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创业两百万父亲 说不分家产给我全亏掉 儿子:失败者凭啥

富爸爸变穷爸爸,没资格教育儿子?
因为创业屡次失败,耗光百万积蓄,他没有气馁,却被儿子看扁:你自己都是个失败者,没资格教育人。
父亲创业积累两百万家产全亏掉 儿子:失败者凭啥教育我
商报图形 刘颖 制
  商报记者 韩政 实习生 罗贤为
  因为创业屡次失败,耗光了百万积蓄,43岁的陈先生虽然没有气馁,准备东山再起。但他在17岁儿子面前却被看扁,每次督促他好好学习,却遭到儿子反驳:你自己都是个失败者,没资格教育人。
  “为了儿子,今后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陈先生说,但今后自己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儿子,希望有人给他支支招。
  假如你遇到这种情况,将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儿子成绩不好 父亲焦头烂额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南岸聚丰江山里小区陈先生的家。这套130多平方米的房子,是2008年买的,虽然装修不是很豪华,但布置得很温馨、舒适。客厅里多处摆放着儿子从小到大的照片。
  此时,陈先生一人在家,正为儿子的教育问题而焦头烂额:紧锁的眉头,一脸的焦虑,让这位43岁的父亲,显得更加苍老、无助。
  “我和他妈都没读多少书,做生意都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希望他能考个重本。”陈先生说,儿子小军今年17岁,在主城一所重点中学读高二。为了让儿子出人头地,不管上初中、还是高中,他都花钱选了所好学校。
  但是,离高考还有一年多时间,小军的成绩处于班上中下水平。“这样的成绩,哪能考得起重本,连本科都难。”陈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时在儿子耳边叮嘱:一定要努力,争取考个好大学。
  两次创业失败 儿子看扁父亲
  “每次教育时,他常说知道了、知道了,脸上露出不耐烦的表情。”陈先生说,随着年龄增长,儿子变得越来越有主见。
  由于自己两次创业失败,他说的话渐渐不管用了。有时,儿子还会反驳:“你要求我这样那样,你自己呢,哪样做成功的,还来说我。”顿时让陈先生哑口无言。
  上周周末,父子俩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至今两人都没说过话。
  “当时我看他在书房里看书,心里还比较欣慰,可是走近一看,他在书里夹着手机,正偷偷地玩游戏。”陈先生顿时火冒三丈,一巴掌扇了过去。
  “叫你好好读书,你只知道玩,这样不争气,你对得起我和你妈吗?”面对父亲的怒斥,小军不但没表现出悔意,反而仰起头大声吼道:“老汉,这几年你做生意,做一次亏一次,一样都没成功,你这么失败,哪有资格来教育我!?”
  儿子的这一句话,戳中了陈先生内心深处的伤疤。他高高扬起的手放了下来,心中的怒气无处发泄,他搬起一把木椅,狠狠地砸在地上,然后躲在卧室里,独自怄气。
  家里落差很大 儿子难以接受
  昨日中午,记者电话联系上在校读书的小军。他说,以前家里虽然不是非常有钱,但是生活无忧,一家人有说有笑的,自己也过得很开心。但是近年来父亲创业失败后,家里的落差非常大,父母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自己在家中觉得十分压抑。
  “你为什么觉得父亲是失败者?”小军说,父亲虽然有干劲,但做事欠考虑,创业还未摸清市场就开始搞,第二次也是因此投入太大,所以不管做什么,都失败。
  “失败的父亲,就没资格教育你吗?”电话里,小军稍稍沉默了一下说,当初说这话,的确有点过头。小时候觉得父亲很伟大,做生意很成功,现在做一次失败一次,前后落差比较大。“他老批评我这样做得不好,那样做得不对,心里很难接受。”
  【父亲的话】
  儿子,爸爸有话对你说
  儿子,我有许多话要对你说,但长期在外奔波,一直以来,都没有这个机会。我们父子平时接触少,你不知道爸爸有多艰辛,以前跑业务时,风里来雨里去,为了这个家庭,从未叫过苦,因此也早早的落下了病根,造成腰椎间盘突出,即使这样,我还是忍着疼,出去跑业务,这些都没对你说过。
  儿子,你知不知道,爸爸有多么的爱你!你是否记得那年我去广州出差,你在电话里说,要吃广东肠粉,上飞机前,爸爸买了一份刚出笼的肠粉,打包给你带回来,怕路途颠簸打翻肠粉,爸爸一路提着赶回家,看你吃着开心的样子,爸爸觉得很高兴。在你考重点高中还差10多分的情况下,需要交4万元,那时爸爸实在没钱,硬着头皮从亲戚那里借了4万元,给你交上,让你高高兴兴走进新学校。
  儿子,在过去几年,爸爸创业屡次失败,都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心里十分内疚和苦闷,但我认为,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爸爸都曾经努力过、拼搏过,即使过去失败了,爸爸也从未气馁,吃一堑长一智,今后还想继续创业。
  其实,在爸妈眼里,你也是个懂事的孩子:知道家里缺钱,你一直用着爸爸的旧手机,按键都不灵了;放寒暑假时,你能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做饭。
  对你的未来,爸爸从未失去信心,即使再苦再累,也会全力支持你读书。你能否也像爸爸一样,不管结果成功还是失败,能否拿出百分之一百的努力,去搏一下,作为父母的,也知足了。
  【专家】
  父亲创业失败
  父爱仍然伟大
  重庆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桂亚莉老师:小军认为父亲是个失败者,并不是个例,代表了像他这样一个群体的价值观。他很大方面受到了社会风气影响,把挣钱多少,当做了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当父亲从之前眼中的成功者变成了失败者,前后对比,他觉得心里落差太大。但是,父亲创业失败,但父爱仍然伟大,值得所有人尊敬。价值观的评判标准是多元的,作为父母,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价值导向,不要一味以金钱作为爱孩子的手段,而是要让孩子明白,成功标准是多样的,不仅仅是用金钱去衡量。在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中,也不要把成功以金钱等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果在平时给孩子传达的,就是以物质作为成功标志,那么孩子势必会受到影响。
  【经历】
  父亲三次创业
  由成功跌落到失败
  陈先生来自万州农村,高中毕业后就到广东东莞闯荡,打过工,跑过业务,开过工厂……挣得第一桶金后,他为了儿子回到重庆,在主城买房买车,手里还有一百余万元的资金。没想到,回家连续创业两次,都失败了。
  第一次创业
  挣下两百万身家
  “当年初到东莞,跑业务很辛苦,每天一早提个包去挤公交、坐摩的,一个厂一个厂跑。”回想过去的情景,陈先生说,当时早上啃馒头,中午就在路边摊吃炒粉,天黑了才回家。后来赚了点钱,买了一辆二手车,这才稍稍轻松点。
  2005年左右,东莞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陈先生看中商机,拿出30多万元积蓄,买来二手设备开了家规模不大的配套塑胶厂,专门生产产品包装袋。几年下来,他挣了近两百万元。
  在外打拼,陈先生始终放心不下留守在老家、跟着奶奶一起生活的儿子。陈先生和妻子商量,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夫妻俩决定结束沿海生意,回到重庆发展,把11岁大的儿子从农村接进城读书。
  2008年,夫妇俩回到重庆,全款购置了房产,二手车也换成了价值20多万元的新车。装修完新房后,陈先生手上还有一百余万资金,他打算用这笔钱在家乡第二次创业。
  第二次创业
  亏了20多万元
  想到其他行业不熟,陈先生回乡创业还是干起老本行。2009年初,他投入50多万元在渝北开了一家塑胶厂。妻子则当起全职太太,照顾正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
  刚开始,陈先生照搬东莞的模式,规模不大,稳扎稳打。本以为轻车熟路,工厂应该很快上路,但是出去跑业务时才发现,重庆的市场并没有沿海那么大。
  “为了拉业务,我开着车把主城区都跑遍了。”陈先生说,三个月跑下来,吃了数次闭门羹后,才发展了两家规模不大的摩配厂家,要货不多,自己每月亏损上万元。
  看着工厂亏损,那段时间,陈先生是吃不好、睡不着,头发都掉了好多,天不亮就出去跑业务,但是效果仍然不好。连续亏损一年多后,他不得不痛下决心,将厂子转让,亏了20多万元。
  第三次创业
  百万积蓄耗光
  2012年初,看到房地产市场火爆,陈先生又看中家具市场。由于有了失败的教训,他先到主城家具商场详细考察了一番,最后决定投入100多万元,在南岸开了家近千平方米的家具卖场。自己的本钱不够,还找亲友借了一些。
  家具卖场开业不久,就遇上了连绵的雨季,首月营业额只有9万多元,无疑给了陈先生当头一棒。
  “月营业额20多万元才刚好保本,首月亏定了。”陈先生再也坐不住了,他印发了数千份广告传单,亲自带着员工上街散发,花钱在周边楼盘做广告。两个月后,生意有了点起色,但还是亏损。即使这样,他从未拖欠工资,没有流动资金钱,就四处借钱也给员工们按时发放。
  撑了一年左右,生意始终不温不火,为了减少开支,他开始裁员,最少时只有两名员工。去年年初,实在撑不下去了,他不得不黯然结束家具卖场生意。这一次亏了50多万元。
  为了儿子
  父亲准备东山再起
  在渝北创办塑胶厂失败,对陈先生来说,只是伤及皮毛。但是家具卖场的失败,却让他伤及筋骨,原来一百余万的积蓄差不多被耗光。
  为了生计,他不得不重新打工,在江北一家公司开车,妻子也结束了全职太太的生活,在超市当营业员。两人每月收入5000多元。
  “落差太大了,以前是老板,自己开车上班,现在成了丘二,给别人开车;以前经常出去旅游,现在连吃顿火锅,都要犹豫再三……”昨日下午,陈先生妻子卢女士告诉记者,这几年就像做了一场梦,人生大起大落。最令人担心的是,儿子也慢慢瞧不起自己的父亲,父子间隔阂越来越深。
  “为了儿子,今后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陈先生说,连续创业两次都失败,但自己还未气馁,先去打工,准备东山再起。
[责任编辑:
看重庆新闻客户端
华龙网官方微信
重庆新闻微信号
热线:023-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父创业两百万家产全亏掉&儿子:失败者凭啥教育我--人民网广西频道--人民网
父创业两百万家产全亏掉&儿子:失败者凭啥教育我
&&&&来源:&&&&&
商报图形 刘颖 制
  因为创业屡次失败,耗光了百万积蓄,43岁的陈先生虽然没有气馁,准备东山再起。但他在17岁儿子面前却被看扁,每次督促他好好学习,却遭到儿子反驳:你自己都是个失败者,没资格教育人。
  “为了儿子,今后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陈先生说,但今后自己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儿子,希望有人给他支支招。
  假如你遇到这种情况,将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儿子成绩不好 父亲焦头烂额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南岸聚丰江山里小区陈先生的家。这套130多平方米的房子,是2008年买的,虽然装修不是很豪华,但布置得很温馨、舒适。客厅里多处摆放着儿子从小到大的照片。
  此时,陈先生一人在家,正为儿子的教育问题而焦头烂额:紧锁的眉头,一脸的焦虑,让这位43岁的父亲,显得更加苍老、无助。
  “我和他妈都没读多少书,做生意都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希望他能考个重本。”陈先生说,儿子小军今年17岁,在主城一所重点中学读高二。为了让儿子出人头地,不管上初中、还是高中,他都花钱选了所好学校。
  但是,离高考还有一年多时间,小军的成绩处于班上中下水平。“这样的成绩,哪能考得起重本,连本科都难。”陈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时在儿子耳边叮嘱:一定要努力,争取考个好大学。
  两次创业失败 儿子看扁父亲
  “每次教育时,他常说知道了、知道了,脸上露出不耐烦的表情。”陈先生说,随着年龄增长,儿子变得越来越有主见。
  由于自己两次创业失败,他说的话渐渐不管用了。有时,儿子还会反驳:“你要求我这样那样,你自己呢,哪样做成功的,还来说我。”顿时让陈先生哑口无言。
  上周周末,父子俩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至今两人都没说过话。
  “当时我看他在书房里看书,心里还比较欣慰,可是走近一看,他在书里夹着手机,正偷偷地玩游戏。”陈先生顿时火冒三丈,一巴掌扇了过去。
  “叫你好好读书,你只知道玩,这样不争气,你对得起我和你妈吗?”面对父亲的怒斥,小军不但没表现出悔意,反而仰起头大声吼道:“老汉,这几年你做生意,做一次亏一次,一样都没成功,你这么失败,哪有资格来教育我!?”
  儿子的这一句话,戳中了陈先生内心深处的伤疤。他高高扬起的手放了下来,心中的怒气无处发泄,他搬起一把木椅,狠狠地砸在地上,然后躲在卧室里,独自怄气。
(责编:刘佳、伍迁)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什么是品牌?品牌是企业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屹立在行业的顶端,是时间及消费者口碑叠加在一起对企业的肯定。新乡市香源
京津冀将联合制定中长期
王安顺表示,北京将继续实施区域生态建设工程,努力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11月7日,来自澳门的戏剧表演者在乌镇西栅古街上表演话剧《Preserving Happiness》。围观游客大多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观看戏剧表
大约200名由军人和警察组成的救援团队以及大约500名志愿者参与救援工作。他们使用铲子、锄头和双手在房屋废墟以及泥地中挖掘,寻找幸存者。 印尼国家
近日,声称国家已低调废除高校“211工程”、“985工程”的传闻在网上“发酵”。对此,多名业内人士透露,尚未收到有关国家废止“211工程”和“985工程
78岁的蒋德银孤身一人独居西昌,起早贪黑靠卖烤玉米和红薯为生,西昌的热心网友称其为“玉米爷爷”,经常“组团”去买他的烤玉米。11日凌晨,一辆轿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产量仍在逐年递增。在建筑拆迁、重建,这一项上产生的垃圾每年就高达几十亿多亿吨。
国家卫计委详解埃博拉出血热
国家卫计委提醒,为减少传播感染,当人们曾去
近日,在荷兰国王的欢迎晚宴上,习近平身着立领礼服,将立领服装纳入涉外正
4月27日,李克强总理赴重庆万州考察。期间,李克强分别考察了政通通信公司和
4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新疆,就深入贯
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主题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正在浙江乌镇举行。父亲创业家产全亏 儿子称失败者凭啥教育我|创业|父亲|失败者_新浪珠海
父亲创业家产全亏 儿子称失败者凭啥教育我
重庆商报评论
  因为创业屡次失败,耗光了百万积蓄,43岁的陈先生虽然没有气馁,准备东山再起。但他在17岁儿子面前却被看扁,每次督促他好好学习,却遭到儿子反驳:你自己都是个失败者,没资格教育人。
父亲创业两百万家产全亏掉 儿子:失败者凭啥教育我
  “为了儿子,今后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陈先生说,但今后自己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儿子,希望有人给他支支招。
  假如你遇到这种情况,将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儿子成绩不好 父亲焦头烂额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南岸聚丰江山里小区陈先生的家。这套130多平方米的房子,是2008年买的,虽然装修不是很豪华,但布置得很温馨、舒适。客厅里多处摆放着儿子从小到大的照片。
  此时,陈先生一人在家,正为儿子的教育问题而焦头烂额:紧锁的眉头,一脸的焦虑,让这位43岁的父亲,显得更加苍老、无助。
  “我和他妈都没读多少书,做生意都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希望他能考个重本。”陈先生说,儿子小军今年17岁,在主城一所重点中学读高二。为了让儿子出人头地,不管上初中、还是高中,他都花钱选了所好学校。
  但是,离高考还有一年多时间,小军的成绩处于班上中下水平。“这样的成绩,哪能考得起重本,连本科都难。”陈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时在儿子耳边叮嘱:一定要努力,争取考个好大学。
  两次创业失败 儿子看扁父亲
  “每次教育时,他常说知道了、知道了,脸上露出不耐烦的表情。”陈先生说,随着年龄增长,儿子变得越来越有主见。
  由于自己两次创业失败,他说的话渐渐不管用了。有时,儿子还会反驳:“你要求我这样那样,你自己呢,哪样做成功的,还来说我。”顿时让陈先生哑口无言。
  上周周末,父子俩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至今两人都没说过话。
  “当时我看他在书房里看书,心里还比较欣慰,可是走近一看,他在书里夹着手机,正偷偷地玩游戏。”陈先生顿时火冒三丈,一巴掌扇了过去。
  “叫你好好读书,你只知道玩,这样不争气,你对得起我和你妈吗?”面对父亲的怒斥,小军不但没表现出悔意,反而仰起头大声吼道:“老汉,这几年你做生意,做一次亏一次,一样都没成功,你这么失败,哪有资格来教育我!?”
  儿子的这一句话,戳中了陈先生内心深处的伤疤。他高高扬起的手放了下来,心中的怒气无处发泄,他搬起一把木椅,狠狠地砸在地上,然后躲在卧室里,独自怄气。
  家里落差很大 儿子难以接受
  昨日中午,记者电话联系上在校读书的小军。他说,以前家里虽然不是非常有钱,但是生活无忧,一家人有说有笑的,自己也过得很开心。但是近年来父亲创业失败后,家里的落差非常大,父母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自己在家中觉得十分压抑。
  “你为什么觉得父亲是失败者?”小军说,父亲虽然有干劲,但做事欠考虑,创业还未摸清市场就开始搞,第二次也是因此投入太大,所以不管做什么,都失败。
  “失败的父亲,就没资格教育你吗?”电话里,小军稍稍沉默了一下说,当初说这话,的确有点过头。小时候觉得父亲很伟大,做生意很成功,现在做一次失败一次,前后落差比较大。“他老批评我这样做得不好,那样做得不对,心里很难接受。”
  父亲的话
  儿子,爸爸有话对你说
  儿子,我有许多话要对你说,但长期在外奔波,一直以来,都没有这个机会。我们父子平时接触少,你不知道爸爸有多艰辛,以前跑业务时,风里来雨里去,为了这个家庭,从未叫过苦,因此也早早的落下了病根,造成腰椎间盘突出,即使这样,我还是忍着疼,出去跑业务,这些都没对你说过。
  儿子,你知不知道,爸爸有多么的爱你!你是否记得那年我去广州出差,你在电话里说,要吃广东肠粉,上飞机前,爸爸买了一份刚出笼的肠粉,打包给你带回来,怕路途颠簸打翻肠粉,爸爸一路提着赶回家,看你吃着开心的样子,爸爸觉得很高兴。在你考重点高中还差10多分的情况下,需要交4万元,那时爸爸实在没钱,硬着头皮从亲戚那里借了4万元,给你交上,让你高高兴兴走进新学校。
  儿子,在过去几年,爸爸创业屡次失败,都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心里十分内疚和苦闷,但我认为,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爸爸都曾经努力过、拼搏过,即使过去失败了,爸爸也从未气馁,吃一堑长一智,今后还想继续创业。
  其实,在爸妈眼里,你也是个懂事的孩子:知道家里缺钱,你一直用着爸爸的旧手机,按键都不灵了;放寒暑假时,你能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做饭。
  对你的未来,爸爸从未失去信心,即使再苦再累,也会全力支持你读书。你能否也像爸爸一样,不管结果成功还是失败,能否拿出百分之一百的努力,去搏一下,作为父母的,也知足了。
  父亲创业失败 父爱仍然伟大
  重庆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桂亚莉老师:小军认为父亲是个失败者,并不是个例,代表了像他这样一个群体的价值观。他很大方面受到了社会风气影响,把挣钱多少,当做了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当父亲从之前眼中的成功者变成了失败者,前后对比,他觉得心里落差太大。但是,父亲创业失败,但父爱仍然伟大,值得所有人尊敬。价值观的评判标准是多元的,作为父母,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价值导向,不要一味以金钱作为爱孩子的手段,而是要让孩子明白,成功标准是多样的,不仅仅是用金钱去衡量。在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中,也不要把成功以金钱等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果在平时给孩子传达的,就是以物质作为成功标志,那么孩子势必会受到影响。
  父亲三次创业
  由成功跌落到失败
  陈先生来自万州农村,高中毕业后就到广东东莞闯荡,打过工,跑过业务,开过工厂……挣得第一桶金后,他为了儿子回到重庆,在主城买房买车,手里还有一百余万元的资金。没想到,回家连续创业两次,都失败了。
  第一次创业
  挣下两百万身家
  “当年初到东莞,跑业务很辛苦,每天一早提个包去挤公交、坐摩的,一个厂一个厂跑。”回想过去的情景,陈先生说,当时早上啃馒头,中午就在路边摊吃炒粉,天黑了才回家。后来赚了点钱,买了一辆二手车,这才稍稍轻松点。
  2005年左右,东莞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陈先生看中商机,拿出30多万元积蓄,买来二手设备开了家规模不大的配套塑胶厂,专门生产产品包装袋。几年下来,他挣了近两百万元。
  在外打拼,陈先生始终放心不下留守在老家、跟着奶奶一起生活的儿子。陈先生和妻子商量,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夫妻俩决定结束沿海生意,回到重庆发展,把11岁大的儿子从农村接进城读书。
  2008年,夫妇俩回到重庆,全款购置了房产,二手车也换成了价值20多万元的新车。装修完新房后,陈先生手上还有一百余万资金,他打算用这笔钱在家乡第二次创业。
  第二次创业
  亏了20多万元
  想到其他行业不熟, 陈先生回乡创业还是干起老本行。2009年初,他投入50多万元在渝北开了一家塑胶厂。妻子则当起全职太太,照顾正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
  刚开始,陈先生照搬东莞的模式,规模不大,稳扎稳打。本以为轻车熟路,工厂应该很快上路,但是出去跑业务时才发现,重庆的市场并没有沿海那么大。
  “为了拉业务,我开着车把主城区都跑遍了。”陈先生说,三个月跑下来,吃了数次闭门羹后,才发展了两家规模不大的摩配厂家,要货不多,自己每月亏损上万元。
  看着工厂亏损,那段时间,陈先生是吃不好、睡不着,头发都掉了好多,天不亮就出去跑业务,但是效果仍然不好。连续亏损一年多后,他不得不痛下决心,将厂子转让,亏了20多万元。
  第三次创业
  百万积蓄耗光
  2012年初,看到房地产市场火爆,陈先生又看中家具市场。由于有了失败的教训,他先到主城家具商场详细考察了一番,最后决定投入100多万元,在南岸开了家近千平方米的家具卖场。自己的本钱不够,还找亲友借了一些。
  家具卖场开业不久,就遇上了连绵的雨季,首月营业额只有9万多元,无疑给了陈先生当头一棒。
  “月营业额20多万元才刚好保本,首月亏定了。”陈先生再也坐不住了,他印发了数千份广告传单,亲自带着员工上街散发,花钱在周边楼盘做广告。两个月后,生意有了点起色,但还是亏损。即使这样,他从未拖欠工资,没有流动资金钱,就四处借钱也给员工们按时发放。
  撑了一年左右,生意始终不温不火,为了减少开支,他开始裁员,最少时只有两名员工。去年年初,实在撑不下去了,他不得不黯然结束家具卖场生意。这一次亏了50多万元。
  为了儿子
  父亲准备东山再起
  在渝北创办塑胶厂失败,对陈先生来说,只是伤及皮毛。但是家具卖场的失败,却让他伤及筋骨,原来一百余万的积蓄差不多被耗光。
  为了生计,他不得不重新打工,在江北一家公司开车,妻子也结束了全职太太的生活,在超市当营业员。两人每月收入5000多元。
  “落差太大了,以前是老板,自己开车上班,现在成了丘二,给别人开车;以前经常出去旅游,现在连吃顿火锅,都要犹豫再三……”昨日下午,陈先生妻子卢女士告诉记者,这几年就像做了一场梦,人生大起大落。最令人担心的是,儿子也慢慢瞧不起自己的父亲,父子间隔阂越来越深。
  “为了儿子,今后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陈先生说,连续创业两次都失败,但自己还未气馁,先去打工,准备东山再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郝邵文被父母败光家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