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中国的纬度位置置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何益处.我国

《周朝的疆域》_优秀范文十篇 www.fanwen99.cn
优秀范文《周朝的疆域》日期:
范文一:1中国的疆域课题: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备课节次:第1节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2、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讨论。(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2、难点: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课堂模式:引 学 教 导 练模式教具准备:《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地球仪、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二:学习目标1、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2、了解中国的辽阔疆域并着重掌握四端点的位置3、知道中国的14个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三:学生展示与教师引导(板书)一、伟大的祖国1、我国在南北半球中在哪个半球、东西半球中在哪个半球?〔师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限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生答〕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限为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北半球。2、〔小组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用颜色笔画在相应的位置上;找出赤道,用颜色笔画在相应的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画上五角星。(师问)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邻?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生答)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小组活动)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比较,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还是小?(出示)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师问)读图并回答,我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生答)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领土面积最辽阔的国家之一。(板书)二、辽阔的疆域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小组活动)我国的面积很大,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小组练习)读《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练习1。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端,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近。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总结:北-头顶黑龙江南-脚踩曾母暗沙东-嘴喝两江汇合水西-帕米尔上摆摆尾(读图)课本3页中国的疆域图(师问)算一算我国最南端与最北端纬度约相差多少度?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按五带划分,我国最南处于哪个热量带?最北接近哪个带?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生答)我国领土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北回归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我国大部分领土处于四季分明,寒暖适度的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最北部接近寒带。〔分组讨论〕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何益处。〔归纳〕我国领土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这样的纬度位置,使我国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读图〕读“中国政区图”,算一算我国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归纳〕我国东西跨越了60多个经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共5个时区,即最东和最西时间相差5个小时。〔读图〕读教材第4页中的“我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图。〔提问〕夏季,当北京时间为8点时,我国东部的北京和西部的喀什地区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归纳〕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晚上8点时,北京在黑夜中点燃了绚丽的烟火而最西边的喀什地区为白天观看直播的场景。〔练习〕1、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我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2、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计算我国南北距离相差多少千米。 〔归纳〕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为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四:作业练习板书设计一、伟大的祖国二、辽阔的疆域 教学后记:
范文二:1.1辽阔的疆域1第一节疆域(第1课时)撰稿人 田长海
使用日期一、标学1、根据地图能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2、通过和俄罗斯、加拿大、巴西、蒙古、日本地理位置对比简单说出我国位置的优越性。3、记住我国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按顺时针能找出我国的邻国及濒临的海洋。4、根据地图及测量估算,认识我国的疆域及其优势。二、互学(各团队成员相互交流合作,完成以下内容)★1、读P2图1.1,自己写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包括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2、读P3图1.2,回答下列问题。(1)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讨论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2)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讨论说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3)结合以上的分析,说出我国地理位置的优点。 ★★3、根据课本,读P4图1.3,完成下列问题。(1)独立说出我国的陆地面积、海域面积以及领土的四个端点。认识我国疆域陆地面积
西端:南端:
北端:(2)逆时针找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以及我国濒临的海洋。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濒临海洋:内海:(3)补充完成课本P6活动题2(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领土四端记忆歌诀——北:头上顶着黑龙江
南:南踩曾母暗沙岛
东:嘴喝两江汇合水
西:帕米尔上摆摆尾。三、示学(团队展示“互学”部分的自学成果,师生点评,总结提高)四、用学(独立完成 体验成功 每题2分,共18分)
我的成绩:
分1、下列国家在海陆位置方面与中国相似的是
D、美国2、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我国领土的最北和最东端都位于黑龙江省境内B、我国位于北半球,在亚洲的东部,西临太平洋C、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D、我国没有热带3、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因此东西距离大于南北距离B、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约20000千米C、我国陆上国界线长约18000千米D、我国的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4、诗句“北国正冰封,南国春意浓”反映了我国地理位置的哪一特征
(A、经度跨度大
B、纬度跨度大
C、海域面积大
D、东西距离长5、下列国家中,与我国隔海相望的是
(A、泰国、缅甸
B、印度、越南
C、老挝、柬埔寨
D、日本、韩国6、我国海岸线漫长,有广阔的海洋,其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渤海、南海
B、渤海、琼州海峡
C、黄海、东海
D、东海、琼州海峡7、下列四组国家中,既是我国陆上邻国,又属于内陆国的是
(A、蒙古、阿富汗、越南
B、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C、蒙古、阿富汗、老挝
D、哈萨克斯坦、泰国、缅甸8、钓鱼岛、黄岩岛自古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神圣不可侵犯。读右图回答钓鱼岛、黄岩岛分别位于
B.东海 南海C.黄海 东海
D.南海 渤海 9.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000多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观
B.同一季度不同衣着C.同一时刻不同时间
D.同为平原不同耕作五、评学(评价总结,反思提升)领土四端记忆歌诀——北:头上顶着黑龙江
南:南踩曾母暗沙岛
东: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 ) ) ) ) ) 西:
范文三:1.1辽阔的疆域 辽阔的疆域●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我国的位置、疆域,分析我国位置的优越性,知道我国的四至及邻国;2.知道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及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及行政中心。能力目标1.通过反复读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对地理事物分布的空间想像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图文资料的能力。 德育目标1.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领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意识;2.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及分布。●教学难点众多地名在地图上的空间位置的落实。●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述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相关地图、地球仪。●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同学们,伴随着炎热的酷暑渐渐消散,金色的九月把大家迎入了初中的第二个学年。在这一年里,我们地理课将要学习哪些知识呢?请大家打开目录,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学年我们将学习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方方面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板书)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辽阔的疆域 [讲授新课]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初一学过的,关于地球和地球仪的基础知识。(活动)大屏幕展示世界政区图1.请大家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下列特殊的经纬线:0°经线,180°经线,20°W经线,160°E经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北纬30°、60°纬线。(请同学上前在大屏幕地图上一一指出)2.提问,请同学指图回答: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五带的划分;低、中、高纬的划分。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并用红色胶带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东西半球界线,并用黄色胶带粘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把红色胶带剪成的五角星贴在首都北京的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出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以上活动依次进行,教师可巡视指导)(承转)刚才大家复习回忆了初一的一些基础知识,“温故而知新”,请大家仔细观察地球仪。(提问)1.看看我国位于哪块大陆,哪个大洲?2.邻哪个大洋?3.位于哪个半球?4.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温度带?有没有热带和寒带?(学生回答)略(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板书) 1 23.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少数地区在低纬度,属热带,我国没有寒带。(承转)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呢?(活动)以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总结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加以补充。1.我国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优越性? 2.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优越性? 3.观察我国地形图,看看我国地势有什么特点?如果东西倒置,会对气候和农业产生什么影响?(学生讨论时,教师巡回参与讨论,指导启发学生分析比较的方法等) 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补充(略)(归纳小结)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大,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只在高山地区有终年冰雪带。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南北的气候差异,使得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动物和植物在我国都可以找到生存的场所,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这使得我国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便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便于同海外各国友好往来;我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边国家的边贸往来。在这里,古代有著名的“丝绸之路”,现有横贯亚欧大陆的铁路线——亚欧大陆桥。我国的地势呈西高东低的态势,这使得夏季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可自东向西深入我国,给我国东部带来丰沛的降水,造就了南方的“鱼米之乡”,如果我们把高大的喜马拉雅山搬迁到东部太平洋岸,它就会像一堵高大的挡风墙,挡住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使我国的气候将趋于干旱,“鱼米之乡”的江南美景也将不复存在。[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我们伟大祖国的优越位置。从世界看,中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这样的位置使我国受益匪浅,这是值得我们每个炎黄子孙自豪的。 ●板书设计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辽阔的疆域 ●活动与探究查阅地图,分析比较中国与英国,中国与美国,中国与蒙古的地理位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备课资料能力提高与反馈训练 1.填空(1)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________经线和________经线,我国位于________。(2)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________纬线,也叫________,是地球上最________的纬线圈,我国位于________。(3)温带与热带的划分界线是________,与寒带的划分界线是________。就此来看,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________带,南部一小部分在________带,没有________带。2.判断(1)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北部。(2)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和东南部临海,西北深居内陆。 (3)我国的大部分领土在低纬度,属北温带。 3.连线 中国 俄罗斯
日本 蒙古 加拿大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岛国
内陆国临海国4.填图在世界政区空白图上填绘下列内容:赤道、东西半球界线、亚欧分界线、北回归线、亚洲、太平洋、中国。答案:1.(1)20°W 160°E 东半球 (2)0° 赤道 长 北半球 (3)回归线 极圈 温 热 寒 2.(1)× (2)√ (3)× 3.岛国——日本——发达国家 内陆国——蒙古——发展中国家 临海国——中国——发展中国家 临海国——俄罗斯——发达国家 临海国——加拿大——发达国家 4.略祖国名称何其多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域、国度,对祖国的名称又有不同的称呼。神州 亦称赤县神州,它源于战国时代齐国学者邹衍创立的“九大州”学说。他认为中国境内的九州,合起来只算一州,称为“赤县神州”。后人就简称“神州”或“赤县”。华夏 一是认为我们民族的祖先来自昆仑,昆仑的译音为“华土”,这是“华”的由来。“夏”的名称是因夏禹治水,使人们免受洪水之苦,人们为了纪念夏禹而定名为“夏”。二是我们祖国最早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建国,而这个地区最著名的山、水是华山、夏水(汉水)。两地名的字首就成了祖国的名称——华夏。中国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它与“京师”对称,主要指京师和王畿地区,后来泛指中原,以至于整个中国的版图,成为整个国家的名号。“汉族”“唐人” 历代王朝为了显示自己的英武业绩,往往用朝代名称作为国名。我国汉、唐两朝繁荣昌盛,疆域辽阔,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汉族”“唐人”在某些国家也成为我国的简称。支那 支那是外国人(英、法、意以及日本等国)对我国的称呼。“支那”一词源于“秦”的转音。这是因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声威大振,对外国交往频繁,影响很大。“秦”字的声誉为这些国家特别重视,故称“秦”,即支那。在佛典中也称我国为支那。丝国 我国丝绸著称于世。古代,我国商人通过“丝绸之路”,给西方带去了高级名贵的丝织品,所以我国被称为“丝国”。“赛里斯”也是对我国的称呼,这是因为“赛里斯”希腊语为“蚕丝”之意。震旦 印度称我国为震旦。印度人认为“东方属震”“旦”为“地”,认为我国在东方,是日出之地,故称我国为震旦。迦太 俄国人称我国为迦太。“迦太”是“契丹”的转音。这是因为在辽时北部边疆和俄国毗邻的缘故。中华 这是我国人民及海外华侨(人)的“自称”。炎黄子孙爱“中华”,世界许多城市、港口、街道、店铺都可见到“中华”二字。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们伟大的祖国的优越位置。我们中华大地不仅位置优越,而且国土辽阔,这一点曾引起某些邻邦的觊觎。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我国的国土到底有多辽阔。[讲授新课](出示资料)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活动)请大家看大屏幕:1.比较我国领土面积的大小;2.计算表中所列国家占世界陆地总面积比重,填在第四栏中; 3.计算中国领土面积是下列国家的多少倍?日本:37.8万平方千米;英国:24万平方千米;法国:55万平方千米;韩国:9.9万平方千米。(活动中可请同学上前在黑板上计算) (问)中国的面积大不大? (学生回答)略。(讲述)我国的疆域辽阔,面积很大,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与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广阔的国家之一。(承转)如此之大的祖国,她的四至点又在哪儿呢? (活动)阅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四至(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的位置,请同学在大屏幕地图前指出;2.量算中国南北两端的纬度差及距离;3.量算中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区时差及距离。(请同学在黑板上计算) (提问)计算结果(略)(归纳)我国的国土辽阔。领土的最北端位于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纬度为53°N多;最南端位于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为4°N。南北两端纬度相差49°多,相距5500千米,因此当海南已春耕大忙时,黑龙江省还是一片冰天雪地。我国领土的最东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是135°E;最西端位于新疆帕米尔高原,经度是75°E。东西两端相距万里之遥,经度差接近60°,因此当乌苏里江上阳光灿烂,人们已经开始忙碌的一天时,帕米尔高原还是繁星满天。(承转)我国辽阔的国土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和陆上疆界,请大家读“中国疆域示意图”。(活动)读图量算:1.我国陆上疆界和海上疆界的长度。 2.将二者之和与赤道周长相比较。 (提问量算结果)(讲述,承转)我国有长达两万千米的陆上疆界和1.8万千米的海岸线,二者的总长度接近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赤道的周长4万千米,同时与此相关的,我国还有许多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邻国。(活动)阅读“中国疆域示意”图。1.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找出我国陆上邻国; 2.从北向南找出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3.从北向南找出我国的四大海域; 4.从北向南找出我国的主要岛屿与半岛。(以上问题可以请几个同学在大屏幕地图前一一指出)(补充讲述)1.领海与临海:临海是指与我国大陆相邻的海域,领海是在一国主权范围内的,属一国的领土,它是不允许别国侵犯的;而一个临海海域则不一定全部隶属于某个临海国。2.内海:有自然地理和政治地理两个范畴的概念。自然地理上的内海是指伸入大陆内部,面积不大,仅有狭窄的水道与大洋相通的海。如我国的渤海。政治地理上的内海是指国家内水的一部分,它包括各海港、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域,以及为陆地所包围但入口较狭的海湾和通向海洋的海峡。内海处于沿海主权之下,沿海国有权关闭内海,不让外国船只进入,或规定进入内海必须遵守的规则。琼州海峡是政治地理上的内海;渤海既是自然地理上的内海,也是政治地理上的内海。3.我国不仅有辽阔的陆地国土,还有300万平方千米广袤的海洋国土,是世界上的海洋大国之一。4.我国有如此众多的陆上邻国和海上邻国,一方面有利于我国的对外交往与合作,但也可能由于利益争端而导致领土纠纷。5.众多的陆上邻国,记起来很不容易,大家可以自编一些打油诗、顺口溜等来帮助记忆。如:东朝鲜,北蒙古; 东北西北俄罗斯; 西部哈、吉、塔、阿、巴; 西南印度尼、锡、不; 南部还有缅、老、越。以上几条补充内容,可穿插于学生活动中讲述。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辽阔的国土,深刻领会了我们中国泱泱大国的风范,加之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用“上下五千年,纵横一万里”来形容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当之无愧的。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查阅相关资料,分析讨论国土面积辽阔对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发展有什么有利之处?试举例说明。 ●备课资料能力提高与反馈训练 1.填空(1)我国的面积是________km2,居世界________,仅次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国家。(2)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和最南端纬度相差________度,相距________千米;最东端与最西端经度相差________度,相距________千米,地方时相差近________小时。(3)我国的陆上疆界和海上疆界共长________千米,相当于________(纬线)的长度。(4)________和________是我国的两个内海,其中________既是政治地理上的内海,也是自然地理上的内海。2.判断(1)我国的陆上邻国共15个,其中南部邻越南、老挝、柬埔寨。 (2)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它分布在黄海。(3)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我国的台湾、福建、广东和广西。3.填图(将下列内容填注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1)太平洋、印度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琼州海峡、台湾海峡; (2)我国的陆上邻国和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3)我国的四至及其经纬度;(4)台湾岛、海南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 答案:1.(1)960万 三 俄罗斯 加拿大 (2)约50 5500 约60 5000 5个 (3)38000 赤道 (4)渤海 琼州 渤海 2.(1)× (2)× (3)× 3.略一、中国的疆域1.领土:领土是指隶属于一国主权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包括陆地、水域及其底土和上空。一个国家的领土在地理分布上,有的连成一片,有的则较分散(如岛国和国土被其他国家分隔的国家等),但它们都统一处于国家主权的管辖之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除大陆外还包括沿海岛屿、同大陆及其沿海岛屿隔有公海的台湾及其周围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香港、澳门均系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已于1997年和1999年先后恢复行使对香港和澳门的领土主权。国家领土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国政府的立场是:中国不侵占别国一寸土地,但也绝不允许别国霸占中国的一寸土地。2.领海:“领海”是指沿海国(也称沿岸国)从其全部海岸的最低落潮线或选定一条基线(领海基线)向外延伸,划出一定宽度属于其主权管辖之下的一带海域。它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领海的宽度,国际上没有统一的规定,各沿海国,根据本国的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和国防需要自行确定其领海范围。18世纪以来,各国宣布的领海宽度有3海里、12海里、200海里等。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每一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直至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界限为止。”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中宣布,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基线采用直线基线,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3.内海:内海有自然地理和政治地理两个含义。自然地理上的内海专指伸入大陆内的海,仅有狭窄的水道与大洋相通。如我国的渤海就属自然地理上的内海。政治地理上的内海指国家内水的一部分。它包括各海港、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域,以及为陆地所包围,但入口较窄的海湾和通向海洋的通道(海峡)等。4.国家管理的海域:国家管辖的海域包括内海和领海、专属经济区或专属渔区、大陆架等。专属经济区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新划分的一种海洋政治地理空间,指沿海国在其领海以外邻接其领海的海域所设立的专属管辖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渔业、勘探开发海洋资源的管辖权。大陆架是一国陆地领土在海水下的自然延伸,这是一些国家主张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的理论根据。我国是一个重要的海洋大国,按联合国通过的《联合国海洋公约》的规定,我国周围海区应划归我国管辖的海域,包括内水、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从国内立法的角度,确立了中国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根据该法,中国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扩展到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属于中国陆地领土向海洋自然延伸的全部大陆架。这样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共约300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3。5.我国的近海(中国海):我国东部及南部濒临辽阔的海域,自北而南分别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还直接与太平洋相邻。国际上习惯于把这些海域统称为中国海。其中渤海、黄海、东海为北中国海,南海为南中国海。中国的近海在地理位置上介于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其北面与西面是中国大陆、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东面与朝鲜半岛、日本的九州岛、琉球群岛、太平洋以及菲律宾群岛为邻,南抵大巽他群岛,南北狭长,大致呈北东—南西向的弧形分布,跨越温带、亚热带、热带。在地质构造上,我国的近海基本上属于东亚华夏构造体系的沉降带,大致自第三纪开始,沉降带逐步被海水侵没,至第四纪的更新世,便大体形成了现代我国近海的基本轮廓。我国近海的大部分海域大陆架浅海,其中渤海、黄海全部位于大陆架之上,东海有2/3的面积属大陆架,南海大陆架也相当广阔,主要分布在海域的北部。浅海大陆架深受陆地水文、气候的影响,其基本特征是海底坡度平缓,起伏不大、沉溺地形明显,每年因接纳大量的陆地河川径流,海底具有丰厚的堆积层,海水中有机质含量丰富,是我国海洋生物的主要繁殖地,也是我国近海中重要的油气远景区。我国近海海流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系统,即黑潮暖流及其分支与受局部地形影响所形成的沿岸流和季节性漂流。渤海、黄海、东海深受黑潮暖流和沿岸流的控制,两者构成气旋式的环流系统。南海地处热带,水体较深,四周又被大陆及岛弧所环绕,封闭性较强,海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漂流的特点,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漂流,冬季为东北季风漂流。受海流的影响,我国各海域的水文特征变化较为复杂。根据海底地形及其水文特征,我国的近海可大致划分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太平洋海等五大海区。二、我国的五大海区根据海底地形及其水文特征,我国的近海大致可划分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岛东侧的太平洋海等五大海区。1.渤海渤海,古名沧海,介于北纬37°11′~41°,东经117°30′~122°20′之间,是我国的内海。它的南、北、西三面分别与山东、辽宁及河北、天津三省一市相接,东有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庙岛群岛呈东北—西南方向绵亘峡口,以辽东半岛的老铁山角至山东半岛的蓬莱角一线与黄海为界。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20米,最深处达70米,是我国面积最小,也是最浅的一个海区。渤海通常分为四部分,即北部的辽东湾,西部的渤海湾,南部的莱州湾和中部的中央盆地,其中中央盆地是渤海的主体。海底地势同边缘的三个海湾向中央盆地缓缓倾斜,平均坡度为0°0′28″。渤海海峡位于渤海东部的出口,介于老铁山角和蓬莱角之间,南北宽约100多千米。散布其间的庙岛群岛将海峡分割成若干水道,北部的老铁山水道深度最大,是黄海海水进入渤海的主要通道。渤海三面为陆地包围,水文性质深受大陆影响,水温较低,盐度较小,含沙量较大,大量泥沙在海底沉积,使海盆逐渐淤浅、缩小。2.黄海黄海介于我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是一个半封闭的大陆架浅海。海域约在北纬31°41′~39°50′,东经119°20′~126°50′。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是渤海面积的五倍,平均深度约40米,最深处达140米。北部和西部与我国大陆相连,东临朝鲜半岛,南接东海。长江口北岸到朝鲜半岛西南侧的济州岛之间的连线是与东海的分界线。黄海海底地势由西、北、东三面向中央和南部倾斜,平均坡度为0°0′21″。海区西部,即我国江苏北部沿海,有与黄河水下三角洲及长江浅滩分布。黄海深受黄河、淮河和长江等大陆河流的影响,有低温、低盐和高含沙量的特色,海水常呈浅黄色,“黄海”的名称即由此而来。3.东海东海是个典型的边缘海。它介于我国大陆与台湾岛,日本琉球群岛和九州岛之间,海区约在北纬21°55′~33°10′,东经117°11′~131°。面积75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350米。无论是面积还是深度,都大大超过了渤海和黄海。东海北与黄海毗连,东北有朝鲜海峡与日本海相连,东面则有琉球群岛的许多海峡和水道与太平洋沟通,南有台湾海峡与南海相连,以广东省南澳岛至台湾岛端的鹅銮鼻的连线与南海为界。东海海域广阔,海底地形复杂。大致以台湾岛东北角至日本九州西面的五岛列岛的连线为界,海底可分为两部分:西北部为宽阔的大陆架,东南部则为大陆坡和海槽分布区。最深处为冲绳海槽,达2700多米。东海因直接接受太平洋影响较深,水温和盐度较渤海、黄海为高。4.南海南海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深海盆地,整个盆地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北面是我国大陆,东面是菲律宾群岛,西南是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南面是加里曼丹岛与苏门答腊岛等。海区与太平洋、印度洋均有水道相通。东北部以台湾海峡与东海相接,东部有巴士海峡,民都洛海峡及巴拉巴克海峡沟通太平洋及苏禄海,南部有马六甲海峡,加斯帕海峡及卡里马塔海峡与安曼海、爪哇海相连。通过这些海峡,使南海海水与大洋和邻近海域的海水进行充分交换。南海是我国最大的边缘海。面积350多万平方千米,约为渤海、黄海、东海面积总和的三倍。平均水深1200米左右,最深处在5000米以上。南海海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海底地貌类型多样。北部、西南部和南部沿岸为大陆架,东部、中部为大陆坡和深海盆,东沙、西沙、南沙和中沙群岛皆位于海底的大陆坡之上。南海地处热带,海水水温高,盐度大。北部的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它介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是沟通珠江口外与北部湾的捷径。5.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海区我国台湾岛东部,直接濒临太平洋。海区南起巴士海峡,北到日本琉球群岛的先岛群岛。海底地貌的特征是:地形起伏很大,类型齐全。有狭窄的岛缘陆架,陡窄的大陆坡及深邃的大洋盆。按其地形特征,可分为北、中、南三段。北段从三貂角至乌石鼻,陆架稍宽,大陆坡较缓,水深较浅。中段从乌石鼻到三仙石,岛缘陆架甚窄,大陆坡甚陡,一般水深均超过3000米。南段为台湾东南海域,东、西有两条南北向的水下岛链,两岛链之间为一深逾5000米的海槽。本海区由于常年受黑潮暖流的影响,海水具有高温、高盐的热带大洋特性。三、南沙群岛与南沙争端南沙群岛像一串翡翠撒在中国浩瀚的南海南端,它是南海诸岛中最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群岛,其范围南北长约550海里,东西宽约650海里。西起万安滩,东到海马滩,北至雄南滩,南至曾母暗沙,总面积约82万平方千米。南沙群岛共有230多个岛屿、沙洲和礁滩,其中有11个岛屿、5个沙洲、20个礁滩是露出水面的。面积最大的太平岛,约0.443平方千米。最南端的曾母暗沙距赤道200多海里,距祖国大陆约1000海里。南沙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中国最早发现了南沙群岛。中国在公元前2世纪,即汉武帝时代,就发现了南沙。从宋朝起,就已宣布对其行使管辖权。直到本世纪中叶,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拥有南沙主权提出任何质疑。其他国家远远晚于中国人发现并拥有南沙。菲律宾只是在1956年才有一个名为托马斯·科罗码的菲律宾人,登上并声称“首次”发现南沙,宣布在该地区建立一个范围约为64.976平方英里包括33个岛礁的新国家,称此为“自由之邦”。菲律宾的“首次”发现晚于中国人1000多年。汉朝时中国人已发现南沙群岛到印度洋的航线。此后,历代政府不间断地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并进行实际管辖。唐朝时南沙群岛划归琼州府管辖。到明清时,中国人已在南沙海域捕鱼,并在一些岛屿上居住。清朝将南沙群岛正式划入中国版图。日本在二战战败后,于1946年底将南沙群岛归还中国。当时的中国政府将其划归广东省管辖。马来西亚只是在1979年才首次通过出版大陆架地图的形式,将南沙的12个岛礁非法地划入自己的疆域。从最早发现到拥有主权,再到开发利用,中国都远远早于其他国家。从现代国际法的角度来看,中国拥有对南沙群岛的主权是无可争辩的。20世纪30年代之前,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拥有南沙群岛的主权提出异议;70年代以前,英、美、法、苏等国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以及各种文献和权威的百科全书,均清楚地将南沙群岛标属在中国的版图之中。20世纪70年代后,南中国海周围的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对整个南沙或其部分岛礁提出主权要求,并出兵占领了部分岛礁。最近菲律宾更是在美济礁周围非法驱赶中国渔船,枪杀船长;越南提出在其所占岛屿建立所谓“行政区”,这些都引起和加剧了南沙的争端。南沙争端的关键是主权归属问题,其背后是各自的利益驱使。因为南沙群岛海域的航道是一条“黄金航线”,它位于整个东南亚地区的腹地,是周边国家进入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咽喉。周边国家都力图以南沙群岛为依托来扩大其战略纵深。为了从中国的版图内瓜分南沙的岛礁和水域,有关国家纷纷制造舆论,如越南强调南海是其“天然屏障”;菲律宾则认为南沙群岛是“正对菲律宾群岛腰部的一把匕首”,并据此制造事端,抢占了南沙部分岛礁据为己有。而且南沙群岛对周边国家的安全和军事防务战略意义非凡,南沙海域还是日本运输石油的“海上生命线”,美国、新加坡等国的重要航线也多经此地。这几个国家长期以来对该海域的“航道安全”甚为关注。此外,南沙群岛海域的海底还有不少宝贵的资源。据专家保守估计,南沙油气储量超过200亿吨,占整个南海油气资源的一半以上,有“第二个海湾”之称。南沙石油不仅含硫量低,而且基本位于水深200米~1000米之间的大陆架向大陆斜坡的过渡带上,易于开采。目前,介入南沙争端的几个国家对油气依赖程度都很大:越南强国梦的一大支柱就是南海的石油;菲律宾严重缺油;马来西亚、印尼、文莱都是石油生产和输出国。因此,几个国家纷纷对南海石油进行非法的掠夺性开发。从1991年开始,我国政府提出在承认主权归属中国的前提下,愿与南海周边国家共同开发南海资源的主张,即“搁置主权,共同开发”。这一主张也得到世界许多爱好和平国家的支持,愿南沙被外国侵占的岛礁早日回到祖国怀抱,愿南沙争端和平解决。四、我国的疆界河流在我国2万多平方千米的大陆国界线上,以河流作为国界的长度约为5100千米,占陆疆总长度的1/4以上。中俄两国国界线长约3800千米,其边界界河有黑龙江干流及乌苏里江、额尔古纳河和绥芬河等支流多条,累计界河长度约3200千米,中俄边界河,以河流主航道中心线为界,并在黑龙江上设有浮标标界,边民水上作业时不得超越主航道中心线。鸭绿江和图们江全长1341千米,而作为中朝界河的一段长达1300千米以上。由于中朝两国长期友好的睦邻关系,因而在界河上一直没有设立任何的分界标志。两国边民可以在江中自由划船、捕鱼、游戏,冬季河流封冻后,人们可以在冰面上随便行走,车辆也可以任意行驶。但是一条规定不能违犯,即人们不许攀登对方河岸,行船、车辆未经允许也不得停靠对方河岸,否则即为越境。现在中朝两国在鸭绿江上共建、共用了丹东、集安等铁路、公路桥梁多处;共建、共用了水丰、云峰等水电站多处。北仑河发源于我国广西的青龙岭,全长约50千米,在我国边境东兴和越南边镇芒街之间注入北部湾,该河下游的30千米河道为中越界河,主航道中心线不明显,两国没有具体划定,也没有设置边界标志。北仑河口是我国南疆大陆国界线和大陆海岸线的交接处。此外,我国还有疆界河段20多处,累计长度约600千米左右,但每一处的长度一般都在100千米以下。其中以云南省为最多,全省不下10余处。五、中华版图水陆变迁惊人海岸延伸 在黄河三角洲,从1953年至1982年间,就造陆地1100平方千米。到1994年,河口地区已是一个近6000平方千米的近代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已有数十平方千米的陆地形成。仅改革开放后的浦东新区,就造陆11平方千米。岛屿变化 浙江省温岭的石塘岛,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地图上,清楚地标明石塘岛是岛屿,以后由于滩涂淤塞,才成为大陆的一部分。上海的崇明岛,1950年的面积约为600平方千米,现在的面积已扩展为1200平方千米,50年来整整扩展了一倍。湖泊消长 曾经干涸的吐鲁番洼地艾丁湖,已恢复湖面75平方千米。更多的湖泊或消失了或缩小了。素有“千湖之省”美称的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有天然湖泊1052个,如今仅存83个。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汉平原,是我国湖沼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面积达30000多平方千米,现有湖沼已有80%的面积消失。中外驰名的罗布泊,20世纪60年代约有水面660平方千米,而今早已干枯见底。 第三课时[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当南国已春花烂漫时,北国风光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当乌苏里江阳光普照时,帕米尔高原还是星光满天。纵横一万里的祖国大地地区差异十分显著。为了便于行政管理,为了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我国设置了各级行政区划。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本节的第三个内容:中国的行政区划(板书)。[讲授新课](讲解)什么是行政区划呢?行政区划是指一个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组织系统。比如你们如果要到学校找一个同学,一般要知道他所在的班级,这样可以很快找到。而学校之所以这样分是为了学校管理的方便。一个国家为了便于管理,将国土分为若干地区,并设立若干级别,这就是行政区划。下面请大家看大屏幕,填出自己的户口所在地。请几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户口所在地。大屏幕展示: (讲述)我国采用的是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共包括23个省,如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等;五个自治区,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四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庆市;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每个省级行政单位还各有自己的小名,即简称。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本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对省级行政区及各级行政区可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变更。如1967年1月,国务院决定将河北省辖天津市改为中央直辖市;1997年6月,将重庆市从四川省划出,设立为中央直辖市。(承转)下面我们就来认识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活动)在中国行政区图上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轮廓和相对位置。1.在中国行政区图上找出我国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及其首府、2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及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地;并说出以上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2.找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位置,行政中心以及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并说出它们的简称。3.找出北回归线(23°26′N)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及其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并说出它们的简称。4.找出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第二长河——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及其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并说出它们的简称。5.按逆时针方向找出我国有陆上疆界的省级行政区及其行政中心,说出它们的简称并注意其相邻国家的名称。6.从北向南依次找出我国沿海的省级行政单位及其行政中心,说出它们的简称并注意它们相邻的海域。7.找出我国面积最大和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面积最大和最小的省;面积最大和最小的直辖市;面积最大和最小的自治区。8.按地理方位,找省级行政区(见课本第8页)。待学生依次完成以上问题,熟悉了中国行政区图后,通过竞赛游戏来巩固记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基础分值100分,必答题答对加10分,答错不扣分;抢答题答对加20分,答错扣10分;拼图题以时间计算,规定时间之内第一个完成的加20分,以后依次减5分,规定时间以外完成的酌情扣分。第一轮:必答。各小组选代表抽题,答题。第二轮:抢答。以组为单位抢答,本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协商,补充答案。抢到答题权后必须在30秒钟内开始答题,否则以答错对待,扣10分。以上两轮的竞赛题类型主要包括:一、基础知识的考查。如说出我国四个直辖市的名称和简称;说出学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相邻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写出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区的全称和简称,等等。二、读图能力的考查。如在省级行政区轮廓卡片中找出北回归线,或30°N纬线,或黄河等穿过的省级行政区;抽出一个或几张省级行政区轮廓卡片,让学生辨认,等等。第三轮,拼图。每组都有一套吹塑纸剪成的省级行政区轮廓卡片,全组成员共同拼合。竞赛游戏结束后,师生共同评出结果。给优胜组以掌声鼓励,让落后组表演节目,以活跃气氛,缓解紧张情绪。[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重点掌握了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分布,大家一定会充分调动自己想像力,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来记住本节内容。 ●板书设计设计1现行行政区划: 设计2现行行政区划: ●活动与探究查阅相关资料,分析说明各省级行政区简称的由来并将其分类。 ●备课资料知识要点与检测辽阔的疆域 能力提高与反馈训练1.填空(1)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________级。第一级省(
)个、________(
)个、________(
)个;第二级为________(自治县、市);第三级为________(镇)。(2)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的简称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3)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____。(4)四周临海或海峡的省是________和________,其简称是________和________。(5)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其简称是________,邻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个国家。2.判断(1)我国最大的直辖市是北京市。(2)我国最小的省是海南省。(3)我国有陆上疆界的省区共有8个。(4)我国沿海省区面积最大的是广东省,简称。(5)与山西省相邻的省区有山东、河北等5个。3.读我国行政区空白图,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政区图(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省区的名称、简称及省会所在地。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西向东依次写出长江流经省区的简称。(3)将五个自治区的简称分别填入图中相应位置。 注:此题也可作课堂游戏竞赛时用。答案:1.(1)三 23 自治区 5 直辖市 4 县 乡(2)香港 澳门 港 澳(3)云 桂 粤 台(4)台湾 海南 台 琼(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蒙古 俄罗斯 82.(1)× (2)√ (3)× (4)×(简称是错字,应写作粤) (5)×3.(1)A.山西省 晋 太原B.吉林省 吉 长春C.福建省 闽 福州D.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2)青、藏、川、滇或云、渝、鄂、湘、赣、皖、苏、沪。(3)略一、中国的行政区划1.中国的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是在国家的国土上,根据行使国家政权和执行国家任务的需要,并兼顾地理条件、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经济联系、民族分布等实际情况,实行行政管理区划的划分和调整。这种国家为进行行政管理而划分的各级区域或地方,称为行政区,又名“行政区域”。各级行政区都设有相应的地方行政机构,我国目前设有各级人民政府或行政公署行政区划有如下特点:(1)政治性和政策性强。它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关系到中央能否有力地统率和指导地方;关系到地方政权能否有效地在本行政区内行使其职权。我国行政区划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人民民主政权,保证国家领土、主权完整,防止外来侵略,促进社会经济繁荣昌盛。(2)地域性强。行政区划要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进行,而各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历史传统等各不相同,因此,行政区划一定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划分。如东部沿海地区的各级行政区的面积都比西部地区要小,就是考虑到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水平比西部地区高,人口密度远高于西部的现实情况。我国省一级行政区划多数是有明显的自然分界线,大部分是历史上长期因自然条件形成的。(3)由于受地理条件和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如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大体上由元朝沿袭下来,在此基础上历代又进行了若干调整,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省级行政区的数目大体上保持30个左右不变;又如我国的县制始于春秋时期,历经2000多年,一直沿用至今,有的甚至连县名、县城和管辖范围也没有多大变化,仅湖南省就有7个具有2000年以上历史的县。但是,行政区划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受经济基础的制约,而经济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行政区划又具有可变性,需要随经济基础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使之适应和促进经济发展。(4)行政区划划分的原则,主要是有利于国家进行行政管理和领导,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利于民族团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行政区划工作,必须考虑民族自治的要求和各个民族的利益,以便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促进各民族经济共同繁荣。我国基本上划分为三级行政区:(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旗(内蒙古自治区的县级行政区);(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单位。自治州是介于省级同县级之间的民族自治行政区单位。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和市。为了充分发挥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我国绝大多数的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一部分中、小城市都试行了市管县的建制。2.行政区 又称“行政区域”。即国家为进行行政管理而划分的各级区域或地方,设有相应的国家行政机构。如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市;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县、自治县下设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下设区和管辖若干县、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划分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自治州、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的划分由国务院批准。3.行政村 我国在革命根据地以及在建国初期曾在部分地区实行的农村基层行政区域。由一个或几个自然村组成。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由生产队组织代替了行政村。4.行署区 我国建国初期设立的介于省和县(市)之间的行政区域。它不是一级政权,而是省政府的派出机关,代表省级行政机构管辖若干个县(市)。如江苏划分为苏北、苏南,安徽划分为皖北、皖南,四川划分为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各行署区。1952年以后先后撤销。5.行政—经济区 又称“省级经济区”,是统一行政与经济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区。它既是行政区的基本环节,同时又是二级经济区。在我国,一般是指以省(自治区)为单位形成的经济区。根据行政区与经济区相一致的原则,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若现有行政区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对行政区进行合理的调整。省级经济区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也居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但由于地域范围一般较小,资源、人力等条件有一定的局限性,故应强调发展优势部门,在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上,不片面追求自成体系。6.直辖市 行政区划单位。中央政府直接领导的特定的大城市。直辖市下设若干区,或辖有若干县。如我国的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朝鲜的平壤等。7.自治区 行政区域单位。为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行政区域。在我国相当于省一级。如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解放初期,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统称自治区,1954年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外国也有自治区的行政区域建制,如越南的越北自治区。8.自治州 行政区域单位。在我国,为省或自治区内民族自治地方一级行政区域。相当地区一级,但属一级政权机关。自治州有的是以一个民族为主体,有的是以两个以上民族组成。前者如青海省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后者如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苏联也有民族自治州。9.自治县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县一级行政区域单位。自治县的民族组成有以一个少数民族为主或两个以上少数民族组成的。前者如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后者如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0.自治旗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牧区内民族自治地方相当县一级的行政区域单位。如鄂伦春自治旗。11.自然村 在我国,主要指历史上在小农经济条件下自然形成的农村居民点。二、我国省区名的由来山西、山东:因位于太行山之西东而得名。河南、河北:因位于黄河之南北而得名。湖南、湖北:因位于洞庭湖之南北而得名。广东、广西:因其辖境宋时分别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当时简称广东、广西,故名。黑龙江、辽宁、浙江:因其境内河流黑龙江、辽河、浙江(钱塘江旧称)而得名。安徽、江苏、甘肃、福建:旧时分别取其境内的安庆、徽州;江宁、苏州;甘州、肃州而得名。福州、建瓯两地的首字命名。江西:因其境唐属江南西道,简称江西,故此得名。云南:旧时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贵州:旧时以境内有贵山而得名。四川:旧时因宋置川陕路,后分置为益、梓、利、夔四路,总称四川而得名。青海:因其境内有青海湖而得名。陕西:因位于陕原(今河南陕县)之西而得名。吉林:因其境置省前清初为吉林将军辖区而得名。吉林为满语,全名叫吉林乌拉,意思是沿江。宁夏:因其境为西夏故地而得名。海南:因其置省前为海南岛而得名。台湾:因其置省前为福建省台湾府而得名。西藏:因其境清朝划为卫(前藏)、藏(后藏)、喀木(康)、阿里四部,总称西藏,故名。内蒙古:“蒙古”史称“萌古”“艨骨”“蒙古里”,内蒙古其境为蒙古一部分,因别于外蒙古而得名。新疆:旧时称其地为西疆,清光绪十年置省,定名新疆。三、巧记我国的省级行政区1.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云贵川蒙青藏新,陕甘两宁加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台归之日盼团圆。2.巧记简称:京津沪,黑吉辽,内蒙古,晋陕甘,青新宁,冀鲁豫,苏浙皖,湘鄂赣,川云贵,桂粤闽,藏琼渝,台港澳。四、我国省级行政区之最1.纬度最高的省:黑龙江省2.纬度最低的省:海南省3.跨经度最广的省(区):内蒙古自治区4.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5.面积最大的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人口最多的省:四川省7.邻国最多的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祖国版图上的世界之最1.世界最大的城墙:中国万里长城2.世界最古老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3.世界围地面积最大的城墙:明代南京石头城4.世界最高北回归线标志塔:广东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5.世界水稻种植最北区:黑龙江省呼玛县6.世界最著名的涌潮:钱塘江潮7.世界最大的陨石雨和陨石:降落在吉林省8.世界最早的水闸式运河:广西灵渠9.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10.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黄河11.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雅鲁藏布江12.世界最高的大咸水湖:西藏纳木错湖13.世界高峰最多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14.世界最高的农业种植地区:西藏15.世界流动沙丘面积百分比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16.世界最低的盆地:新疆吐鲁番盆地17.世界陆面最大的高差:珠穆朗玛峰(8848.13米)与艾丁湖(-155米)18.世界岩熔地貌最发达之地:广西、贵州与云南东部19.世界最大的黄土地貌区:中国黄土高原20.世界最高峰和空气最稀薄之地:珠穆朗玛峰21.世界最高、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22.世界最高、最大的高原湖群分布区:藏北高原六、根据省名由来记忆简称省级行政区简称的由来,除取全名的一个或几个字简称以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名山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湖北省安徽省上海市 简称 简称的由来 晋 冀 豫 鲁 鄂 皖 沪 春秋时代大部分地方为晋国领地 因古为冀州之地而得名 因古为豫州之地而得名 春秋时代部分地方为鲁国领地 隋以后为鄂州辖地而得名 省内的霍山又名皖山故简称皖 相传吴淞江下游近海一段古称沪渎,而得名江西省湖南省福建省贵州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海南省重庆市 赣 湘 闽 黔 粤 桂 滇 琼 渝 因境内有赣江而得名 因境内有湘江而得名 因境内有闽江而得名,也有说古闽越族居地 省境秦代属黔中部,唐代属黔中道,故称黔 因古为南粤辖地而得名 因秦朝置桂林郡于此而得名 境内东北战国时为滇国地而得名 明初设琼州府,辖境包括整个海南岛,故名琼 隋文帝时因重庆位于嘉陵江畔,嘉陵江古称渝水,重庆名为渝州故而得名七、我国省级行政区简称的由来我国大多数省级行政区,其简称由来是取全名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如:北京市简称京,青海省简称青,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等。但也有一些省级行政区简称不取全名中的字或除取全名中的字作一简称外还有一个简称,它们的简称由来就较特殊。其取法有以下几种情况:1.用本省主要山名作简称。如:安徽省有皖山,简称皖。甘肃省多在陇山之西又简称陇。2.用本省主要河流作简称。如:湖南因湘江纵贯全省,故简称湘。江西因有赣江纵贯全境,故简称赣。上海市因相传境内的吴淞江(苏州河)下游近海一段古称沪渎,故简称沪。3.用本省历史名作简称。如:湖北因清代省会武昌是隋朝以后鄂州的治所,故简称鄂。福建古时为闽越族居地,因而简称闽。山东在春秋时为鲁国地,故简称鲁。河南省境内《禹贡》中为豫州之地,故简称豫。山西省境内春秋时为晋国地,故简称晋。四川省因境内在春秋战国时为蜀国之地,故也简称蜀。贵州省因省境在唐代属黔中道,故也简称黔。云南省因其省会昆明附近一带古代曾是滇国的地方,故也简称滇。陕西省因其在春秋战国时为秦国地,故亦简称秦。广东省古为南粤辖地,明初建广东省后,人称广东为粤东,故简称为粤。广西壮族自治区因秦时置桂林郡于此,而且自宋至清其治所都在桂州即桂林府,故简称桂。海南省因海南岛古称琼崖,且在唐贞观五年设置琼州,明改为琼州府,因而简称琼。八、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的演变和原则新中国成立后,省级行政区是以传统的行政区划为基础而划定的。到1951年10月,全国共建立了省级单位52个,包括: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山东、山西、陕西、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康、黑龙江、吉林、松江、辽东、辽西、热河、河北、平原、察哈尔、绥远、台湾等29个省,苏南、苏北、皖南、川南、川北、川东、川西等8个人民行政公署,北京、南京、天津、上海、重庆、西安、武汉、沈阳、鞍山、抚顺、本溪、旅大等12个直辖市,一个自治区(内蒙古),一个地方政府(西藏),一个中央直辖地区(昌都)。1.省级行政区划的演变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7次会议决定成立安徽省和四川省。撤销皖北、皖南、山东、川西、川南、川北人民行政公署。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撤销平原省建制,将其辖区分别划归河南省、山东省;撤销察哈尔省建制,将其辖区分别划归河北、山西省;撤销苏北、苏南人民行政公署,成立江苏省,并将南京市改为江苏省辖市。1953年,国务院决定,将松江省属哈尔滨市、吉林省属长春市和广东省属广州市改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2次会议决定:撤销绥远省,将其辖区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撤销辽东、辽西两省,将其合并改为辽宁省;松江省撤销,与黑龙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宁夏省撤销,与甘肃省合并为甘肃省,将沈阳、鞍山、抚顺、本溪、旅大五个中央直辖市改为辽宁省辖市。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2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请通过决议决定:撤销热河省,将热河省所属区域分别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和辽宁省;撤销西康省,将西康省所属区域划归四川省,分别将长春市、武汉市、哈尔滨市、广州市、重庆市、西安市改为吉林、湖北、黑龙江、广东、四川、陕西省辖市。1955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关于撤销新疆省建制,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决议。1957年6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问题的报告》。1958年3月、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分别成立。1958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5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将天津市改为河北省辖市的决议。1965年8月,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通过《关于成立西藏自治区的决议》。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1967年1月,国务院决定将河北省辖天津市改为中央直辖市。1988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1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当月,海南省正式成立。1997年6月,第八届全国人大第5次会议决定将重庆市从四川省划出,归中央直辖,设重庆为直辖市。1997年7月,中国政府根据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关于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到2000年为止,我国政府使管辖权的省级行政区域有34个,其中包括4个直辖市,即北京、天津、上海、重庆;5个自治区,广西、宁夏、新疆、西藏、内蒙古自治区;23个省,按面积大小排列是:青海、四川、黑龙江、甘肃、云南、湖南、陕西、河北、吉林、湖北、广东、贵州、江西、河南、山东、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浙江、江苏、台湾和海南省,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2.省级行政区划的原则中国省级行政区域的划分和建制遵循以下原则:(1)以一定的地理环境、经济联系、民族状况、人口分布和土地面积为自然基础;(2)便于国家的统一领导和行政管理;(3)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有利于各民族人民团结;(5)有利于巩固国防;(6)保持相对的稳定,在切实需要调整时,也要注意现实状况和历史状况的正确结合,并按法定程序办理。根据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区域划分均由国务院批准。 教材内容详解●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及其优越性,记住中国的领土范围和面积;了解中国濒临的海洋,中国的领海、半岛和岛屿,知道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2)记住中国的陆上国界线长度及相领的15个国家;中国大陆海岸线长度及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3)了解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熟悉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位置和轮廓形状。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图1.1-1,明确中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通过阅读图1.1-2和1.1-3,理解我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3)阅读图1.1-4,明确我国领土四端点和15个领国以及主要领海。(4)阅读图1.1-5,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其分布。(5)阅读P10表,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特别注意拥有两个简称的省区。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地图,反复练习,既要从读图中获得知识,同时又要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上,以形成中国位置及其政区的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国土等内容,增强民族自豪感。(2)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都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一步认识到维护祖国统一、保卫祖国领土完整是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快乐点击1.位置优越(1)通过读“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示意图”,了解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请回顾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从图中观察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看看中国在哪个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赤道。中国位于西经20°以东、赤道以北。所以,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大家通过观察地球仪,进一步弄清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从半球位置上分析,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世界的大洲大洋的位置关系(图1.1-1)看,中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2)位置的优越性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的优越。读1.1-1图可以看出,从纬度位置看,中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到亚欧大陆的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活动(1):评价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中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分析:从1.1-2图可看出,俄罗斯和加拿大,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纬度较低,气候炎热。 中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中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南北的气候差异,为中国发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②中国与蒙古、日本相比,中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中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分析:蒙古地处亚洲的内部,是一个内陆国,海上交通不方便;日本是一个岛国,海上交通发达;中国海陆兼备。我国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加强同海外各国的交往。西部深入亚欧大陆的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2.国土辽阔(1)领土四端:读1.1-4图,找出中国领土的四个端点,读出南北端点的纬度、东西端点的经度。 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最南端——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中心线相交处(口5°E)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2)辽阔领土: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3)陆界的邻国:读 1.1-5图,中国疆界绵长,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个。 (4)濒临的海洋:东临四海一洋。中国既有辽阔的陆地国土,又有广袤的海洋国土,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的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5)漫长的海岸线及海上邻国: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等大小岛屿6000多个,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活动(2):读图1.1-5,填表:3.34个省级行政区(1)三级行政区划 (2)省级行政区 活动(3):中国省级行政区顺口溜:西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云贵川内青藏新,陕甘两宁加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台归之日盼团圆。A.对照图1.1-5中国政区图,找出中国的34个省级单位。B.按照地理方位,熟悉34个省级省行区的位置及行政中心名称。热点考点聚集命题方向1.考点:(1)中国地理位置及优越性。(2)中国的疆域以及邻国、邻海。(3)中国三级行政区划及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轮廓形状。2.动向:(1)基础知识考查仍是重点。(2)读图、析图能力考查,如:根据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图来判断分析其位置、名称、省级行政中心等。【例1】
读图 1.1-6四省(区)轮廓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省级行政中心名称:①
。(2)A、B、C、D四个省级行政区中,有陆上国界线的是
;有北回归线穿越的是
;属于内陆省区的是
,其中接壤省份最多的是
。(3)①②③④四个城市由东向西的正确排序是
,其中最接近北回归线的是
。导析:此题主要考查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名称、中心、位置等知识点 解答此题的基础条件是对其轮廓较为熟悉,据省区轮廓先判断其省区名称,后据其省区名称写出行政中心,并在脑中的省区分布图上找到各省的位置。所以,平时学习时牢牢抓住以因为中心这个原则,熟练识别各省级行政区的轮廓、位置至关重要。就位置而言,分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时位置三方面,无一例外地通过读图才能掌握。答案:(1)①昆明
④台北(2)A;A、C、D;A、B;B(3)正确排序由东向西:④②③①
③【例2】 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粤、桂、滇、琼C.台、粤、桂、滇
B.闽、粤、桂、台 D.滇、琼、粤、闽导析:本题考查的是几个位置特殊的省区,被北回归线穿过的有四个省区;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答案:C【例3】
我国临海的省级行政单位一共有(
D.13导析:我国临海的省级行政单位从北向南有: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台湾省、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南省、广西壮族片治区十四个省级行政单位。答案:B【例4】
读图1.1-7,完成下列要求:(1)我国陆地面积达
平方千米,居世界第
位。(2)在图中相应的位置填上东北三省和我国四个直辖市的简称。(3)2001年APEC会计在
召开,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一场决定性比赛曾在
举行,即将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城市是
,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的直辖市是
。(4)填出图中字母和序号代表的我国邻国的国名:①
国因“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头号嫌疑犯本·拉登的居留,顿成世界关注的焦点。
国是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的主办国。
导析:此题紧扣现实生活,结合本节内容全面灵活地考查了本节的主要知识点:①陆地面积;②省级行政区的分布;③邻国的名称和位置。所以学习地理是在生活中学习、现实中联系。平时养成关心国际和同家大事,并迅速在地图上查找机关地点的习惯。当然,这均源于课中知识的扎实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学以致用。答案:(1)960万 三
(3)上海 沈阳 北京重庆
(4)韩国 日本
朝鲜 俄罗斯 阿富汗 巴基斯坦 印度 阿富汗 日本 韩国典型例题剖析【例1】
将甘肃、陕西、贵州、江西四省的排序,以简称表示,排列正确的是(
)A.甘、陇、贵、赣
B.陇、秦、黔、湘 C.陇、陕、黔、皖 D.甘、秦、贵、赣剖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四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甘肃省简称是甘或陇;陕西省简称是陕成秦;贵州省简称贵成黔;江西省简称赣。答案:D金钥匙:对于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的记忆,可分类记忆:(1)古代此地曾用名,如陕西省曾有秦朝在此;(2)省区内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如湖南省的简称来自湘江这一河流名称;(3)省区名称的一个或几个字,如黑龙江简称黑。【例2】
跨经度最多,跨纬度也较多的我国省级行政区是(
D.西藏剖析:这是一道无图考图题,主要考查学生熟悉中国政区图的程度以及能否在头脑中建立起各省区空间轮廓概念的能力。题意的主题是“跨经度最多”的这几个字,而最多的只有一个,对中国政区图熟悉的都知道,内蒙古自治区东西跨经度近30度,是中国跨经度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答案:C金钥匙:34个省级行政区以分布图为依据,掌握几个特殊位置,如:①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②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③纬度位置最低的是海南;④最偏北的是黑龙江;⑤最先见到日出的是黑龙江;⑥完全在热带的是海南;⑦北回归线穿过的有云南、广东、广西和台湾。【例3】
中国四个端点中位于黑龙江省的是(
)A.最北端
D.最西端剖析:此题主要考查四个端点所在的省区。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最南端位于海南省南海诸岛的曾母暗沙上,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因此,中国的四个端点中有两个位于黑龙江省。答案:AC金钥匙:我国领土的四端点要结合我国疆域图来记忆,培养自己空间想象能力,在脑中形成自己的事物分布图。【例4】
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领土最东端在台湾省B.中国领土面积居世界第四位C.中国领土南北跨纬度约50度D.中国大陆海岸线长约2万多千米,陆上国界线约1.8万千米剖析:中国领土的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中国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千米,陆上国界线长约2万千米。答案:C金钥匙:对课本中的基础知识,记忆要准确牢固,面对中国疆域图,能说出我国四端点、面积、经纬度及跨度(东西和南北距离)、邻国、邻海、海岸线和国界长度,让这些知识点汇集于这一幅图。【例5】
我国同时兼临渤海和黄海的省级行政区是(
)A.河北省海。答案:CD
剖析:辽宁半岛和山东半岛伸入渤海和黄海之间,河北省和天津市仅临渤金钥匙:先在头脑中现显渤海和黄海的位置,逐一想到位于这两个近海的省级行政区,后用排除法摒弃只临渤海或黄海的省区。【例6】
我国全部位于热带的省行政区是(
)A.广东省
D.海南省剖析:本题的关键词是“全部”,根据四省与北回归线的相互位置来看,只有海南省全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因此D是正确答案。答案:D金钥匙:我国纬度位置越低越有可能在热带,海南省是我国纬度位置最低的省份,因此大体确定D,再通过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大陆南部这一特点,就可以完全确定位于我国大陆以南的海南省全部位于热带。创新例题点拨【例1】
读图1.1-8回答有关海陆疆域方面的问题;(1)A为中国,疆域辽阔,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濒临
洋,西部深入到
大陆的内部。 (2)B是东亚的一个内陆国家,在世界内陆国中面积仅次于中亚的
国家,居世界第二位,而C是西欧的一个
国。(3)D出国与中国相比,海陆疆域方面的相同点是两国都是
的国家,不同点D国东部和西部都
。(4)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是
(填字母)。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海陆疆域方面的问题,并与其它三国相比较从而突出中国海陆疆域方面特点。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从海陆位置上看,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东亚的蒙古是一个内陆国,其面积仅次于中业的哈萨克斯坦;而西欧的英国,四面濒临海洋,是一个岛国;中国和美国相比,其共同点是疆域辽阔,海陆兼备,不同点是中国西部深人亚欧大陆内部,而美国东部濒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阿拉斯加州北临北冰洋。答案:(1)太平洋 亚欧大陆
(2)哈萨克斯坦 岛国
(3)海陆兼备疆域辽阔,濒临海洋(4)B友情提示: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知识融合在一起来出题时,要认真仔细审题,抓住关键字词获取信息,如A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出国是东亚的一个内陆国家,这肯定是对比困中四国的海陆位置的一个题目,可以很好地为你定好做题的方向。【例2】
将下列相应的地理事物用直线连接起来:A.纬度最高的 ①黑龙江省
②内蒙古自治区
B.跨经度最广的
C.直接临太平洋的
D.全部位于热带的
E.东临台湾海峡的
F.面积最大的
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④福建省 ⑤海南省 ⑥台湾省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特殊位置和最主要的特点。在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纬度最高的也是位置最北的是黑龙江;东西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直接濒临太平洋的是台湾省;全部位于热带的是海南省;东临台湾海峡的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答案:A一①
F一③友情提示: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分布要参考分布图,反复观察,多角度掌握,切忌死记硬背。学用方法指导本节的知识点多、重点多,在学习中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1.优越的地理位置认识我国的地理位置,要学会从纬度位置、经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加以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是位于4°N~53°N之间,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经度位置是:位于73°~135°E之间,东西跨越的经度约60多度。半球位置是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海陆位置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其中,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我国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生产影响最大,应重点掌握,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中国在地球上位置示意图”、“中国疆域示意图”结合课堂活动,运用读图、分析、比较等方法进行学习。2.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中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位置轮廓是本章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也是进一步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这一问题涉及的知识点很多,涉及地名很多,记忆非常困难,为此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采取多种记忆方法来强化记忆。(1)充分利用中国政区图,多看多练,熟记各行政区位置、轮廓、名称以及与其它行政区的关系。(2)划区记忆,把 34个省级行政单位划分为几个区来记忆。我们一般把它们分为七个大区。如:①东北三省黑吉辽②北部边疆内蒙古③西北地区陕甘宁青新④黄河中下游:山东对山西、河北对河南,北京对天津(或者京津晋冀鲁豫)⑤长江中下游大致以长江为界,可以用下图帮助记忆: ⑥南部沿海:福建对台湾,广东对海南,香港对澳门,广西⑦西南地区:川、渝、云、贵、藏(3)形状记忆:根据各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形状来记忆。如:
黑龙江象天鹅,云南象孔雀,广东像象头等等。(4)拼图比赛(5)口诀记忆: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云南西四北上天,内蒙台海福吉安,港澳重庆好河山。 学习效果评估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纬度约60度B.我国领土从东到西跨越经度约50度C.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D.我国领土大部分处在低纬度地区2.我国陆地相邻国家最多的省(区)是(
D.上海市3.中国直辖市中,面积最大的是(
)A.重庆市
D.山西4.下列各省中,以古代国名作为简称的是(
D.山西5.下列省区中,濒临南海的是(
D.河北6.下列关于中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B.中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C.中国主要位于热带D.中国领土南北跨纬度近50°,南北气候差异很大,为我国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7.我国最大的渔场位于(
D.渤海8.下列全部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A.日本、朝鲜B.日本、菲律宾、文莱 D.日本、文莱、老挝
C.菲律宾、越南9.在我国通用的车牌号中,我们有时会见到这样的书写方式“吉A-31568”,由此可知此牌照发行的省行政区为(
)A.黑龙江省
D.香港10.中国纬度最高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A.呼和浩特
B.乌鲁木齐
D.哈尔滨11.下列国家中,不属于我国邻国的是(
)A.俄罗斯、蒙古C.越南、老挝
B.阿富汗、巴基斯坦 D.泰国;马来西亚12.下列各地中属于沿海省区省会城市的是(
D.福州13.下列我国各省区中,与三个自治区都相邻的省是(
D.陕14.下列城市中,6月22日白昼最长的是(
D.海口15.省区分布自西向东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A.新疆、内蒙古、甘肃、河北C.鲁、川、甘、秦
B.鲁、陕、甘、新 D.陕、豫、皖、苏16.下列四省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A.青海省
D.云南省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海陆疆域方面看,中国和美国是临海国,都是一面临海,只是中国位于太平洋的西岸,美国位于太平洋的东岸B.我国的临海,从北向南有渤海、东海、黄海、南海C.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D.同我国辽宁、吉林两省接壤的半岛国家是朝鲜18.下列省会城市由低纬到高纬顺序排列的(
)A.杭州、福州、广州、南京
B.济南、郑州、南昌、武汉D.石家庄、沈阳、长春、哈尔滨
C.西安、兰州、太原、呼和浩特19.下列说法错误是(
)A.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B.我国临海省级区为11个C.上海市临东海D.山西的简称“晋”,是以古代国名作为简称的20.下列四组国家中,既是我国陆上邻国,又属内陆国的是(
)A.蒙古、阿富汗、越南C.阿富汗、尼泊尔二、综合题1.读图1.1-9我国部分区域图,回答:(1)邻国:①
;(2)简称:③
;(3)临海:⑤
;(4)海峡:⑥
B.蒙古、俄罗斯 D.巴基斯坦、泰国、缅甸 2.读图1.1-10我国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写地理事物名称:大洋:A
。国家:①
。(2)将表示我国渤海尼东海b的字母填在相应位置上。3.读图1.1-11回答:(1)填出图中城市的名称:A
。(2)日,伟大祖国版图上诞生了我国第
个直辖市。(3)我国直辖市中,行政辖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是_
;位置处于我国最西的是
。 4.读图1.1-12我国四省轮廓图,回答: (1)有两个简称的是
。(填代号及名称)(2)2003年受“非典”疫情危害较重的是。(填代号及名称)(3)图中四个省中,临海的有
。(填代号名称)(4)关于图中四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曾母暗沙位于该省B.②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省会在武汉市C.③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它同四个国家接壤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它同俄罗斯和蒙古两国相邻5.我国陆上疆界长22000千米,如果你骑马巡视祖国的陆疆,以每小时25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进10小时,绕行一周需
天。如果你乘船沿大陆海岸线绕行,以每小时航行30千米计算,昼夜不停,又需
天。说出沿途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名称
。6.在下图1.1-13空白处填空,组成五个省会地名。 参考答案 一、1.C
20.A二、1.(1)蒙古 朝鲜
(2)辽 晋
(4)台湾海峡2.(1)太平洋 孟加拉湾 中南半岛 蒙古 哈萨克斯坦 印度 缅甸 日本
菲律宾(2)略3.(1)成都 重庆 (2)四 (3)重庆 重庆4.(1)③云南省 (2)①广东省 (3)①广东省
(4)B5.88
25 韩国 日本 菲律宾 马来西亚 文莱 印度尼西亚6.郑 杭 福 广 兰
范文四:辽阔的疆域第一课:国土与人民
第一课时:辽阔的疆域马腰中学
张春燕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运用地图掌握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能力目标:通过与其他国家地理位置的比较分析,感受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通过对我国的面积、领土四至的介绍及对我国东西端、南北端的距离的量算:感受我国幅员辽阔的事实,并分析我国地域辽阔的优缺点。3、情感目标:通过我国位置优越、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关注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 三、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得出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四、授课时间一课时(45分钟)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师生一起跟唱,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提问:刚才播放的歌曲介绍的是哪个国家?——中国 从歌曲中你体会到祖国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从学生的回答中导入本课内容——“辽阔的疆域”。(二)教授新课I)祖国的位置(填空)a. 从地球位置来看:中国位于(东\西)半球。b. 从海陆位置来看:中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
(大陆或洲)
(东\西)部,在世界上最大的
(东\西)岸。c. 从热量来看:中国大部分位于
(热、温、寒)带,南部小部分处于
(热、温、寒)带。 II)宽广的土地 1、“信息大搜索”引导学生说出国土面积前六位国家和中国在世界、亚洲的位置,根据各组的回答情况相应加星。展示国土面积前六位国家、中国与欧洲面积柱状比较图及世界地图、亚洲地图,巩固知识。 2、“眼力快又准” 展示一幅中国地图,结合图册20页《中国政区图》,快速找出中国的四至,最快找对的组加一个星,说出端点大致景观的再加一个星。(老师展示四端点景观图进行验证 ① ② ③ ④) 3、“量算无误差” 1量测和计算中国南北和东西的最大距离,最快最接近正确答案的组加星。→ → → 中国东西、南北跨度大
4、“思维联想”疆域辽阔由此产生的问题:(1)、中国的疆域十分辽阔,南北距离达到了5500千米,这样会产生什么样的情况呢? 展示中国温度带划分图,引导学生辨识中国共可划分几个温度带,以及家乡属于哪个温度带。展示“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幻灯片,寻找中国一月平均气温最高处和最低处分别在哪里,展示相应的景观图,说明南北纬度跨度大导致我国南北冬季气温差异很大。 (2)、中国的疆域十分辽阔,东西距离达到了5200千米,这样会产生什么样的情况呢?展示“世界时区图”幻灯片,说明东西经度跨度大导致我国东西时差大,并简单说明目前我国采用的北京时间。 5、“非常默契”展示“谁和咱们是邻居?”幻灯片,了解中国的邻国。 应用活动:每组推选两名同学参加“非常默契”,根据回答情况相应加星。展示“哪些国家和我们隔海相望?”幻灯片,了解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6、中国的海疆展示“辽阔的海疆”幻灯片,抢答小学时学习过的中国的四个边缘海以及中国的主要岛屿,相应加星。引导学生在地图上寻找四个边缘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中国岛屿中最大的三座岛: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7、比比评评说说展示一幅世界地图,从海陆疆域方面观察比较中国、美国、蒙古、英国四个国家,哪个和中国比较类似?它们和中国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小组讨论,然后请代表发言并根据回答情况相应加星)英国: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蒙古: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美国和中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西都临海洋,和我国的背陆临海有所不同。 说一说:中国的这种背陆临海、海陆兼备的位置有何优势?(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回答) a.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b.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在陆地上我们有哪些作为?(安排小组讨论,然后请代表发言并根据回答情况相应加星。) 教师适当总结中国海陆疆域位置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小结如下表: 2 (三)课堂总结,情感升华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最后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在歌曲中结束本堂课,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四)课外延伸,布置作业:1、任选世界上的一个国家,从位置、面积等方面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2、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各种媒体查阅有关中国海陆疆域的相关资料。 3、由我国周围地区延伸到我国内部,预习下一课《行政区划》,在课堂开始时由同学扮演小评论员,给广大同学做相关解说。 七、板书设计 一、我国位置二、宽广的土地1、陆地面积
四至点东西、南北跨度2、东西南北跨度大
陆上邻国海上邻国(隔海相望)
四大海域 3、辽阔的海域岛屿三、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八、课后反思本堂课上的是多媒体课,鉴于学校教学设备的实际情况,多媒体课上的相对较少,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比较新奇,课堂就有些偏于活跃,相对的课堂纪律就有点差强人意。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课程的设置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当的加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既联系了生活,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本课堂在教学上也大量的运用实际以及尽量让学生来参与讨论且自己对知识点进行总结概括。通过这次的教学实践,我深刻的认识到“书本知识”加“生活实例”的教学组合方式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因为这样会使学生觉得书本知识不再仅仅只是作业内容和考试内容,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事实,拉近了知识与大家的距离,更使大家知道如何有效的运用知识。可以说在这方面的训练上,学生基本已经初步能够积极的参与,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 当然,本堂课的教学还有很多地方不是那么的尽如人意。如在中国陆上邻国的教学上,可以让学生联系现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