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解答啊 装备上59 130加农炮装备数量怎么用啊 一点攻击

【盘点】助攻王--钢加农盘点
Hello! 又更新啦! 这期介绍的呢,就是V作战计划三剑客之一的钢加农! 前面的RX-78-2、RX-75以及白色基地都写好了,就差钢加农了,也算是填坑之作了。这期写完后,一年战争中联邦和吉恩双方的量产型MS也算是基本写完了,之后的水产、MA和MS-10~MS-21C会再出系列专栏。现在就直奔主题吧! 喜欢文章的朋友们关注 点赞 收藏 投币啊!
V作战计划是一年战争中对于联邦的一项重要的军事研发计划,鉴于吉恩的人型机动兵器扎古在宇宙空间战中表现出来的强大威力,以至于联邦的总帅雷比尔将军被黑色三连星俘为阶下囚,逃脱出来的雷比尔将军深切感受到,要想克制吉恩的MS,联邦也必须拥有自己的MS,以及配套的舰船。因此他下令展开V作战计划的研发要求,利用战场上捕获到的吉恩的扎古进行研究和仿制,并结合联邦独有的技术优势光束武器小型化、新型合金材料等开发出了联邦自己的人形兵器,首批研制出来的分三种型号,这就是俗称的V作战三剑客:钢坦克、钢加农、以及高达,对应的编号为RX-75 RX-77 RX-78,与之配套的母舰就是飞马级白色基地号。
RCX-76 初期型钢加农
由于联邦军在极机密下,实际上是米诺夫斯基博士故意透露,获得了吉恩新型机动兵器的性能情报,并对其的性能感到惊愕,于是决定委托月面大型复合企业阿纳海姆电子公司着手开发MS的方针。
以柯普元帅为首的高官们陪同提姆·雷观看了这段吉恩在当时还处于开发阶段的阿·巴瓦·库宙域进行的MS-04机动、火力测试。而在此之前,阿纳海姆电子公司就一直密切地关注着吉恩自治共和国新兵器的研发。在聘请了米诺夫斯基博士的得意门徒提姆·雷博士后,发起了一项由阿纳海姆包办、自行独立开发的人形机动兵器计划。
RCX-76-02钢加农最初期型于月面都市冯·布朗的阿纳海姆工厂内完成开发,是首台获得地球联邦宇宙军正式采用的人形机动兵器。这台机体的开发规格,是参照了RCX-76-01A机动试验型、RCX-76-01B火力试验型的测试结果来决定的。在通过对这两台试验机多方位的评估之后,RCX-76-02的规格才最终决定。
RCX-76 最初期型钢加农
钢加农最初期型最显著的一大特征,就是在其肩膀上装备了一门中、远距离炮战用的大口径实弹加农炮——这是得惠于设计之初,开发团队为机体的肩膀上设置了一个武器平台。
本机的头部采用的是带护目镜式的复合型探测器,这种设计后来也被RGM-79系所继承。由于钢加农时期尚未出现后来的头冠,因此主取景器以嵌入的方式设置在相当于额头正中央的位置。为保证部队内部信息传输的顺畅,在头部两侧各设置有一组收发式通讯天线。这种装置被证实了即使是在高浓度米诺夫斯基粒子环境下,也能保持高强度指向性的短途通信能力。
不过与吉恩制MS,甚至是后来的RX系列相比,当时可以称作联邦军MS技术前期代表的这台机体,却没有配备近接白刃战用武器。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并且直接导致了来日大难——史密斯海屠杀,4台MS-05扎古Ⅰ、1台MS-04布古全灭了12台钢加农最初期型。
以上内容均为GTO设定,莫与正史混淆,仅供参考!!!
RX-77-1A 钢加农A
RX-77-1A钢加农A是和RX-78-2高达、RX-75钢坦克同为“V作战计划”三大产品之一而开发的MS,相对于高达的近距离作战、钢坦克的远距离作战,钢加农承担的作用便是中距离支援的角色。
地球联邦军虽然一早就洞悉吉恩军的MS开发计划,也着手自己的MS开发。但是对吉恩军的轻视和对自身武备的自信,使联邦军MS开发计划一直进展缓慢,直至一年战争的爆发。
由于吉恩军MS在米诺夫斯基粒子环境下的压倒性战力,使联邦军也迫不及待地要开发自己的高性能MS及运用MS的舰艇。为此联邦军发动了V计划。最初联邦军对MS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联邦军的MS不同于吉恩军的一机泛用概念,而是将MS分为近战型、中距离支援型,远距离炮击型,三种机型混编作战。
RX-77-1A 钢加农A
钢加农就是担当中距离支援者的角色。作为一台MS,钢加农比钢坦克更完善、成熟,具备人型了,因此作战灵活性提高了。作为一台中距离支援MS,钢加农A的主要武器是肩部两门240mm短管低坐力炮。这两门炮各备弹20发,数量不太多,对战斗持久性有影响。最初的钢加农A造出来之后还是有许多问题,在进行了改进之后便成为RX-77-2钢加农,随后便被搬到SIDE7进行最后的测试。在公国军的袭击中遭到破坏。
机体型号 : RX-77-1A
名称 : 钢加农A
出现作品 : M-MSV
机体类型 : 炮击战用试作型MS
制造商 : 联邦
所属 : 联邦
内部环境 : 标准式驾驶舱
头顶高 : 17.5米
本体重量 : 51.0吨
全备重量 : 72.0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 月神钛合金
发动机功率 : 1380KW
推进力 : 51800KG
加速度 : 0.72G
传感器探测有效半径 : 6000米
固定武装 : 头部60mm火神炮×2;肩部240mm加农炮×2;
选用武装 : 腰部3连装导弹荚舱
选用手部武器 : 专用光束步枪
RX-77-2 钢加农
RX-77-2钢加农是通过RX-77-1A钢加农A改进而来中距离支援型MS,主武器是两门240mm加农炮,威力虽然相当可观,但是后坐力也同样令人乍舌。于是设计人员将两门炮的炮管削短,但是依然没能有效减少后坐力,加上重心较高,另两炮齐射时有可能会造成机体倾覆。另一方面,由于本机的设计理念便是支援型MS,近战能力薄弱,因此没有配备什么有效的近战武器,所以必须提高防御力以防止近战时被敌人轻易击破。
综合以上两方面,所以本机采用了加厚的月神钛合金作为装甲,令他的防御力比高达都高,尤其是小腿部的装甲,以使重心下移,克服后坐力。而在地面作战时钢加农经常趴下射击,这样做除了使射击更稳定外,也能利用不规则地形进行隐蔽。并且,为了避免两门炮同时开火而产生的高后坐力,两门炮被设计成可以单独开炮的类型。
不过,厚重的装甲也造成了钢加农的灵活性下降,远不及高达轻巧灵活。而为了不进一步增加重量,钢加农并无装备盾牌,仅仅是依靠身体的厚实装甲来抵御敌人的攻击。
可以换装的十联装导弹发射巢以及配备的可以远距离射击的XBR-L光束步枪
除了240mm加农炮,钢加农还可以换装两个十联装导弹发射巢,瞬时火力大大强于240mm炮,不过火力持久性就比240mm炮降低了。
除了中距离压制火器外,钢加农还配备了XBR-L型中距离狙击用光束步枪,比高达的XBR-M型步枪精度、射程都有提高,真空中最大射程达30KM,可以说钢加农具备了基本的狙击作战能力,不过钢加农系列只有2型配备了这种可作狙击用的高精度长射程光束步枪。近距离防御武器方面,则只有头部的60mm火神炮和手榴弹,并无装备光束剑,原因可能是军方认为中距离支援用的钢加农遇到白刃战的机会很少。
此外,作为试验机的钢加农与高达、钢坦克一样都装备了核心模块系统,以回收测试数据。作为一台中距离炮击型MS,该机可说是成功的,成为了后来其他中距离炮击型MS的设计典范。
雷霆宙域中的RX-77钢加农(看着玩玩 不必当真)
钢加农一共开发了3架,预定经过最终测试后配备于白色基地,但在Side7遭到夏亚·阿兹纳布尔的突袭后,仅有一机残存,交由Side7的少年凯·西汀驾驶,成为第十三独立部队白色基地的重要战力之一,转战于各个战场,发挥了相当重要的功效,往往在高达应付强敌的时候与钢坦克一同承担起白色基地保护神的职责。不过最终该机也被击毁于阿·巴瓦·库要塞之内,幸而机师生还。
机体型号 : RX-77-2
名称 : 钢加农
出现作品 : 机动战士高达0079
机体类型 : 炮击战用试作型MS
制造商 : 联邦
所属 : 联邦
内部环境 : 标准核心调节器系统
尺寸 头顶高:17.5米;全高:18.1米
本体重量 : 51.0吨
全备重量 : 70.0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 月神钛合金
发动机功率 : 1380KW
推进力 : 2×22600KG+4×1650KG=51800KG
加速度 : 0.74G
地上速度 : 78千米/时
装备及设计特殊系统 : 核心战机系统
传感器探测有效半径 : 6000米
180°姿势变换所需时间 : 2.0秒
固定武装 : 头部60mm火神炮×2;肩部240mm加农炮×2
选用武装 : 肩部十联装导弹弹发射巢×2
选用手部武器 : 专用XBR-L光束步枪
RX-77-3 重装型钢加农
在一年战争的最后几周里,地球联邦军的MS研发人员在得到RX-77-2钢加农与RGC-80吉姆加农的实战数据后,决定进一步改良钢加农,改进的目标是使钢加农具备独立作战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炮击支援单位。改进措施主要是加厚装甲,改善装甲形状,降低240mm炮的后坐力,增强火箭引擎推力,去除核心模块简化生产。这便是RX-77-3 重装型钢加农。
改进后的重装型钢加农全装备重比钢加农重了9.1吨,但是总的来说,改进后的重装型钢加农比钢加农提高也不大,缺少起码的近战武器和依旧不显得灵活的机体性能让该机的独立作战能力依旧只是空话,因此制造出来后也并没有用于实战,就被封存在了加布罗的仓库内,直到格里普斯战争期间,奥古突击加布罗时才被重新编入基地防卫部队。
机体型号 : RX-77-3
名称 : 重装型钢加农
出现作品 : 机动战士Z高达、MSV
机体类型 : 炮击战用试作型MS
制造商 : 联邦
所属 : 联邦
内部环境 : 标准式驾驶舱
头顶高 : 17.5米
全高 : 18.1米
本体重量 : 58.6吨
全备重量 : 79.1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 月神钛合金
发动机功率 : 1380KW
推进力 : 62200KG
加速度 : 0.79G
地上速度 : 69km/h
传感器探测有效半径 : 6000米
固定武装 : 头部60mm火神炮×2;肩部240mm加农炮×2
选用手部武器 : RGC-80吉姆加农型用光束步枪
RX-77-3D 钢加农重装型D型
RX-77-3D钢加农重装型D型是在RX-77-3重装型钢加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性能而来的机体,武装方面,该型机依旧主要使用RX-77-2钢加农使用的两门肩部240mm加农炮,但为了改善钢加农型机体一贯灵活性差的缺点,设计人员在背部和腿部追加推进器喷嘴来增加机体的机动性。
尽管性能比之前的钢加农型有所提高,但该型机的实际生产数量也相当有限。一年战争末期,一部分该型机被部署在地球联邦军地面部队的非洲战线,奴灵小队中也配备有一台该型机,由外号“轰炸机”的马文·赫里欧少尉驾驶。战后该型机则主要用于对吉恩残党的剿灭战。
奴灵小队赫里欧专用RX-77-3D
机体型号 : RX-77-3D
名称 : 钢加农重装型D型
出现作品 : 机动战士高达外传:失落的节点
机体类型 : 炮击战用试作型MS
制造商 : 联邦
所属 : 联邦
内部环境 : 标准式驾驶舱
头顶高 : 17.5米
本体重量 : 57.2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 月神钛合金
固定武装 : 肩部240mm加农炮×2;60mm火神炮×2;手榴弹架;XBR-L型光束步枪
选用手部武器 : Balzak型380mm火箭筒;HWF GMG·MG79-90mm无枪托机枪;S-Sh-WF/S-00109盾牌
RX-77-4 钢加农Ⅱ
一年战争快结束的时候,地球联邦军的MS研发人员决定利用收集到的数据,包括RX-77-2钢加农、RX-77-3重装型钢加农、RGC-80吉姆加农等机体后对钢加农系列进行最后的改良。RX-77-4 钢加农Ⅱ便是钢加农系列的最终型机体,设计时参考了前面所得到的所有数据。
先前那些钢加农系列的最大问题就是,双肩的那两门炮太重后坐力太大,为了减少后坐力而不得不额外的增厚装甲,而增厚了装甲后造成的大麻烦就是机动性的大幅缩水。于是,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随意联邦军就彻底下血本,干脆直接拆了那两门麻烦沉重的实体弹式240mm加农炮,换上较轻的光束加农炮和光束加农炮专用的炮瞄系统。如此一来,令钢加农Ⅱ比钢加农和重装型钢加农都轻,同时还提高了武装的威力和精确性。并且,由于采用了光束炮,机体整体设计方面就显得更宽裕了,因此背部也换装了更大的主推进器,令机体的机动性大大提高。不过光束炮也使钢加农在地面的运用受到限制,比如缺乏曲射能力,光束扩散、面杀伤力不强等问题。
RX-77-4 钢加农Ⅱ
该机在新收复的加利福里亚基地生产,共生产8台,部分机体参与联邦军北美反攻作战,作实战测试。实战结果表明该机性能比此前的钢加农系列大有提高。不过光束加农炮和精密的炮瞄系统使整机造价大大增加,为此联邦军也不得不放弃量产该机,将其封存于贾布罗基地,直到格里普斯战争期间才和其他老式机体一样重新编入基地防卫部队。
机体型号 : RX-77-4
名称 : 钢加农Ⅱ
出现作品 : MSV
机体类型 : 炮击战用试作型MS
制造商 : 联邦
所属 : 联邦
内部环境 : 标准式驾驶舱
头顶高 : 18.0米
本体重量 : 52.7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 月神钛合金
发动机功率 : 1380KW
推进力 : 62200KG
固定武装 : 头部60mm火神炮×2;右肩部光束加农炮×1
选用手部武器 : RGC-80吉姆加农型用光束步枪
RX-77D 量产型钢加农
装备光束炮的RX-77-4钢加农Ⅱ完成后,联邦军方觉得此机的攻击力远高于RGC-80吉姆加农,因此以钢加农各型为基础,重新检讨了钢加农的量产计划,RX-77D量产型钢加农即是因此项计划而诞生的量产机。
相比简陋的吉姆加农,钢加农系列的强大攻击力使联邦军很想将其量产。于是联邦军决定以重装型钢加农为基础,整合钢加农系列的测试数据与使用经验,开发量产型的钢加农。而钢加农Ⅱ造价太高,不适合量产化,只作为候补。
量产型钢加农为适合量产而去除了核心模块系统,又将昂贵的月神钛合金装甲替换为廉价的钛合金陶瓷复合装甲,同时又根据使用经验调整了重量平衡、装甲分布和形状,改善了火炮的性能,并增大了探测半径,同时配备了近战所用的光束剑。
为了提高钢加农最为劣势的机动性问题,该型机换装了更强力的火箭引擎和高功率核融合炉,这使该机推重比达到1.33,为钢加农系列之首。
RX-77D 量产型钢加农
量产型钢加农只有数机于一年战争结束前数周投入战争作实战测试。有记录可查的分别为两机配属灰色幽灵号强袭登陆舰腥红小队,于SIDE6遭受吉恩军独眼巨人小队突袭时出动掩护RX-78NT-1高达NT-1,在降下殖民地内部过程中被入侵的MS-18E斗士击毁。另有一机配属澳大利亚白色野狗小队。因为在SIDE6中遭到击破的原因,让联邦军对量产型钢加农的实战能力产生了怀疑。另一方面,虽然比其他型号钢加农价格有下降,但比吉姆加农系列还是贵太多了,同时,由于零部件的不通用,所以本机不能利用未来主力量产机RGM-79C吉姆改的生产线,不利于后勤,所以军方最终还是否决了该型机的量产计划,决定全力发展吉姆加农系列。
不过后来量产型钢加农以另一种形式复活了,那就是以吉姆改为基础、融合了大量量产型钢加农的技术发展而来的中距离炮战用MS——RGC-83吉姆加农Ⅱ。
机体型号 : RX-77D
名称 : 量产型钢加农
出现作品 : 机动战士高达0080:口袋里的战争
机体类型 : 中距离支援用量产型MS
制造商 : 联邦
所属 : 联邦
内部环境 : 标准式驾驶舱
头顶高:17.5米
全高:18.1米
本体重量 : 51.0吨
全备重量 : 70.2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 钛合金陶瓷复合材料
发动机功率 : 1410KW
推进力 : 3×26500KG+2×7000KG=93500KG
姿势制御喷嘴数 : 5
加速度 : 1.33G
地上速度 : 78千米/时
传感器探测有效半径 : 7300米
180°姿势变换所需时间 : 2.1秒
固定武装 : 光束剑×2;头部60mm火神炮×2;肩部240mm加农炮×2
选用手部武器 : 90mm无托式机枪
RX-77AQ 水中型钢加农
RX-77AQ水中型钢加农是在雷霆宙域中登场的机体,它是由钢加农改进而来的用于两栖作战的机动战士。其胸甲膝盖及背包处皆采用了液体喷射装置以提供水下的推进力。水中型钢加农并没有采用一开始钢加农的240mm加农炮和XBR-L光束步枪,取而代之的是十二联装的鱼雷发射管,水中用针枪以及两把光束军刀等适用于水下作战的武器装备。水中用针枪是一种特殊的步枪,用压缩空气发射固体金属针状炮弹,可以刺穿大多数装甲,包括潜艇和两栖用机动战士。在动画中,毕安卡·卡莱尔少尉驾驶该机以残破的状态击毁南洋同盟的葛克一台。
RX-77AQ 水中型钢加农
以上内容为雷霆宙域设定,莫与正史混淆,仅供参考!!!
MSA-005K 钢加农·探测者
MSA-005K钢加农·探测者,是将MSA-005梅塔斯改装成炮击战式样所得到的机体,虽然有“钢加农”之名,但却与RX-77钢加农并没有直系的关系。
钢加农·探测者的头部对应支援用MS用途进行大幅度修改,原本头顶的内置辅助滑轨探测器被拆除,改为在主探测器两侧加装四个小型辅助探测器,以减轻主探测器负担。头部原本散热管道及通讯线网为了适应陆地作战,从原本裸露式设计改为内藏式设计。另外在头部后方加装类似于RX-77系列所使用的双联式激光通讯机,更有效提高联合作战的通讯性能。
动力系统方面,为了让钢加农·探测者拥有更充裕的动力输出,将原本1640kW的核融合炉更换为新型的1780kW核融合炉,动力管道则采用半内藏式提高机体散热效能,在背包及腿部装置两具推力达18500KG热核火箭发动机,还有两具推力13800KG的高性能热核气垫发动机,并在机身安装10个姿势喷嘴,以提高机体的机动性。为提高整体防御能力,该机大量运用一年战争时期的装甲厚度数据,对四肢装甲采用类似RX-77D量产型钢加农的装甲布局,肩甲部分则采用在MSA-004K雷姆Ⅲ上装备的高强度钉刺装甲盾进行防护,令该机与同时期测试的支援用机体相比,有着极高的防御性能。
由于是以梅塔斯为母体所设计的机体,所以也采用了可变系统,使机体能采用即座射击体势,能充分抑制射击是产生的后座力,提高了射击精度的同时,减少了因过去为调整射击姿势导致的近距离战斗无法防御的窘况。另外胯部装置有一支液压辅助驻锄,使用时辅助驻锄着地与屈曲的腿部形成支架结构,保证机体不受额外振动影响。
得益于新型高出力核融合炉,该机在肩部搭载了两门光束加农炮,该武器采用直接散热方式通过两侧的直连式排气口快速散热,从而实现连续射击。作为替换需要,亦可更换成两门137mm高性能火箭筒。另外对机体的各关节及发电机也进行了强化,使之更适合进行炮击支援战。
MSA-005K 钢加农·探测者
除了主武器外,机体右肩钉刺装甲盾上装设有一门2.3MW光束枪,配合光束加农炮在支援作战中进行密集性射击,此外机体依旧采用联邦制式的60mm头部火神炮,还专门配备了一柄附带榴弹发射器的光束步枪,该步枪枪身采用新型的收束管设计,提高射击速度。
钢加农·探测者完成两台测试机后,通过穿梭机运往北美卡拉巴属下基地。但由于穿梭机着陆失败导致一机大破一机受损的严重事故。唯一一台机体经修复后分配到联邦军属下,在U.C.0088年8月的新吉恩地球侵攻作战期间,参与纽约地区攻略作战及U.C.0090年SIDE6的卡勒德叛乱,往后被联邦军相中后,进行小规模量产。虽然在第二次新吉恩战争后对支援用机体需求一度停滞,但在U.C.0096年特灵顿基地等据点防卫当工作中能看到它的身影。
机体型号 : MSA-005K
名称 : 钢加农·探测者
出现作品 : 机动战士高达独角兽 MSV
机体类型 : 炮击战用试作型MS
制造商 : 阿纳海姆电子公司
所属 : 奥古 地球联邦军
初次配备 : U.C.0087
头顶高 : 17.3米
全高 : 18.5米
本体重量 : 34.5吨
全备重量 : 54.5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 高达尼姆合金
发动机功率 : 1780KW
推进力 : 2×18500KG+2×13800KG=64600KG
加速度 : 1.19G
姿势制御喷嘴数:10
传感器探测有效半径:9200米
固定武装 : 头部60mm火神炮×2;肩部光束加农炮×2;2连装光束枪 附榴弹发射器 额定输出功率2.3MW
选用手部武器 : 光束步枪 额定输出功率2.7MW
哇噢! 这一期是不是超级棒呢? UP写得很辛苦啊,在国外网站上也翻了好多资料,自然是干货满满啦! 那么...下期预告——[吉恩战舰盘点]已经在准备了,敬请期待! 喜欢专栏的朋友们关注 点赞 收藏啊!!!
给作者点个赞吧
↑长按赞赏码投食↑
(↑↑↑更多赞赏,更多动力↑↑↑)
本文同步b站 欢迎到作者空间投硬币
原创文章声明
微信公众号《高达模型制作技巧》自创办以来深受各个方面大力支持,众多作者编辑译者亦倾力付出辛苦的汗水和独特的创意。对本工作号原创文章的转载请联系公众号编辑获得授权。私自转载行为和任何不负责的摘录行为,本公众号运营主体将进行最大程度的追责。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我们设计了一套高达模型加灯的套件,如有兴趣就点击链接查看吧
免焊接,免计算,快速安装
今日搜狐热点&strong&五格起名法&/strong&&br&大家可能深有体会,90、00一代缘何冒出了这么多用字古怪生僻、或者烂大街的名字。&br&去网上搜一些起名打分网站,把这些名字输进去自然就明白了。&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c6a6c2644_b.jpg& data-rawwidth=&812& data-rawheight=&2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c6a6c2644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ffc89a203b9ba635686_b.jpg& data-rawwidth=&809& data-rawheight=&2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ffc89a203b9ba635686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659cc4f24af00fc5cc9ed_b.jpg& data-rawwidth=&806& data-rawheight=&2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e659cc4f24af00fc5cc9ed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e1e895eca846c_b.jpg& data-rawwidth=&801& data-rawheight=&2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e1e895eca846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2fe5540fee525fac9a30f2c17df0951f_b.jpg& data-rawwidth=&817& data-rawheight=&2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2fe5540fee525fac9a30f2c17df0951f_r.jpg&&&/figure&&br&可能有人会说:都是算命先生惹得祸……&br&的确,这些名字大多是分布在各街头小巷的算命先生起出来的,也有一部分是网上的算命软件取出来的。&br&不过你们还不知道内幕,罪魁祸首既不是当年街头的某个算命先生,也不是什么唐朝的袁天罡、清朝的金圣叹之类的,而是生于十九世纪末的日本民间学者——熊崎健翁。&br&&br&&br&&strong&&u&1918年&/u&&/strong&,&strong&日本民间&/strong&学者&strong&熊崎健翁&/strong&发明了一种&strong&全新&/strong&的姓名判定方法——五格剖象法。&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9d5d357ec9a798e8b81c1e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26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figure&&br&&br&五格剖象法拥有庞大而复杂的数理系统,三言两语恐怕难以说清,而且大部分人也没兴趣了解。简而言之,五格起名法的数理关系完全建立在姓名的笔画数之上,再运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理,以天格、地格、人格、外格、总格五大数理来推算人生运势。&br&也就是说读音、字形、含义、格调等其他因素统统不在五格起名法的考虑范围内,当然了,生辰之类的也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strong&,用这种方法来起名,判断名字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笔画了。&/strong&&br&&br&五格起名法在日本本土并没有掀起太大风浪,反而在香港和台湾传播开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这种起名方法又传入中国大陆,受到了诸多民间人士的“推崇”。&br&大家可能会不理解,为什么这样一个既不传统又不现实的学说会在中国大陆受到如此推崇?&br&&strong&因为简单。&/strong&&br&&strong&诚然,五格起名法的数理系统很复杂,但是,这种起名方法仅仅需要数理,推导姓名的笔画数就可以了,背书既会,根本不需要去研究名字的音形义、实用性、美感这些抽象的东西,也无需考验起名人的起名天赋和文字功底。&/strong&&br&于是乎,这套说法也就被一些以此为饭碗的民间人士奉为圭臬了。&br&&br&&strong&至于危害,并不像前面一些答案说的那样毛骨悚然,但的确是深远持久的,因为90后、00后这一代人有很多都被五格起名法所坑害,一辈子用着不合适的名字,而且这种伤害对一些人来说无关紧要,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刻骨铭心的。&/strong&&br&&br&被取了李梓萱这样的名字还好说,也就是没什么风采和底蕴,显得比较俗套,但还不至于惹上太大麻烦。&br&要是被取了韩佾灏这样的名字,那可就坑了大爹了,逢人就要先说自己的名字怎么读,出个国还可能因为名字打不出来折腾好几回,被名字折磨一辈子。&br&&br&&strong&今年是传说中的羊年,可以预料的是,又有一批孩子被起了带草字头生僻字的名字。&/strong&&br&&br&&br&我一直对只看笔画,不管音形义的起名从业者抱有深深的鄙夷之情,说他们误人子弟毫不为过。不过我也整顿不了他们,毕竟人家一辈子就会算笔画,拼命也要守住这个铁饭碗。&br&&strong&所以我只能奉劝诸位家长,不要轻信五格起名法这类说法,给孩子起名时要先考虑名字的实用性和美感,从音形义这些最基本的角度入手,不必考虑笔画这种毫无意义的方面。&/strong&&br&一些人可能要说,起名还是要按传统的方式来,古人都这么起,还是保守点比较好。今天看了这篇回答大家想必也都了解了,&strong&五格起名法并不是什么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而是1918年在异国他乡被杜撰出来的。古人可不是这么取名字的,要保守的话也不能这么来吧?这不是活生生的数典忘祖吗?&br&&/strong&&br&不过估计有些家长还是要信,非要说笔画、五格关乎孩子的终身命运,那好吧,容我再引用一些例子。&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ea2b49e00cb0_b.jpg& data-rawwidth=&634& data-rawheight=&1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ea2b49e00cb0_r.jpg&&&/figure&这个表格是一位名叫董世鸣从业人员整理的,里面提到的名字很有代表性,可见所谓五格和人的命运并不是那么吻合。&br&&br&&br&如果有人看了上面那些还是要信的话,那我就爱莫能助了……&br&只能最后再送您一句话:抵制日货,从我做起!╰_╯&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b55fa3b0821e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26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figure&&br&&br&&br&如果本来不信,请一笑而过( ^?^)
五格起名法 大家可能深有体会,90、00一代缘何冒出了这么多用字古怪生僻、或者烂大街的名字。 去网上搜一些起名打分网站,把这些名字输进去自然就明白了。 可能有人会说:都是算命先生惹得祸…… 的确,这些名字大多是分布在各街头小巷的算命先生起出来的,…
&p&因为最近一直在开发一个google play镜像网站,调研了国内外大部分的google play镜像站,正好在这里做一个总结。&/p&&p&国外的:&/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apkpure.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apkpure.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 这个是目前知名度最高的,包的数量是最多的,收录量也是最大的,下载速度也很快,但是问题是版本更新不太及时,如果不严格要求最新版本的话,有这个基本够用了。&/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apkleecher.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apkleecher.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 和apkpure差不多。&/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apps.evozi.com/apk-downloader/&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apps.evozi.com/apk-down&/span&&span class=&invisible&&load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包也比较全,部分版本更新速度比apkpure快一些。&/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androidappsapk.co/apkdownloade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PK Downloader - Download APK with restrictions app&/a& 强烈推荐,如果对APP的更新时效性要求很高的话,最推荐用这个。这个站是破解的google的接口,绝对的google play最新版本,就是服务不稳定,而且下载包很慢,需要一个稳定的VPN。&/p&&p&国内的:&/p&&p&目前来说没有特别好的google play的完全镜像网站,只有几个候选&/p&&p&酷安网,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用这个,号称国内的google镜像,但是包的更新严重滞后,如果你是玩游戏的话,这个基本没法用。比起apkpure的更新速度还要差很多,如果没有vpn,这个只能算是聊胜于无,碰碰运气,现在我们基本不用了,下载应用都去国外下载了。&/p&&p&酷酷跑(&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kukupao.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kukupao.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如果你是希望下载google play的游戏的话,强烈推荐这个站。虽然包不是很全,但是谷歌上的热门游戏全部都有,而且基本24小时内同步google上游戏的最新版本,对游戏玩家来说不错。&/p&
因为最近一直在开发一个google play镜像网站,调研了国内外大部分的google play镜像站,正好在这里做一个总结。国外的: 这个是目前知名度最高的,包的数量是最多的,收录量也是最大的,下载速度也很快,但是问题是版本更新不太及时,如…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b2fe327c8a59112e8abff1b5b58fa2fa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b2fe327c8a59112e8abff1b5b58fa2fa_r.jpg&&&/figure&&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vgtime.com/article/.j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赛博朋克绘梦人——士郎正宗的世界 @游戏时光vgtime&/a&&p&作者
NemoTheCaptai&/p&&blockquote&让我们沿着漫画原作与动画改编两条轨迹,走进士郎正宗的世界,回顾《苹果核战记》《攻壳机动队》等名作的今与昔。&/blockquote&&p&  赛博朋克题材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一个日本最为强势的年代,这也注定了日本漫画与赛博朋克的结合能够产生美妙的化学反应。大友克洋、士郎正宗和木城雪户被誉为20世纪末日本的三大赛博朋克漫画家,其中士郎正宗的产量最低,《苹果核战记》与《攻壳机动队》的漫画长度远不及《阿基拉》或《铳梦》,动画改编却横跨二十年,经久不衰。士郎的漫画走短小精悍路线,虽然信息量庞大,但篇幅不长,比起单纯讲故事,他对塑造一个世界更有热情,这种风格也给后来者留下充足的空间,成为改编动画的坚实基础。让我们沿着漫画原作与动画改编两条轨迹,走进士郎正宗的世界,回顾各类名作的今与昔。&br&&/p&&ul&&li&&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vgtime.com/article/.jhtml%23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黑魔法&/a&&/li&&li&&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vgtime.com/article/.jhtml%3Fpage%3D1%23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苹果核战记&/a&&/li&&li&&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vgtime.com/article/.jhtml%3Fpage%3D2%23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ominion&/a&&/li&&li&&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vgtime.com/article/.jhtml%3Fpage%3D3%23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攻壳机动队&/a&&/li&&li&&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vgtime.com/article/.jhtml%3Fpage%3D5%23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其他作品&/a&&/li&&/ul&&br&&br&&blockquote&&b&&u&黑魔法&/u&&/b&&/blockquote&&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3e99e0cba55d159b3b60f3c4023527fb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3e99e0cba55d159b3b60f3c4023527fb_r.jpg&&&/figure&士郎正宗的自画像&/p&&br&&p&  首先要说明的是,士郎正宗多年来一直处于深居简出状态,而且刻意回避抛头露面的场合,迄今为止,网络上搜索到的照片都是其他人的脸(比如《苹果核战记》剧场版的监督荒牧伸志),被误认为士郎正宗。实际上,连“士郎正宗”这四个字都是纯粹的笔名。士郎出于工作需要和少数人见过面,如《攻壳机动队》的两位监督押井守和神山健治,但这些人都遵守保密原则,没有泄漏任何隐私。读者看到的,只有各类搞笑的自画像。&/p&&p&  士郎正宗于日出生于日本神户市,因为父亲从事设计行业,士郎从小就开始接触美术,以学习透明水彩为主。士郎的少年时期并没有把所有精力都扑在美术上,对生物学感兴趣的他订阅了《虫月刊》等杂志,经常在涂鸦中绘制昆虫形状的机械。士郎的高中生活以体育为主,考取了柔道黑带段位,激烈的运动让他饱受骨折和脱臼之苦,也锻炼出职业画家所需的耐力和臂力,学习格斗还有助于理解人体结构和运动规律,为他后来在漫画中流畅的战斗画面奠定了基础。&/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8ce548cb53b82c0b27c8d93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8ce548cb53b82c0b27c8d93_r.jpg&&&/figure&《黄金炎柱祭》&/p&&br&&p&  士郎最终考入大阪艺术大学油画科,此时他的胞姐秋本雷奈(笔名)正在创作同人漫画,结识了大阪艺术大学的漫画社团ATLAS,将士郎推荐给社团。士郎在80年代为社团的同人志《ATLAS》绘制了不少漫画,以短篇为主,唯一的中篇连载是《黄金炎柱祭》,为了给后来的《黑魔法》腾出时间,预计6话的《黄金炎柱祭》连载到第5话就烂尾了,成为“开新坑弃旧坑”这一不良习惯的开端。士郎正宗在初期习惯模仿松本零士,女主角留着飘逸的长发,风格与今天大相径庭,后来他转而学习大友克洋,描绘宏大而精细的建筑与机械,并逐渐发展出属于自己的角色画风,不过他的漫画分格水准始终逊于大友克洋,画面看上去颇为拥挤,影响阅读体验。&/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dd6d438d02d959a215cae7_b.jpg& data-rawwidth=&1279& data-rawheight=&1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7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dd6d438d02d959a215cae7_r.jpg&&&/figure&《黑魔法》&/p&&br&&p&  ATLAS社团对士郎的能力颇为赏识,决定克服万难,为他发行一本个人志,于是便有了1983年问世的《黑魔法》,士郎理念的原点。本作的时间设定在距今数千万年前的上古时代,此时的金星还是一个环境宜人的星球,先于地球发展出人类文明。金星人制造了超级电脑盖亚,作为星球事务主管,盖亚通过基因工程培育了大批天赋异禀的生化人,担任各类职务。随着生化人数量的不断增加,他们与人类的关系也逐渐变得紧张,人类通过法律手段禁止了新一代生化人的培育,但现任执政长官宙斯也是一位生化人。盖亚希望把火星打造成人类与生化人并存的乌托邦,宙斯则计划灭绝人类,让生化人取而代之。盖亚秘密培育出最新的生化人法师迪娜·堤丰,用于扳倒宙斯。《黑魔法》的故事由六个长短不一的章节组成,大部分故事从堤丰的视角展开,少部分故事由其他人物担任主角,舞台则横跨太阳系的多个区域。&/p&&p&  本作初步奠定了士郎正宗的科幻风格,一个生化人、机器人、义体人并存的世界。生化人(Bioroid)是基因工程的产物,修改过的基因让他们天赋异禀,但身体依然是血肉之躯;机器人(Android)是钢筋铁骨,思考能力源于程序化的AI;义体人(Cyborg)则是换装了部分机械身体的人类。《黑魔法》的主题是人类和生化人的矛盾,机器人和义体人并非核心元素。&/p&&p&  正如标题所言,《黑魔法》带有一定的魔法元素,但招式还停留在隔空移物、冲击波、飞行、短距离瞬移的初级程度,那些长着三只眼和鬼角的生化人,也仅仅是基因工程的产物。在这方面,士郎正宗赞同亚瑟·查理斯·克拉克的观点——任何一个足够先进的科技,在落后的种族面前,看上去都像是魔法。士郎还在漫画的空隙处留下一些注释,便于读者理解剧情,成为一大特色。&/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b1f9f18e066e9de40381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17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b1f9f18e066e9de40381_r.jpg&&&/figure&堤丰&/p&&br&&p&  士郎认为,其他漫画家经常把主角设定为男性,然后再创造一个女性角色当花瓶,这种作法有些多余,他更喜欢把第一主角直接设定为女性。士郎的漫画几乎没有哪个女主角是纯粹的花瓶,她们都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强势角色,倒是存在花瓶性质的男主角(比如《Dominion》中的白面小生阿尔)。本作的人名大都源于希腊神话,女主角堤丰为扳倒宙斯而生,但其个性与神话中那个充满破坏欲的终极魔怪大相径庭,更像是一个日本漫画中传统的魔法少女形象,画风依然带有浓重的松本零士影子。&/p&&p&  人类与生化人的内斗造成了触目惊心的破坏,随着人口增长,金星资源逐渐吃紧,太空移民计划随之启动,人类在月球表面建立了人造太阳,用于提升地球的温度,这一设施被内斗中发射的巨型导弹彻底摧毁,爆炸波及了占月球质量6%的岩石,也导致地球进入冰河期,恐龙让位于哺乳动物,影响了地球生命的进化。&/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b31f834dcf0e7c73ef5a7_b.jpg& data-rawwidth=&1274& data-rawheight=&10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7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b31f834dcf0e7c73ef5a7_r.jpg&&&/figure&灭绝恐龙的重大事件&/p&&br&&p&  另一方面,宙斯启动了每年向太阳系外移民2.4亿人的远征船团,然而移民船的资源短缺,船体本身也被做了手脚,无法到达目的地,堤丰最终揭穿,太阳系外移民计划是宙斯妄图系统性灭绝人类的阴谋。本作的结局颇为黑暗,堤丰完成了盖亚的任务,却预感到金星的文明即将走到尽头,借酒浇愁的她第二天就离开了金星。宙斯事迹败露,导致宇宙移民计划被叫停,人类重掌大权,生化人从执政官阶层中被放逐,盖亚则降级为普通的顾问。八个月后,生化人向人类发动了全面战争,彻底破坏了环境,让金星变为没有任何生命的死寂星球。&/p&&p&  《黑魔法》在设定层面并不严谨,上古的金星人与今天的地球人在外观上如出一辙,士郎也没有阐明二者之间的关系,但这种不严谨的设定更像是有意为之——假如地球人在成功移民宇宙前耗光了资源,很有可能重蹈金星的覆辙,《黑魔法》的本质并非上古的历史,而是未来的预言。&/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83e08bfdbe49_b.jpg& data-rawwidth=&1263& data-rawheight=&18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83e08bfdbe49_r.jpg&&&/figure&《黑魔法》灰暗的结局&/p&&br&&p&  细心的读者可以看出,《黑魔法》的大部分创意并非完全原创,然而具体细节又和前人有所不同。基因工程培育的生化人在概念上参考了阿道司·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但人类分化为两大种族,最终同归于尽的结局倒是更像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时间机器》。士郎并不回避这一点,身为1961年出生的科幻作家,他认为借鉴前人的部分创意是难以避免的,然而借鉴并不等于照搬,关键在于你通过已有的创意最终组合出什么样的作品,这就像烹饪,同样的原料,交给不同的厨师,可以做出不同的味道。《黑魔法》标志着士郎的“菜谱”初步成型,很多概念和设计为后来的《苹果核战记》提供了参考。&/p&&p&  从理性上讲,士郎觉得人类的未来并不乐观,因此便有了《黑魔法》的结局。但他也表示,从感性角度而言,作为一名漫画家,他必须对大方向的未来持乐观态度,因为他不想一次又一次描绘悲观黑暗的未来,这样的作家也不见得受读者欢迎。因此,后来的《苹果核战记》成为一个奇妙的中和产物:表面上充满儒勒·凡尔纳式的乐观精神,深层次却表现出一种谨慎的悲观,二者相辅相成,铸就了士郎的价值观。&/p&&p&  《黑魔法》初版于1983年发行,印刷了1000份,大部分交给冈田斗司夫(后来成为动画公司GAINAX创始人)的科幻店销售,取得不错的成绩。第二版于1984年发行,印刷2000份,更换了封面。出版社青心社的社长青木治道看中了这本漫画,和士郎正宗签订商业合同,于是就有了1985年大批印刷的青心社版,士郎借此机会修正了大量的台词与画面,并在书尾附赠重新设计的战斗机器人M-66设定集,这部分资料是给1987年的OVA动画预热。&/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3bcbee53e5bf7b57e1b6ca471c08085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21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03bcbee53e5bf7b57e1b6ca471c08085_r.jpg&&&/figure&OVA动画《黑魔法M-66》封面&/p&&br&&p&  《黑魔法M-66》成为首部改编自士郎漫画的动画,由士郎正宗和北久保弘之共同监督,前者兼职剧本和分镜,后者兼职人设和系列构成。团队中还有不少青年才俊,如作画监督冲浦启之,后来成为押井守麾下一员大将。虽然是以自己的漫画为蓝本,但士郎从一开始就提倡动画必须和漫画有所区别,一方面,漫画的很多演出方式(比如搞笑桥段)并不适合动画,另一方面,制作组的预算只够画一集OVA,篇幅不足以展现漫画丰富的场景。&/p&&p&  士郎选择漫画的第四章《Booby Trap》作为OVA的蓝本,舞台局限在一个城市内,如果你只看动画,甚至不会意识到这里是金星,而非地球。堤丰这一人物被彻底删掉,主角变为原创的女记者希贝尔,战斗机器人M-66的造型从短发变为长发,故事走B级科幻惊悚片路线,M-66化身为一个类似T-800的机械恶魔,坚定不移追杀目标。白色长发让M-66具备有别于阿诺的女性气质,但一言不发闷声追击的态度却比T-800更冰冷,这种反差进一步衬托出机械杀手的冷艳。&/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559e31fbbc87f3dd1892e92bdf28d579_b.jpg& data-rawwidth=&696&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559e31fbbc87f3dd1892e92bdf28d579_r.jpg&&&/figure&动画描绘的城市也颇有几分赛博朋克味道&/p&&br&&p&  本片取得不错的评价,士郎虽然缺乏动画相关经验,拿出来的剧本和分镜倒也符合要求,假如他继续走动画之路,或许也能成为一个专业人士。然而,士郎本人难以适应动画产业这种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此后根据士郎漫画改编的动画出了一部又一部,但士郎本人在动画制作现场奋斗的情况,仅此一回,之后他最多提供一点设定资料,大部分动画干脆不参与实际制作,挂名收分成,回到故乡神户的士郎又过上了慢节奏的画家日子。&/p&&br&&br&&blockquote&&b&&u&苹果核战记&/u&&/b&&/blockquote&&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e823aa69fd530735edd39_b.jpg& data-rawwidth=&1278& data-rawheight=&18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7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e823aa69fd530735edd39_r.jpg&&&/figure&《苹果核战记》的主角迪娜和布里亚琉斯&/p&&br&&p&  与青心社签订合约后,士郎开始创作真正的商业漫画,《苹果核战记》同样放弃连载模式,直接发行单行本。1985年初,《苹果核战记》的首部单行本面世,赢得一片赞誉,初步奠定了士郎的行业地位。&/p&&p&  本作设定在22世纪初,新一轮世界大战过后,地球满目疮痍,前特警迪娜·纳兹和义体人布里亚琉斯在漫无边际的废土中竭力生存,突然接到了前往乌托邦“奥林匹斯”的邀请。奥林匹斯位于大西洋中部,是一座面积相当于英格兰大小的人工岛,原本未受瞩目,却因躲过世界大战,成为战后人类复兴的模板,也是新的世界中心。奥林匹斯收集全世界优秀人才的DNA,利用基因工程孕育生命,80%的居民皆为生化人,迪娜已故的父亲卡尔作为特警长官,是主要的基因贡献者之一。&/p&&p&  奥林匹斯的生化人从基因层面抑制了愤怒、嫉妒等负面情绪,使得城市运行井然有序,但这种极为高效、整洁的市容已接近“水至清而无鱼”的程度,让部分人类从内心深处隐约感到一丝寂静和抑郁。实际上,在奥林匹斯光鲜的表面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危机,一方面,行政院和立法院针锋相对,引发接连内斗,另一方面,随着奥林匹斯不断介入对外事务,各国间谍也在此展开较量,平静很快被打破,一场狂风骤雨就此降临……&/p&&p&  迪娜确立了士郎所钟爱的女性模板:短发、干练、充满活力。布里亚琉斯则体现出一种实用主义的机械美学,兔耳和八只眼的造型完全脱离普通人类范畴,却提供了强大的态势感知能力。《苹果核战记》最大的特色在于国际化视野,作为主角的迪娜是英国、法国、苏丹三国的混血,皮肤为小麦色,但没有任何日本血统,在日本漫画领域,这种态度并不多见。&/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5de81eae6e1f71e12973cefc03cf681e_b.jpg& data-rawwidth=&1070& data-rawheight=&15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5de81eae6e1f71e12973cefc03cf681e_r.jpg&&&/figure&感情描写是漫画的点缀,但不是重心&/p&&br&&p&  漫画中的男女主角甚至缺乏光环,无论是格斗还是狙击,二者都不是队伍中的最强者,这一点和动画截然不同。漫画走“大背景下的小人物”路线,风格更为大气,ESWAT这支队伍更像一个闹哄哄的大学堂,海纳百川的方针吸收了世界各地的高手,迪娜在其中的表现只能算中等偏上,亮点不少,岔子也不少,免不了被长官训斥。对于一名22岁的年轻特警,在一堆老兵油子面前,她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攻壳机动队》的素子可谓超凡入圣,迪娜从未达到这种境界,她不缺乏自信,但难以长期保持冷静,一旦情况变得复杂,冲动、不安和迷茫都是常态。正因如此,迪娜需要布里亚琉斯的陪伴,让漫画中的感情描写更加可信。&/p&&p&  对于ESWAT的其他成员,士郎采用白描风格,通过有限的篇幅迅速勾勒出各色配角的形象,体现团队作战的重要性。本作的大气也体现在场景方面,除了奥林匹斯的各色设施,ESWAT还曾转战美国和法国,战场横跨海陆空,对各类行动均有详细描写,充满了大魄力的电影式分格。&/p&&p&  细节决定成败,《苹果核战记》最为人津津乐道之处就是丰富的细节。迪娜惯用右手抵肩射击,导致右肩比左肩略宽,高速移动会遭遇黑视(未经义体改造,不穿抗荷服的人类难以抵抗强大的G力),再加上组队攻坚时的各种战术细节,赋予漫画浓郁的真实感。&/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4ca2227ffe711e632869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21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04ca2227ffe711e632869_r.jpg&&&/figure&Land Mate详细的设定图&/p&&br&&p&  本作也是一场机械的盛宴。大型动力装甲Land Mate成为绝对的明星,它采用士郎标志性的四臂结构,手臂护甲和机械臂同步的设计可以让乘员迅速熟悉精细操作,快速捡起或更换大型枪械。当然,也有少部分Land Mate为了缩小体积或加强防护,采用传统双臂结构。士郎还设计了体积较小、防御力较差、强调通过性的小型动力装甲Orc,以及更为轻薄、使用纳米技术的人造肌肉服K-2 Gasium。对于传统兵器,大到飞机、战车,小到步枪、手枪,士郎也逐一设定了大量架空型号,展示体系化的未来战斗。&/p&&p&  《苹果核战记》从1985年至1989年以不定期的节奏推出了四本单行本,士郎的画功也逐渐走向成熟。1990年的《Databook》作为漫画的设定集,收录了大量地图和年表,士郎还模仿电影界的导演评论音轨,以文字形式对四本漫画的细节进行讲解。专业的模型原型师速水仁司也受邀分析漫画中的各类机械。《Databook》以赠品的形式收录了47页新漫画,延续了剧情,1996年的新设定集《Hypernotes》再次收录83页漫画。士郎还在80年代末发布两部前传性质的短篇《GUN DANCING》和《PILE UP》,登场角色包括迪娜之父卡尔,以及尚未义体化的布里亚琉斯。&/p&&p&  士郎预计在90年代完成第五本单行本,《Databook》和《Hypernotes》累计130页的漫画原本是第五本的一部分,但这部漫画最终还是烂尾了,随着第五本无限延期,士郎最终宣布冻结《苹果核战记》漫画原作。漫画产业集中在东京,留在神户的士郎连个助手都很难找,何况他还要分出很多精力给插画,并非全职漫画家。随着《攻壳机动队》成为他在90年代的绝对重心,《苹果核战记》的烂尾可谓情理之中,意料之外。&/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9d9af596e_b.jpg& data-rawwidth=&1202& data-rawheight=&11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9d9af596e_r.jpg&&&/figure&Orc动力装甲的防护力较差,多用于Land Mate行动不便的狭隘区域&/p&&br&&p&  《苹果核战记》(Appleseed)的标题源自历史上的美国人“苹果佬约翰尼”(Johnny Appleseed),他用毕生精力在所到之处种满苹果树,成为西进运动的传奇人物。这个标题注定了《苹果核战记》是一个播种希望的故事。奥林匹斯存在内部矛盾,但远未达到《黑魔法》的程度,人类与生化人完全有可能和平共存,二者之间的矛盾并非漫画的主题,这一次真正的主题是“人类如何避免自我毁灭”。&/p&&p&  掌控奥林匹斯立法院的七贤者表示,人类先天具有自我毁灭的欲望,表层的自我毁灭表现为好战欲,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深层的自我毁灭表现为消费欲,不顾星球的有限资源,无限释放消费欲望,用竭泽而渔的方式榨干地球资源后,人类将走向更为彻底的灭亡。奥林匹斯大量使用太阳能及核聚变,解决了能源问题,却无法解决所有资源问题。七贤者希望通过植入脑部芯片控制人类的情绪和欲望,但如此一来,人类就被扭曲成了生化人,这一计划自然遭到了反对。士郎在《Databook》中给出的答案依然来自太空,奥林匹斯于22世纪中叶启动了宇宙移民计划,希望这一次,人类不要重蹈《黑魔法》的覆辙。&/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1cfbe1df6dd7_b.jpg& data-rawwidth=&710&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1cfbe1df6dd7_r.jpg&&&/figure&《苹果核战记》的短篇前传《PILE UP》&/p&&br&&p&  《苹果核战记》与《攻壳机动队》的漫画原作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联系?这是一个多年来让读者关心的话题。按照《Databook》的设定,人类一共经历了五次世界大战,包括短暂但险些毁灭地球的三战(核大战),以及胶着而痛苦的四战和五战(非核大战),《苹果核战记》设定在22世纪初,即五战后,《攻壳机动队》则设定在21世纪初,即四战后。细节方面,二者也能看出很多一脉相承之处,比如《攻壳机动队》的大型动力装甲Arm Suit在结构上与《苹果核战记》的Land Mate相似,但因为悬浮系统在21世纪初尚未开发完毕,缺乏飞行能力。波塞冬工业集团和下属的塞布罗轻武器公司也在两部漫画中同时登场。《PILE UP》中卡尔的所属单位则是“第9公安机关”,这部短篇被士郎称为《攻壳机动队》的灵感原型之一。&/p&&p&  然而,在细节方面,两部漫画依然有很多出入:《苹果核战记》的电脑技术相较一百年前的《攻壳机动队》反而退步了,无法制造媲美人类的强AI;卡尔所属的“第9公安机关”也不能直接和《攻壳机动队》的“公安9课”画上等号。士郎本人没有解释过这些细节问题,实际上,士郎从来没有正面承认过二者处于同一世界观。这种态度可能是因为版权问题(《攻壳机动队》并非青心社出版),也可能是因为创作《苹果核战记》时尚未构思好《攻壳机动队》的剧情,前后难免出现矛盾之处。况且,二者即使有联系,也仅限于世界观和机械等设定,剧情是相对独立的。&/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b67d4cb542a3d9cf6a36d9_b.jpg& data-rawwidth=&1235& data-rawheight=&16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3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b67d4cb542a3d9cf6a36d9_r.jpg&&&/figure&原动力亚细亚公司的台版第三本封面&/p&&br&&p&  《苹果核战记》也是士郎正宗第一部进军海外的漫画,早在1988年就推出了英文版,凭借国际化视野获得好评。作为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士郎漫画,《苹果核战记》就算不上光彩了,1994年文化博信公司推出的港版存在大量错译和漏译问题,对读者理解剧情造成了障碍,直到2007年,原动力亚细亚公司才推出翻译质量较高的台版。&/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6cada83be35a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6cada83be35a_r.jpg&&&/figure&  《苹果核战记》首部动画是1988年的OVA,本片的人物设定、性格和演出风格都非常接近漫画,问题出在剧情方面。限于成本,OVA长度仅为一话,跌宕起伏的剧情被大幅简化,删掉了太多精彩场面,变得平淡无奇。&/p&&p&&a class=&video-box&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tudou.com/programs/view/MpyXDFW2Ivw/&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 data-name=&AS 04 Dive For You Trailer& data-poster=&http://g2.tdimg.com//diy_p_5.jpg& data-lens-id=&&&
&img class=&thumbnail& src=&http://g2.tdimg.com//diy_p_5.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AS 04 Dive For You Trailer&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pyXDFW2Ivw/&/span&
&br&&/p&&br&&p&
2004版《苹果核战记》MV:《Dive For You》
&/p&&br&&p&  2004年的剧场版《苹果核战记》走全3D路线,采用卡通渲染风格。本片的预算仅为10亿日元,在CG电影中属于较低水准,远不及《最终幻想:灵魂深处》的157亿日元。即使以2004年的标准来看,3D制作的角色也不算出众,面部表情略显僵硬。本片真正的亮点在于华丽的机械和战斗场面,监督荒牧伸志擅长机械和分镜设计,Land Mate炫目的战斗速度感十足,多脚炮台压倒性的体积则堪比哥斯拉,展现3D技术的魄力。荒牧原本是传统2D动画从业者,投身3D,看中的就是灵活的战斗场面,他希望凭借十分之一的成本,做出媲美好莱坞的动作片,这也是他监督的第一部3D动画。&/p&&p&  因为此前士郎正宗的名字已经随1995年押井守的剧场版《攻壳机动队》传遍世界,3D版《苹果核战记》宣布制作后,大批音乐人慕名而来,都想分一杯羹。本片的配乐可谓群星荟萃,由日美欧三地多国音乐人联手打造,其中不乏坂本龙一等大牌。相较华丽的战斗和配乐,本片的故事显然拖了后腿,世界观、剧情和人物被大幅删改,反派以原创角色为主,老角色的性格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水准相较漫画可谓云泥之别。荒牧伸志作为视觉系导演,显然不如押井守重视剧情,也没找到像样的编剧做搭档。不过,作为一部爆米花动作片,这样的素质已经够格,在士郎正宗的改编动画中,本片是最适合新手入门的一部。&/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64fc290e78b59a8cf7eb0e098e1108af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64fc290e78b59a8cf7eb0e098e1108af_r.jpg&&&/figure&  其实荒牧伸志对于剧情也并非完全没有追求,续作《EX MACHINA》的剧本草稿由士郎正宗起笔,颇具深度,然而制作中途,海外投资方要求团队大幅简化剧本,对故事和战斗横加干涉,将片子逼成了怪胎。2007年上映的《EX MACHINA》画面明显提升,卡通渲染的人物建模更精细,表情也更自然,摆脱了僵硬感,技术向前迈了一步,故事却倒退了两部。剧中角色性格变得更加平面化,迪娜和布里亚琉斯的爱情则被演绎成了琼瑶戏,充满了狗血味道,给片子留下各种遗憾。&/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4b50a55e46a1d4f336d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4b50a55e46a1d4f336d_r.jpg&&&/figure&  TV版《苹果核战记》更是多灾多难,早在《EX MACHINA》上映后,TV版企划《GENESIS》就被提上日程,很快因为资方纠纷而流产。2011年,新的TV版《苹果核战记 XIII》终于开播,名义上的制作公司是Production I.G,但实际的渲染工作被层层外包给数十家公司,限于成本,画质很低,重启的剧情又缺乏亮点,成为被遗忘的作品。&/p&&p&&a class=&video-box&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tudou.com/programs/view/E9a3mM8mo3I/&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 data-name=&AS Alpha 1080P Director Trailer& data-poster=&http://g2.tdimg.com//diy_p_3.jpg& data-lens-id=&&&
&img class=&thumbnail& src=&http://g2.tdimg.com//diy_p_3.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AS Alpha 1080P Director Trailer&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9a3mM8mo3I/&/span&
&br&&/p&&br&&p&
《苹果核战记Alpha》导演剪辑预告片
&/p&&br&&p&  2014年的《苹果核战记Alpha》风格大变,放弃卡通渲染,变为写实风,角色、机械、场景的水平接近真人电影。模型精度飙升意味着渲染成本的上涨,为避免超支,荒牧伸志将舞台从奥林匹斯变为破败的纽约地区,打造一部类似《疯狂麦克斯》的废土公路片。新任编剧为玛丽安·克拉夫提克(Marianne Krawczyk),她长年担任《战神》系列编剧,曾获多个游戏界编剧奖。为了配合剧本,《Alpha》的配音和动作捕捉均由海外人士完成,演出风格更加自然,首映只有英语版,日语版变为译制片。制作组还邀请曾在法国外籍军团服役的退伍老兵担任军事顾问,确保角色动作质量。&/p&&p&  本片并非前传,而是一个再度重启后的新故事线,尽管片子的舞台是纽约,但故事核心依然是奥林匹斯和波塞冬这两大势力的角逐,Land Mate、多脚炮台等标志性机体也在片中登场,让老观众会心一笑。另一方面,很多剧情缺乏详细解释,让新观众难以理解全部故事。本片并不适合新手入门,推荐对系列的世界观有一定了解后再去观赏,这样才能获得最佳体验。&/p&&p&  《Alpha》剧情依然不算出色,但演出方面的进步显著,写实风格也令人耳目一新,获得诸多名家的赞誉。詹姆斯·卡梅隆认为《Alpha》是《苹果核战记》诸多动画中最好的一部,出渕裕、神山健治、佐藤大、水岛精二、虚渊玄、上田文人、松野泰己、山冈晃等日本动画和游戏领域的名家也纷纷对本片给予好评。荒牧伸志十年磨一剑,终于实现了追赶好莱坞的梦想。&/p&&br&&br&&blockquote&&b&&u&Dominion&/u&&/b&&/blockquote&&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1e997af9a_b.jpg& data-rawwidth=&1277& data-rawheight=&15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7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1e997af9a_r.jpg&&&/figure&  《Dominion》这部漫画的名气不算大,在今天的读者看来却充满意外的既视感。主角尾崎雷欧娜的造型酷似《机动警察》中的泉野明,急躁冒进的个性则更接近太田功。主角的座驾“波拿柏鲁多”是一台类似《合金弹头》的“豆战车”,装备超短身管加农炮和加特林机枪,防御力弱,机动性强。然而,这部漫画的连载始于1985年,比《机动警察》与《合金弹头》都要早。&/p&&p&  需要说明的是,日版漫画原作标题只有《Dominion》(自治区)这一个单词,《警察战车队》这五个汉字仅仅是台版漫画和2005版OVA加上去的标题,1993版OVA的汉字标题则是《特搜战车队》,因此这一系列的通用名称应为《Dominion》而非《警察战车队》。&/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8725d5ccece2db50518dfb0c224ca14_b.jpg& data-rawwidth=&1014& data-rawheight=&7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8725d5ccece2db50518dfb0c224ca14_r.jpg&&&/figure&警队的活宝们&/p&&br&&p&  《Dominion》的舞台设定在虚构的日本城市新滨市(英文名为New Port City,因此也被译为新港市),环境污染严重,空气中充满了云雾,这种云雾并非简单的工业雾霾,其中含有大量细菌,因此市民外出时经常需要佩戴口罩,城市外的荒野则逐渐沙漠化。为了改变现状,科学家启动“绿色和平”计划,研究可以在恶劣环境中生存,自带光合作用的生化人,即“行走的仙人掌”。生化人研究完毕后,当局希望对大批普通人类进行改造,将他们的肺部变为类似的结构,改善环境。&/p&&p&  虽然世界观比较沉重,《Dominion》的设定却并不严谨,和其他作品也没有直接联系(《苹果核战记》在本作中仅仅是一部漫画,相当于剧中剧),故事走搞笑路线。波拿柏鲁多的造型是小型警车和豆战车的合体,因为新滨市犯罪率超高,警察开始利用战车打击罪犯。雷欧娜出动时从来不给履带套橡胶块,时常对路面造成破坏,然而士郎正宗要的就是这种“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的喜剧感。士郎表示,自己对严肃和搞笑题材都感兴趣,作为两部同期绘制的漫画,《苹果核战记》偏严肃,《Dominion》偏搞笑,后来的《攻壳机动队》风格介于二者之间。&/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81a73aa383da688fc62f_b.jpg& data-rawwidth=&966& data-rawheight=&1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81a73aa383da688fc62f_r.jpg&&&/figure&反派姐妹花安娜和尤妮凭借人气赢得转正机会&/p&&br&&p&  1992年,士郎开始连载《Dominion:冲突篇》,剧情被归类为平行世界,细菌云雾不再,主角雷欧娜升职为分队长,波拿柏鲁多从雷欧娜的专用座驾变为制式装备。梳着狮子头的机器人姐妹花安娜和尤妮改邪归正,加入警队。士郎最初计划为《冲突篇》推出两部单行本,然而第二本至今廖无音讯,留下又一个烂尾坑。&/p&&p&  《Dominion》的知名度不及《苹果核战记》和《攻壳机动队》,但也曾三度被改编成OVA动画。由于漫画原作的剧情量很少,三部动画全部走原创剧情路线。&/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7dd1c8bb7b2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7dd1c8bb7b2_r.jpg&&&/figure&  1988版《Dominion》全长四话,成本较低,战斗场面也较少,保留了漫画原作中漂亮的角色和喜剧氛围,前两话的剧情拖沓,后两话更换监督和剧本后节奏一下子快了起来。故事的重点并非主角雷欧娜,而是身材肥硕的反派头目“武恶”,后两话讲述了他被制造出来的过程,以及他与“绿色和平”计划的关系,让武恶脱离了纯粹的坏蛋形象,变得更为立体。&/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6fff6afdc740_b.jpg& data-rawwidth=&752& data-rawheight=&5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6fff6afdc740_r.jpg&&&/figure&  1993版《特搜战车队:Dominion》全长六话,武恶这次缺席,安娜和尤妮仍在,继续和雷欧娜保持欢喜冤家的关系,主要反派变为波塞冬工业集团。这一版的成本明显高于上一版,画面明亮,虽然没有使用任何时髦的数字处理技术,但作为一部纯2D赛璐珞动画,作画质量较高,角色和机械描绘细腻,战斗场面多了不少,且动作流畅,故事节奏也较为合理,是三部动画里综合质量最高的一部。&/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685ee9a5c9334cdb616ed45ca3b6abf8_b.jpg& data-rawwidth=&1127& data-rawheight=&6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685ee9a5c9334cdb616ed45ca3b6abf8_r.jpg&&&/figure&  2005版《警察战车队:TANK S.W.A.T.》仅有一话,采用类似2004版《苹果核战记》的3D风格,不过画质明显差了一个档次。设定沿用《冲突篇》,雷欧娜变为分队长,指挥安娜和尤妮等部下解决案件,故事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为小品级动画值得一看。&/p&&br&&br&&blockquote&&b&&u&攻壳机动队&/u&&/b&&/blockquote&&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afb9d9e518_b.jpg& data-rawwidth=&1108& data-rawheight=&13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afb9d9e518_r.jpg&&&/figure&草薙素子&/p&&br&&p&  《攻壳机动队》从1989年开始连载,舞台设定在21世纪初的日本新滨市,但其市容与《Dominion》完全不同,士郎仅仅沿用了一个名字。主角草薙素子是一名无所畏惧的全能女王,个性放荡不羁。巴特、陀古萨、荒卷大辅的灵感则源于英国电视剧《CI5行动》,算上作为课长的荒卷,公安9课的主要成员一共有八名,限于篇幅,剩下的四名角色在漫画中戏份很少,个性也不够显著。标题《攻壳机动队》的含义为“装备攻击型装甲外骨壳的机动队”,指9课装备的蜘蛛状思考战车“富奇克马”,这些战车内含AI,可以载人,也可以独自行动。&/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2f7e2f7bb1f9ebd0e013a19f7ffef4b_b.jpg& data-rawwidth=&1279& data-rawheight=&18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7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2f7e2f7bb1f9ebd0e013a19f7ffef4b_r.jpg&&&/figure&巴特与富奇克马&/p&&br&&p&  本作的英文名为《Ghost in the shell》,这一理论源于英国作家阿瑟·库斯勒的著作《机械中的幽灵》(Ghost in the machine)。士郎所定义的Ghost并非传统概念上的灵魂(Soul),而是自我意识,从这个角度而言,目前人类还没有创造出带有Ghost的机械。一个看似具备自我意识的AI,不见得真正拥有自我意识,即使能通过图灵测试,本质上也很可能仅仅是个高级一点的聊天机器人。很多科学家和科幻作者都认为,传统冯·诺依曼计算机存在本质上的缺陷,想要制造完全媲美人脑的强AI,需要量子或神经元计算机。在《攻壳机动队》描绘的未来世界里,神经元芯片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催生出多种具备Ghost的AI,如思考战车富奇克马,以及超级黑客程序“傀儡师”。&/p&&p&  电子脑是本作的核心概念,通过手术为人脑加装电子脑装置后,人类就可以直接连入网络,五感和记忆也可以转变成数据。在《攻壳机动队》中,大部分日本人都加装了电子脑,但身体依然是血肉之躯,只有少部分人换装了义体。记忆的数据化,意味着少数能力高超的黑客能够篡改电子脑用户的记忆,不过人类的Ghost有别于记忆区,并非普通数据,无法随便操作,强行复制人类的Ghost会导致原版人脑劣化或死亡,是法律严令禁止的行为。另一方面,傀儡师这种纯粹的程序拥有Ghost级别的自我意识,然而其本质依然是普通数据,虽然可以无限复制,但所有复制品都完全相同。因此,傀儡师并不能算健全的生命形态,它没有变异和进化的能力,这也是它希望和素子融合的原因。素子最终与傀儡师融为一体,新的网络之神就此诞生。&/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60e803eaad1c_b.jpg& data-rawwidth=&119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9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60e803eaad1c_r.jpg&&&/figure&士郎在漫画里绘制了不少妙趣横生的图解,这一条在论述全身义体的重要性&/p&&br&&p&  第一部《攻壳机动队》漫画共两本,蕴含的信息量却极大,远远超越了四本《苹果核战记》。在篇幅如此紧凑的前提下,漫画节奏依然松弛有度,展现出士郎创作功力的进步。漫画间隙的注释量大幅增加,这样一来,读者不需要购买单独的设定集也能看到作者的评论。关于义体、AI等关键元素,注释中给出了大量延伸自现实科技的细节,增强了可信度。这一次士郎描绘的未来也存在不少灰暗之处,角色的态度却相当乐观,显得有些无厘头,但这种违和感被漫画的喜剧气氛淡化了。&/p&&p&  《黑魔法》和《苹果核战记》展现了人类与生化人两个群体的矛盾,《攻壳机动队》则展现了人类与机械和程序的融合。这一次,士郎正宗以庖丁解牛的思维彻底解剖人类的肉体和心灵,展现更精妙的哲学和现实意义,让他真正跻身于赛博朋克大师之林。&/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71bd80e020e9fd7954bbb_b.jpg& data-rawwidth=&642&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471bd80e020e9fd7954bbb_r.jpg&&&/figure&  第一部漫画完结后,士郎从1991年开始连载《攻壳机动队1.5:人为错误处理器》,喜剧气氛被削弱,基调变得严肃了一些。巴特和陀古萨成为主角,素子用“克洛玛”的化名继续协助9课。本作的剧情保持着高素质,也留下很多经典场面。&/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677d01df1d5f61c8823_b.jpg& data-rawwidth=&972& data-rawheight=&14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677d01df1d5f61c8823_r.jpg&&&/figure&  《攻壳机动队2:人机界面》于1997年开始连载,主角名为素子,但并非读者熟悉的草薙素子,而是荒卷素子,属于草薙素子和傀儡师融合后产生的众多同位体中的一个。相较前两部漫画,本作的口碑下降了不少,士郎把大量篇幅交给虚拟网络空间,全彩画面固然靓丽,滥用电脑高光上色却导致画面略带油腻感。原作漫画就此完结,此后士郎把系列的未来托付给了动画。&/p&&p&  《攻壳机动队》今天已经发展成五个体系,即士郎正宗的漫画原作系列、押井守的剧场版系列、神山健治的《S.A.C.》系列、黄瀬和哉的《ARISE》系列以及好莱坞的真人版,五个体系属于五个不同的平行世界,剧情存在一定重叠,但互相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最知名的三大体系中,士郎注重科技,押井注重哲学,神山注重网络心理学。&/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cbe9e98c3bbf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1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cbe9e98c3bbf_r.jpg&&&/figure&  1995年押井守监督的剧场版是五个体系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作。押井此前的代表作是《机动警察》的OVA和剧场版,作为科幻迷,他给《机动警察》剧场版加入了黑客、病毒、信息战等元素。押井和士郎并非素未谋面,早在1987年,二人就曾在杂志上对谈过,《攻壳机动队》的漫画单行本发售后,押井也买了一本。&/p&&p&  剧场版的提案是Bandai和Manga娱乐等资方的主意,这两家公司参与过《黑魔法M-66》《苹果核战记》《特搜战车队》和《机动警察》等动画的相关发行工作,对士郎和押井都有一定的了解,也通过大友克洋的赛博朋克名作《阿基拉》尝到了甜头,希望再创辉煌。Manga娱乐的总部位于英国,专门负责向欧美和澳洲发行日本动画,他们为本片提供了三成资金,凭借母公司小岛唱片的关系,Manga娱乐还找来U2乐队打造英文版片尾曲。&/p&&p&  押井认为,对于电影这种篇幅有限的影视作品,三大要素中,应该把世界观放在第一位,剧情次之,角色最后。押井希望找一种具现化的视觉风格,显示赛博朋克题材的冲击力,受《银翼杀手》的影响,外景取材选在香港。为了和现实有所区别,团队虚构了一个市容类似香港,但一半泡在水里的新滨市,配上川井宪次的古风配乐,让全片充满了东方风情。&/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48de7b6fd8a8d6ed30e4_b.jpg& data-rawwidth=&1456& data-rawheight=&7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5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48de7b6fd8a8d6ed30e4_r.jpg&&&/figure&剧场版中的新滨市街景&/p&&br&&p&  本片于1995年末在美日英三地同步上映,日本的票房平平,观影人次仅为10万,英美方面,受限于当地院线的排外主义,Manga娱乐只能找到几十家小型艺术影院,票房自然也高不了。当然,只看票房,押井的剧场版全部都是亏本的,主要收益源于零售市场。美国的零售店遵循票房主义,不愿对低票房影片大量进货,热门电影一家店摆20份,《攻壳机动队》就只有1份。即使如此,本片的VHS录像带还是登场上全美Billboard周间销量榜首,成为第一部登顶的日本动画。零售店很快发现,《攻壳机动队》的进货量虽不大,每次补货都会被一扫而空,遂加大了进货力度。本片上映十年后,在美国的日本动画DVD周间销量榜上,依然能跻身前十。&/p&&p&&a class=&video-box&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tudou.com/programs/view/keSDODK-oi4/&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 data-name=&GITS 95 Trailer& data-poster=&http://g4.tdimg.com//diy_p_2.jpg& data-lens-id=&&&
&img class=&thumbnail& src=&http://g4.tdimg.com//diy_p_2.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GITS 95 Trailer&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eSDODK-oi4/&/span&
&br&&/p&&br&&p&川井宪次的《Nightstalker》配上无言的画面,成为本片的经典片段
&/p&&br&&p&  相较本片给海外电影从业者带来的震撼,零售市场的成绩反而显得有些不值一提。詹姆斯·卡梅隆、史蒂夫·斯皮尔伯格等多名好莱坞顶级导演纷纷撰文盛赞本片,沃卓斯基兄弟(现在是姐妹)更是身体力行,拍摄《黑客帝国》向本片致敬。《攻壳机动队》成为了继《银翼杀手》和《阿基拉》后的又一部赛博朋克影史经典。&/p&&p&  然而,押井守自己对于本片的热情却不高,在他看来,这是一部守成之作。数字化处理在之前的《机动警察》中早已应用,真实和虚幻更是他曾经探讨了十年的老话题,本片的创新元素主要来自漫画。虽然押井被戏称为“原作粉碎机”,但纵观士郎的各类改编动画,本片反而是还原度较高的一部,大部分动作戏和台词都源于漫画,押井改变的主要是角色性格和演出气氛,但精髓相同。在改变风格之前,押井也得到了士郎本人的允许。总之,在押井看来,本片只是一部沿用老思维,历经10个月,按部就班顺利制作的改编动画,并没有花费他多少心血,这种观念催生出2004年的续作《Innocenc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c2da14a25c9bf22cdd45e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16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c2da14a25c9bf22cdd45e_r.jpg&&&/figure&《Innocence》的一大主题是“人偶与人类”&/p&&br&&p&  《Innocence》在国内普遍被翻译成“无罪”,押井则表示这一标题的含义是“无垢”。本片的剧情灵感依然源自漫画,但细节的区别极大,可以算作原创剧情。场景设计已经摆脱了前作依赖照片取材的模式,幻想色彩更浓,押井大量引用儒家、道家、佛家的语录和意象,将东方传统文化与赛博朋克进一步融合。川井宪次的配乐更为惊艳,老牌歌手伊藤君子的献唱也是一大亮点。&/p&&p&  本片的编剧并非押井守的老搭档伊藤和典,而是押井本人。制片人铃木敏夫只提了两个要求:选用伊藤君子的《Follow Me》作为片尾曲,把《攻壳机动队2》从标题中去掉,只留下《Innocence》(海外版屈服于发行方的压力,未能免俗),此外的一切任由押井守发挥。在这种条件下,押井把本片拍成了个人电影,基本是想怎么弄就怎么弄,角色和剧情步入更彻底的象征主义,人物对话引经据典,台词极度掉书袋。&/p&&p&&a class=&video-box&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tudou.com/programs/view/Djxb-NvdFrk/&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 data-name=&GITS 04 Trailer& data-poster=&http://g1.tdimg.com//diy_p_2.jpg& data-lens-id=&&&
&img class=&thumbnail& src=&http://g1.tdimg.com//diy_p_2.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GITS 04 Trailer&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jxb-NvdFrk/&/span&
&br&&/p&&br&&p&
伊藤君子演唱的插曲《River Of Crystals》
&/p&&br&&p&  前作除了两段《圣经》之外,并没有什么台词是引用的,本片的角色时刻连着外部记忆(用电子脑高速访问搜索引擎),人人出口成章。想获得最佳的《Innocence》体验,最好找一个附带引用出处的字幕,一周目专心观赏影片,二周目一边暂停一边搜索引用的详情。问题在于,本片上映时,电影院里的观众看不到带引用出处的字幕,更没有电子脑可用。士郎也曾在漫画中加入大量注释,但他也承认注释过多会影响阅读体验,况且漫画和电影的节奏不同,后者面临的问题只多不少。&/p&&p&  实际上,押井并不强求观众理解全部信息,他的目标仅仅是充分表达自己的理念,观众即使无法理解全部信息,也能得到一种享受,一种感悟。《Innocence》如果去掉引经据典的台词,剧情本身可以说是相当直白,看不懂台词不代表看不懂故事本身,登峰造极的画面和音效也值得所有人去体验。&/p&&p&  《Innocence》的成本高达20亿日元,票房却只有10亿日元,这一成绩已经比前作高出7倍,但依然无法避免巨额亏损。好在本片延续了押井作品的长卖特色,DVD销量不错,2008年的蓝光版推出后,亏损已经被零售市场的收入所填平。&/p&&p&&a class=&video-box&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tudou.com/programs/view/4ENkbJ6LbPE/&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 data-name=&GITS 08 Trailer& data-poster=&http://g3.tdimg.com//diy_p_2.jpg& data-lens-id=&&&
&img class=&thumbnail& src=&http://g3.tdimg.com//diy_p_2.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GITS 08 Trailer&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4ENkbJ6LbPE/&/span&
&br&&/p&&br&&p&
《攻壳机动队2.0》复刻的经典片段
&/p&&br&&p&  2008年的《攻壳机动队2.0》是1995版的复刻,CG部分重新制作,色调从青冷变为类似《Innocence》的金色,最终效果褒贬不一。这部复刻更大的价值在于重新录制的声音,场景音效增加了更多细节,傀儡师的声优则从男性(家弓家正)变为女性(榊原良子),体现出“AI没有真正的性别,听上去像女性的傀儡师也可以和同为女性的素子融合”这一思路,颇值得玩味。&/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21bde4aecff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21bde4aecff_r.jpg&&&/figure&制作精良的《S.A.C.》在21世纪延续着公安9课的传奇&/p&&p&  在押井守通过《Innocence》表达出世理念的同时,他的首席门生神山健治则通过《S.A.C.》表达着入世理念。《攻壳机动队》的原作漫画缺乏对网络心理学的描写,1989年的电脑网络并未普及,用户数量很少,此外,士郎本人虽然擅长电脑技术,却不喜欢在网络社区泡个没完。作为21世纪的首部《攻壳机动队》动画,《S.A.C.》成功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p&&br&&p&  2002年开播的TV动画《S.A.C.》又一次走在了时代的前沿,全剧采用数字化摄影,完全脱离胶片,画面采用当年TV作品中罕见的宽屏比例。3D机械通过卡通渲染与2D画面融合,场景描绘也颇为精细。押井守为了保持灰暗基调,刻意去掉了思考战车富奇克马,神山健治的风格明快,将思考战车变为全剧的核心元素之一。士郎正宗这次脱离挂名范畴,以设定协力的身份给《S.A.C.》做出不少贡献。为避免版权问题,士郎给《S.A.C.》设计了新的思考战车塔奇克马,体型紧凑,配上蓝色涂装,更加清爽。每一集片尾还附赠搞笑短剧《塔奇克马的日常》,向漫画剧情致敬。&/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9ca58dfa3ec741ad8cc9b4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6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9ca58dfa3ec741ad8cc9b4_r.jpg&&&/figure&塔奇克马&/p&&br&&p&  押井的剧场版走复古风格,神山的《S.A.C.》则更具现代感,大部分场景干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女加农炮tiffany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