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初级驴友,请问去铜陵漂亮的房子怎么去玩,最不能

安徽版主: ,
安徽论坛 帖子标题
作者/发布时间一次失败的驴行(一) - 文化广场 - 铜陵市市民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 &
& 阅读帖子
128)this.width=128;" />
一次失败的驴行(一)
两个月前的七月四日,我独自骑行皖南。原计划骑个十来天,可是,信心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炎天暑热,体力难支,只骑了三天就铩羽而归,使精心制作的路书付之东流。
咱骑车也有些年头了。起初是独自骑着一辆除了铃铛不响哪都响的破车,在本市范围内转悠,在跑遍了全市各个乡镇之后,一不留神还去池州齐山逛了逛,往返百余公里,自个觉得挺牛B的。可是,当我登录市单车网等户外论坛之后,看到我市驴友参加的上海――黄山24小时420多公里的马拉松自行车拉力赛并完赛;铜陵至北极村的万里行,以及单人独骑川藏线、青藏线,去驴行者的天堂――西藏,以及沿唐蕃古道至尼泊尔的壮举,才知道我这只不过是井底之蛙,不知东海,萤火之光,其亮不远矣。“工若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于是,赶紧地入手一辆捷安特770D山地车,添置必要的装备之后,自忖“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可以一试身手了。第一次参加驴队骑行是10年的9月18日,“游人”发帖,20多人浩浩荡荡地从枞阳钱铺、井边、庐江、无为昆山转了一圈,往返142公里,可把我累惨了。新驴与老驴的差距犹如萤光之火岂能与皓月争辉。崩溃的首驴让我明白,我之前的那点微末成绩与强驴们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不足称道。想要成为强驴,只有通过寒来暑往持之以恒地持续锻练,在毅力、意志、信心、勇气和体质得到增强和提高之后,才能成为合格的驴行者。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
参加驴队活动的那些年里,我骑行过铜陵周边芜湖、安庆、池州、宣城、黄山市的大部分县、区。曾骑过大别山、桃岭、狮石和荆州公路,也曾翻越过太子尖,还远赴河南骑过挂壁公路;严冬之际环过巢湖,盛夏时候绕过千岛湖,12年6月20日,以花甲之年一日环骑太平湖,创本人一日中骑行最长距离。骑行中我经历过暴雨、雷电、高温、酷暑的考验,体验过“穿越”的艰难。常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骑行在令人流连忘返的画里乡村,饱览沿途的旖旎风光和人文景观,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强身健体,正如铜陵驴行界的一位大咖说:“骑行在村寨天野,穿梭于群山峻岭,车轮带身体下地狱,眼睛让灵魂上天堂。”这就是驴行的魅力、精华之所在。
13年初,两周大的孙子来我处后,我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成为孙子的“带薪保姆”。孙子上幼儿园时,周末偶而还能挤出时间参加驴队活动。可自从孙子上学后,周六、周日又要转场于书法和围棋的学习,我得接送,哪里还有时间参加驴队活动啊!从此我基本淡出驴行队伍。去年十月中旬偶得数日空闲,于是我乘机独自骑行皖南。16日经青阳至黄山区郭村。遗憾的是出门第二天就下雨。在雨中我先后骑经黟县、休宁、屯溪、徽州区、歙县、绩溪和旌德。尤其是冒着大雨骑行绩溪龙川、旌德上庄胡适故居和江村,虽苦不堪言,但能够欣赏沿途那秀美景色和仰慕已久的名人故居等人文景观,再苦再累也值。原打算在皖南多逗留几日,可连日大雨使我不得不中止驴程,骑至黄山区后乘车返回。此后就再也没有骑过长途了,实在想骑车也只能乘孙子上学后去西湖湿地公园和滨江公园转转,最远也就是由朱永路到铜陵北站了。
皖南之驴因雨中止后,我依然期待有朝一日能再踏上驴途。因此,除了关注驴队的动态,就是上网查阅地图,筹划骑行路线,制作路书。虽然是纸上谈兵,但也足以慰籍一颗渴望骑行的心灵。我的骑行计划是:由青阳东堡翻西乡岭到沙济;次日经茂林,过麻岭至旌德,重温荆州公路和太子尖那沿途逶迤曲折、奇峰竞秀、别有洞天的绝美风光;而后穿昱岭关,沿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新安江山水画廊,骑行在流动的山水画卷中,欣赏沿途青山绿水、风光旖旎的如画美景;此后,再翻越“长、狮、白”,登临“蓝天与白云交会”的地方,再次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将皖南几条绝美公路一举拿下之后,或经休宁、黟县、石台、池州返,或经汤口,由黄山区返。欣赏着自己亲手制定的路书,虽然这只不过是一场纸上谈兵的骑行梦而己,但我认为有梦就有希望。我热切地期待着出行的那一天。
(未完待续)
128)this.width=128;"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次失败的驴行(一) - 文化广场 - 铜陵市市民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 &
& 阅读帖子
128)this.width=128;" />
一次失败的驴行(一)
两个月前的七月四日,我独自骑行皖南。原计划骑个十来天,可是,信心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炎天暑热,体力难支,只骑了三天就铩羽而归,使精心制作的路书付之东流。
咱骑车也有些年头了。起初是独自骑着一辆除了铃铛不响哪都响的破车,在本市范围内转悠,在跑遍了全市各个乡镇之后,一不留神还去池州齐山逛了逛,往返百余公里,自个觉得挺牛B的。可是,当我登录市单车网等户外论坛之后,看到我市驴友参加的上海――黄山24小时420多公里的马拉松自行车拉力赛并完赛;铜陵至北极村的万里行,以及单人独骑川藏线、青藏线,去驴行者的天堂――西藏,以及沿唐蕃古道至尼泊尔的壮举,才知道我这只不过是井底之蛙,不知东海,萤火之光,其亮不远矣。“工若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于是,赶紧地入手一辆捷安特770D山地车,添置必要的装备之后,自忖“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可以一试身手了。第一次参加驴队骑行是10年的9月18日,“游人”发帖,20多人浩浩荡荡地从枞阳钱铺、井边、庐江、无为昆山转了一圈,往返142公里,可把我累惨了。新驴与老驴的差距犹如萤光之火岂能与皓月争辉。崩溃的首驴让我明白,我之前的那点微末成绩与强驴们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不足称道。想要成为强驴,只有通过寒来暑往持之以恒地持续锻练,在毅力、意志、信心、勇气和体质得到增强和提高之后,才能成为合格的驴行者。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
参加驴队活动的那些年里,我骑行过铜陵周边芜湖、安庆、池州、宣城、黄山市的大部分县、区。曾骑过大别山、桃岭、狮石和荆州公路,也曾翻越过太子尖,还远赴河南骑过挂壁公路;严冬之际环过巢湖,盛夏时候绕过千岛湖,12年6月20日,以花甲之年一日环骑太平湖,创本人一日中骑行最长距离。骑行中我经历过暴雨、雷电、高温、酷暑的考验,体验过“穿越”的艰难。常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骑行在令人流连忘返的画里乡村,饱览沿途的旖旎风光和人文景观,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强身健体,正如铜陵驴行界的一位大咖说:“骑行在村寨天野,穿梭于群山峻岭,车轮带身体下地狱,眼睛让灵魂上天堂。”这就是驴行的魅力、精华之所在。
13年初,两周大的孙子来我处后,我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成为孙子的“带薪保姆”。孙子上幼儿园时,周末偶而还能挤出时间参加驴队活动。可自从孙子上学后,周六、周日又要转场于书法和围棋的学习,我得接送,哪里还有时间参加驴队活动啊!从此我基本淡出驴行队伍。去年十月中旬偶得数日空闲,于是我乘机独自骑行皖南。16日经青阳至黄山区郭村。遗憾的是出门第二天就下雨。在雨中我先后骑经黟县、休宁、屯溪、徽州区、歙县、绩溪和旌德。尤其是冒着大雨骑行绩溪龙川、旌德上庄胡适故居和江村,虽苦不堪言,但能够欣赏沿途那秀美景色和仰慕已久的名人故居等人文景观,再苦再累也值。原打算在皖南多逗留几日,可连日大雨使我不得不中止驴程,骑至黄山区后乘车返回。此后就再也没有骑过长途了,实在想骑车也只能乘孙子上学后去西湖湿地公园和滨江公园转转,最远也就是由朱永路到铜陵北站了。
皖南之驴因雨中止后,我依然期待有朝一日能再踏上驴途。因此,除了关注驴队的动态,就是上网查阅地图,筹划骑行路线,制作路书。虽然是纸上谈兵,但也足以慰籍一颗渴望骑行的心灵。我的骑行计划是:由青阳东堡翻西乡岭到沙济;次日经茂林,过麻岭至旌德,重温荆州公路和太子尖那沿途逶迤曲折、奇峰竞秀、别有洞天的绝美风光;而后穿昱岭关,沿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新安江山水画廊,骑行在流动的山水画卷中,欣赏沿途青山绿水、风光旖旎的如画美景;此后,再翻越“长、狮、白”,登临“蓝天与白云交会”的地方,再次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将皖南几条绝美公路一举拿下之后,或经休宁、黟县、石台、池州返,或经汤口,由黄山区返。欣赏着自己亲手制定的路书,虽然这只不过是一场纸上谈兵的骑行梦而己,但我认为有梦就有希望。我热切地期待着出行的那一天。
(未完待续)
128)this.width=128;" />
上次骑行天公不作美,并未失败,稍有豪遗憾吧?哈哈,,,加油哦,把最大的乐趣放到今后的继续前行中,祝生活快乐!
128)this.width=128;" />
心想事成,等好消息。
128)this.width=128;" />
壮哉!敬佩不已。
128)this.width=128;" />
一次失败的驴行(二)时间过的真快,暑假很快就要到了。我突然脑洞大开,为何不乘孙子放暑假出去骑车呢?心动不如行动,一面梳理路书,整理行装,去药店买了藿香正气水、人丹等备用药品,一面去喜德盛车店请“当当”检查车辆状况,和“远山”探讨驴行路线,万事具备,只等孙子放暑假了。天有不测风云,暑假伊始,接连几天下雨,使得出行计划受阻。7月3日雨终于停了。查看皖南地区天气预报,未来一周天气有零星小雨,骑车应该没有问题。于是决定明天出发,按照之前制定的路书计划骑行皖南。此次驴行路线一路坡多难度大,因此,对骑行途中可能遇到的状况也相应地制定应急处理方案。最重要的是我我已是65周岁的人了,一路游山玩水,观赏美景,不争里程,不求数据,不拘时日,量力而行,休闲驴行而已。我还为此行编了个顺口溜:皖南风景好,画里美乡村。山青水又绿,峰峦叠嶂奇。首翻“麻岭”坡,再骑“荆州”路。越过“太子尖”,还有“长、狮、白”。一路坡连坡,陡峭又绵长。逶迤且曲折,高路入云端。登高凌绝顶,万峰皆来朝。爬坡虽辛苦,美景足补偿。最美新安江,人誉多瑙河。山水画廊秀,流动画卷长。千年古村镇,黛瓦马头墙。小溪水淙淙,修篁掩画梁。庭院深几许,曲径幽处藏。先贤故居里,人文历史长。泾、旌、歙、屯溪,还有休、黟、黄。沿途景点多,挨个细端详。七月流火天,独自去驴行。安全最重要,防暑要牢记。遇坡莫紧张,小档悠悠上。骑不动就推,没人道短长。下坡要降速,安全记心上。炎炎夏日长,起居要停当。中午气温高,避暑找荫凉。切莫为赶路,披星戴月忙。休闲去驴行,心态要放松。一路赏美景,其乐也陶陶。7月4日晨6点起床,打开门后我的心凉了半截,只见“黑云压城城欲摧”,天空中乌云翻滚,风里还裹着雨丝,似乎一场倾盆大雨就要降临。昨晚看天气预报不是说零星小雨吗?难道我好不容易才逮到的一次驴行机会又要泡汤了吗?咱不走了还不成吗?于是,一边吃早餐一边心不在焉地看体育新闻。7时许再到阳台上看,哈哈,天亮了,乌云都被大风刮跑了。于是,赶紧背上骑行包,扛车下楼。老伴说:“今天就不骑了吧,等会下雨你不又要往回跑吗?” “就是下刀子我也不回来了。”我说。
今天的骑行路线是经青阳县东堡翻越西乡岭到查济。我已有九个月没有骑长途了,今天,似困在笼中的鸟似的解脱所有羁绊,终于可以骑车出行了!骑行在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路上,激动和感概兼而有之。今天的天气非常适合骑行,太阳躲在云层里不露面,小风悠悠地吹着,别提多舒坦了。
9点到青阳县卸载站,我们驴队固定休息点,稍事休息后继续往青阳骑去。过童埠后,太阳突然从云层中露出脸来,裸露的胳膊上顿时感到火辣辣的。此后,太阳如同捉迷藏似的,一会儿探出脸来瞅瞅,一会儿又躲进云层中不见了,随之气温也快速上升,出门时那股凉爽的感觉荡然无存。此时正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黄梅季节末期,因为气压低,空气中湿度大,显得格外闷热。过青阳后,太阳在云层里逗留的时间越来越短,火辣辣的灼人的感觉越来越长。过杨田不久开始感觉胸闷,呼吸不畅,两腿似灌了铅似的,软绵绵的蹬不上劲,车速也由原先保持的20码上下降到15码左右。几次停车休息、补水,那种因燥热引发的胸闷、乏力、嗑睡的状况并无缓解。独自一人骑行的劣势就是心态松弛,没有激情,车速提不上来。快到下东堡前的那个小坡,以前稍一发力就上去了,可是今天实在是骑不动了,没办法只能下车推呗。
东堡有上东堡、下东堡。十里东堡小河上建有三座石拱桥,下东堡这座桥名“东阳桥”。这条路我曾多次往返骑过,每次经过都是因赶路,只是远远地拍照,今天我感觉乏力骑不动了,又不急着赶路,于是将车停在路过去桥上仔细看看这座桥的造形。桥头碑文显示:此桥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为单孔石拱桥,跨径25米,宽4.5米,近两百年了整体结构保存依然完好。沿河道往南,上东堡村境内还有两座大小、结构、建造工艺相近的石拱桥,被称为“姊妹桥”。今天只能参观正阳桥,待下次有机会再去上东堡村参观那两座“姊妹桥”吧。
上午11点骑行60公里到达东堡往西乡岭的路口小店。这个小店是我们的休息点之一。半年多时间未来小店又扩大经营,兼开棋牌室了。小超市门前搭起棚子,四张桌子一字排开,两桌麻将、一桌扑克,村民们玩得正起劲,还有不少围观者在旁指指点点,甚是热闹。我默默地坐在一边吃了自带的午餐,用冷水洗了头脸,将水壶灌满水后继续我的驴途。
西乡岭这个坡只有最后两公里才稍稍有点难度,可这个我曾轻松骑过多次的坡竟然用了一个小时,最后一段还是推上去的。登上垭口后,我已是大汗淋漓,衣衫湿透,此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立即躺下来睡一觉。可时值正午,西乡岭上一无遮拦,连过树荫也找不到。老天真的非常眷顾我,我想躺下休息,太阳就十分配合地躲进云层中去了。于是,捡了一块不知何人丢弃的破雨披铺在地上,枕着头盔就地睡下。可我刚进入梦乡,就被从泾县方向轰隆轰隆开上来的两辆农用车和一辆手扶拖拉机吵醒,可恨的是车就停在我身边,几个农民用当地方言在一边天南地北地闲扯淡。现在的通讯十分发达,山里人再也不会是通讯靠吼了吧?嗓门咋就那么大呢?他聊他的,咱睡咱的,于是静下心来,充耳不闻,闭目养神。也许是太疲乏了,或许是垭口习习凉风催人入眠,我还真的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也不知睡了多久,突然感觉身上火辣辣的灼人,原来太阳又出来了。看表已是下午1点半了,躺了有一个多小时呢。
西乡岭我曾骑过三、四次,青阳这边早就铺设了水泥路,而泾县这边一直是砂石路,且坑坑洼洼,崎岖不平,晴天还好点,可一场雨后,泥泞湿滑,且低洼处积满雨水成了水凼,一个水凼连着一个水凼,有的水深没膝,一不小心就会摔跤。记得那年与“远山”等人冒雨骑桃花潭路过此地,让我吃了不少苦头。如今泾县这边也全程正在铺设水泥,除个别路段连接处尚未完工外,已基本全线贯通。可是这条耗资不菲的水泥路却有一个毛病,就是水泥路上没有刻上防滑槽。若是冬季雨雪后路面结冰,那么陡的坡,不要说车了,就是人也走不了呀?不知是设计缺陷还是施工方的疏忽?
沿着新修的水泥路骑行,一路下坡,下午2点半到达伟大的马克思广义者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工作的开拓者之一王稼祥的故乡――泾县厚岸。
128)this.width=128;" />
在往童埠的桥头眺望九华山
128)this.width=128;" />
青阳下东堡的东阳桥
128)this.width=128;" />
青阳下东堡的东阳桥
128)this.width=128;" />
青阳下东堡的东阳桥
128)this.width=128;" />
青阳下东堡的东阳桥
128)this.width=128;" />
西乡岭上远眺
128)this.width=128;" />
原来的砂石路正在修建水泥路,除个别路段连接处未完工外,已全线贯通。
128)this.width=128;" />
前面就是厚岸了。
128)this.width=128;" />
走进厚岸……。
128)this.width=128;" />
一次失败的驴行(三)、参观王稼祥故居纪念馆
厚岸乡隶属桃花潭镇,位于泾县东南,距县城45公里,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的故乡。我曾数次骑车来过厚岸,因为都是中午到的,正好赶上中午纪念馆休息时间,而我们中餐后即匆匆离去,因此一直未能参观王稼祥故居纪念馆。
王稼祥纪念馆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点之一。为纪念王稼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王稼祥故居纪念馆已于2006年9月正式对外免费开放。我到厚岸时,停车场内有两辆合肥的旅游大巴满载参观后的游客刚刚离去,接连又来了好几部本省和外省的私家车载着游客前来参观。我在纪念馆东侧的管理处领了参观券后进入纪念馆参观。
王稼祥故居纪念馆位于王稼祥故居前,建筑面积1130平方米,徽派风格,馆名由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题写。纪念馆由序厅、展厅、游客中心三部分组成。
走进纪念馆大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尊王稼祥同志青少年时期的汉白玉雕像,他面色沉静、目光有神凝望着远方,眉宇之间微蹙,左手拿着《申报》,右手握着拳头,表现了他投身革命的勇气、决心和对未来前途的思索与展望。
《王稼祥生平陈列展》的主题是“永远的稼祥”。展厅共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风华年代,第二部分是忠诚战士,第三部分是三大贡献,第四部分是卓越领导,第五部分是杰出外交,第六部分是永远的缅怀。每一部分段首画面都有主题色调,主要体现其不同时期不同生活、思想状况。整个展厅的表现形式分三种:一是平面、二是立体、三是灯箱。意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全方位地将王稼祥的一生展示给大家。
参观纪念馆后,又参观了王稼祥故居。王稼祥故居是一幢具有地方特色的。此屋建于晚清,是王稼祥父亲王承祖从一个本家手里买下的。正房门楣上“王稼祥故居”是原国家副主席王震同志在稼祥八十周年亲笔题写的。屋前有庭院,八字形院门,大理石门坊。院门内两侧各有一间门房,院中地面河石铺就,正屋大门上有青石嵌方,左侧有3间书房与正屋前墙相连,下部砖砌,上部全是木窗,室内光线明亮。书房是少年稼祥学习的地方。在这里,他背着家人读过《新青年》、《向导》和《中国青年》等进步报刊,为他后来走上革命道路,成为杰出的革命领导人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现辟为王稼祥同志生平图片陈列室。正屋一字前墙,内有四水到堂天井。堂厅5列木柱,青石方础,青石踢脚坊,屏风两边月梁上有雕花。堂厅两边各有一间正房,雕花门窗,上有阁楼。右边厢房,是王稼祥父母的住房。左边厢房原是王稼祥两个姐姐住的,两个姐姐出嫁后这间厢房王稼祥也住了一段时间。那是他在芜湖圣雅阁中学组织领导学生运动,这所教会学校的洋校长写信叫王稼祥父亲把儿子领回家。到家后,王稼祥被关在这个房间。母亲禁不住儿子的争吵,偷偷打开门锁放跑了心爱的唯一的儿子。从此,王稼祥同志投身革命,四海为家,出生入死,战斗不息,再也没能见慈母一面。这位不识字的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终因思儿心切,积郁成疾,1936年过早离开了人世。
(附王稼祥简历)
王稼祥() 原名,又名王稼蔷。安徽省泾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红色教授学院学习。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回国。1931年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参与领导了第二至第四次反“围剿”。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同年2月主持召开中国工农红军全国政治工作会议,强调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把思想教育作为红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并主持制定了政治工作的若干规章制度。在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当选为三人军事小组成员,同张国焘分裂活动进行坚决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协助毛泽东处理有关党、军队和抗日根据地的重大事务,主持创办《八路军军政杂志》、八路军军政学院。1942年在延安参与领导中央军委机关的整风。1943年7月提出和论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时期,历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城市工作部部长,宣传部代部长。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递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首任驻苏联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中共八届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共第十届中央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在北京病逝。著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等。
128)this.width=128;"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128)this.width=128;" />
参观王稼祥纪念馆
128)this.width=128;" />
参观王稼祥纪念馆
128)this.width=128;" />
参观王稼祥纪念馆
128)this.width=128;" />
参观王稼祥故居纪念馆
128)this.width=128;" />
参观王稼祥故居纪念馆
128)this.width=128;" />
参观王稼祥故居纪念馆
128)this.width=128;" />
参观王稼祥故居纪念馆
128)this.width=128;" />
参观王稼祥故居纪念馆
128)this.width=128;" />
参观王稼祥故居纪念馆
128)this.width=128;" />
参观王稼祥故居纪念馆
128)this.width=128;" />
参观王稼祥故居
128)this.width=128;" />
参观王稼祥故居
128)this.width=128;" />
参观王稼祥故居
128)this.width=128;" />
参观王稼祥故居
128)this.width=128;" />
参观王稼祥故居铜陵两批20名驴友九华山逃票被查 后均不愿补票原路返回
安徽新闻网讯 12月4日和5日,九华山风景区执法局执法队员连续在九华山原“九黄”公路门票稽查点一举查获2批次共计20余人的骑行逃票驴友,他们全部来自铜陵。结果这2批驴友认为景区门票管理太严,均不愿掏腰包购买进山门票,纷纷自愿原路打道“回府”。
经查:这2批驴友均来自安徽铜陵,他们通过铜陵某单车骑行爱好者俱乐部的平台,联合组成了户外骑行车队来九华山,他们大道不走却走人烟罕至险象环生的山道。车队浩浩荡荡从池州市青阳县南阳乡的崎岖小路出发,当他们沿途翻山越岭,一路冒险骑行数小时抵达九华山风景区境内时,被九华山执法局门票稽查执法队员查获。在现场,执法队员耐心地向他们宣传进入景区门票管理政策,请他们主动统一办理补票手续,而这些驴友们却对此不配合,意外的是却认为九华山的门票管理太严格,使他们原本一举两得即骑车锻炼车技又省下每位140元(淡季价)的景区门票梦想遭到破灭。执法队员对他们一行未购票进行景区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最终,这连续2批风尘仆仆的而来的驴友,均不愿办理进山补票手续,并选择自愿全部原路返回来结束这场来去匆匆的旅程。
(王安民 吴彬)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们收集的全国物业管理条例、法律法规与物业管理资料下载。
安徽省地方新闻资讯综合性公益网站,传递安徽的人物、风情、事件、民生、民声。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铜陵江娅调到哪里去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