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多有意思啊,为什么这么多人不爱学习呢,学习和游戏一样啊,游戏也是靠反应,策略达成目标,

同时更新资讯所属地
暂无更新,休息一会儿
白羊座(03.21-04.19)
金牛座(04.20-05.20)
双子座(05.21-06.21)
巨蟹座(06.22-07.22)
狮子座(07.23-08.22)
处女座(08.23-09.22)
天秤座(09.23-10.23)
天蝎座(10.24-11.22)
射手座(11.23-12.21)
摩羯座(12.22-01.19)
水瓶座(01.20-02.18)
双鱼座(02.19-03.20)
今日运势:
本日可多参与公众事务,将自己的意见与兴趣结合,提供同好们做参考,让欢乐的气氛添加一些趣味性...为什么人不想学习,而想玩游戏呢_百度知道
为什么人不想学习,而想玩游戏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学,大多需要记忆,而且很没意思,比较枯燥。玩,很简单,不需要太用脑力,不需要死记硬背,不需要考试。当然,玩游戏想玩好也需要技巧,但游戏当时就能带来快乐。
采纳率:46%
学习枯燥乏味
废话,学习压力大呗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图片】【最奇特的学习方法】《秘笈——北大奇人怪招》原创连载【襄樊四中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4,210贴子:
【最奇特的学习方法】《秘笈——北大奇人怪招》原创连载收藏
  各位吧友大家好,我是一名北大学生,写了一本帮助中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书《秘笈--北大奇人怪招》,现在想来这里连载集人气,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建议。O(∩_∩)O~如果有什么关于学习方面的问题,我也将尽力为大家解答。·  内容简介:·  你想要提高学习效率吗?  你希望更有自制力吗?  你知道各科的窍门吗?·  《秘笈—北大奇人怪招》能通过一个个精彩有趣的奇人故事帮你解决以上问题。作者在北大求学多年,遇到了18位奇人,他们的传奇经历与独特学习方法将对读者有所激励和启发。书中既有 “皮蛋必胜法” “命运罐2.0”等关于努力和自控的内功心法,又有“放火烧数学” “三套鸭作文法”等各学科的窍门作为外功招式。·  比抓紧每一分钟学习更重要的是,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秘笈—北大奇人怪招》作为一本有趣、有用、有激情的奇书,正是广大中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神器”。历时三载,诚意之作,看后必有收获。
《秘笈——北大奇人怪招》目录·序:为什么叫《秘笈》·热身运动篇:想做,就一定要做到·内功心法篇:第一招:皮蛋必胜法第二招:命运罐2.0第三招:充电式休闲·外功招式篇:第一招:种棵树来记忆第二招:放火烧数学第三招:用偏旁部首学英语第四招:用计算机思维学语文·窍门精讲计划与行动名人堂
  内功心法第一招:皮蛋必胜法·  世界上最恶心的食物是什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2011年选出全球最恶心的几种食物,其中有“生吃树虫”和“油炸大蜘蛛”。但这些都不是第一名,冠军被中国人喜欢吃的皮蛋夺得。西方人觉得皮蛋外形怪异,像是魔鬼生的蛋,味道也很吓人。把皮蛋推选为“最恶心食物”的美国人霍瓦达表示:“太恐怖了,吃起来就像一颗变坏了的蛋。”据悉,皮蛋在美国许多超市都有出售,但敢尝试的只有亚洲人。  中国人看到这则新闻,难免要嘲笑老外不识货。为什么西方人不爱吃皮蛋呢?关键在于先入为主的偏见。西方人很少接触皮蛋,一看皮蛋就觉得像是变质的蛋,认为会很难吃,自然不愿意吃。即使硬着头皮吃一口,也不会觉得好吃。因为他们在吃之前已经有严重的排斥心理,再好吃的东西也会觉得很别扭。中国人经常看见周围的人喜欢吃皮蛋,自然就不会歧视皮蛋。 ·  人们很容易会产生先入为主的偏见,而且这些误解绝不仅仅存在于对食物的看法。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存在很严重的偏见和排斥。如果一想到要学习就觉得厌烦,后续的学习过程必然会成为一种折磨,这样怎么可能学得好。绝大多数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学习,都喜欢说一句话:“先苦后甜。”本意是好的,但在我看来,这其实会暗示孩子,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不但不能促进孩子好好学习,反而会起到反效果,让孩子更加厌学。·  学习又何尝不是一个皮蛋,虽然看上去不是很吸引人,但是只要你不先入为主地带着强烈的偏见,也能体会到其独特的魅力。实际上每一个学校总会有一些人能够爱上学习,乐在其中。·  为什么很多人会对学习产生偏见,还没学习就感觉厌烦呢?这要从一个反应人性的哲理小故事说起。 ·  一群小孩每天聚集在一个老头家的院子外面,朝老头家的墙上扔石头。老头每次气冲冲地出来撵他们,他们都笑着跑了,这群熊孩子以此为乐,且乐此不疲,这老头怎么威胁咒骂都没用。·    最后他想了个办法。有一天他没生气,而是慢慢走出去,小孩一看很奇怪,就没跑。老头说:“我来和你们商量件事,我现在很喜欢你们朝我家的墙上扔石头。这样吧,以后你们每天来扔,我每天付你们1块钱。”熊孩子们高兴得不得了,每天来扔,然后拿钱走人。·  过了几天,老头愁眉苦脸地说:“最近手头紧,每次5毛吧。”小孩们有些不情愿,但想想还是答应了。·    又过了几天,老头说:“对不起,以后我只能付得起1毛了,你们扔1天我付1毛。”小孩们面面相觑,最后小孩中的老大很不满地说:“只给1毛钱我们才懒得扔。” ·   然后这群熊孩子再也没来扔过石头......·  一开始不赚钱都很愿意做的事情,收了钱后反而觉得是个负担,钱少就不愿意做。这是人性中很有意思的一个特点。·  人们往往有一个思维定势:有所得必有所失。既然赚到钱令人高兴,那赚钱的过程一定是难受的。既然取得好成绩是快乐的,那学习的过程一定是痛苦的。同样的道理,既然旅游和打游戏并没有带给我们报酬,大家就本能地觉得这是享受的事情,还没开始做已经感觉到很强的愉悦感。其实旅游和打游戏往往并没有我们事前设想的那么有趣。·  实际上,有所得未必有所失。如果我们在学习之前对学习没有偏见,我们有可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并且学得很好,能够进一步体会到取得好成绩的愉悦。反之,如果在学习之前有了消极的想法,那么我们的学习过程一定比预想的还要煎熬,成绩也不会好。这与其说是有所得必有所失,不如说是胜者全得,败者全失。
     学习是我的爱好·  我曾对学习的快乐深有体会,学习对于我完全不是负担,而是爱好。·  在高一寒假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来我们学校拍足球题材的青春偶像剧《绿茵小子》。我想在体验生活之余顺便挣点零花钱,就报名当了群众演员,扮演主角的同学和队友。·  这是一段挺好玩的经历,可以尝试到拍戏的感觉,还可以与明星合影和要签名。当然也有辛苦的时候,导演十分认真,许多片段要拍很多遍,我们就要在球场上反复跑来跑去。有个镜头是要集体嘲笑主角,但是我们这些跑龙套的人都没学过表演,演技太生硬,拍了无数次,大家笑到脸都快抽筋了才总算搞定。  好在拍摄是有间隙的,同学们都累坏了,就赶紧趁机打扑克放松一下。他们也叫我打,我却从包里拿出了一本单词书,开始背单词。同学们看我居然在这个时候还能背单词,都惊呆了,纷纷“谴责”我:“吴业涛,你还有人性吗?这个时候还能背单词。”“学习仔,放我们这些凡人一条生路吧。”“好不容易有个假期,应该放松一下嘛。在寒假里背单词是犯法的你知道不。”·  其实我一点都不觉得学习是件苦差事,他们打扑克是为了放松,我背单词也是为了放松。我认为每个人都有求知欲,多学点东西应该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我平时不熬夜,学习时间不比别人多,但是我会抓紧寒暑假和黄金周的时间学习,高中三年我没有一天是完全不学习的,即使是在生病的时候,我无法集中精力做新的题,也会复习自己做错的题。·  我考上北大以后,总有亲朋好友会问我:“你考上北大,高中的时候一定学得很辛苦吧。”这时我会跟他们说:“我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认为学习苦,就很难考好。”高考结束后,我又是旅游又是玩游戏,狂玩了一个月,刚开始觉得有意思,后面就觉得少了点什么,还没以前学习的时候开心,甚至在做梦的时候都会以为高中还没结束,我还要很紧张兴奋地学习和考试。梦醒后发现高考已经结束,我呆坐在床边,心中会产生一些不舍和失落。我就开始自学大学英语,边学边玩,生活又变得充实愉快起来。·  我爱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所以才能想出许多学习方法,并且乐于尝试。因为有爱,所以用心。别人的学习习惯,我经常只要看一眼,就能模仿。这也是我学习方法的重要来源。·  但凡爱学习,认为学习过程很快乐的人,我还没见过成绩不好的。在我见过的众多高手中,学霸“三万”是最热爱学习的人之一。
  我在北大遇到的18位奇人之——“三万”姜遥光·  “三万”是我本科同班同学姜遥光的绰号。她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美女学霸。为什么熟悉姜遥光的人都叫她“三万”呢?因为她在高中时,单词量就已经达到了30000个。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时,根本不信。因为我花了很多时间背单词,单词量才只有几千。一个中学生有上万的单词量已经很“凶残”了,如果有30000的单词量,简直是强到逆天,我一辈子都赶不上呀。大多数老外和英语专业博士的单词量都没有这么大。·  姜遥光很快就用强劲的实力证明自己并非浪得虚名。她的托福成绩接近满分。总成绩 1600的GRE考试,她得了1560分。这是美国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难度比托福大很多,姜遥光的GRE分数比绝大多数美国学生都高,为亚洲学生GRE考试成绩第一名。因为成绩优异,她还获得了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的重奖,拿到的钱比学费多很多。我们级的同学都纷纷感慨道:“别人去新东方学英语是花钱,‘三万’到新东方学英语是赚钱。”·  姜遥光不仅是英语好,在北京四中学习期间成绩一贯优异,期中、期末考试多次名列年级第一,在强手如林的北大,她始终能保持年级前十。·  前面也提到,姜遥光不仅是学霸,而且是美女学霸。她皮肤雪白,瓜子脸,眼睛很大,在中学时就有四中校花的美名。·  大一刚开学,我们每个入学的新生都要拍照办学生证。有个男生计算机技术高超,就当了一回黑客,把所有入学新生的照片都从学校电脑里窃取出来,公布到网上,供大家选美。这件事一时间引起了轰动,各路猥琐男激动不已,纷纷前来围观,对女生们的照片评头论足一番,经常可以看见整个寝室的男生都围在一个电脑前,对照片进行热烈讨论。北大当年入学的本科新生里有将近2000名女生,姜遥光被评为其中的十大美女之一。其实她的真人远比照片更有魅力,因为她腹有诗书气自华,散发出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美。·  姜遥光不仅漂亮,穿衣也很时尚。我们几乎每次上课时都能看见她穿上不同的好看衣服,非常吸引眼球,有时候像是端庄的空姐,有时像是夜店的辣妹,有时又像是欧洲舞会的名媛,成为了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坐在我身旁的哥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疑惑地说:“姜遥光到底有多少衣服?每次上课都看见她穿不同的漂亮衣服,简直就是时装表演,还让不让人好好学习了。”·  同学们对她的评价是,姜遥光不仅学习好,而且长得漂亮,身材好,人品好,家世好。光这样还不足以成为我眼中的传奇学霸。姜遥光兴趣广泛,爱好写作,文章优美而又不失深刻,曾以一篇名作《我的路》赢得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粉丝。她的粉丝们自称“浆米”,给她建了一个百度贴吧。经常可以看见有粉丝在贴吧发帖想了解她的信息和买她的照片。她的粉丝们还纷纷会在贴吧里祝福她。例如:·  “今天是姜遥光生日,对本贴吧来说,绝对是一件头等大事。”·  “我即将步入南开的校门,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就是你了。 在我最低落的三年,是读着你的文章重整旗鼓,我喜欢你,也希望你幸福!”·  “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每当我在学习上遇到挫折时,总喜欢反复读你的文章。愿你有一个快乐幸福的人生!”·  还有些爱慕者会在贴吧里发帖宣示主权:“她是我的,你们都别跟我抢。”·  我们看见身边的同学居然在网上成为了偶像,觉得挺好玩的,有的同学会到这个贴吧里发帖调侃:“出售姜遥光同学春游照片若干。”“下回看见她要几份签名来这里倒卖吧,呵呵。”·  人红是非多,有些人出于嫉妒的心理,居然假冒她的名字加入我们班的qq群,然后在里面发表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言论:“我是姜遥光,我最厉害。”“我最了不起。”我一眼就看出来这是冒充的,姜遥光看上去气场很强大,难以接近。但是只要跟她聊过天的人都知道,她其实特别谦和友善,不可能发表这种脑残言论。·  在《我的路》中,姜遥光讲述了自己对于学习的爱,给万千读者带来了启发。不仅是学生,许多老师都深受感染,专门召开了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学习这篇文章。河南省济源一中的李立峰老师看过这篇文章后,感慨道:“读了姜遥光同学的《我的路》,我颇为震撼,她让我坚信:不仅仅是学习,在任何领域里,能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必有其成为佼佼者的理由。”·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这篇奇文的精彩片段。·    
我的路·            ——姜遥光·  我并未自诩为一个成功者,所以没有什么经验可言。我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人,一个成长着并思考着的人。我想在此处与你分享的,只是一纸属于自己的经历。·  对学习,简言之,要爱。要怀抱着一种真挚的、谦恭的敬爱去接受所学的知识,并试图理解它们的美妙。一个没有爱的人可以把每一门课都学得不错,但绝不可能做到最出色、最优异。而且更主要的是,他每天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他不幸福。·    每一门课程中都有值得品味的乐趣,但大多数时候你只是任它们与自己擦肩而过。数学和物理有精简的定义,严谨的论证,巧妙的思维,还有许多完美的规则与真理。在正方体上做出一个正六边形的截面,这在我而言就是种享受。不为什么,它对称,因而完美。·  谈到语文,《滕王阁序》飞扬华丽的辞藻,《过秦论》气势磅礴的论证,理应会将愚钝的人感动。再说英语,那美妙就隐藏在一个小小的连词、一句地道的俚语,甚至就是一条抽象的语法规则里。·  你学得愈多,便悟得愈透;悟得愈透,便爱得愈深。直深到不能自拔。因为用了心,所以动了情。·  这里存在着几个误区——·  首先,“为了谁谁谁而学习”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它会将你搞得精神紧张,逼你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当你转过身避开尘世的喧嚣,在书本中寻找一份宁静与纯洁之时,你不是为了父母,不是为了老师,也不是为了那定夺你前途命运的赌注——高考,而仅仅,仅仅是为了你自己。因为唯有这样你才快乐。·  其次,“学习仅仅是一种手段”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现在学的这些东西以后都是用不着”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学习,仅仅是学习的本身,就是一个美好神圣的目的。不学习你要做什么。不学习,你的灵魂要到何处寻找它的归宿。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升华自己的思想而学习的,别和我谈什么大学什么工作什么优越的物质生活,现在学习的这些知识都会作用于你的身心,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你的生存状态。·  再次,“学习是一件孤独清苦的工作”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记得高三期间我接了许多电话,千篇一律地抱怨着自己的寂寞与烦躁、学不下去了、高考改到什么时候了、别人都在不在学习呢。我不想回答这些问题。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和别人有什么关系,和高考什么时候考又有什么关系。此刻所谓的与世隔绝、小小的暂时的寂寞,不正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超然境界吗。·   当然,我在此有将学习绝对化和神圣化的倾向。我承认,它不是生命的唯一,但真正的生命无时无刻不在渴求着学习。·  李立峰老师也专门用一节班会的时间和学生们一起学习这篇《我的路》,他在班会中说道:·  “为什么有的歌,我们唱上两遍就记住了歌词?因为我们喜欢它。·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连续打整整一下午的篮球也丝毫不觉得累?因为我们喜欢它。·  为什么有的小说,我们废寝忘食也要将它一口气读完?因为我们喜欢它。·  我们总在抱怨学习的枯燥无味,抱怨应试教育的弊端,殊不知这其实正是我们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压力巨大的最根本原因,也是我们向更高迈进需要跨越的第一道坎。·  既然我们改变不了现实,就要改变心态。既然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东西,为什么我们不去发现它的美妙之处,并尝试着去爱它呢?·  幸福而快乐地学习,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我以前一直以为姜遥光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天分取得好成绩。当我看到她对各个学科的乐趣如数家珍,不禁被她对学习的挚爱所感动,对她的文章深表认同。一个人只要对学习怀有喜爱的态度,学习过程本身就可以成为一件愉快的事。学习效率怎么能不高?想考不好都很难。果然是“学得愈多,便悟得愈透;悟得愈透,便爱得愈深。直深到不能自拔。因为用了心,所以动了情。”·  我的堂妹吴小薇看到这里时,有些不满地说道:“她怎么可以这么完美,我本来一直觉得比我成绩好的人不如我漂亮,比我漂亮的人不能比我成绩好。”但事实上姜遥光就是这么厉害,我也不能故意把她写弱。当然她也会有缺点,但是因为我用的是她的真名,不敢写她的缺点。等改天姜遥光回国的时候,我请她吃饭,征得她同意再在以后的文章里补上她的缺点好了。·  我智商普通,自制力又差,之所以考上北大,是因为学习方法得当。而在我看来,学习方法的最关键一点就是要帮助人爱上学习。爱上学习的人,必然会取得好成绩。我又将学习比作好吃不好看的皮蛋,所以这个让人爱上学习的方法就称为“皮蛋必胜法”。·  “皮蛋必胜法”分为学习时和非学习时两个部分。在学习时,可以选择采用的“皮蛋必胜法”的策略有三种:量化、先易、表现。
嗯, 赞个。
这不是学霸!!!!
这是学神!!!!!
学神收下我的膝盖ww
      量化·  游戏是怎么使人上瘾的呢?我初二时沉迷游戏,曾经玩过一款叫《金庸群侠传》的武侠类游戏,前期等级太低,经常无法过关。我发现一个叫欧阳克的人可以被反复打,给的经验很多,升级很快。于是我就反复打这个人。花了两个多小时打了他100多次,让我升了很多级。后来回想起来,这100多次重复毫无技术含量,极端无聊,但是我却能坚持下来,主动像着了魔一样干这件枯燥的事。这是为什么呢?·  【网友兵长最高:打了100多次?】【网友王小锤:他一定欠了你很多钱】【网友若风巫师:杀父之仇不过如此】·  关键在于数字的激励。我每一次打完欧阳克,游戏中都立刻会出现一串数字,告诉我增加了多少经验值,这就是对玩家的奖赏。而这种本来毫无意义的虚拟奖赏,却能让人觉得自己在做事,而且有了积累和收获,让人很快乐。·      数字的激励·  仔细想一想,难道存在任何一款游戏,没有用数字激励玩家吗?从《植物大战僵尸》到《神庙逃亡》,从《魔兽世界》到《英雄联盟》,所有游戏都是这样的,这正是游戏让人欲罢不能的关键所在。而且游戏为了让人上瘾,它的激励特别快。比如很多游戏里,玩家每打倒一个小兵,屏幕都会冒出数字提示你赚了多少钱。很多游戏让玩家一边奔跑,一边可以大量收集着金币,看着分数在不断地上升,感觉非常好。  沉迷游戏的人,并不是不努力,而是把努力用于追逐游戏中的数字激励了。实际上,数字的激励可以被用在许多积极向上的事情中。·  例如可以用于运动。我一开始练习投篮时,容易觉得没意思,练了一会儿就不想练了。于是后来我每次练习投篮时,都要数一数今天自己一共投进了多少球,这个数字的不断上升能让我体会到练投篮的乐趣。跑步也是一样的道理,统计自己跑了多远会提高我们跑步的热情。·  近年来,美国和欧洲等国家正在兴起一场“量化自身”运动。比如说利用智能手机和电子运动手环,可以测量一个人花了多长时间跑了多长的路,消耗了多少热量,在网上分享这个运动成绩还可以知道自己在这个地区的排名。耐克公司推出了内部含有芯片的篮球鞋Hyperdunk+,会记录你在打球时的每个动作,并同步上传到手机,让你准确掌握自己跳跃多高、反应多迅速。你可以与自己过去的表现进行对比,也可以上传到网上与朋友们比较。·  通过量化自身,我们可以将现实生活数字化,游戏化,从而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收获和进步,更容易获得乐趣。·  我们当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使学习变得更快乐。初三或高中,许多同学都会比以前努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增大了考试的频率。每次考试都会有分数,有时还有排名。这样的话,努力的同学,能够比较快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感到快乐,这样又会更努力学习,获得更好的成绩,感受到更大的快乐,形成一个通往成功的良性循环。这种快乐比起玩游戏上瘾的快乐只强不弱。因为玩游戏只是一时爽,之后要面对学业的压力,感觉到内疚和痛苦。但是学习的快乐却是充实和持久的。·  不过游戏通常是几分钟就能给我们一个数字奖励。从复习准备考试到最后知道考试的分数,至少需要好几天。我们的学习过程,要是也能像游戏一样可以快速量化就好了。这样的话,我们每付出一点努力,每获得一点收获,自己都能够很清晰地看到,学习就会变得更加有趣。
        “星号法”·  “星号法”是我根据量化激励的原则想出的方法,我在中学时成功采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快速量化和激励。·  “星号法”特别简单,就是每看一次题目或书以后,在旁边画个五角星符号作为标记。具体符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而定,我的一些学生喜好画三角形符号“△”。·  做错的题需要复习,课本需要复习,背的单词需要复习,大家都知道复习的好处。但是很多人比起复习旧知识,更喜欢学习新知识。这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新知识容易让人感觉有收获,复习旧知识不容易让人感受到成就感。如果采用“星号法”,每进行一次复习,就多标一个星号,就能起到类似于游戏中数字和升级的激励作用,让自己更容易获得成就感。·  而且多次复习,并非像有些人所以为的那样,是个无趣的过程。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什么时候我们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呢?当我们觉得有收获和成就感的时候,学习是快乐的;当我们觉得简单轻松时,学习是快乐的。反之,如果我们觉得太困难,没有收获,那就很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复习旧知识比学习新知识轻松。特别是多次复习时,原来很难的题目,自己不会做或是勉强做对的题目,现在也变得很简单;很多原来不是很清楚的知识点,多次复习后得以融会贯通,会让人产生很强的自信与愉悦。·  这是我初三时,3个月从班上第47名进步到第6名的关键。我之前将题目做错以后,看一下答案,弄懂就算了。后续不怎么复习错题。这样是非常低效的做法,问题很大。同样的题目,过一阵有可能又错,简直白学了,非常打击学习的积极性。·  我在初三的时候,并没有做大量的题目,而是将自己做错的题目全都复习3遍以上。除了错题以外,勉强做对,即做题时没有把握,而是需要看完答案才确信自己对的题目,我也全都在做题时进行标记,之后也是要复习3遍以上。在参考书和卷子上,经常可以看见我在很多题目旁,标了5个星号。为什么会有5个星号呢?因为做错题或是有疑问,就标一个星号,搞清楚了就标第二个星号,后续每复习一遍就多画一个星号,至少复习3遍,所以至少是5颗星。边学习边画星号是个很爽的举动,而且能看见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利于进行有针对性的高效复习。  通过多次地复习错题,达到滚瓜烂熟,我能做到,不但绝对不再错这一道题,而且绝对不再错这一类题,保证学习是十分踏实有收获的。多次复习以后,一次次画着星号,越复习越熟练,觉得把知识掌握得很牢,学习极有成效,产生了很强的兴奋和幸福感。这种感觉甚至强烈到会让我的心跳加速,体温略微升高,比打球和玩游戏爽多了。学得这么开心,效率必然比被动学习的人高很多倍,想不考高分都很难。·  如果只复习一遍错题的话,遇到一模一样的题可能不会错,但是不够熟练,遇到类似的题有可能还是会错。每次考试结束以后,一看答案,总有人会感叹:“这么简单,明明都会做,怎么当时没想到。”或者是说,“要是再给我几分钟,我肯定能把那道题做完。”这些情况说到底还是不熟练,考试时间有限而且容易紧张,不但要求我们了解知识点,更关键是要达到烂熟于心的程度。要想考得好,我们不但要懂做,而且要特别快速准确地将题目做出来。·  我们宁可少做些题,也务必要将错题和没把握的题多看几遍,这其实花不了我们多少时间,效果却会特别好。“星号法”挺简单的,比把错题记在错题本上方便许多。我将它告诉我的学生们后,有些学生像我一样看了3遍错题,在短时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复习课本和笔记也是同样的道理,课本是命制试题的根本,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有次北大一位文科状元跟高中生座谈时,有同学问你为什么学得那么好?文科状元说:“把书看10遍。”其实,大多数人把书看10遍都能当状元,但是一般人做不到。笔记里也有许多有用的知识点。不过很多人都不乐意复习课本和笔记,因为看见自己做了很多题,会感觉很踏实,复习课本和笔记,不容易感觉到成就感。所以我们也可以使用“星号法”,当我们一遍遍在课本和笔记上增加星号的时候,很直观地让我们感觉到自己在逐渐熟练,可以增加成就感。·  当我看到一本好书时,我会有想把它看很多遍的愿望,这样的确会加深印象,大有收获。但是这个愿望常常只是愿望。因为不用考试,再好的课外书也不容易看很多遍。应用“星号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促使我们把书多看几遍。本书每页都印有虚线星号,同学们在每一次阅读时可以用笔画一个星。我相信每多读这本书一遍,都能提高各位读者的成绩。
        念经·  我还曾经用量化激励的原则帮助自己“念经”。在高中时,我为了强化信念和磨炼意志,尝试过“念经”,就是写出一段鼓励自己的话,然后连续念1000遍。我当时写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吴业涛要尽全力获得年级第一。我心永往,水木清华。”·  我发现这段口诀太长,念完1000遍要将近5个小时,于是就分成两次,每次500遍。但这还是很难,因为反复念同一段话几百遍是特别枯燥乏味的事情。我刚念半小时就觉得非常无聊,快崩溃了。怎么办呢?我开始留意放在面前的表,准确统计出自己每念100遍口诀所要花费的时间,不断挑战自己的最快纪录,如此这般,这个“念经”的过程就比原来有意思多了。最终,我成功地将这口诀念了1000遍。·  【学生董丽:我以前折过1000个幸运星,每个幸运星里面都写着北大】·  我采用写“正”字的方式统计念的次数,每念一遍就写一笔,每念5遍,就写出一个“正”字,最终写出了200个“正”字。我写完第200个“正”字时,心里还是蛮有成就感的。父亲看见我写了那么多“正”字,觉得很奇怪,便问我:“阿涛,你写那么多‘正’字干吗?要练字应该写‘永’字呀。”我只是笑而不语,并没有告诉他原因。这种奇怪的事,我现在怕是干不出来了。一想到它,我就会很感谢当年那位痴狂地念着口诀的少年,那是我最喜欢的自己。·  我念了1000遍 “我心永往,水木清华”,最终却没去清华,倒也是一件遗憾的事。其实我的分数上清华是绰绰有余的。高考成绩刚出来没多久,清华的招生老师就打电话来我家争取我,希望我报清华。我一心只想学生物专业,可是当年生物专业的热门程度丝毫不逊色于经济金融,清华招生老师告诉我,高考成绩排名在我之前的人已经把清华生物专业报完了,我只能选其他专业。但是我却是铁了心非生物专业不报,于是就去了北大学生物。·  后来才知道高中生把理工科都当成一回事,所以学理科都想去清华。但实际上理科主要培养科研人员,工科更侧重培养工程师,二者差别很大。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院系大调整中,清华吃了北大的工科,北大吞了清华的理科,所以清华工科强,北大理(li)科( ke)强(qiang),来北大学生物倒也算是歪打正着。【学生赵瑞:这个字谜有意思!】·  我提到念经这件事,只是想说明一下量化激励的确有效,能把最无聊的事情变得有趣,用在本来就可以有意思的学习过程中,自然更是没问题。至于念经到底有没有用?我也不知道。我好不容易念完以后,觉得太累,就直接去看电视了。单纯念口诀,效果难免有限。我后来找到了更好的强化信念方法——“心中演练法”,在本书实体书中会有介绍。
     皮蛋必胜法之先易·  我曾经作为院队中锋参加过北大篮球甲级联赛。当时我们队中的三分射手是李斌,李斌的身高只有1米75,又缺乏突破能力,所以无法在三分线内得到较好的投篮机会。好在他练出了一手投三分球的绝活,所以成为了我们队的主要得分手之一。·  我们经常一起练球。我发现他练习投篮的时候很有意思。作为一个三分射手,李斌并不是直接在三分线练习投三分。而是直接从离篮筐最近的地方开始练投篮,一点点慢慢由近到远,最后再到三分线进行大量练习。我当时觉得挺纳闷的,李斌这样做难道不是在浪费时间吗?根据战术安排,他在进攻时一直都是站在三分线外等着接我们的传球,他根本没有进行近距离投篮的机会。而且他可是一个神投手,还用得着从离篮筐最近的地方开始练起吗?那个地方连我这种投篮很一般的人都懒得练。  我把自己的疑问告诉李斌,他说这是因为要“找感觉”。站在离篮筐越近的地方越容易把球投进。一开始就练习最难投的三分,如果投不进,容易影响心情。先练习容易的投篮方式,让自己享受百发百中的乐趣。然后再逐渐加大难度,到了投三分球的时候,就会充满信心,取得更好的练习效果。·  听了他的这番解释。我想起了我以前练习三分球的经历。我看《灌篮高手》漫画时,很喜欢湘北队的三分手三井寿,也曾因此练过一段时间的三分球。不过总是坚持不下来。三分球是很难练的,一开始练习时经常十投一中。屡投不中的感觉很糟糕,简直是一种折磨,所以难以坚持。如果是像李斌这样,先易后难,让自己先体会到一次次把球投入篮筐中的乐趣,会更容易练好三分球。·  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的其他科目都多次拿过班级第一的成绩,但是一直到高三上学期时,数学成绩还很糟糕,只有110左右。为了提高数学成绩,我曾经有一阵专门做一本《题典》。这本习题册名副其实,跟词典一样厚,而且都是各种很难的题目。我做这本习题册时总是受挫,越做越没有信心,越做越不喜欢数学。而且辛辛苦苦做了那么多题,数学成绩不但没有上升,反而还出现了下滑!为什么总是学不好数学?是不是因为自己太笨?都说勤能补拙,怎么我现在越补越拙?我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后来我改变了策略,先做容易的题。于是我把数学课本的所有例题和练习题都认真做完了,越做越有自信,享受到解题的乐趣。我还没有开始做更难的题时,数学成绩就已经明显上升了。再加上之后采用的绝招“放火烧数学”,我总算是能考出135分以上的分数了。·  在学习我擅长的科目物理时,我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老师发的习题册比较难。在预习物理课时,如果看完书后直接做老师发的习题册,经常会遇到很多题不懂,让我受打击。做题应该让自己觉得爽。比较难的习题册,适合达到精通的程度以后再做,一开始时应该做些更简单的。于是我去书店买了4种物理习题书,但并没有全都做,而只是经过尝试后找到其中最简单的一本。这样我每次预习完物理后,都会做这本最简单的习题书,我就能体会到作为物理高手的乐趣。·  【网友鲶鱼怪: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  不仅是做题,在制订目标的时候,也要注意先从容易的目标做起。比如设置高效利用时间的目标时,不要设置每一天都要实现时间利用效率在80%以上。如此设置目标,太难实现。但凡有状态起伏,这个目标就破产了,会让人产生挫败感,进而不利于后续的学习。可以设置更容易实现的均值目标,即每月平均时间利用效率在80%以上。如果这个月有几天状态不佳,可以通过其他时间的优秀表现弥补这几天的失误,不至于完不成目标。·  均值目标因为可以被补救,所以更容易实现。例如每天平均写一篇日记比每天写一篇日记容易得多。我曾经多次想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虽然知道这是很好的习惯,但总是坚持不了几天。因为学习很忙,很容易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使得某天没有写日记,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会感觉到养成这个习惯的努力失败了,很快就放弃了。我后来定了一个规矩,某一天或者几天没写日记没关系,只要补上就好,这样我的日记本里每一天的记录都是完整的,我感觉到了成就感,很容易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我最近4年来一直都在写日记,每天平均花10分钟左右。
      皮蛋必胜法之表现·  我上初三的时候,有一次在学习时突发奇想:大家普遍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有时在学习过程中会愁眉苦脸,很不高兴。如果我于心中默念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在学习时经常笑,表现出一副很开心的样子,会怎样呢?·  我觉得这个想法挺有意思,就试了一试,发现效果居然还不错。笑着学习,心情真的会好些,学习效率也会有所提高。·  但是我妈看见我一边学习一边笑,被吓得不轻,她觉得学习很苦,怎么会有人边学边笑?难道儿子发神经了?她赶紧过来关心我,我告诉她,学习可以很快乐,不一定非要觉得什么先苦后甜之类的。她这才宽了心。·  表情可以反作用于情绪·  我后来在大学选修心理学相关课程时,才知道自己当时在无意中居然运用了现代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的理论。牛顿告诉我们,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比如用一只拳头打另外一只拳头,都会觉得疼。而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和表情也可以相互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只意识到情绪的变化会让表情发生变化,比如高兴引起大笑,忧虑导致皱眉。风靡全球的《正能量》一书提到,威廉·詹姆斯观察到表情可以反作用于情绪。比如大笑会让人更容易高兴,皱眉会让人更容易忧虑。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表情影响情绪。·  受到这种理论的启发,俄国著名的戏剧导演康斯坦丁创造了“体验式表演”法,震撼了整个戏剧界。这一方法的重点在于,通过让演员控制自己的表情,继而在舞台上感受到真实的情绪。这种方法广受欢迎,被包括马龙·白兰度在内的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广泛采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对大脑的扫描,判断人们的情绪。几年前,科学家们测试了威廉·詹姆斯的理论。他们对实验参与者们进行大脑扫描,同时让实验参与者们做出不同的表情。通过对大脑活动的观察,研究人员发现,表情的确能够直接影响人的情绪。·  我们可以将这个理论运用在学习过程中。既然我们一定要学,就笑着学。·  我们不仅可以在学习中经常笑,如果是在考试中遇到困难,很紧张时,也可以通过做出笑的表情来减少压力,更好地发挥我们的实力。·  需要强调的是,我所说的笑,不是指在脸上挤出一个仓促、转瞬即逝的微笑,太微弱的表情难以影响情绪。真正管用的是大笑。为了避免打扰别人,我们可以不用出声。但是我们需要将嘴咧开,尽可能地做出大笑的表情,而且要保持至少10秒钟。·  大家都知道情绪产生表情,品质影响行为。但威廉·詹姆斯发现不仅表情可以反作用于人的情绪,行为也可以反作用于人的品质。他建议道:“如果你想要拥有某一个品质,那就表现得你仿佛已经拥有它一样。”这被称为“表现原理”。如果我们想要变成好学的人,那就先表现得很好学,做出一些爱好学习的行为,比如积极与同学们讨论学习相关的事情,主动向老师提问题等。一开始这也许只是行为,但是久而久之,行为养成习惯,习惯产生性格,我们就会成为好学乐学之人。
      表现原理与量子力学·  我在大二的时候曾经运用“表现原理”,成功地渡过了学习量子力学的难关。量子力学非常难学,素有“量子力学量力学”之称。这是一个令人感到迷茫、痛苦,很想通过揍人来发泄一通的学科。为了让读者们直观地感受一下量子力学的难度,我在下面贴了一个量子力学的等式。  这种乱七八糟的式子,像是法师的咒语,又像是道士的符文。别说高中生看不懂,我也是完全不明白。因为我们学生物专业的人,在大学里学的是很简单的C级高等数学,数学基础很差,学习量子力学时非常吃力,经常连数学符号都不明白,更别说理解公式和运算过程了。·  上课完全听不懂,而且连课本也很难看明白。大家普遍抱怨学校安排课程不合理,非常郁闷。逃课的人很多,物理老师要求上课前要签到。有些人干脆带了个充气小枕头来听课,睡得很香,口水都流出来了。·  就在众人怨声载道、苦不堪言的时候,有几位高手却是如鱼得水一般,不但在听课时一直盯着老师,频频点头,而且还经常向老师提出一些很高深的问题,讨论得很热烈。他们有的是曾经在物理竞赛中获奖,有的是在暑假自学了A级高等数学,学量子力学时并不费劲。·  他们提问时,我们连这些问题的意思都听不懂,只得在心中暗暗叫苦,牲口们别再问了,大家都知道你们牛。如果让老师以为我们都跟你们一样厉害就完蛋了,考试出题的时候非把我们虐死不可。英雄,给条活路行不行?·  物理老师感到特别惊喜,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说道:“原来还怕你们生物专业的学生听不懂,没想到数学基础那么好,北大的学生真是太厉害了,看来考试时可以出几道难一点的题。”·  台下顿时一片惨叫。厉害?老师您没看见大多数人都在打瞌睡吗?我们根本就听不懂,还说要出难一点的题,这还让不让人活了。大家被这些惹事的高手气得咬牙切齿,恨不得把他们吊起来打。·  不管我们多么绝望和无奈,都要准备考试。面对这如同天书一般的课本,我仿佛已经看见,一出悲剧正上演。·  我们有充足的理由抱怨学校安排课程不合理,但这一点用也没有。应该怎么办呢?只能调整心态尽力而为了。大多数人都面临与我相同的困境,相对而言,物理在中学时还算是我最喜欢的学科。尽管量子力学和中学物理一点关系都没有,看起来更像是数学。我还是回想起了以前学物理的愉快时光,不停地告诉自己,我是个物理高手,我很爱学物理,只要量子力学还被归为物理,我就一定能搞定它。·  我买了数学学院的A级高数教材。虽然课程繁忙,我根本没时间把它弄懂,还是尽量能看多少算多少。在上物理课的时候,我不再躲在后排睡觉,而是主动坐到第一排。平时在北大上课要想坐在前三排是很困难的事情,往往要早起贴条占座。我为了在很多课上占个好位置还特意组织了一个占座联盟。不过学量子力学的时候,前三排就没几个人,位置空得很,我可以随意挑选座位。·  尽管我很难听懂老师讲的内容,但还是努力表现出一副积极听课的样子,渐渐也学到了一些知识,偶尔也能问老师几道很简单的问题。愿意坐在前排的人太少,我每次都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课,给老师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他回答我的问题时很热情。·  期末考试前,老师说主要考课本上的例题。这已经是量子力学的最低难度了,不过对于我们还是太难。我虽然全力地学习,但是因为暑假没有提前预习,只能看懂课本的一小部分,大部分内容对于我来说还是火星文。要考的科目很多,只有3天的时间可以用来复习量子力学。现在想要把这些例题弄懂是不可能了,逼不得已,我只能靠死记硬背解决问题。这是特别痛苦无聊的过程。以前背课文虽然长,毕竟是有意义有逻辑的内容。我从来就没有试过要背这么长又完全不理解的内容。·  我在心里反复对自己说,只要是物理,我就喜欢。尽管这个理由有些牵强,这种想法还是让我好受了很多。我笑着面对如同符咒一般的量子力学公式,像临摹画一样耐心地临摹复杂的例题,经过反复多次的演练,考试时总算能够照搬上去。·  期末成绩出来前,我认为自己应该能及格,没想到最后100分的满分得了90分。原来不及格的人实在太多,老师最后采取了将成绩开根号以后乘以10的策略。这样只要36分就能及格,我原来分数是81,现在变成了90。·  大二的物理课并没有让我掌握量子力学,但却是一次战胜难关的体验。人在面对挑战时,可以表现得厌烦和抱怨,或者可以告诉自己保持一种乐观和喜欢的态度,这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不只是学习·  “奶牛”费德勒拥有17座大满贯男子单打冠军的纪录,众多评论家和运动员都认为他是史上最伟大的选手之一。 一些和费德勒同时期的选手常常感叹道:“我们要做的,就是勇敢地杀入决赛,然后输给一个叫罗杰·费德勒的人。”·  为何费德勒能够如此成功?也许我们能从他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费德勒曾说:“我是世界上最爱网球的那个人。”好一个情深意切的表白。正是因为他对网球的挚爱,他才能付出超越常人的努力,获得巨大的成就。·  日本的稻盛和夫先生白手起家,创立两家世界500强企业,被誉为“经营之圣”。他曾经强调:“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并能从中得到无尽乐趣的人才能成功。”而且“爱上自己的工作,所产生的领悟是极大的。因为,在每一件事的背后都隐藏着主宰一切的真理”。这也许正是俗话说的“一通百通”。·  许多赚大钱的人,都把事业看得比命还重要,并不是只想着赚钱。他们疯狂地热爱着事业,事业本身就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成就感,钱只是他们把事业做好后的附赠品而已。把事做好以后,钱和享受自会到来,他们就可以得到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满足。正所谓“花若盛开,蝴蝶自来。”·  一谈到对事业的热爱,我就会想起我的师弟陆一丁,我们都亲切地叫他“丁丁”。·  我在北大遇到的18位奇人之——“丁丁” 陆一丁·  丁丁祖籍广东,自幼随父母工作调动搬来北京。实验室的人,基本都被导师骂过。只有一个人例外,那个人就是丁丁,因为导师觉得他是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骂不得。·  导师的看法并非没有依据。丁丁虽然是本科生,但是比许多博士生还要努力。他经常在早上6点钟就来到实验室,成为第一个开门的人,晚上也是很晚才走。有时做实验做到凌晨三四点,干脆就直接趴在实验室的办公桌上睡着了,第二天早上起来接着做,简直就像住在实验室一样。·  生物的细分领域很多,起码有上百个可称为大牛的科学家。丁丁却对大部分大牛都很熟悉,能够了解和评价他们的工作,预测谁将获得诺贝尔奖。这可是许多教授都做不到的事情,我不信他那么神,每次都跟他赌一顿饭。结果最近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者,他居然猜对了两次。·  丁丁出身于科研世家,父亲在部队研究导弹的燃料配方,母亲在北京科技大学担任副教授。他从小就知道科研并不是一个舒服的职业,收入不高又特别忙,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但他渴望了解自然的奇妙与壮阔,梦想着成为一名科学家。在高一的时候,他就已经申请参加青少年后备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到中科院微生物所做科研。有一年中秋节的晚上,本该是团圆的时候,他家三口人却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实验室做实验,只能送上隔空的祝福。·  在常人觉得很无聊琐碎的实验中,他体验到了自由探索未知的纯粹和快乐。他告诉我,他爱科研,愿意一辈子做科研,直到死在实验台上。要是别人说这话,我肯定觉得是吹牛,但是丁丁说这话,我信。·  除了爱科研之外,丁丁最大的特点便是追求整洁有序。他一有空就喜欢收拾桌面,把它弄得干干净净。有人笑他是强迫症。他却说:“收拾东西,会让人心情好,效率高。”把桌面收拾完以后,没东西可收拾了怎么办?他便开始收拾电脑桌面……·  我们在做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老鼠。给老鼠配种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丁丁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有几位师兄喜欢开玩笑,经常调戏他:“丁丁,最近配种配得怎么样?好好干,一定要让那些母老鼠都怀上。”这令丁丁很无语。然而,一件事情的发生,却令大家对丁丁肃然起敬,再也没人乱调侃他了。·  当时我们的实验正处于出结果的关键时刻,遇上了一个很致命的问题,不知为什么,我们总是难以得到新生小鼠,每当到了母老鼠生小鼠的那天,我们都见不着小鼠。它们对于我们的研究可是非常重要的。母老鼠的肚子明明瘪了,但是小鼠却消失了。难道这老鼠还会变魔术不成?·  我在笼子里仔细找了找,发现一些残破的皮和脚,原来这些新生小鼠竟然是被母老鼠吃掉了。这只母老鼠为什么要吃小老鼠呢?莫非是缺营养?大家都很着急,试了各种方法,往饲料里加入了蛋黄、葡萄糖、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物质,但是都没用。这只母鼠很肥硕,也不像是营养不良的样子。大家在会上经过长时间的热烈讨论,最后一致认定这应该不是生理问题而是精神问题,我们猜想它可能是因为被关太久,一直很压抑,疯了。当时我们的研究课题,一定需要这只特定基因型母老鼠生出的小老鼠,来不及更换了,怎么办呢?·  就在我们无计可施的时候,丁丁采取了一个简单粗暴的解决办法。他直接搬了张行军床,住进了鼠房。在母老鼠生孩子的那天,全天24小时,每隔15分钟看一眼它有没有生,如果小老鼠一出生,就立刻把它们和母老鼠隔离,最终成功拿到了我们需要的新生小鼠。  这个办法并不难想到,但只有疯狂热爱科研的人,才会觉得这也是个办法。因为鼠房可不是什么舒服的地方。一只老鼠不算很臭,但是几千只老鼠挤在一个房间里拉屎撒尿,就会让人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团结就是力量,臭到令人不愿意呼吸。而且几千只老鼠在一起难免会很吵。在这种鬼地方待一天又不能睡觉,甭提有多难受。丁丁从鼠房出来时都快累趴下了,身上带着一股难闻的老鼠骚味,但他成了我们的英雄,没人嫌他臭。·  凭借丁丁的努力,他最终成为了两篇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这即使对于北大清华的本科生而言都是很罕见的事情。按理来说,有了这么好的表现,他申请拿奖学金到世界上任何一所名校读博士应该都很轻松。但是丁丁也有他的硬伤,申请奖学金需要面试,口语很重要。他的英语口语非常不好,在口语课时说起英语磕磕巴巴的,很不流利,差点不及格。·  但是我却丝毫不替他担心。因为我经常与他聊天,只要谈到科研,这个原本内向的人就会变得很活跃。他的嘴里会蹦出各种奇思妙想,他的声音会变得抑扬顿挫,很兴奋;他的眼神流露出一种虔诚而又狂热的光,圣徒的光,让我忍不住想要在他头上画个天使的小光圈。我相信即使是口语的缺陷也无法掩盖如此强大的热情。果然,他对科研的真爱打动了各大名校的面试官,他们都对丁丁非常赞赏,强烈希望录取他。·  丁丁从美国回到北大的时候,没有直接回宿舍,而是拖着行李箱来到实验室做实验,一直做到深夜两点才回去。别人的庆祝方式是吃喝玩乐,但是丁丁的庆祝方式却是做实验。他当时已经发表了论文,又被国外各大名校录取,没有必要再做实验了。而且他也知道自己很快就要出国,这个新开展的项目跟他关系不大,不会带给他什么好处。但他依然凭着对科研很纯粹的爱去做实验,也许这早已成为他深入骨髓的习惯。·  丁丁如此优秀,喜欢他的女生应该有不少吧?实际上,丁丁直到出国前也从未谈过恋爱,是“情侣去死去死”团的忠实团员。当我告诉他我有女朋友的时候,他表现出一副羡慕嫉妒恨的神情,两手食指向下,做出了一个鄙视的手势,嘴里还搞笑地嘟囔着“情侣去死去死。”·  丁丁不但优秀,而且身高一米八,长得也不难看,为何一直单身呢?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难以接触到女生。丁丁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实验室,实验室男多女少,而且女生基本都是比他大好几岁的师姐。即使是在极其有限的业余时间里,丁丁也没参加类似“爱心社”这种妹纸比较多的社团,而是加入了由纯爷们组成的“军事爱好者协会”,经常参加军事化训练,比如负重越野长跑。从时间安排上来说,他不打光棍都没天理。·  第二个原因是他曾经臭名远扬。丁丁见宿舍的其他几个哥们都有女朋友,只有自己一直是单身,非常郁闷,跟我聊天时还自嘲道:“都怪爸妈给我起的这烂名字,一丁一丁,摆明了要一辈子打光棍呀。”有一个光棍节晚上,他觉得寂寞空虚冷,便在宿舍里喝闷酒,酒精一上头,就嚷嚷道:“老子发誓今年一定要找到女朋友。”·  “你去年光棍节也是这么说的。”丁丁的舍友并不在意他的话。丁丁却是表现出如同做科研一样认真的态度,拿出了一张白纸,让舍友跟他一起统计全年级还有哪些单身的女生。他把这些单身女生的姓名全部列在这张白纸上后,非常得意,扬言:“我从现在开始一个一个地追,就不信全都追不到。”·  他还真的全都追不到。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丁丁还没来得及追第一个女生,就发现他列名单的光辉事迹已经传遍全年级,而且越传越邪乎,比如“丁丁打算同时追全年级的所有单身女生”“丁丁列了名单想要开后宫”之类的。他的名声一下子就臭了,形象全毁,被女生们当成了花心大萝卜,唯恐避之不及。作为他的朋友,我知道,丁丁真是比窦娥还冤呀,他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连女生的手都没碰过。先在一张白纸上把各种可选项列出来,再一个一个去尝试。这是他做科研多年养成的习惯,尽管有些怪,但并没有什么恶意。·  单身成为了丁丁大学生活的一大憾事,他只能在毕业时无奈地感慨道:“感谢我生命中从未出现的女朋友,因为你的不存在才能让我专心地搞科研。”·  祝愿他在国外早日找到另一半。丁丁是极度热爱事业的人,我相信一定会有人发现他这只潜力股的。·  爱上事业,尤其是爱上事业的过程,是丁丁取得科研成功的关键。学习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什么?知识不一定都能在生活中用上,而且难免会忘记。在学习过程中锻炼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重要,爱上学习又比获取知识的能力重要,将爱上学习的能力推广,干一行爱一行则是最重要的能力。·  兴趣不是天生的。根据宿命论的观点说一个人生下来就会喜欢某种职业,是很不科学的。关键不是找兴趣,而是培养兴趣。兴趣主要来源于做事过程中的快乐和成就感。使用表现法可以感觉到做事过程中的快乐,而使用量化和先易法可以体会到做事过程中的成就感。·  为什么本文所说的方法叫“皮蛋必胜法”,而不是学习必胜法?就是因为干一行爱一行是各行各业成功的关键所在,绝不仅仅是学习。皮蛋必胜法是可以应用在各个方面的。
补上此书封面
  要在痛苦中找到欢乐,才能在绝望中找到希望·  我喜欢看美食节目,热爱品尝美食,缺乏节制的饮食使得我的体重在读研时一度达到189斤,成了一个大胖子。虽然这对于我担任中锋很有好处,但是我坐在床上的时候,床板都会嘎嘎响。宿舍的凳子也被我坐坏了三个。·  【网友草帽团:篮球场四大天王之灵活死胖子】·  我痛下决心,一定要减肥。单纯依靠节食减肥有害健康。我的减肥策略是运动为主,节食为辅。·  在运动方面,我规定自己每隔一天慢跑一次,一开始是4000米,后来逐渐增加到10000米。我自幼接受溺爱,被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长跑对我而言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跑了一会儿,肌肉酸疼,难以坚持。路程却还剩很长,令人觉得根本没有跑完的希望。怎么办?要在痛苦中找到欢乐,才能在绝望中找到希望。既然无法吃苦,那就爱上这肌肉酸疼的感觉好了。·  我经常在肌肉酸疼的时候做出很开心的表情,心中默念:“我爱死这肌肉酸疼的感觉了,太爽了,再疼一点,还不够。”【想着“还不够”的时候,我脑子里回响的是三国杀里周泰的配音】我很快就爱上了肌肉酸疼的感觉,爱上了长跑。一旦有几天不跑步,就会觉得很不过瘾。我减肥的同时还想锻炼胸肌,所以我长跑以后还会做一些引体向上和俯卧撑。做这些健身运动的时候,也会肌肉酸疼,要想长肌肉,最大的秘诀也是爱上肌肉酸疼的感觉。·  在节食方面,我发现人坐下来吃东西的时候很难觉得自己饱,一站起来才知道自己吃撑了。所以我每次吃东西觉得八分饱的时候,就站起来,这样就会觉得自己已经吃够了。·  我为了爱上节食的过程,还采用了量化法。我买了一个体重秤,每天都会称体重,然后记录在台历上。这样我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体重的变化。每当发现自己的确一点点瘦下去,我就会很高兴,更有动力去减肥。当我想要吃零食的时候,也会因为要称体重而作罢。·  最终我在半年的时间里成功减到147斤,足足瘦了42斤。这离不开“表现法”和“量化法”的功劳。
回帖的人好少。。。没动力更新了。。。呼唤回帖!
好棒,顶!
      爱上学习的过程·  大家都知道人才重要,人才难得。但什么样的人是人才?聪明的人是人才?不一定,许多智商极高的人不好好干,也只能碌碌无为。勤奋刻苦的人是人才?也未必,许多人看上去很努力,但是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去想如何能够做得更好。虽然付出很多,但是收获却很少。我认为,爱上做事过程的人,才能被称为人才。它会使人将全身心投入事业中,发挥出全部的潜力,创造伟大的奇迹。·  大多数人工作只是为了赚钱,没有享受到工作本身的乐趣。正是因为爱事业过程的人实在太少,所以一旦这样做,就会鹤立鸡群,容易获得事业的成功。·  学习正是学生的事业。勤奋刻苦的学生有不少,但是喜爱学习过程的学生,100个人里都不一定有1个。正因为学习君是个貌丑心善、很少人喜欢的可怜孩子,只要你给他一点爱,他必会给你十倍的回报。我们一旦这样做,就会具有极其巨大的优势,如同坦克面对骑兵的碾压优势。我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爱上学习的人成绩不好,从来没有。·  我的学生刘瑞非常渴望上清华,遇到我之前一直学得很辛苦却没什么进步,始终无法进入前十名。他使用了我教他的“回想法”等技巧以后,在不增加学习时间的情况下,成绩依然提高很快,成为了班级第二名。按理来说,他应该感到高兴,并且有更大的动力去积极学习。但是他却告诉我,他学烦了,经常晚上回家学两个小时就不想学了,尽管依靠高效的学习方法,依然能维持第二名,但却再也无法进步了。·  为什么一个取得快速进步的学生,依然会产生厌学情绪呢?因为他长期以来只爱目标,不爱过程。他满脑子只想着清华,只想着提高排名。但是无论多么鼓舞人心的目标,都只能在短时间激励人。时间长了,激励效果自然就减弱了。学习是长跑,不是短跑。比起目标的短时间激励作用,我们更需要学会享受过程本身。本文介绍的“皮蛋必胜法”,正是帮人享受学习与工作过程的方法。我将“皮蛋必胜法”告诉刘瑞后,他又逐步培养出了对学习的兴趣。·  如果想爱上学习的过程,就要消除固有的偏见。学习不一定是一件痛苦的事,课本上有先贤伟大智慧的结晶,而每个人都是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我们完全可以抱着“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多发现和乐趣”的态度去主动学习。我们不要像西方人歧视皮蛋一样歧视学习。把学习当成玩,学习能比玩还有意思;把学习当成折磨,学习也不会逊色于任何酷刑。给皮蛋一个机会,我们可以多品尝一种美味。给学习一点阳光心态,我们能收获极大的灿烂辉煌。
写得好。请问这是全书的内容吗?
  内功心法第二招: “命运罐2.0”·   四大名课·  北大有四大名课,分别是《心理卫生学概论》《中国经济专题》《艺术概论》和《人类的性、生育与健康》。想上这些课的人特别多,为了选上这些课,当年我们需要在凌晨时,上网不停地刷新选课网页,争取在第一时间登录,抢先选课,擅长编程的学生甚至还为此研发了自动抢课程序,非常像现在网上抢购火车票的情景。·  我的手速还算快,有幸选上了这四大名课。在这四大名课中,以孙东东老师的《心理卫生学概论》最有意思。这是一位风趣幽默、口才极佳的名师,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不过“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孙老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有些言论招致了不少社会人士的强烈不满。我经常在网上看见有人问候他全家,或者是几十个人一起在北大校门口拉着横幅举着牌子,愤怒地喊着:“打倒孙东东!”“开除孙东东!”之类的口号,一副恨不得生食其肉的样子。  《心理卫生学概论》这门课如果单纯按照教材讲解,会非常枯燥。好在孙老师从事精神病学研究20余年,见过无数的精神病患者,经常在课上跟我们分享他遇到的一些奇特案例,使得此课生动有趣。本校同学争先选课,很多外校的学生也慕名前来旁听。孙老师上课用的是500人的大教室,可是旁听的人太多,几乎每节课都有不少人站着听。·  有一节课是关于怪癖。孙老师讲了几个因为控制不住怪癖而造成悲剧的案例。
      最意想不到的小偷·  第一个案例是某位有盗窃癖的北大校花。这是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事情。那时北大有一位如同公主一般的女生,叫刘珊珊(化名)。她才貌双全,家境还非常优越,父亲是局长,母亲是某公司经理。刘珊珊从小到大什么都不缺,想买啥都行,可能正因如此,正常的获取物品方式,难以引起她的兴奋,只有在偷东西的过程中,她才能体会到强烈的刺激和快感。·  刘珊珊在小时候就已经露出“顺手牵羊”的苗头,可惜并未引起家长的注意,觉得只是小孩子闹着玩而已。上了北大以后,她依然没改,时常偷舍友们的小东西,例如护肤品和笔。一开始她的舍友们还以为是自己不小心弄丢了,或者别人拿错了,并不在意。丢东西的次数多了以后,她们感觉很愤怒和奇怪,但谁也没想到竟然是全宿舍最有钱的同学干的。·  刘珊珊是一个有良知的人。她虽然在偷东西的时候特别兴奋,但是每次偷完以后都会感觉懊恼和自责。她知道这个毛病很离谱,非常想改,一旦想偷东西就使劲捏自己的手,想用疼痛转移注意力。但她即使把手掐紫了,也无法控制自己。·  刘珊珊跟舍友们无冤无仇,并不想通过这种方式捉弄她们。见舍友们生气,她也十分难过,经常会请她们去很高级的餐厅吃饭,还在她们过生日时送一些非常不错的礼物。因此,她在宿舍里的人缘和口碑都特别好。·  到了大三的时候,刘珊珊的盗窃癖愈发严重。有一天,她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干了一票大的。她把宿舍里便于携带的物品全都扫荡一空。其中既包括像钱包和金项链这样贵重的东西,也包括牙膏牙刷这种不值钱的东西。这不是盗窃,是搬家呀!舍友们一回宿舍就哇哇直哭,啥都没了,连牙都刷不了。她们立刻就报了警。·  因为犯罪分子的气焰过于嚣张,公安干警对此案件非常重视。他们先把刘珊珊宿舍所有同学都问了一遍,希望能找到线索。没想到,刘珊珊的心理素质很一般,见到警察时神色极其慌张,刚问几句便露出了破绽,很快就招供了。根据口供,警察在她家中一个上了锁的大箱子里,找到了所有的赃物。刘珊珊多年偷到的各种东西都在这,完全没用过。·  刘珊珊的落网令所有认识她的人都大跌眼镜。谁也没想到这姑娘的爱好如此与众不同。孙老师给刘珊珊做了鉴定,的确是盗窃癖,不过这并不能免去她的法律责任。法不容情,尽管她的舍友愿意原谅她,但是因为偷了贵重物品,已经被公安机关立案,所以她最终为自己的嗜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命运因此发生巨变。·  同学们听完这个案例后,都为校友感到遗憾和难过。孙老师说道:“为了避免有人骂我卖校求荣,是北大的叛徒。我讲完这个北大的案例后,再搭配一个清华的,平衡一下。”这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大家纷纷鼓掌表示欢迎。【学生张宏:满满的恶意】【学生钱鹤龄:这是有多大仇呀】【学生周小亮:前方核能预警,非战斗人员请速度退散】掌声过后,他便开始讲清华异装癖的案例。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