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中后期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什么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1)上图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简析其形成的原因.材料二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立.然而.192户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一体系遭受重创.(2)二战后.资本主义世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13分)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1)上图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2分)简析其形成的原因。(3分)材料二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立。然而,192户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一体系遭受重创。(2)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经济支柱是什么?(3分)在这一体系中,哪一国处于主导地位?(1分)(3)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试说明其有利条件。(4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1年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题型:综合题
(1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15、16世纪后,各大洲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开始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19世纪50—60年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0世纪初,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成型。到今天,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它已变成包括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真正的世界大市场。材料二& “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材料三&& 现代世界的经济现象&& 海地人用泥土做饼充饥(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导致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三个重要史实。(3分)&&(2)依据材料二,分别归纳克林顿与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4分)&&(3)材料三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什么现象?(2分)结合材料二、三,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4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广东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7分) 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早在13, 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犹豫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制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实际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的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据《白银资本》等(1)根据材料,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6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12分)(3)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9分)&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材料一&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期之后,最初只是几个文明据点,但都依傍在大的江河流域或海岸边。后来成区成片,也先后出现过几个地域极为辽阔的大帝国。但那只是军事征服的结果,并没有内在的经济纽带相连结。而且,尽管有的大帝国能够地跨两洲、三洲,究竟还是限于那个地域之内,无法左右整个世界。只有资本主义产生之后,才第一次将世界连成一体。这是人类文明的大进步,大突破。 &&& &&&&&&&&&&&&&&&&&&&&&&&&&&&&&&&&&&&&&&&——《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 &&& 材料二& 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欧;1890年以后的几十年内,世界工业品集中产地又由西欧慢慢移向其他地区。……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崛起。这些新大国总有一天会对世界军事形势和各国领土施加决定性影响。 && &&&&&&&&&&&&&&&&&&&&&&&&&&&&&&&&&&&&&&&&&——《大国的兴衰》 &&& 材料三& 一18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3届部长会议在上海举行,该组织21个成员国均派部长或代表与会。代表们围绕“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的主题,就推动贸易与投资、从全球化和新经济中受益以及促进可持续经济增长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达成广泛共识。 &&& &&&&&&&&&&&&&&&&&&&&&&&&&&&&&&&&&&&&&——《时事资料手册》 & 请回答:&&&
& (1)用事实概括说明“资本主义产生之后,……将世界连成一体”。(3分) & (2)根据材料二,16世纪以后新崛起的大国有哪些?举例说明1890年崛起的大国对世界的影响。(4分)&&&
& (3)除APEC外,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形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还有哪些?(2分) &&&
& (4)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3分)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32分)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对社会政治的发_百度知道
(32分)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对社会政治的发
(32分)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对社会政治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农田水利约束》在熙宁二年(1069年)颁行。其主要内容有:(1)凡能提出有关土地耕种方法和...
我有更好的答案
(1)特点:注重水利设施的兴建;鼓励百姓和官吏兴修水利。(2分)效果: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2分)(2)趋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2分)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广泛建立。(6分)(3)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分)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2分)(4)问题:执政党(共产党)和政府脱离群众;人民生活未得到改善(或生活状况恶化)。(4分)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未得到纠正。(2分)(5)认识:克林顿主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卡斯特罗认为经济全球化应以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为前提。(4分)成果: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4分,答出两项重大成果可以得4分。)(6)要切实保障和维护人民的利益;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适时调整政策。(2分)(其它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采纳率:69%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息息相关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历史上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原因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经济发展的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2、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法美等国基本完成,并向世界其它地区扩展(东亚日本);同时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以英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倾销工业品,将亚、非、拉广大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19世纪中期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些特点_百度知道
19世纪中期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些特点
我有更好的答案
1、一些国家通过自身革命或改革方式完成向资本主义国家的转变,在英法美等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后,19世纪中期,德国、日本、意大利、俄国等也进行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变革.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美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俄德意等国也开始了工业革命.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4、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工业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实力大增.5、资本主义不仅具备了战胜本国封建主义的经济力量,同时也具备了征服亚非拉落后国家的实力.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下列有关19世纪晚期英.德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B.内阁对君主负责 C.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 D.君主是国家元首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19世纪晚期英、德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B.内阁对君主负责 C.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      D.君主是国家元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0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模拟历史卷(文综)
题型:综合题
(32分)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对社会政治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农田水利约束》在熙宁二年(1069年)颁行。其主要内容有:(1)凡能提出有关土地耕种方法和某处有应兴建、恢复和扩建农田水利工程的人,核实后受奖,并交付州县负责实施。……(9)私人垦田及兴修水利,经费过多时,可向官府贷款,州县也可劝谕富家借贷。……(12)各县官吏兴修水利见成效者,按功劳大小升赏,临时委派人员亦比照奖励。——周魁一《中国古代水利法规初探》(1)概括材料一中《农田水利约束》内容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实施的效果。(4分)&&材料二: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2)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中后期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6分)&材料三:民国初年江浙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3)材料三反映出这一时期江浙地区呈现怎样的经济面貌?这一经济面貌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将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4分)&材料四:赫鲁晓夫在一次谈话中说:“……我们共产党员,每个人都应当像蜜蜂一样地去培植人民的信任。我们好像是布道的神甫,许诺说天上有个天国,可眼下却没有土豆。只有我们极能忍耐的俄国人民能够忍受,可是靠这种忍耐成不了大事。我们又不是神甫,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应当在地面上给予这种幸福。我当过工人,那时候没有社会主义,可有土豆;如今社会主义建成了,土豆却没有了。”(4)赫鲁晓夫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存在哪些问题?(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历史根源是什么?(2分)材料五:针对经济全球化的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全球化陷阱》(5)依据材料五概括克林顿与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4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政府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4分)&&(6)依据上述材料,谈谈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2分)&&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对社会政治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农田水利约束》在熙宁二年(1069年)颁行。其主要内容有:(1)凡能提出有关土地耕种方法和某处有应兴建、恢复和扩建农田水利工程的人,核实后受奖,并交付州县负责实施。……(9)私人垦田及兴修水利,经费过多时,可向官府贷款,州县也可劝谕富家借贷。……(12)各县官吏兴修水利见成效者,按功劳大小升赏,临时委派人员亦比照奖励。 ——周魁一《中国古代水利法规初探》 (1)概括材料一中《农田水利约束》内容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实施的效果。
材料二: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2)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中后期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材料三:民国初年江浙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3)材料三反映出这一时期江浙地区呈现怎样的经济面貌?这一经济面貌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将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 材料四:赫鲁晓夫在一次谈话中说:“……我们共产党员,每个人都应当像蜜蜂一样地去培植人民的信任。我们好像是布道的神甫,许诺说天上有个天国,可眼下却没有土豆。只有我们极能忍耐的俄国人民能够忍受,可是靠这种忍耐成不了大事。我们又不是神甫,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应当在地面上给予这种幸福。我当过工人,那时候没有社会主义,可有土豆;如今社会主义建成了,土豆却没有了。” (4)赫鲁晓夫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存在哪些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历史根源是什么? 材料五:针对经济全球化的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全球化陷阱》 (5)依据材料五概括克林顿与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政府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6)依据上述材料,谈谈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7分)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毕生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个人自由和政治民主问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托克维尔和他的朋友德蒙先生于年间赴美国考察监狱制度,后经多年思考,分别于1835年和1840年出版轰动世界的《论美国的民主》第一、二部分。托克维尔认为民主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法律,包括法律、制度、宪法结构等;二是民情,即自由的习惯,包括思想、行为、习惯、价值观等;三是物质的或历史的环境。——据Schleifer《关于&论美国的民主&新译本的读书报告》整理(1)托克维尔赴美考察时美国实行什么政体?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民主政治中可能令其着迷和失望的东西有哪些?(6分)(2)托克维尔认为民主政治受制于哪些要素?按这一说法分析,民主政治为何在19世纪晚期的法国获得成功而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遭遇挫折?(15分)(3)“有时候政权的改良和让步反倒会激发破坏性的革命”被称为“托克维尔悖论”。然而,邓小平却以“改革不能太晚”的见识,努力化解这一悖论,试以中国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6分) 
科目:高中历史
下列有关19世纪晚期英、德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君主是国家元首       &&& B. 内阁对君主负责 C. 国王可解散议会      &&&&& D. 专制色彩浓厚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