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部门划分收购HTC什么部门

感谢赞赏!给好友秀一下吧
内容棒,扫码分享给好友
如果谷歌并购HTC的手机业务,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近日,HTC再次迎来坏消息,这家曾经的手机巨头单月营收创下13年来的新低。同时,还有消息称,谷歌收购HTC手机业务的谈判已经进入尾声。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谷歌并购HTC的手机业务,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只有谷歌会接盘?我们认为,就HTC的手机业务本身而言,除了谷歌之外,其可能根本找不到买家。在此,也许有人,甚至包括HTC自己都会认为我们的看法过于偏激,毕竟此前的Palm、摩托罗拉、诺基亚等这些在手机产业与HTC一样逐渐没落的厂商最终均找到了买家。例如Palm被惠普并购;谷歌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之后再度易手联想;诺基亚归属于微软。但不知业内知否注意到,除了时间的因素之外,尽管这些厂商同样是走向没落,但依旧具备HTC现在所不具备的价值。&例如当时的Palm具备基于Palm OS的完整独立生态系统;摩托罗拉移动除了具备大量专利外(这也是为何其仍可以被两次出售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让谷歌借此维持Android阵营的稳定(当时Android正面临苹果和微软专利诉讼的压力),而摩托罗拉当时为了大力支持Android的发展,彻底放弃了自己的Linux系统。与摩托罗拉移动类似,诺基亚在被并购前,也是放弃了自己的Symbian系统,且拥有大量的专利和手机用户基数外,还在最后成为微软Windows Phone生态系统的中坚(例如其Lumia手机一度占据微软Windows Phone出货量的90%以上)。&既然如此,谷歌为何要出手并购HTC?按照坊间最流行的分析,认为谷歌有意买下HTC智能手机部门的原因其实就是为其自有手机品牌Pixel的研发和制造积累专用资源。Pixel手机上市时曾遭遇过大范围缺货,如果HTC放弃自有品牌产品,只负责Pixel的制造,那么产能就能跟上市场需求了。除此之外,HTC在音频和影像领域的多年积累也是谷歌最为看重的资本,未来U11或U Ultra上的设计元素甚至可能会延续到Pixel的血脉中。此分析初看相当有道理,但在现实的市场面前却禁不起推敲。&首先,无论是之前的Nexus系列,还是现在的Pixel,均是作为谷歌Android阵营起到象征意义的标杆产品,且从未达到可观的市场销量。Pixel发布时,有业内预测年销量应该在300~500万部,结果最终乐观的统计充其量在50万部左右。&再看HTC的手机业务,销量也是暴跌,目前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仅在2%左右,基本上与已经退出智能手机市场的微软相当,只不过HTC还在苦撑而已。可见,上述HTC在音频和影像领域的多年积累可以助力Pixel的说法很难成立,至于解决Pixel的产能问题,我们认为鉴于Pixel和HTC如此之低的销量,与提高产能并无直接的关系,而是市场需求所定,即如果市场和用户不买账,即便是产能跟上也是徒增加库存而已。谷歌与HTC的合作过往从过往看,两家公司可谓是老相识,HTC不仅代工过谷歌手机,还是最早一批支持Android系统的厂商,可谓谷歌铁打的合作伙伴,并一度成为Android产品的代名词。 例如2008年,这家台湾手机制造商推出了首款上市销售的Android手机—HTC Dream(G1)手机。两年后,它又与谷歌合作推出了Android旗舰产品Nexus One。如果G1到G6算是HTC在 Android 阵营的蓄力之作的话,那么G7(HTC Desire)才真正让更多消费者认识并记住HTC这个品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Desire ,谷歌Android+合作厂商的模式初见成效,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推广了Android的作用。或者说,正是由于HTC对于谷歌Android成功标杆的示范效应,才使得Android成功获得摩托罗拉、三星、LG、索尼、爱立信等等国际大牌的支持。另外一个HTC鼎力支持Android的例证,是其在技术的创新上也竭力配合Android的战略和节奏。有传闻称,早在2010年,时任Android负责人、素有“Android之父”之称的安迪·鲁宾就已经开始着手AR智能手机的技术合作研发,当然这之中少不了HTC的鼎力配合。例如2012年,随同HTC Desire X,其发布了ImageChip芯片,这颗芯片是HTC自研的ISP芯片;2013年HTC One M7发布,其采用的Ultrapixel超像素技术的摄像头虽然只有400W像素,但只有1/3寸的超大感光元件尺寸,加上第二代ImageChip芯片,大幅提高了拍照效果。需要说明的是,ImageChip的核心功能是支持HDR即图片视频拼接技术。400W像素的Ultrapixel摄像头可通过更低的数据量,能让智能手机更轻松实现AR功能。双镜头Duo景深相机,探测景深的功能也是AR的雏形应用。但不幸的是,发布第二个月,鲁宾就被调离了Android部门,并在2013年离开了谷歌。而在其离职期间,HTC上述的硬件并未得到应有的Android系统和应用的支持,自然未能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际情况是,自安迪·鲁宾离开谷歌之时,也是HTC开始走向没落的开始。当然,我们在此并非将HTC的陨落完全归咎于其与谷歌的合作,毕竟这与HTC自身的产品和营销策略也密切相关,但其对于Android的贡献是有目共睹,谷歌对此也是深知肚明。那么面对昔日成就了自己的重量级合作伙伴今日陨落,甚至出售都可能无人接盘,只能自生自灭的窘境,谷歌怎能不出手相助?否则让其他合作伙伴作情何以堪?跟随Android就是HTC这个悲惨结局吗?谷歌自然不会给业内留下这种卸磨杀驴的印象,况且鉴于目前HTC的状况,其并购的价格肯定要远远低于当初125亿美元并购摩托罗拉,对于谷歌不会造成任何的财政压力,反而通过此举稳定Android阵营的军心和证明自己对于合作伙伴的感恩之心。&谷歌在防范什么?不过,如果你认为谷歌仅仅是为了“感恩”而并购HTC手机业务的话,又未免高估了谷歌的“良心”。毕竟作为商业企业,利益还是占据重要的位置。具体到并购HTC手机业务,我们不得不再次提及安迪·鲁宾。&众所周知,离开谷歌的安迪·鲁宾创建了一家名为“Essential”的手机初创公司,并在今年发布了首款智能手机—Essential PH-1。从媒体曝光的信息看,评价颇高,甚至称其超越了三星的S8。虽然媒体多将Essential PH-1与三星和苹果的iPhone对标,但我们认为无论从产品定位、市场规模还是背景,其对标的真正对象应该是谷歌的Pixel。&遗憾的是,虽然Essential PH-1好评不少,但也存有瑕疵。例如外媒Phandroid就对Essential PH-1的拍照样张做出了评价,称其看起来是使用3年前的手机所拍摄的。相比之下,尽管Pixel销量不佳,但在拍照方面则显现出了自己的优势。例如在法国著名影像实验室DxO旗下的DxOMark评分中,Google Pixel得到了89分的高分,这曾是智能手机在DxOMark中得到的最高分数,现在被HTC U11面超越。对此,有业内人士称,不排除未来安迪·鲁宾与HTC再次合作的可能,因为就像前述,HTC在影像方面的技术创新和积淀足以弥补Essential PH-1与Pixel在拍照上的短板。而有了HTC的技术加持,未来最终谁能战胜谁还真不好说。对此,我们相信谷歌也是一目了然的。&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此次业内传闻的谷歌并购HTC,谷歌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并购示好HTC(避免其自生自灭,充当托底的角色)和Android阵营,同时防范HTC与其他合作伙伴,尤其是安迪·鲁宾创建的“Essential”手机初创公司可能的合作,进而让自己Pixel最大卖点可能被稀释的一举两得之举。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14048.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最多15字哦
后参与评论
热爱媒体,热爱科技博客6被浏览900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今日,HTC董事会决议通过与Google签订合作协议书,一共交易作价11亿美元。看到价格,千万不要误会HTC这次是被整体打包出售。根据获得的资料显示,从2013年到2017年这五年以来,HTC的市值缩水了75%,目前只剩下18亿美元。&&&&&&根据双方合作的协议显示,HTC仅仅卖出的是Pixel手机设计研发团队还有一些专利授权。11亿美元简直算是天价。哈哈哈HTC用一个团队救了整个公司,谷歌的做法则可以说是充分发挥了人道主义精神。&&&&&&拿到这笔钱后,HTC一方面可以及时止损,另一方面也可以用这笔钱为旗下的&HTC&Vive&等其他业务注入新的力量。&&&&&&如果是在六年前,谷歌就算是出价100亿美元给HTC,估计HTC也不会轻易动摇。因为当时HTC的市值超过2000亿人民币。你想要问HTC是怎么被玩坏的,那说一天一夜也说不完,简单点总结就是:&&&&&&“本身HTC的核心竞争力就不足,跟国际大厂比,没有苹果的封闭生态系统,没有三星的产业链竞争优势,甚至没有nokia,moto的技术底蕴”。&&&&&&如果是说的通俗一点,“HTC早期成功的原因,主要是最早一批绑定Google,占据先发优势;然后迅速铺开销售网络,与全球运营商展开合作。”&&&&&&如果说的你懂我懂大家懂一点:“没有苹果的命,得了苹果的病”,你说说定价老老实实不行吗,现在可倒好,你卖什么价消费者都不买账。谷歌11亿美元花的冤不冤,其实没啥,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首先,在当下硬件和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很多科技公司都不再将自己明确地划分成硬件公司还是软件公司,而对于谷歌这家软件公司来说,对硬件生产的把控就变得尤为重要。&&&&&&在如今的科技市场上,硬件的地位在不断提升,苹果虽然总在强调自己是一件软件公司,但真正赚钱的还是靠着卖硬件。但对于谷歌来说,硬件的重要性不单单体现在赚钱上。&&&&&&我们知道随着技术的逐步深入,原本相对比较独立的软件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正在逐步落地,成为物联网,软硬件的结合变得更加紧密。也就是说,如果一家公司不能掌握核心的硬件开发技术,那么如何将软件完美地做进硬件中协调运行就会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而谷歌收购HTC的技术团队和知识产权后,不论是在智能手机领域,还是在VR之类物联网产品中都会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自己团队内部的配合将更有利于谷歌系软件系统与智能产品的结合。这种配合的协调度与深度是第三方合作无法比拟的。&&&&&&而谷歌收购HTC的另一个理由我认为是打算为自己的新系统Fuchsia创造条件。谷歌在去年公布了自己的新操作系统计划Fuchsia,意图取代现有的Android。&&&&&&我们都知道,谷歌现在对于Android已经有些控制不住了,单单一个版本推广问题就完全说了不算,加上Android系统本身在运行效率上的硬伤,谷歌就希望能够重新开发一套系统并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手机厂商愿意配合新系统的研发和测试,这种吃力不讨好甚至可能担风险赔钱的事,一般的手机厂商很难会去做。所以谷歌亟需一个能够完全听命自己的手机开发团队,在这时候HTC这块蛋糕送到了嘴边,谷歌完全没有理由不吃下来,况且还这么便宜。&&&&&&&而且Fuchsia系统在谷歌的构想中是一个跨平台的解决方案,将覆盖桌面、移动和物联网平台,所以像HTC这样既有手机开发经验,又有智能穿戴设备经验的团队真的再合适不过了。  这笔买卖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现在仍未有定论,之前又有微软收购诺基亚的惨败教训,谷歌现在为什么又执意要收购HTC呢?&&&&&&最后是一组回忆杀,我对HTC的良好印象都是在水货火爆的年代,因为那是他们有太多的经典机型……..&比如:&HTC&Orange&SPV&多普达S1HTC&Touch&DiamondHTC&G1HTC&HeroHTC&HD2HTC&Legend&G6HTC&G7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news.zol.com.cn/656/6566509.html
您可能感兴趣:
摄影手机硬件笔电平板
最新科技资讯下载ZOL APPHTC被收购最新消息:HTC被谷歌收购了吗?_股票知识_股城股票
HTC被收购最新消息:HTC被谷歌收购了吗?
14:47:32发布:股城股票
HTC股票最新消息:诺基亚、摩托罗拉之后,又一家手机巨头陨落,陷入困境的HTC“卖身救生”。据外媒报道,HTC(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宏达电)与Google签署协议,将部分业务和2000名员工,以11亿美元的价格卖给Google。
HTC被收购最新消息:
北京时间9月21日晚间消息,HTC今日宣布,公司股票明日(9月22日)将在台湾证券交易所恢复交易。HTC昨日宣布,其股票将于9月21日暂停交易。分析人士当时称,此举可能与出售公司资产有关。HTC被谷歌收购了吗
今日,HTC和谷歌联合宣布,谷歌将收购负责打造Pixel手机的HTC团队及部分相关资产。此外,HTC还将部分知识产权授权予谷歌。该收购交易将涉及约2000名员工,交易规模约为11亿美元。由于收购交易尘埃落定,HTC今日宣布,其股票将于明日恢复交易。
作为业内最早入局智能手机的企业之一,HTC早年是安卓系手机的顶尖代表,全球第一款安卓智能手机即来自HTC的Dream(G1),其2008年上市,国内接近6000元的价格丝毫不逊于苹果。随后HTC陆续发布了Magic(G2)、Hero(G3)、Tattoo(G4)、NexusOne(G5)、Legend(G6)等等一系列产品。
巅峰时期,宏达电与苹果分庭抗礼,甚至在北美市场超越苹果,成为台湾出口增长的一大支柱。彼时,宏达电也是资本市场的香饽饽,2011年股价最高冲至新台币1300元,市值高达338亿美元。
不过HTC没守住辉煌,2011年12月的一纸裁定成为了分水岭,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HTC部分设备侵犯苹果专利,将禁止某些型号HTC手机在美国销售,HTC就此痛失美国市场。
而今年最新的Q2财报,HTC继续净亏损19.5亿新台币,约6500万美元,连续九季度亏损。HTC股价下跌堪称“崩塌式”,其最新的股价76.20元新台币较巅峰时期的1300元下跌近95%。独家现场:谷歌11亿美元收编HTC两千人手机研发团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7 年真的是精彩的一年,就在苹果欢庆 iPhone 十周年、推出史上最贵的 iPhone X,隔了不到 10 天,HTC 与Google 共同宣布签订11亿美元合作协议,Google招揽原参与打造Google Pixel手机的HTC成员加入Google,此外,HTC也将其知识产权非专属授权予Google使用。    图丨HTC董事长兼 CEO 王雪红与Google硬件资深副总裁Rick Osterloh,共同宣布签订11亿美元合作协议。(图片来源:DT君)  北京时间今天上午 10 时,宏达国际电子于证交所 3 楼记者室举行记者会,由财务长沈道邦说明董事会决议通过签订重要合作协议。在新闻发布文中,HTC 董事长兼 CEO 王雪红表示,身为全球智能手机的领导者,HTC 在尖端科技的创新研发上写下令人惊艳的记录,包括无可比拟的智能手机价值链,知识产权组合以及一流的人才和系统整合能力,一直以来都是 Google 在发展 Android 市场的最佳推手。这次和 Google 共同签订此协议代表双方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再次迈出稳定的一大步,不仅为Google硬件业务注入强大的创新研发动能,也确保HTC在智能手机和VIVE虚拟现实业务的可持续创新。    图丨联合记者会现场(图片来源:DT君)  中午 12 点,HTC 和 Google 在HTC台北总部举行联合记者会,HTC董事长兼 CEO 王雪红与会并发言。DT 君受邀参加了在 HTC 总部举行的联合记者发布会。    这次交易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点:  1、HTC 与 Google 共同宣布签订11亿美元合作协议;  2、HTC专注Pixel手机设计,Powered by HTC团队研发人才加入Google, 该团队大约有2,000研发人员將加入 Google;  3、HTC知识产权非专属授权予 Google使用,但Google只买Pixel手机的研发人员+专利,不包括工厂以及HTC手机品牌,这意味HTC将保留手机部门;  4、资金到位之后,HTC将把资源专攻手机、 AI、IOT、5G相关;  在发布会上,宏达电智能手机兼物联网事业总经理张嘉临表示,在做这个协议之前,HTC 有三个重要考量,一是员工 ,二是品牌, 品牌是一个对消费者的承诺,所以一定要继续,第三,是否能借助协议为台湾做一些事情 在这三个综合考量之下做出了这个协议。  具体内容是:第一步,过去在做 Pixel Phone 大概有 2000 多人,会在交易完成后,变成 Google 的员工,它包含了过去宏达电的 know how 知识库、一整个流程,可以加速 Google 透过硬件进到下一步。第二步,授权专利,不是排他性的,宏达电还是可以授权给别人。  他表示,HTC 留下来的人才要专注自己品牌的产品,包括手机、IOT 产品,他们也是做高端的创新,应该是说把两个 A Team 分开各自努力不同的事。  在记者发布会现场,有记者提问谷歌手机未来将有什么计划?谷歌发言人及硬件资深副总裁 Rick Osterloh 表示,谷歌与HTC之前在Pixel手机非常愉快,但具体的计划现在还不能公布。也有记者询问,是否谷歌也会在将来收购HTC的Vive部门,谷歌和HTC均表示暂时没有收购计划。  DT 君在现场向Google 硬件资深副总裁 Rick Osterloh提出了一个比较直接的问题:鉴于苹果和华为都陆续推出了手机 AI 芯片,Google 是否也有类似策略?Rick Osterloh 表示,Google 非常重视 AI,也是该领域的全球领导者。目前大家能在市面上看到很多来自 Google 的 AI 相关产品,比如语音助手和云服务等。目前 Google 已经在数据中心内开始部署 AI 处理器。    图丨Google 硬件资深副总裁 Rick Osterloh 正在回答 DT 君的提问  然而,Rick Osterloh 的回答巧妙的避开了 DT 君的提问,对涉及到 AI 手机芯片相关的话题刻意避而不谈。    目前,此次交易预计将于 2018 年初完成。毫无疑问,这是 HTC 最后一搏了,把资源重压 VR,毕竟公司的研发人员从 4000 人 变成 2000 人,少了一半,以后很难在手机上进行竞争了。而对于 Google 来说,这可以说划算的, 花费 11 亿美金购买了 2000 人研发团队以及相关专利。    毫无疑问,除了研发人才,专利是这次Google出手的重点所在。为此,DT君采访了台湾专利检索公司patentcloud,根据他们的系统估算,宏达电手上约有近2500件发明专利家族数量(因为这些同样的专利会在不同的国家各自申请,例如在美国、中国、台湾各自都会申请,所以如果是看全球总体就会是近7,400个专利),另外,向外部购买的大约有 1300件。交易完成后,HTC手机研发部门将作为 Google 的独立业务继续运营,Google Android 手机业务仍将保持开放的状态。    对全球科技业来说,这只是继诺基亚、摩托罗拉、黑莓之后,阵亡名单新添的一笔而已。虽然宏达电将保留 HTC 品牌,但此举代表台湾在移动领域的全面溃败,智能手机由苹果、三星、华为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确立,下一个将退出这红海市场的又会是谁?宏碁、华硕、日本品牌还是中国品牌?富士通、NEC、索尼、联想都曾被点过名。  Google 看中 HTC 哪一点?  先回到这桩交易案,最令人好奇的肯定是 Google 为什么愿意收购 HTC?先前有人认为,Google 是为了 AR/VR 技术而打算收购,实际上 Google 买的却是手机研发部门,也不要 HTC 的品牌。    不需要 HTC 品牌十分可以理解,毕竟 HTC 品牌价值已经不高,根据台湾官方公布的国际品牌价值榜单,宏达电在 2011 年首度夺下冠军宝座,当时品牌价值约 36.05 亿美元,但是,到了去年只剩下 3.73 亿美元。更何况 Google 在今年初已经挤掉苹果,以 1094.7 亿美元荣登全球最有品牌价值的公司。    图丨宏达电9月20号收盘价为新台币69.3元(折合15元人民币),市值约新台币569.3亿元(折合人民币124亿元)。  以 Google 目前的实力,一大堆代工厂争取合作,因此就算不收购 HTC,也不愁没有硬件伙伴抢着贡献。但人才就不同了,Google 希望通过HTC的研发团队以及无形专利资产,为后续的AI、手机AR/VR大战备妥弹药。  Google硬件资深副总裁Rick Osterloh表示,与HTC 签署协议是为了持续拓展硬件业务。透过这项协议,宏达电的Pixel手机产品线团队将会加入Google 硬件部门,并且取得HTC知识产权的非专属授权(non-exclusive license)。  大约一年半前,他加入Google后,先统整公司的各种消费性硬件产品与项目,然后成立了独立的硬件部门。此部门的目标是透过硬件、软件和服务的整合,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带来最棒的Google体验。  去年Google推出Made by Google第一代系列产品,包括Pixel智能手机、Google Home、Google Wifi、Daydream View虚拟实境装置、Chromecast Ultra,第二代系列产品也即将在几周后亮相。进一步更促使Google对未来5~20年对产品的想象。“创造出美好、在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是一条长远的路,为此我们不断投入更多的努力。”Rick Osterloh说。  HTC 与 Google 一直以来就保持很紧密的合作关系,全球第一款采用 Android 的智能手机就是与宏达电合作推出。2010 年,Google 进一步跨足硬件,推出自有品牌手机 Nexus One,选中了 HTC 代工,虽然中途 Google 虽曾移情别恋 LG、三星、华为,但去年推出接任 Nexus 系列的 Pixel 系列,代工厂又回到了 HTC 身上,不久前市场也传出,第二代 Google Pixel 也将继续由宏达电代工。    2007 年苹果推出 iPhone 正式进入手机市场,当时还是功能型手机(Feature Phone)盛行,消费者还不会想到智能手机将在未来几年深深影响你我的日常生活。隔年 Google 随即宣布推出手机操作系统 Android,受到抗苹阵营的力挺后,Android 平台快速在智能手机市场崛起。  Google 为了对抗苹果,在 2011 年以 125 亿美元高价收购了摩托罗拉手机部门,后来以 23 亿美元将摩托罗拉机顶盒业务卖给 Arris。到了 2014 年大伙正准备过农历新年的前夕,Google 再以 29 亿美元把摩托罗拉手机部门转卖给联想,Google 虽出售硬件,但留下数量巨大的专利。    并购摩托罗拉手机部门,Google 始终不是基于硬件考量,否则不会再将其转卖给联想,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无形的专利资产。当时,摩托罗拉拥有 1.7 万项及申请中的 7,500 项专利,是用来对抗苹果、微软专利战的重要武器。  虽然 Google 在当时也留下摩托罗拉的先进技术团队以及 Projects 部门,并将这两个部门整合进 Google Android 团队,内部曾开发 Project Ara 模块化手机计划,希望打造类似乐高积木可以更换零组件的手机,但是随着负责人 Regina Dugan 去年离开 Google 后,该计划就已经被 Google 砍掉,并宣布 Ara 手机不会上市。  HTC从苹果最大劲敌变成不堪一击  iPhone 推出以来的这十年,世间实在变化太大,手机市场依旧在,但人事已全非。根据研究机构 IDC 的报告指出,今年第二季全球智能手机前五大品牌依序是三星(市占率 23.3%)、苹果(12.9%)、华为(11.3%)、OPPO(市占率 8.1%)、小米(6.2%),中国品牌就占了三席。    但在几年前,市场却是另一番风景,宏达电在 2011 年高峰时,每股盈余(EPS)多达新台币 73.32 元,到了 2013 年开始出现亏损,今年上半年则是每股亏损新台币 4.85 元。设计和营销上的天然劣势使得HTC再没能重新崛起。  过去的宏达电曾一度被视为智能手机的明日之星,甚至还一度让苹果忌惮,祭出诉讼希望压制宏达电的成长,苹果自 2010 年启动对宏达电的专利战,从美国打到英国、德国,从智能手机打到平板电脑,从专利侵权到禁售令攻防,双方的诉讼官司长达 32 个月,一直到 2012 年底,双方发布联合声明达成和解,解除全球所有专利诉讼纠纷,并签下为期十年的专利授权合约。  在这段纠缠的岁月里,宏达电也通过向第三方公司购买专利来增加防卫能力,例如 2011 年 4 月宏达电以 7,500 万美元,向美国无线通讯公司 ADC 购买 82 项专利,同年 7 月再用 3 亿美元,买下大股东威盛电子旗下的显示卡公司 S3 Graphics,取得 235 项专利。    宏达电近六季财务状况(注:币值为新台币)    宏达电近七年财务状况(注:币值为新台币)  Google 为连接自有生态,可能加大投入 Android 硬件制造规模  现在 AI 应用分成云端与终端,目前苹果已经从终端着手,虽无法完全摆脱云端,但终端在 AI 中终于也能凭借神经引擎 (Neuro Engine) 芯片的加入,让终端也能拥有部分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这对于 Google 目前在推动的 TensorFlow API 是个相当大的挑战,TensorFlow 除了可连接云端计算外,也同样可在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上执行机器学习。  另外,Google 之前也针对 VR、AR 应用推出 Daydream、Tango、ARCore 等系统框架,但厂商为了成本因素,多数都不愿意配合 Google 的建议设计,导致这些框架一直以来都只有框架,没有实际硬件,Google 对此情况深深感到挫折。    图丨谷歌Daydream  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不再让 Google 生态的推动受制于人,Google 也重新思考自有硬件制造这条路。  过去Google虽设计过多款手机或平板产品,但因为多半由内部人员主导,成品并没有给消费者惊艳的感觉,此次收购HTC参与过Google Pixel手机的设计团队,主要是想结合软件生态与硬件设计,希望借助新收购的设计团队的专业,更加落实Google的想法到硬件设计中。  当然,与HTC的合作,比如说未来产品代工,或者是其他类型产品的合作还是会持续。另外,凭借此合作Google也取得HTC的手机相关专利授权,也更能确保未来摆脱在线销售转而进入更广大的市场时,可充分的保护自己,对于Google硬件生态的扩张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    图丨联合记者会现场(图片来源:DT君)  Google 最大的敌人来自内部  以 AI 生态为例,华为发表了基于寒武纪 AI 计算芯片的 Kirin970 方案,虽然同样支持 TensorFlow,以及 Caffe 等开放的 AI 框架,但云端十有八九不会用 Google 的方案。其他手机厂商,尤其是大陆手机厂商,基本上都会寻求当地的云 AI 服务,并搭配自有的芯片 AI 技术,TensorFlow 虽然让手机可以离线进行部分的 AI 工作,但基本上学习都还是要在云端上。    换句话说,Android 设备多数生产厂商都不会采用 Google 的云服务,这对于积极想推动云端结合终端的 Google 而言,会是个极大的挫折。Google 无法禁止使用 Android 的使用者去采用竞争对手的服务,也无法强制要求他们配合使用 Google 自家的服务,Andoid 平台势力越大,等同砸在自己脚上的石头也越大。  另外,过去 Google 也针对 Android 平台推出多种非常具前瞻的技术框架,包括 AR、VR,以及现在的 AI 等,如果 Android 手机厂商都能配合 Google 的作法,那么 Google 在手机平台的地位会比现在的状况要更高上好多。  然而这些硬件框架建议都只是建议,没有强制性,各家手机厂商都有包括市场、价格、消费取向等考量因素存在,基本上除了强制,或无关痛痒的部分外,都不会遵照 Google 的想法去做,这让有着远大志向和眼光的 Google 一直处于被猪队友扯后腿的状况。  Google 底气十足,不畏惧手机厂商反弹    所以,此次买下HTC的手机硬件设计人才,扩大自有硬件设计实力,基本上已经打定主意要将Pixel产品线打入一般消费市场,而非过去在线限定销售模式,预期未来相关产品市占也将会有明显提升。  虽然这么一来可能和既有Android生态产生利益冲突,但Google立场和之前买下Moto就已经有所不同,之前非苹果系统除了Android以外,还有Windows mobile、Symbian、Tizen等选择存在,为了不冒犯Android手机厂商,只好放弃自行大规模量产硬件的计划。但现在这些第三方手机系统基本都已经死光,而Android系统养肥这些手机厂商之后却老是扯后腿,这也让Google 可能痛下决心,即便会和手机厂商客户产生冲突,也要推行自己的硬件平台。    目前,在非苹果手机领域,就只剩下 Android 平台,手机厂商已经没有其他选择,而随着不少深度定制的地区版本 Android 出现,上面几乎已经完全剥除 Google 的云服务,让 Google 几乎无利可图。然而为了能够分得 Android 庞大的软件生态的红利,这些深度定制的版本不敢乱动底层核心的部分,可以说 Android 虽仍是 Android,但只有骨架还在,外面包的那层已经面目全非。  Google 在此时推出自己的硬件计划,增加自有硬件出货规模,一来也不会对这些既有厂商造成太大的冲击;二来,作为软件执行的示范平台,让市场消费者能够看到完整功能的 Android 硬件能做到怎样的功能呈现,对于前述那些魔改系统的厂商而言,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市场压力,让市场推动这些厂商把 Google 建议的功能加回去,对 Google 的云端与终端生态是有加大扩散力道的好处存在。    图丨各类“魔改”版Android系统  而这也是 Google 之所以要买下 HTC 手机 RD 部门的最大原因,HTC 在台湾也有工厂,由 HTC 的设计人才将 Google 的想法落实到手机设计当中,并借由 HTC 的产能生产,产品本身也增加了来自 HTC 的专利保护,对于想要扩张硬件版图,借以推动云端与终端生态结合的 Google 而言,可说是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总之,如果 Google 借由更优秀的手机硬件设计,结合完整的Google生态创造更好的使用体验,并借此抢下市场,那其他手机厂商就会把Google当作对手,但手机厂商在Google多年的养套杀策略下,已经离不开Android,所以他们只能想办法追上Google的设计,这可以解决过去Google提出硬件的建议设计,手机厂商通常都会东折西扣的问题,也有可能推动那些想要自建云端生态的厂商回头使用Google的生态,如果消费者认为Google的东西比那些订制化的东西好用太多的话。  过去,Google就一直想要做示范平台,但产品出货规模不够大,对手机厂商产生不了影响力,结果手机厂商就是各做各的,整个Android平台就越来越分裂。  很有可能,Google这次想要认真做手机,这样才能起带头作用。过去那套温良恭俭让,怕伤到手机客户的作法已经不管用了。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谷歌收购htc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