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物业保洁管理方案不好哪里管

小区物业可是电话不好用该去哪投诉?--在线法律咨询|律师365(64365.com)
大家都在搜:
微信扫一扫 免费问律师
手机扫一扫 法律兜里装
小区物业可是电话不好用该去哪投诉?
物业管理费:物业管理费,是物业管理公司依据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为物业使用人或所有人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物业管理使用人或所有人依据物业管理服务合同应当付出的费用。
1分钟提交法律咨询 2000多位 信得过的好律师 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师365)
地区:河北 保定|解答问题:3306条
一般公共设施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更改,建议找物业协调解决吧。
相关法律咨询
李律师:您好!向您咨询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小区的物业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我们小区业主是否可以拖延交缴物业费以便向物业施加压力,达到完善小区物业管理的目的?!谢谢,希望您百忙之中予以解答!
这种做法在实际生活中较普遍,但并不合法。物业公司服务不到位不能作为业主拒交物业费的抗辨理由。如果物业起诉业主可能承担责任。建设业主早日成立业委会维护自身权益。
年没有解决因此我两年没有缴纳物业费今天物业将此废品收购站清除我去缴纳本年的物业费物业让我补交前两年欠款我不同意物业说要告我这样我与物业打官司大致是什么结果谢谢
就你说的情况,你是需要缴纳物业费的,但是因为物业公司的不作为给你造成损失可以要求赔偿
,我因房屋出售,需要物业提供结清证明。小区属于2次供暖,我一直没有使用过小区供暖,物业要求支付3000元的供暖管道维护费。(我是08年购房,09年拿房,期间空置,14年装修,15年入住至今)后咨询合肥市物价局,物价局给予答复为,参照15年36号文件,如房屋一直空置并且未使用过小区供暖,按照相关规定,最多支付1年的管道维护费用。已告知物业此情况,并当场拨打12358。物业答复为,08年小区业主委员会同意收费的盖章凭证。请问,此情况是以物价局规定为准,还是小区所说的物业委员会为准?(签署的所有合同里都没有提及到此项收费标准)
,我因房屋出售,需要物业提供结清证明。小区属于2次供暖,我一直没有使用过小区供暖,物业要求支付3000元的供暖管道维护费。(我是08年,09年拿房,期间空置,14年装修,15年入住至今)后咨询市物价局,物价局给予答复为,参照15年36号文件,如房屋一直空置并且未使用过小区供暖,按照相关规定,最多支付1年的管道维护费用。已告知物业此情况,并当场拨打12358。物业答复为,08年小区业主委员会同意收费的盖章凭证。请问,此情况是以物价局规定为准,还是小区所说的物业委员会为准?(签署的所有里都没有提及到此项收费标准)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相关法律知识
相关律师回复
顾倩律师 最近回复:
隋新律师 最近回复:
王小芳律师 最近回复:
周边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
更多惊喜等着您!
立即提问、免费短信回复
律师365,优质法律服务平台
400-64365-60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8:00~22:00服务指南平台保障律师入驻常见问题
Copyright(C) 成都六四三六五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
694律师在线
764今日解答看一个“三不管小区”如何破解物业管理难
我的图书馆
看一个“三不管小区”如何破解物业管理难
  物业公司是企业,赚钱是根本目的。居民则希望享受价廉物美的物业服务。双方在不同的利益诉求下经常发生矛盾,焦点往往汇聚在“物业费难收”上。但是,官渎花园业主委员会从财政上掌握了管理大权,使物业真正从“管理”转变为“服务”,去年物业费收缴率达85%。几年来,这个“三不管”小区走出了一条被他们自称为 “居民自治与物业相结合”的物业管理探索之路。
  新闻背景
  官渎花园
  街道不管,社区不管,居委会也不管
  官渎花园是一个动迁小区,从2004年开始有居民入住,现有居民楼35幢,1000多户居民。居民大多是来自平江区的动迁户,而实际上官渎花园地处相城区,于是形成了平江区和相城区都不管的窘境,并延续至今。官渎花园成了不归任何街道、社区和居委会管理的“三不管”小区。
  【历程篇】
  物业费收缴率从不足两成到85%
  ——官渎花园物管的五年发展路
  ●变化一
  官渎花园的昨天和今天;
  昨天业委会主任被暴打折射“三不管”
  陶元庆是官渎花园第二届业主委员会主任,也是第一届业委会成员。至今,老陶仍对三年前被打的一幕记忆犹新。
  日,陶元庆到小区门口挖废石条,准备在小区里建一些石凳,方便居民休息。从小区一幢居民楼下的棋牌室里走出几个小青年,对他冷嘲热讽。耿直的老陶争辩了几句,竟被一顿暴打。业委会副主任顾丽霞说,业委会主任在小区被打,是官渎花园原先混乱状况的一个缩影。
  官渎花园的“归属地缺失症”在很长时间里除了给居民带来看病、上学、落户等生活不便外,更让小区处于管理真空状态。小区管理起先由开发商指定的前期物业来做。 2004年第一年,居民在收房时要预交物业费,使物业工作还能正常开展。但第二年开始,物业费就很难收到了。主要原因有两条:首先,几乎所有居民都没有交钱让别人“管生活”的习惯;第二,少数人在动迁中利益受损,以种种借口故意不交物业费。
  物业公司收不到钱,物业人员没有积极性。小区绿化带杂草一人多高,垃圾遍地都是;外来闲杂人员进出小区无人过问,居民电瓶车频繁被盗;小区开出很多以赌博为目的的棋牌室,参赌人员经常大打出手。居民觉得物业公司不做事,交物业费的积极性更差了。据统计,官渎花园小区当时正常交物业费的居民不到两成。
  三件实事树起业委会威信
  就像陶元庆嘴角早已愈合的伤口,官渎花园的混乱局面也成为“过去式”。
  据介绍,小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去年共同做了三件“实事”。第一,在小区四周原有围墙上加装80厘米高的铁丝网,缓解了因小区外道路改造、路面抬高而造成的围墙变矮的安全隐患。第二,小区共有108个单元,许多单元电子防盗门年久失修,业委会和物业通过招投标维修好了所有电子防盗门,并把今后的维修保养承包给该厂;第三,由业委会和物业为小区安装了93个电子探头,覆盖小区各个角落。
  这三件实事关系到每一户居民的生活安全,而且所有涉及资金由业委会和物业筹集,不用居民出一分钱。
  如今走进官渎花园,这里绿化整洁,草坪常青,车停整齐。大门口的读报亭玻璃明亮干净,业委会自办的“小区报”定期更新,让居民们了解身边的新闻。不少居民自豪地说:“这里虽然是动迁小区,但我们享受着高档小区的待遇。 ”
  ●变化二
  业主委员会的揪心与开心;揪心
  纠纷曾闹个不停,业主不愿交费
  从2005年起,前期物业收到的物业费越来越少,经营越发困难。物业公司陷入物业费难收的“恶性循环”。 2006年5月,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
  业委会一成立,要求查物业公司的账。前期物业于是称因亏本经营,准备在当年9月底撤出。因种种原因,业委会成员陆续退出,只剩下顾丽霞、陶元庆和另一人。他们三个对物业管理一窍不通,不得不肩负寻找“新管家”的任务。
  2006年10月,他们找来“新际物业”入驻官渎花园。但“物业费难收”问题很快又凸现,物业工作还是没起色。这时,不少带刺的难听话在小区里传播,甚至有人怀疑业委会收了新物业的好处才赶走了老物业。顾丽霞、陶元庆等说,他们夹在居民和物业公司之间受了不少“夹板气”。
  小区公账收支盈余,业主很满意
  2007年是官渎花园物业工作的分水岭。先是“新际物业”提出要撤离。三人业委会找到“新际物业”上级吴中区“鸿鑫房产”协商,最后约定:业委会从财务等方面全面监督和指导物业工作,物业公司派人员到小区工作,但业委会要承担这些人的全部工资收入。下半年到年底,在政府部门关心下,业委会获得了四五万元的宝贵资金,解决了物业人员的当年收入。物业人员工作卖力了,小区一天天好转。居民们看在眼里,交物业费及停车费的主动性大为提高。
  2008年底,业委会监督管理下的物业收到物业费18万元、停车费17万元,物业费收缴率提高至74.8%,实现了盈余。业委会买了几十箱“金龙鱼”食用油,回赠给正常交物业费和停车费的居民。
  【经验篇】
  动迁小区做到高档小区做不到的事
  ——官渎花园物业管理三诀窍
  官渎花园物业管理体制有别于苏州很多小区,它没有物业公司,只有物业专职人员,小区的物业管理由业委会直接负责,物业专职人员在业委会的领导下工作。那么,一批没有物业管理经验的业委会成员是怎样驾驭好物业管理的?由业委会直接管理人、财、事、物怎样才能获得全体业主信任?业委会又是怎样在低收费的动迁小区实现降低物业收费的?他们的诀窍有三。
  ●诀窍一
  提问 如何让业委会真正代表每一名业主的利益?
  回答 楼道直选 “利益代言人”,每个居民有了沟通平台。
  现代楼宇式的邻里关系,比起几十年前的街巷、院落式的邻里关系,多了钢筋水泥的壁垒森严,少了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的温情。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产生一个让每一名居民都有认同感、都会鼎力支持的业主委员会,难度非常大。
  “要让业委会得到居民的认可,一定要让更多的有代表性的人参与到小区管理的决策中来。”顾丽霞说。在官渎花园业委会和居民之间,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中间层:楼道代表。每个楼道都有自行推选出的楼道代表。楼道代表一般是居住在本楼“有威望”的居民,他们了解本楼道的“动态”情况,包含了居民就业、帮困、低保、助老等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楼道代表还是业委会成员的候选人。 2009年初,业委会组织小区内35幢楼居民,每个单元选一名代表,共选出104名代表,按得票数选举新一届业委会成员。选举进行三轮,第一轮从104人中选出82人,第二轮从82人中选出20人,第三轮从20人中选出最终11人,组成第二届业委会。
  ●诀窍二
  提问 怎么让居民放心交费,对业委会完全放心?
  回答 财务上 “多权分立”,每一分钱都有详细的来龙去脉。
  不少居民小区物业管理难做好,很大一个因素在于居民们对业委会不放心,担心业委会成为物业公司的同党,担心自己交的物业费被“黑”。
  顾丽霞说,从2007年“新际物业”的上级“鸿鑫房产”把财务权转交给业委会后,经过业委会努力,账户上渐有盈余。于是,这笔“大家的钱”成了小区所有人关心的焦点。
  在第二届业委会成立前,第一届业委会只剩下顾丽霞等三人。三人在财务上实行“三权分立”,其中两人分别负责保管银行折子和密码,而具体用钱则必须通过第三人。第二届业委会成立后,业委会成员增加到11人,涉及到钱的问题让更多成员参与进来。除了保管折子、保管密码和负责用钱外,记账、查账等也由专人负责。
  为进一步避嫌,业委会本身需要用的钱能省就省。比如,业委会办公室至今是一间几乎没有装修的十几平方米毛坯房,里面没有空调、电扇、电视等电器,所有桌子、椅子要么是热心居民提供。
  为了让小区居民更放心,业委会每年定期会把财务账目在小区里公开,让每一个居民来把关,让他们对自己所交每一分钱的用处和去向都心知肚明。
  ●诀窍三
  提问 物业费单价只有 3毛,如何能提供3元的服务?
  回答 去除物业公司营利这一环节后,居民们就能交尽量少的钱而享受到不错的服务。
  在取得财务权后,小区业委会成了物业工作人员事实上的老板。业委会不拘一格“招兵买马”,邀请了一些从基层单位退休,有社区工作经验的退休业主一起加入到小区自治中来。还突击“提拔”原在小区内做园艺绿化的老师傅做义务“物业经理”。中间省掉了物业公司利润这个中间环节。
  就是省略了这么一个环节,居民们每年交的物业费总数就省下了10多万元支出。省下的资金用于添置治安探头、楼道大门的维修等居民呼声较高的急需事项中,更让居民们对交物业费有了积极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探讨篇】
  官渎花园管理模式能走多远?
  ——关于业委会直接管物业的不同声音
  ●业委会:
  “自治意识”加“奉献精神”
  官渎花园几年来变化显著,业委会主任陶元庆、副主任顾丽霞引以为自豪的,就是他们强烈的“自治意识”加“奉献精神”。正是有了这些可贵精神,才有了官渎花园的今天。
  同时,他们也坦言,没有政府部门和有关方面支持,他们无法走到今天。顾丽霞说,“新际物业”要撤出时,业委会找到其上级“鸿鑫房产”的负责人。该负责人当即表示只要小区能自负盈亏,愿派人继续到小区维持物管。关键是,他把物业的财务权交给业委会,让业委会彻底掌控物业工作。小区里有几十户是原当地娄北村的拆迁农民。他们在小区所在土地上住了几十年没交过钱,让他们交物业费难度很大。顾丽霞回忆,他们到相城区信访局反映情况,有关负责人正在午休,听到走廊里的脚步声,主动开门接待。找到娄北村后,村里很快拿出1万多元交了当年物业费,并承诺负责今后的物业费。当时,小区尚未住满,不少楼房还空着。市土地储备中心获悉后,按照物业管理条例承担了空置房的物业费。业委会还要感谢平江区法院。小区有少数不讲理的“老赖”拖欠不少物业费和停车费,平江区法院给予了法律上的支持,为他们追回不少欠费。
  虽然小区物业工作目前有声有色,但业委会成员的担心也不少。最担心的还是官渎花园至今没找到“娘家”,不知该归相城区还是归平江区管。没有归属街道、社区和居委会,业委会不得不承担很多职能。
  “等我们这些人干不动后,官渎花园可能‘一夜回到过去时’”,顾丽霞不无担心。
  ●政府:
  “业委会直管”非长久之计
  这一担心得到了苏州市物业管理部门的认同。苏州市房管局物业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退休人员组成的业主委员会进行的业主自治,在理论上看似很美妙,但其持久性并不被人看好。相关人员提出了三个疑问。
  首先,小区业主自治的法人主体资格在现行条件下没办法解决。万一出了什么事情,比如小区内发生了火灾,物业公司本该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业主自治后,没有人可以为这类事故承担法律责任,受损失的还是全体业主。
  其次,业主自治对小区居民的自治意识要求很高,因为很多原本物业公司服务的项目都要靠业主自己动手解决,容易引发业主与业委会的矛盾冲突。
  最后,业主自治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有人愿意为小区奉献。而现如今,“活雷锋”式的业主也许有,但不能说每个小区都能找到这样的人。这也是官渎花园物管模式很难被复制的关键点。
  ●记者:
  好不好,别急着下结论
  官渎花园物业管理之变化让很多专业人士大跌眼镜。在动迁小区中,物业费收缴率超过了8成,说出去是个很傲人的成绩了。从长久来看,官渎花园物管模式也许持续不了很多年,也不具备通用性,但我们依然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反思现行小区物业管理的标本。
  10多年前,个人住宅市场开始启动。小区卫生、绿化修建等被冠之以“物业管理”的头衔,并引入了物业公司管理物业。原本由单位或者街道居委会操心的事情,如今变成了纯商业模式。业主出钱,物业公司帮你服务,但中间始终有个问题无法绕过去:业主要求的是花最少的钱办更多的事,而物业公司作为商业机构自然以追求最多利润为行动标准。因而,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
  有没有办法解决呢?官渎花园业委会主导下的物业自治让我们看到,原来物业公司也不是不可或缺的。当然这有个前提:小区业主是否都具备了业主自治的觉醒意识。
  我们的看法是,官渎花园物管模式好不好,别急着下结论。
(编辑:于欣)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区物业归谁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