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运行16g和32g内存差别大吗4G和6G在性能上差别很大吗

同一款型号的手机,4G运行内存的,和6G运行内存的,用起来差别大吗?_百度知道
同一款型号的手机,4G运行内存的,和6G运行内存的,用起来差别大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要小瞧2G的差别,不退出。就有区别了,直接切出来说具体点,实际点。但如果没那习惯,就是看你自己的习惯了。比如你不习惯挂很多应用,就没差别(感觉不到)。例如你同时挂游戏和QQ
采纳率:82%
运行内存上了3g都差不多 我的运行内存3g
基本都只占用到两个g而已 大部分还是系统占用不大,但如果只是2g运行内存那就不一样了,要说运行速度反应,并不全是是跟运行内存有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
> 帖子正文
运行内存6g与4g的差别到底有多大呢?
如题,有人知道吗?
不吐不快,我来说两句...
暂时没有回复
您需要注册登录后,才能回帖哦!
参考价:¥3099
上市时间:2017.12
上市时间:2017.09
上市时间:2017.11
上市时间:2017.11
上市时间:2017.09
上市时间:2017.09
上市时间:2017.11
上市时间:2017.10
上市时间:2017.10
上市时间:2017.12
上市时间:2017.12
上市时间:2017.11
上市时间:2017.09
上市时间:2017.11
上市时间:2017.12
您已经签到了,请明天再来吧!4GB RAM 真那么神?关于手机大运行内存你必须要知道的事丨数字尾巴
进入年底,国内手机新品发布会热度不减。11 月 30 日,vivo X6 和 X6 Plus 正式发布。作为定位 2000 元价位档的国产中高端旗舰产品,大小 vivo X6 把主打更新点押在大运行内存( RAM )上。
因为有了 4GB RAM,vivo X6 在运行上可以很「畅快」;
因为有了 4GB RAM,vivo X6 可以实现「效率倍增」的分屏,虽然看上去有点「捉急」;
因为有了 4GB RAM,vivo X6 可以后台同时运行多达 52 个的 App(数据来源:vivo 实验室);
今年以来,4G RAM 容量渐成 Android 旗舰手机标配。在处理器核心数以及跑分不那么受热捧的当下,RAM 容量大小渐成 Android 手机阵营新的比拼点。伴随多任务处理的加入,iOS 设备也丢弃了「祖传 1G」的名声,加入大 RAM 容量阵营。
八年翻了上十倍,智能手机 RAM 容量狂飙史
回看智能手机 RAM 容量发展史,2007 年登场的初代 iPhone 仅有 128MB,一年之后亮相的首款 Android 手机 HTC G1 也只有 192MB。2012 年秋天,iPhone 5 以 1GB RAM 杀入手机市场,而更早登场的三星 Note 2 就已配备 2GB RAM。此后三年,iPhone 一直保留着「祖传 1G」的名声,直到 iPhone 6s 的 2GB RAM。
与 iPhone 的保守路线形成鲜明反差,Android 手机在迎来 1GB RAM 时代后就开始了急速狂奔之路。三星 Note 2 是 2GB RAM,一年之后与 iPhone 5s (1GB RAM)同期登场的三星 Note 3 就飙升至 3GB RAM。进入 2015 年,Android 阵营开始进入 4GB RAM 大时代。
八年时间,智能手机的 RAM 容量就翻了上十倍,这与 PC 设备的发展初期颇为相似。众所周知,电脑/手机中的所有程序运行都是在 RAM (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中进行的,其读写速度和容量大小对手机的性能表现起着关键作用。一般来说,RAM 容量越大越好,尤其是对 Android 手机而言。智能手机在最近几年经历了存储内存(ROM)、CPU 工艺以及显示屏分辨率等技术革新,这些新技术的应用都有赖于 RAM 容量的增加。智能手机要实现更多的功能和更优的体验,就必须要拥有更大的 RAM 容量。
更大的 RAM 带来更大的缓冲空间,而这意味着更加流畅的响应以及更少的操作卡顿。伴随智能手机更加繁重的任务量,系统及 App 对 RAM 容量的占用必然越来越大。
不仅 Android 设备拼 RAM 容量,就连 iOS 设备也加入其中
Android 手机之所以比 iPhone 更占 RAM 容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Android 是「真后台」(后台进程杀不完),iPhone 是「假后台」。运行在后台的各种各样系统和 App 进程,都会占用 Android 手机的 RAM。当然,Android 手机比 iPhone 更吃运行内存的原因还包括系统运行机制和 UI 优先级的不同、编程语言的差异以及软硬件契合度高低等因素。
时过境迁,为了提升移动设备的使用效率,越来越多的平板以及手机设备开始加入画中画、分屏等多任务操作。移动设备正在由娱乐工具朝着生产力工具进化,就连 iOS 设备引以为傲的「祖传 1G」也因为 iPad 加入多任务操作而被打破。
iPad Air 2 的 2GB RAM 预示了 iOS 9 (将会)加入多任务处理,iPad Pro 的 4GB RAM 则吹响了大屏 iOS 设备兼顾生产力需求的号角。至于 iPhone 6s 配备 2GB RAM 的原因,除了能更好应对 iOS 9 的全局搜索,个人猜测可能也与苹果手机下一步加入多任务处理等效率类操作有关。
大运行内存很重要,但手机片面追求这项指标并不可取
大容量 RAM 很重要,但也不是越大越好。iPhone 对于 RAM 容量的保守态度,有其合理性。苹果设备在硬件层面一直都秉持着「够用」的原则,配置不会出现性能过剩的现象,当然这也不符合其利润最大化的商业诉求。
由于自成一家,苹果没必要像 Android 友商们那样比拼参数。但在 Android 阵营内部,各大厂商对于 RAM 容量的设定就没有那么纯粹了。在满足流畅运行以及多任务操作等用户需求外,不少厂商为了在数字上显得更加好看,继续增加用户可能用不上的「多余」RAM,而不是适可而止。
举例来说,普通用户在使用这款手机时的 RAM 极限占用值只有不到 3GB,而这家厂商为了把友商比下去则配备了 4GB 容量,这多出的 1GB 容量就是闲置 RAM。闲置 RAM 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手机「超前」配备到 4GB RAM 容量的同时,却没有把处理器等其他「协同」工艺(技术)以及系统等软件版本同步提升的话,就会出现问题。合适的 RAM 容量 + 合适的处理器 + 合适的系统,手机的使用体验才能达到最佳状态。4GB RAM 容量,如果搭档低端处理器或者低端 Android 系统,未必能给用户带来最佳的使用体验。即便搭档的处理器是一样的,也曾曝出三星 Galaxy S6(3GB RAM 容量)的跑分比 Galaxy S6 edge+(4GB RAM 容量)高的消息。
当然,我也听到玩家对于 3GB RAM 手机依然运行卡顿的抱怨,但关键问题是:即便配备 4GB RAM,这款 Android 手机用久之后就一定不会卡、慢吗?一味追求 RAM 容量上的提升,依然解决不了根本。
除了最新登场的 vivo X6(售价 2498 元起),目前发布的 4GB RAM 手机还包括定位高端的三星 Galaxy S6 edge+ 以及 Galaxy Note 5,定位中高端的华为 Mate 8、小米 Note 顶配版 、魅族 PRO 5 、一加手机 2、OPPO R7s 以及 360 奇酷手机尊享版等。
有趣的是,作为全球首款 4GB RAM 容量手机,华硕 Zenfone 2 的起售价只有 1299 元。但大半年过去了,市面上没有再出现把大运行内存作为绝对主打的低端手机产品。由此也能看出,没有其他新工艺、技术和功能的加入,凭借单一的大运行内存卖点也很难在混战中胜出。
4GB RAM 不是终点,更大运行内存手机已在路上
目前来看,4GB RAM 对于手机而言还显得有点「超前」,至少与之搭档的工艺、技术和功能还没有发展到与之匹配的成熟阶段。但智能手机的更大未来依然需要更大的 RAM 容量来作为根基,毕竟手机产业还没有发展到犹如现在 PC 产业的性能过剩阶段。而在可预见的未来,手机还将承担更加多能的角色。
在「32 位系统 + 32 位处理器」的旧时代,手机运行内存的极限容量仅为 3GB。随着 64 位 Android 系统以及 64 位处理器的出现,4GB 运行内存成为新的起点。按照目前 20nm 级别制造工艺以及 LP DDR4 内存技术,Android 手机在未来一到两年实现 5GB 甚至 6GB RAM 容量的目标并不算难。
就在最近,一款运行内存高达 8GB 容量的「桌面级性能」手机登陆 Indiegogo 进行众筹。
这款名为 SyncPhone 的手机,预装桌面版的 Windows 10 系统,而非微软手机搭载的 Windows 10 Mobile。为了更好匹配完整版的 Win 10 系统,高配版 SyncPhone 的 RAM 容量达到了 8GB。当然,SyncPhone 并不是第一个将完整版 Windows 系统概念带到移动平台上的手机,之前已经有 Ubuntu Edge 这种类似产品。SyncPhone Pro 的处理器为 Intel Atom x7-Z8700,最低众筹价则为 499 美元。
对于绝大多数移动设备厂商而言,在可预见的未来,手机依然会以搭载移动操作系统,而非桌面操作系统为主。对于 SyncPhone 这样的把电脑直接塞进手机的做法,依然难成气候。
在移动设备奔向更大运行内存的征程上,愿厂商不要舍本逐末:相较于 RAM 的容量大小,普通用户更在意大容量 RAM 所能带来的在功能及体验上的更好表现。如果智能手机在 RAM 容量提升的同时,也能在与处理器、操作系统等共同奠基的用户体验上更上一层楼,何乐而不为?(图片来源:The Verge、Eveboo、Indiegogo)
快给朋友分享吧!
请先登录再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8g内存和16g内存差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