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战争雷霆德系飞机怎么打苏联的飞机

如果让苏联和华约来打海湾战争,战争过程会是怎样子的?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2,172分享邀请回答3244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战争雷霆玩苏联飞机的问题_百度知道
战争雷霆玩苏联飞机的问题
本人一直憧憬苏联,第一线也是走的苏联,一直听很多人说苏联飞机机动很好,也平衡,适合新手用。但也许因为本人技术原因或者使用方法不对,总感觉自己手里的苏联飞机很笨重,连德国美国飞机都绕不过(尤其感觉雅克的回转时间有很大水分,绕一圈不是很灵活)在...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已经回答过同类问题了,你可以直接查看我的回答记录。注:速度和高度远比回转性能重要
采纳率:31%
要体验差异 请去玩历史。。前期本来就坑苏联
雅克1 雅克3 雅克9 拉5 都是大杀器
也就是说苏联相对于德国水平机动好或者米格3高空性能好都只是在历史里体现?
历史模式里,德系除了109机动还行其他都不行,主力190又名水平一转天地灭 而109机动从F4 G2之后机动水平就更不行了 不论高空还是低空 190就只能直来直去 除非对手失误否则190基本没有办法和对手综合格斗 德系的优势在于高速的操纵状态、机体解体强度高和火力强 其他都是几个系里最弱的 至于米格3么 的确不如雅克1好用 德系是低级房都很OPEN 特别是2级和3级
4级开始德系日子就非常难过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苏联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不少人喜欢历史,是因为历史充满变数,让人感觉匪夷所思却又回味无穷。如二战初期的苏联和德国,原本结为盟友,共同击败并瓜分了波兰;会师后,德军还专门挂横幅来迎接苏军,后来却成为欧洲战场上一对最大的死敌。苏德战争也成为历史爱好者们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如今仍在讨论当时德军用什么办法才能击败苏联。不过仔细一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二战德军并不是输给冬天;在苏联面前,德军根本没有胜算。
日,德国入侵波兰。彼时的苏联军队只有200万人,不过,敏锐的战争嗅觉和发动侵略的企图促使苏联开始扩军,21个月后,截至素的战争爆发前,苏军已经扩充到230个师共计540万人。其中陆军占近79.3%,海军占5.8%,国土防空军占3.4%,空军占11.5%。除此之外,苏军还拥有50个坦克师,25个机械化师,共计坦克2.3万辆(新型T-34/76和KV型坦克1475辆,大量旧式坦克),飞机则超过1万架(新型飞机1540架,大量旧式飞机),火炮3.75万门。同时期的德军显然要更胜一筹。日,德军总兵力达850万人,其中用于“巴巴罗萨”计划的为305万人(整个苏德战争共计投入550万人)。德军拥有坦克3700辆,飞机4980架,火炮4.72万门。综合对比之下,可以说德军虽然装备数量处于劣势,但却整体较为精良。不仅如此,在日占领法国后,德国在二战期间的实力达到巅峰。德国几乎控制了整个西欧的2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约2亿人口。基于此,德军高层认为德国可以击败苏联。
仅看账面实力,德国确实有很大的胜算,但德国的高层们却忽略了苏联可怕的战争潜力和动员能力。苏德战争期间,在德军的猛烈进攻之下,在短短6个月内,投降人数就超过300万。按照苏联老兵的说法,在德军的分割包围之下,苏军各部队间失去联系,而作战指令混乱使他们敌友不分,经常出现打了半天才发现是友军的情况。不少部队还没开战就落到了战线后方,莫名其妙地就成了“逃兵”。因此,不少苏军部队几乎没做像样的反抗,就整编制地投降了。正所谓“兵败如山倒”,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苏军不但没有被打垮,反而在短暂的扩员动员后迅速扩充到了400个师共计900万人。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也曾向大家介绍过苏军当时富有特色的“看不见的师”的制度,即在一个师中,营级以上的干部都有2套副官。当需要扩编时,只需抽走其中一套,再配备士兵,经过训练就成为一个新的师了。德军对此不甚了解,才陷入了“苏军越打越多”的绝望境地。
同时,苏军全国军工厂开始全力生产。苏军的军工实力有多么可怕呢?按照德国装甲兵之父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的要求,为了足够支撑战争,德国的军工厂需要达到每月800~1000辆的产量,最低也不能低于每月600辆。在二战中后期德国总动员之前,纵使德军高层三令五申,德国的坦克月产量最高时也就在320辆左右。然而,在德国派往苏联的一个观察团就惊讶地发现,苏联的坦克月产量在战前就达到了可怕的1500辆,甚至有一个工厂在一天内就生产出22辆坦克!另外,军工工艺的出类拔萃并不代表极端强大,虽然二战时德国军工并不弱,但与苏联、美国等战争机器比较还是略逊一筹。德国在占领法国后,国力被认为与苏联相当。而当时德国(包括占领区)石油年产量约为900万吨,苏联一年就达到3000万吨。有色金属的短缺也是德国的软肋,因为缺少铝,德军便很少研发柴油发动机。而汽油发动机用于战争则存在明显的缺陷,如行程短、易着火等。
既然劣势如此之大,难道二战德国的决策者们就看不到吗?其实也不然。按照最初训令,德军的目的是占领盛产粮食的乌克兰和高加索、克里木的石油区,这些比军事胜利更重要。但在初期的巨大胜利面前,德军高级将领们显然被冲昏了头脑。如时任陆军总司令的瓦尔特·冯·布劳希奇元帅和陆军参谋总长弗兰茨·哈尔德元帅,就是力主继续进攻,直到占领莫斯科的主要支持者。笔者在阅读评论时发现有朋友说了这样一句很有内涵的话:“只有先成为大国,才知道如何击败大国。”德军高层认为,苏联3/4的工业区集中在西部,只要能够占领这些地区,苏联便会面临崩溃。实际上,他们并不了解苏联的战争潜力有多么可怕。不过从另一角度考虑,与其说德国不够强大,不如说苏联太过强大。
二战中苏联所面对的是握有大半个欧洲的德国,然而苏联军民依旧用鲜血和牺牲捍卫了国家主权。一度占据绝对优势的德国最终输掉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看似可惜,实际上从一开始便注定了这个结局。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x4E00;&#x952E;&#x5B89;&#x88C5;&#x5B98;&#x65B9;&#x5BA2;&#x6237;&#x7AEF;
&#x91CD;&#x5927;&#x4E8B;&#x4EF6;&#x53CA;&#x65F6;&#x63A8;&#x9001; &#x9605;&#x8BFB;&#x66F4;&#x6D41;&#x7545;
http://dingyue.nosdn.127.net/uvsl4&#x3D;35MnrySr&#x3D;kmKuzcvip711dpgFyybn00We533TtC6.png二战时期,日本飞机与苏联飞机一栏,大家可以对比下。【历史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126,761贴子:
二战时期,日本飞机与苏联飞机一栏,大家可以对比下。
编号 制造商 制式名称 机种 绰号 首飞 发动机 乘员 军械- 川崎 八七式重爆击机 重轰炸机
BoB!!!1000kg 仿制道尼尔Do.N重型轰炸机 - 三菱 八七式轻爆击机 轻轰炸机
BoB!!!500kg 海军十三式舰攻陆军型 - 川崎 八八式侦察机 侦察机
双翼 - 川崎 八八式轻爆击机 轻轰炸机 1929? W1 2 BoB!!!200kg 八八式侦察机轰炸型 - 中岛 九一式战斗机 战斗机
7.7x2 高置单翼 - 川崎 九二式战斗机 战斗机
7.7x2 双翼 - 三菱 九二式侦察机 侦察机
高置单翼 Ki-1 三菱 九三式重爆击机 重轰炸机
BoB!!!1500kg 单翼 Ki-2 三菱 九三式双发轻爆击机 轻轰炸机
BoB!!!500kg 单翼 Ki-3 川崎 九三式単发轻爆击机 轻轰炸机
BoB!!!500kg 双翼 Ki-4 中岛 九四式侦察机 侦察机
双翼 Ki-5 川崎 - 战斗机
7.7x2 倒海欧单翼 Ki-6 中岛 九五式二型练习机 机上作业教练机
高置单翼 Ki-7 三菱 - 机上作业教练机
Ki-6 竞争者 Ki-8 中岛 - 战斗机
7.7x3 倒海欧单翼双座 Ki-9 立川 九五式一型练习机 教练机
通称“中练”,中级教练机 Ki-10 川崎 九五式战斗机 战斗机
7.7x2 陆军最后的双翼战斗机 Ki-11 中岛 - 战斗机
7.7x2 Ki-10竞争者。单翼 Ki-12 中岛 - 战斗机
7.7x2,20mmx1 起落架可收放 Ki-13 中岛 - 攻击机 - 计划取消 Ki-14 三菱 - 直属侦察机 - 计划取消 Ki-15 三菱 九七式司令部侦察机 司令部侦察机
海军此型机是C5M Ki-16 中岛 - 燃料补给机 - A2 燃料2400l DC-2改型 Ki-17 立川 九五式三型练习机 教练机
通称“初练”,初级教练机 Ki-18 三菱 - 战斗机
7.7x2 海军九试战斗机(A5M)的陆军型 Ki-19 中岛 - 重轰炸机
BoB!!!750kg 三菱Ki-19竞争者 Ki-19 三菱 - 重轰炸机
Ki-21改称 Ki-20 三菱 九二式重爆击机 重轰炸机
BoB!!!5000kg 仿制Ju 38 Ki-21 三菱 九七式重爆击机 重轰炸机
BoB!!!750kg 陆军最主要的轰炸机 Ki-23 福田 - 滑翔机 1937 - 2 高级滑翔机 Ki-24 立川 - 滑翔机 1936 - 1 初级滑翔机 Ki-25 立川 - 滑翔机 1937 - 1 中级滑翔机 Ki-26 立川 - 滑翔机 1936 - 2 高级滑翔机 Ki-27 中岛 九七式战斗机 战斗机
7.7x2 一直使用到战争中期 Ki-28 川崎 - 战斗机
7.7x2 Ki-27竞争者 Ki-29 立川 - 轻轰炸机 - 计划取消 Ki-30 三菱 九七式轻爆击机 轻轰炸机
BoB!!!300kg 固定起落架。Ki-32竞争者 Ki-31 中岛 - 轻轰炸机 - 计划参加Ki-30、Ki-32的竞争,但计划取消 Ki-32 川崎 九八式轻爆击机 轻轰炸机
BoB!!!450kg 固定起落架。Ki-30竞争者 Ki-33 三菱 - 战斗机
7.7x2 Ki-27竞争者。与海军A5M同级 Ki-34 中岛 九七式输送机 运输机 1936 A2 兵员8-10 民间型AT-2 Ki-35 三菱 - 直属侦察机 - 计划取消 Ki-36 立川 九八式直属侦察机 直属侦察机
固定起落架 Ki-37 中岛 - 战斗机 - 2 计划取消 Ki-38 川崎 - 战斗机 - 2 2 Ki-45前身 Ki-39 三菱 - 战斗机 - 2 计划取消 Ki-40 三菱 - 司令部侦察机 - 计划取消 Ki-41 中岛 - 输送机 - 计划取消 Ki-42 三菱 - 重轰炸机 - 计划取消 Ki-43 中岛 一式战斗机 战斗机 隼
7.7(12.7)x2 陆军的主要战斗机 Ki-44 中岛 二式単座战斗机 战斗机 钟馗
7.7x2,12.7x2 截击机 Ki-45 川崎 - 战斗机
7.7x3,20x1 发动机问题而取消 Ki-45改 川崎 二式复座战斗机 战斗机 屠龙
7.7x1,12.7x2,20x1 装备斜射炮的夜间战斗机 Ki-46 三菱 百式司令部侦察机 司令部侦察机 新司侦
极速630km/h Ki-47 三菱 - 轻轰炸机 - 计划取消 Ki-48 川崎 九九式双发轻爆击机 轻轰炸机
BoB!!!300kg 为了扩大射界,后部机身很细 Ki-49 中岛 百式重爆击机 重轰炸机 呑龙
BoB!!!750kg 6个旋转炮塔 Ki-50 三菱 - 重轰炸机 - 计划与Ki-49竞争,但取消 Ki-51 三菱 九九式攻击机 攻击机
BoB!!!250kg 攻击机/侦察机 Ki-51 三菱 九九式军侦察机 军侦察机
攻击机/侦察机 Ki-52 中岛 - 俯冲轰炸机 - 计划取消 Ki-53 中岛 - 战斗机 - 2 高速重武装多座战斗机。计划取消 Ki-54 立川 一式双发高等练习机 教练机 -9 用途很广,有运输改型 Ki-55 立川 九九式高等练习机 教练机
Ki-36+复式操作装置。通称“高练”,高级教练机 Ki-56 川崎 一式货物输送机 运输机 -4 兵员14 RO式运输机的改良型 Ki-57 三菱 百式输送机 输送机
乘客11-15 民间型MC-20 Ki-58 中岛 - 编队护航机 个炮塔 Ki-49改型的护航战斗机 Ki-59 国际 一式输送机 输送机 -3 乘客8 民间型TK-3 Ki-60 川崎 - 战斗机
12.7x2,20x2 使用DB601发动机 Ki-61 川崎 三式战斗机 战斗机 飞燕
12.7x4 使用DB601发动机 Ki-62 中岛 - 战斗机 - 计划取消 Ki-63 中岛 - 战斗机 - 计划取消 Ki-64 川崎 - 战斗机
20x2-4 座舱前后纵列安装发动机 Ki-65 三菱 - 攻击机 - Ki-51的后继型。计划取消 Ki-65 满州 - 战斗机 - 重型战斗机。计划取消 Ki-66 川崎 - 俯冲轰炸机
BoB!!!300kg 计划取消 Ki-67 三菱 四式重爆击机 重轰炸机 飞龙 -8 BoB!!!800kg 用途多,鱼雷机/截击机 编号 制造商 制式名称 机种 绰号 首飞 发动机 乘员 军械 备注 Ki-71 满州 - 攻击机
Ki-51的起落架可收放型 Ki-72 立川 - 直属侦察机 - Ki-36改。计划取消 Ki-73 三菱 - 战斗机 - 计划取消 Ki-74 立川 - 侦察/轰炸机
BoB!!!1000kg 远程轰炸机 Ki-75 中岛 - 战斗机 - 增压座舱多座战斗机。计划取消 Ki-76 国际 三式指挥连络机 多用途机
陆军航母反潜巡逻机 Ki-77 东大航研 - 试验机
长距离研究机。民间名A-26 Ki-78 东大航研 - 试验机
“研3”高速度研究机。699.9km/h Ki-79 满州 二式高等练习机 教练机
Ki-27改型 Ki-80 中岛 - 编队指挥官机
8个旋转炮塔 Ki-49改型 Ki-81 川崎 - 编队指挥官机 - A2 Ki-48改型。计划取消 Ki-82 中岛 - 重轰炸机 - A2 4 BoB!!!1000kg Ki-67的提高性能型。计划取消 Ki-83 三菱 - 战斗机
20x2,30x2 远程战斗机 Ki-84 中岛 四式战斗机 战斗机 疾风
12.7x2,20x2 “大东亚决战机” Ki-85 川崎 - 轰炸机 - A4 深山G5N1的陆军型 Ki-86 国际 四式基本练习机 教练机
仿制德国Bu131 Ki-87 中岛 - 战斗机
1 20x2,30x2 高空战斗机 Ki-88 川崎 - 战斗机 - L1 1 20x2,37x1 发动机后置 Ki-89 川崎 - 试验机 - 计划取消 Ki-90 三菱 - 轰炸机 - 远程轰炸机。计划取消 Ki-91 川崎 - 轰炸机 - A4 8 BoB!!!4000kg 远程轰炸机 Ki-92 立川 - 运输机
乘客34 试验性大型运输机 Ki-93 技研 - 攻击机
20x2,57x1,BoB!!!250kg 机腹下安装57mm炮 Ki-94I 立川 - 战斗机 - A2 1 20x2,30x2 高空战斗机。双身型 Ki-94II 立川 - 战斗机 (1945) A1 1 20x2,30x2 高空战斗机 Ki-95 三菱 - 司令部侦察机 - A2 2 20x2 Ki-83的改型 Ki-96 川崎 - 战斗机
20x2,37x1 防空战斗机 Ki-97 三菱 - 运输机 - A2 4 乘客21 Ki-67的运输型(机体重新设计) Ki-98 满州 - 战斗机 - A1 1 20x2,37x1 双机身推进式 Ki-99 三菱 - 战斗机 - 计划取消 Ki-100 川崎 五式战斗机 战斗机
12.7x2,20x2 Ki-61的发动机换装型 Ki-101 中岛 - 战斗机 - 夜间战斗机 Ki-102 川崎 - 战斗机/攻击机
20x2,57x1 试验性飞机,但参加了实战 Ki-103 三菱 - 攻击机 - Ki-83的攻击机型 Ki-104 技研 - 战斗机 - Ki-94改 Ki-105 国际 - 运输机
兵员40 Ku-7的动力型 Ki-106 立川 - 战斗机
12.7x2,20x2 Ki-84的木制型 Ki-107 东京 - 教练机
全木制初级教练机 Ki-108 川崎 - 战斗机
20x2,37x1 增圧座舱高空战斗机 Ki-109 三菱 - 战斗机
75x1 Ki-67改设计的防空战斗机 Ki-110 立川 - 运输机 - Ki-54的木制型 Ki-111 立川 - 燃料运输机 - 计划取消 Ki-112 三菱 - 重轰炸机 - A2 Ki-67的木制型 Ki-113 中岛 - 战斗机 - A1 1 Ki-84的钢制型 Ki-114 立川 - 运输机 - Ki-92的木制型 Ki-115 中岛 - 特攻机 剑
BoB!!!500kg 简易构造的特攻机 Ki-116 满州 - 战斗机
Ki-84的发动机换装型 Ki-117 中岛 - 战斗机 - Ki-84的重大改型 Ki-118 三菱 - 战斗机 - 计划取消 Ki-119 川崎 - 战斗轰炸机 - A1 1 BoB!!!800kg,20x2 俯冲轰炸机/鱼雷机/战斗机 Ki-147 川崎 イ(音I)号一型甲 制导BoB!!! Ki-148 川崎 イ(音I)号一型乙 制导BoB!!! kgBoB!!! Ki-48投放 Ki-174 川崎 试验特攻机 Ki-200 三菱 - 截击机 - R1 1 海军的J9M1秋水 Ki-201 中岛 - 战斗轰炸机 火龙 - J2 1 BoB!!!800kg,20x2,30x2 计划取消 Ki-202 技研 - 截击机 - R1 Ki-200的提高性能型 Ki-230 中岛 特攻机 箭 Ki-115改进型,未制造 A: 舰载战斗机编号 制造商 官方命名 试制命名 首飞 发动机 乘员 军械 备注 A1N 中岛 三式舰上战斗机
7.7x2 仿制英国Gloster战斗机 A2N 中岛 九〇式舰上战斗机
7.7x2 源田马戏团使用过该机 - 中岛 - 6-试
7.7x3 俯冲轰炸机研究机 - 三菱 - 7-试
7.7x2 下单翼设计 - 中岛 - 7-试
7.7x2 陆军 91 式战斗机海军型 - 三菱 - 8-试
7.7x2 试飞中坠毁 - 中岛 - 8-试
7.7x3 项目取消 A3N 中岛 九〇式练习战斗机(教练机)
一直使用到太平洋战争早期 A4N 中岛 九五式舰上战斗机
7.7x2 最后的双翼战斗机 A5M 三菱 九六式舰上战斗机 9-试
7.7x2 下单翼设计 - 中岛 - 9-试 1935 A 1 7.7x2 陆军Ki-11的海军型 A6M 三菱 零式舰上战斗机 12-试
7.7x2,20x2 A7He 海因克尔 海因克尔 112 型陆上战斗机 - 进口于
7.7x2,20x2 进口 12 架 He112B-0 A7M 三菱 烈风 17-试 - A1 1 20x4 零战后继机 A8V1 Seversky(共和) 舍维尔斯基陆上复座战斗机 进口于
7.7x3 进口 20 架 Seversky 2PA-B3 N1K3-A 川西 -
N1K3-J“紫电改二”舰载型 B: 鱼雷攻击机编号 制造商 官方命名 试制命名 首飞 发动机 乘员 军械 备注 B1M 三菱 一三式舰上攻击机
鱼雷x1 英国工程师史密斯设计 B2M 三菱 八九式舰上攻击机 1930? W1 3 鱼雷x1 英国布莱克本公司设计 - 爱知 - 7-试
鱼雷x1 双翼机 - 三菱 - 7-试
鱼雷x1 双翼机 - 中岛 - 7-试
鱼雷x1 双翼机 B3Y 横厂 九二式舰上攻击机
鱼雷x1 侵华战争初主要的鱼雷机 B4M 三菱 - 9-试
鱼雷x1 双翼机 B4N 中岛 - 9-试
鱼雷x1 双翼机,上翼海鸥状,下翼倒海鸥 B4Y 横厂 九六式舰上攻击机 9-试
鱼雷x1 双翼机 B5M 三菱 九七式二号舰上攻击机 10-试
鱼雷x1 B5N 的竞争对手,固定起落架 B5N 中岛 九七式舰上攻击机 10-试
鱼雷x1 可收放起落架,太平洋战争中的主力鱼雷机 B6N 中岛 天山 14-试
鱼雷x1 战争后期的主要鱼雷机 B7A1 爱知 流星 16-试
鱼雷x1,20x2 鱼雷机/俯冲轰炸机 B7A2 爱知 流星改
鱼雷x1 重新设计的B7A1 C: 舰载/陆基侦察机编号 制造商 官方命名 试制命名 首飞 发动机 乘员 备注 C1M 三菱 十年式舰上侦察机 1922 W1 英国工程师史密斯设计 C2N 中岛 福克式侦察机
福克多用途运输机 C3N 中岛 九七式舰上侦察机 10-试
与 B5N 相似,但起落架固定。制造2架 C4A 爱知 - 13-试 - 1 2 木模阶段 C5M 三菱 九八式陆上侦察机
Ki-15 海军型 C6N 中岛 彩云 17-试
高速侦察机,极速过648km/h D4Y1-C 空技厂 二式舰上侦察机
D4Y 侦察型 E4N2-C 中岛 九〇式二号侦察机三型 A1 2 E4N2 加装着舰钩 舰载俯冲轰炸机编号 制造商 官方命名 试制命名 首飞 发动机 乘员 军械 备注 - 中岛 - 6-试
250kg BoB!!! 试飞中坠毁 - 中岛 - 7-试
250kg BoB!!! D1A1 爱知 九四式舰上爆击机 8-试
250kg BoB!!! 海因克尔 He66 改进型 D1A2 爱知 九六式舰上爆击机
250kg BoB!!! D4A1 改进型 D2N 中岛 - 8-试
250kg BoB!!! 双翼机 D2Y 空技厂 - 8-试 D3A 爱知 九九式舰上爆击机 11-试
250kg BoB!!! 太平洋战争中主要的俯冲轰炸机 D3M 三菱 - 11-试 - 项目取消 D3N 中岛 - 11-试
250kg BoB!!! 起落架向后收起 D3Y 空技厂 明星
教练机 D4Y 空技厂 彗星 17-试
2 500kg BoB!!! D3A 后继机 陆基攻击机编号 制造商 官方命名 试制命名 首飞 发动机 乘员 军械 备注 G1M 三菱 九三式陆上攻击机 7-试 -5 1000kg BoB!!! 双翼机,用于训练 G1M 三菱 - 8-试
- 远程研究机,与 7-试不同 G2H 广厂 九五式陆上攻击机 7-试
1600kg BoB!!! 通称“大攻” G3M 三菱 九六式陆上攻击机 9-试
800kg BoB!!! 通称“中攻”,侵华战争主力轰炸机 G4M 三菱 一式陆上攻击机 12-试
800kg BoB!!! "一式打火机",装甲极差 G5N 中岛 深山 13-试 -10 4000kg BoB!!! 仿制道格拉斯 DC-4E G6M 三菱 - M 加强自卫火力 G7M 三菱 泰山 16-试 - A2/4 只完成基础设计 G8N 中岛 连山 18-试
4000kg BoB!!! 制造 4 架 G9 G10N 中岛 富士山 - - A6 6 20000kg BoB!!! 对美国本土进行战略轰炸,计划阶段 陆基战斗机/截击机编号 制造商 官方命名 试制命名 首飞 发动机 乘员 军械 备注 J1N 中岛 - 13-试
7.7x6,20x1 后机身安装两座双管炮塔 J2M 三菱 雷电 14-试
20x4 J3K 川西 - 17-试 - A1 1 远程/高空战斗机 J4M 三菱 闪电 17-试 - A1 1 20x2,30x2 双尾撑,推进式布局 J5N 中岛 天雷 18-试
20x2,30x2 B-29 截击机 J6K 川西 阵风 18-试 - A1 1 12.7x2,20x4 木模 J7W 九州 震电 18-试
30x4 鸭式推进布局 J8M 三菱 秋水
30x2 火箭战斗机 仿制 Me163 N1K1-J 川西 紫电 11 型
20x4 N1K 陆基型,中单翼 N1K2/3/4-J 川西 紫电 21/31/32 型
20x4 N1K1-J 下单翼型,一般称为“紫电改” 水上战斗机编号 制造商 官方命名 试制命名 首飞 发动机 乘员 军械 备注 A6M2-N 中岛 二式水上战斗机 15-试
7.7x2,20x2 A6M 改型 N1K 川西 强风 15-试
7.7x2,20x2 紫电/紫电改的水上型 陆基轰炸机编号 制造商 官方命名 试制命名 首飞 发动机 乘员 军械 备注 P1Y 空技厂 银河 15-试
800kg巡逻机编号 制造商 官方命名 试制命名 首飞 发动机 乘员 军械 备注 Q1W 九州 东海 17-试
500kg BoB!!! 参考容克斯 Ju88 Q2M 三菱 大洋 19-试 - A2 6 1000kg BoB!!! Q3W 九州 南海 - A1 K11以上为二战日本的飞机机型。
安特-1(АНТ-1)以体育运动飞机的名义 于1924 年投产。不久,又诞生了三座小客机阿克-1(АК-1)“拉脱维亚射手号”,它是苏联国产旅客机的鼻祖。1923 年 2 月 9 日,苏联民航正式诞生,其前身是俄罗斯志愿航空协会。使用的机种还是德国的容克 13(Ju13)。它的第一条航线从莫斯科通往下诺夫戈罗德市,单程 420 公里苏联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的第一架战斗机,应该是 Н.Н.波利卡尔波夫设计的木质双翼飞机伊尔-400(ИЛ-400)。  在整个二十年代里,为尽快走完从仿制到独立设计的全过程,在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重要决策中,包括了仿制和改良外国飞机、引进国外航空技术、发展自己的全金属结构和易于大批生产的飞机型号、扩大工厂生产规模等等。于是,在德.海维兰 DH-9A 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爱尔-1(Р-1)轻侦察轰炸机;又在阿弗罗 504 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乌-1(У-1)教练机。它们成为苏维埃政权初期最主要的国产军用机。为加速落实上述目标,М.В.伏龙芝在 1925 年 5 月 19 日召开的第三届苏维埃全会上宣布:“三年来,我们共进口了 700 多架军用飞机。今年,我们一架也不买,明年,完全可以(由国内)保证供给”。  作为响应,А.Н.图波列夫推出了由他设计的首架军用飞机、双翼双座单发侦察轰炸机安特-3(АНТ-3)“无产者号”。1926 年 8 月 31 日,由著名飞行员格洛莫夫驾驶,在 34 小时内飞完 7,000 公里,第一次完成了苏联飞机的环欧飞行。1927 年,他又在 153 小时内飞完 22,000 公里,创造了一项骄人的成绩。在同一年代的另一次伟大的远航发生在 1925 年,由 Р-1、Р-2、АК-1 和 Ju13 等 6 架轻小型飞机组成的编队历尽艰辛、用 33 天的时间终于从莫斯科辗转飞抵我国的北平。格洛莫夫等人因此荣获功勋飞行员的称号。
1927 年,苏共中央向人民发出了“发展军事工业、给部队提供新飞机和坦克……”的号召。并要求人们踊跃加入“国防航空化学建设协会”,这是当时又一家著名的军事体育和航空科普群众组织。旨在激励人民对投身国防事业的兴趣、学习和熟悉航空及其他各项国防知识,并掌握初步的飞行技巧。为国防事业提供后援保证。  同年,第一种完全彻底自行设计制造的战斗机伊-3(И-3)问世了。它后来发展为著名的伊-5(И-5)。至 1933 年,又进一步改良成为今天尽人皆知的伊-15(И-15)战斗机。在同一年(1927 年),苏联又试飞成功了双座双翼教练机乌-2(У-2),它就是后来的波-2(По-2)。在其后三十多年里,曾广泛被应用于几乎各个领域,并以总产量 33,000 架而雄居世界飞机之林。1929 年,波利卡尔波夫设计的爱尔-5(Р-5)侦察机也开始交付军队,后来一共生产了 7,000 架之多。12 月 22 日,总重 20 吨的四发重轰炸机特勃-3(ТБ-3,即 АНТ-6),在图波列夫的领导和集体努力下,终于研制成功。它代表了三十年代苏联远程航空兵的形象,更象征着苏联已经可以成批生产重型军用飞机了。1932 年 8 月 14 日,全苏第一架实验性旋翼机 ЦАГИ-1ЭА 飞到了 605 米高度!
1933 年 4 月 28 日图波列夫设计集团研制的 8 发动机巨型“宣传飞机” ——АНТ-20“马克辛姆.高尔基号”腾空而起。这架总功率 17,000 马力、总重近 54 吨、翼展达 65 米、可载客 80 人的庞然大物一时间成为“全球最大的飞机” !而这恰恰印证了苏维埃政权“什么都要世界最大、什么都要世界最强”的信条。同时图波列夫同期的另一杰作:斯勃-2(СБ-2)型双发高速轰炸机。它实际上占居了战前红色空军轰炸机部队的主力地位
伊-15(И-15)和伊-16(И-16)式战斗机在 1934 年“荣誉推出”。苏联在 1929 至 1937 年间,还同时在旋翼机领域里展开过许多有益的研究,其实验型号从 A-1 至 A-15,1937 年 6 月 18 日至 20 日,苏联飞行员 В.П.契卡洛夫机组驾驶着滑翔比极高的单发动机多座飞机安特-25(АНТ-25,又称 РД),从莫斯科出发,飞越北极后,抵达加拿大的温哥华。 在63 小时之内不着陆连续飞行 9,130 公里,创造了三十年代中苏联又一项伟大的远航飞行记录。在卫国战争前夜,米格-3(Миг-3)、雅克-1(Як-1)、拉格-3(Лагг-3)战斗机、伊尔-2(Ил-2)攻击机和彼-2(Пе-2)轰炸机已经进入最后试飞或试生产阶段,它们后来都发展成为二战中苏联海空军航空兵的主力机种。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系三大豪华品牌历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