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不多,应该上镜头不支持全画幅幅吗

预算1万,要不要买全画幅?先算账! 色影无忌文章
预算1万,要不要买全画幅?先算账!
内容概要:
1. 套机售价:10899元(含28-70mm镜头)。
2. 天太热,大家外出拍照注意身体。
3. 机身售价:8999元。
本文授权转自:狼族视觉
作者 | 老狼
一万是一个坎
为何都要上全幅?
现在许多人买单反,预算在一万左右。
这真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预算,进一步可以上全画幅,退一步可以买个好镜头,与全画幅说再见。so,到底是进还是退?
根据我的经验,80%的人最后都是上全幅!同时你也会发现自己已经上了贼船,后面一堆好镜头在向你招手……
很多买相机的用户,开始以为有10000软妹币就可以尽情的享受全画幅带来的愉悦体验?入了坑后才明白,你只不过买了一张旧船票,上了这艘有去无回的贼船。
“万元全画幅”这个概念就是炒作出来的。
万元级全画幅有哪些?
预算1万离全画幅真的很近,现在市面上万元内的全画幅有4款,分别是:
机身售价:6799元
套机售价:9099元(含28-70mm镜头)
机身售价:8999元
套机售价:10899元(含28-70mm镜头)
佳能EOS 6D
机身售价:8899元
套机售价:12999元(含24-105mm镜头)
机身售价:7499元
套机售价:11299元(含24-120mm镜头)
上了船,镜头该怎么配?
从上面几款入门全画幅来看,索尼这张全画幅的船票还是很便宜的,尤其A7,套机9000元就能搞定。
然而你们知道这些套头,究竟是什么样的水平吗?为公平起见,我在dxomark上采集了各款套头的综合得分。
有人估计第一次看这些数据,简单介绍一下,DxOMark镜头测试共分为锐度(Sharpness)、通光率(Transmission)、畸变(Distortion)、暗角(Vignetting)、色散/色差(Chr.aberration)五项,最后会得到一个综合评价分数(可以忽略这项,有些计算很扯淡)。
为了让结果更鲜明,我们把各家套头和大三元之一的24-70mm/F2.8镜头做了对比。简单的说,如果你把套头作为挂机头,仅仅能够玩起来。想要玩得愉快,玩出名堂,必须继续往里面砸钱。
你之前辛苦建立的镜头系统,推倒重建是大概率事件。
像佳能EF-S镜头是不能用在全幅机上的!针对残幅机身所需像场小的特点,EF-S镜头对后端镜片进行后移来靠近CMOS,从而减少体积、重量和成本。
如果装在全幅机身上的话,可能会和巨大反光板亲密接触,从而造成损坏。
尼康的残幅镜头虽然可以直接装在全画幅机身上使用,但是取景的时候,会自动裁剪成DX或者1.2倍DX,这不就等于自残嘛。
是机身重要?
还是镜头重要?
这个问题,很多人问过。
我一直觉得单反镜头更重要,这些年砸在机身上的钱,心算都能算的出来,但镜头上花的钱,肯定要用计算器敲了(投资镜头比投资机身靠谱得多,年度理财呀)。
既然上了全画幅机身,镜头就不能将就了,或者这样说,很多镜头都是需要搭配全画幅机身才能体现出它正真的优势。
玩人文的话35mm f/1.4L或者50mm f/1.2L二选一,拍人像的50mm f/1.2L或者85mm f/1.2L II都可以。
有人买全画幅就为了大三元,那可以选择24-70mm f/2.8L+70-200mm f/2.8L这样的组合,如果需要超广角镜头的话16-35 f/2.8L II+70-200 f/2.8L也是可以的。即便换成小三元,起码也要投入1万多。
尼康和佳能投入的成本差不多,索尼至少要多花50%,恐怕买机身的时候,没人告诉你这些吧。
买了好器材,没有好的包、三脚架不行吧?还有一堆的周边配套,比如高速存储卡、读卡器……这一套下来至少也得三五千吧?
入门全画幅
为何性能上不去?
关于全画幅机身的优势,我曾经一本正经的聊过。
有人甚至觉得,买了全画幅相机才知道晚上也是可以出去拍照的,但事实并非你们想的那样夸张,至少在万元这个级别是这样的。
不信的话,大家可以把佳能6D和80D、尼康D610和D7500、索尼A7和A6500做一个参数对比。负责的说,性能方面,APS-C画幅的机身能甩全画幅机身几条街。
厂商并不傻,原本高高在上的全画幅机身突然降到万元以内,必须在性能上做很大的妥协。可以说,除了那块底之外,其他部分能阉割的都要阉割。
作为一个有追求的摄影爱好者,这难道是你要的结果吗?
这时你又在谋划,我是否该升级更高一个层次?比起对高感画质的渴求,也许你更想要一部更快、更好、更高的全画幅吧?
有此幻想的立即打住,因为这样下去,很快你就会成器材党中的一员了。
PS:无论你是买了全画幅还是旗舰半画幅,买了相机后最应该干的事是多拍照,多出片才是正事。
浙江一位摄影师近日拍照时中暑身亡!
天太热,大家外出拍照注意身体!
本文转载自网络,作者色影无忌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QQ邮箱
您可能也感兴趣的买单反相机一定要买全画幅吗?-ZAKER新闻
【IT168 评论】对于很多喜欢拍照的人来说,并不满足于手机按按快门。而是希望可以拍出人人点赞的大作。在购买相机时,就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我到底是买全画幅还是非全画幅 ? 身边一些 " 有经验 " 的 " 摄友 " 一定会跟你讲,买全幅因为画质好,照片拍的不好是因为相机不够 " 专业 "。曾经笔者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经过一段时期对各类机型的试用。回过头来再审视这个问题时,有了新的看法。那么全画幅一定各方面都比非全画幅有优势吗?有没有更适合非全画幅的拍摄题材?新手买相机一定要买全幅?咱们往下看:什么是画幅?在讨论全画幅和非全画幅区别之前,我们首先明确一下画幅的概念。什么是画幅 ? 画幅最初的概念指的是用来作画的画布的宽度,对应在摄影领域,相机的感光介质 ( 胶片 ) 或感光元件 ( CMOS 或 CCD ) 就是这张画布,用来作画的那支神奇的画笔当然就是光了。在数码时代,狭义上来讲,画幅指的就是感光元件的大小了。▲全画幅 CMOS全画幅与非全画幅有什么区别?明确了画幅的概念之后,很多朋友可能会关心为啥有全画幅和非全画幅之分。摄影术发展之初,相机拍照采用的是胶片作为感光介质。一直到数码相机出现之前,摄影行业中使用最广泛的就是 35mm 规格的胶片,也称作 135 胶片,使用这种胶片的相机也被称作 135 画幅的相机。这种胶片的高度是 35mm,由于胶片上下两端打有齿孔方便送片,胶片的有效成像高度是 24mm,一般采用 3:2 比例画幅的胶片长度相应的就是 36mm。全画幅的概念就是针对这种传统的 135 胶片而言的,数码相机发明之初,相机的感光元件要比 135 胶片小,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 2001 年康泰时才发布了具有 135 胶片大小的 CCD,为了区别于更小的感光元件,具有 24mm*36mm 大小的感光元件被称作全画幅。相对全画幅而言,显而易见的就是,非全画幅的成像面积要小于 24mm*36mm,不过非全画幅根据成像面积的大小,也划分为很多不同的画幅尺寸。就像下面这样。如上图所示,这些矩形代表的就是市面上常见的在售相机的画幅尺寸了。全画幅的优势是什么?既然我们知道了全画幅比非全画幅感光元件面积要大不少,那么全画幅的优势是什么?1、画质更好首选作为全画幅相机因为其感光原件比非全幅相机面积大不少,每个像素分到的感光面积就相对更大,对光线的捕捉能力也就更强,所以在相同像素条件下成像会更好一些。这很好理解,比如同样是 4 个壮汉,放进一辆轿车里,就显得很拥挤。而放进一辆 SUV,空间就富裕多了。单个像素的感光面积越大,对光线的捕捉能力越强,就意味着高感光度的成像表现更好,因此全画幅传感器相对于非全画幅传感器而言,更容易获得好的高感光度表现。所以通常情况下,全画幅相机相比非全幅相机画质表现更好。2、虚化更好以最常用的全画幅和 APS-C 画幅举例。相对于全画幅而言,APS-C 画幅相当于在全画幅传感器中心截取了一部分面积作为成像区域。这就意味着,在相同的机位下采用同样的焦距和参数进行拍摄,APS-C 画幅获得的照片比全画幅获得的照片视角要窄,如果要在照片上呈现相同的视角,那么 APS-C 需要采用视角更广的镜头,这中间存在这一个镜头焦距的转换系数。根据非全画幅传感器与全画幅传感器的尺寸规格差距不同,这个镜头系数也不同,感光元件越小,这个系数就越大。比如在 4/3 系统中,这个焦距换算系数是 2,在 APS-C 画幅下,换算系数就是 1.5 ( 佳能的 APS-C 画幅由于感光元件略小,换算系数是 1.6 ) 。也就意味着,广角镜头在 APS-C 画幅下会显得不那么广,而长焦镜头在 APS-C 画幅下则更长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在 APS-C 画幅下使用 24mm 焦距的镜头拍摄,就可以获得全画幅约 36mm 焦距的画面效果。虽然两张照片的视角,及照片容纳的内容是一样的,但照片的景深却是不同的。同样画幅下,决定景深的因素有光圈、对焦距离和焦距这三个因素,拍摄参数相同保证了这两幅照片拍摄的光圈和对焦距离是相同的,但焦距显然 24mm 更广,更广的焦距景深就越大。而全幅相机由于可以使用镜头本身焦距,加之更大的图像感应器对光线的控制更好,可以获得更好的背景虚化效果。非全画幅的优势是什么?这么看来,好像非全画幅与全画幅相比毫无优势。然而并非如此,全画幅虚化更好,但并不适合所有的摄影题材。比如在微距摄影中,非全画幅由于具有相对大的景深,相对全画幅而言可以采用更大的光圈,降低了拍摄的局限性。1、" 赚长焦 "由于镜头焦距转换系数的存在,在采用长焦镜头拍摄时,可以获得更长的等效焦距,这在拍摄野生动物、赛车等题材时具有一定的优势,毕竟超长焦距的镜头一般都价格不菲。所以很多摄影师出门会携带两台相机,全画幅挂广角镜头,APS-C 画幅挂长焦镜头。也是这个道理。2、满屏对焦在全画幅上,对焦点覆盖面积通常较小,只占画面中心的一部分,画面大部分区域是没有对焦点分布的。虽然可以通过先对焦后拍照的方式来克服这一矛盾,但在生态或体育摄影等要求速度的拍摄条件下,这样的方法显然没有 " 满屏对焦点 " 来得痛快。▲索尼 A 个对焦点几乎覆盖整个取景范围3、体积小巧另外全画幅传感器尺寸相对大,不容易实现相机的小型化,所以大部分的全画幅相机都比非全画幅相机大不少。(当然也有个例,比方说尼康 D500 就很大,索尼 RX1R II】虽然是全画幅但是十分小巧)。在一些扫街、纪实摄影题材上小型相机对被摄对象的侵略性更小。4、价格便宜还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价格。通常情况下,全画幅相机相对于非全画幅相机来说价格更贵。(当然也有个例,比方说尼康 D500 就比尼康 D610 贵)比方说最便宜全画幅索尼 A7 套机也要差不多 8000 元,而非全画幅入门相机就便宜多了。比方说索尼 A5100 也就 3000 多。价格上还是差出不少的。剩下的钱足够买一支好镜头了。买相机一定要买全幅?在过去,如果你预算够,我一定建议你能买全画幅尽量买全画幅。这并不是费钱的决定,你要是慢慢升级,还涉及到老器材折价卖的情况。一步到位,省的来回折腾,腾出更多时间用在学习摄影技术上。也不给自己拍不好照片怪器材差的机会。但是,如今我认为,买什么相机要根据的你需求而定。尼康 D750 和尼康 D500 相比只差大概 1000 元,对于大众用户来说,D750 作为全画幅的确更合适。但尼康 D500 作为 APS-C 新旗舰,除了配置了与旗舰机型 D5 相同的 153 点自动对焦系统外,还配备了 10 张 / 秒的高速连拍、4K 视频动画、高倍率广视野的取景器、触摸式可翻折液晶屏以及 XQD/SD 双存储卡槽等等。对于有新闻、体育、动物等题材拍摄需求的用户来说,显然 D500 更值得推荐。总结:我们都明白摄影的意义终究比器材本身大的多。但对于很多人来说,无论你第一台相机是不是全画幅,你终将过不去全画幅这个坎。毕竟更大的感光元件面积往往意味着更好的画质以及更好的虚化效果(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但并不意味着适用于所有题材拍摄,也并不意味着非全画幅相机就全无优势可言。通常情况下,更小巧的体积、更大的对焦点覆盖面积还能 " 赚长焦 "。对于有新闻、体育、动物等题材拍摄需求的用户来说,非全画幅相机也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对于预算不那么富裕的入门用户来说,大部分非全画幅相机价格上优势明显,可以让你不需要投入太多银子就能享受摄影的乐趣。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数码测评6小时前
数码测评22小时前
数码测评21小时前
数码测评22小时前
数码测评22小时前
数码测评13小时前
数码测评22小时前
数码测评17小时前
数码测评17小时前
数码测评17小时前
数码测评17小时前
数码测评18小时前
ZEALER5小时前
ZEALER5小时前
ZEALER5小时前100被浏览64,632分享邀请回答211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预算有限,买全幅还是买镜头?_百度知道
预算有限,买全幅还是买镜头?
手里有部70D套机,眼下正纠结把相机升级为全幅,还是上“爱死小白”。都说70D是截幅机,各方面都比不上全幅,是真的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为什么要上全幅或者换镜头呢?现在的不够用吗?
你这个问题让我顿时不知说什么好,竟然呆在这半天憋不出一个字,这样吧,我们回到正题,你谈谈你对全幅机的看法吧
我觉得你没必要换全幅也没必要换镜头,70d应该够你用的,等你觉得需要换的时候再换。70d是比不上全幅,但是也得看你干什么用,普通拍拍照片够用了。70d快门速度最高1/8000s,6D最高1/4000s。6D就是个娱乐全幅,论专业性没比70d强多少要换至少换5D3,可是5D3+一个全幅镜头的价格,比70d套机贵出1万多,你要是有那么专业或者有钱那还行,否则还是别浪费钱。另外5D3的SD卡速度跟不上,还得换CF卡。佳能全幅没闪光灯,还得买外置闪光灯。还不如换尼康的全幅呢
采纳率:78%
画幅大小的区别是根本性的,就如同世界冠军邹市明去和重量级退役拳王PK,一样输的五体投地,量级不一样。IS小白对你这个机器来说是非常浪费的。我一般的推荐是镜头基本和机身等值,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布局
70D真的那么无药可救吗?
残幅机和全副是没有可比性的。倒也不是说70D不好,70D在入门机里面还算可以的。但是给它配个爱死小白真的很浪费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预算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预算1万,要不要买全画幅?先算账! : 经理人分享
预算1万,要不要买全画幅?先算账!
本文授权转自:狼族视觉
作者 | 老狼
一万是一个坎
为何都要上全幅?
现在许多人买单反,预算在一万左右。
这真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预算,进一步可以上全画幅,退一步可以买个好镜头,与全画幅说再见。so,到底是进还是退?
根据我的经验,80%的人最后都是上全幅!同时你也会发现自己已经上了贼船,后面一堆好镜头在向你招手……
很多买相机的用户,开始以为有10000软妹币就可以尽情的享受全画幅带来的愉悦体验?入了坑后才明白,你只不过买了一张旧船票,上了这艘有去无回的贼船。
“万元全画幅”这个概念就是炒作出来的。
万元级全画幅有哪些?
预算1万离全画幅真的很近,现在市面上万元内的全画幅有4款,分别是:
机身售价:6799元
套机售价:9099元(含28-70mm镜头)
机身售价:8999元
套机售价:10899元(含28-70mm镜头)
佳能EOS 6D
机身售价:8899元
套机售价:12999元(含24-105mm镜头)
机身售价:7499元
套机售价:11299元(含24-120mm镜头)
上了船,镜头该怎么配?
从上面几款入门全画幅来看,索尼这张全画幅的船票还是很便宜的,尤其A7,套机9000元就能搞定。
然而你们知道这些套头,究竟是什么样的水平吗?为公平起见,我在dxomark上采集了各款套头的综合得分。
有人估计第一次看这些数据,简单介绍一下,DxOMark镜头测试共分为锐度(Sharpness)、通光率(Transmission)、畸变(Distortion)、暗角(Vignetting)、色散/色差(Chr.aberration)五项,最后会得到一个综合评价分数(可以忽略这项,有些计算很扯淡)。
为了让结果更鲜明,我们把各家套头和大三元之一的24-70mm/F2.8镜头做了对比。简单的说,如果你把套头作为挂机头,仅仅能够玩起来。想要玩得愉快,玩出名堂,必须继续往里面砸钱。
你之前辛苦建立的镜头系统,推倒重建是大概率事件。
像佳能EF-S镜头是不能用在全幅机上的!针对残幅机身所需像场小的特点,EF-S镜头对后端镜片进行后移来靠近CMOS,从而减少体积、重量和成本。
如果装在全幅机身上的话,可能会和巨大反光板亲密接触,从而造成损坏。
尼康的残幅镜头虽然可以直接装在全画幅机身上使用,但是取景的时候,会自动裁剪成DX或者1.2倍DX,这不就等于自残嘛。
是机身重要?
还是镜头重要?
这个问题,很多人问过。
我一直觉得单反镜头更重要,这些年砸在机身上的钱,心算都能算的出来,但镜头上花的钱,肯定要用计算器敲了(投资镜头比投资机身靠谱得多,年度理财呀)。
既然上了全画幅机身,镜头就不能将就了,或者这样说,很多镜头都是需要搭配全画幅机身才能体现出它正真的优势。
玩人文的话35mm f/1.4L或者50mm f/1.2L二选一,拍人像的50mm f/1.2L或者85mm f/1.2L II都可以。
有人买全画幅就为了大三元,那可以选择24-70mm f/2.8L+70-200mm f/2.8L这样的组合,如果需要超广角镜头的话16-35 f/2.8L II+70-200 f/2.8L也是可以的。即便换成小三元,起码也要投入1万多。
尼康和佳能投入的成本差不多,索尼至少要多花50%,恐怕买机身的时候,没人告诉你这些吧。
买了好器材,没有好的包、三脚架不行吧?还有一堆的周边配套,比如高速存储卡、读卡器……这一套下来至少也得三五千吧?
入门全画幅
为何性能上不去?
关于全画幅机身的优势,我曾经一本正经的聊过。
有人甚至觉得,买了全画幅相机才知道晚上也是可以出去拍照的,但事实并非你们想的那样夸张,至少在万元这个级别是这样的。
不信的话,大家可以把佳能6D和80D、尼康D610和D7500、索尼A7和A6500做一个参数对比。负责的说,性能方面,APS-C画幅的机身能甩全画幅机身几条街。
厂商并不傻,原本高高在上的全画幅机身突然降到万元以内,必须在性能上做很大的妥协。可以说,除了那块底之外,其他部分能阉割的都要阉割。
作为一个有追求的摄影爱好者,这难道是你要的结果吗?
这时你又在谋划,我是否该升级更高一个层次?比起对高感画质的渴求,也许你更想要一部更快、更好、更高的全画幅吧?
有此幻想的立即打住,因为这样下去,很快你就会成器材党中的一员了。
PS:无论你是买了全画幅还是旗舰半画幅,买了相机后最应该干的事是多拍照,多出片才是正事。
*本文内容转载自狼族视觉(ID:ilangzu)
浙江一位摄影师近日拍照时中暑身亡!
天太热,大家外出拍照注意身体!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全画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