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和银行小额网贷3000当天下款贷款相比,有哪些优势

【实力PK】P2P网贷、银行、小贷哪个更好?
2017年,高层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意味着中国金融行业进入强监管的一年。银行、保险、券商、信托等传统金融机构也面临着与互联网金融同样的命运,而同样命运的背后是不同行业的趋同性。通过对银行、小贷和网贷这三个有相似性的行业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在金融压抑过程中行业的规模、增速均出现放缓,混沌过程中行业领袖将发挥相对优势,内部分化将在未来更为明朗。
资本市场——P2P更为优秀
由于以P2P为主体的上市企业稀少,国内市场基本以新三板为主且流动性较差,在此我们仅能以个别企业作为代表。目前来看,中国P2P由于其高成长性正逐渐被海外投资者认可。
而在A股市场,传统金融的表现也十分亮眼。从2016年1月至今年4月,银行股整体获得了6%的绝对收益和10.6%的超额收益,招商银行更是逆势创造9年新高。这一方面是在中国市场,银行股起到了“稳定剂”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在2016年,银业行的基本面确实有所起色。
所以,从市场表现来看,信用中介和信息中介的表现都较为出色,P2P由于市值较小且业绩优良,股价弹性远高于国内的传统金融机构。
规模增长——网贷高速、银行稳定、小贷萎靡
相比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网贷行业的规模增长十分迅猛。2014年末,网贷行业的贷款余额规模刚刚超过1000亿元,但今年一季度行业该值已经超过9200亿,几乎与全国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持平。目前,行业规模的上行趋势仍然较为明显,今年二季度P2P网贷的贷款余额规模将超过小额贷款公司。
与P2P相比,我国小额贷款行业的增长就陷入了瓶颈期。从新三板小贷公司的财报来看,小贷公司普遍把业绩下滑的原因归于宏观经济不景气、企业对贷款需求降低,优质客户难度大。
银行业的信贷规模保持着稳定的增长趋势。据银监会发布的一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2017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正常贷款余额89.3万亿元,近年来银行贷款余额的增速一直保持在12%~13%。但由于银行表外业务发展迅速,以贷款规模的变化度量其规模扩张已经不再合适,而总资产可能是更好的度量指标。
近年来,大型银行的总资产增速在10%左右,而城商行的总资产增长速度在20%以上。这些中小银行风险偏好较高,经营策略相对激进,其通过理财、同业、委外业务等方式扩张资产负债表的同时积累了大量风险,这也为2017年银行业的强监管埋下伏笔。
信贷结构——网贷短、银行长
据央行的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银行业的贷款主要以中长期贷款为主,目前全国性大型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比重一般超过70%。而随着近两年房地产的火爆,大型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比重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今年4月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已经接近75%。
与银行相比,网贷行业的贷款结构正在发生相反的变化,短期贷款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在2014年末,网贷行业短期贷款比重为27.43%、中长期贷款比例为72.57%,而今年4月,短期贷款比例已经上升到接近40%。这缘于2016年8月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之后,在限额令的压力下,期限较长的大额资产开始退出,平台亦将重心转移到消费信贷、现金贷等期限较短的贷款业务,从而导致行业短期贷款比例的不断提高。从上表不难发现,2016年短期贷款比重的增长十分明显。
盈利——小贷衰退,银行和P2P出现分化
从在新三板上市的小额贷款公司来看,在贷款余额规模停滞不前、不良高企的同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也出现明显下滑。去年,新三板上市的小额贷款上市公司平均实现净利润2038.8万元,相比2015年减少22.4%。其中,2015年净利润最高的商汇小贷去年净利润同比减少56%,海博小贷则同比减少61.6%。
银行业在近年来同样面临业绩下滑的压力。面对利率市场化和资产质量下滑的冲击,整个银行业的净利润增速在2015年跌入谷底。2015年末,四大行的平均净利润增速仅为0.69%,近乎零增长。
但在四大行萎靡的同时,风险偏好较高、较为激进的中小银行仍然在不断扩张资产负债表,大力发展表外、同业和委外业务,保持着可观的利润增速、享受着金融自由化的红利。与传统大型银行相比,中小行更容易陷入“负债荒”和“资产荒”,能够出表的银行理财、同业和委外业务成为监管套利、获得利润的工具。当然,国有大行也不甘寂寞地在同业业务链条中充当了中小行的上游,以同业存单方式为中小行提供弹药。所以出现了银行贷款买理财、银行委外买理财等脱实向虚的金融空转活动。
不过,这一趋势在最近被彻底打破。2017年,决策层将防风险和调结构放在越发重要的位置,“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被多次提及,而政策传导至金融体系的速度和强度也超出市场预期。银监会在3月、4月连发8文对银行业加强监管,提出“三套利”、“三违反”、“四不当”的问题。与互联网金融一样,银行业也开启专项整治活动。
金融自由的终结意味着金融压抑的来临,传统金融和新金融都将面临挑战。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一些同业、理财、委外发达的股份行和城商行将最为受伤;对于P2P而言,大平台的相对优势将越发明显,而中小型平台将或面临更大的挑战。
2017年Q1股份行、城商行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均出现明显放缓,而四大行整体出现反弹。具体来看,2017年一季度国有银行的平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35%,而中小银行的营业收入增速出明显下滑。
其中,“同业王者”兴业银行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5.6%,中信、浦发、南京银行等同业投融业务发达的银行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利润方面,股份行的拨备前净利润增速从去年末的10.94%下降到了0.8%,几乎零增长;城商行的增速也从17.4%下降到3.6%;国有银行则从2016年的0.76%增长至7.2%。
对于网贷行业,目前披露财务信息的平台数量较少。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通过上市公司及新三板年报和平台主动公布财务信息的平台有28家。其中,2016年已经实现盈利的平台有17家,处于亏损状态的11家,盈利平台占比为61%,不少平台实现盈利增长或扭亏为盈利。不过,拥有较强背景的上市系平台并不能描述网贷行业的群像,在行业竞争激烈、合规成本增加的背景下,资源禀赋较弱的中小平台可能将面临更加苛刻的考验,而一些规模较大或者有相对优势的平台可能更容易在这场“淘汰赛”中胜出。
价格——利率上行、P2P逆势
在金融去杠杆、防风险的背景下,国内的市场利率从去年末开始明显上升,金融机构间的融资成本也处于近年来的高位,由于短端利率的快速上行,国债收益率曲线逐渐扁平化甚至出现了局部倒挂的现象。目前,国债长短端利差已经处于历史低位,这意味着流动性收紧之后短期融资成本的上升和市场对未来经济的非乐观预期(低通胀、低长端),利差收窄往往会伴随着风险事件的发生,目前的市场环境与2013年“钱荒”类似。
伴随着 “负债荒”的银行间流动性饥渴,货币市场利率也出现明显提升。货基代表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在去年年中为2.4%左右,而目前已经超过4%,天弘基金也顺势一“基”绝尘,成为万亿级公募航母。
在此背景下,由于网贷行业今年面临较高的合规成本,不少平台下调了预期收益率,网贷行业相对于其他理财产品的利率优势在缩小。不过利率下行也部分反映了行业风险溢价的下降,在行业合规、整改完毕前,这一趋势恐怕将延续。
趋势——政策收紧、规模增长放缓
我们曾在不久前提出了以贷款余额增长缺口和平台数量环比变化描述行业短期景气程度的网贷美林时钟,在此,我们也用同样的方式度量了银行业的信贷增长缺口。结果显示,虽然银行和网贷受到不同政策影响,但2014年下半年起信息中介和信用中介的贷款增长趋势几乎保持一致,进入2017年后两者的增速都出现放缓且缺口指标都有加速下行的趋势。这与决策层防范金融风险,收紧金融行业政策有莫大关系。
以目前的政策执行状况而言,2017年下半年,传统金融和新金融或许还将面临较为明显的金融压抑。届时,无论是在银行、小贷还是网贷行业,较为稳健的行业领袖的相对优势将越发明显,两极分化的现象将进一步深化。而在利率上行的环境下,现金类和固收类资产仍然是不错的投资选择。
(来源于网贷之家)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银行和小贷公司及网贷, 到底哪个更坑?
银行和小贷公司及网贷, 到底哪个更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正在逐步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未来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将为之改变。网上贷款也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可以足不出户的完成贷款申请的各项步骤,包括了解各类贷款的申请条件,准备申请材料,一直到递交贷款申请,都可以在互联网上高效的完成。与之相应的,一批网上贷款中介公司的兴起,也为网上贷款的普及与推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其中就包括时下流行的P2P网贷平台。规模及实力较强的P2P网贷平台有:陆金所、宜人贷、点融网、红岭创投、人人贷、拍拍贷、微贷网、搜易贷、开鑫贷、爱钱进、有利网等等。
钱海芝麻整理的几家比较有公信力的网贷平台详细数据:
比较有公信力的网贷平台详细数据
以上平台的特点就是:有些平台具备牌照属于小额贷款公司,有可能在征信上留下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记录,影响银行大额贷款时的资质;有些是没有贷款牌照,还属于民间借贷,借贷资金的进出往往要通过网站创始人的个人账户或公司账户进行,一般较大的P2P平台每天的资金沉淀多达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元,这就为平台私自挪用用户资金乃至携款潜逃埋下了隐患。
与这些P2P网贷平台不同的是,钱海芝麻不是一个网贷公司,不直接从事贷款业务,所有有贷款需求的用户在线和银行的工作人员(或正规的贷款公司工作人员)直接沟通,或直接将您的贷款需求通过平台转给银行工作人员,然后由银行人员电话与您联系,有进一步需求直接约到银行营业网点见面。通过钱海芝麻将银行和贷款需求者牵线搭桥联系在一起。
所以说,到这些平台上借款会留下小贷公司贷款记录又没有保障,不如直接到钱海芝麻上向小贷公司的业务员咨询,钱海芝麻为你整理了多个小贷公司的详细数据:
深圳市小额贷款公司信用贷款详细数据
钱海芝麻提醒您:
1、在网上申请贷款,一定要对贷款网站做一个详细的了解,在获得款项前,切勿支付任何名义的费用,以免上了骗子的当。
2、网上申请无抵押贷款,一般情况下贷款银行或贷款机构都要求借款人有完整的身份证明;半年以上的银行工资流水;以及良好的个人信用,否则任何贷款机构都没有理由相信你的。
3、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面对网络小广告和虚假贷款网站时一定要抵挡住诱惑,小心谨慎。所有网贷人都在这里
关于平台各类动态、新闻发布区
P2P网络小额贷款平台和银行小额贷款哪个好?
贷款是一种永不过时的需求,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有需要资金周转的时候。近期央行再次,虽然贷款参考降低了,但是,还是挡住了不少需要资金应急的,P2P却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图片马上去>>
P2P网络和哪个好? 的诞生使得贷款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且十分简单便捷,甚是方便。在互联网上,P2P网络平台处理起借款人的信息来较快,他们有着独特的体系,全程网络化,大大的压缩了借款人的借款成本,且资金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其中个人较多,使得真正的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借贷模式。 借款注意事项
1、勿图省事贪便利 相比来说,无抵押的所需要的风险更大,因此也都有着更为严格的审核标准与申请流程,切忌因为急需资金就轻信这些看上去简单的办理条件流程。要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资金的出借都是有一定的风险的,也就相应有着措施。 2、当面申请 任何从事贷款服务的公司都有其固定的办公场所,而且都是需要申请人当面填写申请的。申请者亲自上门申请,就能有效地对公司的真实性进行评估,极大地降低上当的可能。即使不能亲自上门的,也得亲自见到相关负责人面谈,加强了对于贷款提供者真实性的直观评估,同时也相应降低了借贷风险。 3、勿轻信“贷前费用” 正规的贷款服务公司都不会收取贷前费用的,而预扣参考利息的行为也是有违相关法律规定的。因此,直接或者变相的“贷前费用”都是不合法的,申请人有权拒绝。·& && &&&益投官网:/注册链接:/register?from=19DBE32E4C8AA·& && &&&新手体验链接:/topic/newInvest/default.aspx·& && &&&破亿感恩大回馈:/topic/onehundred/info.aspx·& && &&&此文章转自益投网贷,网址/n/view330·& && &&&该平台目前参考年化参考的区间是:18%-21.6%
大爷给个赏钱吧~~您的激励是楼主前进的动力!
(10015积分)
TA最近的文章
相关推荐:
你还可以输入500字
网贷之家官方App
投资人QQ群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网络借贷比银行贷款多了哪些优势?
网络借贷比银行贷款多了哪些优势?
五年前急需钱还是“小额找亲戚,大额找银行”是铁律,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贷就像雨后的春笋一样,迅速抢占风口并夺得市场。说起网贷,我们联想到的就是高利贷。虽然它不受待见,但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申请网贷呢?网络配图1可选择的空间大。银行的贷款产品种类很少,产品类型跟客户条件的不匹配也会导致申请难度的加大,但网贷就很少有这类情况。首先,市面上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就有几千家,竞争也相当激烈,借款人选择空间很大。其次,公司一般都会针对不同客户推出不同的产品,借款人的选择仍然比较多。网络配图2无抵押无担保。和银行相比,网贷基本是无抵押、无担保,准入门槛很低。说得更准确一点,通常情况下,小额贷款只需要提供身份证、银行流水、个人工作证明、个人征信报告等就可以申请借款了。网络配图3征信要求不严。征信就是银行贷款的钥匙。在办理银行贷款时,一旦征信出现瑕疵,被拒贷的概率就会很高。而网络信用贷款相对来说会缓和很多,高利率的网贷,促使他们愿意接受更大的坏账风险。一般来说,征信越糟糕,申请贷款的费用也会越高。市面上也会有一些不看征信的网贷,不过这类网贷的利率普遍偏高。网络配图4门槛低放款快。这可能是网贷公司最大的优势之一了。在银行申请贷款,提供资料很麻烦就算了,还需要等很长一段时间的审核期。如果你借钱是为了解燃眉之急,小额贷款机构无疑是最佳选择。出于业绩和平台影响力的考虑,小额贷款机构的办事效率快到飞起,有些机构甚至能做到当天放款。网络配图5贷款用途广。银行的贷款用途明确,如果你的贷款用于不符合政策的地方还会被收回。网贷不会验证你钱的用途,只要到期还款就行。网络配图6虽然网贷比银行贷款有很多的优势,但是网贷的骗局多,而且暴力催收也不是你能吃得消的。网络配图7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天下无难事,有志者成之;有恒者得之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贷小额贷款规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