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架就跟两架雷霆咆哮厉害吗着一样厉害,所有性能全部达到很强

世界各国最先进战斗机性能大盘点
第一名:F-22A “猛禽”
  参选型号:正式生产型 F-22A
 F/A-22是美国21世纪初期的主力,它是目前(截止到2012年)最昂贵、也是最先进的战斗机。它配备了主动、AIM-9X近程空对空导弹、AIM-120C中程空对空导弹、向量推力引擎、先进整合航电与人机接口等。在设计上具备超音速巡航(不需要使用后燃器维持)、超视距作战、高机动性、对与红外线匿踪(隐身)等特性。据估计其作战能力为F-15的2到4倍。将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世界重型战斗机的霸主。研发F/A-22的的技术也同时应用到了下一代F-35“闪电II”(LightningII)身上。
  2009年里,F-22“猛禽”战斗机遭遇了诞生以来的最重大事件——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在完成187架的生产后永久关闭F-22的生产线,以削减庞大的国防开支。尽管F-22的性能优势在十年后也难以被超越,但其价格高昂的弱点却令其早早退出国际市场,因此该机的市场评价定为最低。
美国空军F-22A猛禽战机空中巡航
F-35外形确实很像缩水的F-22A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F-22的性能优势都是难以超越的,包括各个技术领域。以电子设备为例,F-22的AN/APG-77相控阵雷达,即使是尚未服役的一些同类型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也难以比肩。无论是苏-35S的“雪豹”雷达,还是“台风”的“猎手”雷达,要么是相关电子技术仍然落后,要么是雷达尺寸和模块组件级别差一号。
而F-22最为明显的优势领域——隐身性能,则至今没有任何挑战者出现。别国近期唯一可能的竞争对手——俄罗斯的T-50
PAK/FA至今仍不见踪影。由于其他战斗机的雷达难以在超视距范围上发现F-22,因此F-22凭借这种不对称优势,足以令其他战斗机包括雷达、导弹、超机动性在内的任何先进技术不值一提。目前各国新一代战斗机在隐身性能方面仍是空白,这成为了美军F-22和F-35赖以称霸的主要手段。
各项评分:
电子设备:★★★★★
机动性能:★★★★★
武  器:★★★★★
潜  力:◆◆◆◆◆
市场评价:○
总分:★x15
猛禽F-22A闪电F-35战技性能对比:
第二名:俄罗斯苏-35BM战机
参选型号:生产型苏-35S
  点评:坎坷前行的过渡王牌
苏35BM是俄罗斯今年开始列装,用于对抗在可以全面压制F-22的T-50五代机列装之前的4代++或说"准五代"战机.苏35具有超机动性,可以作"超眼镜蛇"、金钩、钟摆等超机动性高难度机动,机动性能超过F-22;可以作超音速巡航;可以超远距空战,能发射射程300-400公里的超远距空空导弹KS-172或R-37和射程150公里的中远程空空导弹R-77M-PD,而F-22的中距导弹AIM-120-7的有效射程只有90公,超视距空战超过F-22.。按照西方四代机的4S标准苏35已经达了3个S。唯一的是隐形性能没能达标,雷达反射面积1平方米左右,而F-22只有0.1平方米。
苏35BM最快飞速可达2.5M,最快平飞巡航速度2.3M,飞行高度18500米.
苏-35BM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38.8吨。最大挂载量12吨,有12个挂架,标准载弹量8吨.而F-22的内置载弹量只有可怜的2吨.
苏-35BM装备的是两台“土星”科学生产联合公司研制的矢量推力117S发动机,单台加推力145千牛。土星公司生产的117S型发动机,现用于装备俄第一阶段的五代战斗机和改进现有俄罗斯空军战机,使用寿命小时。
苏35采用的是俄五代的全数字式航电系统和一平二下的全玻璃化座舱,所有的传感器信息均显示在两个规格为22.5&30厘米的大型MFI-35彩色多功能显示器上,和飞行员的头盔瞄准显示器上,十分先进。
苏-35BM装备了功能强大的“雪豹-E”相控阵雷达系统。该雷达攻击和拦截能力均极为强大,在对空作战模式下可同时探测和跟踪30个目标,并同时引导两枚半主动雷达导弹的攻击,或者同时引导8枚主动雷达导弹进行攻击,攻击过程中允许其中4个目标的距离超过300公里。“雪豹”的最大功率为20千瓦,最远可探测到400公里外10000米高空雷达反射截面仅3平方米的目标,还具有其对反射面积仅0.01平方米的“隐形”目标探测距离为90-100公里,由于雷达功率强大,有非常强劲的抗电子干扰能力。
苏35BM挂载的最新改进型R-73近距格斗弹射程从原来的30公里提高到40公里,在离发射轨达60度角可进行有效攻击,可作±180°的转弯,使导弹飞向目标。可向后越肩发射,向后发射的最大攻击距离为10~15千米,最小攻击距离为1千米,而且可攻击50米至13000米高度的目标。还可拦截来袭导弹。相比F-22挂载的射程18.5公里的AIM-9X近距格斗弹性能要先进得多。
苏35BM可挂载和发射各种精确制导弹药。可发射射程180公里的KH-31PM和射程300公里的KH-41反辐射导弹防区外远距离攻击地面雷达站、地空导弹阵地和水面宙斯盾舰。还可同时制导3枚射程300公里的“红宝石”超音速反舰导弹远距离攻击不同方向的3个水面舰艇目标。
  俄罗斯最新战斗机苏-35在这一年中险象环生,但俄政府仍坚决按计划装备。先是四号原型机在首次试飞中就失事坠地,然后一号原型机在莫斯科航展上表演了一次惊险的单轮着陆——险些发生的大事故却被现场观众误认为“高超特技”。如果一号机再发生重大事故,那进行空中试飞的就只剩三号机(二号机进行静力试验),对苏-35装备俄军和对外出口都将造成致命影响。尽管该机几乎是俄罗斯未来出口型战机的唯一代表,但国际市场的态度仍是“观望”。
苏-35S(原苏-35BM)是当今俄罗斯主打新型机,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都表现出高度重视。由于五代战机T-50研制进度一再拖延,短时间内无法形成战斗力,无论是俄罗斯空军自己装备还是争夺出口市场,都依赖于这种苏-27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四代半”战机。
苏-35S从整体性能上看,仍难以和F-22相抗衡,主要缺陷在于隐身能力不足。但苏-35装备了强大的“雪豹E”相控阵雷达,以及矢量推力发动机,在探测能力和机动性能上已接近F-22的水准,面对除F-22之外的其他西方战机已拥有较大的优势。
由于F-22已经停止生产,面对性能有一定降级的F-35,苏-35S未来的空中压力已经大大减小,因此其使用价值颇有一定提升。虽然“雪豹E”雷达与西方AESA雷达相比,核心技术上仍存在差距,甚至不能算是真正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但由于其采用了更大的天线口径(980毫米对F-22的700毫米),因此在探测距离上有一定优势,并且有相当大的升级空间。而且苏-35S庞大机体也有利于装备更多的武器,加大火力打击力度。
另一方面,俄罗斯研制T-50的进程已经紧锣密鼓的展开,原型机即将首飞。苏-35注定是一款过渡时期的战斗机,但由于俄罗斯军费和技术两方面的问题,苏-35很可能将在很长时间内在俄罗斯空军内担当重任。
各项评分:
电子设备:★★★★★
机动性能:★★★★☆
武  器:★★★★★
潜  力:◆◆
市场评价:●●○
俄苏-35BM与美F-22的对决&&
第三名:EA-18G咆哮者
“超级大黄蜂”
参选型号:电子战机EA-18G
  点评:“猛禽”神话的终结者
  2009年2月,一直默默无闻的“超级大黄蜂”却创造了一个奇迹:号称从无败绩的F-22“猛禽”,居然在实战对抗中被EA-18G“咆哮者”击落。而EA-18G正是在F/A-18E/F“超级大黄蜂”基础上开发的美国海军最新型电子战机。
电子战机是越战以后出现的机种,能够通过自身强大的电子干扰、电子压制能力,大幅削弱敌方电子设备的作用,从而给已方造成“不对称”的作战优势。F-22长期凭借优异的隐身能力和雷达探测能力,在无数次对抗演练中鲜有落败。但面对最新型的电子战机,F-22惯有的优势却被另一种“不对称”优势所压倒。
EA-18G不仅拥有新一代的电子对抗设备,同时还保留了F/A一18E/F全部的武器系统和优异的机动性能,尤其是装备有和F-22技术水平相差无几的AN/APG-79有源相控阵雷达。因而可以这样说,“咆哮者”既是当今战斗力最强的电子干扰机,又是电子干扰能力最强的战斗机。
EA-18G拥有多达5个电子战吊舱,不仅可以对F-22先进的AN/APG-77相控阵雷达进行强烈干扰,而且还可以通过被动搜索雷达信号对隐身的F-22进行定位。新一代电子战机的这种战法,令各国在对抗隐身战机威胁的技术研究上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EA-18G已成为美国海军新的“撒手锏”,并一度被认为可能会被空军引用。但美国海空军相互间的隔阂却令这一想法难以实现,虽然海空共用一款性价比较高的电子战机对五角大楼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各项评分(主要分数与F/A-18E/F有不同,但不再评选后者):
电子设备:★★★★★
机动性能:★★★☆
武  器:★★★★★
潜  力:◆◆◆
市场评价:●●●
第四名:美国F-15SG战机
型号描述:对新加坡出口型F-15SG
  点评:永当强者的“老兵”
  虽然F-15已经诞生30多年,但至今仍是波音公司的重要出口产品。今年5月,波音正式向新加坡空军交付最新型的F-15SG“攻击鹰”多用途战斗机,该机也成为目前F-15系列中最先进的型号。
F-15SG配备了AN/APG-63(V)3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头盔显示系统、高精度瞄准吊舱等先进设备;配备高性能的F110-GE-129发动机,作战半径超过1800公里,最大载弹量10吨,综合性能较美军自用产品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对于韩国的F-15K,F-15SG装备的AN/APG-63(V)3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性能进一步提升。该型号雷达不仅作用距离和分辨率大增,而且具备同时跟踪多目标的能力,能同时制导8枚AIM-120C攻击8个不同目标。F-15SG和F-15K均装备了头盔显示器,在这方面还要超过美军现役的F-15E。
相对于早期的F-15,F-15SG和F-15K均采用了重新优化设计的机体,机体结构和潜力都大为改善。波音公司在此基础上,于2009年3月还推出了新型的F-15SE“无声鹰”战斗机,采用了“新型保形油箱和内置武器舱”,全面提升隐身能力。据称,F-15SE的RCS指标将可达到F-35的水准。如果再加上近来EA-18G电子战机的精彩表现,已明显暴露出波音公司不甘于被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第四代战机抢走风头,试图用多款新改进型战机抢占市场。而且在美国国内,空军大批F-15正积极进行升级工作,已成为填补F-22数量不足的重要措施。
F-15SG“”多用途战斗机为目前系列中最先进的型号。F-15SG配备了AN/APG-63(V)3有源相控阵()雷达、、高精度等先进设备;配备高性能的F110-GE-129发动机,超过1800公里,最大载弹量10吨,综合性能较自用产品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F-15SE以及F-15SG、F-15K虽然在性能上已逐渐接近F-22,但单机价格也达到了令人乍舌的1亿美元,不是一般国家能够接受的。但随着F-22生产线的关闭,以及F-35难以迅速成军而且性能不甚完美,F-15系列的改进型在国际市场上仍大有可为。
各项评分(上届选手F-15K退出):
电子设备:★★★★★
机动性能:★★★☆
武  器:★★★★★
潜  力:◆◆◇
市场评价:●●●○
F-15SG战斗机是一种战斗机,配备了AN/APG-63(V)3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头盔显示系统、高精度瞄准吊舱等先进设备;配备高性能的F110-GE-129发动机,作战半径超过1800公里,最大载弹量10吨,综合性能较美军自用产品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五名:台风战机
型号描述:“台风”Block 5 批次
  点评:即将刮起第二轮风暴
  台风”一直是西方除F-22外最先进的战斗机,同时也是造价排名第二的战斗机。不过,随着F-15K和F-15SG的问世,升级工作缓慢的“台风”在性能指标上已经不再领先,在与美国三代改进型战机的市场竞争中多次失败。
目前生产型的“台风”仍采用ECR-90“捕手”脉冲多普勒雷达,在和美国多款已改装AESA雷达的三代改型战机相比,在实战性能方面大为吃亏。虽然“台风”拥有优异的超机动性能,以及丰富而先进的武器系统,但8000万美元的单价令其费效比不甚良好。目前,除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外,仅有中东富国沙特阿拉伯高价订购了“台风”。
随着“CAESAR”雷达和主要空战武器“流星”导弹的到位,“台风”的真实战力有望在一两年内完全呈现,届时“台风”的空战能力将不可与当前型号同日而语。届时,“台风”有望和欧洲其他两款战斗机在国际战斗机排行榜上刮起第二轮风暴。
但另一方面,F-35即将完成试飞,“鹰狮NG”以及美俄的改进型战机也正积极提升自己的性能,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T-50即将问世,“台风”的综合性能优势将在未来逐步丧失。
从总体上讲,EF2000是一种以夺取空中优势为主要任务的战斗机,同时也具备相当的对地攻击能力。在设计过程中,采纳了英国航字公司预先在EAP技术验证机上验证过的技术。该机采用下单翼、小展弦比的无尾三角翼布局,翼展10.5米、机长14.5米、机高约4米。机翼前缘后掠角53度,展弦比2.205,前方的鸭翼面积2.4平方米,机翼总面积50平方米。装两台发动机,盒形进气道位于机身下部。整个飞机的操纵面有机翼前缘的两段式自动缝翼,机翼后缘的内侧襟翼和外侧襟副翼,机翼前面的全动式鸭翼,垂直尾翼方向舵,座舱后面的机背上还有一块液压致动的减速板。着陆装置为道蒂航空公司研制的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可操纵的前轮向前收入,单轮主起落架向内收入机身内。
各项评分:
电子设备:★★★★
机动性能:★★★★
武  器:★★★★★
潜  力:◆◆◆◆
市场评价:●●○
总分:★x13
EF2000战斗机的机载武器,在机身右侧内装有一门27毫米的"毛瑟"机炮。全机共有13个外接点,其中机身下5个,每侧机翼下各4个。在执行空对空作战任务时,外侧机翼下带2枚先进短距空对空导弹(ASRAAM)内侧翼下带2个超音速自降式副油箱机身半埋式弹槽内带4枚中程空对空导弹(美国的AIM120或意大利的"蝮蛇");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可带种自由下落式的防区外发射武器,包括激光制导炸弹和其它自主式武器。全机空重9750千克,内部燃4000千克,外技重量6500千克,最起飞重量21000千克。设计性能,太平飞速度M2.0,作战半径493-5公里;带2枚AIM120导弹、内部燃油时,过载为
9--3G;在国际标准大气条件下,带2中程空对空导弹、2枚格斗导弹和内部满油时,起落滑跑距离为500米左右。
动力装置。1986年8月,由英国的罗耳斯-罗伊斯公司、德国的MTU公司、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和西班牙的IPT公司合作成立欧洲喷气发动机公司,联合研制"欧洲战斗机"的动力装置EJ200。具体分工是罗耳斯-罗伊斯公司负责燃烧室部件、高压涡轮部件和中介机匣的研制;MTU公司负责高、低压压气机和全功能数字式发动机控制系统(FADEC)的研制;菲亚特公司负责低压涡轮、加力燃烧室等部件;IPT公司负责研制外涵道、喷管、扩压器和喷口。
在EJ200开始研制之前,罗耳斯-罗伊斯公司和英国国防部共同投资开展XJ40发动机技术验证计划。对EJ200发动机所需的一些技术,提前在XJ40上进行了验证,为EJ200的研制作了技术准备。EJ200发动机采用双转子结构,涵道比为0.4,风扇增压比4.2,总增压比26。正常推力约为60千牛(6122公斤力),加力推力可达到90千牛(9184公斤力),推重比10左右。在此基础上,通过分阶段改进,其推力还可进一步提高到103千牛(10510公斤力)和117千牛(11939公斤力),但目前尚未为改进投入经费。
EJ200发动机充分吸取了当代先进的科技成果,例如在压气机设计上采用了三维流体动力学理论和计算方面的研究成果,在给定总增压比的条件以减少压气机的级数;采用宽弦叶片和高强度设计,无减振凸台;压气机和涡轮部件都采用了最新的刷式封严技术等。此外,在结构设计上:采用了单元体设计,并装有故障检测系统,以便单元更换和视情况进行维护。EJ200涡轮风扇发动机的结构布局,低压涡轮轴上串接着由单级涡轮驱动的3级风扇/低压压气机。高压压气机为5级。环形燃烧室采用气动雾化喷嘴,以降低烟雾污染。尾喷管采用可调的收敛-扩散喷管设计。
据欧洲喷气发动机公司称、EJ200是满足EF2000战斗机需要的最佳方案,没有其它发动机可与之相比。它可使EF2000战斗机达到设计要求的作战性能,满足推重比要求,适合多用途发展的需要,使作战性能和航程要求得到兼顾和统一。EF2000采用EJ200涡轮风扇发动机有进气量大、喷射速度低、推进效率高、推力大和噪声小等优点。公司还表示,EJ200除首先用于EF2000战斗机外,还能用十改装现有"狂风"和"米格"系列战斗机,也可用十其它新飞机上。其不加力型发动机具有寿命长、维护费用低等特点,可用-扩教练机和轻型战斗机。
前两架EF2000原型机安装的是两台RB.199一122型加力涡扇发动机,从
DA3原型机开始和后面的生产型飞机将安装
EJ200先进技术涡扇发动机。两台发动机并列安装在后机身内。进气道唇口为矩型,位于座舱下的机身腹部,中间用隔板分开。每个进气口都有固定的上斜板和可调的下唇边。飞机上装有德国航宇公司的数字式发动机控制系统和卢卡斯公司的燃油管理系统。除机内油箱可带4000千克燃油外。还可带2个1000升和1个1500升的副油箱,亦可进行。
第六名:阵风战机
型号描述:“阵风 ”F3标准
  点评:被命运捉弄的高卢雄鸡
  2009年里,“阵风”战机的命运仿佛遭到了捉弄。“阵风”在出口市场上频频出击,但总是在最后一刻被证实为“空欢喜一场”。首先是利比亚,然后是阿联酋,“阵风”都曾传出过“成功外销”的消息。法国和巴西总统会晤一度传出签下大订单传闻,法国舆论一阵欢呼,但事后两国官方却进行了澄清,“阵风”的外销成绩仍然是零。
与“阵风”战斗机现装备的RBE2无源相控阵雷达相比,RBE2
AESA雷达的作用距离增加了50%,并且为空地模式提供更高的SAR(合成孔径雷达)分辨率,并具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届时,“阵风”F4型将有望暂时超越F-15SG、“台风”战机,成为除F-22之外西方最先进的战斗机,但改装AESA雷达的“台风”以及F-35的服役后,“阵风”F4短暂的“老二”时期就将结束。
目前,“阵风”真正的优势还是在于多用途作战能力,这款战机目前是世界上“功能最全面”的,不仅海空兼顾,而且空战和对地、对海攻击能力都十分强大。以F3型为例,“阵风”已具备高超的对海攻击、侦察和核攻击能力,在执行这三种任务时,该机将分别采用欧洲导弹公司的“飞鱼”AM39
Mod2空舰导弹、泰利斯公司的新一代侦察吊舱和MBDA公司的ASMP-A防区外超音速空地导弹(可配核弹头),此外还将换装泰莱斯公司的“达摩克利兹”(Damocles)瞄准吊舱。空军型“阵风”拥有14个外挂点,外挂能力达9吨以上。此外,“阵风”从F3型开始将换装推重比为9.5的M88-3型发动机,不过同样由于经济危机的缘故,换装新发动机和雷达换装工作一样,也遭到滞后。
“阵风”是一款能力全面、性能比较均衡的中型战斗机,即能空中格斗,又能对地攻击,还能作为航母舰载机,甚至可以投掷核弹(F3型)。目前,世界上真正属于这类“全能通用型战斗机”的新型战机,除“阵风”外,只有美国现役的F/A-18E/F,以及尚未服役的F-35。阵风战斗机在进入服役时是使用在90年代研发的RBE2被动电子扫描阵列雷达,也是西欧国家当中唯一使用这种雷达设计的战斗机。制造商宣称该雷达能在近战、远距栏截等情况下较早发现目标,同一时间内能够追踪40个目标并接战其中8个。另拥有对地模式,能实时产生地形追缘飞行所需的三维地形图,及实时产生高解像地图以作导航及目标标定之用,从而达到前所未有的战场知觉性(situration
awareness-SA)。阵风使用的是斯纳克玛生产的M88系列引擎,现在服役的是M88-2,军用推力50kN、加后燃推力75kN。M88-2让阵风能够在携带4枚导弹及一1250升外挂油箱下作超音速巡航;海军版阵风M形能够在携带6枚空对空导弹(云母导弹,
MICA)下作1.4马赫的超音速巡航。在2010年5月,加阵风战机首次使用M88-4E引擎飞行,M88-4E是一升级版引擎,拥有较原有的M88-2大推力及较低运作成本。而在2007年,拥有推力向量喷嘴的M88-3D研发工作亦已展开。
阵风战斗机是第一种拥有内在的电子防御系统(频谱综合电子战系统)的飞机,这个电子防御系统拥有一个基于软件的、虚拟低可侦测性技术。不过阵风战斗机最重要的传感器是RBE2无源相控阵火控雷达。制造商宣称该雷达通过预先发现和在近距空战和远距拦截中同时跟踪多个空中目标、即时产生三维地形图、即时产生高分辨率地图来进行导航和火控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视觉。
在需要特征管理的情况下阵风战斗机有不同的被动感受器:泰雷兹公司研制的前方电子光学系统完全与飞机结合,可以在可见光和红外线光谱工作。频谱综合电子战系统是泰雷兹公司和法国欧洲宇航防务集团联合发展的,为飞机提供了对空和对地面威胁的高幸存装备。即时数据联络不但允许与其它飞机的通讯,而且与固定的和运动的命令和控制中心的通讯。在需要的情况下阵风战斗机可以使用达摩克利斯电子光学/激光瞄准仪昼夜引导激光主导炸弹。不过目前法国空军计划阵风战斗机仅使用远程武器,而激光主导炸弹的任务由幻影2000战斗机执行。
阵风战斗机的中心系统使用综合模块式航空电子设备,也被称为模块化资料处理单元。这个结构包含飞机的所有中心功能如飞行管理系统、数据综合、火力控制、人机界面等等。
各项评分:
电子设备:★★★★
机动性能:★★★★
武  器:★★★★☆
潜  力:◆◆◆◆
市场评价:●○
机长:15.30米 
机高:5.34米
翼展:10.90米
机翼面积:46.0平方米
空重:9060kg(阵风D)、9670kg(阵风M)
外挂重量:6000kg(正常) 8000kg(最大)
最大起飞重量:21500kg
最大平飞速度:M2.5
起飞着陆距离 400米(对空作战)600米(对地作战)
阵风使用的是斯纳克玛生产的M88系列引擎,M88是斯奈克玛公司为阵风战斗机研制的一种先进双转子加力式涡扇发动机。现在服役的是M88-2,中间推力为50kN,最大加力推力75kN。
主要机载设备
780千克的航空电子设备,装备汤姆逊CSF/ESDRBC火控雷达可同时跟踪8个目标,并可评估威胁,确定优先进攻目标。
最大平飞速度(高空)2.0,作战半径1093 - 1852千米(取决于载弹量和副油箱数量)。
1门30毫米机炮,14个外挂架,最大载弹量9吨。可携带、空空导弹、空地导弹等。
1093千米(低空突防,12枚250kg炸弹,4枚空空导弹,总容量4300升的三个副油箱)
1852千米(远程空中截击,8枚米卡空空导弹,总容量6600升的四个副油箱,12200米高度)
限制过载 +9.0/-3.6g
第七名:日本F-2A战机
参选型号:生产型F-2A/B
点评:深藏不露的东瀛杀手
  日本的F-2战斗机,一直被认为是F-16的改进型。但该机却是世界上第一款装备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战斗机,比F-22更早服役。但价格昂贵而且无望出口,市场评价也定为最低。该机的机体设计已经和F-16有了较大差别,而且机载设备、武器系统乃至电传操控系统的软件,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完全可以认为是一种全新的战斗机。
日,日本第一架F-2战斗机在日本三泽空军基地正式服役,目前日本航空自卫队已装备80余架,目前仍在低速生产中。F-2战机是以美国空军的F-16C/D型为蓝本设计的,从外形上看很像F-16,但机翼是重新设计的,机体也有所加长,以保证机头留出足够空间安装新型相控阵雷达。
F-2的火控雷达(FCR)是日本研制的J/APG-1有源主动相控阵雷达,并且比F-22更早装备部队。因此F-2是世界上第一种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战斗机。J/APG-1雷达由800多组高功率发射/接收(T/R)模块组成,虽然少于F-22机载相控阵雷达的2000多组以及F-15SG雷达的1000多组,但仍大大优于其他战机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快速运转和变换,该雷达具有边扫描边跟踪(TWS)、多目标制导和攻击、下视/下射功能,在TWS模式下可同时跟踪10个以上的空中目标。
此外,F-2还装备了自行研制的机载导航系统和电子战系统,其中电子战系统充分整合了电子战控制器(EWC)、电子支援(ESM)、电子对抗(ECM)、反探测投放器(CMD)等子系统,具有很高的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能力。
F-2拥有一套3余度数字式线传飞行控制系统(FCS)以及一套模拟式备份系统,由于美国方面的技术封锁,日本不得不自行开发有关的控制软件,但也因此获益良多。该战机采用通用动力系统公司的F110-GE-129型涡扇发动机,能够产生更大的推动力。F-2战斗机目前分为单座的A型和双座的B型。
F-2的主要武器则以美制和国产为主,除AIM-7F/M“麻雀”中程空空导弹和AIM-9L近程空空导弹外,还自行开发了AAM-3近程空空导弹和AAM-4主动雷达制导的中程空空导弹。此外,F-2可携带ASM-1/2反舰导弹以及多种制导炸弹。而且F-2拥有多达13个外挂点,作战能力十分可观。
F-2在带四枚反舰导弹、两枚空空导弹和两个副油箱的条件下,按高-低-低-高的模式作战,其作战半径可达830公里。
但总体来说,日本认为F-2缺少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主要原因在于机体较小,不如F-15和F-22,这也是F-16系列的固有问题。
从市场角度看,F-2战斗机的出口可能性基本为零,而且在本国的装备前景也有些不乐观。由于该机造价高昂,已接近最新型的改进型F-15,目前订购数量仍为最初的130架(A型83架、B型47架),继续订购的可能性很小,日本国内军工企业对参与该型战机生产的积极性不高。
各项评分:
电子设备:★★★★☆
机动性能:★★★☆
武  器:★★★★☆
潜  力:◆◆◇
市场评价:○
第八名:F-16EF沙漠隼战机
参选型号:出口型 F-16E/F Block 60/62
  点评:轻型战机打遍天下
  2009年里,F-16仍是国际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产品。不过,中国的“枭龙”和歼-10的出现,直接开始侵袭F-16的传统市场。因此,美国开始采取多管齐下的手段,继续设法巩固F-16的“阵地”。
今年李,美国继向巴基斯坦交付F-16C/D Block40战斗机后,又开始向巴方提供更先进的Block
50/52批次的F-16,性能上全面超过“枭龙”,抢夺市场的意图十分明显,但巴基斯坦军方仍表示将以“枭龙”为未来主力装备对象,而且已经开始洽谈购买更先进的歼-10B战斗机。
目前F-16的出口型号仍以Block 50/52系列为主,仅有阿联酋采购了Block
60/62系列即F-16E/F。后者装备了AN/APG-80有源相控阵雷达,性能和F-35配备的AN/APG-81不相上下。目前,美国在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技术领域远超其他国家,欧洲的“台风”、“阵风”、“鹰狮”至今仍未能完成AESA雷达的研制装备工作,因此在国际竞标中频频输给美国三代改进型战机。
目前,F-16 Block
60/62系列已具备了部分四代战机的特点,部分作战性能已超过了“台风”等三代半战机。但从市场角度看,大多数国家对四代战机缺少需求,普通的三代战机基本就能满足需要,这也是F-16C/D型的出口成绩更优于E/F型的原因。
不过,向四代技术发展是目前战斗机研制的主流趋势,AESA雷达和隐身技术等将成为未来战斗机的必备,因此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还在利用最新技术继续发展F-16系列,以抢占国际战斗机市场。此外洛·马针对印度最新战斗机选型,专门推出了F-16IN型,该型号不仅配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还装备了更先进的动力系统,宣称具备了“超音速巡航能力”,因此该型号已被称为最先进的F-16。由此可见,未来战斗机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各项评分:
电子设备:★★★★☆
机动性能:★★★☆
武  器:★★★★☆
潜  力:◆◆
市场评价:●●●●●
第九名:米格-29KUB舰载战机
参选型号:舰载型米格-29KUB
  点评:黄昏下的末代米格机
  日,米格公司总经理的位置被苏霍伊的老板波戈相兼任。外界认为,这项任命是俄政府为合并两家公司而迈出的第一步,米格机的未来已显得扑朔迷离。米格-29系列很有可能成为最后一代米格战机。但配备最新相控阵雷达和矢量推力发动机的米格-29K/KUB成功出口印度,证明米格机的历史还要继续书写下去。
印度为采购俄罗斯二手航母而订购的米格-29K舰载机,成为2009年米格公司的关键救星,这批飞机在12月正式交付印度海军使用。
由于局部战争中战绩不佳,拖累了米格-29的名声。相对于西方三代战机甚至是俄罗斯本国的苏-27,米格-29航程短、电子设备差、人机工程不佳等缺点一直被诟病。米格公司一直对米格-29进行改进,先后推出了米格-29M、米格-29M2、米格-29SMT等改进型,但基本停留在三代战机的技术水平上,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先进战机,仅有价格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很难打开市场局面。
不过,印度采购的米格-29K/KUB全面利用了米格-35的技术,与米格-29SMT已不可同日而语。该机采用了全数字电传操纵系统,机翼前缘襟翼的面积也有所增大,并且采用了新型的RD-33MK发动机,该发动机不仅功率显著提高,而且还装有推力矢量喷管,使米格-29KUB机动性能有较大提升。
印度采购的米格-29K/KUB战斗机中,最重要的核心技术就是“甲虫AE”有源相控阵雷达,据称该雷达探测距离达300千米,对隐形目标也具有较好的探测能力,而且还具备出色的合成孔径能力,其综合性能已不亚于印度目前最先进的苏-30MKI战斗机。
通过以上多个改进项目,印度的米格-29K已经成为四代半水平的战斗机,作战能力超过了本国大多数战斗机,仅有苏-30MKI可以与其匹敌。不过,为满足舰载起飞条件需控制机体重量,新型雷达又增大了机头负载,米格-29K/KUN的燃油系数很难进一步提高,续航能力不太乐观,有可能仍延续米格-29系列“腿短”的弱点。
印度目前共采用了16架米格-29K/KUB舰载战斗机,其中双座型的KUB有四架,印度还计划继续增购该机到30架左右。
各项评分:
电子设备:★★★★☆
机动性能:★★★★
武  器:★★★★
潜  力:◆◇
市场评价:●●○
第十名:米格-31BM战机
参选型号:最新改良版米格-31BM
  点评:最后的空中“枪骑兵”
  2009年,米格公司面临被苏霍伊吞并的境地,米格系列产品目前仅剩下米格-29、米格-31和米格-AT。与米格-29相比,米格-31明显低调的多,俄罗斯虽然在去年将米格-31列入可出口名单,但至今仍未答应叙利亚的购买要求。这款即将过时的高空高速战机却仍在保持着一丝神秘。
米格-31虽然机体笨重,灵活性不高,但直径1100毫米的“屏蔽-M”相控阵雷达功能稳居世界第一,据称对战斗机的探测距离可达350-400千米。米格-31BM据称装备了射程超过200千米的R-37远程空空导弹,并且可使用多种精确制导武器,多用途作战能力也已不亚于苏-30系列。目前,俄罗斯空军仍在继续将米格-31升级为米格-31BM的工作。
由于米格-31作战能力过于强大,叙利亚向俄罗斯求购这种战斗机的意向一直受到各方关注,并且受到美国和以色列的强烈阻挠。据悉,俄罗斯和叙利亚可能已就出口米格-31达成了初步意向,但俄罗斯方面在美国的压力下被迫冻结合约。
目前,以色列除早期的F-15和F-16外,又新装备了更先进的F-16I战斗机,叙利亚周边国家约旦、沙特、土耳其也均装备了F-15、F-16、“台风”等战斗机。叙利亚当前最先进战机是米格-29,面对这些对手均较为逊色,尤其是在超视距作战能力上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引进超视距打击能力出众的米格-31是一种较佳的战术选择。
但米格-31的弱点也是十分明显的,过分突出高空高速,灵活性不足,而且隐身能力十分差,必须凭借强大的雷达性能才能保证空中先发制人,如果自身雷达优势丧失,那么米格-31面对最新一代战机的时候将十分脆弱。
各项评分:
电子设备:★★★★★
机动性能:★★
武  器:★★★★★
潜  力:◆◇
市场评价:●
总分:★x12
第十一名:歼10战机
从近年战斗机的发展来看,加装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成为最重要的升级措施,在可预计的10年内,AESA雷达将成为新一代战斗机的主流配置。从排行榜上看,装备AESA雷达的战斗机占据了前10名中的8个,因此尚没有AESA雷达,仍停留在“正统三代机”概念的歼10和“鹰狮”必然落于人后。
电子设备:★★★☆
机动性能:★★★★
武  器:★★★★
潜  力:◆◆◆◆
市场评价:●○
第十一名:瑞典鹰狮NG战机
电子设备:★★★☆
机动性能:★★★★
武  器:★★★★
潜  力:◆◆◆◆
市场评价:●●●
&&&&更多精彩军事资讯,请点击华声军事首页: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公司的F-22“猛禽”(美国)
  F-22“猛禽”作为具有强大空中优势的战斗机,它对于雷达监测几乎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其隐身性能和超音速巡航能力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各种先进战斗机,在机动性能和武器配置上也占有绝对优势。同时,它也是迄今生产的最先进和最昂贵的战斗机。
  波音公司F/A-18E/F“超级大黄蜂”(美国)
  “超级大黄蜂”是美国海军拥有的性能最强的多用途战斗机。
“超级大黄蜂”也是澳大利亚的主力战斗机。它属于航母舰载机,既可以攻击空中目标,也可攻击水面目标。
  F/A-18E/F“超级大黄蜂”是F/A-18C/D“大黄蜂”衍生而来性能更为强大的战斗机,其配备了新的发动机。同时,“超级大黄蜂”配备了额外外挂点,可以携带更多的导弹。同时,其航空电子设备也进行。
  欧洲“台风”战斗机(欧盟)
  “台风”是由德国、意大利、英国和西班牙成立的欧洲战斗机联合体(Eurofighter
consortium)研发出的多用途作战飞机。“台风”携带了先进的导弹,并配有一个非常现代化的综合航空电子设备包。
  据称,“台风”具有美国F-22“猛禽”一半的战斗力,且优于F-15F、法国“阵风”、俄罗斯的Su-27以及其他战斗机。欧洲战斗机“台风”已然成为欧洲空中力量的基石。
  “阵风”(法国)
  “阵风”服务于法国空军和海军。这款多用途战斗机拥有一些最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系统。其机动性能非常强大,可同时跟踪40个目标,并对其中最危险的4个目标同时进行攻击。“阵风”是法国空中力实力的中坚力量。
  苏-27 (俄罗斯)
  苏-27的主要是为前苏联防空部队研发,当局要求一款能够与F-15媲美的、具有重型装备和现代化传感器的高机动性战斗机。该系列战斗机无疑非常成功,代表着当时苏联技术的顶峰。
  苏-27的重型装备多达10个空对空导弹,为其提供出色的战斗持久性。尽管苏-27问世已久,但其一些现代的和改进的版本的苏-27同样继承了其精华,其中包括苏-30和苏-35等。据称,苏-35将更换苏-27,此举将极大的威胁到西方现代空中军事力量。
  目前,俄罗斯正在研发一款新的苏霍伊PAK
FA隐身空中优势战斗机,它将取代老化的米格-29“支点”和苏-27 “侧卫” 。
  F-15“鹰式”
  F-15是以渗透敌人防御为目标而建造的一款战斗机。虽然现在已服役超过30年,但该机仍在世界战斗机中占据领先位置。F-15携带空对空导弹并且极容易操作,此外,它还具有强大的高速机动性。被认为是在冷战时期最成功的战斗机。
  F-15目前服务于美国空军,预计将持续到2025年。该款战斗机目前已出口到以色列,日本和沙特阿拉伯。
  米格-31(俄罗斯)
  米格-31具有高空高速高爬升率,但却以减低其可操作性为代价。米格-31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战斗机,它可使用导弹远距离击毁敌机。其最新版本是米格-31BM,是一个真正的多角色“猎狐犬”,标榜能够进行远距离拦截、精确打击和防空压制任务。俄罗斯于2010年开始升级米格-31BM项目,米格-31BM将继续成为俄罗斯防空的脊梁。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16“战隼”(美国)
  F-16是作为F-15“鹰式”更轻,更便宜的替代品。不同的是,F-15是纯粹的空战战机,F-16则是一种多用途飞机,能够攻击空中和地面目标。该款战斗机虽小,但机动性很强。其泡型舱罩提高了飞行员的能见度,更有利于近距离作战。
  F-16目前服役于美国空军,计划将持续到2025年。之后将被新的F-35“闪电”II替换。
  萨博JAS-39“鹰狮”(瑞典)
  萨伯“鹰狮”是第四代轻型多用途作战飞机。该款战斗机使用最新技术,可执行各种任务,如防空、拦截、对地攻击和侦察。得益于其先进的气动布局,JAS-39能够敏捷地进行近距离战斗。
  据称,JAS-39是目前为止运营成本最低的战斗机,且易于维护,成为了瑞典空中力量的核心。
  歼-10(中国)
  歼-10是一款多用途战斗机,也是中国首次研发出的与西方战机在性能和功能方面接近的作战飞机。最初,J-10计划作为空战战机,但随着不断变化和发展,其逐渐转型为多角色战斗机。
  J-10与当代西方多用途战斗机有诸多相似之处。
  来源 中国品牌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F-15SE,苏-35BM,台风,阵风这四架战斗机哪个综合性能最好?
1,排名:苏35BM,台风,阵风,F15SE,苏35得益于他的拔得头筹,台风是典型的空优性战斗机,阵风是空优与攻击并重的战斗机,F15ES是典型的攻击机
2,攻击性排名:F15ES,阵风,苏35BM,台风,这个排名主要纠集在阵风和苏35上,我认为无论从载弹量,武器质量,还是上阵风都有优势
3,隐身性排名:F15SE,阵风,台风,苏35,F15SE绰号沉默鹰,他的主要改进就是隐身性,美国人在隐身技术上,所以F15ES拔得头筹当之无愧,阵风和台风在隐身技术上不相上下,只是阵风的体积小一点,所以雷达反射面积也可能小一点,雷达反射面积大是苏系战斗机的痼疾,除非使用等离子技术,否则无论怎样改进都比不过前面三种战斗机
4,:F15SE,阵风,苏35BM,台风,一向是美国的强项,法国也很好,俄罗斯始终落后于美国和欧洲,苏35之所以排在台风的前面,是因为台风还没有升级航电系统,一旦升级,他的排名也要比苏35BM高
综合以上排名,我认为整体性能排名应该是:阵风,F16SE,苏35BM,台风
歼-20 中国战机
  俄罗斯第五代战机T-50引为单座双发重型战机,具备隐身性能好、起降距离短、超机动性能、超音速巡航等特点。根据俄媒体透露的技术指标,T-50最大起飞重量34吨,在以27吨重量起飞时,最高速度能达到每小时1900千米。其超音速巡航速度可达每小时1450千米,作战半径1100千米,战斗负荷可达6吨,内置3个武器舱,能实现飞行性能和隐身性能的良好结合。
 俄罗斯第五代战机T-50引为单座双发重型战机,具备隐身性能好、起降距离短、超机动性能、超音速巡航等特点。根据俄媒体透露的技术指标,T-50最大起飞重量34吨,在以27吨重量起飞时,最高速度能达到每小时1900千米。其超音速巡航速度可达每小时1450千米,作战半径1100千米,战斗负荷可达6吨,内置3个武器舱,能实现飞行性能和隐身性能的良好结合。
  俄罗斯第五代战机T-50为单座双发重型战机,具备隐身性能好、起降距离短、超机动性能、超音速巡航等特点。根据俄媒体透露的技术指标,T-50最大起飞重量34吨,在以27吨重量起飞时,最高速度能达到每小时1900千米。其超音速巡航速度可达每小时1450千米,作战半径1100千米,战斗负荷可达 6吨,内置3个武器舱,能实现飞行性能和隐身性能的良好结合。英国《飞行国际》日报道,俄 俄罗斯T-50战斗机
  罗斯的发动机制造商——“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NPO Saturn)的网站首次对外透露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可能的布局图片。俄罗斯未来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作为未来战术航空综合系统(PAK FA)项目的一部分正在进行开发,苏霍伊设计局的T-50战斗机在与俄罗斯米格飞机制造集团竞标俄罗斯国防部第五代机项目中取胜,“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被选择为该机提供发动机。  
  俄印最早在2000年便已开始就联合研制第五代战斗机进行接触。苏霍伊公司领导人波戈相曾向印方承诺,俄方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的性能将与美国的F- 22“猛禽”相当。由于研制新型战斗机的费用极其高昂,俄方独自承担会带来巨大的压力,而印度则想从俄方那里获得制造第五代战机的技术,因此两国很快便在联合研制新一代战机的问题上达成了初步协议。
  据悉,俄空军需要的是一种单座战斗机,而印空军则希望新一代战近期俄罗斯将在茹科夫斯基城开始第五代(注:按美国、中国的标准为第四代)重型多用途战斗机T-50的飞行试验。试验时间大约持续五年,第一批T-50将在2015年交付俄罗斯空军,并开始部队测试,然后组建飞行大队。  
  俄罗斯空军打算购买450-600架同类飞机,T-50的生产将在阿穆尔-共青城进行。到2025年,俄罗斯将用T-50全部替换老旧的米格-29 和苏-27飞机,同时为了打造新型航目,还计划制造飞机的舰载型。
  T-50第五代重型多用途战斗机由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研制,该计划隶属于“未来前线航空系统”(PAK FA)项目。目前飞机的外形和技术数据还是秘密。  
  T-50是双发重型战斗机,最大起飞重量约为32-35吨,机翼有变化的后掠角,飞行时机翼的载荷比F-22“猛禽”稍小,这个特点与其他的气动性能结合在一起使其机动性将比F-22更优越!
F-35的原型机:X-35
  美国的F-35“闪电”有“世界战斗机”之称。3年前,美军的“通用低成本轻型战斗机”和“联合先进攻击技术”的新战机理念在洛·马-诺·格公司联合研制的X-35上初现,美军便选中它并命名为F-35联合打击战斗机(JSF)。它的研制费用将达绝对空前的2000亿美元,世界上还有8个国家参与合作,投入经费亦超过45亿美元。预估市场有4000架需求意向,这令世界传媒惊疑。
洛克希德飞机型号
大型客机\/民用运输机
军用运输机
 第四代战斗机主要有:美国的、F-35,及俄罗斯的苏-47、T-50等。第四代战斗机是目前正在研制的最先进的战斗机,它的技术战术指标是根据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实战经验提出的。现代战争已经由过去的单一兵器的对抗转变为海、陆、空军三位一体全方位的较量,而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制空权的争夺。
  美国的F-22、F-35,及俄罗斯的苏-47、T-50等。主要特点是具有突出的隐身性能、超音速巡航能力、超常规机动性和敏捷性、短起降能力(或全环境作战能力),简称4S。采用推重比10一级的涡扇发动机、相控阵火控雷达、隐身技术和推力矢量技术等,以“发射后不管”空空导弹为主要武器。
第五代战斗机是军事上对战斗机的一种划分标准。目前世界范围内已有的第五代战斗机有4款:美国的F-22、F-35、俄罗斯的T-50和中国的歼20以及2014珠海航展即将出站的中国的歼31。
F-16战机施放热焰弹&
两架印度空军“幻影”-2000战机腾空而起
F-4EJ战机编队
F-15J战斗机
印度空军米格-29双机编队
俄罗斯向印度出口的苏-30MKI战机&&列装的是,战斗轰炸机是,攻击机是苏25,是图160,还有米格29的改进型米格35
验证机有S-47和米格1.44、、,,苏-24,苏-27,苏-30,苏-37。苏-35,苏-30,苏-34苏-33苏-32苏-30苏-27苏-24苏34苏37&图-95 160 B1B B2 B52战略轰炸机
&&&&英法合作的美洲豹攻击机&
&&&&F-18的座舱&
美国空军现役战机清单
美苏历代经典战机图集
中国空军国产战斗机主力机型简介
各国主力战机一览(组图)http://www.ce.cn/xwzx/gjss/gdxw//t9652.shtml
排行榜:欣赏美国最先进的战斗机发动机,帅
更多关于&第四代战机&的新闻
&&&&&&&&&&&&&&&&&&&&&&&&&&&&&&&&&&&&&&&&&&&&&&&&&&&&&
我的更多文章:
( 08:36:10)( 09:53:30)( 19:11:29)( 19:31:39)( 09:19:06)( 15:20:08)( 18:33:11)( 08:50:54)( 17:30:47)( 13:37:34)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两架飞机相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