可能存在的代笔者的联系记录等证据。2、韩寒方自称“文人不能自证”。
  对于方舟子一方的困扰,我是认可的。但是韩寒方自称的“文人不能自证”的说法,就纯是借口了。当然,韩寒如此说法有一个背景,就是他拿出手稿后仍没有取得其自认为的“信服力”。而之所以如此,其原因是韩寒的手稿太“干净”,而韩寒方解释这种干净的理由是“习惯”有太无说服力。大家要了解的是,同一时间段海岩也被人质疑,但当海岩拿出修改的面目全非的手稿后,质疑声就戛然而止了。
  在此我有必要强调一点:手搞的价值就在于作者修改的过程,这才能反映一个作者创作的轨迹,是研究者对某一作者和作品加以分析研究的珍贵资料。手稿不等同于手抄稿,以前投稿都要誊写一份干净整洁的手抄稿,方便编辑审阅,这个“手抄稿”是不能算作手稿的。就像很多大作家都有助手,而誊写的工作都是助手来做,我们也不能藉此而怀疑这些大作家有代笔。
  “手稿”没有证明力之后,我不知道是韩寒方遗忘了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韩寒曾经说过的,自己有一个方便写作的“摘抄本”,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如手稿般拿出来?
  现在对《三重门》等作品中丰富的引用,很多人提出了质疑。而韩寒还不只一次地说自己不爱阅读原著,那这些引用就必须是间接获得的。而韩寒好像记忆力也不是很好――自己的作品也会忘,那么这个摘抄的小本本,就应该是其写作的必要条件了。那这个小本本现在何方啊?
  我相信这个小本本一旦出现:1、从笔迹鉴定上可以确认是韩寒初中时写的;2、摘录的内容都应该有出处吧,是当年韩寒从哪个报纸杂志上看到的名言警句(反正我当年摘录都会标清出处)。那所有的质疑不就不攻自破了?
  那为什么韩寒现在还不拿出来?不要告诉我这么重要的东西丢了,当然也有可能。所以,无论是不是韩粉,无论是不是质疑者,大家应该一起要求韩寒拿出这个小本本来自证啊!
发表于:12-02-13 20:12
作者: 回复日期: 18:27:16 
  作者:醉爱清风笑 发表日期: 12:05:00 回复
  一个表面“破”朔迷离实则破绽百出的骗局,居然引起了“族群撕裂”(某人语)式的大论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恕我直言,除了漠不关心的酱油党,作为旁观者,任何一个智商正常且愿意稍稍去了解一下事情原委的人,或多或少总能看出里面的一些蹊跷和猫腻。这样一个手法拙劣手段下流,事实真相昭然若揭的惊天大骗局,如果最终竟是以难得糊涂收场,我看不出在中国还有在其他什么事情上寻找真相、寻求进步的可能。
  民众的无智和盲从就不说了,作为公知、公媒一分子的衮衮诸公,在没有任何公权力压制的情况下,看看你们都做了些什么――
  要么说小事一桩何必当真;
  要么掩耳盗铃混淆是非指责方无理狡辩;
  要么躲进小楼成一统当起了缩头乌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某南方系报纸,在最初的拉偏架之后,眼见舆情风向不对,又出炉了一篇貌似公允的《“表面现象”看韩寒》,居然写道:“韩寒在方舟子面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他几乎忘记了世上还有诡辩术。方舟子要什么,他给什么。其中最诚实的项目是,报书目。你不是说我不读书么,我就报给你,像学生对老师……”
  方是诡辩吗?方对韩证据的批驳,有哪条不是站在常识与常理的角度进行合理质疑?以这种冷酸灵式的春秋笔法,表面客观暗里偏帮,向读者展示的是奸险鬼祟的下三路招数。如果说在此之前你们至少还有敢冒天下之不大不韪的勇气,现在则只剩下失掉勇气的无耻。
  南方系报媒是一个引爆过孙志刚事件,有着辉煌历史的媒体,曾经在我心目中拥有至高地位,认为这是国内几乎唯一值得尊重和信赖的媒体。但是昨天看到一位网友的帖子说:“《南方周末》是不能再信了!看来孔庆东骂它不是没有道理。”我却深以为然。一个媒体的堕落,可以堕落得这么彻底!
  代笔门演义至今,公知、公媒们的表现,要么是群体性糊涂(可能性无限为零),要么是罔顾事实混淆是非的无耻。在指责有关部门公信力下降的时候,是否反思一下:你们的公信力有没有面临破产?以及,你们比你们指责的对手又高明多少、高尚多少?
  有人指责倒韩是闹剧,在我看来,社会进步由你们这些所谓公知来扛旗,才是一场彻底的闹剧。连代笔的这样一个真相都要回避,要掩盖,要颠倒黑白,你们所谓的公平正义,就象韩寒的两千万悬赏,只是个笑话。
  (顺便声明,本人独创了一句歇后语:“韩寒悬赏――笑话”。独家版权,欢迎无偿引用,转载请注明作者)。
  还有网友就此事发帖说:“在中国没有真相只有博弈”(《韩寒疑案――福尔摩斯对韩寒事件的分析》),我还想补充一句:在中国没有斗士只有伪斗士。至少目前看来是这样,任何所谓的斗士、公知,一旦牵涉到私情、私利,立马就打回原形了。罗永浩
、南方系媒体就不提了,就是李大眼,在这场争论中都是失分的。
  你们今天的所作所为,跟你们以往批评的对手没有任何区别,要么利益倏关颠倒黑白,要么事不关己装聋作哑,要么不辨是非和稀泥。从你们的所作所为我看出,今天的MZ斗士,很可能就是明天的有关部门,社会进步、公平正义由你们来扛旗,我不相信!我彻底不再相信!
  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韩寒倒了,我也看不到社会进步的希望在哪里。
发表于:12-02-13 20:29
“韩寒”是谁?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老愚
  “韩寒”是谁?参加《萌芽》杂志新概念作文声名鹊起,以批判教育制度的长篇小说《三重门》为文坛瞩目,集合阳光男孩和思想叛逆诸多因素,迅疾成为80后偶像人物。他的另一个身份――赛车手,仅仅为他神奇的传奇人生起到某种注释作用:速度以及勇敢。博客时代的来临,将他迅速推上神坛:他是中国大陆第一影响力博客,一篇文字会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点击量,好多粉丝通宵守在电脑前,只是为了成为他的第一个读者。他教给我们真实生活、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这是好多韩粉的感受。这个年龄段之外的人,也能感受到韩流的冲击。韩寒似乎轻易就能跃升到生活的高处,周身放射着无比神奇的光芒。
  这个偶像是真的吗?从他以天才少年作家成名的那一天,就有人一直在质疑。
  但仿佛天助韩寒,无人能令人信服地扳倒这个偶像。
  龙年前夕,一个叫“麦田”的人,突然扣动扳机,打出了射向韩寒的第一枪。他抛出了自己缜密的猜想:韩寒是被包装出来的一件商业利器,他的一系列著作乃其父韩仁均和经纪人路金波代笔。他试图区分真实存在过的韩寒和偶像韩寒,刮掉罩在“偶像韩寒”身上的所有油彩。
  韩寒方面的回击成功地迫使莽撞的“麦田”道歉,却因为高达2000万的悬赏,引来了打假高手方舟子。随着方大侠一篇篇质疑文章的问世,质疑韩寒的声浪一波高过一波,韩寒方面被迫自证清白,最后诉诸法律。方韩大战自此达到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有人惋惜,两个最不该打仗的英雄阴差阳错地咬在了一起。
  捍卫偶像韩寒的族群不能容忍这种质疑,他们将质疑者的行为称之为歇斯底里的文字狱暴行,发起了保护偶像的尊严之战。即便如此,那些原本对方舟子并无好感的精英们,却在越来越自觉地倒戈,站在了方舟子那一边。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方韩大战撕裂了整个中国知识界。
  冥冥中仿佛有什么定数,让方韩大战在年末岁初狂飙般上演?2012难道真是传说中的终结之年?
  有自称算命先生的慨叹,“壬水之气乍入,命主恶运遂显,故新年前后事发也。天意乎?适五月丙午,年运之水克流月之火,噫,难计损财之数矣!问:有无破解之法?曰:无!”大师解释说,韩寒所破之财指的就是拥趸和声望。
  挺韩派给出了一个略显悲壮的理由:韩寒蒙难乃是因为其谈革命、自由和民主的三篇博文得罪了知识分子大佬,他们断定韩寒与当局合流,变成了主张维护现状的“反革命”,以此构陷这个曾经的思想盟友。倒韩派加之于挺韩派的罪名是:因为与其有利益瓜葛,比如刘瑜、熊培云等人。
  毫无疑问,这远非方韩大战的根源。以利益论盖棺论定这场空前激烈的文化事件,只能证明他们“皮袍下的小”。
  以“韩寒”为代表的偶像操控术走到自己的尽头,或许才是问题的正解。
  “韩寒”,一个被制造出来的“天才”,以狂放不羁的叛逆者姿态横扫中国文坛,造成独一无二的偶像崇拜现象,这个力量巨大的思想上帝,同时创造了点石成金的商业奇迹,这种偶像文化―经济一体化模式,让操纵者日进斗金,“韩寒”载体名利双收。一个文化英雄站起来,无数人成为庸众,一个号称不读书的领袖,缔造出思想贫乏的一代粉丝。偶像经济天生的排异性,使得韩寒一木独大,扼杀了其他真正思想者的生存空间。一个单纯的韩寒原木,被精明的投机商人和偶像工业推手当作核武器,打遍天下无敌手。在清纯的韩寒活体与邪恶的符号韩寒之间,人们难以辨识其中的差别,只好全盘接受了合二为一的偶像。“韩寒化”的后果,造成了一批新式躁动分子,他们以韩寒的是非为是非。甚至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是非标准:以对韩的态度把人分为两类。一些原本矜持自重的中老年知识分子,也很策略地投怀送抱,与韩寒做起勾兑的生意来。傍上这位青年思想领袖,仿佛就获得了继续生存的入场券。韩寒粉丝自发地加封韩寒为“当代鲁迅”,而一些倡导普世价值的媒体,全情投入造神运动,迅速把韩寒捧为“草根领袖”,他们试图将这尊大神强加于知识群体,造成后喻文化时代奇观。
  。。。
发表于:12-02-13 20:33
作者: 回复日期: 18:42:21 
  对于目前倒韩运动发展动向的几点分析:
  时间:日18点
  一、对于撤诉的解释是什么,目前韩家军没有给予明确的说明,是不再告诉了还是重新起诉?我认为暂时不会再起诉了
  二、韩家军主力路金波宣布闭关30天,意思是要冷处理
  三、韩寒说不再接受访问,法庭见(法庭现在也不见了),意味着他以沉默来面对目前汹涌澎湃的质疑,也是冷处理
  四、挺韩的学者名人们不说话了,因为他们看到凡是挺韩的,都被人驳斥的很惨,并且受牵连声誉受损,公开挺韩是得不偿失的事情,他们呢也都沉默了,冷处理
  五、骑墙派也沉默了,因为他们发现,骑墙是意见两头不讨好的事情,像是老鼠钻进风箱里――两头受气
  六、网上只有死忠的韩粉还在搅合,但他们基本上已经被无视了,或者成了被调侃的对象
  七、倒韩的队伍疲惫了,如果每天不能有新鲜的材料出炉,大家失去了兴奋点
  八、下个月要开会了,官家不愿意这件事继续发酵和扩大,影响"正事"和"形象"
  九、不管倒韩的挺韩的在干什么,方先生继续他的资料整理搜集和文本分析
  综上所述,我的分析是韩家军经过这接近一个月的战斗,发现他们已经不能说话了,更不能登台表演,说多错多。本想走法院,但想想可能在法庭上要面对更多的质询而不能选择性回答也无法逃避,不能以不知道忘了为借口,打官司是一招错棋,到时候韩寒可能会更丢人出丑,所以放弃了。目前韩家军选择的对策是,沉默,冷处理.只要我不再说新的话发新的文让你们抓住把柄,慢慢的淡化,等到大家都没了劲泄了气,直到下一个重大事件的发生,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或是等到开大会,没人盯着他不放了,那么他就成功了,在韩粉眼里,他依然是天才韩寒,公民韩寒、青年意见领袖,以后等风头过了,继续出他的书,因为他的基本信众还在,书还能卖得出去,赚粉丝的钱就够了,反正你们这些倒韩的,以前也不买他的书看,(若是方舟子十三年前就看了,他会轰到现在吗?)
  这是我现在对时局的一点粗浅的分析,希望大家能看一看,然后想一想你该怎么做
发表于:12-02-13 20:38
作者:这年头做老师真苦 :
&&& 其实许多人对韩寒的要求比对方舟子的更低。许多人抱着宽容的态度,并不要求韩寒证明自己早期作品的原创性,只需要韩寒能够证明自己有真才实学,就算是相信他了。遗憾的是,韩寒13年来的各种访谈节目中始终回避谈论文学话题以及自己的作品;而此次事件以来,韩寒又始终回避和方舟子的当面对质,却在各种采访中出了不少洋相。这就怪不得大家对韩寒越来越怀疑了。
发表于:12-02-13 23:15
作者: &发表日期: 22:39:00
&&&&【杯中窥人 另外作证参考】+为700楼添砖:
: 对杯中窥人的疑点,过去集中在布和纸;现在觉得更应该注意的是中和里,韩寒公布的手稿是杯里窥人,如此多的新概念的考官,都不认得里字?为什么韩寒明明写的里字对外公布非要改成为中字?是谁第一个把里改成为中?为什么大家都用中而不用白纸黑字的里?
  @张鹤慈 :这只能解释为所谓的《萌芽》编辑李其纲受委托即兴出了一道补考韩寒的试题,是假的,题目早就有了,是杯中窥人。而韩寒父子听错了,就写错了,否则无法解释这些文化人非不出中和里字。韩寒公布手稿揭露了真相。
  @张鹤慈 : 韩寒的考官都是文盲?不相信有人能够为韩寒辩解
  @张鹤慈 :十几年一直宣传的韩寒得奖作文是杯中窥人,不论是韩寒本人韩寒的父亲考官《萌芽》编辑李其纲《萌芽》资深编辑胡玮莳《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都是杯中窥人韩寒为了证明自己,公布了当年考试的手稿照片,公布的手稿题目是杯里窥人;如此多的新概念的考官,如此多的文化人都不认得里字?
  @张鹤慈 : 回复:这些人对纸的说法全不一样:道林纸,白纸,茶叶包装纸和布,都对不上,可能是根本什么也没有扔。
这些人对作文题目说的全一样,都是杯中窥人,偏偏韩寒写的是杯里窥人。 韩寒公布手稿揭露了真相。早就说过,韩寒公布的越多,就暴露的越彻底。
发表于:12-02-13 23:17
作者: 回复日期: 22:39:11 
  曾经说韩寒是政府小骂大帮忙的共谋者,充满了生意人的精明。发现微博里说到韩寒受到政府保护,分析方韩大战的文章被拿下,这样的微博现在也不能评论了。韩寒不仅有韩卫兵,还有政府的金钢甲,他不火,谁火?
发表于:12-02-13 23:21
发表于:12-02-14 15:56
作者: 回复日期: 15:22:19 
  方舟子表示 “我就像看戏一样”
  南方日报讯(见习记者/周豫)2月9日下午,上海普陀区法院通过官方微博宣布已经受理韩寒起诉方舟子侵害名誉权与著作署名权的诉讼材料,并正式立案。就在大伙都认为这场文字之争可能将有所结果之时,昨日韩寒的代理律师陶鑫良表示,韩寒向普陀区法院申请撤诉,集中起诉于金山法院。
  其实在上周五(10日),也就是上海普陀区法院立案的第二天,韩寒的律师陶鑫良就透露了韩寒对方舟子的诉讼将从上海普陀区法院撤换到金山区法院集中起诉,并且放弃追究神秘的第二被告“刘明泽”。他表示:撤换到金山区法院集中起诉,是依据“最高院名誉权纠纷管辖规定”来进行的。并且上海市金山区法院也在自己的官方微博中证实,“韩寒和他的父亲韩仁均的委托代理人以需要调整起诉状内容为由,取回了上述材料”。根据目前的迹象表明,韩寒未来将在上海金山区法院继续起诉方舟子。
  面对现在出现的变故,被告人之一方舟子表示,“普陀区法院的撤诉我觉得很搞笑。因为那天普陀区法院宣布立案了。今天立案,明天就撤诉,这不是像过家家一样。韩寒号称还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豪华的律师团,结果做事情这么的不靠谱。所以我就像看戏一样,他们在起诉、撤诉,或者在别的地方起诉,其实跟我都没啥关系。”
发表于:12-02-14 15:59
发表于:12-02-14 16:26
 作者:方舟子 回复日期: 16:16:02 
    07:07:45
  我爱吃这种味道的鸡蛋,需要去知道是哪只鸡下的么?
  -----------------------------
  你以为买的是柴鸡蛋,却原来是加了苏丹红,你不关心吗?
发表于:12-02-17 19:40
&&[第2版 02-17 19:40]
《三重门》的手稿可能是韩寒的致命伤
童志刚 发表于:
10:48 来源:
韩寒宣布将出版他16岁开始写作并在17岁公开出版的《三重门》的手稿,同时将把该手稿作为证明自己就是作品的原创者和没有代笔的证据,提交给法庭。这个决定赢来了很多人的叫好,同时韩寒也认为,该手稿的出现将消弭喧嚣一时的代笔质疑。韩寒意气风发地坐在手稿上拍下照片,也说明他对此深信不疑。
面对如此证据,质疑者们并未服软,声称照着代笔者的原作誊写一遍也可以形成同样的手稿,所以手稿既无法证明原创,也无法否定代笔者的存在。应该说,看法对立如此,局面只能是一个:僵局。能打破这个僵局并给出结论的除了法院就没有别人了。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那手稿太干净了,用韩寒自己的话说,我写文章就是“一稿成”几乎不作什么修改,所以才那么干净,而且一贯如此;你们做不到的,我做得到。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能不能做到写文章“一稿成”呢?当然可以做到,我们大家其实都有类似的经历,当年写请假条那都是“一稿成”的,如果说这个没有说服力,那每次语文考试中的作文部分,千把来字的作文谁不是“一稿成”的?难道还反复修改过不成?
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就是20万字的长篇小说能不能做到“一稿成”?
顺序说来,这里就有了个“量”的问题需要注意了。100字的请假条百分之百能做到“一稿成”,800字的作文也几乎是百分之百能做到“一稿成”。那么20万字的小说断断续续写下来,几乎不作什么修改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对于一件事情,我们相信还是不相信,一般来说,根据的主要是常识,往往也只能是常识。比如,有个5岁的小孩会唱京剧,我们信,而且我们还看到了;但如果有人告诉你还有个正常十月怀胎生下来才1个月的婴儿会唱《大海》,虽然比不上张雨生,但超越了小沈阳。这个你相信吗?如果你不信,你的根据就是常识,虽然医学或生物学还有另外更科学的解释,但我们已经不需要科学的解释就已经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了。
回到韩寒的手稿。从16岁到17岁陆陆续续写了一年才完成的、篇幅达20万字的长篇小说,一稿下来,竟然只有个别字词的修改、订正,这个,不符合常识。韩寒也强调了,说他曾经推翻了前10完字,进行了重写。但很明显,这10万字仍然是“一稿成”的,与我们通常所说的“修改”“润色”不是一回事。
写字的人都知道,也差不多算一种常识吧:与立论性的原创文章相比,反驳文章要好写得多,因为靶子清晰,无须自创结构,就像在北极雪域中追逐野牛的狼群,在野牛踩实的痕迹上风驰电掣,既省力又准确。可已经无比成熟的韩寒的一篇反驳文字,竟然在10个小时之内修改了4次!这说明,第一,韩寒至少不总是“一稿成”的;第二,韩寒也是有修改自己作品的欲望和实践的。应该说,初学写作时就能20万字的原创“一稿成”的韩寒,在越来越成熟的后来,反倒退步成几千字都要“数稿成”了。这个,也不符合常识。
当然当然,比起满月婴儿唱《大海》来说,十六七岁少年20万字“一稿成”的可能性还是要大很多的,如果说前者是百分之百的不可能,那么后者也许还是有百分之一的可能的。
常识不是法律,违反常识的说辞不会判刑。但是,作为具有基本判断力的读者,现在,我只能站在那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这一边,对百分之一的可能说声抱歉。
发表于:12-02-17 19:40
   15:42:11
  闲人大丫:韩天才好象特别容易受到侮辱,问他书名是什么意思他受侮辱了;问他作品有没有续集他受侮辱了;问他怎么解释那些质疑他受侮辱了;让他出来走两走,他受侮辱了。但是,他出口成脏,他骂这个骂那个,他宣扬读书无用,他宣称自己根本不读书,这些他都没觉得是耻辱。天才的耻辱观,咱普通人搞不懂啊
发表于:12-02-17 19:51
发表于:12-02-17 19:57
发表于:12-02-17 20:05
被系统删除于: 18:59:31
发表于:12-02-17 20:19
-----------------------------
  据悉:这是韩寒2月5日给 的私信,韩寒私信中的抱怨大家都看得一清二楚。"这其实从一开始就剥夺写作者的言论自由,因为无法辩解。"
谁剥夺了韩寒的言论自由而让他无法辩解了呢?大家都在翘首以待韩寒公开辩解不是?@石述思 先生,韩寒私信于您告屈,何不劝他公开辩解一下?就请韩寒谈韩寒作品!
  -----------------------------
  @lims-17 16:33:49
  无法自证,那法官又能证明神马?现在不用韩寒谈他通宵达旦读过的"史记"丶"管锥篇"神马的了,死记难为他了,管吹也行哦!就让韩寒吹吹韩寒作品总不算太为难他吧?质疑派不辞辛劳让地球人都挡不住"韩学"的兴起了,韩寒吹吹韩寒作品正是适逢其时不是?
  -----------------------------
  @lims-17 17:04:17
   那一根筋太轴了,不用理会。 呢,父子俩身陷"代笔门"正扯不[撇还乱,还是撇在一边吧。利益链上的书商不用说也得撇开,把韩寒作民主自由传声筒与功放机的公知大佬也当自动消声。那谁们来见证韩寒谈韩寒作品呢?镜头吧!对着无数双韩粉也好韩黑也罢抑或粉黑不分的眼睛。场合公开!
  -----------------------------
  @lims-17 17:51:02
  韩寒,是爷们就站出来自证吧!就算学富五车的不是,才高八斗该不遑让,都天才13了哦!别去求爹爹告奶奶了,没求出神马,倒告出妖娥子了。 之"江湖经验"?@高晓松 之"特异功能"?丢老人了!猪一样的队友不够寒碜,还得找猪一样的公知背书?公知背书要是管用,那母猪早就上树了。
  -----------------------------
  @lims-17 18:11:31
  自证吧爷们!不是说赛车才是主业写作只是业余么?就算自证后真的不能"业余"了,那也是做回自己丶做个爷们了不是?甩掉背了13年的包袱,轻装上阵,咱专心致志玩"主业",还用担心总是"老四"而不"前三"么?假以时日,没准"我们这儿"的韩塞纳丶韩舒马赫会横空出世哦!那时,活儿好的那啥可都是世界范儿!
  -----------------------------
  官司嘛,当然还是要打的。即便@方舟子 金钢不坏之身无有"好了伤疤忘了痛"一说,但"爷们一言塞纳难追"不是?人在江湖就得快意恩仇。始作俑者@麦田 也断不能轻易放过哦!这事大可学@方舟子 拽个二五八万样甩给律师就行。有 丶
丶 们等法律界大佬一致看好,韩寒依法沉舟必定无疑。
  -----------------------------
  早就看到韩寒的那一套了,03年以前有人质疑他的时候他就靠自己编的同学口供过关,07年被人质疑的时候说有2000盘自己写作的DV吓唬别人过关,这次一开始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软件删不掉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