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着但依然焦虑恐慌症,商业“恐慌”到底因为什么

知识付费这一年:它只是击中了人们的深层心理需求,技术与社会变化带来的信息爆炸、知识焦虑与本领恐慌    ');现在蓬勃发展的自媒体试图在广告、电商之外寻找新的商业变现方式,知识付费亦已展示出可能性,成为自媒体商业化的第三条道路。  2017年,“知识付费”在互联网里是个不大不小的热点。论市场规模,这一年在互联网上售卖知识商品与服务的总销售额与“双11”的一天销售额1682亿元人民币相比起来很小,后面这个数字是实物电商发展15年后的规模。论关注热度,知识付费很热,知识明星或知识网红被提及的次数、围绕知识与学习的讨论争论都很多。个人付费购买互联网上的知识商品这个现象能成为热点,是它击中了人们的深层心理需求———技术与社会变化带来的信息爆炸、知识焦虑与本领恐慌。  围绕“知识付费是什么”这个问题有不少的讨论。通常我们认为,知识付费是在互联网上传媒、出版、教育融合形成的。目前它仍处在产业早期,当下的用户还是尝鲜者,还没有到注重效能或性价比的大众市场用户,预计2018年知识产品服务会逐渐渗透到大众用户。但不管怎样,回顾这一年,我们发现,知识相关的内容产业已经隐隐崛起为互联网数字内容的资讯、文娱与游戏之后的第四大板块。  从整体上看,资讯、文娱与游戏等内容板块都已是庞大的互联网产业。在中国互联网上,新闻资讯从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开始,经历了地方网站、垂直网站、社区论坛、新闻搜索的发展,到移动互联网之初的各种新闻客户端,再到现在的微博、微信公众号与等各有特色的资讯内容应用。文娱或所谓大文娱则是近年来的重要产业与投资热点,涵盖音乐、视频、网络文学、直播、短视频等热门领域,以及随着年轻一代用户而来的二次元和漫画。游戏就更不用赘述,从桌面端游和游戏主机,到网页游戏,到移动互联网中的手游,它一直是互联网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一直以来,互联网上最适合传递和交互的,也正是数字化的内容。相应地,互联网用户花费最多时间的是内容,内容也是互联网产品创新的前沿和试验场。从2016年年中开始,以订阅专栏、在线音频讲座、付费语音问答、音频课程节目开启的知识付费快速发展,向我们展示,互联网与知识结合的全新可能性。  知识相关内容这第四板块在产业规模上可能还有待发展,但有两个特点让它特别值得关注:一、它有着很强的经济与社会意义,并不仅是个人休闲;二、知识的传播、扩散与应用,可能会对各行各业产生影响。  从产业角度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知识付费吸引了众多过去从未真正参与互联网的人作为内容生产者加入,现在不少知识产品的讲者中的大学教授、专业人士多数是首次“上网”。吸引到新的内容生产者群体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基础,互联网用户对知识的需求是明显的,但要形成一个繁荣的市场,高质量内容的生产与供给是市场启动的关键,从这点看,知识付费的开局很不错。  我们还可以从过去几年很热闹的自媒体这个很小的点来观察。不管是当下大家说的微信公众号和头条号、百度号、网易号、大鱼号等各种号所代表的自媒体,还是十年前博客所代表的自媒体(自媒体WeM?edia最早讨论的正是博客),其实它能承载的内容并非典型的新闻资讯内容。自媒体的内容范畴可部分落到资讯(提供信息)、文娱(提供娱乐休闲内容),但这些并非自媒体的优势。对比而言,如果将很多自媒体视为广义的知识性内容则顺得多,如今在英文互联网中我们常见的博客也多是知识性内容。当然,现在蓬勃发展的自媒体试图在广告、电商之外寻找新的商业变现方式,知识付费亦已展示出可能性,成为自媒体商业化的第三条道路。自媒体这个说法已经约定俗成,不过至少我们现在发现,或许称它为“自内容”或“知识内容”更匹配实际情况。  2017年,知识付费这个词也渐约定俗成,大家都在这么说。知识付费是一个讨巧的说法,它把知识与金钱两个国人最关心的议题联系到一起,吸引了很多眼球。如果不是以知识和学习之名,和知识相关的产业产品就不会爆发、无法突围。如果一年半前出现的那些产品被定位成是一种新闻资讯产品,那多半不会有那么多的关注和产业跟随者。第一个付费订阅专栏“商业内参”和之后的“每天听见”等其实更多是资讯产品,而今年李翔的专栏升级改名为“知识内参”,就更鲜明地凸显知识属性了。但到今天,知识相关内容产业在向教育延伸,向更多细分领域延伸,从个人付费向企业培训与咨询扩展,或许现在我们应该尝试更准确地命名它。我想提议的是:知识作为资讯、文娱、游戏之后的第四大数字内容板块,称它为“知识服务”会不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cn)】
TOPS1008゜1745゜2642゜3639゜4584゜5584゜6542゜7541゜8491゜9487゜107934゜17878゜27008゜36054゜45974゜55431゜65419゜75140゜84981゜94676゜10
Pre-A 金额未透露 融资天使 金额未透露 融资战略投资 15000万人民币 融资A轮 金额未透露 融资
市场及媒体合作李小姐010 37.cn投稿邮箱.cn
投资界微信
(C)清科集团版权所有京ICP备号-2幸存着但依然焦虑,商业“恐慌”到底因为什么?
这个时代的商业普遍得了一种焦虑症,叫做“创新”。这种焦虑症最明显的体征,就是每个商业体都希望自己成为好奇餐桌上的奇异果。
心理学家罗洛梅说:“焦虑是人类面对威胁,希望创造自我的正常状态”。诚然,大量供应、同质竞争、电商冲击都意味着生存危机,创新本身亦是敏感、上进、不满足的表达,从人类的角度,精英阶层都会集体焦虑。
这是跨维的竞争
因为工作,我们接触过很多勇于创新的案例,这是尤为重要的商业经验,譬如:
极致的建筑创新——世界著名的大师作品、高昂的建筑成本、独一无二的地标建筑;
苛刻的品牌要求——独一无二的主力品牌、高标准的品牌档次、新鲜猎奇的业态体验;
无限细分的客群——以垂直细分到极致的小众客群作为“支点”,期望撬动一个前所未有的星球。
创新的价值毋庸置疑,但必须警醒的是:若人人都想“弯道超车”,则 “弯道”已经事实上不存在,反而加大了拥堵的风险。幂次定律下的创新法则需要用更高层面的商业智慧来解读。
怎样重新解读创新呢?看看下面这个案例:
无印良品的照明设计师面出薰的火柴作品——与工业化生产出来的整齐划一的传统火柴形象不同,他将小枯枝顶部涂上可燃物重新设计,人们在使用时仿佛不自觉地回到了简单的远古时代,重新思考火、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枯枝本身的不规则就带有一种苍老、简约而又不廉价的美感。
从心理学的角度,人类的情感总是归因于熟悉,迸发于惊喜。在商业为情感买单的时代,创新并不完全等同于陌生和猎奇,更胜在基于熟悉事物之上的再思考。这也契合了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无印良品艺术总监原研哉先生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的经典理论:“再设计”——将这无限多样的思考和感知方式,有意识地运用在普通的物体、现象和传播上,达到创新的目的。
众所周知,日本商业以“禅意的文化表达”和“洞察人心的体贴”著名于世,商业本身即是与人心对话的过程。缺乏情感链接和价值表达的创新,如离枝供养的鲜花,养份有限,生命力难以持久。对比之下,当国内商业普遍处于“大军压境”的恐慌和浮躁时,日本的商业俨然蕴含着“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细微触动和哲学思考。
而建筑是商业的容器形式和机能承载,日本的许多建筑大师如安藤忠雄、黑川纪章、伊东丰雄等设计的商业无一不蕴含着大师的哲学理念和商业思考。有时,商业创新的奇点并非弯道加速,而是跨维竞争,如飞行与奔跑的差距,视野和高度不同,结果自然一日千里。
变化“凶猛”,必须接受颠覆
所有人都说未来是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组织变化、行业跨界、个体能力越来越强;IP、U盘化生存、个人+平台模式、联盟思维……优秀的人能获得任何时代都没有的影响力和资源。
但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个体崛起的时代,并不是每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而是少数个体崛起的时代。技术的进步让少部分人获得巨大影响力和资源而迅速崛起成为“超级个体”;更多的人会被服务得越来越懒,成为平庸的跟随者。而超级个体和普通人的差距在于生命的驱动形式。对于普通人来说,意志是生活方式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只占极小的一部分;超级个体正好相反,他们的大部分是知识,极小部分是意志。
我们知道,商业是一门涉及广泛的行业:哲学是它的底层基石,社会学是它的生存背景,建筑是它的容器,艺术是它的外衣,心理学是它的消费驱动力,传播学是它的扩张武器——当商业地产人期望加速成长为“超级个体”时,可能需要学习很多门课,了解很多领域,访谈很多专家。——高昂的学费先不说,时间是最大的稀缺。其间若经历大量的无效路径,则无异于对生命的浪费。
更重要的是,近10年来有很多旧的技能和“商业经验”正在失效——10年前过来人的经验不再适合今天充满90后、品牌无边界、创新爆炸的商业地产。在合理的背景内,我们需要再次用“创新”思考商业的含义。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厨子猪跑)
(我是男神W)
(闪闪的小星)
第三方登录:7被浏览1,809分享邀请回答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恐慌症和焦虑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