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产品频频土豪装穷相亲被拒视频,现在真的是上车好时机吗

Sensibo:好的智能产品,要配上好的众筹视频
智能空调,手机上就能管理你的室内温度,“and we need your help”…… Blah,Blah,Blah。现在的智能家居产品众筹,能更有出息一点吗?今天要介绍的 ,是一款安装在空调上的调节器,由以下传感器组成: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iBeacon 感应(蓝牙)、感应空调风速的传感器、光传感器、红外。
因此 Sensibo 能做到尽可能智能地感应家中一切环境因素,当然因为产品属性带有“智能”二字,Sensibo 能随时通过与手机通讯。每一组 Sensibo pod 通过 3M 专利无痕胶固定在你的旧空调上。原理很简单,Sensibo pod 通过红外线命令空调,再通过蓝牙与你的智能电话进行通讯。对于高龄用户来说几乎零学习成本,甚至你将 Sensibo pod 放在另一部空调上也立刻能用。
得益于蓝牙低功耗技术(BLE),每只 Sensibo pod 由市面上常见的 CR123A 电池驱动,续航时间为 3 年。
这款产品让用户抛弃温度概念,因为同样的 26 度对于不同牌子的空调可以是千差万别。因此使用 Sensibo 时你只需要反馈 “太热” or “太冷”,Sensibo 就能根据你的感受进行智能调控温湿度。而整个家庭的 Sensibo pod 将统一由一个连接到路由的 Sensibo hub 控制,这样在外面你的手机依然能够与家中的空调系统保持联系。
更 “智能” 一点的部分,就是 Sensibo 能够自动 or 定时开关没有人使用的空调,粗心鬼离开家,Sensibo 也会帮你将空调关掉。好处是既省钱又环保。对了,除了支持 iPhone 和 Android 外,Sensibo 还支持你的 Pebble,还会向开发者公开 API。
不过讲到底,Sensibo 除了还不错的外观和教出色的易用性,其实和其他“智能家居”产品并无太大的差异。你可能说的对,那我干嘛还要写?其实这款产品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的众筹广告。相比那些冗长的技术讲解+经济舱空姐微笑+标准配置“We need your help”的众筹视频,我还是喜欢 Sensibo 这种。
不浪费您的吃粽子时间,直接看片儿:
有好的产品或者项目希望我们报道,猛戳这里
532文章总数
全新爱范儿 App 现已适配
Android 及 iPhone
使用微信扫码关注爱范儿微信公众号
关注爱范儿微信号,连接热爱,关注这个时代最好的产品。
想让你的手机好用到哭?关注这个号就够了。
关注玩物志微信号,就是让你乱花钱。无人智能车何时带人上路?专家称数十年内将成真
原标题:无人智能车何时带我上路
11月4日上午,江苏常熟,一辆无人驾驶的智能车和老司机赵师傅驾驶的轿车同时出发。狭窄的道路、突如其来的弯道、排列紧密的防撞桶,甚至还有人为制造的烟雾&&前方考验重重。
最终,这辆由北京理工大学研发的无人车,突破重重障碍,在沿途没有违反任何交规的情况下,几乎和赵师傅的车同时到达终点。
连日来,《中国科学报》记者在常熟近距离感受了第五届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的魅力。而对于无人车何时能投入大规模生产、为大众服务,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在内的多名专家认为,这一梦想有望在未来数十年成真。
无人车的魅力
11月2日上午,在常熟的乡间小道上,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无人车一马当先,遇到左转标志后立即打弯,发现马路中央的塑料&假人&后立即停车,穿过大大小小的桥梁,顺利倒进停车场。约17公里的路程,只用了半小时左右。
&这辆车平时在公路上的最高时速能达到50公里;在笔直无车辆的道路上,行驶速度能达到120公里/小时。&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梅涛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说,无人车的关键在于车上加载的雷达和摄像机等传感器以及计算机。
&雷达、摄像机相当于智能的&眼&,收集道路信息,然后通过车内的计算机作出决策分析;计算机中有事先设计好的道路模型,模拟人类观察路况、对环境进行分析并作出决策,这相当于智能汽车的&大脑&;最后,智能汽车执行计算机命令作出反应。&梅涛解释说。
或许在很多人眼中,无人车还属于梦幻般的高科技。其实,我国早已在该领域进行了布局。
2008年8月,历时8年多、经过近30次不同规模和范围的专家研讨和论证,&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重大研究计划正式立项。
为解决该重大研究计划提出的一些听起来很抽象的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决定将它们凝聚到一个载体上,将无人车用作验证平台,用科学任务带动科学问题的研究,并争取获得原创性成果。为此,基金委还从2009年起设立了&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今年已是第五届。
关键设备国产化率有待提高
目前,谷歌已成为全球第一家被允许测试无人驾驶汽车的公司。中国的无人车和国外相比,孰优孰劣?
对此,梅涛认为,国内无人车和谷歌汽车相比,技术水平可以说各有所长。&我国的无人车智能程度并不逊于美国,甚至要更好一点。&
&谷歌智能汽车的无人驾驶建立在谷歌地图和街景的基础上,将实际道路与地图信息匹配后进行无人驾驶。而我们的智能汽车侧重于通过模拟人类的视听觉系统进行感知判断,可以在未知的道路上边认知环境边行驶。&梅涛告诉记者。
在无人车设备的国产化方面,国内的科研团队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军事交通学院某车队负责人徐友春告诉记者:&我们使用的是国产长城汽车,的很多设备都来自国产仪器,比如使用了北斗导航。&
不过,梅涛坦承,在无人车传感器等一些核心部件上,我国目前尚须进口。&用于计算分析的软件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但像3D雷达等一些部件还依赖国外。&
他认为,国内无人车关键部件的国产化率相对较低,&未来无人车设备的国产化率应继续提高&。
事实上,基金委也意识到这一问题。据了解,下一步,他们将考虑对无人车关键部件的研发给予支持。
规模化应用有多远
目前,世界各大汽车生产商都开始研发智能汽车。一位韩国首尔大学的教授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正和一些汽车厂商就无人车研发进行合作,预计2017年能有产品投入商用。
那么,中国无人车何时能走入寻常百姓家,为大众服务?未来将采用谷歌汽车依靠导航的路线,还是走车辆自身的智能分析路线?对此,专家有不同的看法。
梅涛认为,未来无人车的发展趋势将会是中美路线的结合。&无人车不但可以依靠模拟人类大脑自主作出分析,也可以利用导航设备辅助。&
在李德毅看来,未来无人车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多样化,&并没有一定之规,关键看不同市场的需求。比如说,针对老年人或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可以研发辅助行动的智能车,而针对其他不同的人群,可以另外重新设计&。
中国的无人车何时能大规模商用?
&可能我比较乐观,我觉得15年左右,我们的无人车或者说智能车就能为老百姓所用了。&梅涛说。
李德毅则表示,目前智能汽车的智能水平还有待提高,且成本较高,离规模化应用还有距离。
他向记者预测了中国智能汽车应用的时间表:2020年实现结构化道路的智能行驶,2030年实现城市道路等半结构化道路的智能驾驶,2050年实现战场、沙漠、沼泽等非结构化道路的智能驾驶。
&不管如何,未来需要在无人车的模拟分析能力和成本方面作改进。&梅涛表示。(来源:中国科学报)
[责任编辑:杜苗]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一切都是智能的 我们真的需要这些吗
  第1页: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智能产品  [(,)在线投影机频道原创]  前几日,笔者看到一则消息,说是百度、乐视、小米、三星准备造智能自行车了,似乎一夜之间所有这些巨头都走上了制造智能自行车的不归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时至今日笔者也没有在街头发现上述互联网巨头推出的“智能自行车”。这是为什么呢?一切都是智能的 我们真的需要这些吗  从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净化器、智能路由器、智能自行车、智能汽车、,似乎这个年头要是一个产品不带上“智能”俩字,逼格一下就降低了一个level。不过照这个势头发展,笔者预计过不了几年,脑洞大开的人们一定能够制造出一个叫做智能女友的东东。智能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方便而非复杂  但是笔者想问的是:我们真的需要这些所谓“智能”的东西吗?互联网巨头推出这些打着“智能”招牌的产品是真心想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丝改变还是仅仅在玩票?今天笔者就和大家来聊聊“智能”的那些事儿。  第2页:我们的生活智能了吗  智能化浪潮由哪里开始?都出现了哪些产品?这些产品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让生活变得更有意思了吗?还是更鸡肋?在笔者眼中,真正智能化的产品应该是从用户需求出发的,既然美其名曰智能产品,那么用户使用之后,生活变得智能了吗?如果没有那就是概念大于实际,是个嘘头。我们的生活因这些所谓的智能产品变得智能了吗?  笔者曾经看到过一篇关于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的文章,主要讲的就是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那些对自己最有提升的事情,放弃不能带来效用的物品,不受外在潮流的影响,不盲从不跟风。了解并专注于那些自己真正想从事的精神活动,不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简单生活,从而获得最大的精神自由。我们需要智能自行车吗  就拿智能自行车为例,用户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自行车?出去骑行为的就是和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越简单越好,如果非要强加上一些骑行数据、心率、脉搏等等这些东西,反而我觉得骑行这个事儿到变成了负担。智能化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简单更方便,而不是更复杂更花钱。  第3页:是玩票还是想做好的产品  如今似乎很多厂商都盯上了智能产品这块市场,似乎不拿出一两个智能产品就不好意思,但笔者更想问的是:到底是在玩票还是真心想为用户做好的产品出来?各大互联网巨头的智能自行车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很多人都说是智能手机将人们带进了智能时代,但是真正掀起智能化浪潮的还是从智能穿戴开始的。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的出现让很多用户开始去尝试,而一些企业看到“智能+”带来的好处之后,纷纷想要涉足这一领域,但是由于急功近利并没有将用户的需求真正考虑进去,就如前文我们提到的互联网巨头想要打造智能自行车一样,但是却不考虑用户到底需不需所谓的“智能自行车”,且不说还受到传统自行车生产供应链的制约。最终也是不了了之。无利而不往但是不能忘了用户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厂商前赴后继的想要进入智能市场呢?俗话说的好,“无利而不往”,打个比方,在京东上搜索马桶盖,报价仅为几十元甚至几百元左右。而加上智能两个字儿,报价则为几千元。翻了多少自然不必说。另外一方面,对于一些企业而言,高调宣传进入智能领域,即便最后没有推出什么像样儿的智能产品,但是收到了企业想要的营销效果。  第4页:浮躁社会呼呼匠人心态  如今浮躁的市场让一些厂商急功近利,为了赚钱,推出的很多智能产品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卵用,人为的制造出了一种用户伪需求出来,这些没有用的产品称之为“垃圾”并不为过。这些打着“智能”旗号的产品并没有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智能,反而更加的复杂。让生活变得简单方便才是智能产品的本源  其实随着人们的生活品味的不断提高,很多消费者是愿意为那些高品质产品买单的,真正能够打动用户并产生购买欲望的一定是那些设计精致、操作简单、任性体贴的产品,而不是那些粗制滥造的“科技垃圾”。浮躁的社会需要一种匠人心态  所以,这个浮躁的商业社会还是需要一种匠人心态的,用心打造精品将用户放在首位,而不是舍本逐末一心求利!所以还是应该沉下心来思考下用户到底需要什么,踏踏实实的把产品做好,这才是负责任的企业应该具备的素质。
(责任编辑:HN666)
07/08 16:1007/07 07:4107/03 05:4507/02 10:3707/01 22:3607/01 10:25
科技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豪装穷相亲被拒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