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1万八,两年赚50万有没有可能赚1024万

ㄥ芥$嚎锛137-
蜂富ラ㈠跺凤蜂涓轰澶х郴浜у锛冲躲㈠舵浠舵瀹楠瀹ゅ枫$ㄥ枫句功棣瀹跺枫璐ф躲ㄩ㈠跺枫杞版澶璐革瑁锛绯诲浜у浜у璐ㄩ娆惧伴璞搁锛ㄥ轰璧㈠浜ソ瑾寰楂绀句ュ搴瀹浜绠$绉瀛浜у缁′璐ㄥ涓浠椤哄╅杩浜ISO9001璐ㄩ绯昏璇锛骞惰涓杩浜ISO1澧绠$浣绯昏璇新浪博客首页_新浪网
点击太频繁了,休息一下啦
新浪博友,欢迎您!
登录后,可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下次自动登录
&&&&&&&&&&&&
作者昵称:BLOG地址:
文章标题:文章链接:
文章大类:
情感时尚美容
生活记录栏目
健康休闲栏目
文章小类:
城市·招商在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学校西门有两条街,吃喝玩乐都有,什么烧烤店,火锅店,炒菜,烤肉拌饭,麻辣烫,棋牌室,台球厅,咖啡厅,宾馆.....加起来50多家吧。我和我朋友想出个点子,把这些店汇总在一起,弄一张VIP卡,这一张卡在这两条街通用打折。我们去谈商家,做这个卡,然后把这个卡卖给我们学校的学生。做一张卡的成本是1块钱,卖一张卡的价格是35块钱。&br&&br&这个事的难度在于谈,怎么零成本去让商家接受我们的这张卡。然后挨家挨户的去谈折扣力度,商家的好处就是我们弄的这张卡,可以起到免费帮他们宣传的效果,他们的折扣力度八九折左右。后来50多家谈成了30多家。评论区有人说人工成本,没啥成本的,两个人一人一条街,从街头到街尾。卖也不需要雇人,我们自己走寝室。&br&&br&我们做了一个宣传单,上面包含了所有商家的店名和折扣力度。挨个寝室发传单,卖卡。最后效果还不错,几百的成本挣了几千块。&br&&br&更新在这里,针对于评论区的几个问题。&br&&br&第一个,&有商业头脑不错,但是我就是很纳闷为什么商家会乐意办这个卡来特意打折,而且上面写了一堆竞争对手的名字,没有精准流量啊&。&br&&br&我办的这个事流程是谈合作在先,印宣传单制卡在后在后。我谈合作的时候他们商家也不知道哪家跟我们合作了。就算宣传单出来了,他们看到一堆竞争对手跟我们合作了。那也问题不大啊。你想想如果这个时候他因为有竞争对手跟我们合作,而退出。学生同样拿这张卡到他竞争对手那有优惠,到他家没优惠。那学生肯定去竞争对手那。所以我笃定他不会反悔的。要抓住商家的心理。&br&&br&第二个,&其实我也有点小疑问。如果说商家知道一卡通适用一条街所有店铺。有卡和没卡有什么区别。而且还要打折少买一些钱。一卡通会给他吸引更多的顾客吗?&&br&&br&你是从整体视角去看这个问题。但是我跟商家谈的时候是抓住个体利益去谈。两者不是一个方面。我谈的时候不会说其他店或者整条街的问题。他们可能会问其他店跟没跟我们合作,或者问他竞争对手跟没跟我们合作。我可以回答有的合作了,有的没合作。但是学生拿这张卡看其他家都打折,你家没打折,肯定去其他家。所以他会和我们合作。&br&&br&最后说一下,我关心的点不在于一卡通给商家带来多少顾客。我的利润点在于卖卡,商家这边,我只要利用嘴上的功夫和心理战术让他们跟我合作就行了。我尽心尽力去和每一家谈。合作越多越好,给的折扣力度多少都是商家定我也不参与。整个的计划是先谈商家,我们根据商家合作的情况汇总折扣力度和名称到一个宣传单上,然后制卡。如果谈判效果不好,这个事就不弄了呗。谈判效果好,我们花钱制卡。你们说的很多因素包括美团啊,等等我都考虑过。有些事得亲自实践。这个事的逻辑关系很简单,商家的点在于学生,学生的点在于自己的优惠,我的点在于把这张卡卖出去,三方利益相辅相成,互相不冲突。谈判的过程无非就是费费嘴皮子,也不投入资金。有些事不去试,永远也不会成功。&br&&br&当时我们弄这个事的时候,很多人也觉得我们白扯。有美团谁会跟你合作,学生也不会买卡,就是瞎忙活。但是我们挣钱了。当然了,这就是属于学生时代的一个小打小闹。&br&&br&时间久远,图片有些模糊,宣传单&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585&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bc3fd4be32f6_b.jpg& data-rawwidth=&4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bc3fd4be32f6_r.jpg&&&/figure&&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669&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52cfab1ced145f6f8a3612b_b.jpg& data-rawwidth=&4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52cfab1ced145f6f8a3612b_r.jpg&&&/figure&&br&&br&这是卡面&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630&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157810cca3d831e1a60a068f1a61bcb4_b.jpg& data-rawwidth=&10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157810cca3d831e1a60a068f1a61bcb4_r.jpg&&&/figure&
在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学校西门有两条街,吃喝玩乐都有,什么烧烤店,火锅店,炒菜,烤肉拌饭,麻辣烫,棋牌室,台球厅,咖啡厅,宾馆.....加起来50多家吧。我和我朋友想出个点子,把这些店汇总在一起,弄一张VIP卡,这一张卡在这两条街通用打折。我们去谈商…
&p&&b&房价要跌,但不是现在!揭开真相,这是最后一波红利!&/b&&/p&&p&周末回家,去小区超市买东西的路上,听到几个带孩子的大妈在闲聊,听到是在聊房子,职业习惯,就站着听了一会,什么在海南养老的房子买得值了,儿子女儿在哪哪哪买的什么小区,涨了好多钱,后悔没多买几套之类的……&/p&&p&虽然总听说全民炒房,但是在自己身边还真遇到的很少。提一个话题,不知道有人还记不记得2014年?&/p&&p&1&/p&&p&那是一个冬天。全国性的房地产寒冬,我记得很清楚,某小区全年卖了个位数,还不够营销费用。到处都是优惠,大部分城市不限购不限贷,利率打折,送车位送花园送户口送物业费,零首付、首付无息分期、首付贷满天飞,房价还下降不少,就是没什么人买。&/p&&p&为什么?因为买涨不买跌,这是大多数韭菜的思维,就像股票一样。&/p&&p&接下来一二线在2015年开始,啪啪啪打脸,涨幅之快刷新了无数人的三观。价格和2014年相比,究竟涨了多少,我也不详细列数据了,大家基本都有概念,大概一两倍的样子,还有更多的。&/p&&p&那2015年为什么涨价?很多分析的文章,比如高储蓄、政策利好等。抛开表象看本质,原因很简单,GDP要持续增长。&/p&&p&%
643974亿&/p&&p&%
689052亿&/p&&p&%
744127亿&/p&&p&%
827122亿&/p&&p&%(目标)880885亿&/p&&p&为什么要增长,注意一个时间节点,一带一路是日提出,也就意味着中国需要走出国内,布局国际,人民币需要国际化,中国需要扩大东南亚影响力,只有先经济输出,提高盟国数量和忠诚度,不然只能靠战争。&/p&&p&就像美国一样,目的就是国内压力释放到国外,扩大国际影响力,同时薅国际羊毛反哺发展国内,比如美帝现在,冷不丁加个息全世界就被收割一波。&/p&&p&基于上面的前提,那国内的GDP增速就不能放缓,不然凭什么证明有能力带大家一起发家致富奔小康?老话讲: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谈感情,先给钱。&/p&&p&在GDP基数如此规模的情况下,想要增长,一定得有划破天际的创新行业诞生,或者掌握全球的某些命脉,比如美帝的核心科技/军事技术;或者发战争财,比如美帝打叙利亚伊拉克。&/p&&p&但是,目前来看都不现实。互联网又是个虚胖,并没带来什么根本变革。海南/雄安等新概念需要时间,眼下怎么办?&/p&&p&如果房价停滞不前,停止房地产的增速,实事求是的讲GDP的增速不只是下滑这么简单,涉及到敏感就不赘述了。&/p&&p&对其他一带一路的国家而言,就会失去信心从而选择其他阵营。所以,GDP不能下滑,经济还需要持续增长,于是做了这个艰难的决定,保房价。&/p&&p&政府现在需要钱,很多钱,才能对内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搞对外经济输出,意识形态输出,才能在国际站稳脚跟,并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停止就是倒退。&/p&&p&钱从哪来?大家都知道,税收和土地两个层面。有人会说印钱,不可能的,M2的总量已经达到1676800亿,而GDP,是827122,超出了一倍。也就是,用1块钱成本创造了5毛钱的GDP,同等的美帝,1美元创造1.5美元的GDP。&/p&&p&市场上的热钱太多了,但是又不在国家手里。&/p&&p&我们看这几年的动作。&/p&&p&16年开始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开始经济转型。&/p&&p&17年开始银行开始紧缩银根,银监局监管层面加强,开始控制热钱的流动性。&/p&&p&18年又遇到川普这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家伙的外部施压,可以说是内忧外患。&/p&&p&至于税就不说了,同样不能再加了。&/p&&p&既能锁住热钱的流动又不至于对民生造成影响。怎么办?答案呼之欲出。以前藏于开发商和炒房团的富,需要他们贡献的时候到了,还能带着普通人降低一下居民储蓄率和保一下外汇。&/p&&p&2&/p&&p&一二线涨价有理由原因,还能分析出个一二三四的逻辑,那五线小县城的结果我们看到了,原因基于以上大前提之外,还有什么原因?&/p&&p&局势已经明朗化,这是房地产在这个阶段的最后一脚油门加速,接下来的定向加息已经开始,未来基准利率也会上浮,再下来就是房产税出台,老司机开始要稳着开车了。&/p&&p&关于小县城的房价,重点要提到两个词,“去库存”“差异化调控”。&/p&&p&首先确定去库存为了什么?为了小县城的发展,为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别说我为房价上涨洗地,我说的是实情。&/p&&p&首先能解决地方债务问题,地方债很高,虽然很多数据不太明朗,但是这是共识,这个概念就不普及了,不知道的去百度。&/p&&p&其次小县城发展不动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没钱。这里我们不谈贪污腐败的问题,这是另一个方向,有钱了才可以修路铺桥,才能盖学校医院商场,才能升级全民福利,才能有更好的城市面貌招商引资,才能正向循环发展,不然大家就一起穷。&/p&&p&钱从哪来?地方来钱的渠道,无非收税卖地。小县城企业少,消费低,收入低,自然税也没多少;房价低,地价自然不高,人口少还外流导致需求量也一直上不去,没有需求地价自然不高,甚至卖不动。只能越来越穷,或者缓慢发展。&/p&&p&税收和地价,两手都抓两手都不硬,没钱就没发展,这是长久以来的事实。&/p&&p&小县城的库存多,主要原因是需求量小。小县城因为就业、医疗、教育、商业等配套等确实不怎么样,在有可能的情况下,都想买更大城市的房子。&/p&&p&但是大城市房源有限,都来炒谁还买小县城,还怎么去库存?于是提出差异化调控这个方案。&/p&&p&1、一二线房价上涨,通过高房价限制,不让你买。不要小看小县城土豪的购买力,小地方的土豪才是真土豪,真金白银手里握着,不像一线那种资产纸黄金,房贷比存款还多。但是对于目前动辄500万一套的房价,怂了。&/p&&p&2、政策限制,通过社保和户籍等政策,再设置另一个门槛,就算你有钱也不行,还得交税拿社保,还是不让买。&/p&&p&3、购买一二线的原因,不就是因为涨价增值赚钱。那这样好了,一二线现在不涨了,四五线小县城开始涨,你不就回老家买了吗?&/p&&p&通过差异化调控一系列的组合拳,出现如下效果。&/p&&p&1、一批群手握重金的本地土豪,劝退回老家三四五线买房,不让购买力外流。&/p&&p&2、一批在外打拼多年,有些积蓄但是还没买房落户的人,也同样劝退回去。&/p&&p&3、一批有些积蓄的本地人,有自住房,生活没压力。有意识和心思炒房,但炒不动大中城市房子的人,发现本地也有机会炒房,于是人手两三套,反正房价必涨这已经上升到信念了。5%&/p&&p&4、外地炒房团组团买房&/p&&p&5、外地开发商大规模进军小县城开发&/p&&p&6、本地刚需坐不住了,借钱也得赶紧买。&/p&&p&7、拆迁户,这是重头戏,农民工进城就靠拆迁了。&/p&&p&所以我们很惊奇的发现,一二线不涨了,三四线微涨,四五线暴涨!&/p&&p&那拆迁户钱从哪来?可能我不说大家也都知道,2015年政府推出棚改货币化安置方案,逻辑是这样的:地方政府从银行借款→开始拆迁→拆迁户货币安置→拆迁户买房(去库存)→需求增加导致房价上涨→地价上涨→开发商竞拍土地→地方政府得到钱→还给银行。&/p&&p&本轮运动中间产生的各种税和还完地方债剩余的资金就是这次的收益,这部分收益就是未来发展的启动资金。&/p&&p&3&/p&&p&未来小县城的走势是什么样的?&/p&&p&结论:房价继续涨,但是低调的火热,而且很快一步涨到位。未来效仿一线,大概率横盘。&/p&&p&为什么?&/p&&p&房价不能降,这是大前提,这一波上涨,把全国的房价水平线提到一个高度,这个高度不是按照现在订的,是按照未来订的。这一点我在我的文章里强调过无数回,不要用过去的眼光看现在,用未来的眼光看。&/p&&p&务必记得一个大前提,中国的发展目标是,必须要成为大国强国。一带一路必须要成功,雄安必须要建成,海南必须要打开,中国必须要成为发达国家。&/p&&p&仔细研读两个一百年,第一个一百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是新中国成立100年,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国家。在这个基础上,你再去理解房价。&/p&&p&城市房价高,但是和世界上的现代强国比呢?不要谈收入比,没有意义。收入是可增长的,想要快速赶英超美,短短几十年就赶上几百年的发达国家,人口红利已经结束,只能提前透支未来红利。因为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一二线不能催化房价,那就三四线,然后五六线。&/p&&p&2018年-2020年3年的棚改目标是1800万套,而2010年-2018年,总共约8000万人享受了棚改的福利,人和钱都到位,就差房子了。&/p&&p&&br&&/p&&p&大量流动资金都进入楼市,既能保证民生,避免通胀风险。又能通过涨价,解决货币超发引发的金融风险,一举多得。&/p&&p&举了栗子,为什么环京的限售这么严格,因为环京的投资性房源太多,刚需太少。如果打开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恐慌性抛售,房价崩盘。一种是报复性上涨,催发更大的泡沫。&/p&&p&所以,不能让那些投资客把钱套出来,还得再站几年。同理,近几年涨的比例越高的城市,未来限购越严格,而且,不会放松。&/p&&p&为什么说还会低调的涨?&/p&&p&因为只有涨价,才能保证有人持续进场,但是又要快点涨,好保证最大限度的收回超发的货币。&/p&&p&房子来不及盖怎么办?&/p&&p&参考碧桂园3个月开盘的目标,就知道杨老板的智慧了。高周转是一个原因,内在是规避不可控的政策风险。&/p&&p&4&/p&&p&这场小县城的涨价活动刚刚开始,只是这次的速度不像以前一二线的那样匀速前进,而是加速前进。目标是什么?目标是打压房地产,拯救实体经济,脱虚向实。&/p&&p&国内实体经济+国外的收益能稳定支撑GDP的时候,就是房产税该全面推出的时候,记住一点大国经济体的GDP增速不一定非得6%-7%才正常,美国每年的也就1.5%-2%,难道我们已经超越美国了吗?并没有,只是因为之前基数小而已,接下来的GDP增速,会逐渐放低。&/p&&p&所以,房子房住不炒这句话是真的,预计不会降只是横盘。意思是,可能会采取按市场价估值收税,这是很大一笔钱。这样既能保证实体经济,又能起到打压房产的作用,两条腿走路总比一条腿稳当。&/p&&p&怎么打压?其实已经开始了,只是房价躁动把人的眼睛蒙住,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首套利率提高,二套利率提高,共有产权,限价,限贷等。看上去好像没起到作用?不,是还有热钱没挤出来,堵不如疏,既然想要炒房,那就给你指明方向。&/p&&p&其实,雄安这个房住不炒的试验田和海南这个直接锁死在顶点的省,已经从某种意义上开始了,这场运动已经注定了结果,永远不要忘了我们是社会主义。&/p&&p&但是,强调一点,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这一轮的红利是,支持国家共同发展,一荣俱荣,经济转型成功了,限购自然就解除,就是要给你回报的时候了,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并且是几十年来的最后一次。&/p&&p&不要说什么日本什么香港崩盘,不是一个概念,这种方案不适用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p&&p&所以,这个阶段买房,量力而为,尽心就好。&/p&&p&&br&&/p&&p&一家之言,讨论可以,骂街不行。违规就删,不要跨省。&/p&&p&&br&&/p&&p&—————————————————分割线——————————————————&/p&&p&针对评论的一些问题,更新一次。&/p&&p&看到评论里面基本没骂街的,证明大家还是很理智,问题提出的也相对正常,没必要互相攻击,把问题搞清楚了,即使做不了什么,也总比糊涂着不做什么强。&/p&&p&1、@宇宇爸 分析透彻,不过我只想生活怎么继续维持,买房太远了。&/p&&p&说个词不要着急,看完再说。“牺牲” &/p&&p&不是说去死,而是牺牲时间。说实话,纵观全球国家,能照顾到所有阶级的国家(阶级这个词如果用的不对,立删),有一个算一个,没有。(杠精提出的瑞士等国家,请出门右拐百度完再回来)&/p&&p&我不清楚你在哪个阶段,这个问题也可以面向所有人。&/p&&p&一&/p&&p&如果你是指的一线城市5-15万的房价,那如果你没有背景,家庭普通,能力一般,学历一般,那我可以说这个问题无解,因为一线本来就不是给普通人准备的。&/p&&p&有人会问了,如果按照之前的价格,我是可以买得起的啊。&/p&&p&对,但是凭什么?如果按照之前的价格,大部分人都买得起,问题是有那么多房子供应吗?北京1万5一平起步的时候,你为什么没买?因为买不起。同样的道理,一线房价需要一直保持大部分人买不起的状态。看好,是一直会这样,除非出现政府不能控制的局面(这句话违规立删)&/p&&p&二&/p&&p&如果你是指的二线城市2-5万的房价,那我先问一个问题,过去低于1万一平的时候买不买得起?&/p&&p&有两个答案:第一买得起不想买。第二买不起。&/p&&p&第1个答案,无非是想要买更好的,比如学区,比如核心,比如公园旁医院旁等。那这就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想要的更多,或者说,标准更高,追求更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因为这个自己很不爽,那没必要,这是自己给自己找的麻烦。&/p&&p&第2个答案,买不起。&/p&&p&那你应该不是城市的土著,本地人拆迁置换也不会担心这个问题。那你是周边县城或者外地人,来到二线城市工作生活,在你刚来的时候,假设你的年纪不大不小,30岁左右。那当时的房价应该不高。为什么没买?&/p&&p&刚毕业手里没钱,家庭不富裕,钱还差点想攒攒,房价没怎么涨不着急等等原因。但说实话,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自己。(还是强调一点,这不是洗地,免得有人看到这就开始骂街,没必要,咱们都是有身份证的人。)客观的讲,因为你自身不完全具备买房的条件,又没有考虑过加杠杆,出于规避人生风险的考虑。导致二线城市价格低的时候,没能够上了这趟车。&/p&&p&两个答案分析完,得出的结论就是,买不起的时候没有加一些杠杆买,买的起的时候出于多种考虑没及时买。结果就是二线上涨买不起了。&/p&&p&三&/p&&p&如果你指的是三四五线,目前低于1万部分超过1万的房价。&/p&&p&如果首付30万左右你或者你的家庭拿不出的话,买不起的原因更多是因为你所处的阶层过低。(阶层违规立删)&/p&&p&看得人不要生气,我客观的分析,目前这个社会的收入水平,不能说多高,但是并不很低。20-30万可能年轻人没有存款买不起,但一个普通家庭还是能拿出来,或者说凑出来。&/p&&p&当然,有人会说压力太大。我想说的是,当年买一二线的人,除了富二代、官二代、拆二代、明星二代、红二代之外,谁的压力不大?那些人当年其实也是普通人,只不过现在看来,房价上涨得到了大量的纸黄金红利,就像期权一样,分给你,但是十年内不能卖,没什么区别。实质上活的不一定比你轻松。大部分人,也只是拥有一套唯一住房而已。&/p&&p&至于3-5K的房价,说实话,在以前可能很多地方都有,2015年以后,这些3-5K的基本消除了,当然还有,只是很少或者偏僻的县城才能有。 而这部分20万以内首付就不谈了,买不起就想办法挣钱吧。&/p&&p&关于这个观点,有些人看完了估计很不爽,其实我理解,因为房价的基数扩大了1-2倍,而这才是买不起的根本原因。按照之前的价格,买不起最起码还有希望。对于这个问题,不好意思,文章里面提到了,需要透支未来红利,眼前的危机才是最大的危机,以时间换空间。&/p&&p&2、@xxhy 三四五六线城市是上涨后横盘,一线的趋势呢?&/p&&p&这个问题简单回答,一线的趋势已经很明朗了。限价+共有产权,政府来参与主导市场,同样横盘微调,下跌也会在安全区内,至于安全区多大,看二线的顶点。这个问题有人也回答了,大同小异,不多说了。&/p&&p&3、@何必问 :四五线的人口在那摆着呢,红利呵呵呵&/p&&p&@念念的大叔:我理解的割韭菜成了红利…世界真奇妙&/p&&p&两位的问题放在一起回答。先说红利的问题。实事求是讲,虽然本质没区别,但不一样的是,红利是主动的,割韭菜是被动的。红利是发现了,然后去做(前提是本钱和眼光足够远,足够早)割韭菜是被动不得不上车。心态不一样。&/p&&p&至于四五线人口的问题。&/p&&p&这个不是问题,你可能看的城市不够多,不太注意这些细节。比如有些热点四五线城市的限购里面提到了一点,外地人交社保才能买。这个问题往深处解读就是,除了一些环京环沪环深的小县城之外,大部分普通的四五线城市,外地人不会来,只能交给本地人消化。&/p&&p&这个看上去是利空,并不是利好。那反问一个问题,即使四五线降价了,本地人就会买吗?会和不会这两个答案,都是利好。认真思考一下,如果会买,证明有需求,所以涨价是必然的。如果不会买,那价格高低都没影响,降什么呢?同理适用于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线。&/p&&p&4、@三三两两 :完美的大结局会不会来,王子和公主不但能在一起,还能有房住?&/p&&p&首先,完美的大结局,在理论上必须来,所以从高层的角度是必须要达成,这是奋斗的目标。虽然我不是高层,但这是郭嘉的目标,关于这点,如果你还在国内生活,请务必相信。我不是郭嘉主义者,我指的是从维稳的角度考虑。&/p&&p&再者,目前的房价,是建立在目前的收入水平上。试想一个问题,收入增加1倍,你可以选什么房,2倍呢?3倍呢?当然,我的意思不是画大饼,我的意思是,房价锁死,收入增加,会不会逐渐接近?时间换空间,还是这个意思。&/p&&p&但是,不得不说,牺牲是肯定的。我不知道会牺牲多少人的利益,但我清楚的是,每一代人都曾经牺牲过。DYJ,WG等等。现在年轻人的新时代,无非是牺牲了过去那些人。&/p&&p&5、@我的心情你不懂 要不要买北京的商住&/p&&p&北京商住,不要买!不要买!不要买! 这些钱,做理财或者持币等待机会都可以,一定绕过北京商住。&/p&&p&6、@万俟 现在买还是等几年下手&/p&&p&不同城市不同情况,这句话没法回答。但是,刚需,意思是第一套住宅,就近买,考虑家人父母,就近买就可以。不要考虑太多,第一套不要有太多的投资考虑。&/p&&p&7、@子辰 决定让家人砸锅卖铁买房了。&/p&&p&我不知道你的这个形容词是什么意思,如果是真的很艰难,那劝你等等。杠杆可以加,前提是在接下来的这几年银根紧缩的情况下,能坚持过去。会放水,但不是现在。&/p&&p&8、@L先生 年轻人因为房价导致理想崩坍&/p&&p&您的考虑是对的。这也是RMRB的关于六个钱包的解读,保持历史耐心。不能明说,又很焦虑,对外对内都很焦虑。说实话,郭嘉难,百姓也难,这是危机,危险和机会并存。所以从一线已经开始锁定房价,共有产权和开展租房的宣传。实事求是的讲,国外年轻人对租房已经很认同了,因为他们清楚确实买不起房。以时间换空间,关于这个问题,就说这些。&/p&&p&9、@劉任偉 前提是转型成功,一个中兴就受不了了。&/p&&p&说真的,转型成功这个事,就不存在不成功的假设。字典里面就没有假设不成功这个词。居庙堂之高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内忧外患,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啊。这不是中国和美国的竞争,而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竞争。一山不容二虎,一个星球,更不能容两个完全不容的主义啊。苏联的解体就是个警钟。&/p&&p&10、@太上居 最后一波上车时机是2021年,超过后就大概率横盘。&/p&&p&说实话,答主也只是看到了目前这一层,也就是2021年的全面小康社会,是需要天量资金支撑,如果达成了,就会横盘调整经济结构。如果不能的话,那只能是对外输出出问题,参考俄罗斯。&/p&&p&11、@鱼鱼 约谈城市为什么&/p&&p&低调、火热。这本来不冲突。记得小学的时候,黑板上面有几个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如此相悖的词放在一起,现在理解了。&/p&&p&12、@小木 &/p&&p&你提到的危机,我认同。各种各样的需求纠缠在一起,所以我们会发现,言论看上去不是很自由,但是今天你我在这里讨论这些事,其实就是证明,年轻人还是希望参与到变革中,只是没有更好的方式,更好的能个人参与的方式。&/p&&p&其实不然,每个人好好工作就够了。普通人能做的,也就这些了。至于买房支持,看财力吧,尽心就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不是大公无私,这是自私的想法。我只是为了我更好的生活而已。&/p&&p&13、@美联储 为什么15年低迷,16 17年大涨?&/p&&p&谁说15年低迷了?准确说是14年低迷,15年已经悄悄涨起来了。看下一线城市的地王和土拍价格,就知道了。至于为什么?搜一下倒闭和被并购的开发商就知道了。永远不要忘了我们姓社和国家队的存在。&/p&&p&14、@hbin 互联网虚胖的问题&/p&&p&我表达的意思不够准确,互联网可以延伸到各个行业,我的意思是,本身从互联网诞生的企业很少,只是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把原有的行业替代了,并没有从根本上创造了什么。只是多了一些类似比特别的产品。而像这几个马爸爸创造的行业,只是死了一批人,成就了另一批人,换了个方式而已。&/p&&p&15、@红卫兵&/p&&p&你看,我就知道会有这种人跳出来。即使你想要做什么,前提也得是稳住心态,然后默默蓄势,或者你也去表达观点,而不是发泄情绪。对你这样的人,除了可怜也没什么说的。&/p&&p&16、@七海龙王 关于我文章水平的问题&/p&&p&建议你去搜索一下北大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苏剑。15年就分析房价已经到顶了,还会继续往下跌。(并没有侮辱的意思,侵权立删)&/p&&p&我不想抬杠,在文章最后我说了,一家之言,欢迎讨论,骂街不行。如果有觉得自己思想独到,可以发文章去回答区,大家一起讨论,不谈观点直接谈情绪,那你的水平,其实也就这样了。&/p&&p&本次回复就这些,不定期会在评论里抽一些回复,感谢大家关注,至于匿名,出于自身不想被打扰的考虑。如果有写的违规的地方,请指出,立刻删除(求生欲很强)&/p&&p&–––––––––––––––––––分割线–––––––––&/p&&p&明天针对部分问题回复一次。&/p&&p&相信比我们聪明,眼界高,格局大的人,有很多。如果做不了什么,那就静静等待结果,我们都在见证历史。(无任何隐喻,违规立删)&/p&&p&&br&&/p&&p&———————分割线————————&/p&&p&声明:&/p&&p&第一,我不是ZF工作者,从事地产相关行业,有一定经验阅历,结合现状产生的思考,并非空口白话。&/p&&p&第二,不是洗地,无利益相关,有房,但并非一线。&/p&&p&第三,不存在煽动情绪,不存在鼓动对立,纯粹希望与更多人探讨而已。&/p&&p&第四,关于买房建议,会给出理由原因,但还是一家之言,无任何利益相关。&/p&&p&第五,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出,侵权/违规立删。&/p&&p&1、@李小狼 在目前现阶段,是否应该做出将老家四五线小城(滁州)的一套自有住房卖掉,来换工作所在地二线城市(宁波)的一套房首付款呢?&/p&&p&这个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类似的问题一起解答一下。&/p&&p&首先对滁州和宁波只有基础的房价了解。只是结合大部分四五线和二线的情况做分析,通用。&/p&&p&第一、你是否有绝对必要。&/p&&p&是否是唯一自住房,如果卖掉未来父母亲人是否有顾虑。如果可以暂时不考虑父母的安排,或父母有自己单独住房/农村老家的住房,并且短期不需要考虑照顾,这条忽略。&/p&&p&如果不是唯一住房,那你去二线有没有人生向上的跨越,比如平台变大或收入增加等可以令个人增值的或者预期增值的可能性。如果有,值得去。如果没有,建议你考虑去了以后未来的生活质量问题和个人发展问题,这很现实。&/p&&p&第二、滁州1万左右的卖价,换到宁波2-3万左右的房价,首付纵然足够,但个人积蓄和收入以及月供的比例,耐心算一算,如果在近几年没有增长的情况下,会不会有经济上的危机。如果你需要结婚/考虑结婚/生孩子/孩子上学等需要临时支出的一笔钱,会不会拖累家庭发展/你的发展。&/p&&p&第三、如果你的顾虑不是很多,虽然有压力,但是更大的内因是四五线没有发展,想要一个更高的起点,那建议选一个合适价位的房子,开始新的征程,这也是刚需。&/p&&p&另外正好关于这个问题延伸一个话题,基于个人的认知和分析,形象的预测下未来房产的流通模式。&/p&&p&举个栗子:&/p&&p&简单的说,就和沙漏很像。短期内一二线重点城市(强调,是重点城市),预计都会采取这样的方式,流入流出的口子很小。所有的房屋,基本上都在一个内部流动,不需要大量的新人参与进来。&/p&&p&不会完全锁死,但参与的人越来越少,要求越来越高。&/p&&p&关于这部分城市的房价新闻会越来越低调,不想让人再把焦点放在房价上。再细说下就是重点城市的门槛会越来越高,高到大部分人都不想为止。有人会问谁来接盘,不需要外来的人去接盘,一个大城市的人就两三千万,赶上某些小国家了,这样的体量就足以分出刚需和改善以及投资等层次的人群了。&/p&&p&再举个栗子,应该有人玩过魔兽世界,很老的游戏。一个老服,人很多,很热闹,开荒进度也高,这时候加入的一些新玩家,肯定超不过老玩家,这是必然的,有公会有团队,不管是PVP还是PVE意识都比你好,装等比你高。&/p&&p&人家积累那么久会分分钟被你超过?但是有些人来老服的原因是什么?有老人带,公会多,机会也多,副本进度更快更高,装备获取比新服更容易,拍卖行更繁荣,赚金币更容易。&/p&&p&你来老服可以,想要新手礼包可以,想要新手优惠也可以,但是你要求老服回档,大家和你拉到一个水平线上,这就是心态问题了。&/p&&p&你可以去新服,但是你不想去,你想享受老服的成熟,不想去新服还要再花时间和精力去开荒,你让网易怎么办?&/p&&p&至于三四五线,就是比较新的服务器,想要绝对的新服,那你得去支援西部开发,那边都是新服。三四五线相对公平,但是也有老玩家,他们自然会比你有优势,这无可厚非。&/p&&p&因为新服越来越少,未来大部分人也不会换服,因为换服的成本越来越高,当初45级的时候,大家差距都不大,拼一把就可以赶上。但是当现在110级的时候,就不那么简单了。而大城市,永远不会推出直升110的活动。(不要纠结游戏,举例而已)&/p&&p&当然,我这里指的是大部分普通人,除非你是万中无一的天才,很显然大部分人都不是。&/p&&p&2、@江涵 建筑土木专业2019研究生,房地产行业是否是夕阳行业&/p&&p&房地产行业不是夕阳行业,但某些城市在这个阶段会是夕阳城市。另外,房地产涉及的细分领域太多了,大拆大建虽然会变少,但未来房地产必然还会有全新的变化,并非钢筋水泥这一套模式。比如XX小镇,XX绿色建筑,XX新概念建筑等。&/p&&p&和买房一样,从只是刚需居住到想要改善居住环境再到追求舒适居住条件,对房子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只要人还需要居住在房子里,房地产行业就不会是夕阳行业。你是建筑土木专业的,房地产的革新就靠你们了。眼光不要只看几年,放长远。&/p&&p&3、不少人提到了,经济转型不能靠房地产,年轻人因为房价没有希望,还有中国制造2025不能靠房子等。&/p&&p&其实,这个问题可以用另一个提问的问题回答。就是中国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p&&p&坦诚布公的讲,我不相信大家不清楚,或者说没思考过这个问题。说下个人观点,我们处在市场和计划之间。可以市场的市场,不可以市场的计划。&/p&&p&其实就是需要市场的市场,不需要市场的接管计划。而需要和不需要,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解读,不会固定产业和行业,所有都只是阶段性的。曾经经商不也是违规的吗?曾经房子不也是分配的吗?为什么总有人认为必须是一种经济发展才行。&/p&&p&而这个,正是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个人观点,无诽谤之意,违规立删)&/p&&p&经济转型不是必须要房地产,而是一定需要钱,而钱和房子是挂钩的,如果有别的获取渠道,不会拿这个夜壶出来的。这个也是我文章的核心点之一,如果这一点不成立,那本文就不成立了。然后就回到钱从哪来的问题,已经回答过了。&/p&&p&在这里我也延伸回答一个问题,就是我要强调和明确的,很多人说收割普通人。这和我表达的不一样,这一轮要引导的,是一直在房子里流动的热钱,这些钱是超发的,通过土地拿回来发展经济这没什么矛盾。矛盾在于这个过程中四五线房价也涨了,但是这确实需要一层层的托底,如果没有四五线的1万,就不会有二三线的3万,也就不会有一线的5万。(数字用来举例子,不要杠,详细数据可以百度)然后才能锁住房价,才能等待时机收割那些3万和5万房价的城市,才能劫富。至于济贫,总得等国富了吧?难道需要指望市场济贫?不可能的。耐心。&/p&&p&中国制造确实不强,但不能否认一直在进步。没有强大的市场干预能力,没有钱,怎么制造?&/p&&p&这又回到钱的话题,玩过红警的应该有大概的概念,造一艘航母需要麻烦,多少步骤,多少资金/技术投入?俄罗斯有技术为什么不造了?穷。 发射卫星需要多少钱?全国铺设高速需要多少钱?高铁世界第一里程了,需要多少钱?雄安海南和全国157家国家级高新区需要多少钱(18年又成立12个)?&/p&&p&另外,如果有兴趣,可以百度一下我国援助国外究竟花了多少钱。这个数据我没仔细看过,但有大概的概念,同样是大量资金。为什么?拉拢盟友,注意看看社会主义国家还有多少个?(违规立删)很焦虑啊。有人说我什么都往一带一路上靠,这不是我臆想的,这是更深层次的现实问题。&/p&&p&4、一部分人关于年轻人买不起,背不起房贷,然后就说年轻人失去希望,没有动力。&/p&&p&年轻人,这个词我感觉有些人是不是有误解。多少岁算年轻人?18?28?个人觉得,如果一个大学生,24岁毕业以后,30岁以前,勤勤恳恳工作6年时间,买得起1万左右的房子,就是正常的。为什么一定要24岁一毕业就能买得起1万多的房子?甚至2-3万的房子?钱好赚的这个概念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为共识,钱难赚才是事实。&/p&&p&深切的感受到社会的价值观的问题,宣传一夜暴富的新闻越来越多,越来越没有底线。你会说没房不能结婚,没房不能谈女朋友。身边人也会催你赶紧上车,不然来不及了,实事求是的讲,四五线1万的价格,是可以通过努力上车的。&/p&&p&另外,不是说你来到一二线城市,发现这里很繁华,这里很成熟,然后你说这里是你的梦想,不能在这个城市买房落户就是打压年轻人向上的动力,这个逻辑不成立,这才叫贪心。&/p&&p&踮着脚可以摸到的叫目标,跳起来摸到的叫理想,飞起来摸到的那叫梦想。当初一二线1万多的时候,你认为当时的人,是轻轻松松就能买的起的吗?梦想谁都可以有,但谁听说过梦想随随便便就实现的?&/p&&p&5、@左手 北京三四环学区房高杠杆投资
&/p&&p&近几年资金压力可以挺住,买。一线三四环学区房绝版产品,房子看好了下手就可以.不知道你看的哪的,非二环东西城,那应该是海淀/朝阳。&/p&&p&6、@一步 五线小县城平均工资3000 房价8000 涨到什么时候 涨多少。&/p&&p&第一,不知道哪里的小县城,是否有概念。&/p&&p&第二,小县城能涨多少,顶点是多少,跟现在收入无关。说句话可能很多人不爱听,但是我也没别的意思,不要着急。小县城的舒适度很高,但是大部分毫无斗志,没有贬义,只是描述客观事实。并不是说非得拼死拼活的奋斗才正常,但说实话,大形势如此,官方宣传的撸起袖子加油干,就是方向。&/p&&p&小县城的房价上涨,很多因素,一二线限购导致资金流向三四线然后五六线,但根本原因,还是因为需要托底,稳住上面的一二三四线的房价。&/p&&p&五六线的小县城,最终大概率是横盘,最大程度的锁住炒房团和开发商的资金。五六线的小县城,这一轮涨过以后,未来房价不会大涨。&/p&&p&因为小县城的眼界问题(没有贬义),导致很多人只看到了房价上涨,急吼吼的赶紧买房,但并没有跳出来看,房价为什么上涨。(看当地土拍价格,如果房价降了,地方小县城的土拍就后继无力,仍然没钱没发展,所以土拍持续上涨,房价也会持续上涨,但是限最高价会成为主流,也就把房价都定在一个水平线之内,但是这一定是在房价已经涨到某个顶点以后。顶点是多少?参考同区域,比当地县城高一个级别的城市价格底限)&/p&&p&如果五线接下来还出现大涨,那就有可能是出现了和俄罗斯一样的结局,大势的问题,涉及到敏感,就不谈了。(违规立删)&/p&&p&另外普及一个概念,基尼指数。其实我也不是很懂这些专业词汇,只是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认真核实了一些内容,然后看到的这个名词。很多数据性的内容,其实可以用这个公式讲出来,只不过我不是经济学专业人士,只能用白话讲出来自己所理解的内容。有利有弊吧。&/p&&p&再普及个数据。(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该报告称,中国的财产不平等程度在迅速升高:1995年我国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45,2002年为0.55,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p&&p&7、关于刚需,意思是第一次买房,或者第一次换房(出于工作/生孩子/父母一起住需要换大/换城市发展)等,这样的刚需。我建议,如果是在能力之内,不要看过去的价格,也不要担心未来的价格,买就是了。过去已经过去,未来还在未来,你只有现在。这句话不是装逼,是现实。有恒产者有恒心(总理)房住不炒(主席)你所在的国家两个负责人都说了这样的话,这次和过去不同的是,时代变了,这句话的分量就变了。&/p&&p&君无戏言(无任何隐喻,违规立删)&/p&&p&8、我看到回复里面有几个人说,可能这辈子就只能买一套房了。&/p&&p&说实话,这辈子只能买一套房,在这个社会成了错误了。大部分人的父辈,买了几套?怎么到了我们这一代,就成了一个失败的代名词呢?浮躁之心,名利之心。如果说我一套房没有,那我之前说的这些分析,就是胡说八道,就是空中楼阁?&/p&&p&9、很多人提到人口老龄化,人口结构的问题。&/p&&p&老年人的比例,逐年上升。16年的数据是2.29亿,总人口的17%。数据百度可以查到就不赘述。人口红利成为人口负债,食者众,生者寡。90后的父辈兄弟姐妹五六个七八个,到了这里变成1-2个,再加上生育年龄提高,精致利己主义盛行,生育意愿度降低,倒金字塔人口危机。&/p&&p&曾经我写过从海南过年堵车的现象思考人口结构的危机,去年海南全年游客6700多万人,老人的数据没具体统计过,但是比例很高。养老需求爆炸式增长。&/p&&p&关于这点我只谈下我自己的看法。&/p&&p&第一、人口危机存在,但没有那么可怕。我们国家从人口数量到现在只求人口质量。这么讲,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的原因是太多了。90后父辈们大学生和当前社会的大学生待遇天差地别。&/p&&p&第二、人口基数。我国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多,即使存在老龄化这样的危机,从比例上看很担忧,但从数量上看,我们依旧拥有大量的年轻人,而且是比上一代人更有知识的年轻人。这一优势,全球任何国家(印度就算了)无法比拟。&/p&&p&根据我国2011年的官方统计公报,0-14岁的人口为2.2亿人,15-59岁人口为9.3亿人。我们不说15-59岁的,只说0-14岁的,至今应该是7-21岁的年轻人有2.2亿。美国全国人口总共也才3亿人。如此庞大基数的年轻人数量,有知识的年轻人,在智能化越来越高的今天,说实话,在13亿这个基数上,人多一些少一些,可能影响都不大。或者说,少一些会更好。(无隐喻,违规立删)&/p&&p&有些人质疑我说什么转型必须达成,一定成功等等是一种洗地,是蹩脚的借口理由。其实,你想这个问题,不成功的代价,不敢想。俄罗斯卢布现在汇率多少?之前汇率多少?加息到17%(现在降到8.25%)房价翻了多少倍?三位数的倍数。假设下500和1000甚至更高一张RMB,旧币换新币,那时候的代价会更大。无知者无畏。&/p&&p&至于指望国破家亡的,那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违规立删)&/p&&p&2017年经济年报,全年固定资产投资,631684亿(来源统计局)比上年增长7.2%。国有控股232887亿,增长10.1%。房地产投资109799亿,增长7%(不包含上下游产业,这个没有官方数据,不过大家百度一下吧,我就不说了)&/p&&p&最近的内容:&/p&&p&约谈城市增加,之前说过,低调和火热不冲突,火热可以,不允许舆论造势。&/p&&p&中国大门打开,一方面有美帝的施压,另外也符合目前的国情,倒逼企业创新发展,打破地方保护的倒计时已经开始了。&/p&&p&打开的速度越来越快,基础制造业已经打开,汽车、航空等领域也在逐渐打开,金融业也同样在打开,教育医疗都在逐步打开。海南就是个试验田,未来会不会内地开放,值得思考。再假设,如果开放移民呢?全世界的有钱人都来中国置业,就像国内的有钱人去国外置业,房子的问题还会是问题吗?或者说,这一步棋到底有没有这层考虑呢?思考下。&/p&&p&本次就更这些,继续强调,一家之言,不针对任何人,客观分析,讨论可以,骂街不行。时间有限,表达肯定有不完整的地方,读者见谅。水平有限,就不取匿了。&/p&&p&声明:无任何隐喻,违规立删。(说实话,感觉这篇文章快要被和谐了)&/p&&p&&br&&/p&&p&--------------------------------分割线------------------------------&/p&&p&更一句话。&/p&&p&有心人可以查询一下近期限购城市的限购政策,如果没理解错的话,我猜收割已经开始了,只不过一些人还没转过弯来。尽量本周末给大家再更新一次。&/p&&p&理智思考,理智探讨。建议不要发泄情绪,组织好想法再说,你的每一句话都在影响那些看你留言的人,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希望你对自由表达思想的权利有足够的尊重,即便与你不同甚至相反,这才是世界的精彩之处。和自身修养有关,与他人无关。&/p&&p&––––––––––––分割线––––––––––––––&/p&&p&晚一些更。&/p&&p&最近两天密集的消息不断,给大家提几个思考讨论的方向。&/p&&p&中美达成贸易共识,但对楼市会有何冲击?&/p&&p&住建部打击公众号引导楼市炒作消息,意欲何为?可以预见的是,与房地产相关的舆论即将失声。&/p&&p&水电燃气基础费用上涨,但拼多多火爆,消费升级还是降级?贫富两极分化如何平衡?&/p&&p&2K亿美金引起的连锁反应有多大?国内名义上通缩,实际上通胀。而美国通胀对国内的影响多大?对房地产影响又是什么?&/p&&p&&br&&/p&&p&更新一波答案————————————————————————————&/p&&p&有些人质疑我是中介或开发商,再次明确,不是。如果有必要,可以取消匿名,不过知乎这是第一次发文,这个号本来也只是个临时号。答主是有公众号的,不过知乎和腾讯的价值观不太一样,用户也不太一样,敏感度也不一样,在这讨论会比较好一些。&/p&&p&一、说正题,首先把“收割”的意思表述一下。&/p&&p&收割这个词,一般都配合着韭菜用。那值得探讨的是,被收割的韭菜特性是什么?&/p&&p&1、不能太老。老韭菜不好吃,而且还贼,心眼多,不好骗。&/p&&p&2、不能太嫩。太嫩了虽然也挺好吃,但伤根,吃一次就不长了。&/p&&p&3、最好吃的,就是成熟的韭菜。&/p&&p&所以,我表达的被“收割”的那部分人,就是这些人。大白话讲,就是现阶段的中产/伪中产阶级,或者更直接说,就是中年有产屌丝。我国目前占比最大,有家有业的这批人。他们已经上了车,退不下去的。&/p&&p&北京那些一两千万的学区房,是这些人撑起来的。并不是他们有钱,大部分用自己积蓄加上住房,置换而已。有人说卖一线换二线可以非常好的生活,不错。但是能做到的人,不多,放弃自己可以,放弃孩子的未来,不敢。谁能保证未来孩子不会怪自己当时的决定?谁又能轻易的放弃孩子走的更高的可能性?&/p&&p&年轻人嚷嚷着被收割了,没梦想了。难道你们认为,买了房就有梦想了,就不会被收割了?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所猜测的在一步步的验证,大盘即将全面锁死。有人会问,那些人才引进的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变相解除限购吗?这是锁死?&/p&&p&反问一下,这不是锁死吗?难道感受不到这已经是最后一搏了吗?&/p&&p&关于红利的问题,也有人问,红利是什么?答主是在故意引导我们上车?&/p&&p&不然,这里明确一个概念,炒房客和投资客。炒房客是拼尽全力,出尽手段去买房。投资客,一般都保证自己的现金流不会出现风险,才去买房。红利是投资客的,不是炒房客的。那些评论里嚷嚷着我在故意制造不顾自身实力,误导买房的可以停止了。&/p&&p&收割的是炒房客,炒房团,炒房的开发商。近期的炒房团被套牢,站岗的新闻,开发商资金紧张,频繁违约,到处被并购的新闻还少吗?文章里强调过的内容,可能有些人没耐心看。答主写了一共才一万多字的文章,仔细看完的这点耐心都没有,还妄谈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p&&p&这一轮的红利是上车后,持有并耐心等待的人。短期不炒是个共识,但长期来看,通胀已经开始,消费升级已经开始,基础物价已经上调,无现金社会的可怕之处也已经显现,你不会对手机里的一串数字敏感,对货币的敏感程度越来越低,货币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通胀会在不经意间慢慢道来。&/p&&p&货币数字化,还需要500/1000的货币改革吗?已经不需要了。至少在这一批持有房产的人尚在人世的时候,房子都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不会出现任何整体的崩溃(看清楚,整体的崩溃,杠精停止你的咬文嚼字)海南曾经崩过,现在呢?直接锁死,崩,不会再给机会了。&/p&&p&相信我,这部分人的稳定决定了社会的稳定。无产者,从来不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隐喻,违规立删)而评论区的大部分人,严格意义上讲,都不是无产者,只是从原来的患贫而不患不均的人变成了患不均而不患贫的人,但是真正贫过的人,一定不想回到过去。&/p&&p&相同的话之前讲过,有些人没有想过如何利用自己的资源最大化扩展自己的人生,去实现一些有理想有情怀的事,而把目标定在所有人拉到一个低水平线上再重来。像魂斗罗一样,有些人已经打通关了,有些人打到下一个阶段了,为什么还要陪你重头来?&/p&&p&这句话非常像洗地的话,但还是要说,没有理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至于你的理想是什么?这是你应该思考的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方向,但自从房地产商品化以后,就没存在过大量人能买得起房的现象,当初买不起房的那些人是怎么做的?&/p&&p&迷茫存在于所有年轻人当中,不论是哪个年代,都是如此。但迷茫从来不是发泄的借口,当然,如果你认为和同学们去大明湖租一艘小木船可以解决你的迷茫,那我建议你还不如去租个房找18罗汉,那目标更好实现。&/p&&p&到底是苦口婆心还是苦口破心,能不能理解随缘了。&/p&&p&二、横盘之后上车还是现在上车&/p&&p&很明朗,横盘是横在顶点,现在上车是赶上末班车。但是,再强调一次,不看个人实力就嚷嚷着答主没良心,忽悠穷苦老百姓被收割的人,住嘴。只有20万首付,却盯着首付50万的房子,强调自己是刚需的人,只能说你的想法和炒房团的想法区别不大,“贪”字而已。&/p&&p&在某些历史节点之前,一定要让大部分人上车。出于稳定的考虑。(能不能看懂只能说这么多,敏感了)&/p&&p&三、关于评论区,很多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而是表达一种情绪。说真的,我没有太多可以解决情绪的方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本文中,我尽量不带入自己的情绪和主观的态度,尽量客观的描述现实情况。&/p&&p&但是有些现实,太现实。通篇我没有说,不可以移民。如果有资金有技术,可以保证生活的前提下,移民到发达国家,享受相对成熟的社会体系,并不是不可以。&/p&&p&文章的前提是,在国内生活,需要有一个态度。个体对集体的理解和付出,或者说牺牲的态度。但这并不是毫无意义,就像506070的牺牲一样,换来的是大环境的整体趋好。至少你考虑的是买不起房,而不是吃不起饭。&/p&&p&当然,并没有说这就应该感恩戴德,而是至少保证心态平和,才能在解决不了现实的情况下,能更开心的生活。这并不是阿Q精神,而是认清现实,仍保持理想,知世故而不世故。&/p&&p&希望下一代可以自由追逐自己的梦想,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无论有没有成就,自己开心就行,自己活得有价值就行,并且不担心生存问题。&/p&&p&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有足够的社会保障,意味着大量的资源。无限的需求面对有限的资源,建议读一下三体,至少一个地球,不能满足所有人,这是现实。最近也比较忙,就不多更了。&/p&&p&还是继续强调,不要争论,可以探讨。保持谦卑的心态,没坏处。没有那么多坏人要害你,也没有那么多好人要帮你,大家萍水相逢,这辈子或许也只能在这篇文章的讨论中聊几句,算是个缘分,仅此而已。&/p&&p&实事求是讲,关于具体楼盘具体地区的分析,就不一一说了。答主不甚了解的城市,也不敢断言,并非敷衍。其实很想帮助所有提问的人,但精力有限,心有余力不足,抱歉。只能大方向表述一下自己的观点,仅供参考。&/p&&p&近期比较忙,有自己的事要做,本次就更这些,写这篇文章希望能引发你的思考,而不是情绪对抗,这对我没有意义,同样对你也没意义。也希望会有更多的人,能够理智思考问题。ZF存在问题,但希望能够自我更新,自我修复,给点时间,给点耐心,不然,代价太大了。还是那句话,我们都在见证历史,变革已经开始。(无隐喻,无关政治,违规立删)&/p&&p&————————————————分割线————————————————&/p&&p&近期有事,精力有限,等时间宽裕了在挑选回复针对性回答,先表述几个观点。&/p&&p&形式逐渐明朗,文中所提到的可能性,到目前为止,暂时还没跑偏,当然,也有可能最后反转打脸。继续看。&/p&&p&客观讲,不吹不黑。屁股坐的位置不同,结论不同。政治正确与否,没关系。就像知乎目前的政治正确是房价崩的主要原因是,知乎平台开始下沉到三四线,吃不到肉的人多罢了。同理,财富从来也不是大多数人掌握的。&/p&&p&阶级固化不是中国独有,世界历来都是如此,只是我国刚刚经历过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过去,又经历过数十年的飞速发展到现在,等富贵,均贫富已经不可能,新的阶级已经产生并开始固化,这本是正常社会发展现象,并保持一定的节奏(通常情况下,以百年为1个单位计算),往复轮回。&/p&&p&只不过这一切在短短一代人中爆发式显现,并不像国外在一两百年渐进式固化,强烈的落差从而导致心理失衡,我并非权贵阶级,也同样感同身受。&/p&
房价要跌,但不是现在!揭开真相,这是最后一波红利!周末回家,去小区超市买东西的路上,听到几个带孩子的大妈在闲聊,听到是在聊房子,职业习惯,就站着听了一会,什么在海南养老的房子买得值了,儿子女儿在哪哪哪买的什么小区,涨了好多钱,后悔没多买几…
一个89年的朋友最近在考虑跳槽,她任职一年多的公司最近忽然开始执行996的考勤要求,每周末全体员工都必须要到公司开会。&br&「如果是上线前临时需要加加班什么的并不会感觉有什么不对,但是现在无论是加班还是开会感觉都像是在鬼混,感觉真是待不下去了。」&br&&br&作为一个接近90后的互联网从业者,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看,即便是在这个以「加班且没有加班费」为行业文化的圈子里,&b&90后对于「付出」的态度也远比传言中来的要积极的多&/b&。&br&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并不觉得90后的职业素养和前辈们比起来有多么的糟糕,但是态度上确实会有所不同,但绝非是一种更加消极的「不同」。&br&&br&比如说,&b&90后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注重自己「兴趣」的员工,他们相信在自己有兴趣和有天赋的领域上才能发展的更好&/b&——管理者们对此抱怨是没有啥卵用的,因为00后必然会在「忠于内心」的这条路上走的更远更坚定。&br&这下很多管理者们适应不了了,说得好好的要「服从领导安排」呢?让你做点儿你不喜欢做的事情怎么了啊?我给你工资了啊!&br&管理者本职工作的内容包括:合理的分解目标任务,找到适合的人来完成特定部分的工作,以及如何对工作的完成结果进行评价和考量——但是很多管理者是做不到这些的,于是他们的任务分配方式充满了随机性,想给谁做就给谁做,以往的员工再不满也都任劳任怨的做完了(但是完成质量就不一定了),更要命的是甚至公司由上至下都形成了「逆来顺受」的价值观,但是没想到碰上了90后的一线员工,金字塔最底层的砖头跑了∑(っ °Д °;)っ &br&于是HR觉得挺冤的,花了那么多人力物力招的人没多久就跑了,业务部门不满意,自己的工作量又急剧增加,所以他们觉得90后是他们招过的最差的一届。&br&但是实际上,我还是善意的&b&希望HR不要在90后跳槽这件事上充当助纣为虐的角色。&/b&&br&很多HR因为自己工作指标的压力,尽可能促成招聘的成功率,在尤其是针对90后员工较多的校招/一线员工招聘现场,HR对应聘者「自身职业规划」的关注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他们觉得你还年轻/你只是一线员工,所以你懂什么?所以&b&员工3、5年后的职业规划,对工作环境的预期,对企业文化的偏好,在入职前的沟通中统统承诺可以满足。HR们觉得这些是不重要的,入职之后你自然就会习惯和适应;但是90后员工认为这些都是原则问题不能妥协,因为拒绝被改变所以跳槽。&/b&&br&&br&&b&但是拥有一些忠于内心的90后员工绝非是一件坏事,管理方法得当的话,反而可以极大的精细化管理,提升工作效率。&/b&&br&前段时间公司业务需要急需招聘一位H5前端工程师,新任不久的CTO的要求是软件工程基础要过硬、JavaScript技术要过关,负责用户体验的我的要求是必须有较强的设计图还原能力、要有较好的审美要求和细致的工作态度。&br&HR先是按照公司以前的习惯挑候选人,1个多月我和CTO面了HR推荐的二三十个候选人,没有一个是令人满意的。老板催进度这边又招不到合适的人,HR对于我和新任CTO也颇有微词,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丝毫没有松口,表示不合适就是不能用。&br&后来通过每次面试完不断的沟通,有一天HR忽然顿悟了,跑来和我们说,软工背景的技术流一般不屑于在界面的美观和精致度上下功夫;而关注于审美和体验的艺术流可能对代码和逻辑不甚感兴趣——所以我们基本上就在强迫这个候选人至少拥有一项非他兴趣所在的技能,这件事肯定强人所难的。&br&之后HR牵头顺理成章的把招聘名额从一个变成了两个,艺术流负责用Html+CSS搭出美观的界面,技术流负责用JavaScript等工具完成逻辑功能的部分,正好项目工期紧张,两人各自发挥所长,上下游搭配起来工作效率也是非常不错。&br&至于成本方面,由于最初的招聘目标较为反人性,所以要求在两个方向都不错的候选人一般年龄较大而且要价不菲;而调整之后的招聘目标,两个工程师都是比较年轻的90后所以总成本并没有比最初方案要高出很多,但是两个人各自的专业度和搭配起来的工作效率却较之高出很多。&br&&b&技术流的工程师在面试的时候就坦言自己并不关注界面的美观度,我很欣赏他目的性极强的直接;而艺术流的工程师目前做出来H5界面着实达到了传说中的「和App效果一样好」的水准,开发过程中我给他反馈的任何细节上的建议都他能认真以待,这样的90后怎么能不让人满意呢。&/b&&br&&br&而与之恰恰相反的是很多公司,比如我朋友的公司面对同样岗位的用人,因为觉得「需要控制成本」,于是以「反人性」的要求招入一个技术流的工程师做前端。有段时间我正好帮忙给他做一段时间的设计顾问,这个工程师做的界面让人看得完全没有脾气,三番五次沟通无效后我只能把东西拍在朋友面前问他这样的产品他敢不敢上线。&br&朋友说,现在前端的人贵,咱的哄着——&b&EXO ME?一边哄着别人做不喜欢的事情,一边抱怨自己付出了更高的成本只换来了更低的忠诚度。&/b&&br&于是我非常大方的把我新招的艺术流小哥的作品给朋友秀一下,果不其然搞得他各种羡慕嫉妒恨「简直是和设计图一毛一样的完美还原设计,而且要价还不高」,然后死皮赖脸的问我能不能让他挖个墙脚(想得倒是美)。&br&&b&所以说到底,怎么分解目标任务,提什么样的完成要求,找什么样的人来完成——这些都是管理者的职责。HR们与其吐槽90后员工不靠谱,不如好好和管理者们沟通一下他们的用人需求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有没有可能优化的更加合理。&/b&&br&&br&&b&而且,90后没有辣么「眼高手低」;只是你「买」了他的现在,却并没有「买断」他的未来。&/b&&br&之前招了一个90后员工,原本在另一个行业有几年的工作经验薪水也还不错,可是一直不喜欢那份工作,一直感兴趣的恰好是我所在的这个行业,正巧我也不需要他在这个行业里有什么工作经验,有兴趣有态度才是这个职位比较在意的。&br&但是我坦言肯定是给不到他之前的薪酬水平,他立即表示并不在意:&b&「开始的时候工资低一些是可以接受的。」&/b&&br&&b&可悲的是很多HR和管理者只听到了后半句「工资低一些是可以接受的。」&/b&&br&虽然HR部门都说他们会给每一位员工制定发展计划,但是实际上的事实是,这些计划并没有太多实际意义——因为撇开业务成长的个人发展完全没有意义。&br&一个业务部由一个管理者和N个员工组成,那么理想的情况下如果一年后每个员工都成为管理者的话,那么业务规模至少要扩大N倍。&br&很多HR和管理者都觉得很冤枉,他们觉得:「我又不是不想给你升职加薪,只不过公司业务发展的没有预期的辣么好,我给不了你啊。」所以如果员工跳槽,那就是不忠诚!不能吃苦!不懂付出!不靠谱!90后!&br&&b&是的,公司成长速度不如员工个人的成长速度,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况。&/b&&br&对比一下举个栗子来说,如果租了一年的房子因为房主进行房屋重新装修且房屋周围的配套设施提升导致租金涨价了,而作为租户的你不愿意支付涨价后的房租,那么合理的选择就是寻找和之前的居住水平、租金价格都差不多的房屋搬家——然而死皮赖脸的住着还不让房东涨房租就不合适了吧?房东要换租客,你就声泪俱下的控诉房东「没有忠诚度/不靠谱」,这算是哪门子歪理邪说?&br&认识的某公司HR总监,前几年的时候还挺以自己一直压得很低的人力成本为傲,过了几年因为公司业务问题不得不监管一段时间业务部门,才发现整个公司的业务部门已经烂得无可救药了。几年间好的人都走了,混了几年日子的都因为「忠诚度高」升职成了领导,整个业务部门已经沦为混吃等死的养老院。而同行业的竞争企业的实力早已今非昔比,自家曾经的行业No.1的地位如今只能拱手让人。&br&&b&所以说,在高速发展并且愿意善待员工的企业里,跳槽率可能根本就成不了问题;相反越是成问题的就越成问题,这时候与其在90后员工的身上找问题,不如多想想自己哪里有问题。&/b&&br&&br&在这里也多说一句,&b&牛逼的管理者谈「共享」,怂逼的管理者谈「忠诚」。&/b&&br&&b&如果公司发展的情况蒸蒸日上,并且能够真诚的与员工共享成长,那么真的很少有傻缺员工会有事没事玩跳槽。&/b&&br&有个老板白手起家的时候用不起很好的人,前两年到了A轮后手上有些钱,聘用了一些优秀的职业经理人(88年、89年的,算是近90后吧),然而这些同学入职后发现自己的上司竟然全是老板手下的老员工,这些人专业度极弱执行力极低——可是老板觉得老员工更忠诚,如果职业经理人忍无可忍后离开,那么该老板肯定会更加坚定的认为果然这些职业经理人就是不忠诚——&b&研究员工为啥跳槽的时候,也琢磨琢磨管理者是不是满脑子奇奇怪怪的劣根性。&/b&&br&再说忠诚,50、60后国企和事业单位有宿舍有食堂管吃管住,子女上学能从幼儿园管到高中(只要你不挑剔教学质量);70、80后(前半段)结婚生子的时候房价还没有飙升的那么恐怖,至少攒一攒还是面前能有容身之处的——而现在50、60、70、80后的管理者嘲笑90后的员工没有忠诚度,企业的生存周期都不知道能熬过几年,在员工保障上一个个机关算尽的聪明,忠诚度必然是天方夜谭。&br&&br&很多我觉得很不错的80末、90后员工,他们中间很少有人真的是因为产品上线前多熬了几个晚上而跳槽的,他们跳槽的原因是明明熬过了产品上线的关键时期,老板明明知道人手不足,还琢磨着靠压榨员工的自由时间,通过长期加班的方式压缩生产成本——正如同很多答案里描述的。&br&&b&如果说90后有一点可能确实招前辈管理者们烦,就是他们真的没那么好骗了。&/b&&br&毕竟信息更透明,跳槽更容易,我知道有很多管理者对于日益发展壮大的各种人力资源服务恨得牙痒痒的,但是打破信息壁垒减少谎言和欺骗,从长远来看肯定是好事。&br&&br&坦率的说我非常认同很多80末、90后工作的态度——&b&不谈对企业的忠诚,更在意自身价值的提升。&/b&&br&比如答案开头说的我的89年的朋友,其实公司给的薪酬不低,但是跟着老板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混日子,她并不愿意,「如果辛苦但是毕竟有价值,那也是可以坚持努力一下的」。&br&即便是认识的很多同学都遭遇了傻逼的管理者,大都也没有立即自暴自弃和怨天尤人,即便和管理者多次沟通仍然无效的情况下,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在这些到处狗血一地鸡毛的公司里坚持到1-2年的时间,让自己真正有所成长,为下一次跳槽积累资本。&br&&b&如果你的某一个员工突然提出离职,可能真的不是突发奇想的决定,很可能真的已经忍你很久了。&/b&&br&相反忠诚度爆棚的老员工,很可能是不作为、不付出、不成长,因为今年的他和去年的他相比并没有什么成长,即便跳槽也无法赢得其他公司的认同,所以对于加薪也没啥要求,自家房车已买,只求每天能按时下班接送孩子——&b&可能有一天现在的90后们人到中年也会在这样的套路中生活,但是此刻还要为自己拼一个未来的90后,比所谓的「忠诚」优秀的多。&/b&&br&&br&可能有很多管理者会觉得我站在一个员工的角度写的这篇答案。&br&其实并不尽然,作为一个上有腊肉,下有鲜肉的80末,毕竟我也不是不曾被鲜肉坑过。但是夹在腊肉和鲜肉中间感受职场「代沟」,一边是腊肉们所谓既定的「规则」所影响,一边也真心的觉得鲜肉们的朝气和态度会让我不由自主的更想向他们靠拢。&br&不是他们的经验、不是他们的实力——这两点都有待雕琢尚需时日,但是管理与被管理双方从等级森严上下级关系变成更加平等互相尊重的同事关系,这一点必然会是大势所趋。&br&&b&所谓的「平等尊重」不是说没有汇报和管理、考核机制,而是管理者需要尊重员工的发展意愿,认可员工的成长,管理者与员工各有分工各司其职,齐心协力的努力奋斗,也诚心诚意的共享成长。&/b&&br&&br&最后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来说,可能目前我最为担心的问题,还是一两年之后业务能发展成什么样子,能够在职位和待遇上让鲜肉们有怎样的发展。&br&但是说实话,目前腊肉们做主的世界,很多事情我也是无能为力,&b&所以尽我所能的就是一边把项目做好的同时一边提升鲜肉们的能力,让他们做有价值的工作,提最严格的要求,不用琐碎的、没有意义的工作浪费他们的时间。&/b&&br&&br&&br&——————更新09.20————————&br&集中回复一下大家关注的几个问题:&br&&br&&b&1. 琐碎的工作&/b&&br&有些同学表示,琐碎的工作员工不做难道老板做吗?&br&&b&所谓「有价值」的工作并非指的绝对的「重要的工作」,并不是说新员工一入职就开始规划整个公司的发展方向;而是说,就每个员工来说「有价值、有意义、有成长」的工作。&/b&&br&比如说一个应届生程序员入职,开始的时候做一些非核心模块的代码是很正常的,因为能力和经验还达不到核心代码的能力,所以此时编写非核心代码既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又可以增长自己的经验,对个人能力肯定是一种提升;但是如果因为公司没有行政,老板要求该程序员去兼职贴发票,这就是「无价值、无意义、无成长」的工作。&br&我初入职场的时候因为公司没有行政所以我就兼职贴发票+发工资(操作,金额可不是我定的),这些财务方面的工作经验的积累对于我的职业发展实际上是毫无意义的。&br&&br&很多同学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有时候一些如上所述的琐碎的工作,领导安排的,是做还是不做呢?&br&我觉得&b&如果老板确实有难处,可以帮着做,但是前提是不要当这些都是理所应当的。&/b&&br&比如说让我贴发票的时候我老板当时的态度是:「你看你学习到了很多财务知识多好啊,以后你如果自己创业就用得上了!」同时因为没有保洁人员所以他中午经常组织程序员们打扫卫生,美其名曰:「我这是让你们锻炼生活能力,做好个人卫生,这样以后跟女朋友回家见家长才不会被嫌弃」。&br&可能有些人觉得这些事儿这么容易,做做也没啥。&br&&b&但是正是因为这些事情都非常容易,让专业人才花时间去做这些非常容易非常廉价的劳动,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其实没有有价值的工作可以给他们做。&/b&&br&一个公司里没有有价值的工作给专业人才做,也就意味着说他们没有有价值的工作可以做,他们的个人能力得不到提升,他们就在这里陪着老板耗费宝贵的青春和时间。&br&&br&该招财务招财务,该招保洁招保洁,别TM以「锻炼」的理由使唤专业人才,真没有条件招,您还就真的可以自己干。&br&曾经有个老板和我这么说:「你们做重要的事情,杂七杂八的跑腿的事情都是我的事情,因为你们都是我花大价钱搞来的人太贵了,我浪费不起你们的时间。」点个赞。&br&&br&&b&2. 忠于内心&/b&&br&&b&这个世界上那么多的领域里最顶尖的人,一定是对这个领域有兴趣 + 有天赋的人。&/b&&br&尽管很多前辈在自己不喜欢的领域也能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90后可能更能感受到行业的壁垒被全面的打开。&br&比如说过去,老王是机关单位的一名厨师,虽然老王其实不喜欢当厨师,但是只要老王在这个位置上待着,就不会有其他人对老王产生威胁;&br&但是到了现在,小王是饭店的一名厨师,但是不喜欢当厨师做饭得过且过,于是一旦喜欢烧饭又很有天赋的小李与其竞争厨师的职位,小王就会面临失业的风险。&br&所以正是因为很清楚&b&「即便我能忍受做我不喜欢的工作,在真正喜欢这份工作的人面前我是毫无竞争力的」&/b&这一点,&b&所以90后才会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b&&br&&b&更何况随着时代的变化,相对于前辈们只能被动的「适应工作」,90后则更有可能将自己的兴趣转化为事业;同时在物质相对丰富的时代里成长起来的90后们也比前辈们更容易有自己的「兴趣」。&/b&因为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很难有什么精神层面的「兴趣」——这也是前辈们很难理解90后「兴趣」的某种原因,他们觉得兴趣是什么东西,发工资不就行了么?&br&但是90后们真的不一样,而且这种变化和成长从长远来看肯定是积极和有益的。&br&&br&&b&3. 目前没有3了&/b&&br&嗯,请大家看下面那句话。&br&————————&br&&br&最近觉得特别心累摔倒了,我要抱抱要点赞才能起来_(:3」∠)_&br&&br&公众号:柏傅美。知乎私信不常看,欢迎关注公众号交流。
一个89年的朋友最近在考虑跳槽,她任职一年多的公司最近忽然开始执行996的考勤要求,每周末全体员工都必须要到公司开会。 「如果是上线前临时需要加加班什么的并不会感觉有什么不对,但是现在无论是加班还是开会感觉都像是在鬼混,感觉真是待不下去了。」 …
题主你这个看番的方法不对。你老是想要补别人口中的神作这太功利了。比如你事先知道clannad史一部赚眼泪的番,然后你带着这样的目的去里面找感动点,这怎么能找到呢?我当时看clannad的时间网络还没那么发达,我是买的盗版光盘看的,我根本对这个系列,制作背景一点了解都没有,我在看之前是一张白纸。当时盗版译名叫做团子大家族,直接用的ED的译名。当时我就觉得这个OPED都挺好听,人物也不错,幻想世界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就看下去。我觉得这样才是看动画最好的状态。&br&&br&我不大清楚你这个补的意思,因为日本动画体系繁杂,如果你想系统地了解欣赏整个日本动画体系,那我还是给你系统地列一个表。这个表不是通过横向对比来出最好的几部,而是考虑了作品制作的时代背景以及给后世带来的影响进行筛选出在当时条件下比较独到和有代表性的作品。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系列去看。&br&&br&先表明一点,我不推荐去补一些很商业化的作品。举个例子,柯南的剧场版。商业向作品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吸引人看,换句话说商业作品通常会饱含大家都喜欢的要素和套路。比如柯南的剧场版里,有动作,有悬疑,有推理,有情感,有明确的剧情结构和脉络走向。基本上不会有人说看了非常讨厌。但是商业作品的缺点也是相对明显的就是由于饱含了过多的要素和套路,这个作品难有新的,观众不能很快接受的东西,立意主旨也会模糊不清。很多东西浮于表面难以沉淀下来啊。想向吉卜力这样做叫座叫好而且本身也非常优秀的动画对整个制作组要求过高,而且时间周期也过长。&br&&br&大量图片&br&&br&----------------------------------------------&br&&br&&b&昭和台柱系列&/b&&br&《鲁邦三世》&br&火了快五十年的漫画了,出了无数部剧场版和OVA堪称经典。叙事上属于小故事拼接的,基本一集或者两集一个故事。也为日本动画培养了大批人才,比如宫崎骏。第二季就有他的参与,而起可以看出老宫挺喜欢不二子的。如果你看过宫崎骏早期的剧场版,《卡里奥斯特罗城》就是鲁邦三世的一个剧场版。今年出了一部新系列,值得一看。&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d5811cab42cb97d3ec7cfa8_b.jpg& data-rawwidth=&1238& data-rawheight=&6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3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d5811cab42cb97d3ec7cfa8_r.jpg&&&/figure&&br&&br&《宇宙战舰大和号》;《高达》&br&这两部作品开启了日本动画的新时代,未来科幻以及宏大叙事的剧本手法。剧情结构简单易懂,而且前年还出了《宇宙战舰大和号2199》你可以当作原版的高清重制版来看,作为日本动画史上一大里程碑值得一看。大和号的各续作和高达一起撑起了80年代的日本动画。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两部作品,现在日本动画大概会完全不一样。&br&对于高达的话,正统UC系非常值得一看。时间顺序大概如下《机动战士Gundam 0079》开始,《Z Gundam》,《ZZ Gundam》,《0093夏亚的逆袭》这四部算是主线中的主线,可以大概称作夏亚阿姆罗时代,除了ZZ,每一部都有剧场版,Z高达的剧场版是新老结合别有风味,但是结局和原作有出入,加上删了夏亚演讲那一段我有一点怨念。除此之外,《0083》,《0080口袋中的战争》,《08MS小队》,《一年战争默示录》,《一年战争默示录》,《重力战线》等支线作品也非常值得一看,而且非常精彩。&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885bfd707a7b9e6e501b9_b.jpg& data-rawwidth=&943& data-rawheight=&7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885bfd707a7b9e6e501b9_r.jpg&&&/figure&(嗯,其实比起高达我更喜欢战舰)&br&&br&&br&&b&早期冒险题材&/b&&br&《城市猎人》,《猫眼三姐妹》&br&两部都是北条司的漫画作品都改编成了动画。作为Jump上的先驱大师们的作品,值得一看。风格属于支线故事主线故事穿插交替,和鲁邦三世有点像,但是有了相对更为明显的主线故事,对后来作品影响深刻。&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a58ac468b55eb1bbdaeb31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aa58ac468b55eb1bbdaeb31_r.jpg&&&/figure&&br&&br&《秀逗魔导士》&br&不多说就放一张图&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35& data-rawheight=&272& src=&https://pic3.zhimg.com/50/af578e6ced3e4b94de40db9bbdaed158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5&&&/figure&&br&&br&&br&《罗德岛战记》&br&传统冒险类轻小说改编动画,经典RPG的先驱者和奠基者之一。这部动画是日式传统RPG一个缩影,象征了一个时代。&br&&figure&&im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src=&https://pic4.zhimg.com/50/bcdf7e2f29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cdf7e2f29a_r.jpg&&&/figure&&br&&b&早期喜剧类&/b&&br&《逮捕令》《乌龙警察局》&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40& data-rawheight=&180& src=&https://pic4.zhimg.com/50/54d09c03e026e150a2765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0&&&/figure&&br&&br&&br&&b&王道漫画改编&/b&&br&《幽魂白书》&br&富坚老贼的成名作。典型的王道向漫画。作为三大民工漫的前辈值得一看。&br&&br&《死亡笔记》&br&当年无比火热的智斗大戏,少年Jump里不多见的邪道漫画。至于第二季为什么这么垃圾这个锅原作者不背。关于一些背景,有兴趣可以看一看《暴漫王》,里面就演绎了这段过程,算是作者的自传性质的漫画。&br&&br&《钢之炼金术师FA版》&br&荒川弘老师(我以前以为是个大叔结果是个大美女)所作,剧情结构精彩,人物刻画优秀。《银之匙》&br&也是荒川弘的作品,这部算我的个人推荐。作品本身非常不错,算是现实励志向的了。但是对整个动画届影响不算大,不补也是可以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1bc0e36e96f_b.jpg& data-rawwidth=&704& data-rawheight=&3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a1bc0e36e96f_r.jpg&&&/figure&&br&&br&&b&架空题材&/b&&br&《银河英雄传说》&br&田中芳树的难得填完了的坑。不可磨灭的经典之作,人物推动时代,时代雕琢人物。&br&《阿斯兰战记》&br&这坑田中没填完,但是动画重置了,好看。&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69dd0e0fce6b9cd513829c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69dd0e0fce6b9cd513829c_r.jpg&&&/figure&&br&《星际牛仔》,《最终流放》&br&上面这两部动画可以对比着看。星际牛仔是以男主斯皮克视角描写世界,后者是纵览世界描写里面人物的关系,性感和成长。最终流放的世界观设定非常别致,里面的飞行器,战舰等的设计也非常用心。整个故事的叙述以及艺术处理非常不错,相信看了OP就有看下去的冲动。&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1971fab439fe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5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1971fab439fe_r.jpg&&&/figure&&br&《奇诺之旅》&br&讲述一个小姑娘骑着她的摩托旅行一路上发生的故事。探讨了大量人性和社会。每个不同的国家映射着各种不同的社会现状。&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89e54cf6d8a1aa1b0d3a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89e54cf6d8a1aa1b0d3a_r.jpg&&&/figure&&br&《十二国记》&br&这个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算是架空奇幻类的了,所以非常建议看一看。叙述了一个平庸女高中生落入异世界游历诸国的故事。题材是个大家喜闻乐见的穿越题材,但是内容区别却很大。女主中岛阳子在不停的冒险途中,不停地反省自己来让自己成长,同时也能引起读者的自我反省。(背景设定很中国风啊)&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6f400fdea7_b.jpg& data-rawwidth=&616& data-rawheight=&4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6f400fdea7_r.jpg&&&/figure&&br&&br&&b&未来科幻+反乌托邦&/b&&br&《EVA》&br&EVA是日本动画的一大里程碑,不仅是他的叙事手法和故事内容。EVA所创造的明日香傲娇,绫波丽三无的这些刻板印象引领的全新的一个潮流,为接下来的日本动画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它的历史地位不可动摇,但是同样不应该过度吹捧他的剧情有多“神”。这是个非常邯郸学步的事情&br&&br&《夏娃的时间》&br&这个本来是网络放送的动画,后来改成了剧场版播了,基本就是个高清重置。世界观非常有趣,探讨未来智能机器人和人类共处下的社会关系。这题材很早就被电影用过,但是动画在我印象中是第一部。讲了一个非常好的故事,最后做了大量留白而起并没有套用人物刻板印象捏人物。应该算得上日本动画的一次创新突破的实验,可惜由于剧本难度大,效仿的不多,继续啃老本。&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33cd535d770c5c7412786_b.jpg& data-rawwidth=&1023& data-rawheight=&6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33cd535d770c5c7412786_r.jpg&&&/figure&&br&《我家也有外星人》&br&这部动画制作于01年。结构谈不上优秀,剧情谈不上独到的动画。但是整部动画看下来却给人一种非常特别的感受。和夏娃的时间有异曲同工只秒,但是剧情更诙谐,脑洞也更大。(歌很好听啊)&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09b9144cd2eab0d790bdff93efb597f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09b9144cd2eab0d790bdff93efb597fe_r.jpg&&&/figure&&br&&br&《香格里拉》&br&和未来水世界一样生不逢时,叫好不叫座。&br&&br&《自新世界》&br&挺压抑的一部动画&br&&br&&b&治愈系&/b&&br&《水星领航员》&br&我映像中靠几个妹子卖萌就出了一季又一季番里的第一部。&br&ps如果一个人给你推荐aira和轻音,那么他是个治愈向动画爱好者。如果一个人给你推荐轻音却不提aira,那他一定是一个京吹。&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94ddef6e125c421ade2ae445a912509d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94ddef6e125c421ade2ae445a912509d_r.jpg&&&/figure&&br&&b&人与自然(妖魔鬼怪)类&/b&&br&《虫师》&br&看一集就会喜欢上,停不下来的动画。银的大叔气也是迷倒不少姑娘。世界观设定也非常新颖,加上日式水墨的渲染画面也好看得不行动画里的BGM也非常出彩。两季动画op都难得得用了英文歌。&br&&figure&&im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src=&https://pic1.zhimg.com/50/eeba675b33a1dbcb0dfa4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eeba675b33a1dbcb0dfa40_r.jpg&&&/figure&&br&《夏目友人帐》&br&治愈系。很多人推荐此篇的时候,开头就是夏目好温柔,娘口三三好萌。我真是日了狗了。这片子的精华描写应该是人类和妖怪相遇离别所产生的各种茅盾和感人的故事。夏目只是一个主要叙事人和参与者,单纯为了这个人物去看这动画属于本末倒置,暴殄天物&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0c1bdd8556cac68438b0dbc_b.jpg& data-rawwidth=&812& data-rawheight=&11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0c1bdd8556cac68438b0dbc_r.jpg&&&/figure&&br&&br&《狼与香辛料》&br&萌狼这个题材和前面的《奇诺之旅》有相似的地方,但是花了大力气在罗伦斯和赫萝之间的爱情故事。在后宫漫横行的今天,作者支仓冻砂用了十七卷不离不弃就写了这一个女主,多么难得。&br&PS自从看了萌狼,我的电脑桌面,各种头像就再也没换过,一直用了八年。后来我还为此特地研究了好久花魁语。&br&&figure&&img data-rawwidth=&710& data-rawheight=&568& src=&https://pic2.zhimg.com/50/61e8eace9a60cd1dad81e3001ee90ad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61e8eace9a60cd1dad81e3001ee90add_r.jpg&&&/figure&&br&&br&&b&意识流&/b&&br&《四叠半神话》,《绝望老师》&br&后者人气很高,但是前者更回味,有时间可以两部都补,作为一类体系至少看一部。&br&&figure&&im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69& src=&https://pic1.zhimg.com/50/abb7f577eb7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br&&b&钉宫&/b&&br&《零之使魔》&br&钉宫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钉宫三萌还是要补一部的。这部比较短,结构也比较简单,没时间就看这部,有时间就看《旋风管家》。《夏娜》第三季剧情稀烂,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个人不推荐补。&br&&figure&&img data-rawwidth=&704& data-rawheight=&396& src=&https://pic3.zhimg.com/50/834aebec265ce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834aebec265ce3_r.jpg&&&/figure&&br&&br&&b&棋牌(表人)类&/b&&br&《逆境无赖开司(也叫赌博默示录)》《斗牌传说》&br&福本申行发在麻将杂志上的连载漫画,画风咋看诡异但是习惯了意外带感。对人物心理刻画出神入化。&br&&figure&&im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483& src=&https://pic1.zhimg.com/50/4bce683e3aedb3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4bce683e3aedb35_r.jpg&&&/figure&&br&《棋魂》&br&发光的围棋,我就问你厉害不厉害。正经点说,作为Jump上的王道题材漫画,采用了双主角的形式展现了不同人在不同环境下各自不同的成长。剧情紧凑精彩,人物关系描写也比较细腻。而且在运用围棋为题材背景的条件下,本作还是非常值得补一补的。&br&光:我不喜欢下围棋&br&光:下围棋(裱人)真特么开心&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479& data-rawheight=&1007& src=&https://pic3.zhimg.com/50/da412f77ffd5cd4048a9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7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da412f77ffd5cd4048a9d_r.jpg&&&/figure&&br&《天才麻将少女》&br&同样作为麻将题材但是和斗牌传说完全不是一个风格。即使你完全不懂日麻甚至麻将,也能愉快地看这部作品。剧情设定想对俗套,但是看着还是很带感,主角自带各自各样挂的设定也很有趣。(然而厉害不厉害还是得看小林立的心情啦)&br&咲: 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年赚37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