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业存单管理办法是什么 定期存单定期存单的发展

&&&&从去年开始,人们就一直在讨论同业存单这个话题,我们从舆论上能感受到的观点大多对同业存单持否定态度,因而市场对同业存单的监管预期也随之升温,人们对同业存单监管预期的升温又进一步加剧了舆论对其否定的态度。同业存单市场的壮大似乎一夜间成了金融市场的巨大风险点。&&&&市场之所以对同业存单产生担忧,是因为2016年与2017年相比货币环境变化很大,2016年整体货币环境偏宽松,2017年货币环境偏紧缩,但同业存单规模的变化却不大。这意味着在货币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同业存单却没有出现明显的规模缩减,所以出现了一些要对同业存单采取更为严格监管的呼声。&&&&如果单从属性方面来看,同业存单只是银行的一个负债工具,特别是中小银行非常依赖这个工具。中小银行通过同业存单这个负债工具将资金从大银行手中转移到自己手中。如果说中小银行的风险偏好、扩张冲动较高,通过同业负债工具将资金从风险偏好低的大银行手中转移过来,以进行自己的资产扩张。这种现象对应的资产表现应该是杠杆率攀升、社会融资总量的扩张或M2的扩张,即,同业存单的规模扩张+ 社会融资总量或M2的扩张同步发生,则同业存单成为了加杠杆的工具。而当前又在经济控制杠杆率的大背景下,同业存单在这种情况下起到的作用与监管层的去杠杆理念相违背,那么同业存单的规模被限制就是理所应当。&&&&如果同业存单的扩张过程中,并没有伴随着社会融资总量或M2的显著扩张,则一定程度上说明,这种同业负债工具只是在完成一种“延续存量资产”的功能,在不允许发生存量资产信用出清的背景下,中小机构只是通过同业存单工具在延续以往已经发生的存量资产,以保证流动性链条不断,否则流动性链条断裂,就会引发金融风险,进而伤及经济增长 。这时情况下对应的资产表现应该是,同业存单的规模扩张+ 社会融资总量或M2的稳定或下行同步发生,则同业存单只是一种延续流动性的工具。此时,同业存单发挥的作用与监管层的“稳增长、防风险”的基调相同,这个时候同业存单的规模则不应该被限制。&&&&如果在经济杠杆稳定的情况下,非要限制同业存单的扩张,则必须要改变的是货币政策环境和流动性投放机制,要么稳定货币政策预期,令中小银行的负债工具转移到拆借或回购中,以替代同业存单的扩张;要么提供普惠性的流动性投放机制。给市场一个良性的过度或合理的渠道,才能够让市场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
本版主要新闻您的位置:
揭秘同业存单套利模式:每一环节都存在正利差日 10:40南方都市报(深圳)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中金网APP摘要:被看做是中小行扩表“弯道超车”提供机会的同业存单,正在受到日益严厉的监管。今年3月底至4月12日,短短两周时间里,银监会密集出台了7个文件,其中多个文件剑指“同业存单”。对此,多名受访人士昨天向南都记者表示,未来同业存单监管收紧将是大概率事件。【免责声明】此文章内容来源为南方都市报(深圳),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原标题:起底同业存单套利链条:每一环节都存在正利差)  日消息,同业存单是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其投资和交易主体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员、基金管理公司及基金类产品。存款类金融机构可以在当年发行备案额度内,自行确定每期同业存单的发行金额、期限,但单期发行金额不得低于5000万元。   “现在没有多大变化,目前我们仍在正常对接银行同业资金”,华南某大型券商资管负责人昨天向南都记者表示。  被看做是中小行扩表“弯道超车”提供机会的同业存单,正在受到日益严厉的监管。今年3月底至4月12日,短短两周时间里,银监会密集出台了7个文件,其中多个文件剑指“同业存单”。对此,多名受访人士昨天向南都记者表示,未来同业存单监管收紧将是大概率事件。  监管利剑为何直指同业存单?同业存单近年快速扩展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南都记者近日从业内了解到,同业存单已衍生出一些套利模式,层层嵌套、期限错配以及规模难以受控成为监管痛下“杀手”的原因。  套利链条:  每一环节都存在正利差  事实上,同业存单从2013年年末推出以来,由于其发行便利、批量融资、计入应付债券等特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经过两年的快速发展后,同业存单也衍生出一些套利模式。  在此背景下,南都记者摸底银行同业存单-同业理财-委外链条上的利益各方,套利链条逐步清晰。  同存的源头是A银行在同业市场发行同业存单以获取资金,B银行由于自身资金成本较低、为了获取利差买入A银行的同业存单,“过去情况比较好的时候,这个利差大概能有1%左右,由于资金量大、对商业银行来说还是有利可图的”,某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A银行获取资金后,为了主动管理负债会投放于同业资产,比如购买同业理财产品,赚取利差。国泰君安邱冠华团队指出,上述操作在中小银行更为普遍,这主要是因为中小银行信贷需求有限,只能投资于债券等资产,却面临专业能力有限,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购买别人的同业资产。  “同业理财能够赚取的利差,穿透来说就是来源于最终标的资产,但这一步才是所谓同业链条的关键”,前述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相关负责人指出,同业理财投资股票、债券等常常会寻找券商或基金甚至私募进行托管,也就是委外。  每一环节都存在正利差,系利益各方、特别是商业银行做大同业存单规模的动力。而邱冠华认为,整个同业套利链条最大的风险在于嵌套过多、错配过高以及规模不受控。  其中,同业间典型的扩大套利空间的办法,是通过期限错配抬高流动性利差(即发行短期同业存单投资于长期的同业理财产品,赚取更大的利差),或者投资于更低等级的同业资产。  某中部地区农商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向南都记者表示,中小银行做同业存单互持的情况比较多,一种情况是这段时间A机 构 买B机构的存单,过段时间B再买A的存单;还有一种情况就是A机构给B机构出回购,B再用回购资金购买A机构的存单。  那这种同业存单互持是如何套利的呢?上述人士表示,评级高的机构募集资金购买评级低的机构的存单,因为同样的期限利率,A A A评级要比A A评级的低很多,中间的利差空间很大,而且这种收益是无风险的,肯定稳赚不赔。  以3个月的同业存单为例,像农业银行这种评级A A A的国有大行发行的3个月同业存单利率为4 .2%,但像丹东银行这种评级AA-的3个月同业存单利率为4.85%,中间的利差达到0 .65%。  银行自查:  “同业负债要在年底达标”  随着监管收紧,将对利益各方造成多大影响?  华南某大型券商资管负责人昨天向南都记者表示,“现在没有多大变化,目前我们仍在正常对接银行同业资金”,主要是商业银行主动购买券商发行的产品或直接委外两种模式。  但多名受访券商资管人士以及银行人士坦言,银行同业规模或者委外规模缩减已是大势所趋。据南都记者从业内了解,商业银行同业资金投向资管产品或委外正逐步到期退出,仅有少部分优质项目会按原有额度再做投放,难见新增。  此外,另一家环渤海地区的农商行人士表示,(监管收紧)可能会导致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不足,违约率上升,同业拆借利率不断上涨,银行融入资金也会变得比较困难。  正是由于同业存单可能会引发的流动性风险,在同业存单发行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监管部门越来越重视这一业务,无论是央行MP A考核,还是银监会监督检查力度的增强,都将规范该业务。  “我们现在收到的要求就是,按照人行MP A考核标准,同业负债要在年底达标”,前述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达标要求是指将同业存单计入同业融入资金余额后不能超过银行负债总额的1/3。  同业存单纳入进来后,哪些银行是否会超过1/3的红线?根据债金所对各上市银行20 16年年报以及20 17年一季度报告数据测算,若将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有8家银行的同业负债/总负债突破红线。  其中杭州银行占比最高,已经突破50%,兴业银行与光大银行紧随其后,分别为43.88%和43 .65%。而国有大型银行占比普遍较低,除交通银行外,均在10%以下。  事实上,部分商业银行在不纳入同业存单的统计标准下已突破监管红线。华泰证券李超研究发现,有两家农商行和1家城商行已经突破了1/3的限制。  相较同业负债年底要达标的要求,有其他时间节点更近在眼前。根据46号文,6月12日前报送相关同业套利的自查报告;而根据53号文要求,在7月15日前将同业负债水平的自查报告报送监管部门。  对此,多家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均向南都记者表示,监管机构要求严查“三套利”,其中就提到了同业存单,目前正处于自查阶段。某中部地区农商行金融市场部人士也向南都记者表示,目前是自查和现场检查同步,要求在本月25日前提交检查结果。  让银行心悬的是:监管对自查中突破红线者会是什么态度?前述股份行广州分行负责人向南都记者透露,据其了解,监管目前仅要求超标的同业负债占比逐月、逐季度稳步下降,直至年底达标,但最终未达标者会有什么相应措施,目前暂无消息。  数据来源:债金所、2016年上市银行年报、2017年一季度报告。注:1、同业负债=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拆入资金+卖出回购款项+同业负债  2、年报数据均为合并报表数据。  3、2017年同业存单规模为各上市银行截至日,仍在存续期的同业存单存量规模。2016年同业存单规模为各上市银行截至日,仍在存续期间的同业存单存量规模。此外,同业存单存量数据没剔除尚未取消的发行量。  4、未公布一季度资产负债表,因此本表仅有23家上市银行数据。关注(http://m.cngold.com.cn),掌握最新财经要闻。
( 本文转自:“南方都市报(深圳)”, 不代表中金网立场 )责任编辑云淡风轻【免责声明】此文章内容来源为南方都市报(深圳),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相关阅读1/1 14:19过年过节一般是平台暴雷比较集中的节点。今年五一,一家叫“吉汇金融”的平台跑路了,涉及资金5400万,搅得网贷圈人心惶惶。笔者在《国资入股,即将上线银行存管,...关键词:吉汇金融,暴雷 14:03近日,航金所官网发布公告称,融资方资金链难以再续,新能宝产品(含国美、益阳项目)取消锁定期和开放期,持有人的本金+租金收益将在180天内逐步还清,在此之前...关键词:航金所,兑付困难 13:57据安徽商报报道,合肥两名大学生遭遇合肥铭励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的“培训套路”,让毫无经济能力的他们背上万元债务。对此,铭励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些学生从第三...关键词:培训套路股票黄金外汇行情微信:cngold-com-cn行业动态金融黑幕财经解读微信:zjs-cngold
热门资讯 09:44 09:56 09:36 09:26 12:0324小时直播07-08
星期日距离 下次数据 公布时间:19小时42分钟00:00中国前值:3110.62预测:-3102.8001:00美国前值:858预测:--公布:86301:00美国前值:187预测:--公布:18701:00美国前值:1047预测:--公布:105222:30美国前值:660预测:--公布:78022:30美国前值:148.2预测:--公布:147.4最新资讯
扫码下载中金网APP
扫码关注中金网微信
扫码关注中金社微信
扫码用手机看新闻
Copyright (C)
中金网 www.cngold.com.cn 沪ICP备号-1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又见强监管!8万亿同业存单市场巨变,1年期以上停发,中小银行哭了_凤凰财经
& 财经滚动新闻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又见强监管!8万亿同业存单市场巨变,1年期以上停发,中小银行哭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虽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但这一次监管反应的速度更快!
同业存单市场迎来进一步强监管。为引导同业存单市场规范有序发展,8月31日,央行发布公告称,自日起,金融机构不得新发行期限超过1年(不含)的同业存单,此前已发行的1年期(不含)以上同业存单可继续存续至到期。
这意味着,未来将取消一年期以上的同业存单。不过,考虑到金融机构发行一年期以上同业存单的规模较小,市场普遍预计影响有限。而这一政策的更大意义在于,同业存单逐渐丧失其特有的优势,上了监管“紧箍咒”的同业存单市场正在告别野蛮生长的时代。
监管打补丁,封堵套利空间
公告称,决定将《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第八条“固定利率存单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为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参考同期限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定价。浮动利率存单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浮动利率基准计息,期限原则上在1年以上,包括1年、2年和3年”的内容修改为“同业存单期限不超过1年,为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可按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计息,并参考同期限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定价”。
修改上述条规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监管要及时堵住金融机构能够套利的制度漏洞。
联讯证券分析师李奇霖称,央行曾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要将一年期以内同业存单纳入MPA同业负债考核项,若不堵住一年期以上同业存单的“口子”,容易出现部分银行发行一年期以上同业存单替换一年以内的同业存单,规避监管的现象。
中信证券分析师明明称,从今日的公告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内容可以看出,央行统一同业存单和同业存款监管口径的意图早已存在,此次修改同业存款发行期限限制对接货币政策报告,是统一监管的第一步,缩短同业存单业务期限,有利于缩减资金流转时间,是金融体系内部去杠杆推进的体现。
取消一年期以上同业存单发行的另一个原因,则是今年以来一贯的让同业业务回归本源的监管思路。
同业存单从诞生之日起,其主要目的就在于便于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进行短期资金的调剂。相比之下,李奇霖称,一年期以上的同业存单期限较长,用于资金调剂就显得“大材小用”,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是有利于金融机构套作理财或其他同业资管产品,这不利于当前“脱虚向实、整治金融乱象”的政策实施。
此外,央行金融研究所孙国峰31日表示,通过鼓励金融机构发行1年期(含)以内的浮动利率同业存单,并参考Shibor定价,也有利于进一步培育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央行将继续引导和督促同业存单市场规范发展,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相关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对同业存单市场影响有限
实际上,取消1年期以上同业存单发行对银行的影响是有限的。
“模拟测算显示,明确同业存单的期限不超过1年对同业存单市场的影响不大。”孙国峰表示,目前,1年期(不含)以上同业存单的发行量和余额均相对较少。从发行量看,今年前6个月,1年期(不含)以上同业存单的发行量为372亿元,仅占同业存单发行总量的0.4%。从余额看,截至今年6月末,1年期(不含)以上同业存单余额为1115亿元,仅占同业存单余额总量的1.4%。同时,此前已发行的1年期(不含)以上同业存单可继续存续至到期,对存量同业存单的正常到期兑付也不会产生影响。
招商证券马鲲鹏也表示,新规影响很小,全行业1年期以上同业存单占比仅为1.5%。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提出,明年一季度起,资产规模超过5000亿的银行,其发行的1年以内的同业存单要纳入MPA同业负债33%占比考核指标,本次出不能发1年期以上同业存单的新规,“我想(监管层)是为了防止大家钻空子。现在有1年期以上同业存单的银行,到期之后发1年期以内的就好,没啥调整压力。”
截至今日,各上市银行1年期以上同业存单占比情况如下:
申万宏源宏观团队则称,流动性方面,9月同业存单到期量创历史新高,总金额超2万亿,随后10月和11月到期量也都在1万亿以上。限制新发同业存单期限不会对到期的同业存单的滚动产生影响,而目前监管还暂未从需求端限制同存投资,机构配置热情仍较高,总体来说资金面压力可控。
然而, 尽管新规对同业存单市场影响有限,但对其他债券品种会产生一定影响。
明明分析称,同业存单受限或利好利率债,信用债或边际受压。具体来说,银行体系内部流动性分布不均,大型银行相对于中小型银行具有吸收存款能力强、直接参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等优势,其可用资金较中小型银行更为富余。而大型银行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以配置利率债为主,收益率水平较低;中小型银行通过向大型银行发行利率较高的同业存单获得资金并投资于信用债等品种,同业存单成为银行体系内资金流通通道。此次央行限制同业存单期限,将使大型银行资金边际更为充裕,利好利率债配置;中小型银行资金面边际收紧,信用债或边际承压。
此外,对中小银行来说,新规的实施意味着“砍断”了其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方式。有银行业分析人士称,同业存单此前充当了大行向中小银行“输血”的通道,甚至是中小银行获得负债来源的主要渠道,当这一通道被收紧后,最“难受”的将是中小银行,负债来源的受限,将会相应的影响到资产端的扩张速度,中小银行营业压力陡增。
未来同业存单监管将进一步加强
申万宏源宏观团队分析称,此前央行要求明年一季度将总资产5000亿元以上的银行的1年期以内的同业存单纳入MPA考核,本次新规意味着这部分银行未来新发行的同业存单将必然纳入考核。
更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监管措施的层次推进所释放的信号。据申万宏源宏观团队预计,未来监管将继续加强,一方面将进一步覆盖目前未纳入的银行,另一方面将从需求端进行管控,例如货基新规和将投资同业存单也纳入广义信贷。从这一点来说,同业存单的非理性扩张将成过去时。
同业存单市场将更规范有序。此次将同业存单的期限明确为不超过1年,也是和127号文对于同业融资业务最长期限不得超过1年的要求保持一致,有利于引导同业存单回归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本质职能,也是配合监管对同业链条风险进行化解。
同时,本次放开并鼓励1年期及以内期限的同业存单采用以Shibor为基准的浮动利率定价,也是利率市场化大环境的要求,有利于同业市场更好反映金融机构流动性状况。
同业存单正丧失特有的优势
同业存单的出现源于银行体系内部资金调剂的需要,其目的与同业存款等相同。但2013年12月正式推出的同业存单在此后能取代同业存款,成为金融机构的“宠儿”,缘于其一些独特的优势。只不过,随着监管的加强,这些优势正逐渐消退,同业存单越来越像“同业存款”。
同业存单曾经拥有哪些独特优势?明明给出了以下三方面分析:
首先,同业存单发行方式和流通方式更加灵活,具有透明度高、流动性强和市场化程度高的特点,能更好地满足金融机构同业往来需要。
其次,同业存款自2015年起被纳入一般性存款统计口径进行存贷比考核,在央行推进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背景下,未纳入MPA的同业存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再次,相对于同业存款期限必须为1年以内,对同业存单期限的限制更为宽松,除1年及1年以内各期限外,还能发行2、3年同业存单,更加受到需要长端资金的金融机构偏好。
“然而,此次新规中将同业存单发行期限限定在1年以内(包括1年),剥夺同业存单原先具有融入长期限资金的优势,使同业存单回归短期资金调剂工具。同时,央行拟于2018年一季度评估时起将部分银行发行的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进行考核,同业存单将丧失其最大优势。”明明说。
百万用户都在看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38002
播放数:159440
播放数:144886
播放数:1643092016年银行同业存单简析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6年银行同业存单简析
行业分析和管理咨询师|
总评分3.3|
用知识赚钱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读懂同业存单
我的图书馆
读懂同业存单
导读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公告形式发布了《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2013年第20号,以下简称《办法》)。近年来,持有同业存单和发行同业存单业务也成为银行扩大资产规模,拓展融资渠道,增加同业业务收入的必要途径。3年以来,同业存单从无到有,经历了爆发式增长,本文结合2017年业务制度更新,对原笔记52篇《同业存单》进行修订。原标题:读懂同业存单来源:金融市场部◆&&◆&&◆同业存单1、基本知识同业存单是指由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法人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在金融工具分类上属于货币市场工具。同业存单发行采取电子化的方式,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公开发行或定向发行。同业存单的发行利率、发行价格等以市场化方式确定。其中,固定利率存单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为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参考同期限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定价。浮动利率存单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浮动利率基准计息,期限原则上在1年以上,包括1年、2年和3年。同业存单按计息方式可以分为:固息同业存单和零息同业存单。固息方式就好比流动资金贷款付息方式,面额发行,按期付息。零息方式就好比票据贴现,折价发行,到期支付面额。具体收益率计算方式可以参考全国银行业间同业拆借中心《调整同业存单参考收益率计算方式的通知》。同业存单单期发行金额不得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存款类金融机构可以在当年发行备案额度内,自行确定每期同业存单的发行金额、期限,但发行备案额度实行余额管理,发行人年度内任何时点的同业存单余额均不得超过当年备案额度。上述特征,决定了同业存单具有标准化金融工具的部分特征,监管部门也希望通过线上交易的同业存单替代传统的纸质协议同业存放和拆借。2、发行机构同业存单发行机构均为存款类金融机构,主要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财务公司。但《办法》还规定能够发行同业存单的机构还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单位;二是已制定本机构同业存单管理办法;三是中国人民银行要求的其他条件。1104报表填报机构发行同业存单填入《G01资产负债项目统计表》中[47.其他负债]及其子项[47.2发行同业存单]。3、交易主体《暂行办法》规定“同业存单的投资和交易主体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员、基金管理公司及基金类产品”。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了关于修订《银行间市场同业存单发行交易规程》的公告,在同业存单投资人范围中增加了“境外金融机构及央行认可的其他机构”。交易中心指出,此项修订旨在进一步推动同业存单市场发展,满足境外金融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需求。该项修订将进一步丰富同业存单市场的投资者群体,加速银行间市场对外开放,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1104报表填报机构投资同业存单填入《G01资产负债项目统计表》中[23.其他资产]及其子项[23.4投资同业存单]。◆&&◆&&◆报表填报同业存单作为线上的同业投融资工具近年来发展迅速,无论是发行家数,发行数量和发行金额都呈现快速增长,截至2016年末,存量同业存单8136支,余额62782.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25支和32477亿元,余额增幅高达107.16%。1、产品属性其一,具有交易属性。同业存单被明确为货币市场工具,可以通过同业拆借中心的电子交易系统在二级市场交易。除定向发行的同业存单只能在该只同业存单初始投资人范围内流通转让外,公开发行后的同业存单可以通过同业拆借中心的电子交易系统在二级市场交易流通,可以作为回购交易的标的物。部分银行将不打算持有到期的同业存单其纳入交易账户核算。其二,具备投资价值。同业存单无论是1年期以内(含)固定利率还是1年期以上浮动利率,都表明其具备一定的收益率,因此持有同业存单相当于一项有利息收入的投资,应计入生息资产,发行同业存单相当于需要支付利息的负债,应计入付息负债。其三,不等同于存款。同业存款业务是指金融机构之间开展的同业资金存入与存出业务,金额和期限由双方自行确定,一般情况下可以提前支取。而同业存单有确定的期限,该工具的性质决定发行人只有到期后才会偿付本金,具有一定的债券属性。所以很多银行发行同业存单在会计核算中纳入“应付债券”科目统计。其四,不等同于债券。政策性银行可以发行金融债,商业银行可以发行二级资本工具扩大负债范围,这些债券具有明显的债项属性。发行机构虽然将同业存单列入负债,但因具有一定的存款属性,不能当作债券填报。因此,同业存单在会计上需要单独设立科目进行管理核算,在统计上单独设立存单发行及投资统计指标进行反映。人民银行金融统计制度中,负债端有“存单发行”指标(子项包括同业存单和大额存单);资产端有“存单投资”指标。2、同业报表填报2013年,一行三会印发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发[号)从同业授信集中的角度,规定“单家商业银行对单一金融机构法人的不含结算性同业存款的同业融出资金,扣除风险权重为零的资产后的净额,不得超过该银行一级资本的50%。”但为了引导商业银行发行同业存单,建立同业存单二级交易市场,并未将具有同业存款属性的同业存单纳入同业存款(同业存放或存放同业)统计,而是纳入同业投资范围。因此,在《G14_II最大十家金融机构同业融出情况表》中,同业融资业务不填报发行同业存单数据。但在同业投资业务例中,持有同业存单则需要填入N列[同业投资],但N列子项[其中:投资同业发行的债券]不填报数据。127号文从流动性角度,规定了商业银行同业融入比例不超过总负债的三分之一,同业存单既然不作为同业融出自然也不作为同业融入。因此在《G24最大十家金融机构同业融入情况表》中,持有同业存单并不填报,这就意味着全部同业融入比例并不包括持有的同业存单。同业存单既不属于同业存款,也不属于债券,而是作为货币市场工具,因此,在《G18债券发行及持有情况表》中,不填报发行和持有的同业存单数据。在2017年修订的《G31投资业务情况表》中,为了保持[10.投资合计(不含4.1项)]数值与《G01资产负债项目统计表》中[12.C投资]数值一致,自然也不包括持有同业存单金额。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SPV穿透后底层资产可能就是同业存单,比如购买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就存在投资同业存单可能性,最终投向类型则应该填报在C列[货币市场工具及货币市场公募基金]。3、流动性报表填报今年《G21流动性期限缺口统计表》做了修订,将[1.7债券投资和债权投资]修订为[1.7投资债券和同业存单];将[3.6发行债券]修订为[3.6发行债券和同业存单]。即将持有和发行同业存单分别计入1.7和3.6项目,而此前是分别计入[1.8其他有确定到期日的资产]和[3.7其他有确定到期日的负债],对于流动性缺口比例指标无影响,但影响到“核心负债依存度”指标,剩余期限90天以上的同业存单可作为核心负债纳入分子统计。非定向发行的同业存单虽然可以在同业拆借中心交易转让,具备一定的流动性,但并不具备可随时变现的条件,因为当银行间流动性紧张时,整个同业之间流动性都会很紧张,如果银行都出售同业存单市价会迅速降低,市场会出现无人接盘的现象,习惯上称之为流动性枯竭。因此,在《G22流动性比例监测表》中,持有的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存单计入[1.9其他一个月内到期可变现的资产(剔除其中的不良资产)],而不能填报在[1.8在国内外二级市场上可随时变现的证券投资(不包括项目1.7的有关项目)]中。发行的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存单计入[2.7其他一个月内到期的负债]。根据上述判断,在计算LCR和NSFR的过程中,也不把同业存单看成是高流动性资产,严格按照剩余期限统计相关事项。《G25_I流动性覆盖率表》中,发行的30天内到期或提前可支取的同业存单计入[2.1.2.5未包含在以上无担保批发现金流出分类的其他类别](折算率100%);持有的30天内到期的同业存单计入[2.2.2.6.3金融机构—其他借款和现金流入](折算率100%)。《G25_II净稳定资金比例表》中,发行的同业存单按剩余期限计入[6.2来自金融机构的融资——非业务关系存款及其他无担保借款](1年内折算率50%,1年及以上折算率100%),持有的同业存单计入[9.不符合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定义的证券及其他期限小于1年的无担保工具](如果存在变现障碍,折算率100%;其他1年内折算率50%,1年及以上折算率85%)。4、会计报表填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目前《S4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状况表》更像一张会计报表,由于报表今年仍然未更新增加相应会计科目,感觉仍然无处可放。笔者建议如果是持有同业存单,可以根据金融资产四分类的相关要求,分别填入[1.11交易性金融资产]、[1.35持有至到期投资]、[1.37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果是发行同业存单,也实在找不到准确对应项目,可暂填入[2.21交易性金融负债],当然也有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填入[2.15同业存放款项]或[2.33应付债券]问题也不大,毕竟S41和G01系统中已经取消了表间校验关系。来源微信公众号:成于微言(ID:chengran-1980)作者:刘诚燃◆&&◆&&◆同业存单潜在影响?牵一发动全身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张继强、陈健恒、姬江帆、唐薇摘要2013年年末推出同业存单(CD)以来,丰富了负债来源有限的中小银行主动负债经营的途径,且因在资产负债表科目计入“应付债券”而非“同业负债”,受到的约束较小;随着同业存单发行人范围的扩大以及同业等相关业务发展的需求,同业存单快速发展。16年年末,同业存单存量为6.3万亿。从发行结构来看,同业存单发行人主要以股份行和城商行为主。从持有人结构来看,以商业银行(48%)、广义基金(35%)、政策性银行为主(10%)为主。实践中,由于同业存单的便利性显而易见,流动性好、收益性,因而深受投资者喜爱;计入应付债券,无需缴准,相比同业存款不存在提前支取问题,深受融资方银行的喜爱;因此同业存单成为中小及部分股份制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利器(相当于从大行借入准备金)。而除用于资金周转外,也衍生出一些套利模式,比如套作同业理财、委外和债券,同业存单到同业理财到债券,一般情况下,每个环节都存在正利差,因而银行有动机发行同业存单去购买同业理财、同业理财冲了规模之后也会形成债券配置需求,这也是过去同业理财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对同业负债的考核有何规定?①2014年,为规范商业银行通过同业业务开展非标业务,五部委联合颁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的127号文,文中规定“单家商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银行负债总额的三分之一”。不过,这里的同业负债主要针对传统的“同业存放”、“拆入资金”、“卖出回购”;当时同业存单规模较小,对此并未有专门的讨论。②MPA对同业负债的考核是在负债总额占比若超过33%,该项为0分(该项满分25分)。不过,广义信贷60分、委托贷款15分、同业负债25分作为资产负债情况满分的100分;MPA考核的七个方面中,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信贷政策执行中任意两项及以上不达标(达标线60分),则落入C档。——综合127号文和MPA考核来看,可知33%是同业负债在负债总额占比的上限,且127号文更为关键。从三季度上市银行资产负债数据来看,同业存单一般计入上市银行应付债券科目,因此13年后中小银行应付债券科目快速增长。而由于从本质上,同业存单与同业存款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如果在会计处理上将同业存单从纳入“应付债券”科目转向纳入“同业负债”科目,尽管全部商业银行的广义同业负债在总负债占比并不高,从其他存款性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负债”在总负债占比目前在13%左右;但对于同业存单发行较多的中小型银行,同业存单的纳入会导致其“同业负债”科目在负债总额的占比会超过33%。如根据上市银行三季报,城商行应付债券在总负债的占比快速升至14.33%,同业负债占比是19.6%;股份制银行应付债券占比10.64%、同业负债占比为23.97%;若把同业存单纳入到同业负债科目,部分中小银行会超标。央行通过提高负债端成本和不稳定性推动以同业存单为基础的同业链条去杠杆。因此,如果同业存单纳入127号文下的同业负债,相当于直接进行了规模限制,堪比当年127号文对同业存款的冲击。当然目前还不清楚会否做此调整,或者会否新老划断或者给予足够的缓冲期,尚不确定,央行也只是在有序去杠杆,不至于引发太大的冲击。但如果执行,对债市还是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尽管实际操作中,同业负债科目在做表时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但目前诸多中小行和部分股份制行占比超标,还是会限制一些中小银行同业扩张的规模,尤其是对负债来源有限的中小银行扩张业务不利。如果政策倒逼同业这块业务缩表,在整体缩表过程中,债市需求会明显收缩,尤其是同业理财由于可赎回,将首当其冲,处境堪比流动性冲击中的公募债基。如果推演同业存单——同业理财——委外这一链条,由于广义基金后面主要对应的是信用债、政金债,或者二者与国债的利差也会小幅的影响。总体而言,相比于过去2年同业存单的快速发展,我们认为未来同业存单增速将放缓,相应的同业理财等同业业务也或有所放缓,且对过去依靠同业存单主动负债的中小银行影响较大。金融去杠杆大背景下,对政策风险的担忧始终挥之不去。我们认为策略上“防守反击”还需要坚持,密切关注利空反应最充分的点(比如12月份的CD、短融和国债期货IRS),等待超调和基本面变化带来的反击机会。一、同业存单概况:在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需求推动下快速发展2013年年末推出同业存单(CD)以来,丰富了负债来源有限的中小银行主动负债经营的途径,且因在资产负债表科目计入“应付债券”而非“同业负债”,受到的约束较小;随着同业存单发行人范围的扩大以及同业等相关业务发展的需求,同业存单快速发展。2016年年末,同业存单存量为6.3万亿(如图1)。(1)发行概况:2016年同业存单总计发行量为13万亿,较2015年增加145%;净增约3.3万亿,同比34.8%。①从发行期限来看,3、6、12个月的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占比分别为28.8%、26.6%、20.8%。②从存量期限结构来看,12、6、3个月的存单存量占比分别为47.3%、25.9%、11.9%。③发行节奏上,同业存单发行节奏受季末、资金面紧张状态的影响较大。一般季末发行需求较大,而资金面紧张时发行较难。如11月,因流动性冲击的影响,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明显走高,净增量为负值。(2)发行人概况:按照央行《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同业存单由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发行,须是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单位。目前CD的合格发行人已扩大至1556家。从发行结构来看,同业存单发行人主要以股份行和城商行为主。在目前存量发行结构中,城商行发行的未到期同业存单(存量)为3.2万亿,占比50%;股份制银行存量为3.02万亿,占比48%;国有商业银行存量为765亿,占比1.2%(如图2左)。(3)持有人概况:截至2016年年末,6.3万亿同业存单的持有人以商业银行、广义基金、政策性银行为主,其中全国性商业银行持有25.1%(1.58万亿)的同业存单,城商行、农商行分别持有12%(7500亿)、8.7%(5436亿)同业存单,商业银行合计持有47.8%的同业存单(对应约3万亿)。广义基金16年年末持有2.2万亿的同业存单,最高层持有2.45万亿,后因11、12月流动性冲击、货基赎回等持有量环比下降。政策性银行持有10.3%(6452亿)同业存单。此外,信用社持有2800亿同业存单,券商持有705亿同业存单,保险以前以协议存款为主存单配置较少。二、同业存单发展衍生的同业链条及同业占比上限1.同业存单对机构资产负债的影响同业存单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先来看看发行存单过程中的会计分录。假设A银行发行同业存单:A银行资产端增加准备金,负债端增加应付债券(同业存单一般计入商业银行负债端等应付债券科目)。①假设由B银行购买同业存单:B银行资产增加金融资产投资(记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到期投资,三个投资项下的案例都有),同时资产端自身的准备金减少。②假设由C广义基金购买同业存单:C广义基金在资产配置上有流动性管理需求,其资产端资金转化为同业存单。如果考虑居民用手中的现金购买货币基金、货币基金购买同业存单,即商业银行通过货币基金/广义基金这一管理人/中间人,开展的类吸储行为,只是体现在商业银行负债端为应付债券,而非同业存款,且无需缴纳准备金。在这一过程中,会派生广义货币,但对超储影响较小。实践中,由于同业存单流动性较好,基本不用担心违约,且收益率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同业存款,过去深受货币基金、广义基金流动性管理需求的喜爱。从同业存单的发行人和持有人结构来看,A银行是谁?一般是中小型银行,尤其是城商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B银行是谁?一般是资金净融出的银行,如大行、股份制银行。对应各机构资产负债表的变动情况:从央行的表来看,链条①由银行购买其他银行发行的同业存单这个环节,A/B银行发行和购买的行为是B银行的准备金划给了A银行。A银行扩大了负债来源,同业存单的负债一般对对应同业资产或其他资产的扩张,因此A银行的资产负债扩张了;B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虽未扩张,但如果是从持有现金到持有同业存单,收益提升。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步不涉及缴准等。2.同业存单优势显著因而快速发展,衍生同业链条同业存单的便利性显而易见,流动性好、收益性,因而深受投资者喜爱;计入应付债券,无需缴准,相比同业存款不存在提前支取,深受融资银行喜爱;因此同业存单成为中小及部分股份制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利器(相当于从大行借入准备金)。而除用于资金周转外,也衍生出一些套利模式(如图3)。比如套作同业理财、委外和债券,同业存单到同业理财到债券,一般情况下,每个环节都存在正利差,因而银行有动机发行同业存单去购买同业理财、同业理财冲了规模之后也会形成债券配置需求,这也是过去同业理财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而在此过程中,准备金再次转移(交易对手是银行),要么派生存款缴准(一级申购信用债,对整个银行体系),要么变成财政存款(一级认购国债)。完成这一步,A银行的负债端是应付债券,资产端开始对应同业理财等各类资产,赚取其间息差。显然,对债市影响较大的不是其中银、银之间的资金周转,或是对广义货币的影响,而是同业存单的资金运用方式。从三季度上市银行资产负债数据来看,同业存单一般计入上市银行应付债券科目,因此13年后中小银行应付债券科目快速增长。而由于从本质上,同业存单与同业存款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如果在会计处理上将同业存单从纳入“应付债券”科目转向纳入“同业负债”科目,尽管全部商业银行的广义同业负债在总负债占比并不高,从其他存款性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负债”在总负债占比目前在13%左右;但对于同业存单发行较多的中小型银行的“同业负债”科目在负债总额的占比会超过33%。从占比角度来看(如下图):城商行应付债券占比快速升至14.33%,同业负债占比是19.6%(如图5);股份制银行应付债券占比10.64%、同业负债占比为23.97%,上市银行应付债券占比均值为4.93%、同业负债15.07%(如图4)。因此,如果把同业存单从应付债券改到同业负债,上市银行总量没有问题,但一些中小银行的同业负债占比会超标。尤其是没有上市的一些中小银行,其同业存单发行比较猛,在负债端占比较高,如果把存单从应付债券挪至同业负债,导致其占比会明显超过上限的1/3。如某一股份制银行同业存单存量5400亿有余,若从应付债券转计同业负债,同业负债占比升至44%附近。3.但127号文及MPA考核下,同业负债存在上限而对同业负债的考核,主要是127号文规定商业银行同业负债在总负债占比不得超过1/3、MPA考核中同业负债占负债总额如果超过33%则该项为0分(该项25分):2014年,为规范商业银行通过同业业务开展非标业务,五部委联合颁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的127号文,文中规定“单家商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银行负债总额的三分之一”(农村信用社省联社、省内二级法人社及村镇银行暂不执行)。2013年前后,非标业务如火如荼,中小银行也曾通过借入同业存款(负债方),配置同业资产(资产方)扩张资产负债表规模,弯道超车。该文在14年推出后大大约束了中小银行的扩张速度。不过,这里的同业负债主要针对传统的“同业存放”、“拆入资金”、“卖出回购”;当时同业存单规模较小,对此并未有专门的讨论。另一方面,在MPA考核的七个方面中,资本和杠杆情况、定价行为中任意一项不达标,或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信贷政策执行中任意两项及以上不达标(达标线60分),则落入C档。其中资产负债情况100分钟,广义信贷60分、委托贷款15分、同业负债25分,MPA对同业负债的考核是超过33%,该项为0分。——综合127号文和MPA考核来看,可知33%是同业负债在负债总额占比的上限,且127号文更为关键,因为规定不能超过1/3(MPA如果同业负债这一子项超标,并不一定会落入C档,还看其他子项与大的方面执行的情况)。三、如果同业存单纳入127号文的同业负债,对相关业务和债市的影响央行通过提高负债端成本和不稳定性推动图表3的以同业存单为基础的同业模式去杠杆。因此,如果同业存单纳入127号文同业负债,相当于直接进行了规模限制,堪比当年127号文对同业存款的冲击(但同业存单当时超标并不严重)。当然目前还不清楚会否做此调整,或者会否新老划断或者给予足够的缓冲期,其对债市的潜在冲击值得密切关注;尽管实际操作中,同业负债科目在做表时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但目前诸多中小行和部分股份制行占比超标,还是会限制一些中小银行同业扩张的规模,尤其是对负债来源有限的中小银行扩张业务不利。回首看,城商行与股份制银行表内、表外业务扩张速度均较快(如图6)。如果政策倒逼同业这块业务缩表,在整体缩表过程中,债市需求会明显收缩,尤其是同业理财由于可赎回,将首当其冲,处境堪比流动性冲击中的公募债基。如果推演同业存单——同业理财——委外这一链条,由于广义基金后面主要对应的是信用债、政金债,或者二者与国债的利差也会小幅的影响。而资金回流大行、股份制行后,这些机构对债券的配置力度难以和上述链条主体等量齐观,且口味更为清淡,以利率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为主。不过,往后看,同业理财在经过本次债灾教训之后,其增速本来就会放缓(如图7);叠加理财监管趋严,后续同业业务也应放缓;此外,货基在经历11、12月的负偏离后,对同业存单以及同业存款的态度或有新的认识,配置同业存单时会有所考虑。总体而言,相比于过去2年同业存单的快速发展,我们认为未来同业存单增速将放缓,相应的同业理财等同业业务也或有所放缓,且对过去依靠同业存单主动负债的中小银行影响较大。值得多提一句,金融去杠杆大背景下,对政策风险的担忧始终挥之不去。我们认为策略上“防守反击”还需要坚持,密切关注利空反应最充分的点(比如12月份的CD、短融和国债期货IRS),等待超调和基本面变化带来的反击机会。全局思考,金融去杠杆过程中,整个金融体系的钱都会减少,不存在所谓债市资金搬家到股市。股票投资者应该关注:1、理财收益率上行导致的机会成本提升问题;2、万能险监管加强,股市举牌等资金流入方式减少。理财扩张乏力甚至缩表为定增配资的能力会略有弱化,间接进入股市的资金弱化。◆&&◆&&◆同业存款(单)或同业理财在债券投资中的资产负债表分析董德志国信固收研究自2016年以来,债券市场经历了起起伏伏,其中被诟病最多的一个因素就是杠杆,而去杠杆也成为了债券市场探讨中最热门的一个词汇。在这过程中,一个最经常被投资者谈及的案例就是同业存款(单)或同业理财如何推升了债券市场的泡沫。比如:A银行发行同业理财或借助于同业存单,吸收了其他银行的资金,非理性的将该部分资金加杠杆,投资债券,推升了债券市场的泡沫。在此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资产负债表变化,来具体分析一下,这种同业资金往来进入债券市场,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为了分析方便化,我们做如下一个简化场景:在金融市场中只有A、B两家银行,且不存在债券的新发,一切交易只针对于存量债券来进行,这是为了满足资金在所谓虚拟状态中运转的假设,一旦引入了增量债券(特别是新增信用债券),则意味着资金进入了实体,这就意味着债券投资具有了反哺实体的特征,而这一特征在是被很多投资者所不认可的。当然这是一种较为严格的假设,但是在理想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可以看的更加清晰一些,也可以不断的放松假设,以更贴近于现实。初始金融市场构成场景A、B两家银行所构成的金融市场场景分别如下:合计金融市场的资产负债表如下:一、在初始场景下的第一步变化:发行同业存单(款)在初始资产负债表场景的基础上,我们外推第一步变化:假设A银行发行同业存单(款、同业理财等类同),则购买方自然是B银行,则两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各自发生如下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A发行同业存单,B银行购买,则B银行的准备金转移到A银行,同时B银行的资金运用项目多出同业存单资产。经过这步变化后,A、B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变为如下:经过这步变化,可以发现如下结论:1、首先A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大了,由以前的100扩大到了105,B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不变化。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总规模扩大了;2、虽然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总规模扩大了,但是广义货币供应量没有发生变化,因为同业存单是银银机构之间的资金往来,并不构成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变化;3、从利润变化角度来看,在资金来源一端,A银行增加了5单位的同业存单成本,但是在资金运用一端,则获得了5单位的准备金资产,由于同业存单利率必然高于准备金利率,因此A银行的利润降低;4、从利润变化角度来看,B银行的变化则完全在于资产端,增加了5单位的同业存单,降低了5单位的准备金资产,同样由于同业存单利率必然高于准备金利率,则B银行相当于在资产端,用高收益资产替换了低收益资产,利润提高;5、总体来看,A银行获得了规模扩大的优势,但是利润降低,B银行规模保持稳定,但是利润提高。A银行降低的利润就是来自于B银行提高的利润,A银行用利润的损失换取了规模的增加。6、A、B银行合计的全行业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如果不考虑同业存单项目在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项目的同时增加并被轧差,则总资产规模扩大,但是这并没有增加金融行业经济增加值,即没有增加GDP。(备注:银行业存贷款余额增速的扩大可以增加金融业增加值,进而可以增加GDP,但是本案例中增加的同业存单/款并不属于GDP计量中的存款类型,因此该种变化对于金融业增加值或GDP并无影响)。二、第二步变化:A银行用同业资金来源进行债券投资A银行在利用同业存单获得资金后,进行债券投资。在“债券投资对实体经济资金输入无贡献”的“可笑”假设下,我们假设债券投资只表现为存量投资,即A银行购买的债券是来自于B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这步运作的资产负债表变化如下所示:在这步变化中,A银行发行完毕同业存单后,进行债券投资,在存量债券投资的假设下,A银行增加的5单位债券规模来自B银行资产负债表,同时A银行的准备金转移到B银行,A、B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变化都发生在资产端,A表现为债券投资增加5单位,准备金降低5单位,B银行保险为债券存量减少5单位,准备金增加5单位。这步变化后,A、B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最终变化为如下:经过这步变化,可以发现如下结论:1、A、B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都没有变化,广义货币供应量也没有发生变化,同时在存量债券投资的假设下,由于没有增量债券的引入(特别是信用债券),因此社会融资总量也没有变化;2、相比于上一步骤,A银行的资产端发生变化,债券投资由10变化为15,准备金由20变化为15,由于债券的利率高于准备金利率,则A银行利润增加,为5单位的(债券利率-准备金利率);3、相比于上一步骤,B银行的变化也发生在资产端,债券投资由10降低到5,准备金由10增加到15,由于债券利率高于准备金利率,则B银行出现了盈利损失,为5单位的(准备金利率-债券利率);4、事实上A银行的盈利获得来自B银行的利润损失,这一步骤是对于上一步骤在某种程度上的反向修正;截止到此,市场中所热议的银行之间利用同业存单/款或同业理财等手段进行债券投资运用的步骤已经基本齐全,如果不考虑中间变化步骤,我们会发现A、B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期初和期末变化只是如下过程:期初:期末:从期初与期末的变化来看,A银行借助于同业存单/款或同业理财的手段进行债券投资(存量投资),所产生的基本结论有如下一些:1、A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大,B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不变化;2、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不发生变化,由于是存量债券投资,因此社会融资总量也不发生变化;3、假如不考虑同业存单在负债端与资产端同时出现的轧差效应,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大,但是对于金融业增加值以及GDP无贡献;4、A银行在规模扩大的同时,盈利变化取决于同业存单利率和债券利率的比较,由于A银行在负债端增加了5单位的同业存单成本,在资产端增加了5单位的债券,当债券利率高于同业存单利率时,A银行盈利增加,反之,则盈利降低;5、B银行在规模稳定的同时,盈利变化取决于同业存单利率与债券利率的比较,由于B银行在资产端,将5单位的债券替换为了5单位的同业存单资产,因此当债券利率高于同业存单利率时,B银行盈利降低,反之,则盈利增加;6、总体而言,A、B银行的盈利是相互调剂的过程,一者的增加是来自于另一者的减少,整体银行的盈利水平不会发生变化。可以看到在这种简单假设下,我们推导出了一些基本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假设同业存单在资产和负债端并不进行轧差处理,则只产生了一个结果,就是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扩大,但是这个资产负债表扩大并不带来广义货币供应量或社会融资总量的扩张,因此理论上也不会带来经济增加和通货膨胀的变化,此外从影响金融业增加值或GDP的角度来看,这种资产负债表的扩大也不会虚增GDP。那么问题只剩下一个:这种资产负债表的扩大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风险,是否需要由货币政策或监管政策来治理呢?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上述是资产负债表扩大的过程,那么我们还可以推导一下在扩大之后,同业存单消失后的变化。三、第三步变化:同业存单到期消失当进过前两个步骤变化后,A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大,B银行不变,则我们假设第三个场景:A银行发行的同业存单到期消失了,那么A、B两个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会发生什么样子的变化呢?如下步骤显示:同业存单到期消失,A银行的资金来源端消失5,准备金降低5,资产与负债两端同时缩小,恢复到100的规模。B银行则只体现在资产端的变化中,同业存单资产消失5,准备金率增加5。这一变化后,A、B银行最终的资产负债表变化为如下面模式:相比于最初的模式,则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都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对于A银行而言,债券存量增加了5,准备金降低了5,;对于B银行而言,债券存量降低了5,准备金增加了5。从宏观角度来看,A、B银行并表后,和期初格局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单体来看,出现了差异,A银行的准备金少了,债券多了,B银行的债券少了,准备金多了。结论通过如上三个步骤的推演,有如下几个结论可以参考:1、借助同业存单(款)或同业理财模式购买债券的行为本身并没有将资金脱离实体的成份,更谈不上虚增GDP的可能;2、从利润变化来看,只是银行与银行之间利润的转移,也不存在银行从实体经济中分割利润的可能;3、在不考虑同业资产与负债轧差的情况下,银行资产负债表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扩大,但是这并没有扩大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总量,即没有产生信用的扩大,因此也不会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产生什么影响;4、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针对了银行资产负债表合计规模的扩大,货币政策需要进行干预吗?假如需要干预,那么干预的依据是什么呢?是否存在货币政策单纯针对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扩大而进行干预的历史相关案例呢?◆&&◆&&◆假如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孙彬彬团队固收彬法2015年以来同业存单市场发行规模不断壮大,成为不少存款机构规模扩张的主要驱动力。而根据127号文以及MPA考核要求,单个商业银行总负债中同业负债的占比不得超过三分之一。是故同业存单是否纳入同业负债将比较大的影响银行机构行为。据我们的测算,即使纳入同业存单,整体商业银行负债中同业负债占比距离33%仍较远。但同业负债占比在不同机构间分化较明显,大型银行总负债中同业负债占比较低,明显拉低了整体平均水平。对于中小型银行而言,纳入同业存单后总负债中同业负债占比在25.8%,距政策上限相对更近。由于同业存单的边际发行主力已经是中小型银行。如果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将影响同业存单市场的潜在增长能力。即使得资金难以通过同业存单的方式从大型银行向中小型银行传递,改变原有的机构扩表与套利模式。如果纳入政策目的在于减少货币空转,推进金融去杠杆。并可能会最终使得金融债-国债利差、信用利差走扩。风险提示:本文仅为静态测算与分析,不代表实际政策走向2015年以来同业存单市场发行规模不断壮大,至2016年底总余额已超过6.5万亿。通过主动发行同业存单进行主动负债,成为不少存款机构规模扩张的主要驱动力。而在2014年由五部委《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对应银发【号文,同业业务监管上著名的“127号文”)中,明确提出“单家商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银行负债总额的三分之一”。尽管从概念上同业存单属于同业负债的范畴,但127号文主要针对商业银行通过同业渠道开展的非标业务,文中提到的同业业务概念并未包含同业存单业务。目前同业存单在央行统计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中仍记录在存款机构负债的发行债券科目下。此外,在16年一季度推出的MPA考核中,在七大项中的资产负债情况科目考核中关于同业负债有对应分项考核,占比25分。如果银行同业负债占比不超过25%,则可获得25分(满分),不超过33%,可获得10-15分,否则0分。是故如果同业存单纳入到同业负债中,将有可能对部分银行机构的行为产生较大影响。本文针对现有同业存单市场规模数据,测算了如果将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口径,不同类型机构对应静态同业负债比例情况,以及分析了对市场可能的影响。整体影响有限,结构分化较明显我们首先测算全部商业银行的同业负债占比情况。在央行统计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中,我们使用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与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负债来作为同业负债(不含同业存单)的度量,由于其他存款性公司包含了政策性银行,而上述监管规定主要针对商业银行,所以我们用商业银行总负债作为分母(假设政策性银行同业负债规模极低)。以此计算的全部商业银行同业负债占比目前在18%左右,远低于33%的政策要求(如下图1)。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同业存单余额6.6万亿加入到同业负债分子中,由于商业银行总负债规模高达近160万亿,所以整体商业银行负债中同业负债占比也仅22.4%,仍大幅低于监管要求。然而不同银行的同业结构分化较为明显,针对大型商业银行而言,由于渠道网点优势明显,其负债中来自一般存款的占比较高,根据四大行财务报表,一般同业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不超过10%(图3)。而对于不少中小银行而言,由于获取一般存款能力相对较弱,将更多仰仗同业负债扩张规模(包含发行同业存单与其他同业负债方式),对部分中小银行而言,同业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相对较高。由于仅五大行占全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就在一半左右,大型银行的同业负债占比较低,将比较明显的拉低整体银行业负债中同业负债的比重。我们仍采用金融统计报表中的中小型银行数据来测算,对于中小型银行(不包含五大行、邮储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而言,同业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提升至20%,且由于中小型银行是同业存单的发行主力,加上同业存单后的同业负债占比提升至25.8%,距离33%的政策要求相对较近。潜在影响:同业存单边际发行主力受限,应属金融去杠杆如上文所分析,发行同业存单较多的银行一般恰恰是同业负债(不含同业存单)占比较高的机构。从而如果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一同受到占比不超过1/3的约束,则会较大的制约同业存单发行主力机构的发行潜力,同业存单余额增速将很明显受到影响。在我们此前的专题研究《是非功过话同业》中也指出,同业存单发行的增长也来源于银行机构发行同业存单-购买同业理财-委外投资的资金流转链条,本质上对应着大型商业银行将资金传递给中小型银行(同存发行较多的银行),帮助它们实现金融加杠杆的过程。如果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考核,其最主要影响之一,在于原先处于加杠杆状态的银行机构难以再利用同业存单来扩大资产负债表,从而会促使过去的扩表和套利模式的改变,政策目的在于减少货币空转,进一步推进金融去杠杆。对于可能受限的机构而言,则会抑制其资产端的扩张,具体的影响可能要视未来政策具体如何落实而定。但对于大型银行机构而言,其原来配置同业存单(或者通过货币基金间接配置同业存单)的资金可能需要重新寻找配置途径。整体来看在调整形成新稳态后,可能会使得金融债-国债利差、信用利差走扩。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债市观察(bondreview)债券市场最具影响力媒体平台
[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同业存单利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