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所有股票市值都超过港股总市值了,就这垃圾比港股总市值市值

火速逃离这三类股——港股史诗级大面积闪崩背后
很久以后,再次见识港股市场动辄斩草除根的跌幅时,人们也许会想起这个平凡的上午发生的事情,意识到港股的生态从此是两个纪元。
日上午10点半,港股市场,一场触目惊心的集体闪崩开始引爆。
盘中超过16只个股下挫50%以上,截至收盘有19只个股跌幅超30%,汉华专业服务和中国集成控跌幅均超90%;联旺集团、美捷汇控股、汇隆控股跌幅超80%;上谕集团、中国钱包、财讯传媒、中国投融资等个股跌幅超50%。
这些个股有着相似的特质:低价。Wind资讯统计显示,跌幅在20%以上的个股,股价绝大多数在1港元以下。
此外,遭遇烽火研究做空的科通芯城再度跳水,股价一度大跌逾15%,至2015年3月来低点。科通芯城发言人向媒体表示,不知悉任何导致股价下跌的原因,公司业务运转正常。另据证券时报援引科通芯城内部人士说法称,已明确有竞争对手参与近期恶意做空公司股票,公司正在准备进一步证据。
有市场传闻称,港交所前几天提交了提案,为了激活香港小企业创新,要强制低于1元且平时交投不活跃的僵死股的退市,并限制借壳上市,鼓励新股上市。业内人士认为,港交所建议的新政策,使养壳成本变高,有庄资金断链,举手投降。
港交所下午回应称,这是完全错误的,没有任何事实根据,港交所从未有这样提案。港交所发言人表示,会继续密切监察市场活动,并于需要时会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及监管行动,包括与监管机构合作调查各项涉嫌违规违法行为。
香港证监会表示,周二股价大幅下挫的股票多有与不同公司和上市券商存在多重关联、持股集中度高、成交量小、流通股少等特点,这些特点容易导致股价极度波动和市场失当行为。
暴跌早有预告
在市场对于这次联动式暴跌明确原因还没有明确定论之时,有报道指出,独立股评人David Webb最近在自己的网站中公布“50只不能买的港股”,而暴跌的股票都在其列。
David Webb表示,这50只港股中,部分股票是泡沫,已被香港证监会警告股权过度集中,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股票的上市公司不顾警告依然持有,可能会一直持续至泡沫破碎时,因为这些股票的收益实际上并不一定会令股东受惠。这些泡沫股对公司管理层而言,实则另有他用。
David Web曾经担任港交所董事,他于2008年5月初辞职,并同时对港交所多项管治提出严厉批评,引发市场高度关注。香港财经媒体一向重视其言论,一来认为其立场客观,二来其见解确实较普通的财经评论员独到。
具体股票名单如下:
大神David Webb为什么搞出这么一个“死亡笔记”呢?港股那点事指出,这次老千股的群爆,基本都指向了港股市场上一个让人避之不及、闻风丧胆的派系:KJ系——该系素以医生手术刀一样的凶狠手法,有计划、有组织地规模化出老千,且吃肉不吐骨头,堪称港股公害与毒瘤。
KJ系用老千股割韭菜割到了David Webb,大神的复仇之路够狠、够艺术:在踩雷之后,愤而画出一张“老千群谱图”,扒出了和KJ系有关系的所有股票和持股的券商……
为这些股票提供集中交易席位的券商如下:
这也正与香港证监会指出的“周二股价大幅下挫的股票多有与不同公司和上市券商存在多重关联、持股集中度高、成交量小、流通股少等特点”相吻合。
暴跌真相:内地资金引发?
海通国际投资策略董事梁冠业点评当日“老千股”闪崩称,当日港股市场并无大事件,而且暴跌的都是一些市值不高的小盘股,更多可能是和这些股票的持股股东以及庄家个人财务状况有关;这些持股股东或庄家可能在此之前将股票在金融机构进行抵押贷款,因为个人财务原因导致无法按时还款而被抛售。
据梁冠业了解,这些小盘股的股东大多都交叉持股,少有知名的机构持股,属于“小圈子”玩家盘。所以,只要有其中一个或几个股东资金断裂,极可能出现今日的小盘股集体闪崩的状况出现。
光银国际称,一些小盘股的大股东此前将所持股份质押给金融机构融得资金,半年度结算期限将至,而大股东无法还钱给金融机构,导致金融机构抛售质押股份,这可能引发了香港市场小盘股的大跌;小盘股本身流动性不佳也导致跌幅明显。
此外,香港胜利证券基金经理周乐乐表示,此次事件对A股基本没有影响,香港老千股本身就存在诸多问题。他强调,“反观A股此类风险还较小。”
也有市场人士称,港股细价股斩仓潮系由内地资金引发!港股策略王”社长陈承龙在直播节目上爆料,“壳股玩家”,人称“粉哥”的叶志辉(Steven Yip)旗下派系当日出现急跌。称经多方消息查证后,据闻事件是与“粉哥”合作的一批内地资金斩仓所引发火烧连环船效应,事件波及“粉哥”系下有份投资的股份,以及部份细价股亦受拖累。
冰火两重天:腾讯、吉利大蓝筹屡创新高
在低股价港股一片哀鸣的同时,蓝筹股屡创新高。吉利汽车领涨蓝筹,收盘涨4.12%报16.16港元,股价创历史新高。此外,蓝筹股中瑞声科技、中银香港涨幅明显,分别涨1.59%、1.49%。
事实上,不少仙股也是庄股的集中地,因此这些个股的集体爆仓,其实是好现象,不必恐慌。毕竟垃圾终归是垃圾,金子终归是金子,港股市场中的腾讯等绩优股依旧再创新高就是最好的证明。
腾迅控股周二涨1.41%报288港元,再创历史新高,总市值超2.7万亿港元。大行之前纷纷上调腾讯目标价,其中野村维持腾讯“买入”评级,目标价301港元。此外,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将于8月16日举行董事会会议,董事会将于会上通过议案,其中包括批淮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日止三个月的第二季度未经审核业绩及公告,以及考虑派发股息。
监管层正在积极重塑香港金融市场
“老千股”作为香港股市的“土特产”,是个神奇的存在。近日,香港证监会主席唐家成表示,希望未来5~10年,市场不再提及“老千股”。
而周二仙股(价格低于1元)的“塌方”式闪崩,也是港股市场清楚制度积弊、重塑健康生态大方略的一个注脚。
此前,亏损的美图在香港成功上市,被视为给香港科技股市带来一股清流,推进了香港市场的资本变革。而今,监管层更是迈出了制度性变革的一步。
港交所16日建议,设立创新板,拟分为创新初板和创新主板,打破同股同权、盈利等制度枷锁;大幅提高主板、创业板新上市门槛。
证券时报评论指出,创新板的最大突破是同股不同权终于被允许,两个板块均允许采纳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公司上市。过去,港股市场一直坚持一元制的同股同权。当年阿里巴巴就是因为同股不同权的股权架构在香港市场引起讨论,由于改革遥遥无期,阿里巴巴最终选择赴美上市。
港交所此举,意在吸纳全球新经济和科技公司,尤其是内地高增长的互联网新业态公司和创新性的科技公司。证券时报指出,港交所已经先A股一步,以制度改革主动求变,抢夺内地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优质公司。
暴跌后的反思与重要提醒:
周二香港股市不少“仙股”的突然暴跌,如此集中出现的闪崩,A股投资者不仅没见过,甚至都没听说过。为什么这些股票突然下跌这么多?有的甚至一天快跌没了,虽然A股有涨跌停板制度,但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沉思和警觉!
通过对港股周二暴跌的部分股票深度研究,不难发现这些股票有一个共性特点,那就是不但基本面非常差,而且长期交易量低迷。这些股票日常就成交极少,在市场弱势或者利空传闻出现的时候,只要突然出现一部分抛盘,因为无人承接,就会造成股价大幅下跌!
对于沪深股市近期突然暴跌的股票进行分析,会发现近期暴跌个股中与港股暴跌股的特点既有同样又有差别。以近期沪深股市跌幅榜前50名股票为例,市盈率低于30的绩优股极少,绝大部分都是市盈率高企的垃圾股、次新股,虽然创业板经过连续的重挫,但仍有一部分刚上市不久的创业板次新股依旧是百倍以上市盈率,这类股票和上市半年以上股价已经斩腰的次新股相比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一遇到风吹草动股价迅速斩腰可能性极大!另外一个特点是有些连续下跌的个股在明显的空头排列之下,一直缩量下跌,这存在着极大的流动性风险,有利空就会继续暴跌!
总结一句话就是:绩差股、炒高的上市不久的次新股、长期没有成交量的垃圾股,这三种股票大家一定提高警惕,火速逃离!中国股市和港股联动越来越密切,港股抛弃垃圾股的习惯很快会传导到中国股市,一定要在这三类股雪崩之前火速逃离,火速逃离!
(资料来源:Wind资讯、王者)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自2014年沪港通和2016年深港通建立以来,A股和港股两市互通有无,港股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关注。本文先介绍港股的行业,市值和流动性等基本情况,然后批量测试常用因子在港股市场的表现,为下一步构建港股量化选股策略做准备
主要结论 1、港股市值分布更极端,成交不及A股活跃港股市值分布较A股而言更极端,大量‘壳股’的存在使得港股总市值小于10亿港币的公司数量约占38%(A股最小市值超过10亿人民币),同时超千亿市值的港股数量也占4.9%(A股为2.3%);港股成交活跃性较差,2010年以来恒生综指的换手率平均仅为上证综指的37%,深成指数的19%;2010年以来,港股市场平均月总成交额也仅为A股的13.6%; 2、市值因子在港股中不显著港股市值效应不显著,市值因子单调性也很差;最小20%流通市值分组内股票有超额收益,但是胜率不高,回撤较大,超额收益来自于部分极端值(主要来自07年上半年和15年上半年两波小市值行情);3、港股存在普遍的横截面动量效应市值中性的港股大类因子测试中发现,与A股表现出普遍的反转效应不同的是港股存在普遍的横截面动量效应,其中3个月动量最强,多头组合年化超额收益4.06%,夏普比0.39;6个月动量次之,多头组合年化超额收益3.81%,夏普比0.37;1个月动量最弱,多头组合年化超额收益3.18%,夏普比0.34;动量因子中表现最好的是dea和dif,多头组合胜率都超过60%,年化超额收益分别为5.44%和5.35%,夏普比分别为0.56和0.54;4、高成长港股有稳定的超额收益高成长性的港股有显著且稳定的超额收益,其中又以因子delta_roe和delta_roa表现最佳,多头组合年化超额收益分别为3.99%和3.58%,夏普比分别达到0.72和0.63,月度胜率都为62.1%。5、盈利类因子中eps、roe和roa选股效果显著盈利因子中eps表现最佳,多头组合年化超额收益4.15%,胜率59.5%,夏普比高达0.73,roe,roa选股效果也较好,多头组合年化超额收益分别为3.33%和2.94%,胜率分别为64.1%和53.6%,夏普比分别为0.55和0.45。报告主体内容1香港股市概述 1.1、港股历史回顾港股市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866年,正式机构香港经纪协会 (Association of Stockbrokers in Hong Kong) 成立于1891年,并于1914年更名为香港经纪商会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由四大交易所合并而来的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成立于1980年。图1中统计了2000年以来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数量走势,截止日收盘,港股上市公司共计2101家,总市值64.3万亿港币,A股上市公司3427家,总市值63.4万亿人民币。港股市场的常用参考指数为恒生综合系列指数,主要包括恒生综合指数(HSCI.HI), 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HSHKLI.HI), 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HSHKMI.HI)和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HSHKSI.HI)。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为后面三个指数成分股的并集,其涵盖了联交所上市股份总市值的约95%,并采用流通市值加权方式计算得到;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中型股指数和小型股指数分别涵盖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中总市值的首80%、紧接的15%及最后的5%,图2中我们统计了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数量所占比例,港股总市值前95%的股票(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数量还不足全港股市场的四分之一。此外,沪深港通中的港股通标的主要也是从恒生综指成分股中选取,其中沪港通下的港股通标的是HSHKLI.HI成份股、HSHKMI.HI成份股,以及同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深港通下港股通标的在此基础上再加入了HSHKSI.HI中市值大于50亿港元的股票以及同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1.2、港股行业市值分布在市场常用的行业分类指标中,wind行业分类同时提供了A股和港股的行业分类,可以作为A股和港股两市行业分布对比的参考,其将上市公司分为可选消费、房地产、医疗保健、工业、材料、日常消费、信息技术、公用事业、能源、金融、电信服务共11个一级行业。图3中我们统计了A股和港股中各行业上市公司数量的比例。通过对比A股和港股的Wind行业分布不难发现,港股在金融,房地产、可选消费以及电信服务等现代服务行业相对分布更高,而A股在工业、材料信息技术等行业分布更多,沪深港通机制建立后,两市投资标的能够互相补充。港股中存在大量市值非常小的所谓 “仙股”或者“壳股”,“仙股”一词来源于粤语对“cent”一词的音译,其通常指的是股价低于一角的股票,这样的股票市值低,缺乏流动性,在美股中会被强制摘牌。图4中统计了A股和港股日不复权收盘价股票数量分布情况.截止日收盘,港股中有104只股票收盘价小于等于0.1港元,占比4.9%,收盘价小于等于1港元的股票多达920只,占比为43.4%,相反的,截止日收盘,A股最低股价为1.35元人民币。除股价分布外,我们还统计了A股和港股市值分布情况,表1中展示的是A股和港股日收盘后市值和流通市值的极值和分位点,图5中统计了A股和港股的各市值组内股票数量的分布情况。从表1和图5中可以发现,港股中除了因为大量壳股的存在带来的很多小市值股票外,其大市值股票分布也更加极端;相反的,A股市值分布更加集中,整体市值(中位数)也高于港股。港股中市值小于10亿港币的公司占比约为38%,最小市值不足一千万港元,与之对应的是A股最小市值为12.5亿人民币;反之,港股中超过千亿市值的公司数量约为全部港股的4.9%,但A股仅为2.3%。1.3、港股流动性我们从换手率和成交额两个维度对比了A股和港股的流动性。图6和图7分别是上证综指,深成指数和恒生综指2010年以来的平均日换手率和日换手率走势图,恒生综指的换手率平均仅为上证综指的37%,深成指数的19%;03年以来港股日换手率中位数平均不足0.08,上20%分位数平均值也仅为0.33。类似地,我们对比了A股和港股的成交额,2010年以来,上证综指的平均月成交额为3.77万亿人民币,深成指数平均月成交额为3.91万亿人民,而恒生综指平均月成交额约为0.93万亿港元。对于港股个股的成交额情况,我们统计了自03年以来,日成交额在百万、千万以及一亿港元以上的股票的数量占比(见图8),成交额在百万港元以上的港股数量平均约为全市场的45.5%, 日成交额在千万港元及以上的股票数量占比平均约为21.1%,日成交额在一亿港元以上的股票数量占比平均约6%。1.4、港股退市股票A股和港股上市退市制度类似,整体而言两市退市股票数量都较少,在我们的因子测试中也发现加入和不加入退市股票对因子测试结果影响甚微。截止日,从万德数据源统计出的港股退市个股共计169只,而A股为108只,图9统计了港股和A股2000年以来每年的退市股票数量,其中A股年退市数量最大值为13家(2006年),港股为26家(2005年)。从行业分布来看,退市股票行业分布与市场整体分布大体一致(见图10)。此外,我们将全部港股按照市值从大到小分成十组,Group1为最大市值分组,Group10为最小市值分组,然后统计每组中退市股票数量占全部退市港股数量的比例,退市股票并无显著的市值分布规律,但最小市值分组(Group10)中退市股票数量最多,占比接近20%(见图11)。2港股选股因子测试 2.1、 港股市值效应A股长期以来有很强的市值效应,因此我们首先检验了港股市场的市值效应。考虑到港股大量 “壳股”的存在和流动性差的问题,我们测试市值因子时,对股票成交额做了100万港元限制,只有月末成交额大于100万港元的股票才纳入备选股票池。市值因子测试的具体方法为:每月底按照流通市值从大到小将全市场成交额大于100万港元的股票分为10组,其中Group1表示流通市值最大的10%的股票,Group10表示流通市值最小的10%股票,然后统计各分组内股票的月平均超额收益,其中基准为月末成交额100万港元以上所有港股的平均收益,测试时间从2003年2月至2017年10月,月度调仓。图12展示的是各个流通市值分组累计超额收益曲线(超额收益累计净值取对数),表2中是各个流通市值分组表现的回测统计,包括月平均超额收益(基准为月末成交额100万港元以上所有港股的平均收益)、夏普比(年化超额收益/超额收益年化波动率)、月频胜率和最大回撤。从图12和表2中的回测结果来看,港股中市值因子整体效果不显著,单调性也非常差。但流通市值最小的20%港股(Group9和Group10,图12中的黑色线和灰色线)有显著超额收益,其中又以Group9表现最好。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分组超额收益月度胜率都不足50%,其超额收益主要是07年1月至8月和15年上半年两波小市值行情带来的。考虑到港股小市值分组中股票流动性差的问题,我们研究了最小20%流通市值分组(Group9和Group10)的资金容量情况,以供投资者参考。在图13中我们统计了最小20%市值组合(第九和第十组)内股票月末(换仓日)成交额中位数的时间序列走势, 03年以来,流通市值第九组(Group9)股票月末成交额中位数的均值为268万港元,第十组(Group10)月末成交额中位数的均值为228万港元(见图13)。2.2、市值中性的港股选股因子有效性检测2.2.1、市值中性的港股选股因子测试方法我们利用经典的分组测试方法对港股选股因子有效性做批量测试,考虑到港股与A股在流动性和市值风格上的差异,测试中我们做了两处特殊细节处理。一是针对因大量壳股带来的流动性问题,与前文市值因子测试类似,我们仅考虑月末成交额在100万港元以上股票,并且仅考虑其中流通市值从大到小排序前40%的股票;二是我们采用了多层分组的方式对待测因子做市值中性处理,具体细节请参考下文因子测试详细过程。需要注意的是,任何采用线性回归的方式做风格因子中性处理的前提是风格因子本身有很好的单调性(这里单调性指的按因子值分组,每组的平均收益关于分组序号呈单调上升或下降排列,等价于因子值和未来收益率之间有较高的秩相关性),否则即便是对风格因子做了异常值处理,正态变换等预处理,其结果也不可能做到风格中性。下面列出我们本次港股选股因子市值中性测试的具体流程:1 选取月末成交额在100万港元以上的股票作为选股样本池。2 对样本池中的股票按照流通市值从大到小分为十组,第一组为大市值组,第十组为小市值组。3 对各个市值分组内的股票按照待测因子值从大到小分为5组(第1组为因子值最大的分组,第5组为因子值最小的分组)。4 对每个待测因子合并其在流通市值前四组内的各个分组得到该因子市值中性后的分组(即合并市值第1至4组中的待测因子第1组,得到待测因子市值中性第1组股票,以此类推得到该因子市值中性2至5组),计算每组内股票的平均超额收益,其中基准为流通市值前四组内所有样本平均收益(简单平均)。测试中所有因子分组都是按照因子值从大到小排列,第一组为因子值最大的股票组合,第五组为因子值最小的股票组合。本次测试主要考虑多头组合情况,结果展示中展示的是多头组合相对基准的情况,多头组合一般是第一组,如果多头组合为第五组,会在图表中注明。我们总共测了技术、成长、盈利和运营能力、估值四大类共计27个因子市值中性后在港股中的选股表现,测试时间从2005年2月至2017年10月,调仓频率为月频,具体的因子定义请参见表3.2.2.2、技术类因子图14-17分别展示的是dea,dif,sec_return_1,sec_return_3,sec_return_6等9个技术类因子多头组合的年化超额收益(月平均超额收益*12),夏普比(年化超额收益/超额收益年化波动率),月度胜率和最大回撤,其中macd多头组合为因子值最小的第5组,其余因子的多头组合为因子值最大的第1组。图18是各技术类因子多头组合超额收益累计净值(基准为月末成交额100万港元以上港股中流通市值前40%股票收益率简单平均)。从回测结果来看,港股呈现强劲的横截面动量效应, dea、dif、sec_return_1、sec_return_3 和sec_return_6多头组合都是因子值最大的组合(第1组,动量效应),这其中又以dea和dif表现最好,多头组合年化超额收益分别为5.44%和5.35%,夏普比分别为0.56和0.54;3个月和6个月动量(sec_return_3、sec_return_6)强于一个月动量(sec_return_1),其中三个月动量效果最佳,多头组合年化超额收益为4.06%,夏普比为0.39,6个月动量次之,多头组合年化超额收益3.81%,夏普比0.37;1个月动量最弱,多头组合年化超额收益3.18%,夏普比0.34;macd多头组合为第5组(macd取值最小的组合),其多头组合年化超额收益为2.23%,夏普比为0.27,这说明港股在超短期时间窗口上呈现一定的反转效应;换手率和波动率因子多头组合为第1组换手率高的股票组合和波动率高的股票组合,它们在港股中无显著选股效果。2.2.3、成长类因子图19-22分别展示的是delta_roe,delta_roa,delta_eps等7个成长类因子多头组合的年化超额收益(月平均超额收益*12),夏普比(年化超额收益/超额收益年化波动率),月度胜率和最大回撤,其中所有因子的多头组合全部为因子值最大的第1组。图23是成长类因子的超额收益累计净值(基准为月末成交额100万港元以上港股中流通市值前40%股票收益率简单平均)。从回测结果来看,港股中高成长的股票有显著且稳定的超额收益,我们测试的七个成长类因子月平均超额收益全都大于零,胜率也全部超过50%,其中效果最好的是delta_roe,多头组合年化超额收益3.99%,夏普比达到0.72,胜率62.1%;delta_roa多头组合年化超额收益3.58%,胜率62.1%,夏普比0.63;delta_eps多头组合年化超额收益2.67%,胜率58.8%,夏普比0.45。2.2.4、盈利和运营能力类因子图24-27分别展示的是eps,roe,roa,rurnover_asset等8个盈利和运营能力类因子多头组合的年化超额收益(月平均超额收益*12),夏普比(年化超额收益/超额收益年化波动率),月度胜率和最大回撤,其中每个因子的多头组合全部为因子值最大的第一组。图28是盈利和运营能力类因子多头组合的超额收益累计净值(基准为月末成交额100万港元以上港股中流通市值前40%股票收益率简单平均)。盈利和运营能力类因子中,eps、roe、roa和turnover_asset选股效果显著,其他因子效果不佳,其中eps多头组合年化超额收益4.15%,夏普比高达0.73,胜率59.5%;roe多头组合年化超额收益3.33%,夏普比0.55,胜率高达64.1%;roa多头组合年化超额收益2.94%,夏普比0.45,胜率53.6%;turnover_asset多头组合年化超额收益2.91%,夏普比0.46,胜率52.9%。2.2.5、估值类因子图29-32分别展示的是pb,eqps和pe 3个估值类因子多头组合的年化超额收益(月平均超额收益*12),夏普比(年化超额收益/超额收益年化波动率),月度胜率和最大回撤,其中pb,pe多头组合为因子值最小的第5组,eqps多头组合为因子值最大的第1组。图33是估值类因子多头组合的超额收益累计净值(基准为月末成交额100万港元以上港股中流通市值前40%股票收益率简单平均)。估值类因子整体表现不如其他三类因子,其中pb多头组合年化超额收益2.52%,胜率49%,夏普比0.33;eqps多头组合年化超额收益2.08%,胜率56.2%,夏普比0.34;pe选股效果不佳,多头组合跑输基准。3港股因子测试总结与展望 3.1、指数历史分红点数统计本文研究了港股市场的基本概况并测试了常见选股因子在港股中的选股效果。相比A股而言,港股市场存在大量缺乏流动性的壳股,并且整体上成交量也远低于A股;从历史回测来看,港股中并不存在市值效应,基于市值中性的港股大类因子测试中发现,港股存在普遍的横截面动量效应,dea,dif,以及一个月、三个月和6个月动量多头组合都表现良好;成长类因子在港股中有稳定的选股效果,其中delta_roe,delta_roa和delta_eps选股效果最佳;盈利类因子中,eps、roe和roa选股效果最佳,其中eps夏普比高达0.73;估值类因子表现整体不如前三类因子,pb和eqps多头组合能跑赢基准,但pe在港股中选股效果并不显著。本文为港股市场选股策略的第一篇报告,后续会在此基础上基于我们的多因子框架构建港股市场的选股策略,敬请关注。历史深度报告推送建投金工深度系列报告之三十五:2017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之金融工程篇——量化基本面方法论之再探索与实证
(参见网盘)建投金工深度系列报告之四十五:如何正确理解近期热度极高的低波动率因子 联系人:丁鲁明
.cn执业证书编号:S1免责声明: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中信建投金融工程研究)为丁鲁明金融工程研究团队(现供职于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设立的,关于金融工程研究的唯一订阅号;团队负责人丁鲁明具备分析师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执业资格,资格证书编号为:S1。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证券金融工程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已正式发布的金融工程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中信建投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
如果您有优质的、符合见闻调性的原创文章,欢迎以个人的名义投稿入驻华尔街见闻名家专栏。
投稿方式 :请将个人简介以及代表作品发送至
,并附上电话和微信以便做进一步沟通,在主题中标明: 申请入驻见闻专栏 + 投稿人名字
下载华尔街见闻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
华尔街见闻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腾讯市值占港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