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有没有觉得这段时间cf回流玩家是什么意思了一部分玩家

&p&也不知道是怎么的,每次美国政府搞一个新的举措,就总有一大堆人盛赞美国圣明,其他国家药丸。TPP是如此,这次又是如此。&/p&&p&当然,这也绝不是说美国政府这么一搞就是美国药丸。&/p&&p&首先我们来看看对财政收入的影响。&/p&&p&根据美国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的估计,2017财年美国联邦政府总收入是3.46万亿美元(&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whitehouse.gov/sites/whitehouse.gov/files/omb/budget/fy2018/budget.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whitehouse.gov/sites/wh&/span&&span class=&invisible&&itehouse.gov/files/omb/budget/fy2018/budget.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表S-4)。本次税改,预计未来十年会造成美国政府收入下降1.4万亿(一说1.5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如果这个与预测准确的话,此次税改对美国政府未来十年总收入的影响幅度应该不超过4%。&/p&&p&从财政赤字来计算,按最近这两三年的赤字来算,也就是额外增加了3-5年的财政赤字的水平。美国也不是没见过更高水平的赤字。实际上,2009年的时候,一年的赤字就基本相当于这次减税会造成的未来十年的政府收入下降了。&/p&&p&所以总的来说,这次减税对美国政府财政收入的影响并不伤筋动骨。就美国政府债务方面只能说是持续恶化,并不能算是一个决定性的改变。&/p&&p&反过来说,这次减税对美国经济的正面影响也十分有限。&/p&&p&——————————————————————————————————————&/p&&p&首先,美国政府的财政收入的结构和中国截然不同。&/p&&p&美国政府的收入中,最大头的两块收入分别是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大部分也由劳动者或劳动者的雇主缴纳)。&/p&&p&比方说我们拿上述那份文件中2016财年的美国政府收入来看看。&/p&&p&这一年,美国联邦政府的总收入是3.268万亿美元,其中:&/p&&p&个人所得税总额是1.546万亿美元,占比47.3%。&/p&&p&企业所得税总额是0.3万亿美元,占比9.2%。&/p&&p&社保收入总额是1.115万亿,占比34.1%。&/p&&p&其他的收入包括关税、赠与税/遗产税、美联储收入等等,差不多是10%。&/p&&p&个人所得税和社保两项加起来,一共占了美国联邦政府收入的81.4%。&/p&&p&所以在这次减税中,个人所得税这一块减少的非常少。&/p&&p&企业所得税收入本来就不高,所以可以慷慨得多。如果成功吸引回来企业,自然很好。吸引不回来,美国联邦政府损失也没有多大。&/p&&p&从美国各级政府收入的角度看,更是如此。美国地方政府收的税是个人所得税、消费税、财产税(地产税居多)。美国各级政府总收入之中,个人所得税占比大概在40%左右,财产税及关税等占比20%多,社保有个20%左右。而公司所得税,占比不到8%。&/p&&p&如果能够通过对公司减少所得税,而增加劳动者的总收入,那么对于美国各级政府来说,都是合适的买卖。&/p&&p&这就是为什么此次减税中企业所得税削减力度如此凶猛。&/p&&p&有很多人以为美国好像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很友好。其实一点也不。&/p&&p&比方说,美国现行税法中,个人所得税的免征线是6350美元。换算成人民币(按6.5的汇率)是41925人民币。注意,这个数字是年收入。&/p&&p&那么中国的年收入免征线是多少呢?我国现在的免征线是月收入3500元人民币,按每年12个月的工资且无年终奖计算,年收入的免征线是42000。&/p&&p&也就是说,美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免征线,和中国的免征线是一样高的。就算在本次税改后提高了近一倍,达到1.2万美元,也就是中国免征线的两倍左右。考虑到美国收入水平大概是中国收入水平的4到6倍,所以美国这个免征线确实有点可怕。2011年中国税改的时候只有不到2%的人需要交个人所得税,如今应该也不超过6%。&/p&&p&当然,美国有各种各样的税务抵扣。考虑各种抵扣后,美国不缴个人所得税的人口比例,大概是不到50%(但这并不是说他们不缴其他的与个人工作收入相关的税,比如总计约15.3%的payroll tax,不过这个属于社保的范畴,与中国的五险一金类似)。中国不缴个人所得税的人口大概是94%。从不同口径统计出的个人所得税占中国政府收入的比例都远低于美国。&/p&&p&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人民的税务负担就更轻,而是说两国收税的途径不同。正如上面所说,美国政府收入更多地倚重个人缴纳的所得税、社保和地产税,而中国的政府收入更多地倚重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和增值税。美国在个人所得税方面是十分激进的。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公民身份征税的国家,亦即,如果你是一个美国公民,你在其他国家的收入也是要被美国国税局征税的。&/p&&p&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当需要刺激实体经济发展的时候,美国主要选择永久性削减企业所得税,而对个人收入、财产的税收减免大多都有过期日期(亦即如果到时美国国会不把相关条款延期的话这些减免就会取消)。&/p&&p&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这次税改主要针对的企业和富裕阶层。&/p&&p&美国现行企业所得税率是35%,即将降到20%。&/p&&p&其实大部分美国大企业,实际税率不但低于35%,其实也比20%要低。这次减税,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吸引力。&/p&&p&比方说苹果公司,通过著名的“双重爱尔兰-荷兰三明治”,使得其在海外的税率可以低到2.2%,甚至更低。苹果有什么动力把这些东西统统搞回美国国内呢?&/p&&p&2010年,有调查记者写文章说美国通用电气是基本不交税的。而GE自己的发言人则反驳说GE还是交税的,全球综合下来税率是7%。所以大家觉得GE会因为20%的税率而有什么大的举措吗?&/p&&p&国际上充满了各式各样的避税天堂。很多人口很少的小国,靠着国际大公司或者富豪随便给点钱就能过不错的日子。中美这些大国谁也不可能和那些地方相比。大公司随便搞一搞就能避免数亿美元或更多的税款,他们都有动力去养一支精英级的国际税务团队来避税。美国这些税务改革,对于国际大公司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当然,这些公司可能会出于投资、分红的需要而把国外的收益汇回美国国内,降低对这部分汇入资金的税收,当然会刺激资金回流。之前有一年,美国暂时地降低了这部分税收,就产生了巨大的资金回流。&/p&&p&有人提到说,美国这一次要对美国企业在外国滞留的利润也征税。这可能对美国现在的上市企业有一定的影响,割一回他们的羊毛。但以后美国成长起来的大企业可能就都不注册在美国了。以后这些企业可能一开始就注册在某个避税天堂,然后美国分部(其实是总部)只有有限的经营,海外的分部都是挂在注册在避税天堂的总公司下面,该总公司的海外利润根本与注册在美国的公司没有关系,美国政府也无法征税。为了避税,美国公司能想的招数恐怕远不止如此。&/p&&p&美国税改能够吸引过来的,我感觉主要是以往就把产品销往美国的中型企业。这些企业要切实和美国做生意,收入又没有高到可以做复杂的国际避税策略。这些企业把在其他国家的收益通过关联企业内部定价之类的方法,转移到美国去,享受美国更低的税率。至于说真的在美国设厂,然后出口到其他国家,这就未必划算了。毕竟美国人力成本高昂,其他人力成本不高、税率也不高(或者容易避税)的选择还很多。&/p&&p&所以这次减税,也许能在名义上促进“Buy American&,同时促进总部在美国的跨国企业把一些海外资产转移回美国。对美国长期上的制造业能力帮助不大。&/p&&p&这次减税更多的是从整体上刺激对内投资。但是目前并不是像90年代,有一波明显的互联网主导的产业革命。美国目前比较明显的大的投资机会只有天然气(话说美国投资这个其实对中国也有利),AI之类的新科技目前还没有成熟到大规模市场化的程度。这些内部投资如果不能投在新兴产业里面,那就只会引起泡沫。(其实就算是投在新兴产业里面,投的太多太快一样会有泡沫)&/p&&p&遗产税这一块对投资移民的吸引力很大。美国本土的富豪,大多可以通过基金会形式将财产以负成本传递给后代。之所以说是负成本,是因为美国的慈善捐款是能抵税的。而做基金会传递给后代,也算是慈善捐款。所以遗产税率降为零,也不见得是特别大的变化。当然,对于钱没那么多的一部分富裕阶层,还是能省点钱。毕竟搞个基金会也是要额外花钱的,如果自己钱不够多,就算算上免税也是一大笔开销。&/p&&p&这次税改对于富裕阶层非常有利。总的来说会继续加深美国的贫富差距以及社会阶层矛盾。对于美国吸引资金回流和平抑贸易赤字会有一定的好处。对美国对外的产业竞争力有一定的提升,但不会产生决定性影响。从财政角度看,这一举措一定会继续加深美国的财政赤字。有的朋友说回流的美国产业一定能带来更多收益最终减轻或逆转美国的财政赤字问题,我可没这么乐观。一方面,美国的税收水平到底在拉弗曲线那个顶点的左侧还是右侧,这谁也说不清楚。减税能不能降低赤字还是未可知的。我对这一点并不那么乐观。退一万步说,就算美国减税能提高政府收入,可美国能减税,欧洲也能减,中国更能减。老实说,中国政府减税的余裕比美国政府更大。如果真的对经济产生了显著影响,难道这世界上只有美国人会减税不成?彼此都减税自然会抵消美国减税带来的优势。所以美国的财政赤字问题一定会加深。&/p&&p&当然,美国毕竟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美国联邦政府的举债能力应该是其他政府所不能及的。所以如果一定要打税务战争,鹿死谁手并未可知。当然,如果真的打了,最后也许就是大家坐下来签个协议吧。毕竟对于各国政府来说,最后只能是两败俱伤。&/p&&p&————————————————————————————————&/p&&p&再讨论一下对中国的影响。&/p&&p&中国政府主要依赖的是间接税。这是有现实原因的。中国政府的信息体系并不完备,只能从事比较简单的征税。如果搞的太复杂,偷税漏税是控制不住的。就现在这么简单便捷的收税方法都有那么多偷税漏税,你很难想象如果实施美国那么复杂的税务体系,中国政府还能收上来几个钱。&/p&&p&中国在公司方面的主要税负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增值税(依行业不同而不同,6%、11%、17%),一部分是企业所得税25%。增值税的税基是企业所产生的商品增值部分(不含税)。比如你买了117万的原料,做成了商品,卖了234万,那么如果考虑17%的增值税,要缴的税就是17万。然后可能人工成本和其他一些费用为80万,盈利20万,要缴纳5万的所得税。纯利润15万,全部税款22万。&/p&&p&美国没有增值税,联邦企业所得税为20%,州企业所得税从0%到12%不等。大部分州在5%-8%之间。我们暂且把州企业所得税按5%来计算,综合企业所得税就是25%。如果该企业其他都不变,那么缴纳税额仅为(234-117-80)*0.25=9.25万,纯利润27.75万。(另外要注意的是,美国之前对企业所得税也采用阶梯税率,不同收入的企业,实际税率不同,这里主要针对的是年税前利润超过1833.33万美元的企业而言)&/p&&p&如上所说,这种差异是因为中国的税收主要来源是企业,而美国主要来源是个人。&/p&&p&如果把增值税也考虑为一种所得税,中国企业的税率接近60%,而美国未来平均可能只有25%(20%联邦税+5%大约的州税)。听上去中国简直不是企业该待的地方。美国这竞争力简直杠杠的。&/p&&p&但当我们回去看实际数字,这个差距却并没有这么大。因为以上所说的税务负担的比较并没有考虑出口退税。&b&中国大部分企业出口产品时能获得出口退税&/b&,自己支付的增值税大部分都被抵掉了。这些企业的实际税率只有企业所得税25%,也就是说,和美国减完税的税率(20%联邦+大约5%的州税)是差不多的。&b&所以在中国之外的市场里面,中国企业的实际税率可能更接近于美国本次税改以后的水平。而在中国,外部进口的产品总是要交关税和/或销售时的增值税,美国低税率也不见得就比中国有什么优势。所以,考虑美国这一减税方案,单纯考虑商品之间的国际竞争的话,中美企业税负不见得会产生明显差距。&/b&&/p&&p&另一方面,这一次减税对于美国企业的竞争力也是有帮助的。一般一个成熟行业的企业往往有10%左右的税前净利润。当前美国企业最高的企业所得税大概是40%(35%联邦+5%大约的州税),减税后大约是25%(20%联邦+大约5%的州税)。我们按照10%税前净利计算,这次税改可以使税后净利从6%上升到7.5%。或者换句话说,该企业在保证同等税后净利的情况下,可以降价1.5%。成熟行业中绝大多数企业的税前净利不会超过20%,因此这次减税能带来的绝大多数美国企业的竞争力上升(按允许的降价幅度来考量)应该不超过3%。那么,一个中国的成熟行业只有相对于美国同行保有不高于3%竞争力优势的情况下才会被这次减税显著影响。如果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直接竞争,这3%的成本差异可能会是决定性的改变。但中美之间直接竞争的行业毕竟很少。现在中美之间大多数行业,要么是中国保有绝对价格优势——这点减税不会有什么影响,要么是美国保有绝对技术优势——中国本来也造不出来。至于说少数新兴行业,中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难以一概而论。所以这一税改对中国的冲击比对日韩欧的冲击要小得多,后者与美国有很多直接竞争的领域。&/p&&p&总而言之,你要说这次税改能对中国产业产生什么显著影响,我觉得是太过多虑了。退一万步来说,就算真的能对产业产生巨大影响,中国政府一样会减税。考虑到中国政府财务情况比美国健康,中国政府的减税的余地不见得比美国小。&/p&&p&这个税改,对于中国的影响可能主要是一些美国企业在中国囤积的利润有可能会被抽调回美国,一些在中国投资的资金,有可能转向美国。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可能会有一定的减少。这对我国的外汇储备会有一定的威胁。但我国近两年本来外汇管制就已经十分严格了。转移资产也只能细水长流,中短期内影响不大。相比之下,欧洲那些与美国有大量密切竞争行业的发达国家,受到此次减税的影响会大得多。&/p&&p&有人提到说为什么人民日报会对这次税改颇有微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很复杂的。美国这样一搞,虽然对中国的负面影响暂时比较有限,但有可能会刺激欧洲日本韩国等多个发达国家跟进。如果大家都这么搞,累计起来,对中国的影响就大了。这就像过去经济危机的时候一些国家狂印钞票产生超级通货膨胀的行为一样。巨额通货膨胀显然对一个国家有害,但毕竟能够使得本国货币迅速贬值,对其他国家形成出口优势,保护了本国产业,而打击了外国产业。这对外国一定是有坏处的,但综合起来这对一个国家是不是有好处,那可就不一定了。所以,也不必因为人民日报抨击美国大幅减税而认定这对美国总体上有好处。至于说其他国家会不会跟进减税,那就要看美国这次减税造成的实际影响了。&/p&&p&但是,税收上的竞争劣势毕竟是劣势。中国的税收模式虽然有利于遏制偷税漏税,降低税收成本,但从长远上看,税收来源过多地侧重企业税收,这可能会遏制对内投资的积极性。从长远上看,随着中国人力成本的上升,很多现在具有的成本上的绝对优势也会渐渐消失,所以税收上的劣势迟早有一天会被减轻。尤其是要简并、取消很多收费项目。&/p&&p&中国未来的税收改革,可能会降低增值税,将多个税率的增值税简并成为一个较低税率的增值税。同时有可能降低企业所得税(可能性不如前者大)。&/p&&p&与此同时,我国必然逐步建立全面的税收信息系统,然后才能开始收各种直接税(比如更严格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用直接税来弥补间接税上面的损失。&/p&&p&如果税务局连一个人有几套房产都搞不清楚,就没办法收房产税了。而尽管政府其他部门知道这个信息,内部却未必能高效地与税务局互通互联。类似这些问题,必然将会在以后得到改革。对于我等草民而言,这不见得是好消息,也不见得全然是坏消息。&/p&
也不知道是怎么的,每次美国政府搞一个新的举措,就总有一大堆人盛赞美国圣明,其他国家药丸。TPP是如此,这次又是如此。当然,这也绝不是说美国政府这么一搞就是美国药丸。首先我们来看看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根据美国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的估计,2017财年…
不谢邀。 看过上面的答案基本上没说到点上。。。&br&
真相是,宜家有一个活动,它叫&strong&“画出你的毛绒玩具”&/strong&
智慧的知友们看到这个活动名字估计已经猜出来了。是的,&strong&这类毛绒玩具好些都是世界各地的孩子们自己画出来的&/strong&,然后宜家在网络上全世界范围内投票,每期投选出最受欢迎的十个孩子的画,然后
宜家就会把他们 &strong&变 成 玩 偶!!!&/strong&&br&
下面是“画出你的毛绒玩具”第三期,(侵删)&br&
1.我有一颗大眼睛,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2be0fd4fd40f50eaf46d9409c90fcc19_b.jpg& data-rawheight=&400& data-rawwidth=&5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2be0fd4fd40f50eaf46d9409c90fcc19_r.jpg&&&/figure&
绘画作品来自:Karla,10岁,克罗地亚&br&
2.大家都说我有一只神奇的独角,因为可以用来施展各种魔法。&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5ac6b6e8f9ec27f0a76ae90f66ac1b6c_b.jpg& data-rawheight=&400& data-rawwidth=&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5ac6b6e8f9ec27f0a76ae90f66ac1b6c_r.jpg&&&/figure&
Carlota,4岁,西班牙&br&
3.你看,我带着小帽子很可爱吧?只要摸摸我的肥肚子,我会很乖很温顺哦!&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8a6cde88ff66c43d9ba751_b.jpg& data-rawheight=&400& data-rawwidth=&5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c8a6cde88ff66c43d9ba751_r.jpg&&&/figure&
Thymeo,4岁,比利时&br&
4.我开心的时候皮肤就会变成五颜六色啦!&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82d6b839fbc1fe35ff9ba6_b.jpg& data-rawheight=&533& data-rawwidth=&5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82d6b839fbc1fe35ff9ba6_r.jpg&&&/figure&
Terrence,6岁,马来西亚&br&
5.不要小瞧我,我可是短跑小冠军呢!&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c63b5fdd068f_b.jpg& data-rawheight=&400& data-rawwidth=&5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c63b5fdd068f_r.jpg&&&/figure&
Stella,6岁,塞浦路斯&br&6.&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ee7d9b9a64cd_b.jpg& data-rawheight=&400& data-rawwidth=&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aee7d9b9a64cd_r.jpg&&&/figure&
You-Chen Wu,6岁,台湾
(还好有个中国的)&br&
7.&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0c50f747c6ff1db85140b8_b.jpg& data-rawheight=&473& data-rawwidth=&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c50f747c6ff1db85140b8_r.jpg&&&/figure&
Albert,7岁,罗马尼亚&br&
8.你猜猜我的尾巴为什么这么长?(因为你是臭鼬。。。。)&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3dd4f6dee38fb5e8b090e6_b.jpg& data-rawheight=&399& data-rawwidth=&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3dd4f6dee38fb5e8b090e6_r.jpg&&&/figure&
Dora,7岁,英国&br&
9.&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85fa148dbb83bc35e74a_b.jpg& data-rawheight=&398& data-rawwidth=&5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85fa148dbb83bc35e74a_r.jpg&&&/figure&
Maja,8岁和John,5岁,挪威&br&
10.小心哦,我的牙齿很锋利哦,但我不会伤害善良的好孩子。&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4b95bfd390b279add19b4_b.jpg& data-rawheight=&475& data-rawwidth=&5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4b95bfd390b279add19b4_r.jpg&&&/figure&
Koen,10岁,荷兰&br&&br&恩,就酱。
应不应该找宜家要广告费内 ╭(╯^╰)╮
不谢邀。 看过上面的答案基本上没说到点上。。。 真相是,宜家有一个活动,它叫“画出你的毛绒玩具” 智慧的知友们看到这个活动名字估计已经猜出来了。是的,这类毛绒玩具好些都是世界各地的孩子们自己画出来的,然后宜家在网络上全世界范围内投票,每期投…
----修改于Mar.27.'15----&br&&br&下班后回家真的被赞数吓了一跳啊,头一次收到这么多赞,原来知乎上真有这么多人在关注这个行业~&br&感谢各位在回复区的讨论和补充,涨了好多姿势&br&&br&对于大家最感兴趣的这把钻头,我在最初发这个答案时所了解的信息如下:&br&
1.图是百度随便找的,光看图的话材质是应该是钨钢,涂层可能是钛铝氮&br&
2.第一次看到这种刀具是在三菱刀具的样品房。还有幸见到了三菱的刀具设计图,外径8的一把小铣刀,四个底刃,实物上有两个切削液孔,当时带我去的人跟我说这孔是螺旋状的我差点没疯,但是设计图上面除了尺寸什么也没标,甚至没有注明涂层和孔。&br&
3.硬质合金刀具的刃和排屑槽成型方式是磨削&br&
4.国内确实有做这个的本地企业,单价比进口刀具便宜一个数量级,但是质量亲测过,呵呵&br&&br&以上&br&相当于什么都不知道,这是真的。&br&&br&然后感谢 &a data-hash=&7f28bdcac4a34& href=&//www.zhihu.com/people/7f28bdcac4a34&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蒙仁& data-tip=&p$b$7f28bdcac4a34& data-hovercard=&p$b$7f28bdcac4a34&&@蒙仁&/a&&a data-hash=&b8d0ce82cbbf& href=&//www.zhihu.com/people/b8d0ce82cbb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沈万马& data-tip=&p$b$b8d0ce82cbbf& data-hovercard=&p$b$b8d0ce82cbbf&&@沈万马&/a&&a data-hash=&ae534ec7a8c& href=&//www.zhihu.com/people/ae534ec7a8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林雨翰& data-tip=&p$b$ae534ec7a8c& data-hovercard=&p$b$ae534ec7a8c&&@林雨翰&/a&
,还有提出想法的各位&br&以下是本人腆着脸皮从评论中总结的信息,想了解个大概又懒得翻评论的各位可以参考:&br&
1.这把钻叫内冷钻,粉末冶金成型&br&
2.这种孔的加工方式不只一种,主要被提到的有如下两种:&br&
·抽芯&br&
·扭转&br&
具体操作方法的文字太长我就不贴了,总之受教了~真的有兴趣的知友可以翻翻评论区或者自行上网搜索&br&&br&最后挺对不起题主的...不小心把这个题歪成讨论钻头的了......&br&&br&----以下为答案原文----&br&&br&木有人腰~自己跑来答~&br&&br&&br&行业相关。举一个特别不起眼的例子。&br&&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643& data-rawwidth=&837& src=&https://pic2.zhimg.com/50/ad9ae9dcd8e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ad9ae9dcd8eb_r.jpg&&&/figure&&br&&br&图为一把很普通的钻头。好吧其实它不普通,因为它的底刃,也就是被放大的部分打了两个孔(对称侧也有一个)。再说细一点,这个孔是用来让切削液通过的,可能你不知道什么叫切削液,就当它是润滑油好了。然后最关键的是,这个孔是顺着侧刃螺旋形往上走的,恩,它是个螺旋形的孔。&br&不要问我这玩意怎么加工出来的,我不知道。不仅我不知道,只要是身处这个刀具制造商的挂着密码锁的车间之外,我相信没有几个人敢明确说自己知道这玩意是怎么做出来的,真的知道的人也不会在这里说。商品就摆在这里,500块钱一把,说贵也不贵,十把一百把随你买,买回来随你怎么折腾怎么逆向。&br&&br&事实上这么干的国内企业不在少数。结果呢?还是做不出来跟这个一样的东西,折腾完了还得乖乖再去买。&br&&br&我想告诉答主的是,&b&有些东西要是被做出来了,那就真是做出来了,就是实力达到了,跟逆不逆向抄不抄袭无关。&/b&不要觉得形状长得像,概念接近,就觉得是从别人那借鉴过来的嗤之以鼻。尤其是战机、高铁这类所谓高精尖的东西,如果实力不成熟,就算给你图纸,告诉你工艺,卖给你加工设备,照样无法将其还原,无法作为最终的产品投入使用。
----修改于Mar.27.'15---- 下班后回家真的被赞数吓了一跳啊,头一次收到这么多赞,原来知乎上真有这么多人在关注这个行业~ 感谢各位在回复区的讨论和补充,涨了好多姿势 对于大家最感兴趣的这把钻头,我在最初发这个答案时所了解的信息如下: 1.图是百度随…
面对这个问题,觉得很惶恐,但是不得不答,问题虽然大,但是道理不说不明,大家都贡献自己的想法,道理才能被说清楚。&br&&br&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但是停在这四个字上,是不够的。怎么样才能强,窃以为要深入分析到问题根源所在,要有科学方法,可执行的计划,可考核的结果,以及积累。&br&这里列出几个对中国制造业的常见印象,跟大家一起试着深入一下。&br&&br&1.中国制造业质量不好。&br&如果我反问,“凭什么说中国制造业不好?”我觉得中外工程师,大部分人很难一下子说清楚。在老外眼里,这个问题就成了一个预设立场,好比屌丝一出场,不管你做什么,都是屌丝。对中国制造业自己,又像一个人,浑身都痒,却不知道该挠哪儿好。&br&&br&下面是个人对“哪里在痒”的看法。&br&第一痒:标准差。&br&标准里面,一部分是西方标准的翻译,这部分尚可&br&还有相当部分,基于西方标准的修改,这部分属于因私废公,大部分跟西方标准一样,只是更改细微尺寸,制定者是得到了“非抄袭”的名誉,但导致不能注明等同对象,或者不能等同代用,给使用者带来很多不必要额外工作。要知道,作为工厂的工程师,中国的工程师已经很悲催,不仅要了解公制,还有英制,美制,自己的标准好歹好用点,把标准做成这样,有时候真有种羞于直视的感觉。&br&更有甚者,编写者都还没有读懂标准,抄袭ASME或者别的标准,到最后注明“本标准参照ASMEXXX而定,如果有不明,请以ASMEXXX为准”。自己都不尊重你自己,怎么让别人信服GB?&br&&br&标准差,还体现在,质量要求低,标准中的质量要求,其实是一个调控工具,你提高要求,增加考核项,那个相关产品整个行业的水平门槛,就会上升。你要求低,执行再松,那整体质量就失控了。工业制造初期,底子薄弱,标准要求低,情有可原,否则大部分产品无法出厂。但是现在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中国的硬件设备,世界一流,有相当的制造经验,完全具备了提升质量等级的条件,如果还是沿袭过去的草创标准,那未免有点不作为,不进取。&br&&br&我不想讲相声,但是这个跟体制可能还是有点关系,GB直接以政府的一个部门来制定发布。随之而来会有些问题,谁来保证标准的质量?谁来保证市场的接受性?谁来推动标准的更新,标准更新的动力来自哪里?如果标准发布者总是搞官僚主义,旱涝保收,难怪标准差,而且一直差。&br&&br&第二痒,自身质量控制不严&br&标准不可能规定制造业的方方面面,厂内的NCR(Non-conformance report),随时可能有,那么,厂内怎么处理?全报废,不可能,成本高,也不科学。全回用,也不可能,产品没法用。什么情况需要报告,什么情况可以回用。什么情况必须报废,必须要用相应的规范来厂内控制,我所看到的,中国的工厂,很多原则性不强,浑浑噩噩在处理,纯经验性拍脑袋在处理,其质量肯定是很不稳定的。&br&&br&还有对供应商的认证流程,这是保证外协产品质量的决定性环节。对于下级供应商的认证,应该有一个很严肃的流程,专们的团队负责,我所见到的,很多工厂,都只是人范范得去走走看看,有多强的考核力,这是一个问题。&br&&br&人员素质是一方面原因,搞制造业,还是要假设人性本恶,以制度来保障才是百年之道。&br&&br&2.中国制造业成本不一定低&br&有一种观念,中国制造业,随便弄都比西方低。其实,还真不是。&br&如果说到原材料,中国铸造件和锻造件,都不见得比西方低。举一个例子,欧洲的不锈钢管,DDP到中国港口以后,也不明显贵于中国大陆。&br&中国低的地方,是人工,和设备的工时成本低。&br&&br&所以综合到制造业上,一般来说,中国便宜的地方,是占用较多人工和加工工时的设备。大型铸造件一类的设备, 中国一不小心,就接近于西欧费用。&br&有一不小心低,就有一不小心高,这高是怎么高出来的呢,设备便宜,但是你的工时,是受你的工艺来决定的,工艺水平不行,工时比欧洲高很多,也是时有发生的。譬如,你工时费用只是欧洲一半,但是你工时数是欧洲三倍,加工费用就是欧洲1.5倍了。&br&这样的例子,很让我头疼,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常常有想法,请供应商的工艺工程师一起,把工艺过一次,为什么工时耗费这么多,但是联想这样牵涉很多,而且越俎代庖,不是长久之计,也就放弃了。这还是需要大家有一种精益求精的意识。&br&&br&成本是一个系统,包括可精确计算的原材料成本,工时成本等,以及几类只能分摊成本等,这里就不展开了。其中每一环都很重要,工艺作为不容易引起注意的一环,其实影响很深远,落后的工艺,可能推高制造业成本,降低竞争力。&br&&br&谈了质量和成本,再多说一点,质量和费用的关系是什么,没有什么是天生质量好的,你说德国人做什么都莫名其妙质量好?恐怕德国人不是原因,在这些质量的背后,都是由各种额外的成本在保证,各种第三方检验,各种证书保证,各种共检点...这些也都是费用在作为基础。所以我觉得我们谈费用跟竞争力,不要单纯的谈费用,而要谈,在保证高质量前提下的低费用,这才是水平,这才是竞争力。这句话说来简单,做到难,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平时看到的,大部分所谓“性价比”高的,都是垃圾。这就是因为大部分人其实没有搞清楚这里面的道理啊。&br&&br&近年来,人力成本上涨很快,总有一天,我们的人工会高于东欧,仅次于一线国家,总有一天,我们的竞争力,将不可能是“廉价”,那时候我们的竞争力在哪里?总有一天,我们的很多企业也不得不走向全球,那时候,我们的竞争力在哪里?现在不思考这些问题,作为有长远规划的企业,以后会遇到更大的压力。&br&&br&3.中国的高端制造业不强&br&高端制造业产品的成型,来自于,多年的开发积累,从最开始的简易型,到逐渐提升,逐渐改进,成为当前的高效产品。&br&这段经历,中国是没有机会重来了,而且,近几十年来,高端制造业的图纸,通过市场交换,或者种种方法,我们已经得到了。&br&但是有一点,我们忽略了,需要一个正确的,开发复杂产品的流程,保证研发的进度和质量,以及积累不同阶段的开发文档。因为没有科学的开发制度,就很难持续开发。同样,因为我们没有过去的开发流程和文档,所以我们拿到的图纸,稍有更改,产品表现就出现意外。这样的例子,在我国的高端制造业里面,已经从热笑话,变成了冷笑话了。&br&这么说可能还是有点抽象,我举例一个研发项目的流程,对比下,咱们平时所谓的开发新产品,是不是这么弄得:&br&第一部分,定义产品,相关部门的职责,另有项目文档描述目标战略:&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7fffec320d2f2d5c8705_b.jpg& data-rawheight=&301& data-rawwidth=&8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7fffec320d2f2d5c8705_r.jpg&&&/figure&第二部分,研发部份的流程细分&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fb3bb7a5b773fe_b.jpg& data-rawheight=&374& data-rawwidth=&8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fb3bb7a5b773fe_r.jpg&&&/figure&&br&第三部分,具体描述各个阶段的职责&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b50c2512aee4580092bbb1a9d568ae3d_b.jpg& data-rawheight=&393& data-rawwidth=&8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b50c2512aee4580092bbb1a9d568ae3d_r.jpg&&&/figure&&br&第四部分, 描述需要输出的文档,以及审查,质量控制的节点&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98d34dc97ea8b1f8f9c7b0c929595fd_b.jpg& data-rawheight=&473& data-rawwidth=&8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98d34dc97ea8b1f8f9c7b0c929595fd_r.jpg&&&/figure&&br&当前的研发,因为大部分在体制内,拿到项目圈到钱为主要目的。缺乏历史数据,导致没有研发基础,缺乏工具,导致缺乏质量保障和积累,缺乏考核,导致研发项目成了一个群体做PPT骗钱的。&br&所以,研发应该市场化, 用先进的工具,进行积累和考核,否则,事倍功半。&br&&br&题外话:未雨绸缪,脚踏实地,做点实事,在当下的中国制造业尤其重要,连个阀门都做不过别人,谈什么火箭真是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制造业水平,体现在量产的,经过无数检验的产品上,比如非想谈火箭,那就谈谈飞机发动机吧,我知道你会沉默的,那就做点事吧。&br&&br&先到这里,想起来什么再修改。
面对这个问题,觉得很惶恐,但是不得不答,问题虽然大,但是道理不说不明,大家都贡献自己的想法,道理才能被说清楚。 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但是停在这四个字上,是不够的。怎么样才能强,窃以为要深入分析到问题根源所在,要有科学方法,可执行的计划…
我就是搞机械的。前面说的不敢赞同。搞机械的主要讲究的是“入世”。如果不懂这个道理,技术再精通也没有用。&br&&br&作为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工业生产。这是国家的支柱与脊梁。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现阶段机械方面的缺口相当的大。很多私企开高工资招人而不得。&br&&br&但是为什么会发现并不好找工作呢?那是因为作为私企缺少的是真正可以快速反应的人员。具有综合素质的人员。比如我们单位,一直在招人。从刚出校门的大学生、硕士,一直到五十岁左右的老工程师。但是真正可以完整做一个小设计的不到1%。有些甚至不如车间的技工。说实在其实很可笑。因为工程师本来就不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工程师是需要极高综合素质和发散型思维的人员绝非IT宅男那一类的码农。&br&&br&我们我们公司的面试的问题。1、直径四十五的轴,装轴承,标公差。2、十吨重物,要求十分钟提升十米。需要多大电机。3、画一个箱体,忽略中性层,忽略折弯r角。按规定加强筋大小折弯加强筋。唯一要求每块展开不能超过一米五。&br&&br&就这种问题,能回答出来的面试者不足百分之五。其实就是高中问题。能力甚至不如我们车间的技工。太可笑了。这就是应试教育的结果。上学学的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用。&br&&br&就这样,留下的百分之五,里面有百分之七十毫无工作沟通能力。&br&&br&其实一个全面的总工。在一个小企业就是副总。老板都需要看你心情。你们认为这职业到底有没有前途?&br&&br&你做码农,做销售。什么时候可以混到这个位置?拿年薪的机械工程师多了去了。&br&&br&&br&&br&--------------------------------------------------------------------------------&br&&br&回答评论的人。真没想到这么多人不同意我的观点。&br&&br&1、我没有炫耀优越感,因为我是赚钱的。优越感没有用。&br&2、不要人云亦云,要自己判断为什么做机械设计的越来越少?还有正要入行的和已经入行还是狗的人。&br&我们首先确认传统设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100年后也不可能不存在。还能确认工资的高低是和稀缺程度成关系成比例的。所以坚持做你自己就行。难道IT热门都做IT。什么热门就转什么?那样你选择的永远都是人员过剩的职业。那就不能怪出现软件狗这种事情了。因为大家都去搞软件了,所以你不值钱。你们上学时选热门专业的教训还不够吗??&br&3、我得话只是对真正喜欢机械的人说的,因为机械真的佷难。如果太浮躁我建议也不要看我的答案。如果只是想找多赚钱的工作我建议直接创业。这样死活都是自己的。&br&4、不要提码农好创业。这个毋庸置疑。机械的创业很难。因为搞机械专业的创业是码农创业成本的几十倍到几百倍。你总的有设备吧,你总得有工人吧,总得有固定资产吧。难道你想搞个作坊?码农有电脑和流动资金就行。&br&5、搞机械的翻身真的是需要做管理与沟通。这就是我说的需要入世。别置身事外。很多时候从管理到生产走一遍你的设计才真的是实用的。你才能理解为什么很多人看不起搞设计的。是我们原来真的高高在上了,设计的东西有的问题真的很多。也怪不得下面的人乱骂。老板又是外行。所以只知道就是你不行。我说了,机械的出路就是总工和副总。要么就做小单位的“雇佣军”。一个项目一谈,搞完拿钱就走人。&br&6、换个行业、换个企业就不行那只能说明自己不行。很多都是相通的。换个行业你是能给别人带来新思路,还是你原来照本宣科的工作在这不适应?这其实是看你的知识结构了。是不是真的是自己的知识。你在原单位照本宣科的时候有没有搞明白为什么这么设计?为什么不换个方法设计?为什么没人改原设计?原有设备哪里可以改进?别再皮毛上改进,什么减重、外观等等。功率计算是不是偏大?设备性能是谁算的这是极限?自己验算了吗?如果这都没考虑说实在的那真的是浪费了时间。也就必然换个行业就不行。&br&7、告诉你们个事情。杂毛手册上的计算公式很多都是假的。都是错误的,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设计的时候常常要加经验验证的系数。这系数就是你在这一行的资本,工程师对这数据看得都比较严。&br&8、别当一辈子制图员、工艺员、或者老板说给这改大点、给那加厚点、设计个工装、设计个夹具。照着别人设备给我测绘个图。别干着这些工作就认为工程师没前途了。这些工作本来就不是工程师干的。你要干这些工作工资低很正常。&br&&br&要是还没明白,举个例子吧。希望能听明白。&br&10年前认识了个铸造工程师。和他闲聊。他大我十岁。当时他拿到年薪25万。很高了。我们是三线城市。我问他你的工资为什么这么高?他说:“我上学的时候我们那一届是最后一届铸造专业的。之后学校给这专业取消了。我们同学下海的下海,转行的转行。铸造太脏了,进车间一圈脖子都是黑的。受不了都走了。我没地方去,也没钱,也不会别的。只能这么干着。直到有一天老工程师和老技工都退休了、干不动了。但是这么多的铸造小企业总得有人搞这工作吧。老师傅都六十多了。经不起折腾。找我指导的人就多了,我的工资就高了。”&br&&br&看明白了吗??&br&&br&我手底下也经常有开除的时候说:“又叫马儿跑,又叫马儿不吃草”。你只要能跑没人拦得住,我这没草别人那还有呢。你真的是千里马还有豆子吃呢。是金子就发发光。你自己发不出光那就是打磨得不够。真的以为吃了草就是千里马了?你觉得工作压力大是因为你不会。所以才有压力。要是会了哪儿有那么累呀。机械设计又不是编代码(又黑码农了)。思路顺了到底有多大的工作量?特别我们做非标设备的。图纸没那么细和严格。实用性没问题就行了。之后的图纸整理、细化与局部改动是绘图员做的。&br&&br&附我们技术部贴墙上的对工程师的定义:&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9e114f86b77ebd9f5accb72f22d30513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9e114f86b77ebd9f5accb72f22d30513_r.jpg&&&/figure&&br&看看能做到吗?&br&&br&&br&&br&添加&br&我说话可能有问题。因为个人习惯问题。感觉评论火药味越来越浓了。先道歉。这也是我情商不高的表现。我在回答上又添加了点东西。自我感觉像是说明白了。对大家有帮助就好。没帮助您一笑了之就行了。毕竟出发点是以我的经验给迷茫的人提供点建议,不是命令与指导。如果对你有帮助我欣慰。如果对你没有帮助我还是继续吃我自己的饭,拿我自己的工资。&br&&br&&br&教育别人的习惯又上来了。&br&你知道技术工作是怎么拉开工资水平的吗?要做别人不会的。你的工资就必然高。总是做着培训2个月都能上手的工作。有大把替换人员。工资怎么能高呢?用谁不是用?真当老板都必须是慈善家?这种问题都不明白吗?进入社会路就是自己走的了。没老师没家长强迫了。和刚出校门的拉不开档次和距离那只能怪自己了。&br&不是说码农不好。码农知识的更新太快了。你就是干个十年,可能还不如刚出校门的接受能力强。等你身体不好,学习能力减退时怎么办?二十年后呢?IT行业、编程行业经验占到多少比重?可是机械几十年了有大变化吗?经验就是经验。急不来。北大毕业的也得一步一步走,硕士研究生的也得一步一步来,一口一口吃。这就是你年龄的资本。就是越老越吃香的原因。要是没积累经验、就容易被年轻人顶掉。&b&入门快,门槛低的行业也是竞争最厉害的行业。也必然是更换血液最快的行业。&/b&左右摇摆的人永远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的。真正做事情的人其实都没想过成功或利益。得到这些是偶然和附带的。就是爱好。我做的每个设备我都开开,看看,重新测测数据,再验算一下。真的没条件,没可能实测了还很伤心。&br&&br&没别的,就是高兴,爱好。每个和我接触的老板也受我这爱好的影响。喜欢自主研发与改型了。不爱好就不该选这个专业。选个自己喜欢的呗。&br&———————&br&Dd ddd的评论&br&我觉得很好,也粘上来。很说明问题。想入行的一定的看看。有个心理准备。&br&搞机械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如果冒犯了,请告知后删除。&br&———————————&br&&u&回复 曾志宇(作者):唉,你说的有些太理想化了,上面你说的经验积累,不管怎么样,平台是最关键的。工程师要不要懂加工呢?确实要懂,不然你设计出来的零件能不能弄出来还是问题,但是你待在车间久了,也就是把加工这块弄熟悉了,机械专业博大精深,涉及行业领域太多,合格的工程师需要了解许许多多的知识,光是本科开的课程就涉及到许多专业的知识。 一个机构,例如平面凸轮,涉及到的知识太多太多,如果你的凸轮机构不需要传递太大的功率,只需要满足设备机构的运动需求,按手册弄就行了,但是机械不是计算机,很多实际经验不是你在电脑上就能求解的,真正做工程项目是要实战的,机械专业是个工程专业,不是数学 物理那种纯粹烧脑子的专业,机械玩的是积累,不是智商,大部分普通毕业生太缺一个平台了。 对于很多刚毕业的机械专业生,例如我,还没毕业就被下放到车间, 现在很多本科教育低层次化,像我们这种二本 半桶水 回炉再造一下没什么不好,但是很多时候到车间干活不是轮岗,很多时候就定岗在一线了,做着附加值最低的活,也许你会说 干完数车 干加工中心 干完三轴 干五轴,行行出状元,在加工领域也能做出一番成绩,但是这种工作以及职业发展环境太恶劣了,干上2-5年,大学围绕着机械设计这门课读的 材料力学 理论力学 工程材料 金属热处理 等等 等 就都读进狗身上了。 在实际工程应用领域,很多结构校核分析,是通过经验公式来完成的(我们机械设计上面的那本书前言就说过了,书本上的公式仅作经验参考,整本书是作为介绍机械设计来写的),其中公式里面的重点就是你说的系数,说白了系数是靠积累出来的,没有平台就不可能有积累,这就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了,显然机械行业(国内制造产业太低端,研究生干着本科生的活,搞得本科没活可干)关键是行业本身能提供稍微高级一点的坑太少,不说我们这种二本,很多一本院校的学生也下工厂跟工人师傅竞争蓝领岗位, 我们老师211 硕士毕业,大众装配工,最后正式签约时,进厂前考虑了一下,跑到我们学校当辅导员老师了。 反观IT,提供的高层次的岗位 例如 图形图像开发 游戏引擎开发 软件开发工具以及框架 大数据之类 ,这些东西的重要性 类似机械行业的工业母机,国内做这块很少,提供的岗位极少,但是通过拿来主义 加工一下代码 做一下软件工业界下游链条上产品还是可以的,而且这些坑很多,例如APP开发 应用系统开发 企业ERP之类。&/u&&br&&br&————————————&br&&br&Dd ddd说得对。平台很重要。没有个让你练手的地方是不行。不会有成长的。我们同学也是这样说的。说我不了解他们的无奈。他们都转行了。&br&&br&千万不敢安排到什么岗位就一直干了,不敢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要知道自己干的目的。要不真的是白上学了。觉得自己了解了就撤。你是要了解,不是要精通或干的与工人一样好。我就是这样,不会干,但是知道怎么干,也知道干的对不对。工艺的顺序。这就足够了。&br&&br&我是因为年轻时没有生活压力,所以按兴趣找工作。因为天生胆大,什么都敢做。祸害了不少作坊型小企业。因为喜欢,给别人小单位过实习费。之后自己还搞过企业,所以老师傅也不敢瞒我。只是自己搞企业太累,而且也不是这块料。不赚钱。所以才把厂卖了,继续打工了。&br&&br&如果不是很缺钱生活,建议换点小单位练练手。&br&&br&不过真不觉得编程有前途。精力不行了怎么办?会被刚出校门的小年轻拍在沙滩上的。&br&&br&要经验的要好平台。不要经验的真的干不过年轻人。&br&&br&&br&———————————————————&br&&br&&u&同问:1.答主,对于我来说真是有幸,真心请教你里面有个问题啊,&/u&&br&&u&‘’画一个箱体,忽略中性层,忽略折弯r角。按规定加强筋大小折弯加强筋。‘’&/u&&br&&u&里面有个加强筋问题,比如钣金折弯过后,那个折弯件的强度,受多大的力能使它弯曲,这个怎么算的,2.有什么可以推荐的书介绍下, 希望答主指点。&/u&&br&&br&————————————————————&br&有人对这个感兴趣。我解释一下。&br&&br&其实这个问题不是在于计算强度。因为没让他算。只是让他标出图纸上缺少的尺寸。在外地,图纸不在手边。下次发给你们看看这个考题。&br&对设计有概念的绝对笑了。&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64& data-rawwidth=&2448& src=&https://pic2.zhimg.com/50/5ae55edaf44aab47b860c9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5ae55edaf44aab47b860c97_r.jpg&&&/figure&重点是怎么尽量不裁1500mm得料。就是减少料的浪费。这是为检测他的设计思路。会有这么几类人。&br&&br&1、简图看不懂,使劲地看。&br&这类人不用培养。没有沟通能力。&br&&br&2、简图看不懂,问你。说了也不懂,接着问。还不懂。&br&这类人不用培养,没有理解能力。工作时很热情,但不注意就跑偏捅娄子。&br&&br&3、简图不知道看懂没有,但检查时什么都没画。&br&这类人不用培养,会累死你的。用棍子都打不出来个屁。&br&&br&4、拿着计算器计算20分钟,之后画,信心满满来找你。但不对。&br&这类人没方法,不聪明,少了严谨的态度,不检查验算。&br&&br&5、拿着计算机算,之后画。最后对了。&br&这类人是没机会,没历练过。&br&&br&6、不算。先画中心线。和最大外形。加强筋按感觉放。之后验算在图上测量后一次调整到位。3分钟时间。&br&&br&这个毛图不是考试,是看你简历是不是吹牛。&br&我见过画了5个小时出不来的,我都快感动了。但还是让他回家了。&br&&br&再说说上星期我让刚来的新人设计一个小东西。牵扯到水管。给他定了压强,定了流量。他两天后问我该选多大的管子。说没找到资料。说流速和阻力有关系。管子小了流速就快了。怎么都能达到流量。但是也想到不能过细。那样肯定不行。难为住自己了。大家当做游戏考虑下这一题。&br&&br&还有一题,权当游戏。提升一个重物。我已经算了需要5.5kw。重物在一个轴上缠绕着。轴两端轴承间距200。一端十字滑块连轴节连接摆线针减速机。轴需多粗?轴承什么型号?&br&&br&你们觉得应该怎么算?问那个折弯需要多大压力的你觉得呢?&br&&br&答案下次公布。欢迎大家回答。&br&&br&现在回答同问的那个问题。我也不会算,我从来不算。我只是拿起手册参考下角钢的数据,再加个安全系数。就完了。算那么细致干什么。有时还为了好看,对称多折几个筋。废不了多少料。算清楚了你省的料还不够你的工资呢。一个项目下来好几百吨材料。你看看设计院设计的钢结构房子。你看看设计院的图册。你就笑了。&br&&br&设计有一个很重要的验算方法,类比法。和相近的比一比。直接用。&br&&br&我是搞非标的。主要考虑以下问题。&br&1、主要考虑能不能用,功率够不够,是不是浪费了电,水,汽。&br&这是比别人设计的强的地方。&br&2、最快的速度完成。&br&3、如果我设计出问题,问题会在哪儿?&br&其实自己心里都明白,有时候是怀疑资料,为了验证一下。有时是为了利润冒个险。&br&4、再预留个位置真出问题了好加设备。^_^&br&&br&OK 完美了。&br&&br&在外地,闲着没事。再给大家提个建议。多画一画工艺流程图。自己厂的。见过的自动线的。分支在哪儿?筛选返回在哪儿?如何运转。对大局思维有好处。就像思维导图。决策树一样。&br&&br&另再说说我为什么黑编程的。&br&我87年接触计算机。好像叫ls301。国企进口设备时带的。家人拿回来给我玩。接上绿显。我会编闹钟。没硬盘,没趣软盘。关机就没。什么语言忘了。&br&&br&90年中华学习机。固话basic。logo。会编小游戏。5寸盘。&br&&br&不说小霸王了。&br&&br&94年左右,第一台pc机电脑。dos系统。3寸盘。&br&&br&忘了什么时候学的汇编能用冰岛软件解密需注册的软件。&br&都是无聊的时候学着玩的。&br&&br&但是现在我没看懂有什么用。变化太快了。短短几年呀。很怕人的。这行业就是不停地学,不停的更新。不停的重学。不停地淘汰。这发展太迅速和跳跃了。&br&以上是猜的,没兴趣研究了。开电脑就是玩游戏。&br&我那时候的时间还不如做模型玩呢。&br&还不如泡妹子呢。原来学的吉他现在还能在儿子面前炫炫。dos和basic呢?&br&齿轮,电机和连杆总不会抛弃我吧。&br&&br&看到有个留言说他同学2本。学编程。出校门就拿20万。&br&我只想说你不是招生办的就是计算gdp的砖家。怪不得这么多人都觉得拉了国家的后腿。&br&&br&额?这样写会把这个回答搞成什么样呢?能不能印刷了卖点钱钱呢?&br&—————————————&br&&br&梁士达&br&你们单位对机械工程师的定义蛮有意思的,尤其是最后一条&br&&br&——————————————————&br&最后一条最重要了。别人不认同,你去哪儿领钱?说服不了设计院那帮人你就等着他们挑刺吧。说服不了业主技术部和监理你就等着工期无限拉长吧。不只不改,还要他们认为你说得对。&br&&br&给你讲个例子。我们平台通道做完了。业主不愿意。说用料小。不符合图册。&br&&br&我问他需要符合谁的图册?图册是国家标准吗?图册是给你参考的。不是标准。这种设备上人行走的通道只要符合国标就行了。国产有规定,投影面积载荷不能低于多少。我们可以做实验。我做的没错。退一万步说,这通道是我设计的。就算实验不过关。我立马给这楼梯做的斜度再大一点。这样投影面积就小了。就过关了。&br&呵呵,结果没人说话了。就加强了一下算了。要不的重做。&br&&br&知识就是金钱呀。&br&&br&—————————————————&br&学会了回复评论,评论里还有大量内容。不在这贴了。既然看了就看完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br&&br&另外我不是大牛。牛人都算不上。我是大学肄业,原本学的还是计算机应用。&br&&br&我会,而且必然会有说错的地方。如果有,请指出。无论是观点上的,还是技能上的。&br&&br&&br&我会虚心接受,毕竟这里是网络,我也最多在手机后面脸红一下。没什么关系的。我能接受。当面指责我才会翻脸^_^。&br&&br&&br&没想到这么多人关注这帖子,心里有点虚。本来只是说两句而已。&br&&br&&br&关注人一多不免就起争胜之心。把上面的话放到这。摆底自己,以便放弃得不到实际利益的虚荣。&br&&br&有利益两说^_^。&br&&br&这话一说心就不虚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大牛们也来吧。欢迎交流。&br&&br&————————————————&br&&br&&br&怕别人黑?其实就是搞机械的因为偏重点不一样,也是互黑的。&br&&br&你还没见过搞总工艺设计的,搞机械设计的,搞电气自动化的,管车间的,图纸会审时骂起来。互骂sb。互相看不起。每次都是面红耳赤。还是同一个公司的。&br&&br&骂完之后接着配合。都是骂声中相互交流的。&br&&br&就连搞大家伙的和搞小玩意的也是互相看不起。他们觉得我们太粗放了。我们觉得他们太磨叽。着眼点不同。&br&&br&看来我们搞非标、重工的就是比较粗野。&br&&br&突然想起我有些话说的不对。我并不知道有时候训问的人是干什么的。下意识的想成是我的同行。所以说的东西有时候并不一定适合你。讲的例子也是。希望大家有甄别的看待。&br&&br&&br&—————————————最后一次啰嗦&br&&br&&br&回复 gear guan :不是戾气,是怨气。&br&知乎上都在黑传统的机械工程师。真的待遇那么差?也总见本职业自黑的。换个机械行业的论坛又是另一番气象了。&br&&br&本来这问题各种人回答都不会一致,各说各的。有人真心喜爱。有人行业自豪。不会有it业的认同我。更不会有在机械行业滚了一身伤痕的肯定我。这我早就知道了。只是多了一种声音,一点建议,一点看法,一点牢骚而已。&br&&br&机械里面,很多人将它等同于技工。现实中分不清这两者差别。其实就是在这一行混的人,很多也是按技工摆的位置。这能怪社会,怪企业?怪企业按技工标准招人、开工资和安排岗位?&br&&br&这情况其实是教育改革,扩招后才有的现象。学校很少告诉你哪不行,只告诉你哪行。”学吧,没看谁谁谁混得怎么怎么好,出校门就能拿高工资。”&br&有开学的时候就说”工程师不接触实际屁都做不了的吗”?所以理想太高,现实太低。&br&这么多落差太大的揣着上坟的心进入这职业,搞的一说学机械的人人都摇头。培训是有成本的,企业花了成本培训,1年不到,人家辞职自己去卖煎饼果子了。我都见了很多。和他们谈了很多。但是没用。&br&&br&现在一面试老总就问我,”你觉得这个人着调吗?有培养前途吗?能干长吗?”问多了我也不愿用新手了。布置,检查。有时候比自己设计还难。新手太容易犯错误了。就像前面的题,我一分钟。新手搞一天。还不对。&br&而且还不能一上来就给他正确方法。你不给他一天的迷糊时间,不让他先走走弯路,不等他黔驴技穷,一开始就教正确的。他会质疑你。”这方法不精确,老师不是这样教的。”所以我都只能等他们撞了南墙请教我时再教。真的很难。&br&孔子说好:&br&“没有最强的职业,只有最强的玩家”。游戏一样,生活亦然。&br&你都不知道自己的职业特点,和个刺客抢个毛dps。&br&游戏的职业平衡是开发商,现实的职业平衡是供需关系。&br&&br&最后一次回复了。很累。明白就明白,我尽力了。&br&看不起自己也不要怪别人看不起。自己摆不正谁都给你摆不正。犹豫去卖煎饼果子的早点去。别让别人指责机械工程师。
我就是搞机械的。前面说的不敢赞同。搞机械的主要讲究的是“入世”。如果不懂这个道理,技术再精通也没有用。 作为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工业生产。这是国家的支柱与脊梁。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现阶段机械方面的缺口相当的大。很多私企开高工资招人而不…
看了这么多的回答,还没有人提到中国暴打全球的基建能力啊…比如:桥梁施工能力&br&&figure&&im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690& src=&https://pic1.zhimg.com/50/971b3cc4a368b26c3827c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971b3cc4a368b26c3827c4_r.jpg&&&/figure&&br&&br&给大家提供一份“世界最高桥梁排名”,中国的大桥很不好意思的霸屏了,前六我们包揽,前十我们占了8座,前一百我们占了83座。值得一提的是,你所看到的排名第四的普立特大桥并不是外国某个叫做普利特的城市的大桥,而是云南普立的特大桥……和夏洛特烦恼一个意思。&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highestbridges.com/wiki/index.php%3Ftitle%3DList_of_500_Highest_International_Bridges&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highestbridges.com/wiki&/span&&span class=&invisible&&/index.php?title=List_of_500_Highest_International_Bridges&/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909& src=&https://pic4.zhimg.com/50/4ef4e42ecb875e586f9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4ef4e42ecb875e586f92_r.jpg&&&/figure&&br&中国的基建能力的强悍是傲视全球的,随便举个例子:&br&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座斜拉桥中,中国占了六座。&br&跨度600米以上的斜拉桥,全球仅有6座,我们占了四座。&br&&br&2010年,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在采访中说:“目前,我国已建梁桥、拱桥、斜拉桥和悬索桥的跨越能力,均领先世界同类桥梁跨径,在世界桥梁跨径前十大工程中,我国已建桥梁占一半以上。”资料显示,世界前10位斜拉桥我国有8座之多,苏通长江大桥(主跨1088米)、香港昂船洲大桥(主跨1018米)、湖北鄂东长江大桥(主跨926米)包揽了斜拉桥世界跨径前三名。此外,世界跨径前10位悬索桥我国有5座,前10位拱桥有4座,梁式桥也有5座,远远超过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br&我国建造的世界跨径第一的斜拉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工程项目,2010年10月竣工验收,它比日本最大跨径的多多罗大桥长200米左右,创造了最大主跨、最深塔基、最高桥塔、最长拉索4项“世界纪录”,还于今年上半年获得了美国土木工程协会2010年度土木工程杰出成就奖,这是中国工程项目首次获此殊荣。&br&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长的跨海大桥,截至2010年,它已有32项专利技术、17项省部级工程建设工法获得批示或在公示中。武广高铁汀泗河特大桥首次在无砟轨道上运用140米钢箱系杆拱结构,解决了高速铁路高跨度桥梁的路基沉降和温度影响等世界性难题,在世界上此类桥梁中跨度最大。&br&&br&还有长度达到36.48公里的胶州湾跨海大桥 特别喜欢这张,宛若云中之桥&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33& data-rawheight=&280& src=&https://pic2.zhimg.com/50/ef317ea5faeeda87f6e919f2f99a0d3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ef317ea5faeeda87f6e919f2f99a0d3e_r.jpg&&&/figure&&br&&br&以及即将完工,总长度达到了49.986公里的港珠澳跨海大桥&br&&figure&&im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17& src=&https://pic2.zhimg.com/50/68475fcfc4afd6eabeb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68475fcfc4afd6eabeb6_r.jpg&&&/figure&&br&&br&用中国桥梁施工人员的话来说:我们比国外也强不了太多,“唯手熟尔”…_(?3」∠)_这种淡定的傲娇语气也是醉了&br&&br&最后,上一张贵州某工地的施工图给大家感受一下吧&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src=&https://pic3.zhimg.com/50/a70a064c882f2f2d8f5f3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a70a064c882f2f2d8f5f3b_r.jpg&&&/figure&
看了这么多的回答,还没有人提到中国暴打全球的基建能力啊…比如:桥梁施工能力 给大家提供一份“世界最高桥梁排名”,中国的大桥很不好意思的霸屏了,前六我们包揽,前十我们占了8座,前一百我们占了83座。值得一提的是,你所看到的排名第四的普立特大桥并…
是的,作为一个工程人员,这要从头说起了。&br&当年钱老回国只搞火箭不搞飞机就是因为我国的工业基础太差。&br&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钱老已经不在了,我们的工业基础还是寸步难行。&br&大炼钢铁和big revolution使得我国的工业基础严重受挫,元气大伤。&br&工业要发展,炼钢要为先!&br&因为我们的工业起步晚,基础弱,又加上近现代中的一些现象使得我们的工业底子消耗殆尽,积重难返。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专注于搞经济而忽视了基础产业,导致现在的基础产业漏洞百出,重负连连。单从有机化工业和炼钢工业就可以看出来巨大的差距。&br&作为工程人员,我们从心里有这样的体会:工业革命那100多年国外不是白走的,他们的每一道工艺,每一项配料,每一个细节都是需要一点一点从心里挖出来、从失败中走出来的。这些是十几年的高等教育教育不来的,是多少钱砸不出来的。必须经过那么多次失败才会有今天的成功,要想真正有自己的技术,没有捷径,要接受对无数次的失败,而且要心甘情愿的接受。&br&我们要想真正造出一个100%的汽车发动机,是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的。我们正在努力追赶了。&br&我们不缺设计师,我们缺的是底层的工人师傅。缺的是国外那100多年不浮躁的经验和教训。()&br&&br&--------------------------------------一年后()更新----------------------------------------&br&这一年来时不时的还会看到该问题的更新,看来还是很多人关心国产发动机的发展,我也没想到这个答案还能保持在前列,先谢谢大家,看来是时候好好补充下了。&br&&br&首先要区别两个概念:science和engineering。科学是共享的、透明公开的,但是工程学却是保密的、私有的。发动机的原理可以说是及其简单,而且这个原理在内燃机存在的200多年里从来没变过:燃料燃烧致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做功。但是science说起来容易,如何用这些人类都知道的白开水一般的理论做出按人类意志行为的engineering却完全是另一回事:如何把功率提上来,重量减下去,寿命延长,效率提高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漫漫长征。科学结论我们都可以记得住,我相信我们高等科学在记忆上的教育非常成功,但是传统工业的工程学教育可以说是一塌糊涂,生产技术和理论严重脱节。&br&&br&再一个,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之前,西方国家有一段特殊的时期,这段时期是机械工业飞速发展的一段时期,被誉为“大蒸汽时代”。有兴趣的可以搜一搜这一时期内的作品,几乎所有能动的东西都是齿轮机械,其繁荣程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由于我国没有接受这一时期的洗礼,少部分民族资产后来也被帝国主义压迫致残,再后来又被社会主义充了公,所以基本上没有任何技术积累。而工程积累的核心就是两个字:秘方。无论是做饭、酿酒、制药还是冶钢、加工,其技术本质不外乎这两个字。而秘方则是完全私有的,一般由家族或公司的形式来传承。而传承需要时间沉淀,也需要民族氛围。一个崇尚速度,敢于挑战人类极限,敢于质疑权威的民族,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研发这种铁与火的机器。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做的很不好,我们的教育似乎不太鼓励培养这种冒险精神。&br&&br&对于发动机具体的一些瓶颈,下面我逐条列举,及时更新:&br&&br&1. 金属铸造&br&发动机气缸主体和其他简单结构件一般使用金属浇铸成形,具体过程又分高压铸造和低压铸造。金属融化成液体倒入模具,此过程难点在于降温凝固过程中残余应力、排气、脱模剂喷淋等导致缺陷的发生,缺陷降低了成品率,而且严重影响寿命,因为金属疲劳最怕缺陷。其次,金属材料自身的品质要求亦极高,一般是铸铁或铸铝,高品质的浇铸原材料我们不行,需从国外进口,但最近国家加强了对高品质铸铝原材料的研发,以满足航天航空的需求,将来可能会给汽车产业带来福利。再次,压铸模具和压铸机,世界最好的是日德,之后是意大利,再后是其他。模具要精密,耐用,适应自动生产,不能说铸造了几个模具就断了、漏了,再或者只能人工看着掌握火候那可不行。金属铸造问题是个天大的问题,毫不客气的说是中国从古至今的问题,从宝剑对抗圆月弯刀,到现在的发动机制造,都是这个问题。这套技术是典型的蒸汽时代的产物,是所有现代工业的底子,现在他们已经配合上了电气产业和计算机信息产业,更是如虎添翼。&br&&br&2. 机械加工&br&要有上好的车床,车刀,车工。车床和车刀起码还能高价从德国买到,但是车工就是个问题了。同样一个零件,选择不同的方向和走线切出来,寿命却明显不同。这些技艺,怎么办。发动机的活塞要在缸孔中千万次的来回运动,其误差要求极高,其壁表面加工要求一种工艺,叫做珩磨,保证缸孔表面耐磨而且还能附着一层油膜保证密封性能。这时珩磨的材料,工艺,方向又来了。此过程走不好,缸孔哪怕弯那么一点点,活塞千万次的运动便会加速发动机的老化。曲轴孔是多档的间断长孔,尺寸精度、圆度、同轴度、表面粗糙度每一项要求都非常严格。&br&&br&3. 装配工艺&br&看了《速度与激情》就觉得汽车是几个人在garage里面拧拧螺丝、吊台发动机就可以造车的。那些是修车,发动机里面的装配可不是单用手就可以,而是专业的装配工具。这些需要经验,需要技术,更需要时间。有些零件需要特定的机器进行安装,甚至螺丝的安装顺序,拧紧的力道都需要经验和仪器。活塞隙如果混入了细小的硬物颗粒,千万次的研磨又会造成多大的损坏。所以装配环境、工艺、设备、技术要求非常高。更要命的是,如果前两步走不好,我们连装配的机会都没得练。&br&&br&4. 橡胶&br&在第3步里面,装配过程中需要用到有机材料。有人说发动机就是钢铁和橡胶的共鸣,不错。说橡胶是内燃机的核心材料毫不为过,无论是气缸的密闭性还是油箱、水箱的密闭性,橡胶都是决定性作用。Youtube上面有很多国外汽车大厂的发动机组装视频,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搜索关键词是:Car Engine Assembly),看完你就会发现,连拧螺丝的都是帅哥,他们的学历绝不比我们低。对于汽车发动机橡胶,我不了解,但是我知道电力工业中的有机材料现状。高品质橡胶我们国产的不行,但是能力正在不断提高。&br&&br&5. 主要机械零部件&br&凸轮,曲柄连杆,齿轮组,轴承,链条,液压件,能做出来是一回事,能长时间稳定的使用算是另一个概念。归根到底还是两个问题:金属材料,机械加工。大家发现了么?制造机器的机器才是最底层、最NB的家伙。俗话说,欲先攻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底层有了,什么都有了。日德美俄意法英的锤子可是磨了很久了。&br&&br&6. 技术封锁&br&前面说的是技术问题,这个是个政治问题,但是却无法回避。当今社会已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社会化大分工已经使得各行各业的距离越来越远。所以,任何一个复杂的系统性产品都不可能自己生产所有的零件。Google不可能为提高计算速度自己生产所有的处理器,GE不会为航空发动机研制更纯净的燃油,米其林轮胎不可能自己种橡胶树。因为社会要分工,只有分工才能更专注。那么要想组织这么分散的资源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组织本身就成了一种能力,所以现代统治阶级之所以能够统治,不是因为垄断了生产资料,而是垄断了组织生产的能力。企业也一样,任何一个优秀的企业都是自己具有某一部分的核心技术,然后将其他非核心组件外包,形成共赢的盈利形势。全球已经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供货链条,全球化大范围的分工与合作已经是常态,但是唯独对中国,这些关系链条像着了魔似的纷纷瓦解。为什么,想必都知道。比如上面提到的铸造模具,日德压铸模具只卖本国企业,其他国家想买都买不到。但是我们不能那这个问题当挡箭牌,唯有自己拥有核心科技,别人才会看得起我们,才存在合作的价值;否则别人看的上我们的永远只是人力而已。&br&&br&7. “市场换技术”的战略错误&br&“市场换技术”是指80年代后期到2001年中国入世之间,中国政府允许外资入华修建汽车合资工厂的战略决策,前商务部长的吕福源这样解释:&br&&blockquote&“中国必须有自己的骨干企业,合资必须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上,按中国的长远利益搞。我们让出巨大的市场,我们就有资格要技术、要利润。”&/blockquote&也就是说,我们开放市场,为的是换取技术。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幼稚的、停留在宏观上的理论性假设。首先,中国开放市场,是大趋势,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不论什么目的,市场都会开放。960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的疆域里总共只有20万辆汽车,平均48平方公里一辆,这是怎样的场景?全国人民都骑自行车总不是办法。其二,大大低估了科技的价值,换技术是一厢情愿。那些重要技术的价值之大恐怕会吓到所有人,远不是卖几百万辆汽车的钱能买到的。德国五个支柱产业,四个和汽车相关。汽车产业已然成了大国的立国之本,何谈“换”?核心技术的进步永远不要期望别人会给我们;还是我上面说的那句话,没有捷径。把技术进步寄托在别人身上真的太幼稚了。正是这种“市场换技术”的借口,扼杀了自主研发的动力。所以我觉得,“换技术”这事别再想了,死了心吧,“偷”都偷不来,“抢”都抢不了。&br&&br&毕竟民族工业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庆幸的是,现在工业的发展已经基本步入正轨了,中国自主的汽车品牌也慢慢形成:比亚迪、奇瑞、长城、吉利。期待有一天,Top Gear榜上也能看到来自中国的速度。&br&&br&附图:&br&1. 沙模批量生产&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cac26baf46a08d2dfc0cb398_b.jpg& data-rawwidth=&757& data-rawheight=&5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cac26baf46a08d2dfc0cb398_r.jpg&&&/figure&2. 沙模检验&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517cd9d5bf04d318669eabe3875da1fb_b.jpg& data-rawwidth=&983&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517cd9d5bf04d318669eabe3875da1fb_r.jpg&&&/figure&3. 机器复核&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a21cf62aa1bd7ad4b5f82338bb5eeec_b.jpg& data-rawwidth=&702& data-rawheight=&4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ca21cf62aa1bd7ad4b5f82338bb5eeec_r.jpg&&&/figure&&br&4. 融化钢水&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2efc4c214_b.jpg& data-rawwidth=&726& data-rawheight=&4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2efc4c214_r.jpg&&&/figure&5. 开始浇铸&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f1c0eaded70ac_b.jpg& data-rawwidth=&689& data-rawheight=&4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f1c0eaded70ac_r.jpg&&&/figure&6. 金属冷却&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e3c07c6bfd7b3d4e8ece7_b.jpg& data-rawwidth=&747& data-rawheight=&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ae3c07c6bfd7b3d4e8ece7_r.jpg&&&/figure&7. 机器运输&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dcfd4b320f1c301d2cd16_b.jpg& data-rawwidth=&713& data-rawheight=&4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dcfd4b320f1c301d2cd16_r.jpg&&&/figure&8. 敲去模土&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64fbdcac5647cef5fbac_b.jpg& data-rawwidth=&766& data-rawheight=&4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64fbdcac5647cef5fbac_r.jpg&&&/figure&9. 浇铸完成&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9acfe36ed42_b.jpg& data-rawwidth=&934& data-rawheight=&7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9acfe36ed42_r.jpg&&&/figure&10. 粗加工&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cbcc6b80bdbcbd_b.jpg& data-rawwidth=&628& data-rawheight=&4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cbcc6b80bdbcbd_r.jpg&&&/figure&11. 精加工&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b1be6f05f8cdaee6065a47_b.jpg& data-rawwidth=&849& data-rawheight=&5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b1be6f05f8cdaee6065a47_r.jpg&&&/figure&12. 使用定制械具开始吊装&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63b68b0ad60d68f1243fbe_b.jpg& data-rawwidth=&812& data-rawheight=&3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63b68b0ad60d68f1243fbe_r.jpg&&&/figure&13. 安装精密零件&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766bb357ff665cf61abcc0_b.jpg& data-rawwidth=&675& data-rawheight=&4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766bb357ff665cf61abcc0_r.jpg&&&/figure&14. 组装连杆、曲轴等运动件&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dadebcfe3ba_b.jpg& data-rawwidth=&727& data-rawheight=&4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dadebcfe3ba_r.jpg&&&/figure&15. 机器上胶&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b4dcbcfdcd6f5e870d9f_b.jpg& data-rawwidth=&716& data-rawheight=&4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bb4dcbcfdcd6f5e870d9f_r.jpg&&&/figure&16. 多路同部旋拧&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4b6e86bf64ce57c9b200bf6_b.jpg& data-rawwidth=&725& data-rawheight=&4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4b6e86bf64ce57c9b200bf6_r.jpg&&&/figure&17. 装配凸轮&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a19a1af86e9cde36c1f30_b.jpg& data-rawwidth=&710& data-rawheight=&4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ba19a1af86e9cde36c1f30_r.jpg&&&/figure&18. 基本完成&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56183bff26e9fa195e4a2a4e18cec6f6_b.jpg& data-rawwidth=&668&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56183bff26e9fa195e4a2a4e18cec6f6_r.jpg&&&/figure&&br&19. 外部总装&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4f0ecc6e5e34b71791ae_b.jpg& data-rawwidth=&693& data-rawheight=&4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a4f0ecc6e5e34b71791ae_r.jpg&&&/figure&&br&20. 检验&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f793677ddec00a12202a45_b.jpg& data-rawwidth=&16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f793677ddec00a12202a45_r.jpg&&&/figure&
是的,作为一个工程人员,这要从头说起了。 当年钱老回国只搞火箭不搞飞机就是因为我国的工业基础太差。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钱老已经不在了,我们的工业基础还是寸步难行。 大炼钢铁和big revolution使得我国的工业基础严重受挫,元气大伤。 工业要发展,…
正好在做有关于Youtube和Viral video的研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叫Vidstatsx的youtube大数据网站,&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vidstatsx.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YouTube Stats / Statistics VidStatsX&/a&。在此分享给大家。&br&&br&&u&&b&神奇功能一:搜集了所有热门Youtube频道的数据。&/b&&/u&&br&想知道Youtube上什么频道最火吗?这个网站会告诉你。&br&它有一个统计功能,将所有的Youtube频道根据订阅数排列。&br&前20名截图一张(好像有个奇怪的东西排到了第20名。)&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55e21a0a7b4ffdb33ea42d1a863194dc_b.jpg& data-rawwidth=&716& data-rawheight=&4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55e21a0a7b4ffdb33ea42d1a863194dc_r.jpg&&&/figure&&br&如果你想要进入某个频道的话,不用根据名字去谷歌搜索,直接点名字旁边的半透明的youtube标志就可以了。&br&&br&&br&&b&&u&神奇功能二:细致的分类。(核心功能)&/u&&/b&&br&第一个功能有明显的缺陷,就是不够个性化。Youtube的世界几乎包含了现实世界中所有的内容,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都不相同,订阅最多的不一定是最适合我的。&br&因此,这个网站给所有的频道分了类,满足了不同人的需求。&br&想要学习科学知识的,可以去edu和science & tech版块;&br&想要追求刺激的,auto和vehicle等着你;&br&提高生活质量的,how to & style (真心推荐,教什么的都有,无意中看到一个做蛋糕的,什么造型的蛋糕都做得出来,真心给跪;当然少不了教你化妆,穿衣服,总之很多知识就对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debd895229_b.jpg& data-rawwidth=&136& data-rawheight=&35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36&&&/figure&&br&&br&这是那个最牛的做蛋糕的,创意无限,女生难以抵抗,也难以模仿。&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youtube.com/user/RosannaPansino&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youtube.com/user/Rosann&/span&&span class=&invisible&&aPansino&/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你可以想象这些都是蛋糕吗? &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e0f0f8cef2b2eba39ce95b_b.jpg& data-rawwidth=&876& data-rawheight=&5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e0f0f8cef2b2eba39ce95b_r.jpg&&&/figure&&br&Science & tech的截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9a860e6ae582371fadbe3f_b.jpg& data-rawwidth=&839& data-rawheight=&5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b9a860e6ae582371fadbe3f_r.jpg&&&/figure&&br&在science&tech中排第一的人真的真的很厉害。&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youtube.com/user/Vsauc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youtube.com/user/Vsauc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br&他叫Vsauce,做的是真人科学科普,类似于流言终结者,选择的都是很有趣的topic,例如在知乎曾经很火的”世界上的音乐会不会被写完”,“如果地球上的人同时跳起会怎么样”等等,他都有较为科学和系统的解释,可能作为科学研究还欠严谨,但是作为面向公众的科普作品无论是从选材的趣味性还是解释的科学性都很不错了。&br&看看他惊人的视频浏览数就知道他的流行程度了。&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a77bcc75ec593d2e8ba51_b.jpg& data-rawwidth=&889& data-rawheight=&6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a77bcc75ec593d2e8ba51_r.jpg&&&/figure&&br&&br&&br&&b&&u&功能三:看频道流行走势。&/u&&/b&&br&&br&大数据网站,少不了数字、图和预测。&br&这个网站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看走势。&br&你可以看到过去指定时间里得到和失去最多订阅者的频道(top gainers&losses),也可以看这个网站根据订阅者增加减少的数量做出的未来走势预测。&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dab_b.jpg& data-rawwidth=&464& data-rawheight=&1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dab_r.jpg&&&/figure&&br&下图是刚才介绍的Vsauce的订阅趋势。&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d303cd25728afc8ae0a10b_b.jpg& data-rawwidth=&964&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d303cd25728afc8ae0a10b_r.jpg&&&/figure&&br&&br&除了这个网站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在youtube本身,即&b&&u&关键词搜索。&/u&&/b&&br&&br&还是以那个做蛋糕的为例。如果我想要学做蛋糕,那么我要找的就是如何做蛋糕,和如何做有趣的蛋糕,所以我会先在youtube里面搜索baking,然后在高级搜索选项里面选择&b&观看次数&/b&,这样我就可以找到有关baking的点击次数最高的视频。&br&&b&点击最高的视频往往可以将我领向高质量的视频作者,&/b&(在大多数情况下,点击和视频的质量成正比)&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eec32da95dace230d2a2d0a_b.jpg& data-rawwidth=&621& data-rawheight=&4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eec32da95dace230d2a2d0a_r.jpg&&&/figure&&br&上图是baking关键词下点击数排名前四的视频,排名第三的就是我前面提到的那个蛋糕作者。&br&关键词越是详细,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率土之滨老玩家回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